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小说观念的影响?首先是儒家学说的影响。这主要是赞成了中国小说观念重寓意、重教化的传统。其次是史学影响。中国小说与历史具有不解之缘,这与中国历史之漫长,历史著作之发达,叙事理论之丰富有密切的关系。再次是说话艺术对小说观念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为对虚构意识的阐发,所以也最为接近现代的小说观念。

2、小说概论之演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故谓之“小说”,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东汉桓谭笔下,其《新论》云:“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稍后的《汉书?艺文志》列“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首次承认“小说家”是一种可以独立成家的学术流派,小说也成为文体的专名。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概念出现于汉代。

3中国第一部小说就是《唐传奇》。

4《穆天子传》代表着神话向小说的过渡,并开了后世英雄传奇的先河。

5汉人对小说的理论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小说的内容来自民间传说,属“街巷语”“道听途说”。2、小说的形态特色是“残丛小语”,即短篇体制,运用比喻夸张的虚构手法,因此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3、通过说故事或叙事对生活进行指导,既具有传奇性又具有知识性和说教性。

6、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乃是宋元话本;而文言小说的成熟期,则一般定位于唐代。追溯中国小说的源头,可以发现,中国的小说乃是多源头共生。或谓之多祖上现象。首先,古代神话传说是古代小说最早的载体。其次,先秦诸子之书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其三,史书中亦孕育着小说的因素。

7《晏子春秋》是最早的短篇小说集。

8《战国策》典型的策士传奇

9从《左传》开始的史学是“小说之祖”。

10最早记录中国小说的是《汉书?艺文志》,《汉志》小说是我国小说的开篇。11简述志怪小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兴盛的原因:志怪小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1、先秦两汉是志怪小说的萌芽和形成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志怪小说的鼎盛时期。3、唐代是志怪小说的演变期。4、宋元时代是志怪传奇小说的萧条期。5、明清两代是志怪传奇小说复兴、兴盛和终结期。兴盛的原因:1长期分裂与黑暗的社会现实;2巫风方术的兴盛和传播;3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

12志怪小说的分类:1记鬼怪灵异的,《搜神记》2博物类《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3仙人、异人的“神仙”《拾遗记》《神仙传》《幽明录》(刘义庆)13汉代其他小说《燕丹子》《列仙传》

14《搜神记》内容:1赞扬神仙方士的幻异之术。2写神灵感应,怪物变形之事。3写精怪妖魅的故事。4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包括:《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东海孝妇》《李寄》《董永》《紫玉》《河间郡男女》《张助砍树》《宋定伯》

15轶事小说:在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的,或者表现,或者评论世俗,评论人物,记载人们言行以及有趣的故事。分类:1笑话类:邯郸淳《笑林》。杨松玢《解颐》,侯白《启颜录》。2琐言类;东晋裴启《语林》十卷,郭澄之《郭子》,沈约《俗说》,《世说新语》。3轶事类:刘歆《西京杂记》,殷芸《小说》(第一部以“小说”为书名的小说),

16《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思想内容:①描写“魏晋风度”、“名士

风流”,②描写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③描写魏晋统治阶级的凶残。④记载士大夫中的一些好人好事。艺术风格:①语言高度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②运用简炼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1)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2)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3)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形象。

17、什么是传奇?传奇是一种小说的体裁,一般是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元稹的《莺莺传》又被称为传奇,晚唐的裴硎有小说集《传奇》,所以后来又以传奇作为这一类小说的统称。

18、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得名于晚唐裴铏的小说“传奇”。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开始。

19、唐传奇兴盛的原因?(一)社会原因: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善,为唐传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二)小说本身的文体演进,为唐传奇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唐代的科举制度和温卷习俗,直接刺激了传奇的发展。(四)迎合广大群众的好奇心理。

20、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作品?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发展期的主要作品有:王度《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和传奇小说集《纪闻》。成熟期的主要作品有:爱情类:1沈既济《任氏传》(郑六和狐仙)、2李朝威《柳毅传》(柳毅与龙女)、3陈玄右《离魂记》(张倩女与王宙)、4元镇《莺莺传》(张生和崔莺莺)、5白行简《李娃传》(郑元和、李娃)、6蒋防《霍小玉传》(李益和霍小玉)、7许尧佐《柳氏传》(韩立羽和柳氏)讽刺类:沈既济《忱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政治类:柳珵《上清传》,陈鸿《长恨歌传》、陈鸿祖《东城老父传》、武侠类:李公佐《谢小娥传》,沈亚之《冯燕传》,志怪类:牛僧儒《玄怪录》,薛渔思《河东记》,薛用弱《集异记》。衰落期的主要作品有:《红线》《昆仑奴》《聂隐娘》

五代小说《虬髯客传》(“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虬髯客)

21《唐摭言》王定保。

22唐传奇的审美特征:1、唐传奇的审美对象由“志怪”向“志人”的转变,由“士族”向“常人”转变,在对才子佳人聚集的同时,目光也注视着帝王将相、藩镇游侠、婢仆乞儿、三教九流。2唐传奇的审美趣味可以概括为求奇、求虚、求全。3唐传奇的审美标准,是文人尺度,带着浓厚的儒家文化的文人看法。4唐传奇的审美形态总体上是以悲为美。

23、说话与话本?“说话”就是宋代兴盛的文艺形式,就是后来的“说书”。即讲说故事以娱人。

“话本”,既指以说话人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也指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

24、“僧讲”与“俗讲”?所谓“僧讲”即对僧人讲述佛家经义;所谓“俗讲”即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述佛家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记录僧讲俗讲故事的底本即称“变文”。

25、说话分为“四家”?至南宋,说话分为“四家”,“四家”指小说、说经、讲史、合生(铁骑儿:即兴表演)。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即讲说前代兴衰成败争战谋权之事;而合生,大约指即兴之作。

26说话艺术在宋代兴盛的原因:1说话本身的思想性、通俗性、娱悦性和市场性,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2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说话提供了良

好的社会环境。3从小环境的角度来年,构栏瓦肆中有各种不同门类的文艺表演,为说话提供了一个借鉴姊妹艺术经验的良好机遇,有得说话不断充实自己,在竞争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4统治阶层对民间这些艺术形式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在客观上助长了说话的发展。

27什么是宋元“平话”及其代表作?平话是由说话中诗史演变而来的,是根据说话艺人的底本整理而成的,可供案头阅读的通俗读物。宋元“平话”现存九种:《武王伐纣平话》、《吴越春秋连象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薛仁贵征辽事略》、《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

28平话的体制特点:1篇幅宏大,分卷分目。2、开场诗。3断代编年的叙事方法。4语言文白相杂,常在叙事过程中引出一些诗词、书传、表章、信柬,来增强说服力,加大真实性。5散场诗。

29平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它为后世的历史演义确立了基本柜架。2它为中国章回小说的体制提供了基本形态。3杂揉各家素材,尊重历史,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为创作原则,为后世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样板。4丰富的内容,对于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艺提供素材。

银字儿:就是白话短篇小说,通常被称作话本。体制特点:1题目2篇首3入话或头回4正话5结尾。保留在:《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和“三言”“二拍”等书中。

30、宋、元话本划分形式“话本”划分形式:运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是以白话为主,但也融合了一些明快、波辣、粗旷的特点。

31、宋、元短篇小说话本?银字儿的分类:爱情类:《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公案类:《错斩崔宁》《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武侠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家庭类:《简帖和尚》、《快嘴李翠莲》。

32、《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其成书过程分三个阶段:历史记载阶段:西晋陈寿《三国志》、2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3范晔《后汉书》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朱熹《通鉴纲目》。第二阶段:民间流传和创作阶段:晋代裴启《语林》2刘义庆《世说新语》3僧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和刘知风《史通。采撰》4苏轼《东坡志林》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第三阶段:写定成书、加工修饰阶段。元末明初到清朝时期,罗贯中:累积型的集体创作。

33《三国演义》版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版本和三个系统。一是题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最早嘉靖本系统,二是明代后期由福建一带刊刻、题名为《三国志传》,三是清代康熙年间毛宗岗评点、题名为《三国演义》的系统,毛评本参照《三国志传》系统,1对史实进行了一些辩证,2增删了一些文字,更换了一些论赞,特别是对曹操,增加了诋毁性的文字,删削了赞颂式论赞,加重了拥刘反曹的倾向,3把回目改为对偶式。4每回有回评,夹批。

34《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拥刘反曹2、王霸谋略3、赞美道德,感慨世事。35《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一、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正确地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达到了真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清代章学诚概括为“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实是轮廓的真实,大体的真实,线索的真实。虚是不违背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对事实进行放大、拉长、补充、点化、褒贬

处理以及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艺术想象。二、结构方面:结构宏伟而严谨,线索清晰而缜密,内部结构也显示出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全书一百二十回,前五十回是三大集团的形成期,五十一回到一百零四回诸葛亮死,是三大集团的鼎立期,最后十六回是合并统一期。重点描写了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彝陵。内部结构:1)以“探听行为”来勾连处在不同时地的共时性事件,使读者获得整体的印象。2)伏笔和照应是另一种谋略。3)不断转换叙事风格,使两极互相滋润。4)运用数字,对同类事件合并叙述。三、对战争的描写: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首先作者能对战争进行立体的描述,从战争的性质、意图,各方军事、经济等方面力量的对比,自然条件和士气民心的作用,战略战术的运用,指挥员的才能决心等战争的各种相关因素出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察,使读者对战争有一个根本性的把握,把战争放在政治外交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解。第二是对战争进行全景式的展示。第三对战争进行分类观照,大战、中战、小战,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呈现出战争类型的极大丰富性。四、人物形象相当成功。人物塑造方面呈现出类型是化的倾向。首先,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多次涂抹、反复上彩的方式不断渲染,使人物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厚重感。其次,作者对人物的主要性格侧面把握准确,这就使这一个主要人物同其它人物区别开来。第三,小说还善于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4、善于捕捉人物的气质特征,选用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使人物凸现出来。五、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36明朝其它历史演义:1余邵鱼《列国志传》。在此基础上,冯梦龙写成了《新列国志》。2熊大木《唐书志传》和《大宋中兴通俗演义》。3甄伟《西汉通俗演义》。4《隋炀帝艳史》5袁于今《隋史遗文》6《梼木闲评》

37《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海中在江淮、奇迹般地、河朔等地的人民起义为历史根据,大量吸收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成果,在元末明初由施耐庵和罗贯中最后加工完成的。

第一阶段:历史记载阶段:《宋史》资料。第二阶段:民间流传阶段:1南宋龚开《三十六人赞》2《大宋宣和遗事》3罗烨《醉翁谈录》4无代水浒戏。第三阶段:写定成书和增饰阶段: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在前人创作基础上写定成书。2明代中期至清朝,大量学者对《水浒传》进行修改增饰,最终使小说定型。

39《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人民起义爆发、壮大、兴盛、失败的历史画卷,揭示了起义发生的社会根源,展示了星火燎原的必然趋势,颂扬了千古不朽的起义英雄,昭示了起义失败的深刻原因,客观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一、“乱由上作”“官逼民反”是起义发生的社会原因。二生动地展示了人民起义星火燎原的发展趋势,绘制了完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起义的兴亡史。三、热烈地颂扬了顶天立地、浩气长存的起义英雄。四、揭示了招安的历史悲剧。

40《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塑造:采用了六种手法:1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关于在错综激烈、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3能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变化。4注意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描写,写出性格的复杂和矛盾。5善于用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人物。6对英雄人物的行为进行适度的夸张,使他具有传奇品格。二总体结构;链条性线性结构。前七十一回由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组成,这些故事可独立成篇,但又是全书不可回避的部分。发生、发展、高潮部分。后四十九回揭示起义逐步走向失败的过程,全书农民起义为故事的主干,线索分明,主题明确,其总体结构完整而有机,达到

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三、情节典型、曲折,非常注意悬念的设置和偶然的巧合,并且善于确立情节的艺术中心。四、语言在古代小说中是首屈一指的,是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非常成熟的文学语言,既有醇厚的生活气息,又有常有的个性特色。另外,作者用警语、偈言、天语、卦词、童谣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和悬念,以此暗示情节的发展方向和人物的命运,给作品增色不少。

38《水浒传》的版本?《水浒传》的版本可以分为繁本(文繁事简)与简本(文简事繁)两大系统。繁本系统有:容与堂100回本、天都外臣序本《忠义水浒传》100回,袁无涯刊本120回本和70回本三种。明崇祯年间,金圣叹腰斩《水浒》古本,只截取了繁本的前70回,从而成为自清代以来流传最广的本子。简本系统:《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102回,《英雄谱》(《三国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115回。

4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第一阶段是真人真事传说阶段:玄奘,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由玄奘口述西行见闻,他的弟子辩机手写了《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西域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和地理状况等。其后他的弟子慧立和彦琮写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他西行求法的经过和后来译著佛经的情况。第二阶段是宋代话本的讲述阶段:作为民间的说话艺术体裁,被广为传播,根据说经艺人的底本整理成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南宋说话艺术中“说经”的一种,这便是《西游记》的雏形。3.金元戏曲搬演阶段金院本剧目中有《唐三藏》,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元杂剧剧目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惜均已失传。现今所能见到的完整的剧目,只有元末明初人杨(字景贤)的《西游记杂剧》4.第四阶段是写定成书阶段《永乐大典》第13139卷,收有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故事,情节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另外,成书时间早于《永乐大典》的朝鲜的汉语教材《朴事通谚解》,作为汉语、朝鲜语的对照读本,也选用了讲述西游故事的文字,并注其出处为“《西游记》”。这两个材料可以说明,必然还有一部平话类的讲述西游故事的作品,而且其时间最迟当在明初。明中叶的吴承恩,就在上述史实、传说、话本、戏剧以及颇为完整的平话的基础上,经过再创造而写成了这部神魔小说《西游记》。

42吴承恩的主要贡献:一、在思想方面,冲淡了宗教色彩,加入了现实内容,表现了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弘扬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赞美了对光明和事业的追求。二,在人物塑造方面,提高了孙悟空、猪八戒的地位,让唐僧居于次要地位,主弱从强的叙事谋略,构成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格局,为小说的展开留下了大片空白。三、在内容方面,把不同宗教派别的故事和人物,以及民间信仰杂揉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四、在创作方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寓教于乐,笑中含讽,对长篇小说贡献了新的美学形态。43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是《西》中最光辉夺目的形象1.首先是为了自由、为了真理、为了普渡众生,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斗争精神2、其次是讲究战略战术、随机应变的斗争艺术第三是乐观主义的斗争精神。是一个英勇、顽强、机智、乐观的英雄人物。猪八戒:1、意志不坚定而又坚持到底2、贪小利却有不忘大义3、好吃懒做而又能吃苦耐劳4. 弄小巧又憨厚笨拙

44《西游记》的思想内容:表现真善美与假丑恶、光明与黑暗、正确与错误的矛盾,表现了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颂扬了机智、英勇的斗争精神。《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身世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8-12回)交代和唐僧身世和取经缘起。第三部分(13-100回)写西天取经的经过和结局,是全书的主体。

45《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都充满了奇异的色彩。2、幽默诙谐:首先是对神佛和宗教的揶揄。其次在情节的铺展中,信手拈来当时世态进行讽刺,使作品妙趣横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得到了释放愤懑的愉悦。第三作者对取经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进行了分寸得当的讽刺。3、纵向的线性结构。由三大版块构成,一线串起。4、别具风格的语言,雅俗共赏产,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46其它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第二说法陆长庚。一百回。《四游记》(《东游记》(八仙过海)《西游记》《南游记》(华光求母)《北游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济颠禅师语录》《三遂平妖传》罗贯中,明代最早的神魔小说。48《金瓶梅》的版本?《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同时也是第一部文人独创型小说。其作者为“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刻本,主要有两个系列三个重要版本:一是明万历版本系统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另一个是崇祯版本系统的《新刻绣像金瓶梅》。还有张竹坡批点《皋鹤堂第一奇书金瓶梅》。

49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个人独创的作品?一、判定一部作品是集体创作基础上由个人加工完成,还是由作家独立创作,要看主流,看总体,面是不是抓枝节问题。二、个人独创的小说,并不排除其素材上吸收了个人生活圈子之外的内容,可以借鉴当代前代人的成果。《金瓶梅》对《水浒传》的部分借鉴就属于这一类。

三、《金》是明人借宋朝而写明事,这一点为所有研究者所首肯,因此与《三国》《水浒》《西游记》是有本质区别的。四、不排除作者在形式上借鉴了词话的结构,但全书总体上已经形成网状结构,同词话已有了根本的区别,这是古典长篇小说的形式发展仍然不充分成熟的表现,而不能说是由词话演变而来。五、直到目前,还不能从戏曲、话本、说唱文学,史传文学中捞到具有说服力的实证资料,来说明《金》与它们的内在血缘关系。

50《金瓶梅》的思想内容:《金》从《水浒传》“武松杀嫂”引出端绪,托宋名而写明事。反映了明代中叶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卷,对道德的沦丧和世风的浇薄表示忧虑和不安,鞭笞了封建统治阶级权钱勾结欺压人民的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刺中封建社会政体的反动本质,客观上预示了封建市侩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制度在劫难逃的历史命运。一、展示了封建统治阶层权钱勾结欺压人民的本质特征。

二、全方位地展示了明代中后叶的市井生活,深层次地暴露了人性的丑恶。三、从侧面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明王朝灭亡的深层原因。

51《金瓶梅》的美学特征:一、家庭中看乾坤。《金》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进一步成熟。二、丑陋中寓讽刺。化丑为美,以丑恶的对象创造美善的艺术,达到讽刺的目的。三、立体中见性格。四、普通中显深刻。五、网状上见有机。《金》结构是网状的,全书以西门庆及其家庭为核心,国徽整个社会,围绕这个家庭的兴衰,使从地方到中央,由民间到官场,自家庭到市井的各种事件、场面、人物、风情纷至沓来,组成一幅意脉连贯、因果明晰的生活图景。六、口语中显生动。

52《金瓶梅》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直接由《金瓶梅》引发的续书(主要有《玉娇李》《续金瓶梅》);二是对典范的世情小说(1、以家庭生活为题材,通过家庭的兴衰观照社会的弊病,感慨世情的冷暖,表现人物的追求和善恶。2、网状的结构方式,情节的编织,主次分明,详主略次,互相联系,虽然故事千头万绪,但始终围绕主线展开,旁及副线,意脉连贯,浑然一体,并学堂采用小道具串连系列故事。3非常注重日常生活场面和典型细节的描写,并以此作为小说的主体部分,虽然作品中也有重大的事件,但它们不是小说的主

体,所占比例相当有限,不足以淡化家庭的基础关目。4是人物的塑造。5是语言通俗、生动,富于生活气息,熟练地运用俗语方言。6在宣扬色空、轮回的宿命论思想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三是对才子佳人小说;四是对猥亵狭邪小说。47《封神演义》的艺术特色1、浪漫类型与现实个性的结合2、程式描写与特征描绘的混合

53《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金瓶梅》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是严格基础上的现实主义巨著,它选择了典型时代、典型社会环境,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从以下可以看出:①《金瓶梅》写的是我国十六世纪新兴商人的历史悲剧。②它对社会现实作了清醒的、赋于时代特征的描绘,它在暴露晚明社会黑暗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还是一部我国十六世纪社会的风俗史。③它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体裁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开了世情小说的先河。

54拟话本:明朝出现的,它是文人模拟话本而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市民的思想情趣和价值观念,其目的是供人们案头阅读,其中三言二拍一型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55“三言”:冯梦龙编辑的三篇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每部40篇共120篇。

56“二拍”:凌濛初创作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篇40篇,实际78篇。最大的特点是作家独立撰写的成份大的多。

57型世言:明代末年由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集。

58“三言”的思想内容:(1)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表现清官与贪官的斗争,暴露宗教虚伪荒淫的内幕。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2)反映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表现市民婚恋观,呼唤下层妇女女权的觉醒。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婚恋题材中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名篇。(3)反映经商生活,表现纯真的友谊。如《施润泽滩阙遇友》(4)公案题材和佛道题材的作品;如《大树坡义虎送亲》。

59“二拍”的思想内容:一、揭露官府的反动面目,抨击理学的虚伪本质。二、大量反映经商活动,张扬好贷好利,揭露欺诈拐骗。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龟龙壳》。(对商人和商业活动的正面评价前所未有,1)商人经商谋利是正当的;2)商人存在对国家的好处;3)商人并非全是唯利是图;4)经商活动也是一条正途。)三、描写婚姻恋爱生活,表现了较为进步的婚恋观念,推崇自由恋爱。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惠娘立决到头缘》。四、揭露寺观中的丑行,对僧道的不法行为痛加揭露。五、歌颂侠义之士,伸张正义之举。

60《型世言》特点?为了突出作者反映世情与教化民众的目的,《型世言》的议论文字也大大超过“二拍”。但过多的言论文字与迂腐的观念都大大削弱了本书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型世言》代表了后期拟话本小说的特征,并显示了拟话本衰落的许多重要原因。

61明代其它拟话本:《西湖二集》《石点头》《鼓掌绝尘》《欢喜冤家》

62《聊斋志异》的作者生平及其版本、来源?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491篇,是历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现存版本主要有:1、手稿本。仅存上半部。

2、铸雪斋抄本。

3、青柯亭刻本。

4、三会本。

5、全本新注本。《聊斋志异》的来源:亲身见闻,借鉴过去的体裁,采风。

63《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是:1、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深刻揭露。作者怀着无端的悲愤,述说着衙门的虎狼之行和民众的冤抑难伸,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等。2、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与讽刺:蒲松龄本人是一位屡经科考而“试辄不售”的科考受害者,对科举的弊端,有着深切的体验,所以他的作品中不乏抨击才考弊端的优秀篇章;如《司文郎》、《叶生》《王子安》、和《贾奉雉》等。

3、对真诚男女之情的讴歌与赞颂:《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也最为人所称道的,是那些描写青年男女恋爱和婚姻的篇章;如《阿宝》、《婴宁》、《小翠》等均是脍炙人口的爱情篇章。

4、《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作品通过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描写,提示出令人沉思乃至警觉的哲理,如《画皮》、《劳山道士》等告诫人们匆以美丽外表所惑,、做事不可投机取巧,好逸恶劳。

64、《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塑造?《聊斋志异》中最富有魅力的是那些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作者善于“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偶见鹘突,知复非人(鲁迅)。”如《黄英》中菊精幻化的黄英、牡丹精等。

65《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以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一、塑造了大批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人物形象。主要类型有女性系列、书生系列和官绅系列。二、曲折离奇的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使人物性格更加生动具体。首先采用避实击虚的构思方法,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留出想象的余地。其次,情节又有真幻交织的特点。

三、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它在讽刺艺术上也有突出的成就。一是夸张,二是漫画式的笔法,三是用人物自身言行的矛盾,揭露其虚伪,显示其本质。四、简洁典雅的文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言特点。

66清代的其他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问世后,一时仿作纷起,如袁枚撰的《新齐谐》,又名《子不语》。后于《聊斋志异》而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具影响且成就甚高的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67吴敬梓生平及《儒林外史》的写作笔法?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自《儒林外史》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且“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68《儒林外史》思想内容?《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对趋向于腐朽的科举制度的虚伪的礼教进行了深刻的嘲讽和批判。同时也是第一部全面准备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作品。

69《儒林外史》中“真儒”形象: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虞育德。

70《儒林外史》市井奇人:会写字的季遐年,卖火纸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裁缝荆元。

71《儒林外史》艺术成就:一、讽刺艺术。鲁迅先生指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的讽刺小说”。1、把喜剧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2、把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悲剧性结合起来。具体讽刺手法有:1通过人物前后矛盾的言行,揭穿其虚伪性,还其真实的本来面目。2在人物自我吹嘘的过程中,点出“漏洞”让人物当场出丑,自我否定。3通过情节的发展,让讽刺对象弄巧成拙,处于狼狈的境地。4通过对人物的形象描写,使调整意味自然流露。5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夸张,增强讽刺效果,并暴露出讽刺对象的本质特征。二、艺术结构颇有独特性。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而是由许多分散的人物和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

72《红楼梦》作者生平及作品的版本?《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

阮,号芹圃、芹溪,雪芹亦为其号。《红楼梦》是曹雪芹贫居北京西山时创作的,《红楼梦》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抄本系统,全书80回,亦可称为“脂评本”系统,一个是木活字系统,全书120回,也可称为“程高本”系统。

73、《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全书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在以贾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贵族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腐朽和罪恶,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预示着封建制度必然崩溃,封建贵族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世”的曹雪芹,透过表面的繁荣,却看到了封建末世的不可逆转的衰亡之势。

74《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一、对旧制度的揭露。1、通过贾雨村这个善于投机钻营并且贪婪暴虐的官僚引出对以贾府为中心的金陵四大家族的描写,并且通过贾雨村的作为,直接揭露贵族官僚制度的黑暗。2、在对四大家族的描写中,集中笔墨,描写了贾府的罪恶以及贵族腐朽的生活,从而揭示出封建贵族及其寄生的社会温床必然灭亡的趋势。3揭露了贾府的内在矛盾,暴露出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4、揭露出贵族主子贪赃枉法,勾结官府草菅人命的罪恶。二、表现爱情主题。所写爱情不再是以往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而是赋予人物的爱情婚姻悲剧以重大的社会意义,更强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腐朽的理学、礼教对青年的学社摧残,歌颂了贵族叛逆者的反抗精神,让读者于黑暗和压抑中,看到朦胧的民主思想的闪光。

75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一、反对科举功名,背弃“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二轻视理学强化的封建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三、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76《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打破了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的固定化、脸谱化的写法,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立体多面性的特征,因此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而绝无人为夸饰。1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2通过日常生活情景表现人物性格。3大段的单独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二、艺术结构很有特色。全书采用了双线多头的网状结构,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处理得坦然有序,层次分明。两条线索中,宝黛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线;副线是贾府由盛转衰到最后的彻底崩溃。

三、语言艺术也有极高造诣。特色是简洁纯净而又丰富多彩,流畅自然绝无刻削痕迹。

77清代历史小说和英雄传奇产生的原因:一是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影响,二是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78成就和影响较大的英雄传奇小说有《水浒后传》《说岳全传》《说唐演义全传》79清朝的世情小说:蒲松龄《醒世姻缘传》李海观的《歧路灯》

80清朝的才子小说《镜花缘》(李汝珍)实际上就是要用海外奇国的见闻和虚构的唐朝社会背景为“水”为“镜”,来映照清代社会笺“月”“花”。

81《镜花缘》进步思想内容:一是要求提高妇女地位。二是对现实社会的炎凉世态、浇薄风俗以及人股取士进行批判和嘲讽。三是通过一些海外国度的描写,寄托社会理想。

82《镜花缘》艺术成就:1漫画式的讽刺手法2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生动幽默,不少地方令读者捧腹,这是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

83简述《镜花缘》对神话传说进行虚构生发的表现艺术。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对神话传说进行生发虚构,来组构象征体系、表现讽喻意味。1、承用旧名,杜撰新事;2、抓住一端,生发开去。3、漫画解释,类型勾勒。

84清朝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最早的作品,《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铁

中玉和水冰心)成就最高的作品。

85清朝的侠义公案小说:《荡冠志》《儿女英雄传》《施公案》(标志着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的合流)《三侠五义》,《三侠五义》原是天津说唱艺人石玉昆有关包公的说唱本,名叫《包图公案》。

86清朝四大遣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87对小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史传文学?《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越绝书》。其中《左传》的叙事技巧,对后世长篇小说,尤其是历史演义小说,有着直接影响。《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历史著作,较详细地叙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尤其是谋臣策士的游说与议论,《战国策》长于说事,其塑造人物的技法,为后世小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历史散文发展到西汉达到了光辉的高峰,其标志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这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不仅是我国史学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叙事文学中上的里程碑。《史记》的重要篇目是《项羽本纪》、《酷吏列传》、《高祖本纪》。班固的《汉书》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赵晔的《吴越春秋》与袁康的《越绝书》都记叙了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此外,《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著录《燕丹子》一卷,胡应麟称之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88《世说新语》的出处?《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撰,是六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依内容分为三十六门类。记述了从汉到东晋间上层士大夫的逸闻秩事,是了解所谓魏晋风度的最好的教科书,鲁迅称之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魂奇,”“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底教科书。”

89《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顾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召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90志人小说的兴起与类别志人小说之名,最早见于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主要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行事迹,亦称轶事小说。按其内容可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类。笑话。主要作品有邯郸淳的《笑林》。野史。主要作品有托名刘歆而实则葛洪所作的《西京杂记》。逸闻轶事类,其主要作品有东晋裴启的《语林》。

91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魏晋南北朝小说,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它在叙事写人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粗陈梗概的志怪法和简约传神的志人法。

92《游仙窟》的艺术特点?《游仙窟》是中国历史上文字最长的传奇小说,是第一篇以第一人称艺术体裁的小说,其诗文交错,韵散结合,于华丽浮艳的文风中杂以俚俗粗野的气息,已颇具后来成熟期传奇作品的体貌了,因而可以说,《游仙窟》标志着六朝志怪向唐传奇转变的完成。

93为什么说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精华?鲁迅对唐传奇小说的精当的解释:“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94《李娃传》的艺术艺术成就?①情节复杂,富于戏剧性,布局严谨,非常符合小说的体裁,反映人生变化波澜曲折。②文辞华艳,写得娓婉动人。③小说较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和精湛的细节描写。④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得较生动而且丰满。李娃的性格温顺谨厚,本质善良,还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迩来母意渐怠,娃情弥笃)⑤市民生活的气息浓厚、鲜明。环境描写即对长安的市街状况、社会

习俗也有描写。

95明末历史小说创造中的出现的变化?明代末年出现了一批以现实题材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无名氏的以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一生劣迹为主线的《??杌闲评》,另一是以毛文龙一生为主线的《辽海丹忠录》。

96“讲史”与“小说”暨(《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区别?具体来说就是《三国演义》来源于“讲史”,《水浒传》来源于“小说”。小说与讲史的区别大致是:①小爱情题材的小说,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婚姻观、妇女观,表现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97明代的其他英雄传奇?在明代中后期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为最突出。唐系列的主要作品是:《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和《隋史遗文》;杨家将系列的主要作品有:《北宋志传》、《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又名《杨家府演义》);说岳系列主要作品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和《岳武穆精忠报国传》。除以上三个系列外,尚有叙述明代开国君臣英雄事迹的《英烈传》;演义于谦忠心保国事迹的《于少保萃忠演义》。

98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虽不如白话小说,但数量却很大,其最出名是有所谓的“三灯丛话”,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与邵景瞻的《觅灯因话》。此外,还有赵弼的《效颦集》,另外,明代未完出现过大量汇录文言小说专集与总集,较有名的是《语林》、《艳异编》等。

99简述《红楼梦》大观园环境描写的特色:①自然美、女性美、理想美、人性美的四位一体。②景、情、人、事的和谐统一(简要说明)。

101蒲松龄的生活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1、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热衷和失败,使他对科举考试的弊端和腐败、对落地士子的痛苦有深刻的体会,这使得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1、作幕宾的生活,对蒲松龄的思想和创作有重要影响。2、南游归来后坐馆教书、耕田度日的生活,对蒲松龄创作的影响。南游归来后坐馆教书、耕田度日的生活,既使蒲松龄获得了搜集民间传说,创作《聊斋志异》的好机会;又使他接近下层人民,了解熟悉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使他能够在《聊斋志异》里充当人民的代言人,表达人民的爱憎情感和愿望要求。创作目的:借神鬼狐怪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孤愤。102曹雪芹的身世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1)曹雪芹出生于一个和清王朝有着特殊关系的贵族之家,这样显赫的家世,使他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侈、腐朽没落以及黑暗罪恶有深刻的认识,这是他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基础。(2)曹雪芹家庭的文化传统,使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这对《红楼梦》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3)曹雪芹少年时在南京锦衣玉食的荣华生活和南京比较开放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也都影响了《红楼梦》的创作。(4)曹家的衰败使曹雪芹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深切的感受,对社会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黑暗丑恶的世道人心有深刻的体察。这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素材。(5)曹雪芹自己傲岸不屈的性格、满腔的不平之气,以及杰出的才华,都在《红楼梦》创作中有所体现。

103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宝玉、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全书的中心情节曹雪芹对宝黛爱情的描写,达到了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他从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兴旺盛衰的历史命运出发,将宝黛爱情的发生、发展和悲剧结局,同这个贵族之家的衰败没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的爱情悲剧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激动人心的悲剧。宝玉和黛玉是一对具有叛逆思想的新人,他们在生活道路到整个伦理道德观念上与封建正统派产生了尖锐对立。他们的爱

情产生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而爱情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叛逆思想。他们的爱情悲剧在这个衰败没落的贵族家庭的矛盾中产生,又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激化中被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毁灭。它的毁灭,预示了这个家族不可挽回的衰亡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和没落。

104《红楼梦》对封建贵族之家腐朽没落和必然衰败的原因的揭示:《红楼梦》是一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它多侧面揭示了这个贵族之家的腐朽没落和必然衰亡的原因:1)书中首先揭露了贾家依靠煊赫的权势无恶不作,对下层人民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2)对贾府穷奢极欲享乐生活的描写,是《红楼梦》对这个贵族之家罪恶和衰亡原因揭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3)贾府末世弟子的荒淫无耻,腐化堕落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落的重要原因(4)被压迫奴隶的觉醒和反抗是这个贵族之家衰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5)统治阶级内部日趋激烈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是贾府衰亡的重要原因。

105简述《红楼梦》意境创造的特点。1、情以物兴,借景抒情。诗词曲赋的描写2、物以情观,移情于景3、诗画一体,意境优美。

106试论《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1、人物的独特性,如贾宝玉。作者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的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人。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2、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如王熙凤。3、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首先,《红楼梦》写出了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总之,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了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的固定化、脸谱化的写法,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立体多面性的特征,因此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而绝无人为夸饰。

107结合作品,试论《红楼梦》的时代悲剧意义:1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盛与衰总是同时存在而又彼此包涵的,由衰而盛,盛极衰来,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清王朝也是这样,虽然当时出现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其弊病和危机比起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或许更为可怕。一方面,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精神统治,对思想文化采取了历史上少见的箝制与麻醉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占有大量庄田和享有种种特权的上层贵族,由于失去了开国之初一定程度的淳朴、节俭的作风,骄奢淫逸的风气日益蔓延,日臻腐败。2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少,这是贾府衰败的首要原因。主子们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下人们得过且过,离心离德。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原因之一。3《红楼梦》中荣宁二府,是开国勋臣之后,但日渐败落,正如第二回冷子兴所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里作者借冷子兴的口,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贵族世家从荒淫奢侈到后继无人,从物质基础到精神世界都日渐衰败的悲剧命运。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4一顿对贾府来说很平常的螃蟹宴便需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大兴土木,建成了大观园,奢华糜费程度惊人,连过惯皇家生活的元春也不禁摇头叹息。贾府的排场是在入不敷出的境况下勉强支撑起来的,它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收取地租,可是,濒临破产的农村经济,已不可能填满贾府这种无底洞的消费。后继无人,是贾府衰败的

第三个原因。5荣宁二公在马上打江山,建立起贾府事业,他们的下一代雄风犹存,可以守成,但到了第三代,即“文”字辈,已经退化为昏聩无能之辈,贾敬一心烧丹炼汞,贾赦则贪婪,荒淫,唯独贾政风声清肃,却庸碌古板,不通庶务。至于第四代,即“玉”字辈的贾珍、贾琏、贾环,以及第五代,草字辈的贾蓉等,则堕落为一群聚赌嫖娼,淫纵放荡之徒,荣宁二公的基业终于毁于儿孙之手。《红楼梦》所揭示的贾府末世气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而生于“康乾盛门户之争,主要是个人恩怨,教派争斗,又杂以神怪妖法,这种单纯的侠客个人复仇,没有多少社会意义。

100试论述《红楼梦》整体悲剧创造的美学突破。①对古代小说悲剧调和,以好求乐的美学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冲击和突破。(阐述)②把传统的忧患意识发展成为完整的悲剧意识,把传统的“中和”之美改造成为深刻的悲剧之美。(阐述)

108简述《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1、《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他在思想艺术上都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在文艺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2、《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它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四、五十部历史演义小说。他的章回体体制、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艺术风格、艺术手法都对后代各种题材小说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3、《三国演义》对戏曲和说唱文学也产生重大影响。仅京剧一个剧种,流传至今的三国戏就有一百五十多出,几乎所有的地方戏都有三国戏。直接或间接取材于《三国演义》的说唱文学作品遍布全国各地。4、《三国演义》的续书,有万历年间酉阳野史编写的《续编三国志后传》,十卷一百三十九回,另有《后三国石珠演义》,三十回,亦名《后三国传》,清梅溪遇安氏著。5、《三国演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首屈一指的。《三国演义》的成功,使三国历史得到普及,它的故事脍炙人口,它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也为世界人民所热爱。俄、日、朝、美、法等国都有全译本。

109简述神魔小说兴盛的社会原因:神魔小说在明代极为兴盛.这是有其社会原因的。首先是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提倡.特别是大力宣扬“三教合一”的思想。其次是明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第三、佛道的盛行,文学的浪漫思潮,市民对神话的兴趣,共同孕育出一大批以神魔怪异为题材的小说作品。

110简述神魔小说的浪漫特色。首先,是丰富的幻想、极度的夸张。神魔小说是以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界限的手法去描写奇人奇事奇境:其形象多是神魔,他们都有奇特的外貌、奇特的武器,有着变幻莫测的神通、超越自然的生命。即使是人,也多是被神话仙话化的“神人”、“真人”;其事件,多是除妖灭怪、伐恶扬善、战天斗地、显扬忠烈;其环境,则多是幻域,其中有天庭、地府、龙宫,也有海市蜃楼般的仙庄,佛境、孤岛,把现实与幻想、天上与人间皆笼于笔底,从而向人们展现出广阔的描写空间、奇丽的幻想天地。其次,是奇妙的变形、丰富的象征意味。神魔小说之中,作者设立这些象征形象是为了表达某一信念而采用的手段,具有假定性和象征性。具体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整体性的象征方式,像《西游记》的整体形象并不仅仅在于折射现实,同时也在象征着一种从追求到痛苦到现实的人生哲理;一是局部性的象征方式,就是镶嵌在整体性象征体系中的一些有哲理意味的故事或与整体象征无关的一些哲理性语言。当然,有的象征并不是作者的主观意图,但是客观上由于象征意象的启示,则激发了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扩大了作品的内涵

111《女仙外史》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女仙外史》一百回,约成书于康熙四十二

年(1703)。作者吕熊,字文兆,号逸田叟。作品假托唐赛儿系嫦娥转世,燕王朱棣系天狼星被罚,他们为了天上的夙怨便在人间成了仇敌。燕王起兵谋反,攻入南京,建文皇帝逃走,而唐赛儿就起兵勤王,普济众生,经过前后二十多年的争斗,最后兵临北平城下,追斩朱棣于榆木川,功成升天。

112试析《霍小玉传》的思想意义:1、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一篇描写妓女与士子恋爱而以悲剧结局的传奇小说。2、分析霍小玉这一美丽痴情而又坚韧刚烈的女子形象3、分析李益形象及其负心的深刻社会原因。3、总结《霍小玉传》通过反映封建社会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悲苦命运,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的思想意义。

113简述周进、范进这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小说通过塑造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如周进、范进,全面批判了科举制度弊端和功名利禄的观念。1“周进撞号板”讲的是六十多岁的周进,“苦读了几十年书”,熬到了胡子花白尚未进学,只好到薛家集去教书糊口。却受尽新进秀才梅玖的奚落。偶然路过的举人王惠更加飞扬跋扈,自吹自擂,夸耀自己的身份,大吃大喝,却让周进陪在旁边用“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下饭。王惠走后,“撒下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鲜明的对照,让周进去咀嚼回味。后来周进到省城,进了贡院,大半生没有取得功名所郁积的辛酸悲苦,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可是命运突然发生了喜剧性的变化,他中了举人、进士,做上了国子监司业,于是“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相与”,连奚落过他的梅玖也冒称是他的学生。2“范进中举”故事讲范进考了二十余次,到五十四岁还是童生,他的岳父胡屠户尖酸的嘲笑他赶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想到他受到周进同病相怜的赏识,考取了秀才并中了举,范进中举之后,自己喜极而狂,迷失本性;胡屠户刮目相看,说他是“天上的星宿”。“一向有失亲近”的张静斋也连忙送银子,赠家产。范进的母亲为这瞬间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惊讶、困惑,以至“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到”,“归天去了”。

114 结合西门庆形象,试论《金瓶梅》所反映的新的时代特色:1、《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商人和市井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具有开拓新路的历史意义。2、《金瓶梅》以亦官亦商的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反映了官场社会,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写出了晚明社会众生相,描绘了市井社会五光十色的风俗画,彻底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和腐朽。3、分析西门庆形象——集商人、官僚和恶霸于一身——以及他巧取豪夺、聚敛财富的各种行径:一、将搜刮钱财与奸娶妇女结合;二是金钱与政治相互依靠。4、西门庆的财富一部分用于贿赂,一部分则大肆挥霍,极其丑恶的灵魂,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堕落。

115结合作品谈谈《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1、作者一方面勾勒了“武王伐纣”的历史轮廓,但另一方面又给历史涂上了一层浓厚的神奇怪诞的色彩,这就体现了神魔小说与历史小说汇合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创作思想的复杂性。2、作者借助宗教思想,捏造了一条荒唐的“斩将封神”的线索,一切都用“天命”来解释。在“天命”面前,无所谓兴衰变迁,无所谓忠奸邪正。《封神演义》除了幻想的线索,还有一条“武王伐纣”的历史线索。作者一方面揭露了纣王的无道,这是武王伐纣的原因。同时,作者还仔细地描写了武王及八百诸侯奋起反商的过程,并反复阐述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道理。形象地反映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和一个带有民主性力量的集团间冲突和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腐朽必然灭亡和新生必然胜利的历史真理。作品不仅在整体上具有

民主性的倾向,即使在一些次要的描写中,也时常能够透露出民主性的光辉,比如哪吒剔骨肉还父母的情节。

116试析《聊斋志异》描写爱情作品的思想意义:首先,作者在作品中肯定了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情”的力量。例《阿宝》其次,在颂扬爱情的巨大力量和它的合理性的同时,作者还从“人生所重者知己”的观点出发,强调了爱情应以双方的志趣相投、互相尊重、患难相扶为基础。如《瑞云》、《白秋练》等。其三,在描写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中,作者还塑造了许多聪明美丽、热情纯真,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的女子形象。如《婴宁》。总之势。

117试论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的主要区别:1、历史演义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而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前者是“演一代史事而近于断代史者”,“通演古今事与通史同者”;后者是“以一人一家事为主而近于外传、别传及家人传者”。前者是编年体,后者是纪传体。前者多称“演义”、“志”,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后者多称“传”,如《水浒传》、《说唐全传》等。2、历史演义多从史书上撷取题材,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上依据史实,最多也只能“七实三虚”。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虚多实少,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例如《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大体符合历史的原貌,而《水浒传》和《杨家将》除了宋江、杨业在历史上还有点影子外,其他的人物和事件大都子虚乌有。3、历史演义是从“说话”中的“讲史”发展而来的,英雄传奇的源头却是“说话”中的“小说”。4、历史演义的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变化,反映军事斗争多,反映人民日常生活少。书面语言多,生活语言少。而英雄传奇主要吸收民间故事,着重写英雄人物小传,较多表现人物性格变化,语言生活气息浓。

118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之:历史演义小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基本上演绎史书的历史演义小说,如《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等。二是基本符合史实,有较多艺术虚构,所谓“七实三虚”的作品,如《三国演义》等。三是取材于当时邸报、朝野传闻,反映当时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小说。如《樵史通俗演义》等。

119简述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特点:1、中国古代小说在题材方面的特点是历史题材多、重大题材多、因袭继承现象多。2、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大体可以归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类。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归纳为讲史(包括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世情(包括人情和讽刺),神魔(包括志怪和神魔)三种,也是写历史、写现实、写神怪。3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的特点,使古代优秀小说总是引导读者关心国家前途、民生疾苦、社会正义,而不要沉溺于个人情感的狭小天地里;总是在作品中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主旋律,鼓舞人民为美好前途而斗争,而不要消极颓废、意志消沉。当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有些作品成为宣扬封建道德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因袭现象比较严重。

120简述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发展过程:1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经历了从实录到虚构、从类型化人物到类型化典型、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发展过程。2唐以前的小说还属于记述怪异和实录人物言行的阶段,没有自觉地创造人物形象3到了唐传奇开始注意刻画人物。但是还处于类型化阶段4到了宋元话本出现,注意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开展与人物个性的刻画统一起来,在类型中有了个性5从《金瓶梅》开始中国古代小说逐步达到个性化典型的成熟阶段。

121为什么说唐传奇是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唐传奇完成了小说作为一种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的创造,实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表现为虚构意识的自觉和修饰意识的自觉。

122唐传奇发展概况评述:唐人传奇根据它的历史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1、初唐到盛唐,是由志怪到传奇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作品数量较少,承六朝余风,多描写志怪为主。流传至今的只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三篇。2、中唐时期,是唐传奇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作家辈出,佳作如林,这时期的作品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前期的以志怪为主转为反映现实生活为主。首先,反映封建社会生活,揭露官场黑暗和政治险恶。代表作是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其次,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代表作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陈玄佑的《离魂记》等。中唐传奇,还有一些反映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内部矛盾斗争的作品,如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托名牛僧儒实为韦瓘所作的《周秦行纪》等。3、晚唐时期,是唐传奇的演变和衰微时期,出现了大批传奇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裴鉶的《传奇》,皇甫枚的《三水小牍》等,这些集子总体倾向上搜奇猎异,神怪气氛复盛,与现实逐渐疏远,值得重视的是,出现了许多表现豪士侠客的作品。如袁郊的《红线传》、裴鉶的《聂隐娘》、《昆仑奴》,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

123试论狭邪小说的认识价值:以清末《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为代表的狭邪小说,它们既没有描写正常的恋爱婚姻,也没有揭示家庭内部的矛盾,而是写才子与娼妓、优伶的所谓“恋爱”,也就是写非正常的婚姻生活。正象鲁迅说的:“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则别辟情场于北里而已。”它们多表现理想的幻灭,文笔空灵凄婉。对于以上这几部狭邪小说的思想评价,一般都认为这些作品是作者追求功名利禄、赞赏腐朽堕落生活、抒发颓废没落情绪的思想表现,这当然没有什么进步意义可言,不过如果结合作者、作品、时代及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的话,还是可以看出一定的认识价值。首先,在反应封建社会妓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时,肯定赞扬了她们的追求和才华。《花月痕》中的刘秋痕。《青楼梦》中的钮爱卿等。第二,在反映逛妓狎伶社会风尚的同时,表现了封建文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心态。第三,在表现“风流才子”的生活向往的同时,表现了晚清封建文人的双重理想人格。狭邪小说作为人情小说的支流,在艺术表现上主要学习了《红楼梦》描写细腻、笔法空灵的特点。细腻与空灵是狭邪小说主要的艺术特征。

124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小说观念(要说明,下同)、两种小说文体、两种小说语体的先后出现和长期并存,是古代小说特殊性的基本内容。

125简述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方式和基本特色。主要方式:a具象性的心理描写;b分析性的心理描写;c替代性的心理描写。基本特色:虚实并用,内外统一的动态性质。

128简述侠义小说侠客形象的演化:1、从唐代到宋元,豪侠有两类:一类属于个人仗义行侠的,他们主要是凭靠自己的武术和技艺,或拳法剑术,或飞檐走壁,去完成惊险的救困解危的英雄行动,在戏曲舞台上属于“短打”一派,后代的侠义小说主要继承了这一类。另一类则先是个人行侠,后加入集体,表现出豪侠的群体性,如《水浒传》、《杨家将》等,发展为英雄传奇小说。2、在宋元明之前,

豪侠主要是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它们或与豪强恶霸作对,救助贫弱百姓,或向官府朝廷挑战,炫耀自己的武术本领。到了《三侠五义》,公案与侠义结合,侠客成了清官的助手。他们在忠与奸的斗争中,站在忠臣的一边与奸臣作斗争,为皇帝讨伐篡权反叛的奸臣贼子,还没有直接与农民起义作对。而《施公案》、《彭公案》、《永庆升平》中的侠客,则在清官的统率下,灭盗平叛,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帮凶与鹰犬。侠客从代表人民的愿望向封建秩序挑战,再转变成统治阶级的忠臣义士向乱臣贼子作斗争,再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刽子手去镇压人民,这样,侠客的光彩尽失,成为罪恶的化身。《圣朝鼎盛万年清》、《七剑十三侠》等则又展开了教派说为短篇,讲史为长篇;②小说讲述现代故事,讲史讲述历史故事;③小说虚构成分大,讲史则要受史书限制。

126论述古代小说特征化人物艺术的主要内容和成就。:①性格结构的单一和谐;

②性格表象的定向聚合;③性格特征的群体概括;④略貌取神的性格描写。(要点写出大意即可,另具体阐述)先秦两汉——志怪小说萌芽和形成期

127简述《醒世姻缘传》的艺术特色。1、《醒世姻缘传》的结构,通过两个冤冤相报的家庭把社会生活多方面反映出来2、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现了真实细致与夸张讽刺的结合。3、语言风格活泼紧俏。

129从话本到“拟话本”现知最早的话本集是嘉靖时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继《清平山堂话本》之后,万历时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现存的题名为《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主要的拟话本有《型世言》、《西湖二集》、《石点头》、《醉醒石》、《照世杯》、《无声戏》、《豆棚闲话》、其中尤以“三言”、“二拍”与《型世言》最为出名。

130笔记小说由古代“小说家”发展出来的一类作品,一般用文言文写成,用条列的方式编排。内容芜杂,包括神怪、传奇、异闻、冥报、野史、掌故、名物、名人佚事、山川地理、异域珍闻等。这些书多以丛书、类书的形式出现。例如《搜神记》、《西京杂记》、《东坡志林》等。

131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一般称为章回小说。因为这种小说很有可能是由说书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这种讲史的伎艺可以数个月的讲下去,为吸引听众追听的兴趣,便在故事最紧要的地方停下来,告诉听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样的故事自然分成一段一节,每一段为一回,有回目概括每一回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的小说,称之为章回小说。132志怪小说——记载鬼神灵异之事的古小说,盛于魏晋南北朝。“志怪”一言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重要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的《搜神记》,陶潜的《搜神后记》,吴均的《续齐谐记》、葛洪《神仙传》、王嘉《拾遗记》。

133人情小说——鲁迅提出的概念,指明代长篇小说“记人记事者”,描写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故事。代表作有《金瓶梅》等。人情小说是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中长篇小说。也有人把这类小说称之为“世情小说”。

134白描——原为绘画术语,后指朴素客观地直接展示事件过程和人物言行的写实手法。

135“新小说”——晚清“小说界革命”中涌现的作品的专门名称,体现了当时小说的“新变”特色,如谴责小说、译外小说等。

136话本小说: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讲唱故事时所依据的底本。话本一般又可以分为两类:说话中讲史的底本为讲史话本,自元代开始叫做“平话”,“平话”讲述长篇历史故事,取材于历史,后来发展为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另一类就是篇

幅短小的小说话本,常常被称为小说,又称为“短书”,它对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37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来源于“说话”中的“小说”,是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力图通过英雄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虚多实少138程高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称“程甲本”,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对“程甲本”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程高本”的印行,迅速扩大了《红楼梦》的流传和社会影响

139入话:也叫“得胜头回”、“笑耍头回”,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意思相关的诗词或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以引入正话。“入话”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140家庭小说: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的小说称为家庭小说。它们大多不涉及恋爱问题而是写家庭内部的问题,用以反映世态人情。暴露黑暗和丑恶是作品的主要倾向。作者多是北方人,文风粗犷有力。《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

141儿女英雄小说:人情小说受英雄传奇、侠义小说的影响,出现融合的趋势,产生了儿女英雄小说。它们虽然仍以恋爱婚姻为题材,但其主人公已经不全是闺阁小姐与文弱书生,而是具有侠义心肠和高超武艺的英雄儿女;他们恋爱的方式也不是花前月下、琴瑟传情,而是刀光剑影、马上缔盟。代表作是《儿女英雄传》。142《三国演义》嘉靖本:是《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全书24卷,240则,尚未分回,保留了平话痕迹,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关中修髯子(张尚德)引。学术界多认为此本最接近罗贯中原作。

143脂评本:《红楼梦》早期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仅八十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甲戌本”,存十六回,“已卯本”存四十三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存七十八回,“戚序本”是经过整理加工过的“脂评本”,等等。脂砚斋究竟是谁,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曹雪芹之父,有人说是其叔父,有人说是曹雪芹之妻,有人说就是作者自己,至今仍争论不休,难有定论。从他的批语来看,他与曹雪芹关系密切,对《红楼梦》创作过程非常熟悉,有时甚至直接进入角色,参与小说的整理。因此,脂评历来对研究《红楼梦》的生活依据、创作过程、写作技巧和作者生平思想,以及《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4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指以凭借武技、仗义行侠的英雄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小说(。它不同于公案侠义小说,因为此类书中基本没有清官断案或清官率领侠客破案,而是单纯的侠客“尚义行侠”。它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兴起,一直延续到清末。其中一部分是由公案侠义小说中分化而来,由清官侠义型向武侠型转化。另一部分则由才子佳人小说演化而来。乾隆以后的才子佳人小说已与侠义、神魔小说融合,有的已演变为儿女英雄小说,有的则进一步淡化才子佳人的爱情婚姻故事,突出“尚义行侠”的内容,演变为武侠小说。

145《全相平话五种》:《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刊印的讲史话本,即《武王伐纣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等五种,均不署作者姓名。

146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第一,是叙事文学本身的发展。第

二,志怪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宗教背景有关,第三,志人小说的兴盛,则与汉末流行人物品评和魏晋流行的清谈有关。第四,是受统治者和文士的重视和他们参与这方面的撰作,都起了推动的作用。

147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内容及文学艺术特点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教教义的作品两种。志人小说则以记文人及贵族的生活为主,笑话也可以属于这一类。这些小说在小说史上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真实和虚构的问题,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即使是写鬼故事,也自以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更是以真实作为评定小说优劣的标准。二是写作态度问题,现代小说的作者,会为了某个目的去编写小说,也就是有一定的写作动机;但这个时期的作者写这些作品则是“被动的”记录,也就是“非有意为小说”。三是志人小说的出现,显示了小说向写人事发展的趋势。四是小说和历史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至于文学手法方面,这时期小说在叙事上只是“粗陈梗概”,只有故事大纲,基本上没有较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世说新语》长于叙事,善用比喻,文字生动,成就较高。

148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和现代小说有甚么异同?1 .现代小说的人物故事允许虚构,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作者的态度是真实的,他们抱着有闻必录的心态去写作,不是有意图构拟一个故事以表达自己的思想;2 .因为上面这一点,所以这个时期的小说很难说作者有什么意图,除了某些宣扬宗教的作品外,一般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和老百姓喜怒哀乐的间接反映,而不是作者有意识表达什么,和现代小说有复杂但鲜明的寓意不同。

149汉魏六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来研究。第一,一些野史传说的作品,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对以后历史演义体的小说有直接影响,明余邵鱼的《列国志传》、清蔡元放的《东周列国志》等,其内容有部分便是继承这些早期著作而来的。第二,志怪小说对唐代初期的传奇创作也有直接影响,一来是早期的传奇,仍然多写神怪故事。二是一些传奇作品的取材,是根据志怪小说的,如《幽明录?庞阿》之于《离魂记》、《幽明录?焦湖庙祝》之于《枕中记》等,鲁迅《史略》第八篇说:“传来者流,源盖出于志怪。”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第三,志人小说以《世说新语》的影响最大,一是它的名言隽语,成为后来语言中的成语或文学创作时的典故,如“东床快婿”、“望梅止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等。二是成为后世小说戏曲的题材,如《三国演义》中有些细节是取材于《世说》;关汉卿的《玉镜台》是根据《世说?假谲》所记的温峤丧妇复娶表妹的故事而写成。第三,后世模仿《世说新语》的作品很多,如《大唐新语》、《唐语林》、《新世说》等,同类的作品有“世说体”的说法。

150魏晋南北朝为什么仍是小说的“童年期”?文学的发展,有它的规律,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说《汉书艺文志》小说家那类小说,则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人志怪小说已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后来数目庞大笔记小说的雏形,已不再算是笔记小说的童年期。但如果我们说的是现代概念小说,说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仍在童年期则是对的。在各种文学形式中,小说是较为迟熟的一种。直接抒情的诗产生得很早,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人会利用诗歌去表达感情,记事的文字也应该出现得很早。但小说一定要在记叙文字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够发展起来。此外人类的社会生活也要有相当的发展,才可能产生成熟的小说,因为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小说提供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才有可能塑造出性格多样的人物形象。所以鲁迅在《史略》的第七篇特别强调志人小说出

现的意义,因为只有写出“人间言动”,脱离“志怪之牢笼”,小说才能向现代跨出一大步,由童年期走向成熟。

151分析《列异传》中的一篇小说《宋定伯捉鬼》的作法。这是一个不怕鬼的故事,同时也见于《搜神记》,但文字稍有不同,又《史略》也引这个小说为例,但略有删节,全篇文字还是以上面的一篇最为完整。看完这个小故事,我们应注意下面几点:第一,小说充满了民间故事的色彩,鬼既可怕又神秘,小说写出一些鬼的特性,如鬼无重量,鬼怕唾液,鬼也要求人放过它,鬼会变化等,非常有趣,读来很有娱乐性,而娱乐性是小说的一个特点。第二,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完整,短短约三百字,但有头有尾,由遇鬼,到相识,互相试探宋定伯一些异于鬼的举动,鬼也提出疑问,只是被宗定伯巧妙的化解了,这就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增加读者的趣味。第三,宋定伯的形象写得很好,他勇敢、机智、镇定,富于心计。如他夜行遇鬼,但毫不惧怕,能从容计较。既要鬼背负较重的他,又引鬼说出鬼的忌讳,为后来的卖鬼做好准备,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捉鬼英雄,在粗陈梗概的志怪小说中,算是写得很出色的人物。第四,整个故事主要用对话构成,对话写得简洁又传神,使小说显得活泼紧凑。对话使故事化成了一个个场面,增加了读者的即临感,和用转述的方式说故事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第五,这个故事说不上有什么深意,大概是记述一个有趣的传闻,娱乐一下读者,和后来的小说有较多的寓意不同。

152 “小说”的特点:一叙述语言是当时的口语,也就是白话,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改变。二小市民如商人、工匠、媒婆、小偷、家庭妇女、和尚等,第一次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三话本小说写作的态度基本上是写实的。四小说是宣讲的,听众不能在中间提出疑问。

153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受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崇沿谈玄理不谈政事,清议品评人物的影响。文人学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显示知识渊博,编撰小说便蔚然成风。如郭颁《魏晋世语》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等。

★魏晋南北朝小说两大类,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

154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 、志怪小说起于魏晋。晋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记》,南北朝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贵记》。

155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①鞭挞凶恶残暴势力,揭露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行,表现百姓的反抗斗争;②反映战乱动荡年代的灾难事件,人们的不幸遭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反映封建桎梏对自由婚姻的摧残,对美好爱情的追求;④赞扬不怕妖怪鬼魅勇敢斗争的精神;⑤解释自然现象,表现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总体上看,多数是短小故事,艺术表现上还比较幼稚,但《搜神记》,不仅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刻画性格特点,题材处理突出主题,情节曲折,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生动,而且文笔已趋于华丽,小说的艺术特点已趋向完善。

156《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搜神记》的主要目的是宣扬鬼神真有,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平。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下面就两幅名画作说明。 《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亭台楼阁的飞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纵观全图,笔法娴熟老健,用墨层次分明,浑

厚苍劲。构图呈自然开合状,节奏明快,气势雄逸,使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溪山春晓图》作者惠崇 此图画江南平远山水景色。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在这山溪河流中间,岗峦起伏,平渚相牵,其上林木葱郁,花开烂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又使其境空灵渺远。画中笔法温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随形变化,浓淡相宜。其敷色简淡,醒目异常,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在这些平凡的景物里,画家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欢欣。苏轼咏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赏诸多山水画名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经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为题材,而这种情景较集中地出现在北宋时期,在其他时期则比较少见。只有北宋时期稳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得一种绘画题材稳定化、持久化。毫无疑问,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及成就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顶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边”似乎是当时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作品的完整性无法与之比拟。元代由于汉族文人士大夫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太多展示他们艺术才华的机会,他们的艺术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时期更是趋向于笔墨技巧自身而渐渐忽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技法和艺术内涵本末倒置是无法使他们的作品达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

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 【摘要】:古代小说技法论着重是指古代小说批评者对小说艺术技法所作的相关评述,就形态而言,它主要存在于小说评点以及小说序跋等批评形式之中。对古代小说技法论作专题研究,在探究古代小说叙事特征、总结古代小说艺术原理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体部分由上编、下编两部分构成。上编侧重探讨了小说技法论的渊源、流变及其价值等内容。小说技法论有着较为复杂的渊源背景,它对其它门类的文学与艺术批评理论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转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书画理论、堪舆理论、兵学理论以及文章学在小说技法论中的影响形态及其生成原因,前三者成为小说技法论之“远源”,而文章学则是“近源”。它们的出现,使得小说技法的描述更为妥帖生动,更为细密精准。藉此分析,可以发现小说技法论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有着紧密关联,在实际意涵上既有承袭更有合乎小说文体特征的新变。小说技法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言,它自从晚明兴起之后直至清末,大体上形成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明末清初的小说技法论最为繁盛,此前或此后的技法论或为之蕴育、或对此延承而已,在道光年间之后小说技法论逐步走向了形式上的消亡。本文对各个阶段小说技法论的总体特征作有概貌审视,也对各阶段技法论实绩较为独到的评点家作有专题探讨。藉此分析,可以发现金圣叹等评点家对小说技法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少评点家已意识到特定的小说技法与特定的小说类型有着一定关联;另外也可以看出文章学思想贯穿小说技法论发

展之始终,不过愈至后期其弊端愈为明显,从而成为小说技法论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而使得小说技法论最终消亡的更重要因素还在于技法论在批评面貌上陈陈相因以及“新小说”的兴起。小说技法论的总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阐释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文学批评有着一定的建构意义、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小说美学品格之发现有着一定的功能性意义;其二,传播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不仅有助于促进小说文本的传播,客观上也有益于促进传统文章技艺思想的传播。总体来说,小说技法论是古代小说批评中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论文下编主要对“草蛇灰线”、“横云断山”等十一个小说技法术语进行了逐一考释。这些技法术语在小说批评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意蕴,也反映了古代小说在特定艺术环节上的叙事特征;同时限于结构安排,在上编部分不便深入论述,因而有必要加以专题考释。藉此有助于纠正已有的偏失,而古代小说的总体叙事面貌亦可窥见一斑。【关键词】:古代小说技法论渊源流变批评价值叙事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7.41 【目录】:内容摘要6-7ABSTRACT7-11绪论11-25一、研究对象之界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试题2015.8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蒋防的《___________》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名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___________”。 3、《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___________》。 4、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___________》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 5、《___________》一书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6、纪昀批评《___________》“一书而兼二本”并作《阅微草堂笔记》以与之抗衡 7、清中叶的小说中李汝珍《___________》的成就最高。 8、在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最具影响的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孽海花》。 9、小说起源: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阶段。 1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___________》;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___________》。 12、唐传奇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时期代表王度,《___________》2)中唐时代是兴盛时期代表白行简《___________》3)传奇在中唐的繁荣陈玄祐《___________》是传奇步入兴盛期标志作品。 13、三位传奇大家的作品:白行简《李娃传》元稹《___________》蒋防《___________》. 14、宋代说话分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_________》梁辰鱼《_________》王世贞的《鸣凤记》。 16、《___________》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二,单选题 1,"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是谁的论述( ) A,班固B,桓谭C,刘歆D,庄子 2,"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这里的"小说"是指什么( ) A,说话的一家B,话本的一种C,短篇小说D,笔记 3,下面属于上古创世神话的是( ) A,女娲补天B,盘古开天地C,大禹治水D,精卫填海 4,下面不是后人著录的两汉小说的是:( ) A,《说苑》B,《燕丹子》C,《飞燕外传》D,《东方朔别传》 5,下面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 6,下面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列异传》C,《幽明录》D,《世说新语》 7,唐传奇文《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 A,元稹B,陈鸿C,白行简D,李公佐 8,用"谴责小说"一词概括清末批判时政的小说的学者是( ) 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郭沫若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年级: 2011 学号: 222011321081058 姓名:伍贤龙 教师:郭川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摘要: 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身临其境的典型环境、物我一体的文本接受以及通俗易懂的大众传播等特性而成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情况自然也是如此。可以说,成熟晚于诗歌散文而略早于戏曲的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为封建正统文人所鄙视,但它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茁壮生长、成熟并繁荣起来,并拥有了最多的读者,且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作用也最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受着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滋育。 关键字: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发展唐传奇鉴赏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叙事从头到尾,过程不可或缺,而且情节总是讲究张弛相间,曲折有致,如《西游记》即特别典型。这和中华民族认知世界的整体性和曲折性判断取向有关。而西方小说往往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来叙写开掘,情节不求曲折,较多采用陡转手法,如“欧?亨利式结尾”。这与西方人求深刻的认知习惯有关。 第二,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是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在的矛盾冲突,借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基本上不静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小说根植于客观叙述的历史和以故事情节吸引听众的说唱艺术。西方小说多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对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动态挖掘。这可能与西方重人的个体性的观念有关。 第三,第三,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如历来为人们所激赏的《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便是神来之笔。这一点与中华民族认识外界重神略貌的传统有关。西方小说对环境描写是写真式的,对人物活动的场景往往作全方位的详尽描写,如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其《日瓦戈医生》中对雪景的描写便如泼浓墨。这与西方人对外界重理性观察的传统有关。 第四,最后,中国古代小说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即便是《红楼梦》,最后的“兰桂齐芳”,究其实质,也是大团圆。大团圆式的结局有利有弊。利是它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弊是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和历史真实,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思想价值。这一点,主要是中华民族务实乐观的审美心理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作品少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就都是“大团圆”结局,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便遵循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跳脱了大团圆的窠臼。西方小说则不追求结尾的“团圆”与“光明”,是怎样就怎样,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卧轨自杀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喝药自杀,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西方人有着较浓厚的悲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比较只是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打印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李娃传》的思想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一章第三节,第36—40页。 二、分析《水浒传·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四章第二节,第178页。 三、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有三种说法:一是农民起义说,二是市民说,三是忠奸斗争说。这三个观点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它所刻画的宋江起义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作者把这一历史上并不出色的农民起义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水浒传》塑造了一些农民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最后梁山英雄受招安,被利用去征方腊,遭到残酷镇压的命运,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失败的悲剧。《水浒传》的确是一曲农民革命的颂歌。 水浒故事长期在城市流传,市民群众和艺人是水浒故事的主要创作者,他们并不熟悉农村生活,也并不真正了解农民,他们是用市井细民的眼光来观察农民起义的。因此,在他们的渲染与修饰下,梁山义军虽然还保留着某些农民起义的特点,但它实际上是被市民观点改造过的一次农民起义,小说中更多的是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也多少反映了市民的心声。《水浒传》描写的不是广大农村而是市井社会,不见田野庄稼,不见农业耕作,而只有酒楼妓院,瓦舍勾栏;不见地主恶霸的地租剥削和高利盘剥,而是衙吏猖獗,地痞流氓横行。《水浒传》里的官逼民反,官是封建官僚,民是市井细民。另外,书中宣扬的是以侠义为核心的市民道德观。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困济危、刚强义烈、恩怨分明、受恩必报的道德原则。所以《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英雄颂歌。 水浒故事既有农民革命思想的闪光,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最后加工者把它们联缀成长篇巨制时,又用忠奸斗争的思想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因而《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呈现了多元融合的趋势。 四、《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的英雄的?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以“众虎同心归水泊” 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入海,汇集到梁山泊。他们上梁山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他们大多出身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社会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以一些突发事件为导火线,点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便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上梁山,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消灭农民义军为己任,但是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搏斗中被打败、被俘虏,被客观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又为宋江等人的“义气”感动,只好“暂居水泊,等待招安”。他们是被拖上梁山的。他们加入义军,一方面壮大了义军声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加速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解体。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优良传统,以平民百姓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虽然仍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与《三国演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它把出身农民、渔民、城市平民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把他们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水浒传》包罗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市井无赖、妓女虔婆等,人物角色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 《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汉语言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基础测验 本卷共分为1大题10小题,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单选题,10分] 《西游记》的故事流变中孙悟空形象最早出现在:( )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清平山堂话本》 C.《儒林外史》 D.《镜花缘》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2[单选题,10分] 结构上“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作品是:( ) A.《惊梦》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宝剑记》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3[单选题,10分] 水浒续书中最著名的当属陈忱所著的:( ) A.《清平山堂话本》 B.《儒林外史》 C.《水浒后传》 D.《辽海丹忠录》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4[单选题,10分] 《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 )。 A.洛阳 B.长安 C.西安 D.北京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5[单选题,10分] 哪部说是以义士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 A.《三侠五义》 B.《惊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6[单选题,10分]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 ) A.吴硏人 B.李伯元 C.刘鹗 D.曾朴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7[单选题,10分]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A.《水浒后传》 B.《三国演义》 C.《惊梦》 D.《儒林外史》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8[单选题,10分] 李开先的( )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A.《宝剑记》 B.《水浒后传》 C.《三国演义》 D.《惊梦》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9[单选题,10分] 志怪小说,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 )朝。 A.宋元 B.东汉 C.西汉

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早期形成 第二节形态独立 第三节文体完成 第四节语体变革 第五节主体自觉 第六节走向新变 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基本特点及其形成 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 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 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 第四章小说幻想艺术的高峰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幻想艺术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幻想艺术 虚幻荒诞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幻想艺术 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基本类型的确立 一、特立型传奇 二、对峙型传奇 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六章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写实型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 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 叙事美学形态的发展和创新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 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 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 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 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 新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两 种小说观念(史家小说和文学 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 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 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 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 长期并存。 ★中国古代小说特殊性形成 的原因:文学小说观和史家小 说观是对立的,它反映了对小 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从某 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 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 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 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 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 对立。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 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 殊现象。 ★小说: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 种长度的虚构故事,但在中国 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 (话语)而非形式(文体)。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 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认为 “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 非道术所在” ★《荀子·正名》又有“小家 珍说”一语:故知者论道而已 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 “小说家”的概念,表明“小 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 —文体。 ★“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 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 有可观之辞。”——桓谭。 ★班固正式将小说家列入诸 子十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 稗官居。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 说,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 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 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 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 书·艺文志。 ★汉志中首次著录了小说家 十五家三百八十篇。 ★秦汉时期小说的基本特征: 形式上为残丛小语集合而成 的短书,内容上记述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价值上具备某种认 知教化功能但仍属于小道。 ★在唐传奇文出现以前,所有 小说都是成集而非单篇。 ★明胡应麟说:汉《艺文志》 所谓小说,盖亦杂家者流,稍 错以事耳。分“小说”为六类: 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 订、箴规。 ★鲁迅指班固所著十五家:诸 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 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 史而悠缪者也。 ★凡杂说短记,不本经典者, 概比小道,谓之小说。 ★唐代小说文体成熟。 ★北宋初李(日方)等编宋以 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把 《李娃传》等优秀唐传奇列为 “杂传记”。 ★《新唐书·艺文志》“小说 家”类仅收唐传奇文3篇。 ★北宋赵令(田寺)、南宋初 洪迈始称唐传奇为“小说”。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将小说划为三类:其一叙述杂 事(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 其二记录异闻(山海经、搜神 记等),其三缀辑琐语(博物 志、述异记)。 ★视小说为闾里小知的小道 观,和视小说为补史之阙的裨 史观,是史家小说观的主要内 容。其杂文体观认为小说只是 一种包含文学因素的文章类 别而非文学体制。 ★文言小说文体,主要是在史 家小说观念影响下发展的,它 包括具有文学因素的早期形 态(杂史、杂记,后发展为笔 记体),和具备文学性质的成 熟形态(由杂传体发展的传奇 体),但不应包括虽列入历代 史籍小说类的非叙事性文体。 ★文学小说观念是在产生于 说话技艺的通俗语体小说基 础上形成的。 ★三国时“俳优小说”、唐代 “市人小说”、“人间小说” 都是讲短故事的技艺。 ★北宋时,“小说”正式成为 “说话”的主要门类之一。 ★“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 事,顷刻间捏合”,之后小说 即指小说话本,到明中后期, 成为包括通俗语体、文言语体 在内的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的 通称,如谢肇淛《五杂俎》、 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等。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 起于话。由于话在一定程度上 与史的叙事传统相衔接,因此 可以说全部中国小说都是通 过史的中介与其本根神话传 说连接起来的。 ★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 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这 些口传今人为传说。由此再演 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 为小说了。这条演进道路不但 使中国古代小说获得了早期 形成的条件,而且给小说艺术 发展打下了深刻的史的烙印。 ★从《金瓶梅》和拟话本起, 小说功能从讲述向阅读转变, 小说结构从单纯故事形态(故 事中心体)向叙事散文(人物 中心体、人物传记体)形态转 变,体现了小说发展话的传统 对史的传统的进一步吸收。 ★吴敬梓“仿唐人小说”作《儒 林外史》,说明他有意识地融 史入话。 ★曹雪芹以“假语村言”写家 庭盛衰和“为闺阁昭传”两大 主题,完美地体现了古代小说 史、话两大艺术传统的汇合, 而且几乎吸收了古代中国所 有文学艺术形式,博采了从诗 词、戏曲到绘画、建筑等各种 传统的艺术精华,成为一部融 诗史艺哲于一体,即叙事抒情 两大文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 统高度融合统一的巨著。 ★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小说艺术的发展,归根结底, 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这些矛盾所形成的动 因,主要包括1、渊源与传统: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起 于话。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 破史的传统是小说艺术发展 的强大动力;2、观念与实践: 文言小说的艺术发展是突破 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 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 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 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 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 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 说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影 响;3、创作与接受:;4、 继承与创新:小说史上的每一 次艺术突破,每一个艺术高 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 结果。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 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 反革新的产物。四组动因分别 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 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 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 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 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 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 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 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 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 关键。 1/ 30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291458859.html,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 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 3、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4、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 5、《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 6、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7、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8、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9、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 10、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11、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12、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13、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 14、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 1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 16、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 17、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18、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19、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20、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https://www.doczj.com/doc/291458859.html, 二、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 2、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4、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5、《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6、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 7、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8、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 9、"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 10、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 11、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 12、重本抑末写批判商贾──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一 1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的新收获——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鹤意象 15、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小说卷 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 17、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 1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19、中国古代文学婚爱理想模式的嬗变与终结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结课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 ——怡园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园林苏州怡园藕香榭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开始于商周时代的帝王苑囿,秦汉时已初具模仿自然的造园风格,魏晋南北朝时寄情山水的园林大盛,唐宋时又将诗、书、画等艺术引入园林的造景中。经过长期的造园实践,到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最辉煌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可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可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又可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以及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我生活在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说起苏州,苏州园林又是一大亮点。苏州园林以它秀丽,幽雅,做工精巧而闻名于世。下面我就谈谈苏州园林——怡园。 怡园为苏州著名园林之一。怡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原为顾文彬私家花园,是由花园、住宅、义庄、祠堂组合而成的完整的、典型的江南绅宦私人宅园。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怡园在苏州各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晚,它吸收了苏州诸园的优点,形成了集锦式园林的艺术特色。 怡园总平面东西狭长,面积约0.6公倾。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

小说作文之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

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合的探讨摘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 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 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 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 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 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 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 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 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 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 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 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 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 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 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 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 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 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着的评析乃 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以文喻史,以旨达志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中文(编辑与出版)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学生姓名:方磊 学号:2014055627 指导教师:罗立群 2016 年6月20日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以文喻史,以旨达志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通过描述或刻画故事情节和环境,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进而来反应社会现象和作者或写作者的心中所感。 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那时还只是一个简答的幼雏时期,历经朝代的变迁,更迭,和人类思想的进步,婴儿时期的小说体裁也在逐步完善并愈发成熟。而在我看来,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基本不同之处分别体现在,首先,它的语言较诗歌,散文来讲,更加平实,普通,浅显易懂,但是较话剧而言,又更加普通容易接受。另外,小说与诗歌相比较起来,描述的更加具体,而且一定会有核心事件,同时,它描述的东西也更加全面,完整,而与形散意不散的散文相比,小说又更加充实,完全。总之一句话,小说这样的文学体裁极其大众化,可接受化。不需要过多的文学功底或文化素养,适合社会各阶人群去阅读,同时,还会给人以发人深思的思考。 本学期,我们这门课重点学习了古代不同阶段,不同朝代,各个时期所具备代表性的小说。在从先秦时期的小说开始读起,到明清甚至是近代小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发展过程,实则也是历史的推移脚步,不同时期的文章,它的语言特点,描写手法,往往会折射出同时期的社会的风气,人们的心理感受,而其中作者所期待的所希望读者读到的情感,往往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这次,我打算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小说的发展过程,来研究小说的发展所折射的历史变迁

小说鉴赏论文

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所以充满了历 史意识。本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讲史演义”开始,将金庸小说分 为三类,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革除暴政、反侵略思想和宗教、民族融合思想。 关键词:金庸小说历史意识现代意识 前言 读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看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地步。他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金庸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创作的15部小说,就情节设计而言,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这同样非常难能可贵。 一、武侠演史 今之论说金庸者,多谈其继承侠义小说传统的一面,而很少有人谈到他同时也继承了中国讲史演义的深厚传统。这是一个研究视野上的阙失。作为民间话语的侠义小说,一向重视演“义”,即使以包公案为核心的《三侠五义》也如是。但因武侠“快意恩仇”的思维方式和“自我了断”的社会行为,已与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格格不入,难以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恩怨是非,必然会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这也决定了金庸小说里充满了历史意识。 曾有好事者罗列过金庸长篇小说题材的历史年代,其中最早的是《天龙八部》,取材于北宋,“射雕三部曲”为南宋,《倚天屠龙记》为元末,《碧血剑》为明末清初,《鹿鼎记》为康熙朝,《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为乾隆朝,《连城诀》为清末。所述虽多“查无实据”,但毕竟“事出有因”。亦可见他确有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的意图。从讲史演义的角度大体而言,金庸的小说作品可以分为这样三类: 第一类是依史敷衍,即按照历史走向和人物关系作为大框架,虚构主要人物故事穿插其间,如早期《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晚期《鹿鼎记》描述明清时代的作品。 第二类是以史点染,即以虚构人物故事为主,而以历史的大框架作为背景,如中期《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这一类描述宋辽金元时代的作品,其中郭靖等人守襄阳,是贯穿于《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的重大事件。 第三类则是着意虚化历史背景的,如我个人喜欢的《笑傲江湖》,以及《侠客行》等作品。即使这类作品,一样有作家的强烈的历史关怀在焉。 作为当代最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金庸小说虽然不以“历史小说”的面目出现,但是它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仍然会对读者或大或小地产生影响。因此金庸封笔以来专注于修订当初连载发表的作品,已经补苴罅漏,作了大量更改,尤其着重对史实和史观采取了更为慎重而非放纵的方式。 二、革除暴政与反抗侵略 “侠义小说”源于反抗暴政。这是金庸小说第一期创作的基本色调。将明清易代的历史演为传奇,本是清末民初武侠小说取材的一大特色,也是金庸小说历史叙事的逻辑开始。 明清易代的外侮内乱,曾是横亘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挥斥不去的历史情结。海宁查家更是身历国难,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载记和口头传说,特别在经历过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感最为强烈的一代人中,故金庸更容易切入这个主题。《书剑恩仇录》(1955)、《碧血剑》(1956)、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论文

由婴宁人物形象浅析《聊斋志异》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文言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项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具体谁说的暂时还考证不出来,但是对于这样的评价,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地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 这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每一个故事,都隐喻着深沉的含义。婴宁,其父是人,其母是狐,这种身份的交代,其实也就注定了婴宁的笑声必定不会陪伴我们从故事的开场到结尾。在山中生活的婴宁,嬉笑于“乱石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的世外桃源之地,无尘世浊俗所累,她的笑声如铃般宛转,她的性情,如泉水般清澈,因此才有故事中最经典的那段问答。王生拿出上元节游园时婴宁遗落地下的那枝早已枯了的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来,问: “花已枯萎,你留着它做什么?” “这是上元节那天妹妹所丢下的,所以存着。” “存着这个有什么意思?” “表示相爱,不能忘记。自从上元节一别,我看到这枝花便会想起妹妹你。” “这个很好办,你若喜欢,等你回去时,将园子里的花摘一大捆送给你带回去。” “妹妹你怎么就这么痴傻不懂呢?我爱的不是这花,是拈花的人。” “我们是亲戚,说什么爱不爱的呢。” “我说的爱不是亲戚之间的爱,是男女之间的夫妻之情。” “这有什么不同吗?” “夫妻之爱,晚上是要睡在一起的。” “我不惯与生人睡。” 相信每位读者读至此段,必定会开怀大笑。婴宁一句“我不惯与生人睡”,应是整部聊斋中最纯洁的话语吧。在为王生郁闷的同时,不禁会被婴宁的纯自然性痴憨至极的语言所倾倒。试将这段对话搬至现代,只怕是要被人骂的。而心处尘世之外的婴宁,爱花,爱笑,她将最纯最美的性情展现给我们,在她的笑声中,暂且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小说发展史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2011级姓名:赵孟远学号:222011321062070 时间:2012年5月 小说的发展史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样,都是一个漫长而又铭刻着人类发展烙印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史也是历史。鲁迅先生在其平生唯一的理论性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小说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在这里我沿用了一些他对小说发展的文学现象的定义,大体阐述一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小说一向受到封建正经统文人的鄙视。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代小说,是在封建正统文人“每訾其卑下”的歧视眼光下发展繁荣起来的。具体起于何时,源于何书?我们似不可拘泥于一时一书,因为小说在叙写技法上,虽不似戏剧那样要求各种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但较之诗歌、散文要求却更多更高,非一时所能形成,更非一书所能标志,只宜概而言之。但小说起源于神话和传说是毋庸臵疑的,我们把先奏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并不认为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产生符合小说文体基本条件的小说作品。就实际情形而论,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呈露出了中国小说童年时期便已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别的端倪。不过中国古代早期的小说与历史传记难以截然分开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

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这句话准确论述了神话的由来。人们歌颂,粉 饰自己创造的“神灵”,将其完美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庇佑。同时对自身所不能理解的现象给出适合自身生存状况的合理的解释。如女娲补天,共工颛顼的故事都是这个时期的神话,大体就是把人神化。“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有了人性的神,再为其加上故事就成了传说。如尧成为天子的传说等,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穆天子传》。这些神话传说至今流传很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神鬼 不分,人们逐渐对这些神鬼故事失去了兴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也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当时的统治者多信佛道教等。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 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从唐代始,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