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燃油喷射和燃烧

第三章 燃油喷射和燃烧

第三章 燃油喷射和燃烧
第三章 燃油喷射和燃烧

第三章燃油喷射和燃烧

0797 按燃油中所含烃的不同分子结构,最适于柴油机使用的燃油应是_______。

A.以芳香烃为主的各种烃类混合物B.以脂肪烃为主的各种烃的混合物

C.以环烷烃为主的各种烃类混合物D.以a—甲基蔡为主的各种烃的混合物0798 如果燃烧室经常结炭,从燃油质量上来看可能原因是该燃油含_______过多。

A.烷烃B.烯烃

C.环烷烃D.芳香烃

0799 下列各指标中不能用来表示燃油自发火性能的是_______。

A.自燃温度B.十六烷值

C.碳芳香指数D.柴油机指数

0800 表示燃油自燃性的指标是_______。

A.闪点B.倾点

C.浊点D.十六烷值

0801 如果燃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

A.工作粗暴B.雾化不良C.容易冒烟D.工作平稳

0802 如果燃油的十六烷值过高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

A.排气冒黑烟B.燃烧敲缸

C.最高爆发压力升高D.柴油机工作粗暴

0803 燃油十六烷值对燃烧的影响是_______。

A.十六烷值愈高,燃烧念粗暴B.十六烷值愈低,滞燃期愈短

C.十六烷值愈高,滞燃期愈短D.十六烷值愈低,燃烧愈平稳

0804 下列影响燃油燃烧性能指标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馏程B.粘度

C.闪点D.发热值

0805 下列影响燃油燃烧产生构成的指标有_______。

A.柴油指数B.硫分C.机械杂质D.浊点

0806 下列影响燃油管理工作的指标有_______。

A.残炭值B.凝点C.发热值D.十六烷值

0807 下述粘度值属于绝对粘度的是_______。

A.恩氏粘度B.塞氏粘度

C.雷氏粘度D.运动粘度

0808 根据ISO规定自1977年10月始燃油的通用粘度是_______,其单位是50℃时的_______。

A.动力粘度,泊B.运动粘度,mm2/s

C.恩氏粘度,oE D.雷氏粘度,S

0809 在柴油机中使用的燃油热值应为_______。

A.高热值B.低热值

C.全热值D.上述三项皆可

0810 通常燃油的热值随油品不同而异,轻油的基准低热值与重油相比是_______。

A.轻油较高B.重油较高

C.两者相同D.无规律

0811 在船舶使用中,影响燃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①馏程;②流速;③油压;④油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0812*燃油中硫分的燃烧产物产生冷腐蚀的条件是_______。

A.壁温高于该产物的露点B.壁温低于该产物的露点

C.壁温高于该产物的熔点D.壁温低于该产物的熔点

0813*燃油中的钠和钒含量过高对燃烧室的主要损害是产生、。

A.高温腐蚀B.低温腐蚀

C.冷腐蚀D.应力腐蚀

0814 燃油中的灰分对柴油机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

A.低温腐蚀B.磨料磨损

C.高温腐蚀D.B+C

0815 通常可以使用船舶净化设备来降低其含量的燃油性能指标是_______。

A.硫分B.钠和钒含量C.机械杂质和水份D.灰分

0816 在使用中使滤器开始堵塞供油中断的燃油温度是低于_______。

A.闪点B.浊点C.倾点D.凝点

0817 当燃油温度低于_______时将使燃油无法泵送。

A.闪点B.浊点C.倾点D.凝点

0818 从使用观点,燃油的使用温度应至少_______。

A.高于凝点3~5℃B.高于倾点3~5℃

C.高于闪点3~5oC D.高于浊点3~5oC

0819 从船舶安全角度,船用燃油的闪点(闭口)应不得低于_______。

A.40~50oC B.50~55oC

C.60~65oC D.65~70oC

0820 从防爆防火观点出发,在船舶上允许倾倒燃油或敲开容器的环境温度与其闪点相比应_______。

A.高于闪点10oC B.高于闪点17℃

C.低于闪点10℃D.低于闪点17℃

0821 船用主柴油机当由使用轻油换用重油时在油门不变情况下主机转速将略有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

A.重油热值高B.重油粘度大

C.循环供油量大D.重油中含有腊质

0822 按我国有关规定,燃油的相对密度指_______。

A.20℃燃油密度与4℃水密度之比B.20℃燃油密度与20℃水密度之比

C.15℃燃油密度与4℃水密度之比D.15℃燃油密度与15℃水密度之比

0823 在使用国外燃油时其相对密度指_______。

A.20℃燃油密度与4℃水密度之比B.20℃燃油密度与20℃水密度之比

C.15℃燃油密度与4℃水密度之比D.15℃燃油密度与15℃水密度之比

0824 通常燃油的密度、馏分均与燃油的分子结构有关,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

A.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多,芳香烃含量越多

B.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多,芳香烃含量越少

C.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少,芳香烃含量越少

D.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少,芳香烃含量越多

0825 在燃油十六烷值的测定中,其评定标准是_______。

A.柴油自燃温度的高低B.缸内最高爆发压力的高低

C.特定试验中的滞燃期长短D.平均压力增长率Δp/Δφ的大小

0826 燃油性能指标中对柴油机燃烧性能有影响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

①十六烷值;②粘度;③发热值;④馏程;⑤硫分;⑥闪点。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27 燃油性能指标中影响燃油燃烧性能的有_______。

①闪点;②粘度;③柴油指数;④浊点;⑤馏程;⑥发热值。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②+④+⑤+⑥

0828 影响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理化指标主要有_______。

①粘度;②发热值;③闪点;④十六烷值;⑤灰分;⑥凝点。

A.①+②+⑤B.①+②+④

C.①+④+⑥D.②+④+⑥

0829 燃油的十六烷值过高或过低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

①十六烷值过高,易发生燃油高温裂化,分解游离碳形成燃烧不完全;

②十六烷值过低,使滞燃期增长,着火迟后工作粗暴;

③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十六烷值高,着火性能好;

④十六烷值过低,会使柴油机起动困难;

⑤十六烷值愈高,滞燃期愈短,燃烧愈平衡,柴油机工作平稳,但排气冒黑烟;

⑥燃油的十六烷值应与使用机型匹配,不必盲目追求高十六烷值。

A.①+②+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0830 影响燃油燃烧产物成份的燃油性能指标有_______。

①密度;②钒、钠含量;③残碳值;④沥青分;⑤硫分;⑥机械杂质。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31 影响燃油管理工作的燃油性能指标有_______。

①密度;②闪点;③浊点;④凝点;⑤燃点;⑥发热值。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32 造成燃烧室部件颗粒磨损与腐蚀磨损的燃油性能指标有_______。

①馏程;②硫分;③灰分;④钒、钠含量;⑤沥青分;⑥粘度。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33 燃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

①排气冒黑烟;②工作粗暴;③起动困难;④工作不平稳;

⑤低速运转时发火困难;⑥使燃油雾化质量变差。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⑥

0834 燃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对柴油机工作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

①排气冒黑烟;②燃烧过程粗暴;③起动困难;④着火性能好;

⑤使燃油雾化质量变差;⑥工作不平稳。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⑥D.②+④+⑥

0835 燃油中硫分高对柴油机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

①液态硫化物对燃油设备的腐蚀作用;③引起火灾倾向;

③增大缸内形成结炭的倾向;④引起燃油的不相容性;

⑤产生低温腐蚀;⑥使燃油雾化质量变差。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⑥D.②+④+⑥

0836 燃油中含硫对柴油机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

①腐蚀燃油系统和设备;②影响燃油雾化;③产生低温腐蚀;④加速碳氢化合物

合结炭;⑤破坏正常发火;⑥影响柴油机换气质量。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③+④D.②+⑤+⑥

0837 燃油粘度过高引起的影响有_______。

①起动困难;②滞燃期减小;③净化容易;④滞燃期增长;

⑤粘度指数高;⑥喷射延迟阶段增长。

A.①+③+⑤B.①+④C.①+③+⑥D.②+⑤

0838 反映燃油流动性和泵送性的指标是_______。

①密度;②倾点;③浊点;④闪点;⑤凝点;⑥比重。

A.②+③+⑤B.①+④+⑤

C.①+③+⑥D.②+④+⑤

0839 在燃油的性能指标中能够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有_______。

①燃油粘度;②燃油密度;③燃油温度;

④燃油的燃点;⑤燃油凝点;⑥燃油闪点。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⑥D.②+④+⑤

0840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柴油机使用的燃油是蒸馏油;

②二次精炼使用的原料大多为重馏分油;

③柴油机使用的燃油应是以脂肪烃为主的各种烃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0841 燃油中所含烃的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类,其自燃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

A.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B.环烷烃,脂肪烃,芳香烃

C.芳香烃,脂肪烃,环烷烃D.芳香烃,环烷烃,脂肪烃

0842 下列各指标中能用来反应燃油自发火性能的是_______。

①自然温度;②十六烷值;③苯胺点;④柴油指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0843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燃油十六烷值过低,柴油机工作粗暴;

②燃油十六烷值过高,柴油机排气冒黑烟;

③燃油十六烷值越高,滞燃期越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0844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_______。

A.燃油中灰分对柴油机产生磨料磨损

B.从使用观点来讲,燃油的使用温度应至少高于浊点3~5℃

C.从使用现点来讲,燃油的使用温度应至少高于倾点3~5℃

D.船用燃油的闭口问点应不得低于60~65℃

0845*在燃烧室内部局部a分布不均,其中a最大处是_______。

A.油束内部B.油束外部

C.燃烧室富油区D.燃烧室四周贫油区

0846”柴油机中过量空气系数a的数值一般为_______。

A.a>0 B.a=1 C.a>1 D.a<l

0847*根据过量空气系数a的定义,当a值增大时_______。

A.气缸空气利用率高B.气缸中空气利用率低

C.柴油机充气效率增大D.柴油机热负荷增加

0848*过量空气系数a数值大,表示柴油机_______。

A.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工作能力小

B.经济性差

C.排气温度高

D.缸内工作过程强化程度高

0849*关于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正确的是_______。

A.高速机低于低速机B.高速机与低速机相等

C.低速机低于高速机D.非增压机高于增压机

0850*通常过量空气系数a最大的柴油机是_______。

A.增压二冲程低速机B.非增压二冲程低速机

C.增压四冲程高速机D.非增压四冲程高速机

0851*下述关于过量空气系数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a越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作功能力大

B.增大a可降低柴油机的热负荷

C.a是理论空气量与实际空气量之比

D.在保证完全燃烧和热负荷允许情况下,力求减小a值0852*下列有关过量空气系数a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正常工况时,a总大于1

B.在燃烧室内各处a是不相等的

C.柴油机使用期间,a是不变的

D.在保证燃烧完全和热负荷允许条件下,a应较小

0853*在同一负荷下燃烧室内部过量空气系数a最小的部位是_______。

A.油束外缘B.油束内部

C.油气均匀混合区D.远离油束处

0854*关于过量空气系数。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错误的是_______。

A.a大说明燃烧完全B.a大说明作功能力大

C.a大说明热负荷低D.a大说明空气利用率差0855*关于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a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正常情况下a均大于1

B.在燃烧室内部各处a不同,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C.增压机a大于非增压机

D.四冲程机大于二冲程机

0856*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a大表示_______。

①缸内热负荷过大;②工作强化程度低;③经济性高;

④工作可靠;⑤气缸作功大;⑥空气利用率高。

A.②+③+④B.③+④+⑤

C.①+③+⑥D.④+⑤+⑥

0857*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a 小表示_______。

①气缸热负荷大;②气缸内强化程度低;③气缸内热负荷小;

④经济性差;⑤工作可靠;⑥空气利用率高。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①+④+⑥D.②+⑤+⑥

0858*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其燃烧过量空气系数a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

A.采用点燃式B.压缩比较高

C.燃烧速度快D.机外混合

0859*下列关于过量空气系数a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a大说明热负荷低B.四冲程柴油机a小于二冲程机a

C.a大说明做功能力小D.a大说明空气利用率好

0860*下列有关过量空气系数a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在保证完全燃烧和热负荷允许条件下,a应力求较小

B.在燃烧室空间内各处a是不相等的

C.a值大,表示柴油机经济性好

D.柴油机使用期间a是变化的

0861 喷射过程的主要喷射阶段是_______。

A.从针阀开启到针阀落座

B.从针阀开启到喷油泵停止泵油

C.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至启阀压力

D.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至剩余压力

0862 喷油器针阀升起点落后于喷油泵的供油点,这是因为_______。

A.燃油有可压缩性B.燃油有粘性

C.燃油有流动性D.燃油有润滑性

0863 在燃油喷射过程中,自针阀开启瞬时到供油结束,喷射压力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A.逐渐减小B.基本不变C.持续增加D.随机型而异

0864 从喷射过程阶段的分析中可知,一般希望_______。

A.喷射延迟阶段越短越好B.主要喷射阶段越短越好

C.尾喷阶段越短越好D.A+B

0865 现代柴油机改进喷射过程的目标之一是_______。

A.缩短喷射延迟阶段B.缩短主要喷射阶段

C.缩短尾喷阶段D.缩短喷射持续期

0866*关于下述影响喷射延迟阶段各因素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高压油管直径和长度B.柴油机转速

C.喷油器启阀压力D.燃油的粘度

0867 喷射延迟阶段指_______。

A.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器开始喷油

B.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泵停止供油

C.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最大供油压力

D.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最小喷油压力

0868 喷射尾喷阶段是指_______。

A.从喷油器开始供油到喷油器停止喷油

B.从喷油泵停止供油到喷油泵停止喷油

C.从最大喷油压力到喷油器落座

D.从最大供油压力到最大喷油压力

0869 按喷射过程分析,柴油机的喷射持续期指_______。

A.从供油开始到供油结束B.从喷油开始到喷油结束

C.从供油开始到喷油结束D.从喷油开始到供油结束

0870 燃油喷射过程中的喷射延迟阶段与尾喷阶段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A.如延迟阶段长则尾喷亦长B.如延迟长则尾喷短

C.两者变化无内在联系D.转速升高则两者均相应缩短

0871 喷射延迟阶段与下列影响的因素的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

A.随燃油可压缩性的增大而缩短B.随凸轮轴转速的升高而缩短

C.随高压油管的加长而缩短D.随喷油器启阀压力的提高而延长

0872 影响喷射过程中主要喷射阶段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A.转速B.负荷C.启阀压力D.燃油可压缩性

0873 在喷射过程中喷油始点落后于供油始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油_______。

A.有可压缩性B.有粘滞性

C.有流动性D.有惯性

0874 下述影响喷射延迟阶段的各种因素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高压油管长度、内径增大喷射延迟增大

B.喷油器启阀压力越大,喷射延迟较短

C.柱塞直径增大,喷射延迟角减小

D.转速增加喷射延迟角增长

0875 造成喷油太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调节弹簧太紧B.喷油器启阀压力太高

C.喷油器缝隙式滤器堵塞D.喷油器弹簧松动或折断

0876 喷射延迟阶段过长,将会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

A.油耗率降低,功率增加B.后燃严重,排烟温度增加

C.平均压力增长率增加,工作粗暴D.最高爆发压力降低,工作粗暴

0877 在柴油机的正常喷射过程中喷油器针阀每一循环的升程曲线圆形基本是_______,A.三角形B.椭圆形C.矩形D.梯形

0878 在各缸高压油管长度不等的柴油机上为使各缸喷油规律一致,对油管较长的一缸其供油提前角的正确调整措施是_______。

A.相应增大B.相应减小

C.不变D.无要求

0879 下列高压油管长度L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L越长,喷射延迟阶段越长B.L越长,喷油持续期越长

C.L较长的气缸,供油提前角应加大D.L增加,实际喷油提前角度变小0880 下列关于高压油管长度L对喷油规律的影响中错误的是_______。

A.L越长,喷射延迟阶段越长B.L增大,喷油持续期基本不变

C.L增加,喷油提前角增大D.L较长的气缸,供油提前角应加大0881 在柴油机中可以进行调节的喷射提前角是_______。

A.几何供油提前角B.实际喷油提前角

C.喷油提前角D.A+B

0882 在柴油机中对气缸燃烧有直接影响是_______。

A.供油提前角B.几何供油提前角

C.喷油提前角D.喷油持续角

0883 喷油泵供油提前角θp、喷油器的喷油提前角θn及喷射延迟角θx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_______。

A.θp=θx-θn B.θx=θp-θn

C.θn=θx-θp D.θx=θp×θn

0884 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应根据_______。

A.机型及转速不同而定B.柴油机热负荷不同而定

C.柴油机机械负荷而定D.缸内压力不同而定

0885 凸轮的有效工作段选在柱塞上行的高速区段,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

A.改变供油提前角B.提高供油速率,减小喷油持续角

C.增大喷油量D.减小喷油压力

0886 高压喷油泵凸轮外形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凸轮外形越陡,供油速度越大,喷射延迟阶段和持续角越短

B.凸轮外形越平,供油压力上升趋慢,喷射延迟阶段和持续角越短

C.凸轮外形越陡,供油压力上升越慢,喷射延迟阶段和持续角越长

D.凸轮外形起平,供油压力上升起慢,喷射延迟角和持续角越短

0887 下列关于喷射延迟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从供油提前角中减去喷油提前角即为喷射延迟角

B.喷射延迟角大小与高压油管的长度与孔径有关

C.当凸轮轴转速升高时,喷射延迟角也相应增大

D.喷射延迟角随喷油量的增加而增大

0888 在燃油喷射时,喷油器的启阀压力与关阀压力相比_______。

A.两者相等B.启阀压力较高

C.关阀压力较高D.随机型变化

0889 闭式喷油器在针阀开启以后喷油压力的变化是_______。

A.保持启阀压力喷射而无变化

B.因喷油器喷油使压力有所下降

C.开始喷油压力很高,喷射后压力下降

D.为了维持喷射要比启阀压力提高许多

0890 若柴油机负荷与供油定时不变,当转速降低时_______。

A.喷射延迟角增大B.喷射延迟角减小

C.喷射持续期增大D.单位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小

0891 在柴油机的喷射过程中其喷射中的特点是_______。

A.启阀压力等于关阀压力

B.针阀升程曲线为梯形

C.压力波在高压油管中以音速传递

D.B十C

0892 然有喷射过程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________。

①喷射提前阶段;②主要喷射阶段;③速喷阶段;

④缓喷阶段;⑤喷射延迟阶段;⑥尾喷阶段。

A.①+③+⑤B.①+③+④

C.②+⑤+⑥D.②+④+⑥

0893 喷油泵供油始点和供油终点与喷油器的喷油始点和终点均不在同一时刻的原因是_______。

①燃油有可压缩性;②喷油设备结构不同;③燃油粘温性能;

④高压油管弹性;③高压油管压力波;⑥燃油高粘度。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94 影响喷油延迟阶段的因素有_______。

①高压油管尺寸;②喷油器针阀启阀压力;③柴油机负荷;

④柴油机运转工况;⑤喷油泵出油阀结构特点;⑥喷油器针阀结构特点。

A.①+②+③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0895 关于喷油提前角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喷油提前角小于供油提前角;②喷油提前角直接影响燃烧过程;

③燃用重油时应减小喷油提前角;④喷油提前角过大,工作粗暴;

③现代大型低速机应取较大值;⑥高速柴油机应取较大值。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

0896 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大小主要影响柴油机以下性能_______。

①经济性;②加速性;③最高爆发压力;④平均压力增长率;

⑤压缩压力;⑥排气温度。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89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喷油持续角比供油持续角延长约4度凸轮轴转角

B.启阀压力就是喷油器调节弹簧的预紧力

C.船用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大多采用直喷系统

D.各缸高压油管长度应相等

0898 下列影响喷射延迟角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柴油机转速增加,喷射延迟角减小

B.高压油管加长,喷射延迟角增大

C.喷油启阀压力增加,喷射延迟角增大

D,高压油管内径越小,喷射延迟角越大

0899 重复喷射最容易发生的工况是_______。

A.高转速、高负荷B.低转速、高负荷

C.高转速、低负荷D.低转速、低负荷

0900 在喷油泵一次供油期间,针阀周期性地启闭的喷射称为_______。

A.重复喷射B.断续喷射

C.不稳定喷射D.隔次喷射

0901*在高速大负荷时,容易发生的异常喷射是_______。

A.重复喷射B.断续喷射

C.不稳定喷射D.隔次喷射

0902 喷油泵供油两次,喷油器才喷油一次的异常喷射称_______。

A.重复喷射B.断续喷射

C.分级喷射D.隔次喷射

0903 断续喷射多发生在下述_______工况。

A.低负荷、低转速B.大负荷、高转速

C.喷孔堵塞D.启阀压力太低

0904 断续喷射与不稳定喷射多发生在下列_______工况。

A.均为高负荷B.前者为低负荷,后者为高负荷C.前者为高负荷,后者为低负荷D.均为低负荷

0905 关于下述引起二次喷射的原因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喷油器启阀压力降低

B.喷油器喷孔磨损直径增大

C.出油阀减压作用削弱

D.换用了内径和长度较大或刚性较小的高压油管

0906 喷油器发生重复喷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启阀压力过低B.喷油压力过高

C.供油正时不对D.低负荷运转

0907 柴油机发生重复喷射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A.喷射延迟阶段太长B.高压油管中压力波的反射

C.供油速度太低D.喷孔磨损

0908 引起不正常喷射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A.喷油压力太高

B.喷油压力太低

C.喷油过程中存在压力波的问题

D.启阀压力太高

0909 喷油器喷孔使用中因结炭而部分堵塞引起的异常喷射是_______。

A.断续喷射B.重复喷射

C.不稳定喷射D.隔次喷射

0910 喷油泵出油阀减压带磨损后,在喷射中所引起的异常喷射是_______。

A.断续喷射B.不稳定喷射

C.隔次喷射D.重复喷射

0911 在下列各种措施中,能够消除重复喷射的措施是_______。

A.适当降低喷射系统的压力B.重新调整喷射系统的定时

C.试用较小内径的高压油管D.适当减小喷油器启阀压力0912 喷油器产生二次喷射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启阀压力太高B.出油阀密封锥面磨损漏油

C.低速低负荷D.出油阀减压环带磨损漏油0913 在下列各种不正常现象中,并不是由二次喷射所引起的是_______。

A.燃油消耗量增大B.排气温度升高

C.工作粗暴D.喷油嘴结炭

0914 柴油机喷油器出现重复喷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喷油器启阀压力太高

B.喷孔磨损直径增大

C.出油阀减压作用削弱

D.换用了内径和长度较小或刚性较大的高压油管

0915 喷油泵的出油阀减压环带磨损后,柴油机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_。

A.断续喷射B.不稳定喷射

C.隔次喷射D.二次喷射

0916 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由于二次喷射所引起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_。

A.转速升高B.排温升高

C.爆压升高D.喷油压力升高

0917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低速主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应为_______。

A.不大于25%n b(标定转速)B.不大于30%n b。

C.不大于40%n b D.不大于45%n b

0918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中速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n min应为_________。

A.n min不大于30%n b(标定转速)B.n min不大于40%n b

C.n min不大于45%n b D.n min不大于50%n b

0919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高速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n min应为_______。

A.n min不大于30%n b(标定转速)B.n min不大于40%n b

C.n min不大于45%n b D.n min不大于50%n b

0920 通常在柴油机低负荷运转时,容易产生的异常喷射是_______。

①重复喷射;②二次喷射;③不稳定喷射;④隔次喷射;⑤断续喷射;⑥多次喷射。

A.②+③+⑤B.③+④+⑤

C.①+④+⑥D.②+④+⑤

0921 通常引起喷油器二次喷射的原因有_______。

①喷孔部分堵塞;②出油阀减压环带磨损漏油;③高负荷高转速;

④喷油泵柱塞偶件磨损漏油;⑤喷油器启阀压力太低;⑥取消了出油阀。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22 柴油机在运转中出现二次喷射的原因是_______。

①喷油器启阀压力过低;②喷油器喷孔部分堵塞;③出油阀减压作用削弱;

④高转大负荷;⑤使用较长的高压油管;⑥喷油器弹簧折断。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

0923 在柴油机中防止喷射系统穴蚀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①选择适当参数的等容御载式出油阀;②采用等压御载出油阀;

③提高喷油压力,降低喷油速率;④在喷油泵回油腔中加装缓冲器;

⑤增加高压油管长度与直径;⑥提高燃油的进油压力。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

0924 柴油机发生工次喷射的原因有_______。

①喷孔部分堵塞;②出油阀卸压作用减弱;

③高压油管刚性变小;④高转速大负荷工况。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925 下列喷油泵凸轮外形较陡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喷油持续角增大B.喷射延迟角减小

C.喷油规律曲线变平坦D.喷油速率减小

0926 当喷射压力增大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雾化细度增加B.油束锥角变小

C.油京射程增加D.雾化均匀度提高

0927 燃油雾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

A.喷出燃油强烈扰动的结果

B.喷出燃油与缸内空气碰接与摩擦的结果

C.燃油表面张力的结果

D.A+B

0928 燃油雾化质量的指标之一是_______。

A.锥角B.射程C.油粒直径D.雾化均匀度

0929 评定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

A.雾化细度与雾化均匀度B.雾化的锥角与射程

C.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大小D.喷孔直径与喷孔数

0930 当喷油器结构已定时,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_______。

A.燃油粘度与喷射背压B.喷孔数目

C.喷油孔长度D.喷孔锥角

0931 影响雾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A.喷孔长度B.喷孔数目

C.喷孔直径D.B+C

0932 燃油的有关性能指标中对雾化质量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

A.密度B.自燃点C.挥发性D.粘度

0933 为保证理想的放热规律,希望其供油规律是_______。

A.初期供油速度快B.初期供油压力高

C.中、后期供油速度快D.供油速度要均匀

0934 喷油器弹簧经长期使疲劳折断对供油规律的影响是_______。

A.雾化改善B.燃烧粗暴

C.喷油延迟D.喷油提前

0935 下列喷油泵凸轮外形较陡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喷射延迟角较小B.柱塞上升速度较快

C.喷油持续角较大D.喷油压力上升较快

0936 指出下列喷油泵凸轮外形较陡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喷射延迟角增大B.喷油持续角减小

C.喷油规律曲线变陡D.喷油压力上升较快

0937 下述当喷油器喷孔数不变而喷孔直径减小时对喷油规律的影响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喷油阻力增加B.喷油持续角减小

C.喷油率减小D.易引起异常喷射

0938 下述当转速增加时对喷油规律的影响,错误的是_______。

A.喷油始点延后B.喷油延迟角与持续角均减小

C.单位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小D.喷油规律曲线变平坦

0939 当喷油压力增大时,油束特性的变化错误的是_______。

A.细度提高B.锥角减小

C.射程增大D.均匀度提高

0940 当喷油器喷孔直径磨损增大时产生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

A.雾化细度下降B.油束射程减小

C.油束锥角增大D.喷油持续角增大

0941 喷油器弹簧经长期使用疲劳折断后不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

A.启阀压力降低B.雾化不良

C.喷油延迟D.重复喷射

0942 通常高速柴油机各缸高压油管长度从理论分析上讲应_______。

A.相等B.按各缸位置而定

C.以安装方便而定D.使用最短长度

0943 提高喷油泵供油速率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

①增加柱塞的有效行程;②加大柱塞直径;

③改变凸轮外形,增加凸轮有效工作段斜率;④增加喷油器针阀升程;

⑤采用等压卸载出油阀代替等容卸载出油阀;⑥增大喷孔直径,增加喷孔数目。

A.②+③+⑥B.①+③+⑤

C.①+③+⑥D.②+④+⑥

0944 当柴油机负荷与转速不变时,用转动凸轮法改变供油定时,对喷油规律的影响是_______。

①喷油规律曲线变化;②喷油规律曲线不变;③喷油持续角不变;

④喷油持续角变化;⑤喷射延迟角不变;⑥喷油规律曲线向前或向后平移。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45 柴油机高压油管尺寸对喷油规律的影响是_______。

①油管越长,喷油延迟角越大;②油管越长,喷油持续角越大;

③油管越长,实际喷油提前角变小;④油管内径越小,喷射延迟角越大;

⑤多缸机高压油管长度应相等;⑥油管较长的缸供油提前角应减小。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

0946 喷射系统中高压油管内径不变而长度增加,其影响是_______。

①喷射延迟角增大;②喷油规律不变;③供油提前角不变;

④喷油提前角减小;⑤喷油提前角增加;⑥喷油持续角不变。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47 当柴油机转速增加时,在下述变化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喷油正时不变;②喷油延迟角加大;③喷油提前角增大;

④单位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小;⑤供油提前角增大;⑥喷油持续角增大。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⑥

0948 在不改变柱塞行程与转速条件下,如增大柱塞直径,下述各点中正确的是

①喷油延迟角变小;②喷油持续角变小;③供油速度增大;

④初期喷油规律曲线变高;⑤柴油机工作平稳;⑥柴油机经济性差。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49 喷油泵凸轮外形越陡,下述变化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供油压力上升越快;②喷油延迟角越大;③喷油延迟角越小;

④喷油持续角越大;⑤喷油持续角越小;⑥喷油速率不变。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①+④+⑥D.②+⑤+⑥

0950 影响喷油规律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①凸轮外形;②喷射背压;③高压油管尺寸;

④柱塞直径与喷孔直径;⑤柴油机转速;⑥燃油品质。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51 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①喷油规律;②喷油压力;③高压油管长度;

④喷油器喷孔直径;⑤喷射背压;⑥燃油粘度。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52 在下述影响燃油雾化的各种因素中错误的是_______。

①喷油压力增大,雾化细度与均匀度提高;

②喷油压力增大,油束长度与锥角下降;

③喷孔直径增大,雾化细度下降;④喷孔直径增大,油束长度与锥角均增加;

⑤燃油粘度增加时,雾化不良;⑥背压提高,雾化质量提高,油束锥角变大。

A.①+②+⑤B.①+③

C.①+③+④+⑥D.②+④

0953 通常油速特性用喷注的以下参数来表征_______。

①油束射程;②雾化细度;③雾化均匀度;

④油束锥角;⑤油粒直径;⑥油粒的密集程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54 如喷油器的喷孔数目不变而喷孔直径变小,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是_______。

①喷油阻力增加;②喷油持续角减小;③喷油速率减小;

④高压油管中压力增加;⑤易发生异常喷射;⑥喷油阻力不变。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55 在燃油喷射过程中如喷油压力增大,其对油束特性的影响是_______。

①雾化细度提高;②油束锥角减小;③油束射程减小;

④雾化均匀度提高;⑤油束射程增大;⑥油粘平均直径减小。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

0956 若喷油器喷孔直径磨损增大时,将产生不良影响是_______。

A.油来锥角增大B.射程减小C.雾化均匀度下降D.油粒直径减小0957 若喷油器喷孔部分堵塞时,将产生不良影响是_______。

A.油束射程减小B.油粒直径减小

C.油来锥角减小D.喷油持续角减小

0958 目前认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喷射系统是_______。

A.直接喷射系统B.间接喷射系统

C.蓄压式喷射系统D.电子喷射系统

0959 船用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大多采用_______。

A.直接喷射系统B.间接喷射系统

C.蓄压式喷射系统D.电子喷射系统

0960 蓄压式喷射系统目前在船用柴油机中未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设备复杂B.喷射压力波动大

C.喷射持续期长D.低速时各缸供油不均匀

0961 在船用柴油机使用的直接喷射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___。

A.分配式B.柱塞泵式C.泵喷嘴式D.电子喷射式

0962 在喷射系统必须放空气的情况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柴油机停车后B.长期停车后,起动前

C.系统管路重新连接之后D.喷油器拆装之后

0963*如果柱塞泵式喷射系统油道中的空气排放不净,则会出现_______。

A.喷油泵不供油B.喷油压力难以建立

C.供油定时变化D.雾化质量恶化

0964*柴油机喷射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要排除空气_______。

A.喷油器拆装后B.系统管路拆装后重新连接后

C.柴油机停车后D.A+B

0965*船用柴油机广泛使用的柱塞泵式喷射系统中其主要组成是_______。

A.喷油泵B.蓄压器

C.喷油器D.A+C

0966 柴油机所使用的喷油泵其形式均是_______。

A.高压齿轮泵B.螺杆泵

C.往复活塞泵D.柱塞泵

0967 船用柴油机广泛使用的喷油泵型式是_______。

A.回油孔式B.回油阀式

C.分配式D.蓄压分配式

0968 在船用柴油机上广泛使用的柱塞泵式喷射系统中,其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①准确而可调的供油定时;③准确而可调的供油量;

③最佳的雾化质量;④足够高的供油压力;

⑤合理的供油规律;⑥合理的喷油规律。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69 一个良好的喷射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具有良好的_______。

A.喷油定时B.循环喷油量C.喷射质量D.A+B+C

0970 良好的喷射质量应包括_______。

A.良好的雾化B.准确的定时C.合理的供油规律D.A+B+C

0971 在回油孔式喷油泵中,用柱塞顶面关闭回油孔而用其斜槽开启回油孔的喷油泵称_______。

A.始点调节式B.终点调节式

C.始终点调节式D.始点旁通调节式

0972 在回油孔式喷油泵的柱塞头部上面无斜槽,下面有斜槽,在改变供油量时,同时会_______。

A.改变供油始点B.改变供油终点

C.供油始终点都不改变D.改变供油始终点

0973 对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当循环供油量增加时,其工作特点是_______。

A.供油始点不变,供油终点提前B.供油始点不变,供油终点延后

C.供油终点不变,供油始点提前D.供油终点不变,供油始点延后

0974 关于回油孔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错误结论是_______。

A.大型喷油泵定时可用照光法检查

B.供油量改变时定时也发生变化

C.转动凸轮法可调节其供油定时

D.升降柱塞法可调节其供油定时

0975 在有些大型回油孔喷油泵的柱塞头部两侧有两条对称的斜槽,其作用是_______。

A.形成对供油量的始、终点调节B.加工方便

C.避免柱塞偏磨损D.安装无方向性

0976 回油孔调节式喷油泵的优点中,错误的是_______。

A.结构简单紧凑B.零件少

C.造价低D.柱塞偶件磨损小,密封性好,寿命长0977 回油孔式高压油泵的油量调节方法是_______。

A.改变柱塞上行行程B.改变套筒位置

C.转动柱塞D.改变凸轮安装角

0978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调节方法是通过改变_______实现的。

A.柱塞行程B.套筒位置

C.凸轮转角D.回油孔与斜槽相对位置

0979 回油孔式喷油泵供油定时的调整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转动凸轮B.转动柱塞C.升降柱塞D.升降套筒

0980 若回油孔式喷油泵的柱塞头部上下均有斜槽,则该种喷油泵称_______。

A.始点调节式B.终点调节式

C.始终点调节式D.终点旁通调节式

0981 回油孔式喷油泵的柱塞头部上下面均有斜槽,在增加循环供油量时,其调节特点是_______。

A.供油始点提前,终点提前B.供油始点提前,终点延后

C.供油始点延后,终点提前D.供油始点延后,终点延后

0982 若回油孔喷油泵的柱塞上部有斜槽而下部无斜槽,指出其工作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_。

A.供油量调节时其供油定时不变

B.供油量调节时供油终点不变

C.循环供油量增加,供油始点提前

D.供油终点柱塞速度不变

0983 指出下列回油孔式喷油泵特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结构简单紧凑B.柱塞偶件磨损小且均匀

C.转速升高供油系数提高D.柱塞偶件密封性较差

0984 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指_______。

A.柱塞由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全行程

B.从供油始点到柱塞最高位置的上行行程

C.从供油终点到柱塞最高位置的上行行程

D.从供油始点到供油终点柱塞的上行行程

0985 根据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方法的特点,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较适于按下述_______特性工作的柴油机。

A.定速运转B.变速运转

C.变负荷运转D.B+C

0986 按现代船用柴油机高增压的发展最适于船舶主机使用的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方式是_______。

A.始点调节式B.终点调节式

C.始终点调节式D.任意一种

0987 按船舶发电柴油机的工作特点,其使用的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方式是_______。

A.始点调节式B.终点调节式

C.始终点调节式D.任意一种

0988 终点调节式喷油泵较适于按_______特性运转的柴油机。

A.变负荷B.变转速C.定转速D.定负荷

0989 始终点回油孔式喷油泵,柱塞上的斜槽与套筒上回油孔的相对位置决定_______。

①供油提前角;②供油量;③供油时间;④有效行程;⑤供油持续角;⑥供油规律。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90 关于回油孔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正确论述是_______。

①循环供油量决定于供油始点和终点;

②转动柱塞同时改变供油定时;

③供油始点取决于柱塞上斜槽关闭回油孔时刻;

④供油终点取决于柱塞下斜槽开启回油孔时刻;

⑤当柱塞上的直槽对准回油孔时供油量最大;

⑥始点调节式的柱塞顶部为平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91 回油孔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特点是_______。

①柱塞顶部为平顶,斜槽在下面;②供油定时不随供油量而变化;

③供油量越大,供油终点越延后;④供油时刻随供油量而变;

⑤供油始点决定于柱塞斜槽开启回油孔时刻;

⑥供油始点决定于柱塞顶面关闭回油孔时刻。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0992 回油阀式喷油泵与回油孔式喷油泵相比,其下述各种特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使用进油阀控制供油始点B.使用回油阀控制供油终点

C.结构复杂D.柱塞密封性较差

0993 关于回油阀始点调节式喷油泵下列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_。

A.进油阀与柱塞并列在偏心轴同一侧

B.用进油阀关闭时刻控制供油始点

C.柱塞的最高位置为供油终点

D.用燃油手柄控制偏心轴以实现油量总调

0994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特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进、回油阀分列在偏心轴两侧B.用调节螺钉升降实现供油量总调

C.进油阀关闭时刻控制供油始点D.用回油阀开启时刻控制供油终点0995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柱塞有效行程是_______。

A.进油阀开启时刻柱塞上行行程与回油阀开启时刻柱塞行程之差

B.回油阀关闭时刻柱塞行程与进油阀开启时刻柱塞行程之差

C.进油阀关闭时刻柱塞上行行程与回油阀关闭时刻柱塞行程之差

D.回油阀开启时刻柱塞上行行程与进油阀关闭时刻柱塞上行行程之差

0996 当转动偏心轴增大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时,其进、回油阀的正确动作是_______。

A.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滞后打开B.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

C.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滞后打开D.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0997 当拉动油门手柄转动偏心轴减少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时,其进、

回油阀的动作是_______。

A.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滞后开启B.进油阀滞后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C.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滞后开启D.进油阀提前关闭,回油阀提前开启0998 若旋低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进油阀下方的调节螺钉时,则该泵_______。

A.循环供油量增大B.循环供油量减小

C.供油终点延后D.供油终点提前

0999 若旋高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进油阀顶杆下方的调节螺钉时,则该泵_______。

A.循环供油量增大B.循环供油量降低

C.供油终点延后D.供油终点提前

1000 若旋低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回油阀顶杆下方的调节螺钉时,则该泵_______ A.供油始点不变,终点延后,供油量增加

B.供油始点不变,终点提前,供油量降低

C.供油始点提前,终点不变,供油量增加

D.供油始点滞后,终点不变,供油量降低

1001 若旋高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回油阀顶杆下方的调节螺钉时,则该泵_______。

A.供油始点不变,终点延后,供油量增加

B.供油始点不变,终点提前,供油量降低

C.供油始点提前,终点不变,供油量增加

D.供油始点提前,终点不变,供油量降低

1002 对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减小单缸循环供油量的调整方法是_______。

A.旋低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B.旋高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

C.顺正车方向转动凸轮D.逆正车方向转动凸轮

1003 对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增大单缸循环供油量的调整方法是._______。

A.旋低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B.旋高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

C.顺正车方向转动凸轮D.边正车方向转动凸轮

1004 柴油机回油阀式喷油泵的出油阀泄漏经研磨或换新后密封性变好,则对喷油提前角的影响是_______。

A.增大B.减小C.无变化D.无规律

1005 欲减小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

A.旋低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B.旋高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

C.沿正车方向转动凸轮D.逆正车方向转动凸轮

1006 欲增大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正确的调节措施是_______。

A.旋低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B.放高进油阀顶杆下方调节螺钉

C.顺正车方向转动凸轮D.逆正车方向转动凸轮

1007 回油阀式喷油泵,改变某缸供油定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A.转动调节螺钉B.转动偏心轴

C.转动柱塞D.转动凸轮

1008 回油阀式喷油泵增大单缸供油量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

A.转动调节螺钉,增大回油阀与顶杆之间的间隙

B.转动偏心轴

C.转动调节螺钉减小回油阀与顶杆之间的间隙

D.转动柱塞

1009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当进油阀泄漏时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

A.喷油量减小,喷油压力不变,喷油定时不变

B.喷油量减小,喷油压力降低,喷油定时不变

C.喷油量减小,喷油压力不变,喷油定时提前

D.喷油量减小,喷油压力降低,喷油定时延后

1010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若其回油阀在关闭位置卡死则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A.该缸超负荷B.供油量为零

C.气缸安全阀跳开D.A+C

1011 当测量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供油始点时,应使用的专用千分表数是______。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012 当检查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停油位置时,应使用的专用千分表数是______。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013 当测量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供油均匀性时,应使用_______。

A.一个专用千分表B.二个专用千分表

C.三个专用千分表D.偏心轴指针

1014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增大单缸供油量的调整方法是_______。

A.顺时针转动调油偏心轴B.逆时针转动调油偏心轴

C.旋进进油阀下方调节螺钉D.放出进油阀下方调节螺钉

1015 当检查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停车位置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

A.在进油阀上方装专用千分表

B.在进、回油阀上方分别装专用千分表

C.在进油阀与柱塞上方分别装专用千分表

D.在回油阀与柱塞上方分别装专用千分表

1016 在某些使用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的中、高增压柴油机上,在喷油泵的实际使用中的特点是_______。

A.为始终点调节式B.固定始点为终点调节式

C.固定终点为始点调节式D.上述任一种

1017 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式喷油泵减小单缸供油量的调整方法是_______。

A.顺时针转动调油偏心轴B.逆时针转动调油偏心轴

C.旋进进油阀下方调节螺钉D.旋出进油阀下方调节螺钉

1018 下列关于回油阀式喷油泵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欲改进某缸供油定时,可以转动凸轮实现

B.增大单缸供油量时,转动调节螺钉增大回油阀与顶杆之间的间隙

C.转动凸轮时,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

D.当测量回油阀始终点调节喷油泵的供油均匀性时,应使用三个专用千分表

1019*喷油泵出油阀密封锥面泄漏,造成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

A.喷油定时延迟,喷油量不变

B.喷油压力下降,喷油定时不变

C.喷油压力下降,喷油量下降,喷油定时不变

D.喷油量下降,喷油定时延后

1020*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上具有的减压环带,其作用是_______。

A.保持高压油管中的压力B.避免重复喷射

C.防止高压油管穴蚀D.避免不稳定喷射

1021 下列各项特点中,为等容卸载出油阀所不能具有的是_______。

A.蓄压B.止回C.避免二次喷射D.避免穴蚀

1022 下列关于喷油泵出油阀工作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等容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是不变的

B.等压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随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C.等容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的防止穴蚀和二次喷射

D.等压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的防止穴蚀和二次喷射

1023 喷油泵采用等容卸载出油阀当其卸载容积过大时发生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

A.喷射延迟阶段延长B.下一循环供油量减小

C.高压油管发生穴蚀D.A+B+C

1024 某些柴油机的喷油泵不设出油阀,其产生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

A.高压油管火蚀B.产生重复喷射

C.进油腔油压波动D.回油速度过快

1025 在不设出油阀的喷油泵中,其喷油泵进油腔必设弹簧缓冲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A.提高喷油泵供油能力B.防止产生穴蚀

C.防止重复喷射D.保证进油腔压力稳定

1026 某些新型柴油机的喷油泵不设出油阀,但须在泵腔顶部装进油阀,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高压油管回油B.加强泵腔吸油能力

C.防止柱塞穴蚀D.保证能对喷油器使用燃油循环冷却

1027 当柴油机负荷降低时,等容卸载出油阀使高压油管残余压力的变化是_______。

A.增大B.降低C.不变D.无规律

1028 当柴油机负荷降低时,等压卸载出油阀使高压油管残余压力的变化是_______。

A.增大B.降价C.维持不变D.无规律

1029 等容卸载出油阀在使用中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

A.结构复杂B.低负荷易穴蚀C.阀面磨损D.使用中故障多

1030 等容容卸载出油阀使高压油管产生穴蚀,故障多发生在下述运转负荷_______。

A.低负荷B.高负荷C.中等负荷D.全部负荷

1031 下列关于喷油泵出油阀的工作特性中错误的是_______。

A.等容卸载出油阀其卸载容积随柴油机转速而变化

B.等容卸载出油阀的高压油管剩余压力随柴油机工况而变化

C.等压卸载出油阀不会使高压油管产生穴蚀

D.等压卸载出油阀依靠阀内的卸载阀启闭来控制高压油管内的压力

1032 喷油泵出油阀的作用是_______。

①过滤;②蓄压;③止回;④避免重复喷射;⑤减压;⑥调节喷射压力。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

1033*回油孔式喷油泵当采用转动凸轮法调整供油定时时,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A.柱塞有效行程S e不变,凸轮有效工作段X e不变

B.S e不变X e改变

C.S e改变X e 不变

D.S e改变X e改变

1034*回油孔喷油泵当采用升降柱塞法调整供油定时时,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A.柱塞有效行程S e不变,凸轮有效工作段X e不变

B.S e不变X e改变

C.S e改变X e 不变

燃烧与爆炸理论名词解释简答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 着火:可燃物质在与空气并存条件下,遇到比其自燃点高的点火源时开始燃烧,并在点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不小于5秒)的现象叫着火。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 燃烧:燃烧是伴随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阴燃:指在氧气不足、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固体物质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 氧指数: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即进行有焰燃烧,火焰能保持燃烧50mm长或燃烧时间3min)所需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 最大安全间隙:是衡量爆炸性物品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两个间隙长为25mm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致引起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 静电消散半衰期:通常取带电体上静电电量泄漏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静电消散半衰期。 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进行标准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一般以小时计。 动火分析。 答:防火防爆生产企业在使用明火的作业之前要对设备内部或作业现场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分析,以避免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动火分析不应早于动火作业之前半小时。对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其浓度低于0.2%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对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其浓度低于0.5%可进行动火作业。 简述火灾的危险性。 答:1、火灾的热辐射可造成烧伤; 2、火场中由于氧气含量降低而造成的窒息作用; 3、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造成的毒害作用; 4、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二次伤害等等。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重点) 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 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 (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 (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3)楼层着火,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前进,脱离火灾区。 (4)室内火灾,不能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让火势更旺。 (5)森林火灾,应从逆风方向逃离。 三.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O 2(氧气充足)点燃 CO 2 ;2C+O 2(氧气不足)点燃 2CO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等。 四.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产生了爆炸。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 3.爆炸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遇到高温、明火或撞击。 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叫爆炸上限。 5.与燃烧、爆炸有关的消防标识 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 燃 烧 爆 炸 缓慢氧化 自 然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的燃烧 温度 达到了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没有达到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现象 发热、发光 发热、发光 只放热、不发光 发热、发光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质。(不可变) ②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可变) ③O2的浓度。(可变) 4、促燃方法 ①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 ②增大O2的浓度。(或加快空气流动) 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鼓入富O2空气 Fe在纯O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爆炸 ①原因: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②分类: 注意: 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 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③隔绝空气(或O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 注意:油锅起火还可以立刻向其中加菜。

二、能源利用 1、化石燃料 (1)种类: 煤、石油、天然气 (2)形成: 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在地球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3)重要性: 三种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的三大支柱。 ①煤是黑色的“金子”,有“工业的粮食”之称。 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③天然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 2、是有的分馏原理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沸点不同的各个成分先后蒸发出来。 注意: ①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②无新物质生成(都是原有的),属于物理变化。 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题 1)大气污染: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当他们呈现足够的浓度, 达到足够的时间,就可能危害到人体的舒适和健康,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2)大气污染的一般分类:局部污染、区域性污染、全球污染 3)大气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4)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CO、NO X、HC、光化学烟雾、微粒 二、论述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1)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气体;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 2)碳氢化合物: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物;饱和烃危害不大,不 饱和烃危害很大 3)氮氧化物:是NO和NO2的总称,百分之九十五为NO;NO无色无味,毒性不大,NO2是红棕色气体,对 呼吸道强烈刺激,产生酸雨、烟雾。 4)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的烟 雾,包含:臭氧、醛类、硝酸酯类;刺激眼睛和上呼吸到粘膜 5)微粒:微粒越小,越不容易沉积,越容易深入肺部;其次物化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题 1)可燃混合气均匀,CO排量几乎取决于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 2)柴油机φa大,CO排放比汽油机低,由于柴油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空间总存在局部缺氧和低温的 地方,低负荷尽管φa很大,CO排放量反而上升。 3)影响CO生成的因素中:进气温度、进气管真空度升高,CO排放量升高;大气压力、怠速转速升高,CO 排放量降低。 4)淬熄层:火焰接近气缸壁,缸壁附近混合气温度低,使气缸壁薄薄的边界层内的温度降低到混合气自燃 温度以下,导致火焰熄灭,边界层的混合气未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直接进入排气形成未燃HC,此边界层成为淬熄层 5)体积淬熄:发动机在在某些工况下,火焰前峰面到达燃烧室壁面之前,由于燃烧室压力和温度下降太快, 可能使火焰熄灭 6)排气管HC氧化的条件:管内有足够的氧气、排气温度高于600度、停留时间大于50ms 7)汽油机HC生成区主要在缸壁四周,排放峰值主要是排气门刚打开和排气过程结束 8)绝热温度:混合气燃烧释放的全部热量减去因自身加热和组成变化所消耗的热量而达到的最高燃烧温度 9)柴油机微粒包括白烟、蓝烟、黑烟。白烟和蓝烟为未燃的燃料颗粒,黑烟为C粒子。 二简答题 论述车用汽油机和车用柴油机未燃HC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生成途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 汽油机 A.气缸内未燃或者未然 充分的碳氢燃料; B.漏入曲轴箱的大量未 燃燃料; C.蒸发燃油蒸汽。主要由壁面淬冷、狭隙效应(汽 油机独有,占50%-70%)、润滑 油的吸附和解析、燃烧室内沉积 物的影响、体积淬熄及碳氢化合 物的后期氧化(包括气缸内和排 气管中)所致。 混合气越均匀,越接近理论空燃 比,HC排放越低,适当减小点火提 前角,减小燃烧室面容比,升高壁 温,升高转速,HC排放量降低,此 外空燃比转速不变,负荷变化对 HC排放浓度几乎无影响;

中考知识点总结:燃烧与燃料 沪教版

第四章燃烧与燃料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 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石燃料) ⑴煤:“工业的粮食”,由古代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元素;石油:“工业的血液”, 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H元素; ⑵煤的燃烧,可以造成①烟尘污染②SO2大量排放引起酸雨③CO2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加剧 ④热电厂的热污染等。

⑶S的氧化物、N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会引起酸雨;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引发温室效应;白 色污染指塑料垃圾的污染;氟里昂泄漏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断路(开路)检测方法 如图3-74所示的配线有断路故障,可用“检查导通性”或“测量电压”的方法来确定断路的部位。 图3-74 断路检测 ①“检查导通性”方法 a. 脱开连接器A和C,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值,如图3-75所示。若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则它们之间不导通(断路);若连接器A的端子2与连接器C的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为0Ω,则它们之间导通(无断路)。 图3-75 导通检测 b.脱开连接器B,测量连接器A与B、B与C之间的电阻值。若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B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0Ω,而连接器B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为∞,则连接器A的端子l与连接器B的端子l之间导通,而连接器B的端子1与连接器C 的端子1之间有断路故障存在。 ②“测量电压”方法。 在ECU连接器端子加有电压的电路中,可以用“测量电压”的方法来检查断路故障。如图3-76所示)。

图3-76 电压检测 在各连接器接通的情况下,ECU输出端子电压为5 V的电路中,如果依次测量连接器A 的端子1、连接器B的端子1和连接器C的端子1与车身(搭铁)之间的电压时,测得的电压值分别为5 V、5 V和0 V,则可判定:在连接器B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配线有断路故障存在。 (4)短路检查方法 如果配线短路搭铁,可通过检查配线与车身(搭铁)是否导通来判断短路部位。如图3-77所示。 图3-77 短路检测 ①脱开连接器A和C,测量连接器A的端子1和端子2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如果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0 Ω和∞,则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的配线与车身之间有搭铁短路故障。 ②脱开连接器B,分别测量连接器A的端子1和连接器C的端子1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如果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和0Ω,则可以判定:连接器B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配线与车身之间有搭铁短路故障。 九、信号检测线 信号检测线的作用是在进行发动机 ECU 端子的检测时,为防止接头破损,需连接信号检查线束,并将测试棒抵住信号检查线束的接触箱进行检测。 1.信号检测线的连接使用方法 (1)将起动器钥匙置于「OFF」(锁定),从发动机 ECU 上取下接头。注意接头不可使锁定部位的锁扣弯折。 (2)将信号检查线束连接在发动机 ECU 以及机械线束上。 (3)将测试棒抵住信号检测线的信号检测接头测量。 (4)信号检测线为共轨式燃料喷射系统专用。如图3-78所示。

831第三章 燃油的喷射与燃烧第一节

第三章燃油的喷射与燃烧588题 第一节燃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影响53题 考点1:燃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影响53题 影响燃油燃烧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苯胺点、柴油指数、馏程、发热值和黏度); 影响燃烧产物构成的指标(硫分、灰分、沥青分、残碳值、钒和钠的含量); 影响燃油管理工作的指标(闪点、密度、凝点、浊点、倾点、水分、机械杂质和胶质)。 1.十六烷值 通常高速柴油机使用的燃油的十六烷值在40~60之间,中速柴油机在35~50之间。对于燃用重油的大型低速柴油机,只要其十六烷值不低于25,就可保证其正常工作。 2.馏程 馏程就是在某一温度下燃油所能蒸发掉的百分数,它表明了燃油的蒸发性,也表明燃油轻重馏分的组成。 3.黏度 黏度表示流体的内摩擦,即燃油流动时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一般油品的馏分越重则黏度越高。燃油的黏度通常是以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恩氏黏度及雷氏黏度等表示。我国和一些国家使用运动黏度和恩氏黏度单位,英美等国家使用雷氏和赛氏黏度单位。一般在工程上使用动力黏度单位。 ISO组织规定,自1977年开始采用50℃时的运动黏度作为燃油的国际通用黏度单位,表示为cSt50或mm2/s。 4.热值 1 kg燃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油的热值或发热值,其国际单位用kJ/kg(千焦/千克)表示,其中不计入燃烧产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者称为低热值,即为柴油机中使用的燃油热值,用符号H u表示。我国标定在计算燃油消耗率时,重油的基准低热值H u=42000kJ/kg,轻油的Hu=42700kJ/kg,显然轻油的基准低热值较高。ISO规定的H u=42707kJ/kg。 5.燃点 燃油受热到达某一温度时,其表面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引火后产生火焰燃烧,并保持5s不熄灭的温度,称为燃点,又称着火点。 6.自燃点 自燃点是在没有其他火源作用下,燃料自行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它是表示柴油机燃料燃烧性能的指标之一,实际上它表明了燃料燃烧的滞燃期的长短。 7.硫分 硫分是指燃料中所含硫的重量百分数。硫的有害之处在于它对柴油机的机件有磨损与腐蚀作用。 8.灰分 灰分是在规定条件下燃油完全燃烧后所剩残留物的重量百万分数。燃料中的灰分为溶解于燃料中的有机酸与无机酸的盐类和不燃烧的机械杂质,灰分中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可造成燃烧室部件的高温腐蚀和磨料磨损,加剧气缸磨损。 9.沥青分 燃油中沥青重量的百分数叫沥青分。沥青分散于油中呈胶状,其中还含有硫、氮、氧、钒、镍等金属元素。 10.闪点 油品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它的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接近火焰发出闪火(微爆)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它是燃料蒸发倾性和安全性的指标,一般所用燃料的闪点不得低于60~65℃。从防爆防火角度出发,船舶上允许倾倒燃油或敲开容器的环境温度应低于闪点17℃;在储运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11.残碳值 燃料在特定条件下加热到全部蒸发后所留下的炭渣重量的百分数叫残碳值。残碳的测定可以使我们间接地了解燃油中胶质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多少。 12.钒、钠含量 燃油中所含钒、钠等金属占燃油质量的百万分数,用ppm表示。钒、钠是燃油中非常有害的成

燃烧与燃料复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 2、明确爆炸发生的条件 3、掌握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 [基础案]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3、灭火的措施 针对燃烧条件,可采取的对应的灭火措施为: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知识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____ 2、认识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结果 不充分燃烧导致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 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 (1)_________(2)____________微观原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爆炸 爆炸发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再生能源。煤和石油等燃料中往往含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____、____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各组分物质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____变化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目录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2) 1. 引言 (2) 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 (2) 2.1 可燃物的种类 (2) 2.2可燃物的热特性 (3) 3. 燃烧理论 (6) 3.1 燃烧的条件 (6) 3.2 着火形式 (6) 3.3 着火理论 (7) 3.4灭火分析 (14) 4. 爆炸理论 (18) 4.1 爆炸种类及影响 (18) 4.2 化学爆炸的条件 (21) 4.3 防控技术 (23) 5. 结论 (24) 1

燃烧与爆炸理论及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当前主要的燃烧及爆炸理论。首先介绍了燃烧条件、着火形式以及具体的燃烧理论,然后对四种燃烧理论分别进行了灭火分析。然后阐述了爆炸的种类、爆炸条件过程及防控技术。最后对本文的内容作了总结,并且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燃烧理论;爆炸理论;防控技术。 1. 引言 火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燃烧现象。爆炸(化学)是一种快速的燃烧,为了科学合理地预防控制火灾及爆炸(化学),应当对燃烧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要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提供一定的外加能量,反应的结果则会放出大量的热能。燃烧前后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可以要据物质与能量守恒定律确定。 2. 可燃物的种类及热特性 2.1 可燃物的种类 可燃物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形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可燃物,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为常见的可燃气体,汽油、酒精等为常见的可燃液体,煤、高分子聚合物等为常见的可燃固体。可燃物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包含有一定的可燃元素。主要是碳(C)、氢(H)、硫(S)、磷(P)等。碳是大多数可燃物的主要可燃成分,它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可燃物发热量的大小。碳的发热量为 3.35×107J/kg,氢的发热量为1.42×108J/kg,是碳的4 倍多。了解可燃元素及由其构成的各类可燃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可定量计算燃烧过程中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有些元素发生燃烧后可以生成完全燃烧产物,也可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不完全 2

南京工业大学 燃烧与爆炸理论 试题1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试题(B)卷(闭)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班级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
使用班级
安全工程0601、0602 姓名
总分
学号
一、填空题(共30 个空,每空1 分,共30 分)
1. 加压气体和/或液体由泄漏口释放到非受限空间(自由空间)并立即被点燃,就会形成火灾。、放出大量的热和、和残余灰/炭区三部分。。。
2. 化学爆炸三要素分别是3. 阴燃的结构包括 4. BLEVE 是指
5. 爆炸属于一种特殊的燃烧形式,但爆炸又不同于燃烧,其主要区别在于爆炸的远远大于燃烧。6. 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固体的燃烧分为表面燃烧、燃烧和四种。的热自燃过程。和两种类型。燃烧、分解
7.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于解释8.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分为
9. 在经审查批准可以在禁火区动火后,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一般不要早于动火前浓度小于分钟。化工企业的动火标准是,爆炸下限小于4%的,动火地点可燃物为合格,爆炸下限大于4%的,则现场可燃物含量小于为合格。
10. 固体材料之所以能够发生阴燃,主要是这种物质在受热分解后能够形成,它可以积蓄热量,使燃烧持续下去。11. 在爆炸性物质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其中含有微小气泡时,有可能会受到导致意想不到的爆炸事故。12. 灭火剂要具有的导热系数和的热容的原因。原理设计的。
13.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根据
14. 物质温度虽已达到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
南京工业大学
第 1 页共 3 页
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

15.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爆炸性物质按它们的物态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Ⅰ类:矿井甲烷;Ⅱ类: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和薄雾;Ⅲ类:。
16. 可燃性图表中的可燃性区域与氧气轴的交点所对应的燃料气的浓度代表分别是、化学剂量浓度线和。可燃性图表中三条很重要的直线的。。是不适
17. 衡量爆炸强度强弱的指标是
18. 真空惰化对容器来说是最普通的惰化过程,但这一过程对于用的。19. 容器体积对爆炸的20. “三次方定律”的作用是没有影响,但对
影响很大。

二、简答题(每题5 分,共25 分)
1. 什么是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并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进行说明。
2. 简述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3. 简述原油沸溢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4. 简述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5. 生产过程中易于形成高静电电位的单元操作有哪些?
三、分析题(15 分)
1.在进行闪点测量时,试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实验的测量结果?
四、计算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 某混合物中各组分所占体积百分比以及燃烧极限如下表,试判断如果存在引燃源,该混合气能否爆炸?
南京工业大学
第 2 页共3 页
表1 混合气体的组成及其燃烧极限物质乙烷甲烷乙烯空气体积百分比,% 0.8 2.0 0.5 96.7 LFL,% 1.1 5.0 2.7 UFL,% 7.5 16 36.0
2. 使用真空惰化技术将100m3 容器内的氧气浓度降低至1ppm。计算需要惰化的次数和所需要的氮气数量。温度为25℃,容器刚开始是在周围环境条件下充入空气,使用真空泵达到20mmHg 的绝对压力,随后真空被纯氮气消除,直到压力恢复至 1 个绝对大气压。
南京工业大学
第 3 页共 3 页

燃烧与燃料复习课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张传强 燃烧与燃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的复习,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深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加深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应用;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燃烧及灭火; 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研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四、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复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分为四个小专题:1、燃烧及 灭火;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3、二 氧化碳的性质;4、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围绕四个专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形成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㈠、燃烧及灭火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这是油库着火,消防员努力灭火的一个片断,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学生思考回答与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师]:投影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注意二者的对应关系)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①移走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例]: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a用火药在大火上方爆炸;b用液态氮。回答(1)a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b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a 法与b法哪种灭火快,为什么? [生](1 )利用炸药爆炸驱赶空气,使之与空气隔绝(2 )利用液态氮变为气态氮气吸热,使之温度降低,同时氮气也可隔绝空气。(3)a法快;爆炸瞬间完成。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大纲及复习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bustion & Explosion Theory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热工学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深入地掌握燃烧与爆炸基础理论,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使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 (1)掌握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理论; (2)掌握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以及化学爆炸三要素; (3)掌握不同燃烧和爆炸形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计算液体闪点、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并运用可燃性图表进行工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化工生产的特点 2.事故的分类及特征 3.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的预防 基本要求: 掌握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以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熟悉化工生产的特点、轨迹交叉论及能量转移论;了解安全工程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及事故预防的“3E”措施。 重点: 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第二章燃烧基本理论 1.火三角及燃烧条件 2.燃烧的形式及种类 3.燃烧极限的计算 4.热自燃理论 5.燃烧机理 6.可燃气体的燃烧 7.可燃液体的燃烧

8.可燃固体的燃烧 基本要求: 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及燃烧机理,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气、液、固燃烧特点及基本理论;掌握燃烧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可燃性图表的使用;熟悉燃烧的过程及种类;熟悉热自燃理论。 重点: 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燃烧条件及燃烧机理。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及特点、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及扩散理论、重质油品的沸溢及喷溅、阴燃结构及发生条件。 燃烧极限的计算。 难点: 热自燃理论。 第三章爆炸基本理论 1.爆炸及其分类 2.爆轰 3.粉尘爆炸 4.喷雾爆炸 5.蒸气云爆炸 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7.爆炸温度与压力 8.爆炸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掌握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燃烧与爆炸的区别;了解爆炸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爆轰的形成过程。 重点: 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 难点: 爆轰的形成过程以及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BLEVE的发生机理。 第四章防火防爆技术 1.静电的预防 2.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基本要求: 掌握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熟悉静电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静电积聚的影响因素;了解静电的产生。

燃烧与燃料

授课日期:星期四第2节课 课型:复习课 课题: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梳理,使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应用、碳的循环、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通过复习,发展学生的以下基本观念:变化观(通过燃烧体现和发展的)、 元素观(通过碳循环体现和发展的(严格讲,大循环是碳循环,二氧化碳循环是 次级循环,体现的是一种元素守恒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化学的价值观、绿色化 学观念(通过2两种物质、一类变化体现和发展的)、实验观(通过实验探究燃 烧的条件、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等)。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将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应用、碳的循环、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等 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学生的变化观、元素观、化学的价值观、绿色化学观念等基本观点的 发展。 学前准备:多媒体等。

[板书]:燃烧的条件 讨论:火炬燃烧系统采用特殊的技术,能抗风抗雨。从燃烧的条件考虑,在强风下火炬也不会熄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更旺?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 微 动植物死亡生 物 A )仪器a的名称是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程式为 ,反应方程式为

(任写一点); 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 2 排放,二是增的方式或途径 2CO 2 + 2H 2 O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2)温 )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选用“奥运火炬”这一生活情境素材,能够串联起选择燃料要考虑的因素、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爆炸的条件及防爆措施等知识,不但再现整合已有知识、构建起条理的知识网络,而且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这一理念,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对二氧化

燃油喷射和燃烧word版

四、燃油喷射和燃烧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一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 1、船用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大多采用: ( ) A. 直接喷射系统B.间接喷射系统C.蓄压式喷射系统 D.电子喷射系统 2、间接作用式(蓄压式)喷射系统不被广泛采用其主要的缺点是:( ) A.结构复杂,要设置一个蓄压器 B.油压不稳定,由蓄压器分配供油至喷油器 C. 不易保证各缸供油的均匀性D.调节困难 3、在喷射系统必须放空气的情况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 A.柴油机停车后B.长期停车后,在起动前 C.系统管路重新连接后D.喷油器拆装后 4、如果柱塞式喷油泵油道中空气排放不净,则会出现:( ) A.油泵不供油 B.油压难以建立C.供油定时变化D.喷油雾化质量恶化 5、柴油机喷射系统遇到那一种情况,必须要排除空气。( ) A.喷油器拆装后 B.系统管路经拆装重新连接后 C.柴油机停车后 D. A十B 6、喷射的主要阶段是:( ) A. 从针阀开启到针阀落座 B.从针阀开启到油泵停止供油 C.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到启阀压力 D.从针阀开启到油压降到剩余压力 7、液力启阀式喷油器,在针阀开启以后到主要喷射阶段结束,喷油压力变化如何? ( ) A.喷油压力保持不变 B. 燃油喷出,喷油压力下降 C. 喷油压力继续提高 D.随机型而定 8、喷油器针阀升起点落后于喷油泵的供油点,这是因为,( ) A.燃油有压缩性 B.燃油有粘性 C. 燃油有流动性 D.燃油有润滑性 9、燃油喷入气缸后的一段短暂时间内,气缸内的压力变化是:( ) A.有所降低 B.沿压缩线上升 C.急剧上升D.变化不定。 10、在燃油喷射过程中,自针阀开启瞬时,到供油结束,喷射压力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减小B.基本不变 C.持续增加 D.随机型而定 11、从喷射过程各阶段的分析中可知,一般希望:( ) A.喷射延迟阶段越短越好B.主要喷射阶段越短越好 C.滴漏阶段越短越好 D. A十B 12、下列关于影响喷射延迟的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高压油管直径和长度B.柴油机的转速 C.喷油器启阀压力 D.燃油的粘度 13、造成燃油雾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喷出的燃油本身强烈扰动的结果 B.喷出的燃油与空气发生碰撞和摩擦的结果 C.燃油表面张力的结果 D. A十B 14、燃油雾化质量的指标之一是:( ) A.锥角 B.射程C.油粒直径 D. 雾化均匀度 15、评定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 A.雾化细度和雾化均匀度B.雾化的锥角和射程

燃烧与燃料复习课

总第__课时本单元第__课时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张传强 燃烧与燃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的复习,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深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加深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应用;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燃烧及灭火; 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研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四、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复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分为四个小专题:1、燃烧及灭火;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3、二氧化碳的性质;4、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围绕四个专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形成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㈠、燃烧及灭火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这是油库着火,消防员努力灭火的一个片断,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学生思考回答与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师]:投影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注意二者的对应关系)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①移走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例]: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a用火药在大火上方爆炸;b用液态氮。回答(1)a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b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a法与b法哪种灭火快,为什么? [生] (1)利用炸药爆炸驱赶空气,使之与空气隔绝(2)利用液态氮变为气态氮气吸热,使之温度降低,同时氮气也可隔绝空气。(3)

燃料及其燃烧过程

第三章燃料及其燃烧过程与设备 硅酸盐制品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 热量的来源: 1、燃烧燃烧产生,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资源丰富,但价格低廉 2、以电为热源,即电能转化为热能。效率高,但相对短缺。 目前硅酸盐行业热源以燃烧为主。 第一节燃料的种类及组成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过发出热量并能利用的可然物质 燃料的种类 按状态分: 固体燃料:木碳,煤等。其中煤又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液体燃料:石油及其制品。 气体燃料:天然气、人造煤气。 按来源分: 天然原料: 人工原料: 一、固体燃料: (一)煤的种类及特点: 按国家标准,分为三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1). 褐煤:外观褐色,光泽黯淡。水分含量高,热值低,密度较小,含氧量高,化学反应强,极易氧化和自然。常作为加压气化燃料,锅炉燃料 2). 烟煤:挥发份含量高、灰分及水分较少,发热量高。可划分贫煤、焦煤、气煤 3). 无烟煤:挥发份含量低,燃点较高,燃烧时没有粘结性。 (二)、固体燃料的组成及换算: 常用两种表示方法: (1)元素分析法:C、H、O、N、S、A (灰分)、M (2)工业分析法:挥发分(V)、固定碳(FC)、A、M 1、元素分析法:C、H、O、N、S、A、M C: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15-90% 以两种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碳与氢、氮、硫等元素结合成有机化合物 碳呈游离状态: H、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3-6% 以两种形式存在:化合氢(H2O):与氧化合成结晶水形式(不可燃) 自由氢:与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如CnHm(可燃) O:不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不等。它可与其它可燃物形成氧化物

N、煤中惰性气体含量为0.5-2%,在高温下与氧形成有害物质NOx,污染大气 S:含量小于5% 以三种形式存在:有机硫: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在一起 硫化物中硫:主要存在于FeS2 硫酸盐中硫:存在于各种硫酸盐中(CaSO4 , FeSO4 硫为有害物质。S+O2=SO2 、SO2+O2=S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A:煤燃烧后的产物,为有害物质,降低煤的发热量,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 主要产物为:SiO2 、AlO3 、FeO3 、CaO、MgO M:不可燃物质。水分含量增加即降低可燃物质的含量,也降低煤的发热量 煤中水分以两种形式存在: 外在水分(表面水分):机械的附在煤表面的水分。经风干及外界条件变化可出去的水分。 内在水分(固有水分):达到风干后煤中残留的水分。(包括化学吸附水和结晶水) 同种煤的组成成分是波动的,在表明煤的组成时,必须说明选用的基准。 常用煤的基准: (1)收到基(应用基)(2)空气干燥基(分析基) (3)干燥基(干燥基)(4)干燥无灰基(可燃基) 1)收到基(应用基): 以实际使用的煤为基准而测出的煤各元素的质量百分组成。 收到基 (应用基) 收到基水分M ar有两种:外在水Mar.f和内在水Mar.i n 2)空气干燥基(分析基): 以实验室使用的风干煤样(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0%的空气)为基准而测出的煤各元素的质量百分组成。 空气干燥基 分析基 (3)干燥基(干燥基): 以无水的煤为基准而测出的煤各元素的质量百分组成。

燃烧与爆炸学复习题

《燃烧与爆炸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物、助燃物、一定的温度。 2、燃烧热:1mol的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 3、闪点:易燃、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近火源时产生的瞬间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4、自燃点: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即蒸汽压等于大气压时的温度)。 6、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氮氧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 7、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同下);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50万元以上。 8、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9、熔点:物体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最低温度。 二、简答题 1、燃烧的“氧学说”? 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在普利特利发现氧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做了大量实验,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学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拉瓦锡指出,物质里根本不存在一种所谓燃烧素的成分。燃烧氧学说的建立是对燃烧科学的一大贡献,它宣告了燃烧素学说的破灭。 2、气体燃烧的形式及其特点? 气体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二是动力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这种燃烧就叫扩散燃烧(或称稳定燃烧)。如使用石油液化气罐烧饭就是扩散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之前就已混合,遇到着火源立即爆炸,形成燃烧,这种燃烧就叫动力燃烧。 3、化学性爆炸的热爆炸机理是什么? 由于物质在短时间内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其他物质并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word教案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灭火的原理 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 走可燃物 3、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 (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 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 (4)点燃 乙炔+ 氧气二氧化碳+ 水 C2H2O2CO2H2O 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点燃高温 C+O2 ===CO2 (碳充分燃烧) 2 C+O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2====2CO (2)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便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3)预防: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气通道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 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自学)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元素种类也不变)二、如何表示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