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辖域 对原语文本理解与翻译的制约 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

辖域 对原语文本理解与翻译的制约 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

2010年6月

第26卷 第3期

外国语文

Foreign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

Jun.,2010

Vol.26 No.3

“辖域”对原语文本理解与翻译的制约

———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

王明树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提 要: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辖域”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白诗歌的不同英译,探讨了“辖域”对唐诗理解和翻译的制约,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原语文本“辖域””的制约,而且译者应尽量实现与原语文本的“辖域”对等。

关键词:辖域;文本理解;翻译;制约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0)03-0091-05

Con stra i n ts of Scope on the Textua l Co m prehen s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Ba sed on English Versi on s of L i Ba i’s Poetry

WAN G M ing2shu

Abstract:This paper has an ex p l orati on on the constraints of scope on the comp rehensi on and translati 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rning scope and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 ons of L i Bai’s poe m s.A s a result,we find that translat ors,consci ously or unconsci ously,not only have constraints of scope on the comp rehensi on of the s ource text,but als o do their best t o achieve“scope”equivalence t o the s ource text in translati on.

Key words:modality;textual comp rehensi on;translati on;constraints

1.引言

“辖域”(Scope)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范畴,指人们在对某一事体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牵涉到人的复杂情感世界和主观活动,体现了说话人/写作者话语的主观性。自从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1987)将辖域理论应用于语言现象解释以来,辖域的研究就受到了语言学家的青睐,而且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特别是认知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陈建生(2004)、王寅(2008)、王明树(2009a,2009b)等均已探讨过辖域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启示。本文拟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辖域”的研究为理论框架,以李白诗歌《长干行》的不同英译为例,探讨“辖域”对原语文本的理解与翻译的制约。

2.“辖域”的含义

认知语法认为概念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属性以及属性间结合的规则去定义的。属性是物体或事件的特征,例如,“能飞”是鸟的属性,尽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鸟。一个属性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涵义。某些属性的涵义之间是独立不相联的,例如:“性别”属性中的“男的”和“女的”,“婚姻状况”属性中的“已婚”、“未婚”、“丧偶”等。另有一些属性的涵义是连续性的,例如:时间、重量、温度等等。具有连续维度的概念对于每一维度总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这就是“辖域”问题。“辖域”指人们在对某一事体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至少应包括基体(Base,一个述义所参照的辖域基础)和侧面(Pr ofile,被突显的某一部分)。辖域与认知域(cognitive do main)基本相当。认知语法描写词语的意义时主要用“认知域”来代替传统的意义特征,将意义视为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认知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内在的、连贯的、凝聚在一起的范围,可基于其上进行语义描写。因此,辖域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百科知识、级阶(scale)和背景。

第一、辖域与百科知识。认知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可称为基本认知域),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具有百科性。基本认知域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嗅觉、颜色、触觉、感情等;复杂认知域具有程度性、抽象性,如象棋规则、亲属关系等。我们可以假设,基本认知域是人类概念化过程的出发点,在这一基础之上,人类通过认知能力和方式

逐步形成了其他许多间接的、抽象的、复杂的认知域,可称为“概念复合体(Concep tual Co mp lex)”。人们对每一个事体的认知是以认知域为背景或基体的。有些语义只涉及一个认知域,如“红色”只涉及颜色域;有些语义包括多个认知域,一个词项可唤起一系列的认知域作为意义的基础,展现出词义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如“计算机”要涉及空间、颜色、触觉、功能、语言、病毒等,可见语义与人们的百科知识密切相关。

第二、辖域与级阶。语言中的每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对应的认知域,其管辖的范围有大有小,也就是说人们在理解一个事体时所涉及到的辖域有大有小,这就成了辖域的级阶。在很多情况下,辖域的边界是模糊的,但一个表达式被激活的辖域至少应能包括基体(base)和侧面(p r ofile)的内容。根据辖域的范围大小,可将其分为“最大辖域(M axi m al Scope)”和“直接辖域(I m mediate Scope)”,前者指整个视野中的内容,或一个表达式所能激活的最大内容;后者是最相关、最邻近的概念,相当于“舞台表演区(Onstage Regi on)”,其中射体和界标是其主要参与者。比方说“指关节”是以“手指”概念为参照的,“手指”是以“手”为前提的,“手”又是以“手臂”为前提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界限模糊,要理解其中的一个,就必然激活另外几个概念,即牵一发必动全身。又如我们要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要激活“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要理解“尖”的意义就要激活一个长形物体的概念;要理解“叔叔”的意思,就要激活一群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要理解“售货员”的意思,就要激活“商店”的概念;要理解“空姐”、“空哥”的概念,就要激活“飞机”的概念等等。

第三、辖域与背景。背景也可指人们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相关的百科知识。另外,背景与预设还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The cup is half2e mp ty.

(2)The cup is half2full.

在句(1)和句(2)中,背景预设刚好相反。把盛了一半水的“杯子”看作是“半满”还是“半空”,这与说话人的心理期望有关。如果他期望是“空的”,看到一半的水就认为是“半满”,反之,他可能就认为是“半空”。这一期望就是基准,而杯里的水则是凸显的部分。有一则威士忌的广告就利用了背景预设来宣传此酒的魅力。

T o the host it’s half e mp ty.

T o the guest it’s half full.

在前后两句中,“host”对“guest”,“e mp ty”对“full”,此广告立意巧妙而幽默,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和客人的不同心态(主人:都下去半瓶了!客人:才剩半瓶了!),因为此酒为珍品,主人和客人都视之如宝。主人生怕客人喝得多,客人惟恐酒不够。又如:

(3)把那个东西给我。

(4)你今天好漂亮!

句(3)就预设了说话双方都知道那个东西的具体所指,否则,说话者在说这句话时就不会这样说。句(4)就预设了今天以前你可能不漂亮。

综上所述,如果人们要理解一个表达式、一个文本或语篇的准确意义,就必然会受到“辖域”的制约。其实,辖域所涉及的三个主要维度,即百科知识、级阶和背景很难截然分开,因为三者既相互独立,也相互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理解一个词、一个表达式或语篇,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它们的真正意义。

3.“辖域”对原语文本理解的制约

辖域有助于对原语文本意旨的深刻理解。下面我们以李白诗歌《长干行》(郁贤皓,2006)为例来分析辖域对该诗理解的作用。首先请看原文(为了分析方便,句前编号为笔者所加。):

1)妾发初覆额, 2)折花门前剧。

3)郎骑竹马来,4)绕床弄青梅。

5)同居长干里,6)两小无嫌猜。

7)十四为君妇,8)羞颜未尝开。

9)低头向暗壁,10)千唤不一回。

11)十五始展眉,12)愿同尘与灰。

13)常存抱柱信,14)岂上望夫台。

15)十六君远行,16)瞿塘滟滪堆。

17)五月不可触,18)猿声天上哀。

19)门前迟行迹,20)一一生绿苔。

21)苔深不能扫,22)落叶秋风早。

23)八月蝴蝶黄,24)双飞西园草。

25)感此伤妾心,26)坐愁红颜老。

27)早晚下三巴,28)预将书报家。

29)相迎不道远,30)直至长风沙。

读者要理解《长干行》一诗,就必须激活与“辖域”有关的百科知识、级阶、背景/预设等认知域,否则,就不能准确理解原诗的真正意义。比如诗仙李白所处的时代、创作风格、诗中的用词技巧、修辞、典故等等。该诗当为开元十三、十四年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诗中以商妇自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生动的爱情故事。第一节六句(“妾发初覆额”至“两小无嫌猜”)回忆童年时代,两人同住长干里,在一起游玩嬉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第二节八

句(“十四为君妇”至“岂上望夫台”),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女初婚时的羞涩。当时新婚燕尔,恩爱甜蜜,誓同生死,患难与共。常怀着守约而抱柱死的痴情,哪里会想到今日要上“望夫台”的分离之苦。第三节十二句(“十六君远行”至“坐愁红颜老”),描写丈夫远行后,少妇的深切担心和刻骨思念之情。首先想到丈夫前往之地要经过凶险的滟滪堆,经历哀怨长啼的环境,不由得对丈夫的安慰担惊受怕。其次是自己天天在门前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可是一次次的失望使她连门前都不敢去了,以前等待的足迹也长满了青苔,被层层落叶覆盖。从五月到八月,她日日夜夜受着相思的煎熬。看到双飞双宿的蝴蝶,自己更加伤心,由于长期的忧愁,少妇容颜日渐憔悴。第四节为最后四句,寄语远方的丈夫。不论何时归来,都要事先捎个信儿,告知具体日期,无论多么遥远,都会亲自去迎接。全诗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少妇的心理成长史和性格发展史。全诗情、景、理交融,抒情和叙事完美结合,塑造了一个楚楚动人、娇柔多情的商妇形象。另外,该诗还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丈夫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妻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惜忍受孤独寂寞,不怕危险,出门经商赚钱。

4.“辖域”对原语文本翻译的制约

既然辖域对原语文本的理解有制约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是译者,又是读者,但首先应该是读者。因此,在理解和翻译原诗的过程中,译者就必然会受到辖域的制约,即要理解和翻译原诗,译者就必然会涉及与辖域有关的百科知识、级阶、背景。否则,译者的译文就不能很好地再现原诗的“丰姿”。下面我们以《长干行》的八种英译文①为例,分析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受到了原语文本“辖域”的制约。

4.1百科知识

要正确理解和翻译原诗的标题、词汇及典故的真正含义,译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百科知识。

4.1.1标题的理解与翻译

原诗标题中的“行”为古诗的一种体裁。“长干”为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七位译者的译文都基本与原文标题的意义相吻合,Fletcher译为“The Parting at Ch’ang2kan”;Obata译为“A Letter fr o m Chang2kan”(A river2merchant’s w ife w rites); Pound译为“The R iver2merchant’s W ife”;Gaunt译为“I dyll of Ch’ang2kan”;Lo well译为“Ch’angkan”; Bynner译为“A S ong of Ch’ang2kan”;许渊冲译为“A Trader’s W ife”。只有一位译者M artin误解了原诗的含义,原诗描述的是商妇的形象而非军人之妻。而他却把标题译为“A S oldier’sW ife”。

4.1.2词汇的理解与翻译

对原诗中词汇的理解是正确理解原诗的真正意义的关键,下面我们以“绕床弄青梅”中的“床”、“五月不可触”中的“五月”、“门前迟行迹”中的“迟”、“坐愁红颜老”中的“坐”、“早晚下三巴”中的“早晚”和“相迎不道远”中的“不道远”为例来加以具体分析。

“绕床弄青梅”中的“床”在古汉语中可指“坐具”,也指井上的栏杆。因此,不应该把“床”译为bed,因为英语“bed”一词一般指供人睡觉之处,而无“坐具”之意。三位译者(Obata、Pound、许渊冲)分别用“bench”、“seat”、“well”来翻译原诗句中的“床”,准确地把握了原诗的含义。三位译者(M ar2 tin、Fletcher、Lo well)均未正确理解“床”的含义,分别用“bedlight”、“bed”、“bed”来翻译。另外两位译者(Gaunt和Bynner)未译此词。

“五月不可触”中的“五月”指农历五月,而不是五个月。五位译者(Obata、Gaunt、Lo well、Bynner、许渊冲)理解准确,分别使用“M ay”、“the fifth moon”、“the Fifth Mmonth”、“the Fifth2month”、“s p ring”来翻译原诗句中的“五月”;两位译者(Fletcher和Pound)把“五月”错误地理解成“五个月”,译成了“five months”,一位译者(M artin)未译。

“门前迟行迹”中的“迟”有“等待”之意,有的本子又作“旧”或“送”解。这两句大约是说,在门前等待(或送别)行人所留下的足迹,也已都生长了青苔。六位译者的译文与原文意义吻合,Fletcher译为“st ood y our parting feet”,Obata译为“f oot2marks by the gate are old”,Gaunt译为“W here we bade each other fare well at the gate”,Lo well译为“Y our depar2 ting f oot p rints are still bef ore the door”,Bynner译为“Y our f oot p rints by our door,where I watched y ou g o”,许渊冲译为“Y our f oot p rints,hidden,can be seen no more”;两位译者的译文与原文意义有出入, Martin未译此词,Pound译为“Y ou dragged y our feet?”

“坐愁红颜老”中的“坐”表示原因,只有Bynner

①许渊冲的译文选自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5;Amy Lowell、C.Gaunt、Ezra Pound、S.Oba2 ta、W.A.P.Martin、W itter Bynner、W.J. B.Fletcher七位译者的译文均选自吕叔湘编著的《中诗英译比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147 -158。

译为“because of”,与原文意义一致,M artin未译此词,Pound译为“They hurt me”,其余五位译者的译文都把“坐”等同于英语的“sit”,这与原词意义有出入。

“早晚下三巴”中的“早晚”为疑问副词“何时”之意,而不是早上和晚上。四位译者的译文与原文意义一致,其中Pound译为“if y ou are co m ing do wn thr ough the narr o w s of the river Kiang”,Lo well、Bynner 和许渊冲分别译为“when y ou return thr ough the three Pa districts”,“W hen are y ou t o leave the west2 ern land?”;两位译者(M artin和Gaunt)未译此词;两位译者的译文与原词意义相去甚远,Fletcher译为“Early and late”,Obata译为“S o me day”。

“相迎不道远”中的“不道远”意为“不嫌远”。六位译者的译文与原文意义在不同程度上保持了一致, Martin译为“W hat bliss f or me t o fly”,Fletcher译为“Ho w short will see m the way,if we but meet”,Pound 译为“I will co me out t o meet y ou”,Gaunt译为“I should count the r oad short,the t oil s weet”,Bynner译为“never m ind the distance”,许渊冲译为“not call it far”;两位译者的译文与原文意义不一致,Obata译为“the way is not l ong”,Lo well译为“Iwill not g o far?”

4.1.3典故的理解与翻译

“抱柱信”、“望夫台”都是古代的传说。“抱柱”是说一位名叫尾生的男子,与他的爱人约定在桥下见面;尾生先到,忽然河水暴涨,他不肯失信,便紧抱桥柱,结果被淹死。关于望夫台、望夫山、望夫石的传说很多,都是说妻子如何望眼欲穿地盼着丈夫的归来。M artin未译,两位译者采用了直译: Obata直译为“Y ou al w ays kep t the faith of W ei2 sheng,who waited under the bridge,unafraid of death”、“I never kne w I was t o cli m b the H ill of W ang2fu”,Lo well直译为“I often thought that y ou were the faithful man who clung t o the bridgepost”、“That I should never be obliged t o ascend t o the l oo2 king2f or2husband Ledge”。五位译者用了意译: Fletcher意译为“M y tr oth t o thee till death I keep f or aye,M y eyes still gaze adoring on my l ord.”Gaunt意译为“W e s wore t o be true w ith a bea m2clas p ing faith”、“And the thought of his absence was pain”,许渊冲意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y ou declared y ou’d die”、“W ho kne w I’d dive al one in t o wer high”,Pound一连用了三个“f orever”来译“抱柱信”一句,“望夫台”一句直译为“W hy should cli m b the l ook2out?”Bynner译为“That even unt o death I would

a wait y ou by my post”、“and would never l ose heart in the t o wer of silent watching”。我们认为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应尽量与原诗典故的意义对等。Fletcher、Gaunt和Bynner的译文对原诗理解有误,应该是对方(君)常存“抱柱信”,而不是叙述者自己(妾)常存“抱柱信”。

4.2级阶

级阶对于原诗的理解也起重要作用,譬如要理解滟滪堆,就要激活与瞿塘峡有关的辖域。瞿唐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峡口有巨大的礁石,名滟滪堆。农历五月夏水涨时,滟滪堆淹没水中,仅露出顶部一小块,舟船来往,极易触礁遇祸。所以舟人谚曰:“滟滪大如襥,瞿唐不可触。”古代三峡山上多猿,它们的叫声凄厉,常常牵动旅人的乡愁。歌谣唱道:“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诗人巧妙地把这两首谣谚熔铸为精炼的诗句。我们读到这里,好像听到了咆哮的江声和哀切的猿鸣,也感到了商妇对丈夫安危的深切关怀。在八位译者的译文中,一位译者(M artin)未译,三位译者(Obata、Pound、Bynner)只译了“瞿塘峡”而未译“滟滪堆”,其中,Obata译为“Traveling bey ond the Keu2Tang G orge”,Pound译为“Ku2t o2Yen,”,Bynner 译为“Thr ough the Georges of Chü2t‘ang,of r ock and whirling water”,两位译者(Fletcher、Lo well)既译了“瞿塘峡”又译了“滟滪堆”,Fletcher译为“I n Chü2t ‘ang G orge ho w Yen2yü’s bill o w s r oared!”,Lo well译为“T o the Ch‘üT‘ang Chas m and the W hirlingW ater Rock of the YüR iver”,Gaunt意译为“W ent afar on a river of fear”,许渊冲译为“Three Georges”(三峡)。不管是译为“瞿塘峡”,还是译为“三峡”,七位译者的译文都较好地与原诗的意义保持了一致,这是因为人们想到了“三峡”,就会想到“瞿塘峡”,也就会想到“滟滪堆”,反之亦然。

4.3背景

背景与预设有关,比如要理解原诗中的人称代词,就需要相关的背景。英语中的人称代词一般没有尊称、谦称之分,而汉语人称代词有尊称、谦称之分,特别是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另外,汉语人称代词,特别是在诗歌中,常常省略。诗中的“妾”称对方为“郎”或“君”,就预设了对对方的尊重。我们认为,“郎”或“君”的使用还预设了女子使用不同的称呼来指自己的丈夫。婚前称“郎”(郎骑竹马来),婚后称“君”(十四为君妇,……十六君远行)。八位译者对“郎”与“君”的翻译如下表所示:

译者

原文

郎骑竹马来十四为君妇十六君远行M artin y ou,my o wn true l ove I was wed y ou Fletcher Y ou thy w ife y ou Obata y ou y our w ife y ou Pound y ou My Lord y ou y ou Gaunt he hi m M y dear l ord Lo well y ou,my l over the w ife of l ord my l ord Bynner y ou,my l over y our w ife y ou

许渊冲y ou y our bride y ou

在这八种译文中,除了Gaunt用英语的“he”来翻译汉语的“郎”外,其他七位译者都用英语的“y ou”来翻译汉语的“郎”。其中,三位译者在“y ou”后用了同位语,M artin用的是“my o wn true l ove”(我的真爱),Lo well和Bynner用的是“my l over”(我的爱人/情人)。我们认为这三位译者都在尽量与“郎”的意义保持一致,但事与愿违,只有M artin作得较好,因为“郎骑竹马来”中的“郎”不是“我的爱人/情人”,而是“妾”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M artin使用被动语态,把“十四为君妇”译为“I was wed”,未能译出“两厢情愿”之意。Gaunt用“hi m”来译原诗中的“君妇”,未能把握原诗的意义。其他六位译者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与原诗的“背景”对等,其中尤以Fletcher、Pound、Lo well、许渊冲的译文最佳。

另外,六位译者(M artin、Fletcher、Obata、Pound、Bynner、许渊冲)都用“y ou”来翻译“十六君远行”中的“君”,Gaunt、Lo well分别用“M y dear l ord”和“my l ord”来译“君”,我们认为,后两种译文实现了与原诗的“背景”对等。

5.结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辖域”(scope)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白诗歌《长干行》的不同英译,探讨了“辖域”对唐诗理解和翻译的制约。我们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原语文本“辖域””的制约,而且译者应尽量实现与原语文本的“辖域”对等。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 ar

[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陈建生.翻译认知:述义比例和辖域与翻译[J].外语与

外语教学,2004(3):47-50.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

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211-217.

[4]王明树1翻译中的“主观性识解”———反思中国传统译

论的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143-147.

[5]王明树1“主观化对等”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李白诗

歌《送友人》英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 62-65.

[6]郁贤皓编选.李白集[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

凰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09-12-16

作者简介:王明树,男,四川剑阁人,四川外语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校:蒋勇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