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亨廷顿的_第三波_与_民主和平_思潮

亨廷顿的_第三波_与_民主和平_思潮

亨廷顿的_第三波_与_民主和平_思潮
亨廷顿的_第三波_与_民主和平_思潮

4月浙江自考发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发展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2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发展研究中,主张“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的学术观点的学者是 () A. 迪尔凯姆( Emile Durkheim ) B.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C.滕尼斯( Ferdinand T?nnies ) D.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2.美国学者李格斯的“棱镜型组织”是一种 __________ 类型。 () A. 传统型组织 B.现代型组织 C.介于传统型和现代型之间的组织 D.后现代型组织 3.关于成就欲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 A.E. 哈根 B.D. 麦克莱兰 C.A. 英格尔斯 D.S.N. 艾森斯塔德 4. “再分配经济”是由 K. 波兰尼在其名著 __________首先提出。 () A. 《经济管理中的过度集中化》 B.《伟大的转变》 C.《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 D.《当代中国的国家和农民》 5.当城市化水平超过 __________ ,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 A.20% B.25% C.30% D.35% 6.在“熟人”构成的社会关系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 A. 角色之间的互动 B.人格的互动 C.在场和不在场的互动 D.工具性关系的互动 7.现代民主的民主机制中, __________ 是限制权力、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根本手段。 () A. 参与机制 B.竞争机制 C.制衡机制 D.司法机制 8.第一个系统阐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是() A. 弗吉里奥 B.卢梭 1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1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目标导航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对华政策;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政策;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过程与方法:(1)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之必然性的能力。(2)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以及1946年政协会议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只有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2)通过对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反革命策略的揭露,使学生认清蒋介石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妄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反动本质。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是重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假意邀请共产党商谈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并签定了《双十协定》。(2)全面内战爆发是重点。1946年6月,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被迫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2.难点分析:(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是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不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了。中国时局的特点表现为:①美国把控制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②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要消灭人民革命力量。③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渴求,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因此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局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一对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这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中国的发展方向。(2)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是难点。政协会议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是先实行政治民主化还是先实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实质上仍是重庆谈判中尚未解决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问题。因为有100万军队和一亿人口的解放区的存在,对蒋介石独裁方针无疑是最大的威胁。政协会议上激烈的争论,归根到底仍是独裁与民主、内战与和平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对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中国的政局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将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第三章第一节的课题)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而得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结论)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发言) 师:美国为了控制中国建立一个亲美反共的政府而支持、帮助蒋介石;(投影:国民政府在美国支持下运送军队)蒋介石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阴谋发动内战,消灭人民革命力量。(投影: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所以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发展的呢? (本目内容可设计系列化问题:第一,蒋介石为何要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第二,在战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 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确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Ⅰ、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③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⑥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答:(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浅谈民主党派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0667521.html, 浅谈民主党派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作者:于春节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8期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建国问题,国民党和共产党做出多方面努力之外,社会 各界人士特别是各民主党派的斗争和努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本着反对内战、和平统一、实现国内民主自由的原则,为和平建国而努力,为促成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主党派;国民党;共产党;重庆谈判 纵观中国现代史似乎是国共两党为中国革命奋斗的历史,其实不然。中国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同国共两党共同奋斗,作出了应该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为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建立和平民主国家而努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现将围绕内战爆发前民主党派的一系列斗争来论述各民主党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一、抗战后各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与国内形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后,中国何去何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成为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民主党派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纲领,并制定了纲领草案。8月3日,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招待外国记者会上表示,“民主同盟关于将来战后立国的国策,实施进步的民主政治,保持世界和平安全”;1945年中国人民救国会在重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其宗旨为“团结国人,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全面阐述了救国会的政治主张。“政治报告”认为,民主联合政府是“走到民主的共和国”,其政府是“民主的联合政府”。综上所述,各民主党派都希望战后可以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国家,也都为达到这一目标做出了许多准备和努力。 但战后的国内形势,并不如他们所想那样乐观。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敌视与污蔑。尤其是在1945年5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通过了如何对付共产党的方法。即“采取政治解决之方针”来解决中国共产党问题,而在其他文件中却大肆诬蔑中国共产党,其政治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方法:主要有“发展本党在工农社会中之组织,”“对外应配合政治环境,加强国际宣传;对内应加强党员政治训练,纠正中国共产党之虚伪宣传,”“争取第三者对本党之同情,”等等,使共产党陷于孤立。大会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施宪政,假定在1945年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以“实施宪政”。但是国民党所标榜的宪政的实质内容,与人民所要求的却大相径庭。首先、国民党把国民大的职权置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显然,在国民党与国民大会的关系上,是国民党控制国民大会;其次、即使宣布实施宪政之后,国民党还公开声称要继续纸张政权。国民党要坚持其一党专政是真,实施宪政是假,这是十分清楚的。

浅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浅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10新闻本2班 10B07080231 胡及孝

浅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是经济全球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最有利的投资,组织最有效的生产、最快捷的流通,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全球化便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和运动的一种外在表象,其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市场、生产过程和资本运动超越一国范围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一、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他们推销的仅仅是

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论的产生: 民主和评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受到关注,是冷战结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而其实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早在18世纪末,因为西欧主权国家的不断出现,康德在《论永久和平》一书中开始提出由自由国家联合起来建立“永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总统在其外交思想中第一次把美国民主与世界和平结合起来,为后来美国外交定下基调。这种理论的始作俑者是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切尔?多伊利,1983年他在《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事务》一文中提出自由民主国家相互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的论点。20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智囊团重新发现康德这一思想的价值,进而提出了所谓的“民主和平论”,学界的相关著述也陡然增加。塞缪尔·亨廷顿的《第三波:20世纪末民主化浪潮》、约瑟夫·马拉奇科的《输出民主:完成美国的天赋使命》、布鲁斯·鲁塞特的《把握民主和平:冷战后世界的原则》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民主和平论的内容: 民主和平论的中心论点是民主国家很少(或从不)相互打仗。而他们也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在民主国家之间如同其他政体之间一样存在着许多利益冲突,但是,毫无疑问,民主国家认为,战争不是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合适方法;第二,尽管自由民主国家很少(或从不)打仗,但他们可能和非民主国家打仗。其主要的思想则可归纳如下:第一,“民主国家”不会发生战争。这首先是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机制约束。民主政治的制衡原则和选举制度迫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民意,并且政策的制定是多元的,可以避免政府轻率发动战争。其二是共同的民主规范与民主文化的约束。“民主国家”由于共同的民主规范和文化而相互尊敬,相互感知,从而使他们相互之间能忍让并达成妥协,使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发生冲突时也很少要求诉诸武力。为证明这一论点,他们宣称,自19世纪以来,除个别例外,“民主国家”之间没有发生战争。 第二,转型中的民主化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爱德华·曼斯菲尔德和杰克·斯奈德在其《民主化与战争》中提出,成熟的“民主国家”具有和平倾向,而向民主化国家转化的过程却是危险和充满好斗的时期。他们认为,许多转型国家通常要经历痛苦的过渡时期。其间,大众政治和独裁精英政治往往交相更迭,极易造成中央权威削弱、利益集团冲突扩大、公众之间产生政治分歧和对峙,从而导致民族主义失控,国家的好战侵略倾向加强。他们还声称,从历史经验看,从混合政体转向民主政体的国家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比依然是混合政体的国家高50%,比其他类型国家高70%。 第三,“民主国家”不回避与“非民主国家”间的战争。一些学者用民主规范论说明这一命题。拉塞特在《把握民主和平:后冷战世界的原则》一书中指出“民主国家”愿意用和平的方法、说理的方法和妥协的方法调节和解决政治争端,它也能假定并相信别的“民主国家”也赞同用相同的规范与他共同解决争端,因此他主动或率先作出忍让是值得的,这是“民主国家”之间的相互感知和尊重。但在与“非民主国家”发生冲突时,这种规范不再起作用,“民主国家”与之不存在民主文化的规范,无须克制自己,而有必要采取更严厉的国际行为规范。在这里“非民主国家”属于“另类”,“民主国家”对之进行军事打击和战争是“崇高使命”。 对民主和平论的解析: 首先,“民主和平论”实际上是西方源远流长的理想主义传统的一个现代版本。“民主和平论”者试图把康德所谓的“理想共和国”的理性国家行为应用到国际关系中,以求用一种制度的优越性和感召力来消解国家之间暴力行为的根源。具体到国际政治理论领域,“民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纳入其中。 ②管理主体局限:仅仅限于政府,应在政府之外建立非政府公共组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解析)人民版

综合检测(二十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解析:选B 美元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元将黄金挤出了流通领域,而且美元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故B项正确;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而世界货币体系在1880~1914年就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2.“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下列现象与上述内容最吻合的是( ) A.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B.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D.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 解析:选C 材料“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走向衰落历程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故A、B、D三项错误。 3.(2019·南通六校联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解析:选D 由“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购买美国商品”可知该机构成为美国资本扩张的工具,故选D项。 4.(2019·聊城模拟)“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该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

民主和平转型的条件.

民主和平转型的条件 由于民主宪政在道义、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其他政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它代表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方向,成为取代世袭皇家统治、个人终身统治和其他任何形式的独裁统治的普遍形式。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1)人民的统治和2)对人民的保护。前者要求确立开放的政治体系,保证政府和公共权力来自人民并受人民控制;后者要求确立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方面广泛的制度结构,以保障公民自由权利不受来自社会和政府公共权力部门的侵犯。因此,民主化也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1)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拓展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保证“我”(公民)能管“你”(政府或公共权力);2)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保证“你”(政府或公共权力)不要管“我”(公民),并在“我”(公民)需要“你”(政府或公共权力)的时候提供必要帮助。 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转型的和平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经济市场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条件。尽管不能完全证明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的必然关系,也很难确定经济发展达到什么水平才会开始民主化转变,但是,从长远来说,人们并不能否认民主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政治学研究表明,民主不一定促成经济发展和繁荣,但经济发展和繁荣可能促进民主发展。民主政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持,也得到了事实的证明。20世纪80年代实现民主转变的国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高速发展的威权主义体制在政治上实行强控制,但在经济上发展出一个主要操纵在私人手里的市场经济,即所谓的“我关心我的政治,你们只管你们的商务” 。“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主化方向的政治转型提供了如下帮助: 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

公共关系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主体客体 2、______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案:双向传播与沟通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经营观念管理哲学 4、公共关系活动是否自觉、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自觉的______ 和科学的______ 作指导。 答案:公关意识公关理论 5、传播观念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时机去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影响公众引导公众争取公众 6、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与______ ,而且还在于______。 答案:协调和改善关系影响和完善舆论 7、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联系交流 8、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方式包括各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的形式,包括各种______ 、______ 、______ 的方法,包括各种______、______ 、______ 的技术。 答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文沟通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象媒介 9、公共关系特指______ 与______ 之间的传播沟通。 答案:组织公众 10、公共关系状态既是______ 的基础,也是______ 的结果。 答案:开展公关活动公关活动形成 11、公共关系主要是对组织的______ 和______ 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追求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 答案:无形资产财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组织利益公众利益 12、“双向沟通与传播”只有表现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只有与______ 、______ 、“公关观念”相联系,与“关系”、“舆论”、______ 相联系,才能完整地界定它在“公共关系”概念中的涵义。 答案:公关状态公关实务形象 1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从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______ 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关系。 答案:信息传播沟通 二、简答题 1、解释下列概念: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三要素。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的区别和联系? 3、如何理解“双向传播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三、分析题 1、如何评价“王婆买瓜,自卖自夸”?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 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用,雅尔塔体制确立;(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岀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 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 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左因素增加。 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I、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左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疑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四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而,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徳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③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左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髙: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左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⑥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髙,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疑,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答:(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十四、 国际政治:争权力,求和平

第14讲国际政治:争权力,求和平 国家是政治的核心范畴,以国家为核心,构成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互动。国际政治在最普通的意义上指的是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过程。虽然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权力分配过程,但是由于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完全处于不同的政治条件之下,权力分配的形式完全不同。由此产生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国际政治学。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和国内政治相比,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国家的对外行为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是否存在普遍的行为模式?如果国际政治学想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就必须回答这些传统政治学无法回答的问题。 一、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 摩根索是最早的致力于发现国际政治的普遍规律的人。他认为,“国际政治,象所有的政治那样,是争取强权的斗争”1“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在本质上相同”2。摩根索从人性出发,把一切政治现象看作权力斗争,政治家都是以权力界定利益来思考和行动的;3所有的政治现象都可以根据个体在权力斗争中的动机而划分为三类:维持权力、增加权力、显示权力。国家只是个人的集合,于是他根据国家的动机,把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分为三类:维持权力-维持现状政策、增加权力-帝国主义政策、显示权力-威望政策。4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有什么差别呢?摩根索指出,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都是1《国际纵横策论》,第36页。 2《国际纵横策论》,第46页。 3《国际纵横策论》,第4页。 4《国际纵横策论》,第63-64页。摩根索认为,所谓威望政策,就是通过外交礼仪和炫耀武力来显示权

权力斗争,它们的区别仅仅是权力斗争存在的道德、政治和社会条件不同而已。经验表明,国内社会比国际社会的凝聚力强,秩序更稳定。国内政治中重要的行为体就是领袖和精英,国际政治中重要的行为体的是大国,所以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 表1.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比较 二、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制约 摩根索认为,无限制的权力追求和权力斗争会“分裂社会,或者迫使弱者的生存和幸福付诸强者的专横意志”,所以需要限制权力欲和权力斗争,“以便保护社会免于崩溃,保护个人免受奴役和灭绝”。5摩根索通过对比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探讨了限制权力斗争的方式和途径。 1〃均势的作用 均势(balance of power)既存在于国内政治之中(分权制衡),也存在与国际政治之中,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行为体。在国家政治中,

民主转型读书笔记

关于民主转型的读书笔记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兴起,这次民主化浪潮被称为“第三波”。20世纪5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政治发展理论也在被时代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民主制度本身的价值已经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很多国家摆脱了旧有的权威政体而建立了民主制度。但是这些新兴的民主国家面临许多困难,初生的民主制度也受到了挑战。因此,很多学者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民主上来,他们开始关注专制政体如何向民主转型,以及已经建立的民主制度如何持续和巩固。我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林茨和斯泰潘的《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以及拉里?戴蒙德的《民主的精神》之后,想就民主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民主和民主转型的概念 民主是当今时代政治生活的主题词之一,尽管对其内涵以及具体实践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民主已经成为一种普世价值却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纵然有很多人指出民主的弊端,但恐怕没有那个政权敢说自己是不民主的。而民主不是从来就有的,这又涉及到由非民主政体向民主政体过渡的问题,也就是民主化的问题,在《第三波》中,亨廷顿归纳历史上的民主化过程,划分出三次民主化浪潮,即1828年到1926年间的第一次民主化长波,1943年到1962年间的第二次民主化短波,以及1974年至今的第三波民主化,而在各次民主化过程之间还伴随着两次回潮,许多新民主政体又退回到非民主政体,尽管如此,民主国家的数量还是增加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进两步推一步”,总体上还是进步了。在本书中,亨廷顿主要从现实层面上定义民主,赞同熊彼特的定义,即民主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个人通过竞取人民手中的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①,在这里,重点关注的民主的程序性意涵,而暂且不考虑民主作为政府权威的来源,以及作为政府所服务的目的这类含义。而相对于民主,作者将民主政体的反面统统归结为威权主义政体,尽管具体国家存在很大不同,但确实都能体现出权力集中等非民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发展正遭遇不少阻力,主要体现在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三是理论上经济全球化应惠及所有国家和群体,但现实中不少国家及群体并没有受惠。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走势。一些学者以经济全球化损害多数国家和民众利益为由,断言经济全球化将会出现逆转。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发展将是可持续的。 历程和前景:发展动力大于阻力 从历史上看,近2000年来世界出现过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形成共同的语言、法律和货币等,促进了从英国到中东贸易的发展;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出现在500年前,哥伦布等航海家开拓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及东亚地区的贸易。这些贸易后来为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在此期间,因一些欧洲国家内部出现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势头受挫,经济全球化一度陷入低潮;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增长,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政府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的理念,开放政策对国际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产生重要作用。科技发达和资本充足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劳动力等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并出现倒退;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 与前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相比,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商品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超过20%,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GDP的比例为21%,而191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国家及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换回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技术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十九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拥有巨大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经济体输入资本;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购买政府债券等少数

争取和平民主优秀教案

争取和平民主 【教学目标】 1.了解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 2.知道《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3.通过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难点: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争取和平民主》。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重庆谈判 (二)内战爆发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争取和平民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重庆谈判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背景: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结果: 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3)影响: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也使国民党在发动内战时政治上陷于被动。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内战爆发。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发展经过: 国民党凭借着强大的优势,向中共控制的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结果: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各方面的斡旋下,国共两党终于坐在一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国人面对赢得了主动,争取了和平。但是,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2.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放军进入到战略反攻的新时期。 【作业布置】 1.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前途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2.蒋介石为什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3.毛泽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4.为什么说蒋介石的策略是“假和平”?

从鳕鱼战争看_民主和平论_的疏漏

3何冠一,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生(重庆400031)。 从鳕鱼战争看“民主和平论”的疏漏 何冠一 摘 要 “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一些西方民 主国家,甚至成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该理论的基本论点即民主国家的性质决定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很少打仗,显得颇为雄辩和自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公认的民主国家的定义问题和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好战的问题。除了揭批其理论本身的瑕疵,本文拟从一个罕见的现代民主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例子———英国和冰岛之间的“鳕鱼战争”出发,通过论述民主和平论在此冲突中的失效,着重说明:如果没有其他体系因素的调节,民主因素不足以阻止冲突的发生,民主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走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关键词 鳕鱼战争 民主和平论 民主国家 英国 冰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主和平论”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该理论本身存在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再加上奉行民主和平论的一些西方国家以此为依据,向外推行其价值观念,频频干涉他国内政,我国学者对其往往采取质疑和批判的态度。然而,相关批驳文章多是从理论上向其提出质疑,很少有人提出反例来论证其不妥之处。本文认为,可以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生在冰岛和英国之间的“鳕鱼战争”,作为一个现实的反例,以供我们进一步研究民主和平论在理论上的不当。通过分析“鳕鱼战争”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主因素在那场冲突中极度淡化,这证明了民主和平论的观点在此案例中表现出很大的疏漏。 一、民主和平论的流变 民主和平论是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基本观点是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极

少发生战争,因为民主制度能够使为战争承担主要代价的人民约束政府的对外行为。民主和平论者一般把康德提出的相关理论认做民主和平论的最早渊源。1795年,康德(I m manuel Kant)撰写了《永久和平》一文,他认为,在立宪共和制度下,对外宣战需得到公民的准许,而对此公民极为小心谨慎,因为战争的后果将由他们直接承担。反之,在非共和体制下,人民是臣民而非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统治者,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动战争,因为战争不需要让统治者付出一点微小的代价。因此,“他可以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就像决定一场宴会那样决定发动战争。”①康德的上述思想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民主和平论的原型。 相对于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民主和平论发展较晚。当代学者承袭康德的传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阐述民主和平问题,而明确的理论概括则始于1983年迈克尔?多伊尔(M ichaelW.Doyle)的《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事务》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多伊尔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民主和平论”。他以康德的政治思想为依据,解释了民主政府相互间不愿打仗的原因。他认为,民主政府必须向其国内人民做出交代,如果战争的代价过高,它们就会在选举中失败。同时,在民主国家中,关于战争的外交决策是透明的,公众和决策者都对战争代价非常敏感,因此他们可以公平辩论。另外,多伊尔认为,民主国家相互间存在着用和平方法指导政治竞争和解决纠纷的共同愿望,这种“共识”要求双方“协调”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彼此尊重和合作,扩大接触,这种共同愿望最终将导致利益共同体的产生。多伊尔说:“自治的公民享有自由的权力,以民主方式代表他们的国家则有权行使政治独立。对各自权利的互相尊重成为了国际自由主义的试金石。民主国家公民的对外交往不受国家干涉。互利的商业和知识交往造就了互利互信的网络……这种互相尊重的准则,为自由民主国家间的关系形成了合作基础。”②随着民主国家走向一体化,它们抛弃了在相互交往中使用甚至威胁使用武力的选择。 多伊尔提出的民主国家互不开战的观点,得到了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广泛认可,并被迅速作为政策依据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以和平方式走上了“民主化”道路,西方国家把冷战的“胜利”归功于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民主政策。随着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民主和平论成为西方世界主导世界秩序的主要理论基础,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发展虽晚但却影响巨大的国际关系理论。 尽管看似有庞杂的历史统计资料支持民主和平论的命题,但其仍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首先是民主的标准问题,即国家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民主。另一个问题则是逻辑上的,即为什么民主国家会对非民主国家发动战争。即使撇开这两条质疑,在其中心论点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上,民主和平论也存在疏漏,至少该理论所总 ①② I m manuel Kant,Perpetual Peace,I ndianapolis:L iberal A rts Press,1957,p.10. M ichaelW.Doyle,“Kant,L iberal Legacies,and Foreign Affairs”,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12, No.3,Summer1983,p.3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