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张天曦

(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 意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中一个基本范畴, 与王国维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他不仅自觉地把意境概念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 而且在中西文化交融的

背景上对其进行了新的整合, 从而使这一古老概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 意境; 情景交融; 自然

中图分类号: B83- 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5957( 2001) 03-0044-06

作为概念来说, “意境”早在唐代就诞生了, 但对意境的完备阐释和总结却在明清。而把“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中心范畴与核心概念, 并以极大的理论自觉从逻辑上来揭示“意境”概念的

内涵与外延、构成与类型、创作与鉴赏, 从而使之不仅具有严整的理论形态, 而且使之成为文学

艺术内在本质最高理论概括的则首推王国维。

在中国美学史上, 王国维不仅是源远流长的古代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而且他对意境概念所作的明确界定和全新发挥, 使之终于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意境”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一

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美学概念, 与王国维对意境所作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王国维的美学论著中, “意境”与“境界”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交互使用, 并未作严格的区分, 两者的涵义是基本一致的。他集中探讨意境问题的著作是《人间词话》, 但他关于“意境”的

思想和观点却并不限于此, 在他的早期著作《文学小言》( 1906) 中, 实际上已经有了与“意境”相

关的思想。在这篇札记式的文章中, 王国维虽然承续古代诗学的传统, 仍把“情”与“景”看成是

文学的二“原质”,

但是, 他实际上已经给“情”与“景”注入了新的涵义, 并作了新的阐释。首先,

他把“景”定义为“自然及人生之事实”,

而不是看成单纯的自然风景, 同时也包纳了社会人生的

事实。其次, 在他看来, 诗人主观之情, 并非个人一己之悲欢哀乐, 而是对社会人生之“精神态

度”。这种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 既可以是相互对应、互为表里的, 也可以是互相矛盾、“成反比

收稿日期: 2001-01-13

作者简介: 张天曦( 1958- ) , 男, 山西河津人,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教授, 文学博士。

—44 —

例的”,

即主观意志与情感愈少, 反而“其观物也深”,

“其体物也切”。同时, 在创作过程中, 无论

是观物还是描写, 诗人总是会伴随着无限的美感愉悦。再次, 他认为, 作家激烈的主观感情也能

作为“直观之对象”,

成为文学创作的材料和文学反映的独特对象。这样, 他就把文学的二“原

质”作为“客观的”、“知识的”与“主观的”、“感情的”明确界定, 不仅深入剖析了文学的内部构

成, 揭示了文学主客观具体统一的内在本质, 而且也孕育着把文学分为叙事与抒情, 把作家分

为“客观之诗人”与“主观之诗人”,

并以“意境”来统摄文学本质的重要理论观点。[ 1] ( P25- 26)

如果说, 在《文学小言》中, 王国维还是把“情”与“景”看成文学的二“原质”,

并通过对二者

关系的具体揭示来分析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话, 那么, 仅隔一年, 即1907 年王国维在为自己的词

集《人间词乙稿》所写的序中则开始明确使用“意境”这一概念了1

:

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摅己, 而外足以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 其次

或以境胜, 或以意胜。苟缺其一, 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 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 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 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 而观我之时, 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 能有所偏重, 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与不工, 亦视其意境之有无, 与其深浅而已。[ 2] ( P188- 189)

在这里, 王国维并非只是简单地用“意”与“境”来替代“情”与“景”,

概念的变化实际显示了他对

文学本质更深刻、更细微的认识。因为“情”与“景”还只是作为文学的两种“原质”、两种材料, 是

可供作家“直观”的对象, 而“意”与“境”则已经经过了作家的血脉灌注和艺术加工, 作为艺术家

“直观”的结果而进入到作品之中了。应该说, 这才真正触及到了文学的独特本质, 并使“意境”

概念成为更高层次的美学范畴。

自从唐代王昌龄第一次提出“意境”这一概念以来, 在古代诗学中, 言意境者代不乏人。就是“境界”这一概念也并非由王国维首创。诚如叶朗先生所说: “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

种理论, 在唐代已开始形成。到了明代和清代, ‘意境’和‘境界’作为美学范畴, 已经相当普遍地

被人们所使用。单就清代来说, 如张岱、金圣叹、王夫之、叶燮、李渔、石涛、孔尚任、恽寿平、黄图

、布颜图、沈德潜、郑板桥、袁枚、纪昀、蒋士铨、方熏、潘德舆、沈祥龙、管同、魏源、刘熙载、江

顺诒、林纾、陈廷焯、况周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 诗论、词论、文论、画论) 中都使用了

‘境界’或‘意境’这一范畴。”[

3] 的确, 在王国维之前, “意境”和“境界”已作为一个基本的美学

范畴大量地出现于诗论和文论之中了。然而, 王国维的特殊重要性, 并不在于他究竟在多大

度上比别人更多地使用了“意境”或“境界”的概念, 也不完全在于他比别人具有更高的理论自

觉, 而是在于他以深湛的理论功底和中西融会的开阔视野, 将“意境”这一范畴从其他的美学范

畴中突出出来, 提升和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 从而大大丰富了“意境”范畴的美学内

涵。

在《人间词话》中, 王国维并不是把“境界”当作一个普通的概念来使用, 即他不是把“境界”

仅仅看作文学作品的一种局部特征, 或一种风格、一种手法, 而是把它看作能充分概括文学本

—45 —

11906 年王国维将自己的词作编成《人间词甲稿》, 次年又编《人间词乙稿》, 两稿均有“山阴樊志厚叙”。这两篇序言究

竟是樊志厚自己所作, 还是王国维托名所作, 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普遍认为, 无论谁作, 皆是王国维自己的观点无疑。

质特征的最高范畴, 并以之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与有无的主要标准。这就

不仅相当明确地突出了“境界”范畴无与伦比的独尊地位, 而且在用“境界”(

或意境) 来揭示文

学的内在本质方面, 王国维也表现出了相当的自觉意识。可以说, 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与

以往的理论家相比, 王国维对意境的研究, 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在王国维之前的许多理论家或作家, 虽然都直接运用过“意境”或境界的概念, 或者

表述过与意境相关的思想观点, 但真正对其基本涵义进行理性剖析和概念规范的却几乎没有,

更不用说自觉运用“意境”来概括和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他们或着眼于意与境的关系, 从形

象构成的角度立论; 或通过种种比喻,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 形象化的阐明意境给予人的感受。因

此, 使用意境这一概念的人, 对其内涵并无统一认识。”[ 2] ( P190) 比如, 最早张扬此说的王

昌龄

将诗分为三境: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

张于

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 2]

( P176) 且不说作者在这里主要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立论, 并不是对诗的本质进行分析, 就是

所说的诗的三境, 它们各自的内涵、界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也是十分含混和模糊的。在

这里意境还远远没有成为一个概括文学审美特征的独立概念。再比如, 与王国维同时代的况

颐, 他在《蕙风词话》中也大量使用“意境”(

或境界) 这个概念, 但作者在这里也主要是着眼于对

诗歌创作的形象特征和风格技巧的分析批评, 并无关乎文学总体的本质特征。意境范畴只是到

了王国维, 才不仅被加以严谨的理性规范, 而且被自觉运用到对文学本质的分析上。他明确提

出要“探其本”,

就是要探索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这正是王国维作为真正的文

学理论家趋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 在王国维之前, 意境实际上是混杂于气质、风骨、兴趣、神韵、格调等概念之中, 与它

们相互并列, 并无层次本末之分的。而大多数诗论家们, 则无论是标榜“兴趣”,

还是倡导“神

韵”,

其实也都还是在形式技巧和外在表现上绕圈子, 仍未能深入到文学的内在本质中去。如严

羽的“兴趣”说, 虽然在论述过程中已触及到某些本质的问题, 但他自己却缺乏相应的理论自

觉。他不是把“兴趣”作为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 而是把它看作诗的“五法”之一种。他说: “诗之

法有五: 曰体制, 曰格力, 曰气象, 曰兴趣, 曰音节。”(

《沧浪诗话·诗辨》) 这就很难说是一种成

熟的诗学理论。与之相比, 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则要系统得多, 严密得多。他不仅明确地把“境界”列为一个独立的美学概念, 而且把它从其他的美学概念中剥离出来并旗帜鲜明地将其推举

为最高的美学范畴。“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神韵, 末也。有境界

而二者随之矣。”[

1] ( P160) 在《人间词话》中, 王国维以“境界”思想为核心内容, 既从总体上对

“境界”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 又以“境界”为基本标准, 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批评, 从而使

全书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首尾一贯的完整体系。

第三, 由于王国维既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 又对西方哲学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因此, 他对

意境的阐释不独比前人要深刻得多, 更重要的是他在意境概念中实际上已经注入了一种不

于传统的新的文艺思想。

表面看来, 王国维也仍然是从“情”与“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意境”的

结构与特点, 与过去的诗论家似乎并无多大区别。然而, 如果我们仔细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 在

如何理解“情”与“景”的关系及其具体规定性上, 王国维与他的前人实在是大不相同的。“景无

—46 —

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宋·范文) “景多则堆垛, 情多则暗弱: 大家无此失也。”“作诗本乎情

景, 孤不自成, 两不相背。”“夫情景相触而成诗, 此作家之常也。”(

明·谢榛) “词虽不出情景二

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 景为客。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

清·李渔)

在我国古典意境理论中, 虽然也把意境从结构上分为“情景”二元, 但“景”在古典艺术理论中却

从来没有真正独立过, 它只不过是触发、寄寓诗人主观精神的媒介之物, 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

地位和意义。因此, 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最高审美理想便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即所谓: “情、景

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

清·王夫之)

应该说, 王国维在意识的层面上也并没有想到要背离这种审美理想。他所提出的“上焉者

意与境浑, 其次或以境胜, 或以意胜”,

也仍然是坚定地把情景交融看成艺术表现的极致。但是,

他对“情”与“景”的具体解释以及对意境类型特点的进一步揭示却不仅与前人有了重大区别,

而且也内在地包含着把传统审美理想引向瓦解的逻辑可能性。“文学中有二原质焉: 曰景, 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 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在这里, “景”已不再是单纯从属于情的附属物, 也不仅仅只是引发和寄寓主观之情的媒介体, 而变成了一种

具有独立地位和价值的“直观对象”。由于主体与客体、情与景之间既相对应又相矛盾的种种错

综复杂的关系, 因而就必然导致意境会呈现出“或以境胜”、“或以意胜”的不同类型。于是, 王国

维一方面把诗人分为“客观之诗人”与“主观之诗人”两类: “客观之诗人, 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

深, 则材料愈丰富, 愈变化, 《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 不必多阅世。阅世愈

浅, 则性情愈真, 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十七) 另一方面, 他又把作品分为“有我之境”与“无

我之境”、“造境”与“写境”两大类。“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

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人间词话》三) “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

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人

间词话》二) 这样, 王国维就逻辑必然地要冲破古典诗学狭隘的理论疆界, 把本来是从抒情

诗中

产生的“意境”概念进一步引申到叙事作品中:

然元剧最佳之处, 不在其思想结构, 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 曰: 有意

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 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元曲亦然。[ 1] ( P389)

既然, “意境”并不只是对抒情作品的一种特殊要求, 它也完全适合于叙事作品, 那么很自然地

就没有理由再把“情景交融”视为艺术表现的极致和理想了。事实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

得更多的、最推崇的也并不是“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这类比较笼统或模糊的批评标准, 而是

“真实”、“自然”,

并以之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有意境与是否有价值的主要依据。

再从王国维《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中所举之例及其所作的分析来看, 他所说的“真”与“自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 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必须达到高度的真

实性。“词人之忠实, 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 亦须有忠实之意, 否则所谓游词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 于此二者, 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 故尤

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 则白石耳。”[

1] ( P168) 就是说, 作家要创作出具有真实性的作品, 就

必须真诚。既要如实反映自然和社会人生, 写出生活本身的客观真相, 描画时代之情状; 同时,

又必须写出真感情, 即传达出作家自己“精力弥满”的真性情。其次, 真与自然, 表现在艺术形式

上就要求作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必须鲜明生动, “其辞如脱口而出”,

毫无娇柔妆束之态; 要求

—47 —

艺术形象必须鲜明、具体、逼真、传神; 文学语言必须浑然天成、不假雕饰。这与中国古典美学中

关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反对雕章琢句的思想有着显而易见的直接联系。

那么, 作家怎样才能写出真实、自然的艺术作品? 王国维关于这方面的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三点:

其一, 赤子之心。“词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人间词话》十六) 所谓赤子之心, 也即

能脱尽外在世俗浮华的熏染, 而保持天然的本性, 能超脱物质欲、权势欲以及功名利禄等等生

活之欲的羁绊, 而保有一种自由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视文学为生命、为目的, 而不是把文学看

作捞取个人利益的手段或作为谋生的“羔雁之具”。

其二, 高尚人格。王国维认为, 伟大的诗人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 人格卑下者绝无可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学作品。“三代以下之诗人, 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

天才, 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 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 殆未之有也。”[ 1] ( P26)

其三, 陶冶修养。王国维认为, “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

《人间词话》六十) 就是说, 诗人既要深入生活, 把握宇宙人生

的真实底蕴, “与花鸟共忧乐”,

作品才能有生气; 同时, 又要从一定的高度来观察生活, 纵览生

活的整体, “以奴仆命风月”,

才能使作品获得深刻内容、有精深独到之处。在王国维看来, 要使

作品做到有“高致”,

作家还必须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长期不懈地探求生活的真理。王国维以登

高望远作比喻, 说明一个作家或学问家, 要首先认清前人所走过的道路, 即总结和继承前人的

成功经验, 这应该是艺术创作或学问研究的第一步; 第二步, 要殚精竭虑, 孜孜以求, 就像

恋爱

中的情人一样, 不惜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第三步, 即一朝顿悟, 就会

见前人所未见, 辟前人所未辟之境, 仿佛在灯火如海、人如潮涌的元夕之夜, 经过千呼百唤, 突

然间找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通过这样的努力, 作家或学问家就能最终做出超越前

人的独创性贡献。

关于作家从事创作所需要的主观条件、人格修养, 无论在西方, 还是在中国古代, 都有过极为丰富的论述。在西方, 康德等人提出的审美无功利说、游戏说、天才说等就涉及到艺术家个人

条件、创作态度和心境等问题。我国古代的诗论家更是一贯注重诗人的修养, 如刘勰就曾说过:

“是以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 疏瀹五藏, 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 研阅以穷照, 驯致以

绎辞。”[ 4] ( P233) 元代揭斯说: “诗本吟咏, 本出性情。古人各有风致。学诗者必先调燮性灵, 砥

风义, 必优游敦厚, 必风流酝藉, 必人品清高, 必神情简逸, 则出辞吐气自然与古人相似。”[ 2]

( P65) 清代沈德潜也说: “有第一等襟抱, 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 不着一点,

如星宿之海, 万泉涌出, 如土膏既厚, 春雷一动, 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 屈大夫以下, 数人而

已。”[ 2] ( P71) 可见, 王国维关于作家创造意境诸条件的论述, 既受到康德、叔本华等人的明显影

响, 又自觉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积极成果。是在中西融会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拓展和发挥。正

因为王国维学贯中西, 具备前人所没有的独特条件, 所以在意境研究上, 他才能既融合百家, 又

突破前人, 做出创造性的划时代贡献。

总之, 王国维并不仅仅只是古典意境理论的一位总结者和集大成者, 他更是中国美学由古

典时代即将步入现代的一个预言者和积极的开拓者。他自觉地将意境范畴推举为中国古典美—48 —

学的最高范畴, 然而, 他又不自觉地消解了这一范畴所蕴涵着的以和谐为指归, 以“情景妙合”

为标志的古典审美理想, 而代之以情与景主客二分, 蕴涵着矛盾冲突的以“真实”为标准, 以“自

然”为理想的新的审美观。正如薛富兴在其博士论文《意境: 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一文中

所说的: “王国维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有似于康德。古典美学流入这里, 近现代美学又从这里

流出。其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美学史由古典向近现代转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逻辑环节。其

意境理论正是储存这些复杂历史信息的一个黑箱, 这正是王国维美学思想, 具体说来其意境理

论的价值, 也是王国维本人在美学史上的定位。”

参考文献:

[ 1] 王国维文集: 第1 卷[ M] . :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

[ 2] 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研究室编. 历代诗话词话选[ M ]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4.

[ 3] 中国美学史纲[ 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 4] 中国历代文论选[ M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__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1)

【内容提要】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或心灵境界,无法分解;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而境界说则体现了回归中国传统诗学的倾向。 【关键词】意境论;观;心灵境界;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有着重大影响,但一般论著又大都将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混同,并过多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境界说。我们这里希望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一、意境论在王国维的有关论著中,出现过“境界”、“意境”、“境”三个近似的概念。其实,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区别颇大,《人间词乙稿序》所体现的理论是意境论,而《人间词话》的观点则是境界说。其意境论主要流露出西方式的分析推理倾向,所以我们称之为“意境论”;而其境界说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话、词话的特色,重在直觉感 在《人间词话》发表以前,王国维曾发表过《人间词》。其中《人间词甲稿》收入作者1905年以来所填词共61阕,1906年发表于《教育世界》杂志第123号上;《人间词乙稿》收入甲稿以后所填43阕词,1907年发表于《教育世界》第161号上。两稿均有署名为“山阴樊志厚”的小序,被分别称为《人间词甲稿序》、《人间词乙稿序》。赵万里认为,此二序均为王国维自撰而假托樊志厚。王国维的意境论最为集中地表达在《人间词乙稿序》中。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意境”一词就出现了16次之多,而将“意”与“境”二者分开来讲的又达6处(一句话即一个较完整的意思算一处),而“境界”一词则根本没有出现。因此,这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意境”论而不是什么“境界”说。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 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 夫古今人词之以意胜者,莫若欧阳公。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至意境两浑,则惟太白、后主、正中数人足以当之。静安之词,大抵意深于欧,而境次于秦。至其合作,如《甲稿·浣溪沙》之“天末同云”、《蝶恋花》之“昨夜梦中”、《乙稿·蝶恋花》之“百尺朱楼”等阕,皆意境两忘,物我一体。[1](p176—177)以上两段话中,“意”与“境”首先是相并列的两种文学要素,王国维不仅多次将它们分开来讲,而且还使用“意、境两浑”、“意、境两忘”这样的表达方式,足以说明二者不可轻易混同。而“意境”则是这两种要素组合形成的一种结果。这种论述方式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王国维之所以在这里选用意境一词,原因在于意境这个词能够分解为“意”与“境”两种要素。这两种要素可以对应于王国维1904年发表的《文学小言》中所说的“文《文学小言》第四则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1](p25—26)这里所说的“景”、“情”,王国维又分别称为“知识”与“感情”。我们认为,《人间词乙稿序》中的“境”与《文学小言》中的“景”相近,而“意”则和“情”、“感情”相近。王国维既然将文学的原质区分为二,那么这二者又如何统一起来呢?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文学小言》还是《人间词乙稿序》,王国维都提到一个“观”字,并且王国维明确地说文学之所以有意境,是因为它“能观”。因此,在王国维的意境论中,实际上涉及到意、境、观三个方面。在这个三元结构中,“观”的意义最为重要,它是意境产生的基础。所以,准确理解“观” 概括地说,“观”的含义可从中西两种思想传统来了解。从西方美学角度来说,王国维曾经花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研究

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說研究 李俊儒老師壹、前言 王國維是我國近代學術史上極為傑出之一學者。其學術成就,不論在西方哲學、中國文學、中國古文字、古史地考證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王國維先生《人間詞甲稿》刊行,第二年《人間詞乙稿》,後來合刊為《人間詞話》一書。《人間詞話》開卷第一句「詞以境界為最上」,即標舉出「境界」一詞作為他品評宋詞的準繩。本文擬探討王國維先生從事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也就是「境界說」的涵義有哪些特色及其價值,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 貳、《人間詞話》、「境界說」解析 境界說是王國維的獨創,它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和批評的首要標準。其實「境界」這個詞並不是王國維的創新,而是自古有之的。它原是「疆域」的意思,指的是一定範圍內的一塊疆土。後來,這個詞被用到哲學範疇中去,詞義開始虛化。玄學典籍中的「竟」,就是「境界」的意思,如《莊子?齊物論》所謂「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就是指一種超現實的、優遊自在的理想境界。註一. 魏晉時期,「境界」一詞被用於佛經翻譯,詞義逐漸增多。「境界」梵語寫作visaya,意謂「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不過,此處所謂之「勢力」不是指世俗上用以取得權勢或攻城掠地的「勢力」;而是指我們各種感官所感受的「勢力」,譬如人的眼睛能夠看見並識別顏色,這顏色便稱為「色境界」,耳朵能夠聽見並識別聲音,這聲音就叫「聲境界」,有時又用來借喻人的修養造詣所達到的某種程度,總之,「境界」這一概念是多義性且不確定性。 盛唐時期的文學評論中開始出現「境」。相傳為王昌齡所作的<詩格>中已提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宋代以後,「竟」、「境界」、「意境」被廣泛用於評詩 註一:祖保泉?張曉雲《王國維與人間詞話》(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2,頁39)

以王国维三境界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例文

以王国维“三境界”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例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和含意 【经典赏析】此条是王国维的读词心得,也是王国维对创业、治学之路的精辟阐释所谓三种境界就是借用宋词来形容后天刻苦努力、日日精进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赏析如下:第一境界:以西风劲吹,黄叶凋零,表示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虑与痛苦,只有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方能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排除干扰,一往直前 作用:第一境界也就是立志、下决心,为实现第二、第三境界奠定基础第二境界: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艰辛与执着描述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仍然无怨无悔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奋斗,不懈进取既敢于创新,又善于等待为了心中的理想,百折不挠,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 作用:第二境界也是前进路上最困难、最漫长、最不易坚持的阶段,第二境界的实质是执着追求,忘我奋斗 第三境界:则是功夫到处,灵犀闪现,参透真理,豁然开朗的顿悟与喜悦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逐渐成熟,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通心智臻善,功到事成成功的鲜花、会心的微笑自然而然地呈现于眼前 作用:第三境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第一第二捷径的基础上的提升阶段,是成绩辉煌的成功阶段 王国维的三境界论,鞭辟入里,贴切浑融,深致寓语已超越词话的范围,即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无容置喙,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和睿智吧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通通品尝呢?未上高楼,已先自叹息驻足,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三境界之说是对成功创业或治学之道的形象描述,他强调的是一种执着忘我、献身殉道的精神那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是使人体验最高身心愉悦的理想境界,蕴涵的人生哲理太深邃了! 【写作提示】 1.人在追求目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方能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排除干扰,一往直前 重点是: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人生目标问题 2.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奋斗,不懈进取既敢于创新,又善于等待 重点是: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人生态度问题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 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笔者认为,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三种境界出处注释: 《蝶恋花》是北宋仁宗朝丞相晏殊的一首名词,这首词,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把其中的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列为"古今成大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 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张先使用一个“弄”字来描写顾影自怜即将凋谢的花,赋予它一种不甘自弃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意味,此一“弄”字亦使境界全出矣。 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当人们感受到“我”的意念,所以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无我之境”是审美主体与外物无利害的关系,审美时心如止水,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了物我融合的境界。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是有其特定的内涵,这一对子范畴的建立,根柢仍在叔本华的哲学美学体系之中。叔本华认为,人类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样,都为意志所控制,一切行为和动机都由意志所决定和支配。意志在人身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5人10人喜欢喜欢2012-01-15 06:22:23 马蹄达达(内敛)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

王国维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探析 作者:刘峰来源:刘峰博客时间:2007年7月11日 摘要: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然因其本人在论著中并未对“境界”作详尽阐释,导致后人误将“境界”等同于“意境”。本文试从“意境”与“境界”的关联与区别,以及对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和《人间词话》的综合把握与观照,探究“境界”说的实质内涵。 关键词:境界;意境;内涵;人间词话 “境界”说作为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向来受到学界的重视。然而,因王国维本人并未对“境界”内涵作一明晰界定或详细阐释;同时,即使在提出“境界”说的名著《人间词话》中,“境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表义,从而导致众多论者因未细致考查,误将“境界”、“意境”混为一谈。 1945年,刘任萍在《人间世》第17期发表了《境界论及其称谓来源》一文,提出“…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1],首开将王国维“境界”解释为“意境”之滥觞。此后,众多论者,如林雨华、张文勋、佛雏等,均将王国维的“境界”解释成“意境”,甚至干脆等同于“意境”。北京大学李铎博士在其于200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一书中也提到:多数论者认为“由于托名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中多次使用…意境?这一术语,而且其…意境?之所指亦近于《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因而视…意境?等同于…境界?”[2]。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用“意境”解释王国维的“境界”,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行得通,但终归只能适用于摘章寻句的解释,只要通观《人间词话》全书,即可发现其局促与片面。 一、“境界”与“意境”有各自的内涵 多数论者大抵从《人间词话》第六则“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一句,得到“境界”“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即是“意境”的结论。然而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国维虽对“境界”的内涵未作详细阐释,却通过《人间词话》中对各家词作的品评,隐约地表出了其实义,并将“境界”作为评价词的艺术美的基本原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第一则);同时,王国维以品评各家词作来暗表“境界”之内涵,是通过《人间词话》这一整部论著来达成的,如言“太白纯以气象胜”、“飞卿之词…深美闳约?”、“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等语中的“气象”、“深美闳约”、“神秀”、“赤子之心”、“意境”、“雅量”等命题,实际上均为“境界”的表象。如何探究“境界”的实质内涵,一方面要整体把握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以及《人间词话》的综合表述,“以意逆志”探寻真义;另一方面,须从“意境”与“境界”的不同语源、各自的内涵以及之间的关联、区别入手。 (一)“意境”的语源及内涵 “意境”首见于题名为王昌龄的《诗格》[3]。李铎博士认为,“…意境?不是连绵字,…意?

从王国维人生三境看其境界说

新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从王国维人生三境看其“境界”说 学生姓名张南 学号08020102032 所在学院名称新乡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8级 指导教师姓名李辉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内容摘要: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古代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型的产物, 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会通的结晶, 其中极为明显地彰显出中国传统的人生与艺术 相统一的忧患情结及其观念。尤其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更是被大家所称道,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是借用古典诗词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路,借此阐述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结合之后所达到的真景物,真性情,真感情中的真境界。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境界说;三境界;艺术境界 Abstract:Wang Guowei’s Realm Ideas are products from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to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lso the crystals between Chinese aesthetics and west aesthetics. It obviously displays the misery complex and it’s ide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ordination between life and art .Especially his the Life of The There Realms in his literature what is Human Words and Language are widely known and get praises.Wang Guowei's "three realms" say that borrow classical poetry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into great business, university of asking the only road .Take this paper realm of life and art state combined reached by the true scenery, true temperament, true feeling of true realm. Key words:Human Words and Language;Wang Guowei;The Realm Theory;There Realms;The Art of Realm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一、意境与境界 今人每将王国维的“境界说”与古老的“意境”说视为一体,其实二者在诗学精神上有质的差异。“意境”诞生于玄风释气风行的魏晋时代,受这种时风的感染其诗学精神就难免带有玄味与佛香。“意境”之意正是对庄周无为之道与释家虚豁之神的体悟,与这种体现释道精神充满超凡入圣的高蹈意味的意境说相反,王国维的“境界说”充满的恰恰是写实的现实精神。与“情境说”有所相近,同“情境说”注重对“直寻”、“即目”的重视一样,境界说也始终执着于感觉的真实。杨守森教授在所著《艺术境界论》一文中提出:“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和…境界? 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意境? 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即“意境”的范畴有着浓厚纯粹的艺术韵味,而“境界”则有更鲜明厚重的人生况味。笔者对此观点甚为推崇。事实上,《人间词话》由“意境”向“境界”的转换,正是王国维对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重要发展与推进,也正是王国维接受西方现代人生哲学影响的具体体现。“境界”相对于“意境”,是一个更具人生美学情致的范畴。那么何为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显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在他看来,“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他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是艺

术品所具有的品质,是生命主体的心灵感受。而境界所秉有的内涵除了气质、神韵等外,还包括了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至此,我们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境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王国维标举“境界” 一词,意在确立文学批评理论的本体,他在《人间词话》第九则中说得非常明确,“《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 二字,为探其本也。”那么王国维是如何用“境界”探其本的呢? 王国维认为,没有真性情的人是不可能对生活、宇宙万象有很深的体悟和认识的,不可能达到对普通人生的终极关怀。鉴于此,“真”是境界说的生命力,也是王国维整个美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在审美活动中,所谓的境界是真情真景高度融合交相辉映的状态,这种“真”表达着主体对宇宙的叩问,对人生的感叹。因此,对“真”的探求愈深,相信对于境界说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对境界说的阐释会更具说服力,境界也会变得更加清晰崇高。王国维的境界说,既是一个全新的词学观念,又是一个全新的词学批评标准。这个观念和标准在不排斥“善”和“美”,即“内美”和“修能”的前提下,把“真”放在第一位,强调写“真景物”和“真感情”,这对传统的伦理至上的功利主义的词学批评模式是一个很大的超越。王国维用这种全新的词学观念和标准来审视评价唐宋以来的词人词作,确能予人以耳目一

人生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

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王国维“三种境界”解析

王国维“三种境界”解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赏析: 第一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出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出心裁,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出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三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成大事者,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决断自己人生的方向;需“人憔悴”时亦“不悔”,努力加坚持,奋斗不停止;而后才会有意“回首阑珊处”,即使寻他千百度。 其他解读: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摘自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他从古人描写儿女私情的诗句中提炼出“悬思——苦索——顿悟”,用以表现治学三境界,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其深刻的内涵。 《人间词话》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却将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词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无悔,王国维却用它表达对事业、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达到成功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此一境界,乃在奋斗的道路上,即使困难重重,也要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词是表明作者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王国维却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和多年磨练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达到最后的成功。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张天曦 (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 意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中一个基本范畴, 与王国维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他不仅自觉地把意境概念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 而且在中西文化交融的 背景上对其进行了新的整合, 从而使这一古老概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 意境; 情景交融; 自然 中图分类号: B83- 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5957( 2001) 03-0044-06 作为概念来说, “意境”早在唐代就诞生了, 但对意境的完备阐释和总结却在明清。而把“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中心范畴与核心概念, 并以极大的理论自觉从逻辑上来揭示“意境”概念的 内涵与外延、构成与类型、创作与鉴赏, 从而使之不仅具有严整的理论形态, 而且使之成为文学 艺术内在本质最高理论概括的则首推王国维。 一 在中国美学史上, 王国维不仅是源远流长的古代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而且他对意境概念所作的明确界定和全新发挥, 使之终于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意境”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一 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美学概念, 与王国维对意境所作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王国维的美学论著中, “意境”与“境界”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交互使用, 并未作严格的区分, 两者的涵义是基本一致的。他集中探讨意境问题的著作是《人间词话》, 但他关于“意境”的 思想和观点却并不限于此, 在他的早期著作《文学小言》( 1906) 中, 实际上已经有了与“意境”相 关的思想。在这篇札记式的文章中, 王国维虽然承续古代诗学的传统, 仍把“情”与“景”看成是 文学的二“原质”, 但是, 他实际上已经给“情”与“景”注入了新的涵义, 并作了新的阐释。首先, 他把“景”定义为“自然及人生之事实”, 而不是看成单纯的自然风景, 同时也包纳了社会人生的 事实。其次, 在他看来, 诗人主观之情, 并非个人一己之悲欢哀乐, 而是对社会人生之“精神态 度”。这种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 既可以是相互对应、互为表里的, 也可以是互相矛盾、“成反比 收稿日期: 2001-01-13 作者简介: 张天曦( 1958- ) , 男, 山西河津人,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教授, 文学博士。 —44 — 例的”, 即主观意志与情感愈少, 反而“其观物也深”,

人间词话(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 王国维 第一部分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沙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试论王国维的_境界说_

《史林》1998年第1期 试论王国维的“境界说” 李世众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因遭受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体系全面冲击而陷于总体危机的艰难世纪。目下,在这个世纪转换的节点上,徘徊踟蹰于因多元文化冲突而形成的文化困境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对纵横激荡的百年学术史的梳理回顾。不知是该感到难堪还是庆幸,人们发现,王国维是整整一个世纪中极为罕见的具有可以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实力的巨人之一。历史的幽默让人感到惊叹不已,正是这个头顶瓜皮小帽,脑后拖着长辫,身穿长衫,一直被人视为满清遗老的人,凭着他卓越的天才和汇通中外古今的深厚学养,对历史作出了凝聚着时代精神的反省。他并不是被人所误解的那样“默然不闻窗外之事”。同所有伟大的学者一样,他关怀社会、热爱人生。他是一个以真血性、真情怀去担当人类苦难并开出新境界的大师。他泽被后世的诸多学术成就中,最为不朽的是他的“境界说”。他的“境界说”不仅是一种诗词鉴赏法,也不仅是一种讲究性灵的艺术论,从本质上说,这是王国维基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根本局限性的深刻思考,对人生境遇的深切同情,精研中外哲学、艺术而凝成的醒世度人之学说。 一 王国维之所以能孕育出“境界说”,首先就在于他是一个文化上的“先知先觉者”。在那个时代,粗率浅薄、浮躁凌乱的“经世致用”的喧器充斥于学界,他的探讨却显得异乎寻常地冷静和理智,表现出当时极为少见的为真理而真理的态度。 在外患频仍、内患不止的世纪之交,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文化危机和困厄中承受着折磨和煎熬的痛苦,同时,时代也向他们提供了对传统伦理价值加以拒绝和背叛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逐渐认同现代的制度文明和主导思潮。可从他们的骨子而言,他们仍然是传统知识分子,儒家意识形态仍作为一种隐性结构隐藏于他们的深层心态里,表现在他们的行为模式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以及俞曲园、章太炎等都充满了任重道远、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杀身成仁死而后已的担当和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节,体现着与原始儒家一脉相承的理想人格。他们投身社会,关注的是经济、政治、科技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但令我们感到惊异的是,同样身历传统文化之大劫变的王国维,作为一个“此文化精华所凝聚之人”(陈寅恪语)却有着远比同时代知识分子深刻的文化觉悟。 王国维一开始治新学就对儒家知识分子以修齐治平为理想的根深蒂固的单一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独到的反省。他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社会把哲学、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和仆役的历史。他在《论哲学家与美学家之天职》一文中写道: 披我中国之哲学史,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斯可异已!孔子大政治家也,墨子大政治家也,孟、荀二子皆抱政治上之 ? 9 2 ?

以王国维“三境界”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例文

以王国维三境界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例文以王国维三境界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例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和含意。 【经典赏析】此条是王国维的读词心得,也是王国维对创业、治学之路的精辟阐释。所谓三种境界就是借用宋词来形容后天刻苦努力、日日精进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赏析如下:第一境界:以西风劲吹,黄叶凋零,表示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虑与痛苦,只有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方能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排除干扰,一往直前。 作用:第一境界也就是立志、下决心,为实现第二、第三境界奠定基础。 第二境界: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艰辛与执着。描述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仍然无怨无悔。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奋斗,不懈进取。既敢于创新,又善于等待。为了心中的理想,百折不挠,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 作用:第二境界也是前进路上最困难、最漫长、最不易坚持的阶段,第二境界的实质是执着追求,忘我奋斗。 第三境界:则是功夫到处,灵犀闪现,参透真理,豁然开朗的顿悟与喜悦。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逐渐成熟,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通。心智臻善,功到事成。成功的鲜花、会心的微笑自然而然地呈现于眼前。 作用:第三境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第一第二捷径的基础上的提升阶段,是成绩辉煌的成功阶段。 王国维的三境界论,鞭辟入里,贴切浑融,深致寓语已超越词话的范围,即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无容置喙,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和睿智吧。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通通品尝呢?未上高楼,已先自叹息驻足,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三境界之说是对成功创业或治学之道的形象描述,他强调的是一种执着忘我、献身殉道的精神。那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是使人体验最高身心愉悦的理想境界,蕴涵的人生哲理太深邃了! 【写作提示】 1.人在追求目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方能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排除干扰,一往直前。 重点是: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人生目标问题。 2.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奋斗,不懈进取。既敢于创新,又善于等待。 重点是: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人生态度问题。 3.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逐渐成熟,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通。心智臻善,功到事成。 重点是:苦尽甘来,风雨后见彩虹——成功后的喜悦。 【写作指导】 1.这三种境界可以同时运用,作为自己的三个分论点论述,以此来抒写人生的常态:目标—追求——成功或迷惘——探索——收获 2.也可以抓住其中一个阶段来书写论述,重点突出,把握人生的关键和核心,就会解决了人生的难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