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06-1-3-3-1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总纲

B06-1-3-3-1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总纲

B06-1-3-3-1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总纲
B06-1-3-3-1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总纲

来源:

http://140.116.223.225/98course/04/06-1-2%B4% B6%B3q%B0%AA%A4%A4%BC%C8%A6%E6%

BA%F5%ADn/index.htm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總綱

【教育部93.8.31台中(一)字第0930112130號令發布】

壹、目標

普通高級中學教育,除延續國民教育階段之目的外,並以提昇普通教育素質,增進身心健康,養成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為目的。

為實現本階段教育目的,須從生活素養、生涯發展及生命價值三層面輔導學生達成下列目標:

一、提昇人文、社會與科技的知能。

二、加強邏輯思考、判斷、審美及創造的能力。

三、增進團隊合作與民主法治的精神及責任心。

四、強化自我學習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態度。

五、增強自我了解及生涯發展的能力。

六、深植尊重生命與全球永續發展的觀念。

貳、科目與學分數

說明:

一、本表所列數字表示每週上課之節數,除「綜合活動」打「*」表示必修不

計學分外,該數字亦同時表示各該科目每學期之學分數。

二、「綜合活動」每週教學節數兩節,必修不計學分。各校可因應實際需求,

於每週兩小時的課程中,安排各項綜合活動,如專題演講、社團活動等。

三、「自然領域」一年級包括「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

礎地球科學」四科,每科各修習二學分。二年級包括「物理」、「化學」、

「生物」、「地球與環境」四科,其中「物理」、「化學」每學期各三學分,

「生物」、「地球與環境」每學期各二學分,學生在上述四個科目中每學

期至少選習二至三學分。

四、「藝術領域」一至三年級每學期修習二學分,包括「音樂」、「美術」、「藝

術生活」三科,每一科目至少修習二學分。

五、「生活領域」包括「生活科技」與「家政」二科,每一科目至少修習二

學分。生活領域課程於一、三年級每學期開設二學分,各校亦可彈性調

整授課學期。

六、「健康與體育領域」包括「健康與護理」、「體育」兩科。其中「健康與

護理」於一、二年級每學期各修習一學分,各校可依實際排課需要,開

設為一學年每學期二學分。「體育」由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學期各修習二學

分。

七、「國防通識」於一、二年級每學期修習一學分,各校可依實際排課需要

開設為一學年每學期二學分。

八、「數學」、「社會」與「自然」領域之必修部分以學科基本知識、技能為

主,注重通識及對人文、生命、與自然的關懷,俾有助於提昇終身學習

之能力與興趣。

九、各科專業知識與技術,應於選修課程中培養。選修科目包括「語文」、「第

二外國語文」、「數學」、「社會學科」、「自然科學」、「藝術與人文」、「生

活、科技與資訊」、「健康與休閒」、「國防通識」、「生命教育」、「生涯規

劃」、「其他」等十二類。各類別開設之科目及學分數,除各科課程綱要

專案小組規劃之選修課程綱要外,亦可由各校成立之課程發展委員會,

依各校經營理念及特色自行規劃。

十、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一六0學分,包括:

(一)必修學分:表中所列之必修科目均須修習,至少須一二0學分成績及

格,始得畢業,其中應包括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四

十八學分(詳表二)。

(二)選修學分:至少須修習四十學分。

表二、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領域、科目及學分數表

一、「生活領域」中之相關科目係指「計算機概論」、「生涯規劃」、「法律與生活」及「環境科學

概論」等科目。

二、各校得考量學生生涯發展、群科屬性及學校發展特色,賦予數學、社會及自然領域學分數

修習彈性,惟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所需修習之48學分總數不變。

三、有關數學、社會及自然領域之學分數修習彈性,應分別依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及高職課程暫

行綱要之規範辦理。

註: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領域、科目及學分數表業於94年2月22日以台中(一)字第0940013084B 號令修正發布。

參、實施通則

一、課程設計

(一)普通高中課程設計應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銜接。

(二)普通高中教育功能之一在為大學教育奠定基礎,課程設計除重視學生生涯發展外,並應注意銜接大學基礎教育課程。

(三)學校應開設選修科目,以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與發展。學校每學期開設選修科目之學分數,以各學期規定選修學分數的一點五倍為原則,以供學生

選讀。

(四)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環保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消費者保護教育等重要議題宜納入相關的課程中,以期讓學生

在不同的科目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以收相互啟發整合之效。

(五)各校可依地區特性開設地方文史與藝術等相關選修科目,以彰顯高中教育的地方特色。

(六)音樂、美術與體育等課程宜與學生社團活動做適當的結合。

(七)各科課程暫行綱要之設計宜本彈性自主之原則,並注意相關科目間之整合,以期課程設計之多元化,與各科教材間之互補與相互支援性。(八)課程設計宜給予學校適當之自主性,由各校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得依學校經營理念自行規劃選修課程,並於每學期開課前完成學校課程計畫,審

查教師自編教科用書,並負責課程評鑑。

(九)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方式由學校校務會議決定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及各科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

社區代表等,必要時得聘請學者專家、學生代表列席諮詢。學校得考量地

區特性、學校規模,聯合成立校際之課程發展委員會。

二、教材編選

(一)各學科之教材內容宜強調相互關連性與應用性,以期學生能習得統整性的知識能力。

(二)教材內容宜與學生之生活經驗作適度的聯結,並善用網路資源,以提高學習興趣及知識的可應用性。

(三)教材之編選宜強調基本概念與原理原則之習得。

(四)教材之編選宜讓學生習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之能力,避免零碎的知識材料。

(五)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環保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消費者保護教育等材料宜適度融入相關科目教材之編選。(六)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行編輯合適的教科用書和教材,以及編選彈性學習時數所需的課程教材,惟全學期全學年使用之

自編教科用書應送交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三、教學實施

(一)依據學科性質、教材內容與學生能力,研發具創意和適性的教學方法,並適度補充最新之知識。

(二)教學之實施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如何學習,以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

(三)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批判性與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四)將資訊教育融入各科教材,有效利用多元教學媒體與社區資源,以提昇教學效果。

(五)教學之實施可與社區、社會適度互動,以培養學生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感。(六)教學評量參照學習目標及教材性質,採用適當而多樣的評量方法。

四、行政配合

(一)暫行綱要實施之前,教育行政機關應舉辦課程相關研習會,使教師充分瞭解暫行綱要之精神與內容。

(二)各校對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實施積極開發創意者,應給予必要之協助與獎勵。

(三)暫行綱要實施之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就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教學實施作整體或抽樣評鑑,並提供各校改進所需之資源;各校依據評鑑結果,本著學校與教師專業自主之精神積極改進。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完整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目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样本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 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她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 (1)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 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 1. 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人的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

北京市2020年春季普通高中语文会考(新课程)试卷北京版必修5

2020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 语文试卷 一(10分。共5道小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搭讪.(sh ān ) 哽咽.(yè) 扣人心弦.(xu án) B .联袂.(mèi ) 跻.(j ǐ)身 叱咤.(ch à)风云 C .溯.(shuò)源 装帧.(zhēn ) 针砭.(bi ǎn )时弊 D .灼.(zhuó)热 悄. (qi ǎo)然 浮想联翩.(pi ā n ) 2.“斗”是我国的一种量器,人们也常借用它来形容事物的大或小。下列句子中的 “斗”, 用于形容“小”的一项是 A. 李白斗.酒诗百篇。 B. 他身居斗.室,笔耕不辍。 C. 我斗.胆地说一句:“这件事您做错了。” D. 著名学者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苏州园林中的留园从序曲部分的园门进入,经过发展阶段的曲廊、小院,再 考场 号 座 位 序 号

经过为高潮准备的绿阴,到达高潮部分的五峰仙馆。,好像是一首江南丝竹乐,又像是一部田园交响曲。可见,。它的设计借助音乐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统一、比例和均衡等问题。 A.这连续的景物音乐使留园更加完美 B.这和谐的乐章音乐使留园更加完美 C.这连续的景物留园如同凝固的音乐 D.这和谐的乐章留园如同凝固的音乐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作品借祥林嫂这一形象批判了宗法制度与封建礼教。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中许多寓言想像奇特、语言瑰丽。 C.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契诃夫用批判和讽刺的笔法在世界文学画廊中留下了柯瓦连科这样一个“套中人”的形象。 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B.千岩万转路不定,倚石迷花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D.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二、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6—9题。(1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方案.docx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 (试行)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 2007 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为体现新课程“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的特点,落实《北京市实施教 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同时兼顾朝阳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请各校参照执行。 一、高中课程结构 朝阳区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 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 12-13 个科目。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二、课程说明及课程设置 (一)课程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普通高中学生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 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 144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 116 学分、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 22 学分、学习学校自主开设 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 6 学分。 必修 116 学分包括:语文 10 学分、外语 10 学分、数学 10 学分、思想政治 8 学分、历史 6 学分、地理 6 学分、物理 6 学分、化学 6 学 分、生物 6 学分、技术 8 学分(其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 4 学分)、艺术 6 学分(或音乐、美术各 3 学分)、体育与健康 11 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学分、社区服务 2 学分、社会实践 6 学分。 学生修满 144 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选修更多的模块,并获得更多的学分。 高三下学期学校开设一定的选修课,同时安排总复习。 (二)课程设置(见附表)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设置分为四个层次五种类型, 即:必修模块、必选模块、选修模块(含指定选修模块和建议选修模块)和校本模块。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建议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市区和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制订下发的《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一、高中新课程设置原则 1、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从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出发,探索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多选择,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稳妥推进,合理设置,注重知识衔接,加强宏观调

控。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合理设置新课程,在探索中总结经验逐步调整,通过实践摸索选择适合我校特点的课程设置最佳方案。 3、规范有序、因校制宜、积极探索、确保质量。为保障课改能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⑴课程设置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原则和要求,使每个学生修满必学学分;保证国家选修i课程的开出,保证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确保每一个学生修习不少于22个选修i学分。 ⑵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ii课程,最终实现每位高中教师都能开出具有较高质量的选修ii课程,确保每一个学生修习不少于6个选修ii学分。 ⑶采取必修课和主要必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统一学习,选修课则由学生在编排好的学校课程基础上自由选择。在高一学年以行政班教学为主,一年后根据学生修习倾向的需求,适当进行行政班的调整,采取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及解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价值 ↓ 三、课程理念 ↓ 四、课程总目标 ↓ 五、课程内容 ↓ 模块A 美术鉴赏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 六、教学建议 ↓ 七、课程资源 ↓ 八、教材编写建议 ↓ 附:名词解释一、课程性质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二)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有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科目设置有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三)课程设置及说明 1.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执行。 选修Ⅰ模块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结合我省实际分类别、分层次设置。 选修Ⅱ模块是普通高中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兴趣开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见表1、表2: 表1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表2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科模块设置安排

2.课程设置说明 (1)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全部开设。 (2)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个学习领域各科目的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选修ⅠA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选修ⅠB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择修习内容,学生能够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习(数学选修ⅠB每个专题均为18学时,学生需在其中选择两个专题修习);选修ⅠC的模块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修习。 在选修ⅠA的模块修习中,修习文、理方向学生按各科目要

2010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0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 生 物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的物质是 A .糖、水 B .蛋白质、核酸 C .纤维素、蔗糖 D .脂肪、无机盐 2.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 .3和2 B .4和3 C .5和4 D .6和5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A .有无细胞膜 B .有无核物质 C .有无核膜 D .有无核糖体 4.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都能产生ATP B .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 .都含有多种酶 D .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5.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C .高温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 .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6.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A .二氧化碳 B .水 C .酒精 D .乳酸 7.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10.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是 A.绿光区B.红光区和蓝紫光区C.蓝紫光区D.黄光区 1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糖类是遗传物质 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1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4.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B.形成四分体时 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 15.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6.对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2)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人的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目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科学设置普通高中课程。 (二)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整体设置必修课,合理设置选修课,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调动学校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表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京教基〔2007〕35号 各区县教委: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开始,本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实施,现就进一步改革完善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制度(以下简称高中会考)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中会考改革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素养全面提高。会考改革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有利于高中会考与高考招生的逐步协调。 二、主要功能 高中会考适合模块教学特点,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通过高中会考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考的功能,建立和逐步完善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机制及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一)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高中会考作为政府监控高中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标准,达到检验高中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高中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高中会考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提高学生对学科内模块间知识整合的能力。高中会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总结,整合学科内模块间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三)促进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改革。高中会考作为模块教学基础上的水平性考试,是检验学生通过必修模块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否具备相关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为高中学生就业或接受国内外其他各类教育提供高中学业水平证明。高中会考作为学生学业水平检验的手段之一,其合格证书一直作为高中生就业或申请继续学习的学历证明。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会考,仍能更好地发挥此作用。 三、会考科目、内容及时间 (一)全市会考统考范围 限定在与必修学分相对应的模块教学内容。 (二)会考科目 全市会考统考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学科。 区县考试(考查)体育与健康、技术(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等7个学科(项)。

普通高中学分制设计方案说明

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说明 (一)课程结构与学分配置 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共8个,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而且除“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之外,其它7个领域都有相应的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制定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规定有一定弹性范围的学分数,为全面实施学分制课程管理提供了平台。 (二)学分配置说明 1.学分制及学分的规定 学分制是反映学生在学校课程方面发展履历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学生在课程方面的经历和发展水平的一种课程评价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制的实施方式很多,考虑到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规模与班额太大、学制的相对稳定以及高考、大学录取等的配套政策跟不上,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采用学年学分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关于学分的规定如下: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2.毕业学分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的精神,根据我国高中已分普通高中、综合高中与职业高中的特点,没有必要再按毕业生的出路规定毕业要求。需要考虑的是,在普通高中范围内,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国家规定的学分底线适当降低一点,给地方和学校特别是学生个人留出空间。因此,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是:学生在三年内至少获得144学分,必修学分不低于116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22学分,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因此,对于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修满上述规定的最低学分,并通过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3.从学分结构看学生发展空间 从理论上分析,三年高中可以获得189学分,按新课程方案的规定,毕业学分最低要求是144学分,因此,有45学分(占总学分24%)的空间留给学校支配,这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就选修Ⅰ来说,总的空间是55学分,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