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国秦汉漆奁内盛物品探析_刘芳芳

战国秦汉漆奁内盛物品探析_刘芳芳

战国秦汉漆奁内盛物品探析_刘芳芳
战国秦汉漆奁内盛物品探析_刘芳芳

漆奁乃战国秦汉墓葬中常见出土漆器之一,主要承担着盛妆器之功能。漆奁起源于战国中晚期的楚国,流行于汉代,汉以后日渐式微。从楚国的单层扁圆外形,发展到汉代最为常见的穹隆顶多子奁,这种形制的演变,除了漆器制胎技术提高的原因之外,也与从战国到汉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梳妆,所用的化妆品、化妆工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关[1]。

由于古代男女都蓄长发,故铜镜、梳、篦这类工具皆为男女通用,也是漆奁中最常见之物。从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时期的一些楚国男子就有化妆面部的习惯,而女子相对男性来说更加热衷于自身仪容的修饰,女子增艳的主要手段就是脸部化妆与头部梳妆。秦汉时期天下统一,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富庶,为人们的爱美之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

本文立足考古出土资料,辅以文献记载来介绍漆奁内的常见物品并探析这些物品的功用。墓葬所出漆奁内部存放的物品主要分为面部化妆品、梳妆工具、发饰及其他一些物品。

一、面部化妆品

秦汉女性面部化妆包括粉妆、点唇、傅脂等。面部妆饰大多由上流社会倡导,而很快在民间广泛流行,正如汉代长安流行的一句谚语中所言“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2]。综合古代面妆美容的细节流程,笔者将秦汉时期的面妆美容用品细化为基本护肤、粉妆、点唇、胭脂、眉饰等几个方面,并在分类中侧重于有考古资料印证的化妆用品。

1.基础护肤

秦汉时期,养生之术兴起,汉代成书的《神农

本草经》记载有美容作用的中药30余种,如柏子仁久服令人悦泽美色等,并首次出现了面妆美容用品的正式名称,如白芷具有“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等。西汉人在化妆之前,如同现代女性一样,也使用基础护肤品,这种护肤品当时称为“脂”。刘熙《释名·释首饰》云:“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3]《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的记载[4],当时有人靠卖脂而发家致富,可见脂社会消费量比较大。

2.粉妆

古人用粉来妆饰面部由来已久,但确切始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中华古今注》云:“自三代以铅为粉”[5],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引《采兰杂志》:“黄帝炼成金丹,炼余之药,汞红于赤霞,铅白于素雪。宫人以汞点唇则唇朱,以铅傅面则面白,洗之,不复落矣。”[6]高承《事物纪原》云:“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7]中国古人习于把事情的源头追溯到三代以前,然往往无所据。

战国时期,粉妆在一些地区的女子中己经比较普遍。《战国策·楚策三》中记载张仪谓楚王曰:“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8]《韩非子·显学》云:“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也,有度之主弗受也。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9]韩非子以“国之脂泽粉黛”来说明“法度”的重要性,这反映出战国晚期粉饰的普遍化和大众化。一些地区由于所产妆粉质地优良,因而成为进贡之物,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云:“(巴郡江州县)县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膏晖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10]

考古资料表明楚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梳妆

战国秦汉漆奁内盛物品探析

刘芳芳

打扮。湖北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车马人物出行奁,内部就有搽粉饰,证明这名楚大夫生前可能常在面部施粉。楚人对发式和面颊的装饰极为讲究。人死之后,妆奁也会被主人带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使用。长沙楚墓突出地反映了这一风俗习惯,出土梳妆用品的墓葬达30多座[11],随葬漆奁的墓主男女均有。M185、M569、M1140、M1195、M1058等墓出土的漆奁内均有配套齐全的梳妆用品,如铜镜、木梳、木篦、假发等,M569出土的漆奁,内部放有两个小粉盒,出土时内盛白粉,M1140则出土了铅质化妆品。

河南洛阳烧沟14号汉墓出土了3公斤圆饼状的白色粉块,当为化妆用的白粉[12],同时出土的尚有木梳一把,可作旁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奁中既有梳篦、笄、铜镜等化妆用具,也有脂、粉、胭脂等化妆用品。

汉时,人们以粉白、黛黑、朱唇为美。《淮南子》中有“漆不厌黑,粉不厌白”的记载[13]。汉初丞相张苍甚至因肤白而免遭杀身之祸。《史记·张丞相列传》云:“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14]从先秦到汉代,妇女就开始研磨米粉敷面。《说文解字·米部》:“粉,傅面者也。”[15]东汉时,粉分为多种,《释名·释首饰》云:“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胡粉。胡,糊也,脂合以涂面也。赪粉。赪,赤也,染粉使赤,以著颊上也。”[16]汉代服饰衣领宽大,暴露颈部和手部的面积较大,为了使露在外面的肤色保持协调,不仅在面部傅粉,亦在胸部、颈部和手臂等部位施粉,史载广川王刘去幸姬陶望卿当着画工的面裸身傅粉[17],贵族女性化妆用粉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除女子施粉外,男子也有面部施粉的现象。《史记》云:“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18]《汉书·佞幸传》云:“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鸃、贝带、傅脂粉。”[19]《后汉书·李固传》云:“顺帝时诸所除官,多不以次,及(李)固在事,奏免百余人。此等既怨,又希望(梁)冀旨,遂共作飞章虚诬固罪曰:‘……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20]从这些诬蔑之词可看出当时男子确有傅粉之习尚。汉代墓主身份比较高的墓葬中出土的

漆奁,内部的子奁中常盛放白粉、朱砂等化妆品,如满城刘胜墓、马王堆三号墓等等。虽然汉时男子傅粉属实,但或列入佞幸一类,或冠以诬蔑之词,说明男子敷粉大多流行于仕宦阉党之内,是一种病态的行为,为史家所诟病。

3.胭脂、点唇

除了面部施白粉之外,古人还利用红色染料在脸颊上涂抹,以期获得红润的健康气色。汉代诗歌中描写了少女脸上施过红妆后的动人姿色,“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21]

人们使用的面部红色染料最早的可能是天然朱砂,又名丹砂,化学成分为天然硫化汞。《释名·释首饰》云:“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毕沅曰:“唐人谓之口脂。”[22]《说文解字》丹部说:“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巴郡南越皆出丹沙。”[23]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头像和人面像中,脸部和唇部涂朱所用的就是朱砂[24]。连云港海州霍贺墓出土的漆奁,内部的一个小圆盒中装有红色胭脂,经鉴定为硫化汞[25],说明汉代妇女化妆用的胭脂有一部分是用朱砂配制而成的。

西汉除了朱砂配制的胭脂外,还有一种胭脂是用红花(又名红蓝花)汁合米粉制成,亦称“燕支、燕脂”。红蓝花是武帝开通西域后才传入中原的。

不管是用朱砂还是用红蓝花制成的胭脂,为了方便携带都制成块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奁内就有一个内盛胭脂的子奁。东汉前期的广州汉墓中也发现了装于漆奁内的胭脂和粉块,这件漆奁内有两个半月形子奁,其中一个内盛一块白粉,另一个尚存少许胭脂[26]。块状的胭脂在使用前常在小型容器内用棒、匕等加水调合后再使用。安徽巢湖放王岗一号墓,一件漆奁内的角质匕就是调脂用具[27]。满城汉墓窦绾墓中出土的错金朱雀衔环杯[28],器中尚存朱色痕迹,应为调脂的容器。

唇部化妆又称为“点唇”,唇妆起于何时,从文献上目前还很难断定。楚人宋玉在《神女赋》中云:“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29]有学者认为诗文中之

“若”为比喻,即将双唇比作丹,而非在双唇上涂丹,只是借此比喻妇女的天然姿色而已,据此认为在汉代以前点唇习俗并未产生,只是为今后唇部化妆的产生提供了审美上的依据[30]。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资料提供了一些线索,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唇妆艺术的产生。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女神头像已经出现唇部涂朱的现象[31]。属于夏商时期的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头像、人面像也已经出现唇部涂朱的现象[32]。春秋战国时期,女性脸部“施朱”的现象已普遍,春秋时期山东章丘女郎山齐墓出土的乐舞陶俑都有唇部“涂朱”[33]。湖南长沙市郊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上,有一妇人口唇及衣袖均施以朱色[34]。

汉代点唇的式样更加丰富起来,其样式可以从出土陶俑、帛画上得到证明,像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点唇彩绘女侍乐俑[35]。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出土的10件女俑皆模制,立姿,唇涂朱[36]。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出土的抄手女侍俑高54厘米,长袍,广袖,唇施彩绘[37]。

汉代唇脂并非如现在常见的管状口红,当时为了使红色染料能更好地吸附在嘴唇上,常常加入动物油脂,因而汉代唇脂为粘稠的糊状,故而不能直接和其他梳妆用具放在一起,而是盛放于特定的小型器皿中,用时蘸取少许以妆唇。大致从先秦至汉唐以前,口脂多以圆形小盒贮存。唇脂在汉代考古发掘中常有实物发现,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简二二六,其上书有文字“小付篓三,盛节、脂、粉”[38],所出土双层九子奁内的一个圆子奁内便有唇脂的痕迹。唐人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云:“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蜡脂,盛以碧镂牙筩”[39]。

4.眉妆

秦汉时期,眉妆颇受人们的重视。史载:“妇女之眉最善蛊人。故从女、从眉曰媚”[40]。眉和目是人类面部最生动、最能表情达意、充满个性的部位,许多成语如“明眸善睐”、“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无不是对眉目最生动的描写。

先秦时期流行蛾眉,这种眉毛的形状像蚕蛾。《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41]。

汉时女子的眉型已有多种,主要为蛾眉、长眉、八字眉、广眉、惊翠眉、愁眉、远山眉等。关于眉妆的文献记载就更多了。《汉书·扬雄传》载其所作《反离骚》云:“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飏累之蛾眉?”、“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虙妃曾不得施其蛾眉”[42]。《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43]《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44]。

汉时女性画眉的步骤比较复杂。画眉所需的主要工具有镊子、刮刀、丝线、黛砚、砚杵、眉笔、黛等。一般的步骤是先除去部分眉毛,修饰眉形,然后把石黛或青黛等黛石在黛砚上磨好,再用眉笔蘸上研好的黛料描眉。

“黛”是一种青黑色颜料,主要为青石或螺黛。《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45],就是说先用白色的粉敷面,再用黑色的黛画眉毛。贾谊《新书·劝学》云:“尝试傅白黱黑,从容为说焉。”[46]黱即黛的本字。《释名·释首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47]即剃去不成形的眉毛。《通俗文》说:“染青石谓之点黛。”[48]由此看来,黛又是一种叫“青石”的矿物质。汉代除了石黛外,可能还有螺子黛。螺子黛汉魏时期已有之,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49]和张萱《疑曜》[50]都提到“汉给宫人螺子黛”,但不知所据。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也只是说:“魏武帝诏宫人……作白妆青黛眉”[51],也没有说明用的黛石就是“螺子黛”。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一包已粉化的“黛黑”[52],为我们研究古人画眉材料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黛黑出土于殉葬坑的马蹄形梳篦盒内,放置在黛砚之上。除黛黑外,梳篦盒内还放置有木梳及木篦各一件。黛黑和梳妆用品放在一起,必属化妆品无疑。此黛黑为何种材料所制,简报中无相关化验报告。

二、梳妆工具

1.铜镜、镜架

据考古资料显示,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出土

于金石并用时期的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后历经商周、

春秋战国、汉、唐以至明清,它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直至近代被玻璃镜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我国铜镜的形制主要是圆形,有钮,可以穿系悬挂。铜镜背面的花纹和铭文,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反映。

古代铜镜以汉镜的出土数量最多,汉乐府诗《羽林郎》中所歌“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反映出汉代有些女子随身带着铜镜。铜镜主要具有照面饰容、

整理衣冠的作用,是梳妆必不可少的工具。精美的铜镜为古人所珍爱,

由于铜镜表面容易氧化,人们常用丝织品把铜镜包裹起来,倒扣在漆奁内部。

汉代以前,铜镜需拿在手里使用。当梳理头发或面部化妆时,要使用铜镜十分不便。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出现了专门支撑铜镜的镜架、镜台。上海博物馆馆藏之鎏金镜架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

最为精美的镜架实物。镜架通体鎏金,半圆形带槽镜托,两端各饰一个龙首,架下有中空的方形柱。插座作四蹼形,中间有凹弧的缺

口(图一)

[53]

。1984年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盘上的梳妆图中,一位女子席地而坐,打开的妆奁旁正有一镜架。镜架的出现使梳妆时可以平视面部,无须低头揽容,使梳妆变得更加方便。镜架后来演变成镜台,其形象在唐代绘画、宋代壁画中多有出现。

2.梳、篦、铜刷

古代男女都蓄长发,梳、篦是男女梳妆所必须的工具。梳、篦总称为“栉”,篦又作“比”。《释名

·释首饰》曰:“梳,言其齿疏也,数言比。比于梳,其齿差数也。比,言细相比也”[54]

。它们都是整

理头发和须髯的用具。战国秦汉时期出土的梳、篦几乎都是马蹄形的,汉代常见的马蹄形梳篦盒即是专门放置梳、篦的器具。铜刷多为烟斗状,头部有刷毛,主要用来清理梳、

篦里的污垢。3.镊子、刮刀、眉笔、黛板、砚杵

由于许多女性先天眉形不佳,所以画眉之前,首先要去掉部分眉毛,去眉的工具为镊子或

刮刀。

《释名·释首饰》:“镊,摄也,摄取发也。”[55]

广州玉子冈西汉墓中出土的铁镊[56]、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单层五子奁内的角镊[57]、环首刀皆为拔眉工具(图二)。

女性在除去部分眉毛后,便用眉笔蘸取磨好的黛料来画眉。广州汉墓出土了一批眉笔,

但由图一汉代镜架

图二马王堆一号汉墓单层五子奁内梳妆用品

(从左至右:镜搽、梳、篦、茀、镊、笄、角质刀)

于年代久远,这些眉笔的笔锋大多己腐朽,眉笔的杆身一般都为铜质,也有一小部分是铁质,其形状与现今所用毛笔套相似,圆柱形,中空,笔毛套在筒内。有的还通体鎏金,有的笔端设计有龙头形精美图案,有的眉笔笔端有横穿孔,可以穿线带或缚结其他装饰物品[58]。

黛砚亦称黛板、板砚,是研磨化妆颜料的器具。黛砚多为长方形薄砚,与书写所用的砚区别不大。黛砚在考古中常有发现,由于比较厚重,一般不放入奁内。从汉广陵地区的汉墓来看,出土时一般是放在奁的侧边,也有放在奁内的情况,如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的双层方奁内,上层就放一个长条形子奁,内放黛板。砚杵则为黛砚的辅助工具,用于研磨黛黑。

三、发饰及其他

漆奁内常常有笄、擿等固定发髻的束发用具。笄是固定发髻的条状物,《释名·释首饰》曰:“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周礼·士冠礼》郑玄注云:“笄,今之簪。”[59]古代妇女常用笄固定发髻。先秦未婚女性成年时称为“及笄”,即在发髻之上簪笄,以示到了婚龄,秦汉时犹沿袭此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夫人辛追的发髻中有三个梳形笄,此三笄插于轪侯夫人加接于真发末端、梳成盘髻式样的假发之上。

擿,《释名·释首饰》云:“揥,擿也,所以擿发也。”[60]“擿”,即“搔头”,大抵是因为“擿”具有“搔爬”头皮止痒的作用。擿的形状虽与梳同,但窄而齿长,不宜梳发,用于搔首和簪发。湖北荆州高台秦汉墓出土各种擿8件[61],分别出于4座墓,且均出于馆内,有竹质和角质两种。这些擿当时或插在墓主的头发中,或盛放在长条形的子奁内,如M28出土的子奁(M28:乙N3),长17.5、宽2.8、通高4.7厘米,出土时内部就盛放着长擿等束发用具。

古人以头发浓密为美,大概是因为头发浓密者,一般气血旺盛,气血旺盛之人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云:“鬒发如云,不屑髢也。”[62]意思说,卫夫人黑发浓密如云,无需用假发。汉代时,有些女性甚至因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而得宠于帝王,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当年就因头发黑密而甚得武帝欢心。贵族女性往往喜欢梳高高的发髻,并引领时尚潮流,《后汉书·马廖传》上太后疏里说:“闻长安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63]。

人的头发有疏有密,且年老之人头发往往更少。为了能有浓密的头发,可以梳成高大的发髻,当时妇女常于真发中掺接假发,插入数枝笄、簪将其固定。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女墓主长发里掺假发,成双股,盘为圆髻,并用木笄固定;诸多楚俑像也表现出用假发作饰的特征[64]。湖南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了用黑色蚕丝线制成的假髻,盛放在双层九子奁中的一个圆形子奁里[65]。

贵族男性也使用假发,包山二号墓就有假发与梳篦等同出于竹笥之中[66]。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锥画狩猎纹双层圆奁,下层放有一束假发[67]。

战国秦汉墓出土的漆奁内所存之物除了面部化妆品、梳妆工具以及发饰之外,还常见花椒、印章、镜衣、针衣等物品。包山二号楚墓、马王堆一号汉墓漆奁内都盛放花椒[68]。花椒气味芬芳,性温暖,可做香料或药物。花椒籽粒繁多,在古代象征多子多福。《诗经·唐风·椒聊》云:“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69]以花椒起兴,正是源于椒的多籽。汉代后妃的住所也被称为“椒房”。《汉书·车千秋传》中颜师古注曰:“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70]花椒在功用上除了作香料外,其温热之性,对女性有保健作用,利于后妃为帝王传宗接代,具有多子吉祥的象征含义。故此,在花椒盛产之地湖南、湖北出土的漆奁内常盛有花椒也就不足为奇。

四、结语

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上对男性有很强的依附性,女性相对男性来说,更多地作为性对象被加以选择,容貌之美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趣的提高,战国秦汉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注重修饰容颜。汉代化妆品、梳妆用具的日渐增多也促使多子奁的盛行。子奁也因存放器物的不同而被设计成多种形状,圆形、椭圆形的多用来盛放脂粉,长方形的盛放簪钗,马蹄形的盛放梳篦,上面则置

铜镜,这样既有利于存放各种形状的物品,也有利于节省空间。

[1]刘芳芳《浅析西汉多子奁盛行的原因》,《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10日第6版。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廖传》,第853页,中华书局,1965年。

[3](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第163页,中华书局,2008年。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82页,中华书局,1959年。

[5](五代)马缟撰《中华古今注》,第31页,商务印书馆,1956年。

[6](元)伊士珍撰,席夫辑《琅嬛记》卷上,第27页,中华书局1991年。

[7](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3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8](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第8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第11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第535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1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

[1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第11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同[4],第2675页。

[1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同[3]。

[17](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三《广川惠王刘越传》,第2429页,中华书局,1962年。

[18]同[4],第3191页。

[19]同[17],第3721页。

[20]同[2],第2084页

[21]隋树森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二,第3页,中华书局,1955年。

[22]同[3],第163页。

[23]同[15],第215页。

[2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25]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汉墓》,第35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巢湖汉墓》,第89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第265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29](梁)萧统编《文选》卷十九,第399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30]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第392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3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33]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3期。

[34]汪维玲《中国古代妇女面妆概述》,《浙江学刊》1990年第2期。

[3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第1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36]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4期。

[37]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38]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第147页,文物出版社,1973年。

[39](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第2页,中华书局,1981年。

[40](明)田艺蘅撰、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第3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22页,中华书局,1980年。

[42]同[17],第3518页、第3531页。

[43](汉)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第11页,中华书局,l985年。

[44]同[2],第3270 ̄3271页。

[45](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第222页,中华书局,2006年。

[46](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第297 ̄298页,中华书局,2000年。

[47]同[3]。

[4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一九《服用部·

黛》引《通俗文》,第3185页,中华书局,1960年。

[49]同[40],第381页。

[50](明)张萱《疑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51](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第30页,商务印书馆,1956年。

[5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9期。

[53]胡佳麟《镜映乾坤———罗伊德·扣岑先生捐赠铜镜精粹展》,《文物天地》2013年第1期。

[54]同[3],第159页。[55]同[3]。

[56]同[26],第157页。[57]同[38],第96页。[58]同[26]。

[59]同[3],第154页。[60]同[3],第159页。

[61]湖北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第207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62]同[41],第314页。[63]同[2],第853页。

[64]王从礼《从考古资料看楚国服饰》,《文博》1992年第2期。

[65]同[38],第96页。

[6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第150 ̄155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67]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

三号汉墓》,第14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68]除了作为药物、调味品外,楚墓棺内也常放花椒,可能是因为古人发现花椒的气味具有抑菌、杀虫之功效,棺内置花椒,具有防腐之功效。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的棺内、楚墓的棺内与竹笥内、满城窦绾墓的铜枕内都有花椒。

[69]同[41],第362页。[70]同[17],第2885页。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馆员)

(上接15页)

[6]《国》下,图版四九·4。

[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宝鸡石嘴头遗址1999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第24页。

[8]刘宝爱《宝鸡发现辛店文化陶器》,《考古》1985年第9期,第850、851页。

[9]《国》上,第454页。[10]《国》上,第462页。

[11]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1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85页。

[13]黄盛璋《释旅彝———铜器中“旅彝”问题的一个全面考察》,《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齐鲁书社,1982年,第365页。

[14]庞文龙、崔玫英《陕西岐山近年出土的青铜器》图一·4,图四,《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15]《国》下,图版一五九·2。

[16]扶风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

诸器》,《文物》1976年第6期,第54页。[17]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图八·1,《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作者工作单位: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

夷汉之间_从考古材料看贵州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格局

2009年第6期 (第29卷总第130期)贵州民族研究Guizhou Ethnic Studies No.6,2009(Vol.29.February.No.130) 夷汉之间 ———从考古材料看贵州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格局 李飞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战国秦汉至魏晋时期,贵州文化格局经历了一次土著向汉化复归于土著的演变历程。这是贵州文化由多元向单一复向多元的一次变迁,最终的结果表明多样性的文化格局成为也必将成为历史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的文化。 关键词:考古材料;文化格局;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K871.41.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064-08 Between Yi and Han ———The Cultural Patterns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y in Guizhou LI Fei (Guizho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04,China ) Abstract:Through a detailed research o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we have discovered that cultural patterns have an evolution from aboriginal culture to Han and a reversion to aboriginal culture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y.This is a change of Guizhou culture from diversity to singleness to diversity.It proves that cultural diversity patterns become a historic choic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needs cultural diversity. Key words: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Cultural Patterns ,Cultural Diversity 收稿日期:2009-09-25 [作者]李飞(1976—),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西南考古。 战国秦汉时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开始的时期。战国秦汉时代的贵州,是土著文化高度发达,汉文化开始流行的时代。汉文化的大规模涌入,引发了一场夷汉之间文化的长期拉锯,此消彼长,两汉之际汉文化曾一度占据上风,而土著文化终成贵州文化的主流,是今日贵州多彩文化的根基所在。本文用考古资料揭示这一变迁,并尝试作出初步解读。理解这一历史过程,对我们正确看待和应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夜郎时代:土著文化的高峰 1.夜郎及其文化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代中国西南一小国,西南诸邑中,史称“夜郎最大”,武帝时夜郎王曾与滇王一同授印被封。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年),夜郎王兴被诛,夜郎灭亡。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其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了300年时间。关于其地望,一般认为在贵州西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贵州西部的盘县、威宁中水、辅处、赫章可乐、普安铜鼓山、安龙、兴义、兴仁、册亨、望谟、晴隆、六枝、织金等地就不断有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遗物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其即

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

一.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秦汉美术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汉代帛画。 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繁荣而有生气的第一个重要时期。秦汉绘画继承了战国时期创立的写实作风和表现方法,突破了商周时期的实用性、装饰性和神秘性风格的束缚,显示了这种艺术的明确要求和力量,闪耀出一种近于奔放的自由之光。 秦汉绘画在艺术表现上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其总体风格具有质朴、雄浑、鲜明、奔放的特点。汉代绘画力求抓大貌大势,在处理大场面上有独到的长处。为了弥补其造型能力不高的弱点,在描摹人物时,往往结合情节气氛,同时运用夸张的手法,着力于神情的刻画,使表现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更重要的是从笔调的轻重疾缓、柔劲坚挺变化中,透露出画家心手相应的律动感,流露出充满中国情调的笔意和神采。在着色上,秦汉画家广泛应用了朱、深红、浅红、黄、土黄、丹黄、青、绿、浅蓝、深黑、浅黑、白等颜色,并且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能和技巧,掌握了对比调和、清淡浓重色调的运用以及渲染平涂的技法。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的体裁在汉代已开先河。 另外汉代绘画在表现动态上如人的舞蹈、云气的动荡和动物的奔驰等方面,都发挥了相当高的水平。 宫殿寺观壁画 汉代帛画 墓室壁画 二.秦汉美术雕塑艺术的艺术特征 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 兵马俑 汉代石刻 中国美术简史 姓名:赵蓉 班级:美术学13-2班 学号:1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概论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概论 姓名:杜前胜学号:1108031008 班级:工业设计(3)班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中汇聚了大量的优秀工艺作品。而在这之中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可谓是到了繁荣昌盛的地步。而这之中原因何在?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公元前475年左右,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完全统治。从此,诸侯国间陷入了长久的战争中,在最后的只剩下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七国间的纷争不断,这就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在此期间,政治上:春秋末期,奴隶起义不断。新型地主阶级与奴隶主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并陆续在一些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实权。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专政,各地主阶为了状大阶级的统治,努力鼓励社会的生产,这为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治的保障。 其次在经济上,由于战国时期是历史上封建统治的开端,因而使大量的奴隶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自由和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一些自由民成为了独立的手工业者,这在一定程度又一步的刺激了战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 文化在一种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对于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今社会人们对法律的重视。而且,在古代时统治阶级对于迷信的崇拜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往往将政治与宗教联系,当然,这里的宗教并非是某个团体或组织,而是封建统治者心中对迷信的的崇拜心理。由于统治阶级政教合一,地主所讲究实际生活的享受。例如铜器的发展,由奴隶社会的青铜“礼器”都变成了那些精巧的实用器物,从而使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代表统治权力的作用渐渐淡化。这些都有助于青铜器漆器染织等方面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转到公元前221年时,当时中国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在狼烟中建立了起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的封建集权制。秦始皇嬴政灭六后,设“三公九卿”管理政务,从中央到地方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兴修水利,以此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对封建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文化上秦朝人崇尚纯朴自然的美学关。由于暴政,不久,农民起义推翻了统治中国15年秦王。但秦朝15年的工艺美术发展为后来的汉朝

第0战国秦汉考古教学大纲

《战国秦汉考古》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战国秦汉考古 课程英文名称:archaeology on the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总学时:68~72 学分:4学分 壹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秦汉考古上接商周考古,下接魏晋考古,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帝国时代的最前一段历史,也即以往所讲的中国封建社会奠基时期的历史,对于揭示中国古代社会从王国时代演进到帝国时代的历史脉络以及汉代之后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该段考古,不仅仅是补史证史,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如生动直观的历史教材,教育大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展大旅游经济等等。 贰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战国秦汉考古研究的意义;秦汉考古的时空范围与时期划分;秦汉考古的主要研究内容;秦汉考古的重要田野发掘及研究收获;秦汉考古的重要参考书籍。 叁课程的章节 共分战国、秦代、西汉、东汉四大章,每章下又分别按历史梗概、城址、墓葬、手工业、农业、文化艺术等分别设置小节。 第一章战国考古(约20-22个学时) 第一节战国时代的历史和分期 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的中国社会历史阶段。这一期间诸侯割据、争雄,在周文化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列国自己的文化特征,表现在考

古学文化面貌上则是明显的地区特点,按照战国七雄的分国区域,考古教学上也会国、分区叙述。 第二节列国城址和各国长城 一、列国城址 主要介绍了8个列国城、它们是秦栎阳城、东周王城、鲁国曲阜城、齐国临淄城、燕下都城、郑韩故城、赵国邯郸城、楚国纪南城。最后,对这些城址提出了综述研究概况。 列国长城遗迹主要介绍了7个国家的长城遗迹,它们是齐、楚、魏、燕、赵、秦、中山长城。长城的出现,是和军事战争密切相关的,秦汉长城正是在战国长城的原有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第三节列国墓葬 一、墓葬的分区和断代 墓葬的分区基本同于列国的分区,各个分区内的墓葬文化,既表现出了独立性,也存在一致的共性。断代分期主要依靠的是墓葬形制的演变、器物组合特征、器形演变规律,并参照青铜铭文和钱币学的研究。把战国墓葬分成早、中、晚三期。 二、墓葬分区研究 以三晋两周地区墓葬的主体内容,它的青铜器和陶器分期很具有代表性。秦墓的研究在关中是独树一帜。另外还介绍了齐、鲁、燕国墓,中山国墓、曾侯乙墓、以及南方广泛分布的楚墓,最后对这些列国墓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第四节战国时期的农业和工商业 一、冶铁技术的发生及对农业的作用 主要介绍了古代冶铁术的一般过程,我国冶铁术发生的时间、考古中的所见的东周铁器及铁器在农业生产、军事上的作用。 二、青铜手工业 阐述了青铜武器制造为中央集权国家所控制。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土器、兵器、车马器、农具、货币、玺印符节、质量衡器、铜镜及杂器。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不仅青铜艺术有所发展,而且生活用的青铜器大量增加,传统的青铜瓦乐器衰退。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室内史心得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室内史心得 通过本学期对室内设计史的学期习,我对我国室内设计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最感兴趣的的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室内设计史。 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67年至前221年)房屋的布局为“一堂二内”堂为前部的半敞空间,为住宅的公共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厅”。而内为后部的私用部分,相当于与现在的卧室。典型的代表为凤翔秦国太祖庙(如图),前部平面呈凹字形,前沿中间有二柱,为“堂”,堂之左右有夹室,堂后 为室,是再后有东、西、北堂。 而在这个时期回廊和庭院式布局已经很普遍,高台建筑(如图)和园囿又兴

盛起来,这固然有使用上的和观念上的需要,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外空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园囿的空间非常广阔,不论是以宫室为主的,还是以园囿为主,都能做到内外相通,使人更接近大自然。高台建筑中的“台”,使用夯土分层筑成的。少数“台”,也可能是利用原有的高地,经过切割、修整、加高而成。而在这个时期的装饰装修采用了砖瓦技术、木结构彩色涂饰、花纹砖,壁画等,(如战国楚先王庙堂及公卿祠堂)。在家具中有了木俎(如图)卧榻式床(床) 陈设也有铜器、织物、漆器、灯具等。春秋战国时代的纹样见于铜器、漆器、砖瓦与织物,瓦当的纹样在春秋特别是战国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纹样的新红雷有动物纹样,如鹿、鸟、饕餮;自然纹,如山纹和云纹;植物纹,葵纹,菊花纹; 文字纹,多为歌颂、纪念等(如图)。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秦国。而在公元前206年,刘邦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5年,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政权,迁都洛阳,史称东汉。秦在统一六国期间,就建了不少宫殿和台苑。如秦始皇陵、阿房宫(如图)

秦汉史期尔雅末考试答案 (2)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历史上,通过()的驱使才能实现大义灭亲。(1.0分)1.0 分 A、 利益 B、 惩罚 C、 金钱 D、 官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汉代的法律系统是()。(1.0分)1.0 分 A、 法家化的 B、 道家化的 C、 儒法化的 D、 儒家化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4所谓的“挪置罪名”是指将有罪的()可以说成无罪之人。(1.0分)1.0 分A、 官吏的恩宠 B、 官员 C、 道德的模范 D、 人民的公仆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下列人物中,不主张发展福利国家的是()。(1.0分)1.0 分 A、 王安石 B、 韩非子 C、 司马光 D、 桑弘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重商主义”是指重视对商业的()。(1.0分)1.0 分A、 尊重 B、 管控 C、 发展 D、 投资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7()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1.0分)1.0 分 A、 经济发展模式 B、 政治制度 C、 文化模式 D、 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1.0分)1.0 分 A、 使人人平等 B、 改善人民生活 C、 提高国际地位 D、 发展经济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从()开始,中国法律逐步儒家化。(1.0分)1.0 分 A、 春秋时代 B、 明清时代 C、 曹魏时代 D、 秦汉时代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0儒家学说认为,()是个人的身体所有者。(1.0分)1.0 分 A、 国家 B、 自然 C、 自己 D、 父母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1()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2从()开始,尚书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构。(1.0分)1.0 分 A、 西汉 B、 三国 C、 唐代 D、 东汉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先秦秦汉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秦汉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先秦秦汉史》是为历史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先秦秦汉社会历史的面貌及发展变迁状况,继承优秀思想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历史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报考硕士研究生和撰写学位论文奠定基础。 (三)教学內容 本课程是对《中国古代史》课程“先秦秦汉部分”的深化和拓展,将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先秦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情况,结合最新考古成果,介绍学术界在先秦秦汉史研究方面的新成绩。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述的方法,并适当布置参考书目,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二、本文 第一章先秦秦汉史概述与学术热点分析 教学要点:先秦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历史地位;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先秦秦汉史研究概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先秦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学时) 先秦时期的历史特点;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先秦秦汉史的基本脉络(1学时) 中国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断代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秦汉史的基本脉络 第三节先秦秦汉史研究概述(2学时) (1)先秦秦汉史研究特点; (2)先秦秦汉史研究方法; (3)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 (4)20世纪的先秦秦汉史研究; (5)先秦秦汉史研究展望 第二章秦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教学要点:秦人起源问题上文献学、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秦国建立特殊历史背景的探

索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嬴秦的起源(2学时) 秦的族源;秦人起源东来说;秦人起源西来说;秦文化特点;秦族的迁徙 第二节早期秦文化探索(1学时) (1)早期秦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以甘谷毛家坪遗址和清水李崖遗址为重点; (2)考古学上的秦人来源分析 第三节秦国的建立(1学时) 秦国建立的特殊历史背景;秦人的英雄主义 第三章从封国到帝国 教学要点:从思想史角度分析秦由偏居西隅的弱国而走向统一继而灭亡的原因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內容: 第一节献公改革与墨家学派(2学时) 献公改革;墨家学派与秦结合的历史因缘;墨家后学与秦的关系;墨者对秦政治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商鞅变法与法家思想(2学时) 变法过程及内容;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借鉴;变法的意义与历史影响 第三节纵横家与秦帝业的奠定(2学时) 秦惠文王与张仪;昭襄王对合纵连横策略的利用;远交近攻 第四节秦统一与秦亡原因的思想史探索(1学时) 秦统一原因探索;秦灭亡原因探索 第四章再建帝国 教学要点:统一中央集权、统一帝国的艰辛再建历程(从大泽乡起义到汉武帝即位)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本讲通过对康有为和严复思想的介绍,使同学能更深刻的认识维新派的思想实质,并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了分析和评价。 第一节承秦立汉(1学时) 王政复辟;项羽的军功王政;非承秦无以立汉 第二节汉初政局(2学时) (1)汉初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 (2)汉高帝五年五月诏与社会秩序的建立; (3)有限皇权和联合帝国; (4)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第三节文景之治(2学时) 诛吕安刘与文帝即位;无为政治和长者群体;文帝的统治;景帝的统治 第五章经学与汉代政治 教学要点:以经学发展演变的视角审视汉代政治史的发展脉络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武帝表彰六经(2学时)

秦汉史测验1

秦汉史测验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据此回答 1.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2.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 3.秦朝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因为 A.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D.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 4.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秦朝采取的下列经济制度中最能够体现其国体的是 A.实行土地私有制B.统一度量衡C.统一货币 D.统一车轨、驰道和邮驿6.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皇帝直接任免官吏从而控制人事权C.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D.造成秦的暴政,是一种倒退 7. 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 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 D、监察百官 8.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只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9.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10. 下列论述中,最能反映秦短暂而亡的是 A、“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B、“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11. 下列内容不符合秦朝文化教育史实的是 A、以小篆为标准字体颁行全国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食品学院10级6班林志鹏2010511165 【内容提要】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官吏择任上,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在体制方面,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在体系构建上,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关键词】战国秦汉;农官制度;重农思想 【正文】 农官之始,或起于有虞氏。史称,周祖姬弃好种麻菽,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后遂被帝尧推举为农师,被帝舜封号后稷。周人“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在华夏部落联盟中以善于经营农业而著称。商周时期,国家机构设置渐趋完备,专设农官以司其职,见诸文献、文物记载的即有籍臣、农正、司民等。与分封制相适应,三代的农官实行的也是世袭制度。这种“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的农官制度,对于早期农业科技、管理经验的积累、传衍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战国秦汉以后,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巨变,传统的职官制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农官制度也在这一进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变迁。此间中国农官制度之演变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至巨,值得深入研究。 一农官世袭制向官僚制的转化 春秋以前,官吏任用实行“世卿世禄”制,为官者父子相继,“皆世官任”。战国时代随着井田制的崩溃,与之相适应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式微,促进了官吏选举制度的变革。封建官僚制度代替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采邑制,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官吏由国君任免,“不世官”;官吏不再以封邑为官禄,而普遍实行俸禄制度;实行上计制,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当则可,不当则废”。由于各国奖励耕战,以富国强兵为务,故辟田胜敌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仕进之途。“皆作一(农战)而行官爵”,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农业渐成天下大业,农官地位亦随之迅速上升。同时一批“lù@②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也因纳粟帛多而拜爵作官。战国以前,农官地位较低。当时主管工事之司空,位列六卿,“而主管农事之官反由掌教化的司徒兼管,未独立地列于六

从考古资料论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与中原的关系

从考古资料论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与中原的关系

从考古资料论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与中原的 关系 周琍 【作者简介】周琍嘉应学院财经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博士【关键词】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中原/地域特色/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K8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62(2004)02-0038-06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在冶铁、炼钢、青铜器、舟船、釉陶、青瓷、漆器、纺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但江南手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原手工业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和中原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一、江南手工业的地域特色 “江南”一词,在秦汉史籍中屡见记载。这里所说的“江南”,是泛指岭南以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它包括会稽、丹阳、豫章、南郡、江夏、长沙、桂阳等郡,还有沿长江南岸的巴蜀之地也在其列。也就是汉代扬、荆二州的大部分和益州的一部分地区。 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社会文明。经过艰辛的开发历程,到东汉一朝,扛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差度趋向缩小,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手工业领域显著进步,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在纺织业方面,汉代江南的蜀锦、越布都颇有知名度。 蜀锦是最早驰名于市场的传统手工产品之一,它以图案古雅、富有地方和民族风格著称。巴蜀土地肥沃,桑叶鲜嫩汁多,蚕丝质量很好,丝绸的上色性

特佳。另外,那里的水质最适于丝绸染色和洗濯。两者相辅相成,为蜀锦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版。)。汉时,蜀锦的颜色鲜艳,经久不变。扬雄在《蜀都赋》中称赞蜀锦为“阿丽纤靡”和“自造奇锦”。著名的蜀锦还畅销海内外如印度等地,并且转输到中亚、西亚一带(注:《汉书》卷六十一《张骞传》。)。降至三国,其花色品种日见繁多,有织纹由粗到细、互相对称,宛如雨丝的白色线条,再配以各种图案的雨丝锦;有在单色的底色上织成彩色方格,配以各色图案的方方锦。史称“蜀之锦绣,绝妙天下”(注:《古今图书集成》卷三百一十八《太平清话》。)。可以想见蜀锦在我国丝绸我上的重要地位(注:张保丰:《中国丝绸史稿》,学术出版社1989年版。)。 江东闽越一带出产的细质麻布,也是一种质量优良、堪与织锦同比的纺织品。《后汉书·陆续传》载:“(续)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可见越布之精细。这种越布,在东汉前期不多,还是一种高级的赏赐品,如《后汉书·皇后纪》载,明帝死后,“诸贵人当徙居南宫,太后感惜别之怀,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注:一端二丈),杂布二千匹,黄金十斤。”和帝死后,邓太后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到东汉后期,服著白越布的人多了,但越布仍被视为贵重服装。王符《潜夫论·浮侈篇》说:“从奴仆妾,缘服葛子升越,简中女布,细致绮觳,冰纨锦绣。”可见它仍是与“细致绮觳,冰纨锦绣”并列的。《后汉书》注引沈怀远《南越志》说“蕉布之品有三:有焦布、竹子布,又有葛焉。虽有粗精之殊,皆同出而异名。”又引扬雄《蜀都赋》曰:“布则蜘蛛作丝,不可见风,tǒng@②中黄润,一端数金。”盛弘之《荆州记》曰:“秭归县室多幽闲,其女尽织布,至数十升。”看来,葛子、升越(当即是白越、越布)tǒng@②中、女布可能是葛、麻中的四种质量优良的品种。葛、越出自会稽,女布出自秭归附近,tǒng@②中出自蜀郡。左思《吴都赋》说:“蕉葛、升越,弱于罗纨”,说明这两种麻葛织物胜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桂林、贺州期末联考)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解析:选A。秦朝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为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表现,故A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B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不能说明秦朝没有采取大型军事行动,故C项错误;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基本稳定,故D项错误。 2.(2019·南通调研)《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解析:选C。材料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与材料中“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相符,故C项正确。 3.(2019·福州质检)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至尊”。这表明() A.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社会等级差异明显缩小 D.政治联姻作用上升 解析:选A。题干中“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以及“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至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大变革,引起

秦汉工艺美术史

第四章秦汉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9年~25年 东汉:公元9年~25年 一、工艺美术与时代●政治经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多元 ●中央集权:工艺美术面貌趋于整一 ●重要帝王: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国力鼎盛儒家至尊:工艺美术表现礼教 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中外交流 ●神仙思想:云气纹、仙人瑞兽 ●追求来生,殉葬品、葬玉

二、生产格局 生产中心—— ●黄河中下游:今豫、鲁与冀晋南部 ●都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高档制作) ●蜀地:地远路险,运送困难,产品材料高贵、制作精细官府—— ●管理:官署——工官 中央:隶属少府 尚方、织室(一度分为东织、西织)、东园 地方:一些原材料充裕、手工业发达郡县 仅《汉书·地理志》记载便有十几处 ●产品:奢侈品,多供皇家,少数出卖 ●分工:分工细密,规模大 西汉元帝,齐三服官各工匠数千,耗资巨大 西汉蜀郡、广汉郡,一年耗钱各五百万造金银器

少府所属三工官、两织室一年耗钱各五千万 民间—— ●农村:纺织 ●城市:作坊众多,产品齐全 部分高档产品还大量进入帝王家 部分高官显贵私人作坊规模很大 西汉张安世、东汉郭况制作的家童都有数百 一、引言 ●材料 丝(最重要,大发展)、麻、葛、毛、棉 ●丝绸规格(战国→北魏)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约51×924cm)●主要丝绸出土地 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公元前168年稍晚):

衣物58件。品种:绢、纱、绮、绮、锦、绦 装饰:织纹、刺绣、印染 东汉:新疆及甘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 ●麻、葛、棉 通常不施装饰 ●毛 西北地区见异域刻毛 二、著名丝绸产地 ●都城:咸阳、长安、洛阳东织、西织、织室 东汉:大司农属下,平准令掌管织物染色 ●临淄:汉设齐三服官,为皇家织造,西汉中期,最盛 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襄邑(今豫东睢县):设服官,产锦绣。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 (221 BC——公元220年) [知识点提示]: (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 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 一、历史文化背景: 1.历史概况: a.秦:(BC221—BC206) 西汉:(BC206—公元8年) 新莽:(公元9—24年) 新汉:(公元25—220年) b.秦汉时期的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强大、富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 国家之一,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关经营,以及在交通上起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思想: 以“儒”为主,以“道”为辅,佛教自西汉后期已传入中国,东汉时代已为少数统治者支持和信仰,但无显著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思想表现不外是:一者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一者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 三、美术发展的概况: 1.突出成就: a.秦汉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美术的各方面,都得到飞跃的发展,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富于创造活力的时代特征,对民族美术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美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b.建筑:都城及宫殿、坛庙、苑囿、住宅以至陵墓等建筑类型,已形成中国建筑一整套有异于世界其它各系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 c.雕塑:秦始皇兵马俑、两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汉俑等雕塑类型,气势雄浑、真实生动、充分运用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织的艺术表现手法。 d.绘画:马王堆的西汉帛画、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石、砖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道德理想。 d.工艺美术:分工细致、种类繁多、制作精美、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丝织工艺等成就辉煌、蜚声中外。 书法艺术:各种书体已基本臻于完备,玺印篆刻艺术也很发达。 2.题材内容: a.表现统治者的威严和奢侈享乐的生活。 b.祈求长寿升仙和神仙世界的表达。 c.表彰功臣、烈女、贞妇、孝子、贤妃、忠勇侠义之士、古圣先贤之类的人物故事。 3.艺术风格: a.简朴雄浑、奔放有力,展示了奋发向上、满怀自豪感以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精神。 b.这个时期在美术创作中已着力神情的生动刻划和动态情节的明确表达,同时也往往注意抓取动人的细节,并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秦汉时代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突飞猛进、成就辉煌、风格奔放沉雄、影响深远的发展阶段。就文献记载和现在已发现的事物资料来看,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大体可分为: ①宫殿、坛庙、苑囿、陵墓前的大型仪卫纪念性雕塑。 ②用于砌筑及装饰墓室、石祠、石阙的画像石、砖。 ③用于殉葬的陶、石、木、金属雕塑的人物和动物(俑) ④中原地区汉族与边远各民族的实用工艺装饰性雕塑等。 一、秦俑艺术: 自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西杨村距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发现大型陶兵马俑后,才真正揭开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填补了秦代雕塑乃至美术史的空白。 1.形制结构: a.现已发现的三个俑坑,均为地下土木结构建筑,坑底铺青砖,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从 葬兵马俑约八千件,已出土一千多件,从形制来看,是按当时的左、中、右军制安排的一个统一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构图。

战国秦汉部分重点

战国秦汉部分重点 1、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及发展过程。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其一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二是分封制。其三是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东周秦汉以后,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族权与政权逐渐分离,宗法制度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和政治功效,宗法制度和宗族社会走向解体。 2、概述中原地区(两周三晋地区)战国时期乙类墓葬形制及陶器组合的演变规律。 ①战国早期,皆为竖穴土圹墓。春秋时就出现的头龛,此时十分流行。随葬品或在龛内或在头前方。葬式为屈肢为主。 ②战国中期,继续流行竖穴墓,开始出现洞室墓。洞室分横室和竖室两种,洞室小于墓道。这种洞室墓当是从竖穴墓的头龛发展来的。器物组合同上期。 ③战国晚期,洞室墓增多(郑州等地还出现了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一般有头龛)。一般以盒形的陶敦(盒)代替了豆,“幎目”不见。 ④陶器的分期:陶器组合:三晋两周地区战国时期陶器墓随葬陶器组合主要以河南洛阳中州路墓地、河南陕县后川墓地、山西长治分水岭墓地、山西长子墓地为代表。 战国早期,以鼎、豆、壶组合占绝对优势的中州路墓地陶器组合,不同类别的陶器墓随葬鼎数亦有别。陶鼎数量由可达5个递减为不超过1个。 战国中期,后川墓地陶器墓出现了陶列鼎(M2075),本期后川和中州路墓地陶器墓皆盛行鼎、豆、壶。 战国晚期的陶器墓以中州路墓地第七期为代表,以鼎、盒、壶为典型组合的现象集中表现于乙、丙类墓中。 战国时期仿铜陶礼器的发展进入高峰期。战国中期偏晚以后,在大型墓中也出现了全部以陶礼器随葬的情况。 3、乙类墓葬透露出的信息 第一,几乎全部墓葬都使用了陶礼器,说明战国时期,士的地位已没有以前尊贵,他们所使用的礼器已下降到庶民,或庶民升级为士,这是等级制度的一大变化。 第二,洞室墓的出现,究其社会原因,可能还是在“事死如生”愿望所驱使,将地上住宅建筑模拟到地下。对传统棺椁制度的一个变革。 第三,战国晚期还存在一种不用陶礼器随葬的墓。“事死如生”观念得到更彻底的实践,人们努力实现地下生活和地上生活的一模一样。

6.战国秦汉考古

6.战国秦汉 PART1社会 *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 1.进入历史时期,文字大量用于历史记载和史书的出现。简牍和帛书的大量出现,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2.进入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冶铁技术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取代铜器和石器,成为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3.从春秋到战国秦汉,社会形态处于重大转变时期,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制社会。 4.从纷争走向统一。战国时期,由于地域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文化有很大差异。直到秦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差异逐渐被消除。经过汉代的磨合,至晚到西汉中晚期,形成融合统一的汉文化和汉民族。 5.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空前活跃。水利工程技术、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农业耕作和施肥技术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各类手工技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瓷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思想空前活跃,百家争鸣。 6.城市和商业快速发展,金属铸币普遍出现。 7.墓葬形式方面,除三代流行以来传统的竖穴土坑墓以外,新出现了砖室墓和崖墓。汉代,玉衣随葬替代了用鼎制度。 *战国时期铁器冶炼的发展及应用: 1.冶铁技术:块炼铁继续使用,生铁冶炼技术得到推广并进一步提高;块炼铁渗碳成钢和铸铁柔化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展性铸铁(介于生铁和钢之间)在农业手工业应用广泛 2.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除陶范、石范外,还使用金属范(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铸件规格统一,便于计量安装更换);使用烘范窑,铸造前先烘范(减少成品中气泡砂眼,保证质量);在兵器铸造中已开始使用淬火工艺 3.铁器类型:战国铁器已经进入当时生产日用及军事各方面,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农业生产/手工业/日用/兵器/刑具及杂器)【战国时期铁器以工具为主,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及手工工具----是铁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小型日用器的种类齐全——铁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 *中国冶铁技术的出现和早期铁器的发现 1夏商时期有铁器出现但非常少,铁器真正的大量出现和普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早期和中期的铁器发现较少。 3战国早期的发现明显比春秋时期增多。此时期铁器中占首要地位的是兵器,铁农具较少,在各类农具中不占主要地位。 4战国中期和后期已普遍使用铁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多种铁器。 叠铸法 亦称“叠层铸造”,指将多层铸型叠合,组装成套,从共用浇口杯和直浇道中灌注金属液,一次得到多个铸件的铸造方法。这种方法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造型材料和金属液,适用于小型铸件的大批量生产。战国时期已开始用叠铸法生产钱币,东汉时叠铸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并普遍运用。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章节题库】(第7章 战国秦汉考古)【圣才出品】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 一、名词解释 1.云梦秦简 答:云梦秦简是指在湖北云梦发现的一系列秦朝文书,计1155枚,这是第一次发现秦简。其中古籍有《编年记》、《语书》、《吏道》、《日书》,更为重要的是秦律。由于秦律在传世文献中极为罕见,这次发现震动了学术界。从墓葬时代分析,这些律文是秦统一之前的法律。云梦龙岗秦简150余枚,出自6号墓,内容是秦律,有《禁苑》、《驰道》、《马牛羊》、《田赢》等。这是继睡虎地、四川秦律之后第三次发现秦律,时代系秦末,是秦统一后的律文,但与睡虎地秦律又一脉相承。 2.工官 答:工官是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3.低温釉陶 答:低温釉陶是指出现于西汉中期并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的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釉陶。烧成温度在摄氏800度左右,釉中含多量的氧化铅。器物种类有仿铜礼器和生

活用器。低温釉陶多见于墓葬,或专供随葬用。 4.蚁鼻钱 答:蚁鼻钱是指楚国货币。蚁鼻钱形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头有一小穿孔,又似背面磨平的贝,故常以铜贝称之。其大者长1.8厘米,重4~5克,小者不足1厘米,多数重2.5~3.5克,最终达4.2克。面上有阴文似蚂蚁状,看似蚂蚁歇于鼻尖。又有类“哭”字者,或称鬼脸钱。蚁鼻钱在两湖、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都有出土。 5.侯马晋城 答:侯马晋城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年代在公元前585年~前416年,于1952年发掘。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在牛村古城及平望古城内均发现有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区。在呈王古城南的秦村发现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出土了侯马盟书,是研究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盟誓制度的珍贵史料。牛村古城南郊有铸铜、制陶、制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其中侯马铸铜遗址为研究晋国铸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浍河以南的上马村还发现了大片东周墓群。 6.遣册 答:遗册是指随葬品卜录,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以简牍为主要书写材料。如长沙仰天湖1号墓简以及江陵望山2号墓简均详记殉葬器物,可与实物对照。曾侯乙墓简记兵马甲

秦汉史尔雅课后答案

1.【单选题】以下时期中,不属于比较稳固的时期的是(B)。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2.【单选题】(A)是我们研究秦汉历史时的主要文献来源。 A、考古 B、野史 C、历史学家 D、历史 3.【判断题】世界历史中,很多重大的文明都会被划分时段。(对) 4.【判断题】我们国家被世界所认识是从秦以后开始的。(对) 5.【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二度出现大城市崛起的时间是在(D)以后。 A、元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唐宋时期 6.【单选题】(C)对我们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地位特殊。

A、隋唐时代 B、元明时代 C、秦汉时代 D、唐宋时代 7.【判断题】周原甲骨采取了和殷商甲骨完全不一样的文字系统。(错) 8.【判断题】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西周是封建的,殷商是奴隶制的。(错) 9.【单选题】贵族和平民的差异被(D)削弱了。 A、隋唐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秦制时期 10.【单选题】(A)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 A、使人人平等 B、改善人民生活 C、提高国际地位 D、发展经济 11.【判断题】在对秦制价值的判断上,毛泽东和康有为的观点完全相同。(错) 12.【判断题】康有为认为秦汉以后取消了贵族制与封建制。(错)

13.【单选题】关于西周的封建,(B)认为它是以宗族领主为基础的。 A、郭沫若 B、范文澜 C、尚钺 D、陶希圣 14.【单选题】(D)是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内容。 A、消除贫富分化 B、消除社会矛盾 C、消灭剥削者 D、消灭阶级 15.【单选题】(D)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 A、经济发展模式 B、政治制度 C、文化模式 D、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16.【判断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秦制时期的“族”社会与秦以后的非“宗”、非“族”社会无区别。(错) 17.【单选题】(A)是周的建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