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下面西安专业影视制作就具体讲一讲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的不同功能,还有采访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有用的纪录片采访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

纪录片采访问题,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因此,事先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采访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类罗列,开始时对提的问题尽可能多列一些,再慢慢推敲一个个删减,最后列出必需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顺序进行罗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罗列,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地点进行罗列。

提的问题切忌空洞、不得要领,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有深度。有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剪辑明知故问的。有些问题适合正式的一对一的访谈,有些问题则适合在行动的过程中闲聊式的进行。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的问题则是开放式的。这些都要依据采访问题的不同功能而定。

对于设计的问题只是一个参考,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视具体情况作适度的调整。

2、提问的时机

相比较来说,采访时机的把握,纪录片要比其它的片种讲究得多。一方面因为纪录片的采访具有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比较长,可供采访的场景和时机比较多。

如果采访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就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反之,如果一段采访时机把握的恰当,也许原本是一个一般的话题也能发掘出较多的意味来。

把握采访时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气氛。在一些真实的采访之前,通常会先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等到采访对象轻松下来了在进入正题。当然,至于何时进入正题,自己心里有数即可,无需提醒对方。

二、学会观察、适时推进。在访谈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出来的一些别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进一步追问下去。

三、把握情绪、控制节奏。整个采访过程,应该考虑被采访人的情绪,作节奏上的把握。该暂停就得暂停,该延长就的延长。如果进行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应该找个机会圆圆场,或者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反之,如果整个气氛不错,只要对方不提出终止,则可以适当延长原来约定的采访时间,使得采访更为充分。

四、总体布局。就纪录片创作的规律来讲,重要话题的采访应该放在整个创作过程块结束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对拍摄对象已经熟悉了,可以有交流感,不至于太生硬,采访也容易深入。另外,这时对整体的结构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以使采访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有遗漏。

五、互动。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是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需要与被采访人员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性的关系。那样的一种状态,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真情实感。

六、尊重对方、宁可失去时机。纪录片创作应该淡化功利色彩,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以致不顾对被拍摄人员造成伤害。不要触及隐私,不要让人回忆不愿回忆的痛苦的事情,不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对方。宁可失去一个很难得到机会,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这样,才不至于偏离纪录片的本性。

3、倾听也是交流,不语也是采访

并非只有不断的发问才是采访,也并非不停的说话才是交流。对于有的场合来说,要学会倾听,要学会不语。当人家进入一种充满情感的叙述状态的时候,或者当人家进入一种充

满情思的沉思状态的时候,一定不要屏住呼吸,用一种充满理解和交流的眼光注视着对方,不要有片刻游离,因为那样你可能会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味的东西。

4、采访的环境

一、不同性格的人,环境的问题重要性并不一样。有的人要较强的表现欲,对于采访场合的约束并不敏感,这种情况环境的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的人对于采访的外部的环境比较敏感,会成为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就得精心安排采访的场所。

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中《初来乍到》一集里的两个人物:韩松和王尔敏,就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一个话语不断,一个这话语很少。因此,对他们的采访,场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的话题,应该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去采访。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不一样,室内与室外也不一样。因此,对于那些严肃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在工作的环境中进行采访;而那些休闲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安排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还有的话题适合在活动中同步进行,那样,不仅能使人物的表情显得自然,还可以使画面显得饱满。

三、有些话题带有求证的色彩,环境的安排就不仅是气氛的问题了,还会直接影响到真实性问题。对于这种的问题采访,环境的选择应该特别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带到第一现场去。

四、要注意拍摄的效果。有的地方太暗,光线会有问题;有的地方太窄,镜头无法调度;有的地方太吵,声音不能保证;有的地方过于开放,围观的人群会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因此,以上的这些地方,都不适合作采访的场所。

五、采访者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纪录片的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记者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介入型和旁观型。介入型可以依据介入程度的不同分为参与、亲历、调查、审视等几种,旁观型又可以分为旁观和偷窥两种。

不同的角色定位,会使现场的各种关系发生变化,也影响到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画面的构图,等等。因此,拍摄之前,应该先明确记者的角色定位,这是统领采访全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些片子视角不统一,记者的角色定位也总在游移,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片子调子不统一,容易引起混乱。

如果是记者介入型的纪录片,记者可能会出镜,她所提的问题也可能要剪刀片子当中作为叙述的一部分,而且通常会以记者的活动作为片子的结构线索;如果记者是旁观型的纪录片,记者通常不出镜,他说提的问题也会被剪掉,片子的结构线通常是被拍摄对象的活动。

第六讲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界的许多同仁都有这样的观点:纪录片的成败,70% 取决于拍摄。足见拍摄这个环节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位置。

纪录片的拍摄与剧情片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明显的特色。最主要的一点是纪录片抓取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题材,而剧情片拍摄的是虚构的扮演的内容;其次是纪录片拍摄主动性很大,而剧情片更多的是被动式的;第三,纪录片拍摄很多时候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则是在一个静态的情境中按设定的方式完成的;第四,纪录片多为纪实性的风格,非常注意同期声的采制,画面中的多种元素是一次性组合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画面和声音通常是分开采录的;还有,就是纪录片镜头语言很少象剧情片那样细致调度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分切镜头来往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更多的是采用长镜头的语言,等等。画面语言的一些基本的语法方面的问题,在此不作赘述,下面就纪录片拍摄应该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1、怎样才是好的纪录片摄影

说实在我国的纪录片界对纪录片摄影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这一点在每次纪录片评奖时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在应该把最佳摄影投给谁的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

有人认为应该奖励那些拍得漂亮讲究用光、注重构图、片的漂亮的作品;有的则坚决把票投给那些捕捉到突发事件并能从容记录下来的作品。从纪录片的本性以及价值的追求来说,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内容的真实还原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首先重要的。

但是对于前者也并不全然否定,其实,在国内对于纪录片的摄影太不讲究画面质量,应该倡导注重画面的美,关键在于该不该用漂亮的画面,漂亮的画面用在那里,得不得当。1996年到香港拍摄一部关于粤剧演员的纪录片,当时请了一个一直以来从事剧情片拍摄的摄像,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观念和手法上的差异。譬如,他会对演员苦练武戏跌倒摔伤的场景,还有她的母亲拿着毛巾追着为一直排练的她擦汗的这样一些典型的场景和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视而不见,或不知所措。不习惯抓拍生活当中的场景,而是习惯于设计好场景,然后进行摆拍,而且会在现场一边拍摄一边看回放,直到对画面的构图、光线等都满意才借着拍摄后面的镜头。至于在这过程中溜走多少有意思的细节漠不关心。其实,这已经背离了纪录片的追求,如果以牺牲好的细节和内容为代价,换取漂亮的构图,是不值得的。

2、摄影风格与内容的匹配

纪录片摄影的风格与题材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如果画面的风格与所反映的内容之间不匹配,就像一个人穿了不得体的衣服,会觉得很别扭。因此,纪录片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环境的特点以及生活特点,都对纪录片摄影有不同的风格要求,只有彼此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语言才具有表现力。

当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拍摄的时候,突然发现,面对如此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一切技巧性的拍摄手法都会变成雕虫小技,缺乏表现力。同样,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平实的劳动阶层的时候,花哨的手法肯定会显得非常不得体。

3、镜头的叙述能力

纪录片之所以有力量,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具有打动人心或震撼人心的品性。而要展示这种品性,镜头本身的叙述能力是很关键的。如果镜头语言缺少这种能力,而是靠别的手段来完成叙述,纪录片的魅力就会衰减许多。

观摩:《记者亲历911》。

4、长镜头该有多长

纪录片因为要还原生活,展示过程,采用最具纪实色彩的长镜头是很自然的事。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许多纪录片中所谓的长镜头,水分过多,缺少信息量,也显得没有张力,而且往往是严重破坏了片子的节奏。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

长镜头是与场面调度,有直接联系的。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是指导演对银幕画框中事物的安排,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府、仰、平、斜等不同视角,以及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巴赞倡导长镜头是要通过合理的场面调度,用不间断的镜头记录人和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遵守空间的统一性,从而也保证了完整性和真实性。长镜头本质上与蒙太奇是一样的,正因此,纵深场面调度的长镜头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In-camera editing),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蒙太奇。

可见,长镜头并不只是简单的指一个镜头纪录的时间相对的长,更应该注重的是这相对长的镜头所展示出来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内容的丰富性、情绪变化的丰富性。在纪录片的拍

摄中,不可能有演员的调度,因此,镜头的调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要通过镜头的调度去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人物活动及事件的过程。

那些没有灵魂的所谓的长镜头,是最容易拍的镜头,说的难听一点是偷懒和逃避。而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应该是最难拍的镜头,它需要调动综合的器官,还有综合的素质。

观摩:《达比亚》。

短纪录片《达比亚》中有多处长镜头,有的5分多钟,有的3分多钟,然而,我们看的时候一点也没觉得长。关键是镜头调度的非常到位,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场的关系,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有丰富的镜头内部语言的变化,以及准确的节奏感。

5、声音的采制

以前的观念中,所谓的画面值得只是影像,并不包括声音。现在,谁也不会不把声音看作是画面的一部分了,因为现代的设备所拍摄的画面,声画是不可分割的。

在纪录片中,画面中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声音是体现画面内容真实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声音的采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试想,没有声音,或者声音质量不好的画面的纪录片,能给人多大的可信度。

声音具有整合画面的功能。而同期声在某些纪录片中更是被当作结构的因素。因此,这纪录片的拍摄中,一定要注重声音的采制。

6、空镜头

空镜头拍摄起来往往会比较讲究构图和光线等形式感的元素。在纪录片中经常用作开篇时介绍环境,或片中的抒情段落、转场、缓释情绪、营造节奏等,有时还用以制造意象。不管如何,它是有用处的,应该与别的画面配合起来,成为整个画面系统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游离的、可有可无的。

观摩:《背篓电影院》。

观摩:《空山》。

这两部纪录片出自同一个摄影,中间同样用了许多空镜头,不过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

《背篓电影院》反映的是山区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生活,以及电影给村民们带来的乐趣和电影在这里的特殊的社会功能,是一部纪实性的作品,而且山村的生活也很朴实。正因为如此,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唯美的空镜头画面,与片子总体的调子不太相称,显得有些游离。虽然画面本身非常精美、漂亮,然而放在这部片子的当中,就有如在一件很朴素的衣服上补了几块特别华丽的补丁,并不合适。

相反,《空山》这部纪录片整体的风格是非写实的,有不少写意的成分,意境的营造就成了一种需要,而片中的那些空镜头画面对此恰恰是起了作用的,不会让人觉得是漂浮着没有根的。因此,一部片子的影像系统应该有一个整体基调,空镜头也一样。

7、情感的投入

对于某些带有情感色彩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并不仅仅是纪录,还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画面有了灵魂和生命。这样的状态,只有到了融入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情境当中,才有可能。当然,这种融入,应该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真实感受和还原,并不是一种主观的随意性。这是的摄影机似乎是作者身体的一个部分,作者会用它去触摸、抚慰拍摄对象。8、保持原生态

更多的纪录片拍摄,是要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尽量让拍摄对象忽略摄影机及其背后的人的存在。为此,摄影机的位置、灯光的方向、以及话筒的距离等,都得考虑到是不是构成对现实关系的破坏。

其实,摄影机出现的难免会改变生活的原生态。日本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申介就干脆主张强化摄影机的存在,就把它当作生活的一个部分,记录的是在摄像机面前的人们。我们

曾经去拍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户罗布人的后代的纪录片,有一段是拍家庭主妇到50里外的一个小集市赶集,途经她的娘家。等她从娘家出来时,我们发现她已经换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并告诉我们这样拍出来会好看一些。我们开始就得有点苦笑不得,后来一想,干脆把这个突变的因素用足,因为,它很好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当时的心态。

还有一次是去西藏拍摄扎什仑布寺,小喇嘛面对摄影机没有任何的局促不安,只是充满了好奇。开始还留点距离,不一会儿,就要把摄像机拿去自己拍了。这一段记录下来同样可以生动表现当时的真实情景:摄像机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奇心和无穷的乐趣。

《北京的风很大》这部片子,则更是把摄影机当作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整部片子剧是要展示不同阶层的人,突然面对摄影机时的种种真实反应。

观摩:《北京的风很大》。

另外一个特别的片子是《小屋》。这部片子的拍摄,摄影机的角色非常的尴尬。它被架在几层楼高的窗口,俯拍几家生活在垃圾堆旁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偷拍的,却被他们发现了,于是他们的言行始终表现出被偷看情况下的那种压迫和不安。这样就严重破坏了原生态,观众看了会觉得很难受。

观摩:《小屋》。

9、三脚架

许多人主张纪录片的摄影是可以,甚至提倡不使用三脚架的。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的运动,才显得真实。这是对真实的一种形式化的、外在的、肤浅的解释。且不用说有的远距离的物体,没有三脚架根本无法拍摄,就从画面的美感的角度来说,三脚架山拍摄的稳定的画面,远比抖动的画面好看。因此,不要因为三脚架的重量,就经常把它舍弃。有时实在是不能带它,也应该用别的方法来代替,如解下你的皮带挂在脖子上,然后用它托住摄像机的后部,以使机器稳一点。

10、磁带、电池的合理安排

如果特别出彩的一幕出现在你的眼前,你却发现磁带或电池已经用完了,那种懊恼会让长期耿耿于怀的。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使用相对有限的磁带和电池,也是一个有经验的摄影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拍摄的那两个法国兄弟碰到911这种千载难逢的突发事件时,却因没有磁带或电池没有电而无法记录的那种痛苦。除此以外,还得注意在正式采访之前也要换上新的磁带和充足了电的电池,以免正在兴头上,却不得不告诉被采访对象先停一停。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就是把拍摄回来的镜头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剪接在一起,并利用多种元素,通过多种编辑手段使之成为一个供人观看的片子。后期的制作包括很多步骤:做场记、听写同期声和采访内容、制订编辑大纲、确立叙述结构、设计叙事的节奏,完成粗剪和细剪。在这个过程中,音频部分的处理同时进行。

在纪录片的整个创作中,后期的工作也很重要。不少片子的结构,以及主题的提升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1、后期工作的第一步:场记

纪录片的片比比期一般的节目要大得多,通常在1:10以上,特别是一些纪实风格的片子,以及自然环境、动物类的片子,更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因此,在正式编辑之前,首先对拍回来的素材认真做好场记,可以使整个编辑工作事半功倍。

其实,部分的场记工作在钱其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拍摄时,每拍完一盘磁带,都需要作简单的纪录,包括拍摄的事件、地点、大致的内容、采访人物的姓名等。当然,后期做的场记要详细得多。

做场记之前,首先应该设计一张场记单,以便把各种不同的内容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下面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场记单的设计。

首先得对每盘磁带进行编号。编号的方式既可以是按照拍摄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类别,譬如采访的内容整理在一起,空镜头放在一起等。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往往在拍摄时就会把空镜头拍在同一盘带子里,也会把采访集中在一起。这样,编辑的时候就会方便得多。

其次,对每盘磁带按照场记单所设计的项目进行记录。

第三,把采访的内容或同期声进行听写。现在,有专门的速记公司,他们可以很快地把采访内容藤写出来。不过,时间不是太紧的话,应该自己来做,有味,这本身就是一个梳理和筛选的过程。

第四,对那些拍得好的镜头,或采访中讲得精彩的段落,应该特别注明,并把场记当作得更细一些。

2、制定编辑大纲

做场记可以对所拍摄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对心中那个若隐若现的片子大致结构轮廓的可行性有一个初步的印证。当然,正式编辑以前,制定一个编辑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在前期拍摄的内容选择和人物选择时就已经对片子的主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确立,如果拍摄的过程是围绕那个主题展开的,那么,编辑大纲至少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以依据原先设计的主题来制定。但是,假设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围绕设计的主题进行,在确定编辑大纲时就应该提出弥补那些缺失的办法。

制定编辑大纲有点像是在纸上做的剪接,就是在正式操机编辑之前,必须先设计好片子大致的结构框架,特别是从叙事的角度设计故事的线索、结构和节奏,起承转合的安排。而这个环节对于时间的处理应该是很重视的。纪录片的叙述通常会以事件的因果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当然,如果改变原来事件发生的次序能产生很好的戏剧效果,也不是不可以的。

编辑大纲像是一个蓝图,你的一些不同的理念都可以在这里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有多种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调整,最终确立一个最佳方案。

3、结构的设计

一部纪录片叙事是否成功,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意图,很好地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结构的问题。结构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纪录片的结构,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整体布局,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节奏感。一是内部构造,对影片中各部分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较之故事片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限制,也没有任何脚本可循,而是仰赖生活本身的逻辑自然天成,这一特点为纪录片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可能,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只是平铺直叙地堆砌材料或漫无目的的从一个议题到另一个议题,就不可能有力地表达主题和思想,也就不可能吸引观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形式的探求,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既使踩着自己的脚印走是行不得的。"电视作品反映题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创作个体的不同个性风格,以及电视观众对作品欣赏风味不断变化,都要求电视作品的结构形成的多样化,而对一个题材,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必须得认真考虑清楚的。

结构形式是电视创作中最活跃的成份,对于同类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结构的固定格式虽没有,当还是有一些创作规律的。所以,有必要了解结构的基本要求,掌握结构的基本方法。

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做到自然、完整、严谨、新颖、统一。

①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事物本身内部的条理性也是结构片子的依据。

纪录片结构方式的主观性强,它靠蒙太奇把画面联结在一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

制,自由地跳动,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方法。但是,无论怎样的组织安排,都不应为形式而形式,而是考虑事实所能提供的逻辑基础,使结构形态的运行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②完整。它要求电视作品在结构上应该形成一个整体,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

一般来说,纪录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为结构框架,经常要把一些不完整的片断,甚至是零碎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形态,使人对这些片断材料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完整性是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叙事清晰,完整的前提,不然观众会弄不明白是"说什么"。结构不完整,事件的因果关系也不会完整。

观摩:《达比亚》。

《达比亚》尽管是一个短篇,内容很丰富而且充满张力,可解读的东西很多,而且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也很完整,称的上是一部丰富、隽永、精巧的片子。

③新颖。就是要使作品的结构既要符合叙事内容的特性,又要有叙事者的个性风格。不能总用相同的模式去套编丰富多样的不同题材。也不能出现了一种新款的模式就纷纷效仿,不管这种结构形式与内容对不对路。一部好的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殊本质以及作者的独特理解。如《消失的大河桥》一片的结构,采用的是章回体的结构,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观摩:《消失的大河桥》。

④严谨,它要求电视作品结构要严密,精巧、工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主次要得当,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这会使观众不知所云。

结构的严谨首先要重视思维逻辑的严谨,要对影片内容发展趋向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详略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组织严密、无懈可击。但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许多以人、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题材,自然真实远比严谨要重要。因为真实的生活现象不可能那么有条不紊,工工整整。硬把它条理化、逻辑化,有时反而会失掉真实感。

⑤统一。这里的统一,一方面是指结构形式要与叙事内容的内在节奏取得一种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结构形式本身要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全篇贯通。

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首先要看题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特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追求一种新颖的个性化人叙事方式,以便能让观众产生兴趣,得到好的观赏传播效果。

在构思一部纪录片的结构时,首先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清理思路,二是确定框架。

如何把散乱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首先创作者要对这些材料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影片的发展进程有预先的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就是清理思路,使创作思维更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只有思路清晰,才能使作品顺畅完整。思路混乱,一定导致结构混乱。所以,清理思想对组织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确定框架,就是要事先对整个电视片的布局有一个大体的总设想。比如这作品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大致分成几个段落,每段的内容是什么,这几个段落以怎样的层次发展,哪一部分材料最重要、应该成为高潮、高潮放在哪里合适等等。这个大致的结构布局,可以勾勒出作品听轮廓。

这两个步骤都是确立适当的叙事方法所不可逾越的,只有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思考并构思出作品的总体布局后,才能着手选择具体的结构形式。

结构,是电视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组织方式。电视作品的叙事常为段落为单位展开的,段落是组织情节材料的自然单位,也是展开作品叙事过程中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自然步骤。但是一个段落只能展开作品基本主题思想的某个别方面,一部完整作品的多个部分要靠有个性的富有创造力的结构才能连成一气。因此叙事中各内容层次的组织安排统一

于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结构之中。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的纪录片几种结构形态:

一、顺序式结构

在纪录片的结构形态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透过时间的线性来统领镜头的编排。因为,时间因素本身所潜藏着的那种逻辑关系,就是一个天然的结构。顺序式结构就是一种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次序组织情节叙事结构,它是以时间为走向轴线的。它要求叙事趋向沿因果链条从事件的开始进入具体的冲突,然后有条不紊地被强化,推向一个高潮,当高潮以某种方式缓解时,叙事结束。这种结构强调情节的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讲究起、承、转、合,要求有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这种结构形式,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因此它也常常作为接近生活的纪录片叙事的结构形态。

顺序式结构可以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随着事态发展中时间的进程来把事实内容逐渐展示给观众。还可以以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作为线索来展开叙事内容。

顺序式的结构往往截取生活当中的一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年,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一个阶段。起点和落点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正凤剧社》从低潮处起,高潮处落,自然就给人以向上的暗示,反之则不然。

观摩:《正凤剧社》。

二、交叉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着内在联系的线索进行交叉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这种结构方式交叉片断的安排要推动结构的整体发展。对片断的分切、组合要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在对比或队列中造成一种冲撞或加强,以拓展主题意义。

这种交叉式的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被打乱,然而它一般同是一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境下的对列比较,它们之间是有相关联相互衔接的,并在共同的作用下加强深化了主题思想。

观摩:《远去的老马》。

三、板块式结构

这种结构与交叉式结构的区别是几大板块中的主体往往是不同的,它虽然也是由两条或更多条线索,然而不是交叉安排,而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块内容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因此可心说每个板块中的小结构则是一种顺序式结构。

各板块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只不过不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联结,而是统领于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下的一种主观化的联结。它们往往人一个基点出发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展现一个总的主题或事件。因此它不太注意外在形态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它有利于表现繁杂丰富的内容,它靠结构把不同主体事件整全在一个主题之中。

观摩:《沙与海》。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4、节奏的把握

节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节奏源于运动。宇宙间万物,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会有运动,也都会有节奏。影视作品也是由一系列连续活动的影像排列组合而成,其间自然也会产生节奏,而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影视作品叙事中的节奏形态是多重的,最基本的有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而外部节奏是由画面上一切

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切换的速度产生的。内部节奏的产生除了人物的言语动作外,还可通过场面调度和蒙太奇的手法来实现。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不管怎样,都应该依据影视作品内容和结构的要求来安排起伏变化,并做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有机统一。

纪录片的节奏形态要简单一些。因为纪录片主要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录,其节奏通常会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现实生活为基调的纪录片比起虚构片中的故事来说,节奏会相对比较慢;二是主要把握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节奏。而这种对于节奏的把握,靠的是对于生活感受和理解。因此,纪录片创作在还原生活的时候,已经加入了作者的因素。

纪录片的还原生活的节奏,随着片子叙述视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叙述者作为"经历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亲历感受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还原生活本身的节奏。往往是作者追随某个事件的进程,并对它进行记录和描述。生活本身的节奏就应该是它的节奏,这是如果生活是处于一种常态下,它的节奏自然就是准确的;如果,生活已经被人为地打乱,节奏也是被打乱的。这个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应该清醒。

观摩:《半个世纪的乡恋》。

《半个世纪的乡恋》中所描述的韩国慰安妇李天英寻亲回国生活,就是被企业家和媒体打乱了的。因此,她的回国由不可能变得可能了,其代价是她的情感也被强加了别的成分。她回国后的许多事情并非出于她内心的需求,而是商业化、政治化了。这并不是生活原来的心态,节奏也就不是原来的形态。遗憾的是,在这个片子的作者依然把被改变了的生活节奏当作了生活原来的节奏,看起来难免会觉得不自然和缺乏人情味。二、叙述者作为"认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认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认识理解生活后表述生活的一种节奏。它是对生活内部节奏的描述。

二、叙述者作为"全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全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透析生活后的一种叙述节奏。

三、营造设计的节奏。现在纪录片一再强调情节化的叙述,主张设计营造纪录片的节奏,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活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按照设定的模式进行的,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要营造一种节奏,只能是外部的节奏的变化,而不应该触及生活内部的节奏。不然,纪录片的真实性会受到质疑。

纪录片拍摄手法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的那样,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形象化的政论 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西方的电影和我们的电影》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 (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比如伊文思的名作《早春》,我国优秀纪录片《在激流中》等。这一类影片对摄影和编辑、剪接技巧要求很高,不然会搞成枯燥无味的“大拼盘”。比较好的风光片还有南斯拉夫的《春》、《夏》,我国电视片《青岛》、《西藏见闻》、《瑶山行》也属这一类。 (4)集锦片。比如体育纪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介绍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纪录片,其欣赏性、知识性较强,也不一定有鲜明、突出的中心内容。比如《首都节日的舞台》、《体操》、《邯郸陶瓷》等。 (5)专访片。它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访问的摄影纪录。 3.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它包括揭示矛盾、展示矛盾、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比如《清流满壮乡》、《向青石山要水》等纪录片都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矛盾来展开影片的主题的。作为视觉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安排贯穿全片的主要形象。

纪录片拍摄方法

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因此,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绘圆法 把一部纪录片的主题或者中心,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片中所说的“核”作为“圆心”,而“半径”则是片中主人翁或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中央电视台编导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就是一部采用绘圆法拍摄纪录片的力作。 《远在北京的家》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全片通过四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经历,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这是贯穿全片的圆心。片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把她们从到保姆介绍所找工作到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过程,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例如,第一个段落是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偏僻小村拍摄的。讲述的是春节刚过,农村姑娘张某就要远离父母双亲,到北京去做保姆。这是刚刚够上成年的她第一次出远门,远处传来的稀稀的鞭炮声,母亲给她梳头、奶奶的眼泪,一家人围着吃饭,复杂的心情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当载着姑娘们的汽车渐渐远去、并在屏幕中消失的时候,观众们所要关注的内容与片中的主人翁一样,“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 大凡从事电视编导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要拍摄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场景,那驾驭起来往往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这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而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纪录片《篮球梦》、中国纪录片《远去的村庄》,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 设定中心线法 在我国电视荧屏上,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制作方式。在众多的被拍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作者依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整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我们早已熟知的电视纪录片舞台上,漫长的《丝绸之路》不再遥远,雄伟的长城尽收眼里。在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下,一个个复杂而庞大的内容被串联起来,构成一部部恢宏的电视作品。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就像是与陌生人的社交经历,只是把我们的眼睛变成镜头,把我们看见的一切用镜头语言记录下来,真实而又不失趣味,让人欲罢不能,这是我们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它的魅力。 首先是选题的确定,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综合了时代价值、创新视角、故事叙述、形象审美等几个纪录片选题原则后,确定了我们现在的主题《去留研》。因为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出guo读研究生,甚至我们小组的创作人员中也有要出guo读研的同学,但是许多同学对出guo读研的过程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正在准备中的同学也对其一知半解,因此我们想通过本纪录片帮助同学们了解“留研”这件事。 选题确定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因为特殊原因,我们小组的时间比别的组短了一周多,本来就紧凑的时间又不得不压缩,因此我们决定从身边相关的人入手,选定采访对象,节省与采访对象相处的时间。想要带同学了解留研的过程,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跟踪拍摄一个人的留研全过程,于是我们选择了四个分别处于留研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采访,从正在准备语言考试的尹盼同学,到已经通过语言考试和申请得到offer的陈天懿,到已经留研归来在英语机构教口语的徐臻老师,到在留学中介工作的梁珂,每一个人在

经历留研中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对象的采访能为观众完整呈现留研的全过程。 接下来是拍摄大纲的撰写,和采访问题的准备,我们是先准备采访问题,然后在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画面,依据这些画面来撰写拍摄大纲,这部分的难度因人而异,多看些纪录片就会有感觉了。 因为选题定得好,因此我们的拍摄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采访对象都非常配合也比较好相处,没有畏惧镜头,面对镜头也非常自然,这使我们的拍摄工作异常顺利。我们向学校借了一台DV和三脚架拍摄一些固定的镜头,我也自己带了手持云台,辅助拍摄一些动态镜头,在没有动态镜头需要拍摄时,给云台装上三脚架也可充当固定机位。 拍摄过程中,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固定镜头太少,推拉摇移太多,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比较不可取,我们下次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我们对于采访对象的提问过多,导致他们自己阐述的部分较少,并且不连贯,这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吸取同学们分享的经验,以后采访前会让对象浏览一遍我们的问题并准备,然后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比较好了。

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指导教师/职称助教 作者姓名 年级/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3) 一、纪录片剪辑的探讨与分析 (4) 二、电视纪录片《站台》的故事结构分析 (4) 三、具体的制作任务和制作过程 (4) (一) 制作的主要任务 (4) (二)具体的制作过程 (4) 四、制作心得体会及经验总结 (8) 谢辞 (8)

电视纪录片《站台》的剪辑设计报告 摘要: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在剪辑的前首先考虑到是按照拍摄的素材来进行剪辑在片子的剪辑风格上把握好故事发展的节奏,因为纪录片所表现这些巡逻队员的目的是引发观众的思考。而观众的情绪是根据片子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故事的。章丘市铁道北路有一个特殊的巡逻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二十四小时监护胶济铁路章丘段,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只巡逻队的队长叫吕建国,吕建国曾在铁路一线工作,开过客运列车也开过货运列车。纪录片的目的是通过讲述吕队长带领队员巡逻的故事,展现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所作出的不平凡的贡献。故事主要分为吕队长带领队员巡逻、吕队长在巡逻时克服的种种困难、吕队长讲述自己与铁路的故事三个部分。 关键词:影视剪辑; 蒙太奇;剪辑风格; The television documentary " platform " clip design report abstract :The TV documentary is to real life as a creative material, based on a true story as the object, and carries on the artistic processing and display to show the true, nature, and the true causes people to think of the movie or television art form. In the clip of the first before considering security according to filming material to be edited. According to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4675654.html,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作者:任晔 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07期 摘要:人物纪录片以纪录人物为主,是对人的生活场景和真情实感的纪录。它通过人物 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百态折射社会现实,客观展现人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文章阐述了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创作的类型、创作结构及摄像与剪辑技巧,供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摄像剪辑技巧应用影像语言生活场景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15-01 目前新闻媒体中人物纪录片的制作是一项集体创作,它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上来 说,是创作者利用影像符号的排序组合及互动冲突来创造带有一定浓郁风格作品的象征。一般它是由策划、拍摄、采访、撰稿、剪辑、后期制作与包装等多个创作环节构成。其中,摄像和剪辑是人物纪录片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在图像基本规律的把握、表达要素的创作及主题挖掘等驾驭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物电视作品的优劣。 一、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 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首先是要忠实于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但是,从文本意义上来讲,它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话语载体及话语的组织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拓展话语的空间及结构话语的技巧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其次,创作主体应当体现强化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也就说人物纪录片要以注重记录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意义的人物或者事迹为主,充分展示他们特有时代中的风貌,抓住时代的脉搏挖掘他们身上的特性。 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类型 现在人物纪录片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如果按照拍摄的主题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人物命运型,歌颂人物品质型等,按照拍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艺术家、普通老百姓等,按照表现方式可以分为纯客观记录型或影响加解说词等。但不管哪一种在拍摄中都要发掘他们人物生活中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为己任。 三、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结构 拍摄人物纪录片时,一般地内容本身是没有结构的,有的是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所谓的结构就是由段落结构构成的,那么这个段落结构怎样来安排,这就出现了层次安排问题。而层次安排的方法一般也很多,比如说时间顺序,认识人物的过程,时空交叉平行剪辑等。文章拿时

纪录片拍摄技巧

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在我们生活中,纪录片是很常见的,那么怎么制作纪录片呢?传媒配音网给大 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在制作一部记录片之前,摄像师必须要了解这部纪录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只要先确定了所要表达的中心,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表现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内容,拍摄时要突出哪些重点,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心中有数,才能去等待细节、发现细节,才能去“挑”真正需要的细节,才能更明确的去寻找和主题相关的材料。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细节,只有让细节更多、更生动细节是纪录片的灵魂,一部纪录片给人最深印象的,往往就是那些细节,一个好的细节,效果远远超过一大堆平淡的镜头。而一部纪录片要有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关键就在摄像师。在纪录片拍摄中,很多摄像师常常感到细节很难拍到,也很难拍好,细节拍摄确实很难,但只要你认真去拍,就一定会拍到更多、更生动的细节。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细节呢,只有细心的去发现,我们才能把握住细节,细节的拍摄需要等,更需要发现,一个摄像师必须要有发现细节的能力。要发现细节,就要求摄像师要时刻观察,也要勤动脑筋,因为很多细节就在摄像师的身边。这些细节主要有两种,一种存在于拍摄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它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东西,但却能生动地表达主题,经过特写拍摄后,它往往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像《日子》中两只小狗状的热水袋、两位老人靠在一起的两头白发,另一种则存在于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它一般经常会出现,但你如果不留意就不会去拍,像《日子》中老太凝视老伴的眼神,两位老人坐在一起时偶尔拉着的手。要注意拍细节之后的细节,细节之后,往往还会有细节,甚至更好的细节,摄像师在拍好一个细节后,最好再拍一段,一个更生动的细节,也许就在这时被你拍到了。《日子》中,笔者在老伯老太吃饭时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夹菜的细节,但笔者没有关机,在7、8秒钟后,又拍到老太给老伯夹菜的镜头,这两个连续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两位老人的恩爱,而另一次,笔者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弹灰尘的细节。 一般细节的发现,纪录片作者运用主观镜头观照被写事物,主观镜头虽是基于作者本人的视角,但首先要符合受众的观赏心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受众探究的需求,合理地替代观众的眼睛,这才是成功的视觉引导,比如在《走进南沙》前期拍摄中,画面中的小艇剧烈地摇曳、海水沿面扑向镜头、晕船呕吐的痛苦的表情,这些是摆拍所不能达到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南中国海的“凶险”。这以细节被展现出来了,能有如此强烈感染力的镜头段落,这是拍摄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段运动构图的长镜头为纪录片增色许多,它把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融为一体,构建了真正的完美。这总细节往往能触动观众的共鸣。 纪录片走上商业化道路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 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

纪录片拍摄与剪辑

下面西安专业影视制作就具体讲一讲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的不同功能,还有采访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有用的纪录片采访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 纪录片采访问题,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因此,事先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采访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类罗列,开始时对提的问题尽可能多列一些,再慢慢推敲一个个删减,最后列出必需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顺序进行罗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罗列,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地点进行罗列。 提的问题切忌空洞、不得要领,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有深度。有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剪辑明知故问的。有些问题适合正式的一对一的访谈,有些问题则适合在行动的过程中闲聊式的进行。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的问题则是开放式的。这些都要依据采访问题的不同功能而定。 对于设计的问题只是一个参考,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视具体情况作适度的调整。 2、提问的时机 相比较来说,采访时机的把握,纪录片要比其它的片种讲究得多。一方面因为纪录片的采访具有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比较长,可供采访的场景和时机比较多。 如果采访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就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反之,如果一段采访时机把握的恰当,也许原本是一个一般的话题也

能发掘出较多的意味来。 把握采访时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气氛。在一些真实的采访之前,通常会先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等到采访对象轻松下来了在进入正题。当然,至于何时进入正题,自己心里有数即可,无需提醒对方。 二、学会观察、适时推进。在访谈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出来的一些别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进一步追问下去。 三、把握情绪、控制节奏。整个采访过程,应该考虑被采访人的情绪,作节奏上的把握。该暂停就得暂停,该延长就的延长。如果进行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应该找个机会圆圆场,或者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反之,如果整个气氛不错,只要对方不提出终止,则可以适当延长原来约定的采访时间,使得采访更为充分。 四、总体布局。就纪录片创作的规律来讲,重要话题的采访应该放在整个创作过程块结束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对拍摄对象已经熟悉了,可以有交流感,不至于太生硬,采访也容易深入。另外,这时对整体的结构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以使采访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有遗漏。 五、互动。日本着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是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需要与被采访人员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性的关系。那样的一种状态,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真情实感。 六、尊重对方、宁可失去时机。纪录片创作应该淡化功利色彩,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以致不顾对被拍摄人员造成伤害。不要触及隐私,不要

纪录片《它们和他们的故事》拍摄提纲

巴比Q工作室制作 1

纪录片《它们和他们》 文本策划 一影片架构 (一)人物访谈 拍摄人物一:樱桃沟救助站护工李师傅 【人物简介】李师傅是樱桃沟郭家嘴村的村民,现今家中还有小女儿在读书 【特色】:踏实、勤劳、对救助站的流浪狗感情深厚、十分了解救助站的流浪狗们 【内容】:李师傅在救助站工作半年有余,每月在流浪狗救助站的工资为1000元,每月全天在救助站工作无休息日,每天七点左右起床,起床后便开始打扫救助站的卫生,为流浪狗们做饭,之后查看生病的流浪狗和生育后的母狗与小狗。因为李师傅在流浪狗救助站的工作环境,身上难免带着些流浪狗身上的味道,家人时常对李师傅的工作时常不满。 拍摄人物二:救助站活动工作负责人 【人物简介】组织救助站活动,每周到救助站进行帮扶工作,并且参与每次集资并长期坚持。 【特色】:热情、认真、积极组织参与活动、具有责任感、热爱小动物 【内容】:负责人每周参与救助站的组织活动和救助活动,将救助站群里面每周参加流浪狗救助站一共获得的人组织起来,并且参与每次集资,为救助站的流浪狗们购置食物、建设狗舍。同时每周在救助站为流浪狗进行伤病检查,为他们吃药换药,同时改善狗舍环境,清扫卫生。 拍摄人物三:参与活动的义工 【人物简介】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救助站,并且积极长久的参与其中,参与集资并且参与流浪狗救助站的相关活动。 【特色】:富有爱心、有耐心、热爱小动物 【内容】:积极参与每次救助站的活动,认真完成救助站内自己的工作,在救助站的帮扶活动中做到认真负责。 (二)日常记录 拍摄场景一:李大爷打扫院子 【特色】百只左右狗在救助站的自由活动,卫生环境十分不好 【内容】将李大爷在一百多只狗围绕下,进行打扫院子 2

纪录片立项方案建议书

话说四六级 一、影片说明 (一)、片名:话说四六级 (二)、片长:30分钟 (三)、主题:以学生备考四六级为出发点,跟拍学生准备四六级的生活学习状态,展现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考试后的各种情况。 (四)、受众:在校大学生;大学教师等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人员,对英语专业感兴趣的人;对纪录片拍摄感兴趣的人;想要了解研究学习纪录片的人。 (五)、基本主张和目标:大学英语四六级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和影响,希望通过影片向受众展示四六级考试影响下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 (六)、影片意义:展现当代大学生对待英语四六级的态度,探讨英语四六级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引发观众对英语四六级存在和作用的思考。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纪录片,也能引发对中国英语热的反思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英语的思索。 二、选题背景和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热潮的持续,英语这个被众多国家使用的世界性语言,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无一不用到英语,英语的地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来

越受到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目前可以衡量一所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之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此,各校基本把英语四六级成绩和学位证直接挂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四六级成绩多年来一直都不太理想。 连日来,在许多高校论坛中,类似“大学英语四、六级,你考了几次?”的帖子持续“走俏”。有些人说“这次又没过,下次继续吧!”还有不少人:“这次听力没考好,估计到不了600了,还要再考一次。”四六级考试刚刚结束,就有不少考生又开始为6个月后的考试做准备了,有些是继续努力争取通过考试,有些则是为了追求高分而继续报考。以求“刷新”成绩的“刷刷族”并不少见,有些考生他们早在半年前或一年前就已通过了考试,但是为了增加应聘筹码,或者以备不时之需,他们不停地“二进宫”、“三进宫”甚至“四进宫”,目标是把成绩刷到“500+”、“600+”。 四六级证似乎成了英语水平的最有力证明,大学生们为了符合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尤其重视,甚至高于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有些同学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刷分,一个英语四六级的证书是否值得那么多的付出?四六级证书又是否真正代表了英语的实际水平?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记录,策划拍摄这样一部关于英语四六级的纪录片。我们本着真实记录的原则,客观展现展现当代大学生对待英语四六级的态度,探讨英语四六级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引发观众对英语四六级存在和作用的思考。希望有关人员能够在其中找出关键性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讲课稿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三、拍摄内容 拍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拍摄建筑,另一部分拍摄壁画。 四、拍摄地点 芮城县永乐宫 五、拍摄时间 20XX年11月~~~~12月中旬 六、合作方式 由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拍摄组与当地电视台组成联合拍摄组。 七、拍摄设备 数字设备(DP800)一台,磁带两盘。 编导阐述

纪录片复习资料 完整

第一章纪录片概念纪录片与故事片区别(七点)纪录片精神 评价纪录片四条标准剪辑方略(评价标准) 第二章选择对象判断选题好坏(三个)前期采访原则 第三章拍摄现场(导演原则如何设计镜头)备忘录主人公采访 第四章导演工作(分镜头原因依据作用)职责形象思维总体构思影视剧导演基本素质 第五章采访主体人本化采访电视记者概念电视新闻记者素质 第一章 故事片与纪录片的比较 一、概念的区别 1.纪录片的定义: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2.故事片的定义: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以表现和虚构为基础的,通过演员表演来完成的一种影视片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虚构性,表演性,主观意识性比较强烈。 二、从表现特点来看 纪录片主要是以真实,纪实为基础,它力求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用真实的手段记录下来,以此来表达一个思想或主题。而故事片主要是以虚构的,艺术化的表现为基础,它把发生的事情通过艺术地再加工,再创造,然后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当然故事片也有纪实性的,但它和纪录片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已经是渗透了艺术再现形态的纪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实,因此,它和纪录片就不能等同了。 三、从制作技术手段 1.前期:纪录片讲究的是同期声的效果,真实再现客观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反映真实的情况,它不需要布光,不需要道具等等。而故事片恰恰就需要这些来支撑,它要求的艺术性比较强,它需要造型去表现故事的发展,带给观众的是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冲击,所以这些制作技术是故事片必不可少的。 2.后期:纪录片不需要过多的特技处理,只是把转场的过渡要做得比较自然就行了。故事片需要大量的特技处理,在后期编辑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是蒙太奇的编辑思维,这就和纪录片的长镜头理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故事片在后期的时候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配音,特技处理,以及音乐的处理等等。 四、从叙述形式 纪录片追求事件的真实性,它的故事表现是可以断续的,因为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可能预见事情的发展,所以它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是不能进行提前让观众了解的。纪录片的故事也可以是比较完整的,将一件完整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故事片的叙述必须是完整的,不能是让观众看不懂的叙述,它必须将故事的发展过程交代的一清二楚,有开端,发展,高潮,结果,这些是故事片叙述时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才能演绎下去,才等让观众看的更加舒服。 五、从表演上 纪录片记录的事件是真实的,不能用表演的手段去完成,是不起用演员来表演的,它只能说

纪录片摄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纪录片摄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电视的大众化特性以及摄录设备的小型化、普及化使拍摄纪录片成为时下电视圈里的热闹行当,许多人摩拳擦掌,大起炉灶。 然而,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域关于真实记录的理论却处在无休止的争论中,纪录片创作也陷入了多重困惑之中。“真实”与否仿佛成为了衡量纪录片的生死线。拍摄中为了追求“真实”,画面构图、景别、光线都很粗糙,镜头一路摇摇晃晃地走过,只要跟踪拍摄,同期声录音,长镜头纪录,就认为那是真实,就是纪录片,这种“真实”观实际上有待商榷。 一、现场纪录的“一次性”能力 摄像师运用镜头的造型表现手段在寻像器里进行判断取舍,展现现场事件的因果关系,矛盾冲突,以及对精彩瞬间的细节纪录,使其负载的事件通过影像传达出来,体现时代精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就要求摄像师在事件的场景中要有现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而不是“现场”的机械记录。“现场”拍摄要动而不乱,静而不死。 摄像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后对周围的环境要有一个观察和熟悉的过程,现场往往是纷繁复杂的,环境就是纪录片的“场”,人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和在的联系。镜头选择什么,怎样选择是直接体现着摄像师对事件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的判断与表达。 镜头记录不是开机之后就等磁带走完,事无巨细地记录,而是要有针对性。景别要给那些最有趣味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大全景固

定下来不动的记录,观众受不了那种静得发呆的长镜头。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长度,镜头部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这些信息直接关系着观众的观看心理,如果出现了信息的缺乏和信息的不连贯,观众的观看兴趣就会下降,这样,纪录片本身意义的传达和审美感知就会受到影响。一味追求“长镜头”的真实是纪录片走向单调、枯燥的必然。单纯堆砌生活场景,没有选择、提炼,就很容易使创作陷入“自然主义”的有影必录的境地。摄像师对“长镜头”要抱一种客观而理性的认识,如果“长镜头”中不足以体现一定的意义和信息,那么宁短勿长,宁缺毋滥。 二、摄像机的现场干扰 上世纪60年代的“真实电影”是用摄影机当“催化剂”,促进了某件事情的发生,甚至引导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在人类营造的环境中发掘出隐藏的真实。“直接电影”的创作者则是拿着摄影机进入一个紧的状况而充满希望地等待着危机的发生,在摄影机所拍到的事件中找到真实。不论是“直接电影”也好,“真实电影”也罢,追求“真实”是它们的共同理想,然而事实却往往令人无限地失望。在纪录片场景拍摄中,摄像机和工作人员的存在对现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干扰力。被拍摄者可能因为摄像机的介入而改变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乃至打破正常的人物关系,很多纪录片创作者都会碰到这个头痛的问题,摄像人员往往因为在寻像器里看到的一个不自然的微小动作而大失所望,摄像机在无形中抵抗着真实的进程。而事实上,我们并不可能还原绝对的真实,因为真实在纪录片的制作中很大程度上只存

纪录片制作流程和手法

纪录片制作流程和手法 引言 每个做电影的人,都会对运转更快的电脑,配备更好的摄影机,更廉价的成本心怀感激。通常用电脑剪辑成本不菲,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剪辑软件,甚至可能是免费的——这取决于人们的品德。在数字革命的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恐慌:剪辑师们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从电视、电影而不是多年的实践中学会剪辑。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尽管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剪辑师涌现, 剪辑依然有它自身的适用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剪辑非常成功的宣传片。 MTV剪辑:彻头彻尾的“MTV”风格 "MTV"风格”是最常被用来形容剪辑的词语之一。虽然对这一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许多快切画面和着音乐节奏来剪辑的一种方式。通常“MTV风格”很吸引年轻人,因为让他们看到有些东西是那么“酷”。在认识到自己频道的品牌形象后,MTV在宣传片"ALbert和Nancy”中,运用"MTV风格”。大量快切画面随着摄影机位的移动和音乐节奏一一亮相,最终Nancy的演唱打动了观众。如果用两位年轻歌手来取代ALbert和Nancy,宣传片将平淡无奇,但是通过这些年长歌手看似闲散、不经意的表演,宣传片诠释出了MTV 特有的风格,也变得非常幽默。 看不见的剪辑:与故事融为一体 看完真实生活中的恐怖,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恐怖电影。天映电影频道用动画新闻的方式为8月将播出的韩国恐怖电影做宣传。宣传片将电影中的可十白镜头和轻松的卡通天气预报形式做了巧妙的结合,制作出非常有创意又充满趣味的宣传片。宣传片中,两种风格的鲜明对比非常独特,而剪辑师不得不考虑怎样将宣传片

探究纪录片的摄影方法

探究纪录片的摄影方法 说到纪录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真实性,它必须对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真实的还原,与电影、电视剧带有假设、虚构性质的记录手段有着本质的区别,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不应该出现人为妨碍和摆布的痕迹,长镜头的使用是纪录片摄影的主要运用方法,尽量避免对纪录片的画面进行空间上的切割,不能够有意地欺骗观众,事件本质与纪录片的呈现不能相互矛盾。 一、纪录片的摄影中对镜头画面的要求 纪录片的摄影应该区别于一般的电视新闻摄影,电视新闻以真实的记录为宗旨,而电视纪录片是运用镜头画面来表现编导的创作意图,电视纪录片的摄影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它要求拍摄主体突出,能够产生一定美学意义。这种突出主体的摄影方式需要摄影人员对所选择的景物进行拍摄上的取舍,而不需要向新闻摄影那样对拍摄画面全都采取全焦点的形式进行摄影,这里所说的全焦点就是使用镜头将新闻现场景象毫无遗漏的、清楚真实地拍摄下来,在纪录片中不应该出现这种混乱、中心模糊的摄影画面,对这种画面进行清理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进行景深缩短的操作来减小画面的清晰范围,突出表现重点,在使用短景深的时候必须能够稳定地进行跟焦,否则就会因为物体的移动或者镜头的晃动而出现画面虚化的情况,造成无效拍摄。但是这并不表明摄影画面越简单越好,画面内涵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力度,需要经得起观众的思考咀嚼,这样也有利于纪录片本身的内涵的升华。 二、纪录片拍摄的瞬间捕捉手法的运用 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实性地再现,摄影师对画面的拍摄以及制作手法的有效运用都能够为纪录片增色不少,由于纪录片摄影的及时性以及多变性,有很多情况都是不能够提前预知的,这就要求摄影师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对于瞬间的画面使用镜头进行精准的捕捉记录。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食物纪录片的拍摄中,在一些食材在进入热油中后会发生瞬间的变化,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瞬间的画面捕捉,有的食材在储藏与切割中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都是摄影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画面,食物的演变正是由此而来。有时候在拍摄中会突然出现一只猫或者其他动物,如果摄影师记录下这突然闯入的生物再结合后期的文字编排就更能够突出这一纪录片的温情、和谐的深刻主题。这些镜头的结合经过后期的剪接就能够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于食物这一门艺术的深奥,同时也更加懂得了中国人与美食之间的深远的。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格里尔逊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但表现手段太简单,不够客观,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 约翰?格里尔逊只有一部个人作品《漂网渔船》。这部49分钟的纪录片奠定了他的经典地位。在他的个人作品《漂网渔船》里,始终表达着一种崇高而有人文价值的主题——劳动的尊严与工人的价值。他所监制的纪录片当中,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工人劳动来说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每一位纪录片导演都伟大,因为他的热心与无功利性让不少纪录片导演熠熠闪光。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多角度的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给观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过电视拍摄和编辑手段,展现凝练的生活,揭示不同的人生,激起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的审视,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度,纪录片还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故事性已经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纪实性也就是影片的真实性应该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而艺术性的结合则体现在影片的故事性的强调上,在纪录片真是的讲述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艺术元素,展现故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故事是纪录片中揭示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情绪。但是单单依靠一个真实的故事来传达趣味性和艺术性是不够的,在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中,后期还辅以艺术化的手法,增加情节的曲折性,还可以将音乐和画面结合,使得情节更具有节奏性,更能增强影片的关注度。 格里尔逊的《漂网渔船》,导演使用的配乐和字幕都相当的简单,可能在1932年这样的手法已经很不简单了,不愧是纪录片教父的作品,在这样黑白无声的影片中,观众还是能体会到精彩的内容。 导演为了增加影片的可视性,在影片剪辑时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例如14分时,渔船到达,水手开始撒网的时候,其中抛浮标那个镜头反复出现,而和多次出现的水手拉网的镜头相隔开,以我们的日常经验,这显然是与实际不同的,顺序被打乱重组了,但是就是这样的镜头却与背景的配乐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且加深了观众对这几个镜头的印象,如果导演只是按照事情发展排出影片,而不作出任何艺术性的修饰,那么这些享誉全球的经典作品就和我们的家庭录像无异了。轮机工添煤、航船在海上披波斩浪、厨师在作饭、鱼群“落网”、睡觉、在暴风雨中拉网的船员、到达渔港时大家兴奋得放下食物跑出船舱......这是一次典型的渔船出海过程。即便我们观众也会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少镜头、乃至情节是有意制造出来的,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到真实的渔业活动的全过程(影片第四部分讲的是鱼被运上岸后的运输、贩卖、加工过程),了解到船员们的精神特质。将纯粹镜头前的经验升华到对事物的整

人物纪录片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一)题目:《夕望》 (二)拍摄主题:以一个外来参观者的视角真实再现老年人别样的 “青春”,用镜头真实再现21世纪的城市老年人们有别于传统的生活,他们虽在暮年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三)拍摄目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没有追求,没有目标, 过着没有理想的生活,纪录片《夕望》用镜头真实再现老年的爷爷奶奶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此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 (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 (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 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 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七)拍摄准备:提前征求校方的同意,搜集我们所要拍摄的人物的 联系方式背景资料,拍摄器材,拍摄的策划书。 (八)拍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地切合主题不用盲目地乱 拍,同时注意设备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人生安全问题,尽量少干预拍摄画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具体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九)拍摄方法: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角度,对景物的选择要尽量灵活调整,并且灵活选择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十)设备准备:摄像机、三脚架、话筒、单反、挡光板。 (十一)片长:约27——30分钟 (十二)职务安排: 导演:龚静摄影师:张启明 场务:杨静文字编辑:叶科萍配音:刘俐汝剪辑:张启明李鑫美工:周明滔 (十三)后期制作 录音:后期的解说词在录音室完成。 剪辑:AE Pr PS Au等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背景音乐。 拍摄提纲 (一)拍摄思路以及纪录片大致情节发展: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纪录片电影的剪辑节奏

纪录片剪辑的节奏 教你如何把握纪录片电影的剪辑节奏 在电影制作技术日趋数字化的潮流中,电脑和新媒体技术制作给电影带来的是全新的语境和讲述方式。 影视纪录片,是以生活的原生态为记录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一种媒介样式。它记录的不仅是生活本身的客观真实,同时也蕴涵着更为丰富的人类理想和追求。 一位美国电影理论家曾说过:“电影创作的主要任务在于物质和思想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又来源于剪辑的因素。”的确,剪辑创作在纪录影片视听表现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部影片的原始素材,经过剪辑师认真、细致的剪辑后,会使影片主题突出、内容清晰、节奏张弛有度,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影后期剪辑,即把一系列镜头组合起来的技巧,称为“剪辑技巧”,又称“电影蒙太奇”。通过镜头的剪辑,产生影片的节奏,调整观众抑制与兴奋的观影心理,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什么节奏?即为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节奏变化为艺术美之灵魂。影片的节奏,即为影片结构、镜头长度的处理等元素所构成的一种节律。 关于这一点,从新影原来出品的纪录影片中便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每一个时期影片所使用镜头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电影镜头都是规定长度,全景7尺、中景5尺、近景3尺、特写2尺,一组画面的组接顺序也基本是全、中、近、特这样一个递进关系。这恰恰符合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做一切事情都很规矩,事事都有众多的条条框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维概括能力的增强,对影片节奏的要求越来越高,剪辑的速度也不得不加快了。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影片的节奏剪辑。例如《周恩来外交风云》,虽然是1998年做的,但其表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时代背景处于一个国际动荡的年代。 选题的本身就决定了这部影片的庞大。它所具有的多线索、多层次、多视点以及它大跨度的时空交错都决定了影片的节奏。 节奏是自然界万物呼吸的脉率,人的呼吸也是随情绪和动作快慢有区别,该紧则紧,该弛则弛,需要长出一口气时,半口气的时间是违反生理规律的。 影视就是通过镜头把生活片断拆开来,再组合在一起。所以说影视片的节奏处理是和人的心率活动频率有直接关系。 那么构成镜头组接节奏的因素,除了镜头的长度及连接技巧以外,主要还是这些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和人的呼吸是一样的,一段急促的呼吸之后,需要常出一口气;一组景别角度大跳跃的短镜头组接完成后就要接一个长镜头。 在剪辑影片节奏中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 内部节奏,也叫心理节奏。 剪辑出一部好的影片,创作人员的心理基础很重要。剪辑一部影片的节奏与人的心理规律息息相关。 例如;知觉的感受、记忆的再现、丰富的联想、逻辑的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在认识的过程中,心理上又会产生情感和情绪。那么编辑影视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人员通过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段在折射自己的心理活动。 这一心理活动所产生的节奏是有共性的。例如;音乐的旋律是按节拍分2拍、3拍、4拍几小节。我们剪辑影片叙事中使用的镜头及镜头的长度和剪辑点跟音乐的节拍是一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