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学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学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学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北京市地铁规划与城区布局的“双向”问题

——以西直门及其周边为例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时间: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32课时)

专业与班级: 金融1102班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张梅青

提交日期: 2012年10月

目录

第1章前言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3)

第2章北京市城区布局和地铁站点的“双向”问题 (4)

2.1由城市到地铁——影响地铁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4)

2.2由地铁到城市——地铁的修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

第3章西直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双向”问题 (7)

3.1实地调研结果 (7)

3.2由城市到地铁——影响西直门地铁站选址的区位因素 (8)

3.2.1客流集散点的客流分布及强度 (8)

3.2.2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便捷程度 (9)

3.3 由地铁到城市——西直门地铁站对西直门及其周边的影响 (9)

3.3.1对西直门交通的影响 (9)

3.3.2对房地产及租金的影响 (9)

3.3.3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10)

3.3.4对集群效应的影响 (10)

第4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地铁规划与城区布局的“双向”问题

——以西直门及其周边为例

第1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自1863年伦敦建设第一条地铁以来,目前全世界己经有80多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系统,运营里程达到8100公里。我国也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一批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为地铁建设先驱,综合国内外地铁建设经验的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地铁的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地铁系统。截至2014年1月,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31座运营车站、总长465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如图1 所示。北京地铁是中国大陆最繁忙、运营时间最久、乘客运载最多的地铁线路,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一。

图1 北京地铁系统

2

1.2研究目的

随着国内城市地铁建设的升温,地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要求也受到当地政府和研究设计人员的极大重视。站点选址不仅影响地铁车站的设计和工程投资费用,同时还关系到车站周片区域以及线路沿线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效果。然而,地铁车站建设成本高、风险大,是城市百年市政工程,规划建设的效果将长期影响地铁运营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减少投资浪费,规避建设风险,协调城市建设规划,有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地铁车站的研究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将其称为“双向”问题,具体说来如下:首先,从城市到地铁,探索影响站点分布的区位因素,即“为什么将地铁站选在这里”的问题;然后,从地铁到城市,分析地铁站点对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地铁站为这里带来了什么”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说明,本文选取了地铁线路交汇较多的西直门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的调研分析对象。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两种方法。

在文献查阅方面,本小组成员查找大量关于“地铁规划”和“城市发展”的文献,查找的方向主要为两个:一是影响地铁站点选址的因素,二是地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以现有文献的观点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此外,成员还查阅了大量的地图及新闻资料,既包括北京地铁系统的整体布局,又包括西直门地铁站及其周边的规划。

在实地调研方面,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西直门地铁站及其周边地区,对公交站数目、人流量、车流量等均进行了系统的统计。

具体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思路

3

第2章北京市城区布局和地铁站点的“双向”问题

2.1由城市到地铁——影响地铁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地铁站点的选址依赖于诸多因素,小组成员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将影响因素分为如下几类:

2.1.1城市的发展形态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布局形式,即发展形态。城市的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出入口的规划设计,而城市出入口又是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重要起点。因此,城市的发展形态是影响城市客运枢纽规划的因素。

北京的发展形态呈现同心圆式的团状发展,以市中心为核心,有规则地或不均衡地向外逐步发展。城市的客流量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城市各条道路上,路网多为方格式或环形反射式。出入口道路多沿城市外围均匀向四面八方发展。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城市地铁线路也沿城市周边布置。

2.1.2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地铁站点一般都会聚集大量的人流、商流,使地铁沿线片区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促成城市空间新格局。为了协调城市的远期发展规划,地铁站点的选址应与近远期的城市土地开发和道路网建设相结合,在满足现有条件的同时为后续城市发展留有余地,满足城市未来交通出行、环境发展、城市规划布局的长远发展要求。

2.1.3城市功能

成熟总体规划规定了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向。城市客运枢纽的布设,应以城市居民工作出行、经济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对外交通的需求为根据。因此,城市的功能影响着枢纽的定位,因此城市功能区的定位影响了地铁站点的分布。

2.1.4客流集散点的客流分布及强度

站点的选址上舒缓客流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本质是方便老百姓的出行方便快捷。所以站点应布置在客流集散量大的地点,这些客流量大的地点又可以成为客流吸引点,可以分为以下4种。

1)交通枢纽点。该点周边存在已建、在建和规划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港口等,若地铁站点选择在交通枢纽附近,可以实现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由于该点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换乘,客流规模大,经济效益高,是地铁站点的首选位置。

2)主城中心区客流吸引点。该点位于城市主城中心区繁华段,客流具有向“心”特征,主城中心区为客流密集区,因此地铁线路站点首选在主城中心区。

4

3)风景名胜景点。为了更好开发旅游资源,改善风景名胜区交通环境,连通风景名胜景区与中心区,风景名胜景点作为地铁站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公交站场。公交站场存在多条公交线,其客流规模也较大,若地铁起终点站选择在公交站场附近,可实现两者的衔接,增加地铁服务半径,提高地铁服务水平等。

2.1.5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便捷程度

城市交通由多种类型交通系统协调组成。地铁站点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网和交通网结构以及对外交通枢纽和常规公交枢纽的规划布局,尽量将地铁站点布设在方便乘客换乘、发挥整个交通系统性能最大化的区域内,既要避免造成其他枢纽的客流拥堵,又要实现乘客在各交通系统间的便捷换乘,实现客流换乘的通畅,如图3所示。

图3 方便的换乘

2.1.6道路状况

道路网的方式,道路密度,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长度及比例,道路网的发展规划,直接涉及到客运枢纽的选址、规模和布局。例如在北京西直门主干道众多,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地体站点必须选在此以起到客运分流的作用。

2.1.7商业开发与站点投资回报

在枢纽规划建设的同时,进行商业开发,加快回收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对商业开发的性质、规模应做具体分析,严格控制。因为商业服务必然引起人流滞留,并可能吸引额外的客流,从而影响枢纽的功能发挥。在合理控制开发的前提下,从资金回收的角度来看,建于密集商业地段这样的人口密集区地铁枢纽站在投资回报相比于其他地点是相当可观的。

5

2.2由地铁到城市——地铁的修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2.1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地铁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快速的交通服务,地铁交通具有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乘坐方便舒适等优点,已被世界城市居民所认同,通常称之为绿色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正点率高,安全性好等等优势。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交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2对城市现代化及城市形象的影响

各大城市的地铁总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快捷实用型(伦敦、纽约),文化典雅型(巴黎、莫斯科),经济效用型(香港),赛会促进型(北上广)等等。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地铁,都会从不同角度极大地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2.2.3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地铁的发展往往可以为城市经济带来无限商机,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1)集群效应。地铁所在地通常会衍生出多个庞大的产业群,即地铁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地表现在商业、房地产、服务等诸多方面,比如北京的西单、王府井等商业路段,中关村等电子科技路段,等等,从而引来很多大型商场、卖场,甚至娱乐健身机构等等,最终大大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相邻区域整体的产业经济发展。

2)对房地产及租金的影响。地铁开通后,附近区域的交通和生活环境都会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这就使得其附近的房价明显高于同区域其他楼盘。在北京,地铁所带来的房价差异在30%左右,它对于周边房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同理,地铁附近区域的商业区、住宅区、娱乐区域的租金也会受到影响而升高。

3)对商业的影响。之前,北京的商业格局是趋于集中的,整个地铁的发展将有助于整个北京的商业的多中心发展。商业集中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就是城市中心的拥堵,所以说未来随着地铁的进一步延伸,整个城市分中心区域的商业中心会逐渐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现有中心商业区的租金下浮有好处。

所以地铁开通后,人们从商业中会得到两个实惠:第一可以便利化的实现自己在所生活圈里面的的消费,其次因地铁对北京整体租金有一个相对拉平的趋势,如现在王府井的商铺都是非常高的租金水平,未来租金有可能会因受外围牵制而下浮,这个大的方向是对物价的下降有利的

2.2.4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减少空气污染。它使用电力作为动力系统,比起传统交通方式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情况来说,极大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再配合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等形成公共交通体系,发展低碳交通,减少了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大大减小了环境污染,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6

2)减少噪声污染。地铁一般运行于地下,运行时噪音低,减少了噪声污染。地铁运行相对于公交运行对居民造成的噪音污染相对较小。

2.2.5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地铁建设使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在地域上分开,形成城市发展轴线并以此规划城市布局。住宅和商业等设施更容易向地铁沿线影响区域内高度聚集,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适用类型也将按照市场规律发生改变,最终强化不同区域的金融、贸易、服务业等功能,最终节约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合理布局。

1)改变城市空间的布局模式。我国城市空间的布局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多数是单中心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强度高,并因此带来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堵塞等问题。充分借助于公共交通,尤其是以地铁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来联系城市快速发展的各个区域,是实现大城市空间布局疏散的重要手段。

2)扩大城市空间的范围。传统意义的城市空间主要是指街道、广场、公园等位于地面以上的有建筑实体限定的空间,而大型地铁项目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城市空间形式。一方面,地铁开始容纳更多的市民公共生活,城市空间开始向地下扩展。另一方面,地铁站点,尤其是不同线路的地铁换乘站点,以及地铁与其他公共交通连接的交通枢纽站的建设,都将促进城市复合空间的形成。

3)给城市的老城区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老城区的人文底蕴丰厚,生活方便,社区成熟,但是交通拥挤却是阻碍其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现在,由于地铁的建设,交通问题得到改善,拉进了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距离。权衡各方面因素,更多的人,尤其是原来住在老城的人,因为喜欢老城区的文化生活氛围而大多选择居住在老城。这样,老城区的居住空间建设重新又焕发了魅力。

第3章西直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双向”问题

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是北京北部地区最重要的客运交通枢纽,集城铁、地铁、国铁、公交等交通方式为一体,对北京北部的交通畅通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本文选择西直门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章内容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并对上一章内容的具体化。

3.1实地调研结果

西直门地铁枢纽一共有4个出入口,分别为A(西北口)、B(西南口)、C(东南口)、D(东北口)。

7

A口:该口是最繁忙的出入口,毗邻北京北站,公共汽车汇集于此,并且是13号线与2号线换乘的必经之路,承担了高峰期75%的客流。

B口:该口附近300m内公交车站很少,且为非居民区,故进站客流量较少,平日客流平均2—3人/分钟。由于地处立交桥下面,从该口出站的乘客也很少,出站的80%以上的乘客选择出租车为交通工具。

C口:该口与B口对称,同属立交桥“内”,且周围没有公交车,进站客流量比较小,平日客流量平均8—10人/分钟。但C口周围有部分商业建筑,故而客流以潮汐式为主。

D口:该口分两个出口,相距约25米,出处有公交车站,及人民医院及其他居民用楼,且该口进站的步行距离远小于A口的进站步行距离,因而客流较大,约占总客流的20%左右。

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西直门地铁站2、4号线西北口进站口的客流量早晚高峰期比较明显,早高峰时段为8:00—9:00,晚高峰时段出现在18:00—19:00,这与北京早晚上下班的时间相一致。其中8:00—9:00进站客流量最大。

出站客流量的分布同样也体现了潮汐特征,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分别出现在8:00—9:00与17:00—18:00,晚高峰持续的时间较长,总客流量高于早高峰。

城铁13号线的进站客流分布也形成明显的早晚高峰,同2号进站口相似,早高峰时段出现在8:00—9:00,晚高峰时段出现在18:00—19:00。但是晚高峰客流量要高于早高峰。西直门枢纽13号线车站的出站客流分布与进站高峰相反,早高峰时段明显高于晚高峰。

3.2由城市到地铁——影响西直门地铁站选址的区位因素

3.2.1客流集散点的客流分布及强度

1)交通枢纽点

西直门地铁站与北京北站毗邻,实现该地铁节点与火车交通方式的衔接,造成了该点存在大规模客流,成为选择该点为地铁站的重要因素。

2)客流吸引点

①医院:西直门地铁站附近共有5家医院,1公里之内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展览路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妇婴医院,1-2公里处有平安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金华医院。医疗条件的完备增加了该节点的客流聚集性,是西直门作为三线地铁换乘站的因素之一。

②学校:西直门附近学校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校)、北京电大电影学院、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半壁街小学、中华路小学

8

等7所大中小学,使得该节点聚集大量学生客流,尤其早晚客流量较大,是西直门作为三线换乘站的因素之一。

③风景名胜景点:西直门地铁站附近有北京海洋馆与北京动物园等景点,在节假日的客流量明显比往常要大,使得西直门作为三级地铁站尤为必要。

3.2.2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便捷程度

西直门枢纽的交通方式有多种类型,包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国铁、出租车、社会车辆、自行车、步行7种类型。其中,途经公交车线路有85路,209路夜班车,360路,362路,375路,438路,534路,563路,632路,651路,运通106线,各路公交车的流量可达到260次/日—270次/日。

查阅有关资料得到,西直门枢纽承担各种交通方式的总换乘量可达到20.1万人次/日的规模,各种交通方式的上下客流量总量合计达到40万人次/日。换乘量中最大的是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占总量的69%,其中城市铁路和地铁二号线的换乘量达到16.4

万人次/日。地面公交的总换乘量达到9.8万人次/日,其中直接吸引为1.86万人次/日,为轨道和国铁输送客流5.98万人次/日,地面公交之间的换乘为2万人次/日。枢纽进出步行人流客流量为4.66万人次/日,自行车流量为1180万人次P日。高峰小时达到步行人流5874人次/小时,自行车人流2429人次/小时。

3.3由地铁到城市——西直门地铁站对西直门及其周边的影响

3.3.1对西直门交通的影响

地铁运载乘客的能力是公共汽车的2.5倍至14倍。与时速为10—20千米的公共汽车比起来,地铁的速度是其2至4倍,且其准点性强。此外,地铁还具有能耗小、污染少的特点。地铁以电力作为动力,每公里能耗仅为道路交通的15%至40%,噪音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方面的损失仅为道路交通工具的6%至10%。再者,地铁相比公共汽车较少发生交通事故。

西直门地铁主要有2号线,13号线,4号线,人们可以在此进行换乘,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有效缓解了西直门周边交通拥堵的问题。

3.3.2对房地产及租金的影响

地铁开通后,附近区域的交通和生活环境都会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这就使得其附近的房价明显高于同区域其他楼盘。在北京,地铁所带来的房价差异在30%左右,它对于周边房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同理,地铁附近区域的商业区、住宅区、娱乐区域的租金也会受到影响而升高。

从西直门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区域最先受到关注是在2007年,当年有西环广场、蓝枫国际中心两个商务中心相继开业,引起区域楼市价值爆发,之后由于土地放量稀缺,缺乏新的大型项目支撑,增值趋势放缓,相信随着金贸中心的入市,区域楼市将再次掀起价值高潮。金贸中心是西直门区域继西环广场、枫蓝国际中心等项目之后的又一大型

9

综合体项目,作为二环内最后的综合体放量,稀缺性不言而喻,但业内更看好项目对区域的推动作用。资深房地产人士认为,新的综合体项目的入驻,将进一步带动区域商务配套的完善,提升商圈成熟度,从而延续西直门价值增长趋势。西直门已经发展较为完备的城市中心区由于原有区位条件已相当优越,在用地强度或性质未改变时,修建地铁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地带,而在2000年左右,房价为几千元每平方米,随着地铁的开通,到现在已经上升到几万元一平方米,距离远近将由自然的空间距离转变为搭乘地铁交通的方便程度。所以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区域,地铁对该区域房地产价格影响越大。

3.3.3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在地铁建成的过程中,西直门的交通空间组织走向大型性、综合性和立体性。商业业态呈现多样化,主要有服装批发、商务办公、旅游休闲、大型商业、中小型餐饮业等。其主要发展规律是:商业业态随着交通发展不断进行着升级,呈现均质化布局;在进行功能更替的同时,西直门城市空间承载的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多。文化、休闲场所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场所得到了新的扩建,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场馆。举例来说,1987年北京图书馆建成,2008年后响应奥运建成图书馆新馆,在这期间凯德mall、枫蓝国际购物中心(2007年左右运营)等一系列商场随着地铁的建立纷纷建成,还有大家都比较了解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也是在这期间建成,总的来说,地铁的开通带动了一系列商业场所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消费,继而大大带动了经济发展。

3.3.4对集群效应的影响

地铁的建成对西直门还产生了一定的集群效应,这是西直门能够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四号线正式投入运营,连通了中关村、西直门和金融街,贯通整个金融产业带,为西直门商圈向国际金融商务中心转型奠定外联基础。西直门桥西北方向已经成为西直门最为核心的商务氛围的区域,其中包括西环广场、金贸中心、中坤大厦、华远企业号等项目集中分布,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加上周边的成铭大厦、中仪大厦、皇冠大厦、首钢国际大厦等此前的写字楼群,使这里形成了一个地区性商务群落。

除了上述商务项目外,目前西直门商圈内还拥有嘉茂购物中心、华堂商场、新华百货、华联商场、家乐福等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充分具备商圈崛起条件,西直门区域的商务氛围日趋浓厚。受高端商务集群效应的吸引,西直门区域内已凝聚了中国近16亿元的金融资产,和600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世界级企业总部入驻,这一规模几已媲美CBD核心区。

第4章结论

经过此次调研和研究,“双向”问题,即“为什么将地铁站选在这里”以及“地铁站为这里带来了什么”得到了初步解决。

10

本次研究发现,地铁站点和线路就如同“点”与“轴”的关系,站点为“点”,线路为“轴”。一方面,“点”和“轴”的选取要具备一定的依据,也就是一定的区位条件,比如说,在选取“点”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方便的换乘、较多的客流吸引力等因素,而“轴”的选取则必须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遥相呼应;另一方面,“点”和“轴”自身又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对交通、房地产、商业发展的影响和对集群效应的促进。

当然,此次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小组成员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分析中难免会出现不完善之处,而分析的对象也仅仅局限于距离学校较近的西直门地铁站,可能会缺乏代表性。

参考文献

[1]陈如刚.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郝亮.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3]李晶玮.综合客运枢纽客流集散效能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4]李文倩.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J].都市快轨交通,2008(6):19-2

2.

[5]刘延晨.地铁线路起终点站位置选择浅谈[J].山西建筑,2010(31):50-51.

[6]鲁晶,张江燕.地铁对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影响[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9):219-219

[7]彭澎,刘艺默.地铁对城市现代化的影响[J].城市观察,2012(5):24-31

[8]青舟.地铁经济描绘城市财富的新图景[J].城市观察,2012(5):1.

[9]王浩.北京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10]王永威,崔彦平.地铁的“城”“市”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11]王有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12]杨丽媛.城市地铁站点选址方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

[13]杨玲艳.北京西直门城市交通空间变迁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

[14]杨树凡.地铁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D].东北:东北大学,2007.

[15]于海霞.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换乘客流组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16]张迪,王旭.城市地铁站点设置合理性研究——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J].高等函授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3(1):101-104.

[17]张忠国,徐婷婷,解宏涛.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空间问题分析——以北京西直门交通枢

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20-126.

[18]朱晨.对西直门地铁站自行车停车场规划改进的调研[J].中国电子商务,2009(10):133

-134.

11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区域经济学概念

Reg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区)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它经常被人们探讨,仿佛经不起通常的经济分析工具的检验。如果比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性质不同的领域。就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商品贸易来看,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国家。由于要素供给的区位差异造成各地区生产的商品不同,因此使得地区间的贸易也不同,这种情况恰好与国家一样。这些相似点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延伸到生产要素的行为。而资本就是能在国家之间和区城之间流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国家和地区之间要主要的差别之一,则是与另一个生产要素,即劳动有关。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国家之间是受限制的,然而在一国范围内,区域的绝对必要条件则是劳动力可以在地区之间无限制地流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不同。与国家不一样,一个区域不可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这种差别使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迥然不同。和国家相比,一地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该地区人口的内生数量。决定一地区的需求和生产什么的因素,是受劳动力流动程度所影响的劳动供给,当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地区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别,以及地区的舒适程度。区域经济学密切关注对产业布局产生的作用。区域经济学中所关注的主要政策则是地方的税收和支出政策的效果,以及旨在影响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与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关税、汇率和货币政策形成对照,而这些因素在区域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区域经济学被相对地忽视,但它导致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区分,这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只是最近才做出的一种重要的区别,而在地区内乘数分析中早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区域经济学比其他的经济学更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品的使用,对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生产布局。区域分析的这些要素和其他一些内容将在下面加以讨论.接着再考察用以分析地区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已被接受的地区分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

区域经济学课堂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杨小凯在其《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中指出,经济组织概念包括:[ ABCD ] A,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B,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 C,生产迂回程度 D,企业内部组织 E,俱乐部 2,罗默认为知识的作用是:[ACD] A,知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B,专业知识产生水平效应 C,专业知识产生垂直效应 D,知识积累是经济主要来源 E,知识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3,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假设有:[ ABC ] A,同质性假设 B,偏好相同 C,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不变 D,生产要素使用相同 E,自然条件相同和相似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包括:[BC] A,市场拥挤效应B,本地市场放大效应C,价格指数效D,涓滴效应E,回波效应 6,关于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关系是:[ BC ] A,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B,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C,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D,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E,聚集力与分散力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 7,区位主体受到影响的作用力有:[ ACD ] A,市场引力B,市场推力C,竞争斥力 D,降价引力E,合力 8,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联系是:[ ABDE ] A,假设资本产出比固定不变B,经济增长有内在不稳定性 C,试图找到需求增长率与生产能力增长率相同的各种条件 D,从需求方面解释经济增长率 E,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 9,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有:[ABCD] A,保罗·罗默B,格罗斯曼C,卢卡斯D,曼昆E,舒尔茨 10,新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是:[ABCD] A,后者将技术进步外生化 B,前者将技术内生化 C,后者认为资本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 D,前者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E,资本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与知识资本 11,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三种类型:[ A BC] A,日、韩为代表的政府干预型 B,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型 C,以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泰国为代表的混合型 D,二战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为代表的政府干预 E,19世纪中叶德国制造业保护型 12,斯密说过:“不是市场上有了许多酒店,我们社会才有饮酒的风尚,而是社会上由其他原因产生了饮酒的风尚,才使市场上有许多酒店。”可以理解为:[ ABCE] A,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B,需求层次随人均收入提高而提高 C,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一定顺序投入 D,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动因是供给导向 E,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次因素是需求导向 4,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表现在:[ BCD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