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榆林市民生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民生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民生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民生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民生发展的调研报告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

为了切实提高民生享有水平,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实现民生率先,根据市委常委会安排,市发改委抽调专人,组成调研课题组,就我市民生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对接,形成本报告。

一、五年来我市民生发展的主要成效及体会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为民之举,大办利民之事,积极实施民生工程,着力化解民生矛盾,不断提高民生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总体态势趋稳向好

“十一五”以来,得益于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相对充裕的就业岗位,我市的就业整体态势趋稳向好。一是重点人群就业相对充分。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6亿元,兑现各类补贴3.84亿元,共有5.37万人受益;稳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275万人次,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较全国和全省分别低0.1和0.03个百分点。二是有效援助困难人群就业。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累计在市政、环卫、园林、社区治安、养老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就业1万多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展“春风行动”,举办大型招聘会和专项宣传活动,2.5万名求

职者通过介绍实现了就业。三是就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建立了创业促就业、就业援助、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完整的就业促进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就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市本级和清涧、靖边、绥德、定边人力资源市场已建成投用,榆阳区、神木、子洲、米脂、横山人力市场主体竣工。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基本形成,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战略,不断增加投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神木、府谷两县实行了15年免费教育,全市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一是教育投入大幅增加。201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9.4亿元,比2005年增加4倍,教育事业费支出占财政的比例由2005年的20%增长到2010年的23.8%,实现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教育支出已成为我市财政第一大类支出。二是教育更加均衡发展。全市实现“两基”达标,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1%、97.81%;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16所,市级标准化高中9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0所,建成职教中心12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7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3所;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61.1%;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招生。三是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2010年全市中小学891所,比2005年减少了2012所;榆林城区新建中小学9所,“上学难”得到初步缓解;实施“蛋奶工程”,16.2万寄宿制学生全部受益;组织实施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建设等校安工程,共维修、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258万平方米,D级危房基本消除,城乡学校学生宿舍全部实现集中采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四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全市高考文理两科

一、二本上线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359人,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五是居民素质大幅提高。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912人上升为764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08人上升为13299人,文盲率由17.87%下降为7. 43%。

3、扩大公共卫生服务,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2 01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05年的72岁提高到72.5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了12%、38%和30%,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卫生投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达18.3亿元,是2005年的8.6倍,年均增长57.3%;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05年的4.2%提高到7.8%。二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大。全市已建立各类卫生机构5144个,三级甲等医院达到3所,三级乙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7所;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3.65张、卫技人员3. 84人、执业(助理)医师1.41人、注册护士1.29人,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63%、63.4%、19%、127%;五年累计新改扩建医疗机构面积分别达到11.36万平方米、7.59万平方米和3.77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以上,群众“看病难”问题明显改善。三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57.46万人,成年居民筹资标准提高到470元;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73.7万人,参合率96%,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00元,高出全省70元,报销比例乡镇卫生院达到90%、县级医院达到80%,报销封顶线由每年每户3万元提高到每人5万元,并实行最高15万元的二次救助,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返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初步建立。全市24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61个村卫生室开始实行药品“三统一”,实

施一年来给群众让利2000多万元,约有100万人受益,群众“看病贵”得到初步缓解。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80%和63%,孕产妇和0 -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已为11309名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补助814万元;基本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地方病、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4、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坚持以完善制度、强基扩面为重点,在全市基本建立了以五大保险为核心、社会救助为基础、其它保障为辅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五大保险体系逐步健全。到2010年底,全市养老(含离退休人员)、失业、医疗(含城镇居民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98万人、16.27万人、54.15万人、16.8万人、18.5万人;在省内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性全覆盖。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形成。构建起以城乡低保、五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体系,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达到了基本保障。五年全市累计社会救助571.6万人,投入资金22亿元,人均受益 384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0 0元/月和1600元/年,保障人数分别增加到12.14万人和24.8万人,农村低保保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五保供养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供养标准由年人均360元增加到3200元;15.2万人纳入了临时救助。2010年被民政部评为首届全国爱心城市。三是社会福利水平稳步提高。五年全市社会福利累计投入11699万元,14.4万人受益;孤残儿童月生活费由600元提高到1000元;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50-200元保健津贴;全市7万多名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3.2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市儿童福利院、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以及一批中心敬老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建成投用。四是社会优抚政策落实到位。五年累计为2.4万

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 1.04亿元,确保了基本生活权益。复员退伍军人抚恤补助标准较大提高,抚恤补助经费增加到6000万元。

5、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实施了一批交通、市政、住房、文化、体育、休闲等关乎民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4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6.6平方米,分别较2005年增长6.9%和37.8%;解决了农村146.03万人的饮水问题;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电;榆林中心城区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较2005年增长了8.6%,供水普及率95%、供气率80%、绿化覆盖率36.1%。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加快。五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35.99万平方米、10656套,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125.46万平方米、9951套,占开工套数的93.4%;2010

年开工建设廉租房3951套、经适房2035套。三是交通条件日趋便捷。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成都、乌鲁木齐等地的铁路客车;形成连接周边大中城市的公路“一日交通圈”,高速公路总里程及人均里程均居全省首位,全市55%的行政村和100%的乡镇通了油(水泥)路;榆阳4C级机场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四是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五年投入33.46亿元,城区面积扩展到5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50.3万,城市承载力快速提升;实施古城步行街改造、榆溪河整治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公众对城市环保满意度排名由2006年的全省第七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三位。11个县城新增建成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五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认真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三个百树”工程和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万平方公里,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005年的25%提高到30.7%。

6、创造社会稳定环境,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首要责任、和谐是重要民生”的理念,切实加大和谐社会建设力度,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着力解决居住、就业培训、子女入学、养老医疗保险、计划生育等实际问题;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实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和社会闲散青少年关爱工程;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各类中介机构。二是深化创建平安榆林。12个县区街面视频监控全部建成,行政村、城中村和重点单位技防设施覆盖面达90%以上;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88.91%,各县区在全省的位次整体前移;食品药品监管受到省上好评,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建立村矿和谐发展共享机制。制定出台和谐村矿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村矿共建、共治、共享三种途径,全面推行村企联合党建机制、村矿协调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有效化解村矿矛盾,加快了和谐矿区建设。四是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实施“执法公信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了“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百万案件评查”活动,积案化解率达85%,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五是全力打造书香榆林。开展了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新村等“十大创建”活动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实施“周周读书、人人培训”工程,引领新风尚,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书香榆林”已成为榆林的一张新名片。六是努力繁荣文体事业。建设新闻大厦、体育中心等十大文化基础工程,推进农村“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工程;打造了《米脂婆姨》等一批影视精品;成功举办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陕北民歌进京演唱会以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群众性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蔚然成风,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正在全面形成。

(二)几点体会

总结“十一五”以来的民生工作,有以下几条体会:

1、转变观念是前提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正确的发展观,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榆林经济快速增长,被认为是资源富集、产业聚集、企业云集的区域板块。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不协调的问题日趋突出,2006年社会发展总指数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多数民众的收入水平和民生享有水平依然较低,民生发展严重滞后。为此,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组织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民生十件实事,向民生项目倾斜财力,将民生工作纳入政绩考核,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民生事业,确保了全市民生享有水平快速提升,部分领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更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提出把发展民生经济作为榆林的发展主线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将发展民生经济作为推动民生水平提高、跨越“资源陷阱”、破解社会矛盾、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榆林民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发展经济是根本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缩小南北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差距,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民生问题,关键靠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优质、普惠的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民生率先,更要靠发展。只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改善民生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经济实力问题。“十一五”以来,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西部第八位,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财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为全市持久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实现民生率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3、加大投入是基础

民生建设依赖于资金投入,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公共财政支出。2 006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群众饮水、道路、沼气、卫生、教育、就业“六大百姓”工程,市级财政投资1.8亿元,2007年扩展到“十大民生工程”,市级财政投资2.5亿元,2008年整合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跃升至31.2亿元,2009年投入35亿元,2010年投入超过4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超过110亿元,占到财政可支配的收入56%。2010年我市又提出新增资源税全部用于民生,今年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的比重将超过85%。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是我市民生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基础和关键。

4、共建共享是路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繁重任务,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民生建设、提升民生享有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企业家的作用,积极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注入民生工程和民生领域。神木县社会各界捐款38亿元成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三大慈善公益金”;府谷县57名企业家及所属77家煤矿捐资12.8亿元资助四大民生工程,并形成了以工补农、以富带贫,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合力共建和谐富裕新农村的“府谷模式”。我市整合政府、企业、民众、慈善四方面的资源,全方位、大力度、多层次地保障民生,进而改善民生,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百姓与百姓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瞄准民生需求,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各方普遍受益、促进共建共享的具有榆林特色的发展民生的新路子。

5、创新机制是关键

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既要立足发展实际,又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统一的方法和现成的经验,需要因地因时因需创新思路、敢于率先。神木“三大慈善公益金”和府谷“三位一体共建新农村”模式为民生发展共建共享走出了新路子;“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神木模式”、“集中流转、以地生财”的米脂“孟岔模式”、“六位一体”的吴堡模式、特色产业和劳务经济“双轮驱动”的“子洲现象”成为我市因地制宜实现农民增收的典范;神木、府谷的“医改模式”和“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提升民生享有水平的典型;“村矿和谐发展共享机制”的建立有效化解了利益分配矛盾;“书香榆林”成为提升全民素质、实现文化惠民的全新载体。这些创新之举不仅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更为我市民生率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极大地提升了榆林的发展地位和区域影响力。

总的看,我市民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生发展已由解决人民温饱的初级阶段迈入促进人的基本发展的新阶段,部分领域更进入了创新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民生享有水平大幅提升,民生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当前我市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

我市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当前在收入、就业、上学、看病、社保、交通、人居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1、收入问题仍很突出。一是居民收入整体偏低。2010年城乡收入分别居全省第六位和第四位,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64元和806元,在临近的8个地市中分别居第三位和第四位,低于鄂尔多斯、银川、延安等市,与经济发展地位不相适应。二是收入增速远低于GDP增速。2010年我市GDP是2005年的3.92倍,而城乡居民收入2010年分别是2005年的2.88倍和2.83倍。三是收入分配不合理。2010年全市20%高收入户在城乡居民总收入中所占份额为35.

7%,而20%低收入户家庭所占份额为10.1%,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4.24:1;城乡收入比由2005年的3.38拉大到2010年的3.43。

2、充分就业压力很大。一是就业观念陈旧,认为“就业就是吃公饭”、“吃公饭才算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二是就业质量较差,全市一年以上稳定就业率只有33%;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和就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短缺,服务业、物流业去年以来出现用工荒现象;四是特殊群体就业困难,由于岗位有限,技能缺乏,“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仍很困难,主要依赖就业援助和公益性岗位;五是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趋突出,随着经济成分多元化和就业的多样化,协调利益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实现优质公平教育任务艰巨。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县城区特别是榆林市区中小学班额普遍过大,“上学难”问题依然突出;二是优质资源偏少,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县域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很大,优质资源偏少,上好学校很难;三是学前教育十分薄弱,目前全市学前3年适龄儿童约12.6万人,学前1年和3年入园率分别仅为71%和51%,民办幼儿园条件差,公办幼儿园仅占13.8%,数量过少、规模偏小;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中小学教师学科性短缺,优秀教师数量不足;五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力量、校舍设施和实训条件都很薄弱,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4、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一是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基础不够,农村卫生发展仍然滞后;医疗费用总量逐年攀

升,医保基金报付压力加大;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缓慢,与中省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也缺乏进一步推进的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全市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明显不足。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一是保持较高保障水平难度增大。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劳动力流动转移规模加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动态管理的任务艰巨;群众对社会保障的期盼和要求不断提高,养老与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财政资金压力日趋增大。二是保障范围需要适当调整,四大类保障项目和保障范围有重复交叉情况,存在重复享受低保、优抚补助现象,同时由于低保范围的扩大引致一些新的矛盾,县区普遍建议城乡低保缩小范围、提高标准,避免撒胡椒面现象,这都需要认真研究、科学调整。三是基础信息共享网络建设滞后,目前全市四大类十九小项的保障项目还做不到完全的信息化和基础信息共享,仍然是部门各自为阵,亟需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市统筹和一体化管理。

6、人居环境欠账较多。一是住房问题仍很突出。市内特别是神木、府谷和榆林城区房价过快上涨,远超出普通市民购买能力;居住品质普遍不高,居住环境普遍较差,多数住宅小区功能不全,物业管理水平低下。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困难。土地不能及时落实,建设手续办理繁杂,建设资金特别是南部县的配套资金短缺,都影响到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同时,后续管理和退出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细化。三是城区平房改造进展缓慢,由于开发体制、资金筹措、规划管理等诸多原因,榆林城区旧城改造和平房片区改造数年没有实质性进展,群众反映强烈。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榆林城

区断头路迟迟不能打通,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县城供水、供气等问题突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需加强。五是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城市规划执法不严,乱占滥建屡禁不止。六是生态环境治理不容乐观,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环境整治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仍很突出。

7、民生享有水平南北差距拉大。一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 10年南六县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分别是北六县的81.4%和65%,其中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比较2005年下降了6.4个百分点。二是民生享有水平差距拉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差距过大,南北区域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享有水平上差距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免费教育、大病救助、安排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差距明显。三是民生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目前北部县特别是神木、府谷、榆阳等已经进入民生发展的自主发展、创新发展阶段,而南部县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薄弱,还更多的停留在国家规定政策的组织实施阶段。

当前面临的民生问题,首先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如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平性不够,民生建设历史欠账形成的普惠度和优质化不足;其次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如采煤沉陷、房价非正常上涨、失地农民缺少保障等;还有些是区域特点造成的,如南北民生享有不均衡等。总的看,还是我市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民生享有程度与人民期盼要求不相适应;分析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政府对民生投入还不足,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还不到位,民生建设的体制还不顺、机制还不活。同时还应看到,我市民生发展已由解决温饱的初级阶段迈入促进人的基本发展的新阶段,民生需求加速呈现四大转变: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从外部驱动为动力向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为

动力转变,民生诉求已由基本的生存权扩展到基本的发展权,加快提升民生发展水平,在更高层面满足民生需要,已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三、今后五年我市民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按照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享有水平、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市域一体的基本思路,实施“民富、民康、民智、民享、民安、民乐”六大民生幸福工程,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实现民生率先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榆林。

(二)主要目标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和积极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载体,加快民生事业建设,达到“劳有丰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贫有惠济、住有宜居、娱有所乐”,实现民生率先、社会和谐。

(三)实施六大民生幸福工程

1、实施民富工程——确保居民收入率先倍增

围绕建设国家创业型城市,创新政策支持,强化就业培训,整合就业资源,提高市场吸纳就业的能力,推动青年一代到非公经济和社会急需岗位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扩展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新生代充分就业、弱势群体保证就业、有条件人员自主创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着力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最低工资与物价上涨同步联动、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长效机制,确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到2016年,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分配差距逐步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明显提高,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到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

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以上;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达到进度要求,城乡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

1.2万元,年均增幅达到15%,城镇、农村基尼系数下降。

2、实施民康工程——力促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为目标,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公共卫生能力,构建市域均等、城乡一体、医疗支出合理、保障水平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到2016年,全市三级甲等医院达到4所、二级甲等医院达到1 2所,完成市二院、市中医院迁建和市三院、市精神病院建设,组建市级医疗集团;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4名以上、医疗机构床位数4张以上;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口平均寿命超过75岁,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80%,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孕产妇死率控制在35/10万以内。

3、实施民智工程——推动教育发展优质公平

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化、师资优质化、

资源均等化、免费普及化、投入制度化的“优质、普惠、公平”现代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

到2016年,全市新改扩建16所高中、91所初中、163所小学、244所幼儿园、6所特殊教育学校,其中榆林城区新改扩建27所中小学;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 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全市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1000元、初中达到1200元,中小学生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0%,义务教育满意度达到85%。

4、实施民享工程——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以建立“全覆盖、上水平、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各类社会保障范围,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类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市统筹和一体化管理,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保障标准、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均处于全省前列。

到2016年,各类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6%以上;新农合筹资标准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报销比例不低于85%;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不低于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85%以上;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捐助、保险参与的大病救助机制,大病救助上限标准提高到30万元;城乡低保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5%以上。

5、实施民安工程——促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围绕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着力破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市政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市管理水平较低等矛盾,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推

进“双创”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平安榆林建设,打造“百姓安居、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

到2016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住房保障实现基本覆盖,力争无住房户动态为零;城乡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出行难问题有效缓解,城市品位和承载力大幅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8%,城市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0平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城市天然气气化率达到85%,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75%。

6、实施民乐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围绕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加快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推动“书香榆林”建设,建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更加愉悦。

到2016年,建成榆林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大厦、科技馆、体育中心一场多馆、全民健身体育休闲广场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全面改造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影剧院、重点镇综合文化中心、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室),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口比例达到60%,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

四、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现阶段,民生问题已从简单的衣食之忧发展为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人居、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安全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精神文化等复杂多元、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按照民生急需、普遍受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首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结合调研成果,我们就事

关我市民生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提出了20项民生行动计划,建议作为今后五年我市民生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1、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稳步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最低工资与物价上涨同步联动、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到2014年左右实现双倍增,到2 016年分别达到4万元和1.2万元。坚持提升劳动者素质与扩大输出规模并重,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不断增加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和工资性收入,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到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左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全市最低工资标准、退休职工养老金、企业工资指导线三个指标实现翻番,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实施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臵,以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更加稳定为目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研究出台工商、税收、财政、金融、人事、社保、土地等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工作考核体系,形成融培训提高、就业帮扶、创业带动为一体、功能完备的覆盖全市的就业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者个体经营,在实现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到2013年完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2015

年完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建成榆横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靖边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创业园区,发展60家创业见习基地,设立不少于5000万元的创业专项基金,新增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6万户,其中微型企业1万户,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占城镇劳动者比例超过2 0%;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活动人数达到80%,毕业生当年创业人数达到3%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率达到1∶2;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新局面。

3、实施全民技能培训计划。以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核心,以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工等新生代人员为重点,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不断加强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并逐步延长培训时间、提高补贴标准,使所有培训人员至少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实现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人人可增收;到2016年,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0万人次、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万人次、失业人员转岗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万人,基本建立适应各类劳动者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结构比例力争达到30∶50∶20。加快提高职业教育能力,打破县域、行业、部门、学校类型界限和壁垒,依托现在办学较好的几所学校,优化整合全市资源,办好几所专业定位合理和特色显明、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实验实训设施齐全的职教学校;到2016年,建成国家级重点学校2所,国家级示范、特色学校5所,全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臵标准,3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两个校区为龙头,组建两个职业教育集团;创建13个市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争取有8个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实训学时占技能培训

时间的比例达到70%;逐步形成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等八大类特色专业群,创建30个省级示范专业。

4、实施15年免费教育计划。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到2011年底,全市学前教育1年免费;到2013年底前,实现全市学前教育3年免费,北部县区同时实现高中教育阶段3年免费;到2015年底,南部县实现高中阶段教育3年免费,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确保免费教育所需经费。

5、实施名师名校计划。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化解各级各类学校的债务,市县至少各打造一所在省内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学校,切实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合理增加城区中小学布点;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达到市级标准化高中,其中15%达到省级示范标准、75%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和“名校长工程”,开展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培养和引进一批骨干校长(幼儿园园长)、知名校长和专家型校长;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和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老龄教师提前离岗、教师校际轮岗交流等长效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名师、骨干教师、薄弱学科教师;设立“榆林教育基金”,将班主任津贴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到2015年,培养3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50名榆林名师、30名榆林名校长。

6、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步伐,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举办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利用中小学布局

调整后的富余校舍、教师举办幼儿园(班),支持村集体或个人举办村级幼儿园(班),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011-2013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4所;每个县区建成1-2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好园”。

7、实施教育信息化计划。全面完成市、县、校三级教育网络搭建,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实现“班班通”,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建成局域网或校园网,生机比例达到10:1;继续完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后续工程建设;力争到2016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8、实施社保提升计划。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人口、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社会保障“两个全覆盖”;开展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并轨的“大医保”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率先推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险合一”,实现医保均等化;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标准的调整提高;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确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不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在省内率先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覆盖全市、统一制度、统一征收、统一调剂、统一管理、统一经办机构、统一信息系统的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服务水平居于全省前列。

9、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计划。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保健

2019年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中作用的调研报告

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中作用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部署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报告中要求政府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许多地方都与改善民生直接相关,这不但为今后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给各级财政部门提出了艰巨的任务。通过调研,我市财政部门近年来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改善民生、打造民生财政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市财政工作实际,就全市民生财政的现状及改善民生的对策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目前民生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20**年为例,**市财政收入实现26亿元,比上年增加5.98亿元,增长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49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增长28.8%。财政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大幅增加,财政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经济发展更加主动。 1、关注“三农”,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年由市级财政安排的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性资金1235万元,较20**年990万元增长24.75%。在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还积极争取中省财政对我市农业的资金扶持,20**年中省拨给我市农业专项资金108,377

万元。各县区财政支农资金预算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农业法》规定的“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特别是特色的龙头企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了汉滨、汉阴、石泉的蚕桑,汉阴、石泉的优质粮油种植加工,紫阳、平利的茶叶种植加工,汉滨魔芋种植和深加工,旬阳、白河的花卉经济林,镇坪的中药材项目建设。支持科技推广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项目安排中,确定科技推广资金不得低于项目资金的40%,20**年项目直接用于科技推广资金达500多万元。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通过调查摸底,全市确定40个重点蚕桑乡镇,23个重点茶叶乡镇,20个重点畜牧乡镇,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加快蚕桑、茶叶、畜牧三大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目前巴山丝绢公司、宝业丝绢公司、秦东魔芋有限公司、阳晨养殖厂、女娲茗茶公司等都与各类种植农户签订了相关协议或购销合同,明确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户收入。 2、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其他各项科学文化建设。20**年春秋两季我市共支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1445万元,为75.29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学生免除学杂费;秋季市财政安排352.22万元,为19977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免除学杂费。20**年我市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501万元,资助36527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充分实施了国家提出的公平教育方针政策。20**年支出中小学灾后恢复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076-49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基本情况 一教育方面。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一是严格 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资助402xxxx 学生共28.xxxx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 流、教研、学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 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二医疗方面。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一是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 乡镇卫生院16处,规范村医务室899处,初步形成了 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 80.xxxx,,累计报销21xxxx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行风建设加强。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住房方面。近年,从沿街经营用房开发开始向商品住宅开发转变,新夏、聚鑫园、津华园、明星家园、永基花园等住宅小区1xxxx处,共计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到7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四是公办小学办幼儿园现象突出,挤占了小学教育资源。五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

民政局关于民生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民政局关于民生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民政局关于民生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州委常委相关文件要求,围绕“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主题,州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抽调工作专班,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就全州的民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州民生工作基本情况 (一)城市低保 XX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比XX年增加了14元。

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XX]99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发[XX]1号)精神,从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比XX年增加了77元。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给予了全额补助。 (二)农村低保 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

2020年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精品】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也愈发明显。那么农村居民对环境和生态意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想法,**月17日上午9时,逆风飞行团队针对人口集中地——水冶,开展了一次农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象涵盖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在调查活动期间,小组成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汇总,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 经数据显示,100%的居民认为当地空气污染严重,60%的居民认为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是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当地环保措施投入较少,80%的公民认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环保的政策和法律。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40岁以上,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居民对涉及环境调查的活动非常排斥,有的甚至上升的仇视的程度。经过我们询问了解到,由于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加大对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企业的整治,很多未达标的中小企业按规停产,许多农民因此失业。 从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判断越清醒,关注度也就越高。针对当前现状,在此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加强政府环保工作,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坚持贯彻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最后环境保护离不开每位公民的亲力亲为! 十三五规划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xx”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7月20日,中共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xx”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员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围内,通过会议、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务工作中有关民生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后勤服务中心现状 后勤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膳食科、学生宿舍管理科、水电科、绿化科、房管环卫科、医院等,主要从事学生饮食服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水电管理与服务、校园绿化管理与服务、校园公房管理、环卫管理与服务、车辆服务、邮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中心现有在编职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有关民生的主要问题 1、学校生活用水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民生调研报告3篇

民生调研报告3篇 根据县委开展“讲党性、守纪律、强素质”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乡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工作干部务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开展“双深入”活动。为此,我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村的民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西充沟村地处**乡场镇的西边,与珠槽沟村、杨柳沟村、降龙村、乃堂坝村相邻。全村现有七个社,耕地面积979亩,总人口1315人,其中劳动力680个,五保户8人,低保户23户。目前,该村外出人口达三分之二,且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 2、该村的经济状况处于全乡中等水平,因临近场镇商业经济比较发达。 1、西充沟村现撂荒耕地达数百亩之多。 2、该村农户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为主,有种植大户只有1户。其余都是小面积农田耕作。 3、该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大大小小的山平塘有5口,竹节堰2处,全村公路里程达5公里,其中硬化只有2.89公里,其余为土路。

二、民生工作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已落实到位。 2、村级活动室已建修完工。 3、村级五保户供养房屋已俊工,现已投入使用。 4、全村道路硬化2.89公里。 5、一社屯水田正在整治,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三、存在问题 1、村级道路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畅通网络,出行不方便。 2、产业化工作推进艰难,速度慢。 3、农民增收渠道少。 四、存在问题原因 1、公路现状改变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历史规划造成本该接金三公路经四社、连接一、二、三社的村道路先却舍近求远借道岳家沟村,致使四社村民出行困难。二、四社道路长,社员人均筹资上千元,致使这条民心路也难以贯通 2、因历史原因,该村的水利设施差,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农民基本上是靠天生活。若筹资筹劳搞水利建设,因外出人员太多,在家多是老弱病残,思想又不统一,筹资筹劳几乎成难以筹簇到足够的资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 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麒麟建设,最近,镇政协工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站所负责人、村组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镇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镇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界反映,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四个移民乡村除外)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于8000元的达到25%以上,低于2000元贫困线的不到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685元,贫困人口不到农村人口的10%;80%以上的居民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5%的居民拥有稳

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1%;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100%的村设有卫生所,98.4%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13%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10%的城市困难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2%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镇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 我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2、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街道2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房屋内,近20户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集镇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市场调研报告要求

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对象: 请你选择某一品牌下,同一产品类别的不同型号产品为调查对象。对象最好是已经稳定生产,即不处于刚上市阶段,这样调查的数据相对稳定与准确。 品牌不限,可为家电产品,电子快消品等。 例:以IPHONE为调查对象,调查其系列产品:IPHONE1、IPHONE2 、IPHONE3、IPHONE4、IPHONE5、IPHONE5s、IPHONE5c、IPHONE6、IPHONE6s、IPHONE6 plus、IPHONE7中的5-8款产品,产品越多数据准确度越高。 调查内容: 以IPHONE这一调查对象为例: 1.APPLE品牌的整体特点概述,简短发展史(由谁创立,创立背景,品牌定位等),针对人群(图+文字说明) 2.IPHONE的整体概述,产生背景,针对人群(图+文字说明) 3.IPHONE1的形态特点,材质特点,色彩特点,技术(功能)特点,销售价格,销售情况(图+文字说明) 4.IPHONE3的形态特点,材质特点,色彩特点,技术(功能)特点,销售价格,销售情况(图+文字说明) 5.IPHONE5的形态特点,材质特点,色彩特点,技术(功能)特点,销售价格,销售情况(图+文字说明)

6.IPHONE6、IPHONE 6s、IPHONE 6 plus的形态特点,材质特点,色彩特点,技术(功能)特点,销售价格,销售情况(图+文字说明) 7.IPHONE7、IPHONE 7s、IPHONE7 plus的形态特点,材质特点,色彩特点,技术(功能)特点,销售价格,销售情况(图+文字说明)8.总结以上系列产品的: (1)共同点(形态共同点、材质共同点,色彩共同点) (2)差异点(形态差异点、材质差异点,色彩差异点) (3)技术(功能)发展情况 哪些技术/功能在不断提升,例如摄像头?指纹识别? 哪些技术/功能逐渐被淘汰,例如蓝牙? 调查要求: 1.以图文形式陈述调查结果,不能纯文字或图片,字数不少于1500; 2.调查不能纯粹为网络资料,需要部分实际市场的调查分析资料,部分市场实拍图片等; 3.不能纯粹转载网络上资料,调查报告必须要有自己的分析与思路,否则一律不及格; 4.以小组形式完成。 市场调查的目的可以具体分为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战略计划。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引导性建议。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大量真实有效的信息得出有用的调查结果,为企业提供有效的

2021年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作为率先在东北乃至全国进行棚户区改造的省份,辽宁棚改的脚步从未停歇,下面是搜集的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欢迎大家阅读查看。 冬日,在铁岭市西丰县营厂乡,65岁的农民周典贵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丰收的粮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政策好,农民收入连年看涨,像我这样超过60岁的,每月还能有85块钱的养老金,得了病还能报销,知足啊!” 近年来,我省一直保持财政支出七成左右用于民生。今年,财政用于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民生投入,占总支出的比重接近80%。 xx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一直领跑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700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420元,增长6.7%。 更难得的是,辽宁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前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达标率达78.9%,同比改善3.4%。生活饮用水达标率达96.9%。

这一组组温暖人心的数字背后,是百姓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 经过几轮的笔试、面试,大学生宋立强终于找到心仪的工作,沈阳一家知名的上市企业与他签订了工作协议。 “选择留在沈阳就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能把所学知识贡献给这座城市。”这位黑龙江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 宋立强所在的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共有527名,截至目前,已经有114人与用人单位签约,就业率达21.6%。机械学院副院长张娜告诉记者,由于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才需求减少,就业工作略显艰难。但学校早谋划、早动手,从目前就业率看,仍好于去年同期。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周一通报”制度,将就业工作目标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实行通报、问责和约谈,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稳定就业。 提前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一项项惠及高校毕业生的好政策密集出台,正点亮几十万大学毕业生的新希望。

民生调研报告4篇

民生调研报告4篇 :12-01本文结束目录民生调研报告澄城县关于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失地农民生活出路的调研报告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档案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加强和改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民生档案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市档案局的工作安排,我局于3月上旬就民生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我县民生档案的种类、分布、数量、管理的状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一、近几年我县民生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单位领导重视、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各单位、乡(镇)明确了分管领导,配备了专(兼)职档案人员,基本做到有档案室,并建立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县档案馆为主、单位(乡镇)相辅相成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按照规范标准,对各门类民生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编目。如我县协和彝族苗族乡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从XX年以来,加大力度对全乡1991年起始文件材料进行规范归档整理,共规范化完成1991年以来的文书档案、永久档案137卷、XX年期档案136卷,专门档案78盒390件、基建档案

7盒179件,并且采用泰坦档案软件全部著录文件级条目5715条,为公众查阅档案提供了可靠、便捷的服务保障。 (二)民生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稳步推进。民生档案形成的单位基本完成了XX年以前的民生档案工作整理任务。目前,在县档案馆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涉及信访档案和社保档案工作的单位和乡镇,明确专人,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切实推进信访档案和社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努力确保信访档案和社保档案在今年实现按时达省标____。县档案馆对1961卷(件、户)公证档案、33册(方、王、周、吴、赵、潘、车、曾)谱牒档案、1132卷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88册(7040户)土地房产所有证档案、120卷税改档案、653袋(户)私改房产档案、267卷(件)土地承包档案、692盒4044件林改档案、4卷3003个知青档案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整理,极大地方便了查阅,近三年来共接待692人次,2060卷次,为编史修志,解决工龄和养老保险、房产权属、土地和林地归属提供了很好的查询利用。 (三)档案保管条件得到改善。大部分单位和乡镇建立了专门档案室,部分单位还购置了密集架等档案专用设备,民生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县档案馆设施设备和档案保管条件逐渐改善,馆内有消防池1个、消防管道100米、干粉灭火器12具、简易防盗报警装置1套、温湿度计4具、除湿机10台、空调1台、电脑15台、数码像机1台、交换机1台、服务器1台、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1套、扫描仪2台、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32-40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根 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工程"的工作部署, 最近,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教育、卫生 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镇 办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委(社区)干部、居民 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海城区民生情况进行 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 议。 一、海城区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 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近年来海

城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XX 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0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4元,均高于广西区、北海市的平均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城市社区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94.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全区城乡低保惠及3346户7609人,年支付低保资金约793.6万元;农村五保对象234人,供养水平超过自治区标准,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连续三年实现刑事案件发案大幅下降(XX年刑事发案比XX年下降29.9%,XX年比XX年下降19.8%,XX年比XX年下降12.7%)。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区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就是根据市场调查、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状况以及于此有关的资料的文书。换句话说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分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透过市场现状,揭示市场运行的规律、本质。写法和要求 1。标题。 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 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 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 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市场供给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商品价格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市场调查问卷结构 1。市场调整问卷的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家庭人口等。调查这些项目,便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具体分析。调查内容。它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所需调查内容的具体项目。问卷填写说明。是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包括目的要求、项目含义、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富蕴县围绕建党90周年,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立足“民生建设年”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提出了22项重点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了32项惠农富民政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期,富蕴县就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解决我县民生问题的对策。 大工程,坚持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加强城乡劳动力“双语”和实用技能培训。20xx年,投入1550万元组织1500名少数民族农牧民参加了“1+2”劳动预备汉语强化培训,选派69名学员赴援疆省市学习,委托疆内外院校培训714人。今年,计划按3200元/人的标准,县财政按3200元/人的标准,县财政补贴培训3000名重型卡车驾驶员,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以上,新增产业工人3000人,使全县固定产业工人达到1.2万人。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兴边富民和科技富民工程,全面落实小浆果种植、大棚种植、农机具购置等各项惠民富民补贴政策。将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

20xx年,全县为109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36万元。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20xx年解决了3412人的就业再就业问题。 普及率达到62.4%,用气普及率达到80%,有线电话通达率达到92.64%,无线电话信号通达率达到100%,宽带通达率达到80.88%,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98%。大力推进气化富蕴进程,县财政为每户补贴资金1350元,住户只需投入500元就可使用到价廉、清洁的液化天然气,年内力争完成县城和2个乡镇的气化工作。 保民生是中央提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之一。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生动体现。为及时了解颍上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改善和保障民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xx年3月31日—4月3日对红星、南照、耿棚等乡镇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乡镇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制度健全,尊重群众,有序开展,群众期望高,投入需加大,问题不容忽视,监督需要加强,需创新思路,追求实效。 一是民生工程存在转包现象,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群众满意度受影响。如耿棚镇某村室建设,先后经四次转包,“村

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

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 民生调查报告范文十三五规划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大学生暑假“基层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也愈发明显。那么农村居民对环境和生态意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想法,**月17日上午9时,逆风飞行团队针对人口集中地水冶,开展了一次农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象涵盖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在调查活动期间,小组成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汇总,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 经数据显示,100%的居民认为当地空气污染严重,60%的居民认为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是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当地环保措施投入较少,80%的公民认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环保的政策和法律。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40岁以上,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居民对涉及环境调查的活动非常排斥,有的甚至上升的仇视的程度。经过我们询问了解到,由于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加大对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企业的整治,很多未达标的中小企业按规停产,许多农民因此失业。 从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判断越清醒,关注度也就越高。针对当前现状,在此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加强政府

环保工作,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坚持贯彻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最后环境保护离不开每位公民的亲力亲为! 十三五规划民生问题调查报告民生调查报告范文(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xx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xx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员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围内,通过会议、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务工作中有关民生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后勤服务中心现状 后勤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膳食科、学生宿舍管理科、水电科、绿化科、房管环卫科、医院等,主要从事学生饮食服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水电管理与服务、校园绿化管理与服务、校园公房管理、环卫管理与服务、车辆服务、邮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中心现有在编职工56人,合同工243人。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调查方法:随机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有目共睹,我们西平县也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发展依旧会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就要探寻关于人民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民生。 民生,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住环境的建设投入。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我现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益显现。 在我的调查中,有75%的人认为我县的民生问题有待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设施方面 1:投入少,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目前我现农村公共设施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突出。很多村庄的公共设施很少,道路情况很差,有农民负担村组道路经济负担大。 2: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公共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失修,人畜破坏后基本无用。而根据我的观察,县城里的一些公共设施也几近无用,近年来,县城里的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但对于我们农村来说,还要有很大的改善。 (二):就业方面 1:就业困难依旧是城乡的一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农村的就业困难人员大多由于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难以适应企业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年轻化用工的要求,因此再就业的难度较大。近几年来,我县的发展较快,企业工厂也逐渐增多,缓解了一部分的就业压力,让一部分人员能在家门口工作,守着自家田地的同时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缓解经济的负担。

市场调研报告标准格式

市场调研报告标准格式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一) 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 标题是市场调查报告的题目,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即由调查对象和内容、文种名称组成,例如。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常将市场调查报告简化为“调查”,也是可以的;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文章式标题,即用概括的语言形式直接交待调查的内容或主题,例如。实践中,这种类型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多采用双题(正副题)的结构形式,更为引人注目,富有吸引力。例如、等。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引言 引言又称导语,是市场调查报告正文的前置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精炼概括。一般应交待出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与范围、方法等与调查者自身相关的情况,XX/by/也可概括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或结论,以便使读者对全文内容、意义等获得初步了解。然后用一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主体部分。例如一篇题为的市场调查报告,其引言部分写为:“xx市北方调查策划事务所受xx委托,于20XX年3月至4月在国内部分省市进行了一次电暖器市场调查。现将

调查研究情况汇报如下:”用简要文字交待出了调查的主体身份,调查的时间、对象和范围等要素,并用一过渡句开启下文,写得合乎规范。这部分文字务求精要,切忌罗嗦芜杂;视具体情况,有时亦可省略这一部分,以使行文更趋简洁。 (一)职能归并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个别单位领导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对职能归并工作不够重视,把行政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行政审批上,科室之间的职能还未理顺,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单位不能保证派驻中心人员的正常上班,今年上半年,有极个别人员从未到中心进行考勤。个别单位还把表现不好、业务或身体素质差的人员派入中心工作,雇用临时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市场调查报告的主体 这部分是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也是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市场调研报告格式。它要完整、准确、具体地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市场调查报告——情况介绍:市场调查报告的情况介绍,即对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是全文的基础和主要内容,要用叙述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将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包括市场占有情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品、产量及价格情况等表述清楚。在具体写法上,既可按问题的性质将其归结为几类,采用设立小标题或者撮要显旨的形式;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3篇

.精品文档.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3 篇一、基本情况一教育方面。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 资助402xxxx 学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教研、学习, 教师队伍整体 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学改革继续深入, 教育教学水平持 续提高。 二医疗方面。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 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6处, 规范村医务室899处, 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 累计报销21xxxx 万元, 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行风建设加强。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 完善内部监督,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住房方面。近年, 从沿街经营用房开发开始向商品住宅开发转变, 新夏、聚鑫园、津华园、明星家园、永基花园等住宅小区1xxxx 处, 共计3017 套、平方米, 住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到7 月底, 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到1000xxxx 、1500xxxx 、44xxxx 、 .精品文档. 1020xxxx 、570xxxx 。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 危房改造任务十 分艰巨。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四是公办小学办幼儿园现象突出, 挤占了小学教育。五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医疗方面。一是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农合报销范围不了解,使用目录外药物偏多, 导致报销金额偏低。二是目录内药品范围小, 药品名称不统一, 许多药已停止生产, 影响用药报销。三是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 乱开大处方、贵处方, 患者用药知情权、选择权得不到保障。四是县外转诊手续自繁琐, 患者感觉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价格逐年上涨, 低收入者住房条 件没得到很好改善。我县房价每年上涨左右, 目前均价为每 平方米150xxxx 。下岗职工、单职工家庭和农民低收入者则无力购房。二是住房体制改革还不完善, 社会保障性住房还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严于律己改善民生问题工作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做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从8 月份开始, .精品文档.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 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

民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doc

民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 一、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县辖24个镇、220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26.8万人。今年以来。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将民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同安排、同落实,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年考核,强化项目管理,保障资金投入,推动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计划投资4.6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44亿元,市县投资2.82亿元,其它资金0.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29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2亿元,市县投资0.29亿元,其它配套投资0.89亿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4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4亿元,市县投资2.4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4.0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已完成204个、建2个,位资金2.22亿元(中省投资6868万元,市县投资2928万元,其它投资2680万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资金已按进度全部拨付到位,完成投资2.68亿元,占计划的224% 一是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稳步推进。认真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24个,落实移民搬迁补助资金2246.8万元。集中安置2260户4608人,其中6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在建,搬迁入住842户4428人;分散安置280户2080人房屋全部建成。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快。建成和在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92套。占计划的208.4%红石岩廉租房608套已建至26

层,占任务的202.4%其中:建廉租房808套。石镇原区公所廉租房208套正在基础施工)建成和在建公租房668套,占计划的204.48%建成220套,建488套)建成限价商品房469套,占计划的202.8%建成269套,主体完工408套)建成经济适用房440套,占计划的208.2%竣工462套,主体完工8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24户、农村危房改造920户,发放租赁补贴286户。 三是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县中续建、4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6个教育提升项目全部完工。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普及高中教育、营养早餐、校舍安全、贫困生救助等资金6090万元,占计划的226.06%实施文化惠民项目8个,完成投资86万元,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个综合文化站已完工。科普示范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命名,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省上验收考评。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卫生健康项目2个。占计划的204%县医院急诊楼、县中医院门诊楼改造等项目已完工,已完成投资890万元。村医培训、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等卫生健康工程顺利实施,县医院、凤镇中心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医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镇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增至422种,药品配送覆盖率达208% 五是城乡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新建县城供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处。完成通达工程68.8公里,解决了农村2.48万人饮水难题;改造县乡道路26公里。建成便民桥40座,蔡李路改造升级已完工,马三路拓宽改造在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投资4208万元,已建成运营;两个省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690万元,石瓮等特色小城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