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II比和生长温度对RF-MBE InN表面形貌的影响

V/III比和生长温度对RF-MBE InN表面形貌的影响

V/III比和生长温度对RF-MBE InN表面形貌的影响
V/III比和生长温度对RF-MBE InN表面形貌的影响

第*’卷增刊*++.年’月

半!导!体!学!报

#8"Q !%!M _e ]Q $?_^%!="#_Q N e #[_]%

a >D 2*’!%

D 9196C M <6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批准号)*++*#\0,,W +0和X *++++’-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0’+*+和’+,0)+*+

%资助项目!肖红领!男$,W )’年出生$博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J $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生长研究2!15;D )4D K ;5>#F 9I 2H 91;25E 2E 6!王晓亮!男$

,W ’0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氮化物材料’物理及器件研究2!*

++(J +W J +-收到$*++(J ,,J *.定稿’*

++.中国电子学会"(#比和生长温度对8

:W ;,’1D -表面形貌的影响#

肖红领!王晓亮!韩!勤!王军喜!张南红!徐应强!刘宏新!曾一平!李晋闽!吴荣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中心$北京!,+++-0

%摘要’由于生长"6Q 所需平衡氮气压较高$而且"6Q 分解温度比较低$因此在生长"6Q 时"6原子很容易在表面聚集形成"6滴$使"6Q 外延膜的表面形貌变差$影响"6Q 外延膜质量的提高2通过研究$.%比和生长温度对]^J =\!生长"6Q 外延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发现$.%比和生长温度对"6Q 外延膜表面"6滴的量有重要影响2通过选择合适的$.%比和生长温度$得到了表面平整光亮’无"6滴的"6Q 外延膜2关键词’"6Q (]^J =\!(A ]N $%&&)0**+]()*-+#()0’+^

中图分类号’[Q 0+(b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J (,))$*++.&%+J ++,’J +(

!!引言

由于新型半导体材料氮化铟#"6Q %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原来人们普遍认为"6Q 的禁

带宽度为,b W 9a *,+

$但最近有报道说"6Q 的禁带宽度应该是+b -9a 左右**"’+2这就使得%J $族氮化物

的发光波长范围可以覆盖从$D Q 的紫外区#’b *9a %到"6Q 的红外区#+b -9a %$成为制备多种颜色发光器件的合适材料(同时也使得三元化合物"6X 5Q 材料的禁带宽度与太阳光谱几乎完美匹配$成为制备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2另外$因"6Q 有

很高的理论电子迁移率*)+

$因此$它也是一种制备高

速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2由于高质量"6Q 材料难以制备$因此严重影响了对其物性和器件研究的进展2

"6Q 体单晶制备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2虽有少数关于"6Q 外延膜制备和光学性质研究的报道$但仍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2由于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衬底材料$使得"6Q 单晶外延薄膜的制备变得更加困难2"6Q 的分解温度比较低$

生长温度窗口窄$在外延生长过程中极易在表面形成"6滴$这是目前"6Q 生长过程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

本文研究了用]^J =\!技术生长"6Q 过程中$.%比和生长温度对"

6Q 表面形貌的影响$有效地抑制了"6滴在生长表面的形成$在蓝宝石衬底上得到了表面平整光亮的"6Q 单晶外延膜2

"!实验

所有"6Q 样品都是用改装的国产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的2Q 源由高纯氮气经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高纯"6作为"6源2使用衬底为0)b .11的5面蓝宝石衬底$衬底的清洗方法见参考文献*-+2衬底装入生长室后$首先将衬底温度升高到-++",+++h 除气$时间为,+"0+1;6(然后在Q80气氛中将衬底温度调整到)++"-++h $氮化,+"0+1;6(最后将衬底温度降低到生长温度生长"6Q 外延层2生长过程中氮气的流量固定$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也固定2$.%比的改变由调节"

6炉温度控制$生长温度的改变由调节衬底温度控制2各样品的生长参数

增刊

肖红领等)!$.%比和生长温度对]

^J =\!"6Q 表面形貌的影响如表,所示2

表,!"6Q 样品的生长参数以及外延膜中"6Q 的相对含量

[5c D 9,!X F >R C 4G 5F 519C 9F H >@I ;@@9F 96C H 51G

D 9H %51G D 9X F >R C 4C 91G 9F 5C 6C 96C >@"6Q ./$.(+)*.(2.\.(+)*+’2’#.(+),-,+2’N .(+),.,02-!.(+),+*.2W ^.(.),+.W 2’X .(W ),+-’208

...

),+

,++

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8!!N %系统对整个生长过程进行原位观测2样品的结构和质量用A 射线衍射进行分析$样品中"6Q 的相对含量由A 射线衍射谱中"6Q #+++*%衍射峰强度跟"6Q #+++*%衍射峰强度与"6#,+,

%衍射峰强度之和的比来表征2(!结果与讨论

图,为$$\$#$N 和!五个"6Q 样品的A 射线衍射$#*$扫描谱图$

可以看到所有五个样品的A 射线衍射谱中都有两个明显的衍射峰$经分析可知$位于*$g 0

,b

0i 处的峰来源于

"6Q 外延膜的#+++*%衍射峰(位于*$g0*b W i 处的峰来源于外延膜表面的"6滴$属于"6的#,+,%衍射峰2从图,$图*和表,可以看出$在生长温度保持一定#.(+h %的情况下$外延膜表面的"6滴数量随着"6束源炉温度的降低#$.%的升高%而减少$"6Q 的含量则随着"6束源炉温度的降低#$.%的升高%逐渐升高2当"6束源炉的温度从)*.h 降低到),+h 时$"6Q 外延膜中"6Q 的含量从(b ./升高到*.b W /2

图0!"6Q 样品$$!和8的表面光学显微镜照片!#5%样品$(#c %样品!(#E

%样品8^;720!%G C ;E 5D1;E F >7F 5G 4H >@"6QH 51G

D 9H$#5%$!#c %$56I8#

E %)

,

半!导!体!学!报第*’卷

果表明)在外延生长"6Q外延膜的过程中$$.%比

过低可以导致在"6Q外延层表面形成"6滴$因此$

在一定的生长温度下$选择合适的$.%比对改善提

高"6Q外延膜的质量极为重要2

图(为!$^$X和8四个"6Q样品的A射线衍

射$#*$扫描谱图2在这四个样品的生长过程中$"6

束源炉温度保持在),+h不变$但生长温度从.(+h

变到...h#见表,%2从该图可以看到$!$^和X三

个样品的A射线衍射谱中都有"6Q#+++*%衍射峰

和"6#,+,%衍射峰$而样品8的A射线衍射谱中则

只有"6Q#+++*%衍射峰2从表,和图.可以看出$随

着"6Q外延膜生长温度的升高$样品中"6的含量逐

渐降低$"6Q的含量逐渐升高$从*.b W/升高到

,++/2

增刊

肖红领等)!$.%比和生长温度对]

^J =\!"6Q 表面形貌的影响’O O B P E =O ".#:>@X8R E J =R D NQ K =T E H0B C A B K R E @K B =D 1D N J @C .K =A >B E :=K C R E J =D.@K J D Y 8

:W ;,’Q K =T E H=O 1D -#A ;5>8>67D ;67$U 567A ;5>D ;567$856d ;6$U 567M <6K ;$34567Q 564>67

$A

;567$?;<8>67K ;6$3967S ;G ;67$?;M ;61;6$56I U <]>67456#"(N 2+212/:.8/I +,:(31,2:P N $5&+(/N /R ,’3/I L :.8,+/(,/N $9/+7+()!,

+++-0$5&+(’%%M L E K R P E )N <9C >C 49D >RI ;H H >E ;5C ;>6C 91G 9F 5C F G F 9H H @6;C F >796$C 49G F 9G 5F 5C ;>6>@;6I ;<16;J C F ;I 9#"6Q %9G ;D 5L 9F H ;H P 9F L I ;@@;E G D 9C H @>F 15C ;>6I R C 4>@"6Q@;D 1H ;H 5H 9F ;J >c D 91@>F 5E 4;9P ;674;74:<5D ;C L @;D 1H 2"6C 4;H G 5G 9F $C 499@@9E C >@c >C 4$.%@D 56I 7F >R C 4C 91G 9F 5C 6C 49@>F 15C ;>6>@;6I ;<1I F >G D 9C H 56I C 49H F G 4>D >7L >@C 49"6Q@;D 1H ;H H C J @F 9:<96E LG D 5H 15J 5H H ;H C 9I1>D 9E <6IC 45C C 49I 96H ;C L >@;6I ;<1I F >G D 9C HI 9E F 95H 9HR ;C 4;6E F 95H ;67;6$.%@D 56I 7F >R C 4C 91G 9F 5C H H ;c D 919E 456;H 1@>F "6I F >G D 9C H @>F 15C ;>6R 5H H <779H C 9Ic 5H 9I>6C 49H 99K G 9F ;196C H 2^;65D D L $H ;6J 7D 9E F L H C 5D "6Q@;D 1HR ;C 4>G D 9C H >6C 49H G C ;1;B ;67C 49$.%@D 56I 7F >R C 4C 91G 9F 5C 6$%&&)0**+]()*-+#()0’+^

%K E J P >B 1.)+*.0J (,))#*++.%%+J ++,’J +(

#&F >Y 9E C H F C 9Ic L C 49%C 5C 9O 9L N 9P 9D >G 196C &F >7F 51@>F\5H ;E]9H 95F E 4>@#4;65#Q >H 2X *++++’-0$*++*#\0,,W +0%$C 49Q 5C ;>65D8;7

4[9E 46>D >7L ]9H 95F E 456IN 9P 9D >G 196C &F >7F 51>@#4;65#Q >2*++0$$0,,+’+%$56I C 49Q 5C ;>65D Q 5C <6I 5C ;>6>@#4;65#Q >H 2’+,0’+*+$’+,0)+*+

%!A ;5>8>67D ;67!15D 9$R 5H c >F 6;6,W )’$&4NE 56I ;I 5C 9289;H15Y >F ;67;6E F L H C 5D H 7F >R C 4>@%J $6;C F ;I 9H 2!15;D )4D K ;5>#F 9I 2H 91;25E 2E 6!U 567A ;5>D ;567!15D 9$R 5H c >F 6;6,W ’0$&4N $G F >@9H H >F $5I P ;H >F >@&4NE 56I ;I 5C 9H 28;H F 9H 95F E 4;6C 9F 9H C H @>E 66;C F ;I 915C 9F ;5D H $G 4L

H ;E H 56I F 9D 5C 9II 9P ;E 9H 2

!]9E 9;P 9I -%9G C 91c 9F *++($F 9P ;H 9I156

C F 9E 9;P 9I *.Q >P 91c 9F *++(’*

++.#4;69H 9"6H C ;C @!D 9E C F >6;E H W

,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PH值 1、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另外,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CO2;而Cu2+、Pb2+等重金属离子则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2、PH值对鱼类生长繁殖的影响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养殖的低产量,大部分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 二、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 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三、氨氮 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毒性的,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水体中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类产生毒血症,长期过高则将抑制鱼类的生长、繁殖,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0.2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如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如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四、亚硝酸盐氮 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五、硫化物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指硫化氢的毒性,其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组织与血液,破坏血红素的结构,使血液丧失载氧能

第4章 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第4章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温周期现象 理解土壤、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点温度、积温、有效积温、界限温度以及应用 熟练掌握温度表,土温表的使用技术 温度是植物生产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植物在它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都必须在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常温下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变化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植物的伤害。 每一种植物,甚至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要求一个最低的起始发育温度。一般来讲,在此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植物的发育越快,同时植物完成某一发育时期,要求一定的温度积累,植物为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积温却是相对稳定。根据植物阶段发育的理论,植物的发育就是导致生殖器官形成所经理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许多植物必须通过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才能开花结实。有些植物的种子或者植株,再起发育过程中有一段休眠时期,他们常要求一段相当时期的低温,否则不能完成发育过程。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小麦为例:要想达到好产量,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苗数,穗数,粒数和较大的粒重,这就和各个时期的温度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和当地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之间的良好配好对产量的大笑也是直观重要的。温度对植物产品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变化有重要作用,如白天温度较高时,往往有较强的光照,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较低,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所以在温度日差较大的地区,瓜果含糖量高。另外,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因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微观实质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度量。 2.温度的分类: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中使用的温度常指气温,地温,水温,植物体温和夜温等五种类型(1)气温 就是空气温度,在地面气象观测上,通常指的是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于通风防辐射条件下温度表读取的温度。气温在地球表面的平均分布由大气以及地表面的辐射状况,海陆下垫面的性质,大气环流的状况以及受环流制约的气团的移动等因素决定。在自由大气中,气温的变化和空气的绝热上升和下降有密切关系。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而递减。在平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缓慢增高。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的逆温层。 (2)地温 指地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的统称。在农业气象中常称土壤温度。前者指土壤水平暴露面的温度,后者指一定深度的土壤温度。由置于不同深度的温度表测得。 (3)水温 水体各层的温度,通常指水面温度。即水体表面的温度。海面温度代表接近海洋界面之下表面混合层中水温的状况。由于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而且水的比热大,因此,海面水温通过海洋与大气界面的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大气的温度,对天气过程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

《蚕的生长变化》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蚕的生长变化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从蚁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有的还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蚕长大了,对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也就容易观察清楚了。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 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这部分内容是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学生分析】 学生手里的小蚕开始慢慢长大,孩子们每天认真观察小蚕如何吃叶子,坚持给小蚕清理粪便,坚持观察记录小蚕的运动,外形变化(小蚕身体逐渐由黑变灰,变白,脚丫数量越来越数得清了,蚕粪便越来越有形状了,脚丫的力量越来越强了),还发现了小蚕有睡眠、蜕皮现象,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叫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鼓励孩子深入细致观察,坚持记录,鼓励孩子思考探究小蚕的生活习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让孩子对幼蚕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和方法: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白 多, 于西藏白天的高温配合较强的太阳辐射,积累的有机物质多,晚上的低温消耗的有机物质少的原因。 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其它因子得到基本满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即气温越高,农作物生长发育越快。当活动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和时,农作物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或者说农作物才能开花结果),这一温度总和称为积温。 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值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积温表现了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2019-8-5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生物学下限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指作物有效生长的下限温度,也就是作物生长三基点的最低温度。一般情况温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5℃,亚热带作物为10℃,热带作物为18℃。籼稻为12℃,粳稻为10℃,油菜为4—5℃。 如计算水稻的有效温度: 早稻播后,4月8号的平均气温为16℃,其有效温度为16℃-12℃=4℃ 4月14号的平均气温为8℃,低于水稻生长下限温度,则4月14号的有效温度为0。 活动积温计算公式: Y=∑ti>B Y为活动积温,B为生物学下限温度,ti>B为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即活动温度。∑ 10~ 热带植物-棕榈树寒温带高寒区泰加林仙人掌蓝藻地球上各地带的植物需要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不同的。热带植物生活最适温度范围多在30~35℃;温带植物多在25~30℃,而寒带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稍高于0℃。 2019-8-5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 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也影响着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 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着作物病虫 害的发生、发展。 一、植物在环境中生长的要求。 (一)三基点温度。 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 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的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植物停止发 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所以在植物温度三基点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 低温度指标,即最高致死温度和最低致死温度,合成为五基点温度。不同的植 物对三基点的温度要求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命阶段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过程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维持生命温度一般在-10~50℃,生长温度在5~40℃,发育温度在10~35℃。

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 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上升或降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危害,达到 生命最低或最高温度时,植物开始死亡。在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最高与最低致死温度,统称为5个基本温度指标。 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发育期,三基点温度是不相同的。 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用途很广。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的种植季节 和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产潜力等方面都必须考虑三基点。 (二)受害、致死温度 植物遇低温导致的受害或致死,称为冷害或冻害。在0℃以上的低温危害称冷害或寒害,在0℃以下的危害则为冻害。植物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危害称热害。 二、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 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作物呼吸消耗少即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度 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作物品质的提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的瓜肉和肉 质直根类作物,含糖量增加,小麦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不过在细胞壁形成之后,细胞的极性便固定住了。这说明在细胞未完全定极性之前,光照对细胞极性是有影响的,影响其分裂方向和分化方向。 二、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I.种子的成熟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II.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嫌光种子。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对某些波长的光较敏感,主要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的生长变化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课蚕的生长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2周多了,蜕过3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科学概念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有的还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书中第24页的两个表格,第一个是日记式的记录,记录蚕每天的生长变化。 第二个是专门记录蚕蜕皮后的变化和蜕皮的过程。两个表格都要求学生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1 ……………………………………………………………最新资料推荐…………………………………………………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人第二龄;再次蜕

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植物为活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较明显者为:温度、水分、土壤、空气、人类活动等。 一、温度 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北移而降低; 随海拔降低、纬度(北半球)南移而升高。 南---------北:常绿----落叶 阔叶----针叶 (一)温度三基点 1、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1)最低温度 (2)最适温度 (3)最高温度 2、一般植物0—35oC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温度下降,生长减缓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萌芽 2、低温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 3、高温影响植物质量 4、温度与物候的关系 5、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二、水分 1、水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2)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3)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4)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1)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 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 如:仙人掌 (2)湿生植物:与(1)对立 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 如:秋海棠、酢浆草 (3)中生植物:介于(1)(2)之间 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4)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 如:王莲 三、光照 (一)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以下两点表示 (1)光补偿点 (2)光饱和点 (二)植物分类(依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庇荫 (2)阴性植物:要求较弱光照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备注:耐荫是相对的,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密切相关 四、土壤(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指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土壤厚度的影响 涉及土壤水分、养分多寡及承重问题 (三)土壤酸碱度(PH) 影响矿物质养分溶解、转化、吸收 (四)植物分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

?最?新?资?料?推?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 课蚕的生长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2周多了,蜕过3 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科学概念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有的还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书中第24 页的两个表格,第一个是日记式的记录,记录蚕每天的生长变化。 第二个是专门记录蚕蜕皮后的变化和蜕皮的过程。两个表格都要求学生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最?新?资?料?推?荐???????????????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 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人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人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人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人第五龄。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蚕长大了,对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也就容易观察清楚了。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

《蚕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2.蚕的生命周期 科学知识 蚕蛻皮了 *蚕宝不吃不动且头抬得高高的時候,叫做「眠」。 *蚕「眠」后,蚕开始从头到尾「蛻皮」。 *在蚕宝宝时期,一支五龄蚕总共会蛻皮四次 。 蚕宝宝每蜕皮一次就会长长一些,长一龄。 蚕宝宝每蜕皮一次就会长长一 些,长一龄。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四次 蚁蚕摄食后称第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第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第5龄蚕。眠期的幼虫不吃不喝。幼虫发育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 眠中的蚕,顏色也改变 蛻下的皮和旧头骨

蚕的外形:白色,呈圆筒形。 头:较小,呈扁圆形,位于蚕体的最前方。 胸:是头部后面的3个环节,每个环节腹面长有一对足,称为胸足。进食时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腹:胸部后面的10个环节。第6、7、8、9节各有一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3节腹足因为在尾部,因此也叫尾足。 胸足:由3小节组成,最下端有黑褐色钩爪,作用是把持桑叶。 腹足:是柔软无节的肉质突起,先端圆盘状,内缘密生黑褐色钩爪,作用是使身体前进。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呼吸用的。如果仅把蚕的头部放入水中,身体留在外面,蚕不会死。相反,如果把蚕的身体放入水中,头部留在外面,蚕就会死掉。 运动:呈波浪式重复前行。 吐丝前的蚕: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 吐丝后的蚕:身体变小,藏在茧内。 怎样吐丝: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蚕以卵繁殖,经10天左右孵化成幼虫—蚁蚕。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淡转呈青白色。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蜕皮。蚕在蜕皮过程中,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为眠。眠期的幼虫不吃不喝。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 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 (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1) 光谱对植物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 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 C 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青蓝紫光还能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并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紫外线能抑制植物体内某些生长素的形成,以至于植物的白天生长速度常不及夜间。 生长期内生长素受侧方光线的影响,在迎光一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造成背光面生长速度快于迎光面,产生所谓植物向光运动。 2)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植物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的发生变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的生长变化教案 教科版

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4、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教学难点]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板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 日期体长(毫米)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 教学后记:

关于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关于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最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到气温对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影响。现在大致陈述一下: 就不同类植物而言,他们生长所需的最是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也不一样。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此温度范围的两端是最低和最高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都会引起植物体死亡。最

低与最高温度之间有一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生长繁殖得最好。 各类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界限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49.8℃,裸子植物是46.4℃。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仙人掌科植物在50~60℃的环境中仍然能生存。温泉中的蓝藻能在85.2℃的水域中生活。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很大。热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是10~15℃,温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在5~10℃。寒带植物在0℃,甚至低于零度仍能生存。 地球上各地带的植物需要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不同的。热带植物生活最适温度范围多在30~35 ℃;温带植物多在25~30 ℃,而寒带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稍高于0 ℃。 而对于同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周期所适应的最适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也不一样。这恰好与植物生长的三个基点温度相吻合。不同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不同。这与植物的原产地气候条件有关。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高,分别为10℃、30~35℃、45℃;原产温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低,分别为5℃、25~30℃、35~40℃;原产寒带的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更低,北极的或高山上的植物可在0℃或0℃以下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很少超过10℃。再则,同一植物的温度三基点还随器官和生育期而异。一般根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比芽的低。例如苹果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3~26℃,最高温度为28℃。而地上部分的均高于此温度。在棉花生长的

温度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当环境温度超出了它们的适应范围,就对植物形成胁迫;温度胁迫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彩版8-5)。温度胁迫包括高温胁迫、低温胁迫和剧烈变温胁迫。(一)高温胁迫 当环境温度达到植物生长的最高温度以上即对植物形成高温胁迫。高温胁迫可以引起一些植物开花和结实的异常。在自然界,高温往往与其他环境因素特别是强光照和低湿度相结合对植物产生胁迫作用。植物幼苗因土面温度过高近地面的幼茎组织被灼伤而表现立枯症状;这种病害在温度变化大的黑土、砂质土和干旱情况下发生较重。高温危害植物的机制主要是促进某些酶的活性,钝化另外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植物异常的生化反应和细胞的死亡。高温还可引起蛋白质聚合和变性,细胞质膜的破坏、窒息和某些毒性物质的释放。 (二)低温胁迫 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时即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主要是冷害和冻害。冷害也称寒害,是指0℃以上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喜温植物如水稻、玉米、菜豆以及热带、亚热带的果树如柑桔、菠萝、香蕉以及盆栽和保护地栽培的植物等较易受冷害。当气温低于10℃时,就会出现冷害,其最常见的症状是变色、坏死和表面斑点等,木本植物上则出现芽枯、顶枯。早稻秧苗期遇低温寒流侵袭易发生青枯死苗。晚稻幼穗分化至扬花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也会因花粉粒发育异常而影响结实。冻害是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冻害的症状主要是幼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组织死亡;严重时整株植物变黑、干枯、死亡。早霜常使未木质化的植物器官受害,而晚霜常使嫩芽、新叶甚至新稍冻死。此外,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容易遭受根际病原物的侵染。水温过低也可以引起植物的异常,如会

蚕的生长变化

2、蚕的生长变化〖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4、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教学难点]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老师评价。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 1. 温度的生态意义 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升高,升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它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温度的变化规律 温度的时间变化可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春、秋两季适中;一天中的温度昼高于夜,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时,最高值一般在13~14时左右,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受纬度、海拔、海陆位置、地形等变化的制约上。一般纬度和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 植物属于变温类型,植物体温度通常接近气温(或土温),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有一滞后效应。生态系统内部的温度也有时空变化。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要低,夜晚和冬季相反;但昼夜及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温度变化缓和,随垂直高度的下降,变幅也下降;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林内外温度差异越显著。 3. 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节律性变温就是指温度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两个方面。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昼夜温差大则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利,并能提高产品品质。此外,昼夜变温能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树线分布高,是因为昼夜变温大的缘故。植物适应于温度昼夜变化称为温周期,温周期对植物的有利作用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减少,净积累增多。

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内容蚕变了新模样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重点观察蚕蛹的形成过程 难点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教学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4.1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教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蛹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 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重点是蚕蛹的身体与蚕进行较,突出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 剪开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相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体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来复眼,出现了触角。 第三个问题的实质是蚕蛹还有生命吗?答案是蛹还有生命,因为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2.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使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拉丝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有趣。方法并不难;“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 第三,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介绍给学生。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蚕变了新模样 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蚕蛹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 蚕蛹的身体与蚕相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体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

实验一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园艺园林学院(院、系)园林专业园林111班组课 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一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一、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对植物的影响,从而了解温度对园林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限制作用,以及对极端温度的预防措施。 二、仪器准备 恒温水浴锅、冰箱、电导仪、注射器、培养皿、烧杯、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材料 植物成熟健康叶片。 四、原理及说明 植物对高温伤害反应因物种不同而有差别。植物耐高温性的测定最好用整株植物进行,但在实际中不易进行。根据Lange的研究,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测定植物离体部分的温度抗性,与对整株植物测定没有很大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植物的一部分浸在适当温度的水中经过30min,然后观察器官受伤害程度,若有50%的器官受害,表明这个温度是致伤高温。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低温、干旱、盐渍或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这样,比较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在相同胁迫温度下膜透性的增大程度,即可比较作物间或品种间的抗逆性强弱,因此,电导法目前已成为作物抗性栽培、育种上鉴定植物抗逆性强弱的一个方法。 可通过测定细胞渗出液的电导率来了解植物受伤害的程度。伤害程度可用下式表示: I=C-C0/C d-C0 C为样品的伤害电导率、C0为完好时的电导率,C d为完全伤害时的电导率。I值越大,表明伤害程度越严重。 五、实验步骤 1.植物耐热性测定:分别取供试植物的叶片切成1×1cm小片,每份称取0.5g样品,在烧杯中分别放入测

外部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有机物质的碳骨架都来自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可见光.整个光合作用可分为2个阶级:光反应阶级和暗反应阶段.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至少包括几十个反应步骤,相互交叉错杂在一起,其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既有电子传递、能量转换的过程,又有物质转化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光合生物利用光能产生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还原力).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利用光阶段产生的NADPH和ATP使CO2还原合成碳水化合物.另外光质对光合碳代谢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蓝光下生长的多种植物的叶片或种子总蛋白质含量比红光下生长的高,红光下生长的植物体内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积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和藻类中.蓝光下培养的小球藻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1倍,作用光谱显示促进蛋白质含量增加最有效波长在460nm和370nm 附近植物的生长发育被许多环境因子所刺激,其中包括光、温度和地球的引力等.在这些刺激中,光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不仅影响着植物几乎所有的发育阶段,还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光调节的发育过程包括发芽、茎的生长、叶和根的发育、向光性、叶绿素的合成、分枝以及花的诱导等等.

1.各种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影响 可见光波长(4*10-7m----7*10-7m) 光色---------- 波长λ(nm) ---------- 代表波长 红(Red)----- 780~630 ---------- 700 橙(Orange)-- 630~600 ---------- 620 黄(Yellow)-- 600~570 ---------- 580 绿(Green) -- 570~500 ---------- 550 青(Cyan) --- 500~470 ---------- 500 蓝(Blue) --- 470~420 ---------- 470 紫(Violet) - 420~380 ---------- 420 280 ~ 315nm: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m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400 ~ 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 :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 :转换成为热量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 ~ 720nm左右。440 ~ 48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40 ~ 680nm (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520 ~ 610nm(绿色)的光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