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_省略_制_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_李瑞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_省略_制_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_李瑞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_省略_制_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_李瑞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_省略_制_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_李瑞

第32卷第7期2013年07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2,No.7July,2013

收稿日期:2012-12;修订日期:2013-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07)。作者简介:李瑞(1984-),男,贵州贵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才地理学与旅游发展。E-mail:liruigznu2008@https://www.doczj.com/doc/1719196775.html, 通讯作者:吴殿廷(1958-),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研究。

E-mail:wudianting@https://www.doczj.com/doc/1719196775.html,

1123-1138页

1引言

当今世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Beechler et al,2009;王辉耀,2010),核心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刘少雪,2009)。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国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基本战略(李燕萍,2010),也进一步提出要突出培养领军式高级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白春礼,2007)。科学的高级人才实践发展呼唤科学的高级人才理论指导。高级人才现象具有空间属性(叶忠海,2000),基于地理学视角对高级人才群体进行分析,可以剖析出其不同成长阶段过程中的时空分布和迁移规律、扩散、演化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地理学理应成为研究高级人才群体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学科。

目前,国内外地理学界对高级人才研究主要集

中在对高级人才空间静态或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其成因、开发和规划进行定性简析等视角。例如,Marc(2009)分析了影响英国高级人才空间分布差异的成因及其结果;谷人旭等(2001)分析了上海市高级人才资源开发及其优化管理问题;刘超等(2004)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成材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姜怀宇等(2005)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态势及其成因;任泉香等(2007)分析了近现代中国杰出女性人才的空间分异;罗守贵等(2009)分析了高级人才空间流动因素;李双双等(2011)对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张建伟等(2011)研究了江苏省科技人才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态势。从空间集聚视角对高级人才成长的时空规律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则较少(吴殿廷等,2006)。

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典型群体,运用空间计量方法识别和剖析高级科学人才成长的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

李瑞,吴殿廷,鲍捷,邱研,王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要:以中国科学院1192名院士为典型群体,运用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识别和剖析了高级科学

人才成长的时空规律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中科院院士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在东中西3大地带均呈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地理空间上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均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③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带的HH 集聚省域数量随年代推进分别呈现出先增后减、变化不大和逐渐增加态势,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省域及其邻近省域;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带时空格局演化跃迁较多的是类型Ⅳ(省域本身及其邻居均保持了相同水平),近半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的连续稳定性,而类型Ⅰ、Ⅱ和Ⅲ在数量上也有所差异,且存在部分省域跃迁明显的现象;⑤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差异和变化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科院院士的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

关键词:人才集聚;时空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doi:10.11820/dlkxjz.2013.07.015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时空规律及其演化机制,从宏观层面为中国及其各省区市制定适宜的高级科学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国内外其他类型高级人才成长和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借鉴。

2样本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样本来源

不同职业及其级别差异使高级人才类型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学术地位及其贡献角度界定高级人才,即指在主要科学技术领域已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就的学者总称(吴殿廷等,2003);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典型代表;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为高级科学人才的最高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中科院院士),原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每2年增选1次。1955-2011年间共产生14批中科院院士(含已故院士474人,不含外籍院士),总人数为1192名。

本文以此为典型样本进行分析,能对识别高级科学人才和其他类型高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时空规律有所启示。

2.2研究方法

以省域为地域尺度,利用上述样本数据分析籍贯或出生地①、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②和长期工作地③等中科院院士成长过程中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时空分布差异,选取4个不同年代④重点剖析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空间集中化和均衡度以及时空集聚演化格局及其特征。借助Matlab软件和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可视化分析。

2.2.1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

为了分析4个不同年代中科院院士在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的不同省域空间集聚情况,本文通过计算不同成长阶段的基尼系数来定量分析中科院院士在不同省域的集聚态势。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吴殿廷, 2004):

G=1

2n2xˉ

i=1

n∑

j=1

n

|

|x i-x j(1)式中:G是基尼系数;n代表省域总数;xˉ代表变量

x

i,j的均值;

x

i和

x

j分别为3个重要阶段任意2个省域的中科院院士密度⑤。可以看出,G的值在0~1之间,系数越高,表明集聚值越大,即中科院院士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即当他们完全在空间上均匀分布时G值为0,完全集中在一起时G值为1。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基尼系数的测度反映了中科院院士成长过程中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空间分布集聚化态势,但这一态势是否客观和真实,需要同样在数学上与基尼系数有等价关系的集中化指数来反映空间分布集聚化态势。集中化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林炳耀,1985):

I=A-R

M-R

(2)式中:I是集中化指数;A为不同省域中科院院士密度的累计百分比(由大到小)总和;R为中科院院士密度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为中科院院士密度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可以看出,I值也在0~1之间,指数越高,表明集聚值越大,即中科院院士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即当他们完全在空间上均匀分布时I值为0,完全集中在一起时I值为1。

①首选中科院院士籍贯所在地进行统计,如无法查到,再取其出生地进行统计。

②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是指中科院院士在国内获取专科、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副博士、博士)之一

为其最高学历(位)院校所在省域。经统计,中科院全体院士在国内获取专科、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之一为其最高学历(位)的比重依次为1.72%、15.43%、68.65%和13.91%。

③国内长期工作地指中科院院士工作年份最长的省域。

④为使研究结论更为客观科学、更具指导作用,将已产生的14批中科院院士(含已故院士)以10年为间隔将其划分为4个年

代,即20世纪50年代(包括产生院士的1955年和1957年)、80年代(包括产生院士的1980年)、90年代(包括产生院士的1991、1993、1995、1997和1999年)和21世纪初期(包括产生院士的2001、2003、2005、2007、2009和2011年)。

⑤院士密度为不同批次某省院士数量与该省每千万人口数量之比。在计算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

初期产生院士的年份各省人口数分别采用第一(1953年)、第三(1982年)、第四(1990年)、第五(2000年)和第六(2010年)次人口普查数据。

1124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2.2.2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中科院院士成长过程中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

在各种机制综合驱动下发生着空间迁移的集聚与

扩散,这一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态势也随着4个不同

年代的中科院院士产生的连续变化而变化,进而形

成了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空间相关性的非均衡集

聚分布。因此,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对这一集

聚分布态势进行识别和分析。

(1)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衡量中科院院士成长过

程中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分布空间关联与空间

差异程度。Global Moran's I统计量是常用的全局

空间自相关度量指标,用向量形式表示如下(Cliff

et al,1973):

I=n∑i=1n∑j=1n W ij(x i-xˉ)(x j-xˉ)

i=1

n∑

j=1

n

W

ij∑i=1

n

(x

i

-xˉ)2

(3)

式中:I是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n为省域总数;W ij 为行标准化的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对应于所有权重的和;x i和x j分别为3个重要阶段任意2个省域的中科院院士密度;xˉ为x的均值。在分析中科院院士密度的省域分布差异时,采用基于共同边界的一阶ROOK权重矩阵,即省域i与j相邻,则W ij=1,否则W ij=0;省域i与其自身不属于邻居关系,故W ii= 0。Moran's I测度变量空间取值的相似值,当I值为正时,表明变量取值表现出空间上的相似性;反之则反。Moran's I指数的显著性检验采用一个标准化的Z统计量来推断。

Z=I-E(I)

SD(I)(4)

式中:E(I)是数列理论上的均值;SD(I)则是理论上的标准方差。在给定置信水平时,若Moran's I显著且为正,则表示中科院院士密度较高或较低的省域在空间上集聚,空间特征表现为典型性;反之若Moran's I显著且为负,则表示中科院院士密度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显著差异,空间特征表现为非典型性。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只说明中科院院士密度分布在空间上的平均差异程度,但难以反映其局部空间差异,根据上述不同成长阶段的中科院院士空间分布集聚化测度及其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变化态势,分析4个不同年代的分布空间并通过测算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显著性水平,采用Moran散点图、Local Moran's I统计量来分析中科院院士密度分布的空间差异程度。

①Moran散点图。Moran散点图形式,描述变量V i与其空间滞后向量W V i间的相关关系,共分为4个象限:第一象限(HH)表示中科院院士分布的高密度省域被其他中科院院士分布的高密度省域所包围;第二象限(LH)表示中科院院士分布的低密度省域被其他中科院院士分布的高密度省域所包围;第三象限(LL)表示中科院院士分布的低密度省域被其他中科院院士分布的低密度省域包围;第四象限(HL)表示中科院院士分布的高密度省域被其他中科院院士分布的低密度省域所包围。

②Local Moran's I统计量。Local Moran's I统计量可以度量省域i与其周围省域中科院院士密度在空间上的差异程度及其显著性。它是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Global Moran's I的分解。对第i个省域而言,其形式为(陈彦光,2009):

I

i

=z

i∑j=1

n

w

ij

z

j(5)式中:z i和z j是不同年代所属年份省域院士密度标准化均值;w ij是空间权重。在给定置信水平下,若I i 显著大于0且z i﹥0,则省域i位于HH象限;若I i显著大于0且z i﹤0,则省域i位于LH象限;若I i显著小于0且z i﹥0,则省域i位于HL象限;若I i显著小于0且z i﹤0,则省域i位于LL象限。

另外,对Local Moran's I统计量的时空演化采用时空跃迁(Space-time Transitions)测度法来深入刻画(Rey,2001;吴玉鸣,2007)。该时空跃迁可以分为如下4种类型:类型Ⅰ跃迁描述的仅仅是相对位移的省域跃迁,包括HH t→LH t+1、HL t→LL t+1、LH t→HH t+1、LL t→HL t+1;类型Ⅱ描述的仅仅是相关空间邻近省域的跃迁,包括HH t→HL t+1、HL t→HH t+ 1、LH t→LL t+1、LL t→LH t+1;类型Ⅲ包括了某省域及其邻居均发生跃迁,包括:HH t→LL t+1、HL t→LH t+1、LL t→HH t+1、LH t→HL t+1;类型Ⅵ是省域保持了相同水平的情况,包括:HH t→HH t+1、HL t→HL t+1、LH t→LH t+1、LL t→LL t+1。

1125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3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3.1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集中分布于东部

如图1所示,中科院院士的籍贯或出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和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域,其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1.2%、17.2%、7.3%、6%、5.4%和5%;同时,籍贯或出生地也零星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域。籍贯或出生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3大地带⑥所在省域的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到其总数的73.15%、21.81%和5.04%,东中西部呈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

3.2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集中分布

于东部京、苏、沪等省市

由图2可知,北京、江苏和上海是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取地,其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总数的38.18%、17.15%和9.3%;湖北、吉林、湖南和四川是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次要集聚区,其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总数的4.1%、3.3%、2.5%和1.7%;同时,国内最高学历

(位)获取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所在省(市、区)的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总数的80.91%、14.02%和5.07%,东中西部的内部不平衡性更趋明显。

3.3中科院院士国外最高学历(位)获取地集中在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前苏联

海外留学是确保高级科学人才成材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分析发现,中科院院士在国内获取相应学科的最高学历(位)之后,有56.71%的中科院院士选择继续出国深造,并再次获取相应学科的最高学历(位)。如图3所示,美国为中科院院士出国继续深造并获取最高学历(位)的首选国家,占全部所选留学深造国家或地区总数的49.11%;英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法国等东西欧国家以及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分别占其总数的13.76%、10.95%、9.62%、8.43%和3.4%;其余4.73%主要分布于比利时、加拿大、瑞士、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⑥考虑统计和研究的客观性和便利性,本文划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省域的标准为:东部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13个省区市;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区;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

个省区市。

图1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国内籍贯或出生地空间分异Fig.1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ive or birth place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during

1955-2011

图2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

空间分异

Fig.2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cations where academicians of

CAS acquired their highest education(degree)

during 1955-2011

1126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3.4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集中分布于东部

由图4可知,北京、上海、江苏是中科院院士选择长期工作的主要集聚地,三省市院士数量分别占中科院院士总数的61.66%、9.12%、5.89%;东南部的广东和福建、东部沿海的浙江和山东、东北部的吉林和辽宁、中部的安徽、湖北和湖南、西部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也是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的重要地区。

总体而言,长期工作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所在省域的中科院院士数量分别占到总数的84.58%、7.91%和7.51%,东中西部的内部不平衡性极为明显。

同时,比较图4与图1和图2也发现,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省域空间集聚格局与其籍贯或出生地的省域空间集聚格局明显不同,而与其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省域空间集聚格局大体吻合。通过运用Pearson 相关系数(r )(徐建华,2006)对三者所在省域数量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也得知,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与籍贯或出生地之间r 值为0.317,而与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之间的r 值达到0.817,且在0.01水平上显著。

4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以上较为直观地分析了中科院院士在籍贯或出生地、国内外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

等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集聚空间格局特征,可从整体上识别中科院院士在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这些状态特征是相对静态和宏观的,需进一步深入分析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宏观与中观相结合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才能更好地反映中科院院士集聚成长的动态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⑦。

4.1不同年代空间集聚程度的测度

运用上述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的测度方法对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在20世纪50年、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空间集聚化态势进行测度⑧。结果显示(表1):

(1)籍贯或出生地的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大而后降低的变化过程,说明籍贯或出生地呈现出先逐渐集聚而后集聚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

(2)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均表现出了逐渐降低的变化过程,但两

个系数值的平均值均较高,分别为0.8598和0.8138,且降幅不大,分别保持在0.0109~0.0277和

图3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国外留学国家或地区分异

Fig.3Distribution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where academicians of CAS study abroad during

1955-2011

图4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空间分异Fig.4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cationss of long-term work of

academicians of CAS during

1955-2011

⑦不针对中科院院士在国外获取最高学历(位)的所在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

⑧4个不同年代的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为其所对应的不同年份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的均值。

1127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0.0062~0.0465之间,说明随年代推进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也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

(3)长期工作地的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也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过程,两个系数值的平均值均很高,分别为0.9548和0.9154,且降幅不大,分别保持在0.0032~0.0081和0.0062~0.0209之间,说明长期工作地也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

4.2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集聚

特征

由于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仅仅反映的是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不同年代的地理集中程度,但对于其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时空变化没有给出更多解释。因此,通过空间自相关的显著性检验来识别其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及其演化趋势。

利用不同年份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国内

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的院士密度数据,基于公式(3)和空间邻近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如图5所示的20世纪5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 计算结果和变化趋势⑨。

Moran's I 的正态统计量Z 在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提供了空间自相关证据。结果表明:不同年代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所对应的Mo-ran's I 均为正值,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高值或低值空间集聚,且与其所对应的上述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变化态势基本吻合。具体特征如下:

(1)籍贯或出生地Moran's I 指数在时间上呈现逐渐增大而后降低的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逐渐集聚但态势缓慢(20世纪50-80年代、80-90年代的Moran's I 系数增加值分别为0.0052和0.0191),之后集聚弱化的格局演化特征。

(2)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均

空间维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国内长期工作地

系数类别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

时间维

20世纪50年代

0.43220.42710.89120.84170.96290.9321

20世纪80年代

0.58160.52870.86350.82410.95970.9209

20世纪90年代

0.66130.59480.85260.81790.95230.9147

21世纪初期0.57720.55290.83170.77140.94420.8938

表1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3个阶段所在地的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变化

Tab.1Changes of Gini coefficient and centralized index of location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three stages

during 1955-2011

⑨4个不同年代的Moran's I 统计值为其所对应的不同年份Moran's I

统计值的均值。

图5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3个阶段所在地的Moran's I 指数及变化趋势

Fig.5Moran's I and its changing trends of location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three stages during 1955-2011

1128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呈现出Moran's I 指数逐渐降低的趋势,前者的Mo-ran's I 指数值低于后者,表明前者的初始空间集聚程度比后者低,且在20世纪50-80年代、80-90年代两者在空间上均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演化特征,但趋势也较缓慢(对应的Moran's I 指数降低值分别为0.0107和0.033,及0.016和0.0107),至21世纪初期两者空间集聚弱化趋势较之前有所增强(对应的Moran's I 指数降低值分别为0.0638和0.0644)。4.3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省域空间自相关LISA

分析及其集聚特征

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在不同年代地理集聚的总体空间差异有可能难以反映局部(省域)空间上差异的变化,因为Global Moran's I 估计值只是全国总体在空间上差异的平均值。因此需要进行局部(省域)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 分析,

探讨其省域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集聚演化和跃迁特征。

4.3.1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的省域LISA 集聚

及其跃迁特征

对比20世纪5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中科院院士的籍贯或出生地的空间LISA 分布图(图6),并结合其对应的Moran's I 散点分布图综合分析可知,大部分省份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特征表现出一定的非典型性。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的HH 集聚省域数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从省域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80年代HH 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江苏和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和江西逐渐成为集聚省域,并与其邻近的部分HL 省域构

图6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的省域LISA 分布图

Fig.6LISA maps at province scale of native or birth place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1955-2011

1129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成了华东和华中相连成片分布的密集区域;21世纪初期HH省域再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域。

同时,LL集聚省域数量依次呈现出增加、持平、减少的变化态势。从省域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年代,LL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等省,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中部和西北的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等省;80年代LL与LH省域构成了东北、西北、华中和西南相连成片分布的密集区域;90年代,LL省域集聚演化格局保持相对稳定,但LH省域集聚空间缩小;至21世纪初期,LL省域再次集聚于西北的内蒙古、甘肃等省,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等省,西南的云南、贵州等省,LH省域镶嵌分布在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

针对每个时段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所在省域Local Moran's I统计量进行时空跃迁分析可知(表2):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的不同时段里,较多的跃迁类型是省域本身及其邻居均保持了相同水平的类型Ⅳ,约50%的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连续稳定性。

籍贯或出生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类型在数量上表现出Ⅱ>Ⅲ>Ⅰ,其中:①20世纪50-80年代,福建和辽宁发生了Ⅱ跃迁,分别从HL→HH和从LH→LL;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安徽、辽宁、陕西、广西发生了Ⅱ跃迁,安徽从HH→HL,而后三者从LL→LH。②20世纪80-90年代,湖北、山东、安徽、江西发生了Ⅲ跃迁,湖北从HL→LH,后三者从LH→HL;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河北、北京发生了Ⅲ跃迁,分别从HL→LH和从LH→HL。

③相对而言,类型Ⅰ的跃迁最不普遍。

4.3.2中科院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省域LISA

集聚及其跃迁特征

对比20世纪5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空间LISA分布图(图7),并结合其对应的Moran's I散点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知,大部分省份也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特征仍表现出一定的非典型性。

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HH集聚省域数量总体变化不大。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聚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华东沿海省域;80年代集聚分布格局发生弱化,吉林等东北省域集聚程度逐步提高;90年代分布格局与80年代相比变化不大;21世纪初期广东等华南沿海省域集聚程度迅速提高。

HL集聚省域数量逐渐增加。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年代,集聚分布于云南、四川等西南部省域;80年代,集聚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和辽宁等省;90年代,陕西、福建快速集聚;至21世纪初期,陕西、福建分别与四川、甘肃、新疆等西北省域和江苏、浙江、上海等东南省域构成了相连成片分布的密集区域。

跃迁类型类型Ⅰ类型Ⅱ

类型Ⅲ类型Ⅳ

不显著

年代划分

20世纪50-80年代

HL t→HH t+1:福建

LH t→LL t+1:辽宁

HH t→HH t+1:江苏、浙江

HL t→HL t+1:四川、湖南、广东、河北、湖北

LH t→LH t+1: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上海、

北京、重庆

LL t→LL t+1: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陕

西、山西、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天津

新疆、青海、西藏、宁夏

20世纪80-90年代

HL t→LH t+1:湖北

LH t→HL t+1:山东、安徽、江西

HH t→HH t+1:江苏、浙江、福建

HL t→HL t+1:四川、湖南、广东、河北

LH t→LH t+1:河南、上海、北京、天津、重庆

LL t→LL t+1: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

宁、甘肃、宁夏、陕西、山西、青海、云南、贵

州、广西、海南

西藏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

HH t→LH t+1:江西

HH t→HL t+1:安徽

LL t→LH t+1:辽宁、陕西、广西

HL t→LH t+1:河北

LH t→HL t+1:北京

HH t→HH t+1: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HL t→HL t+1:四川、湖北、湖南、广东

LH t→LH t+1:重庆、河南、上海

LL t→LL t+1:天津、新疆、内蒙古、黑

龙江、吉林、甘肃、宁夏、山西、云南、

贵州、海南

西藏、青海

表2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的省域跃迁类型

Tab.2Provincial transition types of native or birth place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1955-2011注:省域LISA图及其跃迁类型均在p=0.0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下同)。

1130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同时,LL 和LH 集聚省域数量变化不大。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90年代,除华东沿海、西南、东北、华中地区部分省域和北京以外,其他省域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低值集聚区;21世纪初期则主要聚集于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部分省域。

针对每个时段中科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所在省域的Local Moran's I 统计量进行时空跃迁分析可知(表3),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的不同时段里,较为多见的跃迁类型同样为类型Ⅳ,约42%的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的持续稳定性。

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类型在数量上表现出Ⅰ>Ⅲ>Ⅱ,其中:①类型Ⅱ:

20世纪50-80年代,山西从LH →LL ,重庆、山东、广东从LL →LH ;20世纪80-90年代,福建从HH →HL ,重庆从LH →LH →LL ,重庆、山东、广东从LL →LH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浙江从HH →HL ,湖北、江西、黑龙江从LH →LL ,湖南从LL →LH 。②类型Ⅰ:20世纪50-80年代,浙江、云南和湖北分别从HH →LH 、从HL →LL 、从LL →HL ;20世纪80-90年代,广东和浙江从LH →HH ,陕西从LL →HL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吉林从HH →LH ,甘肃、新疆从LL →HL 。③类型Ⅲ:20世纪50-80年代,吉林从LL →HH ,辽宁、安徽从LH →HL ;20世纪80-90年代,湖北、辽宁从HL →LH ,安徽从LH →HL ,辽宁、广东从LH →HL

图7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省域LISA 分布图

Fig.7LISA maps at province scale of locations where academicians of CAS acquired their highest education(degree)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1955-2011

1131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4.3.3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省域LISA集聚及其

跃迁特征

对比20世纪5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空间LISA分布图(图8),并结合其对应的Moran's I散点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知,大多数省份也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非典型性。

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HH集聚省域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聚分布在上海;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江苏、浙江、广州逐渐成为重要集聚省域。

HL集聚省域数量也逐渐增加,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聚分布在北京和江苏;80年代集聚分布在北京、浙江、福建和吉林;90年代邻近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和吉林等省域逐渐集聚构成了相连成片分布的东部密集区域;21世纪初期东部密集区域持续扩大,陕西和甘肃等西北省域也逐渐成为院士长期工作地的密集区域。

同时,LL集聚省域数量逐渐减少,但集聚弱化趋势并不明显;LH省域数量先持平,再减少,而后增加。从省域时空格局演化上看,20世纪50-80年代,除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吉林等省域之外,其他省域相对稳定地构成了LL和LH集聚的大区域分布格局;90年代,山东、安徽、江西等LL省域及辽宁、四川等LH省域类型均变为HL省域;21世纪初期,甘肃、陕西和湖南等LL省域变为HL省域,广东变为HH省域,在宏观上形成了4块相连成片的LL 和LH省域密集分布区域,主要是东北的黑龙江、吉林等省域,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域,西北的新疆、青海、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域,以及中部的河南、山西和湖北等省域。

针对每个时段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所在省域的Local Moran's I统计量进行时空跃迁分析可知(表4),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的不同时段中,较多的跃迁类型也是类型Ⅳ,约40%的省域表现出空间上的持续稳定性。

长期工作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的类型Ⅰ、Ⅱ和Ⅲ数量均较少且比较均衡,其中:①类型Ⅰ:20世纪50-80年代,吉林和福建从LL→HL;20世纪80-90年代,辽宁和四川从LL→HL;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广东从LH→HH,河北、湖南、陕西和甘肃从LL→HL。②类型Ⅱ:20世纪50-80年代,江苏从HL→HH,江西和广东从LL→LH;20世纪80-90年代,浙江从HL→HH;20世纪90年代-21世

跃迁类型类型Ⅰ

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

不显著

年代划分

20世纪50-80年代

HH t→LH t+1:浙江

HL t→LL t+1:云南

LL t→HL t+1:湖北

LH t→LL t+1:山西

LL t→LH t+1:重庆、山东、广东

LL t→HH t+1:吉林

LH t→HL t+1:辽宁、安徽

HH t→HH t+1:上海、江苏、福建

HL t→HL t+1:北京、四川

LH t→LH t+1:天津、河北、江西

LL t→LL t+1:河南、湖南、黑龙江、陕

西、青海、海南、贵州、甘肃、宁夏、广

西、新疆、内蒙古

西藏

20世纪80-90年代

LH t→HH t+1:广东、浙江

LL t→HL t+1:陕西

HH t→HL t+1:福建

LH t→LL t+1:重庆

LL t→LH t+1:黑龙江

HL t→LH t+1:湖北、辽宁

LH t→HL t+1:安徽

HH t→HH t+1:上海、江苏、吉林

HL t→HL t+1:北京、四川

LH t→LH t+1:天津、河北、江西、山东

LL t→LL t+1:河南、湖南、山西、青海、海

南、贵州、甘肃、云南、宁夏、广西、新疆、

内蒙古

西藏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

HH t→LH t+1:吉林

LL t→HL t+1:甘肃、新疆

HH t→HL t+1:浙江

LH t→LL t+1:湖北、江西、黑龙江

LL t→LH t+1:湖南

LH t→HL t+1:辽宁、广东

HH t→HH t+1:上海、江苏

HL t→HL t+1:北京、陕西、四川、福建

LH t→LH t+1:天津、河北、山东、安徽

LL t→LL t+1:重庆、河南、山西、青海、海南、

贵州、云南、宁夏、广西、内蒙古

西藏

表3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省域跃迁类型

Tab.3Provincial transition types of locations where academicians of CAS acquired their highest education(degree)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1955-2011

1132

32卷7期李瑞等: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图8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省域LISA 分布图

Fig.8LISA maps at province scale of locationss of long-term work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1955-2011

跃迁类型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

不显著

年代划分

20世纪50-80年代LL t →HL t +1:吉林、福建HL t →HH t +1:江苏LL t →LH t +1:江西、广东LH t →HL t +1:浙江HH t →HH t +1:上海HL t →HL t +1:北京

LH t →LH t +1:天津、山东、安徽LL t →LL t +1:重庆、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四川、海南、贵州、甘肃、云南、广西、新疆、内蒙古

青海、西藏、宁夏

20世纪80-90年代LL t →HL t +1:辽宁、四川HL t →HH t +1:浙江

LH t →HL t +1:江西、山东、安徽HH t →HH t +1:上海、江苏HL t →HL t +1:北京、吉林、福建LH t →LH t +1:天津、广东

LL t →LL t +1:重庆、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山西、海南、贵州、甘肃、云南、广西、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LH t →HH t +1:广东

LL t →HL t +1:河北、湖南、陕西、甘肃HL t →HH t +1:北京、福建LL t →LH t +1:湖北HL t →LH t +1:吉林、四川HH t →HH t +1:上海、江苏、浙江HL t →HL t +1:江西、山东、安徽、辽宁LH t →LH t +1:天津

LL t →LL t +1:重庆、河南、黑龙江、山西、海南、贵州、云南、广西、新疆、内蒙古

青海、西藏、宁夏

表41955-2011年不同时段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省域跃迁类型

Fig.4Provincial transition types of locations of long-term work of academician of CAS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1955-2011

1133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主驱动力自然环境

经济基础

政治环境

文化教育

载荷要素

区域山体环境

区域水体环境

区域生产水平

区域消费水平

重大政治事件

区域政策制度

区域教育环境

区域科研环境

国内籍贯或出生地

-0.605**

0.752**

0.694**

0.322

0.209

0.178

国内最高学位获取地

-0.217

0.887*

0.638***

0.515**

0.221

0.892*

0.579**

国内长期工作地

0.124

0.243

0.914**

0.877*

0.862*

0.769**

0.493

0.757*

纪初期,北京和福建从HL→HH,湖北从LL→LH。

③类型Ⅲ:20世纪50-80年代,浙江从LH→HL;80-90年代,江西、山东和安徽从LH→HL;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吉林和四川从HL→LH。

5驱动机制分析

为对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总体空间分布和动态时空演化格局的内在驱动机制进行解释,近年来课题组对中科院院士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国内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健在的产生于不同年份的中科院院士及其亲属进行了问卷式采访调查,共发放问卷295份,回收279份,问卷有效率为90.85%。

对问卷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徐建华,2006),得出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是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的4个主要内在驱动力,并承载8个载荷要素,每个载荷要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5.1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时空变化的主要驱

动机制

以省域为分析单元,将籍贯或出生地对应的中科院院士总数分别与表5中的8个载荷要素统计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影响籍贯或出生地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为自然环境差异和政治环境变迁。具体来说,籍贯或出生地时空格局与区域水体环境和重大政治事件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和0.694,且均在0.05水平上显著;而与区域山体环境呈现出较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5,也在0.05水平上显著。其主要原因如下:

(1)水域面积大的地域,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内外联系便捷,较高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有利于中科院院士的成长和成才;反之,山区多数地势崎岖、内外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则对中科院院士的成长和成才不利;因此出生年份为清末至抗战前后的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集聚在中国东部沿海省域及其邻近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而以山区为主的中西部省域则分布较少。

(2)国内外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会对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的空间集聚分布造成重要影响。八年抗战以及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是2000年以后授予的中科院院士的主要出生时段,中国东部沿海区域是当时的主战场之一,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一时段出生的中科院院士在东部区域的集聚态势有所弱化,而向沿海省域的邻近区域和部分中西部省域分散。

表51955-2011年中科院院士3个阶段所在地的时空格局与其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Fig.5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locations of academicians of CAS

in three stages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during1955-2011

注:相关分析涉及的变量及计算方法如下:①区域山体环境:采用各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与各省3个阶段所在地的院士密度数组进行相关;②区域水体环境:采用各省水体面积(包括距海岸线12海里以内水面)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进行相关;③区域生产水平:采用各省人均GDP均值与长期工作地院士密度进行相关,人均GDP为1978-2000年均值(以1978年人均GDP为不变价格推算);④区域消费水平:采用各省人均收入均值分别与最高学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院士密度进行相关,其中人均收入均值为1952-2000年各省人均收入均值(以1952年人均收入为不变价格推算);⑤重大政治事件、区域政策制度、区域教育环境和区域科研环境:以3个阶段所在地(不同省域)为依据,选择上述4个载荷要素的问卷统计量,分别与3个阶段所在地的院士密度数组进行相关分析;***为在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性;**为在0.05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性;*为在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性。

1134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5.2中科院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时空变化的主

要驱动机制

中科院院士最高学位获取地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受文化教育、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共同作用(表5)。具体来说,最高学位获取地时空格局与区域教育环境、区域水体环境、区域人均收入、区域科研环境和重大政治事件均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887、0.638、0.579和0.515,显著水平在0.01~0.05之间。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域大部分地势平缓,交通方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相应的,该区教育事业发达,聚集了大量国内一流高校;而中科院院士成才的关键在于受到良好的高学历教育,因此院士多选择位于该区的一流高校深造并在此获得最高学历(位),已有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吴殿廷等,2005)。

(2)对特色学科和团队的开拓与扶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和重工业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东北、中部和西部部分省域结合各自特色、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平台,建立了一大批特色学科和科研团队,其中部分人才成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并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3)国内外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同样对中科院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空间集聚造成重要影响:

①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东部沿海许多大城市的一流高校纷纷内迁,八年间迁入云南、四川的高校共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0余名中科院院士在此获取最高学历(位);②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恢复高考制度,部分省域的一流高校也得到了大力恢复、建设和发展,使得21世纪初期的中科院院士最高学位获取地分布较之前呈现出集聚弱化的态势。

5.3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

机制分析

影响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表5)。具体来说,长期工作地的时空格局与区域人均GDP、区域人均收入、重大政治事件、区域政策制度和区域科研环境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0.877、0.862、0.769和0.757,分别在0.05、0.01、0.01、0.05和0.01水平上显著。主要原因如下:

(1)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省域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均GDP等经济规模较中西部有明显的优势,为开展各项科研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因而成为中科院院士开展各种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集聚区域;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各种科研活动在这些区域集聚开展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2)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部分省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加快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区域科研硬设施和软环境的建设,制定出一系列留住或吸引院士等高级人才及其科研团队在中西部地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政策,尤其是设置院士工作站等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分布出现了一定的集聚弱化态势。

6结论与讨论

(1)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空间格局总体特征:籍贯或出生地集聚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省域、零星分布在西部省域,东中西部呈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的京、苏、沪等是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集聚区,中西部的鄂、湘、吉、川次之,其余零星分布于部分西部省域;国外最高学历(位)获取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东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前苏联;长期工作地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和少数中西部省域,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不平衡性极为明显,且与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空间集聚格局基本吻合。

(2)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时空格局演化总体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籍贯或出生地、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高值或低值空间集聚,大部分省域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特征表现出一定的非典型性。籍贯或出生地随不同年代推进呈现出先逐渐集聚而后集聚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但集聚弱化态势并不明显。

1135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3)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籍贯或出生地的HH集聚省域数量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省域及其邻近区域;LL集聚省域数量呈现先增加、再持平、后减少趋势,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西北和部分华中地区省域。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HH集聚省域数量变化不大,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北、东北和华南等沿海省域及其邻近省域;LL集聚省域数量也变化不大,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部分省域。长期工作地的HH集聚省域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州成为中科院院士长期工作地的重要集聚省域;LL集聚省域数量逐渐减少,但集聚弱化态势并不明显,LH省域数量呈现出先持平、后减少、再增加的态势,东北、西南、西北和中部区域形成了4块相连成片的低聚集分布区域。

(4)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时空格局演化跃迁特征: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的不同时段里,籍贯或出生地、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长期工作地较多的跃迁类型是省域本身及其邻省均保持了相同水平的类型Ⅳ,分别有50%、42%和40%的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的连续稳定性。同时,籍贯或出生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类型在数量上表现为

Ⅱ>Ⅲ>Ⅰ,辽宁、安徽跃迁最为明显;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类型在数量上表现为Ⅰ>Ⅲ>Ⅱ,浙江、湖北、重庆、吉林、辽宁、安徽、黑龙江和广东跃迁最为明显;长期工作地所在省域空间跃迁的类型Ⅰ、Ⅱ和Ⅲ数量较少且均衡,吉林、福建、四川、浙江、广东和江西跃迁最为明显。

(5)中科院院士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自然环境差异和政治环境变化是影响中科院院士籍贯或出生地时空变化的主驱动力;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差异和变化共同驱动着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时空变化;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对长期工作地时空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中科院院士为典型群体,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并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剖析了高级科学人才3个重要阶段所在地的总体分布和时空演化格局及其主要驱动机制,为全国及各省、市、区制定适宜的高级科学人才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未来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下:①不同学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高级科学人才存在着怎样的时空集聚特征及其机理如何;②基于微观地域尺度(市域、乡镇域)视角的高级科学人才不同成长阶段所在地时空集聚格局又会发生怎样的演化特征,其内在的驱动机制又如何;③多尺度下的高级科学人才不同成长阶段所在地时空集聚会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子系统产生怎样的多重影响;④高级科学人才不同成长阶段所在地处于明显跃迁的非稳定集散演化存在着怎样的特殊原因,如何对其进行必要的科学调控;⑤今后应持续调查和收集对高级科学人才(如健在的中科院院士和再当选的中科院院士)的第一手资料,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时空迁移的更深层机制。

总之,本文仅根据空间统计数据进行了初步的计量研究,所得结论也是较为浅显的,旨在引起国内外地理学界关注和研究包括科学人才在内的高级人才成长的时空迁移规律和形成机制,更好地指导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Bai C L.2007.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of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The study of growth law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China:Science Press.[白春礼.

2007.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Chen Y G.2009.Reconstructing the mathematical proces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ased on Moran's statistics.Geo-graphical research,28(6):1449-1463.[陈彦光.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地理研究,28(6):1449-1463.]

Cliff A D,Ord J K.1973.Spatial Autocorrelation.London:Pi-on.

Gu R X,Xu B.2001.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d of regional talent resources: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Economic Geography,21(2):150-154.[谷人旭,许波.2001.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及其优化管理问题探讨管理问题:以上海市为例.经济地理,21(2): 150-154.]

Jiang H Y,Xu X P,Li T L.2005.An analysis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lent in China,1990-2002.Economic Geog-raphy,25(5):702-706.[姜怀宇,徐效坡,李铁立.2005.

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分析.经济地

1136

32卷7期李瑞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理,25(5):702-706.]

Li S S,Yan J P.2011.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professors and researchers in China.Progress in Geography,30(10): 1298-1304.[李双双,延军平.2011.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地理科学进展,30(10):1298-1304.]

Li Y P.2010.Talents strategies an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eijing,China:Sci-ence Press.[李燕萍.2010.人才强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Lin B Y.1985.Quantity geography.Beijing,China:Higher Ed-ucation Press.[林炳耀.1985.计量地理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Liu C,Wu D T,Gu S D.2004.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actors on senior intellectuals success: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ccess background of member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Human geography,19(5):64-68.[刘超,吴殿廷,顾苏丹.2004.高级人才成材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材背景的统计分析.人文地理,19

(5):64-68.]

Liu S X.2009.The stud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ad-ers based on an innovative country.Beijing,China: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刘少雪.2009.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uo S G,Wang A M,Gao R X.2009.Analyses of factors of high-level talents migr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nti-selection mechanisms among regions.Scientia Geography Sinica,29(6):779-786.[罗守贵,王爱民,高汝熹.2009.高级人才空间流动因素分析及建立反区域筛选机制的意义.地理科学,29(6):779-786.]

Marc C.2009.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UK tal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Stud-ies,27(1):1-22.

Ren Q X,Zhu H,Li P.2007.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female talent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62(2): 211-220.[任泉香,朱竑,李鹏.2007.近现代中国女性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异.地理学报,62(2):211-220.] Rey S J.2001.Spatial empiric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Geographical Analysis,33:195-214.

Schon B,Ian C.Woodward.2009.The global"war for tal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5:273-285.

Wang H Y.2010.National strategies:Talents change the world.Beijing,China:People Press.[王辉耀.2010.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Wu D T.2004.Advanced textbook of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Beijing,China:Higher Education Press.[吴殿廷.2004.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Wu D T,Chen X L,Liu C.2006.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China's high-technology talent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6):108-112.[吴殿廷,陈向玲,刘超.2006.我国高级科技人才空间集聚的初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6):108-112.]

Wu D T,Li D F,Liu C.2003.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class tal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19(9):54-63.[吴殿廷,李东方,刘超.2003.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4-63.]

Wu D T,Liu C,Gu S https://www.doczj.com/doc/1719196775.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senior scientific talents and senior technological talents: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CAS and CAE members.China Soft Science,(9):70-75.[吴殿廷,刘超,顾苏丹.2005.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中国软科学,

(9):70-75.]

Wu Y M.2007.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nova-tion.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27(2): 318-324.[吴玉鸣.2007.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7(2): 318-324.]

Xu J H.2006.Quantitative geography.Beijing,China:Higher Education Press.[徐建华.2006.计量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Ye Z H.2000.Talents Geography.Beijing,China:Science Press.[叶忠海.2000.人才地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Zhang J W,Du D B,Jiang H N.2011.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T talents in Jiangsu Province.Scientia Geography Si-nica,31(3):378-383.[张建伟,杜德斌,姜海宁.2011.江苏省科技人才区域差异演变研究.地理科学,31(3): 378-383.]

1137

1138

地理科学进展32卷7期

Evol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agglomerative growth of senior science talents:A case study of academicians of CAS

LI Rui,WU Dianting,BAO Jie,QIU Yan,WANG Wei

(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Taking1192academician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as a case study,temporal and spa-

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science talents a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regional Gini coefficient,centralization index and ESDA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1)At the pro-vincial level,the locations where the academicians of CAS were native or born,acquired his or her highest edu-cation(degree),and had long-term work experiences,showed a strong imbalance among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2)Most of the locations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geospa-

tial autocorrelation since the1950s.In terms of agglomerative growth,during the four time periods from1950

to2010,including1950s,1980s,1990s and the first beginning of the21st century,the locations of native and

birth places presented a spatial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 followed by gradual decrease,while the locations of

both highest education(degree)and long-term work experience presented a spatial trend of gradual decrease.

(3)HH concentrated locations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and coastal regions

and their neighboring provinces,and the number of three types of locations presented the trends of increase fol-lowed by decrease,little change,and gradual increase,respectively.(4)Most provinces among the type IV loca-

tions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with transitions in the evol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are the ones that maintain the same level within themselves and with the neighboring provinces during the four periods from

1950to2010,and nearly half of provinces presented continuous stability.Type I,II andⅢprovinces varied in numbers and some of the provinces had significant transitional phenomenon.(5)Differences and changes of nat-

ural resources,economic conditions,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and educational atmosphere all more or

less have influences on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acade-micians of CAS.

Key words:agglomeration of talents;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academician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方向)代码 590103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主要面向广东省珠三角地区IT企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用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技术的系统知识,具有Web应用程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能力,取得软件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四、培养规格 (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二)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目标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具有编程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 ●具有文档书写及阅读能力 ●具有软件测试能力 ●具有数据库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开发中小型动态网站和企业级应用开发的能力 ●具有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 ●具有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综合运用能力 ●具有解决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协同开发能力 2.社会能力 ●具有软件开发的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承受软件行业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能力 ●具有与用户和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具有软件行业的职业道德 ●具有软件服务意识

●具有对软件核心技术和文档的保密意识 3.方法能力 ●具有软件新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算法分析的抽象概括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分析决策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计划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管理控制能力 (三)职业能力证书 1.职业素质证书 2.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备注:要求根据本人规划的就业方向考取上述证书之一。 五、课程体系安排 (一)能力进阶与课程路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地市排行榜

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地市排行榜 Who will be the next ? 1 江苏省苏州市67人 2 浙江省宁波市56人 3 福建省福州市51人 4 上海市45人 5 江苏省常州市41人 6 江苏省无锡市40人 7 浙江省绍兴市36人(含因经济原因除名1人) 8 浙江省杭州市31人(含因政治原因除名1人) 9 浙江省嘉兴市23人 10江苏省南京市22人 16-20人 湖南省长沙市20 北京市20 广东省江门市19 江苏省扬州市17

浙江省温州市17 江苏省镇江市16 江苏省南通市16浙江省湖州市16 福建省泉州市16 湖北省武汉市16 11-15人 河北省唐山市14 浙江省金华市14浙江省台州市14 四川省成都市14 天津市14 河北省保定市13 广东省梅州市13 广东省广州市13 重庆市13 江苏省泰州市12

广东省佛山市12 山东省烟台市11 8-10人 安徽省安庆市10 广东省潮州市9 福建省莆田市8 福建省厦门市8 7人 安徽省宣城市7 安徽省黄山市7 安徽省合肥市7 江西省南昌市7 辽宁省沈阳市7 6人 辽宁省锦州市6 河南省南阳市6 江西省抚州市6

湖北省黄冈市6 湖南省邵阳市6 湖南省常德市6 福建省龙岩市6 山东省青岛市6 5人 江苏省徐州市5 江西省宜春市5 江西省上饶市5 广东省中山市5 山东省潍坊市5 河北石家庄市5 山东省济南市5 4人 吉林省吉林市4 陕西省咸阳市4陕西省渭南市4

河北张家口市4 河南省郑州市4 山东省临沂市4 山东省威海市4 安徽省六安市4 安徽省芜湖市3 江苏省盐城市4江西省吉安市4江西省萍乡市4 湖南省湘潭市4 湖南省衡阳市4 广西省桂林市4 3 人 山西省晋中市3 山西省邢台市3 河北省衡水市3 河南省漯河市3

员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员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合肥师范学院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011年) 为落实学院“师范性、应用型、教学类”办学定位,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壹、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壹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等为依据,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及合肥经济圈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安徽,面向基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整体推进“壹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三新三会”和“三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基本原则 (壹)应用性原则。紧贴区域产业升级、行业发展情况,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全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建设。 —2 —

(二)协调性原则。进壹步控制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以“能用、适用、应用”为目标,整体优化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通,第壹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通,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相互融通,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开放性原则。加快校地、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课程、合作培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培养目标和规格 (壹)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历教育学业标准和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强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入岗竞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于岗发展力强”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落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人才培养规格,面向基础教育和生产、管理壹线,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新型师资和“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 1.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2008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制定三年的培养计划,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金融、会计领域的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进入IT领域相应岗位就业,从事与计算机软件编程、测试等相关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自学成才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案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软件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软件蓝领,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且掌握三个层次(即用户界面层、事务对象层和数据层>的计算机语言,能够根据流程图进行编码,在IT高技术平台上熟练从事大量重复性操作的职业软件工程师。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案的力度,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可能不很深远,但对一般的编程任务都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且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他们对于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探索,可能还不胜任,但足以胜任一般开发任务。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工程中,需要通过他们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现实的产品。要求学生还应具备必要的数学、法律法规、金融知识及其他文化知识。 2.人才规格 <1)能力方面 1)熟练掌握一种主流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技能; 2)具有分析阅读软件代码的技能; 3)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能; 4)较熟练使用数据库技术搭建数据库的技能

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完整版)

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完整版) 从中科院获悉,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按照惯例,最终增选院士名单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初步候选人中科院占大头 此前,院士增选首选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2013年的院士增选过程中,中科院公布了通信评审之前的391名有效候选人。 而今年,中科院方面没有公开公布有效候选人,而是直接公布了通信评审后的157名初步候选人。 按照规定,2015年最终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5位,这意味着目前初选名单中的157人中,有近三分之一将最终当选院士。 从最新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的单位看,并没有“官员院士”的影子,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科院院士本身就更注重基础科学等方面,以往就没有“官员院士”。 此次入选的初步候选人中,中科院系统依然占大头,数量达36人,占所有候选人总数的近23%,其次入选人数较多的大学有北大、浙大、中科大等。 公布的157名初选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有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地学部2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技术科学部30人。 其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43岁。 院士增选渠道只有两个 中科院称,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通信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这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的院士增选工作。根据院士制度改革,院士遴选渠道缩紧,只有两个渠道,一是需要三个院士提名,二是通过科协学会等学术团体推荐。 院士推荐制度在改革后也有所改变,候选人的提名院士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本学部的院士则从三人变成两人,以便有更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纳入院士增选的范畴。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2009.12.21) 中国科学院(683位) 数学物理学部 ·艾国祥·白以龙·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程开甲·崔尔杰·戴元本·丁伟岳·丁夏畦·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甘子钊·葛墨林·龚昌德·谷超豪·郭柏灵·郭尚平·郝柏林·何泽慧·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黄润乾·黄祖洽·霍裕平·姜伯驹·解思深·经福谦·邝宇平·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林群·刘应明·龙以明·陆启铿·陆埮·吕敏·马大猷·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彭实戈·钱伟长·钱学森·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义燧·汤定元·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王鼎盛·王恩哥·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王迅·王业宁·王元·王梓坤·魏宝文·魏荣爵·文兰·吴文俊·吴岳良·夏道行·冼鼎昌·谢家麟·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叶朝辉·叶叔华·应崇福·于渌·于敏·俞昌旋·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杰·张仁和·张淑仪·张伟平·张裕恒·张宗烨·章综·赵光达·赵忠贤·郑厚植·周光召·周恒·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光亚·庄逢甘·邹广田 化学部 ·白春礼·蔡启瑞·曹镛·查全性·柴之芳·陈冠荣·陈洪渊·陈家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茹玉·陈新滋·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段雪·费维扬·冯守华·高鸿·高松·郭景坤·郭慕孙·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宏纹·胡英·黄本立·黄春辉·黄量·黄乃正·黄维垣·黄宪·黄志镗·嵇汝运·计亮年·江龙·江明·江元生·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梁敬魁·梁晓天·林国强·林励吾·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逸泰·任詠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天慧·沈之荃·宋礼成·苏锵·孙家钟·唐有祺·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万惠霖·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080801 一、专业教育特色 面向各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专业培养中注重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测量与控制相结合,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自动化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从事自动化工程设计、编程、调试和自动化改造与创新,在自动化装置、装备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与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2、能力 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依据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统一规划,专业方向灵活设置,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电子、电气实训,以及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品格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思想品德。 四、专业教学 1、专业的知识体系 (1)通识课程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实践-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课”实践-马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程 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概论、现代控制理论、DSP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等等方面的课程。 (4)实践教学 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器件与仪器认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等。 2、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 3、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共分6个部,共有院士634名。其中,在京院士共有90人,名单如下: 1、数学物理学部(25人) 陈佳洱:核物理学家1934年10月1日出生,上海人。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陈建生:天体物理学家1938年7月8日生,福建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陈木法:数学家1946年8月22日生于福建惠安。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82年、1983年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曾任该校研究生院院长。 陈难先:物理学家1937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陈式刚: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甘子钊:物理学家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郭柏灵:数学家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贤土:理论物理学家1937年9月28日生于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 黄祖洽: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1924年10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于该校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姜伯驹:数学家1937年9月4日生于天津,籍贯浙江苍南。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曾任“973”项目“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首席科学家。 邝宇平:理论物理学家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李惕碚: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6月12日生于重庆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与网络软件开发,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维护的职业能力,能从事各类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开发的复合型、国际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的基本训练。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具备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软件、网络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学习网络与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4.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岗位分析 1.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熟练的架设及操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书写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 2.能在IT行业、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网络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管理、教学与应用工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的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 3.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网页设计的能力,能设计和实施企业级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的能力以及具有构筑、管理和维护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关于我校修订2001级本科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十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要“把学校建设成水平高、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特提出2001级本科教学计划修订的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教学计划的修订要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决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将我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成果,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2.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高等财经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政治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既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又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扎实的基本本领,还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要突出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注重素质和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要求的教学内涵,加强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第一课堂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基本素质。 3.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保证在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和高水平。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反映的是国家对本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多样性体现在各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上,反映的是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各专业要在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学科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及本专业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努力将本专业的优势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标准及条件

附件1: 中国科学院院士标准和条件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和条件 (摘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或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文化娱乐产品和控制系统等)开发的需求调查、编码、测试、维护、营销售后服务及软件生产管理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掌握软件技术专业必要的数学、外语、法律等知识。 (2)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3)掌握计算机结构和基本原理。 (4)掌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5)掌握互联网原理和相关知识。 (6)掌握软件工程的必备知识。 (7)掌握软件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8)掌握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备主流计算机语言编程技能。 (2)具有分析、阅读程序代码的能力。 (3)具有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和管理常用的数据库系统能力。 (5)具备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和维护能力。 (6)具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软件编程工具的使用能力。 (7)具有查阅简单英文专业资料的能力。 (8)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 (9)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0)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2)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3)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乐于奉献,吃苦耐劳。 (4)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爱岗敬业。 (5)有探索精神,锐意改革,敢于创新。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 1.巢纪平 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 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 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 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 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生于上海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 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 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 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 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本科教学是学校生命线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生命线、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大学文化标签和品牌特征的主要载体。要牢牢把握教学的中心地位、质量的核心地位,强化本科教学是生命线的意识,强化内涵发展的意识,强化特色发展的意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强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意识。始终坚持政策向本科教学倾斜、经费向本科教学倾斜、人力向本科教学倾斜、服务向本科教学倾斜,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形势分析会议和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学工作早谋划、早布局、早实施。 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统筹 加强本科教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保证教学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措施得以贯彻实施。建立协同全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教学联

席会议制度。提高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履行教学决策、咨询、评议、监督的能力,加强对校院两级落实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强化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决策上的责任、权力和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委员职责,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学院和附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对本科教学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校长、院长是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落实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本科教学、深入课堂一线听课的基本制度。本科教学工作的绩效要作为各个教学单位业绩的重要评价标准,本科教学的管理服务质量要作为各级管理职能部门的重要考评指标。 三、推动科研与教学结合服务本科教学 建立教育与科研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立科技创新资源教学转化支持中心,及时将优质的科技创新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服务本科教学的教学资源,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建好现有的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继续在科研学术平台中遴选建设一批新的创新教育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鼓励优秀学者面向本科生开设学术报告和讲座,为大二学生开设研讨课(seminar),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落实客座教授、名誉教授为学生讲学的相关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持续开展面向本科生的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学术讲坛。各学院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强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统筹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四、推进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中科院院士名单(按产业分类)

中科院院士名单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1719196775.html,/sourcedb_ad_cas/zw2/ysxx/qtysmd/ 产业分类: (一)汽车产业:沈志云,翟婉明, (二)电子信息产业:查全性,王越,张煦,王崇愚,程时杰,刘永坦,韩祯祥,朱中梁,张煦,李启虎,简水生,黄宏嘉,陈星弼,吴一戎,王阳元,王启明,李衍达,黄维,陈俊亮,杨学军,徐宗本,王占国,王圩,侯洵,郭光灿,王越,刘盛纲,侯朝焕, (三)云计算产业:梁栋材,陈国良,侯朝焕。夏培肃,杨芙清,张景中,保铮,李未,沈绪榜,张效祥,董韫美,陆汝钤,周国治,叶培建,包为民,林惠民,孙钟秀,梅宏,杨学军,怀进鹏,何积丰,张钹,过增元,张佑启,钟万勰,周巢尘,周兴铭, (四)低空产业(航空产业、直升机等):江龙,何国钟,严东生,包为民,陆元九,吴宏鑫,匡定波,陈桂林,李济生,任新民,高镇同,顾逸东,刘竹生,孙家栋,屠守锷,过增元,王希季,曹春晓,闵桂荣,邢球痕,颜鸣皋,余梦伦,吴承康,庄逢辰,谢光选,叶培建,朱森元,陈定昌,吴一戎,顾诵芬,胡海岩,申长雨,李天,于起峰,朱荻,赵淳生,陆元九,包为民 (五)高端装备产业:梁思礼,王大中,谢光选,陈星旦,王越,张嗣瀛,梁思礼,欧阳予,陈能宽,宋家树,刘宝镛,闵桂荣,郑哲敏,吴承康,周炳琨,薛永祺,夏建白,吴德馨,王育竹,王守觉,刘国治,梁思礼,陈桂林,郑有炓,姚建铨,许宁生,林尊琪,郑耀宗,匡定波,保铮,郑建华,吴宏鑫,秦国刚,金亚秋,陈星旦, (六)生物医药产业:白春礼,程镕时,黄志镗,卢佩章,陈凯先,陈新滋,黄量,段雪,陈茹玉,彭少逸,陈宜张,刘新垣,韩济生,士新,沈善炯,施教耐,苏国辉,鞠躬,庄文颖,陈可冀,饶子和,邓子新,沈自尹,王大成,张树政,张学敏,魏于全, (七)文化产业:齐康,陈学俊,潘家铮,杨槱,郑时龄,吴良镛,林为干,黄民强, (八)现代物流产业:许学彦, (九)现代金融产业: 不需要进行分类的版块: 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这两个版块的名单不用管。

软件技需求调研报告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 精品

软件技需求调研报告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预见,软件产业在我国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软件业高速发展时期,软件人才缺口很大.据统计,全国人才市场中,软件人才已成为IT业 第一需求. 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软件行业人才每年的缺口将高达30万.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从事软件开发、硬件设计、络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软件蓝领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正是根据社会和时代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大量的、持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进课程改革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不断深化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服务. 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优势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背景三:在我校开设软件技术专业之前,已有8位教师较为系统地接受了印度NIIT课程体系的培训学习,积累和掌握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并尝试进行了三届的NIIT教育,也制定了相关的教学计划等资料,为我校自己的软件专业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岗位的需求、IT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机遇、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工作的开展,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必须有一套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为了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和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技术系的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大量软件行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

附件4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 (部门推荐用) 本推荐书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 被推荐人姓名: 专业: 工作单位: 推荐学部: 填表日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印制

附件材料目录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 附件2:被推荐人中国国籍证明 附件3:论著目录 附件4: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附件5:获奖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的复印件 附件6: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 说明 1、本附件材料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或由被推荐人提供。被推荐人对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向推荐单位负责,并提交确认函。 2、附件材料的附件1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填写,附件2至附件6不使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请按相关要求填写或提供复印件。全部附件材料用A4纸按顺序装订成册。如10篇(册)代表性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不便装订,可以另附。 3、本附件材料内容不得涉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不得报送绝密级材料。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1.个人信息 2.主要学历(六项以内) 3.主要学术经历(十项以内)

4.重要学术任(兼)职(六项以内),指在重要学术组织(团体)或重要学术刊物等 5.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限10篇(册) 以内。在每篇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后说明被 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如,提出什么学术思想,是否执 笔人,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和主要贡献。按以下顺序填写: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 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

中国两院院士名单汇总

MADE BY KELVIN 【小木虫荣誉出品】二○○七年四月三日

目录 0H 中国两院院士名单汇总 1H 第一部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994H 2 一、数学物理学部...........................................................................................................2 二、化学部.......................................................................................................................5 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0 四、地学部.......................................................................................................................3 五、信息技术科学部.......................................................................................................6 六、技术科学部...............................................................................................................8 七、外籍院士.. (11) 9H 第一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1002H 12 一、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3人).......................................................................12 二、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7人).......................................................................13 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2人).............................................................14 四、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4人).........................................................................15 五、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3人) (16)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35人).................................................................................17 七、农业学部(61人).....................................................................................................18 八、医药卫生学部(101人)...........................................................................................19 九、工程管理学部(39人,其中28人来自其它学部)..................................................20 十、已故院士名单及简介(53人)............................................................................21 十一、全体外籍院士名单(35人) (25)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 2017年大数据技术与及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数据行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以大数据系统运维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为目标,系统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理论、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处理、移动开发与架构、软件开发、云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旨在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新兴的“互联网+”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预期工作岗位名称 1.主要岗位 本专业大数据基础类岗位:大数据文档编写、大数据采集清洗与转换; 大数据技术类岗位:大数据系统搭建与运维、海量数据库管理、大数据软件开发、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 2.相关岗位 大数据销售服务类岗位:大数据营销、大数据呼叫、大数据售后服务。 3.进阶岗位 大数据技术公司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 (二)起薪标准 4500元/月 (三)人才质量标准 1.知识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①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②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本专业所使用的常用计算机英语, 包括技术性文档和资料; ③掌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适应信息化建设; ④掌握Linux平台下大数据平台搭建,数据库系统搭建、优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 能; ⑤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的专业技能,能满足大数据岗位的基本素质。 2.能力要求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①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 ②具备计算机组装、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以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③具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的能力;具备数据库系统管理维护的能力; ④具备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 ⑤具备数据仓库管理基本能力; ⑥具备OOP程序设计能力; ⑦具备Web应用开发能力; ⑧具备Linux Server、Hadoop项目管理维护的能力; ⑨具备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的处理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②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为人谦逊的文明习惯;具有自尊自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品格;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勾通和工作协调能力。 ③业务素质: 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及管理、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维护及管理、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配置管理等方面、各类大数据平台搭建管理维护的专业技能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