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生大题

病生大题

病生大题
病生大题

病生大题

1. 简述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和意义。

概念: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判定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15min人工呼吸后无自主呼吸(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停止,确诊脑死亡最可靠指标。意义:(1)利于判定死亡,为法律问题提供依据(2)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3)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间和合法的依据

2.何谓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举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和休克等。

3.有哪些因素可刺激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非渗透压性刺激,即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

5.低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原因和机制:(1)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分(2)大汗后只补充水分(3)大面积烧伤(4)肾失水对机体的影响:(1)易发生休克:静脉塌陷,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2)脱水体征明显:患者皮肤弹性丧失,眼窝和婴儿囟门凹陷(3)尿量变化:早起尿量不减少,严重脱水时出现少尿(4)尿钠变化↓

6.高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原因和机制:(1)饮水不足(2)失水过多:单纯失水;失水大于失納对机体的影响:口渴感;尿少;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尿钠↓;脱水热

4.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内→低血容量性休克

5.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

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7.什么叫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哪些情况?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或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等)。

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11.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为什么会引起低钾血症?

有三类:①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因细胞外的钾进入细胞内,导致低钾血症;②钾摄入不足,摄入↓,而肾照样排K+;③钾丢失过多,是引起低钾血症的最常见的一类原因,可经肾、胃肠道、皮肤丢失过多。

16.严重高钾血症时为什么可导致心跳骤停,临床上常用什么措施对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答题要点]严重高钾血症时,因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可导致心跳骤停。临床上常可注射含Na+、Ca2+溶液以对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7.为什么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能引起心肌传导性降低?

[要点]均引起静息膜电位与阈电位之间距离减小,以致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降低→传导性↓。

18.高钾血症时为什么心肌自律性和收缩性会下降?

[答题要点]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复极化4相K+外流↑,Na+内流↓→自动除极慢而自律性↓;高钾血症时,K+浓度↑干扰Ca2+内流→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收缩性↓。

19.治疗高钾血症常采用哪些措施使血清钾浓度降低?

[答题要点]①促进K+移入细胞内,如给胰岛素、葡萄糖;②加速K+排出,如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使K+从肠道排出;经腹腔透析或血液透析排出体外。

23.急性水中毒对机体有何危害?为什么?

]引起脑水肿,大量水进入脑细胞内导致脑水肿,发生颅内高压,甚至出现脑疝引起呼吸心跳聚停。

5.试述水肿的发病机制。

[答题要点]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前者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以及淋巴回流受阻,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血管内胶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包括GFR↓和近曲小管、髓袢以及远曲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增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1.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依靠哪些脏器代偿?如何代偿?

[答题要点]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靠肺代偿来降低PaCO2 ,还靠肾代偿来增加泌H+、排出固定酸,回收NaHCO3。血液中[H+]增多时,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出CO2增多,使PaCO2降低,从而使HCO3-/H2CO3比值接近正常;血[H+]增多时,肾泌H+、产氨增多, HCO3-重吸收增多,使血浆[HCO3-]增加。

2.哪些原因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答题要点]①呼吸中枢抑制;②呼吸肌麻痹;③呼吸道阻塞;④胸廓病变;⑤肺部疾患;⑥呼吸机通气量过小。

3.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有什么改变?为什么?

[答题要点]呼吸性酸中毒严重时可出现肺性脑病,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机制:①PaCO2↑使脑脊液pH降低,发生脑细胞酸中毒;②PaCO2↑使脑细胞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

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依靠什么代偿?如何代偿?

[答题要点]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靠肾代偿,通过泌H+、泌NH4+及回收NaHCO3来代偿,使HCO3-与H2CO3比值接近正常,因为H+可增强碳酸酐酶及谷氨酰胺酶活性。

5.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发性变化与继发性变化及其原因

[答题要点]HCO3-原发性升高的原因:①经消化道、经肾丢失H+;②HCO3-过量负荷;③低钾﹑低氯;④醛固酮过多。 PaCO2继发性升高是由于肺代偿性调节,呼吸浅慢。

12.简述维持酸碱平衡的四种调节机制的特点

血液缓冲——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肺调节——作用强大,较快,仅对挥发酸调节;肾调节——作用慢而持久,可调节固定酸及HCO3-;组织细胞缓冲——作用较强,较慢13.何谓AG?测定AG对诊断酸碱失衡有何意义?

AG即阴离子间隙(anion gap),系指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

意义:①是代谢性酸中毒分类的一种依据;②在诊断混合型酸碱失衡时,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及三重失衡。

14.pH正常是否说明没有酸碱失衡?为什么?

[答题要点]pH正常可能有如下情况:①没有酸碱失衡;②代偿性酸碱失衡;③酸碱混合型失衡: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d.三重失衡。需要结合病史及其他酸碱指标作综合判断。

15.血液缓冲系统有哪几对?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对?缓冲挥发酸主要靠哪些对?

[答题要点]主要有5对:HCO3-/H2CO3,Hb-/HHb,HbO2-/HHbO2,Pr-/HPr,HPO42-/H2PO4-。最重要的有 HCO3-/ H2CO3。对挥发酸缓冲主要靠Hb-及HbO2-缓冲。

16.何谓pH值?动脉血pH值正常值是多少?测定pH值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酸碱度的指标。动脉血pH正常值是7.35~7.45,平均为7.40。pH是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pH<7.35(H+>45 nmol/L)表示酸中毒(失代偿);pH>7.45(H+<35 nmol/L )表示碱中毒(失代偿)。

17.何谓PaCO2?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PaCO2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PaCO2(动脉血CO2分压)是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重要指标。PaCO2正常值为33~46 mmHg,平均值40 mmHg。PaCO2 >46 mmHg,表示通气不足,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代谢性碱中毒;PaCO2 <33 mmHg,表示通气过度,CO2呼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代谢性酸中毒。

18.何谓标准碳酸氢盐?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其值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标准碳酸氢盐(SB)是全血在标准情况下(38℃,Hb 100%饱和,PaCO2 40mmHg 平衡)所测得的HCO3-含量,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重要指标。SB正常值为22~27 mmol/L,平均值24 mmol/L,SB<22 mmol/L,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及代偿后慢性呼吸性碱中毒;SB>27 mmol/L,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及代偿后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9.何谓实际碳酸氢盐?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其值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病人实际体温、实际PaCO2及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HCO3-含量。正常值为22~27 mmol/L,平均值24 mmol/L。AB>27 mmol/L,AB>SB,可见于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后呼吸性酸中毒;AB<22 mmol/L,AB

20.何谓缓冲碱(BB)?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BB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负离子的总和。BB正常值为45~52mmol/L,平均值48mmol/L。BB>52 mmol/L,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及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BB<45 mmol/L,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及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21.何谓碱剩余(BE)?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其值有何临床意义?

BE是在标准情况下用酸或碱将1升的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7.40时所需酸或碱的量。BE正常值为±3mmol/L。BE>+3mmol/L,表明代谢性碱中毒及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BE<-3mmol/L,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及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测定BE值常为临床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时用碱或用酸量提供依据。

24.哪些情况会导致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产生?

[答题要点]①消化道丢失HCO3-,如腹泻、肠瘘;②肾小管性酸中毒;③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使用过多;④稀HCl及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

25.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①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机制与高血钾有关;②心缩减弱,阻断肾上腺素对心脏作用:H+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影响Ca2+内流,影响肌浆网摄取和释放Ca2+;③影响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

16.酸中毒对机体影响?防治原则?

(1)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ATP生成生成减少能量不足,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增多(3)骨骼系统骨质脱钙等(4)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防治:(1)治疗原发病,结合临床表现和气血报告治疗病因(2)纠正酸中毒(3)防治低血钾和低血钙(4)谨慎补碱

17.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1)中枢系统功能障碍 GABA减少,缺氧导致(2)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3)低钾血症2.试述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及后果

[答题要点]原因:①固定酸产生和摄入过多;②肾排酸障碍;③碱丢失过多;④血钾过高;⑤含氯的成酸性制剂过量使用;⑥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后果:①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心律失常,心收缩性↓,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②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影响:中枢抑制。

8.试分析休克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机制、类型及对休克发展过程的影响

机制:休克时微循环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乳酸生成增加;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时肾排H+障碍→血中硫酸、磷酸等堆积。类型:AG增高型正常血氯性酸中毒;对休克发展过程的影响:①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微循环障碍加重,形成恶性循环;②心肌收缩力↓和心律失常→心输出量↓。

1.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

[答题要点](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2)外呼吸功能障碍(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2.贫血患者引起组织缺氧机制?

[答题要点] 贫血患者虽然氧分压正常,但毛细血管床中平均氧分压却低于正常。这是由于贫血者Hb数量减少,血氧容量降低,致使血氧含量也减少,故患者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氧分压降低较快,氧分子向组织弥散速度也很快减慢,故此类缺氧机制是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导致与组织氧分压差变小,氧弥散速度减慢引起细胞缺氧。

7.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答题要点] 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红细胞内 2,3-DPG含量、血[H+]、CO2浓度和血温。这四因素的数值上升时,均可使Hb与O2亲和力降低,以致在相同氧分压下血氧饱和度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相反,当这四因素的数值下降时,氧解离曲线左移。

9.失血性休克产生什么类型缺氧?血氧指标有何变化?

[答题要点] 失血性休克时既有大量失血又有休克,大量失血造成血液性缺氧,血氧变化有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休克造成循环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总的变化是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均降低。

18.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会发生什么类型缺氧?

(1)感染会引起严重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组织性缺氧,(2)休克导致组织低灌流,引起循环性缺氧(3)导致血氧分压降低,引起低张性缺氧

1.何谓P50?设立P50意义?它们在缺氧时有什么意义?

[答题要点]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称为P50。正常值:3.47~3.6kPa (26~27mmHg)。设立P50意义是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曲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特征,即氧分压在 1.3~8.0kPa(10~60mmHg)时曲线坡度陡直,而氧分压

9.3~13.3kPa(70~100mmHg)时坡度较平坦。

10.为什么氧疗对低张性缺氧病人效果最好?

[答题要点] 低张性缺氧其PaO2及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可增高肺泡气氧分压,使PaO2及SaO2增高,血氧含量增多,因而对组织供氧增加

3.简述应激时,泌尿系统主要变化? [答题要点]GFR↓,尿少,尿比重↑,水钠排出↓。

5.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①胃粘膜缺血;②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③酸中毒,胆汁逆流。

6.简述应激时心血管系统主要变化

[答题要点] ①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②外周阻力↑或↓; = 3 \* GB3 ③冠脉流量↑或↓;④心室纤颤阈值↓;⑤心律紊乱。

11.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分期和各期特点

[答题要点] ①警觉期为机体防疫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使机体作好充分的准备。②抵抗期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增强,防御贮备能力被消耗,对其它应激原抵抗力下降。③衰竭期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显现,应激性疾病出现,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

13.简述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答题要点]①抑制蛋白酶;②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③抗感染、抗损伤;④结合、运输功能。

1.试述应激时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基本组成单元和基本效应

[答题要点] ㈠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基本组成单元: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蓝斑为该系统的中枢位点。基本效应:①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②外周效应: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基本组成单元:室旁核、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基本效应:①中枢效应:在各种应激原的刺激下,下丘脑室旁核分泌CRH增多。CRH除刺激ACTH分泌,导致GC水平升高外,还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促进内啡肽释放。②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24.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有哪些?

(1)活性氧的作用:破坏细胞膜结构,信号分子生成异常,蛋白质失活,DNA损伤(2)钙超载:ATP生成减少,激活钙依赖性降解酶,促进活性氧生成(3)白细胞的作用:阻塞微循环,释放活性氧(4)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障碍:线粒体受损

25.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发生哪些功能和结构变化?

①心功能变化:心率失常,心肌顿抑,微血管顿抑,心肌细胞水肿,心内膜下出血,梗死

②脑功能变化:脑水肿,脑细胞坏死,兴奋性降低,抑制性氨基酸增高③肾功能变化:肾功能受损,血清及肝升高④防治:今早恢复血流,缩短缺血时间,低压低温低钙再灌注液,清除活性氧,钙拮抗剂,补充ATP

1.缺血后再灌注对机体有利还是有害?

[答题要点] 缺血后再灌注在多数情况下可使缺血的组织器官功能恢复,但有时缺血后再灌注,因缺血时间过长,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组织器官损伤加重。因此缺血后再灌注对机体既可有利也可有害,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

3.组织缺血后在再灌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组织缺血后,应尽早恢复血流,在灌注时注意灌注液须低温、低压和低流,低钙低钠。

1.缺血再灌注时活性氧增多的机制有哪些?

[答题要点]机制是:①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②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③线粒体功能障碍;④儿茶酚胺增加。⑤诱导型NOS表达增多⑥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

2.活性氧如何造成机体损伤?

自由基可造成:①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使细胞膜的脂质发生改变;②脂质、蛋白质和胶原之间的相互交联,使它们丧失活性、③DNA断裂和染色体畸变;④细胞间基质破坏。3.缺血再灌注使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答题要点] 机制是:①儿茶酚胺增多;②细胞膜通透性增加;③细胞内外钠钙(Na+-Ca2+)离子交换加强;④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均能使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

4.细胞内钙超载对机体有哪些不利?

[答题要点] 细胞内钙超载可:①促进氧自由基生成;②激活磷脂酶而促进质膜中膜磷脂水解;③使线粒体内钙过多而干扰线粒体的能量产生;④破坏细胞骨架。

5.再灌注后白细胞在再灌注损伤中起什么作用?

白细胞通过如下作用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①嵌顿、阻塞毛细血管而形成无复流现象;

②增加血管通透性;③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④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溶酶体酶。1.试述DIC的发病机制

[答题要点] DIC的发生机制包括:①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发展。②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激活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和补体系统,导致DIC。③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导致DIC。④胰蛋白酶、蛇毒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也可导致DIC。

2.简述DIC的分期和各期特点

DIC分3期:(1)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血中凝血酯酶增高导致微血栓形成,表现为高凝状态(2)消耗性低凝期:大量凝血酶产生,微血栓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凝血酶和FXIIa等激活纤溶系统,使纤溶酶产生,同时FDP形成导致纤溶和抗凝作用增强,出血非常明显。

3.DIC病人发生广泛出血的机制

①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性的减少;②继发性纤溶系统的激活;③FDP的形成;④微血管的损伤。

4.试述休克与DIC的关系

急性型DIC常伴休克,DIC与休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休克不一定合并DIC。若休克合并DIC则必然难治。 DIC不是休克难治的唯一因素。机制:广泛微血栓形成,血容量下降,血管床容量扩张,心泵功能降低

4.什么叫休克?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什么?

[答题要点]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血液灌流不足,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称为休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始动环节是: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32.试述休克缺血期特征和变化机制及临床表现

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缺血缺氧表现:微循环小血管持续收缩。关闭的毛细血管增多。毛细血管前阻力的增加大于后阻力的增加。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

迅速流入微静脉临床表现: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减少,尿少,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也可正常

变化机制:(1)交感神经兴奋(2)体液机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a受体作用使小血管收缩,b受体作用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 血管紧张素II增多,收缩小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加压素增多,促进小血管痉挛

33.试述休克淤血期特征和变化机制

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淤血性缺氧表现:前阻力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血小板聚集、WBC嵌塞,血液“泥化”,后阻力↑↑。后阻力大于前阻力。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神志淡漠,可进入昏迷;少尿;脉细速,静脉塌陷;皮肤可出现发绀、花斑

变化机制:(1)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 2 )血液流变学改变, WBC粘附嵌塞,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大于前阻力

34.试述休克微循环衰竭期特征和变化机制

特点:不灌不流,灌流停止。表现: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血细胞黏附聚集加重,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变化机制:(1)微血管麻痹性扩张(2)DIC形成

7.为什么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又称为代偿期?

[答题要点] 此期的代偿表现有:①微静脉及储血库收缩“自身输血”;②组织液返流入血管“自身输液”;③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应。其它有心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维持正常。

8.为什么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失代偿期?

[答题要点] 此期失代偿表现有: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淤滞,造成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血压进行性下降,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更加强烈兴奋;组织灌流量更低,形成恶性循环。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心脑血管失去自我调节,心脑功能障碍。

35.感染性休克导致缺氧的类型有哪些?

可引起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并发休克肺将引起乏氧性缺氧

13.休克时细胞会发生哪些损害?

[答题要点] 细胞膜的变化,离子泵功能障碍,水、Na+和Ca2+内流;线粒体变化,氧化磷酸化障碍;溶酶体的变化,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MDF形成。

14.休克时细胞有哪些代谢障碍?

供氧不足而酵解加强,能量不足而钠泵障碍,胞膜损害,局部酸中毒,线粒体损害和溶酶体变化。

15.为什么休克时可发生心功能障碍?

因冠脉流量减少,酸中毒和高血钾,心肌抑制因子,心肌内DIC,细菌毒素作用。

2.试说明休克与DIC相互关系

休克→DIC:因血液浓缩,纤维蛋白原↑而高凝,血流慢,酸中毒,外源、内源凝血系统激活;DIC→休克:因微血栓阻塞,FDP↑而血管通透性↑,出血,回心血量减少。

36. 简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代偿适应机制有。

(1)机能和代谢的代偿①心腔功能性扩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即握指Frnnk-Starling 心肌定律:“在一定限度内,心肌初长度与心肌收缩力成正比”所进行的代偿。②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儿荼本分肤增加,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性增强。(2)形态结构的代偿——心肌肥大。心肌肥大是心血管疾病时一种重要的代偿形式。心肌肥大主要是心肌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心肌纤维中的肌节增多而使心脏总的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心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功能稳定状,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代偿。

37.心力衰竭时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机制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3个机制:(1)肌浆网对Ca2+处理功能障碍,摄取能力减弱,储存量减少,释放量下降(2)心肌细胞膜Ca2+内流障碍,包括电压依赖性Ca2+通道、Na+-Ca2+交换体功能障碍,Ca2内流受阻(3)肌钙蛋白功能障碍,与Ca2+节后受阻

8. 什么是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

向心性肥大:压力负荷↑→收缩期室壁张力↑→新生肌节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室壁增厚,心腔无明显扩张;

离心性肥大:容量负荷↑→舒张期室壁张力↑→新生肌节串联性增生→肌纤维长度↑,心腔明显扩张。

40.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心力衰竭时,心肌舒张障碍的机制有:

(1)心肌收缩性降低:1.心肌细胞坏死,凋亡,成分减少;2.能量代谢障碍;3.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2)心肌舒张功能降低:1.主动舒张障碍2.心肌顺应性降低3.心肌舒张负荷减小与舒张被动阻力增大

(3)心室壁舒缩协调障碍

4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于失血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有什么?

两者都有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流减慢,但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饮心泵功能降低,血量增多,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循环充血和淤血,。而失血性休克因失血,循环血量不足,肺循环和体循环不足,回心血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可以降低,也可正常(代偿)

41.试述心力衰竭时,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和发生机制

(1)劳力性呼吸困难:轻度心衰者,在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原因是肺淤血肺水肿(2)端坐呼吸:重症心衰这,不能平卧,采取座位。原因是平卧时,下半身静脉血回流着呢更多,加速肺淤血和水肿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症心衰者,在半夜入睡中忽然气闷而惊醒,呼吸困难

11.从血流动力学考虑,心衰的临床表现有哪三大类?

①肺循环充血;②体循环淤血;③心输出量不足。

12.心衰患者为什么尿量减少?

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加上交感神经兴奋使肾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强,导致尿量减少。

1.试述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①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多由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肌受损和由维生素B1缺乏、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代谢异常所致;②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亢、慢性贫血等原因引起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动脉瓣膜狭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原因引起的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常见诱因:全身感染、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妊娠与分娩等。

2.试述心衰患者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基本机制

①与心肌收缩有关的蛋白(收缩蛋白、调节蛋白)被破坏: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细胞凋亡;②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包括能量生成障碍和能量利用障碍;③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包括肌浆网Ca2+处理功能障碍、细胞外Ca2+内流障碍、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④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4.试述心功能不全时机体有哪些心脏代偿反应和心外代偿反应?

心脏代偿反应有:①心率加快;②心脏扩张,包括紧张源性扩张和肌源性扩张;③心肌肥大,包括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

心外代偿反应有:①血容量增加;②血流量重分布;③红细胞增多;④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增强。

1.呼吸衰竭分哪几种类型?

根据PaCO2有无升高,可将呼吸衰竭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和高碳酸血症型(Ⅱ型);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呼吸衰竭;根据原发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衰竭;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5.对Ⅰ型呼衰与Ⅱ型呼衰在氧疗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题要点】Ⅰ型呼衰因只有缺氧而无CO2潴留,故可吸入较高浓度(30%-50%)的氧。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此时患者呼吸刺激来自缺氧,CO2因浓度过高已不起刺激呼吸作用,但如氧疗时给予氧浓度较高,可去除原来存在的缺氧刺激而产生呼吸停止,故一般宜吸较低浓度(<30%)的氧,如由鼻管给氧,氧流速为1-2L/min即可使给氧浓度达25%-29%,此称为低流量持续给氧

1.试述肺通气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答题要点] 肺通气障碍有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两种类型。前者的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和气胸;后者的原因有气道狭窄或阻塞,多因气道痉挛、炎症、异物或肿瘤所致。

2.阻塞性通气不足中阻塞部位不同出现的呼吸困难形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题要点] 阻塞性通气不足可分为中央性气道阻塞和外周性气道阻塞。中央性气道阻塞为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阻塞若位于胸外部位,吸气时气体流经病灶狭窄处引起压力降低,使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导致气道狭窄加重,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阻塞若位于胸内部位,呼气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而压迫气道,使气道狭窄加重,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性气道阻塞是位于内径<2mm无软骨的细支气管阻塞,细支气管与周围肺泡结构紧密相连,呼气时小气管变窄,小气道阻力大大增加,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3.产生肺内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血气变化如何?

[答题要点] 原因是①肺泡膜面积减少,见于肺不张、肺实变;②肺泡膜厚度增加,见于肺间质性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和肺纤维化等。弥散障碍时,因CO2的弥散能系数比O2大20倍,如无伴发通气障碍,只有缺氧,即PaO2降低,而无CO2潴留,即无PaCO2升高。43.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哪些酸碱紊乱?为什么

(1)呼吸性酸中毒:见于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CO2排出受限,产生高碳酸血症

(2)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低氧血症,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多

(3)呼吸性碱中毒:见于ARDS,因严重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

(4)代谢性碱中毒:常见于慢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因排出co2过多,体内代偿增加的HCO3-来不及排出

47.肺性脑病是?机制是?

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病机制: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2.何谓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答题要点] 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肾血管收缩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常见原因:休克、创伤及大手术、严重烧伤、挤压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衰、严重感染和肝肾综合征等。

3.何谓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产生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题要点] 从肾盏到尿道外口的尿路急性梗阻所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常见原因是泌尿道结石和泌尿道周围肿物压迫等。

4.何谓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急性肾性肾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病变产生的急性肾衰竭,又称器质性肾衰。

常见原因:(1)持续肾缺血(2)急性肾中毒(重金属、有机溶媒、药物、生理性毒素等)(3)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对肾小管的阻塞(不同型输血、挤压伤等)(4)急性肾实质性疾病(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5.何谓慢性肾衰竭?根据其发展进程怎样进行分期?

[答题要点] 任何肾疾患,进行性破坏肾单位,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能排出代谢性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而出现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根据其发病进程可分为代偿期和非代偿期,而非代偿期又可进一步分为肾功能不全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三期。

6.何谓多尿?慢性肾衰为什么会产生多尿?

[答题要点] 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称为多尿。慢性肾衰出现多尿的机制是:(1)残留肾单位滤过的原尿多,流速快,未能及时重吸收。(2)原尿中溶质多,产生渗透性利尿。(3)髓质间质高渗区破坏,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

7.何谓低渗尿?出现低渗尿有何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 尿液相对密度降低,最高只能达到1.020时,称为低渗尿。其临床意义说明肾浓缩能力减退,但稀释功能仍正常。

8.何谓等渗尿?患者出现等渗尿说明什么问题?

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10左右,渗透压为266~300mmol/L,称为等渗尿。说明肾小管有器质性损伤,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均已丧失。

1.试述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少尿的发病机制

①肾缺血。如肾灌流压下降、肾血管收缩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②肾小管阻塞。如因异型输血、挤压综合征、磺胺结晶等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阻塞肾小管管腔;③肾小管原尿反流。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质,引起间质水肿,进一步压迫肾小管和毛细血管;④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因系膜细胞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和超滤系数降低,致使GFR↓。

55.论述急性肾衰少尿期的机体主要变化

主要是少尿无尿成分异常内环境紊乱

(1)少尿无尿成分变化:尿Na升高,有管型,蛋白质以及多种细胞

(2)水中毒:由于排水少,内生水多,输液过多导致。会出现浮肿,肺水肿,脑水肿,心功能不全

(3)氮质血症: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在体内积蓄

(4)高钾血症:尿量减少,肾小管受损,导致排K减少,可导致心律失常等

(5)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分泌H,NH3减少,HCO3-重吸收减少,GFR降低

7.以体液因子甲状旁腺素为例说明慢性肾衰发病的矫枉失衡学说。

GRF早期由于GRF↓→血磷↑→血钙↓→PTH分泌↑→肾排磷↑→血磷↓至正常。随着肾单位和GFR的进行性↓→血磷滤过严重↓→血磷↑,血钙↓→继发性PTH分泌↑

→也不能使血磷充分析出→血磷↑

→溶骨作用↑→骨磷释放→血磷↑

肾性骨营养不良,皮肤瘙痒

以上病理变化形成物质循环。这时过多分泌的PTH不仅不能“矫枉”,而且对机体也成为一种毒性物质→新的失衡→机体进一步损害,肾衰竭表现更严重。此即矫枉失衡的具体解释。

8.慢性肾衰竭患者尿液有哪些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些改变?

[答题要点]

早期:多尿、夜尿机制:残存肾单位代偿,渗透性利尿。

晚期:少尿机制:残存肾单位太少。

尿比重变化:低渗尿机制:早期浓缩功能下降,稀释功能正常

等渗尿机制:随着病情发展,浓缩与稀释功能均丧失

尿成分变化:蛋白质(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机制:肾小球滤过膜通道通透性增加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血尿(尿中有红细胞中);脓尿(尿中有大量变性的白细胞)

56.举例说明矫枉失衡学说

例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排磷减少使血磷增高和血钙降低,后者刺激PTH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可促进肾排磷和重吸收钙,以纠正钙磷失衡,但当肾小球滤过基督减少时,PTH不能促进肾排磷,血PTH过高引起新的失衡,导致骨脱钙和软组织钙盐沉着而受损。

57.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可引起什么后果?这些后果发病的机制是什么?

(1)肾性高血压;机制;1.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心排血量增多2.肾素分血管紧张素泌增多,阻力大、3.肾脏合成PGE2,PGA2等扩血管物质物质减少(2)肾性骨营养不良;机制;1.高磷,低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VitD3活化障碍、3.酸中毒(3)肾性贫血:机制;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毒性物质对骨髓造血的抑制3.毒性物质对血小板功能障碍4.毒性物质使红细胞破坏加速5.毒性物质对肠道吸收造血原料的抑制

58.简述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机制;1.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心排血量增多2.肾素分血管紧张素泌增多,阻力大、3.肾脏合成PGE2,PGA2等扩血管物质物质减少

60.急性肾衰竭机制?

1.肾小球因素:少尿发生的关键是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降低。肾血流减少和肾小球病变均可导致GFR降低。

(1)肾缺血:主要是由于肾灌注压下降、肾血管收缩、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肾血管内凝血引起。

(2)各种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膜受累,滤过面积减少,也可导致GFR降低。

2.肾小管因素:

(1)肾小管阻塞:临床上可见于异型输血、挤压综合征等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2)原尿回漏:原尿经受损的肾小管管壁处返漏入间质,可直接造成尿量减少,还可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使囊内压升高,GFR减少,出现少尿。

3.肾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1)受损细胞:包括肾小管细胞和内皮细胞。

(2)细胞损伤的机制:代谢障碍和膜转运破坏是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的主要机制。包括:①ATP合成减少和离子泵失灵;②自由基增多;③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④磷脂酶活性增高;

⑤细胞骨架结构改变;⑥细胞凋亡激活。

(3)细胞增生与修复的机制:①缺血缺氧的基因调节反应。通过上调或下调相关基因,进而扩张血管和清除毒物等而修复组织;②产生并激活应激蛋白;③多种生长因子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促进细胞增生和组织修复;④细胞骨架与小管结构的重建。

69.少尿、无尿产生机制?

(1)肾前性急性肾衰: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上升→少尿、内环境絮乱。(2)肾后性急性肾衰:尿路阻塞→肾小球囊内压增高→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少尿无尿、内环境絮乱。(3)肾性急性肾衰:①急性肾小管坏死②急性肾实质疾病。

71.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机制和表现有何不同?

1.一氧化碳中毒: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高于氧气,接合形成HbCO,不能与氧气接合,还可抑制红细胞糖酵解。HbCO含量在10%-20%出现头疼乏力眩晕恶心呕吐;50%出现痉挛呼吸困难、昏迷死亡,皮肤黏膜樱桃红色。

2.亚硝酸中毒:可使血红素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HbFe3+OH。其中三价铁与羟基结合牢固,失去了结合氧能力,导致缺氧。当含量超过10%可出现缺氧表现,30%-50%出现全身青紫、头疼、精神恍惚、意识不清、昏迷。当高铁血红蛋白达到15g/L出现皮肤黏膜咖啡色的肠源性发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题 1、细胞学检查 2。尸体解剖 3.活体组织检查 二、填空题 1.病理学主要从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与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得规律。 2.任何疾病者有、与 得改变,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就是连接与之间得桥 梁学科。 4、病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等,其中临床上最常用得就是。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得任务就是研究疾病得 A、临床表现 B。诊断与鉴别诊断 C、防治措施 D、流行病学特点 E。发生与发展规律 2、病理生理学研究重点就是疾病过程中得 A、形态结构改变B。功能代谢改变 C。症状与体征改变 D、生命体征改变 E. 神经、内分泌改变 3。某男,60岁,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3cm大小边缘高起得溃疡,您认为确诊得方法就是 A. 细胞学检查B。活体组织检查 C、X线钡餐检查 D。大便化验 E。胃液分析 4。送检得病理标本宜用多少浓度得甲醛液固定? A、10% B. 20% C。50% D。75%E、 95% 5。多种疾病过程中共同得、成套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得变化称为 A、病理状态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病理变化 E。病理联系 6。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得检查方法就是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 C、电镜检查 D、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 血液学检查 7。目前,病理生理学最主要得研究方法就是 A、动物实验 B。临床实验 C. 细胞学检查 D、流行病学调查 E. 活体组织检查 8。对病理学得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得学说就是 A. 液体病理学说 B、器官病理学 C。细胞病理学 D、免疫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大题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七、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答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答题要点]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答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论述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3.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题要点]①19世纪已有实验病理学的诞生,已认识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②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七、简答题 1.举例阐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遗传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直接引起疾病遗传因素,如血友病;②遗传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损害胎儿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 2.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 [答题要点]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3.什么是疾病?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举例:以感冒为例,它常发生在机体疲劳、受凉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对机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加强等抗损伤反应,临床上出现咽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病生自测题

休克与DIC自测题 1.DIC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表现为E A.血液凝固性增高B.血液凝固性降低 C.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同时发生 D.血液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血液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2.引起DIC的最常见的基础性疾病是A A.感染性疾病 B.宫内死胎 C.大面积烧伤D.胰腺癌E.器官移植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触发是由于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出的TF与下列哪一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E A.凝血因子Ⅹ B.凝血因子Ⅸ C.凝血因子Ⅺ D.凝血因子ⅧE.凝血因子Ⅶ 4.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是通过活化D A.凝血酶原B.维蛋白原C.钙离子 D.Ⅻ因子E.组织因子 5.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是C A.组织凝血因子大量入血 B.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C.凝血酶生成增加 D.纤溶酶原激活物生成增加E.凝血因子Ⅴ的激活 6.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诱发DIC的机制是A A.机体抗血栓形成能力降低 B.激活凝血酶原 C.激活纤维蛋白原 D.继发细菌感染E.增加组织因子的释放 7.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血管内凝血抑制成分是 D: A.AT-ⅢB.蛋白S ( PS ) C.蛋白C ( PC ) D.血栓调节蛋白( TM ) E.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 8.急性DIC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显著减少,其中变化最为突出的是D: A.凝血因子ⅫB.凝血因子Ⅹ C.凝血酶原D.纤维蛋白原E.钙离子9.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密切?C A.凝血因子Ⅻ的被激活 B.抗凝血酶物质增加 C.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纤溶活性增强D.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E.血管通透性增高 10.子宫、肺等脏器手术或损伤出血导致原发性纤溶亢进时,以下哪项实验室检查是不正确的?E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C.凝血酶时间延长 D.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 E.D-二聚体增高 11.DIC产生的贫血属于C A.中毒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12.华-佛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是B A、肾上腺急性缺血坏死 B.肾上腺皮质出血性坏死C.肾上腺髓质出血性坏死 D.肾上腺血管栓塞 E.肾上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3.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B 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 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14.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D

【病生历年大题 】

病理生理学历年大题整辑 简答(6*4),论述四选三,10*3 下划线表示反复考察的题目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1.(07)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详见书P56/(四)对机体影响 答:A.心血管系统改变 1)室性心律失常,与血钾升高密切相关,严重的高血钾可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2)心肌收缩力降低 3)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B.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障碍,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 C.骨骼系统改变,影响骨骼发育,延迟小儿生长,在成人可致骨软化症 2.(09)最易引起失液性休克的脱水类型及其机制 详见书P21/(一)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答:最易引起失液性休克的脱水类型是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其机制为肾内外丢失大量液体或者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不当。 A.经肾脏丢失 1)长期使用排钠利尿剂 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3)肾实质性病变 4)肾小管酸中毒 B.肾外丢失 1)经消化道失液 2)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 3)经皮肤丢失 3.(06)血管内外液体平衡失调引起水肿机制 详见书P26/(一)水肿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答:这种平衡主要受制于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和淋巴回流等多个因素,上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将会引发水肿。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淋巴回流受阻

?细胞凋亡 4.(06)(07)(08)(09)比较细胞凋亡与坏死区别 ? 3)核酸及染色体破坏 B.钙超载引起…… 1)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2)加重酸中毒 3)破坏细胞膜/器 4)线粒体功能障碍 5)激活其他酶活性 C.白细胞激活引起…… 1)微血管损伤,致使其内血液流变学改变,口径改变,通透性↑↑

口腔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一

口腔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 1?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的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2?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冠端构成 龈沟底。 3?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 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皮,由结合上皮的冠方延伸至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鳞上皮,有上皮钉突但无里层和角化层。 4?生物学宽度:通常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2.04mm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 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 1.07mm。 5?龈牙结合部:是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结合上 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到进一步加强。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的贴附于牙面。 6?上皮再附着:若将牙龈连同结合上皮一同切除,则口腔表面上皮可向牙面爬行生长,重新分化出结合上皮,并分泌基底膜物质,重新形成上皮附着,其结构与原始结构一样,即上皮再附着,可出现于牙釉质、牙骨质或牙本质表面。 7 ?生理性近中移动:当牙主动萌出完成,处于功能性咬合位置时,牙的邻面接触区可因长期的磨耗而变扁平,牙的前后径变窄,牙在咬合力作用下趋向于近中移动。 8?骨开窗:牙的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者舌侧,该侧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致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或者牙龈组织相连;如果呈V 型缺损,称为骨开裂。 9?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10?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额细菌性群体。 11? 牙菌斑: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三基血液系统疾病 自测题 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1.4 血液系统疾病 基本知识问答 1.缺铁性贫血病人实验室检查有哪些主要改变? (1)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红系中以早、中幼红细胞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3)骨髓铁染色:骨髓涂片铁染色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4)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转蛋白饱和度降低。 (5)血清铁蛋白的浓度降低。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2.小细胞性贫血见于哪些疾病? ①铁粒细胞性贫血。②海洋性贫血。③慢性病性贫血。④转铁蛋白缺乏症。 3.诊断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方法? (1)提示血管内溶血的检查:①游离血红蛋白增高。②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③血红蛋白尿。 ④含铁血黄素尿。 (2)提示血管外溶血的检查:①总胆红素增高,以血游离的胆红素增高为主。②24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3)提示骨髓代偿增生的实验室检查:①网织红细胞增多。②周围血中可见幼稚血红细胞,常见晚幼红细胞,严重溶血可见幼粒细胞。③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4)提示红细胞有缺陷、寿命短的实验室检查:①红细胞形态改变,出现畸形红细胞。②红细胞吞噬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③海因小体。④红细胞渗透脆性。⑤红细胞寿命缩短。 4.试述Coombs试验和Ham试验的临床意义o Coomb,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其阳性是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Ham试验即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亦称酸溶血试验),是确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重要依据。 5.试述脾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 ①脾脏肿大,肋下未扪及者B超检查可供参考。②外周血细胞减少,其中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单一或同时减少。③增生性骨髓象。④脾切除后可使外周血象接近或恢复正常。 6.试述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的指征。 脾功能亢进脾切除的指征:①脾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严重溶血性贫血。③相当程度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7.再生障碍贫血须与哪些疾病鉴别? 再生障碍性贫血须与下列疾病鉴别: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③Fanconi贫血。④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⑥急性白血病。⑦恶性组织细胞病。 8.试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传染病大题(华农考试,不看后悔)

一、畜禽场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 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防疫工作基本内容:在做防疫工作时,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4个方面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可分为如下两方面。 1、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 ②拟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工作。 ③定期杀虫、灭鼠、防鸟,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④认真贯彻落实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验等各项工作,以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⑤各地兽医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动物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计划的进行消灭和控制,并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①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临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②迅速隔离患病动物,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若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等,应采取封锁等综合性措施。 ③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和合理的治疗。 ④严格处理死亡动物和被淘汰的患病动物。 二、如何以三个基本环节理论为指导,试述如何预防和控制家畜传染病? 形成家畜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因此,预防和控制家畜传染病,就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 1、消灭传染源 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实施隔离、封锁和监测,追查疫源,紧急扑灭。 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定期检疫和临时检疫,从而进一步控制传染源。 ③严格处理和扑灭传染源:病死畜禽火化、深埋;隐性带毒者,隔离、治疗、再检疫;加强可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严禁出售病畜;患有人畜共患病的饲养员应更换岗位。 2、切断传播途径 ①消毒、杀虫、灭鼠等消灭病原体,消除外界环境中的传播因素,阻止疫病的蔓延。 ②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3、保护易感畜群 ①非特异性措施:良好的饲养环境、全价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兽医卫生

传染病试题、答案

薛津卫生院传染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 B、3 C、4 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种: A、35 B、39 C、7 D、40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机制得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它就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得任务就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得本质,为疾病得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就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得共同得、成套得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得异常变化。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 A.观察疾病得发生、发展过程得学科。 B.探明疾病得发生机制与规律得学科. C。研究疾病得功能、代谢变化得学科。 D。描述疾病得经过与转归得学科。 答案:(B)。 2.病理生理学得最根本任务就是 A.观察疾病时机体得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就是如何发生发展得。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得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得表现.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 A、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得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得学科. C、研究疾病得发生机制与规律得学科。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 2.基本病理过程就是 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得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得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得共同规律. 答案:(A、C) 四。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得最终目标就是明确疾病发生得可能机制。 答案:(×) 2.基本病理过程就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得过程。

答案:(×) 五.问答题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 答案要点: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学科得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得发展。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得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得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得理论、方法。作为一名医学生学好病理生理学得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掌握基础学科得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基础学科得新进展。 在临床各科得医疗实践中,往往都有或都会不断出现迫切需要解决得病理生理学问题,诸如疾病原因与条件得探索,发病机制得阐明,诊疗与预防措施得改进等。病理生理学得发展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得提高。作为医学生学习与掌握病理生理学得理论与方法,也就是学好临床各科课程得先决条件之一. 作为一名医术精湛得临床医生,必须掌握本学科与邻近学科得基本理论,并且应用这些理论,通过科学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中出现得各种变化,不断提高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得能力.必须自觉地以辨证唯物主义得宇宙观与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得最根本得法则,即对立统一得法则去研究疾病中出现得各种问题,惟有这样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才能避免机械地片面地理解疾病,才能避免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医务人员得哲学修养决定着医生得业务能力与诊治疾病得水平。因为医生得专业水平一般由①业务知识、②临床经验、③诊疗设备、④逻辑思维等四个方面因素决定,而其中最后一条就是至 关重要得。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健康(health): 答案: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就是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就是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得机体代谢、功能、结构得损伤,以及机体得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做斗争得过程。临床上可以出现不同得症状与体征,同时机体与外环境间得协调发生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

病生名解大题题库

名词解释 stress应激1111 auto blood transfusio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再灌注1111111111 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多器官衰竭证111111111 trade off 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11111111111 肝功能不全11 Fever发热11111111 Hyperthermia高热 内生致热原 Hypoxia缺氧111111111 Isotonic hypoxemia 低张性缺氧1111 血液性缺氧1111 DIC(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11111 Auto fluid perfusion自身输液11 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病理过程11111 Edema水肿111 hypernatremia高钠血症 CARS no flow phenomenon 高渗性脱水111 低渗性脱水 2、反常性碱性尿1111 3.反常性酸性尿111 4、疾病 8、急性肾衰11 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死腔样通气111 anion gap阴离子间隙1111111 发病学111 myocardial stunning心肌顿抑11111111 5.限制性通气不足 血氧容量 功能性障碍 脑死亡 超极化阻滞11 去极化阻滞 健康1 呼吸性酸中毒, 钙超载 钙反常 球-管失衡; 心源性休克;

功能性分流1111 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111 等压点11 无复流现象11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11 4.离心性心肌肥大 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11 5.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1 问答 休克 1.What are the changes of microcircul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hock?Please explain the mechanisms of the compensation.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点及机制,代偿意义是什么?11111111 4。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和临床表现? 休克一期微循环血流特点及机制 简述休克1期微循环特点和机制代偿反应(14) 3、休克一期微循环变化及代偿意义。11 1.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特点和代偿机制 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为什么也被称为休克代偿期?(10‘) 4.休克失血性缺血期的微循环特点及代偿意义 1、失血性休克的早期代偿机制8' 2.失血性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机制。(10分) 3、休克II期微循环的变化与机制?10分11 2.失血性休克2期的微循环变化与发生的机制 1、为什么低灌注比低血压更能反映休克的本质? 2,、为什么非心源性休克晚期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2.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会发生哪些类型缺氧? (10分) 3.休克代偿的意义 1 shock 1 stage 机制 1、休克缺血缺氧期腹腔脏器微循环出现什么病生过程及代偿意义? 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及代偿意义 2.What kind of hypoxia could happen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bleeding and why? 1.试以外伤引起大出血为例说明发病学中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的规律。(10分) 、简述MODS的发病机制 心衰 3.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dysfunction in the heart failure? 3 心肌收缩的coupling 机制 2、酸中毒对心肌偶联收缩(下降原因)的影响机制(简述酸中毒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藕联障碍的机制)11111111111 简述酸中毒对心肌兴奋偶联的影响(10) 1.从兴奋-收缩耦联的角度分析ATP严重不足导致心肌舒缩性下降的机制。(10’)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 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 加强皮肤护理 B.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C. 对症治疗 D. 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 E. 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D. 限期控制的传染病 E. 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 1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肠毒素 D. 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 神经毒素 1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 A. 内毒素所致DIC B. 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 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

生理学自测试题呼吸系统疾病自测题

生理学自测试题,呼吸系统疾病自测题 3、氢化可的松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血糖 B、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C、减少体内水的排出 D、减少血小板和红细胞 E、激活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答案:B 4、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滤过膜的通过性 C、血液中葡萄糖 D、抗利尿激素 E、醛固酮 答案:A 5、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Rh型 答案:D 6、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储Ca2+少 C、心肌有自律性,呈自动节律收缩 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答案:D 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减低 D、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减少 E、肾脏排钠量减少 答案:E 8、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肠液 答案:D 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囊内压降低 答案:C 10、切除狗的肾上腺皮质,出现 A、血容量↓,血钠↓,尿钾↑ B、血容量↓,血钠↑,尿钾↑ C、血容量↓,血钠↑,尿钾↓ D、血容量↑,血钠↓,尿钾↑ E、血容量↓,血钠↓,尿钾↓ 答案:E 11、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化,与何激素有关 A、甲状腺激素 B、孕激素 C、雌激素 D、催乳素 E、ACTH 答案:B 12、机体保钠的主要激素是 A、醛固酮 B、氢化可的松 C、ACTH D、生长素 E、ADH 答案:A 13、下列哪种属于类固醇激素

病生50道大题

病生50道大题 1.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2. 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有哪些? 3. 举例说明疾病的损伤与抗损伤现象。 4. 如何区别脑死亡与植物人? 5. 简述水钠代谢异常的分类。 6. 哪种类型脱水易引起休克?为什么? 7. 常见的低钾血症病因有哪些? 8. 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影响有何异同? 9. 试述反常性酸性尿的产生机制。 10. 试述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机制。 11. 简述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2. 试述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病机制。 13. 简述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步骤。 14. 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比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更危险? 15. ? 16. 17. 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18. ? 19. 简述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的特点。 20. 21. 22. 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变化及其机制是怎样的? 23. 对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4. 以内毒素为例说明引起发热的基本机制。 25. 诱发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6. 试述DIC的发生机制。

27. 简述DIC的临床分期及其特点。 28. 简述急性DIC导致休克的机制。 29. 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其发生机制如何? 30. 为什么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病人易发生DIC? 31. 试阐明休克与DIC的相互关系。 32. 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补液原则及其理由。 33. 试述休克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 34. 简述休克的分期、各期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主要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35. 为什么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不降低?试述其机制。 36. 37. 试述心衰的发生机制。 38. 试述心功能不全的心内代偿方式。 39. 简述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40. 简述其发生机制。 41. 简述其降低的主要原因。 42. 43. 呼吸衰竭在氧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44. 简述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45. 试述呼吸衰竭致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 46. 血流比例失调可表现为几种形式?可见于哪些情况?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是什么? 47.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机制。 48. 肝功能严重障碍者需灌肠时应选何种灌肠液? 49. ? 50. 51. 52. 5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何易发生骨折?试述其机制? 54. 试以钙磷代谢为例阐述矫枉失衡学说。 55. 为什么临床上对急性功能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器质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衰竭需加以鉴别,两者如何鉴别? 56.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产生多尿的机制有何不同。

牙周病相关知识

牙周病相关知识 【概述】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患者并非所有这些组织都同时患病,视局部炎症的轻重及范围,实际上牙周病可分为龈炎和牙周炎二大类。牙周病的病因大多由于局部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所致,部分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机体防R 机能缺陷、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结核、肾病、遗传等。各组年龄均可发病。性别无显著差别。 【诊断】 1.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 2.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 3.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现象。 【治疗措施】 1.去除局部不良刺激因素,清除牙结石及菌斑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2.较严重的牙周炎可行龈翻瓣术,龈增生过度者可行增生龈切除术。 3.抗生素治疗。

4.中药治疗。 5.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和保健。 对于牙周病的用药治疗问题主要是针对急性炎症期间,通过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来控制炎症的发展及改善症状,在炎症得到控制后更重要的处理是进行局部治疗,例如彻底清除牙垢,牙石或拆除不良修复体,这样既治标又治本。如果由全身性疾病所致,应由有关专科用药配合治疗。 【临床表现】 1.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和龈乳头变圆纯,光亮,点彩消失,龈质粉软脆弱,缺乏弹性,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存在。 2.牙周炎除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不同程度松动,X光照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 【辅助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 2.一般摄片检查 3.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 【预后】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3.未愈:症状及体征未改善。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doczj.com/doc/283232359.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答案:(B). 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 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D.描述疾病的表现。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 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答案:(A、C) 1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四.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答案:(×)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答案:(×) 五.问答题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一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