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外交学考研韩水法《政治哲学讲义》

北京大学外交学考研韩水法《政治哲学讲义》

北京大学外交学考研韩水法《政治哲学讲义》
北京大学外交学考研韩水法《政治哲学讲义》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外交学)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概论

专业课一:635政治学概论

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

2. 海伍德《政治学》

3.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4.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

5. 潘维《比较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6. 许振洲政治学讲义

7.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8. 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

9. 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

10.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

11. 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

12. 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讲义

13. 宋伟《国际关系理论》

14. 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

15.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

16.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

17. 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

18. 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

考试科目二:中国外交

专业课二:859中国外交

专业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

1.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史》

2.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3. 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

4.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5. 杨闯《外交学概论》

6. 熊志勇《近现代中国外交史》

7. 《世界知识》期刊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

(2002-03第二学期)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

第一讲什么是政治哲学 (3)

第二讲社会和个人 (7)

第三讲国家 (13)

第四讲权利和自由权 (22)

第五讲平等 (32)

第六讲政治义务 (41)

第七讲民主 (47)

第八讲族类 (56)

第九讲社会正义 (62)

第十讲西方政治哲学简史 (71)

思考题 (84)

第一讲什么是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即便在今天也并不是一个普遍接受的学科名称,在德国哲学家们依然还愿意按照德国学术传统使用“法和国家哲学”或“法和国家的哲学伦理学”这样的名称,1尽管政治哲学这一名称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政治哲学在英语学术界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然而即使在那里,不少人依然宁愿将政治哲学归在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之下。2在一些著作和大学课程里面,政治哲学也与社会哲学放在一起讨论。这些现象在给确切地理解政治哲学的界定带来困难的同时,却也为把握政治哲学的对象提供了指针。法和权利3、国家、社会以及组成社会的个人都是政治哲学的关切而构成政治哲学的对象,而道德哲学则是奠定政治哲学的基础的一个部分。

1参见Otfried H?ffe, Political Justice, Cambridge: Polity, 1995, 4页。

2罗尔斯将自己的《正义论》主要看作一本道德哲学的著作,参见该书前言。

3法和权利在德语是同一个词,即Recht。

从字面的意义上来看,政治哲学应当被理解为关于政治的哲学研究,就如法哲学乃是关于法和权利的哲学研究,国家哲学乃是关于国家的哲学研究一样。秉承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美国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了解真理的标准。如果政治哲学希望正确处理本学科的论题,就必须争取获得有关这些标准的真正知识。政治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4但是,这个定义本身就包含了许多需要澄清的概念,比如真理、真正的知识、政治和政治事务和完善的政治制度,而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思想家对这些概念通常具有不同的、大相径庭的乃至正相冲突的理解和诠释;这些歧见不仅牵涉观念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而且也关涉方法和视野的殊致。这些概念以及理解和诠释的异趣在下文都会得到讨论,这里首先从关于政治的诠释着手分析。

在现代学术领域,韦伯的政治定义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在分析什么是政治时,韦伯直接从国家来着手,“我们打算只从一个政治团体——也就是今天的国家——的领导权、或该领导权的影响力这个角度,来理解政治。”5在韦伯看来,国家的特点在于它所拥有的特殊的手段,这就是使用暴力。“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请注意,‘疆域’也是国家的特征之一。现在的特点是,其他机构或个人被授予使用暴力的权利,只限于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国家被认为是暴力使用‘权’的唯一来源。因此,对我们来说,‘政治’就是指争取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的分配的努力,这或是发生在国家之间,或是发生在一国之内的团体之间。”6我们看到,韦伯这个定义具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印迹,后者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这种镇压既包括政治统治,亦包括经济压迫。7然而,韦伯的定义比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更具一般性,并不仅仅将权力局限于镇压和压迫的功用。不过,垄断暴力虽然是国家的典型标志,但却不是一般政治的核心,政治的核心体现为权力分配,但是权力却是有其指向的。人们如果考察对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指向,那么就会发现政治原本具有逾越国家权力界限以外的功能,或者换言之,政治不仅先于国家,而且其功能要比国家的作用更为广泛和深入。

4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

5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5页。

6《学术与政治》,55页。

7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13页,53页。

达尔在分析现代政治时指出,“亚里士多德和韦伯称之为政治的每项事物,拉斯韦尔也称之为政治,但拉斯韦尔认为是政治的某些事物在韦伯和亚里士多德看来可能不是。例如,拉斯韦尔就认为一个商行或一个工会,也有‘政治的’方面。因此,让我们大胆地把政治体系定义为任何在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或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续模式。”8达尔这里所说的控制、影响力和权威的人类关系都可以归在一般的权力及其作用之下,因此我们可以说,政治就是人类群体之中的权力运作。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就是,政治权力的一般的和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分配嘉益,而所谓社会嘉益就是从权利、财富、地位一直到环境、教育等等所有人类社会之中为人所必需、追求和尊敬的东西。

以分配这些社会利益为根本目的的政治始终是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依照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实现的。这些原则、制度和其他体制性的规定都有某些规范和价值观念为其根据,而所谓根据或者是解释那些原则和制度之所以如此和必要的理由,或者是说明改变那些原则和制度或者建立新的原则和制度的理由。这些解释的理由直接关涉个人、社会及其各种组织形式而表明对它们的根本的态度。分析和检视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念并且诠证它们的正当性,而且以此为核心研究和评价政治的原则和制度,提出并诠证新的规范和观念以及新的原则和制度,就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对象。达尔认为,“政治哲学的特殊贡献就在于它曾特别关注关于价值、规范和标准的信念。”9不过,现代勃兴的实证主义并不认为政治哲学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而将注意的中心放到政治哲学的语言分析上面。

政治哲学如果不以政治的规范和价值的观念为自己的中心关切,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就是以这些观念性的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为契机的。罗尔斯认为,政治哲学就是为一套适当的制度寻求一个共同的基础以保卫民主的自由权和平等,而这样一种基础首先是观念性的东西。10在这一点上,诺齐克的态度与罗尔斯是一致的,他说,“道德哲学为政治提供基础和界限。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约束,也限制着人们通过一种国家机器可以做的事情,或者为建立这样一种机器可以做的事情。”11但是,诺齐克对政治哲学采取一种狭义的理解,即它所关切的是国家是否必要以及何种国家才是必要

8《现代政治分析》,170页。

9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70页。

10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 ork: Columbia Press, 1996, 8页。

11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3页。

的问题。“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一个先于有关国家应如何组织之问题的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当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无政府呢?由于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如何可靠的话——不啻是对政治哲学的整个主题的釜底抽薪,故而在开始讨论政治哲学时,首先考虑它的主要对手无政府主义者是恰当的。那些认为无政府主义并非无吸引力的人们,将认为政治哲学也有可能在此终结。”12

政治哲学虽然不以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的实证研究为中心关切,即不以政治是如何的为自身的中心关切,但在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学术必然要涉及、引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讨论这些问题。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它的中心关切是政治应当如何,不过,政治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并不脱离社会-历史的背景来讨论“应当”问题,而始终将现实的社会-历史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政治哲学的研究也必然要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这里可以做出一个总结:

政治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团体内为分配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各种行为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这里所谓的社会团体一般具有一个最高的权力机构、一定的规章制度、一定的领土。政治的范围无论就人类社会-历史的时间维度来考虑,还是就其空间维度来考虑,都要大于国家的模式。然而,无论如何,国家是人类政治的最为集中、典型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有时也直捷地将政治哲学的对象归结为国家。

现在我们可以给出自己的政治哲学的定义。政治行为以及原则和制度需要一定的观念作为指导,这些观念可以有各种来源。于是,政治哲学研究上述政治行为所遵循和遵守的原则和制度,这些原则和制度所从出的规范和价值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基础,以及由这些原则和制度构成的基本结构;研究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学派就此提出的各种判断和观点;政治哲学同时还研究有关上述问题的方法论。

在这里,人们还就什么是社会、个人、国家或权力机构发生争论,这些争论不仅涉及事实,而且也涉及人们为自己的理解所建立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就属于规范问题,因而也在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下。

12《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1页。

第二讲社会和个人

一切政治行为都发生于社会之中,一切嘉益的分配都以人类的社会性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我们开始讨论政治哲学的其他问题之初,就首先必须对社会和个人做一个分析,对它们形成清晰的概念,从而使其余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下去。政治哲学并不一般地讨论社会和个人这类题目,而是将焦点集中在与政治哲学直接相关的问题上面。在这里我们分两个层次来讨论社会与个人的概念。首先,我们刻画和分析社会和个人的一般特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我们进一步探讨这种特征和性质的哲学的条件。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个人?

②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④人是否理性存在者?社会合作是如何可能的?

前三个属于第一层次的问题,最后一个则属于第二层次的问题。

①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个人?

在政治哲学里面,社会这个概念一般有两个基本的意思,其一是指人类群体性的存在,包括种种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层面,如语言、观念、制度、结构、习俗和历史等等。比如我们通常用“人类社会”来指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的存在,而当人们使用“人类社会几千年”一类的词组时,他们所要表达的重点是人类存在的文明内容,而要为接着提到的人类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或者其他的事件规定一个特定的语境。

社会的第二个意思是指与国家相对的人类有组织的群体,将一切归在国家之下的行为、原则和制度排除,余下的部分便是社会的领域。因为国家实际上就是对指向社会嘉益分配的某些权力的垄断或独占,那么社会就是这种现象的另一面。国家的行为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强制的,这也就是韦伯等人强调国家以暴力垄断为其特征的根本原因。与此相对,一切相对于国家而被称为社会的行为,都没有这种最终的强制性。比如,一个宗教团体,在并非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就仅仅是一个社会性的团体,每个人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这个宗教团体,没有人可以强迫某一个人加入这个团体,也没有人可以强力阻止一个人退出这个团体,尽管这个

团体可以拒绝某一个人开除其某个信徒。这个团体没有人身拘禁的权力,当然也没有实行审判和实施刑罚的权力——私刑是国家所禁止的。又如,如果说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国家制度,那么慈善事业就是一种社会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必须通过税收等等方式来实行的,而税收就是一种强制,就是强制对人们的所得进行再分配。慈善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其资金和物资来源于捐款和赞助,是人们的自愿馈赠,而受益者也是由慈善团体根据自己的信念和章程来指定的。

国家与社会的领域完全是相对而言的,国家权力控制的领域越大,社会的领域就越小。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国家权力控制领域不断调整和收缩,而社会领域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政治哲学中,如何理解个人直接关涉到基本原则、制度等等的落脚点。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个人是否社会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或者说在一个政治性的团体之中,个人是否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这种观念的一部分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你出生在农民家庭,你就当然地只有农民户口,而不能选择居民户口。在欧洲封建社会里面,社会的基本单位实际上也是家庭,贵族的身份是继承的,农奴的身份也是继承的。在现代社会,个人成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而尤其在公民的、民主的社会里面,公民的权利不是按家庭分配的,当然更不是按其他的社会单位分配的,而是按个人分配的。各种基本的权利都应当是按个人分配的。不过,由于人类社会的特殊性,仍然有许多例外,比如并非所有人从呱呱坠地起就拥有政治权利。不过,一般而言,在现代公民社会之中,(法定成年的)个人应当是享有与所有其他人平等的政治权利的。

就此而言,个人就被称自为者,这就是说,个人是政治性团体里独立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最基本的行为主体。

②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在政治哲学里面,如何规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课题,因而不同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简单地说,这里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确立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时,究竟应当以个人为基本出发点,还是应当以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在这里,社会被理解为国家、某一特定的团体,如民族、宗教或其他类型的政治

团体。认为个人应当是社会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出发点的观点主张,一个秩序良好而稳定的社会是建立在确保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权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权利和自由权的基本部分是优先任何其他的原则和制度的,因此一个社会不能以国家的或其他团体的名义来侵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权。这种观点主要是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观点,而在今天它们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流的观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脱离了社会,个人就是一个无法规定的抽象存在物。尤其像国家一类的政治团体,它们首要的目的就是保证所有成员的安全、权利和福利。所以社会或者说国家的整体利益就高于个人利益和权利,因为在即便在现代社会,个人的权利以及利益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来实现的。此外,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通过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等等凝聚起来的,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就具有相对于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这样一种观点曾经广为人们接受,比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西方的封建主义、国家主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现代社群主义也坚持这样一种观点,但是,它们并不否认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而只是认为这种权利始终是有限制的。

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既关涉态度和立场,亦关涉方法的问题。因为关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观点主要不是用来解释现实,而通常是用来设想或规划某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究竟是以社会为基本出发点还是以个人为基本出发点的选择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比如,通过为每个人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并且充分地维护这些权利,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是否就因此而能够建立起来?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举美国这样的以自由主义为主要观念的国家为例,基本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得到优先的维护和保障的,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美国是否就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其次,如果它存在着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就可以解决?第三,在遭遇外部的危险时,美国的个人权利的保障还能维持不变吗?

另一方面,主张社会整体利益优先是否必然会导致个人权利受到侵害?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什么是社会整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是如何实现出来的?或者什么是某一个社群(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念或文化?它们为什么对于个人权利具有优先性?或者对于某些个人权利具有优先性?比如,美国最近对个人的监视、跟踪,9.11之后美国对个人言论的控制。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论,事实上,社会与个人的规定始终是互为前提的,人们无法以任何一种方式将社会与个人分离开来,给予单独的规定和证明,但是他们却可以采取将其中一方当作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做法,从而将这一方放到了一个基础的位置上面。在强调社会优先于个人的各种理论中,黑格尔的思想是最为典型也最具特色的。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在黑格尔那里表现为伦理与个人的关系,他说,“个人存在与否,对客观伦理来说是无所谓的,只有客观伦理才是永恒的,并且是调整个人生活的力量。因此,人类把伦理看作是永恒的正义,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的神,在这些神面前,个人的忙忙碌碌不过是玩跷跷板的游戏罢了。”13在强调个人优先于社会的各种观点里面,自由至上主义代表了一个极端,其重要理论家诺齐克说道,“个人拥有权利。有些事情是任何他人或团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做了就要侵犯到他们的权利。这些权利如此强有力和广泛,以致引出了国家及其官员能做些什么事情的问题(如果能做些事情的话)。”在诺齐克看来,即便像国家这样的统治机器,其相对于个人的权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可以得到证明的是一种最弱意义上的国家(a minimal state),即一种仅限于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等校有限功能的国家;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extensive state)都将因其侵犯到个人不能被强迫做某些事的权利而得不到证明;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正确的,同样也是有吸引力和鼓舞人的。”14

③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任何一种政治哲学学说的中心指向。我们在第一讲提到,政治哲学事实上都是在为某种理想的社会做规划,但不是包括所有细节,而仅仅规划其基本结构,从孔孟的儒家学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罗尔斯的政治正义的社会,概无例外。所有这些学说都提出了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不同的设想或理想。比如儒家所提倡的社会基本结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人伦等级秩序,而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结构是一种哲学家为王的、统治阶级实行原始共产主义的、等级制的制度,而罗尔斯的正义社会的基本结构有两个原则:基本自由权体系优先,社会不平等受制于职位开放和最弱势者最大受惠这两个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所谓社会基本结构就是规定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而这种制度安排的核心基本

13《法哲学原理》,165页。

14《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页。

嘉益的分配。比如,在罗尔斯那里,基本的权利和自由权是为每一个人平等地享有的,但也仅限于此,而在儒家学说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那里,没有任何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有的东西,一切社会嘉益的分配都要取决于人的身份、地位等等——或许空气例外。当然,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享有或者拥有某种社会嘉益是直接与享有或拥有的方式相关的:比如,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个人财产权利与每个人平等拥有公有财产的所有权是大不一样的。

④人是否一种理性存在者?社会合作是如何可能的?

在这里,我们所要处理的是基础而困难的哲学问题,不少专门的政治哲学甚至不讨论这类问题,而只是引证某种既有的哲学观点为自明而给定的前提。毫无疑问,任何社会科学可能的前提就是承认人是一种理性存在者,这不仅对人类的社会是必要的,而且对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本身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实际上也就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人是一种理性存在者,因为政治哲学不仅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的原则和制度,社会基本结构,而且还要研究和论证这些原则和制度的观念的根据。这就意谓人的行为不仅是可以预期的,而且也是可以控制的,无论预期和控制都要借助于某种程序性的方式。罗尔斯为此用源于康德哲学的两个概念来规定政治哲学之中的理性存在者,这就是理性和合理性。理性使人(或个人)首先愿意提出和尊重合作的公平条款,其次愿意承认自己判断的责任并接受其结果。15合理性使人能够计算和考虑自己的各种目的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各种方法。16

社会得以维系的基本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过,对于这种合作之所以可能以及人为什么愿意进行这种合作,则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像康德和罗尔斯就是认定人原本就是一种理性存在者,因而具有为合作而建立一般性原则和制度并且遵守和尊重这些原则和制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一般也就被称为道德能力。人的合理性的能力乃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而具有的一种筹划能力,后一种能力不是道德能力,这种能力对个人是必要的,但要受到前一种能力的限制。理性和合理性的双重能力的学说也较为有效地解释了政治哲学的理想即正义社会之所以必要和可能的理由。

15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49页。

16Political Liberalism, 56页。

因为人是具有合理性的,所以人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从事各种活动,如果这些活动没有任何的规范,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处于绝对的混乱之中。不过,事实上,在我们所认识到的人类社会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具有某种规范和秩序的,而这就意谓人类同时具有进行合作的理性的一面。不过,到今天为止,尚未出现过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社会合作的基本条款是其每一个成员都同意的,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按照某一种普遍的标准而平等的权利或权益。这就告诉我们,到现在为止的任何一种社会,即便最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的民主,都包含着某种强制在内。

总而言之,从功能方面来说,社会就是人类群体的一种合作,而这个对社会的一般规定也就构成了社会的第三层意义。每个个人不仅具有进行合作的能力,而且也有在这种合作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生涯的能力。所谓社会基本结构就人类合作的一些基本条款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制度。于是,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类理想社会的基本结构就是由一些所有人都同意并且愿意遵守的条款构成的制度,而人类那些不理想的或遭致人们反对的社会就是其基本条款并非是所有人都同意,而是由一些人强加给另一些人的。

第三讲国家

一切政治行为都发生在社会之中,而在今天一切政治行为都发生在国家之中,或者反过来说,一切国家行为都是政治行为,在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后的专制主义社会之中,一切政治行为几乎都是国家行为,因此政治哲学在其早期形式就被称为国家哲学。然而,在西方现代国家形成之前,与国家相似的政治团体应当如何规定,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由此而引起的一个与我们直接相关的问题就是如何规定中国传统国家的性质,或者换言之,它是否一个与现代国家概念兼容的国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来讨论和确定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功能,国家的正当性根据,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中国传统国家的性质问题。本讲将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国家?或国家的概念;

②国家的功能;

③国家的正当性根据;

④关于中国传统国家的性质。

①什么是国家?或国家的定义

当我们讨论到国家时,就必须首先注意到,“国家”这个概念是多义的。我们在前面谈到国家时,已经涉及到国家的两层意义了。第一,当我们说,国家是政治性社会团体中的一个并且是最典型的一种时,国家是指这个政治性团体的全体,包括人民、领土、政府等等。第二,在我们讨论社会时谈到与社会相对的国家时,它的所指就是政府。比如,中国有一部法律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这里所谓的国家就是政府,或者如其条款中所说的国家机关。17在上一讲所讨论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那么,政治哲学所指的国家是哪一层意义上的国家呢?这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以往的哲学家、政治学、法律学家以及其他各种思想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总则》的第一条为“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

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为“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规定国家,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简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质性的规定,它一般提出一个形而上学的界定,以确定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另一种是分析的和描述的规定,它指出国家有什么功能或者国家包含那些最重要的因素。

受过中国公共课教育的人想必已经熟悉一种本质式的规定,比如我们前面已经提到,马克思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这种镇压既包括政治统治,亦包括经济压迫。18国家的本质在这里就被规定为阶级压迫,这样一个定义在一定的限制条件符合实际的社会状况,并且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不过,这个定义却无法解释现代国家作用的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如此等等。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关于国家的定义也是这样一类形而上学的定义。他认为,作为理性意义的公共意志乃是国家背后的决定性的因素,“国家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和个人的目的——由意志的基本逻辑所决定的最美好的生活”,所以国家的目的与个人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是自由主义的对立观点,而鲍桑葵正是针对古典自由主义提出他的观点的。他说,“国家是人类精神的形形色色的化身,是历经历史的磨难和失败后在各种领土上形成的集团。……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使命或作用,借以对人类生活做出具有特色的贡献。”19那么这种独特的使命是什么呢?它赋予政治统一体以生命和意义,同时又接受它的相互调节,从而得到发展并具有一种更加开明的气氛。像这样对国家充满赞扬的形而上学定义在现代政治哲学里面已很难再见到,但是,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在欧洲大陆遗响仍在。

我们再来看看对二十世纪西方政治学及一般社会科学影响巨大的韦伯的观点。韦伯对国家做过不同的定义,人最常引用的的定义是在他的名篇《作为职业的政治》的一文中提出的。韦伯指出,在社会学上,国家不能用它的活动内容来规定,因为没有哪项事务曾在某个时候不为政治团体接手过;另一方面,也没有哪项事务始终是完全由国家独占的。于是,界定国家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从其所使用的手段的特殊性上来着眼:对于有形暴力的独占。“国家就是在一个固定的疆域内自主地肯定对于合法的有形暴力的垄断。对于当代来说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团体和个人才有使用有形暴力的权利。因此,国家

1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13页,53页。

19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29-30页。

是暴力权利的唯一来源20。”在《经济与社会》中,韦伯从“政治共同体”的角度提出了国家的规定:一片领土——不一定是有绝对永恒的和固定边界的区域,然而始终可以用某种方式确定其界限的区域,以及长久地或者也包括暂时地居于这块领土上的人的行为,准备通过采取有形的暴力(一般也包括武力),以让其成员对这片区域进行井然有序的统治,或者可能为他们拓殖疆土。为了强调这种统治的政治特点,韦伯说,只有当政治共同体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共同体时,即它拥有的制度不是调节经济对货物和劳动效益的直接支配时,它才是存在的。除了暴力统治、领土和人民以外,共同体的行为还有什么其他的内容,无论“强盗国家”,“福利国家”,“法治国家”,还是“文化国家”,对于理论研究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由于政治共同体影响的强烈性,它特别有能力包揽一切团体行为种种可能的内容,而且事实上,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东西不曾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成为政治共同体行为的对象。

韦伯的国家定义包含三个要素,这就是领土、人民和垄断暴力的统治。这与现代政治学中所说的三要素即主权、人民和领土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暴力垄断与主权的区别,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韦伯的定义更具有一般性,因而外延更广。因为主权在西方完全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和制度,而暴力垄断更具一般性,适用于现代以前各种国家或准国家的政治团体。尽管如此,在政治哲学视野之下,韦伯的定义却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它没有论及一个国家之所以组织起来的原则,而这一点对政治哲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尽管那些原则在不同的国家那里是有不同的意义的。

我们在这里给出的国家的定义就要加入有关那些原则的内容,并且这里所提出的国家的定义与前面所给出的国家的定义直接相关。我在前面界定政治如下:政治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群体内为分配嘉益而进行的种种行为和制度;这里所谓的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一个统一的最高的权力机构、一定的规章制度、一定的领土。国家就是这样一种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并且在这个团体及其领土范围内,暴力为这个政治组织的那个统一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垄断,而后者往往就直接代表国家。

20《政治论文集》,第506页。

②国家的功能

根据上面的定义,国家概念具有两重意义,相应地,所谓国家的功能也有两重意义。于是,国家功能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指国家整体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其第二层意思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什么的作用。不过,理论上人们通常将这两种功能混为一谈,并且主要地以第二种功能来取代第一种功能。这种情况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事实上,第一层意义上的国家的功能不仅通常需要通过第一层意义上的功能体现出来,而且第一层意义的作用在西方以理论的方式被明确的揭示出来,也是在社会契约理论建立之后的事情。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认为,“什么是国家”这个问题始终是与“什么是国家的功能”这个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家应当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决定国家应当搭建什么样的结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国家当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不过,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找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为国家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在这段常被引用的话中,杜尔凯姆也将两种意义上的国家功能混合在一起了。

一般而言,理性主义传统的欧洲大陆理论比较重视第一层意义上的国家功能。比如,鲍桑葵就提出这样一种黑格尔式的诠释:“从一个方面来说,国家是维持和调节作为实际生活的家庭与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利的目的的外部力量与自动机构。从另一方面说,也是从最基本的方面说,国家又是联系感情与见识的力量,能通过作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结构的组成部分的个人意识起作用,这些个人一致追求某种类型的生活,视之为他们可以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共同利益。国家和宗教具有同样的内容;但是它采取一种不同于感情形式的明确而又合乎理性的形式。”21

鲍桑葵的观点无疑是有启发的,一个国家在现代的意义虽然正日益趋向于人的理性的选择,但是历史、民族、语言和文化等因素依然是其维系的基本力量,而历史、民族、语言和文化等因素又在事实上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认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为生活于其中的人民提供了生存、安全、社会合作和个人认同的条件和领域。这类条件和领域在一个国家之中又是通过其政治

21《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272页。

权力机构来维持和保障的。于是,这里就关涉第二意义的国家功能,即政府的功能。事实上,这一层意义上的功能是政治哲学讨论得最多的,因为一个政府应当是怎么样的以及应当做什么,正是人们的基本政治观念和价值判断的所指之处。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流派与社会主义流派对国家功能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熊彼特对社会主义有一个相当概括的定义,“不是由私有的或私人经营的企业,而是由公共权力机关控制生产资料,决定怎样生产,生产什么,谁该得到什么东西的那种社会组织。”22这里所谓公共权力机关就是指政府,政府在这里控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这样一种类型的政府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远弗届的,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社会主义者认为通过这样一种公共权力机关,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并且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与这样观点处于另一极的是自由主义中的极端派别,自由至上主义。诺齐克提出了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和超弱意义上的国家两种选择。所谓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就是所谓“守夜人式的国家”,这是古典自由主义提出的国家理想。这种国家的功能“仅限于保护它所有的公民免遭暴力、偷窃、欺骗之害,并强制实行契约等”。诺齐克说,这种国家看来是进行再分配的国家。没有任何再分配的国家是一个超弱意义的国家,“除了直接的自卫所必需的之外,一个超弱意义的国家坚持一种对所有强力使用的独占权,这样就排除了个人(或机构)的报复侵害和索取赔偿,但它只对那些出钱购买了它的保护和强制保险的人们提供保护和强制实行契约的服务。没有出钱购买来自这种独占权的保护的人们,就得不到它的保护。”23在诺齐克看来,两者之间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如下一点:“最弱意义的国家(守夜人式的)国家,等于是在超弱意义上的国家之外,再加上一种(明显是再分配的)弗里德曼的、由岁收在财政上支持的担保计划。在这一计划下,所有人或有些人(例如那些需要保护者)得到一种以税收为基础的担保,而这种担保,他们在一个超弱意义上的国家中只能通过自己购买的保险获得。”24

国家的基本功能从最抽象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控制、提供和分配社会基本嘉益。通过比较社会主义的观点和自由主义至上的观点,我们看到,它们两者的区

22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515页。

23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5页。

24《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35页。

别并不在于是否提供这些控制、提供和分配那些基本嘉益,而在于如何控制、提供和分配这些基本嘉益。这既取决于人们对基本嘉益的看法,也取决于嘉益本身意义的变迁。因为对基本嘉益的理解,在不同的社会是不同的,在古代国家中,除了公共安全即免受人身侵害、欺骗和偷盗之害、契约的执行、贫困的救济、免受外族的压迫等等之外,家庭的伦理关系、道德荣誉、等级等都属于基本嘉益,都在国家或相关的公共权力机关的控制之下,并由它们来进行分配。在现代社会,一些其重要性在先前未突现出来的嘉益逐渐成为基本嘉益,比如环境和水资源、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甚至促进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纳入基本嘉益之中,而在古代社会被认为属于基本嘉益的某些东西都却蜕变为个人的事情或者消失不见了,比如等级,某些家庭伦理关系。

一般而言,国家的功能既不可能像社会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无远弗届,也不可能像自由至上主义所主张的那样仅仅限于最弱意义。在现代社会,主张扩大国家功能的力量与主张减少国家功能的力量始终相互角力,此起彼伏。从总的趋势来看,自由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而成为主流,不过,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观念通过社会福利制度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就此而言,似乎整个世界对国家功能的看法越来越趋同,其表现之一就是西方原本从观点到政策都大相径庭的不同政党在选举纲领上面彼此接近,以致选民无法做出合理的选择,而只能考察他们施政的具体目标了。

③国家的正当性根据

从理论上来说,所谓国家正当性的根据所关涉的是一个国家的所作所为乃至其存在是否符合某些观念、规范或原则的问题。因此,对一个国家是否正当的评价包含一个国家是否正义的判断,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正义判断看作是正当性评价的最高级别。我们说一个国家是正当的,这就是说,这个国家有其存在的理由,这里首先关涉这个国家的历史、它在国际关系中得到的承认以及其制度的正义与否。我们说,一个国家具有其正当性,这并不意谓这个国家一定是正义的,因为这里所牵涉的因素太过复杂而且多重,比如,正当性与正义的评价对作为整体的国家与作为国家公共权力机关的政府,就分别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国家是不正义的时候,既可能是指这个国家的整体,即无论其政府还是其人民都是邪恶的,也可能是指其政府是邪恶的,而人民却并不一定是邪恶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国家的正当性就会得到承认,这就是说它还应当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下去,但是其政府必须更换。就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在权衡其存在根据时,正当性的份量应当大于正义与与否的判断,而在权衡一个国家的政府的存在的根据时,正义与否的判断的份量就大于正当性的评价。

一般而言,无论就一个整体的国家还是就其政府而言,人们所拥有的各种正当性和正义的观念,在古代要比在现代具有更大的分歧,甚至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比如,伊斯兰国家与基督教国家之间的冲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对立的状况。在宗教专制主义时代,仅仅异教徒这一个理由就会使某个国家的存在理由荡然无存。中国传统国家或其中的邦国的正当性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其中包括君权神授,义与不义以及历史、民族、语言、文化和传统等等。然而中国的君权神授与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君权神授却有着巨大的差别,不仅两者所谓的神的意义相去甚远,而且权的意义也截然不同。但是,在历史上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分别为不同的人民认为是正当的和正义的。

在现代世界,人们在正义判断方面的观念越来越趋于一致,一个国家正义与否的基本判断都以权利和民主为标准,尽管关于权利和民主的理解仍然是大有争议的。然而关于国家正当性的观念,分歧依然巨大。我们这个时代一再经历的国家统一和分裂的事件告诉我们,现代世界的许多国家都蕴藏着国家正当性危机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之中,民族的因素日显突出,而经济的因素却实际上在起着主导的作用,此外国际势力的角逐也往往是举足轻重的决定力量。

④关于中国传统国家性质

中国传统国家的性质是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其他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在西方形成的现代政治学和政治哲学似乎没有将中国传统国家考虑在内,所以当我们讨论国家问题时,就会发现许多西方思想家或学者所提供的定义将中国传统国家作为一个例外的事实。这里简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传统国家是否属于国家?第二,如何规定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

比如,张光直在讨论中国夏商周三国家说成立与否时,首先引证Kent V. Flannery 的定义。这个定义认为,“国家是一种非常强大,通常是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具有一个职业化的统治阶级,大致上与为较简单的各种社会之特征的亲属纽带分离开来。它是高度的分层的,与在内部极端分化的,其居住型态常常基于职业分工而非血缘或姻缘关系。国家企图维持武力的独占,并以真正的法律为特征;几乎任何罪行都可以认为是叛违国家的罪行,其处罚依典章化的程序由国家执行,而不再像较简单的社会中那样是被侵犯者或他的亲属的责任。国民个人必须放弃用武,但国家则可以打仗,还可以抽兵、征税、索贡品。”25张光直据此分析说,“从其他各方面看(合法武力、分级统制、阶级),商代社会显然合乎国家的定义。换言之,商代的社会形态使上举社会进化分类里酋邦与国家之间的分别产生了定义上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殷商社会认为是常规以外的变态。如Jonathan Friedman把基政权分配于血缘关系的古代国家归入特殊的一类,叫‘亚细亚式的国家’。另一种方式是在给国家下定义时把中国古代社会的事实考虑为分类基础的一部分,亦即把血缘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作重新的安排。三代考古学在一般理论上的重要性,自然是在采用后一途径之下才能显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国家的基础,如果按照Flannery的定义,中国的传统国家一直到中华民国成立甚至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能算作国家。

英国社会学家和思想家认为,“只有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机器才能成功地实现垄断暴力工具的要求,而且也只有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家机器的行政控制范围才能与这种要求所需的领土边界直接对应起来。占有垄断暴力工具的权利以及使垄断同某种领土观念结合起来,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的特征。”26吉登斯的此项定义代表了西方中心论的典型观点,第一,它不承认由他们所定义的所谓现代民族-国家以外的国家的正当性,甚至不承认这项事实;第二,知识的傲慢:根本否认在西方知识视野以外的历史事实的存在,否认像中国这样最早的国家形态的存在,知识傲慢就是其中主要的原因;第三,由于以上两项原因,吉登斯的上述论断缺乏基本的学术价值。

一般所谓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也有同样的问题。因为这个理论对中国现代思

25“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3(1972), pp. 403-4,转引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3页。

26《民族-国家与暴力》,20页。

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09

历年北大人类学试题01-09 0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理论 一、名词解释 古典进化论列维-斯特劳斯夸富宴种姓象征人类学政治人类学 二、简答 亲属制度地位意义 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的人类学的异同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特征 文化相对主义 三、论述 进化论的历史地位 如何看待曾经作为迷信的庙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说人类学是一门关于“实践”的学科 中国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的关系 方法 一、名词解释 个案研究知情人多点民族志整体论主位研究法文本学派 二、简述 简评《摩洛哥田野工作反思》 举例说明结构性与能动性 合作民族志 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征 三、论述题 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异同 人类学田野作业中的语言问题 反思人类学的方法论意义 “传统的发明”给予田野作业的方法论意义 2009年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试题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化相对主义 2、库拉 3、社会血亲 4、奥马哈制 5.非物质文化遗产 6、《江村经济》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结构主义 2、简述波兰尼形式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观点 3、列维—斯特劳斯如何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1、论述萨义德《东方学》一书对反思与重构人类学的启发与局限 2、谈谈对人类学“实践性”的看法 3、举例论述民族志撰写中的基本困难 4、请就中国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发表自己的分析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实验民族志 2、表征(representation) 3、参与观察 4、主位 5、《写文化》 6、多点民族志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解释人类学方法论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在家乡”的人类学? 3、为什么人类学家要学习被研究对象的语言? 4、以一个人类学家的经历为例,列举深度访谈的若干前提条件 三、论述(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你对人类学中国研究方法论的看法 2、在当代人类学中提倡“合作民族志”的主张,你认为这种方法论主张与参与观察的关系如何? 3、举例论述怎样认定一个社会事实 4、对人类学田野作业的一系列工作的一个方面或一个步骤予以介绍,并加以方法论的评 2008年一月北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分*6) 结构主义人类学功能学派传播学派过渡礼仪民族中心主义涵化 二,简答(10分*4) 1,亲属制度研究在人类学中的意义 2,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观点 3,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4,布迪厄的习性观点及你对习性的看法 三,论述(20分*4) 1,改革以来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的异同 3,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的社会价值及学术贡献 4,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的人类学的区别与联系 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5分*6) 1,浓厚的描述2,民族志撰写3,田野工作4,参与观察5,参与性行动研究6,个案延伸方法

北大政治学概论难吗,考研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是什么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一、政治文化的成分 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则是特定政治系统试图获取其社会成员认同和支持的权威阐述系统,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心理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而言,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的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现象。而就政治心理本身所呈现形式外观而言,它常常是一种直观的心理反映,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未定型的感性认识。 就政治心理的内在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者、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知所能达到的程度与认知主体自身的智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

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政治认知过程要求认知主体获得相应的政治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所以,它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觉,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心理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前者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切身的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暂时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积极的、肯定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如果说政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那么政治感情则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精神活动。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的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3、政治动机。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主体的政治动机取决于主体的政治目标以及主体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对自身政治能力所做的评估。 4、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认知的重要环节。主体政治态度的肯定与否、积极还是消极,会直接反映在主体最终的行为选择上。作为政治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的整个过程。 【政治心理的特性:(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2)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3)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4)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政治心理的基础:(1)客观基础。指外在于政治主体的,促成其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系和条件。这些要素可以用“社会环境”来概括。政治心理的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四个层面。(2)主观基础。主要指政治主体自身的条件,其中主要指政治主体已经形成的心态或心理背景。其构成包括政治主体的生物特性结构、心理结构、社会经验结构和个性倾向结构等。】 【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2)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3)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 (二)政治思想 所谓政治思想,就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它仰赖于人们丰富而深刻的政治经验和体验、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费介绍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费介绍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费总额6.6万元,学制三年,按学年缴纳学费,北大此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侧重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并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俄语、日语、德语任选一门 ③汉语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等。 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写作等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费,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30人(含15人推免),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汉语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汉语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近年毕业生去向统计:45%保研、40%出国留学、15%就业,就业率居于全国同类专业院校的首位。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 1.国内高校老师:工作稳定待遇好,进入门槛很高,一般只要专业博士。 2.国内中小学:没有太多接触,待遇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进中小学系统。 3.国内民营教学机构:工作超级不稳定,待遇有好有坏,基本没有门槛,但是总体来说不怎

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外交学考研复试线、复试面试真题及经验总结

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外交学考研复试线、复试面试真题及经验总结 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 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 2020年1月11日 2020年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 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400-6998-626)。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进而影响复试的发挥。我们建议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试,找到自己的问题,针对行的解决。模式面试也是育明复试课程中必备的一项。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名,由于资料准备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多次模拟面试,复试成绩排名第一,最终成功上岸。育明教育的复试课程有9800-18800(保过)及调剂班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登陆官网或者拨打400-6998-626 问题五:个人陈述冗繁。很多考生不知道个人陈述说什么,尤其是英文的个人陈述,啰啰嗦嗦的,该说的没有点到位,不该说的说了很多。一般而言,个人陈述是考研复试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语表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据育明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凸显自己的独特优势、报考原因及研究兴趣即可。所以,不要轻视每一个复试的环节,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最终导致考研折戟沉沙。 育明考研考博培训中心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2b462201.html,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考研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考 北京大学20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对外汉语方向) 一、语音、文字(32分) 1、拼音改错:6’ Lunyu zhong Kǒngzǐ jīngcháng tíqǐ tāde dìzǐYánhuí。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读轻声时,声母和韵母会发生一些音质的变化,请描述这些变化并举例说明。7’ 3、普通话四声有什么特点?5’ 4、给下列加点汉字注音:4’ 万俟冒顿茅厕胼胝 5、写出下列各字的繁体字:5’ 尘驴吁咸绳 6、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谈谈区分“的”、“地”、“得”的利弊。5’ 二、词汇(28分) 1、“你不要再耽误了,赶快去医院看病。”中的“赶快”能不能换成“赶忙”?为什么?4’ 2、“我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中的“反复”能不能换成“来回”?为什么?4’

3、《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出口”、“进口”有如下释义:出口:本国和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进口:外国或外地的货物运进来。以上释义是否有问题?如果有,请指出来。4’ 4、方位词“里”和“里边”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4’ 5、词语辨析:以至—以致;考察—考查8’ 6、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词。4’ 三、语法(40分) 1、根据下列句子归纳“可”的用法 (1)小孩子可不能骗人啊。 (2)可到家了,我都快累死了。 (3)雨后,空气可新鲜了。 (4)他的歌唱得可好了。 (5)你可要注意身体啊,看你越来越瘦了。 (6)你可来了,大家都在等你呢。 2、用层次法分析句子(与原句相差不大) (1)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她到他家去玩。 (2)那位服务员很不客气地把菜单从桌上拿走了。 3、改病句并说明理由

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考研复试通知复试名单

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考研复试通知复试名单 一、复试分数线 2017年社会学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法学复试分数线,政治:50分,英语:50分,专业课:90分,总分340分;管理学分数线,政治:50分,英语:50分,专业课:90分,总分340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分数线,政治:50,英语:50分,专业课:90分,总分310分。复试名单将根据招生名额和差额比例来确定。复试过程将遵照以往程序严谨、充分、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 二、复试内容 1、英语听力: 按照学校要求,2017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在复试阶段进行外语听力测试,听力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中。 2、专业复试: (1)复试方式:口试 (2)复试时间、地点: 社会保障:3月12日上午8:30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9会议室(267会议室等候) 社会工作硕士:3月12日上午10:00 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9会议室(267 会议室等候) 社会学:3月13日上午9:00 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9会议室(267会议室等候)

人类学:3月14日上午9:30 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9会议室(267会议室等候) (3)复试程序:请提前20分钟到社会学系等候会议室签到,并抽取序号,考生将按照序号依次参加复试。 3、参加复试的考生(包括内地和港澳台考生,不含外国留学生)要交纳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费100元/人次(请于复试前提交到社会学系财务室)。参加两次以上专家组复试的复试费按次收取。 三、复试提交的材料 1、提交材料包括: (1)复试前考生应提交《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和个人陈述(在研究生院招生网页下载),以及可以证明其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 (2)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影印件(仅限往届生)或学生证。港澳台、留学生出示护照或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3)正式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章) (以上材料请于复试前20分钟提交)。 2、应根据《北京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或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021北京大学政治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之路满是艰辛,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真的是没时间看视频,但还是有选择性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然后定量,每天看一个章节,看完这个章节之后对应的把选择题对应的章节也写了。然后到大概12月上旬结束了所有的知识点学习和题,并且只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买了很多模拟试卷,把选择题都做了。然后就开始背主观题,我也只背了模拟卷,其他的卷子都没背,毫不管考研政治界如何动荡,吹不乱是我内心的愁。此时背政治的时候我结束了其他部分背诵,除了英语小作文的巩固以外和专业课的背诵,我把《一本单词》的词汇背诵停了。每天凌晨五点到早上八点背政治,然后去食堂吃早饭,然后接着背专业课(1小时)和巩固小作文(20分钟),晚上8点出图书馆,回一个没人的空寝室背大题到12点,然后再背半小时的专业课。这就是每天的背书。最后考前(22号)我也只背熟了3套,最后一套,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真么很怕到了考场上会考到第四套,然后自己在酒店里面把前三套的所有背的东西默写下来。考场上虽然说没有考到,是我的幸运,但是选择题错了很多,所以政治也考的不是很好吧。推荐《政治新时器》,帮了我很多。 9到10月中旬我一直在背单词,单词书是《一本单词》。然后做英语一的阅读练习翻译,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可以关注木糖英语公众号,有很多干货。有的人说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对于我这种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先夯实单词和语法这两项基本技能,才能在英语二的逻辑分析中看懂题意。背单词,九月份开始每天150个单词不背完不睡觉,一开始连学习带复习确实很吃力,但是习惯成自然,到后来每天不背完根本睡不着觉,满满的负罪感。然后每天中午利用二十分钟做一篇英语一的阅读,不会的单词就查然后记在全本子上,做完了对每一句话进行翻译,尤其是句中句,不需要翻译的多好,只要能翻译成人话,就证明理解了文章中的含义,半个月后,有一次我做英语一的阅读竟然全对,就停止了这项训练。后来做英语二的题确实有些不太适应,毕竟侧重的是逻辑,然后我又开始翻译英语二,发现了题目一样是有规律的,要么是全文主旨,要么是对一句话的转换,要么就是态度,都是大同小异。新题型以前每次做题全都是全对,就没有复习了。至于剩下的写作翻译和完型我也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就是裸考了。今年英语二着实简单,完型我错了五个,阅读错了三个,有很多问题不需要读文章去都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新题型去有些意外错了两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

北京大学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汉语基础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凸”字的笔顺是:。 2.“弓”字的笔顺是:。 3.从造字法看,“灭”是字。 4.从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来看,“爽”字是结构。 5.“恭”字的形旁是。 6.汉字的形声字中,形旁和声旁的配置方式是多样的,如“国”就属于 结构。 7.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是。 8.语言系统是发展的,凭借着、亲属语言和文字这三个方 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系统中语音是怎样变化的。 9.普通话中,“舌根不送气清塞音”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分别标写为“g” 和,而“舌根浊鼻音”用汉语拼音标写则为。 10.普通话中,我们把i描述为。 11.普通话的音节最多由部分组成。 12.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和音强都是音位。 13.福建话属于方言。 14.声母发音的三个阶段是成阻、、除阻。 15.普通话中有一个辅音补充当声母,只做韵尾,它就是。 16.从词的构造看,“花朵”属结构,而“歪歪扭扭”属

于结构。 17.虚词“即使”、“纵使”兼表两个语法意义,一个是假设,另一个 是,例如:“即使找不到事情做,我们也不求他。” 18.熟语包括成语、谚语、和等。 19.“老”在“年龄大”的意义上同构成反义关系。 20.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 21.“男、女”在词类划分上属于词。 22.从语法结构上看,“是政府把人从吸毒的火坑里救了出来”。属于结构。 23.“我们三个人住一个房间。”这句话有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是。 24.副词的语法特征是一般只能做。 25.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有三种类型:特指问句、问句和选择问句。 26.助词分为动态助词和助词两小类。 27.大多数“把”字句中,“把”引出的是。 28.汉语主要用和作为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29.语法的组合结构是一层套一层的,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术 语就是,结构规则有性。 30.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 变了形的外语,多出现在世界通商口岸,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普通话一个音节,最少是两个音素,最多是五个音素。 2.b、p、m、f、d、t不跟齐齿呼韵母相拼。 3.昆明话属于北方方言。 4.er是一个元音,它的发音主要是舌尖起作用,所以称舌尖元音,又因为 它发音时将舌头卷起,所以又称卷舌元音。 5.合体字都是由两个或更多部件构成的,如:擒、赏、轰、氛等。 6.汉字曾经被我们的邻国使用,现在日本、朝鲜还在使用部分汉字。 7.“弗”“凹”二字的笔画数都是5笔。 8.“星星”“爷爷”“偏偏”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最新) 理论部分 一、必看教材: 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3、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分支社会学教材 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大出版社(精读)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大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 3、《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基本理论。 4、《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2002(通读)掌握唐朝以前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5、《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三、选看教材 1、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通读,至少掌握里面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沃特斯华夏出版社(通读)此书是按照理论流派输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3、《西方社会学原著选读》谢立中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通读)此书只需要翻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方法部分 一、必看教材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需要通读几遍,掌握些统计学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公式。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人大出版社,有重点的阅读,特别是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二、选读教材 1、《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精读)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例如双盲实验,分类法等。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袁方主编,林彬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精读)此书在书店基本买不到,在海淀图书大厦自考教材货摊有可能买到。 3、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主编,人大出版社可作为参考。

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专业考研真题及答题思路解析(官方版)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 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200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着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回忆、报录比、复试流程、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回忆、报录比、 复试流程、经验分享 自己整合了一些数据做了个表给大家,帮大家节约点查询时间: Ps:单科分数线都是50+50+90+90(录取得单科过线+总分过线) 报考人数不等于参考人数,如2014年30多人缺考。 成绩换算: 总成绩=[初试权重x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x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依据考生总成绩排名依次录取。 一般初试权重70%,复试权重为30%。 我的复试 一、复试前: 21个人分成4组,我是第二组第一个,所以很快被叫进候考室,在三叠纸条中分别抽一道题,准备一会就被叫进复试教室。 我抽到的题是: 1、辨析“被、给、让”; 2、改病句:我想毕业大学后结婚她(记不全了,只记得两个病处:毕业,结婚); 3、一小段评述“中国的‘忍’文化”的文字,下划线标明了三个语法点:一向,一……就,打个粉碎。 (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犯我犯过的错误,我以为第三题会顺带着考文化或跨文化交际,搜肠刮肚地花了些时间思考从儒释道等各个角度、中西文化异同来讲“中国人的忍”,其实第3题只考语法点试讲;而前面两题就是考现代汉语知识。文化类的题会用复试教室里的另一篇文章来考,是没有时间给你准备的。所以拿到题一定得抓紧时间想出各题作答思路。) 二、复试中: 打了招呼后让自我介绍,准备大段说辞意义不大,我只讲了两句老师就开始提问,每个问题几乎都是针对你说过的话来的,我说是对外汉语专业,就开始问我有无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我老实说没有。 看似融合一体,自由问答的复试,其实老师们是有不同考察用意的,大致可归类为: 1、现代汉语知识与教师潜质: 依次让答了前面两个题,试讲了第三个题(我讲的是“打个粉碎”)。老师随时可能在你的讲述中插入问题,如我用到了“配价理论”,老师立马问什么是配价;我试讲语法点,老师更是扮演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如有个女老师举手说:“老师,我不想说撕个稀碎,我要说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目 重点任务: 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一点,才思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这一点也是才思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5.制定复习计划。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寻宝图”。没有好的复习计划,只能每天手忙脚乱的复习,昏昏然,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感觉。 6.在整个过程中,数学和英语都要一步步的安排复习。数学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通过做题积累知识点。英语,主要以单词和真题为主,真题要每做一套就分析透彻。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以掌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架为主,不需要去费力的记忆。 第二阶段:发力(7月1日-10月1日) 原因: 这个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学校里的繁杂事情影响,可以安心的投入复习。抓住这个阶段,就成功了一半。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晶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晶凝 [个人简历]徐晶凝,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副教授。 197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199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05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于2008年夏天在加拿大UBC大学接受培训。出访过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汉语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尤其关注情态和时体、语篇问题。二、专著和译著1.2008年,《中级汉语语法讲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2008年,《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3.2010年,《应用语言学入门》(译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三、发表论文1.1998年,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2.1998年,“这么说”试析,《汉语学习》第4期3.1998年,关于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南开学报(哲社版)》第5期4.1998年,关于语言功能和言语功能——兼谈汉语交际语法,《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5.2000年,“反正”与“既然”,《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华语教学出版社6.2000年,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7.2000年,多媒体教材编写的几点体会,《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张普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8.2001年,吧与ね,《中国文化论丛》(第10号)(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9.2003年,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10.2004年,基于语篇对比分析的写作教学构想,《北京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1.2005年,<乘风汉语>的语法注释及其理论思考,《<乘风汉语>教学设计与研究》(刘颂浩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2.2006年,也谈感叹句—基于句类的研究,《语言学论丛(第33辑)》,商务印书馆13.2006年,也谈语法化的单向性----兼谈副词、连词的区分问题,《认知语言学的新视野》(文旭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2007年,语气助词“呗”的情态解释,《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15.2007年,聋儿语言康复仍亟待语言学的介入(与程凯.刘兵.张学东合写),《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第3期16.2007年,“在verb着”构式研究,《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萧国政、何炎祥、孙茂松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7.2008年,情态表达与时体表达的互相渗透---兼谈语气助词范围的确定,《汉语学习》第1期18.2008年,说“将”,《励耘学刊(第七辑)》,学苑出版社19.2008年,语气助词“呢”的意义及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学刊》(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09年,听力语言康复的基本理念---基于语言教学的视角(与程凯.张学东.刘兵合写),《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第1期21.2009年,时体研究的语篇情态整合视角,《语言学论丛(第40辑)》,商务印书馆22.2009年,汉语句类研究之检讨,《对外汉语研究(第五辑)》23.2009年,中级语法选修课“学习档案”测量法之试验与思考,《汉语教学学刊》(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4.2011年,应对形式“是啊、是的、是”的话语分析,《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异》(郑锦泉曾金金主编),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5.2011年,基于语言教学的报刊教材编写问题探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26.2012年,国际汉教硕士高级汉语课的设置构想,《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三辑)》,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编,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7.2012年,过去已然事件句对“了1”“了2”的选择,《语言学论丛(第45辑)》,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 2018-2019年人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社会学系的人类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人类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人类学专业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本专业学生兼修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四方面的课程,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调查方法技术的训练,注意提高研究技能以及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交叉学科、实用性的课程以满足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人类学在博士招生方面,有5个研究方向: 030303 人类学 研究方向:01. 社会人类学,02. 文化研究,03. 民俗研究,04. 政治人类学,05. 法律人类学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一)资格初审 1.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招生专家组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 2.外语能力审查: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所列1-8项中的至少一项条件,其中1-8项英语成绩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三年有效期的界定为:成绩证书签发日不早于2016年2月28 日: (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相关通知请查看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网址为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b462201.html,/zsxx/bszs/bswyks/index.htm)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复习贴!超详细!

2019年北大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贴 简单分享一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的一些想法,大概从复习目标、参考书目和复习方法这三个大方面来说。 一、初试复习方法 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 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 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 二、关于参考书目 在通行书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考研经历稍微细分了一下,希望能使复习更有层次和节奏。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解 析 汉语基础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填空题(每小题1分,题,共30分) 1.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叫做。 答案:基础方言 五四运动以后,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 答案:白话文运动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以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在方言区内还可以分出若干方言片,称为。 答案:次方言 5.通话距离最大的方言是粤方言和。 答案:闽湘方言 汉语在词汇方面广泛运用法构造新词。 答案:词根复合 汉语,以次序和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答案:虚词 历史上,受汉语影响深远的有日语,朝鲜语等。

在汉语中,语音四要素当中的音高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发音时口腔畅通,声音在口腔共鸣,这样的音叫元音。 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叫音位。 12. 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调查时,一般使用国际音标记音。 13.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如”东,德红切”,这种注音方法叫反切。 14.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个边音,是 1 。 15.[ts]是一个舌尖前,不送气,清赛擦音。 16.I或i开头的韵母,都属于齐齿呼。 17.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可以做韵尾的元音有: i,u 。 18.观察元音有三个方面: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唇形圆长。 19.古浊声母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一般都读成了去声或阳平。 20.汉字有四种主要的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21.“颖”字的形旁是木。 22.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的字体是楷书。 23.从构词能力的角度看,“者”是一个不自由语素。 24.固定短语可以分为专名和成语两类。 25.“人流,筛选,倾销”从构词方式看,都属于偏正。 26.“父亲”与“爸爸”主要是语体色彩不同。 答案:语体色彩 27.“突然”与“忽然”的用法区别,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词性不同,“突然”是一个形容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