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

三上:

1、实验名称:拓印树皮

实验目的:学会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

实验器材:铅笔、白纸、树皮

实验步骤:找一块干净的树皮,把白纸放在上面,用铅笔进行拓印。

实验现象:拓印后出现树皮的形态。

实验结论: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2、实验名称:观察狗尾草

实验目的: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

实验器材:狗尾巴草

实验步骤:仔细观察狗尾巴草。

实验现象:草很矮、茎很细。

实验结论:小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需要水分。

3、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叶和比较叶片的大小(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叶的结构。

实验器材:不同树的叶、新鲜和落叶、尺

实验步骤:1、观察不同树的叶子;2、观察新鲜的叶和落叶;3、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来比较叶的大小。实验现象:1、不同的树叶都有叶片、叶柄。2、新鲜的比落叶叶颜色深。3、不同的叶的长度和宽度都不一样。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树叶有长度和宽度的不同。

4、实验名称:观察蜗牛的身体、运动和吃食物(3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蜗牛。

实验器材:放大镜、铅笔、蜗牛、菜叶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并用铅笔轻轻碰蜗牛的身体;2、观察蜗牛爬行;3、放一些菜叶在蜗牛附近,观察其进食。

实验现象:蜗牛受到刺激后,会缩回软壳中。蜗牛爬的时候,会留下粘液;蜗牛会慢慢爬到菜叶上面进食。实验结论:蜗牛是软体动物。

5、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身体和反应(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蚯蚓。

实验器材:放大镜、蚯蚓、铅笔、玻璃盘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并用铅笔轻轻碰蚯蚓的身体;2、在玻璃盘上装少量的水,把蚯蚓放入水中2分钟后拿出。

实验现象:1、蚯蚓受到刺激后,身体会缩在一起;2、蚯蚓接触到水后,立即向没有水的地方爬。

实验结论: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并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实验名称:观察蚂蚁的身体

实验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实验器材:放大镜、蚂蚁、一些食物

实验步骤:用一些食物散在地上,吸引一些蚂蚁;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实验现象:蚂蚁有6条腿。

7、实验名称:观察金鱼并了解金鱼的呼吸(2个合)

实验目的: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

实验器材:金鱼、鱼食

实验步骤:在玻璃缸中仔细观察金鱼,并观察其喂食情况。

实验现象:金鱼的身体像鱼一样。

实验结论: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8、实验名称: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

实验目的: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的不同的材料。

实验器材:一些材料

实验步骤:看看自己和其他同学身上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构成。

实验现象: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

实验结论: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9、实验名称:比较硬度和认识金属。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硬度大小和金属的特点。

实验器材:木条、金属条和金属物品、塑料条

实验步骤:1、用其他物体分别去划木条、金属条、塑料条;2、观察金属物品。

实验现象:金属条的划痕基本无,木条的划痕有一些,塑料条的划痕最明显。金属有很多的特性。

实验结论: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10、实验名称:谁更柔韧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柔韧性。

实验器材:木条、金属条、塑料条、钩码

实验步骤:1、分别在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上标出1厘米,在标注处挂上钩码后,一端有手压,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2、分别伸出10、15厘米的实验。

实验现象:塑料条弯曲最大,木条有一些弯曲,金属条弯曲不大。

实验结论: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1、实验名称:比较谁更容易吸水、纸的观察和造纸(3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物体的吸水性以及对纸的观察。

实验器材:放大镜、纸、毛巾、棉布、水、杯子、筷子、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滴管

实验步骤:1、分别用滴管滴水在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和纸上;2、用放大镜观察白纸;3、按照要求做造纸的实验。

实验现象:1、吸水性最强是纸,其次是木,金属盒塑料不吸水;2、纸四周有纤维。

实验结论: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2、实验名称:沉浮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原因。

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物体、水槽

实验步骤:把一些不同的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实验现象:有的物体沉在水底,有点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悬浮在水中。

实验结论: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13、实验名称: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实验目的:了解砖和陶瓷的不同的特性。

实验器材:砖、陶瓷

实验步骤:比较二者的硬度、吸水、沉浮能力、是否弯曲

实验现象:二者的硬度都不强,砖的吸水性比陶瓷强,都沉在水底,不能弯曲。

实验结论: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14、实验名称:水在哪个袋中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一些物品、液体、袋子

实验步骤:用袋子把一些物品、液体装好,通过摇一摇,听声音和用手去摸、闻味道、眼睛观察来分辨出水。

实验现象:固体容易通过听声音分辨出来,液体则通过闻味道分辨出水。

实验结论:水是无色、无味道、无溴的透明的液体

15、实验名称:观察水和食用油

实验目的:了解水和油不同的特性及流动快慢。

实验器材:水、油、烧杯、蜡光纸、玻璃片、不同的容器

实验步骤:1、倒一些水和油在烧杯里,用肉眼观察,闻味道;2、把水和油滴在玻璃片和蜡光纸上;3、把油倒进水中;4、将水和油倒进不同的容器中。

实验现象:1、油有颜色,有味道,水没有;2、水和油滴在玻璃片不会分散;滴在蜡光纸上,水呈水滴型,油会分散;3、油在水的上面;4、水和油在不同的容器里呈不同的形状。

实验结论:水和油都是液体,会流动,油比水轻,有味。

16、实验名称:流动性比较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液体的流动性。

实验器材:水、油、洗洁精、玻璃片

实验步骤:1、取相同容量的水、油、洗洁精分别滴在玻璃片上的相同位置上,倾斜看3者流动。

实验现象:洗洁精流动性最慢,油次之,水最快。

实验结论:不同的液体的流动性是不同的。

17、实验名称: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实验器材:不同的容器、水、烧杯

实验步骤:1、记下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置后把它们分别倒入烧杯中,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虽然在不同的容器里,水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体积一样。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测量的。

18、实验名称:了解空气、空气和水的比较(2个合)

实验目的:空气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实验器材:袋子、烧杯、气球、水槽

实验步骤:1、把袋子打开,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2、把气球放在水槽上面。

实验现象:1、袋子打开后,有气泡产生;2、气球浮在水面。

实验结论:空气是无色、无味,摸不着的,可以感知的。

19、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了解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但是可以改变。

实验器材:塑料瓶、橡皮泥、吸管、纸、烧杯

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装一些水,用橡皮泥封口,把吸管插入橡皮泥中,插到水下,用力挤压;2、用力把一个纸团塞进烧杯的底部,把它倒过来放入水槽中。

实验现象:挤压后,水从吸管出来了。2、纸团不会湿。

实验结论: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三下:

1、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种子的形态、大小等。

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实验步骤: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实验现象: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结论: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

2、实验名称:播种

实验目的:了解播种的方法

实验器材:凤仙花种子、花盆、铲子、土、水

实验步骤:先挑选合适的种子;然后把它们放入装有土的花盆中,用铲子固定好,浇适量的水后放温暖的地方。

实验现象:种子慢慢地发芽了。

实验结论:种子的播种需要土、合适的环境、水。

3、实验名称:植物根的生长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根生长的特点。

实验器材:一些发芽了植物、烧杯

实验步骤:把发芽了植物放入烧杯中,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植物的发芽都是长了根。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

4、实验名称:观察凤仙花的果实和种子(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凤仙花花的结构的观察和认识以及种子

实验器材:凤仙花果实

实验步骤:1、观察形状和颜色;2、数一数植株上的多少个果实。

实验现象:凤仙花的果实的形态是椭圆形,颜色是青绿色,里面有很多的小种子。

实验结论:果实中有种子。

5、实验名称:观察蚕卵以及孵化情况(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蚕卵和孵化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纸盒

实验步骤:用放大镜观察蚕卵;2、准备纸盒,在里面观察孵出的蚕。

实验现象:蚕卵近似圆形,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出生后,就开始吃桑叶。

6、实验名称:蚕蜕皮、外形和行为和吐丝的观察(3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蚕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器材:蚕、放大镜、直尺

实验步骤:1、观察蚕蜕皮前后的变化;2、用直尺量蚕在不同生长过程的长度,并用放大镜观察蚕的表面;

3、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

实验现象:蚕每次蜕皮后都会长大一些,蚕吐丝后,身体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蚕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7、实验名称:观察蚕蛹、蚕茧和蚕丝以及蚕蛾(3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蚕蛹、蚕茧和蚕蛾的不同。

实验器材:蚕蛹、蚕茧、蚕蛾、剪刀、尺

实验步骤:1、用剪刀剪开蚕蛹,观察;2、观察蚕茧,并用尺量长度;3、观察蚕蛾。

实验现象:1、蚕蛹体型粗短,像纺锤;2、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3、蚕蛾会飞,有6条腿,是昆虫。实验结论:蚕的一生是蚕卵——蚁蚕——蚕——蚕蛹——蚕茧——蚕蛾。

8、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和测量水温(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测量水温。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热水

实验步骤:1、观察温度计,并用手捂住温度计的下端,观察;2、在烧杯中放入冷水和热水,按照书上的要求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实验现象:1、用手捂住后,温度计的红液会上升;2、不同的分钟,测量的水温是不一样的,因为水温在不断的降温中。降温是先快后慢。

实验结论: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水温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9、实验名称:冰的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实验器材:保温杯、冰

实验步骤:1、观察冰;2、用手摸。

实验现象:冰是透明的、有固定的形状,手摸比较冷,过了不久会融化成水。

实验结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0、实验名称:加快冰的融化51

实验目的: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实验器材:保温杯、冰块、塑料袋

实验步骤:把冰块分成大小相同的块,放入塑料袋中,保持密封;2、分别把冰块放到温度高的地方、太阳光下、双手捂热。

实验现象:放入太阳光下冰块融化块,且塑料袋外壁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切会产生水蒸气。

11、实验名称:加热能加快水蒸发55

实验目的:了解水的蒸发。

实验器材:玻璃盖、记号笔

实验现象:水位下降了。

实验结论:水通过蒸发的方法,使得水位下降。

12、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物体的磁性(2个合)66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性。

实验器材:磁铁、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物体

实验步骤:1、用磁铁去吸引物体,记录下来;2、在磁铁和铁制品中间,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书,观察磁铁还能吸铁制品。

实验现象:1、磁铁可以吸引金属物品;2、随着书本的增多,磁铁的吸引力越来小。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13、实验名称:磁铁磁力的大小以及磁极(2个合)69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极。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大头针、绳子

实验步骤:1、用绳子把条形磁铁固定好,分别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放大头钉;2、用手握住2个包住了标识的磁铁,相互靠近后。

实验现象:1、磁铁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多;2、2个磁铁相互靠近后,有的排斥、有的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4、实验名称:磁极与方向和相互作用(2个合)71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绳子

实验步骤:1、用绳子悬挂住条形磁铁,使它能水平方向做自由转动,观察其停下来的位置。2、把2个条形磁铁相互靠近。

实验现象:1、磁铁停下来后,一端是指南极、一端是指北极;2、2个磁铁相互靠近后,如果是同极则分开,如果是不一样的极则相吸。

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5、实验名称:测量磁铁磁力大小74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磁铁、小木条、大头针、玻璃杯

实验步骤:把2个玻璃杯上面放小木条,在上面分别放不同数量的磁铁,在下面放一些大头针,记录。实验现象:磁铁越多,吸引的大头针越多。

实验结论: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

16、实验名称:用指南针定方向77

实验目的:了解指南针可以定方向。

实验器材:指南针

实验步骤:1、观察指南针;2、按照方法在学校的不同位置上,测量南北方位。

实验现象:1、指南针上面标明了南北方向;2、在不同位置上,南北方位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7、实验名称: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钢针

实验步骤:1、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后,用钢针去吸引大头针;2、组装磁针,用磁铁的南北极去检测。

实验现象:摩擦后,钢针可以吸引少量的大头针;2、检测后,发现同极相斥。

实验结论:磁铁摩擦金属后,可以让金属带部分磁性。

四上:

1、实验名称:食盐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2个合)

实验目的: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食盐、面粉、玻璃棒

实验步骤:分别把食盐和面粉倒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经过搅拌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面粉发生了沉淀,水由无色变成了乳白色。

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面粉不不容易溶解于水。

2、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了解溶解的概念。

实验器材:高锰酸钾、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轻轻地往烧杯的水放入几粒高锰酸钾后,观察;2、再用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颗粒先沉入水底,但慢慢地在撒发红色的液体。经过搅拌后,整个杯子都是龙凤图案。实验结论:高锰酸钾溶于水。

3、实验名称:胶水、洗发液、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2个合)

实验目的: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实验器材:胶水、洗发水、烧杯、试管、醋、酒精、使用与、玻璃棒

实验步骤:1、取2毫升的胶水和洗发水放入有水的烧杯中,搅拌后观察;2、在试管、倒入少量的水,分别把醋、食用油、油倒进去,搅拌后观察。

实验现象:1、胶水、洗发液没有完全溶解于水。2、油上升,聚集在瓶口。

实验结论: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4、实验名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小苏打

实验步骤:1、把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8份;2、分别把食盐和小苏打放进有水的烧杯,玻璃棒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好一些。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

5、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的原因。

实验器材:玻璃棒、烧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

实验步骤:1、取2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进装有相同容量的水的烧杯里,一个用玻璃棒搅拌,一个不

实验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和热水的烧杯里,食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6、实验名称: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目的:了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实验器材:食盐、玻璃棒、塑料小匙、烧杯

实验步骤:把食盐平均分成若干份,依次放进100毫升的水,边放边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100毫升的水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实验结论: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和观察发声物体(2个合)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小鼓、音叉、烧杯

实验步骤:1、分别用力压小鼓、弯曲钢尺、拉伸橡皮筋;2、分别击打鼓、用力拨动钢尺和橡皮筋;3、击打音叉后立即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

实验现象:压小鼓、弯曲钢尺、拉伸橡皮筋不发声音,而击打鼓、用力拨动钢尺和橡皮筋会发声;2、音叉放进水中,水面会产生波纹。

实验结论:物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相互的振动。

8、实验名称:观察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的原因。

实验器材:钢尺、烧杯、小木棒、橡皮筋

实验步骤:1、把钢尺一端伸出桌面少许,按住,另一只分别轻轻和用力收拨动钢尺,多做几次;2、准备4个烧杯,分别装有不同容量的水,用小木棒依次敲击杯口;3、把橡皮筋固定在两个物体之间,分别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

实验现象:1、轻轻拨动钢尺,产生的声音很弱,用力则声音强;2、敲击装有不同水的烧杯,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3、紧紧拉橡皮筋,声音高。

实验结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

9、实验名称: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音量与物体振动大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确定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定为8、12、16、20厘米后,使用相同的力,进行振动。

实验现象:能听到高、较高、较低、低等四种不同的音高。

实验结论: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10、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和原理。

实验器材:“土电话”、铝箔纸、米尺、棉线、尼龙绳、音叉、

实验步骤:1、先进行“土电话”的实验;2、分别在箔纸、米尺、棉线、尼龙绳的一端连接上音叉,敲击音叉后,在另一端听音叉的振动情况。

实验结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并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11、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目的:了解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实验器材:塑料瓶、豆子、棉布

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中放一些豆子,用力摇摇;2、分别用捂住耳朵和用棉布包起瓶再摇一摇瓶子。实验现象:没有用棉布包起来听到的声音很强,包起来和捂住耳朵后听到的声音很弱。

实验结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这两种方式来减轻声音。

12、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和气温的测量(2个合)

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在不同的环境、时间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分别测量在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温度;2、在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3、在同一点,分别在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测量温度。

实验现象:教室里温度比教室外的温度高;阳光照射的环境比背阴处温度高,清晨的温度最低,中午的时候温度最高

实验结论:不同的环境(室内外、阳光照射或背阴处)和时间段的气温是有变化的。

13、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实验器材:吸管、剪刀、胶带、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

实验步骤:1、制作风向标;2、把风向标放在有风的地方,进行测量风向。

实验现象:不同的风吹来后,风向标转向相应的方位。

实验结论: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量风的风向。

14、实验名称:观察我们的身体

实验目的:了解人体的结构有哪些。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观察比较身体的左右两个部分。

实验现象:我们身体的左右两个部分都是对称的。

实验结论: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15、实验名称:观察上肢的运动

实验目的:了解身体的肌体活动有哪些因素完成。

实验器材:一些重物

实验步骤:1、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2、反复做这个动作,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分。实验现象:1、当拿起重物,左上肢的关节是弯曲的;2、右手触摸手臂发现,手臂的肌肉突出,关节和骨骼在弯曲。

实验结论: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16、实验名称:测量心跳和呼吸和呼吸为什么会加快(2个合)

实验器材:喇叭筒、秒表、塑料袋、软管、集气瓶、水槽、火柴

实验步骤:1、用喇叭筒和软管做一个听诊器,分别在用听诊器听一听平静下的心跳和运动后心跳的次数。

2、在塑料袋中插一个软管,反复呼吸袋里面的空气;

3、在水槽中装满水,放入3个集气瓶,一个收集新鲜的空气,分别在2个瓶下插软管,一个呼吸一次,一个呼吸多次,收集好用毛玻璃片盖住。收集后,把点燃的火柴分别放进瓶子。

实验现象:1、运动后心跳比平静下心跳快;2、反复呼吸袋子的空气次数多,感觉很难呼吸;3、放火柴放进新鲜空气的瓶,火柴可以燃烧很久,而呼吸多次的瓶,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吸进更多的氧气。人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17、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心脏

实验器材:洗耳球、水槽、秒表

实验步骤:在有水的水槽中,把洗耳球反复挤压,计算1分钟挤压多少次。

实验现象:反复挤压后,洗耳球将水吸进或者挤压

实验结论: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的功能。

18、实验名称:观察口腔和牙齿(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在牙齿在口腔中的作用,以及牙的分裂。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在进物的过程中,观察口腔;2、小组成员互相观察对方的牙齿。

实验现象:每个人的牙齿都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实验结论: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四下:

1、实验名称: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了解静电现象。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碎纸屑

实验步骤: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碎纸屑。

实验现象:梳子上面吸附了碎纸屑。

实验结论: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目的: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电珠。

实验器材:导线、电池、小电珠

实验步骤:1、把小电珠放在电池的正极上,再用导线连接电池的负极和小电珠的接头。

实验现象:小电珠亮了起来。

实验结论:小电珠被点亮是因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3、实验名称:带灯座的电路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2个合)

实验目的:能够连接基本电路

实验器材:导线、电池盒、小灯座

实验步骤:1、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座连接起来后,放入小灯珠;2、用导线把两个小灯座和电池连接。

实验现象:放入小电珠后,发出光。

4、实验名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目的:了解到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实验器材: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形成断路的电池盒、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实验步骤:组装1个电路检测器,并用来检测其他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现象:电路出现了故障,则电流会中断,灯泡不会亮。

实验结论: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5、实验名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实验目的: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池、小电珠、导线、待检测物体、验电球、电笔

实验步骤:组装1个电路,在2个导线之间放一些待检测物体,看灯泡是否会亮。

实验现象:灯泡有的亮,有点不亮。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6、实验名称:观察手电筒和做个小开关(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开关的作用。

实验器材:手电筒、回形针、导线、木板、涂上不同颜色的小灯泡、电池

实验步骤:1、观察手电筒;2、按照要求,用回形针固定在木板上,做个开关,其导线接不同颜色的小灯泡。

实验现象:回形针连接后,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

7、实验名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电流的通路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导线、电路检测器、电池、小灯泡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检测器,观察。2、做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现象:1、电路接通后,如果是导体,则亮。2、串联电路的灯泡比较亮,并联灯泡不太亮。

实验结论:串联和并联是2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8、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

实验目的:了解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认识花各部分名称。

实验器材:油菜花、放大镜、镊子

实验步骤:用镊子把油菜花的各部分镊下来后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

实验结论:花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重要器官。

9、实验名称:多种花的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花的特性。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花,放大镜

实验步骤: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各样的花。

实验现象:有的花有四部分,有的没有四部分。有的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

实验结论:花有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知道雄花和雌花,花有单性花和两性花

10、实验名称:观察花、果实和种子(3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了解花、果实和种子的不同。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花、放大镜、棉签、油菜的果实

实验步骤:1、分别观察一些花的雄蕊和雌蕊;2、给花传粉;3、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里面的种子。

实验现象:1、花的雄蕊和雌蕊不一样;2、油菜果里有许多种子。

实验结论:花通过雄蕊和雌蕊来传播花粉,产生种子。

11、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发芽的蚕豆(2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

实验器材:一些种子、放大镜

实验步骤:1、将种子分开,放大镜观察;2、将浸泡的蚕豆种子放入铺有棉花的盘子,保持湿润,过几天观察。

实验现象:1、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2、蚕豆种子发芽了。

实验结论: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12、实验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生、熟鸡肉(2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了解了解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的不同。

实验器材:一些生和熟的食物;生、熟鸡肉、酒精灯、镊子、烧杯、三脚架

实验步骤:1、比较生和熟的食物;2、把生鸡肉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等鸡肉熟后,用镊子夹住观察。

实验现象:1、生和熟的食物是不同的;2、生鸡肉变熟后,清水里出现了油脂。

实验结论:在加热的过程中,食物由生到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13、实验名称:观察发霉的面包和了解霉菌的生长速度(2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了解面包变质发霉的原因。

实验器材:放大镜、发霉的面包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2、按照书上的要求,观察面包上的霉菌的生长速度快慢。

实验现象:1、面包发霉产生了霉菌;2、在潮湿常温下,发霉的更快。

实验结论: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14、实验名称:观察变质的食物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

实验器材:新鲜和变质的食物

实验步骤:观察新鲜和变质的食物,并记录。

实验现象:变质的食物有异味,出现霉菌。

实验结论: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5、实验名称:观察食品包装袋了解信息(3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能从中获取食品包装的一些信息

实验器材:一些食物的包装袋

实验步骤:观察包装袋,了解食物的配方和保质期。

实验现象:不同的食物的配方和保质期不同。

实验结论: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主要是食物的配方、营养成分以及保质期等。

16、实验名称:给岩石分类

实验目的: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岩石

实验步骤:用观察、手摸的方法去给岩石分类。

实验现象:岩石有不同的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

实验结论:岩石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17、实验名称:观察、识别岩石

实验目的:初步认识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岩石、放大镜、滴管、稀盐酸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2、让岩石相互敲击;3、用滴管吸稀盐酸,滴在岩石上。

实验现象:1、岩石在放大镜下有很多的颗粒;2、相互敲击,有的岩石会脱落颗粒;3、滴稀盐酸,有的岩石会冒气泡。

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18、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目的:了解岩石怎么组成的。

实验器材:花岗岩、放大镜、石英、长石、云母矿物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2、分别观察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颗粒。

实验现象:花岗岩里有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颗粒。

实验结论: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9、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比较(2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了解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实验器材:一些矿物、瓷板、一些固体

实验步骤:1、把矿物按照颜色进行分类;2、把矿物放在瓷板上进行摩擦,产生条痕;3、用一些固体去划矿物。

实验现象: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条痕和软硬程度。

实验结论: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20、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2个实验合)

实验目的:了解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知识

实验器材:一些矿物

实验步骤: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实验现象:矿物有透明、不透明、半透明三种;2、矿物的光泽有强、弱;3、矿物有的有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的没有。

实验结论: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透明度、光泽和形态。

五上:

1、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

实验现象:滴水的绿豆发芽了,没有滴水的绿豆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和空气。

2、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吗(2个合)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实验器材:放大镜、绿豆芽种子、塑料盒、水、纸巾

实验步骤:1、分别把2个装有绿豆芽的盒子一个放在有阳光,一个放在黑暗中,过几天进行观察。2、把刚长出根的绿豆并排放在纸上,保持纸一端湿润。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下的绿豆芽比黑暗中的茎粗,数量多。2、有水湿润的一端绿豆芽发芽的更好。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适量的水。

3、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

实验目的:了解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实验器材:蚯蚓、纸盒子、纸巾

实验步骤:1、把蚯蚓放入一个里面涂成黑色,剪掉一端,在底部铺上纸的纸盒子中间,盖好盖子,过几分钟观察,反复做几次;2、再放蚯蚓在一个两端铺上湿润和干燥的泥土的纸盒子中,过几分钟观察,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实验1蚯蚓都喜欢呆在黑暗的地方。2、实验2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4、实验名称:制作生态瓶

实验目的:知道生物生态群落的概念。

实验器材: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

实验步骤:按照书上的要求,做一个生态瓶,并观察。

实验现象:生态瓶中的生物都存活。

实验结论: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5、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

实验目的: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实验器材:手电筒、木块

实验步骤:按照书上的要求,做光和影子的实验。

实验现象:不同位置上照射,会产生不同长度物体的影子。

实验结论: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是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

6、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是和太阳的变化有关。

实验器材:筷子、木板、白纸、橡皮泥

实验步骤:把纸粘在木板上,再把筷子用橡皮泥垂直固定在木板,并把它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筷子的影子也发生了距离、角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7、实验名称:照亮目标

实验目的:了解反射现象。

实验器材:手电筒、书、镜子

实验现象:1、不同位置的书上有不同的光线。2、射在镜面上,关线发射回去。

实验结论:光碰到镜面的物体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

8、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与温度

实验目的:了解光的强弱与温度是正比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镜子

实验步骤:分别用一面和多面镜子发射光;并用温度计来测量光的热度。

实验现象:一面镜子反射的光的亮度弱,温度低;多面镜子发射的光的亮度高,温度高。

实验结论: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9、实验名称:物体的颜色和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2个合)

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纸袋子、温度计

实验步骤:1、分别在不同颜色的纸张中,插入温度计进行观察;2、把3个黑色纸袋分别按地面水平、垂直、太阳光垂直放好,里面插入温度计。

实验现象:深色的纸袋温度计比其他的高,与太阳光垂直的纸袋的温度比其他高。

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0、实验名称:制作并检验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实验器材:做“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实验步骤:1、先做个“太阳能热水器”;2、装好200毫升的冷水放在阳光下,每5分钟观察。

实验现象:水是慢慢的有点热。

实验结论:太阳能就是吸收了太阳的光,转换成热能散发出来。

11、实验名称: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目的:了解风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烧杯、镊子、酒精灯、塑料瓶、大小岩石

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小块岩石;2、把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水中,反复几次;3、把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使劲摇动。

实验现象:1、将热岩石放入水中几次后,热岩石开裂,都出现了小块;2、摇动岩石后,岩石会出现破裂。实验结论: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12、实验名称: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目的:了解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

实验器材:放大镜、土壤、烧杯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晾干的土壤。2、把土壤放进水中,并搅拌均匀后沉淀。

实验现象:土壤里有沙砾、沙等其他颗粒;2、土壤刚放进后,产生气泡,经过沉淀后,杯底聚集了很多的植物的残留物。

实验结论: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

13、实验名称:模拟雨如何影响土地

实验目的: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实验步骤:按照书55页做实验。

实验现象:土壤被水慢慢地冲刷下来。

实验结论: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14、实验名称:探索侵蚀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实验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实验步骤:按照书58页做实验。

实验现象:接水容器接住“径流”后发现有很多的土壤。

实验结论: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15、实验名称:模拟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实验目的:了解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实验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尺子、水桶实验步骤:按照书61页做实验。

实验现象:坡度高的地方水流速度快,缓坡的地方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

实验结论: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16、实验名称: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目的:了解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成正比。

实验器材:小车、绳子、钩码、秒表

实验步骤:分别用绳子一头系在不同的钩码,一头系在小车上,松手,记录小车到终点的时间。

实验现象:钩码越多,小车到终点的时间越快。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17、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目的:了解弹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小车、橡皮筋、细线

实验步骤:1、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架上,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并在车轴上进行转动橡皮筋;2、分别在不同的车上,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不同;3、松开手,观察小车行驶了多少距离,用细线量出来。

实验现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的远。

实验结论: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18、实验名称:用气球驱动小车

实验目的:了解反冲力。

实验器材:小车、气球

实验步骤:把气球固定在小车后,吹足气后,放开。

实验现象:小车快速的向前。

实验结论: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19、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实验器材:测力计、物体

实验现象:不同的物体,测力计测量出来的力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0、实验名称: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两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摩擦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盒子、粗糙的物体

实验步骤:1、把相同的钩码放进盒子中,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表面,用测力计拉动,读数;2、把不同的钩码放进盒子中,用测力计拉动,读数。

实验现象:粗糙的表面和数量多的钩码,测力计读数大。

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状况、物体重量有关。

21、实验名称: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实验目的:了解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实验器材:小车、钩码、、测力计、胶带

实验步骤:1、在小车上放上相同的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读数;2、用胶带把小车的轮子固定,再用测力计拉动,读数。

实验现象:固定后轮子,测力计的读数大。

实验结论: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22、实验名称:制作小赛车

实验目的:设计制作小赛车

实验器材: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实验步骤:设计、制作并展示小赛车。

实验现象:小赛车运动起来。

实验结论:赛车运动起来是由于动力的作用。

五下:

1、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和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在水中游沉有浮。

实验器材:一些物体、水槽

实验步骤:1、把一些物体放进装有水的水槽中;2、分别把一块橡皮、胡萝卜切成1/2,1/4,1/8块,

实验现象:1、一些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2、。橡皮、胡萝卜切成不同的块后,还是会沉在水底。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游沉有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2、实验名称:控制因素和沉浮瓶来研究沉浮(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沉浮的原因

实验器材:水槽、相同体积但不同重量的物体、相同重量但不同体积的物体、塑料瓶

实验步骤:1、分别把相同体积但不同重量的物体和相同重量但不同体积的物体放进水中;2、分别往塑料瓶中加入不同容量的水,观察装多少水后会,悬浮在水中以及沉在水底。

实验现象:1、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物体容易沉;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2、塑料瓶装满水后,沉在水底。

实验结论: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

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和比较排水量(3个合)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和物体沉浮的关系。

实验器材:橡皮泥、烧杯

实验步骤:1、2个烧杯里放入200毫升的水,分别把相同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态,放入一个烧杯水中,记录其排水量;2、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放入另外一个烧杯中,使其浮在水面,记录其排水量。

实验现象:实心的形状,会沉在水底;不同形状的有的会沉,有的浮在水面。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实验名称:研究船的装载量和用其他材料造小船(2个合)

实验目的:研究在同种物体在相同重量下,其排水量和载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橡皮泥、铁垫圈、水槽、一些做船的材料

实验步骤:1、分别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放入相同的垫圈,观察其排水量。2、使用其他的材料做一艘船。

实验现象:体积越大的橡皮泥,它所载物量越大。

实验结论:同种物体在相同重量下,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也大。

5、实验名称:感受浮力、测量大小不同泡沫板受到的浮力(3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浮力的原理和如何测量浮力

实验器材:测力计、大小不同的泡沫板、小滑轮、绳子、水槽

实验步骤:1、用手按住把泡沫板,并放入水中;2、先测量泡沫板在入水前的重量,再用线拉住泡沫板,使它浸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测力计上的数字。3、把拉力加上泡沫板受到的重力。

实验现象:按住在水中,手会感觉一股向上的力;2、测力计测量出了泡沫板的浮力

实验结论:浸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体积越大,收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浮力大于重力,上浮,如果相同,则浮在水面。

6、实验名称:让马铃薯浮起来

实验目的:了解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烧杯、盐、马铃薯

实验步骤:用烧杯取100毫升水,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入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

实验现象:盐加入到一定的量后,马铃薯浮起来了。

实验结论: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一些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实验器材:钩码、盐水、糖水、酒精、烧杯、测力计、天平

实验步骤:1、分别用烧杯装好一定容量的盐水、糖水、酒精;2、把钩码用测力计固定好,分别放进3个杯中,观察其受到的浮力;3、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

实验现象:1、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一样;2、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实验结论: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8、实验名称: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烧杯,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实验步骤:1、在平地烧瓶中装水,并用滴管滴一些红墨水染色,用橡皮塞固定,在橡皮塞插一根玻璃管;

2、分别把烧瓶放入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红墨水在热水里上升,在冷水中下降。

实验结论: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9、实验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涂了蜡的金属片

实验步骤:组装铁架台后,用夹子夹子金属片,在金属片下面放点燃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经过加热后,蜡从边缘向四周扩散。

实验结论: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10、实验名称:铜、铝、钢的传热比较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器材:相同粗细、长短的铜丝、铝丝、钢丝、金属夹子、火柴棒、凡士林

实验步骤:1、把铜丝、铝丝、钢丝固定在金属夹子上,并涂上凡士林,把火柴棒放上面;2、在金属夹子下放点燃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铜丝的火柴棒最先掉下,依次是钢丝和铝丝上的火柴棒。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1、实验名称:做一个保温杯

实验目的:了解热的不良导体。

实验器材:铁杯子、毛巾、泡沫塑料、温度计

实验步骤:倒相同温度的热水,分别把铁杯子打开盖子、杯子包上毛巾,杯子放入泡沫塑料中,观察10分钟,测量温度

实验现象:打开盖子的温度最低,放入泡沫塑料中温度最高。

实验结论: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2、实验名称:做一个“水钟”

实验目的:了解滴水能够用来计时

实验器材:一个塑料瓶、剪刀

2、分别塑料瓶上标出1分钟、5分钟流出来的水位刻度。

实验现象:水滴的速度是固定的。

实验结论:滴水是有固定的速度,能够用来计时。

13、实验名称:观察摆

实验目的:了解单摆的等时性。

实验器材:摆、秒表

实验步骤:让摆做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每隔10秒计入摆动的次数。

实验现象:各小组实验中,发现第1个10秒,摆的次数是基本上是一样的。

实验结论:单摆具有等时性。

14、实验名称:用摆做实验和研究摆的快慢(2个合)

实验目的: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原因

实验器材:摆、秒表

实验步骤:1、动手制作一个单摆;2、分别在15秒中,做改变摆锤重量和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

实验现象:1、摆锤重量改变后,摆的次数一样;2、摆绳长短改变后,摆的次数不一样,摆绳短,摆的次数多。

实验结论:摆的次数多少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的次数越多。

15、实验名称: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和做个“钟摆”(2个合)

实验目的:了解摆长的概念以及与摆的次数多少关系。

实验器材:摆、粗细相同但长度长度不同的金属条、条形磁铁

实验步骤:1、分别把长度不样的金属条挂在相同高度的摆上,做自由摆动;2、分别在比较长的金属条的不同位置上挂条形磁铁,观察在15秒中的摆动情况;3、设计一个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摆。

实验现象:1、长度长的金属条摆动次数比长度短的少;2、如果磁铁挂在金属条的最小,则摆动最少,因为相当于增加了摆长,如果挂在最上端,则摆的次数最多。

实验结论:摆锤重心至固定点的距离是摆长,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6、实验名称: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实验目的:了解机械摆钟的原理。

实验器材:摆、塑料齿轮、纸做的指针和钟面

实验步骤:1、组装1个齿轮操纵器;2、安装指针和钟面。

实验现象:摆动摆长,齿轮转动。

实验结论: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六上:

1、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分别在杠杆尺的两端一样的位置上挂上相同、不同位置上挂上不同的钩码,使其保持平衡。实验现象:在挂上不同的钩码,如果平衡,则两边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1:感受1号杯和2号杯里水的冷热 1号杯水() 2号杯水() 活动2:观察温度计 .观察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 要构造。 你观察温度计上有摄氏度 (℃)的标记吗? 你观察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最高()最低() 你观察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 最低温度是多少? 实验现象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烧杯一个一支温度计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吸水纸废物瓶。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1 清点仪器用品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5分)。 5

2 观察温度计的 零刻线、分度值 和量程。 A、观察温度计的零刻线。(10分) B、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 。(10分) 20 3 用手感知水温。将手指伸入烧杯中(冷水)或将手放在烧杯 外壁(热水),手的感觉 (10分),估测水的温度(10分)。 20 4 将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10 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 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10分) C、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 泡继续停留在水中。(10分)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连续三 次测水的温度分别为、、 ,平均水温为。(15分) 45 5 整理仪器,擦拭 桌面。 A、将温度计擦干放回原处。(5分) B、擦拭桌面。(5分) 10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

(完整版)2017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已填)

学校划市完全小学年级四年级实验者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百叶箱。 实验目的: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实验过程: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 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是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 的。

学校划市完全小学年级四年级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目的:食盐、沙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过程: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 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学校划市完全小学年级四年级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过程: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学校划市完全小学年级四年级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过程: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 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 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 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 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 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 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 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 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 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 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东禅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培训表 序号:1 年月日 实验名称杠杆 实验目的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实验材料立柱、螺丝钉、平衡尺、钩码若干 实验过程1、用螺丝钉把杠杆尺“0”处小孔固定在立柱顶端的小孔,把立杆插在盒内小孔处; 2、先调节好杠杆尺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状态,在平衡尺左侧2格处挂两个钩码,尝试在右侧1格处挂能够平衡的若干钩码。 3、用多种摆法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离支点的距离越远,钩码被放大的力越大 注意事项1、实验前认真阅读简单机械实验盒的说明书; 2、左侧位置最好不变,但可以改变钩码的数量,右侧可有多种摆法。

东禅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培训表 序号:2 年月日 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实验材料简单机械盒(立柱、滚轮、螺丝钉)、弹簧秤 实验过程1、把立柱立在盒底,往最下的孔插入螺丝钉,备用; 2、测出滚轮的重量为0.5牛; 3、分别把盒盖搭在固定块(高1.2厘米)上、立柱最低孔(高9.5厘米)、中间孔(高14厘米)处,用弹簧秤把滚轮缓慢地拉上斜面,读数、记录。 坡度重物(钩码,N)拉力(N) 1.2厘米 9.5厘米 14厘米 实验结论斜面的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注意事项 1、实验前温习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2、要记录弹簧秤拉动滚轮时的读数; 3、盒盖搭稳了再做实验。 东禅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培训表

序号:3 年月日 实验名称轮轴 实验目的轮轴可以省力。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材料粉笔 实验过程1、在门上找到门轴,用粉笔在距门轴不同的距离处做三个记号,编号; 2、揭示这三处离门轴越近,说明轮越小,反之,轮越大。 3、分别从这三处推门,比较在哪一处省力,哪一处费力。 实验结论轮轴可以省力。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 注意事项 1、在知道轮轴可以省力的前提下再做这个实验,此实验是知识点的一个延伸。 2、推门时要求是同一个人做实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东禅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培训表 序号:4 年月日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实验材料 盒底、立柱、滑轮、螺丝钉、钩码、弹簧秤、带绳的小钩 实验过程1、把立柱插在盒底,用螺丝钉把滑轮固定在立柱上,线绕在轮上,一端挂两个钩码,另一端挂弹簧称,实验、记录; 2、螺丝钉固定在立杆上,线绕在轮上,一个钩挂在螺丝钉上,一个钩挂在弹簧秤上,往轮上挂两个钩码,实验、记录。 物重定滑轮动滑轮 拉力方向拉力方向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改变用力方向,但省一 半的力。 注意事项做实验时别忘了让盒底稳些,最好把重的钩码盒放在盒底上。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上册一、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 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 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 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 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吊起)或(放下)钩码 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学生自带) 实验过程: 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 3.秒表做好归零; 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 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 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三、实验目的: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材料: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实验过程: 1.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怎样连接的。 2. 将细线与铁锁连接在一起,检验是否接牢。 3.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是否与地面垂直。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五、、实验目的:模拟昼夜的成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蜡烛小纸人遮光窗帘 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白天)的一面,一会在(黑夜)的一面. 实验结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下册一、化冰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灯烧杯冰渣天平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记录表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30克的冰渣,放入烧杯。 2.烧杯和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 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温度及质量的变化。 的。如冰、水、(水蒸气)。

科学实验报告单填写

科学实验报告单填写

————————————————————————————————作者: ————————————————————————————————日期: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 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 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 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蚯蚓的选择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 实验步骤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 3、将盒子罩 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 一块? 在上面 实验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光和影子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 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 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 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 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实验结论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平行形不变,倾 斜形改变。)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 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实验结论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光的传播路线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所需仪器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在烧杯中倒入冷热水取两只相同的烧杯。 在烧杯中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杯中倒入水量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3正确测量水温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时,用手拿上部,温度计液泡不可接触杯壁或杯底,同时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入水中) 待温度计液柱静止后,眼睛平视温度计读数位置读出数值。 4记录测量数据记录所测的温度。(保留一位小数例:20.3℃) 5整理器材仪器洗刷干净,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2物体的浮沉 所需仪器材料:水槽、橡皮、木块、泡沫塑料块、铁钉、气球、测力计、钩码。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检验物体的沉浮种类将水槽倒入水。注入水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向水中放入物体。橡皮、木块、泡沫塑料块、铁钉、气球。 3检验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用食指拉住指环,检测测力计指针是否指0。 将钩码挂在测力计上,平视测力计读出读数。 将钩码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平视测力计读出读数。 4记录实验结果沉的物体(能、不能)受到浮力。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3水的表面力 所需仪器材料:水槽、烧杯、滴管、曲别针、硬币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用硬币装水将硬币平放在桌面(为防止水渍流到桌面,可以放到平坦的盛水容器,如水槽)。用滴管向硬币上滴水,直到水溢出为止。硬币能装水滴。 3向水杯中放曲别针将水杯放入空水槽中,往水杯中注满水。 向水杯中放入曲别针,直到水溢出为止。注满水的水杯能放入枚曲别针。 4实验结果:这两个实验说明水(有、没有)表面力。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试验 试验器材:橡皮、萝卜、木块、水等。 实验过程:1、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再将它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3、用同样的方法将萝卜、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实验二: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用小瓶子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 实验器材:一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一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立方体、小瓶子、红色水等实验过程:1、将这些球按轻重顺序编号,依次由轻到重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将这些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编号,依次由大到小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3、把空瓶子盖上盖放入水中,漂浮2、往空瓶中加红色水,观察记录直至小瓶子能沉入水中。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五: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橡皮泥、量杯、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一个量杯中倒入200ml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记录它的排水量2、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记录它每次的排水量。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它排开的水量,排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 实验六: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七: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分别使小块泡沫塑料块、中块泡沫塑料块、大块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八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实验器材: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的重力并记录2、将石块沉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示数变小 实验结论:下沉的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排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容:观察水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气温 实验材料温度计、记录本、笔 实 1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验 温度计离地面约 1.5 米左右; 方 2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 法 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和 3、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过 4 、整理测量数据。 程 时间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实验现象 10 ℃14 ℃20 ℃26 ℃16 ℃ 气温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下午14:00 ,而不是实验结论 中午 12:00 。

实验名称自转旋翼 实验材料秒表、皮尺 实 验 1、做几个翅膀长度不同而其他都相同的自转旋翼。 方 2、测量并记录翅膀的长度。 法 3、再分别测量并记录它们东 2 米高处下落的时间。 和 4、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过 程 翅膀长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最后结果 2 厘米 1 秒 1 秒 1 秒 1 秒 实验现象 4 厘米 1.5 秒 1.5 秒 1.5 秒 1.5 秒 6 厘米 2 秒 2 秒 2 秒 2 秒 纸张相同、曲别针数量相同的自转旋翼,翅膀的长 实验结论 度越长,下降速度越慢。

实验名称纸杯烧水 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纸杯 1、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 实 2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验灯。生在小组内互说,指明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方精灯。 法 3 、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 和 4 、小组讨论所用实验材料。 过 5 、小组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程填写实验报告单。 6、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纸杯里的水被烧开,而纸杯并没有漏水。 纸杯没有烧着是因为杯子里的水吸收了热量,纸杯实验结论 达不到着火点。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一、实验名称:模拟细菌的繁殖 ? 实验目的:使学生感悟到细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会计算细菌繁殖的数量。 ? 实验材料:8个透明杯子,无数颗豆子。 ? 实验步骤: ? 1、将8个同样的透明杯子按1—8编号。 ? 2、在1号杯中放入一颗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 3、在2号杯中放入两颗豆子,代表第一代分裂后的第二代细菌? 4、以此类推,在其他各个杯中应放入多少颗豆子? ? 实验现象:3号杯子放4个、4号杯子放8个、5号杯子放16个、6号杯子放32个、7号杯子放64个、8号杯子放128个 ? 实验结论:细菌成倍地增长,繁殖相当迅速。 ? 二、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 实验目的:植物能量来源于何处 ?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子或湿毛巾? 实验步骤: ? 1、点燃酒精灯 ?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 实验结论:淀粉里含有能量

? 三、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 实验目的:让学生感悟到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省能源 ?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 实验步骤: ? 1、把线路连接起来 ?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 3、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 实验现象: ?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灯泡较暗 ?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灯泡较暗 ?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 四、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 ? 实验目的: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 实验材料: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 实验步骤: ? 1、把学生分成四组。 ?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 5、比较这些数字 ? 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拾取的数量不同。? 实验结论:鸟喙的多样性使得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2020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羊坪镇竹坪片区中心小学班级五(1)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实验小组 第小组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观测实验让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和温度的变化与太阳高度有关。 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橡皮、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 实验过程1、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在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其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 3、注意: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实验现象或结论1、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越大,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越(短),温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越(长),温度越(低)。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学校羊坪镇竹坪片区中心小学班级五(1)时间 实验名称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小组 第小组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 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先将三张小孔板的孔对齐,用手电光对着第一张板照射,观察光能不能透过。 2、再将三张小孔板的孔对齐,用手电光对着第一张板照射,观察光能不能透过。 3、汇报实验现象。 4、实验现象讨论、分析。 实验现象 或结论 光在空气或水(同一物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学校羊坪镇竹坪片区中心小学班级五(1)时间 实验名称小孔成像的研究实验小组 第小组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小孔成像的原因 实验器材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 实验过程1.介绍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胶水、钉子(大头针)。 2、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 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 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 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大头针)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 3.学生分组制作。 4.指导学生观察: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前后移动纸盒,直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 实验现象 或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窗户上成的是一个( 倒立 )的实像。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动口表达实 验 名 称 种子的萌发过程 仪 器 名 称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 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动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 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 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 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 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动口实 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 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达 象 实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动 口 表 达 实 验 名称 土壤的渗水能力 仪器名 称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动口表达实 验 现 象 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实 验 结 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动实测量水温的变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 学习《种子发芽》这一课,老师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发芽”的小实验。我做的是“绿豆发芽必须要水、必须要空气”这个实验。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实验作业。 研究报告(一) 研究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准备: (1)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器具:两个塑料盒子、纸巾2张、水 (3)场地:朝南的阳台 (4)环境温度:25℃左右。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把种子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 实验步骤: 1.分别在两个塑料盒底垫上纸巾,各按三个小洞 2.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3粒基本一致的绿豆 3.一盆的纸巾滴水,一盆不滴水 4.将两个盒子放在阳台同一处 5.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记录自己的发现 实验观察的数据: 日期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对照组10月2日种子变胖,种皮开始脱落。露出了一点白色的小芽。没有变化10月3日种皮完全涨破,芽约1厘米长没有变化10月4日有了一点点小黄叶,茎长高了。没有变化10月5日小黄叶舒张开了,并带有一点绿色了。根上长出了稀疏的小须。没有变化为了验证实验的可靠性,我又将实验组和对比组的观察期延长到10月8日,结果实验组的绿豆芽株株长得很壮,而对照组的绿豆依然看不出任何变化。之后,我又重复了两次同样的实验,实验结果和以上一样。 实验结论: 和实验前我的猜测一致: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水对种子是多么的重要!研究报告(二) 研究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不必要空气。 实验准备: (1)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器具:两个塑料盒子、纸巾2张、水、透明薄膜纸一张 (3)场地:朝南的阳台 (4)环境温度:25℃左右。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把种子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让一组种子得到充足的空气(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空气(对照组)。 实验步骤: 1.分别在两个塑料盒底垫上纸巾,各按三个小洞 2.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3粒基本一致的绿豆,并滴上适量水

科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一: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 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 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 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 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_小学科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doc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_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_实验报告.doc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2007年5月《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子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在启动项目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分工和落实,为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总结一系列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我们决定了解我县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及我县小学科学教师的有关情况,特做此问卷进行调查。 二、调查组成员《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子课题组成员。 三、调查内容及对象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33 份,回收29份,回收率87.88%。调查对象来自全县各乡镇学校,具有典型代表性。调查主要涉及教师基本信息、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学校实验开展及实验器材配备、教研氛围、自我成长等方面,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四、调查时间及地点时间:2009年11月8日地点:实验学校阶梯教室五、调查样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模式。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34题(不含教师基本信息了解),选择题30题,问答题4题。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学校实验开展及实验器材配备、教研氛围、自我成长等方面,及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

六、结果分析我们在细致准备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统计,为了做好2009年我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及做好科学课题工作,我们对我县部分小学科学教师(涵盖全县各乡镇及城关学校)及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小学科学课教师的特点 1、教师配备。 科学专职教师比例为10.34%。城关及个别中心学校有1—2名专职教师,但很多学校无专职科学教师。各校所开设的科学课都由其他任科老师兼任。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是带数学的老师兼任科学,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2、学历层次。 专科及以上的占89.7%,但所学专业大部分是小学教育及现代汉语专业且为职后学历,大部分的科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中师,相对缺乏科学知识背景。 3、年龄、职称结构。 中青年教师占75.2%,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不多,为20.7%,且科学高级教师仅为 3.4%,绝大部分是其他学科的高级职称。属于科学高级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学科。 4、任教科学年限任教科学教龄在5年及其以上的占31.01%,大多数在五年一下,且具有不稳定性。科学学科在很多学校作为副科在处理,在优先满足语、数、英教学后,作为副科配给其他教师(以数学教师为主)以平衡教师的工作量,故而科学教师具有很大的不稳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3) 科学实验报告单(4) 科学实验报告单(5) 篇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步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 毛制品分别摩擦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 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小灯泡 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 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让小灯泡发光(P5)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3、地球的内部 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蜡烛的变化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铁钉生锈了 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变色花 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