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史古生物学

地史古生物学

地史古生物学
地史古生物学

古生物地史学

绪论

1.什么是古生物学,地史学?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①以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为研究对象。

②研究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理及地史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

③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史,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

④解决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及古地理变迁)发展史、地壳构造发展史等方面。

2.研究古生物学的意义?

①再造地史时期中的古地理、古气候,恢复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再造古地理、古气候的依据是不同的生物相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

②探讨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演变规律,揭示有关沉积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③建立地质年代系统,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

第一篇古生物学

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遗体是保存的生物体本身部分,遗迹则是被保存下来的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

2.化石的形成条件:a硬体部分 b迅速掩藏、密封冷冻或干燥c石化作用

化石的保存类型:a实体化石b模铸化石c遗迹化石

3.石化作用的类型

(1)矿物填充作用(2)置换作用(3)升溜作用

4.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5.指相化石

分布范围广,原地埋藏,适应性狭窄,并且能够反映某种气候特征的化石。

第二章古无脊椎动物

1.蜓壳旋壁结构的类型

致密层,透明层,疏松层,蜂巢层

2.四射珊瑚构造类型

(1)单带型(仅有隔壁和横板)

(2)双带型(具有隔壁、横板和鳞板)

(3)三带型(具有隔壁、横板、鳞板及中轴或中柱)

(4)泡沫型(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沫状)

3.各古生物的生存年代

蜓是灭绝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二叠纪。

小纺锤蜓:中石炭纪

贵州珊瑚:早石炭纪

弓石燕: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尖棱菊石:晚泥盆世

六方珊瑚:泥盆纪

弓笔石:中志留世

王冠虫:志留纪

震旦角石:中奥陶世

叉笔石:奥陶纪

蝙蝠虫:晚寒武世

第三章古脊椎动物

1.简述脊椎动物的演化史

脊椎动物由无颌纲开始进化到鱼纲,其中盾皮鱼亚纲,为现代鱼的祖先,已经灭绝,硬骨鱼中总鳍鱼发展成为古老的两栖类;接着发展到两栖纲,其中鱼石螈是最古老的两栖类化石;两栖动物进化出羊膜卵向陆地发展,进化成爬行纲;爬行纲的一个旁支进化成了鸟类,最早的鸟类出现在晚侏罗世,即始祖鸟;爬行纲的另一个分支发展成为哺乳纲,其中人类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2.各古生物的生存年代

盾皮鱼亚纲:晚志留世到泥盆纪,少数延续到二叠纪

鱼石螈:晚泥盆世

中华龟:侏罗纪

始祖鸟:晚侏罗世

大熊猫:更新世至全新世

三趾马: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叠层石:广泛分布于前寒武纪,奥陶纪开始衰退,现代的叠层石较少。

第四章古植物

1.叠层石

定义:具有叠状层的藻类沉积结构物。叠层石不仅包括藻本身,还包括其生命活动痕迹所形成的综合产物。

意义:研究叠层石对恢复古地理环境及划分对比地层(前寒武系)等有很大意义

2.各植物的的生存年代

鳞木:石炭纪至二叠纪

脉羊齿:石炭纪至早二叠世

柯达纲:晚泥盆世开始出现,至晚二叠世基本灭绝,三叠纪有残存。

第六章遗迹化石

1.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地史时期生物活动的痕迹并包括它们留下的遗物,不同于遗体化石,也不同于沉积构造。

2.针管形迹相

在海滩和海坪等边缘环境中,各种底栖生物挖掘各种垂直的深浅穴,这些潜穴称为“针管形迹”相

3.克鲁斯迹相

在海滩和海坪等边缘环境中,各种底栖生物挖掘各种垂直的深浅穴,这些潜穴称为“针管形”迹相;在潮下带的浅海环境中,潜穴不仅没有边缘环境那样深,而且一般总是倾斜或接近水平的,以此作为“摄食坑”。此外,浅海环境的另一些特征是具有各种特殊生物的栖息痕迹,上述两种浅海环境的生物遗迹构造被称为“克鲁斯迹”相。

4.似砂蚕迹相

在极其稳定的深海环境中,生物不再需要保护型的潜穴了,而是移动地摄食,因此产生了弯曲状、网状和螺旋状的爬痕,这类遗迹化石称为“似砂蚕迹”相。

第二篇历史地质学

第一章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学

1.地层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

2.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中的生物地层学方法

生物地层学方法又称古生物学方法,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一般说来,愈古老的的地层中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级;愈新的地层,其生物化石愈先进、愈高级。生物进化是不可逆的,任何一种生物在地球的生命发展过程中只出现一次,不会重复出现,这是生物地层学方法能够准确的划分,对比地层时代的理论依据。生物地层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化石法,生物群(生物组合)的总体面貌。

3.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中的岩石地层学方法

岩石的岩性(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层序和岩相等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和对比地层的依据,这是地层学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包括岩性法,标志层法,沉积旋廻法。

4.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有哪些

生物地层学方法,岩石地层学方法,构造运动,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古地磁学方法

5.定义

(1)沉积旋廻:一套岩石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在剖面中做有规律的重复,是地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2)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它们在该地层之上,下岩层中基本没有,这些化石就叫做标准化石。标准化石在地层的垂直方向分布短,有广泛的水平分布,最理想的是全球性分布。

(3)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某些成层不厚、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被称为标志层。

(4)地层划分:把某一地区的岩层划分为各个分层,然后把这些分层合并为较大的组合,以编制区域地层表。

(5)地层对比:将不同地区所划分的地层单位进行时代对比。

第二章沉积岩相和古地理

1.名词解释

(1)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相的概念中包含了沉积环境和物质记录两个方面。

(2)相变: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叫做相,包含了沉积环境和物质记录两个方面。相在空间上的变化叫做相变。

(3)古地理:某一地质时代的地层分布及岩相类型。

(4)岩相古地理图:将某一地质时代的地层分布及岩相类型的研究成果综合表现在地图上,就形成了古地理图,在古地理景观的基础上,再加上沉积相的类型,就构成了岩相的古地理图。

(5)冰碛层:由于冰川运移至雪线以下,发生融化,其携带的物质迅速堆积形成了冰川沉积,即冰碛层。冰碛层没有分选性,细砂、粘土、巨砾混合在一起,也无层理,砾石成棱角状,表面常有冰成擦痕,一般没有生物遗体保存。

(6)浊流沉积:半深海区大致相当大陆斜坡的地段,斜坡上(特别是上段)常发育有海底沟谷系统。大量沉积物质受到扰动(如地震)沿海底沟谷向下运移,构成浊流。大陆斜坡上段遭受浊流的冲刷,供应岩屑;斜坡下段到坡底则接受沉积,形成浊流沉积。其最主要特征是具有明显的频繁出现的韵律性结构,即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7)古风化壳:风化壳主要是地表岩石在气温及大气的影响下化学风化的产物。主要变化是硅酸盐类被破坏,可溶的碱金属被淋滤,比较稳定的铁、锰、铝等则形成氧化物及含水氧化物而残留成土状的、胶质与半胶质体。风化壳一般是在炎热潮湿气候、地形比较平坦的条件下形成的。地史时期形成的风化壳为古风化壳,其存在说明经过了长期风化剥蚀阶段,标志着当时特定的气候、地形;同时风化壳本身有很多有用矿产。

2.地史上的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石炭纪,第四纪

3.简述

①湖泊相: 湖泊沉积是大陆沉积中比较广泛的类型,我国中生代有很广泛的湖泊沉积,其中含有煤及石油等有用的矿产。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

淡水湖:沉积物以细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少且多分布于湖滨地区。化学成因的石灰岩、泥灰岩和生物成因的介壳灰岩、油页岩也是很常见的,这些沉积物常具极薄的水平层理。仅靠近湖岸的浅水地带可见交错层理和斜层理。

含有淡水动物化石,在浅水地带还有植物化石。湖相沉积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层,滨湖带的砂岩体,孔隙度高,是重要的储油、储水层。湖泊沉积的另一特点是具有自边缘至中心的相带:滨湖带的砂岩、砾岩;浅水带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深水带的粘土岩、石灰岩和油页岩等。

咸水湖:湖水较浅,有时干涸而出现泥裂。沉积物以粉砂岩、粘土岩为主,也有砂岩和石灰岩。其特征的沉积物是盐类矿物,有时有白云岩层。层理以水平层理较为常见。咸水湖沉积中可含有瓣鳃类、腹足类、介形虫类等化石。

②三角洲相:三角洲是河流和海洋汇合处形成的巨大锥形沉积体,包括陆上和水下连续部分,以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属海陆过渡型沉积。三角洲沉积一般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

三角洲砂体孔隙度高,是很好的储油、储水层;前三角洲和滨外陆棚粘土,富含有机质,是重要的生油层,而水上的三角洲粘土是良好的盖层。

③浅海相生油层/储油层/盖层

浅水区粗粒沉积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为良好的储油、储水层。低能带泥质、灰泥质沉积孔隙度低,为主要的隔水层或盖层。其中深水区(特别是静水盆地)富含有机质,是重要的生油层。

第三章地壳运动大地构造分区

1.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运动是引起地壳发展变化的一种内动力作用,是导致地壳结构改变、物质变位的运动。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类型有二:即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

升降运动(震荡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面积的隆起和凹陷,在地壳上引起大规律的海进和海退,主要是大型宽缓的褶曲以及一些正断层或高角度的逆断层。

褶皱运动(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的挤压,产生地层的强烈褶皱以及一些巨大的低角度逆掩断层,并常伴随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会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又称“造山运动”。

2.地槽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地槽是岩层强烈褶皱,厚度巨大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地壳上强烈活动的地区。

主要特征是:(1)岩性和厚度在横向上变化很大,碎屑沉积一般分选性较差,“复理石”沉积是地槽区的特点;(2)灰岩一般较少,火山活动强烈,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岩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硅铁质沉积;(3)形成一些金属和多金属矿床;(4)“磨拉石”沉积,即随着褶皱山系的逐步形成,在山前凹陷和山间盆地中形成厚度巨大的山麓堆积,以大量的砂、砾岩为主。

地槽分为冒地槽和优地槽两类。前者紧邻地台区,一般缺少火山岩;后者离地台较远,富含火山岩。

3.地台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地台是岩层褶皱平缓甚至接近于水平、厚度较小的地势平缓、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主要特征:①地台区有明显的两层结构:下层为褶皱基底,上层是沉积盖层;②陆源碎屑沉积的分选性、磨圆度较好,纯净的石英砂岩是地台区特有沉积,

碳酸盐地层发育且分布广泛。浅海型铁、铝、锰等沉积矿产比较常见;③一般位于大陆的内部,并组成大陆的“核心”。

4.名词解释

(1)沉积旋廻:一套岩石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在剖面中做有规律的重复。

(2)构造旋廻:地槽由下降接受沉积至上升为遭受剥蚀的褶皱山系之间的一段时间被称为褶皱旋廻或构造旋廻。

(3)岩浆活动旋廻:岩浆岩、变质岩同位素年龄值的时代分布曲线上由峰谷到峰尖再到峰谷,表示岩浆活动由微弱到广泛再到微弱构成一个大规模的岩浆旋廻。

5.为什么太平洋正在缩小、封闭,大西洋和印度洋正在扩大?

太平洋边缘处于不同板块互相结合的构造活动带,洋壳沿大洋中脊增生,沿深海沟向下俯冲而消减,两个太平洋板块和四周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结果构成环太平洋岛屿和大陆边缘的中、新生代褶皱系。随着褶皱带的形成,大陆板块因镶边而增大;太平洋板块因不断被两侧大陆板块跨越而缩小。因此,太平洋是一个古老的正在缩小的、并且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导致最后封闭的海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边缘没有被构造活动带环绕,并不构成板块的接合带,大洋和大陆地壳块体连结在一起,形成复合板块。大西洋和印度洋是新产生的正在裂开的海洋,它们产生开始于中生代中后期,也就是魏格纳的泛大陆分裂的时期。由于大洋中脊洋壳的增生,海底向两侧扩张,大西洋和印度洋不断扩大。

第四章前寒武纪

8亿年之前;阜平、五台、吕梁、晋宁运动;五大板块

1.前寒武纪的划分和对比方法

(1)构造—岩浆旋廻法

(2)同位素年龄测定

(3)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

(4)生物地层法

2.(1)埃迪卡拉动物群

最早的后生动物化石见于震旦系上统(冰碛层之上的海相地层),是一些不具硬体部分的无脊椎动物软体的印模化石,即所谓的“裸露动物”,澳大利亚南部发现的最为典型,称为埃迪卡拉动物群,发现于冰碛层之上的庞德石英岩中。

(2)南沱冰碛层

前寒武纪晚期,大致在6.5—7亿年左右发育的冰碛层,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在我国南方称为“南沱冰碛层”。

3.华北地台及扬子地台是怎样形成的?

吕梁运动导致一些早元古代褶皱带的形成。早元古代褶皱带镶嵌在太古界陆核之间或边缘,在中国的北方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稳定地块——华北地台。

晋宁运动导致了川滇地槽带和雪峰—九岭地槽带转化为元古代褶皱带。它们和川中古陆核一起,构成一巨大的稳定地块——扬子地台。

4.(1)麻粒岩相

厚度巨大的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以片、麻岩和麻粒岩为主的深变质作用。以阜平群、集宁群和乌拉山群、迁西群、泰山群、大别山群、登峰群和鞍山群的下部为代表。

(2)绿片岩相

厚度巨大的沉积—火山岩系,由中低级变质的中基性、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层位一般靠上,以五台群、吕梁群、二道洼群、鞍山群的中上部、绛县群为代表。

5.(1)五台运动

太古界地层和上覆元古界之间普遍为角度不整合关系,标志着太古界末期的地壳运动,称为“五台运动”(或鞍山运动)。这次运动使得太古界地层褶皱、变质,从而形成一些稳定的基底地块----“陆核”。

(2)吕梁运动

早元古代后期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在华北称为“吕梁运动”,使滹沱群及其相当地层发生褶皱、变质,并伴有岩浆活动。分为两期:吕梁运动主幕(I);吕梁运动次幕(II)。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形成了华北地台。

(3)晋宁运动

元古代时,在桂北,板溪群中尚夹有细碧角斑岩,因此亦为地槽型沉积。板溪群沉积之后,发生了晋宁运动,使得板溪群褶皱变质,并有花岗岩的侵入,不整合其上的震旦系已属典型的地台型覆盖层。其结果导致了川滇地槽带和雪峰—九岭地槽带转化为元古代褶皱带。它们和川中古陆核一起,构成一巨大的稳定地块——扬子地台。

6.中国南方震旦系三种沉积类型

扬子型、江南型、华南型。

7.(1)鞍山式铁矿

老于19——20亿年地层中的条带状含铁建造,它属于碧玉铁质岩类,分布广泛,在我国称为“鞍山式铁矿”,是太古界和下元古界典型的沉积建造。

(2)宣龙氏铁矿

在河北出现的潮下浅水带的鲕状赤铁矿层。

第五章早古生代

距今6.15亿——4亿年;加里东旋廻(广西运动、祁连运动);四大板块;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时代

1.壳相

在广阔的浅海区,生活着大量的底栖生物,以及漂浮(如笔石)或游泳(如鹦鹉螺)的生物,这些生物死后其遗体大量埋葬于沉积物中,构成地壳中大量底栖生物化石(或游泳和漂浮生物化石),这就是所谓的壳相。

2.笔石相

在静水海湾或较深的深水盆地中,海底水流不畅,造成“闭塞”环境,不适于底栖生物生活,只有漂浮的笔石,死后下沉,保存为化石,形成所谓的笔石(页岩或砂岩)相。

3.竹叶状灰岩

上寒武统的一种同生砾岩,当薄层灰岩沉寂后,海退在极浅海或海滩上被浪力冲破,经磨蚀成扁砾,后又遭海蚀并为新沉积的泥、灰质胶结而成,代表燥热气候下海水动荡不定的滨、浅海沉积。

4.中上寒武世扬子区与华北区的区别

中上寒武世,华北区古地理环境较均一,岩性和厚度都没有显著差异,地形比早寒武世更为平缓,地壳升降运动的强度也有减弱的趋势;扬子区则以较厚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灰岩为主,除少数地区外,一般化石较少。

5.加里东运动及对我国有何影响?

志留纪后期,华南活动区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地壳上升海水退去(仅钦防一带海水残留至泥盆纪初),并使整个早古生代地层发生褶皱和轻度变质,并有岩浆侵入,与上覆泥盆系形成角度不整合,这次构造运动在国外称为加里东运动,在我国国内称为广西运动、祁连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下古生界发生褶皱、变质,并上升为褶皱山系,结束了早古生代的地质历史。

6.早古生代华北地区与扬子地区的地史概况

华北地台震旦纪是上升遭受剥蚀的时期,除边缘地区外一般缺失震旦纪沉积。寒武纪至早奥陶世是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的时期,普遍发育了陆表——陆缘滨、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地层。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是普遍上升,缺失沉积物的时期。因此,从地壳升降运动、海水进退、沉积物的特征上来看,华北地台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三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地壳升降和海侵旋廻。

扬子地台有所不同,是长期遭受海侵、接受沉积的地区。但仍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早震旦世上升时期,以陆相、冰川相地层发育,代表地势高峻、地形起伏条件下以碎屑为主的沉积。2,晚震旦世至奥陶纪地壳缓慢下降时期,普遍发育了以碳酸盐为主的地层,代表地势低平,海侵广泛下的滨浅海相沉积。3,志留纪,地壳升降运动有所加强,碎屑沉积又较发育,中晚期逐步上升,缺失沉积或沉积了滨浅海至陆相地层。

7.早古生代的矿产

铁、锰、铝、磷在早古生代分布广泛

“盐类矿产”在古生代也很重要

我国南方下寒武统底部常含有煤层

8.早古生代的生物演化

以“裸露动物”、“小壳动物”和“澄江动物群”为代表的后生动物在震旦纪末到寒武纪初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寒武纪地层中三叶虫最多;奥陶纪时,笔石和鹦鹉螺类繁盛;志留纪,三叶虫大量减少,志留纪末,笔石动物大量灭绝,珊瑚类大发展,陆生半陆生植物和淡水原始脊椎动物无颚类和盾皮鱼类发展,这是生物征服大陆的开始。

第六章晚古生代

距今4亿——2.5亿年;海西旋廻;泛大陆;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平行发展的时代

1.简述晚古生代的生物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何不同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大发展的时期。“裸露动物”、“小壳动物”和“澄江动物群”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动物界发展的初期阶段。

晚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平行发展的时代。在海生无脊椎动物中,晚古生代以珊瑚、腕足类、筳和棱角菊石类等最为繁盛,并在地层上具有重要意义。筳类是石炭、二叠纪特有的浅海动物,也是重要的造岩生物。繁盛于早古生代的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在晚古生代已大量减少,完全退居次要地位。此外,生物界经过早古生代长期演化,至泥盆纪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陆生植物和脊椎动物大发展的时代,晚古生代是孢子植物发展的时代,植物界已脱离初期对水体有相当“依赖性”环境;晚古生代是鱼类和两栖类繁荣昌盛的时期,泥盆纪又称为鱼类的时代,石炭二叠纪则是两栖类的时代,出现了羊膜卵。

2.宁乡式铁矿、山西式铁矿、G层铝土矿、茶陵式铁矿(时代、层位、相)

宁乡式铁矿:上泥盆统上部锡矿山组中的鲕状赤铁矿层,浅海相沉积。

茶陵式铁矿:上泥盆统下部佘田桥组中的鲕状赤铁矿层,浅海相沉积。

山西式铁矿:中石炭统本溪组下部褐铁矿或赤铁矿层,海陆交互相。

G层铝土矿:中石炭统本溪组上部具豆状或鲕状结构、层次较为清晰的铝土矿层,海陆交互相。

3.象州型、南丹型

华南海相泥盆系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浅水相(象州型)广泛分布于桂北、桂中等地,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块碎屑岩为主,普遍与前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含大量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浅水、富氧、水动力条件较强的陆表浅海环境。(2)深水相(南丹型)分布于滇东南、桂西南等地,以碳酸盐岩、硅质岩及黑色碳质泥岩为主,与前泥盆系一般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生物群以菊石、竹节虫、浮游类三叶虫为特征,代表远岸、较深水比较宁静的陆缘深浅海环境。

4.华北C、P成煤特征

中晚石炭时,地壳慢慢下降,泥沙堆积充填,又迫使海水退去,形成了广阔的海滨低地,气候湿润,植物茂盛,这种极短的海进海退使得海相地层和陆相地层交替出现,称为“海陆交互相”,它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下部中石炭统以浅海相为主,夹部分陆相地层,不含重要的可采煤层;上部上石炭统是典型的海陆互相沉积,常有重要的可采煤层,形成了许多大煤田。

二叠系,除本区南部部分地区成为重要的含煤沉积外,一般含煤性较差,说明广大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逐渐转入不利于成煤的半干燥内陆盆地状态。

5.为什么晚石炭是华北重要的成煤期之一

中晚石炭时,地壳慢慢下降,泥沙堆积充填,又迫使海水退去,形成了广阔的海滨低地,气候湿润,植物茂盛,这种极短的海进海退使得海相地层和陆相地层交替出现,称为“海陆交互相”,它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下部中石炭统以浅海相为主,夹部分陆相地层,不含重要的可采煤层;上部上石炭统是典型的海陆互相沉积,常有重要的可采煤层,形成了许多大煤田,成为华北重要成煤时期之一。

6.简述华南、华北石炭系成煤特点

华北地区,在中晚石炭时交替出现极为短暂的海侵、海退,形成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地层,下部中石炭统以浅海相为主,夹部分陆相地层,不含重要的可采煤层;上部上石炭统是典型的海陆互相沉积,常有重要的可采煤层,形成了许多大煤田,

成为华北重要成煤时期之一。华南区下石炭统:由于海退形成滨海沼泽,发育了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中石炭统远比下石炭统分布广泛,且几乎完全为浅海相碳酸盐相地层,无煤层。

7.东吴运动,峨眉山玄武岩

早二叠世末,华南地区普遍地壳上升,发生海退和沉积间断,致使上下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在东南一带还见到微角度不整合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东吴运动”。东吴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地壳上升和海退,并在西部发生了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即通称的“峨眉山玄武岩”。

8.羊膜卵的地史意义?

这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事件。爬行动物把卵生在陆地上,而不是像它的祖先两栖类那样世世代代都必须返回到水中产卵,从而完全摆脱了对水体的依赖,成为真正陆地上的主人。

9.简写华北地台区晚古生代的地史特征(从地壳运动、沉积岩性、生物特征、重要矿产及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论述)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地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泥盆纪——早石炭世的大陆剥蚀时期;(2)中、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的潮湿气候近海平原沼泽成煤期;(3)晚二叠世至三叠纪早期孤立内陆盆地逐步形成,干旱气候下大陆红色岩系发育的时期。

10.简写华南区晚古生代的地史特征(从地壳运动、沉积岩性、生物特征、重要矿产及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论述)

华南区晚古生代基本为一相对稳定的地区,但地史经历远较华北区复杂。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使东南一带褶皱上升,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山系,其它地区也普遍上升为陆,晚古生代初又下降接受沉积,并遭受多次海侵。泥盆纪至早石炭世,海水由西南方侵入,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海侵范围不广,中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时地势逐渐低平,海侵范围愈来愈广,早二叠世末发生了“东吴运动”,广大区域内表现为地壳上升,海退和沉积间断,西部发生峨嵋山玄武岩的喷发,说明地壳运动已趋活跃。晚二叠世初期大部分地区为一滨海平原,沉积了陆相、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地层——龙潭煤系,是华南重要的含煤地层。晚二叠世后期又发生海侵,范围较窄。

11.晚古生代的矿产

(1)晚古生代是地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含煤期。在石炭二叠纪,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煤田。我国华北及西北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早二叠世山西组及其相当地层是极重要的含煤层位,华南的造煤期则主要是晚二叠世的龙潭期。

(2)形成很多重要铁矿,如我国华南晚泥盆世的“茶陵式铁矿”,“宁乡式铁矿”。此外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的菱铁矿层也很重要。

(3)形成一些重要的铝土矿床,在侵蚀面上的底部层位中。

(4)构成重要的含盐类矿床层位。

(5)此外,沉积锰矿、铜矿、磷矿、油页岩、石油等在晚古生代地层中都有发现,有的构成具有巨大意义的工业矿床。

第七章中生代

距今2.5亿——7000万年;印支旋廻、燕山运动;泛大陆分离;爬行动物的时代(或恐龙的时代)、裸子植物的时代、菊石的时代

1.简述中生代的生物界

中生代的生物以爬行动物(特别是恐龙),裸子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菊石类,箭石类大量发展为特征,因此人们将中生代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或恐龙的时代),裸子植物的时代和菊石的时代。

2.燕山运动、雪山运动(印支运动)

巴彦喀拉、大雪山、滇西海槽广泛发育浊流型复理石沉积,厚度巨大,并普遍遭受强烈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三叠纪末发生了强烈的褶皱运动,使本区褶皱隆起,并伴有岩浆侵入,这次褶皱运动被称为“雪山运动”,即相当“印支运动”。

侏罗纪中晚期的地壳运动在冀北燕山地区十分显著,使本区发生断裂和强烈的火山喷发,并多次发生局部的沉积间断和角度不整合,这一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3.新华夏构造体系

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使东亚地区形成了北北东向的特殊的构造格局即新华夏构造体系,使我国东部的盆地群,自东向西可明显地分成三列:第一列是东边的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和南海,第二列是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第三列是西边的陕甘宁盆地和四川盆地。

4.我国东部盆地群中生代东西分异有哪些表现?

中生代我国东部的盆地群,自东向西可明显地分成三列:第一列是东边的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和南海,第二列是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第三列是西边的陕甘宁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列盆地均为北北东方向,其间为北北东向隆起带分隔。它们形成的顺序大致越往东形成越晚,地壳活动的强度也是自西向东强度逐渐加大。

5.简述中国东部侏罗纪小型盆地的特点及其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

早侏罗世各盆地内一般发育了沼泽含煤沉积,至中晚侏罗世发生了燕山运动,引起了构造变动和多次火山喷发及普遍的燕山花岗岩侵入,因此常出现不整合、火山岩夹层及含有丰富的内生矿产。

东部地区侏罗纪南北有些差异,表现在含煤沉积华南为早侏罗世,华北为早中侏罗世,而至东北则为晚侏罗世;断裂和火山活动华南为中晚侏罗世最强烈,而华北则整个侏罗纪都比较强烈。

6.中生代的主要矿产

外生的石油、煤、铁、含铜砂岩、盐类等和内生的多金属矿产。

7.中生代的古地理、古气候

晚古生代后期至中生代初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一个联合的“泛大陆”,中生代是“泛大陆”解体、新海洋形成的历史。大陆的分裂大概开始于晚三叠世,此时北美和非洲、欧洲分离,而出现了原始的北大西洋。三叠纪的气候一般较为干燥,晚三叠气候转为潮湿。侏罗纪时大陆进一步分裂、漂移,冈瓦纳大陆开始解体,此时南美和非洲分离,南大西洋开始张开,侏罗纪的气候比较潮湿。白垩纪时,大西洋继续扩张,已接近现在轮廓,白垩纪的气候不断转向干燥。

第八章新生代

7000万年前至今;七大洲、四大洋;哺乳动物的时代、被子植物的时代

1.新生代的地壳运动

新生代继中生代之后地壳进一步发展演化,使世界最活动的两大海槽之一——特提斯海槽(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海槽)逐渐封闭,而另一个最活动的海槽——环太平洋海槽则不断褶皱上升,使大陆外缘逐渐向海洋推移,造成太平洋日益缩减,大西洋愈加扩张。中生代南北对峙的稳定区逐渐转变成新生代东西对峙的稳定区。东半球大陆即欧亚非大陆。新生代时,由于古地中海海槽封闭,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升起,以及南方大陆解体后,非洲大陆和印度向北漂移,使得欧、亚、非大陆在新生代时联成了一体。澳洲于始新世开始漂离了南极洲,完成了南方大陆的最终解体,至今仍继续向北漂移。西半球大陆为由北美洲和南美洲组成的美洲大陆,它是由于大西洋的扩张而漂离欧洲和非洲大陆,至今仍向西漂移。

2.新生代的构造运动是什么,对我国的影响?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晚早第三纪末,喜马拉雅地区隆起,上升为山,海水全部退出;在山系前缘形成新第三纪至第四纪始新的典型山前凹陷式磨拉石建造。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俯冲,喜马拉雅山因遭受水平挤压不断上升,形成世界上最高峻的山脉。第三纪末至更新世初的地壳运动,使晚第三纪沉积褶皱并隆起上升,形成东部的海岸山和西部的丘陵区,构成了现在的台湾岛。

3.三趾马红土,马兰黄土,周口店组

三趾马红土:中国东部隆起带上中小型盆地的上第三系出露广泛,主要为上新统,中新统较少,大部分为未胶结成岩的松散物质。上新统以“三趾马红土”出露最广泛,主要产三趾马等哺乳类化石,为燥热气候的土状堆积。可以以山西一带的保德组和静乐组为代表。

马兰黄土:上更新统间冰期沉积,有河湖相沉积和黄土沉积等,其典型代表为山西襄汾的丁村组及晋陕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马兰黄土(新黄土)沉积位于丁村组之上,分布最广泛,从秦岭以北的整个中国北方几乎都有分布,面积可达44万平方公里,以甘、陕、晋的黄土高原在丁村组之上最为广泛,从秦岭以北的整个中国北部几乎都有分布,以甘、陕、晋的黄土高原分布最为广泛,典型的马兰黄土其粒度较均一,无层理,不含砂砾,而以粉砂为主,并具多孔性及立壁构造。

周口店组:中更新统间冰期沉积有洞穴沉积、红土堆积、黄土堆积,以及湖泊沉积和河流阶地沉积,其典型代表为北京周口店的周口店组洞穴堆积,堆积物主要为红砂层和角砾层,具红土化作用,湿热化程度较高,含中国猿人等动物群。

4.第四纪有哪五次冰期

红崖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

5.人类的演化

灵长类自晚白垩世出现以来,至新生代的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发展成猿类。约在中新世初期,在低等的猿类中产生了一种近于人类的类人猿,从此便开始了人类的发展演化。上新世——早更新世为早期猿人(古猿或“能人”)阶段;中更

新世为晚期猿人(猿人或直立人)阶段;晚更新世早期为早期智人(古人)阶段;晚更新世晚期为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全新世演化为现代的真正人类。

6.新生代的主要矿产

外生矿产:主要有可燃性有机矿产、铝土矿、盐类和砂矿等。第三纪地层中有石油、煤。我国东南一些地区,发现有第三纪风化壳型的铝土矿,我国西北地区的盐类矿床,第四纪地层中的砂矿床。

内生矿产:有铬、镍、金、铜、铅、锌。

7.第四纪的研究方法

古生物法、考古法、同位素年龄法、古气候法、古地磁法、构造和地貌法等。我国第四系的划分目前主要采用古气候法和古生物法相结合的原则。

8、我国的四大含油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9、新生代的古地理、古气候

新生代时期全球古地理变迁是:特提斯海封闭,大西洋继续扩张,太平洋不断缩小;各大陆相对漂移或靠拢,逐渐形成现代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面貌。冈瓦纳大陆解体,使得非洲大陆和印度大陆向北漂移,于中生代末至早第四纪后期逐步与欧亚大陆靠拢、碰撞,导致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中、新生代褶皱带的形成,由于特提斯海洋的封闭,使欧亚非大陆联成一片。自始新世起,澳洲脱离了南极洲、并向北漂移。新生代时,大西洋继续扩张,促使美洲大陆向西、欧亚非大陆向东移动,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环太平洋地区的新生代褶皱带。

新生代的气候特征是:第三纪以炎热气候为主,而第四纪气候较寒冷。第三纪气候分带现象较明显,第三纪末期气候开始转凉。第四纪气候变寒冷,冰川广布,遍及全球,冰期时气候寒冷,间冰期时较为温暖,这种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的普遍意义。

综合论述题

关于大陆大洋自太古代至新生代的发展史

(一)前寒武纪地壳构造演化

1.太古代(距今37亿年至24——25亿年左右)

原始的太古代地壳大部分比较薄,没有稳定的地块,普遍处于活动状态。大约在距今24——25亿年左右,发生了一次较为普遍的地壳构造运动及其伴生的岩浆活动,如我国的五台运动。这次运动使得太古界岩石褶皱、变质,从而形成一些稳定地块——太古界“陆核”。

2.早元古代(距今24——25亿年至17亿年左右)

距今17亿年左右,早元古代地槽带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和岩浆侵入,如我国北方的吕梁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台),这是自距今24——25亿年开始的一个巨大构造——岩浆旋廻的结束,其结果是形成一些巨大的稳定地块——“原地台”。

3.晚古生代(距今17亿年左右至8亿年左右)

形成了一些巨型稳定地块——地台,如在我国南方发生晋宁运动,形成了扬子地台。在元古代后期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五个大陆板块——北美地台、欧洲地台、西伯利亚地台、中国地台(包括华北地台及扬子地台)、南半球的冈瓦纳联合地台(包括南美地台、非洲地台、印度地台、澳洲地台、南极洲地台)。

(二)早古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早古生代初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格局是五大稳定地块为活动带(地槽)所环绕,并为大洋盆地所分隔。早古生代发生了三次褶皱运动即寒武纪后期的萨拉伊尔运动、奥陶纪中后期的太康运动和志留纪后期至泥盆纪初的加里东运动(我国称广西运动、祁连运动),其结果是导致一些地槽区褶皱成山,构成早古生代褶皱带。早古生代末,北美和欧洲联结。

(三)晚古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晚古生代初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格局是存在四大地块:欧美地块、西伯利亚地块、中国地块、冈瓦纳地块。晚古生代这些地块逐步靠拢、碰撞,形成一个超巨型的“泛大陆”。

(四)中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初,存在一个联合的“泛大陆”和一个“泛大洋”(即古太平洋)。泛大陆包括北方大陆(劳亚大陆)和南方大陆(冈瓦纳联合大陆),两大陆之间为特提斯海槽(地中海——喜马拉雅海槽),两大陆东西两侧则为环太平洋海槽。三叠纪时,北美、欧洲、非洲分离,出现原始的北大西洋并不断扩张。侏罗纪时南美与非洲拉开,南大西洋开始产生,澳洲和南极洲也漂离非洲和印度,形成原始的印度洋。

(五)新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澳洲漂离南极洲,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靠拢,古地中海收缩封闭,特提斯海封闭,太平洋不断缩小,大西洋继续扩张,逐渐形成现代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面貌。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070903)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需要的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并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1.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研究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古生物学是研究古生物分类、生态、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学科,而与古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地层学则研究地壳物质的形成顺序、时空更替、环境变迁和地壳发展的阶段及其规律。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也是沉积矿藏勘探与开发的必备资料。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理论古生物学;(2)古生物系统学;(3)微体古生物学;(4)古生态学;(5)古生物地理;(6)生物事件与环境;(7)地层学及矿产地质;(8)古海洋与古气候;(9)沉积与古地理。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并经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的人员。《基地班》本科生入学后三年完成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学分积达到要求者,可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并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及面试均合格的人员。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第一外语(4学分) B类: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3学分)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考研期末考试知识点(含答案)备课讲稿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考研期末考试知识点(含 答案)

《古生物地层学》知识点 一、填空 1、石化作用的方式有充填作用、交替作用、升馏碳化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四种方式。 2、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实体化石、模铸化石和遗迹化石。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和由海洋到陆地、空中。 4、生物进化的特征为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和适应性。 5、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趋同、趋异和并行。 6、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多次生物绝灭事件,三次较大的生物绝灭事件分别发生于泥盆纪晚期、二叠末期、白垩末期,这些时期都处于太阳系G值曲线的特征点时刻。 7、就控制物种形成的因素而言,遗传变异提供物质基础,隔离提供条件,自然选择决定物种形成的方向。 8、物种的形成方式有渐变成种、迅变成种和骤变成种。 9、就物种的绝灭方式而言,类人猿的绝灭属于世系绝灭,恐龙的绝灭属于集群绝灭。 10、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有游泳、浮游和底栖。 11、由于生物进化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利用地层中化石的阶段性表现,来划分地层的新老。 12、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表明,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一次,绝灭以后,决不会重新出现,因此,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化石群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13、由于大多数遗迹化石是原地埋藏的,因此遗迹化石对分析古沉积环境的极好样品。 14、中国的三叠纪,呈现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 15、侏罗纪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时代、爬行类的时代、菊石的时代。 16、中三叠世晚期,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华南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海退,人称拉丁期大海退。 17、地层与岩层相比,除了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之外,还具有时间顺序的含义。 18、地史上构造旋回的概念,是指地壳上的地槽区由到上升,由相对而转变为相对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叫做构造旋回(或褶皱旋回)。 19、全球岩石圈板块可以划分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 20、古板块边界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深断裂带等方面。 21、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华北地区,岩性以变质岩为主。 22、含铁红色砂岩和高价铁沉积铁矿的首次出现约在距今亿年左右。它们的出现确切指明大气中已有氧。 23、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晚震旦世时期。 24、寒武纪我国华北地区表现为稳定的北高南低的陆表海。 25、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古秦岭洋相隔。 26、泥盆纪华南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沉积,滇、黔、桂地区以稳定浅海环境为主,象州型分布较广,沉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在桂西和滇东南存在一种南丹型泥盆系,含菊石、竹节石等化石,是典型的深水滞流底部缺氧的裂谷沉积。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补考模拟题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模拟题(开卷)(补) 一.名词解释 1.物种:一群与其他种群在生殖上隔离的可繁殖生物群体。 2.指相化石:能够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 3.间断平衡论:一个谱系的演化是由物种形成时的形态迅速变化时期和形态没有什么变化的静态平衡时期所组成。这个学说也叫点断模式或间断平衡。成种过程是突然发生的,无中间类型。 4. 生物进化:指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部分或整体生物种群遗传组成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 5.重演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快速重演。 6.趋同演化:生物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7.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初(5.7亿年),动物界出现一次爆发式的大发展。造门的时代,几乎所有具硬体的无脊椎动物门及绝大部分纲都已出现。以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占优势,占60%,次为腕足动物门,占30%。 8.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9.碳化作用: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解和升馏挥发,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保存为化石 10.平行层理:在急流条件下,由细砂、中砂、粗砂甚至细砾形成的相互平行的层理。11.被动大陆边缘:大陆边缘包括陆棚、大陆斜坡和陆基(陆隆),没有海沟存在,也不出现地壳俯冲和消减现象。 12.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岩层中所含的化石不同,因此根据相同的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同一时代。 13.澄江动物群:澄江动物群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于云南澄江、晋宁地区的下寒武统化石保存极好(软、硬体),有壳和无壳动物61属、67种,包括三叶虫、水母、蠕虫类、甲壳类、腕足类、甚至脊索动物(鱼类)等。此动物群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14.平行演化: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生物分化后,分别在相似的环境中发展,它们对应的器官因适应相似的环境而产生相似的性状。 15.二名法:即在种本名之前加上它所归属的属名,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 16.集群绝灭:生物灭绝率突然数十倍地增高波及全球或大区;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物的主要分类阶元。 答:门、纲、目、科、属、种,还可以加一些次一级分类单位,如“超”、“亚”、“次”等形容词。 2.简述四射珊瑚的内部结构特征及构造类型。 答:纵列构造:隔壁:珊瑚体内辐射排列的纵向骨板。分为一、二、三…级 横列构造:横板:横越腔肠的板,可完整地跨越体腔,也可以交错、分化 边缘构造:鳞板:位于隔壁之间上拱的小板。泡沫板:切断隔壁的大小不等的板

地史古生物学l要点

古生物地史学 绪论 1.什么是古生物学,地史学?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①以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为研究对象。 ②研究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理及地史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 ③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史,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 ④解决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及古地理变迁)发展史、地壳构造发展史等方面。 2.研究古生物学的意义? ①再造地史时期中的古地理、古气候,恢复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再造古地理、古气候的依据是不同的生物相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 ②探讨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演变规律,揭示有关沉积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③建立地质年代系统,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 第一篇古生物学 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遗体是保存的生物体本身部分,遗迹则是被保存下来的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 2.化石的形成条件:a硬体部分 b迅速掩藏、密封冷冻或干燥c石化作用 化石的保存类型:a实体化石b模铸化石c遗迹化石 3.石化作用的类型 (1)矿物填充作用(2)置换作用(3)升溜作用 4.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5.指相化石 分布范围广,原地埋藏,适应性狭窄,并且能够反映某种气候特征的化石。 第二章古无脊椎动物 1.蜓壳旋壁结构的类型 致密层,透明层,疏松层,蜂巢层 2.四射珊瑚构造类型 (1)单带型(仅有隔壁和横板) (2)双带型(具有隔壁、横板和鳞板)

(3)三带型(具有隔壁、横板、鳞板及中轴或中柱) (4)泡沫型(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沫状) 3.各古生物的生存年代 蜓是灭绝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二叠纪。 小纺锤蜓:中石炭纪 贵州珊瑚:早石炭纪 弓石燕: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尖棱菊石:晚泥盆世 六方珊瑚:泥盆纪 弓笔石:中志留世 王冠虫:志留纪 震旦角石:中奥陶世 叉笔石:奥陶纪 蝙蝠虫:晚寒武世 第三章古脊椎动物 1.简述脊椎动物的演化史 脊椎动物由无颌纲开始进化到鱼纲,其中盾皮鱼亚纲,为现代鱼的祖先,已经灭绝,硬骨鱼中总鳍鱼发展成为古老的两栖类;接着发展到两栖纲,其中鱼石螈是最古老的两栖类化石;两栖动物进化出羊膜卵向陆地发展,进化成爬行纲;爬行纲的一个旁支进化成了鸟类,最早的鸟类出现在晚侏罗世,即始祖鸟;爬行纲的另一个分支发展成为哺乳纲,其中人类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2.各古生物的生存年代 盾皮鱼亚纲:晚志留世到泥盆纪,少数延续到二叠纪 鱼石螈:晚泥盆世 中华龟:侏罗纪 始祖鸟:晚侏罗世 大熊猫:更新世至全新世 三趾马: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叠层石:广泛分布于前寒武纪,奥陶纪开始衰退,现代的叠层石较少。 第四章古植物 1.叠层石 定义:具有叠状层的藻类沉积结构物。叠层石不仅包括藻本身,还包括其生命活动痕迹所形成的综合产物。 意义:研究叠层石对恢复古地理环境及划分对比地层(前寒武系)等有很大意义 2.各植物的的生存年代 鳞木:石炭纪至二叠纪 脉羊齿:石炭纪至早二叠世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资勘1104班王博 古生物 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面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化石:保存在岩石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3,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部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4石化作用及类型;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包括:矿物充填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通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的生物的硬体变得致密坚实),置换作用(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的生物体的组成物质被溶解,并逐渐被外来矿物质所充填,如果溶解和填充的速度相当,以分子的形式置换,那么原来生物的微细结构可以被保存下来),碳化作用(石化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三种形式。 5,化石保存类型:①实体化石: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生物遗体或一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②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根据与围岩的关系分为印痕化石(生物尸体陷落在细粒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生物软体的因印痕),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膜和内膜。)核化石(由生物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包括内核和外核两种)③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生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④化学化石: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遭破坏分解后的有机成分残留在岩层中形成的化石。 6,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由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因此,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实际上只是当时生存物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7,化石形成条件:①生物本身条件②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③埋藏条件④时间条件⑤成岩条件 8,化石的命名原则 各级分类单元均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属以上的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即单名法,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种的名称用两个词表示,即双名法,在种的本名前加上它归属的属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种名前的第一个字母应用小写,但种名前的属名的第一个字母仍应用大写。对于亚种的命名。则要用三名法,即在属和种名之后,再加上亚种名,亚种名的第一个字母也应小写。一般,在各级名称之后写上命名者的姓氏和命名年号,两者用逗号隔开。 9,笔石 胎管: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朝上。分成基胎管(螺旋纹)和亚胎管(生长线),亚胎管上具芽孔 线管:胎管上方伸出的一条细线状小管,是一种附着器管 中轴:由线管硬化而成 笔石页岩相:黑色页岩中含大量笔石,几乎不含其他化石,并含有较多的炭质和硫质成分,常见黄铁矿化,反映一种较深水的滞流还原环境---指相化石 笔石的地史分布:整个地史分布∈2 — C1,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 笔石纲的特征:①海生,个体小,群体动物②几丁质硬体,经石化升馏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化石③已灭绝生物,∈2 —C1,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④主要有两大类:树形笔石类(树枝状底栖固着,有三种性质的胞管分为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正笔石(列示,漂浮生活只有正胞管) 10,脊椎动物演化中的几件大事: 颌的出现:有效捕食(棘鱼、盾皮鱼开始),在进化中有重要意义 水生演化为陆生:进化史上又一里程碑(水陆两栖) 羊膜卵:它的出现是进化史上的第三件大事,完全脱离水,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变温演化为恒温、卵生演化为胎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加快了动物发展的步伐 11,区分腕足动物和双壳类动物 腕足类壳体由大小不等的两瓣壳组成,较大的壳叫腹壳,较小的壳叫背壳,正视腹或背壳,可发现它左右对称。双壳类两瓣壳大小相等,如我们平常所食的贝类,铰合线两侧对称,每一瓣壳左右不对称。 12,蜓基本特征:指相化石---浅海,底栖,标准化石--生存时代:C-P,钙质微粒状壳,一般大如麦粒,个体一般1mm,大者可达20-30mm,具包旋的多房室壳,常呈纺缍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圆柱形,球形或透镜形。 蜓的演化趋势:一般为个体由小变大,壳形由短轴向长轴变化,旋壁由原始单层分化为多层以及蜂巢层的出现, 旋脊由强变弱或演化为拟旋脊. 蜓的地史分布:中石炭世开始繁盛,以纺缍蜓科大量出现为特色.晚石炭世,旋壁具蜂巢层的类别极繁盛.早二叠世为蜓的全盛时期,以拟旋脊和副隔壁出现为特点.晚二叠世逐渐衰亡,形体特殊,晚二叠世末期蜓类绝灭. C1出现;C2蜂巢层出现;P1拟旋脊出现;P2副隔壁出现 13,物种形成的方式:主要有渐变成种、骤变成种和迅变成种 (1)渐变成种:一个物种,通过微小变异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一个新种的成种方式,称为渐变成种。又分为继承式和分化式两种形成方式。包括继承式成种、分化式成种 (2)骤变成种:一个物种,通过种内个体的突变,或由不同物种的杂交引起的突变,在短期内形成新种的方式,称为骤变成种,一般不经过亚种阶段。 (3)迅变成种:一个物种,在较短地质时期内迅速分化成新种,以后,新种在长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成种方式称为迅变成种,又称为间断平衡学说。 14.腔肠动物的一般特征: 低等二胚层多细胞后生动物,有组织无器官。 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组成,由体壁包围形成肠腔,司消化和吸收作用。 身体多呈轴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称。体型可以归纳为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类。这两种体型往往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史的两个阶段。 前寒武纪晚期已出现,化石均为印模,古生代以来出现具硬体的门类。15,三叶虫纲的基本特征:①节肢动物中已绝灭的一类,C-P②动物体纵、横均三分③扁平,分背腹两面,三叶虫的背甲被两条纵沟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而成三叶,因而称三叶虫.④个体一般3-10厘米,小者数毫米,大者可达70厘米左右⑤海生、底栖、爬行 地史学 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沉积环境:一个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具有特殊沉积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生物相:一些较大的生物组合或生物群的区域面貌。 相标志:能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原生生物特征和沉积特征。 牵引流:以床沙载荷方式进行搬运和沉积的流体。重力流:含大量弥散沉积物高密度流体,分为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流,浊 流四类。 层理构造:垂直岩层层面方向上由沉积物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 不同显示出来的沉积构造。 暴露标志:形成与沉积作用之后,并能指示沉积物曾暴露于地表的层面构造。 自生矿物:原始沉积时期或固结成岩以前形成的矿物。 三角洲沉积:河流入海时,所携带的碎屑在河口附近浅水环境中堆积形成的 大型扇状沉积。 潮坪:波浪作用不强的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滨海带。 海底扇:在浊流作用驱动下,将浅水陆棚边缘的大量沉积物沿海底峡谷顺大 陆斜坡以很高的速度运向深水区至大洋边缘变缓而迅速形成的扇状浊积岩 堆积。 鲍马序列;浊积岩一般有数中岩性组成频繁的韵律结构,每一韵律层底部 常为具递变层理的砂岩,向上颗粒变细,层理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组成鲍 马序列。 旋回沉积作用: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沉积方式的变 化导致的沉积单元纵向上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 纵向堆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悬移物质从水体中自上 而下沉降的沉积作用。 横向堆积作用:沉积物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 减弱时物质沉积。 生物筑积作用:生物礁型沉积地层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指造架生物原地筑 积而形成地层的作用方式。 地史学: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岩层:野外见到的成层岩石泛称为岩层 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地层学:研究地表成层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 比和地质时代确定。 地层叠覆律: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 原始水平律:地层沉积时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 面的。 连续:如果一个沉积盆地内沉积作用不断进行,则所形成的地层接触关系称 为连续 间断: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沉积作用停止,但并没有发生明 显的大陆剥蚀作用,而后又接收沉积,这样就产生了地层的间断 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规则的侵蚀和暴露标 志的分割面,有地层缺失。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 时代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侵入接触:如果岩浆岩在沉积岩形成之后侵入,则在侵入体接触带上,会出 现烘烤变质等现象,侵入岩体中往往还残留有围岩的捕掳体,有时还被与侵 入体共生的岩脉所贯入,这种关系称为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如果侵入岩冷却凝固,由于剥蚀作用而露出地表,其上又被新的 沉积岩层所覆盖,这时沉积岩层底部往往有侵入岩的砾石,这种关系称沉积 接触 退积: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的沉积物堆 积作用 进积: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 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 旋回层序:是几种岩性规律性的交替和重复出现的现象, 沉积旋回:当海退序列紧接着一个海进序列时,就形成地层中沉积物成分, 粒度,化石等特征有规律的镜像对称分布现象,这种现象称沉积旋回 地层划分:是依据不同的地层物质属性将相似和接近的地层组构成不同的地 层单位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 代是相同的 标志层:是一段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沉积地层,具有明显区分于其它地层 的特征 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的化石。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石的综合 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出现的单层组合 延限带: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整个延续范围之内所代表的地层体 间隔带:指位于两个特定的生物面之间的地层体 组合带:指特有的化石组合所占有的地层 富集带:某些化石种属最繁盛的一段地层 层型:特定岩层序列中一个特定间隔或一个定点,它构成了该地层单位或地 层界限的定义和特征说明标准 单位层型:指不同类型地层单位的典型剖面,其上下限由界线层型标定, 内部允许存在部分覆盖 界线层型:给定义在识别一个地层界线作标准用的一个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 个特殊的点。 地势分异;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升降运动所控制的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 的地形的差别。 补偿盆地:边下降、边充填一直保持补偿状态的沉积盆地称为补偿盆地 饥饿盆地:远离海岸或周围没有大河注入,没有丰富的陆源碎屑供应,因 而基盘的下降没有得到沉积物补偿充填,长期处于非补偿状态,称非补偿盆 地或饥饿盆地 沉积组合:是指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中主要构造环 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地幔柱: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 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离散型板块边界:洋壳增生并使先成洋壳向外推进的扩张带 主动大陆边缘:具有洋壳俯冲带,洋壳俯冲形成岛弧-海沟体系或大陆火山 弧-海沟体系这类大陆边缘为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没有洋壳俯冲带,不存在岛弧-海沟体系这类大陆边缘称为 被动大陆边缘 地台:地壳上巨大的构造稳定区 地盾:地台上缺失沉积盖层,变质基地直接出露地表的部分称为地盾 裂陷槽:地台上发育巨厚沉积盖层的断陷带;常是地台上曾再度活跃的张 裂地带,但夭折的裂谷 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的海相沉积,最后又回返褶皱并上升成山系 的巨型槽状凹陷带。 地槽旋回:指地槽从开裂沉降、闭合褶皱至升起成山的全过程。 构造旋回:指全球性构造作用的旋回现象。 地缝合线:地壳碰撞结合带,不同板块间的拼合碰撞标志,其两侧地块的 地质发展史往往有重大的差异,沿地缝合带则断续分布有一些特殊的地质记 录。 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 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混杂堆积:形成在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由洋壳或陆壳残片、浊流-远 洋沉积及浅水区地层崩塌外来岩块混杂而形成 生物相:指一些较大的生物组合或生物群的区域面貌。 生物区系:因温度控制(气候分带)和地理隔离因素长期作用形成的生物分类 和演化体系上的重要区别 温度控制: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受气候分带制约,有时也与地形高低所反映的垂直 气候分带有关,海生生物则主要受与纬度高低有关的海水温度控制,有时也受到 不规则海流分布范围的影响 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是海洋阻隔,对海生生物来说既有大陆、 地峡的陆地隔离因素,还有广阔洋盆的深海隔离因素,后者对于底栖生物的分布 也有明显的影响 生物大区:生物区系单元里边的最大级别。 艾迪卡拉动物群;前寒武纪阶段,在元古宙末的震旦级晚期,实体动物化石虽然丰 富,组织结构也相高级,但呈印痕状态保存,都属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一般 称为裸露动物群又称 艾迪卡拉动物群;前寒武纪阶段,在元古宙末的震旦级晚期,实体动物化石虽然丰 富,组织结构也相高级,但呈印痕状态保存,都属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一般 称为裸露动物群又称艾迪卡拉动物群 小壳动物群;指寒武纪初期大量繁盛,个体微小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 群 简答题 1,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定义与异同点 答;水平层理:在水体平静的环境中,呈悬浮状态搬运的粘土和细粉砂缓慢沉积, 形成水平层理(或纹理)。平行层理:在急流、高能条件下,由于高速水流形成的 平坦床沙 相同点;层之间相互平行 不同点:a 水平层理纹层薄,通常小于1mm至1-2mm;平行层理纹层较厚。 b 水平层理是低能静水环境下的产物,沉积物颗粒较细;平行层理是高能环境的 产物,沉积物颗粒较粗。 c 水平层理常见于湖泊中心、牛轭湖、泻湖、潮坪至次深海、深海环境;平行层 理常见于河流边滩、海滩环境,深海浊流沉积的特定部位也可能出现 2,遗迹化石的定义与主要特征 答;遗迹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主要特征; 1)原地保存2) 常保存于缺少实体化石和无机沉积构造的地层中 3)地质分布时间长4)遗迹化石与造迹生物很少共生5)一物多迹或异物同迹 3,曲流河的二元结构 答;1)河道沉积;河底滞留沉积:河道底部,主要以粗的砾石为主,叠瓦状构造, 透镜状分布,与下伏岩层为冲刷侵蚀接触。曲流砂坝沉积:成熟度较低的岩屑砂 岩、长石砂岩和粉砂岩,具有单向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天然堤沉积: 粉砂为主,内有小型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和爬升层理,也见干裂和植物根系,主 要代表为点砂坝沉积。2)河漫滩沉积;其沉积物主要是冲破河岸的洪水带来的悬 浮载荷垂相加积产物,以粉砂质和泥质为主,一般层理不发育,也可有波状层理, 水平纹层和小型交错层理,并常发育植物根系,钙质结核或泥裂,以及废弃河道(牛 轭湖)沼泽化而形成的泥炭层。 4,潮坪沉积相的特征 答;潮坪沉积相的特征;潮上带,以砂,粉砂和泥质沉积为主,干裂雨痕等暴露 标志发育,可见陆生动物的足迹。潮间带,发育双向交错层里和透镜状,脉状及 波状层理,具有垂直层面的潜穴等水下标志,也有暴漏标志。潮下带,潮下高能 环境多形成石英砂,交错层理,狭盐度底栖类生物大量繁殖。潮下低能环境以细 粒粉砂和泥质沉积为主,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发育以广盐度生物为特色。 5,地层与地层或其他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各自的定义 答1)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它是 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沉积物依次堆 叠而形成的。 2)行不整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 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3)角度不整合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 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 蚀面存在。 4)侵入接触侵入体与被侵入的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有接触变 质现象,侵入体边缘常有捕掳体,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常常不规则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上 堆积有由该侵入体被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 6,地层划分的方法 答;1)构造学方法;依据不整合面划分地层;2)岩石学方法;依据岩性特征, 沉积旋回划分地层;3)古生物学方法;依据化石面貌划分地层4)同位素年龄测定 5)磁性地层对比 7,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级别体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岩石地层单位:以岩石的特征和岩石的类别作为划分依据,岩石地层单位包括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还有超群,亚群,亚组,等辅助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以地层形成的时代为划分依据,自高而低分为六个级别:宇,界,系, 统,阶,时带对应得之年代为宙,代,纪,世,期,时 两者关系1)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穿时性年代地层单位不具有穿时性:2)表示范围不 同,岩石地层单位反应区域性特点,年代地层单位反应全球特征3)年代地层单 位没有固定的岩性内容;4)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对应,岩石地层单位可 以从任一时间开始任一时间结束。 8,威尔逊旋回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每个阶段需举出一个实例) 答;1)胚胎期,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而形成大陆裂谷,但尚未出现海洋环境, 东非裂谷带,2)幼年期,陆壳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出现洋壳,红海 洋亚丁湾;3)成年期;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有未出现俯冲, 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苦熬大,大西洋;4)衰退期;大洋中脊虽然继续出现扩 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逐渐缩小, 太平洋;5)残余期,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期间仅 存残留的内陆海,地中海;6)消亡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碰撞,洋盆最准闭合,海 域消失形成造山带,沿碰撞带(古缝合线)残留洋壳残余(蛇绿岩套),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脉 9,地史学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答;恢复古板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地质学方法:寻找不同板块拼合碰撞标志——地缝合带。地缝合带往往发 育深大断裂,两侧地块的发展演化史往往有重大差异,沿缝合带断续分布蛇绿岩 套,代表消减的洋壳残留,并常见有混杂堆积等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此外沉 积组合类型,地层序列,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分区,古气候等可帮助我们识别两 个相互分离的独立板块。 2)古地磁学方法 根据岩石内古地磁的测定,并通过退磁措施,消除以后地壳运动对原有剩余磁 性的叠加影响,测定当时地磁方向的磁偏角(D)的磁倾角(I)等剩余磁性,恢 复岩石形成时的磁化方向,运用公式,tanI=2tanλ求出古纬度(λ),这是确定 古板块的古纬度和方位的唯一定量资料来源。 3)生物古地理方法 生物古地理指生物相和生物区系两个概念,地史时期大陆,海洋分布及其古纬 度位置,由于板块运动的不断变化,必然在生物区系性质上有所反影。两个完全 不同的生物区系,相邻近在咫尺,说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板块。 10,古生代的地史特征 答;早古生代地史特征1)生物界:后生动物迅速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2)属加里东构造阶段,稳定区和活动区并存,后期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3)沉积类 型复杂多样,奥陶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发育冰川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 1)生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 始大量繁盛,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 2)全球构造:联合大陆的形成 3)沉积 矿产:铁和铝风化矿床、膏盐、油气和煤 4)古气候:全球石炭-二叠纪冰川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分析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通过对保存于地层中的各类化石的形态、结构、生态、分类、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查明地层成因、时空分布,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建立区域地层系统格架,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对揭示地球的发展历史,认识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演化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 (02)微体古生物学 (03)古生态环境学 (04)古生物地理学 (05)综合地层学 (06)沉积地层学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地质学基础,及一定的数理化及生物学基础,掌握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和

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能在研究中应用计算机,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基本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且经过严格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综合研究的训练,成为能在古生物学及地层学领域和其相关领域,如石油、煤炭、区域地质测量、综合考察等方面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业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611)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 (827)岩石学或(830)地史学或(831)古生物学或(827)岩石学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6、课程设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第一外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数值分析;C++程序设计;综合地层学;沉积地质学;现代古生物学。 二、就业前景 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生命演化的石质记录。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了解认识地球、探寻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石油、煤炭、天

古生物地层学重点考点

第一章生物界及其进化 1、进化: 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在其形态构造的复杂变化和生理机能的提高。 2、发生在种内个体和居群层次上的进化成为小进化;种和种以上的进化被定义为大进化。 3、小进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突变、迁移、遗传漂变、适应和自然选择 4、大进化的形式 (1)适应辐射: 从一个祖先类群,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地产生许多新物种。 (2)趋同与平行演化: 趋同是指不同祖先的生物类群,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构造向同一个方向改变。平行演化是指不同类型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相似的形态,它与趋同有时不易区分,但平行演化常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类或几类生物。 (3)线系渐变与间断平衡: 线系演变模式认为生物逐代的微小变化可以随时间积累导致主要的进化。间断平衡模式认为大进化的主要方式由长期的进化停滞期和短期的快速进化期所组成,新种是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则处于停滞的进化状态,表型上不会有明显变化,直到下一次成种事件发生之前。 5、大爆发: 在生命进化史上可以发现阶段性地出现种以上分类单位的生物类群快速大辐射现象 6、大灭绝:

大灭绝又称为集群灭绝,即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在一个地理大区的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往往涉及一些高级分类单元,如科、目、纲级别上的灭绝。 7、生存条件: 维持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的基本外界条件。 8、生活环境: 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所构成生物生存跳进的总和 9、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10、化石群落营养结构主要包括两类描述指标: 生态类群、时空分层结构 11、原地埋藏化石的主要特点: (1)化石保存完整,各部分及表面无脱落及磨损现象 (2)个体大小分选性差,大小极不一致,没有水流冲刷排列整齐的现象 (3)具两壳瓣的化石,一般两壳闭合,即使两瓣分离,在同一层位中两壳数量比例大致为1:1。 (4)基本保留了古生物原先生活时的状态或稍有变动。 第二章古生物学基础 1、古生物学: 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它研究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遗迹及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

古生物学复习资料

古生物学复习资料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古生物学理论1.古生物学概念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 化石定义 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 化石保存条件有哪些 化石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条件(硬体、矿物成分) 2)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生物方面要求水动力弱,还原条件,细 菌分解作用少、酸碱性) 3)埋藏条件(埋藏快、沉积细、搬运短、泥质) 4)时间因素(时间长) 5)成岩条件(压实与重结晶作用) 化石保存类型包括哪些 化石的保存类型: 1)实体化石:指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包括不完整实体和完整实体) 2)模铸化石:指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 印痕化石:生物遗体陷落在细粒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来生物软体的印痕 印模化石: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 核化石:即生物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相似的实体,包括内核和外 核 铸型化石:是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形成了外模和内核后,壳质全部溶解,并被后来的矿物质填充所形成的化石 3)遗迹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4)化学化石: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虽然遭受破坏未能形成化石,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仍可残留在岩石中 化石化作用定义 化石的石化作用是指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在成岩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 改造而形成化石的作用 化石化作用类型有哪些 石化作用类型:1)矿质充填作用 2)置换作用 3)碳化作用 2.古生物的分类等级由大到小分别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5界分类系统包括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3.国际命名法规-------双名法(P26)

地史古生物学考试重点复习内容(整理篇)

古生物地史学 绪论 1、古生物学地史学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以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为对象; (2)研究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理及地史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3)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史,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 (4)解决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及古地理变迁)发展史,地壳构造发展史等方面。 2、研究古生物学的意义 (1)再造地史时期中的古地理,古气候,恢复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再造古地理,古气候:依据不同的生物相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 (2)探讨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演变规律,揭示有关沉积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3)建立地质年代系统,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 第一篇古生物学 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遗体是保存的生物体本身部分,遗迹则是被保存下来的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 2、化石的形成条件 硬体部分、迅速掩藏、密封冷冻或干燥、石化作用 3、化石的保存类型 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

4、石化作用的类型 (1)矿物填充作用(2)置换作用(3)升溜作用 5、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6、指相化石 分布范围广,原地埋藏,适应性狭窄,并且能够反映某种气候特征的化石。 第二章古无脊椎动物 1、蜓壳旋壁结构的类型 致密层、透明层、疏松层、蜂巢层。 2、四射珊瑚构造类型 (1)单带型(仅有隔壁和横板) (2)双带型(具有隔壁横板和鳞板) (3)三带型(具有隔壁,横板,鳞板,及中轴或中柱) (4)泡沫型(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沫状) 3、各古生物的生存年代 蜓是灭绝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二叠纪。 小纺锤蜓:中石炭纪 六方珊瑚:泥盆纪 贵州珊瑚:早石炭纪 弓石燕: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震旦角石:中奥陶世 尖棱菊石:晚泥盆世 蝙蝠虫:晚寒武世 王冠虫:志留纪 叉笔石:奥陶纪 弓笔石:中志留纪

地史古生物答案

绪论 1.什么是古生物学,地史学?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①以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为对象, ②研究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理及地史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 ③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史,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 ④解决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及古地理变迁)发展史,地壳构造发展史等方面。 2.研究古生物学的意义? ①再造地史时期中的古地理,古气候,恢复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再造古地理,古气候:依据不同的生物相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 ②探讨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演变规律,揭示有关沉积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③建立地质年代系统,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 第一篇古生物学 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遗体是保存的生物体本身部分,遗迹则是被保存下来的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 2.化石的形成条件:a.硬体部分 b.迅速掩藏、密封冷冻或干燥 c.石化作用 化石的保存类型:a实体化石b模铸化石c遗迹化石 3.石化作用的类型 (1)矿物填充作用(2)置换作用 (3)升溜作用 4.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5.指相化石 分布范围广,原地埋藏,适应性狭窄,并且能够反映某种气候特征的化石 第二章古无脊椎动物 1.蜓壳旋壁结构的类型 致密层,透明层,疏松层,蜂巢层 2.四射珊瑚构造类型 (1)单带型(仅有隔壁和横板) (2)双带型(具有隔壁横板和鳞板) (3)三带型(具有隔壁,横板,鳞板及中轴或中柱) (4)泡沫型(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沫状)

《古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地质学与生物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地质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科学。课程内容包括:①理论古生物学,主要讲述生物分类、生命起源与生物演化和绝灭等基本理论;②门类古生物学,主要介绍各种化石的基本特征、分类与地史分布等,这对于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恢复古环境以及研究地壳的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①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构造、分类、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生物演变和环境适应,乃至生物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等; ②研究古生物的地质时间含义、古生物的兴衰与迁移、古生物地理以及古生物与能源、矿产等。 2.地史学;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包括宇宙圈)间的耦合关系;在空间上已经扩大到了全球大陆,海洋和深部岩石圈,在时间上已经追溯了40亿年左右。地史学是一门涉及了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历史性均很强的学科。 3.化石 指保存在沉积地层中,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古生物残留的有机组分。 4.标准化石 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5.实体化石 指生物的遗体或其中一部分保存为化石。可分为未变实体化石和变质实体化石。 6.遗迹化石 指古代生物生活时期在生活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如足迹、粪便、潜穴等 7.模铸化石 指古代生物遗体在沉积物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常见的有: 外模-生物外表特征保留在围岩上的印模; 内模-生物内部特征保留在围岩上的印模; 内核-生物遗体中空部分的充填物; 复形-生物遗体溶失及其内部空间的充填物; 铸形-生物遗体溶失被其它物质注入。 8.物种 物种,简称“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与其它生物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9.双名法 2. 生物的命名方法 (1)命名法规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2)学名(名称)

古生物地史学题库

古生物地史学 一、名词解释: 1.地层叠覆律:在未经变动的情况下,年代较老的地层叠覆在年代较新的地层之上。 2.生物层序律:不同的地层中生物化石各不相同,并根据相同的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于同一时代。 3.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在沉积环境连续渐变的情况下,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与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 4.层型:一个已命名的地层单位和地层界线的典型模式剖面。 5.单位层型:给一个已命名的地层单位下定义和识别一个命名的地层做标准用的一个特殊岩层序列中特定的间隔的典型剖面。 6.界线层型:给两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和识别这个界线做标准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的点。 7.磨拉石:随着褶皱山系的逐步形成,在山前凹陷和山间盆地中形成厚度巨大的山麓堆积,为砂砾岩且没有经过分选磨圆作用。 8.复理石: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其特征是厚度大,夹浅水生物化石或碎屑,由频繁互层的侧向上稳定的海相矿岩和较粗的其他沉积岩和页岩层组成层组成具有薄层的递变层理(鲍马层序),具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每一韵律层都包含由砂砾岩到泥质岩的顺序规律;单个韵律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巨大;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砂岩和粘土岩。

9.小壳动物群:埃迪卡拉纪末期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广泛分布在寒武纪最早期的梅树村组地层中。包括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腕足类。 10.EEL动物群: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蝣(Ephem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为特征代表的植物群,为湖生生物组合。 11.澄江动物群:产于云南澄江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主要发现三叶虫,水母,甲壳纲,腕足类,藻类等。 12.D-C植物群:三叠纪以天山-秦岭为界的南方以双扇厥科中的网脉蕨(Dictyophyllum)-格脉蕨(Clathropteris)植物群,代表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 13.D-B植物群:三叠纪以天山-秦岭为界的北方以莲座蕨科的拟丹尼蕨(Danaeopsis)-贝尔瑙蕨(Bernoullia)植物群,代表潮湿温带内陆环境。 14.T-P-N植物群: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双壳类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褶珠蚌(Plicatounio)-日本蚌(Nipppononaia)。 15.象州型: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沉积类型,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沉积厚度巨大。 16.南丹型: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远岸、缺氧、水体平静的海盆地沉积类型,代表较深水滞留缺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