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23、隆中对1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23、隆中对1

23、隆中对

初三备课组主备课人:郭晓聪

审核人:李平

授课时间:第三周

教学目的: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翻译并掌握重点语句意义。

2、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简析人物形象,认识诸葛亮的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翻译并掌握重点语句意义。

2、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难点:理清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及其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

诸葛亮,一位历史上著名的谋臣,你们了解他多少呢?能否讲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空城计、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故事密切关联的课文《隆中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读顺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读音、书写。

2 疏通1-3段文意,把握重点文言词语,结合注释翻译重要语句。

三、了解《三国志》及其作者,事件背景:

1、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课本193页注释1和下列补充资料完成《全品·听课手册》79页作家作品,并自主了解《三国志》及其作者,还有事件背景。

时间:4分钟

补充资料:

1/本文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著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作者陈寿,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志》。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读顺课文

1、提示学生将注释中注音注入原文对应的字词中,再自读课文,有不会读的音提出来,交由其他会读的同学解决。

2、教师先指名一生先读,后其它轮流朗读。如有错误读音教师更正。

3、齐三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读得响亮。

可能要较音的字词读音

陇亩(lǒng)梁父吟(fǔ)徐庶(shù)诣(yì)屏人曰(bǐng)

倾颓(tuí)度(du?)信大义(shēn)猖蹶(chāng1jué)夷越(yí)

存恤(xù)殆(dài)吴会(kuài)沔(miǎn)殆(dài)刘璋(zhāng)

存恤(xù)胄(zh?u)诸戎(r?ng)箪食(dān shí)

五、读译1-3段: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自学目标:翻译1-3段

方法指导:前后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口头翻译课文。一人口译其他人圈点勾画,标识出疑难词句,把疑点或难点提出来探讨,解决不了的提交给老师。

用时:10分钟。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把学生反映的难句板书黑板。

3、检测自学效果。

①.一学生代表翻译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有疑问的语句作记号,之后提出来探讨。

②.学生交流有看法的句子的译文。

六、当堂训练,解释加点文言词语,翻译下列句子:

亮躬.耕陇亩(亲自)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告诉)

徐庶见.先主(拜见)

此人可就见

..(接近。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应该。拜访)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

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种说法。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他,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3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没有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七、作业:必做:《全品》听课手册77-79页补充梳理前三段译文并复习巩固好重点词释句

译。

选做:《全品》作业手册42页12-1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