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_罗越媚

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_罗越媚

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

罗越媚

(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以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为例,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作比较,反思学校德育。提出学校德育要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既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等,从而彰显“育人为本,德

育为先”的时代主题。

关键词:儒家;仁爱思想;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08)04-0097-05

收稿日期:2008-06-25

作者简介:罗越媚(1972-),女,广东兴宁人,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讲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

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儒家传统的“成人”教育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本文从儒家的仁爱思想角度来考察学校德育,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价值。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儒家传统的精髓是仁爱思想。“仁者,人也”,突显出儒家育人的特点。“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家们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原则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表达。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的仁爱是孝与悌,它同时也是“仁之本”。《论语·学而篇》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就是指子女要孝敬父母、长辈;悌就是弟对兄要恭顺。反过来,父母对子女必须慈爱,兄对弟要友善和爱护。孔子认为这是“仁”的出发点,因为一个连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其他人的。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始于家庭的,是建立在“孝悌”这个根基上的。在

儒家的思想家看来,孝悌是人的德性之基。因此,讲孝悌最容易开发人的德性。可以说,孝悌贯穿了整个儒家的伦理思想。儒家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提倡仁从“孝悌”起,重手足之情,重亲情。其次,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儒家仁爱思想主张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亲善态度来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宽容他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其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次,在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一方面强调克己,一方面重视礼仪的作用。“克己复礼为仁”,他强调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由礼归仁”,形成社会的伦常秩序。可以说,“仁”是目的,礼是达成“仁”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最后,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在政治统治上就是要实施仁政和德政。《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国家实施政治统治时,要德治与礼治相结合。

可见,儒家仁爱思想是要使“人成为人”的德育教育,它把人培养成为一个重亲情、重人伦的人,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一个以礼相待的人。正如钱穆先生说:“儒家教义,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亦可说儒教乃是一种人道教,或说是一种人文教,只要是一人,都该受此教。不论男女老幼,不能自外。不论任何知识任何职业,都该奉此教义为中心,向此教义为

第28卷 第4期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8月Vol .28 N o .4Journal of Guangdo ng Education Institute Aug .2008

归宿。在此教义中,如孝、悌、忠、恕,如仁、义、礼、智,都是为人条件,应为人所服膺而遵守。”由此可窥见中国德育传统,德育的目标是教人如何做人,它的对象为全社会的人员;它的主要内容是孝、悌、忠、恕之道,仁、义、礼、智的道德要求。故此,钱穆又说:“中国教育则在教人学为人...中国家庭学校国家社会,教人主要皆在此。受教者当终身奉行,此之谓人生教育,亦可称德性教育。”又说:“中国之知识教育必以德性教育为基本,亦以德性教育为归宿。孔门四科,德行为首。”在钱穆看来,中国教育就是德性教育,培养人的德性在教育中贯穿始终;德性教育既是基础,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由此可见,中国德育传统是以德育为首,教人如何做人,德育贯穿在家庭、社会以及职业中,也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而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的伦理要求。[1]17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德育的目标取向及内容架构的简明表达。这种结构类似于“同心圆”,一是以“修身”为“圆心”,再向家、国、天下等更大的“圆”延伸和扩展;二是“修身”又以仁爱为核心,教育人们要学会做人,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这种仁爱思想既体现在家庭中,又进一步扩展至他人、国家乃至全社会、全人类。这一“同心圆”的结构不仅突显出儒家仁爱思想的人性为本的特征,而且也突出了育人的阶段性、层次性。

那么,在学校德育日益彰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下面从儒家传统仁爱思想的角度,以思想品德课改革为例,来具体谈谈学校德育改革的得与失。

回顾近十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从课程标准制订、教材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都明确提出要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构建思想品德课,充分体现出德育的人性化倾向,这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最大进步。例如,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改变过去只重知识目标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此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逻辑结构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过去“先国家后家庭,先集体后个人”,变成了“从成长中的我”出发,分别构建“我与自己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种从小到大,从里到外的课程设置无疑更吻合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这些改革,不仅使它一改往常说教、呆板的面孔,变得人性化、生活化,充满时代气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主题在学校德育中日益突显出来。

思想品德课改革的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是对人性的关注不够。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德育目标上,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强调学生要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与儒家仁爱思想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不足之处是,“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的表述更多地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政治意识形态较重,对人性的培养关注不够。德育的人性化很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了解人性的复杂多面,不能只强调国家而忽视个人。儒家仁爱思想强调个人如何成为真正有人性的人,因此,“好公民”的培养应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其次,在分类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虽然有“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内容,但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却未能扩大到对人类的普遍关注上。在目标中,不提人类友爱,只提出要“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试想一下,没有人类友爱,世界的和平如何达到呢?在当今世界,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要能彼此和平相处,就要培养人类的同类感,提倡人类友爱的这一普世价值。张世英先生曾说过,“仁者爱人,就是体现人所具有的同类感。”他说,“我觉得,我们今天道德意识比较差的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缺乏这种同类感。”[2]384其实,这种同类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人性。

鲁洁教授也曾经撰文批评学校德育缺乏对人性的培养,她说:“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所灌输的道德规范、概念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和所能达及的也只是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人的心灵。”[3]226“仁者,人也”,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重视人性的培养的。如果学校德育忽视人性的养成教育,不重视人类的同类感的培养,那么集体主义教育等也就缺乏了坚实的个体品德基础。可以说,人为什么能学会换位思考?就是因为人类具有的一种同类感。儒家常说“老吾

98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 

老及之人之老,幼吾幼及之人之幼”。这种人类的同类感是人能与人为善的心理基础,也是我们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基础。

“仁者,人也”,人性是多面的,复杂的。一个人一生始终要面对各种关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可见,儒家思想是肯定人的这种生存状态的。学校德育也要能坦然面对这种人的生存现实,培养充满人性的一代新人。

最后,在内容标准上,《课程标准》中的逻辑顺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课程框架设计从“成长中的我”开始,依次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但从课程内容上看,“成长中的我”侧重从心理层面讲述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调节情绪,而不是从家庭角度;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是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显得对人的家庭生活的基本层面关注不够。我们知道,人的成长首先是在家庭中进行的,这也是人性的基本层面,学校德育应该突出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香港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在这指引中,香港提出了公民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它对个人应具有的价值观和公民素质分别做出了要求(如下图所示)

图1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示意图

在此图中,公民教育理念取向将价值观分为两个部分,纵坐标表示了个体价值观的推延;横坐标代表了群体价值观的延伸。人的价值始于对人存在的肯定,称为生命神圣。社会价值从肯定人的存在及

生命神圣开始,发展到肯定所有人的存在和生命神圣。因为生命神圣,所以人人都有尊严;既然人人都有尊严,就要彼此尊重。要维护彼此尊重的社会,我们必须有平等、公义、和平。由于维护大家共同存在

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守望相助,最后从谋求个人的福祉发展到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福祉。从图中也可以看出,香港的公民教育是从个人开始,再到家庭、邻里社会、国家民族社会,最后是国际社会,培养学生的情感是从手足情开始,再到邻里心-民族感-人类友爱,同样是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框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面向现代生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指引。

香港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仁爱思想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香港的公民教育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同心圆的结构,以个人为起点和圆心,逐渐向外扩展。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孔子的仁学“首先是为己之学,是必须通过学者本身自反自修的克己工夫来验证、来发展、来完成”。[4]104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说“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因此,“仁者,人也”,强调的就是如何做人。

其次,它重视培养人类同类感———人类友爱。从培养手足之情开始,培养邻里心、民族感,和人类友爱。“人类原始的同类感是道德意识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孝敬之情,尊重之心,必须先让学生体认这种同类感。培养人类的同类感可以借用儒家“推己及人”、“能近取譬”的方法。杜维明先生明确指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仁学中道德理性的存在考虑。它的实际内容是根据“能近取譬”的模式,从修身扩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子所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指学习做人的根本途径应以“亲亲”为起点。儒家认为,如果连尊敬父母和“友于兄弟”的意愿都不存在,就直接宣传兼爱天下的道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因此孟子指出“仁之实,事亲是也”。但如果为人只停留在“孝弟”的阶段而不能发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爱人精神,向达到“老

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乃至“博施济众”的境界迈进,那么恕道的推行也就滞泥不前,结果也许连

“孝弟”等基础德行也不能维持了。

再次,它吻合中国儒家传统的“先成人后成才”的逻辑顺序和品德生成原理。因此,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先成人后成才”这一逻辑,否则,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将会难以实现,甚至有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99

第4期 罗越媚: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

反思我国的德育改革,德育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道德的、法律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等等。这种无所不包的状况很容易使它迷失方向。例如,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课改革中的思想政治课:时而是时事政治教育,如毛主席语录;时而又是公民教育,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公民》;时而又是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或法规法纪教育;时而又是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学校德育不仅内容庞杂,而且变动频繁。这样的状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如何使学校德育在改革中既能有所坚守,又能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要三思而行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坚持“守一望多”的原则是无疑是一明智之举。

“守一望多”的观点是檀传宝在他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政治信仰与道德人格之间密切联系,由`道德教育=德育'的概念界定去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所以不仅要`守一',而且要`望多'。`望多'的意思有两条,一是政治信仰确立的本身是重要的,所以要`望多',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即狭义的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望多',从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本身。”[5]122学校德育改革在坚持“守一望多”的原则,第一是要守住我国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儒、道、佛,甚至是外国文化中各种积极因素,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服务。第二是要守住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教育,也就是“成人”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无论德育如何改革,教会学生做人是首先要坚守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无论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如何改革,如何与时俱进,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同时,作者认为学校德育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首先,要尊重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树立“生命神圣”的观念,从而使学生体认做人的尊严,重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合理合法地维护人权,维护做人的尊严。其次,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中要体现对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的认可,也就是对人类的基本道德生活及其普遍规范的认可。

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许多道德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比如生态伦理问题、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靠一个国家而只能靠全人类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得以解决。全球伦理正是人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如生命神圣、人性尊严、自由、真理、理性、情感、审美意识、创造力、个人独特性、真诚、勇气等个人价值;平等、自由、公义、友爱、共同福祉、关心人类整体福祉、容忍、守望相助等社会价值。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一书中说:“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普世伦理同样没有任何全球意识形态的诉求,也不是一种凌驾于各特殊道德文化传统之上、并具有强制支配各特殊道德文化传统之理论野心的宰制性道德理论,而毋宁说,它只是一种基于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性价值观念之基础、并以人类最基本的道德生活为主题的道德共识和相融互通的伦理理念。”[6]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全球伦理就是对人类的基本道德生活及其普遍规范的一种认可,是人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基本共识。缺乏这种认可和共识,人类则难以和平共处,世界也将难以和平发展。因此,学校德育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生命、如何保护环境,以及如何使学生对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普遍和基本的价值规范达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德育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强调人类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面向世界,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的下一代。

最后,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逻辑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以个人为起点来构建“同心圆”的德育。人类的道德生活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综合系统。从德育目标来看,我们要坚守最低要求(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做人的基本原理和规范的教育,如诚实、守信、知礼、守法等。在

100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 

此基础上再提出最高要求,就是体现国家民族的意志乃至追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从德育内容来看,应遵循个人与自己、与家庭、与国家及社会的关系,并依据这一关系网络自下而上、自低到高来构建现代德育内容。参考文献:

[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 ].上海: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1:172.

[2]张世英.新哲学演讲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348.

[3]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 ].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0:226.

[4]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04.[5]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 ].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9:122.

[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32-33.

(责任编辑 黎尚健)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an ′s Benevolence

for Moral Education

LUO Yue -mei

(Dept .o 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Guangdong Educatio n Institute ,

Guangzhou ,Guang dong ,510303,P .R .China )

A bstract :The objective and content o f Chinese traditio nal m oral educatio n beg ins with the individual training and g radually expands to the know ledge of family ,co untry and society ,w hich is know n as `firstly

to cultivate one 's mo ral character ,seco ndly to regulate o ne ′s family ,thirdly to go vern o ne 's nation and then to tranquilize the w orld ′.Nev ertheless ,the natio nal concept and collective spirit is emphasized in the mo ral education in the mainland at present ,w hile the perso nal m oral training is put in subordinate status .In co ntract with this model of mo ral education in the m ainland ,the m 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 ndary schoo ls in Ho ng Ko ng star ts by training the individual mo ral character and gradually m oves on to the mo ral standard on the family ,country and hum an .The com parativ e study o n the similaritie s and differences o f the objective and content of the mo ral education in the mainland and H ong Ko ng is ve ry impo rtant in the respect of im proving the objective and co ntent of our m oral educatio n and acco rding tha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w ith our country ′s actual situation .

Key words :Co nfucian ;benev olence ;m oral educa tion

101

第4期 罗越媚: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