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课外补习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课外补习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课外补习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课外补习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整合_林闽钢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整合X 林闽钢 内容提要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正处于从覆盖到整合关键期。本文从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政出多头、城乡分裂、制度分割和轻视服务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的目标为:构建制度完整、相互协调、功能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多层次的/基础+分类0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定型化,同时,还从整合路径和在整合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体系整合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成员在陷入生存危机或无法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状况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和服务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进,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社会救助进入了政府全面主导的新阶段,确立了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发展方向,在社会救助理念、体制、结构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理念上,从传统恩赐救济理念向现代公民权救助理念转变;在体制上,由随机救助模式向机制性救助制度转变,在结构上,正由保障基本生活向综合性救助体系转变,在对象上,正从绝对贫困人群的救助向相对贫困的人群扩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根据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同方面和需求的不同层次,从单项制度建设开始,逐步实现覆盖,再以点带面,来构建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正处于从覆盖到整合关键期。 因此,从社会救助体系问题入手,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整合职能、整合制度,构建制度完整、相互协调、功能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需突破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 社会救助制度的四层结构初步形成。目前,在我国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体系。 第一层是针对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当前我国针对农村/三无0人员的五保供养。第二层是各项专项救助,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以及就业救助。第三层是临时、应急救助,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见义勇为人员救助。第四层是补充社会救助(如图1)。 X本文研究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城市拆迁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城市拆迁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改造和建设也大规模的展开,因此,城市房屋拆迁矛盾也成为不容回避的一大问题,本文对此问题对城市拆迁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城市拆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城市拆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拆迁拆迁法规 城市化改造是经营城市和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步骤,但主要问题是城市拆迁问题,城市拆迁问题是城市发展与管理中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更是加快均衡发展、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问题。 一、城市拆迁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房屋拆迁中忽略土地使用权的补偿 《条例》和《指导意见》对于房屋拆迁评估价格笼统地定义为“房地产市场价格”,虽然规定应根据区位等因素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但对被拆迁人原土地使用权的补偿未作单独规定。实践中拆迁房屋价格主要是根据房屋本身的重置价和成新折扣来计算的,土地使用权则被忽略。房屋拆迁法律关系中补偿安置是一种民事行为,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均是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特别是商业性拆迁拆迁人一般是具有开发经营性质的商业机构,他们拆迁是为了赚取利润,被拆迁人作为一方主体,其私人财产和现实利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2、政府职责不清 城市房屋拆迁可分为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因为在商业性拆迁中,拆迁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二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他们签订的安置补偿协议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应该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双方发生纠纷,理应提交法院由法院做出裁决,行政权力无权直接介入。作为国家公权力代表的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在目前,无论是实践中还是法律制度上,对拆迁中政府的定位不准确。实践中,政府在拆迁工作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表现为政府既是拆迁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还有一些名为公益实为商业性的拆迁是有关地方政府行政官员权力寻租的产物,其中隐藏着严重的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由此,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廉政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3、补偿项目和补偿标准不公开 《条例》规定拆迁补偿金额包括房屋评估价格、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以及因搬迁造成的停产停业的损失,并规定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订立补偿安置协议,但对于补偿项目及补偿标准,拆迁管理部门或拆迁人是否有公告的义务,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号08050133班级08金融1班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 2008 级金融学院 题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生姓名庄梦琦学号08050133 专业金融学班级1班 2010年 6 月8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08050133 08金融一班庄梦琦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多次采用利率政策调节居民储蓄与消费,但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四个指标,基于1980年至2009年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四个变量对于城乡居民储蓄的影响,并提出了四个政策建议: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完善资本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慎重使用利率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税收财政体制。 关键词居民储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元回归

一、引言 居民储蓄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通过储蓄而累积的巨大资本对于卓有成效的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其他两架马车尤其是消费扮演的角色却无足轻重,而过高的储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我国曾多次采用利率政策以期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但这对于数千年传统思维根深蒂固的消费和储蓄观的冲击显然是十分有限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0.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60772亿元,增幅达1237倍之多,而2008年至2009年增长率也达到了20%,这种大额度、高增长的居民储蓄情况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更是成了各国政府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我国也投放了4万亿人民币用于救助市场。随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而来的问题是各个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我国截至2011年4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近一年的最高值5.3%。控制通货膨胀与拉动经济运行称为市场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有效手段在保持合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充分释放居民储蓄的巨大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居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71111186.html,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居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研究 作者:郑春红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中国城市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其建设涉及居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并呈现出经常化、大规模、复杂敏感的发展态势,如何在迁建中推进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互利多赢的目标,成为政府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拆迁补偿;实例研究 一、轨道交通建设居民住房拆迁补偿相关政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因而,解决相关工程居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应该与其他城市建设有所区别。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考虑公共产品因素,兼顾城市发展、古城文化保护,又要考虑实现科学补偿、和谐拆迁、惠民安置的目标,因此,政策带有公共投入、政府补贴的性质,有三个鲜明特色。 1.实行定销商品房拆迁补偿方式 即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拆迁的居民实行现房补偿安置,相当于先给补偿、住进新房、再拆旧房。这样涉及拆迁的居民,可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按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在拆迁前购买多层、小高层、高层不同种类的定销商品房。这种方式,让使用于定销商品房建设的土地资源得以显化,储备中心收购的土地成本和政府应得的收益在土地出让后能及时收回,降低建造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缩短征收工期,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建设,又实现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既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又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2.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拆迁补偿方式 即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拆迁的居民,按照保障基本居住需求进行补偿安置。也就是说,当居民房屋拆迁现价达不到市政府规定的最低住房面积定销商品房总价时,差额部分由政府买单。该种方式,间接地对被征收户实行额外的补偿,特别是对原住房面积小、经济困难的居民,提供最低居住面积的住房补偿安置保障,改善了民生福祉,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3.转公为私型的拆迁补偿方式

居民储蓄率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很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高储蓄率国家,由于高储蓄抑制消费,在我国提升内需的现实要求和新经济战略形势下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利。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经济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储蓄率;生命周期-持久假说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居民的高储蓄行为,几乎所有的研究均显示,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储蓄、低消费的特点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不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甚至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因此强调储蓄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过高的储蓄势必会挤占消费需求,对新的经济战略造成负影响,据此,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了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的上升和收入差距是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由此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也是中国居民倾向于储蓄的重要原因。此外,住房状况和利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储蓄率的持续升高。 本文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分析,第三部分是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四部分是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理论基础 莫迪利亚尼和布隆伯格(Modigliani and Brumberg ,1954)与弗里德曼(Freidman)分别在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理论基础之上,以跨期最优化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LCH)和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 尽管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思想均认为:理性的当事人在一生中将平滑自己的消费水平,从而实现生命周期中的各期消费产生相等的边际效用。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在整个生命周期跨度内依据其一生拥有的资源总量(持久收入)来安排他们的消费和储蓄,通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跨期消费的平滑来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消费平滑意味着消费者将在工作期储蓄、青少年期和退休期负储蓄,从而消费水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但储蓄和财富呈驼峰型(hump-shaped)或倒V型。消费更多受总财富规模的影响,而不是受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的短期改变并不会显著影响当期消费。

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DUFE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学号: 专业: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摘要 社会救助是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形式,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低于法定最低收入标准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形式。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一起构成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制度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社会救助从不成熟、不完善发展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从社会救助基本涵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制度

ABSTRACT Social assistance is the oldest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It through legislation by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 at less than the statutory minimum wage standard members of society to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basic survival needs, maintain the basic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of the right to life.In the modern society,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welfare, entitled groups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and in th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lowest life to ensure, constitutes the social security at the end of a "safety net".Then the spontaneous behavior evolved into a certain mandatory, organized philanthropy.Social assistance, as a kind of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a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Never mature social relief to the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mperfect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ssistance basic mea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in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ocial relief work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comm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our country social relief work next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reform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和行为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一、居民储蓄概述 (1) 二、我国居民储蓄历史及现状 (1) 三、影响居民高储蓄的因素分析 (2)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2)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 (2) (三)利率 (3) (四)消费信贷制度及消费观念 (5) (五)居民的传统储蓄观念和心态 (6) (六)社会保障制度 (6) 四、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6) (一)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 (二)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8) 五、关于改善居民高储蓄问题的政策建议 (8) (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8) (二)改善投融资市场环境 (9) (三)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 (9)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更是迅猛增长,并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占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半数的居民储蓄存款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是资金的后备力量和保证。据此可以看出国民生活水平、国家稳定状态、城乡发展差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高储蓄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例如我国国内储蓄水平远高于投资水平,给投资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本文对导致居民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GDP总额、消费信贷水平、利率和文化性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并针对如何保持合理规模、适度居民储蓄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字:高储蓄;经济发展;利率;投资

最新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金融82班 1638221 杨玉洁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现状,并对产生高储蓄率的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介绍了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和部门储蓄上升的原因分析。同时得出了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的一些影响,并且对政策的执行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储蓄率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原因政策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支出法GDP统计中国的储蓄率之高及其持续时期之长固然令人困惑,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为棘手。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面,高储蓄率显然构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另外两个表现在需求面上的突出问题:居高不下的高投资和规模不断扩大的高顺差。对于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在总量层面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对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可以使我们对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等多方面都能有更深切地了解。所以,研究高储蓄率的问题至关重要。 二.高储蓄率现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上世纪70 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之首。1989 至1993 年统计,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尽管近几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 但中国居民的储蓄热情丝毫未减。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中国自1978 年—2004 年的居民储蓄额以及国民

收入数据,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从储蓄的绝对量来看, 1978 年我国储蓄额仅为210.6亿元, 但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 我国居民储蓄额逐年增加,且幅度越来越大。其中2003 年中国居民的储蓄额超过了10 万亿元, 2004 年更是达到近12 万亿元。2.从相对量来看, 各年累计储蓄额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年 上升, 而且累计储蓄总额与国民收入有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自1978 年以来, 居民累计储蓄额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储蓄率最高时可达到60%以 上。3.2005 年中国储蓄占GDP 比率达到48.1%, 2006 年居民储蓄资金继续增加达到16 万亿元, 2007 年预计达到20万亿元。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 理性 人的跨期消费应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 实际利率下降, 理性人应该增加当前消费, 减少储蓄。因此本文分析了除传统理论认为的收入外, 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其他因素, 并构造多变量消费效用曲线, 研究其某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引起的效用曲线变化与单变量消费效用曲线不同, 对中国居民跨期消费行为作出解释。 三.高储蓄率原因分析 余额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二)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储蓄是收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2年12月 160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李欢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和基础,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有助于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以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提出改革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2—0160—02 农村社会救助是国家和集体针对农村中的“三无”人员和因灾害和生病等各种因素造成的生活困难的贫困现象,给予的资金、物质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救助,以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80%集中在农村,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农村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建设在当前更有其客观必要性。 首先,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频繁的自然灾害问题需要社会救助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区域性和季节性强,因灾造成的损失,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城市,但在农村救灾资金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缓解农村贫困问题需要社会救助。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人口素质低,进行开发式扶贫的难度大,而且常常不可避免地产生返贫现象,这些都离不开救济扶持和保障基金的投入。 其次,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有助于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社会救助具有覆盖对象的广泛性和保障功能的基础性,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制度。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特性以及特殊的国情,在农村迫切需要社会保障而很难很快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只能按照社会保障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当前的实际状况,先易后难,先急后缓,从完善社会救助开始,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建设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社会稳定关乎着整个政治局势的稳定,只有农民摆脱了贫困,才实现了整个国家摆脱了贫困。完善的社会救助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促进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使得在发展进程中利益受损或者受益较小的那部分人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增加其社会认同感。 二、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除新疆以外,各省市都先后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定期定量救助制度。有的地方建立了以农村特困村民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为主,以临时救济、灾害救助、农村特困村民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的救助体系;有的地方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以医疗、住房、教育、应急等专项救助和就业救助为辅,以资金救助、政策扶持、社会帮扶为主要措施的救助体系。 但是,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低 在目前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中,除了“五保供养”有行政法规外,其他各项社会救助项目在社会救助的实施过程中基本是依靠一些临时性的政府文件来推动,都没有纳入正规的法律保障程序中。正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导致社会救助过程中经常出现政策不能持续的现象。另外,对于我国目前的家庭收入情况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调查,难以对被救助者的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进行评估,这不仅给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影响实施的效果。 (2)救助水平低,覆盖范围窄 根据民政部2011年统计年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5214万人,相比上年增加了9.54%; 五保集中供养人数177.4万人;五保分散供养人数378.9万人; 传统救济人次数59.5万人; 农村临时救济人次数 613.7万人。农村社会救助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相对以前年度都在提高,但是从总体来看,这样的覆盖水平相对于我国8亿农民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3)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不完善 由于对救助资金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管理不力,监督无效”的现象。如:在救济款的分配中,有些地方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有些地方挪用救济款,违背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贪污的现象。 (4)资金来源渠道窄,筹集不足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际运行的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农村社会救助在地方政府事权中的弱势地位导致社会救助资金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和社会资金来源有限。另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穷落后地区,地方财政资金本来就比较匮乏,救助任务却异常繁重,更难以保证救助资金的到位。 (5)不同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灾害救助项目比较重视,财政投入比较大,而其他项目,尤其是教育救助制度方面发展缓慢,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仍存在大量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失学的现象。 (6)城乡之间社会救助资源不平衡 社会救助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存在两方面的不平衡:第一,资金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1978年国家对城乡投入的救助之比为1.75:1;2001年这一比例扩大到4.6:1 ,24年的时间差距扩大了2.63倍,明显高于合理救助标准(2.97:1)。第二,人均受助金额差距偏大。城镇居民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和相对份额,大大高于农村居民。 三、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制,使救助法制化和规范化 为了使农村社会救助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应当用法律来规定和明确农村社会救助的内容、标准、对象以及操作程序,使其能够科学、高效地发挥救助作用,完善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的标准 借鉴国外家庭收入调查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备的收入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辽宁科技学院文法系副教授赵明 一、城市房屋拆迁的现行法律规定及法律性质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要求和政府批准的用地文件,在取得拆迁许可证的情况下,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一系列法律行为。需注意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拆迁,是指国有土地上的拆迁,同时拆迁的进行必须以取得拆迁许可证为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一直沿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最大的诟病是对于征收方式上没有区分政府征收行为与开发商的商业拆迁行为,以至于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物权法》的出台无疑使《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所确定的城镇房屋拆迁模式得到新的审视与修正。最终使得政府的行政征收行为与开发商的商业拆迁行为得以区分并适用不同的规则与标准。前者恪守公共利益原则,后者则贯彻契约自由的精神。 对于“城市房屋拆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第一,拆迁是平等主体之间就财产权益的发生、变更、消灭而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拆迁而引发的纠纷由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第二,拆迁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行政行为,拆迁人是行使行政职权或经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拆迁权在本质上属于公权力,应适用行政法调整与拆迁有关的法律关系;第三,将与房屋拆迁有关的一系列行为实行“两分法”,即在拆迁安置完成前,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个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拆迁行为,实质上是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职权行为,建设单位或个人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在拆迁行为中成为授权性行政主体;拆迁任务完成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就成为完全的民事主体,负责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 二、房屋拆迁的法律关系 判断某一法律关系的性质关键是看主体之间的地位:若在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都以自己独立的意志参与法律关系并不受对方的强制,则该法律关系是民事性质;若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一方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并能单方面设定、变更或消灭对方的权利义务,则该法律关系是行政性质。就目前《条例》的规定而言,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关系兼具行政和民事两种性质。首先,在拆迁许可、拆迁裁决、强制拆迁等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意志对相对人有支配性和强制性,此类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性质。其次,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就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发生的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性质,因为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依据意思自治原则来进行协商。

计量经济论文-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1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国储蓄率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高储蓄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2 经济现状综述 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可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则偏低。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达到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

当前城市发展中的拆迁问题探讨

当 前 城拆 市迁 发问 展题 中探调研员:黄小华 的讨学号:40914142 上课时间:周二上午三四节

当前城市发展中的拆迁问题探讨 摘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越来越美丽,然而每个人又都不愿意失去自己挡风避雨的小窝。在城市化进程必然面对的拆迁问题中,一些矛盾就暴露出来。面对一幕幕惨剧,我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免有一些思考。国家利益与拆迁户的生存是势不两立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了探索我国当前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减少未来越来越多的由于拆迁导致的纠纷问题和惨剧。我组设计了相关问卷,就部分问题进行了调查。 根据问卷的问题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以下一些拆迁问题及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民众方面 1 、安土重迁。这是我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他们习惯了周围的人,周围的物。对外界的新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和不习惯。怎样改变我国民众的这种传统老思想是拆迁部门及文化部分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2、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得到高补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不是没有它的道理,当我们的土地、房屋遇到拆迁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可以得到最大的补偿。这样的想法也就造成了很多民众跟风,拖延拆迁,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进程和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个方面,也许适当增加拆迁补偿不失为推进拆迁进程的一个好方法。 3、官员的蛮横和强迁不得民心。我们从过去的拆迁流血事件中不难得出,由于部分官员的蛮横和滥用职权,激起了大多数民众的愤怒和不平。于是故意阻碍拆迁,阻碍官员的日常工作。和谐社会,需要我国官员学会怎样和民众搞好协商,不能一味的任用个人权利,打着国家的旗号,耀武扬威。 二、法律制度方面 由于我国现有的拆迁补偿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一些利益未能得 到有效兼顾或平衡,较多时候不能切实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就使得被拆迁人与拆迁人的冲突不断出现,甚至愈演愈激烈,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27日/第003版 社会 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莫纪宏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向那些因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自己无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各种形式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救助的项目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 一、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救助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合作化,农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体经济组织来给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户”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障,但是总体生活水平并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数政策措施目前还在实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1985年,为了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确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为贫困线。当时,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25亿人。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人。1991年,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将贫困线提高到300元,按这样的口径统计,当时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6000万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贫攻关计划时,又再次将贫困线提高到400元。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8065万人。在整个计划实施期间,扶贫攻关成效卓著,199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6000万人,到1998年又减少到5000万人,到1999年底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多万人。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伟大的脱贫运动”。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下,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救灾是为帮助灾民脱离灾难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克服灾后生活和生产困难而提供的社会援助。五保是指由农村社区(集体)负责保证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援助,即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保教)”,简称“五保”。 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城镇中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严重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儿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精简退职老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中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城镇中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问题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中的失业和下岗人

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国商02级2班第10研究小组 明晓丽40202025 刘兴华40202080 杜海波40202072 陈文犀40202083 吴旭晖40202033 指导老师:庞皓鲁万波 时间2004年9月---12月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济理论: 三、关于研究方法: 四、模型的数据: 五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检验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2、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逐步回归法)(二)异方差性检验 (三)自相关性检验与修正 1、自相关的检验 2、自相关性的修正(迭代法) 3、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析 4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六、模型的经济解释 七、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储蓄余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 [摘要]本文旨在对影响我国储蓄余额的多个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中选出影响较大的一个或者是几个因素,建立储蓄模型,以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于储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我们选择了可能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几个因素,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以及经济意义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随后,我们收集了从1985到2003年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估计和检验,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最后,对这个结论从宏观的经济意义上进行了自己的一些解释,并针对如今在储蓄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相应研究,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居民储蓄是现代社会总储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剩余部分,是城乡居民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之和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根据“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假定投资等于储蓄,消费和储蓄决策是完全一样的,给定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一旦选定了消费,那么储蓄也就决定了,所以我们可利用各种消费收入理论来间接分析对储蓄的影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须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两年一次的加工资。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森贝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

集体土地征收中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问题探讨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相关问题探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城市规划区内抑或规划区外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因涉及多方主体,交织各种法律关系,背后又掺杂着复杂利益冲突,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补偿安置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凸现,损害农民权益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土地征收征用问题已严重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热点。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和群众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用法律与市场手段解决相 关问题。因此,关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各种政策法规日益完善,土地补偿问题逐步得以较为合理的解决。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所发生的房屋、树木等地上附着物的拆迁补偿问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日益成为征地拆迁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物权法》颁布后,被征迁群众维权意识大大增强,低标准补偿给征迁工作带来很多弊病和遗留问题,影响被拆迁农户的切身权益,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地上附着物补偿相关细则规定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重大课题。本文拟结合国家与部分地

方政府相关规定,就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相关问题做出些许探讨,为切实保护被拆迁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完善土地征收征用过程做出初步探讨。 一、征地过程中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的法律依据及其不足 (一)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概述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二、第三款对耕地征用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进行了规定并有具体的计算标准,但无论是《土地管理法》,还是刚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对集体土地的征地拆迁中的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都没有明 确做出明确规定,仅仅做出了“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的模糊规定。现实中,一般是由政府参照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细则》进行补偿,抑或当地政府根据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制定有关的补偿标准。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一部规范房屋拆迁行为的法律,仅有国务院颁布的专门针对城市居民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各地政府一般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有关的补偿标准及规定,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6年制定了《自治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规定》(新政函[1996]191号),在其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自治区计委、国土资源厅关于奎屯—塞里木湖高等级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新政函[2001]1354号)、《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