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②》A、B版比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②》A、B版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523030.html,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②》A、B版比较

作者:贾萍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②》A、B版教材中直线斜率概念进行了横向比较,并与高一年级11名数学教师针对这两版教材的斜率内容进行了访谈,旨在了解和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握新教材.

关键词: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直线斜率;比较

前言

2004年起,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六版数学教材(人教A版和B版、北师版、江苏版、湖南版、湖北版)先后在全国实验使用. 这六版教材风格迥异,每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对各个版本教材进行横向比较,探讨其中的可取之处,可以帮助我们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 为此,笔者选取了由人教社出版的两版数学教材,以其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②》A 版和B版(以下分别简称为“A版”、“B版”)的直线斜率概念为例进行了横向比较.

同时,为了了解教材实际使用情况和教师对两版教材的观点,作者对使用B版教材的辽宁省大连市四所高中一年级11名数学教师针对教材中斜率概念进行了访谈. 访谈问题大致包含三个:教师怎样看待A、B版直线斜率概念的引入方式?如何处理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学生对这个部分内容的反应如何?这些问题的访谈结果穿插于本文各个内容的比较中间.

在数学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各版教材投入使用之际,本文对两个版本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不是目的,只是希望这种具体的工作可以使我们更为具体地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更全面地把握教材,并且帮助教师在了解、认清这些差异之后,结合实际,采取最佳方式进行教学.

1. 整体引入方式比较

高中直线斜率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个是先定义倾斜角,再用倾斜角的正切值定义直线斜率;另一个是直接利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来定义直线的斜率,即A1(x1,y1),A2(x2,y2),由A1,A2所确定的直线斜率k=,然后再通过=tanα导出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但是由于第二种处理方法比较麻烦,所以一般教材都先定义倾斜角,再由它定义直线斜率. 总体上看,A、B两版教材分别选用的是第一和第二种引入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