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中风病肢体痉挛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虚实兼有,本虚标实。目前多从阴虚血少、阳亢风动、痰瘀痹阻、筋脉失养等方面辨证,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提高临床痊愈率。本文试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其发病机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阳虚为本温煦失职

《内径》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内能养神养藏,外而温煦筋脉,濡养筋骨,使四肢柔和而伸曲自如。如阳虚不得温煦肢体,筋脉失养,则筋急挛缩,活动受限。中风病患者大多年过半百,年老体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阴精和阳气俱不足。内伤积损,阳气虚弱,温煦失职,筋脉失养,故容易在中风病基础上导致筋脉拘急,肢体痉挛。另一方面,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寒客筋脉也易导致筋脉挛缩,肢体拘急。临床上中风患者常表现畏寒,患肢发凉,说明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有阳气虚弱的病理机制存在。据报道,87%的中风患者在恢复期有畏寒,或患肢发凉的症状,应用温阳法治疗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痉挛,改善症状。中风患者多痰多涎,患肢肿胀,又体型偏胖,提示痰饮作祟,而痰饮之形成是由阳气运化水湿津液的功能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阳气虚弱是其病因病机之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阳虚生风的病机多有述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則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上述眩、冒、震摇或身瞤动等皆由阳虚所生痰、饮、水、湿引起,皆属阳虚生风之机。《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为张仲景治疗中风的方剂,近年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生牡蛎、菊花、黄芩、防风息风清肝潜阳;桂枝、干姜、细辛温通阳气;桔梗涤痰通络;白矾排除痰垢,党参、茯苓、白术、川芎、当归补气养血,助阳气恢复,治其本,全方共奏温阳息风化痰之功效,方中除息风化痰药物外,有理中丸和桂枝,以温阳散寒,亦表明阳气不足是中风病的机理之一。

2风痰为标痹阻络脉

风痰是一个病机概念,在内伤病和热性病中经常见到,二者互兼互生,共同致病。过食肥甘醇酒,伤损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引起风痰病证。《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生之后,气机逆乱,水湿津液停聚为痰,或受灼为痰,或热性病中火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痰随风生,风痰壅塞脑窍脉络,导致中风、眩晕、昏迷、痉挛等病证。“风胜则动”,从症状层面讲,临床常表现为痉挛、眩晕、震颤等症状。从发病机理层面讲,风指内风、肝风,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而生肝风;亦可由肝气、肝火等病理演变而成肝风。若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结化火,引起肝阳亢盛,化生肝风。而气机不利同时又影响水湿津液的运行,致湿聚成痰,或肝气乘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故肝风内动易于夹痰上扰清窍,闭阻脑窍脉络。痉挛之形成,缘于风痰上扰清窍,瘀血痹阻脉络。脉络受阻,可动风生痰,加重风痰的病理,风痰的存在又可促进脉络受阻的进一步恶化,如此,便形成了风痰上扰,脉络受阻、动风生痰,阻塞脉络的恶性循环。一旦内风旋上,气血升腾上逆,则痰亦随之上行,扰乱清窍,流窜经络,致发中风病患肢痉挛。如近代张山雷云“卒中之证,肝阳上扰,气升火升,无不挟其胸中痰浊,陡然乏溢,壅塞气道…”;徐景藩曰“肝风夹痰,阻窜经络,气血运行失调,以致痰淤交阻,风痰相兼,脉络痹阻,即成中风中经络之证”。

3阳虚风痰相兼是中风病肢体痉挛的重要发病机理中风痉挛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瘀闭阻络脉,但以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为常见病机,患者常表现患肢拘急痉挛、疼痛、肿胀、畏寒等症状。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凝滞,复加风痰阻络,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痉挛,疼痛。阳虚不得卫外,故见畏寒。阳虚则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故见肢体肿胀,同时水湿也易侵淫筋脉,加重拘急。因此,中风痉挛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治疗当以温阳息风化痰为法。

阳虚生风这一病机理论散见于古今医书,《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阳气之变动”。《本经疏证》在《内经》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对“阳虚生风”作了详细的论述,其谓“风者,阳气之变眚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其阐述表明,“风”乃为阴阳二气不相合化而成,阴虚生风,阳虚也能生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玲玲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阳虚生风”的学说,认为“风动”本属阳,但是引起风的原因则有阴阳之分,不论内风还是外风,“风证”的性质都存在阴阳的差异。例如外风为患,就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理论上“内风”也应该有“阴证”和“阳证”的差别。

风痰为发病之标,其本乃是阳气虚弱,二者又互为因果。阳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孙西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8-1354-02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阳虚风痰阻络发病机理

·临证经验·

气不足既作为病因在风痰形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同时亦是风痰相兼为病的病理结果。从其病理结果而言,风痰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风入肝,肝旺乘脾;痰为阴邪,易困遏脾气,损伤阳气,故风痰易于伤脾,脾伤则气血生化之源枯竭,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从其病因而言,阳气有运化水湿、推动血液循行的作用,阳气虚则水湿不化,津液输布无力,聚而成痰。因此,阳虚与风痰互为因果。

4典型病例

王某,男性,62岁。右侧半身不遂3个月,患肢拘急僵硬,肩关节疼痛,上肢肿胀,流涎,咳嗽痰多,形体偏胖,平素畏寒,汗出,恶食冷饮,舌胖大,苔厚,脉弦滑。查体:右手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Ⅲ级。脑CT示多发性梗死灶。西医诊断为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属阳气虚弱,风痰阻络。治宜温补阳气,息风化痰,活血化瘀。方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炮附子10g,当归30g,僵蚕12g,蝉蜕10g,生牡蛎30g,姜黄10g,竹茹10g,天竺黄15g,胆南星10g,桃仁15g,红花12g,葛根20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上药连服40余剂患肢功能明显改善,肌力Ⅳ级,肌张力Ⅰ级,患者基本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收稿日期2011-01-23)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剧烈,夜间咳嗽,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效为其重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与哮喘相同,病理生理改变均以持续性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为特点,由于支气管上皮因慢性炎症而受损,裸露的迷走神经末梢感受器易被微小刺激所激惹,引起局部小气管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直接引起咳嗽反射,因此无喘息症状及哮鸣音[1]。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养护失宜,肺、脾、肾三脏亏虚,而致卫表不固,外邪潜藏于肺络;或脾失运化,痰湿胶着于膈上;或外邪与宿痰互相引动,而致肺气不宣,气道闭阻挛急,久病入络伤阴,则见肺络瘀滞、阴虚内热之象。

1对风邪的认识

风邪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风邪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如《素问·风论》曰“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者百病之始也”。狭义风邪是指风邪单独侵袭使人发病的致病因素,是六淫之一。风邪致病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指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证。《素问·风论》云“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明·李挺《医学入门》中谓“风乘肺咳,则鼻塞声重,口干喉痒,语未竞而咳”;汉·张仲景《金匿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说“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内风指脏腑(主要是肝)的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证[2]。《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九宫八风》谓“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其中之“击仆偏枯”即是内风所致之病证。

2风邪与过敏性咳嗽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过敏性咳嗽突发性、阵发性、易反复发作、与过敏原接触即发等特点,与中医学风为阳邪,风性主动,风善行数变的性质和特点相似。本病发作前多有鼻咽气道发痒、喷嚏、流涕、胸闷等先兆症状,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的特点相符。《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伤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发咳上气”。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河间六书·咳嗽论》中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或夹痰,其中兼夹发病者居多。可知风邪是本病证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兼夹之邪只是其中一个触发因素而非内在因素。因此,过敏性咳嗽的发生与风邪侵袭紧密相关。

3风邪引起过敏性咳嗽的内在机制

风邪侵袭是过敏性咳嗽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研究认为[3-4],中医“风邪”的涵义非常广泛,包括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感染性、季节(如草、树之花粉)等多种外在致敏原,并与气候因素、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冷刺激、运动)等具有一定关系,侵入途径大多为吸入。凡从呼吸道吸入的致敏源,均属外感六淫中风邪致病的范畴。过敏性咳嗽发病迅速,呈阵发性,易反复发作,有与过敏原接触即发的特点,或有鼻、眼、咽痒及喷嚏、流涕等伴随症状,这与风邪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的性质和特点相似。《金匮翼·挛症》言“挛皆属肝”。过敏性咳嗽患者的气管痉挛是“热极生风”,“风胜则动”等肝风内动、风邪为病的表现。肺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具有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津液停聚为痰,痰气相搏,阻于气道,以致气道挛急,肺管不利,则咳嗽作矣。综合上述,风邪致病引发过敏性咳嗽主要有两方面机制[5]:一方面为外风在所属的时令分别侵袭五脏,引起五脏风,五脏风失治误治形成“五脏伏风”,伏风内藏于五脏,一旦感受风寒邪气,外风引动伏风,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风盛则挛,发生过敏性咳嗽,症见咽痒、干咳、无痰;另一方面内风形成源于情志、饮食、运动等,情志失常日久可形成“内脏伏

论风邪在小儿过敏性咳嗽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梁丽娜李江全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8-1355-02

【关键词】风邪小儿过敏性咳嗽发病机制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卫人网整理如下: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

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0例临床观察

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20T12:33:53.5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沈诚玮[导读] 探索通瘀化痰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上海市 201799 【摘要】目的:探索通瘀化痰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内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时间内12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患者,使用相同的人数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并将其分为常态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60人。其中给常态组(n=60)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给观察组(n=60)使用通瘀化痰汤的治疗措施,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结果:结合两组患者在临床观察的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肢体能力、视觉能力、语言能力、意识水平的指标优于常态组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效果尤为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将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极大的提升,最终促使患者的精神功能得到优化,并提高了患者的自制能力。 【关键词】通瘀化痰汤;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治疗 引言: 缺血性脑卒包括于短暂性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等多种病理的表现方式,这也是导致脑中风疾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最近几年AIS(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占据极大的比例,这也是造成组织坏死及软化的主要原因[1]。由于局部动脉的供血速度减少或完全中断,因此缺血性脑卒的治疗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本文针对社区内选取的120例患者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在过程中探讨通瘀化痰汤联合西医药物治疗AIS的效果,现在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依据《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并选取了年份为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接诊、住院的120例患者进行探索。其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性别,男性患者81共人,女性患者共39人;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43岁,平均年龄(54.63±1.9)岁;其身高、年龄、病程、性别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 1.2.1纳入标准 ①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指数(NHISS指数)数据在6至22纳入研究范围。②年龄在41岁至77岁范围内纳入研究范围。③切合缺血脑卒诊断标准并附有MRI或CT的诊断报告纳入研究范围。④能够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的患者且症状发生于3天内纳入研究范围内。 1.2.2排除标准 ①排除心源性栓塞、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患者。②排除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③排除对两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的患者[2]。④排除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⑤排除昏迷的患者。 1.3方法 1.3.1常态组的治疗方法分析 常态组的治疗方法以传统西医的药物模式进行治疗,且规定阿司匹林药物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依达拉奉30mg。 1.3.2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分析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以常态组的药物为基本进行相关的拓展,并加入通瘀化痰汤进行治疗,同时引导两组患者不能通用中风类药物。另外,需要两组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且能在症候初诊和试验1、2周分别记录1次试验数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①需要基于常态组的药物使用规格,即阿司匹林药物100mg(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睡前口服),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0.9%NaCL0.1L 稀释注射,30分钟内注射完)②需要严格规范通瘀化痰汤的规格,并依据规格要求患者服用,具体包括水蛭12g地龙9g天麻9g、炒白术9g、甘草6g、法半夏9g、泽泻30g、川芎12g、茯苓9g、白芍30g[3](每日1剂,代煎,早晚饭后30min服用,温水持续服用2周)。 1.4观察指标 患者通过评测NIHSS的基础分数参数(分值越低则健康程度越好),并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评估与观察,对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生活状态参数评测。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内容使用SPSS18.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需要判断统计参数在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实现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使用NIHSS评分数据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探索,可以明确的体现观察组的患者的评分参数低于常态组的数据评分参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其疗效总体高于常态组,且评分标准统计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3.讨论 3.1通瘀化痰汤的应用价值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作者:曹洪欣, 张华敏 作者单位:曹洪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张华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0级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刊名: 中医药学刊 英文刊名: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1,19(6) 被引用次数:92次 参考文献(2条) 1.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 1979(06) 2.中国中西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1991(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徐学勤.陈庆云试论痰瘀与冠心病的相关问题[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 2.曹洪欣.张华敏冠心病痰瘀同治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2001,29(1) 3.黄海军.陈凤娟.周迎春"痰瘀相关"与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z1) 4.王乐平.付海英痰瘀与冠心病的关系探析及思考[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6,24(1) 5.王东生.袁肇凯.李建玲.黄献平.殷文学冠心病痰瘀病理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 6.吴沛田如何从肾虚论治冠心病[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8,49(2) 7.张娟.程志清.ZHANG Juan.CHENG Zhi-qing从痰瘀互结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 8.王东生.袁肇凯.黄献平.殷文学.郭志华.魏经汉.梁清华.肖长江.唐发清冠心病痰瘀证的微观辨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7,48(9) 9.陈桂华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痹阻型30例[期刊论文]-福建中医药2010,41(3) 10.李晓.姜萍关于胸痹心痛之郁热伤络病机[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3,44(8) 引证文献(78条) 1.康善平冠心病痰瘀痹阻证特征性客观指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西中医 2014(06) 2.庞立健,朱凌云,南明花,常炳堃,吕晓东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01) 3.任建勋,刘建勋,林成仁,徐立,苗阳,王敏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生化指标研究[期刊论文]-中医杂志 2012(08) 4.马雅銮,王亚红,韩俊燕,郝禹,陈冰,宋剑南,韩俊阁,尚涛,徐丽丽,王宪波,曾辉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异常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1) 5.宋建平,张瑞试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的概念及合篇意义[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1) 6.朱伟,周洁,张丹痰瘀同治法防治胸痹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山西中医 2008(11) 7.陈国宝活血涤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学位论文]博士 2006 8.焦宏,马建伟,陈彦静,鞠大宏,向丽华,王书强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12(11) 9.王师菡,王阶,李霁,熊兴江,叶勇,朱明军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8)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中风病肢体痉挛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虚实兼有,本虚标实。目前多从阴虚血少、阳亢风动、痰瘀痹阻、筋脉失养等方面辨证,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提高临床痊愈率。本文试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其发病机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阳虚为本温煦失职 《内径》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内能养神养藏,外而温煦筋脉,濡养筋骨,使四肢柔和而伸曲自如。如阳虚不得温煦肢体,筋脉失养,则筋急挛缩,活动受限。中风病患者大多年过半百,年老体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阴精和阳气俱不足。内伤积损,阳气虚弱,温煦失职,筋脉失养,故容易在中风病基础上导致筋脉拘急,肢体痉挛。另一方面,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寒客筋脉也易导致筋脉挛缩,肢体拘急。临床上中风患者常表现畏寒,患肢发凉,说明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有阳气虚弱的病理机制存在。据报道,87%的中风患者在恢复期有畏寒,或患肢发凉的症状,应用温阳法治疗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痉挛,改善症状。中风患者多痰多涎,患肢肿胀,又体型偏胖,提示痰饮作祟,而痰饮之形成是由阳气运化水湿津液的功能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阳气虚弱是其病因病机之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阳虚生风的病机多有述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則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上述眩、冒、震摇或身瞤动等皆由阳虚所生痰、饮、水、湿引起,皆属阳虚生风之机。《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为张仲景治疗中风的方剂,近年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生牡蛎、菊花、黄芩、防风息风清肝潜阳;桂枝、干姜、细辛温通阳气;桔梗涤痰通络;白矾排除痰垢,党参、茯苓、白术、川芎、当归补气养血,助阳气恢复,治其本,全方共奏温阳息风化痰之功效,方中除息风化痰药物外,有理中丸和桂枝,以温阳散寒,亦表明阳气不足是中风病的机理之一。 2风痰为标痹阻络脉 风痰是一个病机概念,在内伤病和热性病中经常见到,二者互兼互生,共同致病。过食肥甘醇酒,伤损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引起风痰病证。《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生之后,气机逆乱,水湿津液停聚为痰,或受灼为痰,或热性病中火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痰随风生,风痰壅塞脑窍脉络,导致中风、眩晕、昏迷、痉挛等病证。“风胜则动”,从症状层面讲,临床常表现为痉挛、眩晕、震颤等症状。从发病机理层面讲,风指内风、肝风,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而生肝风;亦可由肝气、肝火等病理演变而成肝风。若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结化火,引起肝阳亢盛,化生肝风。而气机不利同时又影响水湿津液的运行,致湿聚成痰,或肝气乘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故肝风内动易于夹痰上扰清窍,闭阻脑窍脉络。痉挛之形成,缘于风痰上扰清窍,瘀血痹阻脉络。脉络受阻,可动风生痰,加重风痰的病理,风痰的存在又可促进脉络受阻的进一步恶化,如此,便形成了风痰上扰,脉络受阻、动风生痰,阻塞脉络的恶性循环。一旦内风旋上,气血升腾上逆,则痰亦随之上行,扰乱清窍,流窜经络,致发中风病患肢痉挛。如近代张山雷云“卒中之证,肝阳上扰,气升火升,无不挟其胸中痰浊,陡然乏溢,壅塞气道…”;徐景藩曰“肝风夹痰,阻窜经络,气血运行失调,以致痰淤交阻,风痰相兼,脉络痹阻,即成中风中经络之证”。 3阳虚风痰相兼是中风病肢体痉挛的重要发病机理中风痉挛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瘀闭阻络脉,但以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为常见病机,患者常表现患肢拘急痉挛、疼痛、肿胀、畏寒等症状。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凝滞,复加风痰阻络,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痉挛,疼痛。阳虚不得卫外,故见畏寒。阳虚则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故见肢体肿胀,同时水湿也易侵淫筋脉,加重拘急。因此,中风痉挛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治疗当以温阳息风化痰为法。 阳虚生风这一病机理论散见于古今医书,《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阳气之变动”。《本经疏证》在《内经》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对“阳虚生风”作了详细的论述,其谓“风者,阳气之变眚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其阐述表明,“风”乃为阴阳二气不相合化而成,阴虚生风,阳虚也能生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玲玲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阳虚生风”的学说,认为“风动”本属阳,但是引起风的原因则有阴阳之分,不论内风还是外风,“风证”的性质都存在阴阳的差异。例如外风为患,就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理论上“内风”也应该有“阴证”和“阳证”的差别。 风痰为发病之标,其本乃是阳气虚弱,二者又互为因果。阳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孙西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8-1354-02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阳虚风痰阻络发病机理 ·临证经验·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神经病学》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缺血中风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缺血中风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塞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 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风阳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暗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基本治疗: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二版《针灸治疗学》中经络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金妙文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妙文 南京市级机关医院胡炜 “痰”与“瘀”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两类不同病理因素,但又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每常兼夹复合为病,成为一种新的特质的病理因素,其病理特征为痰瘀互结,其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称之为痰瘀互结证。古代文献中虽未明确提出“痰瘀互结”之称,但有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和实践,由来已久。现代研究证实:“痰证”与“瘀证”有着共同的生物化学基础。临证从“痰瘀互结”论治一些疑难病重症,常获显效。是中医病机学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津血同源,如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微于经脉之外者为津液,赖脏腑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说明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故在病理状态下,津凝则为痰,血滞则成瘀,痰聚则血结,血凝则痰生,以致互为因果同病,杂合为患,以而为痰瘀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1、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要点 痰瘀互结证辨证关键首重苔脉 痰证的舌象,多从舌苔反映:患者苔多白厚或黄,化热则苔黄腻;瘀的舌象,多从舌质反映;患者舌质多暗紫或有瘀点、瘀斑;另若此类患者阳气不足,表现在舌象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痰证的脉象,以滑脉或弦脉为常见;瘀证的脉象则以涩脉为主。痰瘀互结证之脉象可见弦、滑或沉涩,并视痰瘀之侧重不同而有别:痰胜于瘀者,其脉以滑或弦为主;瘀胜于痰者,其脉则以涩为主。 痰瘀互结证的常见临床表现 1.2.1 疼痛疼痛是痰瘀互结为病最常见的症状。《张氏医通》云:“痰挟死血,随后攻注,流走刺痛。”痰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此疼痛多部位固定,或刺痛,或持续性阵痛,且疼痛较顽固。疼痛的具体部位常为痰瘀聚集之处:如痰瘀聚于心则胸痹心痛;聚于肝则胁痛;聚于胞宫则痛经;聚于经络则关节疼痛拘急……其中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者,常偏于瘀痛;疼痛重着缠绵,经久不愈,偏于痰阻致痛。但临床运用中两者很难绝对分开。

阳虚质兼痰湿质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健康状态信息,经过中医专家组分析和评估,我们为您提供如下报告: 体质类型和易患疾病 根据中医体质测评,您体质和易患疾病的情况如下: 1、体质类型:阳虚质兼痰湿质。 2、易患疾病:易患痰饮、肿胀、泄泻、惊悸一类。也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 相关知识: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一种平和,八种偏颇。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 ●阳虚质:阳虚质的人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性格多沉静、内向,耐夏不耐冬。 ●常见表现: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食,体温常偏低,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等。 ●痰湿质:痰湿质的人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形体肥胖,面部皮肤油脂较多,胸闷,痰多,性格稳重、恭谦、豁达,易中风,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常见表现:体型肥胖,为人温和恭谦,是典型的老好人。脸有些黄胖还比较油,眼泡总是浮肿。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容易觉得困倦,还会胸闷,痰多。大便一般正常或比较软散,小便不多或微浊。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 健康状态

根据您所填写的亚健康状态测评信息,您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建议:请您根据我们为您提供的《VIP辩体施养方案》,注意摄生保养,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相关知识: ●亚健康状态测评:是基于北京市科技项目《北京地区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措施及证治规律的研究》所制定的亚健康筛选表进行测评。该表通过评分测评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其内涵与中医学一直所倡导的“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不谋而和。 ●健康状态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人体在不同年龄的阶段、不同的生活环境内,会呈现不同的健康水平。选择科学生活方式,进行预防保健,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自然环境适应能力 根据中医体质及亚健康测评,您目前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在秋冬季节,阳虚质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同时,阳虚质也要避免长期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 建议:您根据我们为您提供的《VIP辩体施养方案》,根据您的体质类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一个科学合理、舒适清净的养生环境,对您改善偏颇体质,保障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知识: ●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适应的程度。人与自然界休戚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是人适应环境能力的重要体现,而人体体质差异又导致其对外界气候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同。 ●自然条件的差异,如气候、水土性质等能够影响人体体质,如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提出“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而《吕氏春秋》云:“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

中风病病因病机-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病病因病机-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现搜集整理了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中风病病因病机,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中西医助理医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1.积损正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 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 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 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 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 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 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 1 / 1

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胸痹痰瘀互结证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疗程为2周。分别于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 %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联合用药未见明显的药物副作用,治疗安全,疗效可靠。 【关键词】胸痹;痰瘀互结证 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胸闷胸痛,呼吸欠畅,喘息不得卧等症状。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冠心病心绞痛。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辩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所纳入病例均具有胸痹主症,符合中医胸痹痰瘀互结证诊断及冠心病心绞痛诊断。 1. 2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中医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71岁,平均5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心绞痛严重程度及血脂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采用西医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同时应用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以及调脂(辛伐他汀)等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2. 2 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药物组成:藿香10 g,佩兰10 g,降香15 g,五灵脂15 g,延胡索15 g,丹参30 g,枳

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模板

患者,男性,7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月余"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7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月余"收入我科。既往有吸烟史。 2、入院症见:神清,精神一般,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睡眠欠佳,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查体示: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诊断依据: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摘要:患者男性,岁,神清,精神一般,左侧肢体乏力,胃纳可,睡眠欠佳,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辨病依据: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故证属"痰瘀阻络"。 辩证依据:因患者年老体弱且偏嗜肥甘,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若脾虚肝郁,易化生内风及痰浊,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故见肢体乏力,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属"痰瘀阻络"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饮食不节;病机为痰瘀阻络,脑脉痹阻,经络不畅;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为本,肝郁夹痰为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者亦可急性起病,但多表现为双侧肢体无力,与中风病之半身不遂不同。。

贾斌教授从痰瘀辨治疾病经验

贾斌教授从痰瘀辨治疾病经验 贾育新1,浦斌红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收稿日期:2001—09—27;修回日期:2001—12—19 作者简介:贾育新(1962-),女,副教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工作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摘 要:贾斌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痰瘀致病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在诊治多种病症中,善于识病认症,依据引发痰瘀的病理机制不同,而采用不同治法,但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之法必兼而用之,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关键词:贾斌;痰瘀;辨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02)01-0003-02 贾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对中医病 因病机学说中的痰饮瘀血认识透彻,理解颇深。 在临证时,善于运用痰瘀理论去分析病症,若其 病症为痰瘀所致者,即可采用活血化瘀,化痰软 坚散结之法治之,往往提高了疗效。笔者随师学 习,侍诊左右,耳提面命,获益甚丰,兹摘录跟 师笔记一隅如下: 1 胸痹 胸痹多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缺血性心脏病,主 因胸阳不足,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 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 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吾师 认为此病症是本虚标实。本虚即胸阳不足或心阳 心气亏虚,标实即痰浊、瘀血、气郁、寒凝,尤以痰瘀 交阻为主,临床应标本兼治,方能奏效。 病案1:周某,女,69岁,护士,1999年9 月24日初诊。心悸、胸闷、偶发心痛半月,患者 自述1992年即被诊为“冠心病”,时常有心悸、 心慌,服用“地奥心血康”病情稳定。本次因劳 累、天气变化而病情加重。刻诊:心悸、心慌、 胸闷气短,动则加甚,偶发心痛,痛呈针刺样, 伴有咳嗽,咯白痰,手足不温,畏寒,晨起右手 浮肿,面色苍白略有虚浮,胃脘不适,睡眠尚可, 二便正常,舌淡暗胖嫩,边有瘀点,苔薄白润, 脉弱,证属心阳不足,痰瘀交阻,宜温通心阳, 宽胸化痰,活血化瘀,桂枝加附汤合瓜蒌薤白半 夏汤加减治之。药用:桂枝15g 、炙甘草10g 、 白芍15g 、黑附片10g 、瓜蒌15g 、薤白15g 、 半夏10g 、茯苓15g 、党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郁金10g 、香附10g 、川芎10g 、鸡血藤30g 、延胡索15g 、丹参15g 、黄芪30g 、当归10g 、炒薏苡仁30g 。药进4剂,心悸、心慌、胸闷、右手浮肿减轻,曾发一次心痛,原方继服6剂,患者自感上楼才心悸心慌,右手浮肿已消,未再心痛,此后随症加减治之,共进24剂,病情平稳,心痛未再发作。2 肝癖(脂肪肝)中医认为肝癖是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瘀积于肝,以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病症。吾师认为肝癖是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影响津血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治疗时以疏泄肝气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病案2:高某,女,48岁,炊事员,2000年11月28日初诊。右胁胀痛1周,患者1周前因外感而感觉右胁部胀痛,分别到两家医院做B 超、CT 检查均提示:“脂肪肝”。患者因平素身体健康,突发此病,倍感焦急,求助于吾师。现见患者右胁部胀痛,偶有针刺样疼痛,时有恶心、胸闷、五心烦热、腰痛,体胖,颜面红,唇红,大便正常,睡眠尚可,舌淡红,边有瘀点,苔淡黄微腻,脉弦。证属肝失疏泄,气郁痰凝血瘀。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之。药用:柴胡15g 、香附10g 、陈皮10g 、枳壳10g 、炙甘草6g 、白芍15g 、茵陈30g 、郁金10g 、天花粉15g 、石斛15g 、枸杞子15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5g 、丹参15g 、三棱15g 、莪术15g 、鸡内金10g 、焦三仙各15g 、藿香10g 、佩兰10g 、炒薏苡仁30g 、贝母10g 。药进3剂,右胁胀痛减轻,恶心消失,原方去藿香、佩兰、天花粉、石斛,加虎杖15g 、生牡蛎20g ,又进20剂后,右胁疼痛消失,面色由红转成红黄,隐隐有泽,口唇由红转成淡红色。由于患者加强锻炼,体重亦减轻。为巩— 3—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药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方基才 安徽省桐城市中医医院231400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综述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属中医的/中风0范畴。一份调查[1]显示,在经CT诊断的病例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比例在1.67B1和2.44B1之间,证实我国人群中脑卒中发病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所以,对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以西医内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曾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10余年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现概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机制的认识 传统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积损正衰,烦劳过度,劳倦内伤,睥失健运,痰浊内生,五志所伤,情志过极,或兼外邪侵袭,痹阻经络。其发作的常见诱因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饮食不节等。总之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引起一系列证状。其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2]。现代病因学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由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微循环缺血有关的内皮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有关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改变[3、4、5]与经脉瘀阻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证候研究也发现气虚血瘀在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郭改会等[6]对170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证候特点分析发现,气虚和血瘀无论在中年或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中还是病理机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郭氏将17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2类9个证型,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表现有气虚血瘀的特点,因而认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直接病机主要为血瘀脉络,而气虚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朱天民等[7]认为,正气耗损、脑脉瘀阻是脑梗死的病理环节,因此,在治法上,祛瘀通脉、补气活血应贯彻始终。但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要分期、分阶段辨证论治。因此,血脉瘀阻作为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绝大多数中医学者的重视,从而在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大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近有学者提出/缺血性中风属阴类证0、/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0。认为中风病致病因素多,病情复杂;发病后,病理生理更加复杂,加之颅脑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具有完整性,要全方位采用各种给药途径,各种治疗手段,应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才能全面兼顾,提高疗效。[8]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1重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髓。缺血性中风是由于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脑髓神机受损[2]。显然其病机中广泛存在着血瘀证,因此,大多数医家在治疗上不但重视辨证施治,还强调辨病施治。针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血瘀证进行相应治疗。由于医家们对辨病辨证的认识不同,有人以辨证分型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剂;有的则以益气活血为主辅以辨证施治汤剂;有的则偏重于某一二个证型的认识而予以相应的治法方药施治;有人则在方药中兼顾各种兼证。早在十多年前王永炎等[9]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将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风痰上扰、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并配以丹参、赤芍、郁金组成的复方活血注射液治疗,有效率达80.0%,与单用辨证论治的疗效(62.5%)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郭氏[6]将17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9个证型,主要采用有益气活血作用的通络熄风注射液或和低右静滴,根据不同证候辅以中医辨证论治汤药、对症西药及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有效率89.58%。并提出辨证治疗原则:1均应强调活血化瘀。o根据不同兼证配合不同治疗等。方基才[10]将4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分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痰热腑实三型辨证施治,辅以西药对症处理,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0.86%,比单纯西药对照组(68.74%)明显为优(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刘健等[11]观察到缺血性中风不同时期均有一定比例的阴虚血瘀证存在,并推断阴虚血瘀证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故拟滋阴活血的/补阴通脑汤0治疗42例缺血性中风,取得较好的

中风病病因病机探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4月第5卷第7期?883? 中风病病因病机探析 胡龙涛1,蔡芳妮1,王亚丽2 摘要:中风病属常见脑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通过研究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外风侵袭、肝风内动、痰瘀滞络、气虚血瘀、肝腎阴虚,而其发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相互影响所致,病机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详察病机,辨证施治。 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外风侵袭;肝风内动;痰瘀滞络;气虚血瘀;肝腎阴虚 中图分类号:R743 R255.文献标识码:A d〇i:0. 3969jS s n._L672-_L349.2017.07. 038 文章编号:1672-1349(2017) 07-0883-03 中风病属中医四大疑难病症之首,《读医随笔》言到:中风者,人间第一大病也”。中医药对于中风病的 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但由于不同医家对于病因病机 的认识各有不同,影响了诊疗经验的推广。因此,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研究,能够对中风病的临床防治工 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1外风侵袭 中风病之所以命名为“风”,不仅是由于其发病较急、进展迅速,如“风”善行数变之性,更是由于中风病 的发生和发展均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风论》中提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首次提出了风邪直接侵袭人体,可以导致病人肢体不遂,发为中风病,而且首次记载了中风的 特征性症状:偏枯。《灵枢?九宫八风》中记载: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说明了中风 病由于风邪所中部位的不同而预后各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之中有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正气引邪,歪僻不遂”。首次提出了“中风”这一病名,并且详细论述 了中风病的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侵袭所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论述到:风半身不 随候: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也认为脾胃亏虚、气血不足是中风病发病的内在 因素,而风邪侵袭则是中风病发病的外因、诱因。当代著名医家李可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多由 是于外风引动内风或体内的阳气异动而化风,上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973829) 作者单位:1.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陕西安康725000),E-mail:hulong—tao1989@https://www.doczj.com/doc/2410813137.html,;2.陕西中医药大学 引用信息:胡龙涛,蔡芳妮,王亚丽.中风病病因病机探析[J].中西医结 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7)883-885.清窍所致[1]。王康锋等[2]认为外风侵袭学说属于中风病病因学说之中的重要部分。赵乾龙[3]亦认为外风在中风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是引发和加重内 风的因素。多项流行病学调查[46]也显示:无论是缺血性中风或是出血性中风,其发病时间均存在着明显的 季节分布特点:均以冬季高发,而夏季发病率则较低,且中风的发病率与气温的突然变化有密切关系。以上理论及调查研究均证明风寒邪气侵袭机体为中风发病的主要诱因。 2肝风内动 肝主疏泄,是调节机体气血运行、平衡的重要枢纽,主司调畅人体的气机运动。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功 能正常协调,气血运行才能够各循其道,人体各项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述:阴阳平均,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曰平人”。肝脏体阴而用阳,若肝的枢机作用不利,阳气亢盛而上逆,肝主藏血功能亦随之失常,血随气逆,上冲脑窍。脑为清窍,手足阳经交汇之所,主司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脑窍被上逆之气血所蒙蔽,功能失司,阳经气血受阻,筋脉不通,肢体活动不遂,即为中风。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肝在志为怒,如若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不同,郁滞日久则化为热;或是由于暴怒伤肝,致使肝阳暴涨,引发内风,风阳上扰,气血随之上逆,闭 阻脑络,发为中风病。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肝为风木之脏,风气偏盛就易于引动肝风,内外之风相合,侵袭机体,风邪伤人,首先侵袭于阳位,头为诸阳之会,首先为内外风邪所伤,风邪引动头脑气血逆乱,气血妄行,溢于脉外,脑络被瘀血阻滞不通,清窍失司,肢体失用,发为中风病。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门》中所言: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近代医家张山雷认为:中风“以内风二字,揭诸天下,而顾名思义,易得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