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 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4.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5.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这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烟”即“大烟”,就是鸦片。林则徐为什么要当众销毁鸦片?历史上为什么将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阅读林则徐虎门销烟,探究下列问题:

1、清朝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其到广东禁烟。

2、1939年3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1940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国占领了香港岛。

3、19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款2100万元

③开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丧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活动一:1、先阅读教材P2正文内容和小字材料,后观看P3《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再阅读教材P3《炮子谣》

【小组讨论】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2、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这种说法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3、吸食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怎样对待鸦片?

【归纳】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扩大世界市场、掠夺原料,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成为他们的侵略对象。

探究二:中英《南京条约》

活动二:

【小组讨论】

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条约内容危害

《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

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人们负担

开埠

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

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了

资本主义发展。

议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

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有何感想?

【归纳】以《南京条约》的内容为抓手,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经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一)单项选择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C )

A、林则徐下令中止中英贸易

B、虎门销烟激怒了侵略者

C、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D、为占香港为侵略据点

2、虎门销烟发生在( A )

A、1839年6月

B、1840年6月

C、1841年1月

D、1842年8月

3、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C )

A、乾隆

B、嘉庆

C、道光

D、咸丰

4、 1841年5月,英军占领的是(B )

A、香港

B、香港岛

C、广州

D、南京

5、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国家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B )

A、 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D、1851年

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D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8、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

之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货”指什么?“人”指谁?

答:鸦片指贩卖鸦片的人

(2)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指谁?“此事”指何事?

答:林则徐查禁鸦片

(3)材料二表现了“本大臣”的什么态度?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答:禁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阅读下列材料: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请回答:(1)这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答:《南京条约》

(2)这一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定的?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你还有什么疑惑?

2、课堂小结: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这场战争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耻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但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在加速封建经济解体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

争等史实

2、识记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3、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

的原因

4、树立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打出幻灯片“圆明园的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三个图像。问:“这三件文物分别是什么?原来他们是摆设在什么地方的?”接着,向学生讲述这三件文物在2000年被人拿到香港拍卖的事情。听了这件事后,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本来属于中国的三件文物会被别人拿去拍卖呢?”他们非常想知道答案,于是对学习本课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什么战争?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的名称?

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1)火烧圆明园(2)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956年至 1960年侵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火烧圆明园时间:1960年。

(2)指图说出俄国通过那些条约割占我国领土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

列举两个条约:①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

②中俄《北京条约》割占领土:约40万平方公里。

其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

(3)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人:洪秀全 1953年定都天京重要战役:浙江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领华尔。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实际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还很根深蒂固,列强无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是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说,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扩大,开放了更多口岸,列强夺取了更多利益,2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了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困境。

探究二:(1)概括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

(3)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点拨:(1)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

平方公里。也可以说“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2)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

(3)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探究三、观看录像《火烧圆明园》,思考:“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给你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教师点拨: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发展!

四、知识整合:

请用图示或纲要信号构建出本课的知识网络。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一)单项选择

1、2008年4月26日,三张133年前拍摄的圆明园原版照片在北京华辰

春季拍卖预展中亮相,照片中记录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截然不同,

主要原因是(C)

A、时间久远,建筑坍塌

B、自然力量的风化和腐蚀

C、英法联军纵火禁烧

D、城市规划拆除

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

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3、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是在(B )

A.南京

B.天京

C.金田

D.上海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A )

A、法国、英国

B、日本、美国

C、俄国、美国

D、美国、英国

5、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是在(C)

A、青浦大捷中

B、上海战役中

C、浙江的一次战斗中

D、安庆保卫战中

6、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

是中俄(B)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改订条约》

7、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C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

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宫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

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

是谁?这次遭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儿?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圆明园

(2)材料二中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用史实

说明俄国得到了哪些好处?

答: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理。

(3)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答: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2、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两个强盗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材料二:据估计,被抢劫和破坏的财产……(见第8页小字)

(1)、材料中“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夏宫”指什么?发动的这场战争叫什么?

答:英法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两个“帮凶”是哪两个国家?割占领土最多的是哪国?共割占多少领土?

答:美俄俄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

3、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歌,内容是:“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请回答:

(1)民歌中的“红头军”和“洋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太平军;外国侵略者组成的洋枪队。

(2)你能否举例说明“洋人怕的红头军”?

答: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青浦大败洋枪队;1860年,在上海太仓太平军连破敌营垒30多座,活捉副领队;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3)“红头军”把“洋人”打得狼狈不堪,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

答:太平军不仅反封建而且反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

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的。

六、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你还有什么疑惑?

2、课堂小结:该课是继鸦片战争后列强的进一步的侵略行为,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而发起的。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近代中国是一

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该课是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清朝统治的腐朽,从而激发学生的不屈激情,以史为鉴,奋发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收复新疆

枣阳市杨当镇徐寨中学杨明志

[学习目标]

1、了解阿古柏侵占与掠夺我国新疆的史实,掌握阿古柏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的事实;以及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新疆的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加深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以近代诗人杨昌凌的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为开头语引出这首诗赞扬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反映出什么事情?(用班班通投放相关背景课件)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想争夺新疆。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

3、阿古柏侵占新疆的路线:从-南疆----------到-北疆--。

4、影响:阿古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边防。

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 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3、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4、1884 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活动一:播放收复新疆示意图,要求学生讲述:阿古柏占领新疆的过程,包括占领的时间、途径、结果等。

[小组讨论]1、哪两个国家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2、1871年哪一个国家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3、阿古柏侵占新疆后对新疆人民如何?

[归纳]19世纪60—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却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接着连续攻占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擅自宣布建国。以后几年,阿古柏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英俄两过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俄国还在1871年单独直接侵占新疆伊犁地区。阿古柏侵占新疆后,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

探究二: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活动二:教师播放七(上)西汉疆域图和丝绸之路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讨论:1、西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2、谁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3、西域的地理位置如何?

[归纳]西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商旅通道.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在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管理西北边疆地区事务。

探究三:收复新疆的意义

活动三:展示本课《收复新疆示意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讲述: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清军收复新疆进军路线,伊犁所在的位置,阿古柏入侵路线和伪政权窃据地区等。

[小组讨论]1、新疆在我国的什么方位?新疆与哪个国家接壤?阿古柏为什么要侵占它?新疆与蒙古与当时的京师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归纳]新疆是我国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物产丰富,地广人稀,与西北部的俄国接壤。新疆的收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利益,提高了我国民族尊严,同时对我国边疆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有十分重要作用。再则,新疆是蒙古的门户,蒙古又是当时京师(都城)的门户。收复新疆能够保卫蒙古,保卫蒙古能保卫京师,意义非常重要。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下列人物中,收复新疆的是( C )

A、曾纪泽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2、以下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事与左宗棠有关的是( D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②收复伊犁③收复新疆(除伊犁外)④设立新疆行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造成我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B )

A、英国、法国

B、英国、俄国

C、美国、俄国

D、俄国、日本

4、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中国边疆,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B、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性,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C、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D、朝廷权衡利弊,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

5、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收回了被俄国占领的( D )

A、乌鲁木齐

B、库车

C、喀什噶尔

D、伊犁

6、下列历史人物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新疆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有( C )

①林则徐②乾隆帝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曾纪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7、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最主要条件是( B )

A、清军力量较强

B、各族人民大力支持

C、英俄支持清军

D、左宗棠治兵有方

8、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其中正确的是(B )

①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

②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③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

④俄国直接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区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9、19世纪70年代,西北地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B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10、阅读下列材料: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诗中的“大将”指谁?他的伟大功绩是什么?

答:左宗棠。功绩是收复新疆,治理边疆。

(2)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答:这首诗反映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事件。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不怕吃苦,敢于牺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

(4)在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方面,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他提出了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5)今天党和政府提出的哪一发展战略与左宗棠的主张相类似?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类似。

11、阅读下列材料: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奏稿》

请回答:

(1)左宗棠的上述《奏稿》是针对当时的什么形势上奏的?《奏稿》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针对当时中国边疆,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情况下上奏的。表达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的思想。

(2)他的奏稿是否得到了清政府的采纳?其结果如何?

答:清政府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

办新疆军务,收复了新疆。

(3)其后,清政府是如何管理新疆的?

答: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管理西北防务。

五、总结疏理整合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9世纪检60至70年代,在英国和俄国的支持下,阿古柏侵占了我国新疆地区,清政府在经过海防与塞防争论后,派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经左宗

棠的努力,新疆又回到了祖国的怀包,同时被设为新疆行省,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徐寨中学八年级历史组主备:薛天明

学习目标:

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 通过学习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比较《南京条约》,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的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再次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前3课,大家知道19世纪的清王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出示“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字幕)。现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2.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阅读“黄海大战”,探究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时间:1894年至1895年。

3.黄海大战:

①时间:1894年9月。

②经过: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二)阅读“《马关条约》”,探究下列问题:

1.日军侵占辽东半岛:黄海大战后,清政府一味向日军妥协,致使日军很快占领辽东半岛。

2.威海卫战役: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战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4.中是《马关条约》:①时间:1895年,签约代表人物: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②内容:a.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c.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d.通商口岸:增辟通商口岸。

③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黄海大战

[小组活动]

在屏幕展示地图背景,出现三个国家:清、朝鲜、日本。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它的野心是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让学生讲叙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时间及黄海大战的经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邓世昌英勇殉国的事迹。

[小组讨论]:

1、根据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

日战争”?

3、学生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想。

4、我们从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身上学到了什么?

[归纳]: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借口中国出兵朝鲜,悍然对华发动了战争,由于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我们通过展示黄海大战的地点、时间、视频、邓世昌像、致远舰部分官兵像。同学们发言积极,也感受到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我们应该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日本多艘战舰遭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六百余人。北洋舰队实力尚存,但是,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精讲点拨]:民族英雄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但是他决心一死,是因为他认为“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面对日军的侵略,统治者的态度怎样呢?

探究二、《马关条约》

[小组活动]

1、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教师演示辽东半岛陷落的过程:九连城、花园口、大连、旅顺。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揭露日军罪行。学生说出感想: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演示日军荣成湾登陆,于是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划上了句号。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2、学生识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内容,教师出示“1895年4月”及会场、李鸿章、伊藤博文像、主要内容。结合地图背景中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从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列强)两个角度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小组讨论]: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投资设厂不同,二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4、三国干涉还辽,是不是俄、法、德在帮助清政府?为什么?

5、讲叙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现在台湾有一小摄“台独”分子在蠢蠢欲动,你怎样看待台湾问题?

[归纳]: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尽管俄、法、德干涉辽东半岛被割给日本,但他们都是出于自己在华利益着想,《马关条约》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与《南京条约》相比,帝国主义列强中国攫取了更大的利益,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但是中国人民是不屈服于列强淫威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精讲点拨]:1、《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从割地、赔款、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四个方面进行记忆。

2、《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是因为:“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割地多且是要地,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清政府为了偿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一)选择题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C )

A.征服朝鲜

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

D.炫耀武力

2、邓世昌以身殉国的地点在( B )

A.平壤

B.黄海

C.旅顺

D.威海卫

3、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C )

A.黄海大战 B.辽东半岛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4、《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C )

A.开始进入到半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了半殖地社会的深渊

5、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 D )

A.中英两国协定关税

B.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6、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A )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7.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C )

A.《南京条约》签定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定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8、《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C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9.结合所学历史,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D )

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A.中国当时的国力虚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11、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D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马关条约》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比,其内容和影响都是全新的条款是( D )

A.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增辟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二)能力提升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2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材料3:2009年青岛海上阅兵后,英国《金融时报》回顾了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的屈辱历史。并慨叹: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炮震烟迷船掀侧”的情景。

答:黄海海战。大东沟、致远舰。略。

(2)材料2中的“他”是谁?

答:邓世昌。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答:“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答: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5)材料3中的“北洋水师”“战败于日本海军”指的又是哪场战争?

答:甲午中日战争

(6)由近代海军的“战败”到现代海军的“重生”,你获得哪些感悟?

答:可从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海防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等方面进行感悟。

1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干什么的?这两件事联系到一块,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割给日本。颐和园却张灯结彩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最高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妥协、苟且偷安有必然的联系。

15、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3月27日公布2011年度教科书审定结果,所有的地理教科书中都提到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并且采纳了这些岛屿是日本“固有领土”的政府官方观点。你同意日本官方的观点吗?说明了什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不同意;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仍然对我领土虎视眈眈:我们时刻要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符合此意皆可)

五、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总结知识:(展示本课网络图)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深知:黄海碧波曾经注入壮士的热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我们带来了民族的耻辱,旅顺的万忠墓内那些忠魂的呐喊时响在耳旁,《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阴影不能重现。一个民族不能永远沉溺在过去的仇恨,但一个成熟的民族更不会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永远会记住历史的教训,为振兴我们的民族而奋斗。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海胜中学历史组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

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出示):“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教师:同学们,上面这首歌谣讲的是义和团运动,他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所以帝国主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镇压义和团运动,那么帝国主义仅仅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才发动这场战争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探究下列问题:

1.1900年,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受到义和团的围困,狼狈逃回天津。

3.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二)阅读教材“《辛丑条约》”探究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借口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镇压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有哪些罪行?教师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成员;炮轰北京城;抢夺白银及物资等;侵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探究二:《辛丑条约》

1、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A、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控制了中国的财政;B、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禁止中国人居住的.而且列强可以派兵驻扎,可以控制北京天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毫无主权可言.而现在的使馆区是各国在华的指定进行外事活动的外交场所,主权是归中国所有的.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一)、单项选择题: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C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C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3、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当时:(C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4、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C )

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各国使馆林立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5、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 )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C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历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八大王”的统帅是谁?

答: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2)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答: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上述这场战争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

答:帝国主义阶段

(4)联系材料一,再结合这场战争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认识?

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别国欺负;我们要富国强兵等。

五、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学习了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2.知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义和团运动,知道了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