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摘要】:匈奴由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到迁徙内地与汉人杂居,再到重新建立匈奴国家,中间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汉族国家体制的影响下,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将匈奴历史分为前国家时期、秦汉、魏晋、汉赵四个阶段,依次对匈奴国家形成及原因、血缘向地缘的转变、国家结构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的演变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勾勒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在匈奴国家形成之前,经历了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共主制两个阶段。论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考察了匈奴国家形成的动因,并且将其与学术界提出的有关国家形成动因进行比较。从秦汉时期匈奴帝国建立,到十六国时期汉赵国家灭亡,部落一直是匈奴的基本社会组织。不过,这中间并非一成不变。论文探讨了匈奴社会组织中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向地缘的转化的过程,以及部落维持的原因。通过这方面的考察,可以将匈奴国家纳入早期国家的范畴。国家结构的演变是国家形态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结构带有浓厚的游牧少数民族色彩,南匈奴内附后,开始受到汉族国家的影响,在其强制的改造和示范作用下,匈奴国家结构一步步向着成熟国家结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政治特征带有原始性,汉赵国家时,很大程度上已经汉化了。论文从意识形态、职官系统、税收和贸易、军事制度、法律等方面,探讨这一变化过程。本文通过考察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揭示出匈

奴国家形态演变的独特规律,并且对其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为早期国家理论的修补和完善提供一个视角。【关键词】:匈奴国家形成血缘地缘国家结构政治特征国家形态【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9

【目录】:内容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10-26一、选题旨趣10-13二、相关学术史述评13-23三、研究的理论、范围和方法23-26第一章匈奴的前国家时期26-52第一节匈奴国家的形成26-37第二节匈奴文明形成的原因37-48第三节匈奴文明形成标志的分析48-52第二章早期国家的初始期:秦汉匈奴52-92第一节血缘关系的象征性53-60第二节秦汉匈奴国家结构形式与贵族君主制60-74第三节秦汉匈奴国家政治特征及其原始性74-92第三章早期”国家”的典型期:魏晋匈奴92-135第一节五部的形成发展与地缘组织的强化92-114第二节帅、都尉与新型”国家”结构114-127第三节魏晋匈奴”国家”政治特征的发展127-135第四章早期国家的转型期:汉赵国家135-191第一节新形势下向地缘组织的进一步转型135-142第二节多元化地方行政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国家模式的奠定142-163第三节军国体制与君主专制的矛盾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第一讲中国文学概念的演变

第一講中國文學概念的演變 壹、何謂文學 想要給「文學」下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如同「人」這個名稱,大家耳熟能詳,但如果要我們回答什麼是「人」時,可就困難了。柏拉圖引述其師蘇格拉底的話:「人就是兩足無毛動物。」結果他的一位朋友把一隻雞的毛拔光之後,拿給他看,說:「諾,這就是人!」 在科學的領域中,下定義不僅重要而且必要。以數學為例,如果不替「點」「線」「面」下定義,幾何學便無法展開。但就人文學科的領域而言,為「名」定一個適切的「義」是一件非常困難且吃力不討好的事,以「人」為例,西方的哲人如是說: 人是粘汁和膽汁的混合物。(亞里斯多德) 人是會製造工具的動物。(富蘭克林) 人是鬥毆的動物。(叔本華) 人是有權胡說的動物。(尼采) 人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管子。(謝勒) 以上所列,都有幾分道理,都是胡說!但有誰能替「人」下一個大家都能滿意的「定義」呢?現在我們想探索「什麼麼是文學?」這個問題,其複雜性又比替「人」下定義更甚。因為無論「人」的定義如何紛歧,「人」這個客體總是不變的。「文學」則不然。它常因時因人而改變其內涵,有時名同而實異,有時名殊而實同,想要名實相符,談何容易!雖然如此,我們不妨先看看歷來先賢對「文學」一詞的看法: 貳、先秦諸子的文學觀 先秦諸子,本質上是哲學家而不是文學家。固然哲學也常藉著文學技巧表現其思想,但究竟「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蕭統《文選.序》)所以他們雖然有時言及「文」與「文學」,但卻與我們現在所謂「文」與「文學」大不相同;他們所謂「文」與「文學」是最廣義的,

幾乎等於現在所謂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 一、孔子及孔門諸子所謂「文」與「文學」及「文章」 《論語》中言及「文」者如下: 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篇)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 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 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 罕〉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 矣。」(〈憲問〉篇) 由此知道孔子很重視「文」,列為四教之一,又以斯文自任。但其所謂「文」絕不同於現今所謂「文」。固然只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之「文」而言,可以附會為狹義之文;但由「博學於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謂之文」而言,可以推知「文」實包括一切應知的學問。至所謂「斯文」之「文」與「郁郁乎文哉」之「文」,則其義更廣,幾乎是指一切文物制度了。 孔門弟子所謂「文」,亦全同於孔子。如: 顏淵喟然歎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子罕〉篇) 此與孔子所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辭義全同。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 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 羊之鞹?」 此與孔子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是相同的(〈雍也〉篇)。

世界各国大全(名称+图片)

世界各国国旗大全(名称+图片) 中国朝鲜老挝越南 印度印尼约旦沙特 缅甸日本蒙古巴林 不丹韩国泰国文莱 阿曼也门伊朗以色列 阿富汗阿联酋卡塔尔柬埔寨 科威特土耳其土库曼尼泊尔 黎巴嫩孟加拉伊拉克哈萨克 格鲁吉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菲律宾 叙利亚新加坡塔吉克吉尔吉斯 塞浦路斯斯里兰卡阿塞拜疆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埃及

贝宁多哥刚果加纳加蓬马里中非乍得苏丹卢旺达安哥拉布隆迪佛得角冈比亚吉布提几内亚利比亚喀麦隆科摩罗肯尼亚莱索托尼日尔突尼斯塞舌尔赞比亚马拉维乌干达索马里 摩洛哥博茨瓦纳利比里亚阿尔及利 亚 科特迪瓦毛里求斯民主刚果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南非塞内加尔莫桑比克津巴布韦西撒哈拉斯威士兰 厄立特里 亚坦桑尼亚 赤道几内 亚 布基纳法 索 几内亚比 绍圣多美和 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 亚 马达加斯 加

毛里塔尼 亚 冰岛波黑丹麦德国波兰法国芬兰捷克荷兰瑞士挪威英国希腊瑞典俄罗斯爱尔兰安道尔奥地利卢森堡比利时梵蒂冈马耳他摩纳哥西班牙乌克兰葡萄牙立陶宛 意大利匈牙利白俄罗斯所罗门群 岛 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 亚阿尔巴尼 亚 列支敦士 登 智利 古巴美国海地巴西

圭亚那委内瑞拉安提瓜和 巴布达 阿根廷 伯利兹巴哈马巴拿马巴拉圭墨西哥苏里南加拿大乌拉圭厄瓜多尔格林纳达洪都拉斯多米尼加玻利维亚秘鲁牙买加危地马拉 圣卢西亚多米尼克哥斯达黎 加 圣基茨和 尼维斯 尼加拉瓜哥伦比亚特立尼达 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 和格林纳 丁斯 巴巴多斯瑙鲁纽埃巴新斐济汤加帕劳萨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澳大利亚 基里巴斯库克群岛马绍尔群 岛 密克罗尼 西亚

解析当代中国史学的形态、演化及发展趋向

解析当代中国史学的形态、演化及发展趋 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史学,当代中国史学与以往的史学有什么不同,它们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着,这些不同形态的史学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其演化发展的趋向如何,这是研究中国当代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以为,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当代中国史学的话语形式、学风、研究内容、治史风格、治史目的等诸多方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存在状态也渐渐分化,逐步演化为主流史学、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三种主要的史学形态。三种史学形态的内涵、精神和特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架构起当代中国史学的基本风。 研究史学史,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史学形态—也就是史学的存在状态—的描述,比如以往研究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学,学术界常常使用“封建史学”“新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资产阶级史学”“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唯物主义史学”“唯心主义史学”等概念来概括

某一种史学形态,并赋予它特有的内涵、宗旨、风格等。显然,这样的描述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特征。那么,反观当代中国史学形态,还能否再用这些概念来概括呢?显然不能。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研究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唯物史观在历史学领域普遍运用,“封建史学”“资产阶级史学”“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等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什么角度来恰切地描述当代中国史学形态,就成了剖析当代中国史学的而貌、发展态势及本质的关键所在。 史学形态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又是认识者根据不同的认识标准进行的理论概括,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其本质是为了获得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角度,把史学的存在状态揭示出来。划分史学形态,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通过对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我们侧重于从历史书写的目的性及治史观念的差异的角度来认识当代中国史学的存在形态,并把外在的编纂形式、表达方式和写作风格作为参照。由此入手,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史学存在着主流史学、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三种主要形态,其内涵和特质各不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世界各国国旗图片大全(217个国家)

1 2 3 4 Afghanistan 阿富汗Albania 阿尔巴尼亚Algeria 阿尔及利亚American Samoa 美属萨摩亚 5 6 7 8 Andorra 安道尔共和国Angola 安哥拉Anguilla 安圭拉岛Antigua and Barbuda 安提瓜及 巴布达 9 10 11 12 Argentina 阿根廷Armenia 亚美尼亚Aruba 阿鲁巴Ashmore and Cartier Islands 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

13 14 15 16 ustralia 澳大利亚Austria 奥地利Azerbaijan 阿塞拜疆Bahamas The 巴哈马 17 18 19 20 Bahrain 巴林Bangladesh 孟加拉共和国Barbados 巴巴多斯Belarus 白俄罗斯 21 22 23 24 Belgium 比利时Belize 伯利兹Benin 贝宁Bermuda 百慕大

25 26 27 28 Bhutan 不丹王国Bolivia 玻利维亚Bosnia and Herzegovina 波斯尼 亚和黑塞哥维那 Botswana 博茨瓦那 29 30 31 32 Brazil 巴西British Virgin Islands 英属维 尔京群岛地方旗帜 Brunei 文莱Bulgaria 保加利亚 33 34 35 36 Burkina Faso 布基纳法索国Burma 缅甸Cambodia 柬埔寨Cameroon 喀麦隆

37 38 39 40 Canada 加拿大Cape Verde 佛得角unya加泰罗尼亚(西班牙) Cayman Islands 开曼群岛 41 42 43 44 Chile 智利China 中国Colombia 哥伦比亚Congo Republic of the 刚果 45 46 47 48 Congo 刚果Cook Islands 库克群岛Costa Rica 哥斯达黎加(中美洲 国名) Croatia 克罗地亚共和国

中国文学塑造中狼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变迁

中国文学塑造中狼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变迁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2 9:40:17 点击: 1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狼意象往往是充满负性情感的阴险、狡诈的代名词。21世纪以来,关于狼性的文章作品重新审视了狼意象的基本特征。梳理并勾勒狼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更为明晰地辨识出“狼”形象在文学、史学、社会学等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历程,从而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关键词:狼性;意象;内涵;文化;演变;变迁 狼作为生物链中的普通物种,多年来一直恣意自由地生活着,与其他生物一样,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21世纪以来,从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刊行以来,一时间,文坛上“狼言”四起。《狼的故事》、《像狼一样思考》、《狼魂》等作品相继涌现,更有许多未公开刊印,只是发布在网络上的有关“狼”的作品亦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2015年初,电影《狼图腾》、《战狼》以“非商业、非主流、非娱乐化”的“黑马”姿态,低调冲入新年电影排行榜并力拔头筹后,“狼”现象引起了诸多评论者的关注。大部分的评论着眼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幽远意旨、主题意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作品通过文字所传达的生态话语和人文话语进行了理性的思考。然而,对于“狼”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似乎不够深入,有进一步将其延伸、拓展至历史学、文化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根溯源、见微知著,探寻其来龙去脉的必要。 一狼作为一种自然物种大多栖息于山地、草原、森林周边。在古代,以至近、现代,这些地区居住的人群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因此,现实生活中与狼关系较为密切的人群大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而农耕民族与狼的关系则较为疏离。狼作为山林、草原地区最为强悍、勇猛、智慧的动物而成为游牧民族、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并且往往与部落首领、英雄、始祖的出生、兴起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图腾”崇拜。《史记·大宛列传》记录了乌孙王昆莫奇异的出生及其成长,与《诗经》中《大雅·生民》篇后稷被弃,各种动物对其的种种保护有相近之处。现代学者认为,《大雅·生民》是远古图腾崇拜下的产物。 那么,有理由相信,乌孙王昆莫传说就是狼图腾影响下的文化产物。相似的记载又见于《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狼图腾在游牧民族传说中记载还见于《魏书》卷一零三《高车传》载录的关于高车远祖的传说。故事中匈奴单于之小女主动“下为狼妻”,从文中的“后遂滋繁成国”之句来看,或可推测出与她婚配的是以狼为图腾的高车远祖。而“其有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之句,或可理解为高车族是喜欢引吭高歌的游牧民族。追认狼为本民族始祖的游牧民族还有突厥族和蒙古族:突厥族认为其男性始祖是一匹狼;蒙古族也认为其始祖是“苍狼”。现代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认为,人与兽婚配的故事,通常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在这些始祖崇拜的传说故事中,狼无疑是作为游牧民族之神圣崇拜物而存在的,且后世的诸多史书中亦有不少狼图腾崇拜的痕迹,如《隋书》、《新唐书》、《北史》中都载有少数民族在“牙门树狼头蠹”的习俗。不仅如此,少数民族的可汗甚至常常以狼头赏赐有功之臣,于此可见,绝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对狼保有着特殊的感情上的信仰与崇拜。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以畋猎中一只苍狼不幸殒命于犬群来预测自己命之将尽。从中可见蒙古人对狼在感情上对宗族的认同。

世界各国国旗图片以及国家与首都地中英文对照

世界各国国旗图片及名称【上】 中国国旗 中国China 北京 Beijing 阿塞拜疆国旗 阿塞拜疆Azerbaijan 巴库 Baku 缅甸国旗缅甸 Burma 仰光 Rangoon 塞浦路斯国旗 塞浦路斯 Cyprus 尼克西亚 Nicosia 不丹国旗 不丹 Bhutan 廷布 Thump 乌兹别克国旗 乌兹别克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埃及国旗 埃及 Egypt 开罗 Cairo 中非国旗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 i 伊朗国旗 伊朗Iran 德黑兰Tehran 刚果国旗 刚果Congo Rep.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 多哥国旗多哥 Togo 洛美 Loma 加蓬国旗 加蓬 Gabon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卡塔尔国旗卡塔尔Qatar 多哈 Doha 孟加拉国旗 孟加拉Bangladesh 达卡 Dhaka 马里国旗马里 Mali 巴马科 Bamako 马来西亚国旗 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土耳其国旗 土耳其Turkey 安卡拉Ankara 塔吉克国旗 塔吉克Jail 杜尚别Dushanbe 加纳国旗 加纳 Ghana 阿克拉Accra 马尔代夫国旗 马尔代夫Maldives 马累 Male 韩国国旗韩国South Korea 汉城 Seoul 朝鲜国旗 朝鲜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泰国国旗 泰国Thailand 曼谷 Bangkok 蒙古国旗 蒙古Mongolia 乌兰巴托 Ulaanbaatar 也门国旗也门Yemen 萨那 Sana 文莱国旗 文莱Brunei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日本国旗日本Japan 东京 Tokyo 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Israel 耶路撒冷 Jerusalem 约旦国旗 约旦Jordan 安曼AMMAN 阿联酋国旗 阿联酋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比Abu Dhabi 沙特国旗 沙特Saudi Arabia 利雅得Riyadh 土库曼国旗 土库曼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Ashkhabad 印尼国旗 印尼Indonesia 雅加达 Jakarta 尼泊尔国旗 尼泊尔 Nepal 加德满都 Katmandu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摘要】:匈奴由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到迁徙内地与汉人杂居,再到重新建立匈奴国家,中间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汉族国家体制的影响下,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将匈奴历史分为前国家时期、秦汉、魏晋、汉赵四个阶段,依次对匈奴国家形成及原因、血缘向地缘的转变、国家结构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的演变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勾勒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在匈奴国家形成之前,经历了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共主制两个阶段。论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考察了匈奴国家形成的动因,并且将其与学术界提出的有关国家形成动因进行比较。从秦汉时期匈奴帝国建立,到十六国时期汉赵国家灭亡,部落一直是匈奴的基本社会组织。不过,这中间并非一成不变。论文探讨了匈奴社会组织中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向地缘的转化的过程,以及部落维持的原因。通过这方面的考察,可以将匈奴国家纳入早期国家的范畴。国家结构的演变是国家形态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结构带有浓厚的游牧少数民族色彩,南匈奴内附后,开始受到汉族国家的影响,在其强制的改造和示范作用下,匈奴国家结构一步步向着成熟国家结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政治特征带有原始性,汉赵国家时,很大程度上已经汉化了。论文从意识形态、职官系统、税收和贸易、军事制度、法律等方面,探讨这一变化过程。本文通过考察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揭示出匈

奴国家形态演变的独特规律,并且对其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为早期国家理论的修补和完善提供一个视角。【关键词】:匈奴国家形成血缘地缘国家结构政治特征国家形态【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9 【目录】:内容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10-26一、选题旨趣10-13二、相关学术史述评13-23三、研究的理论、范围和方法23-26第一章匈奴的前国家时期26-52第一节匈奴国家的形成26-37第二节匈奴文明形成的原因37-48第三节匈奴文明形成标志的分析48-52第二章早期国家的初始期:秦汉匈奴52-92第一节血缘关系的象征性53-60第二节秦汉匈奴国家结构形式与贵族君主制60-74第三节秦汉匈奴国家政治特征及其原始性74-92第三章早期”国家”的典型期:魏晋匈奴92-135第一节五部的形成发展与地缘组织的强化92-114第二节帅、都尉与新型”国家”结构114-127第三节魏晋匈奴”国家”政治特征的发展127-135第四章早期国家的转型期:汉赵国家135-191第一节新形势下向地缘组织的进一步转型135-142第二节多元化地方行政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国家模式的奠定142-163第三节军国体制与君主专制的矛盾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小说的概念和小说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历采争议颇多,迄无共识。就小说的概念而言,在古代的中国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情况。有三种情况首先必须分清: 一是,古体小说,也即通常所说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 二是,滥殇于唐而盛于宋后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的“小说”概念(或称说部小说); 三是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的小说概念。 这三种“小说”概念既有明显不同,又有交叉重迭。三种不同的小说观念所涵盖下的小说实绩,也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重迭。三种小说概念中,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出现得最早,有学者将其追溯到《庄子》那段著名的论述“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难矣”;延续的时间也最长,最少到清代末年,不少文人还按到这种观念来做着“小说”,迄于今,图书馆编目所称的子部小说仍然使用的这一概念;在研究中,有学者只承认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小说概念,用这种观念去套中国古代的小说。于是,不仅唐前一大段时空,中国的小说史是一片空白,也给现今的图书馆分类带来尴尬。我觉得,应该充分顾及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实际,不能单用西方的小说观念去硬套。 即使我们用现代的小说观念去考察中国小说的起源,我觉得,也有三种情况必须首先分清: 一是,小说文体的起源和小说因素的起源; 二是,小说的起源和小说的渊源; 三是,小说的主源和小说的支源。 因为就是站在现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去讨论中国小说起源这个问题时,我们还是常常把这些问题搞混了。比如,有人把小说文体的起源等同于小说因素的起源,把和小说有渊源的事物及文体与小说文体的起源关联在一起,对小说的主源与小说的支源不加区别,等等。于是在有人用现代小说观念去套中国小说,把中国的小说史进程拉得很后的同时,又有人将中国的小说史提得很前,认为在中国,有文体之分便有了小说;有人源流和影响不分,于是小说出于史,小说出于子,小说出于诗赋。许多的争论,实际上是产生于这三种情况的未能分清。有必要以中国古代理论史资料为依据,重新清理小说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它的定位及定位原则,以作为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小说与小说史的基础。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多加注 意的: 1.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流变是怎样的?直到明清,小说这一概念是从什么角度定位的?最早的小说观念与现代文学理论所认定的小说文体,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它们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最后如何发展为一种纯文艺学意义上的文体 概念? 2.现代小说概念与古代小说概念差异何在? 3.以现代小说概念为基础来梳理、描述、评价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的本体有没有被误解 考察古人的小说概念,大抵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看古人言论中对“小说”的理解和解释;二是从古人图书目录分类思想中看其对小说文体的理解;三是从古人所认定的小说文本中看其与今人“小说”概念的差异。对这三个方面,既要从横向的角度进行三者之间的联系比较,又要从纵向的角度对三者各自的变异进行把握。 前几年出版的南开大学中文系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把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即先秦的“泛称小说”阶段;两汉的“子部小说阶段”;魏晋至唐的“杂纂小说”阶段;宋元以后的“文学小说”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小说概念,可否这样命名,这四个阶段的区别是否就这样分明,当然可以再斟酌和讨论,但把二千余年的概念发展历史简概为四个阶段,对于人们简要地把握它们还是有效可行的。因此,我们不妨以四阶段的划分来重新梳理和阐释小说概念演变的历史过程。

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战争形态演进

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战争形态演进 ■车华 提要 在当今格外引人注目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舞台上,正在上演着一场内涵丰富、韵味十足的时尚大戏。在这场生动有趣、充满辩证思维的大戏中,人们依稀可辨:战斗变“大”了,战争变“小”了;非传统变“多”了,传统变“少”了。随着军事信息等高新技术充分运用和军队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战争形态正以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化身加速演进,并以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多变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当前,外军关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研究表明,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在时空态上已经迅疾进入了一个彼此共存、深层转化的重要转型时期,并在此关键时期使战争形态发生着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巨大变化。人们追寻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高技术局部战争轨迹不难发现:现代战争从军事理论到实践形式在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而反映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亦在加速演进中……这场新变革,一直牵引着各国兵家的视野与思维——■战斗变“大”了战争变“小”了 现代战争已被喻为“发现者的胜利”或“发现者的战争”,“发现即摧毁”不再是神话传奇,“远程控制、精确打击”等使战争效能空前提高。现代战争似越打越小,小到一支战术部队乃至几十人的特种小分队就可以打赢一场战争;少数人或一个团体组织就可能发动一场网络闪击战或恐怖战争。《美国国防2002年度报告》指出:未来战争将是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有限战争,将呈现出小、灵、快、准的特点。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威力超常,使得只需投入较少兵力,就能快速准确地达成战略目的。 为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美军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作战理论,更加强调在高技术优势条件下,使用有效而不是庞大的军事力量,对战争重心、战略目标实现精确打击,而不必消灭敌方军队就能赢得一场战争胜利。所以,国家或高层的军事战略意图,往往可以通过具体的军事战术行动就能实现。因而,今日之战术行动的性质与作用已随之“放大”,具有了丰富的“战略内涵”,可以直接承载战略意图。然而,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如今的战术行动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或战役性辅助行动了,而将直接成为战争的全局或战略的全部。 ■作战变“轻”了保障变“重”了 众多高技术手段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一次作战行动,甚至一场战争变得如此简单而又迅雷不及掩耳。过去的“大规模作战”,现在往往只需按一下启动按钮,完成一个战术动作,便可能迅速达成战略意图。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完成每一个“闪电行动”背后,都离不开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联合保障做支撑。即随着时间推移,综合保障力量会极大地影响战略意图的实现。因为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首要地表现为技术构成的电子化,各种作战平台内都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正是它们的有效工作才大大地提升了作战和综合保障效能。任何一条保障链的断裂,都将直接影响到战争全局。所以,外军精确保障、优势保障等理论纷纷出台绝非偶然。 ■平面变“窄”了维度变“宽”了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特别是航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军用航天飞行器和信息战武器装备广泛用于战场,使得现代战争呈现出由单一军兵种对抗的平面作战向多军兵种联合对抗的多维立体作战发展轨迹。海湾战争持续42天,大规模空袭和远程导弹攻击38天,地面作战仅有4天;科索沃战争持续了78天的空中打击,成为一场纯粹的“空袭战争”。国外军事专家认为,随着远战、精确打击能力的空前提高,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使传统的平面作战方式成为历史,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以空战、远战为主的作战

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

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 【内容提要】在相当长得时刻里,美育被理解为是一种综合得艺术教育.伴随时代进程,美育从总体上呈现出退步独立、越发纯粹得趋势,经历乐教、美术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等进展时期,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得历程.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得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得综合艺术.在相当长得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得艺术教育.然而,在不同得时代有不同得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得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得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得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得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差不多得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得地位较为重要,因此,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讲,人一辈子得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得美育称为乐教,要紧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得母体,且具有非常强得综合性.郭沫若讲:“中国旧时得所谓乐(岳),它得内容包含得非常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讲,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能够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欢乐,使人得感官能够得到享受得东西,都能够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得乐教形式具有鲜亮得情感和趣味性. 所以,古代得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得情感性,它得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得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得有意味得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得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然而它得趣味教育得核心则在于“仁”字,因此他又讲“里仁为美”.孟子讲“充实之为美”,所关怀得也是人得道德境地得完善.因此,古代得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得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讲,“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得乐教,是一种以社会得道德关怀为内核得综合性得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得成分.格外令人关注得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得“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得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得“礼”,所以是不可分离得,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得逻辑学上得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得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得复杂得内在意义得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得乐教得时候,美育得内容发生了全然得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得时刻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得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得.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全然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得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得乐教形态得情况下,西方得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得全面形成. 专门需要指出得是,在古今社会转换得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得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得,因此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差不多通用.这种现象出现得缘故要紧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得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得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 education”所指涉得通常确实是“art 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得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得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习惯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得理解与运用.因此,人

略谈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变迁

略谈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变迁 李银珠我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选入高中第五册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以高屋建瓴之势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作了回顾与概括,叙述简明扼要,论断准确精当。在这样有限的篇幅里,是难以对小说发展史及其规律性的方方面面作出详尽周严的论述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些说明,或许有助于对吴组缃先生这篇文章的理解。 一、“相去天渊”的古今小说概念 在我国,“小说”是已有两千多年之久的古老名称了。今天我们说起小说,毫无疑问是指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叙事性的内容、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情绪的文学样式。可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小说”一开始不仅不具备文体意义,而且是一个鄙称,不同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很不一样的,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才获得了今天这样的概念。 追溯起来,“小说”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的《庄子·外物篇》。庄子是个对中国文化大有影响的人物,正是这个言尽天下大道的庄子在论述自己哲学追求的至境———自然之道时,第一次提出了“小说”一词: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庄子认为修饰琐屑浅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是不可能达到至境的。为了说透这个道理,他举了任公子钓鱼的事例。任公子这个人与众不同,他手拿大鱼钩,把用五十头犍牛作成的鱼饵投入东海后,便蹲在浙江会稽山上稳稳当当地钓开了鱼。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他依然从容自若。突然有一天,一条大鱼游过来吞食了鱼饵,大鱼的翻滚腾跃搅得海水动荡,白浪冲天,吓坏了方圆千里的人们,任公子终于钓到了这条大鱼,周围的人都饱餐了美味的鱼肉。庄子由此生出感慨:那些手拿小竿细绳,直奔小河沟渠,守着些鲇鱼鲫鱼的人,怎么可能钓到大鱼呢?任公子从容洒脱,毫不着意,反而钓到了大鱼,看来凡事只有任其自然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庄子最终想说明的道理. 庄子在上述引文中所说的“小说”只是与“大达”相对的小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①庄子把“小说”与“大达”并举,显然是贬“小说”、扬“大达”的。他是把儒、墨等诸子各家视为无关道术的琐碎言谈的,认为它们是“小说”非“大达”。尽管这里提出“小说”概念与现代意义的小说相差甚远,然而它却是中国古代“小说”一词的最早出处。“小说”因了庄子的鄙薄,不仅得以与“大达”并存,而且以此起步,不断演化、发展,直至成为与古代大相径庭的现代所谓文学体裁的小说。 清代刘廷玑说:“盖小说之名虽同,而古今之别,则相去天渊,”②是很有道理的。 二、从文体意义上评价“小说”的桓谭 在“小说”概念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东汉初年的桓谭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桓谭精通天文、喜好音律,是两汉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写的《新论》,涉及政治、哲学、文艺等诸多领域,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三)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三)]的字幕: 在陶寺遗址中发现的大规模城址和宫殿宗庙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形态。上面我们根据陶寺的墓葬材料讲了陶寺的等级分层和社会分层,以及出现的情况。除了墓葬所反映出的社会分层这些现象外,陶寺遗址近年来另有两项重要发现也有助于说明当时的社会性质,这就是发现有大规模的城址和在城内发现有不止一处的宫殿宗庙之类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陶寺遗址龙山时代的城址分为陶寺文化早期城址与中期城址两个时期的城址。陶寺早期城址大体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周长约360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这是陶寺早期的城址。陶寺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在陶寺城内发现有大片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发掘者称之为宫殿区。我们在陶寺的祭祀区发现有大型夯土台基建筑ⅡFJT1,平面呈大半圆形,面向东南,外圈半径22~25米,总面积1400平方米左右,由3道夯土挡土墙即3层台基组成。因其形状奇特,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发掘者认为它是“集观测与祭祀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经过半年多的模拟观测,发掘者认为这是一处观象台遗迹,其主要功能是观测日出方位以判定时节,为制订历法提供天象依据,即所谓“观象授时”。这是很特别的,这么多年来还是首次发现。我们知道,一个庞大的城垣,需要大规模地组织调动大量的劳动力,经过较长时间的劳动才能营建而成;而城垣之内宫殿宗庙之类的大型房屋建筑,也需要动员众多的人力物力的资源,这一切都显示出在它的背后应该有完善的社会协调和支配机制来为其保障和运营,也就是说,龙山时代的城址及其城内的大型建筑并不是为该地域内整个聚落群的人口居住而修建的,它是为贵族中的上层及其附属人口的居住所营建,但却有权调动和支配整个聚落群的劳动力,显然这种支配力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色彩。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权力与当时社会划分为阶层或等级相结合所构成的社会形态,当然是不同于史前的“分层社会”或被称为“酋邦”的社会形态的,根据我关于国家形成的两个标志的划分,这两个标志就是阶层、等级或阶级的存在,这是一个标志。还有强制性权力机构的设立,这是又一个标志。根据这两个标志的划分,陶寺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已进入邦国类型的初始国家社会。我认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也是很有根据的在龙山时代的城址中,古城寨城址内大型宫殿的发现,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知道,龙山时代有众多的城址被发现,但在城内发掘出宫殿基址的却为数不多,除上述陶寺遗址之外,在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内也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个图就是古城寨城址。距今大概在4000年以前,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龙山时代的一个城址。这是它放大的图,然后就是古城寨城址。在这个城址内,也发现有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这个古城寨的城墙至今仍保存着三面城墙,这是它的城墙保存情况。这个城墙也是已经很大了。这是又一面城墙。这是古城寨城墙现存的地面情况。城墙夯土的断面,一层层打起来的城墙,我们从断面看到它的一个情况。这是夯窝情况,一个小圆点。当时夯打的时候留下的夯窝的痕迹。这是夯打的时候在外侧绑捆夯板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古城寨几个夯土城墙的情况。这是它的几个局部。这是总体夯土墙的一个断面。这是古城寨里面的宫殿的基址的一个平面图。发掘者把它分为两个基址,实际上有可能是一个基址,连起来一个基址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是夯土建筑的一个大型宫殿基址。这是宫殿基址立柱的时候柱洞的情况。这是古城寨。古城寨的这个遗址也是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