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nit 4 Additional Reading Materials

Unit 4 Additional Reading Materials

Unit 4 Additional Reading Materials
Unit 4 Additional Reading Materials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planning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分为宏观设计( 如一门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总体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 和微观设计 (如一节课的设计 lesson planning,几节相关课的设计 a week‘s planning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作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英语教学中,不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片断的设计,我们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着重考虑三个方面:

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如英语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那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挂图、实物、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视听光盘、计算机等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的效果已被许多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所肯定。

⑶教学评价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它在课堂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2.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

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通过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与促进学生学习。通过教学设计,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并明确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的方式。课堂教学设计对帮助教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改进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1.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转

贴2.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task-based activities, role play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4. 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⑵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英语教师要努力学习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不断探索多媒体英语教学,发挥其应用作用。

5. 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例如,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根据国外一些研究,这种提问可以分为5类:

⑴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所学习过的基本内容。

⑵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

⑶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

⑷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

⑸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

四、教学设计的探索

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总要首先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加工整理,把这种构想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符号记载下来,形成教案。从本质上说,教案只是设计的结果,备课才是教学设计的过程,反映出那种动态的教学构想的思维流向。所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研究英语教学备课。英语教案设计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英语教师备课的科学性,就是要坚持英语教学备课的科学性、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原则。英语教师一是要熟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领会精神。二是要了解学生,教学的缘起和归宿就是教会学生学。三是要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四是要确定教法,通过研究教材,科学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误区

初中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到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保障教学效果(包丰,2010)。《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下文简称为《标准》)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的多元利用价值,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方面素养考虑,确定具体明确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可行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笔者在近几年的一些评课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偏离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就这些误区,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教学目标主体错位

【案例一】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 English) 8A Unit 2 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对生词教学的目标设计是:1) 教会学生读新单词;2)纠正学生错误发音,来巩固单词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如果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王蔷,2008)。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都能接受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往往难以退出传统课堂中自己的角色,没有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

案例一中所设两项目标都是从教师出发的,似乎教学目标只要教师本人去完成,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谓的―教会学生……‖或―纠正学生……‖等都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表述,完全是从教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的意愿定标准、做决定,不去思考学生通过该节课教学可以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教学目标仅指向对教师教学过程效果的预期,而未指向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预期。这种教学目标设计主体的错位,会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具有可检测性。而一旦教学目标不可检测,教师就既不会关注教学效果,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降低。

2.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案例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8B Unit 6教学目标设计

1) 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直接与教学发生关系的,是用来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因此,行为的表述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是易于评价的。案例二中该单元第一部分话题与送礼物(gift giving)有关。由生日送什么礼物引出话题,了解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适合送不同的礼物,学会评价各种礼物。但该课时教学目标中第一项―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设计得过于宏观,不具有可操作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整个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努力的目标,这四种能力按年级和教学进度分离为各册、各章节的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是无法落实和检测的。同样,第二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则显得过于笼统。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缺乏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定性表述。在本课教学结束以后,学生的何种表现能体现合作意识的加强?学生哪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发展?显然,案例二中的两项教学目标在教学结束时都无法进行有效性的检测。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可见性以及可检测等因素,必须要用具体可观察、可测

量的术语精确表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鉴于此,此课目标可调整为:借助情景教学,熟练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合理性建议,能准确地发表自己对某物某事建议的评估;关爱他人,为别人挑选适当的礼物,会评价物品,会对比物品的质量,提高交际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地点明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教学目标难度定位脱离实际

【案例三】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 English) 7A Unit 3 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教学目标设计

1) 能听、说、读、写单词holiday, as, monkey, why,mooncake, 并了解其含义。能听懂、会说单词celebrate,ghost, king, festival, Christmas, Easter, 短语dress up, the Mid-Autumn Festival,能理解单词dragon, Halloween,短语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从而激发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并初步培养自己的世界文化意识。

3) 能就所了解的节日信息进行相互交流。

4) 能初步掌握介词at, on, in 表达节日及其他时间的用法及在不同交际情景中的运用功能。

5)能熟练地运用?wh‘questions互相交流有关人或事物的信息。

6)能结合本单元中心话题,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7) 能写有关节日及庆祝方式的段落。

8) 能使用海报形式介绍或传达某一节日的信息。

教学目标的难度定位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难度必须高于学生原有水平,但不高于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可能达到最高水平,难度定位得过低或过高都是无效的。案例三是一个单元第一课时导入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课的功能是热身,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热身运动,鼓励学生在了解、理解新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各项语言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入单元教学奠定基础。案例中教师事先对单元教材做了一定的分析,在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功能和语法项目以及中心任务后制定了上述教学目标。显然,他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计划全落在了导入课上,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达到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导入课目标设计应该体现出该板块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教学特点。本课时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能了解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从而激发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初步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见,该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把目标难度定位过高,违反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是无法实现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或过于宽泛

【案例四】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9A Unit 1阅读课教学目标设计该单元的话题背景是星座(Star signs)。教师设计教学目标:Let students know different star sign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each kind.课上,教师先进行词汇教学,接着分段理解、疏通课文,最后学生复述每一种星座特点。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此外,广义的情感态度还包括对他人、父母、亲戚、同学、朋友、老师等的态度,对学习方法的态度,对学习环节的态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教师要有情感、态度目标意识,根据单元话题内容,挖掘语言材料的情感态度培养载体价值,确定具体明确的、可落实的情感态度目标。案例一中的这位教师唯―材‖是从,教学目标仅仅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跟着教材走,采用以教为主,灌输式的方法落实―双基‖,而不考虑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的三维目标只剩下―一维‖。在这种情感态度目标缺失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无法激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无法形成对身边的人物,对单元话题所涉及的人

物、自然界中的事物、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正确情感与态度,更无法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五】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A Unit 6 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设计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创设人文情景,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使语言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在设计情感态度目标时,我们自然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但不能简单地照搬。课程标准针对各个阶段提出的目标是课程目标,是具有导向性的学科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这些目标需要结合各个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实现,而不是通过一两节课能够实现的。教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应该是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明确的、具体的目标。案例二中这位教师的情感态度目标设计正是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使本该具体的情感态度目标变成了宽泛的随处可贴的标签,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也只能是流于形式而已。

总之,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开展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避免将教学目标形式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要把《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五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切实改善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作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索,笔者认为应当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教学设计应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三维目标‖,三者连为一体,不可分割开来。有的老师在设计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一味地把统一听讲变为统一操练,留给学生发现、分析、反思的时间不够,学生操练的时间过长,大脑的兴奋点居高不下,容易出现疲倦的现象,由此导致对所学的新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接受掌握,造成知识的―夹生‖。没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又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方法,但在这方面,教师应当学会―收‖、―放‖自如,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才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贯穿于前两个目标之中的,教师在为达到前两个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与方法就能体现对这个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一堂看似完美的课不一定是一节好课,一堂成不了进度的课不一定是一节不好的课,衡量的基本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上能不能得到比较全方位的发展:即三维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习群体的差异性发展。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设计不同层次活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迎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开口。要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的因人施教,至少也应该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学安排。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要想取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教师首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统帅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

新教材特别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应该教育‖下的―伯乐‖,而要求教师是―园丁‖。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致力于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拼弃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教法,从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跳出来,注重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出了课堂能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英语内容,具有流利英语口语,了解信息和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有利于我们课堂英语的交际得以顺利地实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教师自己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才能具备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而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如果没有这―蓝‖,―青‖是不可能有多―青‖的。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基本保证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这是保证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单元授课计划的内容与学期教学计划大致相同,只是范围更窄,要求更详细具体而已。初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为4课,每单元都有其各自的功能项目、重点词汇及语法知识,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通读每个单元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册、教参等,并特别要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每单元中的每一课的教学。

三、课时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关键

课时计划即教案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为深入、具体和落实的一环,它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就能有把握地去上课。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消化领会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的过程。写一遍,抵得上想几遍。同时,写教案也是教师进行艺术教学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写好教案的决窍在于:

1.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是前提。

2.善于把握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并具有较强的―非中心化‖能力是关键。所谓非中心化能力,是指了解学生,并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

3.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花时间和精力是根本。

当然要灵活运用以上决窍,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我觉得最关键是在于备课时能仔细阅读教材,把握重点、难点,能从教材内容及相关的教材后面的Workbook(练习册)中获得创造课堂气氛的灵感,从而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样教师备课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我想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就会成为一种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

四、教具的准备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初中英语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作为英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录音机、简笔画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pen(钢笔),pencil(铅笔),pencil box(铅笔盒),eraser(橡皮擦)等单词时,可先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这样的单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起单词来自然就劲头十足了。对一些不能使用直观教具或难把握的对话,则可利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这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五、熟悉教案,进行默讲或试讲可使教师在课堂上架起成功的―桥梁‖

写出教案后,教师若能做到课前默讲或试讲,上课时,教案中准备的内容就会在自己的脑子里过―电影‖,这样上起课来就能得心应手、活泼自如了,这也就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架起了成功的―桥梁‖。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o For It!教材在我市实施已是第三年了,面对新教材,大部分老师都是积极应对,课前集体讨论,认真备课,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近期的一次备课检查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缺少教学目标、目标概念不清、目标表述模糊、目标定位不当等,因此有必要了解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那么,该如何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制定要依据总体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与具体教学情景相关,它体现的是具体的、个别的教学需要。它的制定要以教学目的(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课程目标(由学科专家制定)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以此为指导。只有把握了总体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目标制定要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一方面,三个维度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三个维度内在统一,不能分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列出各单元的语言知识目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语法功能以及话题知识)外,还应充分挖掘其文化知识目标(主题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目标(主题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三、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在了解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的背景知识掌握多少的基础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四、目标制定应留有动态生成的空间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但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谁也无法预知在教学活动中会出现什么不可预设的因素,而且教学的对象是人,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目标制定应留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拘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机智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的“再设计”,并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过程。最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生成,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得以完善,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总之,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英语教师要注重挖掘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根据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以及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具体、明确的多维度教学目标来指导英语课堂,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

【摘要】在英语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理念及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课堂生活中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但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虚假化、机械化、单一化、程序化、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误区。本文拟以教学叙事的形式将此类课例呈现并反思质疑。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误区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决战课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战略方案。为此,学校各教研组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展了大量的三课活动。笔者有幸听了二十多节初中英语教学汇报课、研究课和观摩课,发现部分课堂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几种万能教学设计模式——言之万能,是笔者发现该教学模式被套用在任何课堂上。为此,笔者通过分析与反思,发现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主要存在着几种种误区,现简单呈现并反思置疑如下:

一、教学设计课例

课例1:满堂问式设计

教师活动:

1. Hello! How are you? Who''s on duty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me what you can see in the pictures.

3. Read the text and then answer some questions.

课例2: 练习式设计

教师活动:

1. Greeting.

2. Play the cassettes and ask the Ss to listen and judge true or false.

3. Fast reading. Answer some questions.

4. Detailed reading. Fill in the blanks.

5. 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given words.

6. Do exercises in Workbook.

课例3:分解式设计

教师活动

1. Show pictures to lead in.

2. Listen and underline useful phrases and structures.

3. Read and explain phrases and structures.

4.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given words.

5. Translate key sentences.

课例4;展示式设计

教师活动:

1. Sing and do the actions to warm up.

2. Show some pictures and name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s.

3. Show CAI and read the sentences abou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4. Watch pictures or flash and discuss them.

5. Finish writing about pictures.

课例5:独白式设计

教师活动

Class begins.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 Do you like…? Yes. They are very nice. Do you want to …? Right! …is so popular nowadays, OK? OK. 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are they beautifu1? Good, they''re so beautiful ···. OK, so much for this p art. Next, read the …

课例6 :表演式设计

教师活动

1. Ask some Ss to act a little play about the last lesson.

2. Listen and read.

3. Ask Ss to act the contents material.

4. Two Ss act out an interview.

5. Imagine acting out a role about the material in front.

课例7:程序式设计

教师活动:

1.Show pictures or revise to lead in.

2.Listen and tell true and false.

3.Scanning: fill the form or match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s.

4.Skimming: answer questions.

5.Intensive reading: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massage.

6.Discussion, Interview, Debate or acting.

7.Summary the learnt words and structures.

二、反思与置疑:

误区之一:虚假化——以虚假的热闹代替了课堂上的冷静思考。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从课例一可以看出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硬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当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应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但满堂问决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是提问不要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千万不要让表面的热闹代替了学生冷静的思考,我们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误区之二:机械化——以机械练习代替任务活动

从课例二可以看出,整个课堂都在以习题式呈现:教师读题下指令,学生答题做练习。教师语言就像习题要求,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在无任何话题情境中和教师的指令语下,机械的回答问题、判断正误、填空或填表格、复述课文,这种机械化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少和谐自然地知识、情感、思维上的对话交往,尤其是师生间礼貌、反馈、评价等语言极度匮乏,完全失去了课堂生活本身的生命对话与情感交流,也失去了对文本材料思想情感的挖掘与解读,又何谈在课堂教学中思维上的跳战与人文思想的体验?

从课例三可以看到,整堂课是将语言中出现的短语、生词、语法结构分析出来,一一击破,归纳短语,翻译句子,再辅以练习重点操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支离破碎的、跳出课文之外的单词、短语中练习造句、辨析、翻译,缺少了对语言材料整体设计的理解,无法在头脑中建构其语言思想内涵的思维网络,创建起一个完整的认知脑图。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设计,完全缺少语言的内在联系和语言表达整思想感情的体验,缺失了思维认知的建构过程与感情,丧失了体验语言思维的教学理趣,又如何建构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语言获得的大脑图式?

误区之三:单一化——以单向交流完成任务要求

分析课例四,易于发现整堂课令人目不暇接,看不胜看,学生在轰炸式的图片展示中,学生过足了视觉上的瘾,无暇思考,只是忙于观看图片、文字,也无心思考,太多的图片展示已代替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更无法激起学生关于该话题大脑风暴式的碰撞,学生完全是在一种电椅的图片的教学输入中看完了这堂课导致了思维上的空白与感情上的疲倦。从而失去思维、情感、认知图式被激活的良好契机,学生也无从调动原有的语言储备,去唤起旧知,失去了预测语言内容的兴趣,缺失了师生精神诉求的需要和生人个性特色的张扬,又怎能形成个性的语言学习策略与独特的语言输出体验呢?

分析课例五,不难发现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位单口相声演员而学生都是些可怜的小跟屁虫,课堂气氛乍听热烈:yes, OK Ri ght, Good…学生回答的异口同声,声音洪亮而且不假思索。教师完全以自问自答式的个人独白、自我话语霸权思想行为,垄断了整个课堂教学生活,解说完了属于学生思考体验的语言内容,学生永远只是听众、配角,只能默默地倾听着老师个人知识的言说,完全剥夺了学生的发表观点、置疑的机会和权力。这种单向交流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丧失了参与、质疑及挑战的信心与勇气。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完全失去了认知悬念与思维矛盾冲突的设计,学生无从体验到语言表达的信息差异,导致了长久地失语现象。并且,由于整个课堂、教师一路解说,平铺直叙,缺少了层层铺垫和环环递进,缺少了自然巧妙的导入,一波三折的情景创设、问题悬念的设计,以及多项交流互动的任务,导致师生、生生、生本等之间无认知、无共鸣、无碰撞,更无法产生对话与交流的语言体验,生成精彩的思想亮点和灵动流溢的教学情趣。

误区之四:模式化——以固定模式统一任务内容

从课例六清楚看出,整堂课中教师轻松,学生热闹,听众开心,上课时哗然一笑,下课后空白一片,无所思,无所想,无所得。因为无论课堂导入的表演,或是课文内容、采访任务的表演、想象性的表演都只是少数好学生的专利,表演的语言都是已经事先准备好的,缺乏即时真实的生成语言与思想情感。而大多数学生永远只是匆匆看客,无一点点可思可想的触动,也无一丝丝参与合作的激情,并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也无法融入其中,又何谈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从课例七明显看出,这是当前大多数观摩示范课中的拿手好课:面面俱到的教学设计,字正腔圆的教学语言,沉稳无奇的教学功底,靓丽出彩的外在形象,预设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这往往是看课者最为赏识优质课。因为蜻蜓点水的教学步骤无一遗漏,按部就班的教学环节也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从导入、听后判断正误、略读填表或配对、跳读寻找问题、精读填空直到讨论、采访或辩论、表演,最后小结布置作业,大组、小组活动,个体、群体活动一应俱全,且课下恰到时间你感觉如何?淡而无味!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缺少了课堂教学活动有的灵性、激情与欢乐,失去了课堂间不确定因素、偶发事件或隐性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矛盾、

悬念及亮点等教学智慧,更缺失了师生真情、思维共鸣的教学灵魂。同时,程序化的教学设计,使教者在外形表面上用尽心思,往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中隐性因素的挖掘、探究、解读和延伸,学生成长价值的引领,这既违背了新课程的主旨,又使我们永远地失去了课堂生活的教学意趣。

结语:新课程怎样设计是许多教师经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笔者无意批判这些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只是想以教学叙事的形成呈现出来,与有心者共置疑、同反思,一齐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毕田增《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英语》,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知识准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以及完成任务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而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这种预期的学习结果(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往往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指标。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常常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呢?由于相关部门的要求中往往没有给予具体的解释,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

2.这样的目标―明确、具体‖吗?

为了对实践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以下几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新课标》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1设计的单元目标

(一)知识

1. 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habi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

2. 掌握如何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

3. 掌握如何描述基本的饮食结构: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二)能力

能够综合各种信息,准确地表述频率。

(三)情感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212013806.html,/english81/ShowSoft.asp?SoftID=157)

案例2:The Media (北师大版,必修模块4 Unit11)

Lesson 41 World News

(1)引导学生熟悉新闻类文章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如根据标题预测课文内容等;

(2)熟悉有关自然灾害报道的各种词汇,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以加深对新闻文体的认识;

(3)通过阅读课文并设计各种活动,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能力;

(4)掌握被动语态的用法。

(吴明红:高中课型课例交流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11期)

3. 问题及原因

(1)问题

案例1中,作为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者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所谓的―三维目标‖,三个维度面面俱到,也使用了―掌握‖、―综合‖等表示结果的行为动词,但是,仔细分析,这样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案例2没有按照三维目标的范畴来设计,而是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统一考虑。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误用了―引导‖、―训练‖、―接触‖等动词,也会带来很多行动上的误区。

(2)原因

第一、目标描述中三个维度交叉、混乱,没有做到―明确‖。

例如,案例1中的―掌握如何使用‖和―掌握如何描述‖这两个短语的内涵似乎让人感觉是雾里看花,不免产生这样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完这个单元后是要―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的方法,还是期望学生具有―能够使用……‖、―能够描述……‖这样的一些能力?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究竟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日常能力?

我们认为,如果是―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则属于知识的范畴;如果具有―能够使用……‖、―能够描述……‖的能力,即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应该列入能力目标中去,而其中的―掌握‖又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力,更不是一节课就能学会的能力,而是要经过长期培养才可以形成的能力。可见,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范畴是十分混乱的。

第二,教学目标不够―具体‖。

―不具体‖现象有二:一是把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总任务当作某一单元、某一课时的具体目标,这是很多教案中会出现的问题,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典型。这样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中是无法操作的。二是具体课时教案中目标不够具体。在案例1中,如果是―如何使用……‖、―如何描述……‖,这些都是程序性知识,即―怎么使用‖、―怎么描述‖这样一些方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掌握‖?如果是―能够使用……‖、―能够描述……‖这样一些行为结果,那么,这些行为结果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设计者是期望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课内容后―能够使用……‖、―能够描述……‖,但是,即使是―能够使用……‖、―能够描述……‖,其具体条件和标准又是什么?

案例2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如目标(1)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什么内容,是大意还是细节?理解到什么程度?

目标(2)中―熟悉有关自然灾害报道的各种词汇‖,到什么程度才能叫做―熟悉‖?―各种词汇‖指哪些词汇?

目标(4)中―掌握被动语态的用法‖也十分模糊:,存在着―量‖和―度‖的问题:对―被动语态的用法‖要掌握哪些方面?这些方面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掌握‖?

第三,误用行为动词。

―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以加深对新闻文体的认识‖、―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能力‖都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

―引导‖和―训练‖都是教师的行为,且为过程行为。不能用来描述学习结果;―接触‖和―训练‖两个动词的行为主体不同,前者显然是学生,让学生―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而后者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是教师―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能力‖。

教学目标既然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其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那么,它描述的目标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显然,案例2中的―引导‖、―训练‖等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第四,误将过程当作结果。

根据教学目标的内涵,―熟悉‖、―接触‖、―训练‖、―养成‖等都是过程词汇,不能用来描述教学目标,尤其是―形成……能力‖,―养成……习惯‖等不是一节课就能做到的,因此不能用来描述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如何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张昕、任奕奕,2004)。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教育部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无疑要求广大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学习策略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相关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折衷主义学习理论等)的指导下,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1.一个范例

案例3:

Unit 1 Reading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unpleasant,scientist,already,made,factory,simple,such,everywhere,human,shape,huge,snake,possible,electric, seem,impossible,40%左右的学生对非重点词汇能基本理解,中等及以上学生能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及将来时态的用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描述―机器人‖基本的特点;

(3)在理解文章内容和反复朗读的前提下,学会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图片获取新信息的策略;80%左右的学生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所提的问题,正确率应不低于75%;50%左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复述文章的大意;

(4)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愿望。

由于上述目标运用了适当的行为动词,对学习内容、结果行为以及结果行为的条件和程度都作了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界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施。

2.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1)准确定位目标的领域和等级层次

Bloom (1984)在研究教学目标分类时把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个层次。作为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往往涉及三个领域中的某一个领域以及某个领域中的具体层次(如―知识‖领域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次),每个领域和层次都有相应的行为动词。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等级设计原则就是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风格、学习需要、认知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等级教学目标,较高等级的教学目标包含并依赖于较低等级的教学目标(见表1)。

最高水平

高中语文说课稿子实用模板(共5篇)

篇一:高中语文说课模板通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几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几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的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文章主要叙述的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什么特色。学习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向课外延伸。通过对本篇课文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一)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诗的思想感情,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同时,本篇诗歌通过典型意象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我的知识目标是: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是: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反复诵读,鉴赏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难点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象的体味与把握。 (二)文言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本课情节、结构、语言等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基本常识;理解文中所出现的生僻词以及意义特殊的词语;把握文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初步鉴赏文中的形象与个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并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翻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深入分析文章涵,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现代文: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的人文性,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在语言,结构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能力目标: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感情和特色,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语言的能力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我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本篇文章的思路,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1课文翻译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1课文翻译 Unit 1 Cultural relics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寻找琥珀屋 Frederick William Ⅰ,the King of Prussia ,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the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n amazing history .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绝不可能想到他送给俄罗斯人民的厚礼会有这样一段令人惊讶的历史。This gift was the Amber Room , which was given this name because several tons of amber were used to make it . 这件礼物就是琥珀屋,它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造这间房子用了好几吨的琥珀。The amber which was selected had a beautiful yellow-brown colour like honey . 选出来的琥珀色彩艳丽,呈现蜂蜜一样的黄褐色。The design of the room was in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 . 琥珀屋的设计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别致的建筑式样。It was also a treasure decorated with gold and jewels , which took the country's best artists about ten years to make . 它也是用金银珠宝装饰起来的珍品。一批国家最优秀的艺术家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完成。 In fact , the room was not made to be a gift . 事实上,这个琥珀屋并不是作为礼物来建造的。It was designed for the palace of Frederick Ⅰ. 它是为腓特烈一世的宫殿设计(制作)的。However, the next King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合集(必修一至必修五)139页)

目录 1、《荷塘月色》说课稿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6) 2、《故都的秋》说课稿2 (8) 3、《囚绿记》说课稿 (11)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12) 5、《离骚》说课稿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17)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18) 7、短歌行说课稿 (19)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 9、兰亭集序》说课 (23) 10、赤壁赋说课稿 (24)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26)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30) 13、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35)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38) 15、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39) 16、《祝福》说课稿 (43)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45) 18蜀道难说课稿 (46)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8)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49) 21、琵琶行说课稿 (51) 22、李商隐诗2首 (53)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55) 24、《劝学》说课稿 (58)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59) 25、过秦论说课稿 (61) 26、师说》说课稿 (63) 27、动物游戏之谜 (65) 27-1动物游戏之谜 (67) 28、《宇宙的边疆》 (69) 13-1、宇宙的边疆 (70)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71) 30、《窦娥冤》说课稿 (75) 30-1、《窦娥冤》说课稿 (76) 30-2《窦娥冤》说课稿 (77) 31、《雷雨》说课稿 (79) 32、《哈姆雷特》说课稿 (81) 33、《望海潮》说课稿 (82) 34、《雨霖铃》说课稿 (83) 35、《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84) 36、《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86) 37、《水龙吟》教案 (89)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_reading课文语法填空

Unit 1 Reading课文语法填空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一、语法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短文) Frederick William I, 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the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n 1________ (amaze) history. 2________ (actual), the Amber Room was designed 3________ the palace of Frederick I. The room 4________ (make) of several tons of amber. 5________the next King of Prussia decided to give it to the Russian people as ________ gift of friendship. In return, the Czar sent a troop of his best soldiers to the Prussian. So the Amber Room became part of the Czar’s winter palace in St Petersburg. It served as a small reception hall for important visitors. Later, Catherine II had it moved to a palace 7________ she spent her summers. Before the Nazis got to the summer palace, the Russians were able to remove some furniture and small art objects from the Amber Room. Some of the Nazis 8________ (secret) stole the room itself. After that, 9________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remains a mystery. Recently, 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have built a new Amber Room by studying old photos of the former 10________.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一英语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必修2第一单元 一、重点短语回顾 1. in search _________ 寻找,搜寻 2. _______ to 属于 3. in _________ 作为报答,回报 4. at _________ 处于交战状态 5. _______ than 少于 6. be __________ doing 值得做 7. add A ______ B 把A添加到B 8. serve _______ 充当 9. agree ______ 同意;赞成 10. care _______ 关心;在乎 11. rather _______ 而不是 12. for _________ 亲自 13. to one’s _______ 令某人吃惊的是 14. think _______ of 看重;器重 15. search _______ 寻找 1. of 2. belong 3. return 4. war 5. less than 6. worth 7. to 8. as 9. with 10. about 11. than 12. oneself 13. to 14. highly 15. for 二、课本知识点

2. in search of 寻找,找寻in the search of (?) in one’s search for = in the search for (?) search sp.某地 for sb./sth 搜查某地寻找某人某物in one’s research of (×) 3. could have done 意思1:过去可能做过某事 I can't imagine how he could have thought of doing such a thing。 我不能想象他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事。 这里的could表示对可能性的一种推测。 意思2:本来可以做某事(而实际上没做)*- But for your help, I could have fed the fishes. 若不是你搭救,我恐怕已经葬身鱼腹了 4.must have done 肯定干了某事 can’t have done = couldn’t have done 肯定没干某事 5. may have done = might have done 可能干了某事 may not have done = might not have done 过去可能没做过某事6. need have done 本应该做某事但是没有 needn’t have done 本不必做某事(而实际上做了) 7. should have done = ought to have done 本该做某事(而实际上未做)

高中语文《鸿门宴》说课稿模板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 高中说课稿 / 高中说课稿范文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高中语文《鸿门宴》说课稿模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高中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

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 篇一: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共7篇) 篇一:高中语文说课模板通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几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几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的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文章主要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什么特色。学习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对本篇课文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一)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诗的思想感情,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同时,本篇诗歌通过典型意象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我的知识目标是: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是: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反复诵读,鉴赏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难点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象的体味与把握。 (二)文言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本课情节、结构、语言等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基本常识;理解文中所出现的生僻词以及意义特殊的词语;把握文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初步鉴赏文中的形象与个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并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翻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 必修二unit1 Reading公开课教案

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一、Pre-reading (4min.) What do you think amber can be made into? (necklace, ring, barrette, bracelet, perfume bottle, etc.) Can you imagine a room made of amber? 二、Learning aims 1.Help students learn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ading passage. 2.To learn about some detail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三、Reading 1.Fast reading 1)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5min.) ①It tells us 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a cultural relicof two countries: Russia and Germany. ②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4min.) Para1. The amber room and its design Para2-3.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Para4. The missing of the amber room Para5. The rebuilding of the amber room 2)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characters, years and places in the passage. (clues 线索)(3min.) ① characters: Frederick I, Peter the Great, Frederick William I, Catherine II.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rederick I: the first king of Prussia. Frederick William I: the next king of Prussia. Peter the Great : the Czar of Russia. Catherine II: the female Czar of Russia. ② years: 1716, 1770, 1941, 2003. ③ places: Prussia, Russia, Germany. 2.Careful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1)What did these four characters do to the amber room? 2)What happened in these four years( 1716; 1770; 1941; 2003) Para1. (3min.) ① What was the amber room made of? Several tons of amber was were used to make it. It was also decorated with gold and jewels. ② How many years did the artists take to make the amber room? It took about ten years.

高中语文获奖说课稿(共5篇)

篇一: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嘉峪关市一中张红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 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③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三。 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 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五步走。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台》歌曲,学生欣赏完我会问: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可能会想到铺满皇宫的菊花,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我会顺势总结到: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有以花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

(封面)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1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 的第二篇。该单元所选中国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 魏晋五言诗3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 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 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 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 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 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 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 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 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

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评价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关键词句的疏通。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 导读: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1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篇。该单元所选中国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 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评价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关键词句的疏通。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 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最新整理职高高一语文教案

最新整理职高高一语文教案 职高高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 2.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精彩语言;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自然中栖息着千姿百态的鸟儿,你见过黄鹂这种鸟吗?黄鹂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鸟,而且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大家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黄鹂的啼鸣、飞舞表现黄鹂娇好美丽的形象,抒发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散文《黄鹂》,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黄鹂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2.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著名作家。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为《白洋淀纪事》。其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找四位同学分段落朗读课文,尽量把文章的思路体现出来。 2.(师)概括课文内容 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熟悉文章的内容,概括地说,作者叙述“我”和

黄鹂的几次相遇,其中有抗战时期的黄鹂,在青岛养病时见到的黄鹂,鸟市上的黄鹂,还有江南的黄鹂,通过这四次写黄鹂,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哲理)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先说思想上的收获,文章使你明白什么道理。 学生可能列举的内容与教师的分析引申: (1)要爱护鸟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分析引申:可以这样理解。黄鹂在文中是美的化身,作者反抗人类对美的暴力破坏。 (2)各种事物都有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分析引申:文中举哪些例子说明各种事物都有极致?黄鹂的极致是什么?黄鹂的禁锢和限制又是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说明各种事物都有极致的例子: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黄鹂的极致: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在这种环境下,黄鹂达到它们的极致。 黄鹂的禁锢和限制:①抗战时期,炮火连天的环境,美丽的黄鹂只是一闪而过,不能达到美的极致;②青岛养病时,病友史同志举枪瞄准,黄鹂成惊弓之鸟,从此一去不返,人类的射杀,是黄鹂不能达到美的极致的禁锢和限制;③逛鸟市时见到的黄鹂,被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这成它们的禁锢和限制。(第三点学生一般能找出,第一点和第二点需要教师的引导) (3)(师)小结 所以,黄鹂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飞翔,自由生活,才能活出它的本性,才能现出“美的极致”。而且,作者的思索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既然黄鹂的啼叫、飞翔要伴随着春雨、宿露,朝霞、彩虹,那么,虎、鱼、驼、雁这些更加壮观的美的极致呢?难道不需要深山、潭底、大漠、长空这样的美的极致?美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是从平凡生活中升华

高中语文的优秀说课稿

高中语文的优秀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为你的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

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1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 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 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三说教法和学法

(完整)新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第一单元练习题以及答案

Unit1 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15分) ()1.-_____________do you tell your mother about your English result? -By using my mobile phone. A.What B.How C.Why D.Where ()2.-How ________ do you go to movies?-Once a month. A.often B.long C.far D.old () 3.What are we going ____________?What about _________ some orange juice? A.drinking;get B.drink;getting C.to drink;getting D.drink;get ()4.He talked too fast and I _________ understand every word. A.shouldn’t B.can’t C.little D.a little ()5.I think reading English aloud helps __________. A.a few B.few C.couldn’t D.haven’t ()6.Jim has fun ___________ Chinese during in China. A.learn B.to learn C.learning D.learns ()7._____________ the help of the teacher,he became a good student. A.Under B.On C.With D.In ()8.You’d better not always look up the new words ______ the dictionary while reading.Sometimes we need to guess. A.in B.on C.at D.from ()9.It’s important _________ the piano well. A.of him to play B.for him to play C.of him playing D.for him playing ()10.-Did you have any problems in London? -Yes,___________ Chinese food like rice,noodles and dumplings. A.find B.found C.finding D.to find ()11.You’d better _________ her number in the phone book. A.look into B.look for C.look up D.look on ()12.You are weak in English.I think you’d better ________ ABC. A.end up with B.go on with C.begin with D.get with ()13.-Have you decided ________ on the coming vacation? -Not yet.. Maybe somewhere cool.You know I don’t like the heat. A.where to go B.how to do C.when to go D.what to do ()14.-Do you ____________ hold such parties? -Yes,every Saturday. A.always https://www.doczj.com/doc/212013806.html,ually C.often D.hardly ()15.Ms Liu is a teacher we like to _________,because she can always give us advice. A.find out B.look for C.talk about D.talk with

高一语文说课稿《沁园春》范例

高一语文说课稿《沁园春》范例 一、 (教学目标) 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知识迁移法、、分组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我所采用的是高效课堂的模式)

情景导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我的导入是这样的:…… 1、自学感知,敏锐感悟 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及简单的句子理解,初步弄懂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结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采用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整首诗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本课中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找出来,留待接下来的环节一起解决。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学生手中的教学资源。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习资源,达到班级资源共享。让学生走进文本。 2、合作探究,共同分析 这个环节学生分小组进行,这个环节中要讨论的问题有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学环节中留下的疑难问题。第二部分是本课重难点问题,针对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2、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 3、上下片有什么联系? 4、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通过分组,将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的问题和老师所给出来的问题,合作进行讨论,得到自己的、小组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所有的同学都积极的挖掘文本。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3精彩展示,破茧成蝶 这一环节是每个小组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结晶。学生通过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问题的答案。教师相机进行适时评价、引导和纠正。通过这一环节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