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理论学习

档案理论学习

档案理论学习
档案理论学习

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它试图使文件的整个生命运动过程都得到全貌控制,实现文件管理的高效化,因此也是指导文件—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

1.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在20世纪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专业背景下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意味着现代档案学的成熟。

1.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概念

是指文件从产生直至因丧失价值而被销毁或者因具有长久价值而被送到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整体运动过程。

引入“周期”概念的怒地是强调文件运动的一种时间跨度,表明文件具有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体运动过程。

1.3.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具体内容

形成和发展

与文件中心的出现有特定的联系。文件中心最早起源于美国。1950年,英国的艾利斯提出了文件运动的“三阶段论”(现行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正好与文件的保管场所——办公室、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是相吻合和相对应的)。这种由文件中心的理论解释而衍生出的文件阶段的划分,就成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起点。80年代,阿根廷档案学者曼努埃尔?巴斯克斯出版两部专著《文件的选择》(1982)和《文件生命周期研究》(1987)可算是全面系统论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作。我国在60年代,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在一篇报告中阐述了“档案自然形成过程论”的基本思想,但对文件运动过程的论述尚不够全面。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陈兆吴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论”相对更加全面系统,全面揭示了文件从最初产生到最终归宿的整体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与国外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

基本内容

A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B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文件的整体运动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文件运动过程的各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引起文件阶段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文件价值形态的规律性变化);C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重要意义

A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B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阶段变化,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C准确地揭示了文件

运动过程的前后衔接和各阶段的相互影响,为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指导价值

可以充当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理论基础。电子文件也需要前端控制,原因:一是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性的需要,二是确保电子文件完整归档的需要,三是确保电子文件安全利用的需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全过程管理思想和前端控制思想对电子文件同样是适用的,并且这两种思想在电子文件管理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知识的生命周期:

获取:收集有可能形成知识的数据、信息等素材;

整理:对素材进行整理加工,从而形成初步知识;

审核:对初步的知识进行评估、判断、审核与完善,形成正式的、可发布的知识;

发布: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发布出去;

利用:知识被其他人访问并在组织的日常运作中利用;

更新:知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以改进、补充完善和更新;

淘汰:过时的知识被逐渐淘汰。

2.文件连续体理论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一个新的文件理论。它是后现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档案学相关理论结合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厄普奥德构建了文件连续体模式,并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管理的思想方法。

文件连续体理论体现了文件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件自身运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诸如价值、内容、格式、载体等与文件自身运动相关因素在文件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呈现出连续变化的整体性特征。二是文件管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对文件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前后相继的线性关系,通过这些环节实现文件的全程控制。最终,上述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各要素通过若干搭配、关联整合到一起,形成文件完整的运动流程。在文件连续体理论中,文件管理可以发生在文件运转中的任何一点,或者超前或者落后,它打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工作的固有顺序,它模糊了文件管理的界限。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它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一次新的理论抽象。它拓宽了文件和档案的管理的思路,即一体化管理思想。一体化强调共性而不是差异,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强调积极主动和连贯性的思考而非消极被动和无法比较的思考,强调全局观念决策而非局部利益决策,强调实施一体化控制而不是搞分裂,强调统筹兼顾解决问题而不是各行其是,强调通过合作使用户满意。

3.前端控制理论

“前端控制”是以文件连续体理论为基础的文档管理理论,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文书连锁法。文书连锁法强调机关收发室与档案室工作的连锁,即文书档案工作合二为一。那时人们已基本认识到文件与档案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运动阶段。上世纪80年代随着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前端控制”这一管理理论渐趋成熟。直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出现,“前端控制”一词首次出现,它是我国档案学者的首创。所谓“前端控制”,是指针

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要从文件形成之时甚至形成之前(即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阶段)就对文件形成一直到归档整个过程给予通盘规划,把可能预先设定的管理功能纳入系统之中,并在文件形成和维护阶段进行监督(图省略)。

具体来说,由于电子文件具有流动性,易逝性等特点,要保证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起到档案的凭证查考作用,就要把保障电子文件安全、可靠、完整、可读的措施附加于文件形成过程,把电子文件可能产生的失误差错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把控制电子文件的失误放在最佳时期,即文件形成阶段。

前端控制理论体现了一种系统观、整体观,是现代文件档案管理理念的一次伟大飞跃,对保证电子文件真实可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全过程管理思想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思想是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中的文件连续体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的组合应用。具体指: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即电子文件形成时档案人员便介入,进行控制,将各工作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并将保证文件属性的需求嵌入到业务流程中,使文件流程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业务流程结束后,及时将需要保存的电子文件移交到文件中心等中间保管机构,最后将需永久保存的电子文件移交到数字档案馆。同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相比,全程管理有以下特点:首先,对电子文件连续的、无间断的过程管理代替了职能管理,将文书、档案工作看成一个连贯的过程。其次,保存文件信息内容的同时保存其形成与使用的背景信息等元数据,并保持两者问的有机联系。再次,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管理的切入点提前至电子文件形成之时甚至形成之前。

随着对电子文件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理念基本达成一致,即:电子文件时代,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应始于其形成源头,实施全程管理。正如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永久保管国际研究项目(Inter PARES)主持人、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露西娅娜·杜兰蒂所言:“随着Inter PARES研究的深人,该项目将继续证明这样一种观点:不采取全程管理的眼光,就不可能保管电子文件。”

5.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在知识资产管理、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化和突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对非连续的变化所致之重大变革之际,所建立的一个包含了将资料、资讯技术与整个组织流程、企业精神等加以整合之过程及成果,其中包含了全体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5.1.一、企业知识管理定义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是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近几年来我国也引起了少数人的关注。由于知识管理是个新的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对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按照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卡尔?弗拉保罗的说法:“(知识管理)是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简单地讲,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场等手段对企业已有的或新获取的知识实施管理,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

业竞争和经营的重要策略。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Delphi咨询公司作为最早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之一,他对知识管理下的定义得到了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认同:知识管理是一项技术实践活动,它以提高决策质量为目的,协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高知识创新和交流效率。

国内仅有的几篇介绍知识管理的文章,都把知识管理界定为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淡化了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很不利于管理方法的提高。其实,知识管理应该是指这样一种组织行为,即组织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对各种相关的知识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5.2.二、知识管理的类型的和方法

根据经验,可以将知识管理笼统地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控制型:其特征是领导主要靠自己本领、经验、认知能力,自行其事,并不断向员工发出指示和指令,而很少听取员工的意见,知识网络也主要由他控制。

2.专家型:其特征是领导较重视内外专家的知识和意见,支持有经验的专家对新手的传帮带,不太重视培训制度。

3.交流型:其特征是有正规的培训制度和公共资料库,员工之间有多种形式的交流并能影响组织决策。

4.开发型:其特征是有较完善的知识开发和共享制度,员工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关系网络奉献出来。

5.网络型:其特征是知识管理系统化、日常化,网络技术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使知识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变得十分快捷和有效。知识管理成为组织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在知识管理上处于什么类型会受到人员素质、组织规模、赢利状况及行业性质等因素的制约。在知识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网络型知识管理被视为组织管理的最佳模式,有20%的高科技公司和大多数政府部门利用网络型知识管理来提高效率。IBM等一些著名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的研究机构。在我国,知识经济还不发达,网络型知识管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由于知识管理做的不好,大部分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我国很多组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5.3.三、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

知识管理涉及四个运作过程:

一是知识集约过程.

知识集约过程是指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比如,对经营数据、客户建议书、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工作方法、工作心得、成功与失败事例等知识进行收集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存放在文件夹、手册、书、录像带、计算机等存储器中。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形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比如,营销部门按照一定的背景和条件对使用过的客户合同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据此整理成标准模式,就是显形知识综合化的过程;营销部门根据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修改客户合同,并开发出新的合同模式就是隐形知识显形化的过程。

为了使知识集约更有效地服务于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知识配置可视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用地图表示知识的存放场所。这种地图被称作为知识地图。企业一般将知识地图存放在企业内部网络上,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阅览和检索。员工看到知识地图,

便可知道企业的知识配置情况,比如,谁拥有知识、拥有什么知识、如何与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取得联系等。

二是知识应用过程.

知识应用过程是指利用集约而成的显形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显形知识内部化的过程。随着员工把集约而成的显形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形知识便被内化为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内部化的结果导致员工隐形知识储备的扩展。积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是加速显形知识内部化的有效途径。比如,销售人员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只要利用模拟软件和数据解析软件就能找到扩大销售额和产品组合的最佳方案,并可以由此迅速地拓宽、延伸和重建自己的隐形知识系统。

三是知识交流过程.

知识交流过程是指通过交流来扩展企业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由于前述两个过程通常以某个部门为单位进行,因此,其结果只能扩展某个部门的知识储备,而不足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这就有了通过交流将新知识内部化到每个员工的必要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种交流方式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交流方式。第一种方式为人与人通过直接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正式与非正式的研讨会、学习会、工作午餐、企业培训等。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与学习的方式,比如,电子会议、电视会议、电子邮件、电传、虚拟团队等。第三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信息库、企业主页、各类检索、解析软件进行学习。第四种方式为利用知识库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图书馆、书和文件进行学习。

四是知识创新过程.

知识创新过程是指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管理的这四个过程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隐形知识显形化和显形知识内部化。而知识集约促进隐形知识显形化,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促进显形知识内部化。因此,知识集约、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是实现知识创新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知识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而这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又取决于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知识管理者、企业文化、信息技术、报酬制度、业绩考核系统以及培训制度有关。

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指导和推动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他们应该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明确且正确的方向。其次,他们应该精通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能够具体指导员工,促进他们有效地收集、应用、交流和创造知识。其三,高层管理者必须受到员工信任,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环境。

5.4.四、知识管理的功能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必须与其战略目标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知识管理功能,在企业运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一个部门或车间已经有过的教训、经验或新技术,无法在其他部门得到普及和推广。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使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

分的再利用,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方便的查询和发掘已经拥有的知识,通过将已经拥有的知识用到新工艺或新流程中,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改进,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

其次,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现代的商业社会瞬息万变,不可预知的事件越来越多。对此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协助企业感知微弱的商业信号,并按要求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合作的密切程度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环境。

再次,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在科技高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创新往往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许多大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设法将其在各国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讨论和研究,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具有新知识和创造力的员工。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措施。成功的知识管理将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

归纳起来,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也就是使信息转化为可被人们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重在培养集体的创造力并推动创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一个人的经验很重要,可一旦全盘依赖个人的经验,企业也就完了,因为个人知识足底是有限的,不可能适应外界的发展变化。”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创新周期越来越短,开发时间便成为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时间的竞争,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企业的大小和成本高低,而是创造性和灵活性。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企业模式和劳动形式。一个企业不可能储存足够多的专家,在所有新项目上都用自己的人才。明天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将是由少数固定员工组成的一个小核心。他们与供应商以及外部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且能够为共同生产某种产品将这些人组成一个网络,一个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公司便应运而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大型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我们乡镇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开展知识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知识管理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和做好:

1、盘点企业的知识。知识总是附着在某一载体之上,因此要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盘点企业拥有的知识数量,如人才、资料库等,弄清企业已有的知识家底。知识盘点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和资料库,因为企业拥有的知识一部分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表现为员工的学历、技能等,一部分存在于企业的资料库中,如销售数据、生产成本数据、营销网络数据、经营效益数据、专有技术资料、商誉等。

根据知识盘点情况绘制企业知识盘点表(图),企业的知识分布情况就一目了然,并能揭示企业还有什么知识的潜力可资利用,还缺什么样的知识。条件具备时,企业可建立知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知识盘点工作更好地促进知识资源在企业各部门间共享,并据此制定企业的知识培训规划,建立企业的智囊团。

2、建立企业的智囊团。根据绘制的知识盘点表(图),把企业中的那些已掌握有重要知识的职工挑选出来并组成企业的智囊团。智囊团的成员不一定全是企业的在职人员,也可以是企业的退

休人员,社区消费者,甚至是具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家属等。将智囊团成员的个人档案登记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这些人作为企业的决策顾问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智力援助。

3、制定企业的知识培训规划。根据绘制的知识表(图),就容易发现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人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从外部引进知识,或进行教育培训,把企业的员工培养成知识职工。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极为必要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作为知识管理组成部分的知识培训,国内外不少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多少不等的资金和时间。在知识盘点过程中,企业的职工掌握了哪方面的知识?他们希望朝什么方向发展等,显示得十分清楚;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拥有什么样知识的员工等问题也十分明了。这正是教育培训规划的努力方向。

4、建立企业的知识市场。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及效果,需利用企业的知识表(图)、智囊团、教育培训规划、知识库等来形成企业内的知识流通体系,这就是企业的内部知识市场。知识市场既有人与人的交流,又有物与物的交流,还有人与物的交流。在这个市场上,人的知识不断流动,包括积聚或分散,并相应产生新的知识,进而推动企业知识的更迅猛发展。为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知识,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的主管人员,一般在企业人事部门设立该管理机构,并由人事管理部门的人员专(兼)任此项管理职务。

5、建立知识库。将企业知识的变化情况在知识库中加以反映。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要注意随时反映其变化情况,以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共享知识资源。企业的市场营销网络和企业的营销部门据此制定营销战略,开展市场营销;企业的采购部门据此调整采购计划,生产部门据此调整生产计划等。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正在加速改变我们这个社会,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让我们用创新精神拥抱知识管理,强化知识管理,来迎接人类新文明的知识社会的到来。

6.集约化管理思想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集约化管理的理想模式就是在企业内部,通过业务整合、流程优化和资源配置优化,建立起集约化的组织架构、管理服务体系和流程控制体系。电网企业在实现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搭建在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上,通过信息集约化来实现管理集约化。

加强集约化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实现科学的集约化。业务流程是银行运作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产生并长期服务于计划经济时代,作为财政的蓄水池,长期充当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他的漫长历史及特殊的角色,决定了其业务流程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尽管走商业化经营这些年来也进行了全面改革,但目前的业务流程还存在着重复、繁琐、落后等不适应业务需求的情况。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从业务流程改革着手,通过辨识、分解、评估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不必要的作出删除、压缩、整合、外包的改革,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自然的方式加以重新组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多余的成本支出,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最佳的集约化经营效果。

2、创造性的使用信息技术,缩小管理时空,增强应变能力,使集约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创造了新的时空观念,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经营规则,从而给国有商业银

行集约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但目前我们除了按手工操作方式实现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外,业务程序和办事的方式却并没有多少改变,今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翻新业务流程,如尽快推出网上审批、电子密钥等,从而挖掘出集约化管理的最大潜力。

3、进行机构整合。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银行作为企业实现效益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对于目前不能给银行带来效益、且从今后二三年的发展来看也没有大的业务突破的网点机构,该撤销的撤销,该“减肥”的“减肥”。可从以下三点做起:一是以分行为单位统一确定标准。对支行以下单产低、位置偏、达不到盈亏平衡点、无前途的网点进行迁、并、改造和撤销,决不手软;二是对于当地经济欠发达、存款总量少、近几年发展无大突破的支行及部分二级分行机构和人员进行压缩,“减肥”减到精干为止而不是撤销;三是增强经济发达、存款总量大的地域行的建设,首先是积极的在新建繁华区域增设网点;其次扩大现有网点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包括根据经营规模提升机构的级别待遇,不同层次的经营规模享受不同的级别待遇。

4、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营回报。集约化经营除了要求在效益高的区域、营业网点、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上投入较多的经营要素外,通过经营要素的集中调整和重新组合来提高人均效益,并最终增加总效益,这是集约化管理的重心所在。要素配置的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难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素配置的优化调整,要伴随着机构的整合进行。一是集中管理,在一定授权范围内对经营要素的配置采取统一管理。营业网点统一规划和建设,使网点布局更趋合理,提高固定资产投入效益;车辆、计算机等其他固定资产集中统一调配,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信贷项目统一管理,新资源投入在全行一定范围内优中选优;人员在一定层次上统一管理,适当流动,增加员工的紧迫感,调动积极性。二是统一标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只有统一标准,才能使经营要素向着高效率、高效益的区域、品种流入,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5、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发展银行经营服务项目。银行业是在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要求中产生的,顺应市场需求,提高银行服务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吸引客户,这样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这是实现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

7.后保管模式

后保管模式是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根据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要求,提出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后保管模式将传统理论对实体保管对象的关注,转变成对文件、文件形成者及其过程的有机联系、目的、意图、相互关系、职能和可靠性的关注。具体表现为:“档案事业的关注焦点将很快从文件实体转向文件的形成过程;从分析个别文件的性质和特征转向更好地了解导致文件产生的业务职能、活动、任务、事务处理和工作流程;从根据文件内在价值或研究价值进行鉴定转向宏观鉴定形成者的主要职能、计划和活动并挑选出反映它们的最精炼文件永久保存。”

后保管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电子文件的研究与开发,它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新来源观、宏观鉴定和知识服务。

1、新来源观。库克认为:电子文件时代,文件的“来源”不仅指形成机关,更应包括文件形成目的、形成活动、过程、处理程序和职能范围等因素。与传统的来源原则相比,它关注到文件的形成过程及背景信息,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宏观鉴定。在电子文件海量增长的过程中,传统的以分析文件内容来判断文件价值的内容鉴定法已经不具备可操作性。库克指出:“为档案鉴定的核心——鉴别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文件的过程需要改变,这是因为文件的传统概念和物质形态不复存在,需要鉴定的文件数量过大,而这种鉴定往往必须在一份文件产生之前在计算机系统设计阶段完成。鉴定将因此侧重于职能、业务和风险分析,而非文件及

其潜在价值”。即判断机构形成有价值文件的能力,宏观把握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现实效用之间的广泛联系实现档案价值。宏观鉴定是一种职能鉴定,它不是对以前鉴定理论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

3、知识服务。库克认为知识服务是“后保管模式”的目的所在。他指出,档案工作人员由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的过渡,是档案界为应答电子文件时代的挑战,由保管时代向后保管时代过渡的要求。这种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重塑自身形象的良好契机。

所谓“后保管模式”,是针对档案工作长期以来以实体管理为中心的“保管模式”的发展变革,库克认为:它是“将传统理论对实体保管对象——实态文件的关注,转变成对文件、文件形成者及其形成过程的有机联系、目的、意图、相互关系、职能和可靠性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档案学者冯惠玲教授将其总结为“一种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库克的“后保管模式”思想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新来源观,他认为“电子时代档案来源的概念需要重新考虑,它不仅指文件的形成机关,更包括其形成目的、形成活动、过程、处理程序和职能范围等。”二是宏观鉴定,是依据来源原则,以文件来源为核心,以文件的有机联系为基础,通过宏观把握档案的形成过程及其现实效用之间广泛的联系实现档案价值的新方法,它与直接鉴定相辅相成,更科学高效地进行档案价值鉴定。三是知识服务,这个是“后保管模式”的最终目标,档案工作者由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的过渡,以知识管理者的身份重新树立档案工作者形象,最终实现档案管理由“保管时代”向“后保管时代”。

8.信息推送服务思想

对网络信息服务而言,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其成败的关键。网络信息服务的竞争已使得信息服务方式从传统的“一对多”发展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方式[1]。目前我们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就是“一对多”的服务方式,在信息服务方面,Google 公司走在了前面,iGoogle(个性化主页)的推出是Google “一对多”的信息服务方式向“一对一”的信息服务的转变,从iGoogle 的推出到iGoogle 用户的爆炸性增长可以看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正是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信息推送服务,是利用推送技术( Push)自动搜索网络上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主动推送到用户面前的服务,也可以称为基于“推”模式的网络信息服务[2] 。

向不同的信息用户推送不同的、能够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信息就是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要解决用户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用户需求信息的个性化,即是推送给用户的信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二是解决用户信息获取的方式,即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信息传播的智能性和及时性。信息服务应该提供全文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参考指南。

要实现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不仅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用户特征信息,还要有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理念,即以用户为主体,强调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智能性和动态性等,这也是信息推送服务的主要特征和功能要求。

信息推送技术(PUSH)推送技术是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约定,自动从信息源中选择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电子邮件)有规律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桌面。信息推送技术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种方式:CGI服务器方式,客户代理方式和PUSH服务器方式。

推送技术是一种信息发布技术,意指网络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网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用商获取信息,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推送技术作为因特网上的一项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型,在这种模型下的服务具有主动性,可直接把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送

给用户而无须他们自已来取。

目前,常见的推送技术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频道式推送技术,即将某些网页定义为浏览器中的频道,用户可以像选择电视频道那样去收看感兴趣的、通过网络播送的信息,Microsoft、Netscape等都有自己的频道定义格式。二是邮件式推送,即用电子邮件方式主动将有关信息发布到列表中的用户。这种方式只需要实现一个基于Web的电子邮件发送系统。推送技术在因特网上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减少了用户上网搜索的工作量,将个性化的信息直接送给用户,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9.Autonomy

Autonomy(伦敦证券交易所代号: AU.或AU.L)是全球领先的企业基础架构软件提供商,在基于意义的计算技术方面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Autonomy 的技术使计算机能够从概念和上下文的角度理解含有非结构化信息的电子数据,如文本、电子邮件、语音或视频。Autonomy 的软件功能涵盖各种重要的企业应用,包括信息访问技术、行为识别、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富媒体管理、信息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安全方面的应用。它在企业搜索方面的领先地位为业界分析家所公认。9.1.知识聚类:

目前,人类研究的信息搜索技术有四个方向:关键字搜索,模式识别,语义分析,神经网络。除了关键词搜索比较成熟外,其他三项技术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模式识别的代表者就是Autonomy,语义分析和神经网络两个技术方向目前尚无压倒性的代表者,这两个技术方向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估计一时半会不会有突破性研究成果。所以,模式识别就成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信息搜索技术。

传统搜索基本上采用“关键词”搜索方式,也就是“非0即1”的方式,它基于严格定义和分类的布尔表达式,即“与、或、非”表达式。这样搜索的最大弊病就是:如果关键词不确定,或者有错误疏漏,用户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搜索结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常常很难用具体而明确的关键词来描述自己想找的东西,比如上述的“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等等。甚至在有些时候,搜索出来的结果大部分与这个关键词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结果文章中出现过这个词而已。例如,一个用户希望了解污染对企鹅造成的影响,使用关键词搜索法,键入“企鹅”,搜索结果可能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但同时也有大量不相关的文章,如“企鹅出版公司”、“企鹅牌巧克力”、“企鹅冰箱”等。

采用“模式识别”搜索方法,可通过判别相关识别度的高低来对数据进行检索。即它会对用户键入的检索内容进行语意上的分析,然后对海量信息进行概念匹配,找出在内容上最接近的数据提供给用户,所以可以避免传统“关键词检索”造成的漏检情况的发生。比如一篇文章里如果有“大海”这个词,这篇文章有可能和企鹅有关,但是“大海”这个词用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有可能文章讲的是别的内容。但是如果一篇文章里有“大海”、“南极”、“黑色”、“白色”、“不会飞”、“羽毛”、“下蛋”、“石油”、“泄露”等这些词,这篇文章是在谈论污染和企鹅的概率就会很高。虽然整篇文章里没有“企鹅”这个词,但是很多相关度较低的词出现在一起就会带来很高的相关度,并且缺少某个描述词对其产生的结果影响微乎其微。

如果说传统的“关键字”搜索方法为“search”(搜索)的话,autonomy采用的“模式识别”方法则应该称为“discover”(发现),因为它可以让用户找到一些事前他们不知道的信息。Autonomy产品中提供的“聚类”功能正是“从搜索到发现”的最佳表现。

如果一个用户需要知道“本月最热门的IT新闻事件有哪些”,使用Autonomy的“聚类”功能就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答案。第一步,用户先设定一些需要搜索的目标网站,根据“本月最热门的IT新闻事件有哪些”这个需求,这些目标网站自然是一些IT新闻网站;第二步,通过Autonomy的DRE对这

些网站上本月内报道的IT新闻进行检索;第三步,对这些新闻进行分类,报道数量最多最频繁的前几件事情就是“本月最热门的IT新闻事件有哪些”的候选者。这是没有计算机帮助时的人工作法,现在,这些步骤都由安装了Autonomy软件的计算机来完成,用户只需要“发动”一下这个系统:给“本月最热门的IT新闻事件有哪些”这个搜索需求设定一些关键参数。

当然,设置关键参数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可能有些麻烦,不过,随着这个不断“学习”的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数据量的增加,用户需要设置的参数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做到直接用“本月最热门的IT新闻事件有哪些”就可以一步到位搜索到用户所需要的。当然,用户这个系统不可能像google的检索数据库一样包罗万象,只能在某些个别领域(如IT新闻、环境污染等)成为一个“专家”,这个“专家”在面对来自其他领域或行业的问题时,一开始一样是个傻瓜。

9.2.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利器

“只要存在非结构化数据,就对autonomy有需求。”Autonomy公司的代理商卓越动力认为,对于那些非结构化的数据,Autonomy提供的功能是十分有效的。而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非结构化数据将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结构化数据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处理数量如此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比个人的需求更加迫切。

企业对文档的处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文件系统,通常是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管理器。当文件大量出现后,树型目录已经无法管理一些逻辑性和结构性很强同时又关系复杂的数据,于是出现了关系型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备份管理、分类管理等,也就是把非结构化文档结构化,变成计算机能够读懂的数据和关系。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在互联网出现后,随着大批非结构化数据的出现,单纯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往往需要把结构化的数据又重新以非结构化方式输出,这样转换来转换去,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所以,如何不转换就能直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Autonomy的功能正好应运而生。

Autonomy通过保持数据原型,通过架设自己的平台来对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完成从信息与信息的互动,到人与信息的互动,最终达到人与人的互动。此外,Autonomy还可以建立文字与视音频片段的对应,从而完成新闻媒体里的新闻和谈话节目的数据管理工作。

目前,Autonomy在国外比较成功的应用案例集中在媒体、政府机构、金融和信息产业等需要集中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

2003年3月,Autonomy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电信和政府市场。在企业内部,Autonomy 是追求建立符合企业内部数据管理需求的平台,可将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有效梳理。“搜索”不是autonomy的最终目的,抽取最需要的信息进行“信息集成”,搭建知识管理平台才是Autonomy 的应用方向。

Autonomy代理商卓越动力认为,政府机构和一些需要对信息进行监控的机构是该系统在中国的潜在市场。

Autonomy曾经在美国本土安全局、美国国防部、美国航天局、英国警察署和美国陆军有过成功应用。因为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大量的有害信息,Autonomy可以做到事前发现,从而帮助政府机构采取及时地反应。

随着互联网的多元化,大量网上违法信息都不以关键词形式出现。例如,政府有关部门要打击网上非法买卖违禁药物,使用“摇头丸”、“兴奋剂”等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内容多数是关于药物危害、打击犯罪等方面的正面文章,而出现“兴奋”、“购买”、“单价”等关键词的文章,则与非法买卖违禁药物的相

关度最高。通过这种非关键词搜索的“模式识别”搜索,政府监控部门可以有效打击日益猖獗的网上犯罪。

10.ISO15489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1年10月正式颁布了国际上第一个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015489信息与文件一文件管理》。该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文件管理需求和程序上的标准化,以确保对所有文件进行有效的保存,并且通过运用该标准所规定的需求和程序,以保证文件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能更有效地被利用。因此.该标准现已成为国际最权威的文件管理标准。

11.知识管理与实体管理、信息管理的比较

档案是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人们对档案的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实体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实体管理阶段突出了由档案本质属性决定的传统价值的开发,管理活动是围绕档案实体展开的,注重档案实体的整理与保存,在提供利用上以档案信息供给为导向。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虽然在管理领域已被采用,但功能尚未充分显现,对管理的辅助作用较为单一;

信息管理阶段注重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重在解决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共享。这一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电子文件的大量涌现,并逐步成为档案信息的主要传播形态,信息技术转化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最直接的要素,以网络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初步建立,数字档案馆成为信息管理新的组织单位和功能单元。信息管理改变了实物管理的运作模式,扩大了管理对象的范围,丰富了管理的手段,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水平;

知识管理阶段是档案管理的高级阶段,是对前两种管理形式的延伸与拓展。虽然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所侧重的问题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基本一致。信息管理是为了满足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提供信息实现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知识管理最终是要形成一种“自足”的创新机制,营造和谐的知识生态,依靠内部的不断创新去适应环境,使主体得以生存和发展。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在产生的背景、目标、管理内容及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知识管理注重对档案信息内容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管理深化了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信息技术由对档案信息的处理转变为对知识的识别、挖掘和重组,知识管理就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映能力和技术技能。总之,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目的等方面对档案信息管理予以拓展和深化。

12.我国现代档案馆知识管理创新研究

管理创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知识管理在档案工作中,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后保管模式中的知识服务将是知识管理时代档案管理的新目标。面对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现代档案馆应站在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实施管理创新,以尽快实现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体现在:

(1)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是现代档案馆知识管理的目标。

现代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搜集、整理、存贮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档案馆不再是单纯拥有或存取档案信息的场所,而是组织档案交流的中心,是社会各个方面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它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信息中心和重要知识库。同时,档案馆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创新才能加以解决,档案馆创新的领域十分广阔,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创新的舞台。

(2)人本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知识管理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也作为管理关注的对象,强调释放人脑的潜能,通过知识的充分交流和共享产生更多的知识,更有效地应用知识,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就是把对人、对物、对事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做到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工作实行“人本管理”,旨在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档案工作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使档案工作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本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和动力。现代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是由档案人员、档案管理设施、档案信息、档案管理任务和目标等要素组成的,其中档案人员是现代档案管理系统诸要素中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将加重视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人本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

我国档案馆管理从传统形态走向知识管理,顺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档案馆只有锐意改革,勇于、善于实施管理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保持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13.宏观鉴定

宏观鉴定是依据来源原则,以文件来源为核心,以文件有机联系为基础,侧重于从档案形成发展过程全面分析和系统评估档案价值的新方法。它与直接鉴定相辅相成,更科学高效地进行档案价值鉴定。

北京市1999年度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宏观鉴定研究》,不久前通过专家鉴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鉴定方法,有何特点与优越性?根据档案工作的不同需要,如何具体应用?为便于了解掌握这一新的档案价值鉴定方法,笔者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对此简要介绍和阐明如下。

一、宏观鉴定的由来和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档案事业在跨入新世纪之初,正面临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重大转变。如何适应和积极促进这一历史性转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新认识档案鉴定在档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改变鉴定理论和实践滞后的被动局面,研究实行更加科学高效的鉴定理论和方法。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为我们科学地进行档案鉴定,指引了一条宏观思路。档案鉴定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前瞻性工作——根据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特征,对其显示和长远利用价值作出科学评估和预测。档案工作实践证明,这种评估和预测最好是宏观思路,而且要用客观标准作依据,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直接鉴定方法虽在一定意义上比较简捷可靠,但由于依赖文件实体和强调审阅文件内容,因而既不适合电子文件鉴定,又陷入了内容标准弹性大的困境,使档案鉴定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普遍提高。为了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档案鉴定的思路和方式必须改变。在宏观鉴定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来源原则和档案工作发展规律,一种以文件来源为核心,以文件有机联系为基础,兼顾文件产生背景、时效和完整程度等多种因素,全面系统地进行档案鉴定的方法问世(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在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中对此作了重点阐述)。这种新的鉴定方法,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始推广应用,在我国档案工作实践中也能找到其雏形。其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档案鉴定工作和提高鉴定质量,而且对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还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二、宏观鉴定的内涵和特点

该课题借鉴吸收国际档案界最新学术成果,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对宏观鉴定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论证。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宏观鉴定的理论依据、基本方法和特点是:宏观鉴定的理论依据,是档案学的基石——来源原则。来源原则认为,档案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并

为社会活动的持续进行提供信息服务。由此可见,社会活动既是档案产生的唯一源泉,又是档案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的必由之路。于是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提出并奉行“档案价值取决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职能体现出来”的“新来源观”。社会实践进一步证明,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和分工进行的,档案形成者的组织、职能、社会地位和活动,是导致档案价值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档案鉴定只有以来源原则为依据,正确认识和把握档案形成者的组织、职能和活动,才能追根溯源,对档案价值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

宏观鉴定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档案形成者的组织、职能和活动,通过对其社会地位、作用和产生文件性质、类别的认定,根据档案形成机制和有机联系,从源头上全面系统地评判档案价值。与直接鉴定相比,不仅实行了档案鉴定对象和重点的转移,而且表现出宏观性、系统性和超前性等特点,因而能较好地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各国档案界所关注。

(一)宏观性。

宏观鉴定的首要特点,是鉴定对象的改变——由文件档案改为文档形成者,导致了鉴定方式由具体到宏观的转变。鉴定人员主要面对的将不再是繁多复杂的文件材料,而是比较系统规范的立档单位和生产、科研、基建项目等。鉴定对象的改变,为档案鉴定以来源为核心,进行客观分析和宏观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具有以下优越性:

1.显著增强档案鉴定的可操作性。

立档单位与科研、生产、基建项目等社会活动的主体或客体,不仅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便于我们了解和统一掌握,而且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又有公论或易于评价。档案鉴定以此为对象,既能降低鉴定难度同时又减少了工作量,使档案鉴定的可操作性显著增强。

2.能够统一档案鉴定标准。

鉴定文件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解不同,往往出现多种结论;内容标准弹性大,使统一鉴定标准难以实现。鉴定对象改变后,对档案形成者的组织、职能和活动分析成为重点,所使用的鉴定标准(行政组别、职能性质和活动规模)一般都比较客观,既能减少和避免主观随意性,又为统一鉴定标准、实行档案鉴定规范化和法制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于全面进行档案鉴定。

鉴定方式由具体到宏观,不仅简便易行和客观合理,而且便于鉴定人员依据档案形成规律和特点,对影响档案价值的各种因素,如档案产生年代和社会背景、档案形成者的社会职能、地位和活动,以及所产生的文件性质和特征等,逐一进行考察、鉴别和分析,从而拓宽了档案鉴定的思路和范围,便于实现对档案价值的全面鉴定。

(二)系统性。

宏观鉴定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实行了鉴定重点的转移——由逐份分析文件内容及其潜在价值,转向系统分析文档形成者的组织、职能活动和产生的文件类别,从而导致鉴定方式由个别到系统的转变。鉴定工作从此可以摆脱繁重的文件审阅和困难的利用预测,改为依据文档形成机制和有机联系简捷高效地进行。因为文档形成者的职能活动通常是有组织、有分工、系统有序进行的,由此产生的各种文件必然按照职能分工和活动进程保持有机联系,并形成不同的文件组合和系列。例如会议文件,从通知到召开按照会议进程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文件。再如任务性文件,从任务下达、执行到检查、总结也会形成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组合和系列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记载了该项活动的全过程和历史面貌;又因其形成者的社会地位、职能性质和活动规模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现行作用和保存价值。宏观鉴定正是基于社会实践和文档形成的这种规律,通过职能分析并按照文件的有机组合,客观而不是随意地、系统而不是个别地进行鉴定,从而在提高档案鉴定质量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鉴定效率,成为一种科学高效的

鉴定方法。

(三)超前性。

随着鉴定对象和重点转移,档案鉴定方式不仅发生了由具体到宏观、由个别到系统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实现了由滞后到超前的重大突破。由于宏观鉴定主要依据文档来源和形成机制进行,因而能够脱离文档实体和打破时空限制,根据鉴定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宏观鉴定的这种超前性和机动性,既较好地适应了电子文件的鉴定需要,有利于加强对电子文件的控制、保护和管理;又能增强鉴定工作的指导作用,促使档案人员走出馆、室深入实际,掌握档案形成规律和提高归档质量;还能促进档案工作拓宽领域和增强功能,进一步密切与各项工作的关系,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综上所述,宏观鉴定是以文件来源为核心,以文件有机联系为基础,综合分析文件产生的社会背景、职能性质、内容和形式特点等因素,全面系统地进行档案鉴定的方法。由于宏观鉴定主要依据文件来源和形成机制进行,因而能够脱离文档实体和时空限制,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不同发展阶段。

三、宏观鉴定的实施和应用

档案鉴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鉴定对象及其职能活动多种多样,而且社会对档案的利用更是复杂多变。因此,人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需要逐步完成,根据档案工作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宏观鉴定一般应按“归档”、“进馆”、“期满”3个阶段分别进行。3个阶段要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对档案价值的全面评价。

(一)室藏鉴定。

是针对立档单位及形成的文件材料所进行的划分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工作。由于电子文件鉴定还要求提前进行,因此宏观鉴定应成为室藏鉴定的主要方法。其具体应用可分为先期鉴定与归档鉴定:

1.先期鉴定。

是在文件产生之前,对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所作一般推断。全国通用或专用的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先期鉴定的普遍形式。这种鉴定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指导意义,但其实施和科学标准的制定难度很大,目前尚存在按文件内容设置类目多了细了易于操作但不全面、少了粗了又不便于参照执行等问题。如采用宏观鉴定方法,可以依据职能分析和文件产生、运转过程,运用文件来源、性质和时效等标准系统有效地进行。文书档案的先期鉴定使用宏观鉴定方法,可参照如下模式:收文

(1)普发文件,一般短期保存或不归档;

(2)针对立档单位组织机构和主管业务来文,其中长期有效的永久保存,短期有效的长期保存;

(3)针对立档单位其他工作来文,根据文件时效和重要程度,相应确定其保管期限。

发文

(1)立档单位决策性、指令性文件,其中关于组织机构和主管业务的永久保存,其他方面的长期保存;

(2)立档单位制度性、法规性文件,其中长期有效的永久保存,短期有效的长期保存;

(3)立档单位计划性、总结性文件,其中整体工作年度及年度以上文件永久保存,整体工作年度以下、局部工作年度及年度以上文件长期保存,局部工作年度以下文件短期保存;

(4)立档单位奖惩性文件,其中内容重要和影响大的永久保存,其他一律长期保存;

(5)立档单位执行性、知照性和宣传性文件一般短期保存,个别重要者适当延长保管期限。

内部文件

(1)立档单位的会议文件,包括会议记录、纪要和成套文件,其中大型、总结会议文件永久保存,

专项重要会议文件长期保存,专项一般会议文件短期保存;

(2)立档单位的统计、调研文件材料,其中年度和内容重要的永久保存,年度以下和一般内容的短期保存;

(3)立档单位签定的各种合同、协议,其中关于重大事项长期有效的永久保存,重大事项短期有效和一般事项长期有效的长期保存,一般事项短期有效的短期保存;

(4)立档单位形成的其他凭证性、原始记录性文件材料,其中作用持久、广泛的永久保存,作用有限的长期保存;

(5)立档单位形成的各种荣誉性、纪念性文件、声像和实物材料,其中内容重要、意义深远的永久保存,内容、意义一般的定期保存。

2.归档鉴定。

是在归档整理过程中,针对各种文件材料所实施的鉴定。文书档案归档鉴定采用宏观鉴定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文件组合。

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归档文件材料按性质和作用,进一步分类和组合,如组成指令性、决策性、法规性、制度性、计划性、总结性、凭证性、奖惩性等文件类别,以充分体现文件形成的有机联系(逻辑联系),并为系统成套地进行鉴定创造条件。

(2)来源认定。

依据职能分析,对体现文件性质和作用的各种文件有机组合和系列,分别进行来源认定:首先认清文件形成者的社会地位,即立档单位和所属机构的级别或隶属关系;其次要判定形成文件的职能性质,是总体还是分项职能,是主要职能还是辅助职能;最后还要了解产生文件的活动规模和作用,从而为确定文件的保存价值提供客观依据和标准。

(3)综合判定。

在文件按性质和作用进行有机组合的基础上,依据对其来源认定所确定的各项鉴定标准(文件形成者的级别、职能性质和活动规模),并灵活兼顾影响文件保存价值的其他因素,如文件的完整性、时效性和载体特征等,从而实现全面系统地鉴定。

(二)馆藏鉴定。

馆藏鉴定是从社会长远利用出发,对档案价值进行的多方面、专门化鉴定。宏观鉴定方法对其具体应用,仅就进馆与分级鉴定作一说明。

1.进馆鉴定。

进馆鉴定,一般是在归档鉴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再鉴定。运用宏观鉴定方法,主要是把鉴定对象由档案转移到立档单位上来。首先应通过职能分析,选好承担移交档案的立档单位,从源头上控制和提高馆藏质量。对辖属范围内的立档单位,要根据行业和职能特点,从中选出能够代表和集中反映本地区、本系统历史进程与主要文明成果者,作为进馆对象并承担档案移交任务。然后,再根据室藏构成和特点,选择确定移交进馆档案的种类、数量和成分,以达到既优化馆藏又丰富馆藏的目的。

值得重视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档案馆建设正由数量扩张为主,向提高质量的方向转变和发展。片面重视馆藏数量,对移交单位不加选择,到期一律接受的进馆方式应予改变,否则,不仅馆藏结构和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善,而且势必阻碍档案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2.分级鉴定。

按照馆藏分级管理的要求,实施宏观鉴定的方法和步骤是:以馆藏为对象,以进馆鉴定为基础,运用档案产生年代、存世数量、社会价值、形式特征和形成者的职能、级别等标准,按照全宗划分与组成,

采取“分层鉴定,逐步深入”的方法,以适合馆藏数量大和分级要求高的特点。

(1)年代分级。

以年代为标准,根据档案产生的时代特征和存世数量,由国家统一设定档案禁毁年限;并结合档案馆的级别分工和馆藏数量,运用分级鉴定的一般标准,进一步确定各历史时期馆藏的分级比例。

(2)全宗分级。

以职能为标准,按馆藏全宗构成和立档单位的级别、职能特点,灵活运用分级鉴定的具体标准,适当划分一、二、三级档案的对应范围。

(3)案卷分级。

以档案特征为标准,对照全宗分级的对应范围,结合案卷的保存利用状况,具体确定其鉴定级别。

馆藏鉴定的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可以参见《档案宏观鉴定研究报告》。

(三)期满鉴定。

是针对馆室保管期限满的档案而实施的存毁鉴定,要求全面准确地判定档案价值,确保不错销档案。宏观鉴定由于思路开阔、方法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和全面鉴定,因而适合用于期满鉴定并能收到快捷可靠的效果。

1.利用已有条件,简化鉴定程序。

期满鉴定已有归档和进馆鉴定作为基础,一般无须逐卷逐份地详细审查。但为了达到准确无误,可以运用宏观鉴定方法,首先按全宗划分和组成对到期档案进行整体鉴别,主要看所定期限是否与形成者的社会地位和职能作用相符。其次,分别对照案卷目录与全引目录进行系统审查:一看案卷保管期限,是否与案卷标题所揭示的文件内容性质和作用相符;二看组卷是否合理,卷内文件是否属于同一问题或类别。最后,针对以上审查发现的问题,通过直接鉴定对有关案卷和文件进行妥善处理。这样,既能宏观系统地把住档案鉴定的质量关,又能有效地提高期满鉴定效率。

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面保证鉴定质量。

经过一定时期的保存利用,档案的现实价值消失后,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容易判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运用宏观鉴定方法全面认识和把握影响档案价值的各种因素,如档案利用范围、次数和效果,档案载体特征和耐久性,以及档案保管投入产出比率等进行全面分析和鉴定,从而对档案价值及其发展变化作出准确判断,确保有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档案得到妥善保存,同时及时清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利于优化馆藏。

总之,宏观鉴定是依据档案来源和发展规律,从宏观上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档案价值的各种因素的鉴定方法。它与直接鉴定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档案鉴定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专业化的轨道。但是,这一新的鉴定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需要广大档案工作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予以不断丰富和改进。

2020年XX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范文

2020年XX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范文 2020年XX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范文 2020年来,XX局党委根据《的通知》( )的要求,严格按照XXX 局的有关指示精神,严格遵守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探索增强学习效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结合各自分工,不断加强中心组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紧紧围绕提高中心组成员理论素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努力将政治理论转化为工作的精神动力,指导具体工作实践。 一、学习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安排理论学习。 (二)创新学习形式,努力提高学习质量。 (三)坚持把专题调研贯穿于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 在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中,每年12月份,XX局要求各位班子成员要提交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求班子成员撰写的调研报告必须紧紧围绕局党委制定的调研主题和自己分管的工作来写。在调研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有机地把学习、调研、决策和指导工作融为一体,根据XX局年初制定的基层党建联系点工作计划安排,主动深入到各基层单位,对基层联系点开展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协调服务,切实

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撰写调研报告提供依据。 (四)强化检查考核,将学习落到实处。 完善中心组学习的组织执行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加强检查督促,通过学习内容、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中心组的学习效果。其次,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档案制度,规范中心组学习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把中心组的学习通知、学习计划、学习记录、举办专题讲座情况以及各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集中学习的出勤情况、结合理论学习开展调研的情况、集中研讨时的发言质量、运用理论撰写的调研报告、学习笔记记录情况等统一纳入中心组建档范围,实行规范管理,全面、系统、动态、客观地掌握每一位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中心组成员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提高。中心组成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把在中心组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能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提高了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是中心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互补共进。自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以来,中心组成员全方位地学习了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行政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术功底。 三是中心组成员开拓创新的精神得到体现。自参加党委中心组学

2018年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2018年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最新年轻教师培训教学教材

《年轻教师如何备课》 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既然选择了教师,就不仅要毫无怨言、甘守清贫还要想方设法将教师干好,就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就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争取一年像样、三年出样、五年榜样。备课、上课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青年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必须潜心钻研,备好课、上好课。 一、新课堂的基本特点 1、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师生共创学习共同体,学习形式主要是个体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也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学什么”就是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 3、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的课堂倡导学生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自主预习;课上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近教师,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疑惑、提高能力。 4、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有疑惑也有经验,通过交流合作释疑解惑、分享经验,从而能够将预习中的问题得到纠错落实。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和拓展。 5、五个要求:⑴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⑵三动:身动、心动、神动⑶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⑷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⑸三学:肯学、想学、会学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师十不准 1、不准有违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言行及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 2、不准上无备之课、擅自停课、缺课、调课和不;批改学生作业,严禁上课迟到、早退及抽烟和使用通讯工具。 3、不准讽刺、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不准酒后上课或找学生谈话,严禁在校内打麻将、玩扑克、上不健康网站及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5、不准接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宴请、礼品、礼金及为个人提供服务。 6、不准在行课期间举办以收费为目的的补习班、辅导班。 7、不准强行推销、统一代办学生保险及音像制品、教辅资料、学习用具、生活用品。 8、不准私自向学生收取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 9、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玩忽职守。 10、不准参加任何形式的迷信活动和伪科学组织。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学习资料总汇(附答案)

教育学 1、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 答:⑴(设计者)⑵(信息源)⑶(指导者和促进者)⑷(组织者和管理者)⑸(平等中的首席)⑹(反思考者与研究者)⑺(终身学习者) 2、专家型教师有哪些特征? 答:①专家型教师善于通过学习计划、评估和反思来改进教学,从而产生教学的创新。②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并进行评估和反思。③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对工作投入,追求自我实现。 ④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具有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3、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答: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职业发展)④(行动研究) 4、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 5、在教学中怎样科学地安排学习? 答:在教学中科学的安排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地用脑。)(2)(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睡眠。) (3)(避免连续过长时间的学习。)(4)(合理地安排课表。)(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对策? 答: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7、全面发展教育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五育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则互相促进;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其他各育要受到损失;如果五育各自分离,则全面发展教育就会失去活力。 8、实施德育的原则有哪些? 答: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9、简要叙述常用德育方法的基本内涵。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4)(品德评价 法)(5)(自我教育法)(6)(实际锻炼 法) 10、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答: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学校通过(上体育课)、(早晨锻炼)、(课 间操)、(课外活动)、(组织训练队)、(开 展运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体育运动。 11、美育的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答: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自然美育)、 (社会美育)、(艺术美育)和(教育美育)。 美育的任务主要有(1)使学生具有正确 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 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2、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1)(通过各科教学特别是文艺学科 进行美育)(2)(通过课外、校外活动进 行美育)(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进行美 育) 13、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有哪些? 答: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 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 识和劳动技能。 15、贯彻教学原则各有哪些要求? 答:(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 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 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 (因材施教原则)(8)、(整体优化原则) 16、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①(指导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②(引导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③(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17、什么是教学计划?它是由哪几部分 组成的? 答: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 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 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工作的依据。 教学计划是由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教学 科目;学科开设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 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18、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包括课程 标准、教科书和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熟悉学生;(3)组织教材,选用教 法;(4)制定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进度 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 19、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 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 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 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20、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 些? 答: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 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21、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答:有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预习的方 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运用知 识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 2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答: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即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 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在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书(最新版)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书(最 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630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书(最新版) 【篇一】 根据市、区教委关于继续抓紧、抓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通知精神,学校决定从3月起利用两年时间对教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全面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青年教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校本培训的首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使他们一年起步,二年上档次,三年内出成效,早日成为教育战线的主力军。 二、培训目标 使每一位新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 1、新教师培训,我们侧重教案的编写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处

理能力,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能力的培训,采取看、评、学、做方式进行。 2、青年教师培训,重点是教材的处理能力,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采取集中培训,观摩教学、与骨干教师结对子方式进行。 3、建立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师徒结对制度。(具体结对名单见安排表) 四、建立新教师考核制度 每名新教师每学期交一份合格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课外活动方案、班主任组织一次校级主题班会、写一份全面工作总结。 五、实施方法 1、学校在教师进行学习、反思、研讨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促使更多教师学有所得。 2、学校建立全体教师培训档案,如实记载每位教师的培训过程和效果。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4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3分) 1、学校教育产生于。 2、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 4、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括、、、等四个方面。 5、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 6、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过程包括、、、、 、等六个阶段。 7、实践操作类教学方法包括、、。 8、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里,选对一个小题分,共6分) 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着作的是() A《理想国》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3、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4、学校的中心是(),它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 A 工作 B 课外活动 C 生产劳动 D 教学工作 5、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

A 启发性原则 B 循序渐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上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 实验法 B 直观法 C 观察法 D 演示法 7、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教育思想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8、“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卢梭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是() A 搞好班级德育工作 B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 10、“双基”教学是指() A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B 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C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11、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 演示法 B 谈话法 C 练习法 D 暗示法 12、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凯洛夫 C 夸美纽斯 D 巴班斯基 三、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规律 3、学生群体动力 4、情感陶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教师师德培训学习材料

教师师德培训学习材料 1、一个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用江总书记的话,“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的就是一种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教育家韦力说教师要有“四颗心”――事业心、责任心、自尊心、上进心。 2、两个服从:服从大局、服从领导 教育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局与小局,全局与个人,总有多不一致的地。作为系统中的一员,服从大局,接受组织调遣是应有的品质。否则,既影响了大局工作,又损害了自身形象。具体到一所学校,服从大局就是服从领导的正确领导。一个学校是一个集体,一个集体必须服从一个首领。一般说来,领导是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工作又十分辛苦,虽然工作中总会难免存在疏漏、差错、失误、不尽人意的地,管理艺术也良莠不齐,但主观上大多力求尽心、科学、公正。因此,作为下属,有向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权利,更有服从领导,令行禁止,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不给领导添麻烦的应尽义务和道德职责!实际上这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道德理智。 3、三个热爱: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 这是忠诚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对此论述颇多。而论述的最多也最一致的是两块容,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师爱是师德之本。颁布的中小学师德规,几乎二分之一容就是在讲这三热爱。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如

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种虽然读过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必然强烈地体现在感情上。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如,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教师如果经常接触学生,善于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便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师生心理上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绪感染和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感知、记忆、理解、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和思想活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爱如果达到了像有些名师说的那样“一旦离开学生,离开班级,离开学校,就产生无聊、空虚和失落感”的程度,那么,爱之深,爱之切矣!工作起来就有使不完的劲。有的老师说,我也想去热爱它们,可就是爱不起来。是的,有时候是有这种无奈,这种困惑。校园、班级里、学生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烦恼、气恼、恼火的事,但为了建立感情,做好工作,我们必须挖掘其可爱之处。人有时候很怪,当你不想去爱的时候,满眼都是不顺眼不顺心,一旦去爱的时候,满眼碧草青青花艳红,可爱之处多多。那么,如去挖掘呢?教育改革家书生有办法,关键在于心理的自我调适。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爱学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这叫爱的回报。教师以爱育爱,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于是出现爱满教室、爱满校园、爱满天下的晕轮效应。这是一种多么有意义的良性循环!怪不得有人干脆说,没有爱的人,请你离开校园,你不配做老师!著名教育家高震东的忠信学校,老师们的座右铭是:

小学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小学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大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当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学习内容 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此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首要任务。要重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党的XX大、XX和全国、省、宜昌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要经常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各项规章,认真学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精神。要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经济、政治、科技、法律、文化、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三、学习要求 中心组成员要切实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围绕专题,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并结合工作勤于思考,深入调研,务求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1、进一步创新学习形式,在武装头脑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中心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学习考勤、个人自学、集体研讨、学习档案、学习交流、专题调研、学习通报、学习考核和述学评学制度。全年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12天,自学时间每月不少于40小时,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采取精读原文

与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与重点发言人,集中学 习前加强策划协调,保证学习交流的效果。继续加大外请专家讲座 力度,专家讲座不少于2次。 2、进一步抓好调查研究,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要加强对深刻 认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帮助、对加快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促 动的专题的学习,把解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转 变思想作风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水平与提高领导 水平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工作和决策的思想武器。 要大兴调研之风,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学习和工作的全过程,紧紧围 绕优先发展工业、党的建设和安全监管工作等内容,结合各自分管 工作带头调研、带队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 坚实实践基础、有科学合理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 提供依据。中心组成员每人每年开展专题调研课题不少于2个,并 至少撰写1篇以上调研报告。 3、进一步转化学习成果,在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增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 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正 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安 全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践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具体行动,着力解 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本地本 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 20XX年是党的XX大、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 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切实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理 论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 升办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根据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关于 全市20XX年干部理论学习的实施意见》(湖市宣〔20XX〕8号)精神,结合办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动机理论,国外心理学家提出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使每一学科都变得生动有趣,使学习具有主动性和实用性 有的学科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单调无味的,而有的学科则是具有内在的吸引力。如果教师没有计划性的动机策略,就可能使有趣的学科变得死气沉沉,班级中兴趣的缺乏常常导臻各种危机。那么如何使学科具有吸引力呢?教材、环境、教师的素质。教师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因此,教师在安排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一些能够体现积极主动、调查研究、“冒险”、社会交往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为此应让学生到黑板前解题,到图书馆去寻找学习资料,到实际环境中讲授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让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方法。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努力 马斯洛(A·H·Maslow)认为。只有缺失需要(deficiencyneed)得到满足的学生才有可能出现求知与理解的愿望。但是即使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和发展的学生也不见得就努力学习,因为游手好闲要比努力工作更自由、更舒服。此外,学生在他们的学习得到各种奖励和肯定前,往往不能独立地判断哪能些基本技能是需要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疏导和教诲,促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学习以强化。强化技术包括榜样、模仿、象征性经济奖励等。当然,在使用这样的动机技术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奖励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以减少其副作用。 (三)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是否达标 从动机角度看,目标必须为全体同学所理解并能在短期内达到。心理学家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学生经常得到强化,他们的学习就能顺利进行;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难或太远,那么由于缺乏近期动机,学生的活动可能出问题。因此,当教师要求学生为远期目标而学习时,必须在实现远期目标泊过程中,建立一系列的短期目标。比如,有的教师用卡片列出学生在学校教育结束时所要学习的全部数学技能,当学生完成卡片上的一个目标时,就得到一个成绩;当他获得五个成绩时,他就完成了一张目标卡;当他积累了三张目标卡后,他就能用它们换取一个额外的课余活动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四)学生在各方面的种种差异 研究表明:能力高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对教育充满热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前经验。这些学生第一次考试往往就取得了好分数,他们得到强化并激发了继续获取高分的动机。如果他们偶然失败,则更加努力学习。这些学生具有切合实际的自我目标和强烈的成就需要。反之,来自缺乏学前教育家庭的学生,如果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篇一:青年教师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标 铁岭中学教师的培训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基础教育的要求,对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后续提高培训,其培训总目标是按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规律,瞄准反思型、内省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建立一支师德过硬、专业优良、有研究潜质、教学个性突出、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队伍。以此为基点,开发研训一体校本为主的培训新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理论专家和教学实践者紧密结合的培训合力,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培训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二、培训对象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共计42 人。 附:35周岁以下(1973年后出生)教师名单 龚施柳、魏佳、陆燕颖、王智鸿、贺玲子、白佳璧、李亚敏、顾鸿、李叶琳、李娜、李佩、张华、陈瑛、厉莉、朱月英、谭华英、胡玉茵、许东锋、王璐、张芸、杨越、杨澄宇、宋菡霄、陈雪琴、贾贞、华丽、沈晓旻、徐雅萍、周敏、侯晓平、管清华、郑凤群、李淑香、王红艳、刘博、汪娴、杜雅敏、沈璐、程昀、叶又佳、都玉平、吴燕 三、培训原则 1) 结合学校“二期课改”工作的实际,重在可操作性和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 尽量寻找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情”,坚持真实可信可学的原则,在教师中树立新典型,宣传新事迹,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 3) 借助校内宣传栏、校园网、铁岭潮校刊等媒介,通过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及教学基本功训练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从中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 四、培训形式 除了传统的教师集中时间培训外,可广泛采用自学和网上培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随时安排学习,这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矛盾冲突。科研室可以推荐优秀的教师培训网站和优秀的教师博客,提供教师边工作边学习,或者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课程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潜力。教师可以自己提出需要去参加哪些内容培训,只要与工作有关、合理,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同意并给予经费补助。 五、培训方案 (一)教师职业规划的培训: 1、视频—职业规划—(1)鲁灵敏做客央视商务时间,指点人生职业规划(46’); (2)徐小平: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42’) 2、或邀请本校新评上高级职称的年轻教师现身说法,讲讲自己职业规划的步骤,指点迷津。 3、宣讲初、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条件,(或下发)让教师早作准备。 4、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 (校领导及人事部门根据本人意愿,提供管理和专业两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使青年教师有多种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这过程中学校可以考察某个教师是否有管理才能和培养潜力,当有管理和技术职位空缺时,即可安排上岗。)

师德师风学习培训材料

师德培训材料 主讲人:李慧菊 时间:2016年9月13日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 新时期师表的建设,在于学校切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让教师从思想上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与社会公德融为一体,把学习、政治、正气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莲山~课件 ]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趋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为此,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为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莲~山课件>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 三、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 教育事业辉煌的前景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曙光,是以教师高超的师识本领为寄托。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教师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设计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进行在职或兼职深造、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和自学研修。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720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一)动员阶段 1、征询青年教师培训意见。 2、宣传动员,传达培训计划。 3、邀请城港路街道杨超副校长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学生发明创造专题报告。 4、部分骨干教师做成长交流,(骨干教师、教导主任、学科带头人、老教师代表) 5、自己制定发展计划(成长规划) (二)课堂教学与听评课能力方面培训 1、推荐参加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能够承担市级公开课、研究课。 2、中心小学每学期全校主题性听评课活动,全镇青年教师全程参与。 3、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中主动承担公开课、研究课,评课中有自己的教学观点。 4、选拔参与全镇送课活动,鼓励敢于毛遂自荐。 5、参加学校常规性听评课活动,并主动承担公开课、研究课 6、推荐集中观摩名家课堂教学或专业讲

座7、每人每学期提供一节主题课堂教学,一篇学术论文或教学案例。 (三)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培训 1、为教导主任、中心教研组长每人订阅《人民教育》、《山东教育》 2、为青年教师推荐学习的教育理论。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有自己的读书随笔。 3、每人每月推荐一本书,教育类、文学类、综合类皆可,交流或上交读书心得。 4、积极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先锋,参与上级、学校科研课题研究,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镇校教研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5、邀请全市各研究领域专家、名师讲座、作课。 (四)德育方面培训 1、阅读班主任工作经验书籍,撰写自己的教育随笔。 2、每人每月讲一个教育故事。 3、举行镇校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或师德经验交流培训会 4、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研讨会 6、学习研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能够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师德师风学习资料--师德的内涵与师德建设 (学习时间:2012年3月20日)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时代的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否则,错误地理解师德内涵不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不良后果,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

教师职称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