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正:该如何是好听课笔记中

公正:该如何是好听课笔记中

公正:该如何是好听课笔记中
公正:该如何是好听课笔记中

第五节Hired.Guns.&.For.Sale.Motherhood

1、民主制度的“同意”特征

洛克认为只要政府是民主的,不是专制的,就可以强制人们服兵役去战场。这里又是涉及到“同意”的问题,民主制度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一个大部分人同意的程序,再根据这个程序由大部分人同意来选出管理者,管理者制定出大部分人都同意的政策来执行。从本质来说,这样的制度设置,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保证社会管理达到一个最优化,最幸福的结果。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制造的认同感----人只要认为某件事是自己“同意”过的,不论这件事是否被自己理解,都会导致更多的概率去维护它。这种以“同意”为基础的制度其实无论在产生过程和执行的结果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多数人的真正的认同。因为这种同意并不是信息对等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同意”了这个程序或者管理者,但他或她其实不论对程序还是对领导者都不够了解。并且,即便所有的人对这个民主程序都有足够的理解,但也很少有人能够保证这个程序运作出的结果会让人满意。

以民主最彻底的美国为例,美国在总统选举上的投票率也就刚好过半,而且还曾一度跌落到接近50%。尽管有各种原因,但如此低的投票率还是体现了很多人对投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没有办法预料,也就没有必要参与。

(美国的投票率远低于欧洲,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选民登记手续需要自己办,比较繁琐。二是美国人需要投票的事情太多,小到所在区郡县议员,大到国会的参众议员、总统,以及党派候选人、重大事件的公投等等,有些地区在

四年一届的总统任期内需要投票过百次,也确实繁重。但象英国的内阁民主制,民众投票次数不多,投票率也高,但这种民主一旦决定哪个党派当选,剩下的就都是政客集团内部协商,没有民众什么事。也就更谈不到有多少“同意”基础。)

在洛克那个时代,是民族国家的发展期,英国做为民主制度的发源地,确实是摸索出了人们基于“同意”而认同所带来的好处,那就是有利于形成一个更紧密也更精密的共同体----现代国家。因此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同意”为基础所产生的民主制度,首要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一定形式的参与感而找到国家归属感。这种参与和同意也就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石。

军官可以命令他人冲锋,但不能拿士兵财产,征税员可以征收公民财产,但不能让他人冲锋。除了“同意”所产生的认同感之外,人们更喜好一个抽象的规则制约所有人。相对于变幻无常的人性,有时一套稳定的抽象规则更让人放心,主要是能够带来平等的感觉和对未来可以预期的信心。民主制度如果拆开看,民主就是通过参与性提高身份认同,制度就是通过去人性化的管理提供平等。

PS:----不过,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反对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做为当今最先进的制度是通过实际效果证明的,而且相比于其它制度,他的自我纠错能力更强。而且因为民众有参与感,即便出了经济或政治上的问题,民众经过同意过程而被赋予的认同感也会保证政府不容易崩塌。

但是,民主制度其实是一个笼统模糊的政治制度代名词,之所被赋予色彩,主要是针对上世纪冷战阵营的划分,从而把很多差异很大的制度笼统地归纳在一起。美国实行国会总统制、英国实行内阁民主制、德国的是社团民主,以及法国、

日本等等一系列国家实行着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些还仅仅是在政治录用和利益表达及利益综合上的差别,各个国家的政策差别更大。

因此,讨论民主制度需要先分析清楚每一项组成以及和社会文化、人口构成、历史传统等等的对应关系,这样的讨论或许才有意义。

2、关于义务是否能市场化

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在南北战争期间,联邦政府采用的是强制征兵制,但又有市场调节机制。比如当时的钢铁大亨卡内基,就大概花了几百美元雇人代替他服兵役,而这笔钱比他每年抽雪茄的费用还低。

课堂用这个例子来讨论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雇人服兵役的人大部分人没有卡内基那么富有。设想,如果卡内基不是个富翁,而是个工人,甚至妻子瘫痪、孩子智障,他为了照顾家里借债500美元雇人服兵役。如果情况变成这样,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为用金钱雇佣服兵役是错误的。我们反对卡内基雇人服兵役时,脑子里想的不是道德原则,而是卡内基挥舞着雪茄的场景,而那些用金钱强迫别人去服兵役的种种理论,都可能是我们为了给这个场景设置一个我们解释自己厌恶情绪的理由。

这个例子的讨论实际引出了一个现实,就是偏见和隔阂充斥着这个社会,每每左右人们的价值判断,各种现实政策的制定也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富人们每每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懒惰和愚蠢,但这种看法可能超出了社会实际,穷人们往往觉得富人都是通过狡猾无情获取的财富,这样的想法也是情绪化的判断。超出实际的判断就是偏见。

回到这个例子,再假设一下,如果卡内基还是富人,但是天生胆小,如果他拿出一叠钱哭着求人替他上战场,是不是也可以接受。从道德本质讲,如果一个人不适合做某事,或承担某种义务,通过双方自愿的方式雇佣他人替代完成,似乎没有不妥。所有的不妥其实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尤其是对社会平等状态的认知。如果社会不平等得非常严重,这样的政策肯定会引起大范围的反对,难以执行。从卡内基的雇佣结果来看,当时美国人对社会阶级的差异还有很大的容忍度。

那些认为雇佣兵因为缺少爱国主义,在战争中的效果要差于志愿兵的想法,可能只是感情冲动后的判断。就从工作绩效看,不论是战争还是其它工作,工具和技能可能会起很大作用(只要没到脱离工作---当逃兵的程度)。而爱国主义或许可以带来热情、不辞劳苦、增强主动性等好处,基于个人选择,也会带来基于“同意”的效果----人一般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选择,从而更能忍受挫折。但这些优点不仅仅从爱国主义中得到,可能良好、规范的雇佣兵职业道德也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可能某种宗教信仰也可以做到。因此,爱国主义不是战斗力强大的原因,身心投入程度才是原因。爱国主义只是原因的原因,而原因的原因在一个非线性系统里,就不能称其为原因。

另外,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远晚于战争的出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一样都是人类社会某个阶段的特有产物,并非是和人性不可分割的绝对道德,而是外部压力通过归纳、灌输而产生的观念。

因此,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所谓的义务只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制定的法律范畴,和道德本身关系不大。如果需要道德准则对义务这个法律条件进行指导

的话,就必须考虑社会现实。比如,如果用绝对道德理论中,最出色的康德的道德一贯原理来看,雇人服兵役似乎不道德,但由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钱,因此如果加上假设条件----如果人有了足够的钱去雇人服兵役,他是否希望有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假设类似与康德的可逆性推论(这个原则导致康德的理论有滑入功利主义的可能),是可以得出义务通过市场交换是合乎道德的结论。但在现实中,如果社会阶级仇恨非常大,尽管每个穷人如果成为富人也都倾向于雇人服兵役,符合康德的可逆理论,但这种把义务放在市场交换的做法会引起大范围的反感,众多穷人会把对其它制度和政策的不公联想到这个问题上而进行阻挠,尽管这个政策并没有什么不公平。

同样,用一般的规则功利主义原理也可以得出义务通过市场交换是符合道德的结果,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规则功利主义中的评判规则需要做出区分,有些是符合人类近乎永久心理特征的规则可称为绝对规则,而那些和社会当下环境有关的规则就是相对规则。

义务所涵盖的内容,本身就带有社会特征,对其做道德衡量也要考虑社会背景。并且,所谓的义务,从某种程度看,是民众通过同意与政府做出的契约,本身也是一种交换。由此看来,战国时期的全面皆兵的普遍强制征兵制,宋代的雇佣兵制,以及罗马帝国后期的外包雇佣兵制都有他的合理性。

3、代孕母亲的合同

课堂上讲了一个新泽西州的代孕案例,简单说就是代孕者在生下小孩后,试图反悔合同,希望自己抚养小孩,即便精子来自于合同的另一方。在初级法院判

决了合同有效的情况下,高级法院重新审理时不认为合同有效,理由是做为母亲很难在签订合同时知道自己对小孩有什么样的情感,属于信息不完全。因此判定小孩的真实父母尽管不在同一个家庭,还是共同拥有父母权力,至于抚养和探视的权力交给下级法院裁定。

可以看出,高级法院从本质上就反对代孕这种交易,也就是他的判决是赋予了教化意味,或者说表达了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态度。反对合同生效的理由也就是这样几个理由:通过金钱进行的潜在强迫、由于事先不知道对婴儿会产生怎样的情感而导致的信息不完整,以及代孕就是违反人性的交易。

所谓金钱强迫其实和雇人服兵役一样,没有多少说服力,只要没有发生实质的强迫,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的潜在强迫很大程度上是对双方经济地位不平等产生的情绪反应。同样,如果社会不平等倾向过于严重,通过金钱交易代孕在执行中也会有更大的压力。

信息不完整按照法律意义上是可以说得通的,但这里有保护母子情感的倾向。由于男女生理特性的不同,女性和亲生子女的情感联系比男人强烈得多。但这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也有对子女毫无情感而弃婴的母亲,既然不是普遍存在的情感,一方面确实无法预知,但另一方面,也很难确定生母是否有那么强烈的情感,也无法知道她是否可以预知。而且,最重要的,收养者那边,因为是出资方似乎就没有情感联系,但谁又能预知在长达九个月的期待中所孕育的情感有多强烈呢。

关于代孕就是违反人性的说法,的确有科学依据。因为人类对于子女的无端宠爱是人类这种童年期特别长的高智商生物的必须的心理特征,否则人类也不会存活到今天。不过,母子情感即便与人性相关联,也不见得代孕就是非人性的活

动。就象收养判决一样,如果一个家庭环境极差,吸毒、酗酒、犯罪等恶习导致儿童无法正常成长,即便父母对儿童有再深的情感,法院甚至可以强制判给他人收养。

更何况自愿做代孕,毕竟有些人是希望通过代孕解决生活难题的,以非人性的名义完全否定代孕协议,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不合适的。因此,这个案例中的高级法院的判决也就是这样,不提倡代孕,但也不会用法律制止,法律保护的是母子情感,也就是生母起码有探视权。但高级法院通过否定合同的合法性来执行似乎过于情感用事了,对合同的甲方似乎有点逆向歧视,起码是忽视。

其实,这种代孕交易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窗口现象。人工受精技术普及前,代孕会涉及通奸、重婚等问题。以后技术如果进步到不需要人体来培育婴儿的时候,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但这节课所指出的问题,还是老问题,就是有些东西是否可以买卖。这个问题依然有简化功利主义原则的倾向,因为衡量效果不一定是金钱。同样,也有使用简化概念去套用事例的倾向,就象代孕案例中的,合同甲方买的不是母亲的情感,因为母子情感不仅是在怀孕和分娩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后来的抚养过程中出现的。把母子情感和金钱放在这个案例中对衡量本身就是不恰当的,在这个案例中,金钱买走的是母亲在怀孕中的付出,以及对怀孕分娩时产生的情感得不到慰籍的心理伤害的补偿。那份母子情感怎么看都是并没有被买走。

也许,我们需要把那些不能用金钱买卖的东西逐个分析一下,可能很多确实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因为根本就无法买走,也有一些东西在案例里其实被买走的是其它东西。

诗歌化的语言也许很有力量,但用在分析事务时的思考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第六节Mind.Your.Motive.&.The.Supreme.Principle.of.Morality

1、康德道德体系的简述

这节课介绍了康德的道德伦理学,从开始一段简单叙述后,先是强调了康德对与动机在道德评判里的作用,也就是人在从事道德行为时的动机必须是愿意完成道德责任而进行的行为,而不是为了避免坏的结果,比如一个店主出于避免失去诚信的名声而带来的未来效益的损失,从而诚信对待顾客,这种动机按照康德的说法就不是道德的。

另外,康德认为道德准则是自主的,而不是“他律”的。也就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是因为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而遵循他人的准则,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理性制定出自己准则,而遵循自己制定的准则行事就是自主。

在这里引出了康德的核心问题,道德准则如此苛刻,又如此自由----是由每个人靠自己的理性发展出来的,是不是有很多相互矛盾的道德原则,康德认为只有一套道德原则,起码对于一类问题,道德原则是一致的。因为人的理性特征是相同的----其实康德相信的是理性与否的评判标准----逻辑。

康德使用的方法是很杰出的,康德的主要方法就是依靠他所定义的一系列概念,首先是根据逻辑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必然是能够普遍到所有人的,如果不能,

那就不是道德原则。这就从逻辑上摒弃了所有损人利己的行为,而且还避免了以结果为基础的功利主义。

这样的一个讲课顺序对于引出康德的整个理论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但从因果关系讲,个人认为把顺序颠倒过来更合适。

2、康德的定言命令(绝对命令)的不同表述

康德的定言命令,也叫绝对命令最基本的表达就是前面提到的逻辑的普遍性。一个道德原则当推广开来的时候,不会与自身发生冲突。当使用这一原则时,象谋杀、欺诈、偷盗等等行为,我们不需要考虑其结果,只需把这些行为推广到所有人身上,本身就会对这个行为的存在产生冲突。因此,定言命令(绝对命令)是康德仅仅使用逻辑就做出的道德原则,完全不需要考虑结果就可以自成体系。

定言命令的另一个表述就是是实践命令,就是任何人都不应仅仅被视为或用作他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本身就是独特的目的(这个有点象自然人身权的抽象说法)。估计康德对于牺牲个人而拯救世界的做法他是不提倡的,除非同时也是拯救自己。

这个把人本身看成目的的说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把人类或者说把人类某一部分看成目的。这似乎是康德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透露出来的。仔细分析康德的理论,首先他就认为人性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善”的,而理性则是人性中“对”的那部分,道德原则似乎就是在善的基础上,由理性作用所产生的。善的那一部分,康德尽管极力避免功利主义,普遍性原则只使用逻辑原则,不涉及功利的衡

量,但使用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来衡量,这样一个行为本身,就是对于人类在同一准则下共同行动的希望,也是康德的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从现代角度看,康德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结合协作能力,以及人的对未来预测(时间上)、理性思考能力。这两部分能力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人性中距离动物习性最远的部分。因此,康德的道德原则如果有功利倾向的话,通俗说应该是人类的进步,沿着目前的路径进一步远离动物性----欲望、偏向等等。

而人类进步究竟要靠什么衡量呢,人类联系更紧密、协作更多、社会机构更复杂、知识更多、信息传播更快、人类所处的生态圈有更合理的秩序和组织,这些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如果非要用一个抽象指标来描述,人类进步就是对整个宇宙熵增趋势的逆反,也就是“负熵”的增加。

康德的逻辑普遍性在推导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他是先做了假设:道德原则是一致的,不是随个人喜好而变化的,因为只有这样,那种符合逻辑标准的普遍性推导才是正确的。然后他再使用逻辑手段推导出了道德原则的一致性,这是推导过程中先把道德原则定性而犯的错误。因为道德原则本身不是逻辑,也没有证明过程来证明道德原则一定要符合逻辑。

2、道德“自主”而非“他律”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从心理活动到行为表现可以分为很多层面,绝对命令是完全抽象的,不与任何外界事务相参照的(包括想象中的外界参照),可以看成原则。而康德对于道德原则中的“自主”和“他律”的区分可以看成观念层面。

行动的基础是出于责任还是出于偏好(或者说欲望、冲动等等)可以看做动机层面。在动机和行为之间应该还有态度,比如说店主非常想把顾客的钱骗取一部分(动机以形成),但由于外界压力(比如顾客很敏锐、很强壮,或自己突然害怕)而没有形成行为。

康德的道德原则订出后,就可以引出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也要纳入道德评判体系的问题。康德的意思是我们不是因为外界的公认的标准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理性制定出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规则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因为人类理性的共通性,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最终会符合一套绝对的道德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康德的“自主”从事的道德行为和马斯洛提倡的自我实现者有很大区别。康德的原则就是道德是经过理性思考检验过的,也就是我们都要控制自己去道德。而那种不经意或者天生的、或者未经理性思考的道德行为,他不认为是道德。而马斯洛式的自我实现者强调的是不需要刻意控制,从自发性质的行为中领略人生的高峰体验的同时也符合道德标准,但绝不是刻意的。也就是康德认为人的道德不仅在行为上和认同上,必须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和选择。思考、选择道德本身也就是一种道德。

康德的“自主”评判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能做为个人道德自勉的参考,因为除非当事人主动透露心声,很难判断出当事人在做事时的心理状态。而且,即

便是我们能听到每个当事人都透露心声,其实也很少有人做到准确的表述自己的心理。

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自主”和“他律”的界限在哪里?因为每个人即便有绝对理性,他在进行理性思考过程中所应用概念、观念、原则等等无一不是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学习得到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完全“自主”地制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自由地选择”背后,潜藏着大量观点、概念和记忆所形成的评判标准。在这个复杂得让任何人都无法完全理解的社会中,我们的自由都是相对的。

而“他律”是不是道德评判中瑕疵呢?在我看来,康德的道德标准不是过于严苛的问题,而是很难切合实际的问题。就像课堂上举例一样。一个小男孩承认自己在拼字比赛中回答的是错误答案,但评判员误以为自己答对了。小男孩给出的解释是“不想做一个恶心的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小男孩不坦白,按照他人的标准来看就是不道德的人。由于小男孩使用的是他人的道德标准,因此是一种“他律”的道德选择,就不能算道德。

可问题是道德原则是绝对的,是一致性的,个人的道德原则和他人的道德原则在理想状态下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如何肯定小男孩的道德原则不是自己潜意识中推理出来的,而且他还知道绝对道德的一致性。

还有,“不想做一个恶心的人”如果修饰一下,就是“不做让其它人不快的事情”,这条原则完全可以用普遍性原理来检验成为一个道德原则。

至于小男孩话中的评判性质,也不能成为缺乏自主的理由。我们即使是自己在想象中评判自己,也是象照镜子一样,把自己的理性放在外在、客观的位置上检验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等。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模拟他人的感受,使用一套标准来对自己行为进行评判----不论这个标准是我们自己推导出的还是外界强加的。这种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模拟对立”的评判模式很可能是我们大脑结构决定的,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被固化的模式,就像康德说过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实在的,只是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外向性的模式,用在自身也脱离不了它的本质,因此没有理由指摘人出于“自我塑造”而进行的道德行为。

3、责任性和意向性的道德

讨论过前两部分,这部分就是动机问题了,康德强调人在从事道德行为时应是完全出于一种对道德准则进行履行的责任,而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认可,或是避免伤害。这个原则把道德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收缩,而且主要是针对功利主义学说而进行的声明----那些出于任何一种功利目的而产生的道德倾向,都是违反了人类本身存在的目的、违反了人类理性的光辉并且忽略了人类的善良本性。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群体的利害关系分析经常成为道德规劝的标准程序,而且物质、精神上的刺激也总是道德引导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人类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来自于理性分析,在现实中更多地来自周围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即便出于物质刺激而从事道德行为,由于人的自我肯定倾向的心理“恶习”(让人不容易认错),人还是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内在认可,从而形成自我道德

约束。而且,最重要的是,社会使用奖惩机制推动道德不光是为了个人道德的提高,而是群体关系的稳定----这应该也是康德希望看到的场景。

4、绝对主义道德体系

康德是绝对主义道德的卓越代表,但他的学说一样会引起争论。

一方面,当两个绝对的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如果一衡量结果就会破坏整个体系的基础。而且,康德因为逻辑推理的一致性,而排斥例外情况,这就封死了两个原则冲突时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就是有些原则可以具备逻辑一贯性,但不一定道德。如不主动帮助别人,或者不去推动科学的发展,这些在逻辑普遍性推论过程中都没有自相矛盾的问题。康德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就是可逆原则(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某个行为反转过来,是否能接受做为判别方法。但这个方法尽管巧妙,可是有点使用了结果论的方法,表面看是逻辑使用范围的问题,实际是自身思考结果。

还有就是对于康德的义务大于意向的判断,甚至认为意向性的道德不是道德,这个观点在现实中,多少有点理性主义者的骄横。

实际上非结果论的学者一般都是思维卓越的人物,都试图使用抽象的(在他们看来似乎更高级,更准确,但最终目的是最有效)的概念和规则建立一个无可辩驳的体系,这是精英人物内心争强好胜骄傲成果。实际任何道德推理抛开结果都是难以为继的,不过这些卓越人士的确提出了思维深度更高的原则,并解决了

一些结果论的问题(如以目的定义手段,代之以试图使用合理的方法找到善的目的)。

不过从康德的学说中可以看出,他的每一部分原则看似过于专横,实际都是某种人类恶性的防范,比如他希望道德原则是自主的,而不是他律的,他真正担心的是某些人利用某种道德原则的表面完备性来实现某种专制,或者他希望人们都能改变盲从心理,释放自己把压制的心灵。

而他对道德责任性的强调,也无非是担心道德原则会沦落到只靠利益推动的局面。

PS:我个人经常在思考伦理问题中掺杂仅心理学,这个也是问题,心理学是描述性、探索性的学科,而伦理学有它的提倡性一面。因此,客观科学的观点不能做为伦理评判的依据。比如说,如果有一天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现人类从大部分来说都是恶的,是倾向于从事自我集体毁灭行为的,那我们会根据这一事实而放弃伦理学对美好事务的倡导吗?

第七节 A.Lesson.in.Lying.&.A.Deal.Is.A.Deal

1、责任和自律等问题

所谓的责任和自律的问题其实就是道德行为的外加性和自主的区别,也就是责任性和意向性的区别。责任是外界影响的,是他律的,而自律是内在认同的。只有通过理性而形成的内在认同的道德准则,才是我们要遵循的道德。如果和外

界他律的道德一致,那么责任和自律也就是一致的。康德这么强调主要是避免盲从社会公认准则,因为社会公认准则由于其历史原因,有可能是不道德的。

而每个人通过理性而形成的道德最终会是一致的,也就是最终只有一套道德准则。因为康德使用了逻辑普遍性这一工具,能够把一个道德准则通过逻辑证明是普遍适用的才是绝对的道德准则,从而保证了道德的唯一性。

康德的绝对道德能够成为每个人的行为规范,除了每个人都具备理性,并且逻辑是一种不变的存在之外,还需要人的自由选择。正因为人的自由选择能力,才能在外界环境造成的需求和压力下,通过自己的理性认可绝对道德,并根据绝对道德准则行事。

2、绝对道德准则间的冲突和托词

课程中举了门口的谋杀者这一案例,就是一个杀手是在追杀自己的朋友(或他人),当这个杀手到家门时,朋友就在自己家中,这时我们是选择说谎骗走杀手,还是诚实地告诉杀手,朋友就在自己的家中呢?

这个案例实际就是绝对道德体系中的道德准则冲突问题,因为绝对道德体系不允许以功利结果来衡量,很容易在说谎(绝对道德所不允许的)和制造伤害(也是绝对道德所不允许的)间出现冲突。康德体系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靠可逆性来推导的,就是假设世界上每个人(可以包括杀手、恶人在内)是那个被追杀的目标,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通过谎言保全性命。但可逆性原理的本质就是替每个人考虑结果,实际也是一种变相的功利主义原则。但如何解决不撒谎这个问题呢?

这个案例其实有一个个体情境混淆整体社会原则的问题,从个体情境来讲,杀手强大到了不能阻止是这个案例的前提条件,但在社会普遍情境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道德准则是适用于普遍社会情境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即不允许撒谎,也不允许杀人,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其实是两个绝对道德要分开看的问题,一个是制止杀戮----甚至是通过杀掉杀手,因为“不可杀人”不是绝对道德,“除了自卫或拯救无辜,不可杀人”才是绝对道德----,另一个是不能撒谎。至于说在个体情境中能否做到制止杀戮,和不可撒谎的道德原则是否遵循没有逻辑关系,制止杀戮依然是确信无疑的绝对道德准则,不能撒谎也是。因此,阻止杀手是案例中要进行的道德选择,不管是通过报警还是杀掉杀手,至于说杀手阻止不了,其实是个体情境的假设,没有普遍意义,我们完全也可以假设杀手可以被阻止----实际上从社会普遍意义上讲,都是认可阻止滥杀无辜的,在任何社会,在这种情境下杀掉杀手可能也不会遭到道德谴责或是获罪。不能撒谎也是绝对道德,现实中也是,即便对已经定罪的杀人犯也不可欺骗。

我想康德会这样辩解。因为康德的逻辑推理体系本身就是排斥例外情况,但也封死了两个原则冲突时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至于桑德尔提出的误导手段使之两全,多少有点可笑的书生气,而且也违背了康德的道德自律----因为这是从动机上就是在欺骗。另外,误导性的真话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招数,主观上是为了平衡内心,自我认知协调。客观上是希望蒙混过关,就象克林顿的讲话。但不幸的是,通过不完整的描述试图误导他人,其实

是我们日常察觉谎言的一个有力依据,说谎老手是极力避免这种心理纠结而产生的托词。

托词实际就是希望通过他人误解来避免损失的动机(这个不符合道德),他律的道德产生的心理不协调(这个无所谓道德与否),并且出于他人智力低估的判断(这个似乎也不太道德,因为会造成他人的不快)而形成的行为,结果就是形成了暴露的前奏。

3、契约如何公平

契约是法律和秩序的基础,完全抽象意义上的守信也是公认的道德准则,在现实中会涉及到契约本身是否公平的问题。一方面,现实的契约是基于“同意”的,也就是参与方自愿遵循的。另一方面,现实的契约基本都涉及利益交换。

但现实社会中的契约,包括法律都很难说是完全公平的,即便有些规则现在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公平,可能在未来某个历史时期会认为它并不公平。这是因为现在所有的规则都是各群体、各阶层博弈的结果,实际上还有很多群体根本就没有参加博弈。这就引申出了正义的契约不同于现实的契约的问题,而根据康德的绝对主义道德理论,这个正义的契约是唯一的、存在的,因此也就有了如何去追求真正的正义以及去改进现有契约的意义----这也就是绝对主义道德者以及其他大部分伦理学者的研究目的。

罗尔斯的《正义论》也就是基于以上目的进行的探讨,罗尔斯认为要达到真正正义的契约需要“无知的面纱”,“无知的面纱”实际就是保证一种想象中的

平等状态,不以地位、利益、观点等后天条件为基础的状态----使用面纱这一比喻就表明不是要人去掉地位、利益、观点等附属品,因为那是不可能去掉的。罗尔斯是要协商的人都在“遮住”自己的利益、地位、观点等特性的情况下协商,这样产生的契约就是一种绝对的契约,一种符合“基本”人性需求的契约。

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这里的“基本”人性实际是最单纯的人与人交往中所体现出的----当然要符合逻辑的普遍性等规则。问题在于这样的不涉及利益、地位、观念的状态当然是没有的,因此罗尔斯的观点就是,在协商过程中要制约地位、利益、观点的作用。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比如说强调机会均等的社会,以及契约双方要对等。

从这种趋势也可以看出,这种理想契约的原则在很早时候就被认可(也许仅仅是在人的意愿里,甚至是潜意识里),但在制定现实契约中限定了范围、前提等。因此,现实契约也可以看做是在绝对契约基础上,对地位、利益、观点等因素加以考虑,来确保实施的契约。

问题在于,现实契约如何在最可能程度上接近理想契约。比如课堂上举的例子,一个缺少常识的寡妇自愿达成一个五万美元的修马桶契约,在这个契约中,双方明显不对等,所以没有人认为这个契约可以成立。如果那个承包商仅仅多收一倍的维修费,比如20美元,是不是就会有人认为双方因知识上差距造成的不平等可以接受了,因为这样的不平等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也许人们会认为那个寡妇连寻找维修工的基本技能都缺乏,需要为缺少技能付出代价,否则对其他那些付出努力去掌握生活技能的人不公平。再或者那个寡妇继承了丈夫某种药品

的专利权,一直在享受垄断市场的高价药品带来的利益,而懒得去掌握寻找维修工的技能,会不会让我们对社会分工造成的实际不平等的道德判断有所改变呢?

契约要基于“同意”这一点应是毫无疑问的,只是仅仅有“同意”还不够。至于是否基于利益交换就很可疑,起码没有“同意”仅有利益交换是很难形成公平的契约。问题在于,“面纱”要遮挡到什么程度才够公平----完全遮挡是不可能的,那样人也就不成其为人。

就象不发达国家需要生产10条牛仔裤换一架飞机,有些人会觉得凭借技术优势获取高额利润也是一种不平等,但从另一方面说,不发达国家把所有生产牛仔裤的人力集中起来也生产不出一架飞机,交换本身就是获取利益的方法。并且如果让生产飞机的利润等同于生产牛仔裤的利润是不是也体现了一种对人类知识的不平等呢?

对绝对理想契约的追求是我们改进社会的动力,但我们也许并不是要去奢望真正找到理想契约。我们仅是在一种公平原则下寻找可以实施的契约。伦理学者们的观点一方面可以看作对社会趋势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社会进步的注脚,两种作用都有。

第八节、What’s.a.Fair.Start?.&.What.Do.We.Deserve

1、罗尔斯的两条原则

首先,罗尔斯的“无知的面纱”只是个比喻,是指每个人都在不知道他人及自己的社会地位、利益、观点一种“原初状态”中,经过同意认可产生出社会公

对外汉语教师工作总结

对外汉语教师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我承担幼一、幼二、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幼一班11人,每天一节课,课长为60分钟;幼二班5人,每天一节课,课长为90分钟;一二年级合班上课,每天一节课,课长为60分钟。 教学初期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经验的缺乏,没有一个好的针对华语教学的标准和系统。学校内没有规定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有经验的华语老师来指导,我们也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因此初期教学比较迷茫,不知从何下手,也抓不住重点。我们很难找到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后来,听过两次讲座,才开始能够较好的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吸收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对我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后面的教学便能够比较顺利的开展了。此时对学生能够比较好的了解;对华语教学的内容与特点也有所体会;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一直希望得到有华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指导,我想这对一个初期参加教学的老师来说,很重要,一句话或许就能够点透问题所在。自己感觉比较适合一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幼儿园的教学建议能够聘请专门幼师专业的老师来完成,他们会更有优势。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对新志愿者进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如果教学赶上去,其他方 面的收效会更好。 教学经验总结: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合班上,课时一个小时。一开始我采取的方式基本上一二年级同时教授相同课程,但是学校规定的一二年级教材却是不同的,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后来变逐渐开始分班教学,我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少,虽然一个教室,但是比较好操作。进教室后,我会先检查学生课本、文具的准备,桌椅的摆放,教室的整洁程度,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先去喝水上厕所。如果教室凌乱,也会让他们先进行整理。以此来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组织上课后,尽量达到一静一动,如果一年级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记诵课文,二年级便来讲授新的内容,这个过程不要控制的太长,不然两边都会容易乱。复习的过程我会让小朋友结成队子,通过一个语言较好的带动不太好的,他们之间的语言差距较大,我们老师很难照顾全面,结成队子还是能够比较好的促进他们的进步。教授的过程主要通过领读与表演,来使学生理解记诵。课本我们选择的是嘻哈汉语,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喜欢朗读,也比较容易学生进行记忆。一年级新课教授后,最后的时间我们用来合班比赛,或者合班的小游戏。主要比赛一二年级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表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都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课文表演出来),一二年级比赛,看哪个年级胜出。

职业生涯规划范文大全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在我毕业后,就对自己的工作职业做出初步的规划,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 我于2007毕业于**学校,在校期间就扎实学习每一门功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可以说给自己在校学习的十几年画上了暂时的句号。我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天业热电检修部。 我在这三年的工作中,多次有幸外出学习、这样也让我清楚认识到在校所学的知识是多么的有限与狭窄,于是我的第一个职业规划也就开始了,那就是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员工。在知识与经验的日积月累过程中,让我了解许多,也学到了许多。但伴随企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我觉得压力不断增大,也所谓没有理论作指导,我的实践也是盲目的,于是我的第二个职业规划也随之诞生,那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不是单一的学习老师傅的工作经验,而是自己在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从而得到更大大的进步。首先,虚心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从零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线做起,中间不容一点马虎,使自己心态摆好。今天的努力工作与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去迎接新事物,新技术。从而使自己更充实,更强大。其次做好不怕苦,不怕累的心里准备,故人云:“天将降大任于使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也是我一直说的:“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好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工作的开心,从而也就有了干好每件事的动力。还有,要勇于接受

新事物,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永保实力,才不会被淘汰,成为社会与企业的有用人才。 综上所述,要让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实用型的全能型人才,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勇攀技术高峰,做一名合格的全能型优秀检修工,为天业热电奉献自己一臂之力。 脱硫检修 **** 2010.01.27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小结

一、最有效的利用教具 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地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通常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实;它常用于对陌生拼音字母或汉字的教学。我们利用卡片上单一的字母或汉字来吸引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集中关注,以便让他们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犹如一副扑克牌般小巧的特点,在复习字母或生词时可以不断地“洗”,即“闪卡”。老师迅速地更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生字词,让学生逐一迅速地认读,老师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够既快又准确地认读的学生名字。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汉语。 2、多媒体: 多媒体生动丰富的图片和动漫效果是吸引学生最大的噱头。图片的直观性能够更好地为生词、句子或文章释义。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图片本身,一阵嬉笑或一个顿悟后,汉语便抛之脑后。所以一般多媒体课后的第二节课前复习,我一般都简单描述每张图片,让孩子们回忆图片的过程中说出汉语,让他们“温故而记住”。 多媒体,也是我们传播博大的中华文化的便捷载体。一节成功的多媒体课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下载的图片、经典的视频和电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权衡、筛选;美轮美奂的现代化建筑,“诡异”新奇的京剧脸谱,刚健煞爽的中华武术……凝固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的图片、课件,在孩子们诧异向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3、板书(“逐步擦拭法”背诵课文): 背诵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所以老师的引导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对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尝试,在一学长的点拨下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当场记忆,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小一《汉语》第三课《爸爸是老师》: 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我是学生。弟弟、妹妹是学生吗?他们不是学生。 引导步骤:(1)、全文抄于黑板。处理生词“老师”、“医生”、“学生”、“弟弟”、“妹妹”,让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记诵引导。如:第一句:①读:老师带读——学生认读;②擦拭单下划线词语,将其换为简笔画(如:“老师”用“眼镜、三角板”代替,“医生”用“听诊器”代替,“学生”用“书包”代替等。);③学生看着带有图片的课文再读;④擦拭图片,学生回顾,最终记忆。其他各句方法类似。 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记诵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强迫记忆的紧张感,同时在③④环节中,学生回顾字词并争先恐后的抢答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他们记诵课文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记忆。 二、多管齐下的教学形式以稳定课堂秩序 1、花样百出的奖励机制 (1)及时表扬: 老师的表扬是最廉价的奖品,却能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向上。学生在学习上或课堂表现方面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应该随堂及时表扬,而且表扬时最好不要笼统地说大家都好,应“具体到人”(点出该学生的姓名)。这样不仅让受表扬的学生更自信,能够积极配合老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共5篇)

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共5篇) 范文一 一丶自我认知 通过人才测评分析结果以及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朋友对我的评价,我认真的认知了自己。 1.职业兴趣:研究型,希望日后能在科研方面工作。 2.职业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相对比较强,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错的,比较喜欢对复杂的事务进行思考,将复杂事物简化。 3.个人特质: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的目标;观察力强,工作自觉、热情,能够吃苦耐劳;主张少说多做;爱学习;喜欢独立工作。 4.职业价值观:基于家庭条件,首先考虑待遇较高的工作,对所选择的职业要有能从中不断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机会;当然,如果没有工资收入限制,我会先考虑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同时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虑这份工作我是否合适去做,我的能力是否能胜任,等等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5.胜任能力: 1)能力优势:头脑灵活,有较强的上进心,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相信自己行,能全神贯注,能够客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制定目标. 2)能力劣势:一件事做第二遍定会出错;做事过于理性,而有时候应该是按常规出牌的;有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有时听不进别人的劝导; 自我分析小结: 我认为自己明确职业兴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势,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不够的能力。平时要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的训练,譬如,要多练练写作,多看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视野,等等。 二、职业认知与决策 职业认知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能力仅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我的学习费用为全额贷款。我的父母亲的工作不够稳定,所以经济收入不稳定。家庭文化氛围一般,姐姐从医,妹妹钢琴弹得不错,父母亲均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支持我们最低完成大学教程。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生活环境一般,教学设施齐全,且比较先进,教学水平也较先进,只是学校更重视研究生,我们本科生不受重视;所在预防医学系虽不是全校最好的学科,但专业课的科目开设受到一致好评,毕业的就业率百分百;教学质量高,师资雄厚,总的来说,整体教学还是在不错的。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有些地域还存在性别歧视,女性就业前景不是很好。不过,政府愈来愈重视预防专业,我正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在千万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孩子我注重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下是这段时间教学的工作总结。首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展现中国老师的特色,获得学生的认可。老师的魅力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华裔后代基本上远隔了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事实上对华文没有特殊的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他们平时交流的语言基本上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作用。从年龄上讲,比较年轻,因此与我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太困难。其次,由于来自异国,这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新鲜感,更能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教师的魅力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搞好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可爱的新加坡》,我找来新加坡各种水果的照片,新加坡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的美景,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等。此外,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上黑板写字或者口头回答,并当场打分,这对于激励学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中学学生的基本 特点是会写汉字,但不大愿意开口说华语,这是通病,好比中

国人在中国校园里说英语。我们应当知道,一种语言的习得,单纯掌握文字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事实上更愿意看到学生说华语比写汉字好。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相当重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交流。很多学生喜欢跟中国来的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因此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点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面对你。这对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 第四,在无形中传播中华文化。这是高一层次的需求, 也是可有可无的标准。当学生在理解你的言语举止时,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时,你要把深厚的中华文化告诉他们,让他们理解,则显得笨拙。当然,既然无形,便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需要什么难度。比如,讲《可爱的新加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可爱的中国,让学生听中国音乐或者了解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等,这些在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的。同时,课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同时融合自己的游历,让学生比较接近地认识中国文化,同时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老师个人的魅力,这对于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中华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观看一些优秀的中国影视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可可西里》、《士兵突击》等。总而言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得抓住特点,发挥老师优势,让他们主动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职业生涯规划作业(内附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培养 驾性格之舟寻成功之岛 ——霍兰德类型理论概述学院: 学号: 姓名: 2016年6月

霍兰德类型理论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兰德于1959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职业兴趣和人的人格间有着很深的关联性。精准地把握这种关联,把兴趣融入职业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种兴趣与职业的结合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向上,更加愉快。因而霍兰德类型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具体的分析当中,霍兰德教授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兴趣爱好测验。1912年,桑代克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1939年,库德在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出现了职业偏好量表。1969年在该表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自我指导探索,1970年又根据自我指导探索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后来霍兰德对这些理论加以整理,他把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霍兰德类型理论。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霍兰德类型理论很好地融合了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中,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六种类型职业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区别与联系,但是霍兰德类型理论中的正六边形模型中,相邻的职业群存在距离相等这一缺陷。于是在1991年,Gati对这一局限性进行了改进。他在正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模型。此后,人和物、数据和观念这两个维度也被加入到了霍兰德类型理论,这一改进使得霍兰德类型理论更加全面完善,丰富多彩,才产生了根据霍兰德类型理论绘制的工作世界地图。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霍兰德类型理论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我们也在课上大致确定了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有相应的合适的职业。以下是这六种类型人格的分析: 1、社会型:(S) 社会型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

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满江红》还时时萦绕在耳旁,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还记得有那么一句话:地球要做的事---旋转;江河要做的事---奔流;青年要做的事---前进.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挫折,四处碰壁,甚至觉得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所谓的理想犹似水花镜月,我们对人生的天马行空的承诺和执著,甚至经不起现实风雨的轻轻一击变灰飞烟灭.于是,年轻的我们迷茫,彷徨;我们自怨自艾,玩世不恭;我们感叹命运不公,现实残酷;我们甚至学会了放纵自己;可当再回首,风风雨雨依然,坎坎坷坷依旧,太阳依旧朝升暮落,滚滚江水依然逝者如斯,我们除了在自欺欺人的借口和理由中虚度年华外,一无所获,一无所成。 所以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放弃,相反我们要拿出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同时也要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别人行我也一定行。

我的职业规划蓝图: 一.自我评定 1.我的成长经历 我最擅长的是写字,制作小东西,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我最重视爸爸的眼神!我的愿望是,我将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拳击手,打到每一个欺负自己的家伙,保护爸爸妈妈!我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老师心目中的可塑之才,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中的软柿子。我扮演最称职的角色就是我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我感觉自己扮演的叫色中,最

想卸下的角色是一个老师心目中的可塑之才和同学中的软柿子,因为太累,也不喜欢在很多人面前出现,怕生!紧张而又非常不自然,讨厌那种感觉。 2.探索期(14-24岁) 上初中了,优秀的学习成绩使其他同学羡慕,而在上学不到两周里,我爆发了,我的身上发生变异,有的错误不是犯了以后不能原谅,是有的错误就不能犯,而我犯下的刚好是不能犯的错误。从那时开始,我被很多人误解,我被迫离开了我生长的地方!在后来的日子里,懂得了语言的重要性,朋友的可贵,我要读书,有成就再回家是我的动力与信念。我学习着开口说话,用于联络感情和谈判,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始了我全新的生活,将我初中的学业草草的盲目的在2年的时间内结束了,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融洽与沟通的重要性。 为了生存的资本与学费,东奔西跑,做过和多的职业,从学校的文学社员到枪手,从饭店做刷碗工到服务生再到切菜工,从夜总会的保安到舞员,从作网管接触到计算机,学习使用PHOTOSHOP软件。从广告公司打杂工到设计师,从做业务积累经验到保险公司业务经理。也曾沦落到乞丐的情形。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doc

---------------------------------------------------------------范文最新推荐------------------------------------------------------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 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孩子我注重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下是这段时间教学的工作总结。 首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展现中国老师的特色,获得学生的认可。 老师的魅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裔后代基本上远隔了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事实上对华文没有特殊的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他们平时交流的语言基本上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作用。从年龄上讲,比较年轻,因此与我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太困难。其次,由于来自异国,这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新鲜感,更能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教师的魅力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搞好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可爱的新加坡》,我找来新加坡各种水果的照片,新加坡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的美景,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 1/ 9

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等。此外,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上黑板写字或者口头回答,并当场打分,这对于激励学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 中学学生的基本特点是会写汉字,但不大愿意开口说华语,这是通病,好比中国人在中国校园里说英语。我们应当知道,一种语言的习得,单纯掌握文字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事实上更愿意看到学生说华语比写汉字好。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相当重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交流。很多学生喜欢跟中国来的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因此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点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面对你。这对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 第四,在无形中传播中华文化。 这是高一层次的需求,也是可有可无的标准。当学生在理解你的言语举止时,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时,你要把深厚的中华文化告诉他们,让他们理解,则显得笨拙。当然,既然无形,便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需要什么难度。比如,讲《可爱的新加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可爱的中国,让学生听中国音乐或者了解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等,这些在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的。同时,

职业生涯规划作业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 姓名:xxx 性别:x 系部:xxxxxx 专业:xxxxxxxxxxxxxx x年x月x日

目录 前言 1 自我认知 1.1 多渠道评估……………………………………………………………… 1.2 量表测评……………………………………………………………… 1.3 自我认知小结…………………………………………………………… 2 职业认知 2.1 外部环境分析…………………………………………………………… 2.2 目标职业分析…………………………………………………………… 2.3 SWOT分析………………………………………………………………… 2.4 职业认知小结…………………………………………………………… 3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1 确定目标和路径………………………………………………………… 3.2 制定行动计划…………………………………………………………… 3.3 动态分析调整…………………………………………………………… 3.4 备选规划方案……………………………………………………………结束语

一、自我认知 1、多渠道评估 2、自我认知小结:我是一个在校团结集体,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在家孝顺父 母,尊敬长辈,爱护幼小的人。我具有勤劳勇敢,独立自主的品质。当然也有些许小毛病,我会努力改正。 二、职业认知 1、外部环境分析 ①家庭环境分析: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从小到大,父母多在外面忙碌, 没太多的功夫管我,我养成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品质。 ②学校环境分析:从小到大,父母为了我的学习能够更好,把我送到我们那最好 的学校,在那里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③社会环境分析:由于家庭和睦,学校周围治安稳定,我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良 好,大家都相互团结友爱 ④目标地域分析:以前我所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凉爽,而我现在所处的学校气候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执行力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执行力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所有的战略都要通过人去落地,所以管理的主体便是人。那么,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被执行层所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宏伟的战略,从企业方看来,我的宏伟战略一定能吸引我的员工,但往往结果并不是如此,企业关注的是,如何把我们的战略执行好,而员工关注的是,你所说的战略是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我比个例子: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我在塑造一个宏伟的蓝图,但是对方却说:老蒋你的表达很形象,很出色,但是我无法接受。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的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对方接受。我们企业的战略表达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员工接受。只有员工完全的接受了,才能像企业所希望的那样去执行。这一点是我们在做管理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领导安排工作,布置任务,发号施令,都很简单,但执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执行的主体是人,所以我们要在员工这个主体上多下一些功夫。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想让他做的并不是他想要做的,他想做的你不一定会让他做,你所期望的就是你所失望的。你会发现,企业的关注点和员工关注点的永远是不一样的。每个员工到你的企业工作,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其实他和你企业的关系非常的松散,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几乎和你的企业无关。员工的关注点只会和他的经历有关,和他的家庭成长有关,和他的感情有关,

和他的梦想有关,反而和你企业相关的东西很少,很少。所以,维持你企业执行的因素好像只有薪水,而员工的关注点就只能是薪水了。可见,如果企业的关注点和员工的关注点不一样,企业内的执行力很低这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解决了企业的关注点和员工的关注点是同一个点,那么我们企业所表达的愿景和员工所关注的就在一个频道了,从而也就解决了企业的表达就是员工所期望的,而不是企业的表达是员工不能接受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实现这一愿望。当然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要科学的去做,在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给员工做一个人才测评,要搞清楚,我们的每个员工的类属:业务型,管理型,技术型等。还要搞清楚每个员工的个人规划,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再者帮助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素质上的提升,能力上的提升,收入上的提升,职位上的提升等等。在适当的时候逐步植入职业计划是以个体的价值实现和增值为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并不局限特定组织内部。职业管理则是从组织角度出发,将员工视为可开发增值而非固定不变的资本。通过员工职业目标的努力,谋求组织的持续发展。职业管理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功利性。它帮助员工完成自我定位,克服完成工作目标中遇到的困难挫折,鼓励员工将职业目标同组织发展目标紧密相联,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机会。由于职业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所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与之相比,职业计划没有那么正规和系统。或者我们可以说,只有在科学的职业管理之下,才可能形成规范的、系统的职业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期末考核

2016年秋季职业生涯规划期末考核 (一)自我认知 性格人格的各种测评 MBTI性格测试结果分析: ISTJ 检查员型——细致、谨慎地执行好现有规则 才储分析:您的性格类型倾向为“ISTJ ”(内向实感思维判断倾向度:I86 S71 T57 J71 不假思索指数:10) 沉静,认真;贯彻始终、得人信赖而取得成功。讲求实际,注重事实和有责任感。能够合情合理地去决定应做的事情,而且坚定不移地把它完成,不会因外界事物而分散精神。以做事有次序、有条理为乐—不论在工作上,家庭上或者生活上。重视传统和忠诚。 ISTJ型的人是严肃的、有责任心的和通情达理的社会坚定分子。他们值得信赖,他们重视承诺,对他们来说,言语就是庄严的宣誓。ISTJ型的人工作缜密,讲求实际,很有头脑也很现实。他们具有很强的集中力、条理性和准确性。无论他们做什么,都相当有条理和可靠。他们具有坚定不移、深思熟虑的思想,一旦他们着手自己相信是最好的行动方法时,就很难转变或变得沮丧。ISTJ型的人特别安静和勤奋,对于细节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他们能够引证准确的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把过去的经历运用到现在的决策中。他们重视和利用符合逻辑、客观的分析,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准时地完成工作,并且总是安排有序,很有条理。他们重视必要的理论体系和传统惯例,对于那些不是如此做事的人则很不耐烦。ISTJ型的人总是很传统、谨小甚微。他们聆听和喜欢确实、清晰地陈述事物。ISTJ 型的人天生不喜欢显露,即使危机之时,也显得很平静。他们总是显得责无旁贷、坚定不变、但是在他们冷静的外表之下,也许有强烈却很少表露的反应。 适合的领域有:工商业领域、政府机构金融银行业、政府机构、技术领域、医务领域。 根据大卫.凯尔西(David Keirsey)气质与性情理论,你属于“传统主义者”对你的总体描述:? 1. 实际,有条理,认真仔细。 2. 注重规则、政策、契约、例行习惯和时间要求。 3. 一旦他们承诺一件事情,总会坚持完成它。 4. 在跟进、规范方面做得很好。 5. 以第一次和每一次都做了正确的事情为荣。 6. 对需要注意的事情有敏锐的洞察力。 7. 善于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工作。? 潜在的弱点: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指导书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与有效手段。为落实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毕业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有关201X届本科生毕业实习的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 一是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是为就业迈出第一步,通过实习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如何在实习中奋力拼搏,努力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习形式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以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分散实习是指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单位完成毕业实习。集中实习指学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在教学实习基地或联系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地点主要有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烟台韩国学校、耀华国际学校、XX市人事局及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等。 三、实习时间 1、本院集中实习,3月中旬至4月中旬。计划前3周时间用于学生业务实习,最后一周用于学生撰写实习工作报告并提交学院。 2、耀华学校,计划在1月中旬组织面试,争取年前上岗。 3、韩国学校,3月上旬面试。

4、人事局,拟于3月上旬上岗。 5、外地实习返校时间: 于4月20号返校。四、实习要求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端正实习态度,诚恳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完成既定的实习任务,写好实习工作报告并接受考核。 (2)尊重实习单位工作人员,虚心向他们学习;主动协助实习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当代大学生和我校的良好声誉。 (4)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和财产安全,自主选择实习地点时要谨慎选择正规单位,谨防误入传销圈套。五、实习工作总结 1、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应撰写完成实习工作报告; 2、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应将总体评价填写在《烟台大学学生毕业实习鉴定与考核成绩表》“实习单位意见”栏内并必须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3、由指导教师评阅实习工作报告,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最后由院或系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写出毕业实习的工作总结。 4、实习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是: 如实反映自己的实习工作概貌、不得编造,客观总结自己的实习体会与收获,对实习中观察或接触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应有重点地进行独立、深入分析。实习工作报告的语言要规范、字迹工整、总字数在201X-3000字之间,并于4月底上交实习报告。具体包括: 单位介绍(20%)、实习过程(20%)和实习体会(6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期末作业要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期末作业要求 (1)运用所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原理(尤其是第3、4、5章内容),进行自我分析、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决策分析,完成1篇自己在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书,由各班班长收集于12月10号前上交(A4纸质)至任课教师,行政班和教学班不一致的同学请直接送交任课老师。(电子稿由学生自己保存,以便大二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规划书应以职业目标为依据,重点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有明确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有翔实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识。(2)封面可参照附件1采用统一格式;正文内容、格式可参照大赛作品设计。 (3)教师可参照附件2标准对作业进行评分,共80分。平时成绩由教师视具体情况而定,共20分。 附件1:封面格式 附件2:评分细则

大学四年学业生涯规划书评分细则(总分80分) 评分要素评分要点具体描述满分 职业规划设计书内容 自我认知 1.自我分析清晰、全面、深入、客观,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15分2.将人才测评量化分析与自我深入分析综合客观地评价自我,职业兴趣、职 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分析全面、到位 3.从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社会实践中分析自我 4.自我评估理论、模型应用正确、合理 职业认知 1.了解社会的整体就业趋势,并且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 15分2.对目标职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清晰,了解行业就业需求 3.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了解目标职业的待 遇、未来发展 4.对目标职位的进入途径、胜任标准了解清晰,深入了解目标职业对生活的 影响 5.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到文献检索、访谈、见习、实习等方法。 职业决策 1.职业目标确定和发展路径设计要符合外部环境和个人特质(兴趣、技能、 特质、价值观),要符合实际、可执行、可实现 10分2.对照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职业目标的选择过程阐述详尽,合乎逻辑 3.备选目标也要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备选目标职业发 展路径与首选目标发展路径要有一定相关联系性 4.能够正确运用评估理论和决策模型做出决策 大学四年的 计划与路径 (须详细) 1.行动计划对保持个人优势、加强个人不足、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 25分2.近期计划详尽清晰、可操作性强,中期计划清晰并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 具有方向性 3.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进入途径、胜任标准等探索结果,符合逻辑和现实, 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 自我监控 (可简单) 1.对行动计划和职业目标设定评估方案,如要达到什么标准,评估的要素是 什么 10分2.能够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和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 3.调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充分考虑首选 目标与备选目标间的联系和差异,具有可操作性 职业规划设计思路作品完整性 内容完整,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 径和行动计划。 5分作品思路 和逻辑 职业规划设计报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能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与 关键。 作品美观性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

(完整版)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工程造价 姓名: 学号: 一、自我认知 时光如电,岁月如梭,我对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处世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丰富了自身的人生经验等,在大学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专业向就业转变为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好了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下面我对各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括。 一、学习方面。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最重要的,在大学期间我对学习一直很重视。在学习上,我态度认真、刻苦,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我学的是会计专业,它要求认真细致严谨,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多、难度大。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的结合课本上的模拟案例,逐步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为了跟上社会需求,我还深入学习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 二、工作能力方面。学生会工作在大学生活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能力锻炼方面,我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大一竞选为院团委学生会的组织部,这一职务对我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交流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是一次极强的锻炼。在部长的领导下,成功的举办了新生经验交流会,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三、人际交往方面。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同学关系上,总的来说,我与同学的关系都是比较融洽,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能主动帮助同学,积极参加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热情融入到学生会大家庭中去,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学生会的工作让我有机会和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交往,; 大学城论坛里认识不同专业的朋友,混熟了后一起出来聚餐,交流不同方面的信息; 跟班同学处理好关系;在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观点, 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在这些过程中很好的培养了我交际能力,也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处世原则。 四、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充分利用上政治理论课的机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它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时间,积极提高自身思想修养更是大学阶段我们需要去努力做的。决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五、在实习方面。 在这一年里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还有许多方面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继续提高,专业知识用运到会计工作中,做到以学至用。 总的来讲,我觉得大一是一个转折年。结束了高中鲜的新生生活,度过了思想上学习上无比

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泰国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泰国教学工作总结【--个人简历范文】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光的脚步悄然溜去,才幻想开学,转眼却已期末,一学期的泰国支教生活,忙碌而愉快,紧张而充实,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喜悦。这学期是我人生旅程中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回顾一期的工作,我感慨颇多。 一、思想方面 经过一学期的工作,我的思想进一步成熟。五个月前,我迫于国内就业难的压力,怀着对泰国的好奇之心,应聘加入了泰国支教的行列,抱着“见识见识,锻炼锻炼”的心态踏上了泰国的土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活。一期的实践,在国家汉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支持下,我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一职业,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越来越觉得在国外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是无比的光荣。一学期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祖国的伟大,也更进一步的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有的放矢地做好学期。我主要担任学校幼儿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学工作。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四岁,三年级五岁。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和教案,并在 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渗透一些中国文化元素。 教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时。我根据小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有声教学挂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了课堂趣味性。在掌握主要称谓的情况下又适当教一些简单的句子,例如:“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老师”等等。在教授句子时,辅之以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在学会了词和句子的基础之上,教学生唱中文歌曲“爸爸,爸爸,好爸爸。我爱好爸爸。妈妈,妈妈,好妈妈。我爱好妈妈。爷爷……奶奶……”。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在期末教学成果展示时,学生唱的中文歌发音清晰,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教颜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绿色,黄色)时,利用实物展示法(展示中国结、京剧脸谱)让学生认识颜色,同时将学生分成男、女小组进行跟读、朗读、记忆,形成竞争,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提升课堂趣味性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还准备了熊猫和京剧脸谱让学生涂颜色(主要用于练习听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我还利用有声挂图,让学生感受京剧,学生听完,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