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绪言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3.非洲人皮肤为什么那么黑?

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为切入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个主题比较容8易贴近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知求疑:(阅读课本1—3页)

导学问题:

1.学习地理知识有什么作用?

2.你知道或者见过哪些有名的地理景点?

3.我们这里的人们、傣族人、因纽特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4.怎样学好地理

活动:

1.介绍地域风情

2.展示一处你曾经看到的自然景观。

三、探究内化

1.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的"一方",是指一个地方或区域,"水土"是指该地方或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就有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换句话说,某些带有地方或地域色彩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能够折射出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活动:

举例说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书中六幅图片围绕"生活"主题,分别从服装、交通等日常生活诸方面选材,即从小处着眼,说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样一个大问题。课文中选择的生活实例,很可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思考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与地理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课文抓住学生这个知识上的"空白点",并由此提出问题,把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迈进地理课的大门。

2. 怎样学好地理课程

A通过那些途径收集地理信息

生活中处处蕴含地理信息

电视、图书、互联网

B从哪些方面思考地理问题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经纬仪。

2.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二课时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

多媒体画面1 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出问题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球体(球形)。

设问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2 图略(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

读图思考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

设问引导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

多媒体画面3 图略(课本P2图1.1“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

组织活动 1.学生描述、举例。教师评价。

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

列举事例:

模拟观船①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P4图1.3,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交流印证。

实验行船②实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观察照片③观察“月食照片”。让学生观察课本P4图1.4,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弧形)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

引导思考④思考“高站远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瞭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4000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4 图略(课本P2图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

评价过渡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指出: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多媒体画面5 图略(课本P2图1.1“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小结过渡教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6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

多媒体画面6

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

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提出问题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多媒体画面7 图略(课本P3图书1.2“地球的大小”)

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

多媒体画面8

地球仪略图

同学们请看课本P4中间自然段,观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

1.什么是地球仪?

2.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

3.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

4.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5.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知识:指向北极方向为北,指向南极方向为南。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

教师要对第5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

多媒体画面9 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

多媒体画面10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1.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进步,目前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

3.美国的孟席斯经过14年悉心考证,得出一个惊世结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环球航行的也不是麦哲伦,而是早在1421年至1423年间,中国明朝的郑和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将世界环球航行的历史又往前推进100多年。请收集这一新观点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 1 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因

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方法2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然后设问: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投影展示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见板书设计)。能保证每4~5名学生有一个地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观察,边讨论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画面11 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纬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6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课本P6图1.9“基多赤道纪念碑”)

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启发研讨

1.什么叫纬线?纬线是圆还是半圆?

2.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说明基多赤道纪念碑)纬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4.地球仪上能画多少条纬线?

5.什么叫纬度?

6.零度纬线是哪一条?

7.纬度从赤道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指导学生做填图练习)

8.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

9.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南北极点和纬度值)

10.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多媒体画面12 图略(课本P7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

读图分析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思考下列问题:

1.赤道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学生观察回答后,并指导学生描画此纬线,填写南北半球的名称)

2.指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3.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强调这是几条重要纬线,让学生记住)承转过渡通过研讨大家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

多媒体画面13 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经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6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课本P6图1.8“格林尼治0°经线”)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1.什么叫经线?

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3.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此题较难,以教师回答为主,并引导学生看图,说明本初子午线及其标志)

4.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

律?(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

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经线?

6.在地球仪上找出160°E和20°W以及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比较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

学生自学教师及时巡视,引导学生与纬线和纬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组织学生边自学,边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多媒体画面14 图略(课本P7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2.全部和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哪几个大洲?位于西半球的呢?(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讨论评价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强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转入下面的课堂练习。

多媒体画面15 想一想:

1.在地球上任意一点,沿纬线方向一直前进,最后能回到出发地吗?为什么?(能,纬线成圆)沿经线呢?(不能,经线是半圆)

2.在地球上能否找到一处其前后左右都朝南的地方?(能,北极)

3.根据图甲和图乙所示,说说经纬度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评价点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问答交流,教师评价后重点点拨第3题,在学生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课堂小结]

教师先用鼠标点击出板书设计表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边回忆、边总结、边点击逐项填出内容。

多媒体画面16 经线和纬线(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设计1

纬线和经线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按照课本P4活动中的步骤,用乒乓球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每隔30°标出纬度与经度,并标出北京与学校所在地的省会城市,比较两地相差多少纬度和经度。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茫茫的大海中,有一艘遇难的海轮,无法自救,眼看就要沉船了,欲向邻近国家发出“呼救”,请求快速救援。试问船上发报员如何报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才能使救援的船只或飞机准确无误地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呢?(学生抢答后)教师指出:经纬网就是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位置的重要方法。

方法2 同学们,我们去电影院根据票上的“排”和“座”就能准确地找到座位。那么,要在地球仪、地图上、地球上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该怎么找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地球仪指出:地球仪上虽然没有“排”和“座”,但有经线和纬线,它们就相当于电影票上的“排”和“座”,这样就能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了。

[讲授新课]

含义

教师板书经纬网

作用

学生自学让学生翻开课本P8,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4“经纬网”,了解经纬网的含义,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多媒体画面17 阅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两地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甲: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

乙: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1.甲地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A、B),应该如何表述?

2.乙地的位置在___________纬___________度、________经_________度。

3.A、B分别属于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B: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引导分析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甲地所在的两条经纬线,用手指住交点,教师指住图上的B点说明:B点的地理位置在44.4°S和150°W的交点上。强调要用两个数值来表述。如A的地理位置在28°N、125.3°E。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判断半球位置的问题。A点→28°N→北半球;B点→44.4°S→南半球。概括为南北半球看纬度——“北北”“南南”。A点→125.3°E→东半球;B点→150°W→西半球,概括为东西半球看经度——在20°W→160°E范围内为东半球,在160°→20°W范围内为西半球。

多媒体画面18 在地球仪上,按下表中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查找、填表,并引导学生观察城市这类地理事物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出来是点。

教师点拨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后,点击出表中括号内的正确答案,并强调

对于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山峰等的位置,必须要用所在的纬度和经度两个数值来共同确定。对于面状事物,如国家、平原等的范围,须用两条纬线和两条经线及其度数四个数值来确定。教师可用学校所在省或地区的范围作实例,给学生说明其表示的方法。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同桌2人为一组,看课本P8活动2。一个扮演杰克寄信,一个扮演小明收信。看看小明能否找到信中所说的地方,差错出在哪?如果小明想去找杰克,在哪几个地方才有可能找到杰克?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评价后强调: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时需要切记,经度必须说清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必须说清是北纬还是南纬,不能只写度数,否则,就不能确定某地的位置。

定位游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

1.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

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右图),使学生明确每一

排是哪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

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

察其他同学的位置。

2.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如图上定出

A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

说出自己的位置(20°N,10°E)。“站人定

位”,如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

置(10°S,10°W)。那么,让其上来描出B点。

3.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位置比赛、描位置比赛、说描结合,自说他(她)描接力赛等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还可以让说错或描错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画面19 做一做

根据下列经纬网略网,回答问题。

1.图中下列各点的经纬度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4.A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D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A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反馈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互问互答,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并给学生说明图2中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弧线是纬线,提示学生注意东西经的辨别。

评价点拨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边补充点拨,边鼠标点击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A(92°E,32°S)B(100°E,36°S)C(170°E,40°N)D (170°W,20°N)

2.AEB CFD

3.CFD AEB

4.正北正东正南正西

5.西北东南西北东南

[课堂小结]

同学们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用途广泛,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板书设计

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活动与探究

把经纬网定位当作消谴娱乐,同学们可以相互报经纬度找地点,或对感兴趣的城市找经纬度数。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仁爱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案 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 topic1 my hometow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y is 1a. 本课重点活动是1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a phrase: proper, by the way, bell, grandpa, chairwoman, grandson 2. learn a useful sentence: there goes the bell. 3. lear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1)rita, you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your hometown. (2)—where have you been, jane? —i have been to mount huang with my parents. (3)—by the way, where’s maria? —she has gone to cuba to be a volunteer… 4. talk about the children’s vacation experiences.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小黑板/学生的旅游纪念照/图片/幻灯片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复习(时间:7分钟) 通过教师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导入话题,呈现部分生词。’s begin our class! (教师解释the bell is ringing等于there goes ,板书bell,要求学生掌握。)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did you enjoy your summer holiday? ss: yes. t: hi, s1, where did you go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 s1: i went to … t: s2s home? s2: yes. (板书grandpa,要求学生掌握。) grandpa t: s3, where did you go? s3: i went to the west lake with my father.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教学目标: 1、会辨认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能想象基本几何体的截面形状; 4、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5、能从丰富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空间几何体和基本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 6、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7、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二、设疑自探 1、梳理本章知识 (一)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举例说明. (二)你喜欢哪些几何体?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使它尽可能地包含不同的几何体. (三)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棱柱的特征?(直棱柱) 如图是六棱柱模型,观察交流回答棱柱有以下特征: ①棱柱上有_________底面,它们形状大小_______; ②棱柱的侧面都是________; ③侧棱的长度都__________; ④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边数________; ⑤有__个顶点,有___条棱,有___条侧棱; ⑥截面形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疑合探 1、利用棱柱的特征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能根据下列给出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指出正方体中相对 的面吗?(标出A、B、C的对面),发现了什么规律? 3、画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4、找出两种几何体,使得分别用一个平面去截它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截面. 5、以正方体为例: A 、截下的几何体与剩余几何体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 B 、每个几何体的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分别有什么关系?(f +v –e =2) 6、举出一种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一样,你能举出几种?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 7、想一想:三视图相同,立体物体的形状是否唯一确定(下图呢?) 四、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五、运用拓展 1、如下图中为棱柱的是( ) B C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2018-2019学年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1 Welcome to China! Section A Ⅰ. Material analysis 本课是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主要活动是1a, 2a和3a。通过中国的康康(Kangkang)在机场迎接从国外来的Michael, Jane和Maria, 学习有关问候、介绍、辨认他人、欢迎及感谢等表达方式;同时还将学习有关国家和城市的名称,如:China, the USA, the UK, Hong Kong, Beijing等;另外,还将学习英文字母Aa~Gg。教师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等教学方式;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创造一个好的开端。Ⅱ.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能够正确朗读并运用下列词汇:good, morning, I, am, welcome, China, thank, hello, are, yes, no 等; 能够熟练读写字母 Aa~Gg,并认识到字母有印刷体和书写体、大写和小写之分; 能够用英语熟练表达问候和介绍:Hello! / Hi! Welcome to China! Thank you. / Thanks. I am …/ I’m…Are you…? 2. Skill aims 能听懂有关问候、介绍、辨认他人、欢迎及感谢等的表达方式; 能运用表示问候、介绍、辨认他人、欢迎及感谢等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交流; 能正确地朗读对话,并能注意语音语调; 能正确书写和使用大小写字母。 3. Emotional aims 能够与同学积极合作,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实践;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全套教案全册

Unit 1 The Changinging World Topic 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y is 1a. 本课重点活动是1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a phrase: proper, by the way, bell, grandpa, chairwoman, grandson 2. Learn a useful sentence: There goes the bell. 3. Lear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1)Rita, you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your hometown. (2)—Where have you been, Jane? —I have been to Mount Huang with my parents. (3)—By the way, where’s Maria? —She has gone to Cuba to be a volunteer… 4. Talk about the children’s vacation experiences.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录音机/小黑板/学生的旅游纪念照/图片/幻灯片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Step 1 Review 通过教师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导入话题,呈现部分生词。 T: Listen! The bell is ringing. Let’s begin our class! (教师解释The bell is ringing等于There goes ,板书bell,要求学生掌握。) bell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Did you enjoy your summer holiday? Ss: Yes. T: Hi, S1, where did you go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 S1: I went to … T: S2, did you go to your grandpa’s home? (板书grandpa,要求学生掌握。) 2 grandpa 3 S3: I went to West Lake with my father. T: Wow! West Lake is a beautiful place. What did you do there? S3: I enjoyed the beautiful scenery, took photos and bought many beautiful postcards. T: S4, what about you? S4: I had to stay at home to help my mother with the housework. T: Oh, I feel glad for what you did, and I think you’re a good girl. You’re helpful. S5, did you go to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案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 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 姓名:班级: 一、知识结构: 1.解释下列数字的含义: 5.1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下列哪个位置较合适:( ) A、120oE、1oN B、23、5oS、20oW C、40oE、 66.5oN D、90oS 、180o 2.分界线: ①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③中、低纬度的分界线:④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⑤热带、温带的分界线⑥温带、寒带的分界线: 例2: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 点是:() A、0o、0o B. 180o、0o C. 160oE、0o D. 0o、20oW 3.列表比较: 米,再向正南走1000米,再向正西走1000米,则() A、正好回到原点 B、在原地的正东方 C、在原地的正西方 D、无法确定 A、时差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一年有四季 A、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B、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 A. 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 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 ① 4.山地的不同部位: 例7.某人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两边是山谷,则他位于:()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 二、综合训练: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三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西半球的 是 .属于低纬度的是 , 属于中纬度的是 , 属于高纬度的是 . (3) 、A、B、C、D四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位于寒带的 是 ,当太阳直射点C时,A点有现象.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教案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了解科技改变世界.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基本技能. [科学思考] 为什么出现千奇百态的自然现象?面对自然界现象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解决问题] 初步养成科学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养成对实验现象建立假设提出新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情感与态度] 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及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对科学的向往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科学观,树立科学实验的严谨作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科学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是《科学(7~9)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的入门课. 通过从奇妙的大自然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等方面着手,把刚迈入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 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的相应答案. 启发学生在对常见现象的讨论、探究、实验、观察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初次接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内容分析] 本节课在教科书的第2~7页,主要包括如下的相应内容: (1)教科书提供了四个自然界中奇妙现象来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奥妙的探究欲望;教科书提供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从而得到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的相应答案的过程,由牛顿和瓦特的故事进一步告诉学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不断探究,多思考,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规律;以两个实验为载体说明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2)教科书介绍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学生对于自然界奥妙兴趣的激发,对

(完整)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集

Unit 1 Getting to Know You Topic 1 Nice to meet you!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2a and 3a. 本课重点活动是1a, 2a和3a。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1)Learn the letters Aa-Gg. (2)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China, thank, you, hello, I, am, I’m, are, yes, no, not, nice, meet, too 2. Talk about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1)—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2)—Hi/Hello! —Hi/Hello! (3)—I’m … Are you …? —Yes, I am./No, I’m not. I’m … (4)—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5)—Welcome to China! —Thanks./Thank you.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字母卡片/投影仪/小黑板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Introduction 第一步介绍(时间:6分钟) 本节课是开篇,教师应向全体学生说明以下两点:1.学习英语的重要性。2.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呈现(时间:14分钟) 1. (运用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简单地打招呼。) (1) (老师假设和一个学生不认识,向他/她打手势并和他/她打招呼。)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案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案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Topic 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 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cruel, proper, by the way, bell, chairwoman, yet, grandson 2. Lear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You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your hometown. Where have you been, Jane? I have been to Mount Huang with my parents. By the way, where’s Maria? She has gone to Cuba to be a volunteer… 3. Learn some functional sentences: I felt sorry for them. There goes the bell.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童工图片/小黑板/多媒体图片或幻灯片/学生的旅游纪念照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复习(时间:12分钟)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 形状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 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 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 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纬度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大,以 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B()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也是自然数) 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 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案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案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 姓名:班级: 一、知识结构: 1.解释下列数字的含义: 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下列哪个位置较合适:( ) A、120oE、1oN B、23、5oS、20oW C、40oE、 D、90oS 、180o 2.分界线: ①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③中、低纬度的分界线:④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⑤热带、温带的分界线⑥温带、寒带的分界线: 例2: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 点是:() A、0o、0o B. 180o、0o C. 160oE、0o D. 0o、20oW 3.列表比较: 米,再向正南走1000米,再向正西走1000米,则() A、正好回到原点 B、在原地的正东方 C、在原地的正西方 D、无法确定 A、时差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一年有四季 A、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B、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④比例尺的比较:

() A. 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 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 ① 4.山地的不同部位: 例7.某人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两边是山谷,则他位于:()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 二、综合训练: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三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西半球的 是 .属于低纬度的是 , 属于中纬度的是 , 属于高纬度的是 . (3) 、A、B、C、D四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位于寒带的 是 ,当太阳直射点C时,A点有现象.

最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全章)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 1.概念: 和 统称为有理数。 例①把下面有理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15,-83 ,0,-3.14,-30,-128,+20,522,0.28,+3 4 (1)非负数集合:{ ...}; (2)负数集合:{ ...}; (3)正整数集合:{ ...}; (4)正数集合:{ ...}; (5)非正数集合:{ ...}; (6)负分数集合:{ ...}; *课堂小结: 1. 正、负整数: 的整数是正整数,反之小于零的整数是 。 2. 非正、负数: 且等于0的数(零和正数)是非负数;反之小于且等于0的数(零和负数)是 。 3.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②请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20%,-0.13,-743,10,4 1,21,6.2,4.7,0,-8 1. 正数有:( )。 2. 非负数有:( )。 3. 正分数有:( )。

4. 整数有:( )。 二、数轴 1. 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 三要素: 、 、 。 例①: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3)与0 (2)-54与-|-4 3|; (3)-π与-|-3.14| 例②:(1)已知|a|=5,|b|=3,且a >0,b >0,求a+b 的值; (2)已知|a-2|+|b-3|+|c-4|=0,求a+b+c 的值。 例③: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图1 A.a+b<0 B.c+d>0 C.|a+c|=a+c D.|b+d|=b+d 例④:如下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B 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 ) A .-4 B .-2 C .0 D .4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 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纬线经线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 形状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 平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 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 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 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 纬度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 大,以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 ,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 东半球,160°E~180°~20°W为 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 ),B(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意义 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 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 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有理数全章教 案[1]】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 和负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 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实际需要产生正数与负数. 教学难点:正确了解负数,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试一试 章前图中表示温度、净胜球、加工允许误差时,用到了-3,3,2,-2,0,+0.5,-0.5等等. 请同学们那些数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数,有–3,-2,-0.5.实际意义是 零下3度,净输2球,小于尺寸0.5mm. (三)、探索 新数–3,-2,-0.5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1正数:以前学过的大于0的数(像1、2.5、3 、48等的数叫正数)3 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像-1、-2.5,-,-48的数叫 负数,3 1读作负1、负2.5、负、负48.) 3

有时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正号“+”,正号“+”可以省略,但负号“-”一 定不可以省略.一个数前面的“+” “-”叫它的符号(性质符号). 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中性数.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 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堂练习: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那 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 -1,2.5,+42,0,-3.14,120,-1.732,-. 3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利用正数和 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为0,高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用 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高出海平面8844米,我们可以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珠穆朗玛峰 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 课堂练习:课本p3练习 (四)、归纳小结 1、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五)课内外作业 课本p5:1,2,4,5 1.1正数和负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正负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 反意义量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 概括的思维能力.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归纳怎样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学 会交流教学重点:灵活掌握正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4Topic1SectionC教案

Section C Ⅰ. Material analysis 本课是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话题的第三课时。主活动是1a。1a 通过介绍发明是什么来继续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学生通过完成1a的任务型阅读,知道发明创造并非遥不可及。1b让学生学习归纳中心句。1c把发明创造的步骤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加清楚怎样去发明创造。2是个开放性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知道发明无论大小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倡导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并通过介绍自己的发明来巩固英语知识。学生学习了本课之后,对发明创造不再感到神秘莫测,从而萌发自己动手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3这个写作任务,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并运用所介绍的写作小窍门。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很好地完成,故留作家庭作业。 Ⅱ.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继续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2. Skill aims: 通过1b学习归纳中心句。 通过3学习写作介绍性的小短文。 3. Emotional aims: (optional) 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4. Cultural awareness:(optional) Ⅲ.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Key points: Words and phrases: invention, crayon, thought, silly, balloon, gun, robot, keyboard, come about, laugh at, come to

Sentences: That’s why now we have planes. This is the time to brainstorm for ideas and to evaluate them. Grammar: was/were + pp 2. Difficult points: Inventions come about in many ways. None of these things was planted in fields. Remember that no idea is too silly. Ⅳ. Learning strategies 能够通过1a的Pre-reading来预测文章的内容。 能够概括文段大意,提炼主题句。 学习3来拟定写作提纲。 Ⅴ. Teaching aids 气球、蜡笔等实物/枪、机器人等图片/录音机/小黑板/PPT等。Ⅵ. Teaching procedures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正数、负数和0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连云港中考)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为A A .3 B.-1 2 C.-2 D.0 2.(遵义中考)在0,-2,5,1 4,-0.3中,负数的个数是B A .1 B.2 C.3 D.4 3.下列各数:0,-1,-0.02,-3,53.2,8,-125,1 6,30%. 属于正数的有:53.2,8,1 6,30%; 属于负数的有:-1,-0.02,-3,-12 5;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0. 知识点2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同一问题中出现的相反意义的量. 如:如果收入18元记作+18元,那么支出12元记作-12元. 4.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A A .篮球比赛胜5场与负3场 B .上升与减小 C .增产10 t 粮食与减产-10 t 粮食 D .向东走3 km ,再向南走2 km 5.(崇左中考)一个物体做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运动4 m 记作+4 m ,那么向左运动4 m 记作A A .-4 m B.4 m C.8 m D.-8 m 6.(成都中考)《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气温为零上10 ℃记作+10 ℃ ,则-3 ℃表示气温为B A .零上3 ℃ B.零下3 ℃ C .零上7 ℃ D.零下7 ℃ 7.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 300元,支出500元; (2)增加300 kg ,减少100 kg ; (3)向东走50 m ,向西走60 m ; (4)顺时针旋转100°,逆时针旋转90°. 8.(黔南月考)如果用+4 m 表示高出海平面4 m ,那么低于海平面5 m 可记作-5 m. 知识点3 正、负数的应用 9.某班同学的标准身高为170 cm ,如果用正数表示身高高于标准身高的高度,那么: (1)5 cm 和-13 cm 各表示什么?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案

U n i t1M a k i n g N e w F r i e n d s Topic 1 Welcome to China!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2a and 3a. 本课重点活动是1a, 2a和3a。Ⅰ. 教学目标 1.(1)Learn the letters Aa-Gg. (2)Learn some new words: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China, thank, you, hello, I, am, are, yes, no, not, nice, meet, too 2. Learn about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1)—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2)—Welcome to China! —Thank you./Thanks. (3)—Hello/Hi! —Hello/Hi! (4)—I’m … Are you …? —Yes, I am./No, I’m not. I’m … (5)—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Ⅱ. 教具 录音机/字母卡片 Ⅲ. 五指教学方案

第一步介绍(时间:6分钟) 本节课是开篇,教师应向全体学生说明以下两点:1.学习英语的重要性。2.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呈现(时间:9分钟) 呈现简单的打招呼用语,并进行听说练习,学以致用。 1. (运用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简单地打招呼。) (1)(教师向一学生做手势以示打招呼。) T: Hello! :Hello!(启发学生回答。) S 1 (板书Hello!让学生猜测其意思并掌握。) (师生互动操练Hello!) T: Hello! Ss:Hello! (2)(用同样的方式教学Hi!板书并要求学生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帮忙,示范熟人之间应怎样打招呼。并让学生之间用真实姓名依次操练) T: Please look at us and see how we are greeting. Then you can use your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案使用说明(精修版)

仁爱版英语精品资料(精修版) 《教学案例设计》使用建议 一、编写思想 本书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最新理念---“以人为本,在做中学,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使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而编写。旨在给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详实的教学案例范本,使教师认识到把实践、体验、探究和使用英语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希望广大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的参考可以学会分析教材、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重点的处理方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如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等等)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案例,体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更好的实现英语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目标。 二、教案概述 本次九年级的教案的编写仍然采用以Section为编写单位的方式(个别特殊案例编者采用了跨Section整合的方式。),每个Topic包含四份教学案例。教师可根据当地的英语课时安排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教案的分拆和整合。本次编写不再采用以往Introduction—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Practice —Production比较固化的五步教学法,而是根据Section A、B、C、D各自不同的课型要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步骤(stage和step)。 三、体例结构 Ⅰ. Material analysis 教学内容分析,中文呈现。对本Section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概述本section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达成。 Ⅱ.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s: 2.Skill aims: 3.Emotional aims:(optional) 4.Culture awareness: (optional) 教学目标,中英文呈现。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对本Section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Topic II Where are you from? 孟家中学许艳艳学习目标 本话题要求: 1)学会询问对方来自哪里。掌握国名,地名,人名。 2)掌握由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表达及其回答。 3)掌握his,her,my, your,they 等人称代词 4)学会系动词be中am、is、are的基本用法, 一。语音 1)掌握单词的重音。如:Ja'pan 2)掌握特殊疑问句的语调。 二。重要词汇 excuse,me,what,your,name,where, they , from, her, his, the U.S.A., New York, England, Japan number1--10 三。曰常交际用语 1)---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2)---Where is/are he/she/they from? --- He's/she's /They are from…… 3)---What's his/her name? --H is/Her name is… 4)Good evening. 4. 语法知识 1)由Where , 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及回答。 3)巩固系动词be中am、is、are的不同变化及缩略形式。 文化意识 一些东西方国家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如;美国的白宫(the White House),自由女神(the Statue of Liberty),法国的艾菲尔铁塔(the Eiffel Tower),英国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中国的长城(the Great Wall),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同时,各个国家的国旗形状,颜色不同,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 学习策略 本话题的内容主要通过一些体育明星,经典建筑,自然风光,国旗来学习一些国名;通过认识地图学习一些城市的所在位置。 1)跨学科学习:要求同学们要积极阅读英语故事及课外读物,了解各国的经典建筑,自然风光,国旗形状,颜色。 2)注意掌握国名,人名的拼读,注意单词重音。国名,人名的首字母要求大写。 3)本话题主要为where, what引导特殊疑问句,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掌握其构成,语音语调。对where提问的句子进行归纳。 4)要求能听懂姓名,国籍基本情况的简单对话,并进行交际。 5)学以致用:通过语言交际,了解一下,你的同学来自什么市县。 知识拓展 1.Where are you from? 你是哪里人?或你来自哪儿? 1)同义句为:Where do you come from? 2)be from :来自,be指am, is, are 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