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最新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鲁科版选修4

教育最新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鲁科版选修4

教育最新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鲁科版选修4
教育最新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鲁科版选修4

课时分层作业(二)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下列对H2(g)+Cl2(g)===2HCl(g) ΔH(101 kPa、298 K)=-184.6 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 mol H2(g)和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C.在101 kPa、298 K的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D.在101 kPa、298 K的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吸收的热量为184.6 kJ

C[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与具体化学反应相对应,在反应中各物质前的化学系数不再表示粒子数目,只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A错误;在描述反应时应说明外界条件,而B中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B错误;ΔH<0时,反应放热而非吸热,D错误。] 2.已知1 mol白磷(s)转化成1 mol红磷(s),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 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B.ΔH1>ΔH2

C.ΔH1<ΔH2D.无法确定

C[两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得4P(白,s)===4P(红,s),又因白磷(s)转化成红磷(s)为放热反应,则ΔH=ΔH1-ΔH2<0,即ΔH1<ΔH2。]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

2

O2(g)SO3(g) ΔH=-98.32 kJ·mol-1。在此条

件下向某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导学号:41722016】A.196.64 kJ B.196.64 kJ·mol-1

C.<196.64 kJ D.>196.64 kJ

C[注意此反应虽为可逆反应,但热化学方程式给出的数据是其完全反应时的数据。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由于反应进行不彻底,最终放出的热量必小于196.64 kJ。此类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也可以直接用“===”号。]

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②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 kJ·mol -1

③H 2(g)+12

O 2(g)===H 2O(l) ΔH 3=-285.8 kJ·mol -1

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488.3 kJ·mol -1

B .-488.3 kJ·mol -1

C .-244.15 kJ·mol -1

D .244.15 kJ·mol -1

B [将①×2+③×2-②即得到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 =(-393.5 kJ·mol

1

)×2+(-285.8 kJ·mol -1)×2-(-870.3 kJ·mol -1)=-488.3 kJ·mol -1

。]

5.50 g 碳在氧气中燃烧,得到等体积的CO 和CO 2。

已知:C(s)+12O 2(g)===CO(g) ΔH =-110.35 kJ·mol -1

,CO(g)+12

O 2(g)===CO 2(g) ΔH

=-282.57 kJ·mol -1

。和完全燃烧相比,该反应燃烧损失的能量与实际放出的能量之比大约是( )

【导学号:41722017】

A .283∶503

B .55∶141

C .141∶196

D .1∶1

A [假设C 为2 mol ,由题意可知2 mol C 全部转化成2 mol CO 后,只有1 mol CO 转化成 1 mol CO 2,损失的能量和实际放出的能量之比为282.57∶(110.35×2+282.57)≈283∶503。故当C 为50 g 时,损失的能量和实际放出的能量之比约为283∶503。]

6.已知①H 2(g)+12O 2(g)===H 2O(g) ΔH 1=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mol -1

③H 2(g)+12O 2(g)===H 2O(l) ΔH 3=c kJ·mol -1

④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mol -1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导学号:41722018】

A .a <c <0

B .b >d >0

C .2a =b <0

D .2c =d >0

C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ΔH <0;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多,ΔH 更小,即c <a <0,0>b >d ;②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①的2倍,则ΔH 2=2ΔH 1。]

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导学号:41722019】

①C(s)+1

2

O 2(g)===CO(g) ΔH 1

C(s)+O 2(g)===CO 2(g) ΔH 2 ②S(g)+O 2(g)===SO 2(g) ΔH 3 S(s)+O 2(g)===SO 2(g) ΔH 4

③Ca O(s)+H 2O(l)===Ca(OH)2(s) ΔH 5 CaCO 3(s)===CaO(s)+CO 2(g) ΔH 6 A .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D [①中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所以ΔH 1>ΔH 2;②中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ΔH 3<ΔH 4;③中ΔH 5<0,ΔH 6>0,则ΔH 5<ΔH 6,故ΔH 前者小于后者的是②③。]

8.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 2(g)与H 2(g)反应生成1 mol NH 3(g),放出46.1 kJ 热量_________。

(2)甲硅烷(SiH 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 2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1 g 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 2和H 2反应生成1 mol NH 3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 的数值用含字母Q 1、Q 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12N 2(g)+3

2

H 2(g)

NH 3(g)

ΔH =-46.1 kJ·mol -1

(2)SiH 4(g)+2O 2(g)===SiO 2(s)+2H 2O(g)

ΔH =-1 427.2 kJ·mol -1

(3)N 2(g)+3H 2(g)

2NH 3(g)

ΔH =2(Q 1-Q 2) kJ·mol -1

9.比较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大小关系: (1)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ΔH1________ΔH2(填“>”“<”或“=”,下同)。

(2)4Al(s)+3O2(g)===2Al2O3(s) ΔH1

4Fe(s)+3O2(g)===2Fe2O3(s) ΔH2

ΔH1________ΔH2。

[解析](1)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是放热过程,生成液态水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但ΔH 为负值,所以ΔH1<ΔH2;(2)两式相减得4Al(s)+2Fe2O3(s)===2Al2O3(s)+4Fe(s) ΔH=ΔH1-ΔH2,铝热反应很剧烈,是典型的放热反应,所以ΔH=ΔH1-ΔH2<0,即ΔH1<ΔH2。

[答案](1)< (2)<

10.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1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完成下列问题:

(1)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2)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已知:H2O(l)===H2O(g) ΔH=+44.0 kJ·mol-1。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85.8 kJ·mol -1×1 mol+2 220 kJ·mol-1×2 mol=4 725.8 kJ。(2)设混合气体中H

x,

2的物质的量为

则C3H8的物质的量为5 mol-x,所以:285.8 kJ·mol-1×x+(5 mol-x)×2 220 kJ·mol -1=3 847 kJ,解方程得x≈3.75 mol,则5 mol-x=1.25 mol,故V(H

V(C3H8)=3.75

2)∶

mol∶1.25 mol=3∶1。

(3)给已知方程式编号: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 kJ·mol-1①H2O(l)===H2O(g) ΔH=44.0 k J·mol-1 ②

据盖斯定律将①+②×4得:

C3H8(g)+5O2(g)===3CO2(g)+4H2O(g)

ΔH =-2 044 kJ·mol -1

[答案] (1)4 725.8 kJ (2)3∶1 (3)C 3H 8(g)+5O 2(g)===3CO 2(g)+4H 2O(g)

ΔH =-2 044 kJ·mol -1

[能力提升练]

1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 x )的污染。已知:①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ΔH 1=-574 kJ·mol -1

,②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ΔH 2=-1 160 kJ·mol -1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 ΔH =-867 kJ·mol -1

B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l) ΔH 3<ΔH 1

C .若用0.2 mol CH 4还原NO 2至N 2,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为173.4 kJ

D .若用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还原NO 2至N 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8 mol C [A 项,由

①+②

2

得出: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 ΔH =-574-1 1602kJ·mol -1=-867 kJ·mol -1

,正确;B 项,H 2O(g)===H 2O(l) ΔH <0,因此

ΔH 3<ΔH 1,正确;C 项,没有说明H 2O 的状态,如果是气态,则正确,若是液态,则大于173.4 kJ ,错误;D 项,消耗1 mol CH 4转移8 mol e -

,则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转移电子为0.8 mol ,正确。]

12.在298 K 、1.01×105

Pa 下,将22 g CO 2通入750 mL 1 mol·L -1

的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 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 2通入1 L 2 mol·L -1

的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 的热量,则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HCO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导学号:41722020】

A .CO 2(g)+NaOH(aq)===NaHCO 3(aq)

ΔH =-(2y -x )kJ·mol -1

B .CO 2(g)+NaOH(aq)===NaHCO 3(aq)

ΔH =-(2x -y )kJ·mol -1

C .CO 2(g)+NaOH(aq)===NaHCO 3(aq)

ΔH =-(4x -y )kJ·mol -1

D .2CO 2(g)+2NaOH(l)===2NaHCO 3(l)

ΔH =-(8x -2y )kJ·mol -1

C [由题意可知,12CO 2(g)+34NaOH(aq)===14Na 2CO 3(aq)+14NaHCO 3(aq)+1

4H 2O(l) ΔH 1=

-x kJ·mol -1

,CO 2(g)+2NaOH(aq)===Na 2CO 3(aq)+H 2O(l) ΔH 2=-y kJ·mol -1

,则CO 2(g)+NaOH(aq)===NaHCO 3(aq) ΔH =ΔH 1×4-ΔH 2=-(4x -y )kJ·mol -1

。]

13.通常人们把断裂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 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看作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 。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A .12H 2(g)+12Cl 2(g)===HCl(g) ΔH =-91.5 kJ·mol -1

B .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1

C .12H 2(g)+12Cl 2(g)===HCl(g) ΔH =91.5 kJ·mol -1

D .2HCl===H 2(g)+Cl 2(g) ΔH =183 kJ·mol -1

C [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反应产物的总键能,根据表中的键能数据计算可知,H 2(g)和Cl 2(g)反应生成HCl(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C 项错误。]

14.(1)处理含CO 、SO 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和二氧化碳。已知:①CO(g)+12

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

②S(s)+O 2(g)===SO 2(g) ΔH =-296.0 kJ·mol -1

。该转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 已知:

CO(g)+NO 2(g)===NO(g)+CO 2(g)

ΔH =-a kJ·mol -1

(a >0)

2CO(g)+2NO(g)===N 2(g)+2CO 2(g)

ΔH =-b kJ·mol -1(b >0)

若用3.36 L(标准状况下)CO 将NO 2还原为N 2(CO 完全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3)用CH 4催化还原NO x 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已知: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ΔH 1=-574 kJ·mol -1

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ΔH 2②

若1 mol CH 4将NO 2还原为N 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 kJ ,则ΔH 2=________。 (4)某氮肥厂含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 +

4和NH 3·H 2O 形式存在,处理过程中NH +

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

3。这两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 mol NH +

4(aq)全部被氧化成NO -

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可得题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将题给两个反应分别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可得4CO(g)+2NO 2(g)===N 2(g)+4CO 2(g)

ΔH =-(2a +b )kJ·mol -1

,则3.36 L(标准状况下)CO(即0.15 mol CO)还原NO 2时,转移电子0.154×8 mol=0.3 mol ,放出的热量为0.15 mol 4

×(2a +b )kJ·mol -1

a +b

80

kJ 。

(3)CH 4将NO 2还原为N 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 ΔH =-867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ΔH =12

(ΔH 1+ΔH 2),则ΔH 2=-867 kJ·mol

-1

×2-(-574 kJ·mol -1)=-1 160 kJ·mol -1

(4)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 +4(aq)+32

O 2(g)===NO -2(aq)+H 2O(l)+2H +

(aq)

ΔH =-273 kJ·mol -1,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 -2(aq)+12O 2(g)===NO -

3(aq) ΔH =

-73 kJ·mol -1

,将上述两步反应相加得到反应NH +

4(aq)+2O 2(g)===NO -

3(aq)+H 2O(l)+2H +

(aq) ΔH =-346 kJ·mol -1

[答案] (1)2CO(g)+SO 2(g)===S(s)+2CO 2(g) ΔH =-270 kJ·mol -1

(2)0.3

3

2a +b

80

(3)-1 160 kJ·mol -1

(4)NH +

4(aq)+2O 2(g)===NO -

3(aq)+H 2O(l)+2H +

(aq) ΔH =-346 kJ·mol -1

浅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10T14:55:35.36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作者:涂翔 [导读] 高中化学课外的作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涂翔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发展。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保障化学知识的有效传播,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布置相应的化学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化学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化学课外的作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作业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作业分层 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重点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高中化学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在这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却没有进行创新和改变,还是用传统的统一的、刻板的方式设计作业,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及其设计原则 (一)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设计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并且在课外能够通过作业再一次巩固和复习课堂上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传统的作业布置,通常都是统一的以班级为单位,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限制了教学的有效发展[1]。作业分层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学的实际内容,想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布置和学生当前知识相吻合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并在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的来说,分层作业设计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成长。(二)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 分层作业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布置,因此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层次性。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层布置。具体应该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能力作业以及提高型作业,从而分配给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练习。除此之外,也应该根据学生在化学方面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比如,善于动手的就安排实验性质的作业,善于理论的就安排书面作业,让学生各尽其能,量力而行,显示出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形式。其次,引导性。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应该具有引导性。高中化学作业应该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引发联想的功能,为学生创建情景,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业中得以发挥。最后,主体性。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应具备主体性,也就是强调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可以设计多种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相应的作业。 二、高中化学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措施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 每一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对于优生而言,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能够很大的完成;但是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而恰恰当前的作业布置都是统一的,就是不管优生和差生安排同样的作业,这就会导致学困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或者优生觉得作业太过于简单,起不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分层[2]。比如在教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巩固基础,并且熟悉各个元素的符号和特点等等。对于优生,作业的设计就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比如利用熟悉化学键,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作业的分类 作业大提升可以氛围三类:即常规作业、应用作业。在作业布置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前将要布置的作业先分类。常规作业一般指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难度较低。这类作业可以统一布置,让学生在课外夯实基础。应用作业主要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比如对于优生来说,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对于差生来说,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样也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兼顾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感受,更有利于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作业的分层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实施作业分层设计,通过作业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省长兴中学杭伟华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新作业 2006年秋季,浙江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2012年秋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行为,在关注“如何教”的同时更关注“如何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点关注。 作业的功能多数情况下被误解。传统作业只被认为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生活实践;作业形式单一,基本全是书面作业,缺少实践型、能力型的作业;作业方法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对学生能力要求低。然作业的功能远不止于此,有效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完成一次知识的探究、方法的提炼、思维的碰撞,有效的作业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可以成为教师反思教学的依据,可以成为提升课程意义的平台。 2.班级集中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很难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班级集中授课制的课堂教学要求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着统一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内容基本统一,然而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总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能在实际教学中使得教学设计符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作业,作为一种在教师要求下进行的课外活动。它没有象课堂教学那样有组织的集体形式,因此作业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校情、班情、生情进行设计,作业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容易使得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储备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方法,培养新能力。 3.化学作业资料存在与教材不匹配的现象 目前,我省使用苏教版《化学》教材。当前,在图书市场中高中化学教辅资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封面标榜“苏教版配套”,实质上是人教版的翻版,这些教辅材料存在不少问题,如习题内容与教科书不配套,不少是人教版的内容;习题内容要求与《指导意见》不一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2012·枣庄市高一期末考试)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 上述标识的含义是( ) A.自燃物品、氧化剂B.腐蚀品、有毒

C.爆炸品、腐蚀品D.氧化剂、有毒 【解析】苯酚有关的标识分别为腐蚀品和有毒物质。 【答案】 B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下次使用时不能点燃的情况。 【答案】 A 3.为了列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 4NO 3 ②(NH 4 ) 2 SO 4 ③KCl ④油漆⑤汽油⑥过磷酸钙⑦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列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 C.①④⑤D.①④⑦ 【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也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项、B项、D项。 【答案】 C 4.(高考组合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①②③ A.(2010·江苏高考改编)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2012·北京高考)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2009·广东高考)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2012·北京高考)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 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 【答案】 A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 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取用固体时,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

高中化学之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大全

2010高三化学高考复习最后整理材料 ——回归课本 必修1 1.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P4 2.稀释定律 P17 3.丁达尔效应 P26胶体具有介稳性(原因是什么)电泳现象(原因是什么) P27 4.如何在实验中使用金属钠 P47 5.未来金属—钛 P53 6.氢氧化铝的用途 P58 7.明矾净水 P59 8.合金 P64 9.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研究领域为稀土金属)P 67 10.SiO2的空间构型(熟练掌握) P75 11.硅胶 P76 12.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 P77 13.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重点了解土壤胶体的性质)P77~79 14.新型陶瓷 P79 15.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历史上制取氯气的几种方法)P82 16.日平均最高不允许氯气含量超过m3(如何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计算)P85 17.成盐元素—卤素 P86 18.中毒的处理方法 P91 19.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 P92反应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重点识记 20.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P93 21.防治酸雨的措施 P94 22.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P89(了解,每次使用之后必须擦干) 23.王水 P102 必修2 1.核素与同位素 P9~10 2.人造元素 P18掌握原理和简单的构造 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 P24图1-12 横坐标和纵坐标对比 HF的熔点图1-13 会作图 4.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 P34 5.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P41~43 6.神奇的催化剂 P45 7.炼铁高炉尾气之迷 P46 8.石蜡油分解实验(装置图考试出现较少识记)P61 9.人造血液P64 10.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 P65 (识记) 11.海水提溴(着重流程的操作方法) 12.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P8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寒假作业满分卷考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山东省沂水县第三中学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满分卷考试 2008.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 ...“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3、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是() A.位置异构 B.官能团异构C.顺反异构 D.碳链异构 4、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过程中体系的?G = ?H-T?S和?S的变化情况是() A. ?G>0,?S<0 B. ?G<0,?S>0 C. ?G>0,?S>0 D. ?G<0,?S<0 5、恒温恒压条件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6、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在大量 ..共存的离子组是()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NO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7、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PbSO4充电 Pb+PbO2+2H2SO4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 放电 CuCl2溶液,当阴极析出32gCu时,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A.0.5mol B.1mol C.1.5mol D.2mol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Cl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元素周期律苏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二) 元素周期律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A .Na 、Mg 、Al B .Na 、O 、F C .P 、Si 、Al D .C 、Si 、P C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2.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r +r B .r r - C .r 2-r +D .r r C [先据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判定 D 不符合;据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必小于其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必大于其原子半径,判定A 、B 都不符合;再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序大径小”规律,r (O 2-)>r (Na +),C 符合。]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导学号:13572007】 ①C、N 、F ②Na、Mg 、Al ③F、Cl 、Br ④P、S 、Cl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高正化合价数,但要注意氟元素无正价。] 4.下列关于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非金属性Cl>S>P B .还原性Na>Mg>Al C .酸性H 2SO 4>H 3PO 4>HClO 4 D .稳定性HCl>H 2S>PH 3 C [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剧烈,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5.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 A .碱性:KOH >NaOH B .相对原子质量:Ar >K C .酸性:HClO 4>H 2SO 4 D .元素的金属性:Mg >Al B

黑大继续教育、改职有机化学作业

有机化学作业 1、给下列化合物命名。 (1):4-氧代-2戊烯酸或4-戊酮-2烯酸(2):对-羟基苯甲酸 (3):苯甲酸环己酯 (4):甲酸环己基甲酯 (5) :乙酸丙烯酸酐 (6):2-氯-2-戊烯酰氯 (7):丁交酯 (8):γ-甲基-δ-庚内酯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2,4-二硝基苯甲酸: (2)反-1,2-环己二甲酸 :

(3) ?-萘甲酰溴 : (4)环己基乙酸苄酯 : 3、写出下列反应式 (1)对硝基苯甲酸和PCl5 : (2)丙烯酸和P 2O 5共热 : (3)丙酸在红磷存在下与过量 Cl2 (4)邻苯二甲酸强热

(5) 丙烯酸和LiAlH4 (6)苯甲酰氯与苯酚共热 (7)环己基甲酰氯与?-萘酚 (说明“?”不知道是α还是β,我就按α处理了,如果是β羟基的位置应该再挪一个位置。下同) (8)丁二酸酐与异丙醇 (9) ?-羟基丙酸在酸性条件下加热 (10) 3-苯-2-丙酮酸加热

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指定性质的活泼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其顺序。 (1) 酸性: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甲酸。 答: 二氯乙酸>氯乙酸>甲酸>乙酸 (2) 水解活性:乙酸酐,乙酰氯,乙酸乙酯,乙酰胺。 答: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 (3) 脱羧:乙酸,苯甲酸,乙二酸 答:乙二酸>苯甲酸>乙酸 (4) 醇解:苯甲酰氯,丙烯酰氯,乙酰氯 答:乙酰氯>丙烯酰氯>苯甲酰氯 (5) 与苯酚反应:乙酸,乙酰氯,乙酸酐 答:乙酰氯>乙酸酐>乙酸 5、有机合成中常用一些试剂,如H2/Ni,LiAlH4,NaBH4等作还原剂进行加氢,试举例讨论它们的用途与差别。(此题答案是从网上找的,有机物的结构式不太清楚,可参考) NaBH4是选择性很强的还原剂,只还原羰基成醇,不还原其他的官能团,如: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 一、教材科学史 1、人教版必修一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0页)细胞核的功能探究(52页)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65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81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1页) 2、人教版必修二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42页) 3、人教版必修三册 促胰液素的发现(23页)生长素的发现历程(46页) 二、重要概念 1、人教版必修一册 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加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人教版必修二册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可DNA分子的多样性。 DNA的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转绿: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加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人教版必修三册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自生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着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 育种方法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质壁分离的应用信息传递的应用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练习

高中2019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练习 高中2019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练习 2019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练习,为您带来,希望帮到您。并 祝各位同学在寒假中过的快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 -24 Al -27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 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O2、CO、烟尘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 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2.下列各项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甲醛的结构简式:HCHO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3.分子式为C5H11OH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 构)( )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3 NA B.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C.标况下,11.2 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D.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 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合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6.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Na+、I-、NH4+ B.强碱性溶液中:K+、Na+、ClO-、S2- C.0.1 molL-1 NaAlO2溶液中:H+、Na+、Cl-、SO42- D.由H2O电离出的c(H+)=10-11mol/L溶液中:Na+、HCO3-、AlO2-、SO42- 7.对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可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分子式为C15H22O4

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分层性的研究

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分层性的研究2010年12月,经自治区批准,我校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分层性的研究与探索》开始实施。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努力探寻有效的作业设计,着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初步研究实践,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逐步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长进。课题组教师注重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质,根植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化学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课题组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做一个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探索和总结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分层模式,通过研究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会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并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此提高整个班级的化学水平。 2.在教学中利用科学学科的特点,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实践,加强设计“精品”作业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发挥“求新、求活、求近”的整体效益。让作业不断成为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科学,获得必要的科学,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突破以往的框架,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设计好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作业不断成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4、在构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校本体系方面作一些理论探索。 (二)研究内容 1. 探索学生课外作业分层理论研究 2.高中化学学生课外作业分层布置研究。 3.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菜单式”的作业设计。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2

1、用H3PO4(pKa1= 2.16,pKa2= 7.21,pKa3= 12.32)和NaOH所配成的pH = 7.35的缓冲溶液中,抗碱成分是()(4 分)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分)

A.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B.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3、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4 分)A.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 B.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发生了变化

C.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 D.蛋白质上基团的解离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已知某蛋白的pI = 5.6,欲使该蛋白移向正极,则电泳液的pH应()(4 分)A.<5.6 B.=5.6 C.>5.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C 得分:4分 5、聚沉As2S3负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4 分) A.Ca(NO3)2 B.K2SO4 C.Na3PO4 D.AlCl3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6、溶胶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主要原因是()(4 分) A.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小 B.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大,扩散速度慢C.溶胶的胶粒呈均匀分布,是均相系统D.胶粒带电,相互排斥;胶粒带有水化膜保护,阻止彼此碰撞时聚结沉淀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7、溶胶的丁铎尔(Tyndall)现象的本质是胶粒对光的()(4 分) A.透射作用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

高三化学课本实验整理13周 高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 必修1: 胶体的配制:P26 Fe(OH)3胶体的配制:将烧杯中的____________加热至沸腾,向____________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 ______,停止加热。 例1.P47在实验3-2中,切下一小块金属钠,放入______中,加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P48科学探究中,加热铝箔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实验3-3: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在P50的科学探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_ 例 5.在P51实验3-4中,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量的H2,消耗的铝的质量比为:______,消耗的HCl 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转移的电子比为:______。 例 6.在P55实验3-5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 思考: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经探究确定,该漂白性物质为H2O2,请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 习题

寒假作业——每日一题(讲义) 1.根据如图关系(图中计量单位为mol)计算2NO(g)+2H2(g)===N2(g)+2H2O(g)的ΔH为() A.(a+b-c-d) kJ·mol-1 B.(c+a-d-b) kJ·mol-1 C.(c+d-a-b) kJ·mol-1 D.(c+d-a-b) kJ·mol-1 2.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0 g·mL-1,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 -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而氢气、二甲醚等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1)在25 ℃、101 kPa时,1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64 kJ,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0 kJ·mol-1,已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565.14 kJ·mol-1,试计算相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比值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氢气既能与氮气发生反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已知: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3H2(g)+N2(g)2NH3(g) ΔH=-92.4 kJ·mol-1

关于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四点注重”

关于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四点注重” 一、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内容与身边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处处离不开化学,且天天都在用化学,那么,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所以我们在化学作业设计中,也要注重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比如,教学《化学1》中“思考与交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①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炊具。②用盐酸除去水垢或者茶垢。③漂白剂的使用的安全性……教学《化学2》中“社会调查”时,教师可安排实践活动:①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及名称;②它们的危害性;③回收废电池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化学学习跟生活就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设计的化学作业也能够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与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在自己熟悉的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就一定能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高涨,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层次性

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作业难度也应有所不同。尽管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各个单元的作业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从尺度上讲是一致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将全体学生机械地“一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尽相同,学习能力各异,如果给他们布置同样的作业,对他们来说产生的负荷肯定不同。所以统一的作业要求跟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之间是矛盾的。这样的作业对不同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巨大阻碍。因此,我们在化学作业布置中,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即设计的作业要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的题目可分基本题、提高题、思考题等,可以让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做基本题和提高题,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些思考性相对较强的题,以保证他们能更上一层楼;要求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多做基本题,先要将基础打牢;而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做提高题,以保证他们能在学好基础的前提下有所提高。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有所获。 三、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探究性 高中化学作业中的习题应具有探究性,从本质上来说,探究性习题常常以科学探究为问题的切入点和载体,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在做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徐春明 摘要:作业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新课程理念环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应有效设计新的作业形式,以达实现新课程中的各项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作业设计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如何使化学教学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作业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得以巩固和消化,能促进科学品质的形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的检验和批改,教师能够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和改进。传统的化学作业对巩固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1)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2)条件明确,结论唯一,缺乏开放性;(3)命题缺乏背景知识与情境性;(4)解题模式化,巩固性,模仿性强;(5)内容狭窄,紧扣教材重难点知识,紧扣考纲,考点,缺乏拓展性。如此存在“书面的变,探探究的少;动笔的多,实践的少;标准化的多,开放性的少”的几多几少现象。这样的作业设计,只能帮助学生会用笔在纸上完成

作用。通过“题海”帮助学生提高应试的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多大的帮助和提高。因,作业作为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好和用好化学作业。有效地发挥作业的功效,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教师要以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所处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要求,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出可以从中获取较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这样便会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学生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这些都无疑会对化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化学作业是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内容,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凡有悖于此的作业设计都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2针对性原则:化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针对每一具体的知识内

药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药物化学作业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 A )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2. 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E )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 D.环己巴比妥E.硫喷妥钠 3. 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B.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C.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 D.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 E.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4. 苯并氮卓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C ) A. 中枢兴奋 B. 抗癫痫 C. 抗焦虑 D. 抗病毒 E. 消炎镇痛 5. 氯苯那敏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哪种结构类型( C ) A.乙二胺类 B. 哌嗪类 C. 丙胺类 D. 三环类 E. 氨基醚类 6. 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下列哪一个基团( A ) A.巯基B.酯基C.甲基D.呋喃环E.丝氨酸

7. 解热镇痛药按结构分类可分成( D ) A.水杨酸类、苯胺类、芳酸类B.芳酸类、水杨酸类、吡唑酮类C.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芳酸类D.水杨酸类、吡唑酮类、苯胺类 8. 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D ) A. 左旋体 B. 右旋体 C. 内消旋体 D. 外消旋体 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9. 环磷酰胺的作用位点是( C ) A. 干扰DNA的合成B.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 C. 直接作用于DNA D.均不是 10. 那一个药物是前药( B ) A. 西咪替丁 B. 环磷酰胺 C. 赛庚啶 D. 昂丹司琼 E. 利多卡因 11. 有关阿莫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C.不易产生耐药性D.容易引起聚合反应E.不能口服 12.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 )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 13. 关于雌激素的结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3-羰基 B. A环芳香化 C. 13-角甲基 D. 17-β-羟基 14. 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