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2.1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2.1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2.1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2.1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川教版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新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刘秀以文教治国方略的表现。

理解王莽改革内容奇及其失败的原因;刘秀以“柔道”治理天下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对比,使学生能够握透过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通过观察陶制模型,提炼东汉城堡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宽松的政策有利于盛世产生。通过刘秀以文教治国方略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的建立与政府重视文化教育和提倡人品节操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

难点:东汉衰败的原因

三、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汉武帝是汉朝历史上一位“有为”著名君主,请你列举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新政策。

第10课东汉兴衰

一、光武中兴

1、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

插图《王莽》

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敝,导致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宣告结束了。王莽篡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上台后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奴婢和贫富分化),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可是没有一件不是办得挺糟糕的。土地改制和奴婢私属,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一开始就没法实行;评定物价的权掌握在贵族官僚手里,他们正好利用职权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反倒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又刮了老百姓的一笔钱。

这种复古改制,不但受到农民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他。三年以后,王莽又下了命令,王田、奴婢又可以买卖了。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眉,这一来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对。王莽又征用民夫,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这样,就逼得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了。

插图《绿林赤眉起义》

在群雄征战的过程中,南阳豪族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口号,招兵买马,加入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中展示过人胆识和非凡才能。

2、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

插图《刘秀》

刘秀就是光武帝。因洛阳位于长安的东面,所以刘秀建立的汉朝史称“东汉”。刘秀继位后用了12年的时间削平了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

请大家阅读P39页相关内容,思考:东汉建立以后,刘秀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最后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效果如何?

土地兼并、奴婢问题、经济凋敝、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刘秀吸取了王莽失败的教训,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废除王莽时的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凡冤狱,并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刘秀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并重行三十税一,以减轻农民负担。

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思考: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由哪两种?什么叫察举?什么叫征辟)插图《举孝廉图》政府一般派公车接送,所以那些被政府举为孝廉,后世也称举人为“公车”。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率领举人上书光绪帝,就成为“公车上书”。

插图《严子陵钓鱼台》(严子陵原名严光,刘秀的同学,品学兼优。刘秀礼遇严光的故事。)在洛阳兴建了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太学在汉武帝的时候设立的),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由于刘秀的倡导,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好的风气。

出现了“光武中兴”。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共同原因: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的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具体举例说明。

历史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致使出现“武帝强盛”和“光武中兴”的局面。

由于光武帝是在豪强地主的帮助下建立了东汉政权,所以对豪强地主和贵族官僚采取妥协,导致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等)。因此光武中兴之后“中兴”局面仅仅维持了两代,随即出现衰败的迹象。

二、东汉的衰败

东汉中兴不过三代,其走向衰弱的原因:

1、刘秀的“柔道”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还有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光武帝本人也是南阳豪强地主。他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取得政权的,他的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南阳一郡占了40%,其中也以豪强地主居多。东汉政权实际上就是豪强地主的政权,光武帝建立东汉以后对这些人也是赋予特权,所以地方官员对这些豪强地主的兼并土地行为也是睁一个眼闭一个眼。比如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检核田地,这两个地区,竟没有人敢认真查办。这样土地兼并问题在东汉并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最终导致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2、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结果导致这些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行为越来越严重。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自己的大庄园。

文献选读

阅读P40页以上两段史料,归纳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的特征并比较东汉豪强地主田庄与西欧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