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章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章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章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章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节地球和太阳系起源及地球的基本结构

一、太阳系的构成

1、太阳内部温度10×106K~15×106K;

2、组成太阳的物质主要是氢(约70%)和氦(27%);

3、太阳质量大约是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866%;

4、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5、太阳的转动惯量只占太阳系总转动惯量的2%

二、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1、灾变假说:法国布丰(G. Buffon)于18世纪提出,慧星撞击(冷)。

2、康德-拉普拉斯假说:德国学者康德(I. Kant)于1775年提出,热星云物质和万有引力。

3、摩耳顿-张伯伦假说:外星吸引形成星子。

4、太阳俘获气-尘埃-流星云的假说:太阳俘获冷星云物质

5、现代得到最多支持的假说:

①太阳气尘云与超新星;②超新星爆发,太阳气尘云获得能量和重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等物质;③旋

转、热核反应、外抛、外环;④中间成太阳,环绕成星子最终形成行星(卫星一样)。

三、地球的形成和年龄

1、地球的年龄

①地球澳大利亚西部锆石测得年龄为42亿年;

②月球岩石46亿年以上;

③太阳系的陨石46-47亿年之间。地球的年龄应有46亿年以上。

2、陨石冲击事件

3、地球外圈的形成

4、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四、地球构造概述

1、地球的基本圈层

①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②大气圈总质量的99.9%集中在大气圈下部48km以内。

③水平铺的话,地球将是一个被2700m深的水所覆盖的“水球”。

2、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2、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①1909年莫霍洛维奇(Mohorovì?i?, 1909,南斯拉夫)的56km莫霍面或M界面,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以下为地幔。

②德国1914年古登堡(Gutenberg)2900km为核幔边界。

③莱曼(Lehmann, 1936)内、外核边界(ICB)的深度约为5100km(内核半径1200-1250km)。

④1914年,美国地质学家巴雷尔(J. Barrell)提出软流圈(层)。1926年古登堡发现100-200km软流圈。

第二节 地球演化及构造运动的假说 (一)概述

(二)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假说

(三)地球演化、构造运动和动力学方面已得到公认的部分事实和证据 (四)现有假说的比较分析和对“理想”假说的模拟 1、地球收缩说:Jeffreys (1929)

2、地球膨胀学说:培根:(F. Bacon )(1620)

3、地球脉动说:布契尔:(W. N. Bucher )(1933)

4、涌流构造说:迈耶霍夫等(Meyerhoff et al. 1992)

5、大陆漂移说:魏格纳(Wegener )(1915)

6、海底扩张说:赫斯(Hess, 1962)和迪茨(Dietz, 1961)

7、板块构造学说:McKenzie (1967),Morgan (1968)等

8、热点-地幔柱假说:摩根(Morgan, 1972)

9、地槽与地台学说 :霍尔(J. Hall, 1857)和丹纳(J. D. Dana, 1873)阿巴拉契亚

?

7、板块构造学说

McKenzie et al.(1967),Morgan (1968),Le Pichon (1968)共同提出: ①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②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③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A 分离扩张型;B 俯冲会聚型;C 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④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⑤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8、热点-地幔柱假说

①威尔逊(Wilson, 1963b )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了热点的概念。所谓热点是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它们向活火山提供富集各种微量元素的岩浆。

②地幔柱是摩根(Morgan, 1972b )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的概念。地幔柱是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

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地槽与地台学说

(1)美国地质学家霍尔(J. Hall, 1857)对阿巴拉契亚首次提出地槽学说。

(2)1873年,美国地质学家丹纳(J. D. Dana, 1873)在其论文“论地球冷缩的一些结果,包括山脉起源和地球内部性质的讨论”使这个学说得到承认。

(三)地球演化、构造运动和动力学方面已得到公认的部分事实和证据

1、海洋地壳薄,一般不足10 km,大多仅5-7km,大陆地壳厚,一般30-35 km;

2、海洋地壳一般没有褶皱,一般也没有变质,大陆地壳毫无例外,都是由褶皱的且大多高度变质的

岩石构成;

3、古老的大陆壳,一般包括两层,底层的高度变质和褶皱的结晶底,及覆盖在其上面的没有变质且

没有褶皱的沉积盖层,且这两层的形成年代相差很大,褶皱、变质的结晶底形成早,没有褶皱、变质的沉积盖层形成晚;

4、现有的海洋壳的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5、在地球演化的早期,只有海洋壳,没有大陆壳,大陆壳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且大陆

壳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共60个……

(四)现有假说的比较分析和对“理想”假说的模拟

1、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①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收缩及其证据

②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膨胀及其证据

③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脉动及其证据

④地球演化过程大陆曾经漂移及其证据

⑤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有海底扩张及其证据

⑥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有地槽与山脉形成及证据

⑦地球演化过程中曾有地幔柱形成

⑧地球演化过程中曾经有板块的形成及其演化,相关证据

2、对”理想”假说的定性模拟

(1)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有一种力使地球膨胀,地球膨胀,洋中脊破裂,形成海洋岩石圈,海底扩张。(2)有一种力,使地球收缩,地球收缩,形成海盆或海山,进一步形成海沟,海沟形成地槽,地槽演化后形成山脉。这样,就造成了地球在演化过程中的脉动。

(3)两块大陆之间形成洋中脊,两侧大陆就漂离。两块大陆之间形成海沟,两侧大陆就漂合。

(4)地球演化一定阶段,一定区域处于相对稳定,这些相对稳定的区域,就是所谓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对活动的区域,就是板块边界。

3、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1)四种可能的能量的分析及比较

①星子或星体相互撞击的动能②地球分异过程中的重力势能③放射能④太阳能

(2)对以上四种能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造成构造运动的能量只可能是太阳能。

第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

第一节冰川的地质作用

一、地幔浮力面理论

①浮力面②浮力面平衡③地幔浮力面④地幔浮力面平衡

图1. 木块浸水平衡实验. A,大比重木块;B,普通比重木块;C,小比重木块;D,木块;E,加在上面的小木块;F,加在下面的小木块.

?图2. 地球的内部结构. A,岩石圈;B,软流圈;C,部分上地幔;D,下地幔;E,地核;F,地幔浮力面.

二、冰川及其分类

①两极冰川②单极冰川

三、诱发地震及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1、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和矿山地震

2、冰川对地球形态的作用

3、冰川对海底扩张的作用

1、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和矿山地震

(1)水库地震:

①印度的Koyna水库6.4级(11-12-1967)

②中国的新丰江水库6.1级(19-03-1962)

(2)矿山地震:

①德国东部Suna钾碱矿区5.2级(24-06-1975)

②波兰Lublin铜矿区4.5级(24-03-1977)

③中国湖南邵东煤矿3.2级(04-09-1997)地震,都是由于采矿或采煤引起的地震。

(3)发震规律,据统计发现(1981):

①10m <坝高≤90m的11000座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0.63%;

②90m <坝高≤140m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10%;

③坝高≥140m的大坝,发生水库地震的概率为21%。

图3. 南极冰川形成引起的造海过程. A,岩浆从洋中脊涌出;B,南极冰川;C,老岩石壳;D,软流层;E,由洋中脊处涌出岩浆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壳.

图4. 洋中脊形成和海底扩张. A,海洋岩石壳外侧;B,海洋岩石壳内侧;C,岩浆流动方向;

D,海底扩张方向;E,老洋底;F,早期形成的新洋底;G,较迟形成的新洋底;H,最后形成的新洋底.

四、冰川消融时的造山运动

1、冰川消融对地球形状的作用

2、冰川形成对地槽形成的作用

?3、冰川形成对火山和地震形成的作用

图5. 冰川消融引起的造山(陆)过程. A,南极冰川;B,老大陆岩石壳;C,由岩浆喷发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壳;D,老海洋岩石壳;E,最新大陆岩石壳;F,较新大陆岩石壳.

?

?

?

?图6. 地槽形成和造陆过程. A,岩石壳;B,早期沉积物;C,负压腔;D,后期沉积物;

E,火山堆;F,类花岗岩岩浆层;G,类玄武岩岩浆层;H,玄武岩;“→”示火山喷发.

?图7. 岛弧的形成. A,海洋岩石圈;B,大陆岩石圈;C,软流层;D,海沟;E,负压

腔;F,火山堆;“→”示火山喷发.

五、古岩石壳的形成及大陆的演化

1、地球古壳的形成

2、陆核的形成

3、大陆的生长和扩张

陆核的形成

?

?

?

?

?

?

?

?

?

?图9. 陆核形成过程. a,示没有陆核的地球;b,示a图框内地壳的一部分放大;c,示地壳出现地向斜和地背斜(褶皱);d,示褶皱挤压;e,褶皱挤压拼接;f,示已出现陆核的地球。A,

海盆(或地向斜或地槽);B,地背斜;C,海洋岩石圈;D,陆核. 大陆的生长和扩张

图8. 古岩石圈的形成和大陆的演化. A,古岩石圈;B次大陆岩石壳;C,陆核;D,较新形成的大陆岩石壳;E,最新大陆岩石壳;F;海洋岩石壳.

六、地球均衡调整和岩石圈具有塑性的证据

1、北美的证据

自15000年前冰川消融,哈得逊湾抬升了300米。现在,这一地区仍以每年2cm的速度抬升。经计算,如果该区域要恢复冰川前的高度,并重建重力均衡,它必须再上升80米

2、北欧的证据

自10000年前冰川消融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已经抬升250米,目前仍以每年1 cm的速度抬升。甚至有人估计,斯堪的纳维亚可能冰后抬升了近850 m

第三章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第一节地球的去气作用

1 地球的起源及早期演化

2、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

3、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

1 地球的起源及早期演化

1.1 概述

(1)地球的圆球形状,说明其肯定熔融过。

(2)造成熔融的能量只能是动能、重力势能、放射能三者之一。

(3)通过能量分析,造成地球熔融的能量,只能是动能。

1.2 吸积作用及其演化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太阳系起源的早期,相互吸积,逐渐形成地球等九大行星和其它星体。由于吸积作用,造成地球等吸积星体的表面的熔融。

1.3 放射能和重力势能对地球熔融的作用

当吸积作用完成后,由于放射能和重力势能的继续作用,地球内部逐渐完成熔融,并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完成地球内部的分层。

1.4 宇宙大气的形成及演化

宇宙大气,是由宇宙物质吸积形成星体时,由宇宙物质带来的以氢、氦等为主的大气。宇宙大气较轻,由于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散失。由于大量宇宙大气的太阳风散失,逐渐被地球等星体吸积熔融而生成的原始大气所代替。

2、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

岩石圈形成前,宇宙大气浓度较高,大气压相当大,地球熔融产生的原始大气能否从地球内部排出,决定于熔融地球的熔融深度,原始大气的量,宇宙大气的量。这种宇宙大气和原始大气的混合物质的组成,受以上因素的制约,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总体来说是,宇宙大气受太阳风的作用,越来越少,而原始大气,因地球熔融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最终,宇宙大气被原始大气所代替。

3、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

3.2 后期去气作用的阶段性

由于地球的破裂具有阶段性,地球内部气体排出也一定具有阶段性。地球的破裂是由于冰川形成和消融造成的,所以,地球去气的阶段性,是由冰川形成和消融的阶段性决定的。

3.3 影响后期去气作用的因素

由于地球岩石圈形成后,地球的去气作用,主要受冰川的形成和消融的影响,所以,能影响冰川形成的因素,也应是影响地球去气作用的因素。如冰川形成的周期、植物量、植物的进化程度、两极是陆地或是海洋等。

第二节地球演化过程中的pH平衡

1 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对地球的作用

2 碳系统的平衡原理

3 碳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4 硅系统的平衡原理

5 硅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6 pH值的演化过程

7 有机碳沉积的作用

1 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对地球的作用

(1)地球的海洋、大气由地球去气作用形成。

(2)地球的去气气体,除水外,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维持地球不会成为大冰球。(3)太阳的发光能力是越来越强的。

(4)地球去气作用,解决了地球降温的问题,可同时带来一个不断增温的过程。

2 碳系统的平衡原理

3 碳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1)地球的CO2平衡系统,将大气中大量的CO2通过转化为碳酸钙或碳酸镁等碳酸盐岩,重新埋入地壳。这样,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太高,不至于产生水气化点以上的地球表面温度。是碳平衡系统对地球的最大贡献。

(2)每1摩尔CO2最后变成1摩尔埋入地壳的碳酸盐,同时产生2摩尔H+。所以,要将大量的CO2转化为碳酸盐岩埋入地壳,必然会产生大量的H+。

(3)地球地去气作用时,不仅排出大量的CO2,还会排出大量的HCl、HF、H2S和SO2等酸性气体,原始海洋形成时,其pH值应很低,接近于0。

(4)碳平衡系统解决了地球去气作用使大气CO2浓度继续增高的问题,但同时又和地球去气造成的其它酸性气体一道,产生了一个H+增多,使水圈变酸的问题。

4 硅系统的平衡原理

5 硅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1)1摩尔大气中的CO2最终转化为1摩尔埋入地壳的碳酸盐岩,消耗2摩尔H+,而1摩尔硅酸盐岩风化水解,最后形成1摩尔SiO2沉淀,埋入地壳,将消耗4摩尔H+。碳平衡系统,不断产生H+,完成CO2向碳酸盐岩的转化;硅系统,不断吸收H+,完成硅酸盐岩向SiO2岩的转化。

(2)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海洋里H+浓度高时,也即pH值低时主要是硅酸盐岩风化和SiO2的沉淀;海洋里H+浓度低时,也即pH值较高时主要是CO2溶于海洋和碳酸盐的沉淀。当这两者作用相等时,pH值不变,既不会有SiO2的沉淀,也不会有碳酸盐的沉淀。

(3)地球上如此大量的碳酸盐岩和SiO2岩是怎样形成的呢?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碳酸盐岩和SiO2岩形成的动力学问题。

6 pH值的演化过程

(1)海洋刚形成时,pH值应是比较低的,应为0.3左右。

(2)由于地壳形成的早期,pH值较低,硅酸盐岩风化迅速,SiO2不断形成,从原始海洋形成至38亿年前,经近2亿年,pH值不断增高,达5.0以上,开始有二价铁的氢氧化物沉积(因这时的大气为强还原环境,不会有三价铁的存在)

(3)由于光合作用,约25亿年前,pH值升至7.2以上,大量的碳酸盐岩开始沉淀。

(4)硅酸盐风化、碳酸盐岩沉淀和光合作用,共同维持现有的海洋pH值。

7 有机碳沉积的作用

(1)(1Gt=109t)

沉积碳酸岩为6×107Gt

有机物沉积为1.5×107Gt。

(2)光合作用。

(3)n(CH2O)= C64H63O7+xH2O+yCO2

第四章生物演化对冰川的作用及太阳系的生命

第一节生物演化对冰川的作用

一、有机碳的沉积

1、地球上现已沉积1.5×107GT的有机矿物质,而其实,要沉积这么多的有机沉积物,需要的实际有机物,远大于现存的沉积有机物。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在转化成矿物有机物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个自氧化转化的过程。

2、经计算,要形成一克的矿物有机物(干酪根),必须要消耗1.9克有机物。这样算过来,形成目前已有的1.5×107GT的有机矿物质,实际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为2.85×107GT。

二、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和冰川形成的关系

1、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大时,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强,地球两极不会有冰川形成。

2、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较低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两极的冰川熔化,就会在两极形成冰川。

3、二氧化碳主要由地球的去气作用产生,主要由植物的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消耗。

三、生物的演化过程

1、约38亿年前出现生命;

2、约35亿年前出现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3、约23亿年前出现真核生物;

4、约6亿年前左右出现多细胞生物;

5、约4亿年前左右出现陆生生物;

6、蕨类是真正登陆成功的生物。

7、中生代开始,裸子植物出现并繁盛,白垩纪被子植物出现并繁盛。

四、新元古宙以前冰川期的形成

1、35亿年前的冰川的形成,与蓝藻等原核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也与原始海洋pH升高,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溶于海洋,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降低有关。

2、27亿年前和23亿年前的冰川形成,与原核细胞植物的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有关。

3、8-10亿年前冰川的形成,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同的光合作用有关。

五、新元古冰期的形成

1、新元古冰川的形成,与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和真核多细胞生物共同作用而产生。

2、由于大冰期(雪球地球)的形成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去气作用增强而导致冰川的融化。

六、奥陶纪冰期的形成

1、奥陶纪冰川的形成,主要巨藻的强烈光合成作用有关。

2、由于食巨藻生物(如海胆等)的出现而消亡。

七、石炭、二叠纪冰期的形成

1、石炭、二叠纪冰川的形成,主要与蕨类植物在大陆上的繁盛有关。

2、当然,海洋里的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及苔藓植物也参与其中。

3、由于冰川的严寒和干旱,导致大量的蕨类植物的死亡,最终这次大冰期结束。

八、第四纪冰期的形成

1、第四纪冰川,主要由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高等种子植物的繁盛而引起。

2、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由氧气的增加,大气成为富氧大气,从而导致大火濒发,使第四纪的冰川被分为很多个小冰期。

3、大火是控制第四纪冰川形成和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使热带雨林这个不耐火的植被,逐渐演化为荒漠或沙漠这些十分耐火的植被。

第五章地球构造演化的现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及其变化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中国的天方地圆②亚里士多德的球形地球

③牛顿的地球旋转椭球体④人造卫生测量的梨形地球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固体地球的塑性

地球表面是固体的岩石圈,里被包被的是准液态的软流圈,且还有液态的外核。所以地球可以看成一个固体包围的液体球。

3 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证据

3.1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热力学证据

经热力学论据证明,南半球是热半球,北半球是冷半球;北半球是挤压半球,南半球是膨胀半球。

图2 由板块绝对运动模型HS2-NUVEL1计算的地球纬圈长度年变化率(L)(Gripp and Gordon, 1990)3.2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板块运动证据

板块运动的证据证实了3Ma以来,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扩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收缩。

3.3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空间大地测量证据

空间大地测量证据证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扩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收缩;南半球纬线变化率均为正值,即南半球纬线在拉长,说明南半球纬线圈处于拉伸状态。

3.4 地球南北半球变化速率变小(南半球在减速膨胀)的证据

至少近20多年来,南半球的扩张在减速,而北半球的扩张在加速。或者说,3Ma来,整体上南半球在扩张,北半球在收缩,但近代(至少是20多年来),南半球的扩张在减速,而北半球的收缩也在减速。南半球在收缩,北半球在扩张。但近代南半球扩张的速度在减慢,北半球的收缩也在减慢。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发生相关变化。

图3ITRF2000 全球水平矢量图(马宗晋等,2003)

图4 全球板块边缘相对运动速率变化(金双根和朱文耀, 2003)

图5 牛顿球形粘滞体在不同方向力作用下的形变。a,一个力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牛顿粘滞体所产生的形变;b,a图由于力的作用已产生形变后,去掉力的作用,牛顿粘滞体在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A,球形牛顿粘滞体;B,由于力的作用后所产生的形变体;x,表示x 轴及其方向;y表示y 轴及其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

4 新生代冰川的分布及其变化

现今,北极冰川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岛,总体积为2.95×106km3,占全球冰川的9.1%。南极冰盖体积为29×106km3,集中了全球90%的冰川,位于南极洲上。其它冰川与冰帽的总体积为0.18±0.04×106km3,不足全球冰川总量的1%。

按顺序来说,首先在南极形成南极冰川,然后,在北极形成北极冰川,最后,北极冰川消失,只剩下南极冰川

40 M a 以来全球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Zachos J. C., 2001)

6 北极冰川消失和南极冰川扩大的原因

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是北极冰川逐渐缩小,而南极冰川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

7 南极冰川形成或加厚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现今地球的梨形地球,就是南极冰川对地球作用的结果。

8 地球形状今后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厄尔尼诺形成及其证据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原因

2 洋中脊岩浆上涌引起厄尔尼诺的证据

2.1 热力学证据

较早从高温的地球内部涌出的物质,冷却时间长,热流值低;较迟涌出的物质,冷却时间短,热流值高。在一定程度上,热流值的高低,代表地内热物质从高温的地球内部涌出的先后。所以,洋中脊处,是最后从高温的地内涌出的物质凝聚成的岩石圈层。而东及东南太平洋区域洋中脊,是最最后从地内涌出的物质凝聚的岩石圈层。或者说,东太平洋区域的洋中脊,可能是现今仍在涌出地内物质的区域。同时也说明,因为纬度和目前地球特有岩石圈构造的原因,东太平洋及东南太平洋洋中脊处的岩石圈,是目前最容易破裂的岩石圈。

全球热流分布(Bott, 1982)

2.2 洋中脊证据

整个东及东南太平洋海域,不仅是地球上洋中脊分布最为密集的海域,且这里的洋中脊,现代扩张速度较快;而东太平洋的洋中脊,是地球现今扩张最快的洋中脊。

在最近15年(1979-1996),南极中纬地区的洋中脊,每年都可能有岩浆上涌,造成每年12-14mm /a以上的海底扩张。

全球大洋洋底年龄(徐茂泉和陈友飞,1999)

全球板块构造及洋脊扩张率(Chemicoff and Venkatalrishnan, 1995)

2.3 冰川学证据

在每个El Nino年,都有大量的地内岩浆物质涌出,喷发出的大量H2S及SO2气体,进入海洋或大气,进一步氧化成H2SO4,并随着冰雪进入南极沉积下来,造成了南极冰芯的高MSA和SO42-。

从以上洋中脊的活动情况分析可知,现今活动性最强的洋中脊,是东及东南太平洋海域的洋中脊。

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时期东及东南太平洋洋中脊岩浆涌出与El Nino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图7 南极地区的MSA和nssSO4-2历史时期峰值与El Nino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egrand and Feniet-Saigne, 1991)

2.4 地球扁率和自转证据

在厄尔尼诺年,地球的确出现了膨胀,在非厄尔尼诺年,地球的确出现了收缩;在拉尼娜年,地球收缩程度最大。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的确是因为地球膨胀,造成洋中脊扩张

致使岩浆上涌,使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而造成的。

1982-2001年的J2×1011变化情况(Dickey et. al., 2002)

东太平洋海温变化(SST)与日长年际变化的关系(上海天文台,1995)

火山的形成及种类

1、地槽形成原理

2、海洋地背斜顶部火山的形成

3、岛弧形成及其火山活动

4、地堑形成及其火山活动

地槽形成和造陆过程. A,岩石壳;B,早期沉积物;C,负压腔;D,后期沉积物;E,火山堆;F,易形成花岗岩岩浆的浅地幔;G,易形成玄武岩岩浆的深地幔;H,玄武岩;“→”示火山喷发.

【精品】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2009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读图,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回答1~2 题。 1.广州 A.昼长夜短B.炎热多雨 C.东北风盛行D.风高物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亚洲高压强大 C.南极上空极光艳丽 D.地中海天气晴朗 解析:1.CD.一般而言,在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情况下,按从北极上空俯视来做,因此图中A处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我国处在冬季,广州盛行东北风,进入少雨的季节。 2.AB。在冬季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气温比海洋偏低,等温线往南凸。而南极上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看见极光;地中海地区冬季温和多雨。 右图为某地某时的星空简图。图中大圆表示地平圈,小 圆表示恒星P视运动转迹(其高度角为20°),文字表示 星空图上的方向。读图完成3~5题: 3.此时,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及天顶附近的恒星名称分别 是是 A北极点B南极点C北斗α星D北极星 解析:AD。从图示方向可以判断。 4.从地球上看恒星P运动的运动方向为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解析:B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天空中的天体相对自东向西运动. 5.如果,恒星P为太阳,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地点的纬度位置是A、0°B、40°NC、70°ND、20°S 解析:AB。从题意可知,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太阳应直射20°N,因此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的地点为0°或40°N. 6.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

,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相等 B.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向现象 C.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D.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解析:CD.根据题意,地球将直立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将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将在一年中昼夜始终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也不变。而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递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由自转产生的,其偏转现象依然存在。 下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等值 线,Ⅰ、Ⅱ、Ⅲ分别是60°、30°、0°。读图 完成7~8题: 7.若⑤点的地理位置为(83°N ,40°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地位于西半球 B .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C .①②⑥地位于同一纬线上 D.④⑤⑥地位于同一经线上 8.若O 点地理位置为(0°,180°),叙述正确的 是 A .此时北京时间是8点 B .此时①、②两地的日期相同 C .此日⑤、⑥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同 D 。此日⑤地的昼长大于⑥地的昼长 解析:7、AB 从图中信息和已知条件,可以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O 点地理坐标为(23°N 、40°E ),北极点应位于③与⑤之间,因此③点的经度与⑤点互补,为140°W ,③地位于西半球。太阳直射23°N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8、AC 。若直射点为(0°,180°),此时东12区为12点,北京时间为8点,①、②分别处于180°的两侧,日期不在同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9、下列有关地球的假想正确的是() A .若黄赤交角增大一度,则北寒带范围减小两度 B .若地球无磁极,则地球处处都能见到极光 C .若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则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D .若近日点与远日点出现的时间互换,则南北半球的温差显著 解析:BC.黄赤交角扩大N °,热带和寒带扩大2N °,温带缩小4N °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资料)

一、经纬网 1、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定 义 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球面上与地轴垂直的圆 特 点 形状 半圆,且都不平行,相交于极点 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纬度1°经线段长度=111km 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L=111千米*纬度的余弦值 相同点 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 2、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0 经线算 起,向东属于东经(E ),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 ),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以西经200 和东经 1600 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3、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经过两点和地球球心)的劣弧的长度。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5、定向:东西方向依据劣弧(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度之间)原则确定,南北方向依据两点纬度高低确定。 6、定位:地球表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一组确定的经纬度,故经纬度是区域定位的依据。 地球运动专题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第1章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 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在5.1×108km2的地球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61×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29%。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约为2.5∶1,海洋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至少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故有的学者曾严肃地称地球为“水球”。 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主体的半球,海洋占90.5%而陆地面积极小,因而有水半球之称。从传统的南北两半球来看,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39.3%,其中只有20°—70°N间陆地面积(约6.02×107km2)略超过海洋面积(5.22×107km2)。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19.1%。其中的30°—70°S,陆地只有7.30×106km2,而海洋面积达1.048×108km2。尤其是50°—60°S陆地只有2×105km2,而海洋面积达2.51×106km2,成为按纬度划分陆地面积最少的区域。 有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海陆分布的对蹠现象(antipodal)。如以四个古老大陆(加拿大、西伯利亚、南极和欧洲)做顶角作出一个四面体。则它们所对应的面分别为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实际上,地球大陆上任一点的对蹠点,95%以上可能是海洋。有些研究证明,海陆对蹠分布乃是随机性的表现。 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虽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分界,但实际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所以也可以说全球共有六个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与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各大陆面积及其占全球陆地面积和全球面积的百分比如下:

【高考总复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 5分钟训练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 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图1-3-1 5.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读图1-3-2,完成6—7题。 6.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图1-3–2 7.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8.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9.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1-3-3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点,每年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 11.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1 地球的运动专题——选择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71°N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每年“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昼与夜 ②昼夜更替 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 ④极昼和极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 A.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 C.某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 6、在酒泉向正东方向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火箭实际飞行的方向会 A.向北偏 B.向南偏 C.向东偏 D.向西偏 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B.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8、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列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B.23°26′ C.45° D.90° 10、该地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左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2、下中图为昼长时间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A.abcd B.cadb C.dcba D.bcad 13、下右图是一年中不同节气晨昏线图,在北半球按季节更替次序排列顺序与图幅相符的是 A.a 冬至b 秋分c 夏至d 春分 B.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C.a 冬至b 春分c 夏至d 秋分 D.a 夏至b 春分c 冬至d 秋分

地球运动练习题(基础练习,能力提升)

基础练习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 )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 A.一个太阳日 B.昼夜更替的周期 C.24小时 D.23小时56分4秒 3.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5.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百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6、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春分B.冬至 C.夏至D.秋分 7、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23°26′ B.66°34′ C.90° D.随季节变化 8、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A.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去南极点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南极圈之间10、“五一”这一天()。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11、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③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 ④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D. 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13、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B.此时我们学校正处于冬季 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赤道上才会昼夜平分 14、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6月21日或22日 B.3月20日或21日 C.12月22日或23日 D.9月22日或23日 15、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6、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17、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 【答案】 1.B 2.C 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3~4题。 3.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正东方D.正西方 4.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5°S B.5°N C.23°26′S D.23°26′N 【解析】此刻,A地的杆影指向正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A地的正南方;而此时B 地的杆影指向东北方,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B地的西南方。又知A、B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B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与影长相等,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A地所在的40°N纬线以南45°的地方,即5°S。 【答案】 3.C 4.A 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太阳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B.22°51′ C.23°26′D.23°51′ 6.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B.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逆风逆水 C.华北平原处于返盐的季节 D.印度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解析】5题计算即可,360°××≈23°51′。 6题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时,时间为4、5月或7、8月。好望角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风平浪静应是当地夏季,时间为1、2月份左右。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由于大西洋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不可能逆水。印度盛行东北季风时是冬季。华北平原返盐的季节是春秋季,有这种可能性。 【答案】 5.D 6.C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北极上空看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自东向西 B.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C.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D.恒星日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A. 产生昼夜现象 B.使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3.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C.公转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D.公转速度是在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此日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5.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4°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6.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D.赤道以北地区 8.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是: A.曾母暗沙 B.武汉 C.沈阳 D.漠河 9.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10.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面与地轴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D.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夹角 11. 当晨线与20°W经线重合时: A.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B. 西半球与昼半球重合 C. 70°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D.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12.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秋分日后逐渐变大 B.春分日后逐渐变大 C.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3.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4.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15.轮船在40°N航行,当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0时,此时该船的经度位置是 A.75°E B.94°E C.150°E D.165°E 16. 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那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基础卷

湘教版(2019新版)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基础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0·辽宁抚顺一中期末)图1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按河谷发育程度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阶段④所示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岩浆喷出 D.流水沉积 (2019·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月考)图2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23.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 4.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 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 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 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 D.河水向东流,造成北岸侵蚀后退 (2020·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读图3“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5-6题。 图3 5.图中灾害类型是()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6.该类型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2020·江西南昌二中高一月考)沙漠中竖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图4为塔岩荒漠景观,据此完成7—9题。 图4 7.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8.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是()

①气候湿润②气候干早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④植被茂密⑤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9.上述地貌最可能分布于() A.湖南、江西 B.云南、贵州 C.内蒙古、新疆 D.河南、山东 (2020·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图5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10-11题。 图5 10.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1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 (2020·山东临沂重点中学高一联考)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6,完成12-13题。 图6 12.“蓝窗”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蚀地貌 D.山岳地貌 13.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某种地形景观图(如图7),完成14-15题。 图7 14.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15.该种地形在我国哪个地区分布最为普遍()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2020·河北安平中学高二月考)读黄准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如图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二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训练二: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甲和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如图1所示。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关于演示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 甲代表太阳,乙代表地球,乙围绕甲运动 B. 甲平举的胳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 C. 乙斜举的胳膊代表赤道,四个位置倾斜角度不变 D. 乙一直面朝一个方向,因为地球公转的时候不自转 2.如图2所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再过半年,地球将运动到图1中的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欧洲区域的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将是全球球迷的狂欢盛宴。有中国球迷已经制定了熬夜观看赛事电视直播的时间表;完成下列各题 3.2018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期间:

A. 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 北半球昼长夜短 4.首场半决赛于7月11日莫斯科时间21:00开赛,即北京时间: A. 7月11日16:00 B. 7月11日凌晨2:00 C. 7月12日凌晨2:00 D. 7月11日凌晨23:00 5.造成北京与莫斯科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纬度位置差异 C. 地球自转 D. 海陆位置差异 6.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 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 B. 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 C. 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 D. 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7.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 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行星凌日图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运动的特点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1. 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如果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1. 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的变化矛盾。 2.B[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的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C.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 D.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 4.下列关于A、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的时间比A长 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的时间比A长 C.A和B的时间不同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 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 3.D 4.D[B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A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二是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1)A(2)A[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太阳视运动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球大气中的流星现象 B.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地球表面降水分布不均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4.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1.B[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2.C[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模拟训练(无答案)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2.14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温度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下列各图钟表所示的是同一时刻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个城市的时间。读图,完成3~5题。 3.如果C图表示北京时间,那么表示莫斯科时间的是() A.A B.B C.C D.D 4.根据上题判断结果,若此时恰为莫斯科日出时间,则澳大利亚() A.东部降水多 B.沿海港口封冻 C.正值牲畜出栏期 D.昼长夜短 5.根据北京时间与其他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 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 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 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 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 图2.15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6~7题。 6.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我国传统节日中 与之比较接近的是() A.清明节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图 7.此时,M地的状况是() A.处于夏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6),完成8~9题。 8.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这一天为北 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是() A.地球的形状 B.昼夜更替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四季的变化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2.17)。据图完成10~11题。 10.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图示的光照现象()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5年2月13日,马刺队与火箭队的常规赛于当地时间20时在纽约(西五区)开始。CCTV-5的现场直播时间及太阳直射点在图2.18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月13日9时① B.2月12日9时② C.2月14日9时③ D.2月14日9时④

专题训练地球运动

专题训练(一)地球运动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2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1.D 2.C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为6时左右。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图示经度范围大致为25°E~35°E,与120°E相差85°~95°,地方时相差6小时左右,计算可得北京时间应为12时左右。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第2题,由题干可知,该“日出”美景是在广阔的草原上拍摄到的。图中甲地点位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并非热带草原;从乙地点向东拍摄的是湖面;丁地点东面有超过3 000 m的高地;丙地地势平坦开阔,最有可能拍摄到“日出”美景。 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单位:h),完成3~4题。 3.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经度位置 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 4.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 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 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 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 解析:3.C 4.D第3题,图示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变化一致,据此可判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选C项。天津基本上为平原地形,地势差别

较小,故A错误。第4题,甲地日照时数低于周边,而平均昼长基本相同,则是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周边地区。 (2017·山西大学附中诊断)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 m,OP为4 m,P 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5~6题。 5.该树位于() A.黑海沿岸B.日本海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D.五大湖沿岸 6.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非洲斑马迁往赞比亚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解析:5.D 6.D第5题,根据国际标准时为17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出该地为75°W,该地树影始终朝正北说明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因为图中OB为冬至日树影,OA为夏至日树影,P为AB中点,故OP为二分日树影,根据树高和影长均为4 m,可知该地纬度为45°N,故选D。第6题,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段时间内,北京昼短夜长变为昼夜等长,再变为昼长夜短,故A错;此时非洲斑马向北迁徙,故B错;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故C错;孟买先吹东北风再转为西南风。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清明忙种粟B.白露忙割地 C.小雪河封严D.冬至数九天 8.小满至芒种期间()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地球的运动 屋顶太阳能发电就是在房屋顶部固定安装光伏电池进行发电,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图1是“杭州(约30°N)居民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简图”,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限制屋顶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 ) ①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②发电量不稳定③占用土地面积大④无污染,可再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最小的时段是( ) A.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 B.6月中旬至7月中旬 C.7月中旬至8月中旬 D.3月中旬至4月中旬 3.若只考虑太阳辐射强度,则下列节气正午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惊蛰 B.夏至 C.清明 D.大暑 解析第1题,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受天气影响发电量不稳定,限制其大规模推广。第2题,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受梅雨天气影响,杭州阴天多,太阳辐射量少,发电量最少。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可计算太阳直射点位置为4°S附近,此时北半球节气为惊蛰前后。 答案 1.B 2.B 3.A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所示航天发射场①地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观看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A.3日7时43分 B.4日9时43分 C.3日8时13分 D.4日10时13分 5.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①地发射,主要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夯实基础测试题(一)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2013-9-22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0W、890S B.800E、400N C.100E、10S D.1800W、710N 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3东经1610比东经160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 地方时晚 D.一定先看到日出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右图, 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26′ B.66°34′C.90° D.45° 5.该地的纬度可能是①23°26′N②21°34′N③ 25°26′N④68°26′S(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 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7.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秋分 8.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适值我国的夏季 D.适逢我国的秋(春)分 9.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10.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则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地轴的关系是() A.与赤道面垂直 B.与地轴交角最大 C. 与赤道面重合 D. 与地轴交角最小 1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14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1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3.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4.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重点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但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特征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球运行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看课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在运动,他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传运动规律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演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