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啤酒快速并购发展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快速并购发展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快速并购发展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快速并购发展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快速并购发展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介绍: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区域性中型企业通过并购成长起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的代表。青岛啤酒创建于1903年,从1997年“一统鲁啤”开始,青岛啤酒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张战略,扩张版图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前后收购了西安汉斯、上海嘉酿、北京五星、北京三环、南宁万泰等一系列啤酒企业,在17个省区市拥有46个啤酒生产厂。随着大规模的扩张,公司的生产能力从1998年的55万吨达到了2002年的250万吨,形成了辐射全国最发达地区的生产和销售布局。主营收入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摆脱了过去“有品牌,无规模”的困境,完成了从区域性中型企业向现代化全国性大型企业转变的第一步。公司品牌价值跃升至67亿元人民币,位居国内啤酒行业榜首,扩张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青岛啤酒上市后为何并购扩张速度加快?

青岛啤酒实力雄厚,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一直遥遥领先,1993年分别在香港、上海两地同时上市。研究表明,并购扩张与内部投资活动共同驱动公司IPO决策。青岛啤酒上市后并购扩张加速的原因有:

1、上市后可以发行股票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啤酒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募集的雄厚资金为今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发展,为其长远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上市后更方便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实施并购式扩展,以加快发展步伐。

4、针对上市后业绩变脸问题,要持续提高业绩的压力很大。在内部发展乏力的情况下,依靠外延式增长变成非常重要的手段。并购就成了重要选择。

二、结合青岛啤酒今天的发展成就,讨论其通过并购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失败的经验教训。

1、必要性

就啤酒行业来说,市场竞争条件下,必须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其战略。一方面,啤酒是低保质期、不适合长途运输的产品,应采用就地生产就近销售的策略。另一方面,低毛利产品以必须依托规模效应实现超额利润。这意味着啤酒行业应该在各主要销售地均建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才能实现规模和效益。就企业自身来说,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之后,青岛啤酒一直徘徊不前,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盈利水平下降,这种艰难的局面持续4年之久。与此同时,外国啤酒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陆续登陆中国市场,试图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一系列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变压力为动力,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同时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将“做大做强”作为企业的首选目标。做大做强首先要加速扩张,相比投资新建厂房来扩大生产规模,并购的效率较高,也经济实用。所以,青岛啤酒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实施了跨地区的大规模并购扩张。

2、意义

(1)提高市场份额。提高市场份额,可以使行业相对集中,借此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垄断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垄断利润还能提高竞争力。横向并购能显著提高市场份额。(2)规模经济。啤酒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0%以上,所以规模效应对啤酒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有利。而且啤酒的生产设备专用性很强,低成本并购啤酒企业后,可以获得这些专用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3)低成本扩张。并购这种扩张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入当地市场的阻碍,同时占有当地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建成跨行

业、跨地区、综合性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集团。

(4)产业集中。充分利用自身长期形成的品牌、资金、技术、政策、规模等优势,通过资本运营,对小、散、乱的啤酒市场实施资源整合,改善行业结构。

(5)技术创新和改善产品结构。我国啤酒市场的结构有一定的特点:高端产品所占比重低,不足20%;中低端产品所占比重高,超过80%。因此呈现“金字塔”式的结构。塔基低端产品的潜力巨大,而青岛啤酒主营中高档产品。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使位于金字塔不同部位的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市场结构,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达到丰富产品线的目的。青岛啤酒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差异,通过并购来开拓中低端市场,将市场重心由塔顶向塔基转移。

(6)协同效应。通过有效地并购整合可以实现协同经营,使青岛啤酒和被并购的啤酒企业在一个新主体的管理下,通过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并购双方创造更多的价值。也就是使并购新主体创造的价值大于原来两个独立企业价值的算术和。

(7)实现地产地销。青岛啤酒奉行“地产地销”的“新鲜度”管理模式,采用“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的直供方式。通过在全国各地开展大量的并购活动,实现青岛啤酒由“产地销”向“销地产”的转变升级。

3、失败的经验教训

青岛啤酒走的道路是在省内采用强弱联合,省外则采用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策略。青岛啤酒原老总彭作义说:“按正常做法,青岛啤酒应该是兼并一家消化一家后,再去实施下一步兼并,青岛啤酒也好有时间处理好与企业相关的一些问题。但是面对啤酒行业的大整合,青岛啤酒必须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完成全国的战略布局,青岛啤酒只能在跑步中调整自己。”从总体上看,青岛啤酒的规模扩张还是成功的,至2001年,通过全面实施"大名牌"战略,青岛啤酒在全国已基本完成战略布局,抢占了全国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了地产地销的战略转变;对购并企业,推行青岛啤酒管理模式,用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来整合子公司管理思想和理念。但初期的大规模扩张在给青岛啤酒带来规模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并购后的整合难题。有关财务指标表明,青岛啤酒的产量迅速增加,1999年末达到107万吨,一跃成为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啤酒集团,但与此同时,利润却急速下滑。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的 45 家啤酒厂中有一多半在亏损。

(1)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

①资金方面。1993年,青岛啤酒在国内啤酒行业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在两地上市,青岛啤酒共募集资金16亿元。但这笔钱在1998年已基本用完,之后的几年时间,青岛啤酒因为业绩不达标,无法从资本市场募得一分钱。因此,对青岛啤酒来说,资金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直到2001年拿到增发的资格,才让青岛啤酒缓过来一口气。

②管理方面。青岛啤酒目前已拥有近40个生产基地、30多个品牌,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管理这些企业本身就是一件费力而又成本高昂的事,青岛啤酒的成本一直高于国内同行。这也许就是青岛啤酒在获得收购企业的欢喜之后,不得不付出的巨额代价。如何将收购的近40家企业纳入青岛啤酒集团的管理体系,真正形成高效率的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

③文化方面。比管理和规模及品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青岛啤酒集团如何将近40家企业的不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融合起来。价值观不同是导致世界上大多数企业并购失败的首要因素。尽管青岛啤酒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它所收购的企业五花八门,有国企、外企、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它们各有各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虽然青岛啤酒可以用资本纽带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但资本不是万能的,在人们的价值观面前,有时甚至是很脆弱的。

(2)扩张之后的整合,这个随着并购和扩张而衍生出来的行为,有时显得比扩张本身更加重要。针对以上提出的并购之后产生的在企业管理层面、文化层面和品牌延伸等方面产生的问题,青岛啤酒在并购行动的后期,也就是2002年以后,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整合。这些整合除了以EVA为主的管理方式综合整合之外,还包括企业品牌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和销售渠道的整合。通过这样一系列整合活动,终于使青岛啤酒摆脱了大规模扩张产生的后遗症,在各方面取得了 4 预期的效益,并购的规模效应得以真正发挥。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将“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整为“做强做大”,放慢扩张步伐,由追求数量型扩张转向追求质量型扩张。一方面表现为并购数量的减少,并购对象由小企业转向大企业,而且多数是位于沿海发达城市的国内知名外资企业;另一方面表现为青岛啤酒在放慢并购步伐的同时开始强化内部整合,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变,加快由"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进入2002年以后,青岛啤酒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对几年来并,购进来的企业进行内部整合。在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青岛啤酒公司致力于内部的系统整合,通过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优势资源的注入,子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份额均有大幅提高,规模效益也逐步显现。

①品牌整合。大规模并购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品牌信誉度降低,这是扩张和品牌延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扩张过快,能够生产“青岛啤酒”的厂家逐步增多,并且常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青岛啤酒”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高贵的形象受到影响,信誉度降低。2002年,青啤开始对加入青啤的子公司进行整合,在并购公司没有达到青啤要求之前,不使用“青岛啤酒”品牌,否则青啤的形象会受影响。因此,青啤公司考虑到长远的品牌策略,充分发挥主品牌的优势,通过整合,形成以青岛啤酒为主干、众星环绕的品牌结构,即被并购企业仍然使用原有品牌,只是在啤酒包装上注明“青岛啤酒系列产品”的字样。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效应,又可以避免某一品牌出现错误而连累全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的情况。

②销售渠道整合。青岛啤酒公司在全国建立合理的生产布局的同时,大力进行全国销售网络建设。以"抓市场建网络,促进新鲜度管理"为原则,投入巨资在全国建立销售公司和办事处,营销网络有效覆盖了全国市场。青岛啤酒成为唯一能覆盖全国各省区的啤酒品牌。青啤集团充分利用全国性的生产销售网络,推行服务于终端消费者的策略,以大城市为中心,推广直供模式;以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为依托,提高产品在全国的新鲜度水平,广受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欢迎,使青岛啤酒产销两旺。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青啤公司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构筑青岛啤酒新版图,进行国际化的全球布局。

③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本凝聚力。百年品牌是青岛啤酒的巨大财富,为此,在企业文化的整合问题上,青岛啤酒充分挖掘企业悠久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精髓,通过经营文化解决产品和品牌层次的提升问题,增加价值含量。在对被并购企业的整合过程中,青啤着力推行它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以青啤的企业文化来统一、改造被并购企业。从经营产品、经营品牌到经营文化,逐步提升青啤的经营境界。青啤的实践告诉我们,青啤的资本扩张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制度与管理的扩张,是工艺技术和人才的扩张,说到底就是青啤优势企业文化的扩张。

三、从青岛啤酒的并购整合案例,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

总体来看,青岛啤酒采用的是低成本扩张战略。青岛啤酒兼并了许多类似的酿酒厂,表面上看,它的目的是争取市场份额、挤掉竞争对手,但其最终目的是削减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第一,青岛啤酒首先要的是市场,对被兼并的企业,它看中的首先是市场。由于啤酒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啤酒厂所在地潜在的市场发展很重要。对青岛啤酒来讲,技术、工艺、网络等已经是成熟的东西。大规模的兼并是青岛啤酒多年来"有品

牌,无规模"现状的一次量变的大爆发。从青岛啤酒的并购整合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保障。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对近10年来美国企业的兼并过程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1/4的公司在兼并后收回了兼并成本。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时,发现整合问题,尤其是企业文化整合问题被忽略或未取得成功是主要原因。青岛啤酒的案例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大规模快速扩张只带来了规模的扩大,却并未带来效益的提高,主要症结也在于急速扩张产生的“大企业病”。面对这种情况,青岛啤酒从企业管理理念、销售渠道、企业文化和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终于改变了“有规模、无效益”的局面,使并购的规模效应得以真正发挥。

2、并购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整合能力。并购企业要在设备和技术更新改造、产品结构组合与市场定位、区域市场开发和培育、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内部整合,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购企业不但要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才,还要有充分的精力。并购企业所具备的整合能力是决定被并购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必要前提。青啤在这方面显然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所以能够取得并购整合的成功。

3、被并购企业必须具备快速的接受能力。由于被并购企业软硬件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由于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的存在,使内部整合未必能按并购者的意愿顺利进行,被并购企业的接受能力是决定被并购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又一前提。在内部整合过程中会打破原来的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员配置、利益分配等机制,出现一些矛盾、阻力甚至磨擦是很正常的,但这些不良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内部整合进程带来严重影响。并购企业要平等地对待被并购企业,形成你我一家,共同发展,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要使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充分认识内部整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能够最大限度在理解和支持内部整合,积极主动地接受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思想和模式,能够忍受内部整合带来的阵痛,顾全大局,支持配合内部整合的顺利实施。对于少数被并购企业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接受整合,且不能明显转变经营状况的,要当机立断,实行关闭破产等处理措施。

4、注重加强企业品牌和文化整合。价格经营、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和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四个层次和境界。我国啤酒企业的经营还处于价格经营、产品经营普遍存在,品牌经营初露倪端的较低层次,离文化经营这一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很遥远,然而百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著名品牌的文化经营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了,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迅速成长对中国啤酒企业的经营观念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啤的经营观念。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品牌青岛啤酒虽然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品牌的文化内涵还非常单薄,文化经营还欠火候,这是青啤与国际著名啤酒品牌竞争的一个差距。在今后的并购整合中,青啤应在文化经营、文化整合方面下一番大功夫,努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经营水平。缩短差距,消灭差距,最终超越是青啤挑战国际啤酒品牌的战略要求。

青岛啤酒投资分析报告

投 资 分 析 报 告 报关二班可凯

青岛啤酒600600 一:公司概况 公司历史沿革: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 年8 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 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 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 界品牌500 强。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主要生产优质啤酒。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 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二)行业总体分析: 1993 年7 月15 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 月27 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 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 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 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 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 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青啤公司2010 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 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 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 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11 年青岛啤酒公司实现啤酒销量715 万千升,同比增长12.6%;实现营业收入231.58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8 亿元,同比增长14.3%。2011 年青岛啤酒公司销售主品牌青岛啤酒399 万千升,同比增长15%,其中青岛啤酒小瓶、听装、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销售120 万千升,同比增长23%。随着,社会对啤酒饮料的需求日益增大,青岛啤酒的产量每年递增,实现企业的利益也随之 (三)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 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 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 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啤酒 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 世纪80 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 年、1993 年、1997 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 年,青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 年全球信誉企业200 强”,位列68 位;2007 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 年(首届)和2008 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 界级品牌”。其中2008 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2009 年,青岛啤酒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项奖——2009 年度董事会奖”、“世界品牌500 强”等诸多荣誉,并第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殊荣;2010 年,青岛啤酒第五次登榜《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 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微观经济分析 过去20 年,中国的物价早已飞龙在天了,价格不上涨的几乎就找不到。毕竟,这20 年,中国的GDP 增长了近14 倍,M2 增长超过20 倍,居民收入增幅虽然弱一些,也差不多有 了10 倍的增幅:1992 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2026 元,2010 年则超过21000 元。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青岛啤酒的出厂价格却至今仍低于20 年前。有数据可查的是,1992 年,

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111111 学号:111111 姓名:XX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这门学科不断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作为会计学的载体——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可以全面、系统、综合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轨迹,因此相关的利益人将越来越关注它。世界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要对一家企业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阐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同时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公司的管理逐渐发展为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政府经营管理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等,人们要想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中得出相关的结论,需要我们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以便相关的人员作出科学的决策。本文从一个外部使用者的角度,运用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依据,主要通过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等多种方式对燕京啤酒近三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且与青岛啤酒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2013年的财务数据,算出近几年的财务指标,然后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公司发展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供一些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2) 公司概况 (7) 燕京啤酒的企业战略 (8) 中国啤酒行业简介 (8) 资产负债表分析 (10) 水平分析 (10) 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12) 垂直分析 (13) 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14) 1、资产结构的分析评价 (14) 2、资本结构的分析评价 (15) 利润表分析 (15) 现金流量表分析 (16) 财务效率分析 (17) 偿债能力分析 (17) 1、短期偿债能力 (17) 2、长期偿债能力 (18) 营运能力分析 (18) 盈利能力分析 (19) 财务分析: (20) 盈利能力分析 (20) 1、销售净利率 (20) 2、成本费用净利率 (21) 3、盈利能力分析小结 (21) 资本营运能力分析 (22) 1、存货周转天数 (22)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2) 3、总资产周转率 (23) 4、营运能力分析小结 (23) 偿债能力分析 (23) 1、短期偿债能力 (23) 2、长期偿债能力 (24) 3、偿债能力小结 (25) 现金流量分析 (26)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31) 1、应收账款分析 (31) 2、预付账款分析 (32) 3、存货分析 (33)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经过20 世纪90 年代产量的扩张后,2000 年中国啤酒的年产量突破2000 万吨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产销国,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过去中国地域辽阔但缺乏高效的交通系统和运输设备,啤酒市场因此是惊人的零散。全国大约有500 家左右的啤酒厂,并且当地品牌基本上都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尽管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02 年的产量达到了250 万吨,销售额5.7 亿美元,但仍只占这个市场11%的份额。而欧美国家多是两三个企业的产量就占总量的70%到80%,如美国第一大啤酒企业Anheuser-Busch 年产量就占全国总量的48%,第二大企业年产量占总量的22%。青啤的对手,排行老二的燕京啤酒和排行老三的华润啤酒两者共占有15%的市场份额。青啤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这11%的市场份额,还是在短短5 年时间里共斥资1.2 亿美元,收购了40 余家较小的啤酒厂后的结果。1996 年青啤的市场份额只有2%。 二.并购历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3 年,由当时的德国商人酿造,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厂。1993 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共募集了7.87 亿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在两

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注目。上市之后,青啤集团凭借政策.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大名牌”战略,坚持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道路,在中国啤酒业掀起并购浪潮。至此,青啤并购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拿下附近3 个小厂,作为提高产量的基地,并依靠上市的资金实力,分别进行了内部的技术改造,生产线扩张,仓库大规模扩建等工作。而1995 至1997 年的盲目产量扩张,使青啤走入低谷。1999 年,青啤进入购并高峰期。在连续拿下北京的五星.三环,陕西的汉斯.渭南.汉中等6 个企业后,2000 年7 月收购廊坊啤酒厂,8 月初收购上海嘉士伯,8 月18 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又拿出2250 万美元,成立了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青啤集团通过承债.破产或控股等多种形式,收购了17 个省市的47 家啤酒生产企业,形成了东有上海,西有西安,南有深圳.珠海,北有黑龙江兴凯湖,中有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黄石等众多子公司的企业集团。 三.加强内部整合随着青岛啤酒的大规模并购,问题也接踵而至。根据一份报告显示,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的45 家啤酒厂中有一多半在亏损。这些公司在被收购的时候大多也是小型.亏损或者是处于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他们生产的一瓶啤酒的价钱和一瓶水的价钱差不多。修复这些公司给青岛啤酒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产销量在增加,但公司的净利润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2001 年公司的营业额比利润增长更快(2001 年全年净利润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姓名:赵俊豪所在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专业:海洋技术(测绘方向) 1班学号:1026228 手机:电子邮件: 撰写时间:2011年05月14日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和连接 着融资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价值投资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如何在未来 的投资过程中选择一家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企业的股票价值如何评估,这是价值 型投资者所要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运用 在上课期间所学的知识对其内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可谓是一个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行业,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啤酒酿造业在中国迅速崛起,资本并购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国百年啤酒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自身积累期、大量进入期、快速上升期起与趋向成熟期,目前应该属于趋向成熟期。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本文倾向认为中国啤酒行业正进入利润提升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在平稳的行业需求增长背景下,将涌现出盈利能力与资本回报率快速提升的龙头企业.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 2002 年,中国啤酒产量首次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逐年增长,2009年产量已高达4400万千升,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近50%。但中国啤酒行业已由快速增长期趋向成熟期, 啤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从2004 年开始踏入2 位数增长,一直延续到2008 年仍旧高达%的 增长,直到09年才降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争升级和大规模兼并重组成为主要焦点,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攀升。中 国啤酒行业前三青岛、燕京、华润引领的全国圈地运动,更是不断改变着我国啤酒工业的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一、4PS营销理论 (一)产品分析: (1 )产品定位 青岛啤酒倾向于中高档产品定位,低端产品少,其原来的产品生产线属于中高端产品,经过几年扩张式发展,产品生产线逐步走向完善,种类也逐步齐全起来,产品逐 渐包括中低档等大众化产品。 目前青岛集团主要分为两条产品生产线: 1、青岛啤酒产品线,其定位在高端产品,标准为大方典雅、有品位、高贵、优质优价。 2、青岛啤酒家族系列产品线,其定位在中低端产品,标准为大众化、物美价廉、平易 近人、地方消费者喜爱。 (2 )品牌营销 多品牌营销战略: 青岛啤酒采用多品牌营销战略,各个品牌通过各自的特殊定位,全面出击,席卷

了中国啤酒市场。 青啤的多品牌发展战略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施该战略之后,使广告投入成本大大降低,无形资产迅速增强。具体来看,多品牌战略主要有如下优势: 1)主、副品牌相互推进、互为补充,从而提升了整体形象。青啤集团把“青岛”品牌作为主品牌,将并购企业的原有品牌作为副品牌,使之在运作中相辅相成。青啤通过对扩张企业注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企业CI 形象,并在商标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使原品牌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得到同步提升。同时,青啤产品也实现了多品牌、多价位、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扩大了原来“青岛”品牌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剑双雕”的效果。 2)避免了单品牌廷伸所产生的弊端,维护了主品牌的定位和形象。经过长期市场的洗礼,青岛啤酒已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特定的定位和相对定的核心内涵,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而且具有不可取代性。青岛啤酒是经过几代人创造出来的定位于中高档的著名品牌,拥有“高雅、华贵”的绅士文化内涵,消费者甚至是一种身份和风度的体现。青啤考虑到新扩张的企业由于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达到青岛啤酒应有的水平,如果允许其使用“青岛”品牌,必然会弱化原来品牌的形象,并进而影响整个市场。这是有前车之鉴的。1994 年,青啤斥巨资收购扬州啤酒厂,在青啤的技术、工艺、管理等诸多软件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把产品换上了“青岛”商标。原本希望借此缓解产量的不足,满足市场需求,却忽视了产品质量这一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忽视了产品质量与品牌的一致性。结果,因产品质量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扬州版的青岛啤酒不但没有叫响扬州,反而损害了“青岛”品牌在当地的形象。通过这个教训,青啤人运用自身品牌时更加谨慎,逐渐放弃了品牌延伸战略,而改变为多品牌战略。在并购企业的产品未能达标之前,绝不轻易地把“青岛”品牌用于该企业之中。 3)强化了本地原有品牌。在收购与消化过程中,青啤总是强调企业文化要“兼收并蓄” ,并力图做到将青啤的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一般来说,青啤所扩张的企业大都有过耀煌的历史,品牌在当地消费者中还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企业之所以难以为继,多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放弃原有品牌,无疑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只要注入青啤先进的技术、管理优势和必要的发展资金,这些企业就可以起死回生,并重新焕发出活力。比如,当年青啤只给被兼并的西安啤酒厂派去技术、设备和财务总监3 人,品牌仍然使用在西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汉斯” ,如今企业不但起死回生,而且重新成为西安市利税大户,成为青啤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这也是青啤多品牌战略成功的真实写照。 4)降低了品牌运营风险。 多品牌运营,就像一艘吃水舱都隔开的大船一样,其中一个舱漏了,船并不会沉,这就是多品牌战略的风险缓冲优势。在市场运作过程中,没有无风险的投资。被青啤 扩张的企业由于面对新的运作模式、新的环境,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之处,出现 失误的几率虽小,但总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品牌战略,即使一旦哪个企业 出现运作失误,但因其是地方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小,并不会对“青岛”品牌造成直接和严重的

青岛啤酒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600600.SH)研究报告 目录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2)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2)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2) 3、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 (3) 二、企业的管理结构 (3) 1、....................... 公司治理模式: 3 2、....................... 人力资源管理: 4 3、...................... 产品质量管理:4 4、......................... 市场管理: 4 三、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概览 (4) 1、......................... 企业兼并: 5 2、......................... 企业战略: 5 3、....................... 技术专利优势5 四、企业的财务绩效 (6) 1、盈利能力 (6) 2、债务增长 (6) 五、s wot分析青岛啤酒 (6) 六、企业的成长前景 (8) 1、青啤“ WCB1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 (8) 2、立足中国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8)

3、我国啤酒行业是开放度较高的行业之一。9 青岛啤酒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 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 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世纪80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 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年,青 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位列68位;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众所周知,啤酒行业属快速消费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啤酒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其竞争之激烈也是空前的。近几年,行业整合的步伐加快,行业的集中程度也逐渐提高,小啤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鱼吃小鱼,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名牌对名牌的阵地争夺也愈演愈烈,各品牌都在加紧规模扩张?争夺市场制高点,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品牌,青岛啤酒面对机遇与挑战。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燕京啤酒和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和AB旗下的百威啤酒以及蓝带啤酒是青岛啤酒最大的竞争对手。从公司规模上来讲,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规模远不及AB公司的雄厚,在竞争上边处于相对的劣势。从品牌看,百威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啤酒品牌,在高端市场,百威啤酒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远远超过燕京啤酒、青岛啤酒 和雪花啤酒。2009年蓝带推出的橡木桶啤酒“蓝带1844”主打高端市场,这一方面已经说明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开始逐步关注到了高端市场带来的广阔前景,青岛啤酒想要在高端市场一展拳脚,就要谨防其他高端市场啤酒龙头将自己的品牌边缘化。从生产能力、盈利来说,2009年燕京啤酒产销量已经达到467万千升,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八名,销售收入达到133.08亿元,2009年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超过720万千升,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啤酒行业中,需要很大的时间和费用来建立自己的品牌服务,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拥有了忠诚的客户群,就能占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国产名牌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巩固。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青岛啤酒并购嘉士伯啤酒案-7页word资料

青岛啤酒并购嘉士伯啤酒案 (一)公司背景 1青岛啤酒的企业概况 (1)公司创立历程 青岛啤酒集团是以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4月21日成立,注册资金4亿元,空有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4.42%的股权,截至2019年第青岛啤酒集团的总资产约40亿元。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控股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国有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拥有驰名世界的“青岛”啤酒品牌。1993年6月经国家改委批准,由原青岛啤酒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岛啤酒打散第三有限公司及国有青岛啤酒四厂的基础上,创立了青岛利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成立,成为全国首批9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在香港成功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为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上海成功发行了A种股票并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中国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两地上市,青岛啤酒共募集资金人民币16亿元。 (2)组织机构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实行事业部制,先后成立华东事业部(总部在上海),华南事业部(总部在深圳),淮海事业部(总部在徐州),西北事业部(总部在兰州)4个事业部及鲁中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管辖4~5个企业,司机业部有属于总公司垂直领导。 (3)经营理念 青岛啤酒及原集团公司创立后,探索出了一条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和集团运作方式,通过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高度集中管理,逐步建立起以青岛为基地的管理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检测中心,出口创汇中心,从而达到了质量标准和工艺的高度统一,品牌效应的最大发挥。 (4)发展目标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就都是要充分发挥品牌及技术优势,以民族资本为主,以弘扬民族工业为旗帜,实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尽快扩大规模经济,整合民族工业力量,把青岛啤酒集团建成具有超实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综合性的大新型企业集团。 (5)销售市场 国内市场:青岛啤酒已成为畅销全国各省区的啤酒品牌,公司采用“门对门服务”,“地毯式轰炸”的直供模式,建立覆盖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 国际市场:青岛啤酒大规模出口始自20世纪50年代,进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和开拓,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声誉日隆,已成为国际上最具知民度的中国品牌。 2 嘉士伯啤酒的概况 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是由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总公司于1996年合资建立,双方的股权比例为95:5,注册资本为6600万美元,总投资额8000万美元。工厂的设计年产能力为10万吨,所有制造设备全部由欧洲进口,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糖化发酵和包装等生产设备特别是水处理设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嘉士伯从2019年建设投产之日起,经营出现了诸多困难,上海酿酒协会秘书长曾对媒体透露,上海嘉士伯的会计报表每年亏损7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2019年市场占有率仅为1.82%。

青岛啤酒财务分析

青岛啤酒财务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一)、总体评述 一、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在中国历史悠久,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950.16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位列世界品牌500强。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二、行业简述 啤酒行业是我国酿酒工业中最年轻,也是发展最快、目前最大的行业。 二十年来,中国啤酒工业从高速发展逐步走向稳定增长,企业规模从小到大; 上交税金从几千万元增加到几十亿元;啤酒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虽然自2014年来,虽然啤酒产量增长速度减缓,但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至现在2017年,啤酒行业已有明显的回暖迹象,而青岛啤酒作为该行业的巨擘之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市场低迷时,仍保持了稳中有进、稳健向好的经营态势;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1、从资产角度: 公司今年的资产比去年。资产的变化中非流动资产增加较多,为元,相比去年增加5.14%%: (1)、本期总资产的增加主要由非流动资产引起,相关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本期增加了从总体上看,该公司购入新的机器设备,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2)流动资产增幅较大,体现了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有所增强: 2、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角度

青岛啤酒资产分析案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质量分析 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扩张兼并,青岛啤酒已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啤酒企业。从1993年上市到2001年,青岛啤酒一气收购了40多家酒厂,合并子公司多达73家。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2004年其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人民币168.73亿元,位居啤酒行业全国第一。 (一)其他应收款 表1: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金额 表2: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应收账款情况分析: 1.2009年到2011年其它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2.17%、1.96%,0.6%,2011年的减少主要由于上年收购子公司的保证金收回所致。而应收账款的比重分别为 1.47%、1.4%,0.46%,其他应收款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不应该大于应收账款,它与主营业务无关,大于应收账款可能存在不明原因的占用,如操作利润、让大股东无偿占用资金及转移销售收入偷逃税款的情况。 2.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的比重(%)2011年中,青岛啤酒12.3%,燕京啤酒5.29%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企业急于扩大市占率,而未将回款率作为关键指标管理与关联企业交易产生(其他)应收帐款。 改善方向: 规范关联企业交易对(其他)应收帐款的条款在确保提升市占率前提下,提高货款回款率。 改善策略: 财务部门制定不同产品的标准成本,关联交易按标准成本加3%作为交易价格将应收帐款回款率作为关键指标来考核营业部门的绩效财务部制定合理的回款流程。 达成目标:(其他)应收帐款/流动资产≤10%)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经131-2 小组成员:梁慧芬201353501216 李敏201353501213 焦恩凤201353501209 刘梦圆201353501219 倪伟津201354504117

目录 一、相关研究背景 二、公司简介 三、市场细分 四、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 五、战略环境分析 六、4Ps理论的具体做法 1.产品策略 2.价格策略 3.渠道策略 4.促销策略 七、消费者的态度 八、展望未来

一、相关研究背景 啤酒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酒种,全球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在中国,这种常盛不衰的饮品更被冠之以“液体面包”的美誉。目前我国啤酒生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啤酒产销国。加WTO之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使得各个企业有了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啤酒行业的竞争也亦是如此。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出现亏损。然而,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企业青岛啤酒却在这场经济浩劫中愈战愈勇,销量同比增长了10%左右。 二、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1 焦欣怡 2 丹

3 贾欣宇 4 智鑫 5 侯晓凝 6 郭天诵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1.1公司基本概况 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4.77%。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2.9%,其中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种“”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26.7%,新开发的“”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共实现销售净收入9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实现净利润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4%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仓储作业青岛啤酒仓储案例分析

仓储与质押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案例分析 一、青岛啤酒集团仓储管理概述 青岛啤酒集团对仓储物流改革,在总体管理方面,首先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对全国市场区域的仓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对产品的仓储、转库实行统一管理和合控制;成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有限公司,提高物流效率和实力;同时应用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传输基础上的ERP系统,筹建了青岛啤酒集团技术中心,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统一在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之下,建立起各分公司与总公司的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对运输长处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重新整合、优化,减少运输周转次数,压缩库存,缩短产品仓储和周转时间。正因为对仓储全面的改革,使青啤集团能够及时掌握各地最新的市场库存、货物和资金流动情况,为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物流网使产品销售速度加快,甚至能让青岛本地消费者喝上当天酒,当周酒。青啤集团利用这套科学的仓储管理系统,合理调整生产,减少积压货物并在旺季充足供应货物,向JIT管理方向迈进。同时能够根据要货计划和市场预测,及时向生产企业传递要货信息,并利用物流公司调度运力,确保交货质量和交货期。这套仓储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青啤集团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减少库存,使资金占用下降了3500万元,仓储费用下降187万元。 二、对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案例的分析 通过学习仓储质押课程,对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进行了分析,下面是我们小组对其认识和分析: 吴双认为, 许志金认为, 于丽认为,通过对青岛啤酒的了解,使他深深的体验到青啤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要像送鲜花一样送啤酒,把最新的啤酒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让消费者品尝”。的确,如他们所说,青岛啤酒公司自从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加强产品物流管理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另外青啤的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产品库存下降进而使资金占用下降,产成品周转速度加快,产品货物流基本得到控制。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 经过 20 世纪 90 年代产量的扩张后,2000 年中国啤酒的年产量突破 2000 万吨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产销国,并以每年 5%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过去中国地域辽阔但缺乏高效的交通系统和运输设备,啤酒市场因此是惊人的零散。全国大约有 500 家左右的啤酒厂,并且当地品牌基本上都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尽管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02 年的产量达到了 250 万吨,销售额 5.7 亿美元,但仍只占这个市场 11%的份额。而欧美国家多是两三个企业的产量就占总量的 70%到 80%,如美国第一大啤酒企业Anheuser-Busch 年产量就占全国总量的 48%,第二大企业年产量占总量的 22%。青啤的对手,排行老二的燕京啤酒和排行老三的华润啤酒两者共占有 15%的市场份额。青啤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这 11%的市场份额,还是在短短 5 年时间里共斥资 1.2 亿美元,收购了 40 余家较小的啤酒厂后的结果。1996 年青啤的市场份额只有 2%。 二、并购历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03 年,由当时的德国商人酿造,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厂。1993 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共募集了 7.87 亿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注目。上市之后,青啤集团凭借政策、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大名牌”战略,坚持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道路,在中国啤酒业掀起并购浪潮。至此,青啤并购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拿下附近 3 个小厂,作为提高产量的基地,并依靠上市的资金实力,分别进行了内部的技术改造,生产线扩张,仓库大规模扩建等工作。而 1995 至 1997 年的盲目产量扩张,使青啤走入低谷。1999 年,青啤进入购并高峰期。在连续拿下北京的五星、三环,陕西的汉斯、渭南、汉中等6 个企业后,2000 年 7 月收购廊坊啤酒厂,8 月初收购上海嘉士伯,8 月 18 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又拿出 2250 万美元,成立了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青啤集团通过承债、破产或控股等多种形式,收购了 17 个省市的 47 家啤酒生产企业,形成了东有上海,西有西安,南有深圳、珠海,北有黑龙江兴凯湖,中有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黄石等众多子公司的企业集团。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方面分析小组选取的公司的财务报表。战略分析,分析一下该公司的行业特征和企业的竞争战略; 会计分析要挑选重要项目、变动较大的项目进行分析,财务分析从财务质量的几方面入手分析,包括:盈利质量、资产质量、现金流量分析;前景分析即结合财务分析结果综合评价公 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会计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总资产结构分析 近五年内青岛啤酒的总资产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流动资产2009年增幅达34.49%:其中货币资金期末比期初增加123.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增加和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在本报告期行权募集资金所致;存货比期初减少31.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减少主要原材料储备及部分主要原材料库存平均成本下降所致。 2、负债结构分析

自从2007年青岛啤酒的负债较大增幅后,随后三年内,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是非流动负债比例却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搬迁项目逐步实施,按照搬迁进度逐步确认的递延收益增加所致。

二、利润表分析 1、 2009 年度公司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9.9%;实现销售净收入17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实现净利润12.9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继续呈现净利润增幅高于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幅高于销量的良好发展态势。 (1)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2.5%,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内优化产品销售结构,主品牌所占比重增加;二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增长趋势较好,销售量增长,使得营业收入提高所致。 (2)营业成本 2009 年本集团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使得营业成本提高所致。但营业成本的增幅仍然低于营业收入的增幅。

仓储作业青岛啤酒仓储案例分析

仓储与质押 案例分析 页脚内容1

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案例分析 一、青岛啤酒集团仓储管理概述 青岛啤酒集团对仓储物流改革,在总体管理方面,首先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对全国市场区域的仓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对产品的仓储、转库实行统一管理和合控制;成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有限公司,提高物流效率和实力;同时应用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传输基础上的ERP系统,筹建了青岛啤酒集团技术中心,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统一在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之下,建立起各分公司与总公司的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对运输长处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重新整合、优化,减少运输周转次数,压缩库存,缩短产品仓储和周转时间。正因为对仓储全面的改革,使青啤集团能够及时掌握各地最新的市场库存、货物和资金流动情况,为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物流网使产品销售速度加快,甚至能让青岛本地消费者喝上当天酒,当周酒。青啤集团利用这套科学的仓储管理系统,合理调整生产,减少积压货物并在旺季充足供应货物,向JIT管理方向迈进。同时能够根据要货计划和市场预测,及时向生产企业传递要货信息,并利用物流公司调度运力,确保交货质量和交货期。这套仓储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青啤集团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减少库存,使资金占用下降了3500万元,仓储费用下降187万元。 二、对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案例的分析 通过学习仓储质押课程,对青岛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进行了分析,下面是我们小组对其认识和分析: 吴双认为, 许志金认为, 于丽认为,通过对青岛啤酒的了解,使他深深的体验到青啤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要像送鲜花一样送啤酒,把最新的啤酒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让消费者品尝”。的确,如他们所说,青岛啤酒公司自从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加强产品物流管理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另外青啤的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产品库存下降进而使资金占用下降,产成品周转速度加快,产品货物流基本得到控制。 页脚内容2

青岛啤酒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研究报告 目录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3、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 二、企业的管理结构........................................ 1、公司治理模式:..................................... 2、人力资源管理:..................................... 3、产品质量管理:..................................... 4、市场管理:......................................... 三、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概览.............................. 1、企业兼并:......................................... 2、企业战略:......................................... 3、技术专利优势....................................... 四、企业的财务绩效........................................ 1、盈利能力........................................... 2、债务增长........................................... 五、swot分析青岛啤酒..................................... 六、企业的成长前景........................................ 1、青啤“WCB1”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