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商周的美术

夏商周的美术

夏商周的美术
夏商周的美术

第二讲:第二讲:夏商周的美术(约公元前21世纪——221年BC)

一、青铜艺术——狞厉之美

夏商周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社会需要的增加,美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这个阶段,各类美术尚未充分展开,代表这一时代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的反映在青铜艺术上。青铜艺术是雕塑、绘画以致书法等美术的综合体。

1、青铜器的造型

烹饪器:鼎、鬲、釜、甗等

食器:簋、盂、豆、盨、簠、敦、匕等

酒器:爵、斝、角、杯、觚、兕觥、盉、尊、彝、斗、瓿等

水器:鉴、匜、盘、盂等

兵器:戈、矛、钺、胄等

乐器:钟、罄、铙、鎛、钲、鼓等

杂器:家具、灯具、贮贝器、面具、随件等

2、青铜器的制作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A、石范

B、陶范

C、失蜡法:

3、青铜器是如何反应奴隶制的:

A、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

B、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利。

C、当时的酷刑被雕铸在青铜器上,史称刑鼎。

D、铸造青铜礼器前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也体现了政治统治的内容。

4、青铜器时代风格的转变:

A、商初——育成期——壁薄、粗糙——单层花纹,装饰少

B、商末周初——鼎盛期——铜质优良、形体大、制作精——两三层花纹,形象狰狞、恐怖

C、周中晚——转变期——器型减少,制作简陋——几何纹渐多,铭文大量出现

D、春秋——更新期——器型多样、不受束缚——装饰华美、构思新奇

E、战国——衰落期——开始转向金属器皿(如加金银)——表现社会重大事件

5、青铜纹饰

青铜纹饰的表现对象极其广泛,但大都是一些完全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象征着对鬼神的崇拜。《左传》载,夏朝“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在青铜纹饰中,神与鬼、灵异与鬼魅是杂糅并存的,目的是让人们理智的加以判断和识别,以有效的推行奴隶社会的道德观念。于是把各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艺术,经过集中、整理和加工,使之更加端重、和谐、严谨,强调其自身的神圣任务。它们都突出指向一种超出世间的权威神力和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其呈现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但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神秘中,却积淀有一种深沉的历史力量。而这正是那个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的青铜时代气质的显现。

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鴞纹、象纹、蝉纹、回纹、龟纹、鱼纹、蟠螭纹、蟠虺纹等

二、象形文字及其绘画意义

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以“象形”为本源的符号。“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强的模拟写实。其本身的形象、结体、笔画及单字的连缀组合,都具有独特的装饰美、结构美、意象美和结构韵律美。其形式法则一直为绘画提供营养和力量,构成了古人所津津乐道的“书画同源”之说。

但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很多汉字还浓缩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包含中国人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说,“象形”中已蕴含有“指事”、“会意”的成分。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与功能。正所谓“隐隐然其实有形”,故而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汉字中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和历史。

三、商周陶瓷工艺

1、灰陶、红陶

2、白陶:

代表当时制陶工艺最高水平。

3、原始瓷器: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原始瓷器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一种用含铁量在2%左右的粘土成型,经过人工施釉,有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青釉制品。因工艺原始,现国内外陶瓷界多数人已同意用“原始瓷器”命名,但也有少数人仍沿用“釉陶”,国外亦有称为炻器的。器物大多是尊、罍、簋、壶、匜、盂、豆、罐、鼎、杯等盛器,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礼器。

4、印纹陶:

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其纹饰初出于加固陶坯的目的,器物多留有布纹、席纹、绳纹的痕迹,后渐趋丰富、精美,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

5、彩绘陶:

彩陶是在陶胎上画好花再进行烧制,而彩绘陶则是在烧成了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主要用于明器。

四、商周玉石雕刻

商周时期,人们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因此玉佩饰与礼器的数量很多。

五、商周牙骨雕

六、商周染织工艺

七、商周玻璃工艺

八、商周金银器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徐昌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曲院风荷》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2d3072233.html,/ldbt/xianqin.htm

中国书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2d3072233.html,/lidai/index.html

(约公元前21世纪——221年BC)

一、青铜艺术——狞厉之美

夏商周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社会需要的增加,美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这个阶段,各类美术尚未充分展开,代表这一时代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的反映在青铜艺术上。青铜艺术是雕塑、绘画以致书法等美术的综合体。

1、青铜器的造型

烹饪器:鼎、鬲、釜、甗等

食器:簋、盂、豆、盨、簠、敦、匕等

酒器:爵、斝、角、杯、觚、兕觥、盉、尊、彝、斗、瓿等

水器:鉴、匜、盘、盂等

兵器:戈、矛、钺、胄等

乐器:钟、罄、铙、鎛、钲、鼓等

杂器:家具、灯具、贮贝器、面具、随件等

2、青铜器的制作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A、石范

B、陶范

C、失蜡法:

3、青铜器是如何反应奴隶制的:

A、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

B、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利。

C、当时的酷刑被雕铸在青铜器上,史称刑鼎。

D、铸造青铜礼器前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也体现了政治统治的内容。

4、青铜器时代风格的转变:

A、商初——育成期——壁薄、粗糙——单层花纹,装饰少

B、商末周初——鼎盛期——铜质优良、形体大、制作精——两三层花纹,形象狰狞、恐怖

C、周中晚——转变期——器型减少,制作简陋——几何纹渐多,铭文大量出现

D、春秋——更新期——器型多样、不受束缚——装饰华美、构思新奇

E、战国——衰落期——开始转向金属器皿(如加金银)——表现社会重大事件

5、青铜纹饰

青铜纹饰的表现对象极其广泛,但大都是一些完全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象征着对鬼神的崇拜。《左传》载,夏朝“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在青铜纹饰中,神与鬼、灵异与鬼魅是杂糅并存的,目的是让人们理智的加以判断和识别,以有效的推行奴隶社会的道德观念。于是把各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艺术,经过集中、整理和加工,使之更加端重、和谐、严谨,强调其自身的神圣任务。它们都突出指向一种超出世间的权威神力和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其呈现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但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神秘中,却积淀有一种深沉的历史力量。而这正是那个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的青铜时代气质的显现。

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鴞纹、象纹、蝉纹、回纹、龟纹、鱼纹、蟠螭纹、蟠虺纹等

二、象形文字及其绘画意义

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以“象形”为本源的符号。“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强的模拟写实。其本身的形象、结体、笔画及单字的连缀组合,都具有独特的装饰美、结构美、意象美和结构韵律美。其形式法则一直为绘画提供营养和力量,构成了古人所津津乐道的“书画同源”之说。

但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很多汉字还浓缩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包含中国人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说,“象形”中已蕴含有“指事”、“会意”的成分。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与功能。正所谓“隐隐然其实有形”,故而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汉字中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和历史。

三、商周陶瓷工艺

1、灰陶、红陶

2、白陶:

代表当时制陶工艺最高水平。

3、原始瓷器: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原始瓷器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一种用含铁量在2%左右的粘土成型,经过人工施釉,有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青釉制品。因工艺原始,现国内外陶瓷界多数人已同意用“原始瓷器”命名,但也有少数人仍沿用“釉陶”,国外亦有称为炻器的。器物大多是尊、罍、簋、壶、匜、盂、豆、罐、鼎、杯等盛器,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礼器。

4、印纹陶:

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其纹饰初出于加固陶坯的目的,器物多留有布纹、席纹、绳纹的痕迹,后渐趋丰富、精美,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

5、彩绘陶:

彩陶是在陶胎上画好花再进行烧制,而彩绘陶则是在烧成了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主要用于明器。

四、商周玉石雕刻

商周时期,人们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因此玉佩饰与礼器的数量很多。

五、商周牙骨雕

六、商周染织工艺

七、商周玻璃工艺

八、商周金银器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徐昌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曲院风荷》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2d3072233.html,/ldbt/xianqin.htm

中国书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2d3072233.html,/lidai/index.html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1.什么是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些品种? 答:(1)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称青铜。 (2)三代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其形制名称多为今人所不熟悉。依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类。 2.试述夏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答:(1)夏代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装饰花纹也很少。 (2)商代青铜器品种增多,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罍、尊、卣等诸多品种。以铸鼎最为突出,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具有非凡的气势。装饰纹样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云雷纹。商代青铜器有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青铜器胎壁薄,造型规整,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风格简洁疏朗,以河南郑州二里冈和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为代表。后期青铜器形制凝重,装饰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威严、狞厉和神秘的特色,以河南安阳殷墟、安徽阜南、湖南宁乡、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出土的为代表。 (3)周代青铜器器型进一步增多,鼎、尊、卣等器下腹部膨出,有倾垂的特点。纹饰流行饕餮纹、夔纹、不分尾鸟纹、蚕纹、乳钉纹等。不少器物有突起的扉棱和大角兽首作装

饰,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铭文开始逐渐增多。从周穆王前后的西周中期起,酒器明显减少,组合性的鼎与簋多见。鼎的柱足演变为蹄足,鼎腹呈长方扁形;簋多鼓腹有盖。盘、匜、壶等新器种出现。造型风格趋向典雅和简朴。 3.列出商周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并分析其装饰意匠。 答:(1)商周青铜器纹饰 ①商朝前期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纹饰以动物纹为主,如饕餮、夔龙等纹样,如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朝中后期尤其是迁殷后,开始出现双层装饰。兽面纹下面出现了回纹。 ②到了周代,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等几何纹样。纹饰较前有很大变化,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式展开的蟠螭纹。 (2)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意匠 ①商代以狞厉怪异的动物纹饰为主,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在青铜器上用狞厉怪异的纹饰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此外,也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饕餮纹,其意在于号召节俭,劝贪婪。 ②周代,纹饰更为复杂,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

夏商周的美术

第二讲:第二讲:夏商周的美术(约公元前21世纪——221年BC) 一、青铜艺术——狞厉之美 夏商周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社会需要的增加,美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这个阶段,各类美术尚未充分展开,代表这一时代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的反映在青铜艺术上。青铜艺术是雕塑、绘画以致书法等美术的综合体。 1、青铜器的造型 烹饪器:鼎、鬲、釜、甗等 食器:簋、盂、豆、盨、簠、敦、匕等 酒器:爵、斝、角、杯、觚、兕觥、盉、尊、彝、斗、瓿等 水器:鉴、匜、盘、盂等 兵器:戈、矛、钺、胄等 乐器:钟、罄、铙、鎛、钲、鼓等 杂器:家具、灯具、贮贝器、面具、随件等 2、青铜器的制作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A、石范 B、陶范 C、失蜡法: 3、青铜器是如何反应奴隶制的: A、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 B、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利。 C、当时的酷刑被雕铸在青铜器上,史称刑鼎。 D、铸造青铜礼器前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也体现了政治统治的内容。 4、青铜器时代风格的转变:

A、商初——育成期——壁薄、粗糙——单层花纹,装饰少 B、商末周初——鼎盛期——铜质优良、形体大、制作精——两三层花纹,形象狰狞、恐怖 C、周中晚——转变期——器型减少,制作简陋——几何纹渐多,铭文大量出现 D、春秋——更新期——器型多样、不受束缚——装饰华美、构思新奇 E、战国——衰落期——开始转向金属器皿(如加金银)——表现社会重大事件 5、青铜纹饰 青铜纹饰的表现对象极其广泛,但大都是一些完全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象征着对鬼神的崇拜。《左传》载,夏朝“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在青铜纹饰中,神与鬼、灵异与鬼魅是杂糅并存的,目的是让人们理智的加以判断和识别,以有效的推行奴隶社会的道德观念。于是把各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艺术,经过集中、整理和加工,使之更加端重、和谐、严谨,强调其自身的神圣任务。它们都突出指向一种超出世间的权威神力和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其呈现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但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神秘中,却积淀有一种深沉的历史力量。而这正是那个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的青铜时代气质的显现。 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鴞纹、象纹、蝉纹、回纹、龟纹、鱼纹、蟠螭纹、蟠虺纹等 二、象形文字及其绘画意义 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以“象形”为本源的符号。“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强的模拟写实。其本身的形象、结体、笔画及单字的连缀组合,都具有独特的装饰美、结构美、意象美和结构韵律美。其形式法则一直为绘画提供营养和力量,构成了古人所津津乐道的“书画同源”之说。 但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很多汉字还浓缩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包含中国人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说,“象形”中已蕴含有“指事”、“会意”的成分。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与功能。正所谓“隐隐然其实有形”,故而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汉字中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和历史。 三、商周陶瓷工艺

中国美术史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美术史 姓名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 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 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 传·仁智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 的山水画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中国美术史考试专用

第一章原始美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1、原始陶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秦美术 (一)先秦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 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二)先秦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夏商周时期 ●漆:我国是最早发明漆器的文明古国 ●春秋时期开始砖已经运用于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利簋记载了武王伐商的重大历史事件 ●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现在殷商时期):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 一、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器雕塑主要有: (商)《司母戊大方鼎》:(图1)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铜面具》附属的雕塑由圆雕还有浮雕(拟形的)(图2) 湖南:《人面铜方鼎》(图3) 图1 图2 图3 商晚期的:《铜四羊方尊》 a)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 b)方尊口沿外侈,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 兽面纹,及纹,尊肩四隅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 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空间方 尊 c)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 巧妙的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d)西周没有独立的雕刻只有 附属的和拟形器,春秋也是 拟形器和附属的,而且形象 夸张, 春秋战国:在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 a)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从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 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 b)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具 有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艺术特色

雕塑还有(商)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二、青铜器时代的绘画(帛画): 《人物龙凤图》: 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质地为平纹绢, 高31厘米,宽22.5厘米 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 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手法,格调庄重 典雅 反应了楚国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是先秦绘画的代表作 品 《人物御龙图》: 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 描画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龙向天 国飞升的景象, 反应了楚国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三、先秦时期的美术口诀: 先秦礼乐兵工车,夏青铜器质饰薄。 商殷司母戊凝重,西周典雅铭文长。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 (增订本)薄松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概况: 1.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 2.只有奴隶社会才是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3.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也有很大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古雅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了细致而明确的分工; 4.春秋战国时期,各门类独立发展,一片繁荣,揭开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第一章青铜工艺 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 一.青铜器的造型 1.青铜器在当时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2.依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 炊煮器:鼎、鬲(li)、甗(yan) 鼎--用于煮肉,方圆两种。圆鼎: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成组的鼎叫列鼎。(等级象征)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蒸食用具,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 盛食器:簋(gui)、豆、簠(fu) 簋---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等级象征,成套的簋多以双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 簠---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酒器:爵、觚(gu)、斝(jia)、兕觥(si gong)、尊、卣(you)、彝、壶、盉(he)、罍(lei)等。爵---饮酒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形体较小,圆腹,前流后尾,旁有把手,下有三尖高足。觚---饮酒器物,上圆口张开,好似喇叭状态,相当于现在的高脚杯。 斝---温酒器物,像爵,但无流尾,形体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物,旁有把手,上部带有两角兽头形盖子。 尊-----盛酒器,有方尊、元尊两种。 卣-----盛酒器,有盖子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 彝-----盛酒器,方形,带有如屋顶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也可盛水,有方壶圆壶,春秋多有鸟兽纹。 盉-----盛酒器,或洒水器,袋状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把手,下有三足或四足。 罍-----盛酒器,或盛水。大腹,圈足,有双耳或四耳,腹下侧有穿鼻。 水器:盘、鉴、匜(yi) 盘-----盛水器,方圆两种。 鉴-----盛水器,或盛冰,形体像盆,没有铜镜前,在鉴内盛水照容。 匜-----盥洗用具,形如半椭圆状,前流后把,或有盖。 乐器:钟、铙等 铙----形状似钟,但体型较大。 兵器:戈、矛、戟、镞等

中国美术史复习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史前美术 概述 史书中被称为“帝王”的人,都同文化创造和劳动工具创造有关: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造耒耜,作陶器。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曾画过蚩尤的像,并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以御百鬼;禹铸九鼎,上面雕饰着鬼神百物之形,使民分辨“神奸”。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第一节、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没有进行第二步加工。 继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以磨和钻孔技术和极整齐对称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约三万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钻孔是人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突破平面,发展了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山顶洞人已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第二节、玉器 我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玉石器具有多种形式:圭、笏、璧、环等,在古代社会的宗教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良渚玉器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 “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第三节、彩陶与黑陶 陶器的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