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目录

绪论 (1)

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作曲简介 (2)

1.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 (2)

1.2《牧民新歌》的创作背景 (3)

1.3《牧民新歌》的曲式分析 (3)

1.4小结 (6)

2吐音的分类及基本练习方法 (7)

2.1吐音的分类 (7)

2.1.1吐音 (7)

2.1.2双吐 (7)

2.1.3 三吐 (7)

2.2吐音的基本练习方法 (7)

2.2.1练习吐音时应注意的事项 (7)

2.2.2 吐音的练习要点及练习方法 (8)

2.2.3双吐练习 (8)

2.2.4三吐练习 (9)

2.3小结 (9)

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0)

3.1吐音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0)

3.2《牧民新歌》与《扬鞭催马运粮忙》中吐音的异同之处 (10)

3.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2)

4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绪论

竹笛是我国一件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吹奏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分(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两种。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牧民新歌》这首作品以浓郁清新的蒙古民间音乐风格为主,优美抒情的旋律再上活泼欢快的节奏、描绘出了浓郁的草原气息,迷人的草原景色和牧民富有诗意的放牧画卷,同时也表现出了新时代内蒙古牧民的精神风貌。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形式丰富多彩,这与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过着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牧民的生活离不开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蒙古族音乐舞蹈中反映牧马生活的作品,使我们联想到骏马奔腾纵跃和蒙古族人民骠悍勇敢的性格,笛子在表现这种热烈奔放的情绪时,大多数使用吐声,连绪的三吐声效果来模拟马蹄声。

现在网上关于笛子的论文有50余篇,主要是研究笛子气息控制、循环换气、音准问题,研究笛子吐音方法的论文的不少,但研究的方法不详细,有研究《牧民新歌》的论文,都从作品分析研究,但目前还暂无研究《牧民新歌》中的吐音的论文。研究有关笛子的论文很多,但真正为笛子爱好者着想、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内容很少,尤其是吐音这方面的内容。

演奏音乐作品,就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用美妙的音响感染听众,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笛子演奏中吐音的技巧是笛子技巧的重要技巧之一,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吐音技巧不到位,吐音吐的音不利索、没有颗粒感,会严重破坏整首曲子的美感,使整个曲子失去笛子该有的音色之美。笔者通过本文把一些书上较少提到但比较重要的一些吐音练习技巧总结出来和大家共享,希望帮助到更多的笛子爱好者掌握好吐音的练习方法。

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作曲简介

1.1 《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

《牧民新歌》的作者简广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1944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原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独奏演员。简广易先生九岁开始学习笛子,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曾经跟随民间音乐家叶仰曦、段广义以及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刘森老师学习笛子,出于对笛子艺术的热爱,在毕业后他选择了加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的工作。

简广易先生不是天降奇才聪慧超凡之人,他每天能在琴房练八个小时笛子,他是苦学成才的典范。简广易先生是刘森大师正宗的笛子传人,他大扬了笛子如歌之风韵,承继师父之笛子须兼容“二人台”之刚毅、广东音乐之清柔的特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笛子演奏生涯中,不断求索创新,满腔热情地运用笛子艺术表现时代精神,赞美新生活,在笛子创作和演奏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他创作并演奏的《牧民新歌》、《山村迎亲人》等都已成为笛子曲的经典作品。中国的笛子千曲万首,只有简广易的这首《牧民新歌》风糜海内外,成为笛子曲的代表作,被编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音乐教材,列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之保留曲目,在笛子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广易先生是最早摸索和改进笛子演奏方法的演奏家之一,通过《流浪者之歌》等民间风格很强的改编外国曲目的实验,成就了他在笛子演奏技法上的重大突破。简广易先生的演奏热情奔放、潇洒自如而又亲切近人,简广易先生的笛子音色醇美,音质坚实,音域宽广,运指铿锵有力且敏捷灵巧,由他自己创编的笛子尤以富有生活情趣、通俗明快见长,许多乐曲不仅在前些年里广为流传,即使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笛子演奏家,是业内公认的中国笛子演奏新派的杰出代表。

简广易先生曾先后出访日本、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纽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他以出色的演奏技巧和平易近人的演奏风格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后来并于1982年至1992年间赴法深造,1992年5月在巴黎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了笛、箫、埙、口笛、巴乌、葫芦丝等传统民族乐器,精湛的技艺、精彩的演出博得《欧洲时报》、《欧洲日报》等媒体给予的高度评价。

简广易先生不幸于2000年夏天因忧郁症去世。

1.2 《牧民新歌》的创作背景

《牧民新歌》是简广易先生1966年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1966年简广易先生到内蒙古伊克昭盟体验生活,被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风光景象所深深打动,创作了这首笛子名曲。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蒙古族的民间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与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过着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古民族一直以来都是游民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都要以马代步。一年一度的达幕大会,更是有赛马的项目,作品中运用了笛子的双吐加三吐来模仿马蹄的声音,形象地表现出骏马奔腾的效果。

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乱时代,所以当时并没有被广泛传播,直到1973年才正式在广播电台播出,成为家喻户晓的笛子金曲。

1.3 《牧民新歌》的曲式分析

《牧民新歌》为四部曲式结构,乐曲共分五段。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现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中间短暂的离调增添了蓬勃激越之情,尤为动人。优美抒情的慢板,似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小快板,以牧民身骑飞驰的骏马自豪高歌,继而音乐在高音区转宫调式,色彩明亮新颖,将激越之情推向新高潮。最后一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了万马奋蹄、嘶鸣声声的欢腾气氛。乐曲清润甜美,深切而细腻,融抒情与激情为一体,使乐曲极富歌唱性和感染力。演奏上既有北方梆笛高亢明亮、灵魂爽朗的风格,又兼蓄有南方曲笛抒情柔美的特点。

乐曲的开头是一段长长的、悠扬的、自由的、带有马头琴韵味的引子。宽广辽阔的引子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

第一段是优美深情的慢板,具有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着牧民对新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快板,把前面慢板曲调加以变奏处理,运用双吐和三吐的技巧和跳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的欢乐景象。

第三段将主题音乐的节奏拉宽,旋律热情舒展,表达了牧民对新生活的纵情歌颂。乐曲的第三部分是一段小快板,用于表现蒙古短笛民歌明快节奏的特点,以笛子跳跃的三吐加双吐的技法演奏,用马玲和木鱼伴奏,模仿牧民策马奔驰时的欢快的马蹄声,描写牧民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的欢乐情景。蒙古民族一直以来都是游民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都要以马代步。一年一度的达幕大会,更是有赛马的项目,用笛子的三吐加双吐来模仿马蹄的声音,能够形象地表现出骏马奔腾的效果,仿佛是那达幕大会骑手们在角逐,晚会上热烈欢畅的骑马舞蹈,拿着套马杆的牧民在马群中穿梭。乐曲把草原生活的景象展现在听众面前。采用的指跳音与吐音相结合的指法,给听者一个奔腾跳跃的感受。这里的旋律上下波动,逐渐向上。

四段巧妙地运用了调式对比的手段,以明亮的宫调式色彩,使音乐情绪更高涨。

第五段运用了花舌、飞指颤指等技巧,急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渲染了辽阔草原草原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1.4小结

《牧民新歌》是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根据蒙古音乐风格创作的笛子独奏曲,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牧民新歌》在于一个新字,我们能感受到它既是内蒙风格,又有创新的特点。

《牧民新歌》为四部曲式结构,乐曲共分五段。乐曲的引子部分较自由的、带有马头琴韵味;乐曲第一段是优美深情的慢板;乐曲的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快板,把前面慢板曲调加以变奏处理,运用了双吐和三吐的技巧和跳跃的节奏型;乐曲第三部分主题音乐节奏拉宽,旋律热情舒展;四段巧妙地运用了调式对比的手段,使音乐情绪更高涨;第五段运用了花舌、飞指颤指等技巧及急速而强烈的节奏,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该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风格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欢快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面貌。

该乐曲还使用了连续的三吐声效果,模拟马蹄声,还有一种特殊的气指技巧相配合模拟马嘶声,模仿出马蹄琴的声音,这种风格比较罕见。演奏技法上既有北方梆笛高亢明亮、爽朗俏皮的风格,又兼有南方曲笛圆润含蓄、抒情柔美的特点。

2吐音的分类及基本练习方法

2.1 吐音的分类

笛子的吐音有以下几种:单吐、双吐、三吐、碎吐、循环气双吐。单吐、双吐和三吐经常用到,其它的用的比较少。

2.1.1吐音

单吐是吐音的基础入门,单吐主要又分有顿吐,气吐,软吐,硬吐。单吐注重的就是“吐”的这个点,并且这个点要时值均匀不能有长有短。

2.1.2双吐

双吐是吐音中最重要的,也是问题最多的。有人说双吐拟音是“吐库”,有人说是“得各”人说是“肯区”等等,众多说法尚无定论。我认为双吐或三吐时以“吐库”发音最为标准。要求吐音吐的干净利索,饱满有弹性颗粒感强。

2.1.3 三吐

三吐就是在双吐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吐音。经常用于模仿马蹄声。“吐吐库”或者是“吐库吐”,这种吐音很有推动力。

2.2 吐音的基本练习方法

吐音是笛子中尤其重要的一种技巧。怎样使每一个“吐音”都十分清楚呢?我认为除了在吹奏的时候要注意气息的控制,还有注意舌头的振动与吹出的气流。

2.2.1练习吐音时应注意的事项

练习吐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吹奏“吐音”的发音方法要正确,发音要结实、清楚。

⑵练习时吐气不中断,气要轻吐,不要太用力。

⑶舌头收缩时,距离吹口要尽量短些,使气流能通过即可。

⑷舌头的动作要灵活,不要过分紧张,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只要接触到就行,特别在起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舌头的振动与吹出气流的同时性,否则,吐音就模糊不清。

2.2.2 吐音的练习要点及练习方法

吐音的主要点是要“吐”清楚,吐出来的音要有弹性,要利索一点,不能拖泥带水。一定要吹得短促而有弹性有力度,还要有颗粒感。练习时候我们可以先不对着笛子练,先做舌头动作的训练和发声的练习。

首先摆正舌头的位置,舌尖顶住吹口不要用力,嘴里念“吐”字,刚开始练的时候可以“吐”出声音来,然后我们再慢慢的把声音变小,慢慢的变的更小,再把“吐”的力度也变小,轻轻的“吐”,再由慢到快的不断的练习,然后再到乐器上吹奏。

2.2.3双吐练习

吹奏双吐音时除了舌头的动作要敏捷、短促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动作的配合。口风要对准吹口,上下嘴唇不可抖动,防止发出“嘶、嘶”的漏气声。我们先做“吐库”的舌头动作训练,嘴里念“吐库”字,刚开始练的时候可以“吐库”出声音来,然后再慢慢的把声音变小,再把“吐库”的力度也变小,轻轻的“吐”,再由慢到快的不断的练习,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练习双吐时一定要注意“吐”与“库”两字的力度是一样的,不能一个重、一个轻。一般用于十六分音符。

双吐相对来说难度就大一点,是两个音在停的换,吹的时候很容易打架,尤其是在基本没有扎实的情况下,所以练习双吐的时候一定要先放慢练习,把每一个音都吐清楚,然后再加速不断的练习。双吐的舌头动作一定要灵活,并且要注意区别吹奏高音和吹奏低音时舌头位置是有所不同的,吹奏高音时舌尖靠外但不能吐出唇外,吹奏低音时舌尖靠里。一定要多次反复的练习,使发音清楚,有弹性。双吐在发出单吐的“吐”字声音以后,将舌根抬起,紧贴软腭,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像“库”的声音。如果用“吐库”两字反复吐奏,便成双吐。一吐一音的双吐是难度较高的技巧,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指法时更难。练习双吐可以采用反复强化训练的方法,就是对各种可能的音阶组合进行反复循环的练习,尤其对难度较大的更要多练,练熟了之后,对乐曲中的各种双吐也就能吹奏自如了。当我们用单吐吹奏快速度的短促音时,会感到舌尖动作跟不上乐曲的速度,就必须用双吐或三

吐来吹奏。

2.2.4三吐练习

三吐:三吐就是在双吐的基本上再多加一个“吐”字。练习时嘴里念“吐吐库”或者念“吐库吐”。练习的方法和前面“单吐”和“双吐”我们先做“吐库”的舌头动作训练,嘴里念“吐吐库”字,刚开始练的时候可以“吐吐库”出声音来,然后再慢慢的把声音变小,再把“吐吐库”的力度也变小,轻轻的“吐”,再由慢到快的不断的练习,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一般用于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有一种是前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2.3小结

吐音的重点是要“吐”清楚,吐音要结实、要短促而有弹性、还要有颗粒感。

⑴舌头要摆好位置。

⑵要控制好气息。

⑶还要掌握好舌头的力度。

⑷做到前面三点,再由慢到快一步一步的反复练习。

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3.1吐音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吐音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活泼的曲调,它具有时代风格及民族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并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事物、作品的理解。

3.2《牧民新歌》与《扬鞭催马运粮忙》中吐音的异同之处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先生创作于1969年9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它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农民丰收后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扬鞭催马运粮忙》中大量使用快速急促的5连音节奏型,表现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场面。

《牧民新歌》中的运用双吐和三吐的技巧和跳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的欢乐景象。

《扬鞭催马运粮忙》中最后一段快板主题再现,把乐曲推向高潮,使乐曲在一片欢腾的

镜头中结束。

《牧民新歌》最后一段也是快板主题的再现,运用了吐音、花舌、飞指颤指等技巧,急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渲染了辽阔草原草原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扬鞭催马运粮忙》与《牧民新歌》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在风格上却大不相同。前者使用快速急促的5连音节奏型,描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场面;后者运用双吐和三吐的技巧和跳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的欢乐景象。两乐曲的最后一段都运用快板主题的再现方式结束整乐曲,但风格却大不同,前者在节奏形式上较散,时快时慢,最后突慢下来,再迅速结束整曲;后者在节奏形式上先快后慢,最后回到原速在急促的节奏下结束整曲。

3.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节奏多样化,并运用双吐和三吐的巧妙结合,描绘了牧民骑马时的欢乐场面。乐曲最后一段快板主题再现,吐音模仿马蹄声,把听众带到骏马奔腾的场面结束整曲。

4结语

首先,简广义先生根据蒙古音乐风格创作了《牧民新歌》这首笛子独奏曲,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牧民新歌》在于一个新字,它不是传统的蒙古笛曲,而是新的蒙古风格的笛曲魁宝,是中国民族十大金曲之一,也是唯一一首被选人联合国科教文音乐教材的笛子曲,在笛子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北方梆笛高亢明亮、爽朗俏皮的风格,又兼有南方曲笛圆润含蓄、抒情柔美的风格特点。

《牧民新歌》为四部曲式结构,乐曲共分五段。乐曲中运用了吐音、颤音、打音、花舌等技巧,把牧民人生在草原上的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由简广义先生创作的笛子曲《牧民新歌》,结合了笛子南北两派的独特风格。使用了连续的三吐音,模拟马蹄声,这个风格比较罕见。该乐曲以动听的旋律,多样化的节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内蒙牧民的真实生活。切切实实的描绘了牧民的现实生活,朴实、自然、真实,毫不做作。

参考文献

1俞逊发.中国竹笛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5 2张学庆.笛子入门基础教程[M].同心出版社,2003.08

3王铁锤.笛子速成演奏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01

4刘凤山.笛子演奏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07

5王次恒.笛子入门与提高[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08

6詹永明.笛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01

致谢

本论文能顺利完成,首先我要感谢学院的老师,是他们耐心的给我们讲课,给我们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让我在这四年里学到了也积累了很多知识。在此谢谢所有的老师!

其次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敏老师。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王敏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论文选题时,她帮助我选择了新颖的论文创作题目,在开题报告时,她又一遍一遍地帮我指出稿中的具体问题。论文写作时也多次给我指点语病和不足的地方,教我怎样改进。

在几个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王敏老师对论文写作的各个过程都投入了大量大精力和时间进行知道。对论文中的缺点和错误,她总是用委婉的言辞一一指出,使我虚心接受,获益匪浅。她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认识到自身粗心的缺点,并及时的改正。王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理,将使终生受益。谨向王敏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身边的同学,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能够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习生涯。

此外,我还要感谢张福林老师和本论文的评审老师,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本论文,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 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目录 绪论 (1) 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作曲简介 (2) 1.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 (2) 1.2《牧民新歌》的创作背景 (3) 1.3《牧民新歌》的曲式分析 (3) 1.4小结 (6) 2吐音的分类及基本练习方法 (7) 2.1吐音的分类 (7) 2.1.1吐音 (7) 2.1.2双吐 (7) 2.1.3 三吐 (7) 2.2吐音的基本练习方法 (7) 2.2.1练习吐音时应注意的事项 (7) 2.2.2 吐音的练习要点及练习方法 (8) 2.2.3双吐练习 (8) 2.2.4三吐练习 (9) 2.3小结 (9) 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0) 3.1吐音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0) 3.2《牧民新歌》与《扬鞭催马运粮忙》中吐音的异同之处 (10) 3.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12) 4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绪论 竹笛是我国一件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吹奏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分(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两种。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牧民新歌》这首作品以浓郁清新的蒙古民间音乐风格为主,优美抒情的旋律再上活泼欢快的节奏、描绘出了浓郁的草原气息,迷人的草原景色和牧民富有诗意的放牧画卷,同时也表现出了新时代内蒙古牧民的精神风貌。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形式丰富多彩,这与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过着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牧民的生活离不开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蒙古族音乐舞蹈中反映牧马生活的作品,使我们联想到骏马奔腾纵跃和蒙古族人民骠悍勇敢的性格,笛子在表现这种热烈奔放的情绪时,大多数使用吐声,连绪的三吐声效果来模拟马蹄声。 现在网上关于笛子的论文有50余篇,主要是研究笛子气息控制、循环换气、音准问题,研究笛子吐音方法的论文的不少,但研究的方法不详细,有研究《牧民新歌》的论文,都从作品分析研究,但目前还暂无研究《牧民新歌》中的吐音的论文。研究有关笛子的论文很多,但真正为笛子爱好者着想、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内容很少,尤其是吐音这方面的内容。 演奏音乐作品,就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用美妙的音响感染听众,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笛子演奏中吐音的技巧是笛子技巧的重要技巧之一,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吐音技巧不到位,吐音吐的音不利索、没有颗粒感,会严重破坏整首曲子的美感,使整个曲子失去笛子该有的音色之美。笔者通过本文把一些书上较少提到但比较重要的一些吐音练习技巧总结出来和大家共享,希望帮助到更多的笛子爱好者掌握好吐音的练习方法。

浅谈“江南笛王”赵松庭的笛曲艺术特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江南笛王”赵松庭的 笛曲艺术特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院别: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完成日期

论文题目浅谈“江南笛王”赵松庭的曲笛艺术特色 论文摘要:赵松庭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笛子演奏家和教育家,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来,被公认为中国笛坛宗师,浙(赵)派 笛子艺术的创始人,誉为“江南笛王”。他将婺剧唢呐惯用的 循环换气法转换到笛子演奏上,丰富了竹笛演奏的表现力,形 成了刚柔并进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研究了赵松庭的竹笛艺术 特色,从赵松庭的人物生平出发,分析赵松庭关于创作及改编 曲的艺术特征,以及如何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并从赵松庭独 创的循环换气法分析它的戏曲元素以及熟练地演奏技巧,包括 花舌,加花手法等。最后分析了赵松庭如何将南北派结合,使 之“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关键词:赵松庭江南笛王循环换气笛乐艺术

目录 第一章江南笛王赵松庭 (1) 第一节赵松庭人物生平 (1) 第二节“江南笛王”名字的由来 (2) 第二章创作及改变曲的艺术特征 (3) 第一节优美的戏曲元素 (3) 第三章熟练地演奏技巧 (5) 第一节独创的循环换气 (5) 第四章南北派的结合 (6)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前言 赵松庭是中国当代笛乐发展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风格浓郁的笛乐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有的加入了地方的戏曲音乐元素,有的综合了南北的创作技巧,每一首作品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受到许多观众以及专业人士喜爱与接受。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赵松庭人物生平以及竹笛艺术演奏技法有着全面的了解。并且对赵松庭先生音乐的艺术特征、演奏技巧、以及风格方面有着更深刻的掌握,并且了解赵松庭先生对竹笛艺术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已及对后世的借鉴作用。 第一章江南笛王赵松庭 第一节赵松庭人物生平 赵松庭,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上海法学院毕业。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赵松庭揉合了南派笛子和北派笛子的吹奏技巧,并借鉴长笛的技巧而创出刚柔并济的浙派笛子。并将唢呐的循环换气法应用到笛子上。创作笛子独奏曲《早晨》、《三五七》、《婺江风光》等。著有《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等。 赵松庭17岁拜地方艺人叶小苟为师,学吹许多民间戏曲曲调。初中毕业后,他考入锦堂师范。1949年,赵松庭考入部队文工团,随后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赵松庭进入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教课。他创作改编了《早晨》、《三五七》等数十首笛子曲,录制了《早晨》、《和平鸽》、《牧羊歌》等唱片,出版了《赵松庭的笛子》一书。同年,周恩来总理还曾经邀请赵松庭和马连良、周小燕、黄虹、傅聪等几位文艺界知名人士到他家作客。席间,赵松庭为总理演奏《早晨》,他以极长的气息与快速指法相结合的技法,塑造出腾空飞翔、流利华彩的音乐形象,总理指名要他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去访问西欧。 1957年,赵松庭被选送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赵松庭每天坚持练

笛子学习步骤

有人说是老生常谈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笛子吹出的声音硬是跟自己吹的不一样呢? 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是学专业的或是他们天生适合吹笛子? 其实每天吹5分钟长音不会耽误你很久试试看你是不是真的能够轻松的吹下那一组音阶如果不信的话大可以试一下看我有没有骗 人我发誓我所说皆为真 虽然在古曲注册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一直都没怎么上论坛最近来论坛看了看 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笛子专业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给大家一条比较有针对性地道路来提高自己的竹笛水平好简单介绍之后我就言归正传 首先想要学笛子或者向吹好笛子应该先明白笛子这东西,关键还是一口气, 然后才是手指手指,舌头很多人学笛子有些盲目, 也有些太急迫因此而忽视了基本的东西忽视基础的结果就是吹的笛子吓死人那么 ,, 要怎么才能正确的入门呢? 第一, 长音练习这个练习是在每本笛子书里面一定会有,而且是一定放在最开始的练习很多人觉得这个练习没什么用,直接跳过去就吹后面的练习曲 了这是很失误的这直接导致了之后进步缓慢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打个简单的比方姑苏行是很多人喜欢的笛子独奏曲之一那么大家听曲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那里面是几小节一换气呢加上后面的气震音仔细看看吧所以呢这基础的长音练习才是真正提高你气息的基础我现在一口气 吹到 25秒左右正常的一口气吹不用循环的可是即使是这样有的时候吹某些曲子的时候仍然会觉得气息不足所以呢大家还是最好在吹笛子之前, 先吹下长音, 从低音5开始到高音6 之后再从高音6吹回去每次大约10分钟左右, 坚持 1周你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气息练习的同时呢大家同时也进行一下手指的练习这时候呢建议大家先随便买本书, 就是顺着上面的小练习曲,一条一条的慢慢来等自己的手指灵活了气息也好了 (意这里说气息好是因人而异的小孩子 10秒就算不错了可是成年人呢要15秒才行 ) 然后就可以开始接触练习颤指了一个一个的打上行下行再上行再下行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把手指抬高一个音一个音的打自然而然的就快起来了 待续....... bigsmith 06-07.23

幽兰逢春 笛子独奏

《幽兰逢春》,赵松庭、曹星创作于1979年。兰花历来被中国人尊为花之极品,作曲家仿昆曲写此曲,以幽兰之逢春来表现人在困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伤的心境。乐曲从压抑到舒展,中间带有一个华彩的快板段。 乐曲采自昆曲音调,慢板主题取材于昆曲“二郎神”,快板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优扬雅致,委婉抒情,赞美了兰花的清雅幽馨。这首乐曲是赵松庭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6957058.html,/dizimingqujieshao/20070505121631_1243.html 《幽兰逢春》这首曲子用C调曲笛,筒音作3的指法,曲子是降E调的。 《幽兰逢春》(二),(无论是幽兰逢春一还是二,慢板部分都一样,但是我就是喜欢幽兰逢春的慢板,好似一朵兰花在风中轻轻低语,满室生香) 是柔柔的风轻轻扬起,吹皱一江春水;是幽幽的香细细扩散,醉陶一个灵魂……悠悠的曲调响起,一下子便奠定了全首曲子的基调——哀而不伤,幽柔圆滑,含蓄婉转,澄静细腻。随后,便进入了如入空谷,似临深林的细细抒情。曲子时而低沉,哀婉,时而激越,高亢,但总不会无节度的低沉和激越,而是细细的上升,在你正要发觉它的哀怨时,重新上扬,让你的耳膜感受突如而来的震动;而此时还是含蓄的,有节度的。一个个音符在笛管中幽幽飘出,飘到空中,再细细的晕开,像一把蘸了淡墨的狼毫触到生宣上一般,细细腻腻的晕开去……其实这原身就是逢春的兰的写照——生于幽谷孤芳独赏…… 悠远的散板将曲子带到结尾,随后音符转为浑厚的低音,并慢慢的放缓吹孔的气流,直至游丝一样的消失。余音轻浮在耳间,一如进入芝兰之室,余香腾挪,似无却有间,陶醉,神离…… 曲再美,总有要表达的东西。笛界宗师赵松庭先生作此曲以纪念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曾说:“昆曲是朵兰花。今天,兰花逢春,重放幽香”于是,为纪念周总理逝世,赵老以昆曲为题材,创作此曲。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也算是中国的骄傲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赵老的学生戴亚补作一段激情澎湃的结尾,使此曲完美的几近完美,堪称笛子乐曲中的经典之作。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那是笠翁此等文人孤芳独傲的心境。而如今,幽兰逢春,乞愿仙去的总理不朽,赵老不朽,音乐不朽,昆曲不朽!

《翻身的日子》歌词 笛子曲

翻身的日子 歌曲:红太阳B6 词曲:徐沛东 歌手:群星 歌曲时间:20分42秒 lrc编辑:唐晟 歌词千寻: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咱们的哥哥走山沟 一张张的那个笑脸哎一颗颗心迎着那个哥哥回家走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咱们的哥哥走山沟 一张张的那个笑脸哎一颗颗心迎着那个哥哥回家走 2、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呀么嗬咳 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唆噜噜噜咳 激动人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 都争先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叽里里里 吱里里里嗡嗡嗡咀 纺线线呀么嗬咳 3、毛主席像章挂在我胸前毛主席的像章挂在我胸前呀依沙依沙嘛呢啦挂在我胸前呀 哎......哎..... 金色的像章放光芒 心中升起红太阳 心中升起红太阳 毛主席的像章挂在我胸前呀依沙依沙嘛呢啦挂在我胸前呀 哎.....哎..... 金色的像章放光芒 心中升起红太阳 心中升起红太阳 4、志在宝岛创新业 南渡江水流长

海南一派好风光 豪情满怀建宝岛 喜看荒山变粮仓 稻海翻金浪 胶林遍山岗 垦荒队员意志坚 红心永向共产党 生根开花结硕果 欢乐的景象满山乡5、井冈山下种南瓜 小锄头哟手中拿 手里格手中拿呀 井冈山下种南瓜 种里格种南瓜呀 挖个坑呀下颗籽呀 舀瓢清水催催芽 阳光照耀哟雨露洒呀哎呀呀哪个雨露洒呀长长的藤儿长长的藤儿爬上架呀爬上架呀金色的花儿像喇叭呀 像喇叭呀

吹吹打打结南瓜呀 结南瓜呀 吹吹里格打打哟 吹吹打打吹吹打打 结呀么结南瓜呀 瓜儿圆里格圆又圆 瓜儿大又大呀 我和弟弟抬回家 抬里格抬回家呀 做餐革命传统饭呀 红米野菜煮南瓜呀 继承红军好传统 红色后代人呀么人人夸人人夸哟里格人人夸 6、伟大的北京 伟大的北京我们为你歌唱你是各族人民的心脏 每当我们想起北京 欢乐歌声格外嘹亮 每当我们想起北京 浑身就有力量呃……我们的首都伟大的北京

浅谈笛子独奏曲《陕北好》在演奏中的再度挖

浅谈笛子独奏曲<<陕北好>>在演奏中的再度挖 <<陕北好>>这首笛子独奏曲是由原陕西省歌舞剧团首席笛子演奏家高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创作并演奏的一曲脍炙人口的笛子独奏曲,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由我们省的广播电台播放的,及被它优美的旋律、高亢、明快、干净、利落,还不乏鲜明的演奏风格吸引了! 此曲演奏家选用了高音笛来演奏它(也就是我们现在传统上把它称做为梆笛),充分发挥出高音笛的嘹亮、清脆、水灵,很贴切的渲染了作者对陕北黄土高原老区人民的眷恋和愿景,在那个信息很不发达的年代里,向我这样的笛子爱好者只有听广播,收音机,来学吹这支曲子。在那段时间里好在省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这首曲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时常播出这支曲子,由于曲子好听、上口,听了几遍也就记住了。(说来惭愧:我从上个世纪的74年就不再吹笛子了,放弃了十多年的踵爱,二个月前我又重新拾起了我久违的笛子,经朋友介绍进了华音网站,一看有那么多的笛子曲谱,不怕大家笑话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陕北好的笛子曲谱,别提心里那个爽了....) 最近的一个多月里我比较频繁的在新浪UC<<吴良松笛子交流房间>> 听笛子,学笛子,吹笛子。这里有不少的专业的笛子老师,而更多的则是个各年龄段的喜欢竹笛的笛友们。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开心。时常可以听到来自祖国各地的笛友们在这里吹奏这曲<<陕北好>>的笛子曲。他们之中不乏有向我这样年龄段在五十多岁的,也有三四十岁的,也有十来岁的。尽管大家的笛子水平掺插不齐,但在共同的演奏着同一支曲子。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一首好的笛子曲它是不受时空制约的。人们还在学习它,模仿它,追随它,乃至影响着几代人。这正是因为它是好的音乐作品。我深信大凡是好的作品它是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的,并随着时间的延伸它还会不断的"发酵''。在此期间我也听了几位专业笛子演奏家演奏这曲<<陕北好>>,总体的感受不甚太好,他们大都停留在学习模仿的阶段在这里我就不赘说了。 两个月前我不知道马迪是何许人也,更不晓得他就是现任的陕西歌舞剧团的首席笛子演奏家。我打开了他的笛子艺术网站及被他那轻柔,飘拂,悦耳,美妙.的笛声所吸引! 这是他自创自吹的一曲<<望乡>>的一个段落。老实说我很少听到过这样好的笛音的:从他的笛声里面我感受到了他在吹奏时身体的每一个肌体都是那样的轻松自如。我闭目聆听着,享受着,随着这悠扬的笛音去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而更另我惊叹的是他把<<陕北好>>这首笛子独奏曲经他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下面我就择重的谈一下我的感受 : 一:全曲最能够让人心动的莫过于引子里的1313 13 3- - -这段模仿自然界的(它给人的感受仿佛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从天而降,尔后缓缓的从你的身边流淌过去,击打着水中的石头发出的清脆的叮咚声. 同样也给了我清晨站在海边观日出的的想象:当太阳从有着涟漪海的平面一蹦一蹦的升腾起来的时候,远远的望去天水相间, 五光十色,真有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当然了不同人听到这段笛声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演奏这段曲子的时候演奏家运用了打开笛子的二三孔交叉击打的同时六五四孔依次下滑在气流的控制和指法上的配合上是恰到好处.据我所知就这一笛子演奏的高难技巧,在国内能够熟练掌握的好的为数不多,能够运用的如此的纯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二.在小快板的第17节到地20节里演奏家运用他纯熟的基本功,在气流的把握上有意的把声音控制的弱了一点,这样就形成了在连接上一节和承接下一节曲子的时候显现的整个曲目更有厚度和层次感。 三.在第34节到36节里,原创是第一个1使用了花舌这一演奏技巧,而演奏家在34节到36节里整个使用了花舌这一演奏技巧,我个人的感受就整个曲子联系起来听这三小节运用花舌来处理它则烘托出整个曲目更有生机、活泼和灵气。 四.演奏家有着很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对它演奏的曲目有很深刻的理解:在演奏整个曲子中轻、重、缓、急、节奏感层次感十分鲜明,加深了这首笛子独奏曲的渲染力!在原创的基础上经他的演奏又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常说当一首乐谱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它是无声无息的,当我们"乐人"拿起我们的乐器来演奏它的每一个音符的时候,就赋予了它的生命。不同档次的乐人对乐曲有这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即使在"硬件"(我在这里所说的硬件是指对你掌握的乐器的演奏基本功)是一样的情况下,那么在"软件"(我在这里所说的软件是

笛子独奏曲《姑苏行》的音乐内涵及其演奏风格

笛子独奏曲<<姑苏行>>的音乐内涵及其演奏风格 在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长河中,音乐文化是这一历史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由远古发展到现在,由民间发展到现今的学院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 民族音乐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器乐的发展,竹笛作为民族器乐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各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在它几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它以独有的魅力和风韵,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并以大量诗文对竹笛艺术作了神奇美妙的描摹。尤其在唐宋诗篇里,不难发现有赞颂竹笛艺术的生动咏述。到了近代,竹笛艺术日趋完善,运用范围也不断扩展,几乎涉足了各个音乐邻域,京剧,昆剧乃至各种戏曲音乐,各地民音乐及部分曲艺音乐都离不开竹笛的伴奏。而以崭新的独奏姿态展示在音乐舞台上,还是在五十年代。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在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以精湛的技艺,奔放的激情,成功地演奏了两首独奏曲<黄莺亮翅>和<喜相逢>博得了全场喝彩。从此,竹笛独奏形式陆续出现在各地舞台上,并成了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这期间,一大批民间竹笛艺术家以全新的面貌加入了专业音乐行列,以他们多彩的竹笛艺术活跃在舞台上。使数千年来作为配角的竹笛以主角的神采登上国内乐坛,并且风糜世界舞台。 竹笛独奏艺术的确立及其蓬勃发展,促进了竹笛艺术的曲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奏技法不断完善和创新,笛曲的题材更加广泛,创作手法更趋新颖,结构形式更加多样。笛子独奏曲<姑苏行>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久奏不衰的优秀曲目。 <<姑苏行>>创作于1962年,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据江才讲,他平时喜爱戏曲,对京剧,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当年没有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江才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来练习气息,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30小节。于是他就经常吹奏,愈吹愈感回味无穷。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演,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故定名<<姑苏行>>。 1963年首次录成唱片,因其旋律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深刻,深受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听众喜爱,因此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族调声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上又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复三部曲式的创作方法,在当时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意。回顾以前的竹笛曲目,多以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直接发展而成,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统一,因此,<<姑苏行>>一面世便大获好评。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激动--宁静。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是呈示部A段开始,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部分行板第一至第15小节(a段)着重

笛子曲《牧民新歌》中的吐音

绪论 1 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作曲简介1 1.1 《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 1 1.2 《牧民新歌》的创作背景 2 1.3 《牧民新歌》的曲式分析 2 1.4小结4 2吐音的分类及基本练习方法 4 2.1 吐音的分类 4 2.1.1吐音 5 2.1.2双吐 5 2.1.3 三吐 5 2.2 吐音的基本练习方法 5 2.2.1练习吐音时应注意的事项 5 2.2.2 吐音的练习要点及练习方法 5 2.2.3双吐练习 5 2.2.4三吐练习 5 2.3小结6 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 7 3.1吐音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7 3.2《牧民新歌》与《扬鞭催马运粮忙》中吐音的异同之处7 3.3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力8 4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竹笛是我国一件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吹奏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分(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两种。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牧民新歌》这首作品以浓郁清新的蒙古民间音乐风格为主,优美抒情的旋律再上活泼欢快的节奏、描绘出了浓郁的草原气息,迷人的草原景色和牧民富有诗意的放牧画卷,同时也表现出了新时代内蒙古牧民的精神风貌。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形式丰富多彩,这与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过着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牧民的生活离不开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蒙古族音乐舞蹈中反映牧马生活的作品,使我们联想到骏马奔腾纵跃和蒙古族人民骠悍勇敢的性格,笛子在表现这种热烈奔放的情绪时,大多数使用吐声,连绪的三吐声效果来模拟马蹄声。 现在网上关于笛子的论文有50余篇,主要是研究笛子气息控制、循环换气、音准问题,研究笛子吐音方法的论文的不少,但研究的方法不详细,有研究《牧民新歌》的论文,都从作品分析研究,但目前还暂无研究《牧民新歌》中的吐音的论文。研究有关笛子的论文很多,但真正为笛子爱好者着想、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内容很少,尤其是吐音这方面的内容。 演奏音乐作品,就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用美妙的音响感染听众,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笛子演奏中吐音的技巧是笛子技巧的重要技巧之一,吐音技巧的掌握是丰富笛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吐音技巧不到位,吐音吐的音不利索、没有颗粒感,会严重破坏整首曲子的美感,使整个曲子失去笛子该有的音色之美。笔者通过本文把一些书上较少提到但比较重要的一些吐音练习技巧总结出来和大家共享,希望帮助到更多的笛子爱好者掌握好吐音的练习方法。 1《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作曲简介 1.1 《牧民新歌》的作者简介 《牧民新歌》的作者简广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1944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原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独奏演员。简广易先生九岁开始学习笛子,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曾经跟随民间音乐家叶仰曦、段广义以及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刘森老师学习笛子,出于对笛子艺术的热爱,在毕业后他选择了加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的工作。 简广易先生不是天降奇才聪慧超凡之人,他每天能在琴房练八个小时笛子,他是苦学成才的典范。简广易先生是刘森大师正宗的笛子传人,他大扬了笛子如歌之风韵,承继师父之笛子须兼容“二人台”之刚毅、广东音乐之清柔的特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笛子演奏生涯中,不断求索创新,满腔热情地运用笛子艺术表现时代精神,赞美新生活,在笛子创作和演奏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他创作并演奏的《牧民新歌》、《山村迎亲人》等都已成为笛子曲的经典作品。中国的笛子千曲万首,只有简广易的这首《牧民新歌》风糜海内外,成为笛子曲的代表作,被编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音乐教材,列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之保留曲目,在笛子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广易先生是最早摸索和改进笛子演奏方法的演奏家之一,通过《流浪者之歌》等民间风格很强的改编外国曲目的实验,成就了他在笛子演奏技法上的重大突破。简广易先生的演奏热情奔放、潇洒自如而又亲切近人,简广易先生的笛子音色醇美,音质坚实,音域宽广,运指铿锵有力且敏捷灵巧,由他自己创编的笛子尤以富有生活情趣、通俗明快见长,许多乐曲不仅在前些年里广为流传,即使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笛子演奏家,是业内公认的中国笛子演奏新派的杰出代表。 简广易先生曾先后出访日本、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纽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他以出色的演奏技巧和平易近人的演奏风格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后来并于1982年至1992年间赴法深造,1992年5月在巴黎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了笛、箫、埙、口笛、巴乌、葫芦丝等传统民族乐器,精湛的技艺、精彩的演出博得《欧洲时报》、《欧洲日报》等媒体给予的高度评价。

笛曲《三五七》乐曲欣赏

笛曲《三五七》乐曲赏析 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和笛曲创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他将南、北笛曲的风格融于一体,其演奏既体现出南派笛曲的典雅、华丽,又体现出北派笛曲的刚劲和明亮,使之刚柔并济、相得益彰,而且,自小研习地方的戏曲,又使他的演奏风格中具有鲜明的地方戏曲的表现特色。他将尾曲的处理上,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特点不仅仅体现于演奏方面,在赵先生创作的竹笛独奏曲中有相当一部分取材于戏曲音乐,如取材于昆曲曲牌的《点唇》而创作的《早晨》,取材于婺剧音乐改编创作的《三五七》、《二凡》、《西皮》等,都充分展示赵先生创作中广泛吸收吸取戏曲音乐素材和表现手段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笛曲的演奏曲目和表现力。赵先生这一笛曲创作特点是积极且有意面为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尽量保持和发挥浙东的乡土气息和我们的民族风格。” 《三五七》是赵先生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雷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山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很明显,《忆江南》前几句的词格是三五七个字。世代相传的《三五七》早在婺地农村广为流行。无论是雨天家闲,或夏夜乘凉,农民们只要兴趣一来,信手就是开窗弄笛,天簌飞扬,悠悠笛声,四处可闻。 正有“邻笛风瓢月中起,横笛送晚延月明”之意像。改编后慢板旋律流畅、抒情,快板热烈、粗犷,加之运用了循环换气的引子和其他散板部分,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 一、《三五七》的曲式结构 《三五七》全曲可以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四个部分

笛子大师集合谱

陆春玲,赵松庭,俞逊发,詹永明,冯子存,魏显忠,蒋国基,高明,简广易,宁保生。曲祥都很不错,最好的不好分 不能说水平的高低吧像到了他们那种大师级别的只能说谁更擅长哪类风格和听众的喜好了张维良戴亚唐俊乔李镇马迪詹永明等等新起之秀:胡玉林王奚等等吧现在新民乐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活到老学到老啊——追问:那就分一些他们都属哪些风格吧追答:比如李镇吧更擅长蒙古一代的风格像张维良戴亚唐俊乔大都属于学院派吧马迪不用说了肯定是陕派了每个人的文化环境和底蕴不一样擅长的风格也各异了 乱红 瑶山遗韵好听c笛 梅花三弄 《妆台秋思》, 《燕归巢》 妆台秋思是G调大笛同音做2吧。 C调的独奏曲叫一个泛滥啊,我把我吹过的都说给你吧: 1.姑苏行 2.水乡船歌 3.梅花三弄4,单簧管波尔卡5.西湖春晓6.鹧鸪飞1,2(也可以用bB)7.牧羊人(俞逊发)8.无穷动9.春潮,10.罗西尼主题变奏曲,11.幽兰逢春1,2。12.野蜂飞舞,13.流浪者之歌 溪行桃花源】,李志辉,特别适合古朴笛子,最喜欢的一个曲子 【乱红】,陈悦,不多说了,原调为C调 【绿野仙踪】,陈悦,相同曲子琵琶吟,本为箫演奏,C调笛子吹出来很好听 【参商恨】,清莞,只有唱出来的,较哀伤的歌,无笛子独奏,C调很适合, 【泪湿红袖】,清莞,鸾凤鸣,江影沉浮片尾曲,原曲:reast ,G调最适合 【火宵之月】,钢琴曲,HITA唱为韶音若逝,吹奏连贯,很好听 【蝴蝶纹身】,HITA唱为陌上花,C调笛子很适合,无笛子独奏 【雪中莲】,较出名的笛子曲,C调很适合 【金枝欲孽配乐】,笛子二重奏,很好听

【银盌盛雪,擎海潮情境曲】,霹雳,笛奏,较哀伤的歌曲,很喜欢 【蝶恋】,仙剑,仙剑很出名的曲子,后有枫影儿唱的【昔时·蝶恋】感觉应该是蝶恋变奏版, 如果觉得蝶恋单调的话,把蝶恋和【蝶恋变奏】一起吹,很好听,特别喜欢 【逍遥游】,仙三电视剧,感觉很悲伤的音乐,看不出有逍遥的味道,笛子吹出来很不错 【伶仃谣】,河图 【清越瑶】,完美仙剑 【江湖瑶】,破音 这三个瑶都挺好听,都能用笛子试试 C调一般的曲子都可以吹,通常采取筒音作5的小工调,最经典的C调曲子要数《姑苏行》、《春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