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一)在线教育的研究

1.在线教育的定义

国内学者认为,在线教育就是“E-Learning”或“online learning”[28]。有些国外学者认为,“E-Learning”是强调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学习,他们不认为“E-Learning”就是在线教育。对于“E- learning”,国内国外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认为“E-Learning”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在线学习。皮斯库里齐在《网上学习手册:有效设计、实施及技术解决方案》一书中提出:“网上学习是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万维网作为传递或者媒介的学习。”阿利提出,网上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与学习内容、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服务,从而获得知识,并使经验得到增长”。在线教育包括线上教学资源开发、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学生形成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服务、对学生形成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与认证、质量监控与保障等组成部分。在线教育不是传统教育的网络化。在线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仅是一种手段。以上的定义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理想化。本文中“在线教育”的内涵是: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学习知识的过程。

2.在线教育的特点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有其相应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受时空限制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任何课程。这种灵活便捷的学习模式诠释了学习的本质,可以大大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降低学习的机会成本,符合终生学习的理念。

2)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和理念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使学校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和地域范围向全球辐射的开放式教育,以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知识交流。更重要地是,它可以使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以减小数字鸿沟,从而减小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

3)学习形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在线教育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和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为辅的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在线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安排完成。教师主要通过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在线授课和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发生大的变革,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考验也更加明显。越是

优秀的教师,授课越受欢迎,其受众数量越多,其影响力越大。反之,水平越差的教师,受众越少,时间一长,自然会被淘汰。

4)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进行课程注册,教师以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课程为单元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在线教学资源进行互动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辅导,学生除了参加在线学习课程外,还可以在线参加学习小组;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参加小组活动。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学习效果更好。

5)由师生、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组成的教学系统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文字教材,还包括视听教材、CAI 课件、网络课件等;学习服务系统包括支持学生自学的教学环境:互联网与多媒体等媒体的支持以及教师的辅导和监督。

3.在线教育的历史、发展及趋势

历史

1)第一阶段:函授教育函授教育起源于19 世纪60 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20 世纪80 年代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始设函授学校。在中国,商务印书馆曾于1914 年创设函授学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函授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它是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学员在教师书面指导下自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按照函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习。学习形式灵活机动,既适应铁路、公路、地质、水利等许多流动性大的部门的职工学习,又适应工作条件特殊和有家务牵累的职工学习。专业设置针对性强、实用,学员不脱产学习,收效快。花钱少,不需要新建校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各种教学设施。但是,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函授教育形式上逐步落伍,再加上其内部管理的弱化,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函授教育逐步势微。

2)第二阶段: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它是属于函授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教学传输的媒介是磁带、光盘、视频、广播和电视等。主要是服务于在职人员的受教育需求。这种教育模式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为教育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电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所谓的“正规大学”)一起承担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国家同样承认学历。电大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较快地培养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3)第三阶段:在线教育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了远程教育学习的主要媒介,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教育成为了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并被称为在线教育(E-Learning)。E-Learning 发源

于美国,据统计,有60%的美国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1998 年以后,E-Learning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从北美、欧洲迅速扩展到亚洲地区。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预测:到2010 年,雇员人数超过500的公司中的90%都将采用E-Learning 进行培训,E-Learning 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E-Learning(在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因为技术只是传送内容的手段。重要的是学习方式产生的重大变革,这才是E-Learning(在线教育的)的主要意义所在。在线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超越时空地开展教学活动;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在线教育是最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或者缺乏享受优质教育机会的人群而言,通过E-Learning 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以减少数字鸿沟,从而减少影响贫富差距的的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E-Learning 表示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实施E-Learning 解决方案。

2.2.2 在线教育发展现状在线教育这几年在美国迅速崛起,其中有的是个人根据兴趣所创立,有的是高校教师投资创办,有的是在线教育机构创立。他们所创办的在线教育公司各有特色,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在线教育需求。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尚俊杰认为在线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第三代形态,已成为近年来国际教育变革的主力。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迅速崛起,可视作是这场变革中的标志性事件。2006年9月,一个人,一台电脑,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建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2010年,可汗学院获得了比尔·盖茨慈善基金及谷歌公司的赞助,将现有的教学视频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汉语等10余种语言,从而一跃成为全球在线教育的佼佼者,惠及全球近千万学生。到目前为止,可汗学院已开出3500多门课,并开始跟美国十几个学校进行合作,今年可汗学院的课程在全美20多所公立学校被采用。同样的轨迹,也在其他在线教育的尝试者身上重现:2010年5月,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Udemy 创建,并在2个月内拥有2000门课程1万名注册用户;2012年2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网络学习社区Udacity 创建,一个月内9万名学生注册,覆盖190多个国家;2012年4月Coursera、edX 创建,现在已有数百万学生。回顾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相对于过往通过书信邮件、电话、收音机、电视等媒介开展的远程教育,互联网的出现将远程教育变成了在线教育。这种从远程到在线的转变不仅跨越了时空限制,而且冲击着整个现代教育方法和体系。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正在经历着与传统教育发展相反的过程,即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从集中逐渐走向分散。在线教育正在引起教育领域里面的一场革命。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先前学习评价机制在中国尚未建立起来。所谓的先前学习评

价,是指对成人非正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加以测评、认可并授予相关证明的一种评价方式。美国对先前学习评价通常用PLA(PriorLearning Assessment)一词来表述。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成立了成人和经验学习委员会(Council for Adult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简称“CAEL”),这个机构并非隶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而是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其职能就是负责制定先前学习评价政策,制定大学水平学习标准,并指导各个机构开展先前学习评价。而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评价机构和体系。这对于成人通过在线学习的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形成了障碍,从而影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学分互认制度没有建立,在线学习的学分难以得到普通高校的承认,这就影响在线教育的学习成果与普通高等学校线下课程成果的互认,进而降低在线学习课程的吸引力。试想,如果未来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修华中科技大学的课程,拿到北大的学分,学分积累够了,甚至能够拿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证,这会对北大这样的名校造成怎样的冲击?”由于目前体制原因,要想打破学分互认的坚冰,的确任重而道远。最后,在线教育的兴起,会引起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好的教师自然会受到更大关注,其他教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2.3 在线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展望在线教育的未来。未来,在线教育发展与将云计算的结合,第三方教育产品市场的崛起,游戏化学习的兴起,以及个性化,智能化和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将大大改变传统教育的格局。1) 云计算及协作学习环境随着在线教育资源的丰富,以及学校IT 硬件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施云计算战略。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也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配套协作的环境。“2012 Horizon 报告”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剖析和预测。该报告预测,云计算协作环境将在一年左右成为主流应用。最重要的是,它能带来大量的,高质量的,跨学校的,跨地区的数据以供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培育个性化的学习环境。2) 跨平台整合技术及迅速崛起的第三方教育产品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供应商从产品制造商转变成应用平台供应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开放自己的API 以促成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在用户分享上,还扩展到跨平台领域的方面。这种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和开放,促进了资源内容的快速创新和分享,服务大众。这对于那些有广泛合作基础的大公司以及一些快速发展的新公司来说,不管是在新的分销模式上,还是在新的商业模式的创建上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有了这样的合作基础,供应商和用户会意识到,市场上的产品都将不会有最好的。因为人们会通过服务模式,用自己的想法来扩展系统功能以获取新的商机。教育技术供应商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开放式API 和公共开发平台。供应商的

协作和跨平台整合成为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供应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数字媒体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生活。其次,数据集成在教育方面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而供应商之间如果进行合作,那就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3) 游戏化学习近些年来,游戏研发设计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带有社会化元素的游戏(大概类似于国内常说的“严肃游戏”,国际常用语为“Serious Games”)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化学习中来。ClassDojo 是一家行为管理软件供应商。他们通过标准化流程,并运用游戏机制,让学生们参与互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上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今年早些时候,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将游戏化学习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此他们还启动了一个名为游戏化学习评估(Ga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Lab 简写为GLASS,以下简称GLASS)实验室。该组织称,GLASS“以理解知识为目标,通过数字化游戏模拟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并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度反馈。”4) 智能教学技术及个性化学习体验智能教学技术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它正在引领一个新的潮流。智能教学技术很受欢迎,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从技术上讲,它是一种教学手段,使用电脑互动教学设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完善。5) 迅速扩张的全面移动化趋势移动技术领域的创新,促进教育和课堂学习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巨大需求,到越来越热的移动应用程序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应用程序已经在教育技术中成为学生学习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因为它们丰富多样,价格低廉,获取简单。因为价格因素,地区发展因素等,要跟进移动教育工具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不过,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接受学生自带设备上课的做法。展望未来,我认为我们将看到便携式移动设备(BYOD)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多的学生用更小的代价从学校获得所有需要的设备。移动学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商业模式的研究

最近几年,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在商务人士口中提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学术论文中被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原磊认为,其实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论文中是在1957 年,但真正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还是1999 年之后的事情[1]。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一批新兴企业成功上市,对其商业模式的探究成为热门话题。1)商业模式的定义正是因为商业模式受到大家普遍关注,学界对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结构体系,理。但从总体而言,商业模式的[2]论范畴等都未能达成一致观点,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究阶段定义,是从经济向运营,战略和整合逐步递进的。如图 1.1 所示。图 1.1 商业模式定义的发展轨迹

经济类的定义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经济模式,其本质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它描述企业如何在价值链上定位,通过优于竞争对手的途径和方法,在某些领域投入资本,控制成本,创造收入,从而最终获取利润的商业逻辑。运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企业通过建立组织结构和运营流程,集合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供应商,客户),整合相关资源(人,财,物)等,创造价值的过程。战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企业不同战略方向的整体考量,涉及市场主张、组织行为、增长机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描述企业在哪个市场,为哪类顾客服务,如何获取利润的过程和逻辑。整合类定义把商业模式说成是对企业系统运行本质的描述,是对企业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的整合和提升。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最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模仿,不可替代。商业模式说明企业如何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创造顾客价值、建立组织结构与流程,与供应链成员形成网络关系来开拓市场、传递价值、获得利润的。2)商业模式的内涵明白了商业模式的定义,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定义不同,造成学者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认识也不同。Linder 等提出了具体的定义,其认为商业模式是由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商业流程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关系、组织形式和和价值主张构成的[3]。Amit 等则提出了更简化的观点,其认为商业模式的重要要素为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治理[4]。Osterwalder 等则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即价值主张,目标顾客、分销渠道、顾客关系、价值结构、核心能力、伙伴网络、成本结构以及收入模式[5]。学者们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认识从简单罗列到细节描述到网络建模阶段,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的分析与评估,从单向度到多维度的透视,不断深化和推进。另外,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有着独特的理解,认为商业模式由以下四个因素构成[6]。(1)客户价值主张。在合适的时机通过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关问题的方法。(2)盈利模式。公司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又为自己创造价值的计划。包括收益模式,成本结构,利润模式以及利用资源的方式。(3)关键资源。向目标客户群体传递价值主张所需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员、技术、产品、厂房设备、品牌、信息、渠道、合作伙伴等(4)关键流程。确保客户价值传递方式具备可重复性和扩展性的系列运营流程管理流程。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比较清晰和全面,将作为后续商业模式阐述的基础。

1.2.1 在线教育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在线教育,从各个角度发表了诸多观点。齐振国从网络教育适合的人群,可培养学生的数量,教育成本,教育质量等,网络教育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澄清了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误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在线教育的特征[7]。韩勇从web2.0 时代交互性,参与性的时代特征的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的新的模式[8]。从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环境到,实现社会化合作学习,突出人性化导向,积极参与分享互动,阐述的在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陈巍从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在线教育的视角,对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改革的动力,结合在线教育的优势,对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在线教育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在线教育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结合的方式提供了思路[9]。王立慧和徐文清提出搭建成人学历教育“立交桥”,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路设计,三类教育有共同的教育对象和目标,面对共同的市场需求,面临共同的问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三者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推进专门立法、制度体制改革、经费保障,同时自下而上转变教育观念、整合管理部门、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逐步搭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立交桥,高效地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10]。张玲对我国网络大学与传统大学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其中提到的在线教育存在虚拟交往造成师生间,同学间人际关系弱化,缺乏监督等问题值得重视[11]。彭立宏,周丽涛从在线教育的质量管理角度,阐述了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管理方面对在线教育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提升在线教育的水平[12]。林君芬和余胜泉从我国目前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出发,指出了我国目前在线课程建设存在课程,课件,教材混淆,课程体系大而全,重视教学内容重现,轻学习环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缺少评价与反馈等问题[13]。方柏林和刘常庆,从网络教育组织管理的角度(包括发展合作团队、创建良好流程、培养技术熟练的教师、强化在线课程的设计、发展和评介等)阐述了相应的观点[14]。国外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对在线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Sandra Meredith 从软件的使用、指导者的作用、分组教学经验等因素对在线教育效果的影响做了相应的分析,同时指出了在线教育的优缺点[15]。Zeying Wo 从在线教育中的学习者的投入,过程和产出的维度来分析采用怎样的教育模式才能使得在线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最高[16]。Pramila Ra 介绍了印度在线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印度文化与在线教育的关系,发现权力距离、风险偏好、团队精神、未来预期等因素对在线教育有较大的影响[17]。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在线教育的特点,在线教育的组织方式,课程建设,在线教育的投入产出,文化因素对在线教育的影响,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在线教育的优缺点等方面对在线教育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使我们对在线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研究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1.2.2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研究现状由于在线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相对国外还是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论述较少。姚群峰以在线教育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分别以中华电信HiNet网、中华学习网、教盟网为例,分析了作为网络教育服务运营商的几种典型商业模式,提出在线教育应该以企业加上教育机构(个人)的模式协同发展的观点[18]。王琳设计了基于SNS 的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结合SNS 时代的特征,使得在线教育更具备互动性与参与性,具备更多的盈利空间[19]。李华从市场调查的角度,对英语在线教育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进入英语在线教育市场的可操作性[20]。蔡莉,杨春雨,陈雪松,庞慧对医学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在线教育在医学教育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思路[21]。蒋晖以儿童在线教育平台为研究对象,预测了儿童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儿童在线教育网站在此快速增长的产业中立足市场,持续吸引消费者,并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参考[22]。国外学者在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研究上做了比较多的尝试。Hoppe &Breitner 系统阐述了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了目前的商业模式,并建议了优化后的商业模式,给我们提供了相应的思路[23]。Roberto Bergami 则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分析了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分析了其优劣势,肯定了其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优化建议[24]。Seble Frehywot 则介绍医学在线教育对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的作用,说明医学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在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中的巨大市场前景[25]。Jane bell 则指出在线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巨大帮助,预测了其颇为可观的市场前景[26]。Kunal Sharma 则从财务角度分析了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最优化模式[27]。综上所述,关于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国内学者主要分析现有商业模式,归纳其主要特点,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优化,同时在各个领域,如英语教育,儿童教育,医药教育等。对其市场进行了预估,对其商业模式初步展望。国外学者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并且从财务的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评估方法的介绍,并结合国际贸易在线教育和医学在线教育市场,对国外在线教育商业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给我们提供了相对系统的分析框架和鲜活的案例,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 年 6 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19世纪现实主义参考文献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参考文献 *《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张德明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白日梦、男权思想、女性意识——三个家庭教师形象背后的作家世界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回归母爱——精神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 宋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 *以系统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蒋承勇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于连和高加林于洪笙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 个人选择和历史境遇中的生存——于连、拉斯蒂涅、高加林形象比较岳斌硕士论文中国知网2007年 *(法)安德烈?莫洛亚巴尔扎克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法)巴尔扎克著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圣伯夫与巴尔扎克》,《驳圣伯夫》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5月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2-463页 *(法)巴尔扎克著巴尔扎克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3月 *高老头和李尔王父爱比较研究易宋江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

期 *巴尔扎克全集(30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蒋芳巴尔扎克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李健吾《福楼拜评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刘白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童真狄更斯与中国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严幸智狄更斯与他的时代博士论文南京大学2002 *罗经国狄更斯的创作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法)莫洛亚著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任子峰俄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刘文飞阅读普希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张铁夫等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 *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及汉译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 2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的命运 3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4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5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6 美国C标准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影响 7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9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 10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11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1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性格分析 13 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和女性语言的发展——以《纯真年代》为例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⑧ 0 ⑤⑨⑨ 0⑦④⑨ 15 文化视阈下英汉数字“九”的对比研究 1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 17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18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19 中文标语翻译的语用学视角 20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2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22 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 23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 24 25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26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 27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28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29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30 浅析《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中俄狄浦斯王和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31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32 Foreignization as a Translation Approach--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Wei-ch’eng 33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34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35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 3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7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38 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用语

视频公开课著作权文献综述

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著作权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了视频公开课著作权与传统著作权法律的区别,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视频公开课建设中著作权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视频公开课;建设;著作权;研究; 一、前言 视频公开课是21世纪诞生的网络教育资源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1]。与其他基于网络的知识传播产品相比,视频公开课的优势在于使课堂授课这种古老而又不可取代的教育方式乘上了时代之舟,通过互联网把师生互动的单一的课堂空间变成全社会共享的知识空间[2]。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带宽、存储设备等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视频公开课推广与普及的环境条件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开放课程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4 月宣布将其2000 多门课程全部搬上互联网供全世界免费使用,这一举措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响应。目前,全球已有200 多所大学加入到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列中来,他们建立的“开放课程联盟”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了超过13000 门课程的资料。[3]为了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育部也于2011年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视频公开课无疑对于加速知识的传播、扩大受惠人群、打破受教育的国界、改变受教育的方式、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和提升人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视频公开课的出现给传统版权制度以极大的冲击,如何完善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来推进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对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一词的表述,开放教育资源是指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4]根据我国教高司函[2011](105 号)《关于启动2011 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5]其内容和形式应当具备独创性,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特色与研究成果。 [6]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 [7]而且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只要求作品的表现形式具备独创性即可,因此视频公开课符合著作权法的作品要求。但视频公开课不管是作为源头的建设还是作为终端的共享,都使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 1、使用他人作品建设视频公开课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大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而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制作视频公开课要不要取得原作者许可并支付使用费?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需要经过许可并支付使用费,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明显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符。因为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视频公开课也属于课堂教学,应该适用该条规定。可是如果真适用这个规定,那么原作品作者的利益无法维护。视频公开课的创作者是自愿申请视频公开课建设并自愿将自己受保护的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非商业性使用,在将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情况下,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未经许可无偿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也被免费提供给了广大公众,这势必损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对原作品的作者非常不公平。对信息时代版权立法起典范作用的《美国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也没有详细规定视频公开课建设如何使用他人作品的条款。《伯尔尼公约》对合理使用做了一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论文题目: 前言 菜名既不同菜肴能反应其特色并且为大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名称。菜名翻译从奥运会举办以来才备受关注。菜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本文旨在目的论的基础上探讨并系统地归纳出川菜菜名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希望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菜名的翻译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的特色,并让人们具体认识目的论在文体翻译中的作用,进而为菜名翻译或类似的应用型文本翻译提供启示。 正文 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关于菜名翻译的文章屡见不鲜,其研究总的来说是从文化内涵和翻译理论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展开。 从文化内涵角度的讨论主要是围绕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接受度。阐述中式菜名音译的文章有:冯炜成的《浅析语义和交际翻译在川菜菜名翻译中的作用》依据川菜的特点,讲川菜菜名可分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非文化菜名,由于其直截了当地传递菜肴本身的信息,因此适用语义翻译;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由于菜名中含有很多西方人的禁忌,因此可运用交际翻译法,适当地选词和意译,使西方人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有文化内涵的菜名 ,因本身表达较为含蓄,故适宜先用交际翻译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用语义翻译,解释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秦艳容的《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从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中餐菜单英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餐菜单英译的方法。从中式菜名特点角度进行分析菜名英译的文章及观点的有刘琪的《论中式菜名英译》,分别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的三项基本原则、翻译的技巧将中式菜名进行分类分析。 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菜名研究的主要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主导。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科研文献综述正文范例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面 《文献综述》写作规范(试行) 一、写作文献综述的总体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法学院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除传统研究论文写作形式外,可以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代替传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论文)的答辩稿和终稿应当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致谢词等几部分,各部分的排版格式与法学院规定的普通论文排版格式一样,正文字数8000字以上。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结构内容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研究动态、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和总结。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即立题依据和综述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不宜过长,文句要简练、重点突出。 主体部分。文献综述的主体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是对全文主题的简明扼要的总结,包括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评述,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的论文标题一般采用“主题词+文献研究综述”或“主题词+理论研究综述”等形式命题。

高老头文献综述

研究综述 ————关于高老头的父爱 前言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高老头》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在多种译本中,傅雷译本被公认是最好的。?五四?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研究通过分析高老头深刻而畸形的父爱,引发我们对父爱深刻的思考。从而以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为戒,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而且高老头的父爱对我们仍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 主体 怎样看待高老头的父爱,这一点曾引起过评论界的争论。1924年,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过《法国文学研究专号》,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后,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一些翻译文章,专题评论《高老头》的文章更少,50—60年代发表的文字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80年代开始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1964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发的曹让庭的《试论高里奥的父爱》一文认为:?高里奥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但同时,他却还留着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残余影响,心中笼罩着家庭关系的温情脉脉的纱幕还没完全被单纯的金钱关系彻底撕毁,还保有着一丝庸人的温情。?这篇文章引发了60年代中期关于高老头父爱实质的讨论,

《光明日报》接连发表了多篇商榷的文章,反对温情说,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类观点坚持认为这种父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是以金钱和自私自利为基础的。 80年代以来,对高老头的父爱有了更多的解读。有的文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心理作了分析。晁兆行在《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一文中指出,高老头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而发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其阶级地位,他的父爱?用不利于维持这种观念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这造成了?父道轴心?被?金钱轴心?所替代,?他对女儿的爱是真挚的……他的死从客观上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有的文章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源于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人性的异化与沦丧的表现。《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的作者认为高老头只是粗俗的暴发户,上流社会咄咄逼人的精神挑战刺激了他的虚荣心、引起了他的自卑感。?小家碧玉的妻子既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又抚慰他的自卑感?,当妻子过世后,这种感情的混杂就转移到了对女儿的爱上。面对来自上层社会的鄙视,他征服上流社会的手段是两个美貌的女儿和金钱。?即爱女儿是为了将来获得名誉……?杨国华在《父性基督的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引用了1834年10月巴尔扎克给韩斯迦夫人的信作为高老头的爱是非功利性的的论据,认为阶级性就是人性的自我异化,虽然阶级社会人性扭曲变形,但并不意味人性的全部泯灭,也不排斥人类?共同相通的东西?的存在。储月桃认为: 高老头爱女儿是真挚的, 不是自私自利。其实质仍然不是超阶级的东西, 而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问题释疑 陈浩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100875,北京 1引文文献必须著录引文页码 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为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引用的信息,GB/T 7714—2005规定,专著的“引文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然而,由于标准没有明确说明文后参考文献的分类,给出的20个示例中又仅有2个标注了引文页码,给人造成了引文页码可标可不标的印象,以及作者、编辑的文献意识、读者意识不强,因此,在著录实践中经常可见专著作为引文型文献引用时其引文页码缺失的情况。如引用了专著中的一段文字,不标出引文所在页码,给读者查找带来麻烦。 要解决好引文页码著录缺失的问题,除

标准修订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外,需要编辑和著者共同努力加强文献意识和读者意识,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重视对引文文献的引文页码的准确标注。 2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按标准给出的著录示例,序号在正文中有以下几种标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例如:裴伟[570,83]提出……。 2) 引用用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例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例如: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4) 在有些情况下,序号也可以作为行文语句的组成部分。例如:……式(5)的具体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文献综述规范与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 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 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 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 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 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 2000 字左右的设计方 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 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 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 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我国版权引进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版权引进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相应的研究也不断强化,表现在研究主体的队伍扩大,研究专著、研究论文数量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版权引进的基本概念、版权引进的门类发展、版权引进代理机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贸易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跨学科、多元化研究力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强化、对版权引进后如何推广如何本土化的出版没有系统的分析。 正文: 一、历史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 (一)、研究现状 1.研究主体 研究人员的来源和成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的现状。以下统计来源于中国期刊网,时间是2010年7月。检索项——题名/关键词/全文,检索词——版权引进,共得文章72篇。统计作者身份除去目录、短讯报道及作者不详,以第一作者身份为准。由右表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出版社和大学是目前从事版权贸易研究的主要力量;如果以从事实际操作和研究来区分,大学和研究所合并,出版社、版权机构、版协和图书公司合并,显然后者的队伍更强大;如果按比例计算,出版社则一直位居研究队伍前列。第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科背景呈现多元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队伍中,既有从事实际出版工作的,又有来自出版管理部门的,也有学习法律、学习国际贸易专业,以及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 2.研究成果 (1)专著 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为准,可窥一斑。输入检索词——版权引进,可以发现,并没有专门针对版权引进的专著,但是,版权贸易的专著有以下几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

从上表可以看出,关于版权贸易的专著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这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版权贸易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版权引进的专专著却没有,可以得出我国对于版权引进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 (2)论文 从1998年起,明确探讨版权贸易的文章开始渐增,据统计,1998年开始有第一篇题名有版权引进的论文出现。从1998年到2010年,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检索项——篇名/关键词/全文;检索词——版权版权引进),共有72篇。 3.研究内容 关于版权引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关于基础理论,现在单独关于版权引进理论的专著还没有一部,版权引进的理论一般是在版权贸易专著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版权贸易方面的议论也仍然是零星地出现于文章中,并且往往同出版外贸、对外合作出版联系一起,总体上讲认识还较为含糊。而关于版权贸易的议论中,版权引进又多数会被当做次重点,在版权贸易的研究中,关于版权贸易的逆差问题和版权输出的问题往往是研究的重点。 从版权引进相关期刊中可以看出,对版权引进的研究主要还是经验总结型的。如李京的《发现之旅_版权引进的共赢模式》就是从《发现之旅》这本书的引进过程总结版权引进的成功经验。而陈昇所写的《成功版权引进“三部曲”》则是对版权引进过程的一个全程梳理,从获得版权的方法,对合作伙伴的态度,版权协商阶段的注意事项,到版权引进后制作图书所要注意的内容改编,排版,到成书后的推广工作,都做了一个清晰的流程梳理。但这样的梳理,仍旧也是一种经验总结,一种操作指南。另一种经验总结型就是对于现状的分析,罗桂芸的《浅析近三年图书版权引进现状》就是通过对2004年-2006年的图书版权引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图书版权引进的现状分析,包括版权引进的数量,引进地,引进种类分析,分析有理有据,数据全面。但是本文对提出建议方面仍稍显薄弱,只提出了三点建议:1、形成品牌。2、做好版权引进图书的市场调研、长期规划和每年的选题计划。出版社在自己定位的领域选书时, 要引进国外具有经典性、前瞻性的精品图书。因此, 出版社需要潜心研究国际图书市场, 避免重复引进和浪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

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结果、动态和进展。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需要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 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历史、派别、观点、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等)。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观点派别、代表人物、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末,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文献综述撰写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应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来完成有关主题的文献评述。必须是有论点、有见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如何从众多的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是提高撰写内容质量的根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三、文献综述撰写的步骤

数字出版研究[文献综述]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新业态。但是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的问题接踵出现,数字出版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问题被提上台面。本文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所涉及的制度和法律规制进行深入探析,旨在为以后的数字出版产业制度和法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披露,数字出版产业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产值,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本书的作者们对2007-2008年的出版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其中在数字出版方面,作者们对它的年度发展概况、值得关注的几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数字出版产业前景广阔这一点非常突出,但可以看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从《当前我国数字出版面临的困境》中我得知,数字出版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现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问题。《数字出版产业版权困境解析》一文也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海量作品的海量授权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积聚成巨大的产业法律风险,更是悬在数字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面对数字网络技术的挑战,只有通过立法途径才能解决版权困境。作者建议拓宽准法定许可的适用范围,建立数字公告出版模式,以破解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困境。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