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

一、填空:(每空1分,共60分)

1.在学习上,合作让我们;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在集体生活中,合作让我们更。

2杰出的合作中的合作者是,和他们一起合作研究出了。

3.写一句合作谚语或名言警句:。4.生活离不开。竞争让我们,竞争让我们。

5. 有了对手,人们才会有,才会了,有了对手,人

们才会,。

6.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工程的六个国家分别是:、美

国、、英国、、法国。

7.合作需要,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去,用真诚的态度去。合作要建立在、的基础上。

8.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用共同创造的资源,这就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中获得益处,共同成长,这就是。

9、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使合作双方或多方能够________、__________。10.体育比赛需要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需要之间的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之间合作……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好

二、判断:(你认为对的划“√”错的划“×”共10分)

1、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着竞争()。

2、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使合作双方互惠共赢()。

3、.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朋友时,我们得到的仅仅是多了一个朋友;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敌人时,我们损失的仅仅是少了一个朋友。()4.我们在生活中是不需要对手的,因为对手就是竞争对象,他要占有我们的生活资源。()

5.在我们生活中,有合作就没有竞争,有竞争就没有合作,合作和竞争不能同处。()

三选择题(6分)

1.芳芳成绩比我好,有一天她有一道题不会做,我会做,芳芳向我请教时,我会()A随便说说答案B说我不会C耐心地为她讲解D 告诉她错误答案

2我和小明都参加班干部竞争,为了赢得胜利我会()A在同学面前说他坏话B热情的帮助同学,使大家信任我C拒绝和小明说话,因为他是我的竞争对手D送同学礼物,让大家信任我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有人认为: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为什么要和他人合作?你想怎样和他人合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1.分数3 8 的单位是(_____);小数0.25的单位是(_____);自然数的单位是(_____).2.用5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发芽率是90%,有(____)粒种子没有发芽.3.2.5小时=(____)分钟; 0.08升=(____)毫升; 450千克=(____)吨. 4.(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_____)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锐角是(_____)度. 6.一个长方形的高是80厘米,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立 方厘米;一个圆锥的高是6分米,底面积是15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 立方分米. 7.将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2个红球和3个绿球放在不透明的箱子里,任意摸 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8.将0.3扩大100倍是(_____);将0.5缩小到它的 1 10 是(_____);0.6的 2 3 是 (____). 9.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通常有三种统计量,它们是平均数、(_____)和(_____)数. 10.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______) 11.2、-8、5、0、16都是整数.(_____) 12.将1.3化成百分数是13%.(_____) 13.小强在小军的东北方向,则小军在小强的东南方向.(_____) 14.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大。(______) 15.方程0.5x+2.5=8的解是(). A.11 B.x=11 C.x=21 16.将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是().A.1:60000 B.1:600000 C.1:600000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1-1、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 ⑴眼、物不动而镜动。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 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 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d比凸度 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

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3、蚜虫的繁殖:春夏季进行孤雌繁殖;冬季雌雄交配后产卵繁殖。 ;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用肉眼直接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形状、颗粒大小等) 2、用放大镜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食盐:白色的立方体。白糖:白色的立方体。 味精:白色的柱状体。碱面:白色的细小颗粒。 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晶体的特征:有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 ·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升初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8颗☆) 1.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 枢纽过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 立方米,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亿”作 单位的数是( )亿。 2.7 9 的分数单位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每份占这张纸的( )。 4.2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4,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 67 ○ 78 2 3 ○ 0.66 75%○ 34 6.饮料厂从一批产品中抽查了40瓶饮料,其中8瓶不合格,合格率是 ( ) 。 7.0.3公顷=( )米2 1800 厘米3 =( )分米3 2.16米 =( )厘米 3060克=( )千克 8.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英国伦 敦举办,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9.汽车4小时行360千米,路程与时 间的比是( ),比值是( )。 10.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 上,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 米。 11.一枝钢笔的单价是a 元,买6枝 这样的钢笔需要( )元。 12.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厘米。 13.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14.如右图,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那么圆的面积是( )平方米。 1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36 厘米 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 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2米,圆锥 的高是( )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精品】2.苦练(同步练习及解析)-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 教科版 2.苦练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汉字 迟huǎn ( ) chóng( )高疲bèi( ) hàn()接心cháng( ) diāo( )刻 答案:缓崇惫焊肠雕 2.辨字组词。 猝()祟()垫() 粹()崇()势() 答案:猝死作祟垫子 纯粹崇拜势力 解析:注意“猝”和“粹”的区分,“崇”“祟”字形十分相近,注意不要混淆。 3.辨析下列词语,填到正确的位置。 径直径自 (1).她()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2).他谁也没有理,拿起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委屈委曲 (3).面对现实,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只能()求全。 (4).被同学误解,她哭得很()。 答案:(1).径直(2).径自 (3).委曲(4).委曲 解析:径直:①一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中途不停止。②表示直接做某事,不周折,不考虑其他情况。 径自:不打招呼,直接行动。 委屈:①受到不公平、不应有的待遇而难过。②使人受到委屈。 委曲:一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如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二指事情的经过,底细,如告知委曲;三指屈身折节,如委曲从俗。

4.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负: A担负 B遭受 C背 D违反 (1).在这次作战中,他身负重伤。() (2).我们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3).既然你是孩子的父亲,就应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任。() 答案:(1).B (2).D (3).A 解析:(1).身负重伤,表示身体遭受了伤害,因此为遭受之意。 (2).忘恩负义,意思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因此“负” 为违反之意。 (3).负责任,表示做份内的使或者是为错误承担后果,因此对孩子负责任应该为担负之意。 二、课内阅读练习 一个,两个,她又负了好几个球。她感到满肚子委屈,站起来,看也不看教练,拿起衣 服又径直向门口走去。她实在忍受不了了,世界上哪有这么狠心的教练呀!如果说,真有铁石心肠的话,那他的心比铁石还硬。想着想着,眼泪涌出了眼眶,洒落在光洁的酱黄色的硬木地板上。 “走也可以。可是,加练是你自己要求的。”身后又传来袁伟民那不紧不慢、不软不硬 的声音。 她依然往前走着。不过,一步比一步迟缓。快走到门口时,她站住了。她那被极度疲惫 和委屈情绪弄昏了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理智回到了她的心中。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袁伟民也站在原地没有动,目光盯着这位任性的姑娘,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 招娣迈动脚步了。不过,她不是往前去,而是来了个向后转,步子那么猛,动作那么冲。加练,又继续下去。 不知是喘息了一会儿,还是来了一股倔劲儿,招娣练得完全忘了自己。 袁伟民见她那么奋不顾身地扑救来球,就笑着说:“招娣,可以减掉几个!” 招娣用泪眼瞪了瞪他,发狠地说:“不要你慈悲!” 袁伟民的话,其实也是一种激将法,因为他深知招娣的性格。 她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垫起了第十五个球。 1.第二次要放弃的时候陈招娣显得有些坚决,可后来为什么又回来了? 2.教练为什么在原地没有动,像石雕一般随时准备出球? 3.故事结尾加练用了激将法,因为他深知招娣的性格。那么他所了解的是怎样的性格? 答案:1. 她被疲惫和委屈冲昏了头脑,理智思考后的她意识到运动员一定要坚持,不 能轻易放弃。 2. 因为他了解陈招娣不会轻易放弃,一定还会转身回来继续加练,教练对陈招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 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 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 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 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 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 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期末质量检测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发生在陈明身边的数学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时间飞逝,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即将结束,我们开始和陈明一起盘点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吧! 1.陈明从深圳新闻网讯得知:从今年秋季起,深圳将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据统计,深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预计将惠及约60万名中小学学生,其中包括非深圳户籍对象约34万人。如果按平均每学年每人免800元计算,则60万名学生一学年一共约免学杂费( )元,读作 ( )元。 2.陈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最简速度比是( )。 3.陈明和妹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体重的 32刚好和妹妹体重的65相等,他和他妹妹体重的最简整数比是( )。 4.陈明在小学上课时,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合( )小时。每天在学校需要喝3瓶250毫升的矿泉水,合多少( )升。 5.陈明在家每天需要花1小时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如果每科作业花的时间一样,完成每科作业需要( )分,每科作业占总时间的( )。 6.陈明的学校叫振能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大厅的8根一样大小的圆柱形大理石柱,每根柱子的半径是5分米,高6米,如果要清洗这些柱子,清洗的面积是( )平方米。 7.陈明所在学校的田径场长120米,如果按1:2000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画( )厘米。 8.陈明的老师拿给陈明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比20多 51,16比( )少51。请你帮他算算,写到括号里。 9.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10.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 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 19—20 学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线上学习巩固测试题一 (时间:70 分钟 满分:100 分 ) 题号 总分 得分 1 . 直接写出得数。(10 分) 67 +1.33= 1 3 + 1 = 6÷ 2 5 3 = 50×35 = 0.12= 13.2 -2.5 = 1- 3 8 = 3 × 5 5 9 = 110×3 = 0.5÷0.7= 2 .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分) 9 5 + 13 18 18 ×9 (5.6 -1.6 ÷2)×2.5 1 ÷ [ 1 8 25 ×( 2 5 + 1 )] 12.5×2.5×32 10 3 . 解方程。(9 分) 2 x - 4 = 5 3 9 9 x +30 x =52 0.3 0.25 = 12 x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二、填空。(每空 1 分,18 分) 1、()÷5 = 8:()= 16 = 0.8 =()=()折 () 2、我国在2000 年11 月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全国人口数约有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万人,写作:()万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亿人。 3、李老师带了500 元给学生买奖品,他先买了20 本日记本一共用了b 元,又买了5 盒钢笔,每盒a 元,5a 表示(),李老师还剩()元。 4、把4 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 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 () ,每段长 () 米。 () 5、在一张图上,用4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 千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 6、能同时被称2、3 和5 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把它分解质 因数是()。 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12.56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 是()立方分米。 8、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 3,另一个外项是 ()。 9、某单位组织植树,成活92 棵,8 棵没活,成活率是()。 10、5A=8B,A:B=(:) 三、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圆柱的侧面是()。A、平面B、曲面C、圆 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9:6 中,如果前项减少到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减少()。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3343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a 和b 都是自然数,且a=8b ,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2、找规律:1,3,2,6,4,( ),( ),12,16,…… 3、一个袋子里有红、白、蓝三种球个10个,至少拿出( )个才能保证有3个球的颜色是同色。 4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6cm ,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住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约是( )立方厘米 。 5、甲仓库存粮的 43和乙仓库存粮的3 2 相等,甲仓库存粮:乙仓库存粮=( : )。已知两仓库共存粮340吨,甲仓库存粮( )吨,乙仓库存粮( )吨。 6、有一条长2.5km 的飞机跑道,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图纸上,这条飞机跑道应该画( )cm 。 7、在-2、+8、0、-15、-0.7、+2.3中正数有( )个,负数有( )个。 8、在一场体育比赛中一共有10名运动员,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 9、一个圆锥的体积6dm 3高3dm ,底面积是( )dm 3 。 10、在m ÷n=8……3中,把m 、n 同时扩大10倍,商是( ),余数是( ) 11、5 4 6 吨=( )吨( )千克 8.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二.选择题。(5分) 1、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圆锥有( )条高。 A 、1 B 、2 C 、无数 3、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 )人的属相相同。 A 、2 B 、4 C 、6 D 、9 4、三(2)班的同学在玩摸球游戏。现在箱里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能摸到黄球。 B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52。 C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 1 。 5、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高的比是1:2,它们面积的比是 ( ) A 、2:1 B 、4:1 C 、1:1 三.判断题。(5分) 1、圆锥的体积一定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3、表示一个星期来气温变化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完整word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编写说明………………………………………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介绍 (1) 第一单元 课文 1勇攀高峰 (1) 2苦练 (6) 快乐读书屋一 马拉松的故事 (10) “足球之王”贝利 (13)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15) 记一次体育比赛 (16) 语文七色光一 (17) 第二单元 课文 3春 (19)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25) 快乐读书屋二 向往绿色 (29) 古诗四首 (32)

晚春江晴寄友人 采莲曲 水槛遣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能说会写 介绍自然奇观 (39) 我爱大自然 (40) 语文七色光二 (41) 第三单元 课文 5最后的时刻 (44) 6颁奖词三则 (48) 快乐读书屋三 海的女儿 (55) 丹柯的故事 (58) 能说会写 介绍自己敬仰的人 (61) 写读后感 (62) 语文七色光三 (63) 第四单元 课文 7地平线 (65) 8张石匠拜师 (69) 快乐读书屋四

古诗两首 (76)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能说会写 交流学习方法 (80) 学无止境 (81) 语文七色光四 (83) 第五单元 课文 9音乐之都维也纳 (85) 10密西西比河风光 (91) 快乐读书屋五 威尼斯 (96) 埃及金字塔见闻 (100) 能说会写 介绍外国风光 (102) 写一处风光 (103) 语文七色光五 (104) 第六单元 课文 11小屋 (106) 12我和祖父的花园 (110) 快乐读书屋六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2010.6 一、填空题。(28颗☆) 1.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过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2.7 9 的分数单位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每份占这张纸的( )。 4.2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4,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67 ○ 78 23 ○ 0.66 75%○ 34 6.饮料厂从一批产品中抽查了40瓶饮料,其中8瓶不合格,合格率是( ) 。 7.0.3公顷=( )米2 1800 厘米3 =( )分米3 2.16米 =( )厘米 3060克=( )千克 8.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9.汽车4小时行36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 10.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11.一枝钢笔的单价是a 元,买6枝这样的钢笔需要( )元。 12.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厘米。 13.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14.如右图,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那么圆的面积是( )平方米。 1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36 厘米 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2米,圆锥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新版】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在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纯真的刻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以及美好情感。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美景图,学生欣赏。 师:大自然总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甚至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所以有一个人面对大自然发出这样的感叹——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板书课题) 不改变原意,文题中的逗号可以用哪些文字代替?(是我)这里的我具体指的是谁呢?(宗白华)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以美学家的眼光,哲学家的思想,诗人的笔触结合而成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景物、想象、情感等即可。)

2.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找出依据。 3.找出作者在每个时间段,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所产生的特殊感受。(师引导生总结,师板书) 时间景物感受 小时候云、湖山幼稚幻想 少年时奇异的梦 青年时海、万山小城诗情画意 明确:所见之景是实写,所生之感是虚写。(渗透写作方法)三、深入品读,交流感受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见到云联想到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指点学生朗读,要读出层次感,读出想象的美感。 指三名同学读。师生共评。 师:小时候的作者除了喜欢一个人躺在石头上看云,还喜欢和小伙伴们出去郊游,尤其是到了夜晚,大自然又让他有了特殊的想象。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想象的句子,读出特殊作者的感受。 师范读,小组之间比赛读。 3.你也有过如此入情入境的时刻吗?说一说。(练说) (二)学习第二段: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对大自然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当作者到了少年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作者有了哪些奇异情感呢?

部编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发生在陈明身边的数学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1深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预计将惠及约60万名中小学学生,其中包括非深圳户籍对象约34万人。如果按平均每学年每人免800元计算,则60万名学生一学年一共约免学杂费( )元,读作( )元。 2.陈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最简速度比是( )。 3.陈明和妹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体重的32刚好和妹妹体重的6 5 相等,他和他妹妹体重的最简整数比是( )。 4.陈明在小学上课时,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合( )小时。每天在学校需要喝3瓶250毫升的矿泉水,合多少( )升。 5.陈明在家每天需要花1小时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如果每科作业花的时间一样,完成每科作业需要( )分,每科作业占总时间的( )。 6.陈明的学校叫振能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大厅的8根一样大小的圆柱形大理石柱,每根柱子的半径是5分米,高6米,如果要清洗这些柱子,清洗的面积是( )平方米。 7.陈明所在学校的田径场长120米,如果按1:2000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 画( )厘米。 8.陈明的老师拿给陈明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比20多5 1 ,16比( )少 5 1 9.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10.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 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 )%。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共10分) 1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 12.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 ) 1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 14.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 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视野越少).(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7、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 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9、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10、举例说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1)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2)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 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3)珠宝商鉴定珠宝;(4)精密仪器修理工;(5)电子产品检验. 线路板检查用到放大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 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 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 体液.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 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 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 6、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晶体吗? 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

2018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第一单元(第1课至七色光一) 第3~4周:第二单元(第3课至七色光二)

第5~6周:第三单元(第5课至七色光三) 第7~8周:第四单元(第7课至七色光四) 第9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0~11周:第五单元(第9课至七色光五) 第12~13周:第六单元(第11课至七色光六) 第14~15周:第七单元(第13课至七色光七) 第16~18周: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勇攀高峰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以“体育精神”为主题,《勇攀高峰》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我国女子乒乓球名将、世界冠军邓亚萍,从困难和挫折中走向成功和胜利的成长经历。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邓亚萍永不服输、不怕吃苦、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设计理念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确立以抓住关键句、重点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邓亚萍由挫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经历中,体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3.体会作者恰当选材、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的方法。 4.认识“娟、挫、搏”3个生字,正确书写“萍、臂、撕”等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