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城市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业化现代化的速度一直快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与农村似乎是沿着两个轨迹在前进。在这一情况下,虽然城市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与社会问题暴露出来,困扰着今后的发展。如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农业用地保留,农村土地污染与城市食品安全的隐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农村空心化,以及城市技术工人的短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等。这些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经济间之间的矛盾。

城乡经济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研究城乡发展的重点问题。研究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从

城乡劳动力转移(城乡人口迁移)[1]

、城乡消费变动、逐渐转移到城乡收入差距变化[2-3]和城乡发展社会矛盾[4]等焦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侧面解释变动的因素与机制,以及这种变动的空间差异以及对城乡产生的影响。从绝大部分的研究来看,说明城市快速发展对乡村发展的负面效应居多,正面影响关系

剖析不多。一个普遍认识是乡村在城乡经济关系演

替中处于弱势,而乡村经济的发展大都还从乡村内部找出路。

事实上,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在城市化从初期到中期这一阶段,很多国家在发展中都不得不经历二元化阶段,但如果处理得当,城市化会最终推动二元化社会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阶段[5-6]。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已经指出,为了避免经济停滞,需要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7]。在乔根森的模型中,社会经济为了避免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积累资本的先决条件。哈里斯和托达罗在研究欠发达国家面临城市失业的情况下仍然从乡村向城市移民的现象时候,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8]。1970年代,米尔顿·桑尔顿在对计划理论进行研究时,指出城市与农村处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循环层次,城市高级循环与农村低级循环间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9]。

从二元到和谐这一阶段,城乡经济关系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其它方面的变化[10-1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逐步成熟,城乡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城乡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梁进社教授在数据方面的大力帮助。

※通讯作者:蔡建明,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caijm@https://www.doczj.com/doc/234079926.html, 。收稿时间:2011-03-17;修回时间:2011-06-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0011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0971100)联合资助。作者简介:杨振山(1979—),男,新疆博乐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战略及城乡规划等。E-mail:yangzspat @https://www.doczj.com/doc/234079926.html, 。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08-1294-07

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杨振山1,文辉2,蔡建明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北京100045)

第31卷第8期经济地理Vol.31,No.82011年8月ECONOM IC GEOGRAPHY Aug.,2011

摘要:利用矩阵分解技术,证明了农业经济产出过程农业内部乘数效应、外部乘数效应和城市涓滴效应共同决定。在对北京1985—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

对城乡经济关系得出新的理解:在城镇化和市场化初期,农业经济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城镇的涓滴作用;随着城镇飞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对比强烈,农业的绝大部分收益来自农业内部;最后,在食品安全、生态保育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经营者在农村寻求经济机会的推动下,农业和城市经济开始结合,城市反哺农业。研究表明,在各个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城市经济,在市场化初期这种程度在60%—70%左右,

而在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农业的绝大部分收益会来自于城市经济的涓滴作用,农业的食品、生态和社会功能应摆在优先重要位置。关键词:城乡经济关系;投入产出;城乡统筹;北京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

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12-15]。在许多大城市地区,出现了很多自下而上的农业旅游,农副产

品深加工,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等新的发展模式,农村和城市发展开始结合。标志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开始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工业开始反哺农业,第三产业和农业结合。正如著名的城市问题专家刘易斯·芒福德[16]所说:

“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发展的目标在农村,但出路在城市。重塑城乡经济关系是寻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

然而可惜的是一直缺少城乡经济相互影响的结构性的判别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一直都是在封闭的农村经济系统中寻找出路。很多研究也是在总量上按照社会经济指标对城市和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衡量[17],缺少结构上的把握。面对过去30多年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就业和产值等经济总量指标表现的农业经济比重的逐年降低,农村如何实现其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关系是否仅是这些表面上的总量的变化已经为未来发展中的疑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分析农村经济的创造过程和城乡经济的变动特点。现有的经济统计和指标无法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乡村经济在城乡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特点,利用矩阵分解技术,选择城乡关系变化最为显著的北京为案例,剖析农业经济产出的构成和来源,解析城乡经济互动过程,从而为重塑城乡经济关系提供方法技术上的支持;根据1985—2007年的城乡经济转化过程,探讨这一变化的驱动机制和特点,为解读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依据。

1从投入产出关系看农业生产部门价值财富的累积过程和城乡经济关系

投入产出表在193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首先提出并完善。它揭示了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为国民经济体系核算提供了数据。投入产出表为研究行业间的相互经济联系提供了依据。

图1给出了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其中,交易矩阵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了行业之间的货物和服

务的交易,从而刻画了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如x

ij

代表了为满足于最终产出,行业j对i的购买;反过

来,也可以理解为行业i对行业j的投入y

ij

。很明显,

投入矩阵x

ij 和产出矩阵y

ij

是可逆矩阵。为了讨论

简单,本文以投入矩阵来说明关系。在投入矩阵

图1投入产出结构及农业部分在投入产出结构中的分解Fig.1Input-output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in

local economic matrix

中,购买系数可以写成P

ij

=x ij

j

Σx ij,与单纯的投入量相比,它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行业之间的技术和

经济关系,因此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技术系数被广泛地应用到衡量产业间的经济联系。

如果A是农业部门,那么我们可以将农业与城市经济关系抽象为图1的一般表现形式,并利用分解矩阵的办法来研究农业部门与其它经济行业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可以看出,既存在农业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易,也存在农业部门A与其它部门N之

间的交易,并与之形成了A的后向的需求关系P

NA

和前向供给关系P

AN

,前者反映了如果保证农业部门的正常生产与运营所需要的本地化投入,而后者反映了农业部门以本地为市场的投入。

这样,农业部门A分割了投入产出矩阵。根据M iyazawa的矩阵分解技术[18-21],我们重新解读城乡

经济关系。令L

A

=(I-P AA)-1,L N=(I-P NN)-1,ΔA=

(I-L

A

P AN L N P NA)-1和ΔN=(I-L A P NA L A P AN)-1,那么Leontief逆矩阵可以推导为:

L A=(I-P AA)-1=

L AA L AN

L NA L NN

N N

=

I L A P AN

L N P NA

N N

I

ΔA0

0ΔN

N N L A0

0L N

N N(1)

这样,总产出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农业部门:X

A

=ΔA L A F A+ΔA L A P AN L N F N(2)

城市经济部门:X

N

=ΔN L N F N+ΔN L N P NA L A F A(3)式(1)生动反映了农业和城市经济部门价值链从外向内逐递增过程。矩阵

L A0

0L N

N N只与各自行业的技术系数有关,反映了农业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内部乘数效应。

ΔA0

0ΔN

N N

是外部乘数效应,起到了在农业和城市经济部门之间的传导作用。是两块部

第8期杨振山,文辉,蔡建明: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1295

门行业间的协同整合作用,从外部乘数效应到内部乘数效应的过程。

根据式(2),农业部门价值创造过程是:由外部乘数效应和内部乘数效应的共同对农业部门最终需求的回报;以及城市经济部门通过协同作用L C A CN ,将城市经济部门的最终需求F N 涓滴到农业部门的总产出上。

可将农业部门的总产出一般化:

X A =g (A )f (A )F (A )+ρ(A ·N )F (N )

(4)

式中:g (A )=ΔA ;f (A )=L (A );ρ(A ·N )=ΔA ·A AN ·L N ,这一过程说明农业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①农业部门内部乘数效应,主要由农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条件决定;

②农业部门的外部乘数效应g ,主要由城市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经济联系确定;③涓滴效应,也由城市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经济联系确定,所不同的是外部乘数效应通过农业部门的最终需求起作用F (A ),而涓滴效应通过城市经济部门F (N )起作用;④农业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最终需求,由城市规模决定,比如大城市比小城市的最终需求都要大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农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可能不在本地城市,而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提供。

为消除量纲影响,我们将各部分值和总产出进行比较,即:

农业内部乘数效应:ln A =ΔA F A A

×100%,衡量

农业内部技术条件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作用;

农业外部乘数效应:Ex A =L A F A X A

×100%,衡量

农业外部条件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作用;

农业自我贡献率:S A =ΔA L A F A X A

×100%,衡量

在内、外条件下,农业经济系统的自我生产能力,既农业产出中有多少是来自农业部门的需求和产出。

城市对农业的涓滴效应:Leak A =ρ

(A ·N )F N X A

×100%,衡量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涓滴作用,既农业产出是有多少来自城市经济的增长。根据式(4),有S A +Leak A =1。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涓滴效应同样发生在城市经济部门的总产出过程中。如果令ρ(N ·A )=ΔN ·L N A NA ·L A ,那么它描述了从农业生产部门到城市经济部门之间的涓滴效应。农业对城市经济的涓滴效应可以表示为Leak N =ρ(N ·A )F A X N ×100%,衡量城

市经济增长有多少是来自农业。

2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北京是全国城市建设最快和最完善的地区之一,也是城乡关系变革最快的地区,预示着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尤其是大城市周边地区城乡发展的演化。北京市现辖16区2县,2008年,全市人口1695万,其中城镇人口1439万。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55%增加到2008年的85%,30年来几乎按照每年1%的速度增加,单就人口城市化而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城乡关系开始转化。

图2北京市农业生产总值和比重

Fig.2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its share in GDP in Beijing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9。

产值和就业等总量经济指标表明农业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

日益低下。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

农业产值比重一度从1978年的5%增加到1990年的9%,但快迅速降低到2005年的1%左右,

并在2005—2008年,基本徘徊在这一水平上(图2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也从1978年的28%降低到近年来的6%左右(图3),其变化趋势和农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变动基本相同。

图3北京市农业从业人员和比重

Fig.3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its share in total

employment in Beijing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9。

尽管目前农业的产值逐年降低,但是绝对值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农业产值在1995

1296经济地理第31卷

第8期杨振山,文辉,蔡建明: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1297

后再一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图2)。这些变化都说

明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进程,城乡关系在

微妙地变化着。

耕地和农村劳动力可以更好地揭示城乡之间

发展格局的变动。农业耕地从空间下城镇化过程中

城市建设对土地消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规

模、速度和增长方式。而农村从业人员包含了从事

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饮业的就业情况,

比农业从业人员统计范围要广,更能实际反映出目

前农村经济状况。受数据限制,本文中用到的农村从业人员涵盖乡镇和行政村从业人员情况;尽管如此,大致上也体现了北京农村的就业情况。从耕地和农村劳动力的变动趋势来看,北京市城乡经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农村和农业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和农业改革开启了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大门,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从图2中可以看出,农业比重在全市经济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另外,由于农业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开始过剩,从事农业人数开始减少(图3);但农村商贸和建筑活动开始兴盛,所以农村从业人员不减反增(图4)。②城郊农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继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急剧减少(图2和图3),农村劳动力开始走向城市,所以农村从业人员开始减少(图4)。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生产以满足城市鲜活农副食品市场为主,形成了以“菜篮子”为主要任务的城郊农业时期。③快速城镇化。进入20世纪中期,城市快速发展。市场机制逐步确立了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以及后来农业土地利用中的支配地位。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成为一项稀有资源,不断地被征用来支持城市建设,而农村从业人员随着市场活动向着农村地区的渗入,有些波动。④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流失、食品安全和生态保育等重要问题开始被关注,农业用地过度开采的势头得到遏制。在政策和市场等众多手段下,农村经济开始恢复,农村从业人员大幅上升(图4)。但这一态势在2004年前后才刚刚出现,并变化迅速,需要研究加以充分关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就业和GDP比重衡量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渐降低,掩盖了北京市城乡经济关系可能出现的新特点,也无法从内部结构揭示农业和城市之间互动或依赖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新的方法来衡量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检验农业价值创造的构成,以及主要时期城乡经济关系。

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北京市统计局编制的投入

图4北京市城乡经济发展阶段

Fig.4Stages and progress of urban-rural economy in

Beijing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9,北京50年。

产出表。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交易矩阵以价值的形式反映出各行业之间的购买和供给关系。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由长表和延长表之分。一般长表中涵盖5个农业部门,共计100多个产业部门;而延长表只含有一个大农业部门,40多个行业。考虑到分析时段,以及最新公布的2007年北京投入产出表只包含了42个部门,其中农业是一个单独行业,既大农业概念,我们选择产业部门基本相似的1985、1990、1995,2000和2007年的数据(最新到2007年数据),分别包含65、32、32、39和42个行业。矩阵分解技术的计算利用M atlab完成。

3结果与讨论

3.1结果

表1给出了按各主要年份的计算结果。在农村改革和城郊农业时期的1985和1990年,农业的自我贡献率大约在30%左右,其中城郊农业时期略高,而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的自我贡献率大幅提高,其中1995年为67.4%,2000年为41.2%。就农业部门内部贡献率而言,农业内部乘数效应和外部乘数效应在1985、1990和2000年大体相当,但是在2000年,内部乘数效应明显高于外部乘数效应。另外,2000年以后,农业的外部乘数效应大幅衰减,2007年更为负值,同样农业内部乘数效应和农业自我贡献率也为负数;而城市对农业的涓滴超过了100%。

城市对农业的涓滴一直保持着较高贡献率,反过来,农业对城市的涓滴一直都很低(1左右)。1995年是一个例外,城市的涓滴效应低于农业的自我贡献率;而农业对城市的涓滴高达3.7%。2007年,农业对城市的涓滴为负数,农业对城市经济增长没有起到贡献作用

表1北京市农业经济收益来源和城乡经济关系/% Tab.1Share of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leaking effects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es in Beijing/%

农业内部农业外部农业自我城市对农业农业对城市经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贡献率的涓滴效应济的涓滴效应

198530.225.630.569.50.5 199031.630.634.066.0 1.1 199564.465.967.432.6 3.7 200040.927.841.258.80.6

2007-35.2-52.6-53.6153.6-0.5

3.2从投入产出看北京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

3.2.1农业对城市经济的依赖性。投入产出关系很好地刻画了农业发展对城市的依赖性。这一依赖性通过两个特征来表现出来,一是城市对农业的涓滴效应,集中体现在通过城市经济部门的最终需求来起作用;二是通过农业部门和城市部门的经济(投入产出)关系来起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城市对农业的涓滴作用远远大于农业部门自身的贡献率(1995年除外),这一比率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基本上是7∶3或6∶4,而到后城镇化时代,城市经济部门的涓滴效应开始弥补农业部门自身产出的动力不足。可以预期,在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下,城市反哺农村、农业的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另外,即使是在农业内部部门,农业和城市部门的经济关系对农业的自身产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改革和农业市场化的初始阶段,由于农业生产系统刚刚向城市经济系统开放,农业的外部乘数效应低于内部乘数效应。但很快,随着市场的开发与完善,如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农村商贸业的开展,农业的外部乘数效应迅速增加;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包括土地和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都从乡村涌向城市,农业的外部乘数效应迅速降低。由于和城市经济部门紧密联系,农业外部乘数效应的变化幅度大于内部乘数效应。2007年,农业的内、外乘数效应都为负数,就其原因是农业部门最终需求为负,说明在过去一味追求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建设的弊病已经开始出现,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仅靠农业内部的自身需求,已经无法带动农业增长,城市经济开始反哺农业。

3.2.2城市经济对农业的依赖性。单纯从投入产出关系来看,撇开剪刀差等做法,北京城市经济对农业的依赖性不大。各年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自于农业部门最终需求的贡献在1%左右。只是在1995年,这一数值高达3.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95年是城市快速发展,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成剧烈反差的开端。参看图4,也可以发现1995年后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农村从业人员处于低峰。

2007年,农业对城市经济的涓滴效应为负,说明北京城市经济发展已经基本上不再需要农业在经济上的投入。但是在城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育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扮演着重要作用,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2.3城乡经济关系演绎及动力机制。根据北京的案例分析,如果忽略其它次要因素,那么城乡经济关系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存在着以下基本关系(图5)。在城镇化初期,市场机制还在培育阶段,由于农村市场化的进程早于城市,城市对农业的涓滴作用会大于农业的自我贡献率。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的进程,绝大多数资源从农村涌向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发差强烈,农业大部分的产出来源于自己内部的产出和累积过程。但这种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在发展到一定时候后,会伴随着社会、生态甚至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农村内部缺乏活力,农业甚至农村内部已经无法维系农业产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其后果比较强烈,反映在农村和农业经济上,就是单纯依靠农业部门的产出为负,而城市对农业的涓滴作用会大于农业的总产出。这与当前许多大城市周边地区出现的空心化、农业用地无人耕种等情况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需要反哺农业。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的外部乘数效应与内部乘数效应的变动基本一致,这点说明农业内部的调整与外部和城市经济的相互联系是一个互动的作用。受到城市经济部门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前者变化幅度要比后者要大。

图5农业收益与城乡经济关系演进

Fig.5Agricultural outpu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s

在北京的案例分析中,已经出现了城市反哺农业的迹象,这一发展有以下主要推动要素:①市场化的总体过程: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方面,

年份

1298经济地理第31卷

第8期杨振山,文辉,蔡建明: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1299

业和农村部门比较效益低下激发经营者开拓类似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部门;另一方面,投资者逐步开拓经营空间,寻求经济利益的空间从城市经济转向农业。②政府的大力支持:从1980年代中期,北京市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的发展措施,如籽种农业、城郊农业等,在不同时期根据城市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有效的调整;近期,北京市政府在高科技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③和城市经济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农业科技和信息手段的提高是农业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我们的分析表明,以科技为主要表征的农业内部乘数效应的发挥和外部乘数效应,即与城市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单纯依靠科技力量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往往会事与愿违,只有在和城市经济部门紧密联系的情况下,才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④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应占有突出的位置:在城乡二元化的社会里,农业生产过多地侧重于其生产功能性,其后果是农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例下降。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农业的经济效益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已是事实,未来绝大多数城市都会面临这一状况。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对粮食、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需要城市经济为之埋单,并由此激发了城市在哺育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其生态和社会功能摆到突出的位置。

4结论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引进了矩阵分解技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首次从定量的角度回答了在城乡发展变动过程中,农业经济价值创造的一般化过程,这一过程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由内部的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农业部门内部的乘数效应;由城市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经济联系确定的农业部门外部乘数效应;城市经济的涓滴效应。农业的内、外环境共同决定了农业的自身贡献率。

北京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城乡经济关系具有结构性的变动。在城镇化和市场化初期,农业经济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城市的涓滴作用,大约占到60%—70%。但随着城市的向心作用增强和乡村的落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和农村资源被转移至城市建设,城乡二元结构对比强烈,此时,农业的绝大部分收益反而来自农业内部。但这一情况无法长久,激发了大量的食品、生态和社会问题;原先城市经营者也在农村开始寻求经济机会,农业和城市经济结合成为可能。城市反哺农业;农业的大部分收益(有可能大于农业自身的收益)来自城市经济的涓滴作用,农业的食品、生态和社会功能摆在优先重要位置。

这一研究从定量角度确证了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过程,农业对城市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农村和城市发展不是相互封闭的系统,反而农业受其自身发展特点的限制,更多地需要依赖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重视对发展农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构建农业发展框架和政策基础,但从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和城市经济的互动作用。本文所揭示的农业内、外乘数效应变动过程一致性,和城市经济的涓滴效应在农业收益中占有重要位置,充分强调了农业政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城市发展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农业内部收益为负值,城市经济的涓滴效应远远大于农业自身收益。这为设计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投入产出表本身反映的是一个静态的过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过程变动剧烈,理想情况是有多年份时间序列分析。文章根据表的结构,选择了上述几个年份进行阶段性比较是对时间分析折中的办法。在本文中只含有一个农业部门,事实上,本文所介绍的技术也适用于多个农业部门,矩阵分解技术完全适用。另外,文章只是针对农业和城市两大经济部门加以分析,在城乡经济关系变动中,究竟是哪个行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政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经济研究,1994(4):16-18.

[2]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09,45(6):

17-27.

[3]夏传文,刘亦文.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结构影响实证分析[J].经

济地理,2010,30(5):795-706.

[4]焦克源,刘振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J].

西北人口,2010,31(3):124-129.

[5]马远军,张小林,梁丹,等.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45-50.

[6]郭勇.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演化:文献与述评[J].经济问题,2005

(7):48-52.

1300经济地理

第31卷

MEASURING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RELATIONSHIP-AN INPUT-OUTPUT PERSPECTIVE

YANG Zhen -shan 1,WEN Hui 2,CAI Jian -ming 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China ;2.The Center of Town and Count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t China ’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ommission ,Beijing 100045,China )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wealth generating processing of rural economy and mutual 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es using Input-Output (I-O)techniques.With matrix decomposition technique,it identifies the wealth of rural economy is generat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multipliers of rural economy,and the leaking effect from urban economy to rural economy.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Beijing from 1985-2007,this I-O analysis generates a new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economic relationship.On the initial stage of urban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edominately benefited from the urban leaking effect.This situation is reversed with dualistic urban and rural realms,and rural economy is self-generated when labor is attracted and land is claimed by the urban development.Such dualistic structure yet creates a lot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Urban economy has to contribute to rural economy,particularly at the stage of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post-urbanization.The study verifie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uch dependent on the urban economy;such dependence is about 60-70%and much larger in the consequent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Facing the fact tha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argely contributed by the urban,it need prioritize its food security,ec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 ;input-output analysis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eijing

[7]Fei ,J.C.H.and Ranis ,G..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M].Homewood ,Ill.:Richard D.Irwin ,1964.

[8]Harris ,J.R.and Todaro ,M.P..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60(1):126-142.

[9]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4):

207-212.

[10]李锦顺.反哺农村战略:我国城乡关系的内生应然逻辑[J].经

济问题探索,2006(1):51-56.

[11]白雪瑞.中国城乡关系与经济发展[J].北方论丛,

2007(2):145-149.

[12]奚建武.城乡关系变迁的新动力———基于城乡复合型二元结

构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

2009(6):49-53.[13]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

[J].城市规划学刊,2009(6):47-52.

[14]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6):87-92.

[15]薛晴,

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30(11):1779-1706.

[16]Munford ,L.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M].Mariner Books ,1968.

[17]张萌,曹令秋.基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的区域城乡经济发

展水平监测的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9):1140-1104.

[18]Sonis ,M.and Hewings ,G.J.D..Hierarchies of regional sub-stru-ctures and their multipliers within input-output systems :Miya-zawa revisited [J].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34(1):

33-44.[19]

Michael ,S.and Hewings ,G.J.D..Miyazawa's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economic structure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and extentions [C]//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Economic Struc-ture ,G.J.D.Hewings ,et al.,Editors.,Springer :Berlin ,1999:317-347.

[20]Miyazawa ,K.Input-Output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M].Edited by M.Beckmann and H.P.K ünzi.Vol.16,16,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ethematical Systems.Berlin,Heidelberg ,NewYork :Springer-Verlag ,1976.

[21]Hewings ,G.J.D.,Y.Okuyama ,and Sonis ,M..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within the Chicago metropolitan area :

A Miyazawa analysi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41(2):195-2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 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 (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著作用。这样,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0年11月16日15:13 来源:中直党建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今后5年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刻理解《建议》的精神实质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作者:————————————————————————————————日期: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 A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 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是 ( C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再生产 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5.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C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垄断 D.滞胀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D ) A.垄断完全排除竞争B.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只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7.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A ) A.竞争目的不同 B.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C.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D.竞争范围相同 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C ) 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9.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 B ) A.制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D.协调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 10.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武汉 C.日本东京 D.南京 8.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摘要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3年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作、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中得出三点重要启示: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实施城乡并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并重、转变职能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城乡关系的状况及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改革、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所造成城乡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一系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不合理的城乡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调整城乡关系,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8-2003年: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确立了工业化战略。为了解决工业化所

需资金问题,确立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方针和政策。具体实现形式为“多取少予”。改革开放以后到2003年,虽然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政策框架依旧,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是支持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二)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2004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同时,中共中央作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判断。在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我国城乡关系政策开始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其标志就是“多予少取”。(三) 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的格局。这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二、启示 (一)中国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中既有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基本要素,又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通过基本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要素。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和基础。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筑牢经济发展这个基础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哈

尔滨市而言,加快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上新的水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在结构调整上,应重点发展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化工等后续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上,应加快实施“开发江北,两岸繁荣”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区域性整体开发改造,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应把重点放到能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支撑、能带动产业链或促进产业集成的大产业、大项目上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事业上,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中,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只有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和谐

近代史国民性报告1

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 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 心因素。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解释国民性一句话就可以,就是国民素质。国民性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 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最近翻阅了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一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以后觉 得很有意思。该句如下:“今天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由历史塑造的。——张宏杰”。照此 所说,我国现今社会国民性的变化也能够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这就为我们对国民性的 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现在就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国民性的变化。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 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 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纵 观我们这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战争的不断进行,各种争斗持续,我们民众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这些都是在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 为了更具体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主要以元明清以来的历史为主,来细致的分 析一下我们国民性的变化。 中国文明的倒退,参考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我认为是从元朝开始的,宋朝以前中国都是由汉族人统治,中华文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而到了元朝,蒙古人 一直比较残暴,靠暴力统治;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先生是农民出身,则是专制集权到 顶峰,他认为凡是威胁到朱家统治的,文人、商人阶级,有目的地进行清除和屠杀, 往往是满门抄斩;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扬州十日屠城,杀死80万人;嘉定三屠,浮尸满河。 清史记载,清朝入关以前,经常跑到关内烧杀抢掠,非常残忍,从东北跑到山东,就是为了抢牲口、抢人,清兵向努尔哈赤汇报时,是把人、马、牛、驴混到一起的, 因为满族人是从奴隶社会直接发展过来的,所以满族大臣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 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 765万增加到7 163万,增加了1 398万人。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1956年秋天,农业合作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粮食歉收的情况。山于粮食严重短缺,大批生活困境的农民,从农村流到城市寻找生存空间。1956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史为严重的“盲流”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盲流”到城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有效解决农民大量外流的问题。 到1957年春天,农村人口盲流的情况仍十分严重。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7年连续下发通知,规定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不能随意招工用

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论文题目: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黄冈市为例学生姓名:叶庆红 学号: 1 0 6 2 2 1 0 3 4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胡俊超教授 2013年11月14日

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以黄冈市为例 摘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异不仅存在,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本文作者在大量参考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冈市为例,研究该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对该地区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初步探讨。 关键字: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1.研究背景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经济的下一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自1990年初提出后,就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普遍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调控区域经济差异,需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原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控制在一个区间之内。这个区间是,一端以不影响全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为界限,另一端以区域之间不出现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安定为界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的概念,即区域经济差异只要不超过这条警戒线,那么,就不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危害。因此,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就是要把它控制在警戒线以下。 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在本世纪内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进入下一世纪,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调的是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城乡协调发展则更强调在保留城市与农村自然特征的同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一、城乡发展理论 (一)均衡发展观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有限,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封闭性与内生性,大量农产品主要用于自我消费,仅有少数剩余品实行交换。作为产品交换场所的城市、集镇地区,生产能力不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多从乡村获得。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突出,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薄弱,互补性差。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乡基本上处于同一发展层面,城乡经济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均质区域,城乡经济处于低水平上的均衡发展状况。 世界产业革命的兴起,逐步改变着这一面貌。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间的生产协作日益重要。由于工业部门协作生产强以及规模效应的存在,要求工业集中布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对城市而言,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的交通道路,人口较为集中,这种先天性优势吸引了工业部门的集聚。工业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城市的向心作用也越来越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日益突出。农业的落后,导致农村处于贫穷地位,市场容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本身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依靠农业自身的力量,容易陷入一种恶性贫困循环之中:低的收入导致低的储蓄率、低的资本投入;低的生产率,低的劳动产出,又导致收入不会过高。为解决这种发展不均衡状况,尤其是农村滞后的问题,以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为首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平衡的增长理论。基本理论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扩大市场容量,同时避免工业产品发展过快,导致的生产过剩使产品不易消化。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落后,财力有限、资金短缺,平衡的投资计划难以付诸实施。城乡均衡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短期内无法实现。 (二)非均衡发展观 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工业,作为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把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国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而且,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呈上升态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企图先通过城市工业的发展来最终带动农村的发展。于是制定了各种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快速积累资金,并以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 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 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

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交替后 的生产关系总是与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佐证了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的一般规律。 (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的书一贯好看,这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也不例外。题目相当宏大,但是本书的水平和他以前的相比,相差很多。 作者用了半本书,详细描写了中国人是怎么从勇武开放走到怯懦犬儒的过程,后半本论述专制的起源和发展,对我来说,大部分内容都知道,简单翻翻就行了。唯一有新意的,我觉得是后面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作者认为,鲁迅过于理想化,而且过于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一生的思想也经过几次重大转向,而胡适则始终坚持改良,立足中国的实际,为当时的执政党提建设性意见。如果蒋介石做得太过分,胡适也会激烈地批评。但是鲁迅一贯以批评嘲讽为主,却提不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给了我很大教益。最近几十年,尤其是在大陆上,鲁迅的地位被拔得很高,而胡适的地位则低多了,貌似是一个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只会写政论文章的半吊子文人。因此在绝大部人心里,胡适的地位不仅远不如鲁迅,甚至可能不如林语堂、梁实秋、郭沫若、巴金等人。但作者的详细论述,至少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 但纵观全书,我感觉颇为支离破碎,似乎不同章节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整合,某些篇章的内容似乎应该大量取自于其他某本书。这是我长期看书后的感受,作者旁征博引揉化观点,和主要取自于一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书的不同部分的风格肯定不一致。看了后记才知道,我的感觉完全得到了证实。 首先,作者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着作,里面也许有太多的感性,太多的个人化感受,关于国民性的演说显然更粗糙一些。显然,作者也认识到这不是一本高水平学术着作。我甚至觉得这是一本愤青水平的书。因为我觉得,对于一国国民性的探讨,除了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还应该有地理、经济因素,可惜这方面探讨的都不多。尤其是地理因素,历史学有一个重要的地理决定论思路,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但我始终认为很有道理。比如在南方人中,湖南人为什么骠悍勇武、热情洋溢但又忧国忧民?这和湖南的山水有很大关系。为什么四川人同样热情洋溢、讲究袍哥义气但却比较安闲?也和四川的山水有关。虽然作者对中国的地理有探讨,但我觉得远远不够。 其次,作者罗列了几十本参考资料,最重要的一本书是《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我觉得他引用的资料或许更有参考价值,因此把我感兴趣的罗列在下面,以后阅读: 《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邵建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秦晖关于制度与文化的系列论述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徐良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关于我国上古文化的入门着作

最新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精品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 心主义的兴起 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新世纪以来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其背后的目标动机、前提假设、行动规划以及理想图景,仍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意志层面上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源再分配过程。从目标动机看,新农村建设不是为了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启动的,而是为了弥补城乡互动博弈过程中农村的弱势地位提出的,是基于城乡发展的巨大反差而不得不作出的国家规划,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城”仍然优于“乡”。从前提假设看,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保证不至于因为农村的落后而导致城市化进程受阻。从行动规划看,新农村建设是由中央政府规划、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并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建设工程,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向农村输送资源的过程,④农村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许多建设并不是切实地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推进的。从理想图景看,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是以城市为参照的一次外部形象描绘,成为被城市化牵引着的农村跟进运动。可见,新农村建设并非是由内而外的一次内生动力发展,而是由外而内的一次外部动员建设。 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而新农村建设则显得黯淡无光。各级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可以对农村进行土地征收和撤村建居,却从未因为农村的发展滞后而去延缓城市化进程。我们提出了“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等响亮的口号,却从来没有设想过“城市农村化”、“工业农业化”、“市民农民化”中,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城市”、“工业”和“市民”比“农村”、“农业”和“农民”更为重要的价值逻辑。因此,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也基本上体现为安抚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失落、伤心的话语安慰,在实践中很容易被淹没。 这种状况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几千年的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村社会,或许是为了适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需要,或许是为了满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诉求,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城乡分治与一国两策”只是国家意志的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内外交困、上下求索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城乡发展之路。 社会形态上的城市崛起与 农村消逝的同步并行 社会形态是城市和农村内在博弈过程中的一种外部呈现,这种外部呈现不仅是城乡内部自然孕育的结果,也是城市和农村在冲突、合作以及交流中相互形塑的过程。社会形态的变化直接表征了城乡内在发展动力的强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也折射了国家意志的偏好与倾向。可以说,基于城乡关系的社会形态判断是透视一个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也是理解微观个体行为取向的重要视角,更是国家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呈现。 从城乡关系的维度看,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一个城市崛起与农村消逝此消彼长的

最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筑牢经济发展这个基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哈尔滨市而言,加快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上新的水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妥善处理农村土地

承包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在结构调整上,应重点发展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化工等后续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上,应加快实施“开发江北,两岸繁荣”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区域性整体开发改造,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应把重点放到能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支撑、能带动产业链或促进产业集成的大产业、大项目上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事业上,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中,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只有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文化建设。注重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文明素质、自律能力、奉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倡导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