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湾城市定位

沙湾城市定位

沙湾城市定位
沙湾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

“十二五”时期,沙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是:沫若故里·生态家园、四川经济强区、中国西部不锈钢城、乐山“两化”互动先行区。

沫若故里·生态家园:彰显沫若文化和铜河文化,加快建设沫若文化城和生态河、绿岛水城,突出山水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生态区建设,把沙湾区建设成省级生态区、宜居宜业和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的宜居家园。

四川经济强区:立足沙湾发展新的起点,融入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发展格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努力实现沙湾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率先发展、跨越发展,保持山区类区县第一集团优势。

中国西部不锈钢城:依托西南不锈钢公司,加快不锈钢产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到2018年,建成中国西部不锈钢城,打造千亿产业园区。

乐山“两化”互动先行区:先行先试,创新探索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以新型城镇化支撑新型工业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

■发展目标

城镇化及人口目标: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5%,城镇人口约11万,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城镇人口约14.3万人(均按城镇实际居住人口计),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88%,城镇人口达到22万人。

经济发展目标:规划近期2015 年以前GDP 年均增长保持16%的高速度,2015 年GDP 总量达到200亿元;规划中期至2020 年,年平均增长保持14%,2020年达到400亿元;规划远期至2030 年,年平均增长保持12%,2030 年GDP总量达到1200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2015年为3:77:20;2020 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68:30;2030 年一、二、三产比重为2:60:38。2012-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0 亿元左右,至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0亿元,至2030 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

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3万公顷;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垃圾处理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

■产城规划布局

按照乐山大城市总体规划“三江、三区、三带”的城市结构布局,沙湾区属于大渡河畔的机械制造功能区。规划范围主要包含沙湾镇、嘉农镇以及太平镇。中心城区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6平方公里,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47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采用“改旧、建新、北进、东扩”的空间发展策略,以大渡河为中心,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带分割,拓展南北发展空间,形成“水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水、湖、岛为一体”的“一带两城三园”的滨河带状城市和产业的布局结构。一带:大渡河生态旅游带;两城:沫若文化城和具有沫若文化特质的绿岛水城;三园:嘉农镇不锈钢民生产业园、沙湾镇钒钛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太平镇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

■推进产业集聚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依托大企业、做强大产业、延长产业链、建成大市场、形成新优势”的发展思路,整合原有工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不锈钢、钒钛金属、机械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逐步构建“一带三园”工业发展布局。一带:以大渡河为主轴,布局不锈钢、钒钛金属、机械装备制造和水电产业;三园:不锈钢民生产业园,位于嘉农镇片区,以西南不锈钢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性能不锈钢制品加工,新型建材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钒钛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沙湾镇片区,以德胜川钢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钒钛钢铁循环经济产业,推广高强度建筑钢筋,推动高档次钒钛钢铁产品的开发及环境治理开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太平镇片区,力争“十二五”末启动斯堪纳公司搬迁,并以之为龙头,重点发展钢铁冶炼配件、发电设备、汽车配件、油气化工装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制造产业。

■彰显城市特色

沙湾城市建设从彰显沫若文化、做活大渡河“水文章”上

下功夫,主要依托安谷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三河九岛”湖光山色,把岛屿、水乡、沫若文化等特质做够,打造“工作在绿地、生活在岛上”的独特生活环境和有浓厚沫若文化符号的城市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沫若文化城和绿岛水城。重要景点和景观节点有:许坝绿洲(乐天世界公园)、孙坝湿地公园、丰都庙城郊山林公园、沫若故居、沫若纪念馆及沫若文化苑、沫若广场、沫东广场、廊桥、九龙广场、风情湾、沫若艺术中心等。城市风貌分为旧城风貌、现代商业风貌、现代住宅风貌、现代工业风貌、生态景观风貌区。

在沫若文化城建设方面,主要是在建成郭沫若纪念馆、沫若文化苑基础上,对滨河路、沫若大道、德胜大道及沫若故居周边进行与沫若文化相匹配的风貌塑造,让整个老城区切实彰显沫若文化。同时,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老城区综合环境,并以沫若故居和沫若博物馆为核心,形成沫若文化特色街区,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消费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城市休闲旅游。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有:五星级宾馆、沫若文化城、城中村居住区、沙湾汽车站对面片区和沫若故居周边街道建筑的风貌改造、沫若大道及旧城主要道路的亮化、硬化、绿化工程,并完善沫若大道与德胜大道一带的沿街商业设施,形成旧城城市中心。

在建设绿岛水城方面,坚持山、水、城、文有机相融,有序推进安谷电站库区西侧的沫东坝、魏坝、扬子坝、官坝等9个岛屿的开发,赋予每个岛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九岛九重彩”的新城风景,建设“产城共生、文化共生、环境共生”的亲水生态绿岛水城,形成“林水相依、岛岛相连、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独特城市风貌,打造集商业、休闲、文化、居住、娱乐、亲水为一体的“绿岛水城”、多彩沙湾,塑造沙湾环水发展的风情港湾,建设城园发展的财智外滩,展示沙湾现代风貌的生态家园,着力打造生态沙湾、人文沙湾、产城沙湾、宜居沙湾、水城沙湾。主要形成“一湾、三河、五洲、四岛城”的城市空间布局(“一湾”:围绕规划的沫若艺术中心,集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风情湾;“三河”:安谷电站形成的生态库区和两条生态河;“五洲”:许坝、王浩、孙坝、王坝、杨子坝等生态岛形成的城市生态绿洲、综合性城市公园和主题乐园;“四岛城”:分别为位于沙湾组团的沫东坝、魏坝以及位于嘉农组团的官坝、分场岛城)。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有:沫东岛主干道建设、沫东大桥的改造与扩宽、沫东岛公安分局建设、沫若文化广场、风情湾、沫若艺术中心等。

■畅通交通网络

围绕构建“一高速、两纵轴、三连接、四射线、五大桥”的公路主通道布局目标,重点打造出境主通道,着力实现“钢城”与“港城”的紧密对接。“一高速”:新建乐(马)西高速;“两纵轴”:是沙湾干线公路的主干线,分别是苏沙路、省道103线沙湾段大渡河以西第一条纵线和乐沙城市干道、苏新路大渡河以东第二条纵线;“三连接”:是沙湾干线公路的次干线,连接区外的主要公路,包括峨轸公路、沙踏公路、嘉燕公路;“四射线”:是沙湾干线公路的支线,连接区内乡镇及其它重要公路,包括福犍公路、沙范公路、安凉公路和车福公路。“五大桥”:是连接“两纵轴”间的纽带,即大渡河1桥、大渡河2桥、大渡河3桥、大渡河4桥和铜街子大桥。

规划新增成昆铁路新线、乐山港进港专用铁路;依托现有成昆铁路和规划的成昆铁路新线,重点对沙湾火车站进行扩容,并新增沙湾客运站;对穿越沙湾境内的3条铁路的途经地,规划新建或改建铁路场站。

科学的规划制定后,沙湾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切实把规划图变为工程图、施工图,不动摇、不懈怠,创新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落实,切

实为乐山“两化”互动先行先试做出表率。

123

也让笔者为之涕泪纵横,真是太不容易,太艰难了!这就像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中国政府面对美国霸权打压时的所作所行,恰恰体现了中国最传统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道家智慧,真是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叹为观止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214409527.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14409527.html,/2012/0906/news_44_272648_3.html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方案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 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 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 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 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

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 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 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 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 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 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居民行为、城 市商业行为。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程度、为、管 政府管理行理模式及等等。城市居民行为既包括居民的道德行为,文化活动,社交礼仪等等。城市商业行为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其实每一城市,每一区域,特定的行为效应总是会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否则,上海人所谓的“精”,北京人

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城市文化与形象的竞争日益成为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而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研究城市形象的定位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泉州城市经济实力虽然雄厚,但其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导致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城市竞争力有限。东亚文化之都的头衔为泉州塑造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本文立足于泉州的具体实际,在分析泉州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究城市形象定位的策略,从而定位出泉州的城市形象,以提高泉州城市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竞争力;城市形象定位;泉州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城市文化与形象的竞争日益成为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任何一个城市要想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其前提就是要有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1]另一方面,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研究城市形象的定位对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推销城市、经营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体现,除了体现在城市建设上,现代城市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是构筑城市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2] 泉州是著名侨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全国综合配套的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泉州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连续15年一直占据着福建省gdp第一的位置,但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却不如厦门和福州,加之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导致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东亚文化之都”的头衔给泉州带来了新的生机,发展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以此提升泉州的城市竞争力,符合泉州的城市特点。笔者以历史文化为竞争力,定位泉州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竞争力 城市形象是能够被城市顾客感知的城市综合素质和品位,是推销城市和参与城市竞争的工具,是吸引城市外部流动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推动城市发展的锐利武器。[3]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反映了城市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总而言之,城市形象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是生产力,能够实现城市资产增值、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味、繁荣城市经济,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优化城市的功能。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会促进地区产业的高度集聚,有利于各种资源的整合,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从而使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得到提升,进而给世人感受到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 三、城市形象的定位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管理的基点,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激发城市的内在潜力,为城市特定时期的发展提供目标指向。[3]如果城市形象的定位不够准,就不可能塑造出具有魅力的城市形象,对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准确地定位城市形象对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竞争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准确地定位城市的形象,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演变、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层的理解和研究,深层次挖掘出城市所蕴含的内在要素。总结起来,定位城市形象的策略有以下几点:(一)城市形象定位策略及其借鉴 1.城市形象定位应与城市职能与功能性质相吻合 城市职能是从城市性质中提炼而来,而城市定位是对城市发展主题的归纳和总结。现代城市的功能可以分为主导功能、一般功能与基本功能三类,而城市的地位、性质和职能包括

准确进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定位

准确进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公关是一个城市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包括该城市市民、其他城市的市民、旅游者、投资者、媒介、国家政府等)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创造有效的城市舆论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形象。桂林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必然要开展城市公关,塑造桂林旅游形象,提高竞争力。 一、桂林城市形象定位——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白日化的今天,中国许多城市纷纷打出自己的“个性名片”:南京推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无锡——太湖明珠;苏州——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面临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桂林非常有必要进行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 在2006年区域旅游开发国际高峰论坛上,莫永清用“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来表述对桂林旅游的定位。桂林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多年来,“山水甲天下”这张名片为桂林旅游赚足了人气,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目的地城市竞争的加剧,桂林旅游能否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就此问题,近年来,桂林各界围绕旅游定位进行了多次探讨。在听取各界意见并经认真总结后,桂林目前已形成了“世

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这一新旅游定位。 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囊括“山水”、“文化”、“体验”、“世界”等多重元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桂林新旅游定位形成后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塑造桂林这一新形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关策略。 二、塑造桂林旅游新形象公关策略 (一)做好桂林旅游资源的管理。既然我们已经将桂林定位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那么我们就要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把旅游资源管理好、保护好。 首先,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就是要保护好桂林传统文化精髓,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规划,摸清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家底”,明确保护的对象范围和种类。对桂林民居、民俗、民风、古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对森林、山水、矿产等资源和稀有动物,进行建档保护,并提出更为完整的保护规划。要强化保护意识,把文物和生态的保护理念纳入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着力把桂林打造成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和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利于文化和生态保护的产业发展,控制和遏制有害于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经营活动。 其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挖掘好。加强对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提升特色文化品位,展示特色文化魅力,丰富桂林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文本主要内容 第一条规划背景 1、落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国家战略要求,调整优化片区用地和产业布局。 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批复同意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函〔2014〕123号),支持试验区着力转型升级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契合汕头海湾新区城市战略的新定位新思路,提升片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水平。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2013年11月1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汕头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在汕头东部沿海4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核三区”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东海岸新城是“一核”--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明确要集聚发展金融商务、企业运营、会展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成为提升汕头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3、吸收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成果优点,引入契合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

2013年6月举行的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中,安德鲁—荷兰高柏、美国NBBJ和香港奥雅纳三家优秀国际团队对东海岸新城进行各自独特精彩的规划诠释。方案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抓住汕头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质,以国际视野、新颖理念和先进手法,描绘出独具匠心的规划蓝图。在概念规划竞赛方案优化完成后,需要通过法定的控规修改程序,将方案中适合汕头和本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进行吸收融合和优化提升。 4、统筹协调各层次相关规划,梳理完善片区与周边区域的规划衔接。 东海岸新城作为汕头城市新的战略重点发展区的核心载体和启动片区,与正在修改中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13修改)》同步,在空间和产业的布局上对本片区重新进行精确的功能定位和空间调整,以符合上层次规划的新定位新思路对于本区域用地载体的布局要求。同时,对近期区域范围内及周边正在编制的若干规划进行协调统筹,纳入本次规划进行整体梳理完善,可以更好地与区域周边进行统筹联动和协同发展,使规划更契合城市发展需求。 5、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片区配套设施的会议精神。 市政府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就如何完善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医疗卫生与教育设施的建设方案,即在片区内增加一所区级医院;通过整合,保留原有6所学

城市形象品牌宣传策略方案

“多彩贵州”城市形象品牌营销策略方案 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营销部推荐2011年8月1日,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为主题,一部制作精美、立意宏大的贵州形象广告片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等黄金时段播出,打开了一扇让世人了解贵州的窗口。同样是在2011年,与贵州形象广告片同步,“贵州”形象标识发布。符号化了的“贵州”两个汉字中,隐约展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民族风情、物产资源、多样文化,贵州的山,贵州的名胜古迹,贵州的酒都以大写意的挥洒整合其中。通过几年多方位的策划传播品牌营销,切切实实给贵州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多彩贵州风在贵阳天天演出,2012年演出收入突破了5000万。多彩贵州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占地7000亩。多彩贵州沉淀了很大的商业价值。多彩贵州酒,投资7.2亿,解决了1000多人就业。贵州旅游业近几年每年增长30%,2012年贵州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较上一年增加300亿,旅游业占到GDP 的6成到7成,已经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事实上,早在2005年贵州就开始启动吕牌宣传活动,当时贵州省形象的严重缺失以及误读,改变贵州在他人眼中落后、贫穷的形象。正是在宏观的意识大背景下,贵州省制定了一系列贵州形象传播策略。 双轮三化:打造:“多彩贵州”名片 贵州城市品牌塑造主要采取“双轮三化”模式。所谓双轮,就是通过对外宣传等公益化的活动培育品牌,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支撑品牌。公益化活动由贵州省政府主导,比如“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歌唱大赛,国际原生态摄影大赛等,针对贵州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寻找提取特色和提升品牌的方式、方法。关于品牌市场化运作,2005年底,贵州省委成立了直属于宣传部的副厅级单位多彩贵州中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专门的机构解决市场化的问题。 此外,为了专业化地运作品牌,贵州省寻求外脑帮助,请品牌专家介入。“我们考虑的问题,一是品牌价值标准化,二是品牌市场运作专业化,三是品牌宣传多样化。 市场化方面,对于与“多彩贵州”有关的设施如果是公益性的使用免费,但是要经过严格审核。如果是用于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则设立了相应的门槛。首先要看企业的实力,信誉度,以及企业从事的产业与“多彩贵州”的关联度如何。其次,我们探讨了一个授权模式,比如商标维护管理费,或是品牌入股。除此多外,企业要缴纳加盟费。多彩贵州中心主要负责品牌管理和维护。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推荐 整合传播:立体式推广“多彩贵州” 对“多彩贵州”品牌,贵州省进行多方位、组合式传播,将文化与经济、新闻与文艺、境内与境外糅合到一起,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从以旅游文化对外宣传为主,转变为时政经贸与旅游文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对外宣传。“近年,贵州省大力开展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活动,初步树立了贵州…宜游?、…宜居?的形象。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在既继续抓好旅游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同时,又把搞好经济贸易、社会发展、投资环境等领域的对外宣传提到重要位置,逐步让外界对贵州省形成…宜业?的认知,进而形成系统性的品牌形象识别。在时政对外宣传方面,贵州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座谈会、金融支持贵州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对外宣传活动,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周晓云说。

《汕头市龙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汕头市龙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公告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标 (一)总规划目标 把龙湖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先行区、现代化中心城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幸福龙湖、首善之区”。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确保规划期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62.0公顷,比2009年耕地保有量2549.3公顷(包括可调整地类)减少87.3公顷。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163.0公顷以上。 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79.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766.1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263.1公顷以内;全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不超过92平方米。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1503.0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13.0公顷以内。同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划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840.0 公顷以内。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加快宜林土地的造林绿

化,加快湿地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建成城海相依的生态型滨海城区。 4.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充分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低效建设用地,推进工业项目向产业集中区集聚,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 规划至2020年,全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2平方米以内。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从每公顷254万元增至900万元。 5.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结合“二调”,开展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建立耕地后备资源项目库,制定补充耕地计划,落实补充耕地开发资金,完成补充耕地任务。 规划至2020年,全区改造开发整理补充耕地61.6公顷。计划由汕头市统筹安排易地补充耕地778.4 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龙湖全区,包括金霞、珠池、新津、龙祥、鸥汀5个街道和外砂、新溪2个镇全部陆域土地(11419.8公顷)以及规划期内围填海增加的土地(950.9公顷),总面积为12370.7公顷。

谈长沙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谈长沙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旅游管理 谈长沙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左文 如今,目的地营销已然进人品牌化时代,目的地品牌形象这一概念频繁出现。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本文针对长沙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新的旅游品牌形象。 作者简介:左文(1989-),女,湖南湘潭人,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 旅游目的地形象,也称旅游形象,是旅游地通过旅游产品(总体产品)呈现在游客面前或传布给世人的总体特征,是社会对某旅游地特点的概括和总体评价,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要保证旅游地在信息、传媒造就的各种形象的汪洋大海中能够被识别和自我认同。 一、当前定位 长沙为湖南省会,地处湖南东部偏北,湘江下游,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现辖长沙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共六区二县一市。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 细数近年来长沙旅游品牌,“人文山水,魅力长沙”、“山水名城,休闲胜地”、“历史名城,山水美城”、“山水洲城,人杰地灵”、“多情山水,璀璨星城”,不难看出,长沙一直以“山水”为旅游卖点标榜自己。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奇山异水数不胜数。旅游产品日趋同质化是如今旅游业无法回避的事实,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旅游地的形象定位必须表达出自

身资源的独特性和排他性。论山,长沙赢不了“神奇仙境”张家界;论水,长沙比不过“人间天堂”九寨沟。所以,一直以来以“山水”为主打的形象定位推广起来效果不够显著,市场接受度不高,始终没有办法让长沙在国内众多的山水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 经过不断的探索,这座以娱乐闻名的城市终于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开始以快乐自诩。2013年开始,长沙以中央电视台为主打,在各类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推出“走进‘快乐长沙’”专版或专题宣传;改版旅游网站;联合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多管齐下,全面启动了“快乐长沙,宜游胜地”的城市形象宣传。首次在中央电视台CCTV—1/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持续播放“快乐长沙”十秒钟的城市形象宣传广告,央视第三方绩效评估数据显示,受众达14亿人次,让“快乐长沙”城市品牌极大提升。 遗憾的是,“快乐长沙,宜游胜地”只是指出了长沙的特色之一,没有表现出长沙这座老城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宜游胜地”太过笼统,整体性跟吸引性都略显不足。 二、理想定位 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的设计要求深入挖掘城市的独特元素,引起市场注意力;同时,应当把握当下的消费需求和社会风尚,从而具备有较高的公众认知度和吸引力,提高市场接受度。一般由一句精辟的主题口号概括和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星耀长沙,辣样快乐” 是长沙现阶段比较精准恰当的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一)星耀长沙——彰显文化内涵 天文之星:长沙素有“星城”的美名,名称来由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二十八宿之一的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

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14409527.html, 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宋兆居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9期 摘要:城市形象对于城市的旅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就需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通过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及两者协同发展同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青岛城市旅游的现状以及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青岛城市旅游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形象;青岛;提升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旅游直线升温。一座城市的旅游业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青岛市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设施齐全。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在揭示青岛城市旅游与形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青岛的城市形象提升策略,这对青岛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 (一)城市旅游(Urban Tourism)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旅游功能的增强,城市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 (二)城市形象(Urban Image) 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的所有因素的综合外显,是公众对由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城市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印象与评价。概念强调:城市形象既指构成城市的所有因素的综合外显,又指公众对城市的看法与评价,以及这种看法与评价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公众对城市的现状作出评价的同时,也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三)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形象的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建立,可以激发公众以及旅游者认识和了解城市的兴趣,吸引游客前来,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又带动旅行社、酒店、交通等行业发展,帮助城市增收,使得城市有财力进行景区建筑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的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中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四大直辖市: 北京:古韵今风,尽在北京、“品味北京,感受中国”、“古都韵,中华情” 东方古都,长城故乡新北京,新奥运 天津:渤海明珠、魅力天津 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 重庆: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 2、广东省: 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 南国风情、动感花城 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 佛山:狮舞岭南、传奇佛山 肇庆:醇正岭南、大关肇庆 活远:北江明珠、活香溢远 潮州:海滨邹鲁、岭海名邦 中山:伟人故里、锦绣中山 梅州:世界客都、中国梅州 珠海:浪漫之城 茂名:新滨海、新茂名 阳江:海天动情阳江游 湛江: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 江门:侨乡山水风情画 惠州:名山秀水惠州游 河源:绿色生态河源游 揭阳:揭阳古邑风情游 阳江:海天动情阳江游 云浮:奇山异水云浮游 汕头市:海风潮韵,世纪商都 3、福建省: 福州:八闽古都、有福之州福天福地福建游 三明:天下幽奇、中国绿都 厦门:海上花园,温馨厦门有魅力、更有活力 龙岩:福建西部风情 漳州:水仙花的故乡 武夷山:东方伊旬园,纯真武夷山 4、海南省:寻梦海南岛作客诗画中 海口:椰风海韵、南海明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 三业:天涯芳草,海角明珠 五指山:不登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5、辽宁省: 大连:浪漫之都 6、黑龙江:

哈尔滨:冷酷冰城 7、陕西省: 咸阳市:中国金字塔之都 ---- 咸阳 8、浙江省——诗画江南、山水浙江 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天堂城市 宁波:东方商埠、时尚水都 温州:时尚之都、山水温州 舟山:海天佛国、渔都港城 金华:大仙故里历史名城风水金华,购物天堂 义乌: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文成:刘基故里,山水乐园 台州:神奇台州生态之旅 嘉兴:水都绿城,休闲嘉兴 富阳:富春山水,孙权故里 象山县: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园 9、江苏省 南京:博爱之都、绿色古都、文化之城 苏州:天堂苏州、东方水城 徐州:楚汉雄风、豪情徐州 常州:中华龙城、江南常州 无锡:太湖明珠、中国无锡太湖美景,无锡旅情 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 南通:追江赶海到南通 常熟:世上湖山,天下常熟 10、湖南省:锦绣湘江、快乐湖南人文湘楚,山水湖南 长沙:多情山水,璀璨星城天下洲城 湘潭:伟人故里山水湘潭 11、湖北省:极目楚天舒,浪漫湖北游 武汉:高山流水白云黄鹤 宜昌市: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三峡风光地世界水电城恩施州:健康旅游基地一一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 12、安徽省 合肥:日出黄山、绿染合肥 13、河南省:中华之源,锦绣河南 郑州:黄河之都 开封:东京梦华、北方水城 新乡:壮美太行、丰米新乡

汕头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

汕头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草案) 2008-01-11 1. 项目概述 1.1 规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日常出行对机动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汕头市的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长,截至2007年7月,全市共有机动车62.4万辆,其中汽车15.9万辆,摩托车46.3万辆。中心城区的机动车22.2万辆,其中汽车8.6万辆,汽车拥有率为62.3辆/千人;摩托车13.6万辆,拥有率为99.1辆/千人。机动车的普遍使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大量机动车辆的停放也给城市的环境和交通运行带来重大影响,停车乱、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城市停车问题成了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2006年11月,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汕头市规划局委托,承担“汕头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项目的编制。 城市停车的发展涉及到政策、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因此城市停车供给的不足和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依靠增加供应来实现,必须结合城市和交通发展的需求,结合城市的特点和市情,全方位地考虑城市停车发展的策略与规划,实现动静交通的平衡发展,并与城市的土地利用发展形成高度协调的良性互动。本规划根据汕头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要求而编制,其目的在于对汕头市停车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规划范围:汕头市中心城区,总面积为443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0年~2020年。 1.3 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 远期目标(2010~2020年): 分析城市未来的停车需求和需求的分布,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的要求,对城市停车的发展和设施规划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城市停车发展策略,细化城市停车政策,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标准;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完善,提出系统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指标控制,引导动静态交通的发展,为城市详细规划的修编提供指导。 近期目标(2007~2010年) 分析城市近期停车需求,通过对管理政策的优化、停车设施的梳理和重点地区社会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计划的落实,有效缓解城市的停车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针对现状急需解决停车供求矛盾的热点地区,制订近期改善行动计划,提出相应的规划、管理措施,并针对特定地区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规划原则 停车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停车系统的规划要体现交通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要成为城市交通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实现、促进城市用地发展,以及体现政府发展意图的重要手段。 停车设施规划要系统考虑汕头市城市停车的发展要求与环境,综合考虑城市停车政策、管理,以及设施建设等因素对城市停车发展和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停车发展应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地特点,与不同城市区域发展要求和交通模式紧密协调。 停车规划应该在资源限制条件下进行,并成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组成和城市交通政策的重要体现。 远期目标是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和机动化水平等制定的,是通过若干近期建设目标实现的。停车系统的发展要符合城市机动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

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汕头总体城市设计-汕头市政府

汕头总体城市设计 《汕头总体城市设计》为《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子项目,其主题为“基于精致空间体系的汕头特色滨海山水人文都市设计”。城市设计要求从城市空间特征的知觉系统出发,从微观到整体,通过问题与价值的分析来形成汕头总体城市形态的发展框架与策略。同时,本专题需在总体上服务、协调于汕头总规的编制要求和技术路线。 目标与理念 城市设计的预期目标: (1)围绕汕头城市精致空间特征的表现,找出其形态模式和内在机制; (2)提出符合汕头本地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塑造精致汕头提出城市形态上的控制与引导; (3)从城市结构与形态的角度,为汕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符合精致空间要求的用地布局模式及相应的建设指引。 汕头精致空间建构的核心理念: (1)微分构形 通过局部形态优化来影响整体的空间建构原则,通过微尺度和划分来建立城市空间的内在秩序,塑造汕头的精致空间。 (2)线索渗透 利用关键项目形成城市触媒来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原则,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形成系统,进而增进汕头的城市活力。 城市设计框架 汕头总体城市设计着眼于城市在不同的尺度上体现出的不同精致空间特性。市域层面重点解决城市建设斑块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区域绿色开放空间的职能与特征、城市建设斑块的结构和区域空间特征的感知与表达。中心城区重点解决分区特色的建构和链接、街道空间特征、开放空间特征以及滨水街区与重要建筑。在特征要素的小尺度上,针对体现城市精致空间特征的物质形态要素提出城市设计指引。 市域城镇结构 市域精致空间特征 1.自然基底:大尺度的自然地貌的秩序感,体现为组团式带型城镇布局,大疏大密。 2.差异化的城镇:各自不同的独特肌理形成特征鲜明的市域城镇斑块。 3.线性体验:开放空间具有典型的线性特征,包括连续体验的自然脉络和差异性的人工脉络。 4.联系:村镇成为开放空间转换的中介,村镇之间的便捷联系形成精致空间主题序列。 5.共享:榕江是汕头山水与村镇的独特景观汇聚的核心,是让市民共享城市精致特色

城市形象战略完整版

城市形象战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

汕头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

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0号 《汕头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已由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14年10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10月29日 汕头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 (2014年10月29日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建设项目规划选址 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 第四节建设工程规划

第五节临时建设规划 第六节村庄建设规划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和管理城乡规划,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 —1— 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特区范围内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检查城乡规划,以及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县、镇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精致建构,优化空间布局结构,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彰显滨海山水特色和潮汕传统风貌,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第四条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及时公布,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未经公布的城乡规划,不得作为城乡规划管理和建设的依据,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特区城乡规划工作。 特区实行规划委员会制度。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特定地区的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重大事项,应当经规划委员会审议。 规划委员会委员应当体现广泛性,由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委员总数应当为单数,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委员人数应当超过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规划委员会的具体议事规则由本级人民政府另行规定,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特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并具体负责市区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派出机构和城乡规划监督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或者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委托实施规划管理。 南澳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南澳县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接受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特区城乡规划管理的实际,对市和区(包括有关产业园区)在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作出 特别规定。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 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 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 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 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居民行为、城市商业行为。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程度、政府管理行为、管理模式及等等。城市居民行为既包括居民的道德行为,文化活动,社交礼仪等等。城市商业行

汕头市龙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汕头市龙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公告的主要内容2010-2020 一、规划目标 (一)总规划目标 把龙湖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先行区、现代化中心城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幸福龙湖、“” 首善之区。”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1 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确保规划期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至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公顷,

2462.02020 比年耕地保有量公顷(包括可调整地类)减少公顷。 87.320092549.3 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公顷以上。1163.0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2 规划至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其中,8079.12020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6766.1 制在公顷以内;全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不超过平方米。925263.1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1503.0 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同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1313.0 地,规划至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公840.02020 顷以内。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3 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加快宜林土地的造林

——1 绿化,加快湿地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 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建成城 海相依的生态型滨海城区。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4 充分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低效建设用地,推进工显提高。约用地水平明集中区集聚,使节约集业项目向产业 规划至年,全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米以922020内。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从每公顷万元增至900254 万元。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5. 结合二调,开展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

2010年10月第22卷第5期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Oct.2010Vol.22№5 荆州古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堪称“南国完璧”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更科学地定位荆州古城形象,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对于提升荆州古城的知名度,改善古城的投资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的现状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各个要素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通过城市的内在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具有独特的个性,外界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文化符号、信息整合等。城市形象的定位则是挖掘城市形象的各种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依据城市的特征进行的准确定位,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浓缩,魅力个性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本城市发展的脉络上把握,历史地、发展地、科学地准确定位,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城市形象定位堪称“点睛之笔”,它有助于一个城市在都市群落中被快速有效地识别出来[1]。 (一)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发展旅游经济荆州作为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各部门也在积极挖掘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新兴旅游产业。2003年以前,荆州古城以“旅游兴市”为 城市建设的总方针,积极打造新兴的旅游城市,荆州的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过去,荆州在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时主要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着重发展旅游经济。 诚然,自荆州“旅游兴市”、“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城市形象以来,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仅仅以“历史文化名城”不足以突出荆州古城形象特色。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走历史文化名城的路线,就邻近的襄樊来说,也在树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牌,定位城市形象。相对其它城市而言,虽然荆州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定位城市形象纯粹是从共性出发,呆板的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从古城自身独特的个性出发。以至于对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转化为经济价值。荆楚文化、三国文化蜚声中外,但缺乏文化产业品牌,多停留在历史影响和文化底蕴层面,未能见诸经济效益[2]。 作为最早的国务院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两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三国文化,涌现出了无数个历史文化名人。荆州古城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中外,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印证“为楚有才”的至理名言。针对目前荆州古城定位“历史文化名城”,已经不能充分突出自己的个性。这几年荆州古城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比如“文化荆州”栏目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唤起了人们对荆州文化的重新认识,也使人们对目前荆州城市形象定位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认识荆州,首先就要认识荆州文化,单纯从历 摘要: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市形象定位对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荆州古城历史文化 资源丰富,在城市形象定位时,单纯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之乡”既存在片面性,又没有很好地突出荆州古城的特色。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应当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突出特色、浓缩精华,全力打造“荆楚荟萃、三国之乡”。 关键词:荆州古城;城市形象;楚文化;三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2010)05-0091-03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 黄 辉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收稿日期:2010-04-22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09年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091048912)作者简介:黄辉,男,湖北洪湖人,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9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