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A )。

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3.心理现象可分为( A )。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4.心理过程包括( A )。

A.认识、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5.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B )个阶段。

A.2 B.3 C.4 D.5

★6.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B )阶段。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 D.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

7.心理反映的特点有( A )。

A.能动性和主观性B。客观性和反应性 C.形象性和抽象性D.原则性和灵活性

8.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 A )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A.可以B.难以 C.没法D.只能在某些方面

9.心理学是( D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0.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

A.冯特B.韦伯 C.费希纳D.艾宾浩斯

11.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C )。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2.冯特和铁钦纳是( B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D.行为主义

13.( D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14.( D )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15.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 B )。

A.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B.一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D.生理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16.( C )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D.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17.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 )。

A.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拟人论原则

C.客观性原则、还原论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D.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原则、拟人和还原相结合的原则

l8.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外,还必须坚持( A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还原论原则 C.拟人论原则D。“生物学化"原则

19.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 A )。

A.个案法B.模仿法 C.无条件反射法D.拟人法

20.神经元是( A )的基本结构单位。

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D.内脏器官

21.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C )。

A.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B-脑神经 C.神经元D.12对脑神经

22.神经元是由( A )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23.神经元具有( A )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产生感觉、引起运动 C.接受刺激弋传入刺激和传出刺激 D.传入刺激、产生感觉、

引起运动

24.神经元可分为( C )等几种。

A.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整合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D.视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嗅觉神经元和味觉神经元

25.神经系统是由.( A )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 C.脊髓和大脑D.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26.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B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27.自主神经又叫( C )。

A.感觉神经B.运动神经 C.植物神经D.联合神经

28.中枢神经系统是由(B)组成的。

A.小脑和大脑B.脊髓和大脑 C.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D.小脑和大脑皮层

29.大脑是由( A )构成的。

A.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B.延脑、桥脑和中脑 C.脑干和端脑D.延脑、桥脑、中脑和端脑★30.脑干包括( C )。

A.桥脑、下丘脑和中脑B.延髓、中脑和下丘脑 C.延脑、桥脑和中脑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31.网状结构是( A )。

A.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B.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D.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32.丘脑是( C )。

A.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B.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D.皮层下较高级的运动中枢

33.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B )。

A.网状结构B.丘脑 C.下丘脑D.小脑

34.下丘脑是( C )。

A.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35.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 C )。

A.脑干B.丘脑 C.下丘脑D.小脑

★36.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 C )等组成部分。

A.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感觉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

C.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D.额叶、顶叶、枕叶和旁叶

37.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 A )。

A.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B.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源上回和枕极

C.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D.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和言语中枢

38.中央后回是( A )。

A.躯体感觉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

39.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 )。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 C.颞上回D.枕极

40.中央前回是大脑皮层( B )。

A.躯体感觉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

★41.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 B )。

A.对称的B.不对称的 C.左半球优于右半球D.右半球优于左半球

42.大脑两半球( C )

A.解剖结构对称,功能也对称 B.解剖结构对称的功能就对称,解剖结构不对称的功能就不对称

C.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D.解剖结构不对称,所以功能也不对称

★43.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 D )。

A.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B.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C.左半球形象思维占优势D.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44.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 A )。

A.左半球B.右半球 C.左右半球没有区别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

★45.1860年( A )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A.布洛卡B.罗杰?斯佩里 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

★46.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 A )。

A.运动性言语中枢B.听觉性言语中枢 C.视觉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

★47.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 B )。

A.布洛卡B.罗杰?斯佩里 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

48.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 C )。

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

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

C.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49.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 A )。

A.巴甫洛夫B。冯特 C.桑代克和斯金纳D.罗杰?斯佩里

50.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创立了( A )。

A.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学说D.反射学说

51.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C )。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 C.兴奋和抑制D.静息和活动

★52.( D )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A.兴奋B.抑制 C.反馈D.反射

53.反射是指( A )。

A.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的神经通路

C.把活动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D.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54.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 D )。

A.反射B.反馈 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55。条件反射是( B )。

A.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B.个体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C.人所独有的反射活动 D.把活动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56.吃酸梅流口水是( B )。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 C.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57.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 D )。

A.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B.两种信号系统 C.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D.动力定型

58.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叫( C )。

A.神经过程的扩散B.神经过程的泛化 C.相互诱导D.动力定型

★59.动力定型是指( D )。

A.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B.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

C.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抑制现象 D.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60.感觉是指( A )。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6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 B )。

A.视觉和听觉 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6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 )。

A.感觉B.感受性 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6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D )。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6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B )。

A.最小可觉差B.感觉阈限 C.差别闽限D.差别感觉阈限

65.韦伯定律可以表示为( B )。

A.S=K Gr B.△I/I=K C.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66.费希纳定律可以表示为( A )。

A S=K Gr B.△I/I=K

C.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67.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 )。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 C.感觉比D.联觉

68.对光适应是( A )。

A.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B.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D.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69.对暗适应是( A )。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70.为了保护对暗适应( B )。

A.最好戴上一个墨镜 B.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C.戴上一个蓝色的眼镜就可以 D.戴上一个彩色的眼镜就可以★71.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象,这叫( B )。

A.正后象B.负后象 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

72.( D )叫联觉。

A.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7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C )之间的电磁波。

A.1 O纳米~100纳米B.80纳米~280纳米 C.380纳米~780纳米D.800纳米~1200纳米

74.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A )。

A.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B.感觉细胞和联络细胞 C.中央窝细胞和边缘细胞D.科蒂氏细胞和前庭细胞, 75。位于中央窝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D )。

A.中央窝细胞B.边缘细胞 C.杆体细胞D.锥体细胞

7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 D )。

A.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B.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D.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77.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大多数是由( C )。

A.色觉异常的母亲传给儿子的B.外祖母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 C.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D.色觉异常的父亲传给儿子的

★78.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 )范围内的空气振动。

A.16Hz~20000Hz B.20Hz~5000Hz C.1000Hz~ 4000Hz D.200Hz~20000Hz

79.人耳对( B )范围内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A.100Hz~1000Hz B.1000Hz~4000Hz C.5000Hz~10000Hz D.10000Hz~15000Hz

80.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C )。

A.首先丧失对低频声音的听觉 B.首先丧失对中频声音的听觉 C.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D.首先丧失对低频和高频两端声音的听觉.

8 1.科蒂氏器官是( A ).的感受器。

A.听觉B.嗅觉 C.味觉D.振动觉

82.听觉的感受器是( C )。

A.三个半规管B.听神经 C.内耳的科蒂氏器官D.颞叶的颞上回

83.声音的基本特性是( D )。

A.音调和响度B.响度和音色 C.音调和音色D.音调、响度和音色

84.( C )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A.声波的频率B.声波的振幅 C.声波的波形D.声波的变化

85.嗅觉适宜刺激的一个主要特性是( D )。

A.有色彩B.有振动 C.能溶解D.具有挥发性

86.( C )是嗅觉的感受器。

A.前庭器官B.科蒂氏器官 C.鼻腔上膜的嗅细胞D.半规管

87.嗅觉适宜刺激必须具有挥发性,是因为( A )。

A.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上膜 B.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才有气味

C.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下膜 D.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才能作用于科蒂氏器官

88.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 C )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A.听B.嗅 C.味D.触

89.基本的味觉有( A )。

A.成、甜、苦、酸B.酸、甜、苦、辣 C.甜、咸、麻、辣D.酥、脆、甜、成

90.味觉的感受器是( A )。

A.味蕾B.科蒂氏器官 C。半规管D.前庭器官

91.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 D )。

A.触觉、压觉、振动觉、运动觉、痛觉 B.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和痛觉

C.振动觉、运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D.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92.生理零度是指( A )。

A.皮肤表面的温度B.37℃ C.36.5℃D.正常的体温

93.平衡觉的感受器是( B )。

A.内耳的耳蜗B。内耳的前庭器官 C。科蒂氏器官D.游离的神经末梢

94。内耳的前庭器官是( A )的感受器。

A。平衡觉B.运动觉 C。机体觉D.触压觉

95.运动觉又叫( A )。

A.动觉B.机体觉 C.平衡觉D.似动

96.内脏感觉包括( A )等感觉。

A.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B.平衡觉、运动觉和疼痛

C.饥饿、触压、振动、渴和疼痛 D.饱胀弋渴、窒息、疲劳、便意

97.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A )

A.引不起内脏感觉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C.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98。痛觉感受器( A )。

A.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B.只存在于皮肤中 C.只存在于外部感觉中D.不存在于内脏器官中99.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D )。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100.( B )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A.感觉B.知觉 C.记忆D.思维

101.知觉是指( B )。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现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0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A )。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B\强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103。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B )。

A.完整性B.整体性 C.选择性D.理解性

104。知觉包括( A )等多种。

A.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B.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痛觉

C。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平面知觉和错觉 D.平衡觉、运动党、视知觉和错觉

105。空间知觉包括( C )

A.距离知觉、似动知觉、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 B。运动知觉、远近知觉、距离知觉和实体知觉

C.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D.平衡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和错觉

106.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 D )。

A.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B.眼睛的调节作用 C.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D。双眼视差

107.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B )。

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 C.似动知觉D.方位知觉’

108.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节律性的变化叫( C )。

A.生物反馈B.生物节律 C。生物钟D.生物链

109.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 D )。

A.似动知觉B。时间知觉 C.空间知觉D.运动知觉

110.对物体( C )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空商特性B.延续性和J顿序性 C.在空间中的位移D.距离和方位特性

★111.似动现象( B )。

A.是指物体在空间中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B.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C.又叫双眼视差 D.又叫知觉的理解性

★112.( A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A.错觉B.梦 C.无意识D.幻觉

113.错觉一般按照( B )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

A.线段、面积、方向、面孔识别、记忆的准确性 B.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

C.线段、面积、图形、方向、方位、形重、视听、螺旋 D.感觉、知觉、思维的特点和意志的品质

114.( A )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记忆B.享己忆 C.再认D.回忆

115.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A )。

A.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五种 B.感觉记忆、知觉记忆、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意义记忆五种。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D.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种

116.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C )。

A.语言记忆B.意义记忆 C.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

117.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 A )。

A.四个基本环节B.三个基本环节 C.三个基本系统D.四个基本系统

118.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 C )。

A.保持、回忆、遗忘B.再认、回忆、遗忘

C.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D.保持、记忆、遗忘

119.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B )。

A.无意识B.遗忘

C.幻想D.幻觉

★120.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 B )。

A.冯特B.艾宾浩斯

C.韦伯D.费希纳

★121.艾宾浩斯是( B )。

A.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B.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C.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D.最早用部分报告法实验证明存在着瞬时记忆的心理学家

★122.遗忘的进程是( B )。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

123.( A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A.表象B.想象

C.再造想象D.再认

124.表象具有( D )。

A.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B.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C.直现性、概括性和片断性

D.直现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概括性

125.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C )。

A.翻转性B.运动性

C.可操作性D.灵活性

126.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因为表象具有( C )。

A.直现形象性 B.片断不稳定性

C.可操作性 D.概括性

127.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 D )的标准。

A.记忆过程B.思维活动

C.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D.三个记忆系统

★128.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 A )秒钟以内。

A.1 B.5

C.10 D.1 5

129.短时记忆的信息( A )。

A.是可以被意识到的B.是不被意识到的

C.经复述可以被意识到D.1分钟以后可以被意识到

130.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D )的编码。

A.形象B.抽象

C.视觉D.听觉

★13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C )。

A、无限的B.9个以上的项目

C.7±2 D.无法测量的术

13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 B )。

A.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B.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C.图像记忆编码和声象记忆编码D.图像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

★133.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C )。

A.9比特~20比特B.7±2

C.无限的D.因人而异的

134.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C )。

A.功能固定性的作用B.原型启发的作用

C.自然衰退或干扰D.思维的定势

★135.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 A )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B.前干扰和后干扰两种

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三种

D.前干扰、中干扰和后干扰三种

136.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前干扰D.后干扰

137.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A )。A.系列位置效应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

138.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 D )。

A.开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B.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C.后边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D.两头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139.( B )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A.表象B.思维

C.语言D.言语

★140.思维反映的是( C )。

A.过去的经验B.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C.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D.人的愿望

★141.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A )。

A.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B.形成概念和进行问题解决

C.进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D.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42.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是( A )。

A.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B.概念形成的过程的基本形式C.问题解决的基本形式D.决策的基本形式

143.把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根据思维( C )。A.探索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划分的B.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的

C.的形态划分的D.的内容划分的

★144.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45.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 B )。

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D.创造性思维

146.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 A )。

A.内涵B.外延

C.本质D.含义

147.概念所包含的个体叫概念的( B )。

A.内涵B.外延

C.范围 D.广度

★148.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 B )A.概念形成B.问题解决

C.发散思维D.创造思维

★149.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A )。

A。迁移B.干扰

C.抑制D.启发

150.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 B )。

A.系列位置效应B.正迁移

C.负迁移D.技能学习

151.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 B )。

A.技能学习B.原型启发

C.灵感D.顿悟

152.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B )。

A.思想准备B.定势

C.问题解决的策略D.动力定型

153.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A )。

A.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B.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C.制作人工概念的办法D.形象思维的具体策略

154.启发式策略就是( A )。

A.运用已有经验,在问题空间中只做少量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B.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

C.我的东西可能放在家中的抽屉里了,我一个一个抽屉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D.一种很笨但能保证问题解决的策略

155.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D )。

A.符号系统B.内部言语

C.语言D.言语

156.言语活动的形式有( B )。

A.人工言语与自然言语B.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C.方言和普通话D.身体言语和口头言语

★157.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C )。

A.默读语言B.外部言语

C.内部言语D.背诵言语

158.( A )叫内部言语。

A.甩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B.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

C.用表情或身体姿势表示的言语

D.一个人讲演的独白言语

★159.威尔尼克中枢又叫( D )。

A.言语运动中枢B.视觉性言语中枢

C.书写性言语中枢D.听觉性言语中枢

160.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发生( A )。

A.表达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

161.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 D )。

A.不能写字、画B.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C.说话发生了困难D.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162.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 D )。

A.创造性思维B.理想

C.表象D.想象

163.想象是( A )。

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B.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D.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164.想象可以分为( A )。

A.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B.梦和幻觉

C.理想和空想D.积极想象和消极想象

165.( A )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A.幻想B.幻觉

C.梦D.妄想

★166.( A )是指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A.意识B.注意

C.认识D.知觉

167.( A )指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A.无意识B.个性

C.情感D.意识

l68.无意识包括( C )。

A.心理活动不能很好地选择某些对象而舍弃另一些对象

B.心理活动不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对象上

C.无意识的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

D.无意识记和无意想象

169.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 B )个阶段。

A.3 B.4

C.5 D.6

170.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 D )。

A.仪波B.13波

C.1波D.△波

★171.梦境在( D )开始出现。

A.睡眠初期B.睡眠中期.

C.睡眠晚期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172.生物节律是指以( B )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A.1 2 B.24

C.48 D.72

173.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 C )。

A.情绪变化规律

B.体力变化规律

C.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D.机体内脏器官生理活动变化的过程

★174.梦( D )。

A.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种现象B.的情景具有连续性

C.的内容具有显著的情绪性D.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75.( B )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认知B.注意

C.意志D.想象

★176.注意是一种( A )。

A.心理状态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D.认知过程

177.( D )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A.知觉B.记忆

C.思维D.注意

178.注意可分为( B )。

A.无意潭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179.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D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80.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C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181.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C )。

A.注意的周期B.生物节律

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循环

182.注意的起伏又叫( B )。

A.注意的周期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循环D.注意的节律

★183.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 D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散

18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 C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

185.需要是( D )。

A.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B.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

D.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86.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 B )。

A.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兴趣和爱好D.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187.( B )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A.需要 B。动机

C.意志 D.情绪

★188.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进入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 A )。

A.内驱力B.诱因

C.情绪D.兴趣

★189.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B )。

A.内驱力B.诱因

C.需要D.爱好

190.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 A )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191.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D。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192.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动机,可把动机区分为( B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D.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193.定势往往是一种( B )。

A.有意识动机B。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D.习得动机

★194.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A )。

A.兴趣B.情绪

C.态度D.爱好

195.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 C )。

A.中心兴趣B.直接兴趣

C.爱好D.癖好

19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 A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Y尊重的需要、为他人月良务的需要

197.马斯洛把较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命攸关的需要称为( C )。

A.生长需要B.获得性需要

C.缺失性需要D.基础性需要

198.( D )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A.安全的需要B.爱和归属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99.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 C )。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20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 A )。

A.缺失性需要B.生长需要

C.社会性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20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叫( D )。

A.缺失性需要B.生长需要

C.社会性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202.( A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A.情绪和情感B.动机

C.人格D.需要

203.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 D ) 。

A.激情B.表征

C.应激D.表情

204.表情是指( A )。

A.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B.情绪变化的维度

C.情绪的状态D.情绪的不同种类

205.表情包括( B )。

A.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B.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C.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

D.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

206.表情的产生( C )。

A.是先天遗传的结果

B.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C.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D.是在人身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

207.关于表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全人类都是共同的

B.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C.人人都不同的

D.有一些是全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异的

★208.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C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

209.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 D )。

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10.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 A )。

A.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B.积极性、消极性、强和弱的程度

C.增力性、减力性l、饱和度和外显度

D.兴奋性、激动性、外显度和内隐度

211.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 D )。

A.对情绪种类的度量

B.对情绪和情感状态的度量

C.对情感种类的度量

D.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特征的度量

★212.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 )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的两极是不相容的D.的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213.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D )。

A.激动和平静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214.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 )。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

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

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

215.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 C )。

A.基本情绪B.复合情绪

C.情绪状态D.情感的种类

★216.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 )。

A.心境、激情、应激B.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C.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217.情感可分为( A )。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B.心境、激情、应激

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18.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对( B )的分类。,

A.情绪 B.情感

C.基本情绪 D.情绪状态

219.( B )是指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A.冲突B.意志

C.能力D.动机

220.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分为( A )。

A.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B.初始阶段和结果阶段

C.酝酿阶段和行动阶段D.行动阶段和完成阶段

221.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

A.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B.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为

C.不断审视行动计划

D.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

★222,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 D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223.人格是( D )。

A.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

B。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心理现象

C.由心理过程构成的

D.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224.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 B )。A.独特性B.整体性

C。稳定性D.功能性

225.外界环境的刺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说明人格具有( D )。

A。认知性B.情绪性

C.稳定性D.功能性

226.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 C )。

A.情绪和意志

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C.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D.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27.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是( B )。

A.人格的主要特点B.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

C.人格的动力D.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228.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 C )。

A.意志B.情感

C.能力D.智力

★229.( D )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A.意志B.情感

C.能力D.智力

230.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 C )。

A.能力就是知识和技能

B.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

C.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D.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

231.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B )。

A.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B.能力、才能和天才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32.按照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 C )。

A.能力、才能和天才

B.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C.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3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 C )。

A.能力、才能和天才

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34.按创造程度可把能力划分为( D )。

A.能力、才能和天才

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3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A )上。

A.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

B.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

C.素质的高低和智力发展水平

D.认知、操作、人际交往等不同方面以及天赋高低术

236.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 C )上的差异。

A.天赋条件(如聪明、一般和迟钝)

B.男女性别(如女性抽象思维能力强、男性形象思维能力强)

C.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

D.智力水平(如智力超常、智力一般和弱智)

★237.( B )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A.个性B.气质

C.性格D.人格

238.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A )。

A.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

B.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C.心理活动的特质和类型

D.心理活动的情绪、意志、.性格的外在表现

239.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 A )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学说。A.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B.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C.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D.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240.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 B )等类型。

A.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B。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C.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D。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241.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 D )构成的。

A.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不同组合

B.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

C.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D.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

242。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C )。

A.强、不平衡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D.弱

243.黏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C )。

A.强、不平衡B.弱、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D.弱

★24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 )。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245.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C )。A.个性B.人格

C.性格D.气质

246.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叫( A )。

A.态度B.能力

C.气质D.性格

247.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 C )。

A.分类标准B.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C.结构的组成部分D.社会属性的体现

48.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 A )。

A.一个人如何对待社会、集体、他人以及自己

B.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整的自觉性

C.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能力

D.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

249.在性格的各种特征中能够起到决定其他性格特征作用的是性格的 ( A )特征。

A.态度B.意志

C.情绪D.理智

★250.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 D )等层次。

A.内向与外向B.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C.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D.本我、自我、超我

★251.荣格把人格分为( A )等类型。

A.内向型和外向型

B.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C.内隐和外显

D.思维型和艺术型

252.荣格把兴趣和关注指向于内部的人格类型叫( D )。

A.外显性B.内隐型

C.外向型D.内向型

★5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 C )。

A.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B.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

C.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D.一般特质和特殊特质

254.奥尔波特把人格个人特质分为( B )等层次。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C.一般特质和特殊特质

D.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

★255.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 C )。

A.一般特质和特殊特质

B.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

C.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D.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56.卡特尔找出了( B )种互相独立的人格根源特质。

A.12 B.16

C.20 D.24

★257。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的( C )。

A.动力理论B.类型理论

C.特质理论D.五因素模型理论

258.艾森克认为人格的维度包括( A )。

A.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B。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内外倾、情绪的稳定性和精神病特质

D.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多项选择题

259.心理学研究(ABC )

A.动物的心理现象B.儿童的心理现象

C.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D.除动物以外所有的心理现象

260。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 AC )。

A.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B.只适用于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C.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D.只适用于成人心理现象的研究

★261.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AC )。

A.心理过程和人格B.知、情、意和能力、气质、性格C.知、情、意和个性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262.心理过程包括 ( ABC )。

A.认识B.情感

C.意志D.能力

★263。人的心理是( AB )。

A.脑的机能B.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产品D.一种客观的现象

264.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ABCD )。

A.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

B.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C.临床事实的证明

D.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米

265.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ABCD )。

A.事物的形象B.概念

C.体验D.活动

266。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B )。

A.心理支配人的行为B.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心理就是行为D.行为就是心理

26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 )。

A.心理学是自然科学

B。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C.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68.( BCD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A.要重视人的本能的作用B.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C。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D.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69.( BC )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A.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C.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D.从适应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270.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BCD )。

A.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B.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

C.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D.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271.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ABCD )。

A.观察法B.调查法

C.个案法D.实验法

★272.神经元可分为(ABD )等几种。

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

C.思维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

273.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AB )。

A.躯体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

C.脑D.脊髓

274.自主神经系统(ABCD )。

A.又叫植物神经系统B.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

C.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275.脑干包括(BCD )。

A.丘脑B.延脑

C.脑桥D.中脑

276.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ABCD )等组成部分。

A.额叶B.顶叶

C.枕叶D.颞叶

★277.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AB )。

A.兴奋B.抑制

C.反射D.反馈

★278.(AB )是无条件反射。

A.吃食物流口水B.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

C.谈虎色变D.望梅止渴

★279.(BCD )属于条件反射。

A.吃食物流口水B.谈虎色变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望梅止渴

28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C )。

A.是无条件反射B.是条件反射

C.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281.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ABCD )

A.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B.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规律

C.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D.动力定型

282.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ABCD )。

A.外抑制B.超限抑制

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

283.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叫( BC )。A.外抑制B.超限抑制

C.保护性抑制D.消退抑制

★284.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包括( AB )。

A.正诱导和负诱导B.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

C.扩散诱导和集中诱导D.超限性诱导和保护性诱导

285.感觉的属性包括( AC )。

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86.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ABCD )。

A.差别感觉阈限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水D.j.n.d.

★287.韦伯定律( AD )。

A.说的是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B.说的是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C.可以用公式表示为:S=K彩gR

D.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I=K

★288.( AC )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89.( BC )的现象属于感觉后像。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0.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C )。

A.同时对比现象B.相继对比现象

C.彩色对比D.感觉适应现象

291.( ABD )的现象属于感觉对比现象。

A.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

B.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2.( AB )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

A.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C )。

A.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B.红外线

C.光波D.紫外线

294.(ABCD )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

A.5000赫兹的空气振动B.1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C.乐音D.噪声

295.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ABD )。

A.它的分子能散布于空气当中B.具有挥发性

C.能溶解D.有气味

296.因为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位于舌面和上颚等处,所以它的适宜刺激必须是( AC )。A.能溶于液体的B.具有挥发性的

C.有味道的木D.有颜色的

297.味蕾分布在( AC )等处。

A.舌面B.牙龈

C.上颚D.皮肤表面

298.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 ABC )。

A.痛觉B.温觉、冷觉

C.触压和振动觉D.机体觉

299.皮肤表面的温度( AC )。

A.是皮肤不觉得热和凉的温度B.一般是指37 ClC的温度

C.叫生理零度D.叫心理零度

300.运动觉的感受器分布在(ABC )中。

A.肌肉B.筋腱

C.关节D.皮肤

301.内脏痛不同于皮肤痛表现在( ABC )。

A.内脏痛的性质不清B.内脏痛的定位不准

C.内脏痛具有放射的性质D.内脏痛难于适应

★302.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ACD )。

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C.痛觉比较容易适应术D.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有关系。303.个体在痛觉感受陛上的差异和( ABC )

A.一个人对疼痛的认识和态度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C.一个人的意志力求D.一个人的胖瘦

304.距离知觉产生的单眼线索有(ABCD )。

A.对象的重叠B.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

C.明暗、阴影或运动视差D.眼睛的调节作用

305。眼睛的调节作用是( AC )。

A.距离知觉的单眼线索B.距离知觉的双眼线索

C.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术D.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306.距离知觉产生的双眼线索有( AB )。

A.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B.双眼视差

C.双眼的调节作用冰D.双眼视像的重叠

307.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ABCD )。

A.日出日落的交替B.一年四季的的变化

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D.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308.生物钟可以( AD )。

A.调节人的行为B.调节动物的生理活动

C。调节人的生理活动D.给人估计时间提供依据米

309.( BCD )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A.手表上分针的运动B.电影

C.动画D.霓虹灯的动感变化

★310.错觉的性质包括(ABD )。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米

311.(ABC )可以形成错觉。

A.视觉B.听觉

C.不同感觉道的相互作用D.记忆

312.记忆是指( AC )。

A.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13.遗忘是指(BC )。

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水

314.表象是( AB )。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B.头脑中出现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C.形象思维

D.一种再造想象术

315.表象具有(ABC )的作用。

A.积累感性知识B.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C.为想象提供素材D.创造出新形象

★316.三个记忆系统是以( BC )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A.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B.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C.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D.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木317.瞬时记忆是以( AB )的形式保持信息的。

A.刺激物的形象B.感觉后象

C.语音D.语义

318.记忆广度( AB )。

A.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B.为7±2

C.是无限的D.是各人不同的

319.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ACD )。

A.自然衰退B.感觉定势的作用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320.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 AD )。

A.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B.复述

C.机械复述D.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

321.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CD )。

A.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B.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

C.机械复述D.精细复述

★322.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ABC )。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

32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BD )。

A.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广

B.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

C.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外延越广

D: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外延越广

32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AC )。

A.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窄

B.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窄

C.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外延越窄

D.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外延越窄

325.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 AB ) A.概念的形成B.概念的掌握

C.概念的继承D.概念的发展

326.人工概念(ABD )

A.是人为制造出来供实验用的材料

B.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C.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概念

D.因为是模拟的自然概念,所以与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概念有很大的距离

327.问题空间就是( ABC )。

A.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

B.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

C.对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D.问题的数量

★328.(ABCD )都是原型启发的例子。

A.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B.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

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329.( AB )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C.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

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冰

330.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 AB )。

A.算法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分析综合策略 D.抽象概括策略冰

331.(ABC )都属于启发式策略。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45*1=45分)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鼻祖的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冯特 2、以特定的心理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处理属于( A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常量 4、下列哪个现象与视觉适应现象有关。( D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知觉到红旗总是红色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夜晚开车与对面车辆会车时不宜开远光灯。 5、坚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7、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随刺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8、正上课时突然听到某同学的手机铃声响了,对这种刺激的注意属于(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9、感受性是( B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10、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服饰,为安全大计在服装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需考虑知觉的( B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C )学派。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 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 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知觉的(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恒定的(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毫无关系 14、暗适应完成后,视觉感受性( B )。 A.无变化 B.提高 C.降低 D.提高和降低 15、已知重量的感觉差别阈限为1/50,某举重运动员已举起150Kg,请问至少增加多少 kg后,该运动员能明显感觉重量增加了。(C)

社会心理学知识框架图(完整版)复习过程

第一节概述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社会行为、社会意识 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社会互动 社会行为勒温 B=f(P,E) 研究对象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和范围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 时间: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哲学思辨内容: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启蒙期)人物:康德、卢梭 时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经验描述特点:观察 简史(形成期)人物: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概述(霍兰德)时间:始自20世纪20年代 实证分析阶段 (确立期)特点:描述转向实证研究,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 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方法档案法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学习论 社会交换论 理论符号互动论 流派精神分析论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概述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1 家庭;2 学校;3 大众传播媒介;4 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概念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分: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社会角色分类按角色的功能分: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社会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社会化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与自我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概念自我的概念 自我自我的结构 自我概念的功能:1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 解释经验;3 决定期待自我、身份与自尊身份的定义 身份 身份的特点 自尊的概念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 自尊的测量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基础心理学练习有答案方案

“心理学导论”习题 第一单元习题 单选题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 (A)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 )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C ) (A) 情绪(B) 需要(C) 想象(D) 兴趣 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D )。 (A) 艾宾浩斯(B) 韦伯(C) 马斯洛(D) 冯特 4.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B)。 (A)普通心理学(B)实验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人格心理学 多选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ABCDE)。 (A)揭示人的心理现象(B)描述人的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D)理解人的心理活动(E)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2.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BCE)。 (A)感觉过程(B)认识过程(C)情绪和情感过程(D)需要过程(E)意志过程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心理学所出现的流派和思潮概括起来除了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外主要还有(ABCD)。 (A)格式塔心理学(B)精神分析论(C)人本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E)拓扑心理学 判断题 1.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机能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创始人物冯特(╳)。 问答题及其答案 问: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节绪论 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分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又称为个性,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即需要、动机等;人格的特征,即能力,气质和性格。 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综上,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

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计算机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3、简述大脑的主要结构。 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 4、简述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5、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讲解学习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的研究他的心理。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科学心理学创使人是冯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个案法。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几种。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大脑组成的。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中枢。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组成部分。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他通过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反射。吃酸梅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射。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面感觉和内部感觉。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感觉阈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只要带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大多数是由外祖交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范围内的空气振动。人耳对1000-4000HZ范围内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声音的基本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波的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嗅觉适宜刺激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具有挥发性。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味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基本的味觉有咸、甜、苦、酸。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生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运动觉又叫动觉。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内脏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教育心理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①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②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③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梳理-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基础心理学(王晓钧)重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 (重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起源于希腊词根:phychc(灵魂)和logos (学问),原意为“灵魂之学”。 1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具体的说,心理学研究以下内容: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 3. (重点)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指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也包括注意②情绪和情感过程:在认识他人或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一定的态度 ③意志过程: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行为方式,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由于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成为差异心理。 ①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个性心理特征。 4.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 (1)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基础) (2)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表现。 5. (重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两个鲜明的特点:(1)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身(2)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于一身 6. 心理学的分类: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1)基础心理学:研究重点在于从理论上揭示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2)应用心理学:研究倾向于将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某一特殊群体,揭示这一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表现为一个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2)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现象是很复杂的,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存在一定的结构;研究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的关系,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5)心理与环境:心理现象是由外界输入的信息引起的,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2

3

4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了。 ?????????????注意感觉 知觉第二章 认识过程观察(思维的知觉) 记忆想象言语与思维

5 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分类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活动的间心接兴趣有意后注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注意理过程的动力特征影响因素:被知觉之一。对象的特品质?点、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分散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人有无坚定目的、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分配 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活动已经熟练、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几种活动成为了一套同一的组织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新的注意对象特点、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 统的调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度觉、痛觉、触压觉)种类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阀限,感受性的发展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是一种最简单的联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觉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本章几点说明: ?基础心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 ?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复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本章节出题较为灵活,要以看书为主,习题集为辅。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发展阶段: 1.无脊椎动物:感觉; 2.脊椎动物:知觉; 3.灵长类:思维萌芽; 4.人类:思维和意识。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今年是130周年) ?学派纷争: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二级掌握)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三部分,它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 血压)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使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 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 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 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 化”。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 工具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种类(内部和外部):痛觉内外都有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l、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反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5、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二)单项选择题 6、 C 7、A 8、 C (三)判断题 9(×) 10(×) 11(√) (四)简答题 12、 (1)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调控自己。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事例分析趣 13、 人的心理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主体特点。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为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和社会,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上述两位老师就是由于各人的态度和经验不同,对同一位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以至对他采取不同的行动:前者认为此学生“此朽木不可雕也”所以就不愿理此学生;后者认为此学生是“败叶下面尽是新蕾,可育成才”所以就努力帮此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 (一)填空题 1、直接个别属性 2、降低提高 3、降低提高 4、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二)单项选择题 5、A 6、C 7、A 8、B 9、C 10、B 11、C (三)判断题 12(×)13(√) (四)简答题 14、 (l)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 第三章记忆 (一)填空题 1、经历过识记保持回忆 2、形象形象性概括性 3、活动任务需要兴趣强烈的情感 4、理解内部联系有关经验、 5、贮存巩固遗忘 6、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7、追忆 (二)单项选择题 8、D 9、B 10、B (三)判断题 11× 12√ 13√ (四)简答题 14、 遗忘的原因主要有:①由于外部强烈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会导致暂时遗忘。②对已识记过的东西没有反复复习和运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自动消失,是导致永久性遗忘的原因。③识记材料的影响。那些

基础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严宝亮 单位:凤翔中学 专业:化学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课程名称基础心理学姓名严宝亮单位凤翔中学专业化学题号分数签名1 2 3 4 5 6 7 8 9

年月日 10 总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基础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D) A灵魂B意识C行为D行为与精神过程 2.红灯灭了之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A) A正后像B负后像C明度对比D色彩对比 3.有些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它们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这 一看法体现了心理学何种观点?(D ) A 生物学观点B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C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D认知的观点 4. 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 5.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D) A指向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和选择性C调节性和集中性D选择性和集中性 6. 与注意信息加工不相关的理论是:(B) A瓶颈模型B透镜模型C特征整合模型D眼动理论 7. 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哪种需要?(B) A安全B爱与归属C自我实现D尊重 8.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哪个区域的?(D) A顶叶B颞叶C额叶 D 枕叶 9. 幻想是哪种想象的特殊形式。(A ) A 创造想象 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D空想

10“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是一种:(B) A映像B心理操作C概括性D自觉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20分)。 1、流体智力 答: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2、效度 答: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3、顺应 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4、幂定律 答:幂定律指的是心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用公式表示即S=kIn。 三、简答(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答:(1)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2) 对兴趣的依从性。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3)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能全神贯注地工作。相反,一个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整天处于忙乱状态.在必要时就难以组织自己的随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4)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知识经验对随意注意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异常熟悉的事物或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5) 对人格的依从性。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 2 简述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答:所谓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如果我们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来测量某一地区全部人口的智力,则智商在100±16范围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68.2%,智商在100+32以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95.4%。智商高于132或低于68的人在全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不同智商水平在人口中所占百分比是不同的。( 二) 表现早晚的差异

《基础心理学知识》(2015)习题与参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015修订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A (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除精神病人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B)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C)知、情、意和人格(D)需要、动机和人格 3.心理过程包括()。B (A)能力、气质和性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动机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C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5.心理学是()。D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阶段。B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情感和思维四个 (D)感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四个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C (A)感觉的阶段(B)知觉的阶段 (C)思维萌芽的阶段(D)思维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B)韦伯 (C)费希纳(D)艾宾浩斯 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C (A)1840年(B)1860年 (C)1879年(D)1885年 10.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的创始人。B (A)格式塔心理(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D)行为主义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 (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主张要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D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C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 (D)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6. 16.神经元是由()组成的。B (A)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B)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 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A (A)树突(B)轴突 (C)细胞核(D)细胞质 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D (A)树突(B)轴突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实质心理客观现实的反映 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士)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科勒)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主义(奥地利佛洛依德)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 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 ??????????????????????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共性心理(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注意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1、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2?????????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3、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她的著作《论灵魂》中就各种心理想象进行了阐述,该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了。

?????????????注意感觉 知觉第二章 认识过程观察(思维的知觉)记忆想象言语与思维 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分类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活动的间心接兴趣有意后注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注意理过程的动力特征影响因素:被知觉之一。对象的特品质?点、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分散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人有无坚定目的、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分配 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活动已经熟练、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几种活动成为了一套同一的组织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新的注意对象特点、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 统的调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 考查重点 1、感觉的含义及属性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 3、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及联觉 4、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痛觉等)的含义、现象及感受器、适宜刺激等; 5、知觉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的含义,以及距离知觉的线索、生物钟的概念、错觉(包括运动错觉)的应用及产生原因。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1、感觉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属性:(1)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的个别属性。 3、感觉的种类: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饿、胀、渴、窒息、恶心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其感受性高。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4、刺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刺激的物体叫刺激物。 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 5、适宜刺激: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种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 6、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也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越小,其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其英文缩写为j.n.d)。差别阈限越小,其差别感受性越高。 7、韦伯定律:发现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I/I=K 8、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K·㏒R。费希纳定律说明我们不

基础心理学知识练习题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单选题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 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矗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答案:D 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B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 答案:C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 答案:A 5、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 B.社会对心理制约 C.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 答案:D 6、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r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 答案:B 7、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答案:B 8、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人格 答案:D 9、心理是大脑活动的()。 A.结果 B.产品 C.过程 D.客观映象 答案:A 10、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阶段。 A.感觉.知觉和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和意识三个 D.感觉.知觉和意识萌芽三个 答案:B 11、心理反映具有()的特性。 A.稳定性和灵话性 B.抽象性和形象性 C.能动性和主观性 D.客观性和主观性 答案:C 12、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删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B 13、构造主义的目标是()。 A.了解决定行为的目的 B.找出意识的组成成分 C.揭示意识与无意识的联系 D.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如何控制行为 答案:B 14、行为主义学派反对研究下列内容中的()。 A.学习 B.反应 C.人格 D.技能 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