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个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个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个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个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个性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何艳辉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

语文课上,我们问学生:“学语文什么最难?”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作文”。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就唉声叹气,见了就唯恐避之不及。平时思想和行为都十分活跃的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再也没有了平日的那份活跃的神采,冥思苦想搜索枯肠一片空白,无米下锅。直到要交作业时,才匆匆忙忙东翻西找、七拼八凑地做成一篇“文章”应付了事。例如:以“微笑”为话题作文。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秋风。秋雨。我站在公共汽车站牌下,很长时间了,车还没有来。我的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坏心情被天气和喧闹的环境搞得更糟了。不知不觉间,我的一侧身子转到了防雨棚边上,我感受到了雨的凉意。”接下来,写了三个微笑:忽见一个小男孩冲着我微笑,提醒我不要被雨淋着了;想起一位老师对我的微笑和鼓励;又回忆起母亲对我的微笑和帮助。结尾写道:“三个关怀的微笑,这温情、关爱、信任的微笑啊,在刹那间重叠起来,我的心情顿时欢快起来。”初一看,文章写得还很精致。仔细一分析,三个微笑与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坏心情各有怎样的联系?三个微笑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在“秋风、秋雨”的当时,如此的坏心情,是否会生出这许多的微笑?互不相干的几个微笑叠印在一起,是否就会使这种坏心情变好?……学生作文为什么虚饰、矫情?学生宝贵的甚至有点与生俱来的自由联想能力是怎样丧失以致形成心理空白的呢?我以此作为研究小课题,开始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形成并保持学生的个性。

(二)问题思考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作文空话套话多、个性东西缺失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教师指令性行为

作文是命题者主观期求的一种指令性作文,使学生处在一种被动、封闭的静止状态之中,必然制约着写作主体的个性情趣和独创思维能力的发挥。即使有了一些背熟的现成材料,但由于指令性的限制,也难以激发写作主体灵感的火花。

2、社会的道德标准

我们的传统道德要求表现为“思想正确”或“道德至上”。学生的写作活动常常会超出教师原先的设想,而进入到一个所谓的“灰色地带”。例如,有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偏激,有的学生明显地表露出对人生虚无压抑的感慨,也有的发泄出自己的怨恨、迷惘。面对这样的作文,教师不是带着宽容、善意与学生探讨,合理地引导,而是一棍子封杀,甚至拿来作为写作的反面典型。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试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平凡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如何进行主题的升华,让学生接受“标准化”、“泛政治化”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无疑是在诱导学生去体察别人的意图,揣摩别人的心理,而无视或压抑自己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学会虚伪和圆滑,学会说假话、空话、套话。由此导致了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

3、学生的习惯

学生为避免失败和批评,就迎合和顺从社会及教师的价值取向。内心复杂的情感及丰富的内心世界最后通过学生主动自觉的过滤提纯变成了一种单向度的感情投射,这种过滤提纯最为集中典型地表现在一般教师所着重强调的审题立意这一写作环节上,与其说学生学会了审题立意,倒不如说是学生学会了如何抑制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从而挑选出对自己有利或有助于获得成功的主旨、材料、思路与结构。一见到“亲情”,就只想到“我”半夜生病了,父母冒着风雨或雪送“我”去医院;

一写到老师敬业,就是“上课铃响后,生病的老师没有来,大家正在担心,只见老师意外地走了进来”。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提出的“阶段目标”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凭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曾将启发式教学比作知识的“产婆术”,这种比喻不一定完全恰当,但那种认定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而是学生头脑中生而固有的信念却是可取的。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写作活动中的个性缺失,一片空白,是一种表面假象。不是他们当时的头脑中没有想法,而是许多想法被压抑得不到显示罢了。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韩愈也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作文只要言之有物,表现真情实感,即使与教师的意见不太一致,也应加以肯定。

2、他山之石

安徽潜山县大友中学,汪金保老师上了这样一堂作文课:星期五的下午,他有两节语文课。正当他准备上课时,急匆匆跑来几位同学,说:“老师,这节课让给实习老师汪老师吧,这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汪金保老师答应了。这节课,师生感情融合到一起,全班同学哭了,老师也哭了。第二节课,汪金保老师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因为他发现发生在第一节课的事是难得的作文素材,于是就改成了作文课。他说:“同学们,看得出你们很喜欢实习老师,你们对老师的感情是真实的,纯朴的。想一想,你们为什么爱她?她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吗?下面我出两个作文题《我的实习老师》、《难忘的一课》,相信大家会写得很好。”

这次作文实践给他带来许多的惊喜:

发自肺腑的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我好想跑到她的面前,用我的手握住她那冻伤的手。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那样的勇气,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手被无情的寒风肆虐……”“我心里矛盾着:因为老师说,她很有可能回来再教我们,也有可能进城。作为他的弟弟﹙我们称老师为姐姐﹚,当然希望姐姐能在环境好的城里工作,但作为学生,我们是多么希望她会回来教我们,这时我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外貌描写不是千篇一律,刻画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丰满有神。“她的个头不高不矮,年龄与我们相差不大。一头乌黑发亮的飘逸秀发披散在肩上,微风一吹,显得分外亮丽动人。”细小的动作也深深的刻在那好奇的心灵上。“他在讲台后面踱来踱去,好像浑身不自在,不时的抬起手腕,一分钟内竟看了三次表。她大概是紧张吧?——我猜想。”

﹝点评﹞这次作文课之所以能成功,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满足了学生思考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空间,因为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考的需要,进而产生写作的需要。

﹙二﹚教学实践

案例一:

我的同事讲过这样一件事。上期末她女儿的作文分被扣去了5分,得了历史上的最低分,原因何在?那次作文题为《我的老师》,她女儿写了老师的坏话:批评人时太严厉,说的话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考试前漏题给学生,看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其实那篇文章的语言、结构都不错,可偏得不了高分,而且事后那位老师还我她女儿谈了心。可她女儿班的同学都称赞她女儿道:“你真伟大,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这件事对我有不少触动,我把这件事在班上讲了,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言者无罪,教室里一下沸腾了,有的说老师的缺点当然可以写,写出来后老师才会改正;有的说只要是实事求是老师的缺点应该可以写;有的说最好是缺点优点同时写,这样才公平、才全面……

趁此机会,我告诉学生,作文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应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宣泄,“我手写我心”。每个人面对茫茫宇宙,大千世界,花鸟虫鱼,必然会产生自己的体验,思考和感悟,把这些真实的表达出来,才会写出感人的鲜活的文章,如果为了迎合老师的喜好顺从社会的价值取向,虚构捏造,你就无法写出朴实自然,活力四射,创意新颖的文章来。

接着我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的老师》,我不能不为他们的“叛逆”叫好。

A生:“老师,你很漂亮,一口标准的普通也很动听,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也懂得不少,可我班大部分同学都说您的课没味,因为你太不幽默了,你太严肃了……”

B生:“老师,今天我的作业明明做得好好的,只不过分两个本子做了,您却认为我没做完,罚我站了十五分钟,下次这样,我会对您说‘不’!”

C生:“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像父母一样的关心我们,疼爱我们,但也像父母一样的唠叨不停,真的很烦人,可我们又敢怒不敢言,有时骂起人来,也够刺耳的,真的很伤人,可也无能为力,只好事后悄悄议论,借此发泄,人无完人嘛。”

……

很多学生把老师写活了,他们的作文犹如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老师的光辉,也真实的再现了老师的瑕疵,讲评作文时,我把本班所有任课教师请到后排坐好,宣读学生的文章,师生都很感动,师生的心更近了。

同伴点评:在写作活动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尊重孩子的个性化表达,学生交出的将是真实自然、个性鲜明、热情奔放、独特创意的优美答卷。

﹙二﹚有一次我布置学生以“校园乐事”为话题作文,陈焕同学写的是和同学下棋一事。“我为什么总找许谦下棋,是因为他是高手中的高手;许谦为什么总找我下棋,是因为我是臭手中的臭手……”“一般说来,我跟他下棋通常不过几步就被将死,若是我能再抵抗几步的话,那么更悲惨的事就会发生——他把我‘脱光猪’……这是他最兴奋的时候,也是我最不幸的时候。他用他的车马炮横冲直撞,我却只能用士象卒顽强抵抗;他一边下一边喊着‘杀呀’‘吃呀’,我却只好唉声叹气!……“虽然我从未赢过许谦,但我仍然不断地向他挑战,以提高我的棋艺。这对许谦可能意味着照常百战百胜,对我则意味着总有一天要把许谦‘脱光猪’”!

我把此文拿给老师们看,有的认为这篇文章虽然文字流畅,表达清楚明白,但文章离题,且没有中心,因为文中不仅没有写下棋之乐,反倒是写出了下棋的“痛苦”,文中用了“悲惨”、“最不幸”等词语表现这种痛苦,所以该给不及格分。有的认为文章一般,应该给及格分。因为文章写的平淡,没有波澜,没有曲折。如果写出“我”偶尔赢了一两次,使自己品尝到“乐”趣,文章就有深度、有文采。还有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小作者真实生动的叙写了自己与同学“下棋”的场景和动机。真实、质朴、自然的表达了自己的心迹,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天真、俏皮。读到结尾再回到标题“乐事”,使人不能不为“我”的屡战屡败的“英雄气”叫好。

经过老师们的反复商讨,最后这篇文章定为优秀文章。虽然作者没有写出表面的欢乐轻松,但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乐”是十分明确的。而这种“快乐”恰恰显示出作者自身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心灵感受。

反思: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中心,其实指的是文章中没有“闪光的思想”“高尚的情感”。这就不仅是多生活理解的片面,还表现了多作文教学目标理解的肤浅。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全人格,这篇作文在自然流畅的描写叙述中折射了质朴健康的心灵。还有“波澜”“曲折”是否是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是否要逼迫学生按照这种模式去编造一些矫揉造作的东西?我想,只有准确、简洁和朴素的语言与张扬的个性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才情飞扬的精美作品。

﹙三﹚有一次语文检测,作文题目是以“亲情”为话题。学生大多写的是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学习上关心自己,题材大多相同,没有写出新意。阅卷老师认为这是学生缺少积极观察生活的态度,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捕捉自己内心每一次细腻、微妙的情感波动。在作文讲评中,学生们都认为他的生活平淡枯燥,都是些平常的事情,人家的父母也都是这么做的,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我要求学生走进父母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愿和梦想,坎坷的经历,辛酸的生活和丰富的情

感,回忆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搜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再次写作时,学生写到了妈妈不厌其烦的唠叨,妈妈嘴角上挂着的鼓励,爸爸沉重的脚步声,妈妈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牛奶……内容丰富多了。

集体点评: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所以要获得真情感,根本的经验就是实感生活。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要做到这些,老师就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关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三)策略研究:

任何一篇文章的创作都要完成两重转化:第一重转化是由客观事物转化为作者的主观认识;第二重转化是由作者的认识转化为文字表现。从宏观看,写作是思维的完善与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微观看,写作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写作过程中的取材、选材、谋篇、布局、立意无一不是个体的主观行为。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呢?

教师应表现出宽容并鼓励的态度。

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应尊重学生的表达自由,甚至可以将这种自由视作学生不可剥夺不可让与的权利。教师无权将学生写作中的错误有意夸大或上纲上线。他的义务在于唤醒学生自尊与良知,是一个提醒者、帮助反省者。语文教师在行使自己的专业权力时应十分小心谨慎。

1、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例如,我对学生进行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训练,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文就是写人生。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设题,供学生选择:第一,记录现实人生,供选题目:《我最近的心情﹙烦恼或欣喜等》》、《饭桌旁听来的》、《菜场对话》。第二,展开想象人生,供选题目:《布置一间书房﹙卧室、游戏室、体育馆等》》、《让我给你想个办法》、《一个学生这样度过她的周末》。第三,关注热点人生,供选题目:《巴以和谈几时休》、《关于国民党访问大陆的思考》、《皇粮没有了之后》。第四,提倡自主人生,自由写作,不受命题限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有些学生可能对当前发生的社会性重大事件比较陌生,但可以选择身边的日常生活小事,总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东西可写。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灵性的思维,才能产生灵性的语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多让学生进行续写、改写、想象未来和未知的空间,思维驰骋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广。其次,作文的思维训练要多者并举:按思维的凭借分类,训练形象思维以增强生动性,训练抽象思维以增强技巧性,训练创新思维以增强新颖性;按思维的直觉性分类:训练直觉思维以增强语感,训练逻辑思维以增强严密性。教师尤其要着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多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做一些求异思维的训练,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看图左文,话题作文,评点名篇……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流畅而一触即发,深刻而入木三分,做到了这一步,有何愁作文没有个性呢?

为了训练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我做过这样的练习:1、在你的面前摆着这样四种物品:一本平装书,一瓶百事可乐,一根纯金项链,一台彩色电视机。首先,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然后,从四种物品中找出两种“属于同一类”的物品。2、写说明文《啤酒瓶的用途》。

3、运用多样化思维,从“0”的外表和本质特征去联想社会生活,类比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写成“‘0’的断想”。开始是学生的思维方不开,想问题时只停留在一个点上,但经过训练,学生的思维放开的让人吃惊。

3、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中学生学生涉世不深,社会化程度不高,常常说一些幼稚的话语,表达一些富有儿童情调的心境,甚至是狭隘的观点意见。这正是学生天真无邪、个性洋溢的表现。教师不但不能随便否定,反之要热情鼓励,充分肯定,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土壤,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念。

写作的这样那样的模式和套路是束缚,文章必须表达一定的思想是一种束缚,让孩子写成人的话是一种束缚。千万不要用形式的东西去束缚思想的自由表达。束缚少了,学生一旦冲破作文的桎梏,就会如鱼得水,焕发出满腔的激情。

看了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的五样》,我受启发设计了这样一次作文训练:学生选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写在纸上,然后从五样中摄取一样,﹙教师提醒:舍去就意味着彻底失去,必须用心思考,认真对待。﹚再从剩下的东西中一样一样的舍去,只剩一样。接着教师创设情景,示范引导学生发言,世间万物林林总总,你为什么挑选出这五样?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取舍时有何思想斗争?面临一次次失去时,又是按什么分出先后的?最后要求结合发言,写成文章。学生最后留下的有朋友、亲情、思想、钱、良心……面对那些我认为不很正确的选择,我没有横加指责,只是让学生们讨论,让大家来评价。从发言和作文来看,这次情景作文的确激发了同学们的真情实感,使同学们拓宽了思维,学会了选择,懂得了珍惜,提高了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4、引导学生回到个性家园

童心是孩子们最初的心灵家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兴趣、性格、思维等,无不表现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中,在指导写作时,让他们在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文章的激情和欲望。开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鲜活的素材,埋下创新的种子。鼓励他们珍爱自己及他人,积蓄爱的力量。尽情地写“我”自得之见,自然之情及自在之趣,自然地流露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及深刻理解。

学了朱自清的《春》,我带着学生来到校园中观察桂花树,学习写景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中写出花形、花色、花香,学生活学活用,将桂花写的形神俱备。

三、成效与反思

进行生活化的创造性作文教学,主张作文并不是技巧的,而应该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训练。在作文课堂形式上进行了尝试,鼓励学生写日记、随笔,在数字时代用笔墨记录着生活的每一天。现在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做到“自主”、“真实”、“创新”,他们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很快地发现,有些学生认为,张扬个性就是恣意挥洒,纵情倾吐,只要“不同凡响”、“石破天惊”,便是个性的风采。诚然,张扬个性要思人所未思,言人所未言,但过分地强调随心所欲,就像脱缰的野马、破堤的江流。例如,以“压力”为话题作文,有位学生是通过眼睛的变化切入。晚上,“我”﹙眼睛﹚强打精神,陪伴主人做作业到深夜,上课时,“我”迷迷糊糊,感到非常难受。小作者通过眼睛的遭遇,暴露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发人深思。但是作者在文中将中国的教育贬得一无是处,似乎有种“不读书了,背着书包回家的快感。”此文的个性倒是突出了,可写出的东西为人所不能接受,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写作,同时又要铭记真善美和健康是个性化作文的底线。

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双高普九”就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普及九年义务,其核心思想就是:“办学特色、专业成长、个性发展”。什么是个性发展呢?“个性发展”是相对于现实教育中存在的划一化、标准化的传统观念而提高的以每个学生不同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使其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劳动习惯和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现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理解能力尚浅,可塑性强,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更要注意锤炼语言,掌握讲话的技巧,必须要懂谈话艺术地。当一名班主任要学会讲话,语言要像小河的水从心里流出来一样自然、流畅,说话表情要丰富,语言要儿童化,一开口就能把小朋友吸引住。1、眼睛要传神:艺术大师达芬奇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眼睛是可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甚至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的感情,都能用眼睛表达出来。当小朋友做错了事,我就投去责备的目光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目光意味着什么?眼睛的视线十分重要,我在讲话时,眼睛就看着表情丰富,反应强烈的小朋友,有时还要随讲话的内容把视线从前排向后排移动。2、表情要丰富:表情是心灵的镜子。班主任如果一开口就绷着脸,就教训人,学生就不会喜欢。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喜欢老师笑咪咪地和他们讲话,显得亲切可爱。当我在批评小朋友时,我就鼓起腮邦子、瞪着眼睛,撅起嘴巴,用我这种“小孩式”的、“夸张式”的表情与孩子们交谈,让他们一下子明白了班主任老师的态度,知道自己错了。当然在不同的场合讲话时要采用不同的表情,要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讲话语言要活泼。低年级班主任的语言要贴近学生,富有童真、童趣,有时还可富有幽默感。一位低年级班主任如果能够经常运用这种童话式的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小朋友交谈,那么他一定是一位最具魅力的、最具亲和力的班主任。讲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懂得并且学会讲话技巧的能手。让我们把对学生真诚的爱化为和风细雨般的美妙语言来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来浇灌一株株稚嫩的幼苗。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同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能够实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学校管理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作文风格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形成独特的作文风格 固始县二中程晖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可以看作是一种学生文体,而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个性化的创造又是作文的根本标志。传统的作文教学只注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我从教二十年来,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写?自己的东西?,因而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作文仍然在班级领先,走上社会仍保持浓厚的作文兴趣。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应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内在本质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形成独特的作文风格。 一、培养学生的广泛爱好,提高作文兴趣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有了兴趣,就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是作文逐步提高的有力保障。 首先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从学生作文的实质来看,作文是学生个体精神的外显,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我曾经见到这样一位学龄前儿童,他很爱画画,他画得不怎么好,但他的作品却引起了我的沉思。他画得公主:圆脸,胖身材,穿着洒满鲜花的裙子,还有踏足草地的绣花鞋,公主胸前飘逸的鲜花彩带引人注目,手腕上的金镯子、手指上的戒指、沉甸甸的耳环、宝冠上的夜明珠、还有蝴蝶结、脸上的胭

脂……想象十分丰富细致;还有一幅乡村小屋图,小屋前面的参天白杨拴的不是牛,而是乌龟,想象十分奇特,我觉得这正是学生作文中需要的。学生有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作文积累诸多素材。一位学生在其爷爷的影响下,喜爱上了钓鱼,星期天常随其爷爷钓鱼,掌握了钓鱼的基本常识,他的作文中出现最多也最精彩的镜头就是到野外垂钓的情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生活一改单调枯燥而丰富起来,学生的兴趣广泛了,这必将使学生的作文有一个质的飞跃,而我们语文老师则更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其次作文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天地,能够让他们把生活直接搬进作文,展示自然形态的生活空间。我的做法是把学生融入到社会和自然中,不断地发掘生活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然后坚持写日记。日记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方式,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学生的日记能够畅所欲言,涉及内容极广,大多是生活小事和新奇发现,生活气息很浓。如发现春天第一棵从土里钻出的竹笋;猛然间发现的漫山红遍;窥见妈妈的第一根银发;爸爸熏黄的手指和烧炭出窑时窑内的绿光;不愿向任何人倾诉的秘密……学生日日有新发现,日日有新的收获,学生感到要写的就在身边,就是身边鲜活的生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日增,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近几年,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支持和领导下,围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题,以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课改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希望。良好的教育环境又给我们创造了培养沃土,那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第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就需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师讲解敢于质疑和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发问,或故露破绽,或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束缚和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进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多说,善于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经常引证和发挥由学生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意和设想给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不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不以教师的权威压服学生。不论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见解多么荒唐,教师都应当理性地、心平气和地对待,将之作为重要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和有主见地思考,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比如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很多多音字,有时候在不同情境、语句中,让学生自己分辨,或者老师故意出错,让学生判断正误,这样他们的记忆才会更深刻。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教师则要想方设

让学生的写作更有个性

让学生的写作更有个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我们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学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如何让学生的写作更有个性呢?在教学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这和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写《合作真快乐》那篇作文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合作,合作有什么好处。学生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了,再去写教材中的兔子抬桌子那篇《合作真快乐》。既有兴趣又得心应手。吸引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出示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播放视频、带学生去观察实物等。还可以介绍文章或书籍的作者,讲解他们伟大的人生,讲解他们写作的精神世界,以及著名文章所产生的深远意义。从精神的层面,从更高的追求方面引导学生,吸引学生去热爱写作,去积极写作。写作不仅仅是需要模仿,更需要去创新,去尝试写作不同的形式,也会激发学生们学习写作的兴趣。学生们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动力,才会写好作文。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写作,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一些例子。不能一画房子就画两个窗户一个烟筒,三片云彩四颗小草。

要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的空间,感受到写作的魅力。我也会在作文课中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优秀文章,在班级的墙报上张贴学生的得意作文,还会让学生们谈谈写作心得等等,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那么素材从哪里来呢?回答是素材在积累中来,在生活中来,在认真观察中来。不热爱生活,不会理解生活就很难把文章写好。要想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就一定要深入生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中去。我们学校在一个小县城里,很多从乡镇来的学生对于种地和乡村生活很熟悉。有的学生在假期里还会参与家里的农业劳动。写作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将这些生活的点滴作为写作的素材,作为写作的直观教具。学生对于这些熟悉的素材,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第一熟悉的就是家庭和学校,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最熟悉的人莫过于父母、老师和同学了,那么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天天都会上学和放学,那么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也会发生和观察到很多的事情,不妨认真观察并记录下来,寻找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素材积累下来不也很好嘛! 丰富的课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很多的素材。日常的社会实践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愉快,也能写出真实、自然、有个性的文章。还有在生活中的各种节日里,学生们也会扑捉到更多的写作素材,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琢磨。每个人的思考方法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考虑角度也不会一样,但是无论怎么看一件事情,能够观察仔细,切入的正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发表时间:2011-05-23T15:13:57.86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赵丽[导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赵丽(永城市龙岗中学河南永城 476600)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1.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2.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3.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他们对学习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选择,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健康,促使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再者,社会化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才,这也需要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学生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培养出有特长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视张扬个性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特长得到最充分的施展。 但事实上,要想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很艰难。原因是:长期以来比较死板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办法,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围绕着分数转,片面地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而恰恰把学生应该有的兴趣、特长、志向给泯灭了;在班级管理中,个别班主任老师怕麻烦,怕“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对个性张扬的学生往往采用掰尖方法进行压抑,或因班主任待遇太低有情绪不愿奉献,而对有特长的学生视而不见,不能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展;等等。落后的教育体制和管理理念,错误的舆论导向,不但泯灭了学生个性特长,而且使学生对学习纯课本知识的兴趣消减,厌烦情绪更加强烈,学习成绩反而更差。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已表现得非常突出,情形已完全不容忽视了。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我以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单靠班主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素质、教师队伍素质以及家长素质等等。这些条件不可或缺,共同促成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土壤和条件的获得,首先是改变目前的考试制度,把学生从单一追求成绩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是要务之所在。其次是要有高素质的学校领导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再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各科教师必须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责任感强、有爱心,能担当起引导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重任。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和发展的主要责任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提到作文他们就唏嘘一片,有的甚至直喊头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者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想说、爱写、乐意倾诉呢?这就要涉及到一个“写作兴趣”的问题。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他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读书过程中随读随记,不仅记下文章主要内容,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还要写下读后感。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将一本书读懂读透,还为写作积累素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总结学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去进行写作实践。 二、启发激励后进,诱发写作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本班实际,既要注重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后进生基础较差,写作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件大难事,不少人害怕写作文。此时尽量让他们提出疑难,教师指点思路,启发他们看到什么写什么——善于从变化中发现问题;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由活泼,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想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心里怎样想,笔下就怎样写,就像与人说话一样,明明白白,简简单单,把事情记清楚,不要太讲究语言的形式。诱发写作兴趣,激起他们以文章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同时善于找出其闪光点,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提高其写作的能力 三、交流展示成果,增强写作兴趣 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兴趣就会慢慢地消退。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激励,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兴趣。 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水平会稳步提升。 杞县大同实验小学 乔华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方案一: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三年的特长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科技制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工作重心定位在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这段时间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技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并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10-10T13:03:11.4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7期作者:黄思利[导读] 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514500 一、让阅读为个性创设平台 个性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它需要广阔的空间,除观察积累外,阅读更是培养个性的途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学生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阅读。 义务教育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意味着生命的体验,对人生的诠释,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积累、陶冶和建构。体验是一种个性活动,真正个性的确立是在自我体验中实现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即使是文本阅读,也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上阵,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他们在阅读中进行心灵碰撞、情感交流,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风采,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可以弥补自己生活经历的不足,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不费思索地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那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使学生会有很多受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外地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更多感悟,也才会对生活更关注。“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即做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引导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注生活,也才能真正地解决作文源头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平台。 二、在自由表达中锻炼个性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有了作文的“活水”,还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由表达是发展、展示学生个性的领域之一。义务教育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创设有利于交流沟通的轻松自由和谐的情境。在此情景中师生精神抖擞、生机勃勃、热情高涨、神思飞扬、从容交流,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情可抒,能大胆表达、勇敢倾诉、真实披露。只有展露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悟,才是个性化表达。“个性”是文章写作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教师须少给学生“套路”,鼓励学生敢于探异求新。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模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感悟文本、体验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里的亮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词语运用恰当也要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源和营养剂。另外,个性化表达不仅要求“真实”“创新”,还要求“健康”,使作文过程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品味的心灵洗礼过程,引导学生做健全的人,作健康的文,达到做人与作文的合一。 三、观察、积累是培养个性的基础 写作个性的培养与观察和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生活是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个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人,应该处处都能找到写作的材料。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 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写作的源泉一定会长流不息。“厚积而薄发”,积累在作文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只有材料储备丰富,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材料的积累,可通过观察和读书两条渠道来获得,同时要倡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这是积累材料的最佳方法。只有奠定了丰厚的写作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写作个性。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个性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众生的理解独立形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展现,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做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平等和尊重的重要。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个性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 在作文教学中,要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只有个性得到无限制的张扬,学生写作潜力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写作个性的培养是与勤奋密不可分的,作为创作主体,只有广泛涉猎和深入思考才能在写作活动中体现出个性。在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师评价的问题。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作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做文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积极性。

中学生作文“个性化”课题研究

中学生作文“个性化”课题研究 发布者:海霞发布时间:2012-11-26 19:27:49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灵性可言。 目前,写作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情境作文”,“读写结合”,“素描作文”,“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童话引路”,“语言、思维训练”,“观察一分析一表达三级训练体系”,“快速作文”,“想像作文”,“创新作文”等等,作文教学研究的百花园一片繁荣景象。二、概念界定。 个性:个性最早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上个世纪被引入教育学。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综合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一个人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 个性化:是指成为有预期个性的过程和结果。其具体含义是:第一、个性化对象具备了某种程度的个性化特征。第二、有目的地发展个性化对象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作文个性化:是指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的作文重在求异,尽量避免趋同,它有四个特征:自主、真实、创新、健康。 三、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个性特点是非常鲜明突出的,他们的创造潜能往往就贮存在这一独特的个性之中。重视中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此发掘创造的智慧和创造的潜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一篇习作的诞生,其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智力、兴趣、思想、意志、性格、情绪、精神等8因素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因为从大处看,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想象、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习作就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提倡作文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语文课标》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 可见,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研究假设。 通过本次研究,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进作文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探索如何让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六、研究内容。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石川乡三条沟小学文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然而,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是教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离不开教师引导他们平时的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正如叶圣先生曾经说的:“作文这回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因此,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会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雾”、“火烧云”、“雷雨”等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司空见惯,平淡得很,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去写的地方。其实,平常小事也

可写出其新意来。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物入手,逐步养成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海上日出》作者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的;语文教科书中《猫》抓住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的特点进行观察;语文教科书中《火烧云》抓住事物的不同形态、颜色和细微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并注意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再次,通过看图学文,逐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水平。看图学文,是由图画和课文组成的,图画形象的反应课文容,课文容又准确地叙述了图上的事物,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形象,教学时,从图入手,教会学生观察方法。抓住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水平,指导看图时,先强调观察顺序,例如教学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山水》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从近到远、从水到山的顺序观察,这样把图中的水和山连起来看、连起来想,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从中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二、引导学会积累。 好的作品都是经过收集别人作品的好词佳句重新加工而成的,这就要求小学生们要养成收集、记录资料的习惯。如果等到写作时才发现手上的素材太少,当然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因此,要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因为多读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但单读教科书是不够的,也应读各式各样的书报、杂志等。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江阳西路学校徐坚 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为个性的发展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人的个性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在全民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就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观点。 一、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 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有现实而具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态度、个性、思想等等,因此对人的尊重,也就是对人个性的尊重,包括尊重生命遗传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独特经验,及尊重张扬个体独特的表现方式。 新世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作为教育者须尊重每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曾经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尊重。让我们以慈父慈母的胸怀,用个性的发展性,生命的成长观去看待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期待,多一份鼓励,善待孩子的过错和失败,

使每个独特的生命体,变得有理想、有信念、有毅力、有追求,使每个生命体的个性得以更好的体现,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他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形成个性教育特长 实施个性教育,首先要摒弃那种统一规格的教育模式,不受“集中、大型、同步、标准”之类概念的影响,也不是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那是研究学生的差异性,依据个性的自动性、独特性、可爱性、双重性、整体性等性质与特点而实施的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仅限于立于三尺讲台,乃要走下来,深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养成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从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保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提供学生有交流探讨的机会,创设学生有个性表现的氛围,让学生今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创新的需要,没有个性的人就没有创新能力,就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所谓个性,是指具有不从众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想象、独具一格的表达式、独树一帜的风格等,这些独有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效果,便成了创新。如果缺乏个性,固步自封,人云亦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写作个性 写作教学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养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下面结合学生考场作文,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99年高考作文,很多学生都谈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但是多数表达平平,有一位位考生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却生活在“拥有着霍金、盖茨之类的大脑”的时代的失业者的醉眼,观察“记亿移植”谈了“酒后真言”;请看一看下面这段:“既来之,则安之……别开玩笑了,伙计。我不是不安心,只是为这个世界担忧呀!你想,我们周围都是巨人,上个世纪的巨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牛顿、爱因斯坦的影子下……你们想想当初,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又有霍金,新人辈出啊!有了新人才会有新思想,才会突破旧框框……要是当初爱因斯坦生活在满是牛顿的社会里,也许就没有什么相对论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严峻的社会问题……新人,这个时代需要新人……别管我,我没醉……”读完这段话,您是否觉得我们的学生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呢?是否觉得这种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宝贵的呢? 二、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在一篇99年高考优秀作文里,这位考生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中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中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在不少“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中,这个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

论文提纲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对思想还未成形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感知,体验生活 二、适时激发,锻炼思维 三、多练多写,开拓思路 四、阅读摘抄,陶冶情操 五、模仿佳作,锻炼能力 六、扬长鼓励,激发兴趣 七、展示佳作,增强信心 小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这个斑斓的世界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有着丰富的想像激情,蓄积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只要我们抓住时机,给孩子创设条件,从生活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多设平台,低起点,小坡度,引导孩子从写一句话开始,来满足孩子想要表达内心世界的心理需要,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论文内容提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对思想还未成形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感知,体验生活 首先我们可以有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熟人熟事。 其次教师又可有选择地让学生看精彩的电影、电视,讲动听的故事,之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一些精彩的评点。 二、适时激发,锻炼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对“写”没有恐惧的心理时,就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切能写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多练多写,开拓思路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勤练,写作也不例外。 四、阅读摘抄,陶冶情操 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单凭自己的亲历积累素材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积累间接经验来充实自己。而阅读则是间接经验最好的获取来源。 五、模仿佳作,锻炼能力 现在的小孩子作文写不好,就是因为肚子里没东西,没有词汇,没有文章,所以作文要模仿。 六、扬长鼓励,激发兴趣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不

培养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情感,张扬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材料。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形、表意相结合的文字。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中国的文字已经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

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学习生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中国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许多优秀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文字之简洁、语言之优美是十分突出的。比如,诗歌简练和富有韵律感,散文优美而富有内涵,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其次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绿色的千岛湖》,围绕着千岛湖山清、水绿、岛翠的特点,运用联想、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哈尔威船长……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

浅谈小学生个性培养

浅谈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李建 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2104.3

浅谈小学生个性的培养 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李建 个性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德、智、体、美、劳”等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就小学生而言,由于遗传因素和家庭条件的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各有独特的个人“心理”。因此,在新的课改条件下,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注重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发挥个人的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一、尊重学生人格,增强学生信心 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教室”,让学生在微笑中学习,在微笑中得到了自尊,找到自信。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深入走进孩子中间,贴心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准转化的切入点,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养成良好个性品格。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

感。 二、创设和谐氛围,搭建个性平台 个性培养的目的是激发儿童兴趣,发掘儿童潜能和特长。一个人没有鲜活的个性,就没有创新和发展,要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必须开辟广泛的活动天地,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机遇,搭建个性张扬的平台。教师要经常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经常开展“表演、讲故事、板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露头脚,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从而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及好胜的欲望。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也就日益增强,自理能力也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竞争意识、合作交往能力也就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创新;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得到了锻炼。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张扬。 三、因材施教,促使个性发展 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俗话说“五指伸出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多种环境因素、家庭背景影响,学生出现参差不齐差异很正常。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捕捉识别这些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针对这些性格差异,教师应细心地观察他们的性格特点,利用各种有利的因素,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势,积极为个性偏差较大的学生创造有利的机会,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耐心教育说服,重点引导,逐步达到自我约束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