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复习目标:

1.掌握分类讨论必须遵循的原则 2.能够合理,正确地求解有关问题 命题分析: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以及认识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分类讨论是历年数学高考的重点与热点.而且也是高考的一个难点.这次的一模考试中,尤其是西城与海淀都设置了解答题来考察学生对分类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

重点题型分析: 例1.解关于x 的不等式:)()(2

3

2

R a x a a a x ∈+<+

解:原不等式可分解因式为:(x-a)(x-a 2

)<0 (下面按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分类)

(1)当a>a 2?a 2-a<0即 0

, a).

(2)当a0即a<0或a>1时,不等式的解为:x ∈(a, a 2

)

(3)当a=a 2?a 2-a=0 即 a=0或 a=1时,不等式为x 2<0或(x-1)2

<0 不等式的解为 x ∈?.

综上,当 0

, a)

当a<0或a>1时,x ∈(a,a 2

) 当a=0或a=1时,x ∈?.

评述:抓住分类的转折点,此题分解因式后,之所以不能马上写出解集,主要是不知两根谁大谁小,那么就按两个根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分类.

例2.解关于x 的不等式 ax 2

+2ax+1>0(a ∈R) 解:此题应按a 是否为0来分类.

(1)当a=0时,不等式为1>0, 解集为R. (2)a ≠0时分为a>0 与a<0两类

①10

)1(00440002>????>->??????>->???

?>>a a a a a a a a ?时,方程ax 2+2ax+1=0有两根

a

a a a a

a a a a a a x )1(12442222,1-±-=-±-=-±-=.

则原不等式的解为),)

1(1())1(1,(+∞-+---

--∞a

a a a a a . ②101000

440002<??????<->????<>a a a a a a a ?时, 方程ax 2

+2ax+1=0没有实根,此时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则不等式的解为(-∞,+∞).

③ 11000

440002=????==>??????=->????=>a a a a a a a a 或?时, 方程ax 2

+2ax+1=0只有一根为x=-1,则原不等式的解为(-∞,-1)∪(-1,+∞).

④01

000440

002<-

+2ax+1=0有两根,a

a a a a a a x )

1(12)1(22,1-±-=-±-=

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原不等式的解为:

))

1(1,)1(1(a

a a a a a ----+

-. ⑤φ∈????≤≤

?≤

440002? 综上:

当0≤a<1时,解集为(-∞,+∞). 当a>1时,解集为),)

1(1())1(1,(+∞-+---

--∞a

a a a a a . 当a=1时,解集为(-∞,-1)∪(-1,+∞). 当a<0时,解集为))1(1,)1(1(a

a a a a a ----+

-. 例3.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2

-2≥2x-ax(a ∈R)(西城2003’一模 理科)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ax 2

+(a-2)x-2≥0, (1)a=0时,x ≤-1,即x ∈(-∞,-1]. (2)a ≠0时,不等式即为(ax-2)(x+1)≥0. ① a>0时, 不等式化为0)1)(2

(≥+-

x a

x , 当???

??->>1

20

a a ,即a>0时,不等式解为),2[]1,(+∞--∞a .

当?????-≤>120a

a ,此时a 不存在.

② a<0时,不等式化为0)1)(2

(≤+-x a

x ,

当???

??-<<1

20

a a ,即-2

当???

??-><1

20

a a ,即a<-2时,不等式解为]2,1[a -.

当?????-=<120a

a ,即a=-2时,不等式解为x=-1.

综上:

a=0时,x ∈(-∞,-1).

a>0时,x ∈),2[]1,(+∞--∞a

.

-2

a<-2时,x ∈]2

,1[a

-.

a=-2时,x ∈{x|x=-1}.

评述:通过上面三个例题的分析与解答,可以概括出分类讨论问题的基本原则为: 10

:能不分则不分; 20

:若不分则无法确定任何一个结果; 30

:若分的话,则按谁碍事就分谁.

例4.已知函数f(x)=cos 2x+asinx-a 2

+2a+5.有最大值2,求实数a 的取值. 解:f(x)=1-sin 2

x+asinx-a 2

+2a+5.624

3)2(sin 2

2++---=a a a x 令sinx=t, t ∈[-1,1]. 则624

3)2()(2

2++---=a a a

t t f (t ∈[-1,1]). (1)当

12

>a

即a>2时,t=1,2533m ax =++-=a a y 解方程得:2

21

32213-=+=a a 或(舍). (2)当121≤≤-a 时,即-2≤a ≤2时,2a t =,2624

32

m ax =++-=a a y ,

解方程为:3

4

-=a 或a=4(舍).

(3)当12

-

+a+5=2

即 a 2

-a-3=0 ∴ 2131±=a , ∵ a<-2, ∴ 2

131±-=a 全都舍去.

综上,当3

4

2213-=+=

a a 或时,能使函数f(x)的最大值为2. 例5.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证明:

15.02

5.05.0log 2

log log ++>+n n n S S S .

:

1

q=1

S n =na 1

0)1()2(2

121211212<-=+-+?=-?++a a n a n na S S S n n n

(2)当q ≠1时,q

q a S n n --=1)1(1, 从而

.0)1()1()1)(1(212

2

12

12212

12<-=-----=

-?++++n

n n n n n n q a q q a q q a S S S

由(1)(2)得:2

12++

y 5.0log =为单调递减函数.∴

15.02

5.05.0log 2

log log ++>+n n n S S S .

例6.设一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2x-y+1=0, 2x+y-5=0,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分析: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不能确定其焦点位置,所以应分两种情况求解.

解:(1)当双曲线的焦点在直线y=3时,双曲线的方程可改为1)3()1(2

2

2=---b y a x ,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a

b

, ∴ b=2.∴ 555222==+=

=a a a b a c e .

(2)当双曲线的焦点在直线x=1时,仿(1)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b

a

,此时2

5=

e . 综上(1)(2)可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2

55或

. 评述:例5,例6,的分类讨论是由公式的限制条件与图形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而例1-4是对于含有参数的问题而对参数的允许值进行的全面讨论.

例7.解关于x 的不等式 1512

)

1(<+--x x a .

解:原不等式 012

)

1(55

0)]2()1)[(2(02

2

)1(012)1(<----?<--+-?<+--?

a x a x x a x a x x a

??

???>---

-<-?????<---->-???<--=-?0)12)(2(01)3(0)12)(2(01)2(0)21)(2(01)1(a a

x x a a a x x a x a 或或 由(1) a=1时,x-2>0, 即 x ∈(2,+∞). 由(2)a<1时,

012>--a

a

,下面分为三种情况. ①???<

??>--<012121

a a a

a a 即a<1时,解为)12,2(a a --.

②0012121

=????=

??=--

??

??<--<2121

a

a a ? ???><01a a 即0

由(3)a>1时,a

a

--12的符号不确定,也分为3种情况.

①???≤>????

??≥-->012121

a a a a a ? a 不存在. ② ???

?>>??

??

??<-->012121

a a a

a a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为:),2()12,(+∞---∞ a a . 综上:

a=1时,x ∈(2,+∞). a<1时,x ∈)12,

2(a

a

--

a=0时,x ∈?.

0

a a

-- a>1时,x ∈),2()12,(+∞---∞ a

a

.

评述:对于分类讨论的解题程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0

:明确讨论的对象,确定对象的全体; 20

:确定分类标准,正确分类,不重不漏; 30

:逐步进行讨论,获得结段性结记; 40

:归纳总结,综合结记. 课后练习:

1.解不等式2)385(log 2

>+-x x x 2.解不等式1|)3(log ||log |3

12

1≤-+x x

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

05

2

<--a

x ax 的解集为M. (1)当a=4时,求集合M:

(2)若3∈M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4.在x0y 平面上给定曲线y 2

=2x, 设点A 坐标为(a,0), a ∈R ,求曲线上点到点A 距离的最小值d ,并写成d=f(a)的函数表达式.

参考答案:

1. )

,(),(∞+2

3

5321 2.]4

943[,

3. (1) M 为)

,(),(24

5

2 ∞- (2)),9()35,(+∞-∞∈ a 4. ?????<≥-==时当时

当1|

|112)(a a a a a f d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押题针对训练

复习重点:函数问题专题,主要帮助学生整理函数基本知识,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体系,函数问题中的易错点,并提高学生灵活解决综合函数问题的能力。

复习难点: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主要内容:

(一)基本问题 1.定义域 2.对应法则 3.值域

4.图象问题

5.单调性

6.奇偶性(对称性)

7.周期性

8.反函数

9.函数值比大小 10.分段函数 11. 函数方程及不等式 (二)基本问题中的易错点及基本方法 1.集合与映射

<1>认清集合中的代表元素

<2>有关集合运算中,辨清: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的区别。还应注意空集的情形,验算端点。

2.关于定义域

<1>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限制条件要找全。 <2>应用问题实际意义。

<3>求值域,研究函数性质(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时要首先考察定义域。 <4>方程,不等式问题先确定定义域。 3.关于对应法则

注:<1>分段函数,不同区间上对应法则不同 <2>联系函数性质求解析式 4.值域问题

基本方法:<1>化为基本函数——换元(新元范围)。化为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并结合函数单调性,结合函数图象,求值域。

<2>均值不等式:——形如和,积,及x

b

a x x f +=

)(形式。注意识别及应用条件。 <3>几何背景:——解析几何如斜率,曲线间位置关系等等。 易错点:<1>考察定义域

<2>均值不等式使用条件 5.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关注问题:<1>判定时,先考察定义域。

<2>用定义证明单调性时,最好是证哪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在哪个区间上任取x 1及x 2。 <3>求复合函数单调区间问题,内、外层函数单调区间及定义域,有时需分类讨论。 <4>由周期性及奇偶性(对称性)求函数解析式。

<5>“奇偶性”+“关于直线x=k ”对称,求出函数周期。 6.比大小问题

基本方法:<1>粗分。如以“0”,“1”,“-1”等为分界点。 <2>搭桥 <3>结合单调性,数形结合 <4>比差、比商 <5>利用函数图象的凸凹性。 7.函数的图象 <1>基本函数图象

<2>图象变换 ①平移 ②对称(取绝对值) ③放缩 易错点:复合变换时,有两种变换顺序不能交换。如下: 取绝对值(对称)与平移 例:由x y =

图象,经过如何变换可得下列函数图象?

<1> 1||-=x y <2>|1|-=x y 分析:<1> .1||||11-=???→?→-=???→?-→=

x y x x x y x x x y 对称平移

<2> .|1|1||||-=???→?-→=???→?→=x y x x x y x x x y 对称

评述:要由x y =

得到1||-=x y 只能按上述顺序变换,两顺序不能交换。

平移与关于y=x 对称变换

例:y=f(x+3)的反函数与y=f -1

(x+3)是否相同?

分析:①)3x (f )3x (f y )x (f y )

x ,y ()y ,x (3

x x +????→?+=??→?=→+→对称

平移

的反函数。

②).3(13)(1)

,(),()(+-????→?+→-=??????→?→=x f x x x f

y x y y x x f y 平移

对称

∴两个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也可以用具体函数去验证。) (三)本周例题:

例1.判断函数x x tg tgx x f sin )2

1()(??+=的奇偶性及周期性。

分析:<1>定义域:)(2222

2Z k k x k x k x k x ∈?????π+π≠π+π≠????

????π+π≠π+π≠ ∴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图: 又tgx x x

x

tgx x f =-?

+=sin )sin cos 11()( ∴ f(-x)=-f(x),

∴ f(x)周期π的奇函数。

评述:研究性质时关注定义域。

例2.<1>设f(x)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

(1

)3(x f x f -

=+,又当x ∈[-3,-2]时,f(x)=2x ,求f(113.5)的值。

<2>已知f(x)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x ∈(0,1)时,f(x)=x+1.求f(x)在(1,2)上的解析式。

解:<1>∵ )(1

)3(x f x f -

=+ ∴ )()

3(1

)6(x f x f x f =+-=+, ∴ f(x)周期T=6,

∴ f(113.5)=f(6?19-0.5)=f(-0.5). 当x ∈(-1,0)时,x+3∈(2,3).

∵ x ∈(2,3)时,f(x)=f(-x)=2x. ∴ f(x+3)=-2(x+3).

∴ )3(21

)3(1)(+=

+-

=x x f x f , ∴ 51

)

32

1(21)21(=+-?=-f .

<2>(法1)(从解析式入手) ∵ x ∈(1,2), 则-x ∈(-2,-1), ∴ 2-x ∈(0,1), ∵ T=2.

∵ f(x)=f(-x)=f(2-x)=2-x+1=3-x. ∴ f(x)=3-x, x ∈(1,2).

小结:由奇偶性结合周期性,将要求区间上问题转化为已知解析式的区间上。 (法2)(图象)

f(x)=f(x+2)

如图:x ∈(0,1), f(x)=x+1. x ∈(-1,0)→f(x)=-x+1.

x ∈(1,2)→f(x)=-(x-2)+1=3-x. 注:从图象入手也可解决,且较直观。

例3.<1>若x ∈(1,2)时,不等式(x-1)2

<2>已知二次函数f(x)=x 2

+ax+5对任意t 都有f(t)=f(-4-t),且在闭区间Z[m,0]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求m 的取值范围。

分析:<1>设 y 1=(x-1)2

, y 2=log a x

x ∈(1,2),即x ∈(1,2)时,曲线y 1在y 2的下方,如图: ∴ a=2时,x ∈(1,2)也成立,∴a ∈(1,2]. 小结:①数形结合 ②变化的观点

③注意边界点,a=2,x 取不到2, ∴仍成立。 <2>∵f(t)=f(-4-t), ∴ f(-2+t)=f(-2-t)

∴ f(x)图象关于x=-2对称, ∴ a=4, ∴ f(x)=x 2

+4x+5.

∴ f(x)=(x+2)2

+1, 动区间:[m,0], ∵ x ∈[m,0], [f(x)]max =5, [f(x)]min =1, ∴ m ∈[-4,0].

小结:函数问题,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应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如二次函数问题中常见问题,定函数动区间及动函数和定区间,但两类问题若涉及函数最值,必然要考虑函数的单调区间,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关键在于其图象对称轴的位置。以发展的眼光看,还可解决一类动直线定曲线相关问题。

例4.已知函数).10(,5

5

log )(≠>+-=a a x x x f a

且 (I)判定f(x)在x ∈(-∞,-5)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II)设g(x)=1+log a (x-3),若方程f(x)=g(x)有实根,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I)任取x 1

5)(5()

5)(5(log 55log 55log )()(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x f x f a a a

, ∵ (x 1-5)(x 2+5)-(x 1+5)(x 2-5)=10(x 1-x 2)<0

又 (x 1-5)(x 2+5)>0 且(x 1+5)(x 2-5)>0 1)

5)(5()

5)(5(02121<-++-<

x x x x ,

∴ 当a>1时,f(x 1)-f(x 2)<0, ∴ f(x)单调递增, 当00,∴f(x)单调递减。 (II)若f(x)=g(x)有实根,即:)3(log 15

5

log -+=+-x x x a a

。 ∴ .50

305

5

>????

??>->+-x x x x ∴ 即方程:)3(55

-=+-x a x x 有大于5的实根。

(法1))

105)(25()

5()5)(3(5+-+--=+--=x x x x x x a (∵ x>5)

16

5

320

212112)

5(20

)5(1

20

)5(12)5(5

2-=

+≤

+-+

-=

+-+--=

x x x x x ∴ ]16

5

3,

0(-∈a . (法2)(实根分布))3(5

5

-=+-x a x x (1)有大于5的实根,

方程(1)化为:ax 2

+(2a-1)x-15a+5=0.

∵ a>0, ∴Δ=64a 2

-24a+1≥0. ①有一根大于5 φ???

?<≥0

)5(5

f ?.

②两根均大于]16

5

3,

0(52210

)5(0-∈?????

???

>->≥a a

a f ?. 小结:实根分布即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及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用此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时,具体步骤为:①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②图象对称轴的位置。③图象与x 轴交点。④端点函数值的符号。此题(2)中,也可以用韦达定理解决。

小结:

函数部分是高考考察重点内容,应当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配备必要例题,理顺基本方法体系。

练习:

已知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f(1)=1,若m,n ∈[-1,1],m+n ≠0时,有

0)

()(>++n

m n f m f 。

<1>用定义证明f(x)在[-1,1]上是增函数。

<2>若f(x)≤t 2

-2at+1对所有x ∈[-1,1],a ∈[-1,1]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2)|t|≥2或t=0.

高考数学排列与组合押题针对训练

授课内容:复习排列与组合

考试内容:两个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

考试要求:1)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试题安排:一般情况下,排列组合为一道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的应用题。有时还另有一道排列、组合与其他内容的综合题(大都与集合、立体几何、不等式证明等相综合)。

重点:两个原理尤其是乘法原理的应用。 难点:不重不漏。

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1.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两个原理是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推导排列数及组合数公式;分析和解决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完成一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方法,这是两个原理所要回答的共同问题。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完成一件事可分几类办法和需要分几个步骤。

例1.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1)由于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就可以完成这件事,故应分类,由于有3种书,则分为3类然后依据加法原理,得到的取法种数是:3+5+6=14种。

(2)由于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需要分成3个步骤完成,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3×5×6=90(种)。

(3)由于从书架上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可以有3类情况(数语各1本,数英各1本,语英各1本)而在每一类情况中又需分2个步骤才能完成。故应依据加法与乘法两个原理计算出共得到的不同的取法种数是:3×5+3×6+5×6=63(种)。

例2.已知两个集合A={1,2,3},B={a,b,c,d},从A 到B 建立映射,问可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

分析:首先应明确本题中的“这件事是指映射,何谓映射?即对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因A 中有3个元素,则必须将这3个元素都在B 中找到家,这件事才完成。因此,应分3个步骤,当这三个步骤全进行完,一个映射就被建立了,据乘法原理,共可建立不同的映射数目为:5×5×5=53(种)。

2.排列数与组合数的两个公式

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各有两种形式,一是连乘积的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计算;二是阶乘的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化简与证明。

连乘积的形式 阶乘形式

P n m

=n(n-1)(n-2)……(n-m+1) =

)!

m n (!

n -

C n m =)!

(!!123)1()1()2)(1(m n m n m m m n n n n -=

??-+--- 例3.求证:P n m +mP n m-1=P n+1m

证明:左边=

)!1(!

)!(!+-+-m n n m

m n n 右边

==-++=+-?++-=

+m 1n P ]!

m )1n [()!

1n ()!1m n (!n m !n )1m n (

∴ 等式成立。

评述:这是一个排列数等式的证明问题,选用阶乘之商的形式,并利用阶乘的性质。 n!(n+1)=(n+1)!.可使变形过程得以简化。 例4.解方程3

4

12140x z P P =+. 解:原方程可化为:

? ????

???--=--+∈≥≥+)

2x )(1x (x 140)2x 2)(1x 2(x 2)1x 2(N x 3x 41x 2

? ??

?

??-=-+∈≥)2(35)12)(12(3x x x N x x

? ???

??=+-∈≥0

6935432

x x N x x 解得x=3.

评述:解由排列数与组合数形式给出的方程时,在脱掉排列数与组合数的符号时,要注意把排列数与组合数定义中的取出元素与被取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都属自然数的这重要限定写在脱掉符号之前。

3.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

历届高考数学试题中,排列与组合部分的试题主要是应用问题。一般都附有某些限制条件;或是限定元素的选择,或是限定元素的位置,这些应用问题的内容和情景是多种多样的而解决它们的方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常用的方法有: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两种。

一般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1)在直接法中又分为两类,若问题可分为互斥各类,据加法原理,可用分类法;若问题考虑先后次序,据乘法原理,可用占位法。

(2)间接法一般用于当问题的反面简单明了,据A ∪A =I 且A ∩A =?的原理,采用排除的方法来获得问题的解决。

特殊方法:

(1)特元特位:优先考虑有特殊要求的元素或位置后,再去考虑其它元素或位置。 (2)捆绑法:某些元素必须在一起的排列,用“捆绑法”,紧密结合粘成小组,组内外分别排列。

(3)插空法:某些元素必须不在一起的分离排列用“插空法”,不需分离的站好实位,在空位上进行排列。

(4)其它方法。

例5.7人排成一行,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1)甲排中间;(2)甲不排两端;(3)甲,乙相邻; (4)甲在乙的左边(不要求相邻);(5)甲,乙,丙连排; (6)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解:(1)甲排中间属“特元特位”,优先安置,只有一种站法,其余6人任意排列,故共有:1×6

6P =720种不同排法。

(2)甲不排两端,亦属于“特元特位”问题,优先安置甲在中间五个位置上任何一个位置则有1

5P 种,其余6人可任意排列有6

6P 种,故共有1

5P ·6

6P =3600种不同排法。

(3)甲、乙相邻,属于“捆绑法”,将甲、乙合为一个“元素”,连同其余5人共6个元素任意排列,再由甲、乙组内排列,故共有66P ·2

2P =1400种不同的排法。

(4)甲在乙的左边。考虑在7人排成一行形成的所有排列7

7P 中:“甲在乙左边”与“甲在乙右边”的排法是一一对应的,在不要求相邻时,各占所有排列的一半,故甲在乙的左边的不同排法共有

2

17

7P =2520种。 (5)甲、乙、丙连排,亦属于某些元素必须在一起的排列,利用“捆绑法”,先将甲、乙、丙合为一个“元素”,连同其余4人共5个“元素”任意排列,现由甲、乙、丙交换位置,故共有5

5P ·3

3P =720种不同排法。

(6)甲、乙、丙两两不相邻,属于某些元素必须不在一起的分离排列,用“插空法”,先将甲、乙、丙外的4人排成一行,形成左、右及每两人之间的五个“空”。再将甲、乙、丙插入其中的三个“空”,故共有4

4P ·3

5P =1440种不同的排法。

例6.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分别求出下列各类数的个数:

(1)奇数;(2)5的倍数;(3)比20300大的数; (4)不含数字0,且1,2不相邻的数。 解:(1)奇数:要得到一个5位数的奇数,分成3步,第一步考虑个位必须是奇数,从1,3,5中选出一个数排列个位的位置上有1

3P 种;第二步考虑首位不能是0,从余下的不是0的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排在首位上有1

4P 种;第三步:从余下的4个数字中任选3个排在中间的3个

数的位置上,由乘法原理共有1

3P 14P 3

4P =388(个)。 (2)5的倍数:按0作不作个位来分类 第一类:0作个位,则有4

5P =120。

第二类:0不作个位即5作个位,则14P 3

4P =96。 则共有这样的数为:4

5P +14P 3

4P =216(个)。 (3)比20300大的数的五位数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3xxxx, 4xxxx, 5xxxx 有34

5P 个;

第二类:21xxx, 23xxx, 24xxx, 25xxx, 的43

4P 个;

第三类:203xx, 204xx, 205xx, 有32

3P 个,因此,比20300大的五位数共有: 34

5P +434P +32

3P =474(个)。

(4)不含数字0且1,2不相邻的数: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3,4,5三个数字排成一行;第二步将1和2插入四个“空”中的两个位置,故共有4

43

3P P =72个不含数字0,且1和2不相邻的五位数。

例7.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上六点A 1,A 2,A 3,A 4,A 5,A 6,圆上四点B 1,B 2,B 3,B 4,任两点连成直线,问所得直线最多几条?最少几条?

解:所得直线最多时,即为任意三点都不共线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知直线上与圆上各取一点连线的直线条数为1

41

6C C =24;第二类为圆上任取两点所得的直线条数为2

4C =6;第三类为已知直线为1条,则直线最多的条数为N 1=1

41

6C C +2

4C +1=31(条)。

所得直线最少时,即重合的直线最多,用排除法减去重合的字数较为方便,而重合的直线即是由圆上取两点连成的直线,排除重复,便是直线最少条数:

N 2=N 1-22

4C =31-12=19(条)。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定义与三角变换押题针对训练 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与三角变换 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难点:三角变换公式的应用 内容安排说明及分析:

本部分内容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三角的基础与预备知识,另一块是三角变换公式及其应用。把三角变换公式提到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之前来复习,其目的是突出“工具提前”的原则。即众多的三角变换公式是解决三角学中一系列典型问题的工具,也是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由于本部分内容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这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约占13%左右。有试题多为选择题,有时也有解答题,难度多为容易题与中等题。

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 1.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及正角,负角与零角

(2)象限角与轴上角的表达 (3)终边相同的角 (4)角度制 (5)弧度制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任意角的6个三角函数定义的本质是给角这个几何量以代数表达。借助直角坐标系这个工具,把角放进直角坐标系中完成的。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直接可以得到:

(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2)三角函数值在四个象限中的符号 (3)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要充分利用三角函数线在记忆三角函数性质与公式以及解决三角函数问题中的作用。

3.诱导公式

总共9组共36个公式,记忆口决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并弄清口决中的字词含义,并根据结构总结使用功能。

“奇变”是指所涉及的轴上角为2π的奇数倍时(包括4组:2

π±α,23π

±α)函数名称

变为原来函数的余函数;其主要功能在于:当需要改变函数名称时,比如:由于“和差化积”公式都是同名函数的和差。使用时,对于不同名的函数先化为同名函数,又如:复数化三角

形式,有时也需要改变函数名称,如:sin α-icos α=cos(23π+α)+isin(2

+α)。

“偶不变”是指所涉及的轴上角为

2

π

的偶数倍时(包括5组:2k π+α, π±α, 2π-α, -α), 函数名称不变,其主要功能在于: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及某些证明问题。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1)已知-

2π<α<β<2

π

, 求α+β与α-β的范围。 (2)已知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确定π-α所在象限。 解:(1)∵-

2π<α<β<2

π

, ∴-π<α+β<π,-π<α-β<0. (2)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先把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放到-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再

将-α的终边按逆时方向旋转π放到π-α的终边即-α的终边的反向延长线,此时π-α的终边也在第二象限。

思路2:是先把α的终边(第二象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π,得到α+(-π)(第四象限),再将它关于x 轴对称得到-(α-π)=π-α的终边,此时也在第一象限。

例2.若A={x|x=4πk , k ∈Z}, B={x|x=2πk +4π

, k ∈Z}, 则A _____B 。

解:由B 中的x=2πk +4π=4)12(π+k 可视为4π

的奇数倍所构成的集合。

而A 中的x=4πk 是4

π

的所有奇数倍,因此A ?B 。

例3.设0<θ<2π, 问5θ与角θ终边相同,求θ。

解:由已知 5θ=2k π+θ, k ∈Z, 有θ=2

π

k ,

∵ 0<θ<2π, ∴k=1时,θ=23;k=2时,θ=π;k=3时,θ=2

.

例4.若θ

θ

cos 1cos 1+-=ctg θ-csc θ,求θ取值范围。

解:先看一看右边=ctg θ-csc θ=

θθsin cos -θsin 1=θ

θsin 1

cos -,这样就决定了左边的变形方向。

θθ

cos 1cos 1+-=θ

θ22cos 1)cos 1(--=θθ2

2sin )cos 1(-, ∵

θθ2

2

sin )cos 1(-=

θθsin 1

cos -, ∴ ???>≥-0sin 01cos θθ??

??>=0sin 1cos θθ?θ无解, ∴ 不存在这样的θ使所给等式成立。

例5.已知sin(π-α)-cos(π+α)=32

, 2

π<α<π.

求:(1)sin α-cos α的值 (2)sin 3(2π+α)+cos 3(2

π+α)的值 解:(1)由已知,得sin α+cos α=32

,平方得:1+2sin αcos α=9

2,

∴ 2sin αcos α=-9

7

,

∵ 2

π

<α<π,

∴ sin α-cos α=2)cos (sin αα-=ααcos sin 21-=3

4

.

(2)sin 3(2π+α)+cos 3(2

π+α)=cos 3α-sin 3

α

=(cos α-sin α)(cos 2α+sin αcos α+sin 2

α) =-34(1-187) =-27

22. 例6.已知sin(α-π)=2cos(α-2π),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1))

2

cos()23sin(3)2cos(5)sin(απαπαπαπ+---++ (2)1+cos2α-25sin2α.

解:由已知:-sin α=2cos α,有 tg α=-2, 则

(1)原式=ααααsin cos 3cos 5sin +-+-=ααtg tg +-+-35=-57

(2)1+cos 2

α-2

5sin2α

αααα2

222cos sin 2sin 25

cos 2sin +-+=1225222+?-+αα

αtg tg tg =1

)2()2(52)2(22+---+-=516

.

评述:对于形如α

αα

αcos sin cos sin d c b a ++为关于sin α与cos α的一次分式齐次式,处理的方法,

就是将分子与分母同除以cos α,即可化为只含tg α的式子。而对于1+cos 2

α-2

5sin2α属于

关于sin α与cos α的二次齐次式。即sin 2α+2cos 2

α-5sin αcos α. 此时若能将分母的“1”用sin 2α+cos 2

α表示的话,这样就构成了关于sin α与cos α的二次分式齐次式,分子分母同除以

cos 2

α即可化为只含有tg α的分式形式。

例7.求函数y=225x -+log sinx (2sinx-1)的定义域。

解:使函数有意义的不等式为:???????>-≠>≥-0

1sin 21

sin 0

sin 0252

x x x x ? ????

??

???

∈+≠∈+

<<+≤≤-)(22)(6526255Z k k x Z k k x k x ππππππ 将上面的每个不等式的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取公共部分,由于x ∈[-5,5],故下面的不等式的范围只取落入[-5,5]之内的值,即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5,-23π)∪(-23π,-67π)∪(2,6ππ)∪(6

5,2ππ)。

例8.求证:1sec 1sec +-++ααααtg tg =α

α

cos sin 1+.

证法一(左边化弦后再证等价命题)

左边=1cos sin cos 11

cos sin cos 1+-++α

α

ααα

α=ααααcos sin 1cos sin 1+-++

要证 ααααcos sin 1cos sin 1+-++=α

αcos sin 1+

只需证:(1+sin α+cos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α)

左边=cos α+sin αcos α+cos 2

α

右边=1-sin 2α+cos α+cos αsin α=cos 2

α+cos α+sin αcos α ∵左边=右边,∴原等式成立。

或证等价命题:ααααcos sin 1cos sin 1+-++-α

α

cos sin 1+=0

证法二(利用化“1”的技巧)

左边=1

sec )(sec sec 22+--++ααααααtg tg tg

=

()1

sec )sec 1(sec +--++ααααααtg tg tg =sec α+tg α=α

αcos sin 1+=右边。

证法三(利用同角关系及比例的性质)

由公式 sec 2α-tg 2

α=1

?(sec α-tg α)(sec α+tg α)=1 ?1

sec ααtg +=ααtg -sec 1.

由等比定理有:

ααααtg tg -+++sec 11sec =sec α+tg α=α

α

cos sin 1+.

证法四(利用三角函数定义)

证sec α=x r , tg α=x y , sin α=r

y , cos α=r x

.

然后代入所证等式的两边,再证是等价命题。 其证明过程同学自己尝试一下。

评述: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实质,就是逐步消除等号两边结构差异的过程,而“消除差异”的理论依据除了必要三角公式以外,还需要有下列等式的性质:

(1)若A=B ,B=C 则A=C (传递性) (2)A=B ?A-B=0

(3)A=B ?B A

=1 (B ≠0)

(4)B A =D

C

? AD=BC (BD ≠0)

(5)比例:一些性质,如等比定理:

若11b a =22b a

=……=n n b a ,则n n b b b a a a ++++++ 2121=11b a =22b a =……=n

n b a 。

1.如果θ是第二象限角,则2

θ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一或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二或第四象

2.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2k π+

2

π

, k ∈Z} B 、终边在y=x 的直线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k π+4

π

, k ∈Z}

C 、与(-3π)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α|α=k π-3

π

, k ∈Z}

D 、终边在y=-x 的直线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2k π-4

π

, k ∈Z}

3.若π<θ<2

3π, 则θ

sin log 22等于( )

A 、sin(θ-π)

B 、-sin θ

C 、cos(π-θ)

D 、-csc θ

4.函数y=2sin(6

+x )在[π,2π]上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1

D 、-2 5.已知函数y=cos(sinx),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定义域是[-1,1] B 、它是奇函数; C 、它的值域是[0, 1] D 、它是周期为π的函数 6.设0

4

π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sin(sinx)

7.若sin 2θ=53,cos 2

θ=-54

,则θ∈[0, 2π],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如果一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A 、sin 21

B 、6

π C 、2

1sin 1

D 、2sin 21

9.化简三角函数式tg(2

12+k π+76

π) (k ∈Z), 结果是( )

A 、tg

7π B 、ctg 7π C 、ctg 76π D 、-tg 7

π

10.设α∈(0, 2

π),()ααsin cos -=A ,()α

αtg B sec =的大小是( )

A 、A>

B B 、A ≥B

C 、A

D 、A ≤B

答案: B B D C D A D C B C

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在解题中的作用

正、余弦函存在着有界性,即1sin ≤x ,1cos ≤x ,在一些数学问题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沟通三角函数与数值间的关系,能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例1.若实数x 满足3sin 2log 2=+θx ,求322-+-x x 的值。 解:原方程可化为2

log 3sin 2x

-=

θ, 因为1sin 1≤≤-θ,所以12

log 312≤-≤

-x

, 所以5log 12≤≤x ,所以322≤≤x 所以30322322=-+-=-+-x x x x 。

例2.在ABC ?中,()()2sin cos =++-B A B A ,试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因为()1cos ≤-B A ,()1sin ≤+B A ,又()()2sin cos =++-B A B A , 所以()1cos =-B A ,()1sin =+B A 而ππ<-<-B A ,π<+

π

=+B A

所以,4

π

=

=B A 。故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3.已知四边形ABCD 中的角A 、C 满足4

3

2sin 3sin 3cos 222

=+++C A C A 求证:π=+D B 证明:由已知条件有4

3

32cos 12132cos 1213cos

2

=??? ??-+??? ??-++C A C A

所以0413cos 3cos 3cos 2

=+-+-??

?

??+C A C A C A 由于13cos

≤-C A 。从而04

1

3cos 3cos 2≤++-+C A C A 所以0213cos 2

≤??? ??-+C A ,但0213cos 2

≥??? ?

?

-+C A , 所以0213cos

=-+C A ,2

13cos =+C A 。 所以π=+C A ,故π=+D B 。

例4.已知函数()b ax x f +=,3622

2

=+b a ,求证:对于任意[]1,1-∈x ,有

()2≤x f 。

证明:因为3622

2=+b a ,所以()

12322

2

=+???

? ??b a 。

θsin 3

2

=a ,θcos 2=b ,则θsin 32=a ,θcos 2

1

=b 所以()()???

? ??=++=+=

x arctg x x x f 31sin 213cos 2

1sin 232αθαθθ 从而()()21

3sin 2

1

322+≤++=

x x x f θα 又1≤x ,故()22

4

2

132

=≤

+≤

x x f 例5.证明:4

32cos sin 1≤+≤αα。

证明:设

k =+

ααcos sin ,则只须证明4

321≤≤k 。

因为()

ααααααα2sin 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

2++=++=k

αα2sin 22sin 1+

+=

因为12sin 0≤≤α,所以222212

=+≤

≤k ,

从而4

321≤≤k 。故4

32cos sin 1≤+≤

αα。

例6.复数1z ,2z ,3z 的幅角分别为α、β、γ,11=z ,k z =2,k z -=23,

且0321=++z z z ,问k 为何值时,()γβ-cos 分别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因为ααsin cos 1i z +=,()ββsin cos 2i k z +=,()()γγsin cos 23i k z +-=, 因为0321=++z z z ,

所以()[]()[]0sin 2sin sin cos 2cos cos =-+++-++γβαγβαk k i k k 。 因而()γβαcos 2cos cos k k ---=,()γβαsin 2sin sin k k ---=。 两式平方相加得()()()γβ--+-+=cos 22212

2

k k k k

由题设知0≠k ,2≠k ,

所以()()()()2

123

12212cos 2

22

--+=--+-=-k k k k k γβ……(*) 因为()1cos ≤-γβ,所以()02

12322

≤--≤

-k ,

解之得

2

3

21≤≤k 。 由(*)知,当1=k 时,()[]2

1

cos m in -=-γβ。 又由(*)及

2321≤≤k 知,当21=k 、2

3

时,()[]1cos m in -=-γβ。 例7.设a 为无理数,求证:函数()ax x x f cos cos +=不可能是周期函数。 证明:假设()x f 是周期函数,则存在常数0≠T ,使对于任意的x ,

()()ax x T x a T x cos cos cos cos +-=+++都成立。

令0=x 得,20cos 0cos cos cos =+-=+aT T 因为1cos ≤T ,1cos ≤aT ,所以1cos cos ==aT T 从而πK T 2=,()

为整数L K L aT ,2π= 所以K

L T aT a ==

。 此时K ,L 为整数,则

K

L

为有理数,但a 为无理数,这是不可能的,故命题成立。 1.(2002年全国)在(0,2π)内,使sinx>cosx 成立的x 取值范围为( )。

A 、)45,()2,4(πππ

π? B 、),4(ππ

C 、)45,4(ππ

D 、)2

3,45(),4(π

πππ?

解:在)2,4(

π

π内,sinx>cosx ,在],2[ππ内sinx>cosx ;在)4

5,(π

π内,sinx>cosx ;综上,∴ 应选C 。

2.(2001年全国) 0

405300ctg tg +的值为( )。

A 、31+

B 、31-

C 、31--

D 、31+- 解:0

405300ctg tg +

1

345

60)

45360()60360(0

0000+-=+-=++-=ctg tg ctg tg

∴ 应选B 。

3.(1998年全国)已知点P(sin α-cos α,tg α)在第一象限,则在[0,2π]内α的取值范围是( )

A 、)45,

()43,

2(

πππ

π? B 、)45,()2,4(ππππ?

C 、)23,45()43,2(ππππ?

D 、),3

4()2,4(ππ

ππ?

解:由题设,有??

???<≤>>-παααα2000cos sin tg ???

???∈>?)23,()2,0(cos sin πππααα

在[0,2π)的范围内,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sinx 和y=cosx 的图像,可在α∈)4

5,4(

π

π时,sin α>cos α。

∴α∈)4

5,()2,4(

π

ππ

π? 应选B 。

4.(1998年全国)sin600?的值是( )。 A 、

21 B 、2

1

- C 、23 D 、23-

解:sin600?=sin(360?+240?)=sin240?

=sin(180?+60?)=-sin60? =2

3- ∴应选D 。

2014考前必练数学创新试题 数列经典题选析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例1.A ={递增等比数列的公比},B ={递减等比数列的公比},求A ∩B .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全国新课标卷I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Ⅱ,理1)已知集合M ={x |(x -1)2<4,x ∈R },N ={-1,0,1,2,3},则M ∩N =( ).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 2.(2013课标全国Ⅱ,理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3.(2013课标全国Ⅱ,理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 A .13 B .13- C .19 D .1 9- 4.(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5.(2013课标全国Ⅱ,理5)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5,则a =( ). A .-4 B .-3 C .-2 D .-1 6.(2013课标全国Ⅱ,理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 A .1111+23 10+++ B .1111+2!3! 10!+++ C .1111+23 11+++ D .1111+2!3!11!+++ 7.(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 (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 8.(2013课标全国Ⅱ,理8)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word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英语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Ⅰ卷(笫1-12页)和第Ⅱ卷(第13页), 全卷共13页。所有答題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題前,务必在答題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貼在指定位置上, 在答題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本文档由上海高考基地高考英语命题研究组校对版权归上海考试院所有。 第I卷(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policewoman. B. A judge. C. A reporter. D. A waitress. 2. A. Confident. B. Puzzled. C. Satisfied. D. Worried. 3. A. At a restaurant. B. At a car rental agency. C. In a bank. D. In a driving school. 4. A. A disaster. B. A new roof. C. A performance. D. A TV station. 5. A. Catch the train. B. Meet Jane. C. Get some stationery. D. Clean the backyard. 6. A. Ask for something cheaper. B. Buy the vase she really likes. C. Protect herself from being hurt. D. Bargain with the shop assistant. 7. A. Use a computer in the lab. B. Take a chemistry course. C. Help him revise his report. D. Gel her computer repaired. 8. A. Amused. B. Embarrassed. C. Shocked. D. Sympathetic. 9. A. She doesn't plan to continue studying next year. B. She has already told the man about her plan. C. She isn’t planning to leave her u niversity. D. She recently visited a different university. 10. A. It spoke highly of the mayor. B. It misinterpreted the mayor’s speech. C. It made the mayor’s view clearer. D. It earned the mayor’s sp eech accurately.

2014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设集合2 {2,0,2},{|20}A B x x x =-=--=,则A B =I ( ) A .? B .{}2 C .{0} D .{2}- 2. 131i i +=-(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函数()f x 在0x x =处导数存在,若0:()0p f x =;0:q 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 )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 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4.设向量b a ρρ,满足10||=+b a ρρ,6||=-b a ρ ρ,则=?b a ρρ( ) A .1 B .2 C .3 D .5 5.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是2,若248,,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 ) A .(1)n n + B .(1)n n - C . (1)2n n + D .(1) 2 n n -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 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的部分的体积和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 . 2717 B .95 C .2710 D .3 1 7.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3,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 (A )3 (B ) 3 2 (C )1 (D 3 D 1 1 A B 1 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t 均为2,则输出的S =( )

[最新修正版]2014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

[最新修正版]2014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 555 50 15392522∈--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y x x x = --432 lg ()()() (答:,,,)022334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义域是_。 [](答:,)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 )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 +≥10 ∴x t =-2 1 ∴f t e t t ()=+--21 21 ()∴f x e x x x ()=+-≥-21 210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上海乌托邦教育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共14题,满分56分) 1.(4分)(2014?上海)函数y=1﹣2cos2(2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 2.(4分)(2014?上海)若复数z=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___. 3.(4分)(2014?上海)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_________. 4.(4分)(2014?上海)设f(x)=,若f(2)=4,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5.(4分)(2014?上海)若实数x,y满足xy=1,则x2+2y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4分)(2014?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7.(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3cosθ﹣4sinθ)=1,则C与极轴的交点到极点的距离是 _________. 8.(4分)(2014?上海)设无穷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若a1=(a3+a4+…a n),则q=_________.9.(4分)(2014?上海)若f(x)=﹣,则满足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4分)(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是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1.(4分)(2014?上海)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a2,b2},则a+b=_________. 12.(4分)(2014?上海)设常数a使方程sinx+cosx=a在闭区间[0,2π]上恰有三个解x1,x2,x3,则x1+x2+x3= _________. 13.(4分)(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_________. 14.(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x=﹣,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 的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2014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4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立体几何 考试内容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 (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考试内容: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 (全国卷I 新课标)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Ⅰ,文1)已知集合A ={1,2,3,4},B ={x |x =n 2 ,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2.(2013课标全国Ⅰ,文2) 2 12i 1i +(-)=( ). A . 11i 2-- B .11+i 2- C .11+i 2 D .11i 2- 3.(2013课标全国Ⅰ,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 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4.(2013课标全国Ⅰ,文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 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 为( ). A .y =14x ± B .y =13x ± C .y =1 2x ± D .y =±x 5.(2013课标全国Ⅰ,文5)已知命题p :?x ∈R,2x <3x ;命题q :?x ∈R ,x 3 =1-x 2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6.(2013课标全国Ⅰ,文6)设首项为1,公比为 2 3 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 ). A .Sn =2an -1 B .Sn =3an -2 C .Sn =4-3an D .Sn =3-2an 7.(2013课标全国Ⅰ,文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1,3],则输出的s 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8.(2013课标全国Ⅰ,文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 =POF 的面积为( ). A .2 B . ..4 9.(2013课标全国Ⅰ,文9)函数f (x )=(1-cos x )sin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 10.(2013课标全国Ⅰ,文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23cos 2 A +cos 2A =0,a =7,c =6,则b =( ). A .10 B .9 C .8 D .5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共14题,满分56分) 1.(4分)(2014?上海)函数y=1﹣2cos2(2x)的最小正周期是. 2.(4分)(2014?上海)若复数z=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3.(4分)(2014?上海)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4.(4分)(2014?上海)设f(x)=,若f(2)=4,则a的取值范围 为. 5.(4分)(2014?上海)若实数x,y满足xy=1,则x2+2y2的最小值为. 6.(4分)(2014?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角的大小为(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7.(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3cosθ﹣4sinθ)=1,则C与极轴的交点到极点的距离是. 8.(4分)(2014?上海)设无穷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若a1=(a3+a4+…a n),则q =. 9.(4分)(2014?上海)若f(x)=﹣,则满足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10.(4分)(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是(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11.(4分)(2014?上海)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a2,b2},则a+b =. 12.(4分)(2014?上海)设常数a使方程sin x+cos x=a在闭区间[0,2π]上恰有三个解x1,x2,x3,则x1+x2+x3=. 13.(4分)(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 14.(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x=﹣,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的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

201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 卷 ) 数 学(理科 )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x | x 2 2x 3 0 } , - ≤<=,则A B = B={ x | 2 x 2 A .[-2,-1] B .[-1,2 ) C .[-1,1] D .[1,2) (1 i )3 2. (1 i ) 2 = A .1 i B .1 i C . 1 i D . 1 i 3.设函数 f ( x) , g( x) 的定义域都为 R ,且 f ( x) 时奇函数, 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 f (x) g( x) 是偶函数 B .| f ( x) | g ( x) 是奇函数 C .f (x) | g( x) 是奇函数 D .|f ( x) g ( x) 是奇函数 | | 4.已知 F 是双曲线 C : x 2 my 2 3m(m 0) 的一个焦点,则点 F 到 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 3 B .3 C . 3m D . 3m 5.4 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 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A . 1 B . 3 C . 5 D . 7 8 8 8 8 6.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 A 是圆上的定点, P 是圆上的动点,角 x 的始边 为射线 OA ,终边为射线 OP ,过点 P 作直线 OA 的垂线,垂足为 M ,将点 M 到直线 OP 的距 离表示为 x 的函数 f ( x) ,则 y = f ( x) 在 [0, ]上的图像大致为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I)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x|x2-2x>0},B={x|-5<x<5},则( ). A.A∩B= B.A∪B=R C.B?A D.A?B 2.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 ). A.-4 B. 4 5 - C.4 D. 4 5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4.已知双曲线C: 22 22 =1 x y a b -(a>0,b>0)的离心率为 5 2 ,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1 4 x ± B.y= 1 3 x ± C.y= 1 2 x ± D.y=±x 5.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7.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1=-2,S m =0,S m +1=3,则m =( ). A .3 B .4 C .5 D .6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高考数学(理)(二模)

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 数学试卷(理科)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 1、已知集合{}12A x x =-<,{}2B 4x x =<,则A B ?= . 2、函数2()41f x x x =-++([]1, 1x ∈-)的最大值等于 . 3、在ABC ?中,已知sin :sin :sin A B C =,则最大角等于 . 4、已知函数()y f x =是函数x y a =(0a >且1a ≠)的反函数,其图像过点2(,)a a ,则 ()f x = . 5、复数z 满足11z i i i =+,则复数z 的模等于_______________. 6、已知tan 2α=,tan()1αβ+=-,则tan β= . 7、抛物线2 8y x =-的焦点与双曲线2 221x y a -=的左焦点重合,则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 8、某校一天要上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体育六节课,在所有可能的安排中, 数学不排在最后一节,体育不排在第一节的概率.. 是 . 9、已知(12)n x -关于x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的系数之和 为 . 10、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8n a n =-,下列四个命题.1α: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2α:数列{}n na 是递增数列;3α:数列n a n ??? ??? 是递增数列;4α:数列{}2n a 是递增数列.其中真命题的是 . 11、椭圆cos sin x a y b ??=??=? (0a b >>,参数?的范围是02?π≤<个焦点为1F 、2F ,以12F F 为边作正三角形,若椭圆恰好平分正三角 形的另两条边,且124FF =,则a 等于 . 12、设A B C D 、、、是半径为1的球面上的四个不同点,且满0AB AC ?=,0AC AD ?=,0AD AB ?=,用123S S S 、、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数学试题卷(文史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已知集合A={2-,0,2},B={x |022 =--x x },则A B= (A )? (B ){}2 (C ){}0 (D ){}2- (2) 131i i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函数()f x 在0x x =处导数存在.若p :0'()0f x =;q :0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 (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4)设向量a ,b 满足||a b +=,||a b -= ,则a b = (A )1 (B )2 (C )3 (D )5 (5)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2a ,4a ,8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 (A )()1n n + (B )()1n n - (C ) ()12 n n + (D ) ()12 n n -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 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 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 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A ) 1727 (B )59 (C )1027 (D )1 3

2014高考数学大纲——知识点总结

(一)必考容与要求 1. 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几何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要求给定及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 函数 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简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⑤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 指数函数 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 ④ 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 对数函数 ①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 理解对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 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④ 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且a≠1) (4) 幂函数 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 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 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③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21页)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数学 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0{}|2A x x x =-> ,{|B x x <<=,则 ( ) A .A B =R B .A B =? C .B A ? D .A B ? 2.若复数z 满足(34i)|43i|z -=+,则z 的虚部为 ( ) A .4- B .45 - C .4 D .45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 C .按学段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 4.已知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1 4y x =± B .1 3y x =± C .1 2 y x =± D .y x =± 5.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出的s 属于 ( ) A .[3,4]- B .[5,2]- C .[4,3]- D .[2,5]-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 高8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 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 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3866π cm 3 B . 3500π cm 3 C .31372πcm 3 D .32048πcm 3 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m S -=-,0m S =,13m S +=,则m = ( ) A .3 B .4 C .5 D .6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 (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9.设m 为正整数,2()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 为a ,21()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 .若137a b =,则m = ( ) A .5 B .6 C .7 D .8 10.已知椭圆 E :22 221(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为(3,0)F ,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 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 ) A .22 14536 x y += B .2213627x y += C .2212718x y += D .22 1189x y += 11.已知函数22,0, ()ln(1),0.x x x f x x x ?-+=?+>?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B .(,0]-∞ C .[2,1]- D .[2,0]- 12.设n n n A B C △的三边长分别为n a ,n b ,n c ,n n n A B C △的面积为n S ,1,2,3, n =.若11b c >,1112b c a +=,1n n a a +=,12n n n c a b ++= ,12 n n n b a c ++=,则 ( ) A .{}n S 为递增数列 B .{}n S 为递减数列 C .21{}n S -为递增数列,2{}n S 为递减数列 D .21{}n S -为递减数列,2{}n S 为递增数列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1)t t =+-c a b .若0=b c ,则t =________. 14.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 33 n n S a = +,则{}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________. 15.设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 16.设函数22()(1)()f x x x ax b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数学 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2}B x x =-<≤,则A B = ( ) A .[2,1]-- B .[1,2)- C .[1,1]- D .[1,2) 2. 3 2 (1i)(1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已知F 为双曲线C :22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 A B .3 C D .3m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 ) A .18 B .38 C . 58 D . 78 6.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成x 的函数()f x ,则 ()y f x =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 ) A . B . C . D .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 A . 203 B . 72 C .165 D .158 8.设π(0,)2α∈,π(0,)2 β∈,且1sin tan cos β αβ+=,则 ( ) A .π32αβ-= B .π 32αβ+= C .π22αβ-= D .π 22αβ+= 9.不等式组1, 24x y x y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x y D ?∈,22x y +-≥; 2p :(,)x y D ?∈,22x y +≥; 3p :(,)x y D ?∈,23x y +≤; 4p :(,)x y D ?∈,21x y +-≤. 其中的真命题是 ( ) A .2p ,3p B .1p ,2p C .1p ,4p D .1p ,3p 10.已知抛物线C :2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 交点,若4FP FQ =,则||QF = ( ) A .72 B .3 C .52 D .2 11.已知函数32()31f x 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B .(1,)+∞ C .(,2)-∞- D .(,1)-∞- 1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 ) A .B .6 C .D .4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8()()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 (用数字填写答案).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15.已知A ,B ,C 为圆O 上的三点,若1()2 AO AB AC =+,则AB 与AC 的夹角为 . 16.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2a =,且(2)(sin b A +- sin )()sin B c b 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0n a ≠,11n n n a a S λ+=-,其中λ为常数. (Ⅰ)证明:2n n a a λ+-=; (Ⅱ)是否存在λ,使得{}n a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数 学(理科)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x 2-2x >0},B={x |-5<x <5},则 ( ) A 、A∩B=? B 、A ∪B=R C 、B ?A D 、A ?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集合运算及集合间关系,是容易题. 【解析】A=(-∞,0)∪(2,+∞), ∴A ∪B=R,故选B. 2、若复数z 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4i)z =|4+3i |,则z 的虚部为 ( ) A 、-4 (B )-4 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4 (D )45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复数模的计算,是容易题. 【解析】由题知z =|43|34i i +- ==3455i +,故z 的虚部为4 5,故选D.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按学段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方法,是容易题. 【解析】因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故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按学段分层抽样,故选C. 4、已知双曲线C :22 22 1x y a b -=(0,0a b >> )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 14y x =± B .13y x =± C .1 2y x =± D .y x =±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是简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