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高三总复习(人教版)知识整理

高中地理高三总复习(人教版)知识整理

高三总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巨行星:木、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三、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天气: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锋面和锋线。

●类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

●(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

(3)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

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

四、全球气候变化:

1.表现:

●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 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等

2.气温升高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

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体: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是主体(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2.水循环:

●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

●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类型:

(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 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

○1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2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其大气环流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影响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历史的发展

4.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用水措施:开源、节流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是主导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壳运动:

(1)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拉伸形成断裂带。

(2)垂直运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海陆变迁。

其中以水平运动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风化产物留在原地)

(2)侵蚀作用(产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风蚀柱)

(3)搬运作用

(4)堆积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趋于平坦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褶皱: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弯曲就是褶皱。其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成因: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构造: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4.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在山岳地区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铁路,主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影响线路的分:布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

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凹岸可建码头,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环境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示意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

●形成要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构成要素:热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点: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1)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带在东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 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

4. 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5.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③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3.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4.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3.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

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

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⑴影响因素:

①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②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

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形成原因:集聚效应。

2.主要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

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工业区:运输量大→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经济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⑵社会因素

⑶历史因素

⑷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2.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等级划分标准:

①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②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大城市:人口50~100万

④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⑥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3.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二.城市等级体系

1.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2.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注:枣强镇图、上海市图、德国图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①推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②拉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城市化水平←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城市化发展特点:

①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发达国家起步早

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3.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概念:

⑴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⑵区位:①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3.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1. 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 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且两者规模与收益大体相当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

型。

⑴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①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悠久的历史,引进良种羊,农场规模大,政策,机械化水平高

②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⑵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主导区位因素:地形、气候

3. 种植业

⑴季风水田农业

①地域:亚洲季风区

②主要农作物:水稻

③主导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市场(饮食习惯)

④生产特点:劳动密集型农业,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⑤典型:东南亚

⑵商品谷物农业

①地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②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③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先进,地广人稀

④生产特点: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农业

⑤典型: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4.畜牧业

美洲(美国、阿根廷):牧牛业

非洲南部、大洋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牧羊业

欧洲西部:乳畜业

亚欧中部:游牧业

⑴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优势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科技先进(发明冷冻船,培育良种牛),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

金低

⑵乳畜业

①地域:西欧

②主导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紧邻消费市场,布局在市郊

原因分析:

北大西洋暖流

西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气候温湿 多汁牧草

地势平坦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2、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 3、 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

5、

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决策者因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2、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经济、环境效益较高,先建成基础设施,

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

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

2、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

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3、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

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公有制结构单一,水资源不足

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

市场体制薄弱消费市场广阔

大量廉价劳动力水资源充足

市场体制健全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3、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3、特点:*1~4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二、交通运输布局

4、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5、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

因素(根本保证)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

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电信通信、商业贸易。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2、实质:发展问题。 3、表现: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破坏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索取>再生 排放>自净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工业经济结构中:清洁生产。 2、农业经济结构中:生态农业。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图:

4、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中国的可持续

发展实践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环境 保护

循环经济

计划生育

零 排

低 消

耗 适

(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