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告

2016-2022年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告

2016-2022年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告
2016-2022年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告

煤矿区生态修复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趋

势研究报告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目录

第1章: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综述

1.1矿山生态修复的概念

1.1.1生态修复的定义

1.1.2矿山生态修复定义及方法

1.1.3报告范围界定

1.2中国矿山开采及生态问题

1.2.1矿藏资源总量及分布

(1)煤矿资源总量及分布

(2)金属矿藏资源总量及分布

(3)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及分布

(4)非金属矿资源总量及分布

1.2.2矿山开采现状及规划

(1)煤矿资源开采现状及规划

(2)金属矿山开采现状及规划

(3)石油天然气开采现状及规划

(4)非金属矿开采现状及规划

1.2.3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2)对水资源的影响

(3)对大气的影响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矿山废弃地的特点及影响

1.3.1矿山废弃地特点

1.3.2矿山废弃地影响

第2章: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进展分析

2.1国外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1.1美国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1.2德国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1.3澳大利亚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1.4其他国家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2中国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

2.2.1矿山生态修复相关政策

2.2.2矿山生态修复进展情况

第3章:美国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经验借鉴

3.1美国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管理

3.1.1基本法规

3.1.2工作职能

3.1.3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协作

3.2美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及过程

3.2.1生态修复的资金来源

3.2.2生态修复基金的使用

3.2.3生态修复的过程及内容

3.3不同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及评价

3.3.1煤矸石堆的生态修复

3.3.2在采露天煤矿的生态修复

3.4美国煤矿区生态修复的经验借鉴

第4章: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瞻分析

4.1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市场现状分析

4.1.1煤矿区生态修复市场现状

4.1.2主要地区煤矿区生态修复进展

4.1.3煤矿区生态修复不同主体定位分析

(1)政府功能定位分析

(2)煤矿开采企业定位分析

4.2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成本及效益分析

4.2.1煤矿区生态修复成本测算

(1)单位面积治理成本测算

(2)矿区矸石山治理面积估算

(3)矿区矸石山治理总投资计算

(4)矿区矸石山的单位可采储量治理成本核算(5)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成本模型

(6)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实证分析

4.2.2煤矿区生态修复效益分析

4.3中国煤矿区生态修复行业前景分析

第5章: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市场风险及前景预测5.1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市场风险提示

5.1.1行业政策风险

5.1.2行业技术风险

5.1.3行业竞争风险

5.1.4行业其他风险

5.2煤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不同地区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5.3.1北京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2山西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3陕西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4内蒙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5辽宁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5.3.6其他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前景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煤矿资源分布图(单位:%)

图表2:中国铁矿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表3:中国铜矿资源分布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4:全国铜矿石资源矿山分布情况一览

图表5:全国铜锌矿石资源矿山分布情况一览

图表6: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分布图(单位:亿吨)

图表7:中国主要盆地天然气资源(单位:万平方公里,万亿立方米,%)

图表8:中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示意图

图表9:中国煤炭流向示意图

图表10:2001-2013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1:2013年中国分省市铁矿石原矿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2:2011-2015年8月我国原油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万吨,%)图表13: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国天然气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亿立方米,%)

图表14: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国天然气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亿立方米,%)

图表15:2015年我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品国内需求预测量(单位:亿立方米,亿吨,万吨,%)

图表16:2013年-2014年6月中国累计原煤产量(单位:万吨)

图表17:2004-2013年中国煤炭开采领域生态修复投资规模(单位:亿元)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运行状况分析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前言:

8月4日,环保部发布了《提升能力支撑决策——2015年上半年环境监测工作综述》,对上半年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环保部首次就环境监测情况进行半年度或年度的工作综述。机构认为,2015年环保行业政策弹药足,业绩爆发性亦强于以往,相关环境监测产业有望分享政策红利。

环境监测工作综述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和地方对环境监测工作大力支持下,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能力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水、气、土壤环境监测深入推进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网改革取得较大突破,较好地完成了专项和例行监测任务,推动环境监测整体能力水平明显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7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为环境监测工作指明发展方向,为环境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将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落实,具体包括任务分工、编制实施计划、编制出台《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案》并实施等。上述措施无疑为国内相关环境监测行业带来政策面的有力扶持。

未来环境质量监测将分四条主线:一是空气质量监测将向更广泛区域监测发展,污染源监测将向燃煤锅炉、超低排放监测发展,VOC监测已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在政策推动下潜在需求将爆发;二是“水十条”将推动水质监测细分领域发展;三是在国家大力推动第三方运营维护服务的背景下,环境监测设备厂商正在由单纯的设备提供者向环境监测系统及运营维护转型;四是智慧环保发展将强化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智慧环保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有望得到全面发展。

本环境监测行业研究报告共十四章是智研数据中心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智研咨询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环境监测行业研究报告是2014-2015年度,目前国内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的研究报告产品,为您的投资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智研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智研数据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揭示了环境监测行业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世界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世界环境监测行业分析

一、世界环境监测行业特点

二、世界环境监测产能状况

三、世界环境监测行业动态

四、世界环境监测行业动态

第二节世界环境监测市场分析

一、世界环境监测生产分布

二、世界环境监测消费情况

三、世界环境监测消费结构

四、世界环境监测价格分析

第三节2014年中外环境监测市场对比

第二章中国环境监测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及趋势

第一节2014-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环境监测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二、环境监测重点区域供给分析

第二节环境监测行业供给关系因素分析

一、需求变化因素

二、厂商产能因素

三、原料供给状况

四、技术水平提高

五、政策变动因素

第三节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供给趋势

一、环境监测整体供给情况趋势分析

二、环境监测重点区域供给趋势分析

三、影响未来环境监测供给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金融危机下环境监测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3-2015年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一、2014年全球经济运行概况

二、2016-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预测

第二节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

二、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

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及趋势

一、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二、2016-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第四章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四节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价格分析

第五章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第一节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产销分析

第二节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节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六章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2013-2015年1-12月环境监测行业进出口特点分析第二节2013-2015年1-12月环境监测行业进出口量分析

一、进口分析

二、出口分析

第三节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进出口市场预测

一、进口预测

二、出口预测

第七章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投资价值及行业发展预测第一节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成长性分析

第二节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经营能力分析

第三节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2016-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节2016-2022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产值预测

第六节2016-2022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七节2016-2022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八章2012-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产业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第一节2012-2015年华东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2012-2015年华南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2012-2015年华中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2012-2015年华北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2012-2015年西北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2012-2015年西南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2012-2015年东北地区环境监测产业行业运行情况

第八节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九章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A.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二节B.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三节C.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四节D.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五节E.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六节F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十章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消费者偏好调查第一节环境监测的品牌市场调查

一、消费者对环境监测品牌认知度宏观调查

二、消费者对环境监测的品牌偏好调查

三、消费者对环境监测品牌的首要认知渠道

四、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调查

五、环境监测品牌忠诚度调查

六、环境监测品牌市场占有率调查

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调研

第十一章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2014-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二节2014-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投资收益分析第三节2014-201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产品投资方向第四节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一、预测理论依据

二、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三、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四、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五、2016-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十二章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内部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技术水平风险分析

三、企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企业出口风险分析

第二节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外部风险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二、行业政策环境风险分析

三、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环境监测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广阔

二、竞争格局变化

三、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

第二节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牌格局趋势

二、渠道分布趋势

三、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节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第二节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三节2016-2022年全国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第四节2016-2022年全国投资规模预测

第五节2016-2022年市场盈利预测

第六节项目投资建议

一、术应用注意事项

二、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三、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四、销售注意事项(ZYXZX)

智研咨询——(https://www.doczj.com/doc/1819218033.html, )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典型客户包括巴斯夫、杜邦、阿克苏诺贝尔、强生、福特、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B.智研咨询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智研咨询——(https://www.doczj.com/doc/1819218033.html, )

b)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智研科信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政府数据与信息

f)相关的经济数据

g)行业公开信息

h)企业年报、季报

i)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一)生态复绿模式 1、单一复绿模式 单一复绿模式主要适用于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场地面积较小的且边坡稳定的矿山废弃地。针对此类矿山废弃地,可以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运用生态复绿和修复山体疮疤等方法,利用现行比较成熟植被恢复手段,对破损的山体进行修复,愈合采矿遗留的伤疤,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2、农林渔牧复垦 农林渔业复垦指依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的原则,在一些生态破坏较轻微,环境污染较小的区域进行复垦,改造之后可进行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综合利用。河南的永城煤矿废弃地,就是将深层塌陷区域进行复垦用于水产养殖,将浅层塌陷区域进行复垦用于种植,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1)农业用地模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对于砖瓦用黏土、泥岩、石灰石矿等废弃矿山,位置偏僻的废弃矿山的生活和办公场地,可以和土地平整相结合,将其整理成为耕地。 农业用地模式一般适用于平原地区。矿区开采之前,周围都是农田,开采后土地破坏不严重、土壤养分足、重金属污染少、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只需经过简单的生态修复方法就能够恢复土地的耕种能力。复垦后的土地,可利用现代农业设施生产高质优秀的农产品,建成以当地优势农作物为主,兼顾土特产种植和加工一体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林(果)业用地模式 使用相关生态工程技术方法,对废矿场、尾矿库进行生态修复,发展生态林果产业。 在施工过程应该用人工镐刨,既对生土母质的风化有利,改变土壤团粒的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也可避免用爆破方式造成石块松动从而形成裂缝而引发漏水或滑坡。修复完成的矿区可栽种苹果、桃、板栗等,并栽种有关的树种护坡。在果树获得收益前,就靠农作物增加收入,以短养长,在获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获得经济效益。当果树开始获得收益后,树下空闲的土地也可以种植绿肥作物,既可以固定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提高土壤中氮素含有量,又可以收割后在果树下作为生物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收割后喂牲畜。果树进入盛果期后,一般情况下树下不种植作物。 (二)景观再造模式 景观再造模式主要适用于临近城区或者风景区,人流量较大,有造景需求的矿山废弃地。这种模式就是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使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中国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原因

中国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原因 一、自然生态系统基础薄弱 (一)山地比例高,自然基础薄弱 中国是世界上多山的国家。如果按照广义山地计算,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27%(表1-1)。全国不仅山地面积比例高,而且地势高峻,高山比例超过其他任何人口众多的大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面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面积所占比例达到74.8%,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的面积比例达到57.9%。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中国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83倍。山地虽然在资源多样性利用、发展立体农业等方面有其优势,但因地势起伏大,地面坡度大,土层薄,海拔高,气温低,山地灾害多,导致自然基础薄弱,生态系统制约因素多。

表1-1 中国各地貌类型土地面积统计表 (据邱道持,2005)(二)干旱面积大,生态系统脆弱 从海陆分布来看,中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和最大海洋之间,全球最高大的青藏高原隆起带上,共同对行星风系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形成特别强盛的季风环流,其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季风气候。受季风的强烈影响,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昆仑山一线西北的内蒙古、柴达木和新疆等地,终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且处于夏季风影响范围之外,气候极其干燥。据统计,中国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区和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区,约各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湿润地区占32.2%,半湿润地区占15.3%,半干旱地区占21.7%,干旱地区占30.8%(表1-2)。全国有沙漠戈壁116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08%,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内蒙古、甘肃、新疆;高寒荒漠1533.33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0%,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即昆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为强化非煤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防止非煤矿山突出环境问题反弹回潮,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严格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XX 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执行、环保措施落实、安全隐患整治为重点,使开采设计得以全面执行,防尘收尘、废水、固废处理等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治,矿山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以强化执法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及时查处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等违法案件。XX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 一、平稳有序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工作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监督矿山企业严格按照“一设计(含安全专篇)、一报告、两方案”要求进行矿山建设、开采、生产和修复,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规范矿山生产建设。监督非煤矿山企业依据《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进行建设和生产,加强非煤矿山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强化非煤矿山建设施工与竣工管理,查处基建期内边基建边生产,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设备,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违法行为。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执行或者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二)严格环保措施落实。以露天矿山未按环评要求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及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为重点,对矿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的,责令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立案查处。 (三)推进安全隐患整改。以露天矿山台阶、坡面角、工作平台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地下矿山逃生、通风、排水等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重点,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对拒不执行或整改的,暂扣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和以自然恢复为主,与工程修复相结合原则,编制矿山治理恢复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方向、方法和植被重建方式,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统筹协调快速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五)严厉打击违法采矿。重点打击无证非法采矿,兼顾越层越界采矿违法案件查处,做到勤巡查、快调查、速立案、严查处、快修复,并做好“三断一清一恢复”工作。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开采、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及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XX年2月底前)。各区县政府要制定矿山整治和生态 修复工作综合实施方案,明确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期限,并按照一矿一策要求,制定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时序进度安排。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市林业局按照问题分类、分级要求,制定专项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531690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近年来国内矿山开发对土地的损毁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日益加重之势,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诸如园林绿化、防沙治沙以及土壤重金属治理等生态恢复的诸多领域已进入发展正轨。但是,作为其中重要分支的矿山生态修复却缺乏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尽管多年来国家及地方财政每年投入的资金支持已达数十亿元,但这相对于总体超过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仍显不足。专家呼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纵深发展阶段,矿山生态修复也须政策上加码重视,以提速其产业化发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各种类型矿区的土地环境破坏问题一直以来都十分突出。保守估计,目前全国1500个各类矿区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面积多达200万公顷(200亿平方米),并且每年仍以万到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而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目前一般以土地复垦为主要方式,但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5%,远低于国际上50%-70%的平均水平,欧美国家目前更是达到80%以上。预计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仍将继续增长,资源、能源的消耗也将随之暴增,矿区生态修复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或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基于此,他指出,国内矿区生态修复问题必须引起政策上更高的重视度,在矿区生态破坏与修复的赛跑中,加快矿区土地复垦及修复的速度。 2017-2023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是对矿山生态修复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7-2023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如实地反映了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7-2023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揭示了矿山生态修复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 第1章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综述 矿山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的定义 矿山生态修复定义 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报告范围界定 中国矿山开采及生态问题 矿藏资源总量及分布 (1)煤矿资源总量及分布

矿山生态修复的是什么内容

矿山生态修复的是什么内容 矿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它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态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迅速,矿区土地的生态复垦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为避免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应依据矿山不同开采时期的技术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和调整相应的复垦和生态修复方案,做到采矿与生态修复的一体化、同步化,最终实现矿山生态功能的修复。 一、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生态功能修复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认为,生态修复一定要从简单的复绿过渡到生态功能修复,总体上应该重新建立一个完整功能性的生态系统。但是,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决不仅仅是植被的恢复。所以,生态功能修复一定要强调已经破坏或者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整体提升。 矿山生态修复也绝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还要考虑到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系统的修复,这两个系统一定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 我国现在的生态修复范围比较大,不能刻意、盲目追求特定的修复状态,必须要根据矿山所处的区域、位置以及生态适宜性来设定生态修复的目标。 那么,生态功能修复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要考虑生态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怎样的稳定修复;其次,修复以后能否达到比较好的生态系统结构;最后,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比较好的生态功能,比如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游憩娱乐等。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分析

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 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硏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历史遗留矿区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开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勘查标准的研究及制走,大力推进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各地通过规划、标准、政策的制走实施,谋划部署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矿山生态修复 为形成〃加快还旧账,不再欠新账〃的治理局面,对于生产矿山,通过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制度, 推进保证金改基金制度,探索建立动态监管制度,推动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对于废弃矿山”通过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指导省级财政专项投入”加强政策激励与引导,不断加大废弃矿山治理力度。 (一)完善和推进各项制度 完成中央深改委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制度改革任务,完善〃二合一"方案审查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三合一〃改革,突出矿山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改基金制度改革。督促各地按照〃应返尽返〃原则加快返还企业保

证金,截至2019年4月,全国返还保证金 292.5亿元。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 (二)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部署 落实蓝天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等重大部署。2019年4月,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3号)。2019年5月,召开重点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会,部署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 千米范围内和京津冀周边、汾渭平原等7个省(区、市)34 个重点城市周边20千米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拟于2020年底完成。 (三)落实治理资金、开展工程试点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通过前两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计划治理面积约2.58万公顷。 自然资源部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共同完成第三批工程试点竞争性评审等工作。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支持内蒙古等14个省(区、市)实施试点,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40 亿元,其中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内容。 (四)矿山恢复治理情况

河道整改与生态修复策略

河道整改与生态修复策略 作者:彭曦单位:湖北省鄂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 长港河道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中部,全长46.5km,是梁子湖进入长江的唯一通道,长港流域水系主要由梁子湖、五四湖、三山湖等几十个湖泊组成,行政区划涉及湖北省鄂州、武汉、黄石、咸宁4个市,流域总面积3265km2,流域内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湖泊水深面广,是湖北省粮、棉、油及水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为着力保护和修复长港流域生态环境,协调产业联动发展,调整水利设施布局,统筹城乡公共基础和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鄂州市从2008年开始,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对长港进行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以产业优化、生态水利、特色旅游、基础设施、村镇建设五大工程为主体,打造“绿色、高端、集约”的城乡一体化百里长港示范区,把河道建设成具有游乐、运动、休闲等多功能的生态湿地公园。 1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现状 长港河道起点为梁子湖下游的磨刀矶节制闸,有两个出口汇入长江,开闸期间,河道由南向北从新港流经三山湖节制闸、樊口大闸自排入江,汛期长江水位较高时,由西南向东北蜿蜒流经樊口泵站经电排入江。长港沿线主要基础设施有:重要排水支港37条,总长287km;樊口大闸、民信闸等大中小型涵闸45座;樊口一级排涝泵站;周家闸、大治港等二级排涝泵站82处,总装机2050台套,总容量1.98万kw,总排水能力198m3/s;小型灌溉泵站130处,总装机1140台套,

总容量3920kw,提水能力19m3/s,灌溉面积1.5万hm2。此外,沿港有公(铁)路桥8座,圩垸67处,圩堤总长81.5km。樊口大闸、樊口泵站是长港流域控制性骨干水工建筑物。樊口大闸共设11孔排水闸与1孔船闸,排水闸每孔尺寸为宽6.5m×高7.0m,设计排水量为947.2m3/s(含船闸Q船=230.0m3/s)。船闸是流域诸湖通往长江的咽喉,可通行百吨级船只;樊口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6000kw,是目前全国轴流泵单机容量最大的排涝泵站,设计总排水流量214m3/s。 1.2存在问题 长港是鄂州市境内最大河流,流程长,曲折迂回,自形成以来一直未经系统整治,加之人为活动干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岸坡失稳,影响防洪安全长港设计标准为十年一遇排水标准,而沿线土质主要为潮沙土,粘性差,每年汛期长时间受高水位浸泡和长年雨水冲刷,造成两岸脱坡,港底淤积较严重,河道杂草丛生。同时,两侧违章建筑、挖鱼池、葬坟墓、种庄稼等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鄂州经济开发区和长港镇等地段,已经出现河道水位急剧下降时,地基下沉、地面裂缝等迹象。东沟镇余湾村在距堤面不足10m 的禁区内,大面积开挖鱼池,造成300m左右岸坡整体弧形滑动。 1.2.2河道缺乏有效管理长港流经的大部分地区为农村,附近村镇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流入河道,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长港,这些污染物及河道内沉积污泥释放出氮磷等物质,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 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 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地质环境不仅由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决定,更受人为的矿山资源开发活动影响,因而呈现出复杂性和动态性。 张卫东等[1]认为,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 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有利于矿业的正常生产, 脆弱的或恶化的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矿山正常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区大多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 或崩塌、滑坡、泥石流原生灾害高发的山地地区,其开发活动触发和产生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一方面是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人为地质作用使其形成复杂化。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已成为影响和改变矿区地质环境的最活跃、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力, 成为加剧矿区地质环境变化的“催化剂”。 徐友宁[2]提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亦称矿山地质作用(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弃土堆渣的堆积作用等塑造了人工地貌景观, 改变了地应力的平衡和地表地球化学场等) ,它叠加在矿山原生地质环境上并且与原生地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原生矿山地质环境随矿业活动时间、强度而呈现复杂的、动态的变化。 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2.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 作为当代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不仅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科学的分类,并调查其空间分布,有利于因地制宜,有效地指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评价、预测预报和保护治理等工作。 武强[3]依据矿山存在问题的性质(不考虑工业灾害问题),将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为了“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五类。其中,“三废”问题分为固相废弃物,液相废弃物,气相废弃物污染3类;地面变形问题分为开采沉陷、地面岩溶塌陷、地面沉降、边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7类;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分为岩溶矿床和西北采煤保水问题2类;沙漠化则分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矿山沙漠化和油田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2类。 2.2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布 何芳等[4]在研究全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规模、危害等因素的基础上,首次将影响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的区域划分为戈壁沙漠沙地区、平原盆地区、黄土高原区、中低山丘陵区、中高山地区、多年冻土区等6 大地质环境区,研究了各地质环境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戈壁沙漠沙地区属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环境条件差,矿业开发应防治的是土地沙化的加剧和水资源、植被资源的破坏;平原盆地区煤矿山的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泥石流、崩塌,金属矿山的水土环境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土地占用与破坏,非金属矿山的地面塌陷、景观资源的破坏是区内的主要问题;黄土高原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相对缺乏、植被稀疏、再生力低、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开矿造成的水土流失、水环境破坏和污染、植被破坏及黄土边坡的崩塌、滑坡是开矿需要防治的主要问题;中低山丘陵区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一)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任务重,生态恢复差距甚远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目前,我国矿山总的复垦率不到10%,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50%以上的土地复垦率相比,差距巨大。 (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范围小,对矿山外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重视不够 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未纳入矿山企业职责范围。矿山企业占地范围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只是矿产开采引起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的一部分。除了露天矿以外,矿山企业占地在矿区面积中只占很少的部分,矿产开采中造成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必然涉及到矿区周边范围。根据山西省调查结果,矿产开采除了引起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缩小外,还因产生采空区漏斗状辐射区域而影响地表植被,其面积约为采空区面积的2.6倍。当前,由于矿区周边影响范围的生态恢复治理的职责还没有明确,矿区整体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难以在环境自净和自然演替的作用下得以恢复平衡。 (三)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 目前规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二是乡镇矿山企业和个体矿山企业占地范围内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家底不清,多头管理,各自为阵,缺乏系统的综合规划,是造成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滞后的重要原因。 (四)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资金筹措机制还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当前,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资金筹措的良性运行机制仍然欠缺,专项资金来源单一,涉及矿产资源收费名目多、部门多,部门收费使用方向不明确,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整体不高,企业投资和治理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适用范围不够宽。目前全国多数省已经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均规定保证金只适用于新建矿山企业,或新矿山开发新产生的破坏。而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成本仍然纳入保证金的范畴。 第二,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没有体现生态环境补偿的政策含义。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开征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仅仅将资源补偿费作为调整国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因此,国家将补偿费的开支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勘探成本补助上(不低于70%),并适当用于矿产资源保护支出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预算,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要的资金没有纳入补偿费的支出范围。 第三,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过低,未能随矿产资源价值、市场情况变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加大对 环境治理的力度。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尽管过去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国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且中国已成为全 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但是中国依然“生态环境保护 任重道远”,生态修复将是长期、持续性的过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至2017 年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从7,114 亿元增长至9,539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1%;政府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963 亿元增长至6,353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56%。国民经济保持持续、中高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生 态修复的日益重视,将共同推动环保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1-2017 年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财政环保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目前,生态修复行业在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快速发展,1996 年和1998 年出台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确保高速公路施工必须进行边坡修复,植被恢复行业市场随之开始诞生。随后,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多样,且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扩大了生态修复市场需求,促使行业快速发展。 同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明确提出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并且在水土保持、城市生态恢复、国土治理、河湖与湿地保护、海洋生态保护等山水林田湖各个领域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推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是为了避免矿山生态结构持续恶化的重要措施,其在实际中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为了使矿山可以科学、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在其生态恢复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找出如何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文章在矿山生态修复的特点及要求上对其在实际中可以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包括植被恢复、生物恢复、废弃物处理等部分,并提出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复垦工作,利用这些技术原理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全面的解读,以此来保证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恢复,进而使矿山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的发展。 标签: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理论 矿产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其开采程度越来越高,在矿产资源被高度开采的情况下是矿山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种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在矿产开采中不可避免的。目前由于矿山生态遭到破坏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土壤结构损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受到污染、气候环境变化、土地生态退化、生物减少等情况,而这些因素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长时间作用下会致使矿上生态功能结构的衰退,严重时还会致使矿山变为荒山。因此必须要通过修复、重建、复垦等方式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避免因矿山环境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生态问题。 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发展 1.1 矿山生态修复的概念 在矿山因过度开发或是过度损坏后其生态结构及功能出现衰退及消失等情况就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来对矿山生态进行改善,以此来避免矿山因生态功能完全消失而变为荒山。目前在我国的矿山生态修复中将因生产建设或是自然灾害损毁的矿山归类为需要进行整治修复的区域,采用适当的治理措施来帮助矿山重新恢复为可进行活动及具备基本生态功能的状态。对于矿山生态的修复其并不是要求使矿山生态环境完全恢复成受到破坏之前的生态原貌,其主要是根据矿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来恢复其所必须的部分,以此来保证矿山可以回归为可利用的状态。 1.2 矿山生态修复的理论 目前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是生态演替理论,此理论主要是指在生态恢复中通过矿山中各类植物的演替及发展来形成一个完整且稳定的生态部落,此种理论的应用决定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整体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以此来保证矿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由于在生态演替的过程中其需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为此在矿山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工的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生态演替的时间。同时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其包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相关研究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找矿技术和矿产开发技术的提高以及能源需求量大幅增加,矿山开发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矿产的开采、矿山的开发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使得被开采的矿山及其周边留下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甚至是灾难。 正是基于以上情况,中国人开始着手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系统包括开挖、压占、坍塌、水土流失、尾矿砂库等,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位移,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而矿山生态修复即矿山领域的生态修复。可以说,它是缓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截至2014年底,全国矿山复绿工程已经完成全国总量的11%,正在完成占全国总量的14.08%,未复绿的占74.94%。有分析认为,尽管正在逐步推进,但“十三五”期间,矿山生态修复仍任重道远。 中国的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始较早,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修复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才开始起步,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科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同时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近年来,各地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被认为是一代中国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我救赎”。 截至2014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资金901.8亿元,已治理恢复毁损土地81万公顷,治理率为26.7%,治理矿山3310座,总面积10.3万公顷;截止到2015年,全国共投入治理资金超过90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面积超过80万公顷,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国土资源部部长要求,大力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负责、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新模式,开创工作新局面。 如今,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出台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应缴保证金矿山数量99006个,已缴85893个,占应缴总数的86.76%;应缴总额1598.69亿元(含山西省保证金380亿元),已缴867.74亿元,占应缴总额40.02%。 根本之道仍在于制度建立 不过,尽管投入巨大,治理力度不小,但矿山修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收到成效。有上千年历史的湖北大冶铁矿就用了20余年,才逐步完成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废弃矿山面积为仍需治理矿山面积的9.5倍,废弃矿山的治理力度有待加强。从这些公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矿山生态修复形势依然严峻。 对中国的矿山生态修复而言,建立完善的土地开垦体系、法律法规,以及成熟的管理制度,将不仅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摘要:环境可以成为污染从人的活动无论是通过无意释放事件,如今工业,如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这产生了既要限制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要修复现有污染的热点地区。整治是长期给予了一个特定环境清洁车厢(如土壤或水体),以减少特定污染物的水平,到可接受的浓度。植物修复是一个补救机制,可以用来清理环境污染物的范围它涉及到土地用途的植物,可以容忍和污染,甚至在某些类型的茁壮成长环境,以减轻负担的具体污染。 关键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can be from human activity whether polluted by inadvertently released in just happen, now the zijin mining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r as a result of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ZiJinShan copper wet sour water leakage occurs the copper. It has to restrict acces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o repair pollutants existing pollution hotspots. Regulation is given a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leaning cars (such as soil or water), in order to reduce levels of pollutants, specific to acceptable levels. Phytoremediation is a remedy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sed to clean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t involves the use of land plants, can tolerate and pollution, even in some types of thrive environment. Keywords:mine and surrounding area;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phytoremediation 矿产资源的开发在为国家提供重要战略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矿冶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因采矿累计占用、破坏土地达743 万hm2,且每年仍以4万hm2 的速度递增,而全国受矿业影响的土地复垦率却只有13.3%,且其中主要是煤矿山相对较高的复垦率贡献,而金属矿山的复垦率相对较低,这与发达国家75%的复垦率相差甚远。此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由地球化学链、食物链进入生物体,给矿山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的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甚至社会和谐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对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就显得十分重要[1]。 1 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的实践 1.1 矿山废弃地复垦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矿山废弃地的复垦利用已经受到了普遍关注。矿山废弃地分布广,环境污染严重,它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在正确评价废弃地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而使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良性循环 [2]。 矿山废弃地隶属各种尺度的景观类型,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具有不同的生态重建途径。影响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潜力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4类14个亚类因子.并划分为6个等级[3].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的阶段、类型、过程对效益的影响;②矿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⑧矿区未来空间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的划分;④矿区时空变动地貌的水土保持布局模式;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的方法[4]。在废弃地上铺盖厚约20cm 垃圾及20 kg/m 石灰提高了尾矿pH值并降低了电导率,而且较有效地防止了下层尾矿的酸化,植物生长也较好。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人为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尚未得到根本性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压力。尽管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在一些重点生态系统退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仍在加速扩展,生态系统恢复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化解我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多项策略。 [关键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恢复 1完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补充或制定新的政策。例如,保护土地退化治理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如允许继承等)、生态退化严重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生态退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户包治理小流域优惠政策、贫困户承包“四荒”治理优惠政策等。山区农民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防治生态退化的内容纳入乡规村约,以规范生态退化地区的生产建设活动。要积极推动土地产权的市场配置,利用产权价格机制遏制资源的流失和资源生产力的下降。选择优化的制度变迁路径,力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在不改变土地产权性质的前提下,明晰土地产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框架,体现产权的排他性和对资源的保护性。界定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保证农民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注重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相结合,建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区,有所侧重地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的措施,以减缓环境压力;对生态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投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统筹安排。应稳定增加投入来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将生态恢复的外部效果内在化,推动其市场化进程。有条件的山区要争取利用外资和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经济效益明显的生态恢复项目。对于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执行。 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效益和获益分配公平性。生态退化地区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进行奖励,例如奖励其一定面积的荒地,并在数年内免收缴土地使用税;使退耕户享有生态恢复成果的处置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者则实施严

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聚落作为人类的家园和住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外部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时空单元[1]。早在1841年,德国地理学家Johann Georg Kohl就开始关注人类交通、居住地与地形的关系。十九世纪末期,Jean Brunches、Albert Demangeon对聚落空间分部与类型划分进行的研究,开始指导人们研究乡村住宅,使聚居成为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Jones、Sauer借鉴德国人文景观的概念指出把历史、地处与人文景观和它们的区别作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906年Schlüter Otto正式提出“聚落地理”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以来,聚落地理研究遍及全世界,并在发展较早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如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Chris Taylor提出了著名的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网络空间结构理论模式,英国则对聚落的历史地理有较多的研究;美国的聚落研究从白人的拓荒和居住问题开始,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质。 国外的专家对我国聚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美国历史地理学家G. W. Skinner 对成都东郊龙泉驿开展聚落研究[2]。七十年代以后,国外学术界开始将聚落的研究与政治和社会相联系[3],或者将聚落放在全球背景下去研究[4, 5],但较为突出的是对聚落与能源的探讨[5, 6],有的从聚落形态角度分析[6],有的则从建筑学角度思考[7]。关于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在国外研究也比较普遍,C. I. Okpala从政策方面进行比较[8],Paul Oldfield则从经济方面进行了探讨[9]。乡村聚落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兴起。Cay Lienau在1973年概括性地论述了乡村聚落这个术语[10],随后,乡村聚落规划[11, 12]相关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美国[13]、英国[12, 14]、日本[11]对此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2000年之后,聚落研究已从聚落空间的结构与形态扩展到多视野、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领域。随着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聚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如聚落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引入,使传统聚落的研究从聚落空间的结构与形态拓展到多视野、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领域。 随着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聚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逐渐向聚落的旅游[15]、聚落形态[16]、聚落与气候变化[17]和聚落的系统分析[18]。当然,对于区域性聚落的相关研究[15, 16, 19]也是有增无减,尤其是将GIS和RS技术应用到聚落相关的研究[20-25]也是近几年的热点。 我国对聚落的记载始于《史记·五帝本纪》。该书记载道“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注释中称“聚,谓村落也”。但国内对于聚落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在三十年代初才初见相关文献。我国地理学家张其昀(1935)、朱炳海(1939)、严钦尚(1939)、刘恩兰(1948)分别就我国民族地理之分布、西藏东部与川西之高山聚落进行了开创性研究[26-29],林超教授系统地研究了聚落分类[30],并指出农村聚落与土地的密切关系。总的来看,1949年以前的聚落地理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对聚落所体现的人地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聚落从而成为区域地理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容上偏重于解释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 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期,我国聚落地理学研究处于相对低潮的阶段,主要是开展了居民点规划及布局的研究。文革结束以后,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复兴,金其铭、李旭旦、谢吾同等人聚落地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性理论的讨论[31],省级范围的聚落布局[32, 33],聚落类型及分布[34],聚落与环境[35, 36]及各种对聚落的调研[37]。九十年代对聚落的研究主要在聚落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