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朱承亮,安立仁,师萍,岳宏志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2)04-0106-11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under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abating Constraints

ZHU Cheng-liang,AN Li-ren,SHI Ping,YUE Hong-zh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Xi'an710127)

Abstract:With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Based on construction the undesirable-output model,this paper has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of western region and its factors under the binding of Energy-Save and Emission-Abate.The main conclusions are:the average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of west-ern region is0.758under the bind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and still has24.2%room for improve-ment;from the provincial perspective,only Yunnan and Qinghai province are in the production frontier,and the rest have further room for improvement;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of western region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but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central region,which may benefit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industrial structure,intensity and capacity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lay positive effect in promo-ting efficiency;but energy structure and energy efficiency play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

收稿日期:2011-09-28修回日期:2012-03-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9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YJC630198);企业管理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企业管理与陕西企业成长。

作者简介:朱承亮(1985-),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研发创新与经济增长。

601

tion.The results also show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adjusting the improving en-ergy structure.

Key words:western region;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SBM-undesirable model;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abating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8-2008年间,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的西部地区GDP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1998年的8130.3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110.67亿元。此期间,西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水平呈现增长趋势,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由1998年的130375.83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153872.88万人,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由1998年的3509.2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2853.21亿元。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关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评价大多仅关注其经济增长的总量和速度,没有(正确)考虑或者忽略了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问题。事实上,西部地区在带来令人瞩目经济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且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在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总量由1998年的33749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8年的82151万吨标准煤。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1998-2008年间,西部地区SO

2

排放量从1998年的666.4万吨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929.7万吨。由于“十一五”规划中对减排目标的约束,SO2排放量在2006年出现了拐点,从而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848.3万吨;而COD排放量从1998年的372.135万吨也曲折性地增长到2006年的404.588万吨,COD排放量在2006年也出现了拐点,逐步下降到了2008年的378.205万吨。

我们知道,仅仅从GDP总量角度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绩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经济增长数量方面,更要注重其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因此,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应当要考虑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比如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确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本文运用1998-2008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评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有利于认清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建议和参考,从而最终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经济绩效的考察主要从生产率或者效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如郑京海和胡鞍钢(2005)[1],王志刚等(2006)[2],朱承亮等(2009)[3]对我国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资源环境约束对我国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忽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经济绩效测度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外学者在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绩效测算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Chung等(1997)[4]在测度瑞典纸浆厂的生产率时引入了一个方向性距离函数,并且在该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该指数在测算TFP时不仅要求期望产出(如GDP等“好产出”)不断增加,同时还要求非期望产出(如SO2和COD等“坏产出”)不断减少。从此以后,运用考虑了非期望产出的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如Jeon和Sick-les,2004[5];Yoruk和Zaim,2005[6];Kumar,2006[7]等。强调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潜力持续开发的关键(袁富

701

华,2010[8])。但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效率测算框架的研究国内并不多见。虽然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工业行业角度的研究(如涂正革,2008[9];涂正革和肖耿,2009[10];陈诗一,2010[11]),仅少数研究成果是基于区域角度的研究(如胡鞍钢等,2008[12];李静,2009[13];王兵等,2010[14];朱承亮等,2011[15])。

从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在资源约束方面分歧较小,均将其纳入投入要素考虑,而涉及到环境约束时分歧较大,主要思路有两个:一是将污染变量作为投入要素来处置,明显的这与现实生产过程不符,环境污染具有产出特征,应当作为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来处理;因而第二种思路是将污染变量作为产出要素来处置,但是不少研究者没有考虑到污染的负外部性,仍然把它和好产出同样对待,这样在效率测度过程中仍没有正确考虑环境约束的影响。事实上,环境污染不仅要看作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且应当被看作是具有负外部性的非期望产出,要和期望产出共同引入生产过程,并且在效率测算框架中要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进行严格区分。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同时纳入效率测算模型且进行严格区分的现有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Seiford和Zhu (2002)[16]提出的“逆产出模型”,但该模型只能在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求解效率,从而限制了其适用性;二是Scheel(2001)[17]和Zhu (2003)[18]提出的“倒数法模型”,但该模型与将非期望产出作为投入处理的模型一样都不符合现实逻辑,从而也限制了其适用性;三是在Chung 等(1997)[4]等提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基础上发展的ML生产率指数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问题,从而得到广泛采用,如胡鞍钢等,2008[12];涂正革,2008[9];王兵等,2008[19];陈诗一,2010[11]等。事实上,DEA 测度效率的模型可以分成四类(Cooper等,2007[20]):径向的和角度的、径向的和非角度的、非径向的和角度的、非径向的和非角度的。其中,径向(radial)是指投入或者产出按照同比例变动,径向的DEA模型不能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松弛性问题,而角度(oriented)是指基于投入或产出角度的假设。上述的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L生产率指数模型属于径向的DEA模型,这样不能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松弛性问题,因而度量的效率值也是有偏的。此外,李静(2009)[13]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区域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虽然,该模型属于非径向和非角度DEA模型,但是该模型是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条件下给出的,从而也限制了其适用性。为了科学合理地测度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问题,针对上述考虑非期望产出模型的缺陷与不足,本文构建了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从而既正确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又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松弛性问题。

与现有类似研究相比,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拓展:第一,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效率测度框架,从而更加科学地考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第二,从劳动力投入指标来看,采用注重劳动力质量的且考虑“干中学”效应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指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数量指标;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文构建了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该模型不仅将资源环境约束正确地纳入到了效率测算,而且还能规避类似研究方法的不足,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效率测度偏差;第四,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效率、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等方面考察了效率影响因素。

二、经济增长效率界定及模型构建

(一)经济增长效率界定

本文所谓的经济增长效率指的是基于产出角度的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的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能力,从产出角度来看是指在一定投入下生产单元实际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Leibenstein,1966[21])。本文将我国的各省市区看作是投入一

801

图1基于产出角度的经济增长效率示意图定要素进行生产活动产生一定产出的生产单元,

从而构造每一个时期的生产前沿面。经济增长效

率取值区间为[0,1],当效率值为1时,表明现有技

术得到了充分发挥,实际产出在生产前沿面上,此

时要想提高效率则要考虑从提高技术进步角度出

发使生产前沿面上移;当效率值小于1时,越接近

于1说明效率越高,越接近于0说明效率越低,说

明实际产出不在生产前沿面上,两者之间的距离

是由于现有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引起的,此

时应采取措施使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技术效率得到

提高。

现有关于效率测度的文献,依是否考虑非期

望产出的情形,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情形1:仅考

虑期望产出,忽略了非期望产出;情形2:虽考虑了

非期望产出,但将非期望产出和期望产出同等看

待,并没有进行有效区分;情形3:正确考虑非期望

产出,这种情形将非期望产出和期望产出进行有

效区分。这三种情形的区分见图1所示。

图中,f(X)表示生产前沿面,X表示投入,横

坐标表示非期望产出Y b,纵坐标表示期望产出

Y g。某生产单元因各种因素影响(如管理上的无

效等)使得其最终只能达到A点。

情形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

A点的实际产出为Y g

A

,此时,A点的最优点应

为沿着路径AD移动而到达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

D点,此时最优产出为Y g

D

,则该生产单元的经济增

长效率值可以表述为实际产出Y g

A 距离最优产出Y g

D

的距离。

情形2:没有正确考虑非期望产出时

当考虑非期望产出时,A点的实际期望产出为

Y g

A

,实际非期望产出为Y b

A

,此时,A点的最优点应

为沿着路径AB移动而到达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

B点,此时B点的最优期望产出为Y g

B

,但非期望产

出也增加到了Y b

B

,即Y g

B

>Y g

A

,但Y b

B

>Y b

A

情形3:正确考虑非期望产出时

此时,A点的最优点应为沿着路径AC移动而

到达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C点,此时C点的最优

期望产出为Y g

C

,且最优非期望产出减少到了Y b

C

,即

Y g

C

>Y g

A

,但Y b

C

<Y b

A

对于情形2和情形3的经济增长效率表述,不

仅要考虑期望产出的增加程度,更重要的是还要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减少程度。特别的,情形2时的

处在生产前沿上的最优非期望产出增加了,因而

此情形时的效率测度违背了现实期望非期望产出

减少的逻辑。

综上所述,本文所研究的经济增长效率指的

是正确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情形3)的基于产出角

度的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

(二)模型构建

针对现有文献在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增

长效率时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在Tone(2003)[22]考

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产

出角度SBM-Undesirable模型。本文将每一个省

份看作一个DMU来构造每一个时期的最佳生产

901

前沿面。假设有n个DMU,且每个DMU具有一个投入向量,记为x∈R m,每个DMU具有两个产出向量,一个为期望产出向量,记为y g∈R s1,另一个为非期望产出向量,记为y b∈R s2。则可以定义如下矩阵:X=[x1,L L,x n]∈R m?n、Y g=[y1g,……,

y n g]∈R s1?n、Y b=[y

1

b,L L,y

n

b]∈R s2?n,其中,X>

0,Yg>0,Yb>0。可以将生产可能性集(P)定义为:

P=(x,y g,y b)x≥Xλ,y

{g

≤Y gλ,y b≥Y bλ,λ≥0or∑λ}

=1

根据Tone(2003)[22]提出的SBM模型的处理办法,本文构建的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如下:

minρ=

1

1+

1

s

1

+s

2

s

1

r=1

s g

r

y g

r0

+∑

s

2

r=1

s b

r

y b

r ()

s.t.

y g

-Y gλ+s g=0

y b

-Y bλ-s b=0

s g≥0,s b≥0,λ≥0or∑λ{=1

上述模型中s表示投入、产出的松弛量,λ表示权重向量,其中,当λ≥0时表示规模报酬不变(CRS),当∑λ=1时表示规模报酬可变(VRS)。目标函数ρ∈[0,1],当且仅当ρ=1时,被评价的DMU是有效率的,否则DMU无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型是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可以根据Char-nes和Cooper(1962)[23]的办法将其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再对其进行求解。本模型与类似模型相比,不仅正确考虑了非期望产出问题,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解决了投入产出的松弛性问题,二是充分考虑到规模报酬不变(CRS)和规模报酬可变(VRS)两种情形。当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此时只需将上述模型中涉及非期望产出向量的yb部分略去即可,此时的模型为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于产出角度的SBM模型。

基于研究目的需要,根据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以及两种规模报酬假设,本文设定四个模型进行效率测度,分别为模型1(忽略资源环境约束、CRS),模型2(忽略资源环境约束、VRS),模型3(考虑资源环境约束、CRS),模型4(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

三、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本文以1998-2008年为研究时间段,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文中四川省的数据包括重庆市,西藏由于数据不全故不在考察范围之内。因此,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四川和内蒙古等10个省份。

(一)投入产出变量

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资源投入,产出包括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具体变量说明如下:

1.劳动投入。类似文献中对于劳动投入一般采用年均从业人员指标表示。虽然从业人员数据提供了劳动力的增长,但不包含任何有关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低素质的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下降,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王小鲁等,2009[24]),此外考虑到“干中学”效应带来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因此,本文采用滞后3年的人力资本存量表示劳动投入。本文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划分为4类(大学教育、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且把各类受教育程度的平均累计受教育年限分别界定为16年、12年、9年和6年。在计算人力资本存量指标时,采用岳书敬和刘朝明(2006)[25]的受教育年限方法,即使用平均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数量的乘积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其中,劳动力数量用各省份历年从业人员数量表示,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里平均受教育年限用各省份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

2.资本投入。资本投入采用年均资本存量(亿元)指标来表征。当前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在众多类似研究中,单豪杰(2008)[26]的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数据也比较全面,因此,本文所使用的1998-2008年的资本存量数据直接采用其测算结果。此外,2007年和2008年资本存量数据依据其估算方法推算而来。单豪杰(2008)的资本存量数据是以1952年为基期的,

011

为了研究的可比性,本文将各省份历年的资本存量全部按照1990年的可比价格进行了折算。

3.资源投入。采用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表示,这里假定能源消费为非期望产出的主要来源,因此,当采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效率时,投入中则不包括资源投入项。

4.期望产出。由于投入要素中包含了具有中间投入品性质的能源要素,因此,期望产出采用GDP(亿元)指标来表示,且将其全部按照1990年的可比价格进行了折算。

5.非期望产出。现有文献中关于非期望产出指标的表征问题没有统一标准,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我国“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主要污染排放物主要是指SO2和COD,因此,本文选择SO2排放量(万吨)和COD排放量(万吨)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

(二)影响因素变量

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写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在低碳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节能减排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方面的差异,各地政府把“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占到约70%,由于不同能源品在能耗、污染排放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的优化也是各地政府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能源供需矛盾凸显,另一方面存在能源效率问题(魏楚,沈满洪,2007[27]),各地政府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需要加强各方面的治理工作,从政府角度看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提高环境治理强度;从企业角度看要加强研发力度,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类似研究大多仅考虑到了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排放,却没有考虑到污染治理。事实上,我国政府在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视的同时,也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且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可见在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时,只考虑污染排放而忽略污染治理是不全面的。综上分析,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现实背景出发,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等方面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Industry)。用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衡量,且将其按照1990年的可比价格进行折算。

2.能源结构(ENST)。以折合为标准煤以后的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表示。

3.能源效率(ENEF)。以消耗单位能源所实现的GDP来衡量,单位为万元/吨标准煤。

4.环境治理强度(Intensity)。用工业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来刻度,且将其按照1990年的可比价格进行了折算。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会涉及到技术研发等活动,使其投资效果会有一定时滞性,因此环境治理强度变量采取了滞后1年处理。

5.环境治理能力(Capacity)。用工业SO

2

去除率衡量,工业SO2去除率等于工业SO2去除量比上工业SO2去除量与排放量之和。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和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10个省份1998-2008年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具体实证分析结果如下。

(一)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表1和图2分别给出了1998-2008年期间四种模型测度的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值及年均效率水平变化趋势。我们发现,在忽略资源环境约束时,CRS假设下的西部地区平均效率水平为0.481,而VRS假设下的西部地区平均效率水平为0.655;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CRS 假设下的西部地区平均效率水平为0.677,而VRS 假设下的西部地区平均效率水平为0.758。可见,在同一种情形下CRS和VRS下的效率水平差异明显,VRS下的效率水平要高于CRS下的效率水

111

表1

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值:1998-2008年

省区忽略资源环境约束

考虑资源环境约束

CRS (模型1)

VRS (模型2)

CRS (模型3)

VRS (模型4)

内蒙古0.5010.5440.6340.639广西0.4330.4780.6290.633四川0.4640.9360.6840.765贵州0.2820.2880.5950.609云南 1.000 1.000 1.000 1.000

陕西0.3700.3920.6310.633甘肃0.2870.2960.6470.656青海0.441 1.0000.719 1.000宁夏0.430 1.0000.5510.953新疆0.6040.6150.6790.689西部地区0.4810.6550.6770.758东部沿海0.7780.9040.9250.957东北老工业基地

0.7750.7840.8300.833中部地区0.5060.6360.7280.739全国均值

0.635

0.745

0.790

0.822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

平。一般的,当两种技术假设下得到不同的结果时,应当选择VRS 假设下的结果(Zheng 等,1998[28]),因此,文章后续效率分析主要是对VRS 假设下的效率结果进行分析。

1998-2008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忽略资源环境约束时,

VRS 假设下的平均效率水平为0.655,而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

VRS 假设下的平均效率水平为0.758。可见,忽略资源环境约束时的年均效率水平要低于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的

效率水平(见图2)。这与胡鞍钢等(2008)[12]

结论

一致,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无论是考虑单一环境因素还是考虑两环境因素组,考虑环境约束之后全国的效率均值均高于忽略环境因素的全国效率均值。

图2西部地区年均效率水平比较图

2

11

图3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模型4)

1998-2008年间,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下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平均效率水平为0.758,这表明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及不增加现有要素投入的前提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平均效率还有24.2%的提升空间,即还有部分省份未达到生产前沿。

从分区域来看,1998-2008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下,考察期内平均效率水平的区域分布为:东部沿海>东北老工业基地>全国平均>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见图3所示。从总体上看,区域效率差异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东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效率值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而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值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我们注意到,与胡鞍钢等(2008)[12]、李静(2009)[13]的中部地区效率高于西部地区的结论相比,我们得出了中部地区的效率低于西部地区的结论,研究结论的差异性可能与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这也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缩小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刘生龙等,2009[29]),且在全国平均TFP 增长率处于下滑趋势的情况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TFP增长率从1992-1999年期间的-0.9%上升到2000-2007年期间的1.2%(朱承亮等,2009[30])。可见,相关研究初步佐证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追赶效应起到促进作用”的观点,但其中的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2给出了不同模型下测度的1998-2008年间全国范围内的最佳实践省份。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下的最佳实践省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海南、辽宁、云南、青海九个省份,这些省份每年均处在生产前沿,说明这些省份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及不增加现有要素投入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效率值达到了最大值1,此时要想提高这些处在生产前沿上的省份的效率值则要考虑从提高技术进步角度出发使生产前沿面上移。从最佳实践省份构成来看,除了有包括传统意义的处于东部地区的天津、上海省份以外,还包括处于西部地区的云南、青海等省份,这和胡鞍钢等(2008)[12]的研究结果类似,他们在考虑COD和SO

2

排放时发现,1999-2005年间的最佳实践省份包括上海、江苏、辽宁、安徽、湖北、海南、贵州、云南和西藏九个省份。1998-2008年间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下,西部地区除云南和青海两省份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效率改善空间由大至小分别为:贵州39.1%、陕西和广西均为36.7%、内蒙古36.1%、甘肃34.4%、新疆31.1%、四川23.5%、宁夏4.7%。

311

2

1998-2008年期间最佳实践省份

模型

1(忽略约束、

CRS )天津、上海、辽宁、云南

模型2(忽略约束、VRS )天津、上海、广东、辽宁、云南、青海、宁夏模型3(考虑约束、CRS )北京、天津、上海、福建、海南、辽宁、云南模型4(考虑约束、

VRS )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海南、辽宁、云南、青海

图4

1998年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

图52003年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

图62008年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

图4-图6分别给出了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 下的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的雷达图,

从中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看到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水平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宁夏、青海和云南三个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值在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均达到了最大值1,内蒙古、贵州和陕西三个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广西和四川经济增长效率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甘肃经济增长

效率则呈现下降趋势。

(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为检验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环境治理等影响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如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TE =α+∑βz +ε

其中,TE 表示经济增长效率,α为截距项,z 表示影响因素,分别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环境治理强度以及环境治理能力,β为被估计参数,ε为随机误差。表3给出了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 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从表3可见,两个模型所测度的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影响幅度也大致相当,但Hausman 检验表明,对于西部地区的回归分析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此表3中随机效应模型所估计的结果仅作为参考。

(1)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这表明在节能减排约束下通过“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改善经济增长效率。但截止至2009年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仍占有绝对比重,平均占比为45.9%,部分省份第二产业比重在50%以上,例如

内蒙古52.5%、陕西51.9%、青海53.2%,西部地

4

11

表3考虑资源环境约束VRS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变量

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

系数T值系数T值

α0.9837***10.89940.9508***8.6923 Indusry0.00040.76380.00050.8911 ENST-0.2252***-2.9996-0.2234***-2.8840 ENEF-0.5590***-3.5195-0.5230***-3.0260 Intensity0.06010.66060.08110.8449 Capacity0.0018*** 2.34140.0020*** 2.4348 R-squared0.20270.2149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5%、10%;在回归过程中,加入了AR项以修正模型中存在的序列相关。

区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40.7%。可见,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仍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2)能源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和王兵等(2010)[14]研究结论一致。现阶段,就全国而言,煤炭消费量在总体能源消费量中仍占到65%左右的比重,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比重更高。1998-2008年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量占到72.26%,远高于全国平均比重。西部地区虽在煤炭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应当不断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断发展新能源。

(3)能源效率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现阶段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情形下,西部地区虽具有较为优越的资源优势,但其能源效率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是最低的,属于能源低效区(魏楚和沈满洪,2007[27])。1998-2008年间,全国能源效率平均水平为4038.133元/吨标准煤,而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平均水平仅为2778.773元/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在节能减排约束下提高能源效率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4)环境治理强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并且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政府的环境治理投资强度仍较低,1998-2008年间西部地区对工业环境污染的投资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246%,可见,加大政府的环境治理强度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5)环境治理能力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察期内,西部地区SO2去除率不断提高,从1998年的16.25%提高到2008年的41.64%,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可见,提高工业SO2去除率、加强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对于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应当在今后的节能减排中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以及类似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10个省份1998-2008年间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了测度,且考察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效率、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忽略资源环境约束时的年均效率水平要低于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的效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VRS下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环境治理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正确科学地测度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西部地区

51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应重视资源环境代价问题,要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效率,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加强环境治理,提高政府的环境治理强度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在节能减排中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4(2):263-296.

[2]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55-66.

[3]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53-63.

[4]Chung Y H,Fa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0.

[5]Jeon B M,Sickles R C.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Growth Accounting[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4,19:567-591.

[6]Yoruk B,Zaim O.Productivity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A Comparison with Malmquist Index[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401-420.

[7]Kumar 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A Global Analysis Using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280-293.

[8]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8):79-89.

[9]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93-104.

[10]涂正革,肖耿.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2009,(11):41-54.

[11]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11):21-34.

[12]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等.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J].经济学(季刊),2008,7(3):933-960.[13]李静.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经济,2009,(12):24-34.

[14]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5):95-109.[15]朱承亮,岳宏志,师萍.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5):3-20.[16]Seiford L M,Zhu J.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2,142:16-20.

[17]Scheel H.Undesirable Output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1,132:400-410.

[18]Zhu J.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Benchmarking: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with Spread-sheets and DEA Excel Solver[M].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19]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5):19-32.[20]Cooper W W,Seiford L M,Tone K.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7.[21]Leibenstein H.Allov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392-415.[22]Tone K.Dealing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in DEA:A Slacks-based Measure(SBM)Approach[R].GR IPS Re-search Report Series,I-2003-0005.

[23]Charnes A,Cooper W W.Programming with Linear Fractional Function[J].Naval Research Logistic Quarterly,1962,15:330-334.

[24]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25]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4):90-96.

[26]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27]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8):66-76.

[28]Zheng J,Liu X,Bigsten A.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Chinese Enterprises(1986-1990)[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26(3):465-484.

[29]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94-104.

[30]朱承亮,岳宏志,李婷.基于TFP视角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62-1667.

(本文责编:辛城)

611

能源效率和节能(一)

能源效率和节能(一) 【摘要】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全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达1.25万亿元,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一、结论(一)厉行节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全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达1.25万亿元,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50.6%上升到2003年的64.3%.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本项目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情景分析表明,到2020年,高耗能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大致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上。其次,城市化步伐加快会使人均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因为城镇人均能耗为农村的3.5倍(包括薪柴和秸秆)。再次,消费结构升级拉动能源需求增加,特别是私人汽车迅猛增加使未来石油需求大大超过先前的预计。因此,未来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预测表明,如果按目前趋势发展,到2020年,_次能源需求将达35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按热功当量计算的一次能源为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需求高达29亿吨,石油6.1亿吨。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供应、石油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问题。(1)煤炭需求将超过国内供应能力的极限(27亿吨);(2)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70%,使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3)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初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如果强化节能,2020年一次能源需求可减到2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减至21亿吨,石油减至4.8亿吨。这样,上述问题都将大大缓解,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000-2020年,强化节能可减少能源需求9亿吨标准煤,其中产业部门占65%,民用和商业占20%,交通运输占15%。这对保障经济增长,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改善环境质量、增强高耗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起重要作用。节约和少用9亿吨标准煤的能源,价值8510亿元,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1630万吨,二氧化碳5.4亿吨碳;节能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单位节能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至少比油气开采和发电多1倍;节能有助于形成高品质小康生活的人居环境和节俭的社会公德。 (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人均能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3.8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13.8亿吨,原油1.67亿吨,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5位;发电量达16540亿千瓦时,居世界第2位。 2002年,全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2位。其中煤炭占66.1%,石油占23.4%,天然气占2.7%,水电占7.1%,核电占0.7%。另外,全国农村消耗的秸秆和薪柴达2.8亿吨标准煤。 2000年,我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050公斤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值的16%,世界平均值的50%,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时,仅为美国的3.1%。 (三)节能成效显著。 1.保障经济快速增长。1980-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而一次能源平均增长仅4.6%。 2.单位产值能耗大幅下降。1980-2000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同期内经合组织国家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20%,全世界平均下降19%。 3.节能取得巨大经济效益。1981-200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11.45亿吨标准煤,价值10825亿元(1997年能源价格)。按平均年节能量和新增能源供应的综合投资计算,节省能源供应系统投资3270亿元。

企业节能减排周宣传稿

节能减排宣传稿 企业的节能减排不仅利国利民,而且能为企业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节能减排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只有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环保,企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三分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1、澡堂定时定点开放,上午11点-12点开放,下午5点-6点开放,洗澡的集中化,节约了大量的水和气。 2、每天生产结束时,员工能够做到自觉关闭水、电、气开关。 3、班组长及值班人员,每天对工房内水、电、气重点开关检查,及时控制各种跑、冒、滴、漏现象,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节约了资源。 4、四月份三分厂在办公楼前及210工房前栽种树木,吸收大量厂里排放的废气,保持空气清新,清洁。 资源是宝贵的,科学节能,提高节能意识,是我们每位员工需要积极倡导的,本周是2017年全国节能减排宣传周,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广阔的碧水蓝天!在我们原有成效的基础上,我倡议: 1、充分发挥工艺创新与管理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快落后工艺和生产线淘汰,从源头上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制定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使节能减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每一个员工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过程中,力行节约,在生产结束后立即关闭水、电、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节能灯泡、休息时关闭电脑和电视,尽量减少电脑饮水机等的待机时长。 4、选择绿色出行,出行时选择单车,公交或者班车,尽量不开私家车,节约资源,减少尾气排放。 “能源连着你我他,节约能源靠大家”让我们每位员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入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科学、更加文明的美好生活。

论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长总量依然可观。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资源、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所有这一切,都威胁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在对节能减排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在当前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的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发展绿色能源 一、前言 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1月份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可按价格比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创1990年以来新低。专家表示,2015年6.9%的收官数据代表中国gdp增速正式进入“6”时代。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但是经济规模所决定的实际增长量依然可观。而且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统计,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呈现出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状态,北京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维持在五级水平以上。 虽然我国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早在2007年就联合制定并发布了我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相关的考核实施办法,以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二、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源消耗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水平、发展方式和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而资源短缺和能源消耗严重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践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这其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它是包括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等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节能减排工作入手,适当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指出节能减排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和任务。之前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当今社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和废气的排放,是节能减排工作的核心要义,也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节能减排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优化资源结构、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关停或转产、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节能减排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缓解当前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三、当前节能减排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国家和政府一再地强调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以促进此项战略的实施,并且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其实践的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

IDC高效运营及节能减排建设模式专题研究 (1)

IDC高效运营及节能减排建设模式专题研究 1 概述 (1) 1.1 前言 (1) 1.2 目标 (1) 1.3 结论 (1) 2 降低运营成本措施 (1) 2.1 调研分析 (1) 2.2 IDC耗能分析 (1) 2.3 降低空调耗能专题 (2) 2.4 降低设备耗能专题 (2) 2.5 政策专题 (2) 2.5.1 争取电费减免政策 (2) 2.5.2 SLA的调整 (2) 2.6 节能规范 (2) 2.6.1 机房配套节能设计 (2) 2.6.2 电信设备节能要求 (3) 2.6.3 客户设备节能要求 (7) 2.6.4 管理方面的要求 (7) 3 降低建设成本措施 (7) 3.1 集中和分散建设模式 (7) 3.1.1 现状调研 (7) 3.1.2 两种模式分析 (7) 3.1.3 两种模式建议 (7) 3.2 产品等级与建设成本差异分析 (7) 3.2.1 集团产品规范和国际TIA942标准差异分析 (7) 3.2.2 产品等级和建设成本差异分析 (8) 3.2.3 建议 (8) 4 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8) 4.1 建立基于SLA的网络方案 (8)

4.1.1 调研分析 (8) 4.1.2 基于客户和市场的SLA (8) 4.1.3 基于SLA的建设解决方案 (8) 4.1.4 管理和考核的调整 (9) 4.2 营销和宣传 (9) 4.2.1 总体营销宣传方案 (9) 4.2.2 个性化套餐设计 (9) 4.2.3 针对性的宣传策略 (9) 5 规范制定 (9) 5.1 投资、成本、效益三者综合的指标体系 (9) 5.2 各地IDC业务发展的初步建议 (9) 1.1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降低运营成本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调研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IDC耗能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降低空调耗能专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降低设备耗能专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政策专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争取电费减免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SLA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节能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机房配套节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电信设备节能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客户设备节能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6.4管理方面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降低建设成本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能减排带来的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社会效益分析 时间:2013-03-22 15:03 一项技术、一个产品具有经济效益固然是好事,但它的生命力如何,与它是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否具有超越其他产品的社会效益有直接的关系。太阳能技术和产品的出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普通产品无法比拟的,太阳能灯具的寿命比普通电力灯具的寿命要高很多,如太阳能灯具的主要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20年以上;LED寿命100000小时;太阳能专用铅酸蓄电池的寿命5年。专家披露,中国能源的12%用在了照明上。而作为光源,LED至少在节约能源方面体现出了优势。它不依靠灯丝发热来发光,能量转化效率非常高,理论上需要的电能只是普通白炽灯的1/10,相比荧光灯,LED也可以达到50%的节能效果。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做过一个专项调查,中国照明用电每年在3000亿度以上,用LED取代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代荧光灯,节省1/3的照明用电,就意味着节约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正在建设中的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三峡工程全年的发电量。这对迅速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能源供给速度而紧张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然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同样,美国能源部也有一个类似的预测,到2010年美国一半的白炽灯如果由LED取代的话,仅节约的电费就达到350亿美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中国生活消费了28587.97亿KW/H电量,其中城市照明用电可达12%,约为3430.5亿KW/H电量。而国内城市照明以高压纳灯和金属卤化灯为主,其能耗大和光电转换率低等特性,将损害我国的能源经济,增大我国的生产经济成本,制约我国的循环接纳经济和生态平衡。 1、以大连庄河市新能源示范工程为例资源消耗情况分析: A、基本情况主要示范内容: 太阳能路灯、LED光源照明系统工程,重点围绕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美化环境、改善城乡街道面貌。计划改造现有路灯的高压钠灯光源为更加节能的LED灯头,对有阳光条件的可以安装太阳能路灯的路段建议安装太阳能路灯。 计划对耗电光源进行改造按照1万盏路灯计算,太阳能路灯按照1000盏来计算,传统路灯11000盏灯每日工作8小时每天需用电22000 KW/H,每年需用电803万KW/H,新型太阳能发电和LED新光源,太阳能路灯不消耗常规的电能,1000盏灯按照每天耗电2 KW/H /盏来计算,一年可以省电365*2*1000=730000 KW/H。如果全市拿出10000盏已有路灯进行改造,现有路灯的光源为250瓦的高压钠灯,每天按工作8小时计算,每天的耗电量为2 KW/H,一万盏灯就是2万KW/H,用100瓦LED灯来代替250瓦的高压钠灯,每天节省1.2 KW/H电量,一

关于提高高校节能减排效率的几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85385720.html, 关于提高高校节能减排效率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丽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33期 摘要:高校是能源的使用大户,创建节能减排的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环 境和谐发展的前提。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所以开展节约型高校建设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必然要求,作为高校的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节能减排的时代意义,积极的创建节能减排型高校,提高能源和人才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节能减排财务开销提高 1.充分认识建设节能减排型校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综合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文化有着久远的影响。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在校人数,建筑面积等都大幅度的增加,资源大量的消耗,然而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和管理机制,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节能减排意识,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不断探索新的节能方法,形成良好的资源利用,同时高校作为社会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建设节能减排型高校意义重大。 2.高校在创建节能减排型校园时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国消费主体,大学生占大部分,如果没有节能减排意识,那么将是一笔严重的浪费。高校的浪费是一笔大的财务开销、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陈旧以及设计缺陷造成损失浪费严重、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等存在不合理现象。 2.1高校的资源浪费是一大笔财务开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的扩招,高校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学生自己没有节俭意识,也造成了大部分的浪费,有数据显示高校进行倡导节能减排,提高学生素质并对自身不合理现象进行改进,一年的水电费足够学校半年的正常开支。这个惊人的数据,给了我们深刻的自省,如果所有的高校进行倡导节能减排,那一年所节省下来的资源我们无法想象,对于这笔大的财务,可以救助多少失学儿童和贫困家庭。 2.2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陈旧以及设计缺陷造成损失浪费严重 很多高校历史悠久,大多建筑物年代久远,大部分已经老化,年久失修等,再加上学校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这些高校的基础设施,不仅浪费严重,还会给学生带来潜在的危机。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隐患。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新校区,但用电量大,浪费现象严重,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 ,将节能工作 60多种工 1981~2000年,我国以较低 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 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7,经 20年累 10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5.1%。

中国政府在指导全国节能工作的要紧做法是: 1.编制规划将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打算中,对地区和部门的节能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节能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节能法》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治理方法》、《节能产品认证治理方法》、《节约用电治理方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在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逐步引导和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3.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以及交流电机调速技术、高效电光源、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经济成效。重点研究推广了风机、水泵、变压器、电炉钢、铁合金、合成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煤代油、生活用能和建筑物用能的节能新技术。到1998年底,已公布了18批1068项节能机电产品名目和17批610项剔除机电产品名目,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和信息服务 要紧是加大了信息交流和节能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节能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公众的节能意识。1998年1月,国家经贸委成立了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该中心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信息传播体系,选择那些因信息渠道不畅或信息的不完整而导致没有得到充分广泛推广的领域,致力于向工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界提供经济信息。 5.实施节能技术项目 据统计,1981~1998年国家用于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项目共投资371亿元,引导地点政府和企业投资438亿元,形成年节能量9042万吨标准煤。节能基建项目建成热电机组950万千瓦,采暖集中供热2亿平方米,改造小水泥628万吨,改造小化肥130万吨,进展都市燃气和回收放散可燃气1 393万立方米/日,增加民用型煤1780万吨,增加煤炭洗选、配煤能力596 9万吨,风机、水泵改造年节电4亿kWh;节能技改项目建成余热、余压

最新-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精品

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摘要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减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分析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措施。 关键词节能减排;意义;现状;能耗;产业结构;措施1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人类长期长存和发展的根基就是资源和环境,我国作为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比以往有所增加,石油越来越依赖进口,供需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煤炭燃烧给环境污染造成威胁,特别是雾霾的严重性几乎让人无法呼吸,还有南方等地的雪灾及严寒冰冻灾害都在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节能减排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帮助经济发展转变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也是我国政府对保护环境及降低能耗的重要意志体现,也展示了我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的胸襟。 节能减排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性议题,既能够实现经济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应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保护环境策略的具体体现。 2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以的增长来看,仍然还有待提高,低于发达国家的使用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能源消耗比例,甚至出现了能源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重工业化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倡导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努力消除。 21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新能源开发方面做得还不足,能源结构主要是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占到921和927,新能源比例很低,这就使我国面临能源危机。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是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低耗能、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占有比重不高。

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发作,危害越发严重。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且人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而已。 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可谓迫在眉睫。 据悉,占全国能源使用量一半多的工业生产,尤其是电工装备制造业,其能源使用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淘汰落后设备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但大量的低效能技术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制造厂内。 我国有超过5亿千瓦的电机,他们每年要消耗800亿~1000亿千瓦时的能量,占工业能源消耗量的75%,总能源消耗量的60%。其中,70%用来驱动鼓风机和电泵、总量达2.5亿千瓦的电机,都应该使用变速驱动。但事实是,只有20%使用了变速驱动———巨大的电能浪费自不待言。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将能源效率列为重中之重。而在未来15年内,我国更致力于把中国从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变成高效能源使用者。但改善能源消耗现状,更需要从电工装备到煤炭、石油、建筑等多个行业共同不懈的努力。 降低能耗,电工装备业责无旁贷。在淘汰落后设备的同时,企业还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如威海电厂借助于罗克韦尔在发电领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能耗减少了45%;而广西柳州钢铁厂,也通过实现自动化,减少了63%的电力消耗,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要保证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的不断提升、进步,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因此,节能降耗不能只停留在纯粹的工业生产上,还要延伸至上游的人才培养,延伸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去,不断提高有关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并使之更加贴近我国的市场需求。 节能减排,需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是,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就需要不断增加能源,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火电作为一次能源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9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末的18.2%提高到20%等目标。 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CO2。可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造林工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节能减排的措施

节能减排的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9.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节能减排和我们的生活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节能,这是全世界长久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焦点。人们思考了多少方案,采取了多少措施,投注了多少精力与财力,可却不见收好,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这很简单。 在居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低碳烹调;节约用水;爱惜衣物;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垃圾分类处理;交流捐赠多余物品…… 在路上,我们应该:经济型汽车,最好是自行车;选择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拥有明智的出行方案后,再出发;行驶时注意油离配合,保持在经济时速;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在购物时,我们应该: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尽量购买本地的产品;购买季节性的产品;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采购;少用一次性制品;不要掉进奢侈品的陷阱;不要过度包装;多使用可再循环的材料…… 总之,还有其他节约能源的方法,需要我们举一反三,去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抛掉自私自利的陋习,以博大无私的善心、善行,从小事做起,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 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

节能减排经济分析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武汉大学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李军海 摘要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现状,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并要求“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然而,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必然在市场环境下实现其目标(利益最大、发展长远),节能减排政策只有符合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影响企业决策,达到预期效果。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节能减排应当以市场调控为主,政府行政手段为辅。本文侧重于对行政手段即政策和制度的描述和分析。本文第一章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概念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我国节能减排的背景和现状,第三章概述了中外节能减排的措施及经验;第四章从经济学的角度简述了能源的三大特殊性;第五章阐述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决策的一系列市场制度(包括能源市场制度、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度、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制度及产业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等);最后在第六章对我国的节能减排补充了几点措施。 关键字:节能减排政策分析经济学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节能减排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3) 1、节能减排的概念 (3) 2、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3) 第二章节能减排的背景和现状 (3) 第三章中外节能减排的措施及经验 (4) 1、外国节能减排做法和经验 (4) 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措施 (6) 第四章能源三大特殊性的理论分析 (9) 1、外部性 (9) 2、不确定性 (10) 3、公平性 (11) 第五章影响企业节能减排决策的市场制度分析 (12) 1、节能减排市场制度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12) 2、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的内容 (13) 1)间接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产业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 (13) 2)直接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能源市场制度、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度、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制度 (14)

节能减排竞赛总结

节能减排竞赛总结 二00八年来,为响应国家努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推进我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集团**公司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兴节能之风,大造节能之势,广泛宣传,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和实践之中。尤其是浙江省、台州市节能减排活动月开展以来,**公司以活动月为契机,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扎实落实节能措施,逐步普及节能知识,普遍增强节能意识,有针对性开展节能减排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加强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必须认真对待并解决的迫切问题,环境的恶化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为此,国家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号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加强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科学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司认真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成立公司成立节能减排活动月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月活动的领导。通过网络、宣传橱窗等阵地,宣传普及节能小常识;开展百日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活动,营造节能减排的氛围,提高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通过宣传、动员,增强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行为中的节能减排意识。

二、推行精益生产,规范企业管理,通过流程再造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公司遵循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开展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改善活动,通过TPS消除七大浪费的理念,不仅以此推进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而且切实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经过4个月的运行,目前,四大分厂共开展4大项TPS项目、33项QC改善子项目,验收完成QC改善项目18项,TPS 在全员参与、持续改善方面已初见成效,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总装分厂以三书一表(即作业指导书,作业手随书,作业要领书和QC工程表)为主线,以A1工段为试点,进行三书一表的编制,审核、会签、批准和现场悬挂的工作,增加了零部件图片,便于员工的识别、理解和规范操作,实现操作书面化、顺序化和制度化;经过标准化作业和应知应会培训、考试,未达标的员工可申请补考,达到了应知应会100%合格,为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频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人员编制数量上,A1工段定编人数比原来减少一名,符合精益生产的少人化原则。提速后的总装生产线通过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推行,实现了生产节拍由2分50秒到2分20秒的改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同时提升了装配质量,质量问题发生频次达到项目实施前设定的在原基础上下降10%以上的目标要求。 涂装分厂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对大设备的开关机时间和顺序进行精细化控制,在保证质量和工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能源利用,降低成本。通过每天对数据的大量收集和图表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环节, 在电泳烘房避免风机在等待时间的电耗,在面漆烘房增加小能耗机器的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收稿日期] 2007-12-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50556002) [作者简介] 杨红亮(1974— ),男,河南周口人,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能源处职员,经济学博士;史 丹(1961— ),女,天津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意见,笔者已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 能源效率的比较 杨红亮1,史 丹2 (11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能源处,菲律宾马尼拉;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36) [摘 要] 如何科学地评价各地区能源效率(E E )的现状是中国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 战略目标的重要的科学前提和保证。使用一种单要素方法和三种全要素方法对以2005年数据为 基础的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的比较研究表明:(1)全要素方法在揭示一个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对其能效的影响方面有着传统的单要素方法替代不了的优势。(2)即使以国内的先进能效水平做参照,中国的总体能效水平也还很低。如果各地区可以达到上海等先进地区的能效水平,中国大约可以节约30%左右的能源消耗。(3)东西部之间巨大的能效差距表明了在现阶段实现地区间节能合作、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在东西部之间扩散的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 能效分析方法;单要素能源效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地区差异[中图分类号]F40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 (2008)03—0012—09 能源效率(以下简称能效)问题在很多国家的 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提出“十一五”期间GDP 能耗降低20%的目标,科学地评价能效变得格外重要。本文评价分析了相关的研究和各种能效的分析方法。然后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各地能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结果进行讨 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1] 一、有关的能效研究 目前国内国外关于能效的研究有很多。根据不同的产出和投入的度量方法,能效有不同的变种形 式。[2]为了避免混淆,本文中根据能效指标考察的生产要素的多寡把它粗分为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或称多要素能源效率)。 2 1

节能减排节能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节能减排节能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节能减排节能措施(通用版) 1.节能管理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生活用电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分路供电的方式,并设置分路计量装置,定期进行计量检查。 (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2.机械设备与机具能源消耗控制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措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

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铁总计统〔2015〕186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铁总计统〔2015〕18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节约能源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章程》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铁总发展与法律〔2014〕9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通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耗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和个人都应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制止和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五条总公司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对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总公司节能主管部门为计划统计部门,按照国家节能工作的方针政策,部署总公司节能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总公司节能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办法和标准; (二)制定总公司节能政策、标准、管理办法、节能指标,对所属单位的节能工作提出要求和管理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三)编制总公司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 (四)负责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评审; (五)组织开展节能新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节能宣传培训,推动节能技术研究开发等。 (六)负责总公司节能专业统计。 第八条总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节能工作需要,按照国家和总公司节能工作的有关规定,统筹布置本企业节能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所属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节能管理工作。所属单位节能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总公司的节能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 (二)制定本单位的节能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本科生毕业论文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学院管理(经济)学院 专业经济学 2015 年 5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 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本人论文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各行业建设都相继有了不可小觑的成绩,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国家的进步,我们的环境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节能减排政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本文开始通过中国节能减排的现状的宏观分析,突出节能减排在我国的严峻形势;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1978年-2013年中国GDP与能源消耗量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再者研究了该项措施对产业结构具体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 Effect of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Chines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a important achievement,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problems have followed, for the country's progress, our environment has paid a huge pric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hina,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the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macr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