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导学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导学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导学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导学案)

隆师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导学案

命题人:陈娴【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措施)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2.人民资本主义出现的背景有哪些?表现是什么?如何评价?

3.经营者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

4.列举二战后的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课前预习】

一、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的教训,放弃了的传统,接受,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的政策。

(2)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提供借鉴。

2.措施:

(1)实行国有化,建立_____________:如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3)扩大_____________、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3.特点: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对经济的__________有所不同。

4.评价:

(1)利: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_____________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

1.原因:随着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_____________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实质:企业的_____________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4.作用:利:缓和了社会矛盾,吸收了大量资金,反映了_____________的趋向。

弊: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三)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_____________的增加和_____________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_____________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_____________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_____________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1.前提:在___________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_____________,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4.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5.特点:_____________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实质:是由国家进行_____________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_______的趋势。

7.评价:

(1)利:使__________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2)弊: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_____________,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1.20世纪到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避免了象1929—1933年那样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

2. 年,发达国家出现“”现象。应对措施:减少,出售,削减,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知识链接)

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通过这些调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有()

①个人缴纳②国家补贴③企业缴纳④社会募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国有化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D.政府直接采购

4.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欧国家国有化程度较高②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最高③国家干预经济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④铁路和电力等行业国有化程度在各国中程度较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5.“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

A.股票分散化B.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6.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7.下列关于发达国家股份制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股票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B.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C.普通职工拥有股票

D.股份制公司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8.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停止,通货膨胀

B.生产的停止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C.生产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且两者同时并存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生产的停滞

9.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欧国家国有化程度较高②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的比率最高③国家干预经济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④铁路和电力等行业国有化程度在各国中程度较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10. 1967年,英国政坛上有人提出这样的口号: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B.实行“经营者革命” 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二、材料题(共15分)

材料一:英国最懒家族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材料二:(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2)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A.周瑜的水军B.孙刘的联盟C.诸葛亮的计策D.长江的天险5.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8.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宋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 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200 曹操袁绍官渡曹操统一北方 2.208 孙权刘备赤壁黄盖火攻三国鼎立 3.(1)220 曹丕洛阳 221 刘备 222 孙权(2)兴修水利卫温夷洲台湾诸葛亮西南 【合作探究】 1.(1)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强了号召力;重视人才;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发展生产,粮食储备丰富;军事上,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作战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术。 (2)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原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的骄傲自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2.不同意。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因为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标志着东汉的结束,而在这之前曹操已经去世了。我认为他不是奸臣。因为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发展的北方经济。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曹操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3.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三国时期的历史是进步而不是倒退。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和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轻敌自傲、指挥失误的因素。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当堂达标】 1.C 2.C 3.C 4.B 5.C 6.C 7.D 8.C 9.A 10.(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2)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3)官渡之战胜因:“奉天子以令不臣”,收纳流民,开展屯田,发展生产,扩编军队,战术得当,笼络人才。赤壁之战败因:曹操骄傲,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示例一:喜欢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示例二: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 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创造了很强的社会 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 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 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 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着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 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迫 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语文9年级下】导学案:13-16课+答案

《威尼斯商人》参考答案 一、预学导学 1、深入了解作者 1、《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知识准备备 (1)台词舞台说明台词对话独白旁白 (2)、舞台提示 二、自主探究 (1)juédǎo hán dǐtǎn yòu huòlín (2)解释词语 ①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不忍。 ②恐惧、畏惧 ③罪恶多端,不能被赦免。形容极端恶毒。 ④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⑤免除(捐税、劳役等) (3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莎士比亚全集》英《哈姆雷特》《奥赛罗》喜 ②也或是要是或是即使或者就 三、合作探究

1.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2.在法庭上,矛盾主要在夏洛克和鲍西娅之间展开。 3.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高潮是第二阶段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交锋。 4.鲍西娅的话赢得了夏洛克的夸赞, 却是在把自己引到死胡同。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鲍西娅。情节发展到高潮, 陡然一转, 夏洛克走进了他自己建造的坟墓。主动权彻底把握在鲍西娅的手里。 5.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①能言善辩:“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否则像你这样拉开了喉咙直嚷,不过白白伤了你的肺,何苦来呢?好兄弟,我劝你还是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损坏了,将来无法收拾。”②老于世故:“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您了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③惟利是图:“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④冷酷狡诈:“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6略。7.先是劝夏洛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敏锐地抓住契约中的漏洞,即“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惩罚了夏洛克。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8.夏洛克在前半场舌战中,有时用反诘方法进行反驳,有时冷嘲热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语言却很鄙俗,充满商人口语,如“耗子”、“张开嘴的猪”、“忍不住要小便”等,而判决后,处处不离一个“钱”字,表现了他拜金主义的本性。鲍西娅的语言是诗与哲理的结合,语言明快简明,既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师的身份,果断干练,聪明博学。9.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阻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四、拓展迁移 1、学生写作文与老师批作文;举行大桥奠基仪式。主人公是老师

第16课 闭关锁国导学案

第16课闭关锁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识记 (1)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2)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3)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2、能力培养 对比汉、唐的对外开放,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更加愚昧无知,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中国才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 【知识梳理】 限制通商:明朝“海禁”的情况 清朝从“海禁”到“闭关” 闭防范自卫的产物 关“闭关锁国”的原因:自然经济的根源 锁自大心理的反映 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西方殖民者“闭关锁国”的影响入侵的作用。 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预习检测】 限制通商 1.明朝:年间实行“”洪武以后,海禁松弛。 时,厉行禁海;平息倭患后,允许。 2.清朝:清初实施。台湾统一后,设四个通商贸易。1775年清廷传谕外商,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闭关锁国 1.清统治者对外部世界懵然无知。对西方殖民者深怀 和。但又地视之为“夷”或“蕃臣”。他们 ,确实是自卫的需要,但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却导致了中国和世界的。 【共同探究】 1.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

2.清王朝“闭关锁国”造成的影响怎样? 3. 对清王朝“闭关锁国”的评价: 4.感悟历史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闭关政策的不同后果。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2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今天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拓展练习】 1..“海禁”开始于 A.洪武年间 B.嘉靖年间 C. 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2.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A.上海 B.宁波 C.青岛 D.广州 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4.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5.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 C.不许外国人来华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6.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 A、闭关锁国 B、扩大对外贸易 C、限制农业生产D鼓励对内贸易7.清朝前期,英国商船曾几次到中国贸易,企图建立长期商业据点的地方是 A、泉州 B、上海 C、宁波 D、广州 8.清朝政府规定:“外国船只只准在广州一口同上贸易,对中国出海的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 禁止对外贸易 B 实行闭关锁国 C 加强思想控制 D 鼓励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导学案

大流乡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案编号:21 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小组: 课题:两种命运的决战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掌握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重点),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情况,掌握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重难点) 【知识链接】 一、中国军民的英勇奋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A.世界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 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 是美国在战后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 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 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 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 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学习过程】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自学】认真阅读课本,105 --106页, 【合作】结合材料,总结出: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 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 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 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 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答案: A、全国人民: B:美国: C:国民党: D:中共: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电报: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调整,而本课就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调整。欧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调整之下,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2)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 (2)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在二战以前,与凯恩斯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府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之后,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二)新授课过程 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战前相比是否有重大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前一课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罗斯福新政主要是一些整顿和调节的措施,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要深入得多,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如何深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依据教材简单回答出“国有化、经济计划、财政手段”即可。 对各个手段进行充分的讲述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各种做法和作用。 (1)通过读教材第74页表格“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回答以下问题: ①根据图表判断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 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结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 二战前的近 2 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特别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力量,经济实力在战争中急剧增长,这就为美国取代了英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乘机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内容,使学生经过具体数据理解,二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崛起,成为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核心力量的必然性。 2.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了稳定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于1944年7月10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以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

会议经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合影》和【资料回放】,一方面经过插图想象、感悟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场景,另一方面经过史料的解读,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加深对此次会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经过了体现美国意志的决议及附件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美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到来,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也说明国际地位的表现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经过第一目的学习,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经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认识到: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 二、第二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主要介绍了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建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国经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在这两个组织的决定性控制权。由此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1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 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 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 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为基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 部被地主阶级掌握,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用地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复习指导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8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备考指要】

1.掌握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它也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中国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应对经济危机,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二战后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主导,既是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进展。 【自主学习】 考点1 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1.含义:是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_____体系。 2.背景:

(1)二战后,_______普遍衰落,以___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差不多难以维持。 (2)_____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的最大_____,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过程: (1)《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出台(1944年) 在1944年美国__________召开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_____打算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两个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__________》。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5年) 这两个机构差不多上依照《__________》而成立,总部都设在______,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取得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操纵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了,即“____________”。

第16课_两种命运的决战_导学案

小江初中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案编号:21 授课人:张红卫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小组: 课题:两种命运的决战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掌握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重点),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情况,掌握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重难点) 【知识链接】 一、中国军民的英勇奋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A.世界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 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 是美国在战后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 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 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 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 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学习过程】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自学】认真阅读课本,105 --106页, 【合作】结合材料,总结出: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 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 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 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 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答案: A、全国人民: B:美国: C:国民党: D:中共: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电报: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轮回。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位居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6课 建筑奇观 导学案

16课建筑奇观导学案 1、记住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隋朝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四段;元朝开通的两段 运河、明长城的起止点 2、讲述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1、读一读,《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知识建构; 2、问一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影响。 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卓越的工程》有?今天我们学习《建筑奇观》本课学习的建筑奇观有? 、通读全文,勾划重点,圈点关键,批注疑惑 2、完成指导丛书P55知识建构,同桌互相订正 3、师生交流知识建构完成情况 阅读教材,完成: 1、填空:赵州桥修建于,位于,设计并主持建造者是。 3、议议:赵州桥有何历史价值? 二、大运河的开凿 1、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填一填。 (1)隋朝大运河北达,是今天的,东南起,是今天的 ;以为中心。 (2)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3)根据书上两幅运河图比较,元朝在隋朝运河的基础上重新开凿了两段新的河流分别是:(临清—东平),(通州—大都),沟通了、、、和五大流域。缩短了杭州到大都的航程。 2、评一评: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时),功在千秋”。你认为这样评价正确 吗??为什么?

(三)、明长城 1、根据P99图填一填:我国最早修建长城是在,明朝重修长城的目的 ,明长城西起,东到。 2、找一找明长城的地位? 3、比一比:秦明长城的不同起止点。 4、说一说:你如何看待长城的修建? (四)、故宫 1、看一看:依据地图册上明北京城的布局结构图,说说故宫的主要布局和建筑特色? 2、讲一讲:故宫的历史地位? 【课堂小结】 1、朗读知识建构 你还知道哪些现存的建筑艺术珍品? 1、“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是指( ) A.黄河B.淮河C.大运河D.海河 2、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这件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洛阳B.苏州C.徐州D.杭州 4、“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 ) A.长城B.故宫C.赵州桥D.卢沟桥 5、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①起止地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 6、明朝建立后,重修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是( ) A.蒙古族和契丹族B.契丹族和党项族C.女真族和契丹族D.蒙古族和女真族 7、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故宫B.白宫C.白金汉宫D.凡尔赛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到了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宜宾市六中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上册 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16、《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快速阅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说明语言。 4、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筛选主要信息。争取4分钟内读完。 2、自学检测: (1)字词个性积累: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课堂探究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角度提出2-3个问题,考考其他小组; 指导说明:请各小组快速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互换问题,快速讨论找到最佳答案!然后各小组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后者不要重复问题,但可以补充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重点积累: 2、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3、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

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当堂检测 (-)填空。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_ _、__ _、___ 、____ 。 2、物候学就是利用__ ___来研究___ ____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大自然的 语言”为__ __、__ ___。 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__ __、_ ___、__ __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安排农事。 4、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___ __,选择__ ____。 (二)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

学科导学案第16课

定边六中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 年--月--日星期--- 编号:备课组教研组长签字:

能 力提升请同学说说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堂巩固 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 A、西汉麻纸 B、埃及草纸 C、欧洲羊皮纸 D、蔡侯纸 2、下列人物中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张衡 D、扁鹊 3、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 眼不花,牙齿完好。你知道这种方法是 A、经常饮酒 B、常服“麻醉散” C、常练“五禽戏” D、常吃中药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著作是 A、《离骚》 B、《诗经》 C、《九章算术》 D、《缀术》 5、下列医学成就中,能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是 A、四诊法 B、《伤寒杂病论》 C、五禽戏 D、《黄帝内经》 6、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7、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 8、识图题 看下面的两幅画像回答问题。 (1)这两个人都是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的人物。 (2)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成就。 (3)你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从竹木简到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3.造纸的外传及其伟大意义 二、《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东汉2.地动仪的发明张衡 三、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