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著名的幼教模式之一,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该教育法自二十世纪产生以来直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国人对于蒙氏教法推广的热情极高,已有众多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但其在中国的传播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有必要对蒙氏教法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好地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蒙氏教法,实践,问题,对策

从20世纪出形成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发展至今,可以说已经风靡世界了。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蒙台梭利虔诚的追随者,这一方面是蒙台梭利的个人魅力使然,另一方面就在于蒙氏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的发展的确有不可忽视的优势。1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沉寂再到复兴的过程。当前, 一批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问世, 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迅速开展, 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日益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 我们要促使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研究系统化, 进一步提高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规格与质量, 扩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范围, 最终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时间集中而短暂,主要是在20 世纪20 年代。1913 年中国第一篇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论文发表, 此时距1907 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创建第一所“儿童之家”只有 6 年时间。由此可见, 我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还是比较早的。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形势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引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 封建教育思想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猛烈批判和抨击, 各种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引入中国, 特别是大批美国著名教育家访华以及中国留美学生分批归国从事教育工作等, 几乎使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的共识, 而此时正值蒙台梭

1梁志燊.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成功运用,[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利教育实践在美国迅速发展,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主张自由教育的思想又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相适应, 因此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迅速传播。在1913 年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 许多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著作相继问世。与此同时, 幼儿教育领域也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

然而, 1922 年之后,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逐渐沉寂下来, 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Kilpatrick)出版了《检视蒙台梭利体系》一书,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

行了严厉的批判,导致美国社会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报道迅速减少,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也逐渐停止。由于当时我国教育界主要认同美国的教育模式, 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教育的影响。另外, 当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盛行, 并且我国教育界人士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化的教育模式, 因此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被引入中国开始, 教育界人士对它的质疑和批评就没有停止过。陈鹤琴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陈鹤琴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了充分的肯定, 但他也提出要真正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 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上述种种原因,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逐渐停止, 相关理论著作也很少问世。直到1985年, 卢乐山出版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一书, 中国学前教育界才开始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迅速开展。

二、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1.一批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问世

1993 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任代文翻译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一书, 此后大量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译著和专著相继出版。从各数据库、期刊以及报纸中收集相关资料, 发现1994~2007 年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章共108 篇。

2.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迅速开展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幼儿园根据地方特点自行设计和选择课程, 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统一选择课程和教材

的局面, 赋予各地幼儿园极大的自由。各幼儿园纷纷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幼儿园课程模式。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尚未具备独立设计课程的能力,所以许多幼儿园尝试从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 蒙台梭

利教育法强调尊重儿童, 以儿童为中心, 这正好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 因此许多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课程班, 开始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一万个幼儿班进行蒙台梭利法园本化实践2,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省区和直辖市,各级大中小城市中的公立、私立及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可以说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领域正掀起一股“蒙台梭利热”。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

1、环境创设

蒙台梭利提倡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主张为儿童提供的设备和用具应适合儿童的身高、比例,适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觉材料和活动材料,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地发展体力、智力。可见蒙氏教室的布置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另一特征。我国蒙氏教室的环境设置大多遵从了蒙氏教法的一些传统做法,以简洁明快为主,尽量减少干预幼儿视线的因素存在。教室四周放着许多低矮的开放式架子,上面精心摆放着各种活动材料,孩子们可以从架子上自由地选择并开展工作;窗台上摆放着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花草、白菜芯、蒜苗;墙上挂着几幅幼儿美术作品;开放式的地面上随意地铺着几块小地毯,孩子们可席地而坐,为儿童工作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笔者认为,我国蒙氏教室的环境创设基本符合蒙氏教育法的要求。这样的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发展、自由工作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纪律性的培养。

2、教具的利用

蒙台梭利教室中的教具主要分成三组:“日常生活训练活动”,这是最初的活动,专为三、四岁小孩而预备;“感官训练教具”,适合教室中各年龄的小孩;“知识性教具”,这是为孩子对阅读、算术和地理有兴趣时预备的。在笔者观察过的几个蒙氏教室中,不同种类的教具都分区摆放,但存在着传统蒙氏教具多,自制教具少的现象。自制教具多局限于拧瓶盖、捏豆子、自制挂历等简单材料,没有做

2梁志燊.蒙台梭利主题活动课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1).转引自杨睁茹.蒙台梭利法在美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到因地制宜,体现不出民族化、本土化的特色。蒙氏课程完全变成了操作蒙氏感官教具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展示工作时,存在着讲解过于详细的问题,

这与蒙氏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蒙氏认为,教师展示工作时,双手操作应多于语言讲解。对教具的讲解应该是简短、简单、准确、有目的性。展示或讲解的目的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探索的蓝图,而不是展示一个需要完全照搬的标准。此外,幼儿对教具的兴趣程度也不一样。多数孩子喜欢变化多样的工作材料,而对于象粉红塔、带插座的圆柱体之类的操作较简单的材料兴趣不大。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对于比较熟悉的工作,幼儿已经不满足于重复操作了,而是喜欢三三两两的在一起研究探讨其他功能与用途。例如,有的孩子把排序演变成积木等。幼儿的这些行为反映出他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说明一个好的材料完全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创造潜能的。

3、一日生活安排

蒙台梭利教室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7:30---8:30 幼儿入园、自由活动;8:30---10:55 团体时间和工作时间;10:55---2:10 户外活动、午餐和午睡时间;2:10---4:30 工作时间、团体时间和户外活动;4:03 离园。笔者观察的蒙氏教室幼儿的一日生活与普通班幼儿的时间安排大致相仿,也包括一日生活的八个环节。所不同的即上午普通班的分科教学变成了蒙氏工作。蒙氏班幼儿上午主要进行蒙氏工作和英语学习;下午进行主题活动,如安全教育、分享阅读、绘画、识字、区域游戏等。有的幼儿园的蒙氏班仅把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或是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育。

4、蒙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当前我国的许多蒙氏班课程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蒙氏课程,而是改造过的。有的蒙氏班采取的是蒙氏课程加主题活动的方式,如上午蒙氏课程,下午主题活动或区域游戏。由于传统教学与蒙氏课程的教育观念与组织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教师的作用、教具的使用、教育内容、环境创设等方面都不同,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各个课程模式的相互干扰。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有的蒙氏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教育方案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如有的教师把蒙氏教具当成传统教

具(教学的辅助材料)来集中授课;有的教师让个别幼儿就蒙氏教具的操作进行示范,其他幼儿进行观看等。这些做法很显然是违背了蒙氏教育原则的。

四、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行的困境

(一)办学目的经济化

在我国许多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中把实施蒙台梭利教法当成了经济增长点,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推介,并以此为名目办起了“蒙氏兴趣班”,向家长额外收去高额的费用3。导致许多家长及社会都普遍认为蒙氏教育就是高人一等的特殊教育, 加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许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入学,因此让蒙氏教育在我国演变为贵族化的教育,完全背离了蒙台梭利推行平民化教育的初衷。

(二)教学过程形式化

我国不少幼儿园对蒙台梭利教学法抱有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在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着生搬硬套等现象,形式主义之风较为严重4。由于学习不够,没有领会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 所以很多幼儿园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课程理解形式上的运用,只是缩小到教具上,认为只要有了教具就是蒙台梭利教育了。然而, 蒙台梭利课程的核心其实在于观察和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然后根据每个儿童的特征确定个别化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具, 满足不同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课程组织的中心围绕儿童展开,而不是对教具的简单操作。

(三)借鉴内容极端化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 也没有完美无缺的教育理论, 再好的理论也会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一定的适用范围。而我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忽视了其本身的缺陷, 往往照搬照抄, 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其实不然,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的是个别教学, 虽然这样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集体活动很少,儿童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这样就阻碍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然而,现代幼儿教育除了重视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强调幼儿情感的陶冶以及对社会适应技能的掌握, 认为幼儿应学会主动地参与到各项

3侯莉敏,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4)

4霍立岩,齐晓.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J],幼儿教育,2008,(2)

活动中去,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互助、合作以及分享,学习怎样解决冲突和矛盾等。因此,缺乏增进儿童社会互动和语言交流的机会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局限。

2.忽视对创造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反对儿童进行游戏,尤其反对想象游戏,她认为游戏不能培养儿童严谨认真的责任感。另外,她认为绘画教育也是一种限制儿童想象力的单一的对外界事物的临摹。这些忽视甚至反对对儿童想象力培养的做法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除此之外, 虽然蒙台梭利强调要给儿童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限于选择操作时间和选择教具的自由,孩子在操作教具的方法、程序上必须按部就班,要求幼儿按规定的方法和固定的步骤操作教具,并需不断重复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虽然这样利于幼儿的秩序性的培养, 但对创造力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

3. 教育内容不全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 蒙氏教育法包括感觉教育、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但在今天看来, 其教育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没有与时俱进, 比如缺少当今社会推崇的社会教育和艺术教育等, 这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的。

(四) 教师角色模糊化

2006 年山东师范大学曹冬的硕士学位论文《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中总结出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不是教师单纯的讲授,蒙台梭利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学具,教师只作为幼儿与学具使用之间的桥梁。这就必然决定了蒙台梭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存在极大的区别。研究蒙台梭利的著名学者斯坦丁指出;“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关键在于既信奉不干预原则,又知道在何时必须干预,在什么情况下干预到何种程度5。”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案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观察者——懂得倾听、等待及发现幼儿的发展状态;示范者——儿童具有模仿性,老师所表现的特质是他们最容易模仿的对象;解释者——儿童对待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必须向孩子正确详细的解释学习内容和方法,给予他们最好的指导方式。准确与客观地给孩子讲解各种

5曹冬.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学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注意孩子对此学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或暗示他暂时停止;沟通者——教师介于幼儿园、孩子和家长之间,她既要按照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又要向家长及时的汇报孩子的学习发展状况,是与家长沟通的主要责任人;环境预备者——教师是环境的主要实施者,在环境的创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的蒙氏教育实践中基本上都存在以下问题,许多教师不能领会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神内涵,认为只是懂得如何操作教具,只是陪孩子玩耍就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另外, 还有一些幼儿园忽视教师的再培训和继续学习, 使得很多教师只停留在现有水平上, 没有机会去全面学习和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和理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使得我国在蒙氏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大量的能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的教师, 因此影响了蒙氏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五、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具体对策

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发展的目的不仅要保证中国儿童也能像其他国家受其教育的儿童那样受益,而且更希望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在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应在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采用蒙氏教育法的经验和教训,为蒙台梭利教育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 端正办学态度是前提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出发点是为家境贫穷的儿童提供教育, 但是今天在我国却成为针对社会高收入家庭的贵族化教育,这明显是有违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初衷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施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追求幼儿园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 而是有利于我国儿童成长的需要, 有利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规范,教育研究者的大力宣传,更需要幼儿园及幼教工作者的清晰认识, 才能端正办学态度,从而真正重视对蒙氏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吸收,重视对师资的培训。只有经过多方的努力才能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平民化创立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考虑文化差异是客观条件

在移植和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时, 应该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对教育的影

响。蒙台梭利教育法发源于崇尚自由的西方, 有着张扬、自由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文化推崇含蓄和束缚, 强调儿童要恭顺、听话。因此, 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要考虑两者间的差异,对其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一些程序如教具或操作程序加以改造,使其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而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中国儿童的发展。(三)理解其精髓是根本要求

幼儿园在仿效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 必须正确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解其精髓和实质,只有真正地领会到了其精髓和实质才能更好地实践。比如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三个主要要素是:有准备的环境、教具和教师。有准备的环境在这里就要求认真观察和研究什么环境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如何来创设环境,如何利用这些环境对儿童进行教育等等; 教具就是要了解各种教具是针对儿童哪些方面的发展的,如何利用教具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儿童操作教具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评估儿童的操作等等; 教师这一要素就是要求我们研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担任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观察和了解儿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与儿童相处,怎样纠正儿童的错误等等。因此,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运用,不能因为专家研究者推崇它或者效仿某些幼儿园, 就不加考虑地对其盲目地照抄照搬, 这样囫囵吞枣的效仿既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又会影响中国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扬弃式地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主要途径

针对蒙氏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应该结合中国实际从班级编制、教育内容和教育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1.班级编制的借鉴

蒙氏教育在班级组织形式方面采用的是混龄班。但在中国认同的是同龄编班制,因此混龄编班制在当今的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需要的孩子,这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另外, 家长也会担心年龄小的孩子在混龄班受欺负, 害怕年龄大的孩子得不到老师关注。所以,对于混龄班应该加以全面的考虑,针对以上现象可以采取部分课程进行混龄编制, 也就是说,一般课程是同龄编班,但对于一些可以促进不同年龄孩子学习的课程,比如在进行自由活动课程、生活实践课程的时候, 6刘文,林红霞.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1)

可以让不同年龄孩子在一起学习,让大孩子帮助小孩子, 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 让年龄小的孩子向年龄大的孩子学习,从而使其相互学习和进步。

2.教育内容的丰富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建的时间比较早, 而现今的社会又在飞速发展, 因此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 要充分结合我国的特色以及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拓展原有的教学内容。比如, 可以设计在当前形势下能有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练习体系以及相应教具, 还可以加入涉及交通安全、自我保护以及性知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内容等等。

3.教学过程的创新

在教育实施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讲究的是个别教育。虽然个别教育能够有效针对每个儿童,但是也应该看到,个别教学在促进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固定模式的教育方式,不仅采取个别的教学活动,还可以采取小组、集体以及个人活动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相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化、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五) 培养合格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际的学前教育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怎么成为一位真正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以及个人的不断学习和努力。首先, 教师个人应当扩充知识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坚持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总结,另外还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次,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从而提高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精神的领会、理论的掌握和教育体系的了解以及教育方法和教具的运用等等。另外,高校的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应该适当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法学习的课程,培养更多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具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学前教师。

蒙台梭利教育法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其中还有很多宝贵之处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挖掘和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引进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需从宏观上把握的过程, 因此,在引进和推广的过程中, 应该做到兼

容并蓄, 只有符合中国的实际, 才能使蒙氏教育在中国发挥出它的意义。对于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有更深刻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应对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途径以及引进的内容、方法作更深入的分析。只有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发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作用, 才能真正照射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梁志燊.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成功运用,[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

社,2004

[2]梁志燊.蒙台梭利主题活动课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1).转引自杨睁茹.蒙台梭利法在美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侯莉敏,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4)

[4]曹冬.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5]霍立岩,齐晓.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J],幼儿教育,2008,(2)

[6]钱文,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是与非[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2)

[7]吴梅花,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8]刘文,林红霞.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1)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实践的困境与对策

学院:教育学院

姓名:刘嘉洋

学号:201312000078

指导教师:谷忠玉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 6 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 、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 、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 、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 、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蒙台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四、教学形式: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语言:儿歌、故事等。艺术:唱歌、跳舞等。体能:跳起来摘花等。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

蒙台梭利教育法目的

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一)、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这样一来,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要想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悟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悟 一提到蒙台梭利,几乎无人不知,,它的理念和它的精华以被数人认可,他以是中国大陆最圣行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我工作的五年中,对蒙台梭利的基本理念及教育法我也有许多感悟,我认为蒙台梭利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缺点。 蒙台梭利曾说过:“人不是动物,而是社会产物,教育过程中个体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如果科学教育学不能影响新一代成长的环境,那么,他寻找改良新一代教育的努力也是徒劳”。也正是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可以说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发是在“发现”与“试验”交替研究的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各“仁心”而得到的。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深有体会。 一儿童和儿童发展观——以孩子为中心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之为“内在潜力”;或把他总括为“人类具有的潜能”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孩子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的规律或的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蒙台梭利主张不给把孩子看作是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孩子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

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画的木块;不是教师和父母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确在工作中,教师应仔细观察,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孩子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个性,在孩子自发和自由的活动中,帮助孩子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蒙台梭利理论体系的精华是: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孩子即不能发展自己,也不能收到有意的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干预孩子主动活动或自发活动的基础上,他培养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所以蒙台梭利教育要求我们教育的原则一定是要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孩子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育,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注意不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内在需要”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我们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我们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我们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助好好的长大成人。这些成果的获得,与教师在孩子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有极

第九章蒙特梭利与蒙特梭利教育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29 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 在哪个国家成立 ( ) A. 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2.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 ) A. 日常生活训练 B.感觉教育 C.文化科学教育 D.数学教育 3.1909 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 ()。A. 《精神教育》 B. 《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 C.《儿童符号的形成》 D. 《智慧心理学》

4.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 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A. 蒙台梭利 B. 皮亚杰 C.加德纳 D.马拉古兹 5.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A.团体线上教育活动内容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内容C.区域教育活动内容D.文化科学教育活动 6.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 动实现的形式是 ( ) A. 主题教育活动 B. 线上活动 C.区域活动 D.圆圈活动 7.1907 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

“公寓幼儿学校”,又称()A.儿童之家 B .幼儿园 C.儿童的花园D.快乐之家 8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有准备的环境 B .导师 C.工作材料D.活动 9.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 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主题教育活动 B .区域教育活动C.专题教育活动 D .艺术教育活动10.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 A.心理胚胎期B.生理胚胎期

C.精神胚胎期D.文化胚胎期11.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 ) A.内在奖惩的原则B.顺序操作的原则 C .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2.“儿童之家” ,此名称起源于()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意大利 13.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对家庭环境的创设的启示 【摘要】:被誉为“儿童世纪代表”的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旧的教育有两个要素:教师和儿童。【1】在新的教育体系中,除了教师和儿童发生关系外,教师、儿童都要和环境发生关系。环境成为新教育的一个新要素。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因此,她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可以说。环境,是贯穿蒙氏科学教育方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亮点。 【关键字】:教育体系蒙台梭利环境适宜环境 一、对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的阐释 在蒙台梭利有关环境的论述中,一直反复强调“适宜的环境”。因此,这无疑可视为蒙台梭利对环境创设的最高要求,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以一项最高标准。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中,蒙台梭利对”适宜的环境”作了阐术:“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对它有害。”“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2】 阅读蒙台梭利关于环境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在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宜的环境”的核心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的发展。 蒙台梭利十分注重环境对儿童精神即心理发展的作用,她曾以伊塔教育“阿维龙野孩”的事例说明,“我们若在一个远离人烟、与世隔绝的地方将孩子养大成人,只给他们物质食粮,别的什么也不给,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会是正常的,而大脑的发育却受到严重损伤。”蒙台梭利主张利用环境予儿童大脑神经丰富的、适合与其年龄特点的刺激。虽然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分,蒙台梭利却并不赞成将这两种环境隔离,开来,而是主张将人文的、精神环境的成分,溶入于物质环境之中,从而形成能真正内化与儿童心灵、促进其心理正常发展的养分。 (二)“适宜的环境”需要成人用爱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温暖、安全和自由。 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是一个用爱营造的充满安全、温暖和自由地精神氛围。因而,她所提倡的“适宜的环境”,绝非仅仅指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环境,而是一种赋予了精神成分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复合型环境。这种环境不是纯硬件的物,而是附加了成人情感、智慧等对儿童心理变化起到直接作用的要素。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儿童心态平和,能够得到安全、温暖、自由等愉快的精神体验,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的发展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得儿童心里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充满丰富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强烈的活动动机,成为儿童打开主动性大门的钥匙,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只有儿童的自身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的作用才能内化于儿童的心灵。真正实现儿童心理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获得。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精髓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精髓 (一)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内在需要。 在她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梭利课程由一系列操作活动来实现,这些操作活动按其目的与所发展的儿童能力,分为不同的领域,主要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7个领域,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顺应儿童生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其自我发展。 儿童发展存在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二)秩序敏感期(2-4岁)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认为要根据研究的九个敏感期的划分,把握儿童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在适当的敏感期内给与幼儿相应的适当的刺激,才能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幼儿与外界世界的接触和探索,从而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发挥幼儿敏感力的环境。正是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和教具。 (二)特别重视教育环境的设置与运用。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体形尺寸的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三、蒙台梭利教学与教具 1.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在她的教学法的内容里,有五个教育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秩序法则。秩序法要求孩子的物品摆放要规范、要有秩序。,这种规范要及早建立,应该满足儿童对秩序的追求,促进儿童秩序的完善,实施这一法则,教师应该首先做到,维护和制造这种环境有秩序感。 第二个是独立法则。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者少帮助孩子,应让孩子独立的做事情。所以,蒙台梭利在她创造的教具里,就训练孩子独立,如生活教育部分,孩子自己会脱衣服,会扣扣子,系带子,在生活教具中,如味觉筒,拧瓶盖,拧螺丝钉,这些教具都是让孩子学会动手后独立。孩子一般拒绝成人帮助,喜欢自己探索。 第三个法则是自由法则。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的选择工作,不要老师或成人去选派,自由选择可以增加自信心,可以导致自我控制,应提倡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不是你硬压制他,给他种种限制,蒙台梭利认为要改变他律为自律,让孩子学会自律。 第四个法则是专心的法则。由于儿童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就导致了专心的法则。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里做了一个实验,当一个孩子在玩插座圆柱体时,当他在专心工作时,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一、蒙氏教育的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 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的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这些知识领域的学习。 1. 日常生活教育 a. 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c.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d. 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e. 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f.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g. 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h. 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i.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 自己操作生活用具,如拿奶瓶、小汤匙、玩具等。 ? 照顾自己,如洗手、洗脸、穿衣等。 ? 爱护环境,如浇水、扫地、开窗、关门等。

? 实际操作,如穿珠、倒水等小肌内的手眼协调动作。 ? 礼节,如小声谈话、请安、一起吃饭的习性培养。日常生活练习,一面训练儿童肢体活动,各刺激神经的协调发展;一面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自信与次序观念,渐次展开家庭和社会活动的奠基 2. 感官教育 感官训练是认知乃至辩异的开始培养人类智力的基础。利用各种精美的“教具”,把握各项官能和敏感期,由浅而深,先让孩子由耳聪目明,由概略到精确的逐渐启开儿童知性智力的门窍,并培养他样认真、精确敏锐的认知、辩异、比较分析等习性。感官训练也是数学教育的预备教育。 a. 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b. 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c. 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d. 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e.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f.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3. 数学教育 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藉实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触,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观念,决不让孩子感到繁和难,以致厌恶数字,害怕数字。也就是说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a. 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蒙特梭利及蒙特梭利教育法试题.docx

一、单项选择题 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哪个国家成立( ) A. 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2.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 ) A. 日常生活训练 B.感觉教育 C.文化科学教育 D.数学教育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 ()。 A. 《精神教育》 B.《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 C.《儿童符号的形成》 D.《智慧心理学》

4.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A. 蒙台梭利 B. 皮亚杰 C.加德纳 D.马拉古兹 5.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A.团体线上教育活动内容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内容C.区域教育活动内容D.文化科学教育活动6.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 动实现的形式是 ( ) A. 主题教育活动 B. 线上活动 C.区域活动 D.圆圈活动7.1907 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

“公寓幼儿学校”,又称()A.儿童之家 B .幼儿园 C.儿童的花园D.快乐之家 8.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 A.有准备的环境 B .导师 C.工作材料D.活动 9.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主题教育活动 B .区域教育活动C.专题教育活动 D .艺术教育活动10.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 A.心理胚胎期B.生理胚胎期

C.精神胚胎期D.文化胚胎期11.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 ) A.内在奖惩的原则B.顺序操作的原则 C .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2.“儿童之家” ,此名称起源于()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意大利 13.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1. 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

充满智慧的情趣环境教育 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可概括如下: 1、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着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3、人的创造性 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是教育的真谛。 5、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靡世界,极具其特性—— 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要素 以前,人们认为教育的要素是教师与儿童。教师教,儿童学。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会自己学,因此环境的提供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孩子要从环境中学习。因此蒙台梭利对环境的创设有基本的原则。成人要根据孩子发展的敏感期,为儿童创设适应其发展的环境。 2.儿童在环境引导下自动自发地学习 孩子可以自动地去利用环境,自主选择。成人没有权利去指挥、命令。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做的工作,成人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有限制的自由 孩子的工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享有很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限制的。蒙台梭利对孩子的活动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在保障每个孩子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求孩子自律。不破坏环境,不妨碍他人。 4.成人是孩子活动的协助者 成人不再是教导者,从教导者变成了一个协助者。成人给予孩子引导、帮助

蒙氏教育试题答案

蒙氏教育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蒙台梭利教育的目标是:(协调)、(专心)、(独立)、(秩序)。 2、儿童工作所遵循的自然法则:(秩序法则)、(独立法则)、(自由法则)、 (专心法则)、(重复练习法则)。 3、蒙台梭利环境的三要素有:(环境)、(孩子)、(成人)。 4、蒙台梭利以教具呈现的内容有:(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 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 5、蒙氏教具三阶段教学法:(命名)、(辨识)、(发音)。 二、选择题: 1、蒙氏工作周期最理想状态是多长时间?( C ) A、1 小时 B、1.5 小时C 、3 小时D 、2 小时 2、下列属于日常生活区的教具是?(A ) A、五指抓 B、嗅觉瓶 C、数棒 D、纺锤棒箱 3、下列不属于科学文化教育的是?(D ) A、地理 B、历史 C、生物 D、数学 4、一个小工作周期的时间是?(C ) A、一天的蒙氏时间 B 、3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C、完成一份教具操作的时间 D、2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5、2 岁—4 岁属于儿童的哪一个敏感期?

X ) V ) X) V) X) 2、不同点:① 蒙氏教具需要示范 A 、动作敏感期 B 、语言敏感期 C 、细节敏感期 D 、秩序敏感期 三、判断题: 1、 8 周 ---8 岁属于动作敏感期 ( 2、 蒙台梭利教具具有目标孤立的特性 ( 3、蒙台梭利中自由的概念是指身体上的自由 ( 4、蒙氏教具是指蒙氏教室中用具的总称 ( 5、蒙氏教具并没有错误控制的热点 ( 四、问答题: 1、区域活动与蒙氏教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答:1相同点:① 材料自主选择 ② 工作都是动手操作 ② 蒙氏教具更加精致 ③ 蒙氏教具更加吸引孩子 2、怎样把握蒙台梭利教育? 答: 1、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和平教育。 2、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是美的教育。 3、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特点? 答: 1 、以儿童为中心 2 、“不教的教育”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 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 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 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7、混龄教育让 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10、 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二、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 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 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 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一、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推动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 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二、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 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 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氏教法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如今我国己有约300多个蒙氏教室。蒙台梭利关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独到看法是她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人所谓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以“又准备的环境为核心作为导师的教师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三个要素组成的。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蒙台梭利按儿童的需要所设计的教具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变为可能。比如,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通过与圆柱体直径、高度相对应的圆洞的帮助,幼儿会发现,粗的圆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洞中,细的圆柱体放入粗的圆洞中会转动,长的圆柱体放入短的圆洞中会凸出圆洞,短的圆柱体放入长的圆洞中会凹进圆洞。幼儿在感知、操作教具时,经教师的提示,通过幼儿的再行尝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略,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者、示范者。教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观察者,对儿童进行引导,观察儿童对教具的兴趣及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们的面部表情。儿童有需要时,教师随时出现在其身边,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或适当的刺激,让儿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示范者,在儿童自由选择、使用教具时,教师要做简单的示范,示范教具的操作方法。当儿童模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儿童解决的方法,而是在一次示范或引导其选择另一个新玩具。 如果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只追求其形式,不了解儿童的需要,或者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就不能达到教育和发展的目的。比如有的幼儿园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引进与移植中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误认为将蒙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蒙氏教育法了。实质上,蒙氏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个别化教育的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儿童,是课程组织的中心,而不是教具的操作。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进入中国需要以“本土化”的模式,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本土化”研究,取长补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结合蒙台梭利与我国幼儿发展情况总结以下几点: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学习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自主自由地学习。二、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环境是儿童自我成长发展的决定因素。三、儿童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四、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不强求、不施压。五、教育者要学会“静观等待”、“克制”、“公正无私”和保障儿童自由的实现。六、以教具和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性地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的。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思路,一方面,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一切可以为我们利用的地方,另一方面,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蒙台梭利的教学模式

蒙台梭利的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从蒙台索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入手,具体阐述了蒙台梭利的教学模式,将其与中国的幼儿园教育现状紧密联系得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学习的理想幼儿园教育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蒙台梭利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一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二是这种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展现。以及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蒙台梭利蒙氏教育理念蒙氏课堂教具工作 正文:蒙台梭利及在我国的发展简介 蒙台梭利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博士、教育学博士。蒙台梭利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为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 蒙台梭利教育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蒙氏教学法,使用多种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很多颇为高深的内容,比如:平方、立方的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等自然与物理知识。成年人往往觉得不可思议,学前幼儿怎么能理解这些复杂知识呢?但当你仔细研究蒙氏教学法后就会恍然大悟。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风行世界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模式之一,因其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效果受到全世界幼教界的热烈关注和欢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国际上誉为"日不落"教育。 蒙台梭利教学理念 以往人们认为幼儿是个脆弱的个体,是个等待大人灌输知识的器皿,大人如果不教导他,不灌输知识给他幼儿就无法获得智慧与知识。但蒙台梭利就不是这么认为,她认为幼儿虽小,但却具有内在潜力和自己的人格。她认为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大人应尊重他,大人应帮助他发展人格,建构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想要[教他]。蒙氏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师与幼儿单向输送的教学方式而主张由老师提供幼儿能力发展所需的教具和环境,并透过为幼儿预备的环境和教师三者间积极的互动来开展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潜能,使幼儿能达到正常化,(满足感、成就感、专注力)并进而追求宇宙的和平。蒙特梭利教育能培养出自发性学习的孩子,能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自信心并能守纪律、尊重别人。 (一)蒙氏理解的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 快乐c班(圆圆老师) 通过接触“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使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一层体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智商的环境。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与“”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儿童为主,教师会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此外蒙台梭利还注意到重点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如:“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通过在蒙氏教育的课室里,令我体会最深的是“爱”和“尊重”。在蒙氏教室里教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一个指导员,需要帮助孩子,协助孩子。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思想。不代替孩子思考和决定。并且体谅儿童身体发展不完

善的错误,不批评孩子,教师需要帮助纠正。不厌其烦地为孩子示范他先前不愿意做的工作,帮助他克服困难。让孩子有自我思考的空间,通过和谐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尊重自然生活。 班上的蔚蔚宝宝是个讨人喜欢的宝宝,最近到了模仿的敏感期,特别喜欢模仿,而且模仿的相似度很高。一天,我一如既往的在孩子面前展示学具的操作。直到我完成我的工作并且把工作毯收好归位后,像往常一样请小朋友自由工作。当小朋友都纷纷去取铺好工作毯,开始自由选择学具的时候,我注意到蔚蔚宝宝的行动跟其他小朋友是不同的。蔚蔚宝宝轻轻的屈膝跪在地面,双手整齐的摆放在小膝盖上,然后小嘴巴好像在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蔚蔚宝宝这个举动令我感到非常好奇。我轻轻走到离蔚蔚宝宝身处的位置的一把椅子前坐下,然后一边装作正在做自己的工作一边近距离观察蔚蔚宝宝的举动。发现了蔚蔚宝宝正在模仿我刚刚工作的整个过程。从我轻轻的屈膝跪地开始说出今天的日期,天气还有我的工作名称。然后再去取工作毯,取我刚刚在小朋友面前展示的学具(水果配对)。再到将学具摆放在工作毯上进行工作。先介绍水果的名称,再将一一进行配对。途中当她完成了一组配对后便会点点头表示确认完成一组配对。这时蔚蔚宝宝的模仿令我感到非常惊讶,她能够完全模仿我刚刚展示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接下来几天我都很注重的观察蔚蔚宝宝的表现,却发现除了在自由工作时间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且有时候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也会突然模仿老师的工作。最近蔚蔚宝宝喜欢上模仿班上年龄较大的哥哥做事。看到什么都会模仿一下,而且模仿得很像,我知道,她在通过模仿来建构自我。真是非常可爱又讨人喜欢的宝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