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及调适对策(附调查问卷)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及调适对策(附调查问卷)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及调适对策(附调查问卷)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及调适对策(附调查问卷)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及调适对策

摘要: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日益突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可以归为四类,即色情与暴力行为、剽窃与侵犯行为、谩骂与攻击行为和诈骗与侵害行为。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我们从高校、网络与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出发制定了调适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表现、原因、对策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缺乏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它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网络社会中表现日益突出。我们于2010年5月对集美大学师范学院、航海学院、财经学院等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32份。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其道德失范行为比较严重,因而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适当的调适。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色情与暴力行为

色情与暴力行为是指网络主体浏览色情网页、制造和传播与色情、暴力有关的信息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或进行色情聊天等行为。大学生的色情与暴力行为一般表现为浏览色情或者暴力网站,少部分大学生还存在非法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甚至从中获利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从未浏览过色情网页的大学生只占29.8 %,而“偶尔”浏览过和“经常”浏览过的大学生分别占43.5 %和6.7%。在大学生接触黄色、暴力网站的原因当中,大部分是出于“好奇”,或“跟风”,大家都去我也去。但大学生对浏览或传播色情网页的态度一般都是比较积极的。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浏览色情网页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2.剽窃与侵犯行为

剽窃行为主要是指大学生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侵犯知识产权,比如论文或其他数据资源。由于在网络社会中,信息的采集、复制、传输和处理等手段日益便捷,再加上相关的网络知识产权法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剽窃行为变得十分普遍。侵犯行为是指网络主体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知识产权,或入侵他人计算机窃取资料等行为。据我们调查发现,在网上弄到过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的占42.7 %,其中76%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无所谓”。这说明大学生的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比较明显,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此举造成的危害并没有客观的认识。

3.谩骂与攻击行为

谩骂与攻击行为是指网络主体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没有遵循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等网络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任意辱骂他人和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大学生是进行网络交往的重要群体。但是有些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出现了任意谩骂他人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据我们调查发现,57.1% 的大学生在网上(比如聊天室、论坛、BBS等)发布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人肉搜索”现象,更是将网络攻击延伸到了现实层面。如2007年的张殊凡事件,起因是CCTV在《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报道中采访了北京市学生张殊凡,张殊凡在镜头里说道:“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新闻一经播出,猫扑网站随即出现了多个帖子来攻击“很黄很暴力”这5个字,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

这起事件严重侵害了张殊凡的身心健康,给她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4.诈骗与侵害行为

诈骗与侵害行为是指网络主体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特征以匿名身份或假冒他人身份发布虚假信息,甚至对他人进行情感上、钱财上的欺骗和诈取等行为。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欺诈行为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填报个人的虚假信息,假冒另一身份或利用网络交往中的一些漏洞获取不义之财。2010年5月,成都三名大学生因疯狂盗取千余QQ号,在半年内诈骗40余万元而被捕。这类行为不仅对公共财产和社会治安造成了破坏,而且更加损害了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整体形象。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

1.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

现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与时代脱轨的状况,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问题,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此外,在教师配备、教室使用与课时安排上,思修课程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嬗变

首先,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和新的社会冲突的涌现,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其次,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对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加重、与存在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了较强的负面甚至偏激倾向,影响到了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再次,面对就业政策的转变,高期望值与现实工作条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不少大学生普遍产生一种失落感,为了平衡这种失落感,很多人投向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网络当成消遣对象,无节制的上网,使一些同学主体性逐渐丧失,盲目陷入网络潮流。

3.网络的虚拟性诱发不受道德约束的言行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就为一些人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因而现实的规则对个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在“网络社会”中,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滥用自己的权利。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无法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而且很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误导。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道德辨别力较差、道德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很难固守良知、把握方向。因此,互联网的隐匿性造成的道德约束力和青年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调适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必须从高校、网络与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出发,来制定对策。1.高校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

一方面,应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除了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网络问题。亲身的参与不仅能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2.国家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网络秩序

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偷窃、发布虚假消息、传播色情、制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还需加大打击惩治力度。此外,还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增强防火墙功能,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最大限度的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3.大学生应增强道德自律意识

所谓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自我约束,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自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仅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且更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杜绝任何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在网络生活中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明确“自律”是为己,不是为人。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而不是装腔作势做给别人看。第二,注重小节。有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生活中只要不犯“大过”就行,“小节”无足轻重。因而在网络上谩骂他人、偷看隐私等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第三,要具有自制力。不仅不盲目跟风参与网络不文明行为,反而要理智地阻止他人的不当言行。

参考文献:

[1][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三联出版社,1986.

[2] 张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及调适对策》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2

[3] 叶松庆《真切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4

[4][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5]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4

附录: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表

同学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通过这份表格,我们希望能够对现今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道德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归纳,得出结果,进而为解决此问题提供更好的方案。

一、单选题

第1题:您的性别是?

男女

第2题:您一般在网上所填的资料是真实的吗?

都是不全是都不是

第3题:是否有上过一些黄色网站或一些关于暴力的网站?没有偶尔经常

第4题:有没有试过放一些虚假信息或者是一些根本不经确定的东西在网上或者q群上面流传?没有偶尔经常

第5题:是否在网上的一些论坛或在q群上面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没有偶尔经常

第6题:是否会在网上公布私人的(包括您自己和他人的)照片、资料(例如空间或者是博客)?没有偶尔经常

二、多选题

第10题:您认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有哪些呢?

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剧变

网络虚拟性诱发不受道德约束的言行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您认为纠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方法有哪些呢?

高校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国家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网络秩序

大学生应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参与!希望您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精神生活!并祝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 一、指导语 下面的语句是关于网络行为表现的陈述,请仔细阅读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评定,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从不; 2=偶尔; 3=通常;4= 总是. 二、测验项目 编号项目从不偶尔通常总是 1 匿名发布不实消息 1 2 3 4 2 下载或使用盗版软件 1 2 3 4 3 利用网络复制传播音乐 1 2 3 4 4 下载未经授权的音乐或视频 1 2 3 4 5 发表诽谤性言论 1 2 3 4 6 恶意灌水或刷屏 1 2 3 4 7 在即时聊天中强迫他人语音或视频 1 2 3 4 8 发表不当言论 ( 如发言曾被网管删除) 1 2 3 4 9 匿名在网上辱骂他人 1 2 3 4 10 下载资料拼凑论文 ( 包括课程论文) 1 2 3 4 11 论文中引用网上资料不注明 ( 包括课 1 2 3 4 程论文) 12 做作业时从网上抄答案 1 2 3 4 13 上课时用手机上网或聊 1 2 3 4 14 网络黑客 1 2 3 4 15 在网上偷看过别人的邮件 1 2 3 4 16 欺骗网友 1 2 3 4 17 浏览色情图片!视频或小说 1 2 3 4 注: 网络言论失范行为包含条目1、5、6、8、9、14、15、16; 网络学习失范行为包含条目10、11、12、13; 网络侵权失范行为包含条目2、3、4、17. 三、评分计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首先按被试的受教育程度、性别、专业将样本平均分为两个样本,对样本1(n=491)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494)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使用AMOS17.0对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题总相关为项目区分度指标,结果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39至0.62之间,均P<0.01。17个项目分布在 3个因子上,因子1包含9个项目,命名为网络言论失范;因子2包含4个项目,命名为网络学习失范;因子3包含4个项目,命名为网络侵权失范。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量表的初始问卷采用4级评分:1=从不,2=偶尔,3=通常,4=总是。 四、信效度分析 1.信度 (1)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3个因子的系数依次为0.84、0.74、0.73。3个分量表得分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19至0.48之间,3个分量表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4、0.75、0.82(均P<0.01)。 (2)重测信度: 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2、0.86、0.78。 2.效度

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标准

校园文明习惯规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个答案一定正 确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文明,文明文明校园既包含物质的校园,更包括精神的校园,精神的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而想要投身社会的我们已经不仅单一的只拥有知识,要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才是一个接班人应该具有的素质。 山水自见山水,但社会早已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提高文明素质,更见在校大学生应该做到而且做好事情。 行为规: 一、思想品德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塑造和培育美好的品德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二、诚信守纪篇; 诚信守纪、自律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该恪守这一道德底线。做人讲诚信,做事守法纪,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妄图走捷径,不投机取巧,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和高尚人格魅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1本色做人,以诚待人,言出必果,知行统一。 2为人正直,不损害他人权益,选择正常渠道和合理方式

反映意见和要求。 3遵纪守法,不做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不参加非法组织和活动,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纪行为作斗争。 4、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恪守一日生活制度,自觉维护学习生活秩序。 5、提倡诚信考场文化,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按照相关要求参加考试,考试不作弊。 6、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恪守一日生活制度,自觉维护学习生活秩序。 7、提倡诚信考场文化,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按照相关要求参加考试,考试不作弊。 三、感恩与责任篇;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和他人的关心、关怀、帮助。从一出生,我们每个人都因为父母、家庭和社会的万千呵护宠爱,而背负了一种巨?反哺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感恩和责任是我们生存的理由和动力,要对社会负责,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学会关爱父母,珍惜生命。 1.对他人与人为善,关爱、宽容,常怀恻隐之心;对自然以邻为友,仁心、慈爱,常怀敬畏之心,与人与物和谐相处。 1.尽己所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平时多参加义务活动,争当社会活动的志愿者,在公共场所,自觉维护学校形象。 四、学涯规划篇;故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校大学生要确立长远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及早规划学业生涯。学涯规划的制定要注意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的结合。自身实际与专业学习大纲要求的结合,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的结合,及时调节心理应对状态,有条不紊地把规划容落到实处。 1、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制定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阶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大二占%,大三占%。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

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的同学配有电脑,%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

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那一世范文网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 3、高

中学生网络道德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安庄镇马埠中学学生网络道德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项目指标人数百分比 1、性别?A.男70 0.5 B.女70 0.5 2、你父母对你上网持何 态度?A. 全凭自己做主21 0.15 B. 有一定限制17 0.12 C. 反对102 0.73 3、你有没有去过网吧? A. 经常去0 0 B. 偶尔去0 0 C. 心情不好,父母不让在家上网 时 14 0.1 D. 从没有去过126 0.9 4、一天上网时间大约是多少?A. 少于1小时60 0.43 B. 1~2小时42 0.3 C. 2~3小时21 0.15 D. 3小时以上17 0.12

5、使用网络时,你通常做些什么?A. 查资料31 0.22 B. 学习25 0.19 C. 娱乐、消遣(如:聊天,看电 影,听音乐等 52 0.37 D. 玩游戏22 0.15 F. 其他10 0.07 6、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 么?A. 为了学习增进知识35 0.25 B. 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21 0.15 C. 娱乐、消遣74 0.53 D. 其他10 0.07 7、你聊天的目的是什么?A. 交网友15 0.11 B. 和朋友联系98 0.7 C.打发时间20 0.14 D. 其他7 0.05 8、如何看待你所交网友? A. 只是随便聊聊78 0.56 B. 和现实中朋友一样对待42 0.3 C. 欺骗的成分更大20 0.14

9、与网友聊天你会展现真实的自我吗?A. 会10 0.07 B. 不会42 0.3 C. 视情况而定88 0.63 10、如果有网友约你,你会去吗?A. 会的10 0.07 B. 不会72 0.52 C. 不一定,视情况而定58 0.41 11、你相信网上发布的那些公开信息吗?A. 大部分相信而且影响着自己的看法 14 0.1 B. 会经过自己考证,才决定信不 信 51 0.36 C. 半信半疑53 0.38 D. 不相信22 0.16 12、在网上你会有意无意地查探他人的隐私吗?A. 会23 0.16 B. 不会117 0.84 13、因为网站不会追究你的个人身份,你会A. 随便说话,口无遮拦20 0.14 B. 文明讲话120 0.8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摘要]自从网络出现之后,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隐蔽等特点,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浏览不良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网络知识侵权: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四个问题: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互联网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课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调查发现,当前大?W生群体中的网络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浏览不良信息 网络是一个缩小的地球,现实生活中有的一切,网络社会中都有。在网络中,除了有大量健康和有用的信息外,还有大量不良信息,包括:反动、迷信、庸俗、色情、凶杀、恐怖等。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极大威胁,甚至使一些大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研究表明,有高达60%左右的大学生,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他们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

从而深陷其中。 2、恶意攻击他人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在网络中言论可以极端自由,因此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就在网络中造谣中伤,肆意的侮辱、诽谤他人,给别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人在网上出口成脏,任意谩骂;还有个别人通过技术移花接木,制做散布对他人不利的图片、在BBS、贴吧和虚拟社区中散布流言蜚语、侮辱诽谤他人,对他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利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大肆捏造虚假消息,大量散布反党反社会的过激言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 3、网络知识侵权 在互联网这个存贮数据资料的宝库。我们想获得的任何资料几乎都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找到。互联网未经允许的随意上传、存储和任意下载对现行的著作权保护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通讯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更易受到侵害。工业时代的著作权,由于传播载体是有形的,需要专门的工厂进行生产,因此能够通过海关、交通、工商等传统部门,运用法律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是随着网络网络的出现,以及网络独特的“数字化”信息方式,著作权体系的地域空间概念被完全打破,大量的文字、图像、音乐、电影等均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实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 英文对照 :moral abnormality; moral disorder; disordered moral (一)“道德失范”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道德失范表征出社会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和剧烈冲突,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道德失范”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道德失范”是指旧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普遍否定,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中。 2、所谓道德失范,就是指在道德领域的一些准则或规范,已经不能够通过社会的舆论压力或人们的内心确信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人们行为。 3、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 4、所谓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冲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5、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 社会失范(anomie)字面意义为没有或失去社会规范。在社会学中,主要指人们对什么是适当的社会规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质上的分歧。关于社会失范的两种主要理论,是由迪尔克姆和默顿提出来的。迪尔克姆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失范是由于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改变尚未完成而造成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这样,社会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适当的控制,从而导致失范。迪尔克姆还把失范与现代社会的病态相联系。例如,他在《自杀论》一书特别研究了失范型的自杀。失范型自杀就是在社会规范对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时,人们陷入矛盾状态之中而容易引起的一种自杀。社会越是失范,自杀率就越高。他认为,无论是经济萧条时期还是经济繁荣时期,自杀事件都会有所增加,因为上述两个时期均置人们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作用,生活变得漫无目的,自杀便容易发生。默顿修正了迪尔克姆的心理学假设,他将失范的含义由无规范更改为规范冲突。在他对当代美国社会的分析中,他认为,社会价值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和文化所规定的目标同意欲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化的合法手段之间的分离,是造成人类不幸的原因。当人们不能用合法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时,失范就产生了。但人们也可以通过遵从、革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造反等不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篇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 为迎接我院XX年申报(参评)省示范(骨干)职院,我系学生会呼吁各班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自身道德实际行动为学院创建省示范(骨干) 职院贡献力量,所以,我们要为此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个人职教新干线的空间建设是此次示范(骨干)职院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申报(参评)时间在即,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学生处特要求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同学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加入到职教新干线的空间建设队伍来,各班班委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逐一落实,逐一检查,同时,在创建工作期间,希望同学们守纪律、讲文明、护环境、重行动,为学校创示范(骨干)增光添彩,所以,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自觉地把各自的职教新干线建设好。 篇二: 信息技术乃小三门学科,它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平日的测验。注重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未来信息的需要。由于本校学

生大都来自农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此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下面,针对我在课堂中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如下小结: 生命教育的渗透 结合我们学校是生命教育特色学校,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等等。生命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全体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点拔,在课堂中渗透,使学生彻底理解生命的可贵,生命教育的内涵。因此在我的课堂中,只要内容涉及到生命这块的,我都会结合事实展开教学,如:让孩子们不能去深水中洗澡;上学、放学要注意车辆行走,不要因为抢一步争先而铸成大错;不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学;机房内的电源线不要随意乱插乱拔,以免造成触电的危险;机房内容易磕碰的拐角很多,下课时我都会做强调,让学生注意自身安全,不攀爬楼梯、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等等。 环保教育的渗透 环境保护是我们全球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的地球每时每刻承载着人类制造出来的污染。面临气候的变化,生态的破坏,作为地球上的我们不得不走低碳生活,为环保出一份力量。我在执教《写出心中的计划》一课时,就和学生们一起阐述了环保的观点,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小培养孩子们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美好的家园。上课前我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 摘要: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科学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引言: 1.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存在以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条件。信息是网络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和行为也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因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的使用方式为标准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作如下划分。 1.1信息采集 许多大学生上网,目的就是搜索于己有益的信息。互联网向大学生提供了浩瀚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巨大信息库,几乎容纳了所有现实社会中所能掌握的信息,因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搜索平台。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者占55.3%,从事学习者占5.4%,从事学术研究者占1.3%.简易、快捷、方便、低廉等特征使得查询、下载信息成为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行为和活动,信息采集也正是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1.2 收发邮件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信箱的普及,Email作为一种迅速、费用低廉的通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天开邮箱收发邮件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1.3 网上聊天 "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2006年3月,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数达80%,而其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60%是上网聊天,25%则是上网玩游戏。 聊天、交友、网友见面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些大学生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论文辅导老师Q/微信:993383282,不能自拔。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武汉大学生上网率已高达80%,其中仅以网上聊天为重要目的者占84%1.4 网络游戏与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网络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阿站也是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 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严重影响了其学业。至于如何把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很多大学生则是一片茫然。 1.5 BBS BBS即电子公告牌。BBS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功能,它可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浏览、发布、回复信息,它集信息发布、信息讨论、聊天为一体,也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之一。BBS有2大功能:一是公告栏功能,适用于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布学校动态信息、通知、公告、规章制度等信息;二是讨论区,可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的院系、专业、班级等分成不同的分讨论区,便于集中学生的智慧推进学校工作。学生也可利用这个平台反映一些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1.6 网上论坛 基于万维网而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论坛,已经为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网上论坛虽然发端于BBS,在本质上与BBS并无区别,但它具有良好的图文界面,在界面和直观程度上要高于BBS.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报告 篇一:网络道德实践调查报告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的初期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数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渐凸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网络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深入调查。 全日制大学生 本次调查是以调查问卷为载体,以学生街对大学生随机发书面调查填写为主,以网上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本次调查共发出书面问卷调查50份,回收问卷46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92%。此外,还有48个人做了网上的问卷调查,回收48份,回收率100%。 经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以3~5小时的居大部分,而上网的内容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此外论坛、

贴吧讨论热门话题跟帖灌水、聊天交友、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更新博客、网上电子商务、看电影、听歌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就数据本身来看,目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是呈良性发展的,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由于我们还处于学生时代,并没有与这个社会有多深接触,人生的经验及价值认识还不够丰富和成熟,所以我们经常思想偏激、自控能力不够强、易受外界诱因影响的特点。所以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给广大大学生带来的许多负面的影响和冲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网络道德失范危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虚拟性导致了人格的虚 伪和交际障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等等。 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缓解压力,寄托感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网络也就自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理论探讨 196 办公室业务2012?5 文/孟鹏涛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学生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然而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摆在我们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大学生是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却不容乐观。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热衷网上聊天,言行过度放纵。当代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但他们们由于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再生气也要保持仪态和素质,于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就成了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他们经常通过上网聊天交友、逛论坛发帖子来排解内心的压力。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是隐姓匿名的,他们便可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粗话、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极度放纵,他们心有所想随即在论坛上发帖,或将状态更新在微博、人人网上,且相互转发,以此为乐。 (二)上网时间过长,过度痴迷网络游戏。从中学到大学,很多学生没有了中学时的升学和考试压力,课余时间多了起来,一时没有了方向和目标,大把的时间都在网上度过。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他们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他们可以在这虚拟的世界里,尽情地冲浪。特 别是那些富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或是 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游戏,更使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有的甚至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中。研究表明,长时间迷恋网络,会使大脑高度兴奋,使人颓废、消沉。如果他们不及时改弦易辙,不但会导致学业荒废、人际关系淡化,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制造与传播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的一种干扰程序,具有多样性和传染性,其繁殖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是一个掌握高深专门知识的群体,其中的极少数人凭借娴熟的技术在网上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蓄意破坏他人网络终端,危害网络的正常运行。例如在2006年被列为十大病毒排行榜首的“熊猫烧香”,就是由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雷磊和李俊编制和散播,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弱化了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是由数字构成的,具有虚拟性。而虚拟生存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们不需要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也不需要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样大学生可以随意地虚拟构建各种身份,借助符号代码在网上实行各种虚拟行为。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是否正当,既不易察觉和监督,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极大“自由”,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道德的约束,削弱了责任感,从而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原本已经构建的自律意识弱化,做出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大学生群体一般在18—25岁年龄段。这个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 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待完善的特殊时期。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对新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勇于挑战创新。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契合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自我和标新立异的独特心理。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缺乏社会阅历和较强的道德意志自制力,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也很难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大学生极易为网络的消极面所影响,他们辨别西方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相对不足,政治热情相对缺乏,这些消极的东西,难免会反映到网络活动中。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机制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行为文明,一方面要靠网民良好的道德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靠社会对网络行为的监督,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因此,一个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是必需的。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网络监督体系。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原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由于网络应用向纵深发展,已有部分明显滞后,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且宣传力度不够,使一些网络行为无法可依。除此之外,网络监控技术发展也不是很成熟,很多监管技术还没能得到普及和应用,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急需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应用。 参考文献: ①郑显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8(09). ②李士群,网络道德[M ].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③魏雷东,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1(01).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学号:1341252119 姓名:唐满萍 班级:13新闻1班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及其对策 摘要: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媚俗新闻……这无疑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尽早规避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搞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对策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新闻理论十讲》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因此,新闻职业道德可简单地总结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涉及人文道德的问题,它通过新闻实践、新闻反思,形成科学、合理的新闻道德观念,新闻实践是新闻职业道德观念产生的最终根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利益成为冲击人性的最主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上迷失了方向,无视宣传纪律,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或以新闻谋私、以广告内容做新闻,搞“有偿宣传”;或贪图钱财,歪曲新闻价值,编造“虚假新闻”;或为了单纯追求卖点,猎奇求异,侵犯他人隐私。这些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现象,时常被媒体和大众揭露,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失范现象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媚俗”、“新闻炒作”和“新闻侵权”等五类。 1、虚假新闻”屡禁不止 所谓虚假新闻,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者背离了客观的新闻事实,任凭个人主观意愿或者他人意志来报道新闻,这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失实的新闻报道却屡禁不止,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痼疾,严重损害了我国新闻业的信誉和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如2002年《汪国真卖字求生》、2003年《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2005年《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家镛两度“逝世”》、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儿包子》都被证实为假新闻,且因对社会稳定、个人名誉产生较严重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被追究刑事及民事责任。2010年《法制日报》刊出《七成举报者遭打击报复》两日之后,立马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头一棒“不客观”、“不准确”。再如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庸去世”事件,《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在2010年12月6日发布了“金庸去世”的假新信闻之后,不明真相的微博大V的转发,瞬间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其后证实是虚假新闻,公开道歉认错,其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引咎辞职。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靠造假和欺骗来制造新闻,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吸引公众视线,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假的终归是假的,“虚假新闻”终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这样一来,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生路也就终止了。这无疑给所有的新闻工作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新闻发布要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对传媒公信力的最大伤害。 2、“有偿新闻”花样翻新 有偿新闻,具体是指新闻从业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XX学院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不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荣誉和利益、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活动;升国旗、奏国歌时,要面对国旗庄严肃立,行注目礼。 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正视困难,乐观向上;热爱自己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培养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立志在本专业有所建树。 三、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为人正直诚实,信守诺言;与人为善、心胸开阔;不打架斗殴,不酗酒、吸烟;文明使用计算机网络,不登陆非法网站,不在网络中传播不良信息。 四、尊重师长。遇到领导、教师和长辈应主动问好、让路,主动帮助年长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教师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内;不随意翻阅教师办公室内东西,确需翻看有关内容,应先征得教师同意;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迟到应在教室外向教师报告,得到任课教师允许方可进入教室;课堂认真听讲,不扰乱课堂秩序,不随意打断教师讲课,课堂发言应起立。 五、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他人自尊,不讽刺挖苦别人,不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个人隐私,不私拆、偷看、打听他人信件、日记。 六、注重仪表。仪表要端庄、大方、得体,公共场所不穿拖鞋、短裤、背心,不穿奇装异服;出入教学区、宿舍区要佩戴校徽、胸卡。

七、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保持教室、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剩饭、剩菜;不在门窗、玻璃、课桌、墙壁上乱涂乱画。 八、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生活中以艰苦朴素为荣,不攀比,不向学院和家长提出超越实际的生活要求;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闭用水开关;不浪费粮食。 九、爱护公物。树立主人公意识,爱护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餐厅等各种场合的公共设施;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保护自然环境。 十、热爱集体。热爱和关心班级、学院集体,时时处处维护学院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学院尊严和荣誉的事;积极参与学院管理及先进班集体建设,遵守集体的决议和各项公约;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 十一、热爱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积极参加校园建设和美化校园等公益劳动,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十二、遵纪守法,自尊自爱。遵守法律、法规,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不参加迷信活动,不参加赌博、传销等非法活动;不观看、传播反动和淫秽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男女生交往要文明得体,不做有伤风雅的一切举动。 十三、遵守宿舍纪律。自觉遵守宿舍各项管理制度,服从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主动配合有关人员的检查;自觉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床,按时就寝;不擅自留宿、外宿;不擅自闯入别人宿舍;男女生不互访宿舍;宿舍内不乱拉电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 我们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课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 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 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②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线,网恋,娱乐等 ③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里仁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以大一的学生作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互联网道德失范分析当网络仅用于军事、教育领域时,它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就总体而言,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年龄段在25-30岁以下的占了74.59%,而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了70.11%。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所以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给我们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的出现色情污染是指通过互联网上传播黄色淫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侵蚀网民的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大学生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制定《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而且有利于青年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 一、校园 1、学生平时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 2、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进办公室不要随便翻阅办公桌上的东西。 4、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5、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得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内容反动和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等。 6、保持校内环境的安静,不在宿舍区和教学、科研、办公区内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 8、在上课铃响之前,学生应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9、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入教室。 10、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在教室里要爱护照明设备、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 11、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12、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二、图书馆 1、图书馆开放时要有秩序地进馆,夏天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等进阅览室,如果穿硬底钉掌皮鞋入室时,要尽量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 2、借阅图书时不要乱翻乱扔,保持原有摆放顺序。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习惯一

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二是情境性。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 (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1、日常饮食欠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2、作息时间无规律 很多同学不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无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自我关爱意识差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生活方式。目前,之所以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会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原因: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道德失范" 英文对照 :moral abnormality; moral disorder; disordered moral (一)“道德失范”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道德失范表征出社会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和剧烈冲突,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道德失范”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道德失范”是指旧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普遍否定,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中。 2、所谓道德失范,就是指在道德领域的一些准则或规范,已经不能够通过社会的舆论压力或人们的内心确信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人们行为。 3、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 4、所谓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冲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5、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 7类被公众认为最痛恨的道德失范行为 1、人心冷漠,见死不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