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气候 及其极值

中国的气候 及其极值

中国的气候 及其极值
中国的气候 及其极值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中国气候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最冷,有多冷?中国最热又在什么地方,有多高的温度?中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哪里,一天中能下多大的雨量?中国风速哪里最大,一年有多少天刮大风?……了解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不仅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而且也正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实验等许多方面所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成了数以千计的气象台、站,除了满足各种时效的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各种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各种必须的气象数据,也是它的重要目的之一。

比如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水库,而水库大坝的规模无不决定于该流域内的雨量。水库吃不饱固然是浪费,但如果遇到暴雨,洪水漫过坝顶,甚至冲跨大坝,那样所造成的灾难,将是非常大的。同样,桥梁、涵洞的跨度大小、孔径粗细,以至城市下水管道的直径,也都决定于暴雨强度的大小;全国各地每年建成的成千上万座高大建筑物,都要根据各地最大的风速数据(换算成风压)来设计。风压取值过大会带来建筑材料的巨大浪费;取值过小,建筑物受到大风破坏,同样会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本书除了简要介绍中国气候一般特点以外,还重点根据国家气象局已经整编出版的气象资料,从中选取气温、降水、风速等十几个方面几十个项目的极值,以回答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并满足有关科研、设计工作者的部分需要。

当然,极值是相对平均而言的。为了使大家有所比较,在介绍每项极值时,同时列出了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4个站的要素数值,因为这4个站既是中国的大城市,同时也代表了从华南到东北的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同样,在介绍中国气候的极值之前,先简述一下中国气候的概貌,以使大家有一个轮廓的了解。

由于资料的限制,本书所列极值在参加挑选的站数和所取资料的年代上并不都整齐一致。例如所取资料的年代,有少数项目是从20年(甚至更短些),有些项目则是从几十年,但绝大多数是从1951—1980年的资料中挑出来的;在参选站数上,绝大多数是从672个国家基本台站中挑选出来的。当然,作者利用自己对中国气候较为熟悉的有利条件,有意识、有重点地扩大了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选择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本书所选的气候极值,已经或接近中国约2700个台站中的实际极值。由于资料方面的原因,台湾省没有或只有少数站参选。

我们知道,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极值分布的局地性是很强的,特别是地形复杂的山区,而气象台站网的密度终究有限;即使有几十年的资料,从气候变迁的角度上来讲,也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因此从时(间)空(间)分布这两个意义上来说,极值其实并不“极”,也不可能“极”。不过,世界气象组织曾指出,30年的资料长度已经能够初步反映出当地相对稳定的气候特征,要求各国都进行30年气候资料整编。因此,从30年长度资料和一定密度台站中挑出来的极值,还是能够大致地反映出中国气候及其变幅的一个概貌。

一、中国气候概貌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濒邻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由于海陆之间热力差异而造成的季风气候特别显著。中国幅员十分辽阔,南北跨50多个纬度,东西越60多个经度,从赤道带到寒温带,从热带雨林到沙漠景观都有。加之中国地形复杂,高差悬殊: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吐鲁番盆地又深陷海平面以下。因此,中国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气候资源优越丰富。

(一)显著的季风特色

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容量的差异,夏季大陆热于海洋,冬季则又冷于海洋。海陆的冷热变化影响了它上空的大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气温越低,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就越高。所以,冬季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的高气压,东方和南方海洋上形成热性低气压;夏季的情况正好相反:大陆上形成热性低气压,而海洋上形成冷性高气压。好比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高气压区的空气不断地流向低气压区,这就是中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的主要原因。这种一年中风向发生规律性的季节更替现象,就称为季风。中国是世界上季风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

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的亚洲内陆腹地,那里太阳斜射,黑夜漫长,热量收入少而支出多,空气十分寒冷干燥。这种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引导下就会向南爆发,北风呼啸南下,所到之处气温急剧下降,这就是寒潮。每年冬季中国总有好几次大幅度降温的强寒潮出现,较弱的寒潮就更多了。在这种频频南下的寒潮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普遍寒冷而干燥,成为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例如中国黑龙江省呼玛县与英国首都伦敦纬度相近,伦敦1月份平均气温为4℃左右,冬草长青,绿水常流,平均气温与中国上海、杭州地区相仿,而呼玛县1月份却冷到零下29℃左右,遍地琼装玉琢,积雪深厚,宛若极地风光。

夏季风分为东南和西南季风两种。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和南海,主要影响西南和华南地区,但有时西南气流也可长驱北上到达华中和华北地区,引起那里的暴雨。

经过广阔洋面的夏季风,给中国大陆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所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雨水集中在5~9月的夏半年里。例如,如果以30个省会的平均数值代表全国的话,那么夏季6~8月3个月的雨量占了年雨量的一半以上(53%),5~9月5个月的雨量占了年雨量的3/4;而冬季(12~2月份)3个月的雨量还不到年雨量的9%,10~4月7个月的雨量也只占年雨量的1/4。一般年份里,东南季风的前沿雨带(东南季风与大陆上北方冷空气之间的锋面雨带)于5月中旬在华南出现,6月中旬向北跃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这里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雨带第二次跳跃,迅速推进到淮河以北,使中国广大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盛期。8月下旬雨带开始返回南方,中国东部地区雨季迅速先后结束。

中国各地雨季的早晚和正常与否,大都直接与上述季风的进退有关,一旦季风规律反常,就会出现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例如1959年夏季,因为东南季风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它的前沿大雨带反常地迅速北上,使通常在初夏

季节梅雨较多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干旱,持续达2个月之久,1978年也是类似情况。而1954年夏季正好相反,东南季风被北方冷空气所阻,一直到7月下旬,大雨带还停滞在江淮流域,因而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百年未见的大水。

(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中国最北的黑龙江省漠河镇,位于北纬53°以北,属寒温带气候;而最南端的南海南沙群岛最南部距赤道还不到4个纬度,属赤道气候,南北气候相差十分悬殊。

冬季,中国广大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壮丽的北国风光。1月平均气温黑龙江最北部冷到零下30℃左右,而两广、海南和福建省中南部地区平均气温却在10℃以上,树木花草终年长青,平原山区一片郁郁葱葱。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中南部和云南最南部地区更高达15~20℃以上,槟榔、椰树高插蓝天,随风摇曳,一片热带景象。南海诸岛最冷月多在22~26℃之间,更是中国终年皆夏的地方。

夏季,全国风向普遍偏南,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稍低,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为长,所以南北气温差变小,全国气温普遍较高。南方广大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而黑龙江大部地区温度也可达20℃以上。因此,松花江畔、珠江两岸,一样都有游泳季节。

中国东西相差60个经度以上,西北内陆距海已数千公里之遥,加上重重山脉阻隔,所以,从东部太平洋上吹来的湿润东南季风已鞭长莫及,从南部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又受阻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使这里成为中国雨量最少的地区。塔里木、柴达木和吐鲁番盆地等年雨量都在20毫米以下,沙漠中间甚至终年无雨。农业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挖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块块绿洲像串串珍珠般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区,成为沙漠干旱地区中最为富饶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

中国的年雨量从西北地区向东、向南逐渐增加。起自东北大兴安岭、止于西藏西南边境的400毫米等年雨量线,大致把中国分成西北和东南两半。东北长白山区年雨量可以多到800~1000毫米,是中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方,汉水、淮河以南大都在1000毫米以上,东南沿海、台湾、海南岛的许多地方雨量还超过了2000毫米。中印边境东段有些地区年雨量在4000毫米左右,是中国大陆上雨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平均年雨量达到6600毫米,是中国平均年雨量的冠军。

此外,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气候也有重大影响。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0米,平均气温就要下降5℃左右(夏季大些,冬季小些)。中国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四五千米以上,这里的气温就是盛夏7月,很多地区平均也不到10℃,经夏霜雪不绝,寒气袭人,而同纬度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却正是夏日炎炎,流汗难眠的伏旱天气,平均气温高达29℃左右,对比十分鲜明。云南高原海拔比青藏高原低,大致在1000~3000米之间,纬度也比青藏高原偏南,且东有乌蒙山等高大山脉阻滞东亚冷空气入侵,因而这里冬无严寒,夏天酷暑,气候比较温和。特别是海拔约1500米左右的云南中南部许多地区,更是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昆明并有“春城”之誉。

因为中国的寒潮冷空气主要来自北方,因此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便能

阻滞冷空气南下,使山南山北冬季温差加大,甚至成为两个气候区域。例如天山成为中国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则成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就是低矮的南岭山脉,岭南岭北的温差也是很大的,古咏庾岭(在广东、江西之间,属南岭山脉)梅诗:“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枝指梅树,南指岭南,北指岭北),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四川盆地也是由于四周有高山围绕,盆地内冬季十分温暖,1月平均气温比东部同纬度高出3~4℃,所以,即使隆冬季节,亦遍地青绿,霜雪少见,几乎全年都是生长期,因此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

山脉对于雨量的影响也是极其显著的。一般说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年雨量和雨日都逐渐增加。因此,天山北坡、祁连山北坡和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麓是荒漠,而山腰都有森林环绕。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麓平地夏季有伏旱现象,但千米以上高山降水却很丰富。山脉对降水的另一重要影响,是迎风坡雨量比背风坡要多得多。例如面迎东南季风的长白山脉东南侧的宽甸县(丹东附近),年雨量高达1201.6毫米,而背风侧的沈阳只有755.5毫米;太行山迎风东坡麓的石家庄年雨量599.0毫米,而背风侧的太原只有466.6毫米;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印边境东段,因为面迎潮湿的西南季风,年雨量高达2000~3000毫米以上,但翻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背风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就剧减到400毫米以下。全国最多雨的台湾火烧寮也正是面迎冬半年从东海上吹来的潮湿的东北季风的结果。

所以,如果归纳一下中国的冷热和雨旱的气候类型,那么从温度方面来说,青藏高原4500米左右以上地区四季常冬(按中国习惯,以5天平均气温≤10℃为冬,≥22℃为夏,10~22℃之间为春秋季),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岭南两广则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云南中南部地区四季如春,而其余广大地区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从雨旱方面来说,西北地区全年红日普照大地,而川黔许多地区则是“天无三日晴”的阴雨连绵天气,江南地区春雨伏旱,东北、华北和西南大面积地区则是春旱夏(秋)雨;台湾北端又是我国唯一冬季最多雨的地方……。中国气候类型之丰富多彩,于此可见一般。

(三)优越丰富的气候资源

有的读者也许会问:既然中国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气温变化比较极端,雨水季节分布又不均匀,那么为什么还说气候资源优越丰富呢?

当然,冬冷对农业确有其不利的一面。比如冬季长了,植物的生长期要缩短;冬季冷了,作物越冬会更加困难。但是与冬冷相对立的夏热,却是十分有利的农业气候资源。例如东北北部7月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平均偏高4℃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偏高更多。正是这可贵的夏热,使得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大都能够普遍种植喜热的水稻、玉米和棉花等高产粮棉作物,其分布界限之北,世界罕见。

冬干夏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冬少雨夏多雨)的气候特点也有它巨大的有利方面。冬干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冬季中,作物或已收割,或者停止生长(越冬),就是正在生长的作物,因为冬冷,一般也并不需要许多水分。可是冬季风转化而成的夏季风,却给作物在旺盛生长、最需要水

分的季节里带来了丰沛的雨水。这种雨热同季、水热共济的现象,是中国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古诗说的“季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正是雨热同季可以使作物高产丰收、增加人民财富的意思。可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相当于长江以南的纬度(约30~15°)上,由于高空有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大都是干旱沙漠地区,例如撒哈拉,阿拉伯沙漠,印度西北部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沙漠,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等。可见,冬季风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同纬度上最严寒和干燥的气候,但夏季风却使中国广大南方地区成为一个青山绿水、鱼米之乡的大绿洲。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个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优越性在这里展示得十分清楚。

当然,也应指出,就是干旱气候条件,也并非绝对坏事。中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这些也正是农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因此,只要解决灌溉问题,这些形成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就会立刻走向反面,转化成为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作物有光有热又有水,从而粮棉高产,瓜果甜美。例如中国夏季最热的新疆吐鲁番盆地,那里长绒棉品质优良,特产无核葡萄干和哈密瓜都驰名中外。世界上凡有灌溉的沙漠干旱地区之所以都成为富饶的粮棉之仓,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海拔较高,夏温已低,已经不能种植水稻、棉花等喜热作物。但是,事实证明,在一定高度以下,春小麦在柴达木盆地,冬小麦在西藏中南部都生长良好,并创造了中国的高产记录。例如柴达木春小麦亩产已达到1000公斤,而西藏冬小麦亩产也已突破了800公斤。

由于气候类型的多种多样,丰富了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种子植物达3万种以上,食用植物有2000多种,树木有2800多种,从热带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均有;中国陆栖脊椎动物已知的已达1800多种。此外,中草药和贵重药材,棉花、大豆、油菜、甜菜、甘蔗、油桐、茶叶以及橡胶、咖啡、油棕、剑麻、可可、胡椒等适应不同气候的经济作物均可种植。中国品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不仅为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原料和粮食;并有大量产品外销,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满足人民的广泛需要。

二、气温

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和人民的生活、劳动,和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到气象台站去参观,在观测场里首先一眼看到的,常常是两个白色的百叶箱,其中一个百叶箱里就放着4支温度表:两支竖放的是干球和湿球温度表,两支横躺的是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气象部门的所有温度和湿度项目,都是用这4支温度表观测和计算得到的。

(一)中国哪里最冷

中国哪里最冷?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因为气象部门有许多温度项目,各代表不同的意义。隆冬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同样,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极端最低气温——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最低气温的地方。所以,我们这里把各种温度项目的极值都挑出来,读者可以根据需要从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1.极端最低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是用前面介绍过的4支温度表中的最低温度表观测的。最低温度表的主要结构是在温度表的酒精柱内多放了一个轻质的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北部的富蕴气象站在1960年1月20日以-50.7℃的低温首次打破了免渡河的记录,接着1月21日又以-51.5℃再创全国新记录。加上1月22日清晨最低气温也达到-50.7℃,这样,1960年1月20~22日这3天,就成为富蕴1957年建站以来最低气温低于-50℃的仅有3天。此外,打破-50℃大关的气象站还有大兴安岭上的图里河,于1966年2月22日测到-50.2℃;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1968年12月27日清晨测得了-50.9℃。而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终于诞生了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52.3℃。加上2月14~15日最低气温也分别达到-51.2℃和-50.9℃,这样,漠河自1957年建站以来也仅有这4天的最低气温低于-50℃。

顺便说说,漠河1969年2月13日的午后最高气温只有-26.5℃,因而日平均气温为-43.9℃;而富蕴1960年1月21日的最高气温为-36.1℃,因而日平均气温为-43.8℃。它们就是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冷日子了!

漠河和富蕴所以能出现这么低的温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纬度高,冬季阳光斜射热力微弱,黑夜又极为漫长,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散失了许多热量;二是它们都处在河谷地形之中,夜间高山上冷却的严寒空气沿坡下沉,加上凹洼地形的谷底本身同时也在辐射冷却,因此这里的气温比同高度平原上又低了许多;三是这些严寒天气都是晴天,只有在晴夜中地面才能强烈向太空辐射冷却,从而降到更低的温度。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们都处于东亚寒潮冷空气控制之下,使它的基础温度已降得特别低。否则,在温暖的西欧,即使再北些,再洼些的地形,再晴好的天气,也是绝对不会有这样低的气温出现的。

不过应该说明,-52.3℃只是从气象站记录中挑选出来的最低气温数值。实际上在珠峰地区是完全有可能出现比它更低的温度的。例如根据珠峰脚下定日气象站短短9年的无线电探空观测资料(每天仅观测两次),在海拔9000米高度上已经出现了-61.4℃的低温。可见,如果珠峰上有气象站的话,那么我国极端最低气温的桂冠是有可能让它取得的。

中国极端最低气温,在-50℃以下的地点固然不多,但东北大小兴安岭和新疆阿尔泰山区却都能低于-40℃以下,特别是新疆的青河曾出现过-49.7℃,大兴安岭的根河(内蒙古)曾出现过-49.6℃,以及海拉尔(内蒙古)-48.5℃,呼玛-48.2℃,孙吴-48.1℃等等,它们都已相当接近-50℃了。

我国西安—郑州—青岛一线极端最低气温大约在—20℃左右;南京、武汉等长江中下游沿岸极端最低气温都在—10℃上下,仅四川盆地因四周重山屏障,冷空气不易进入,才和两广北部、福建沿海一样,一般不出现低于—5℃的温度。中国历史上从不出现0℃以下气温的区域很小,大致只有华南大部分沿海、云南南部、台湾大部、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了。中国极端最低气温的最高值也就发生在这些地方,例如西沙珊瑚岛为15.3℃,东沙群岛为11.2℃,台湾南部恒春为8.0℃等等。

极端最低气温的高低和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有很大关系。例如-25~-28℃以下的严寒低温会大量冻死越冬的冬小麦,所以长城以北一般不种冬麦而种春天播种的春小麦;柑桔害怕-7~-9℃的低温,气温低于-9℃就会大量冻死柑桔树,例如中国历史上1654年和1676年两次强寒潮曾把建于唐朝、经营近千年的江西省柑园和桂园完全摧毁了;热带作物橡胶甚至害怕零上5℃的温度,1973~1974年和1975~1976年的两个冬季中,两次寒潮低温,

使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县的极端最低气温降到3℃以下大约40%的橡胶树受冻死亡。

2.平均最低气温

如果我们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最低气温平均起来,这个数值就称为这个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实际上也就是这个月每天清晨日出前气温的平均值。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1月份是全国最冷的月份,所以1月平均最低气温便是最冷月最冷时的平均温度了。例如广州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7℃,就是说广州在最冷月份里清晨日出前的气温平均多在9.5~10.0℃左右,这是广州居民每年隆冬季节清晨最

常遇到的温度,而极端最低气温-0.3℃则是几十年中偶尔出现了那么一瞬间。长江下游的上海市1月平均最低气温,由于北方冷空气的经常南侵,已经降到接近零度(0.3℃),即上海隆冬清晨气温大都在零度左右;华北平原北缘的北京和松花江畔的哈尔滨1月平均最低气温更分别低到-9.9℃和-24.8℃。

中国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大兴安岭山区的根河,漠河已退居第二,它们的平均最低气温很相近,分别是-38.2℃和-37.3℃,大兴安岭上的图里河也是-37.3℃,即平均每天清晨都可能出现-37~-38℃左右的低温。

大约沈阳以南1月平均最低气温升到-20℃以上,北纬30°左右的长江沿岸升到0℃左右,南海之滨1月平均最低气温已超过10℃。只有在南海诸岛,1月平均最低气温才能升到20℃左右。例如西沙珊瑚岛为23.1℃,西沙永兴岛为21.3℃,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即使在隆冬,清晨气温也仍在22℃上下摆动。它们就是中国1月平均最低气温最高的气象站了。

盛夏7月,中国清晨最凉的地方在哪里,温度又有多高呢?

我们先来看看广州7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5.2℃,上海7、8月都是24.7℃,即清晨仍有25℃左右的较高温度,可见长江以南的夏季是比较热的。而北京降到了21.5℃,沈阳以北降到20℃以下,哈尔滨更加凉爽,7月平均最低气温只有18.1℃,已经可以关窗盖被睡觉了。中国的“北极村”——漠河镇更低,只有11.6℃,是中国低海拔地区中7月平均最低气温最低的地方了。但在高海拔地区,例如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的格尔木五道梁7月平均最低气温只有0.1℃,称多清水河1.2℃,天山的乌恰托云1.5℃,格尔木沱沱河为1.7℃,这些地方即使在全年最热的7月份,差不多每个月总有10天左右或更多些日子,清晨的最低气温低于零度。

从全年来说,大兴安岭冬季虽然严寒,但夏季较温暖,青藏高原上夏季虽然冷凉而冬季不甚寒冷,因此这两个地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相差不多。全国年平均最低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大兴安岭上的图里河和根河,为-13.3℃,其次是漠河,为-12.4℃,第三至五位均在青藏高原上,即格尔木五道梁(-11.9℃)、称多清水河(青海,-11.6℃)和格尔木沱沱河(-11.4℃)等地。

中国东部4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最低气温是:广州18.6℃,上海12.3℃,北京6.1℃,哈尔滨-2.0℃。由此也可见自南向北呈规律性地递减。

3 冷在“三九”——最冷旬平均气温

我们要介绍的第二支温度表是干球温度表。从原理上说,它和家用的寒暑表没有什么不同,是一种普通温度表。只不过里面灌的不是酒精而是水银,这样测量的温度可以更精确一些。

绝大多数气象站每隔6小时(即北京时2、8、14、20时)观测一次气温,就是从干球温度表上读的。把一天4次观测的气温平均起来,就是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把一个旬(8~11天)的日平均气温再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旬的旬平均气温。当然,把一个月的或一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起来,就是这个月或这一年的平均气温了。如果再把这个地方有气象观测以来所有年份的某一旬、月或年的平均气温加以平均,那么就得到这个地点的多年平均的旬、月或年的平均气温了。在习惯上,气象部门常把“多年平均”这4个字省略,所以任何一本气候资料或气象书籍里的旬、月、年平均气温实际上指的都是多年平均值,而并不是哪一年的平均气温。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个9天,大约在1月10~18日。果然不错,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旬是1月中旬,有的虽亦发生在1月上旬或1月下旬,但这3个旬的气温相差都不太多。

例如上海、北京和哈尔滨最冷旬就都在1月中旬。上海旬平均气温是3.1℃,北京-5.0℃,哈尔滨-20.1℃,广州则在1月上旬,平均气温13.2℃。中国旬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在漠河,1月上旬为-31.7℃,其次是根河,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均为-31.3℃,以下是图里河,1月中旬-30.6℃,这3个地方是中国气象站中旬平均气温低于-30℃的地方。最冷旬平均气温在-29℃左右的还有呼玛1月上旬的-29.1℃和嘉荫1月上旬的-28.9℃。南海诸岛是中国最冷旬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例如西沙珊瑚岛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高达23.4℃,西沙永兴岛最低在1月中旬,平均气温达22.7℃,东沙群岛最低在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20.7℃,它们都比漠河全年最热的7月中旬还要高。

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中国绝大部分台站最冷都在隆冬1月,所以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就是1月平均气温。例如中国东部4个代表站最冷都在1月:广州13.3℃,上海3.5℃,北京-4.6℃,哈尔滨-19.4℃。

中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也是在大、小兴安岭等中国最北部地区。前六名是:漠河-30.9℃,根河-30.8℃,图里河-30.0℃,嘉荫-28.5℃,牙克石和呼玛-28.2℃,三河(内蒙古)-27.3℃。

大致东北大、小兴安岭和北疆阿尔泰山区1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下,长城沿线大约在-10℃上下。淮河、秦岭一线1月平均气温已升到0℃左右。该线以北冬季寒冷或比较寒冷,大地结冻;以南除寒潮天气之外都比较温暖,没有季节性冻土,田野里一片青绿,蔬菜绿肥等均可越冬生长。淮河、汉水成为我国冬季不冻的最北的大河。1月平均气温10℃线大致蜿蜒在南岭山脉地区,岭南即使隆冬也仍然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是中国气候上的无冬地区。中国1月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极少,只有海南岛的最南缘和南海诸岛。例如南沙群岛已高至26℃左右,接近北京7月平均气温;西沙群岛也有22.9℃,与哈尔滨的7月一样暖热。

5.年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的高低,反映了整个冬季的冷暖。可是,中国冬季最冷的地区,夏季并不最凉。因此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不是出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区,而是发生在纬度虽较南但海拔高得多的高山高原之上。例如吉林省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70米,虽然隆冬1月平均气温只有-23.2℃,可是由于夏季很凉(7月平均气温低至8.6℃),所以天池年平均气温低达-7.3℃。年平均气温最低的第二至五位是:格尔木五道梁-5.6℃,根河-5.3℃,图里河-5.2℃,漠河和称多清水河均为-4.9℃。

年平均气温同样是自南向北规律性地递减。中国大、小兴安岭地区年平均气温均低于零度,东北其它地区在0~10℃之间(哈尔滨3.6℃);大约华北平原北端、山西最南部、陕西关中地区以南均在10℃以上(北京11.5℃,上海15.7℃);南岭以南升到20℃以上(广州21.8℃),海南岛中南部已经超过24℃。中国气象台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西沙珊瑚岛26.8℃,永兴岛26.5℃,海南南缘的三亚也达到了25.5℃。

不过应该说明,实际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也在珠峰上。例如根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在2月,平均气温为-27.1℃,最热是8月,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气温为-19.6℃;而海拔9400米高度上最冷也在2月(-40.5℃),最热也在8月(-23.7℃),年平均气温为-33.0℃,因而珠峰高度上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9.0℃左右。

6.各级寒冷日数

中国气象部门还统计了各地最低气温低于0℃、-10℃、-20℃、-30℃和-40℃的各级寒冷日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地的寒冷程度。最低气温低于0℃,清晨就可能会有程度不同的霜冻和冰冻出现。中国除了两广沿海、台湾、海南岛、云南最南部等地区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出现,出现日数自南向北增加。例如广州解放后未出现过零下温度,上海每年平均有39.7天,北京127.9天,哈尔滨182.6天。具体说来,大致浙江温州、福建南平、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广西全州以北,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每年多于10天,武汉、合肥、南京以北在50天以上,西安、郑州、济南以北超过100天,黑龙江省大致北纬48°以北地区每年最低气温低于零度的日数每年平均就在200天以上了。

中国气象站中,最低气温≤0℃的日数以格尔木五道梁为最多,平均每年有328.6天;其次是:称多清水河307.4天,格尔木沱沱河303.0天,新疆乌恰托云300.9天,玛多294.8天。

在日最低气温≤-10℃的日子中,最高气温往往也在零下,这在南方已是严寒天气。中国东部地区大约北纬27~28°以南,西部四川盆地及以南和云南均已不出现,台湾、两广、海南等低纬地区除高山外亦已不出现。但中国北方最低气温≤-10℃的日子很多,例如北京31.0天,哈尔滨120.7天。中国有气象记录的地方,最低气温≤-10℃日数最多的,第一是格尔木沱沱河,平均每年出现193.2天,其次是格尔木五道梁191.4天,长白山天池181.0天。

最低气温≤-20℃的日子是比较寒冷的,在广州和上海从不出现,北京每10年中也不过出现1天,哈尔滨则每年仍有66.1天之多。中国这种严寒日

子最多的地方已从青藏高原转到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漠河141.5天,根河138.2天,图里河137.3天,新林129.4天,黑龙江塔河123.1天……等等。青海的沱沱河、五道梁、清水河等海拔4400~4600米的高原台站,每年平均也只不过100天左右,比黑龙江北部少约30天。

最低气温≤-30℃,在广州、上海、北京均从未出现过这种严寒日子,哈尔滨每年平均也只有6.9天。全国只有北纬40°以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才会出现,以根河每年94.0天为最多,其次是漠河93.5天,图里河91.2天,嘉荫71.0天,新林68.2天,呼玛57.9天。而青藏高原上最多的称多清水河气象站,每年平均也才出现21.8天,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相比,相差更大。

最低气温≤-40℃这种极为严寒的日子,分布范围更小,主要发生在东北最北部以及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其它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极少发生。中国最多的地方是:根河每年平均出现26.9天,漠河25.1天,图里河21.5天,呼玛8.8天,额尔古纳旗6.0天。

最低气温≤-50℃的日子,如前所述,中国气象记录中一共出现了9天,即漠河4天,富蕴3天,图里河和免渡河各1天。

我们从各级寒冷日数的比较可以发现,最低气温≤0℃和-10℃的日子以青藏高原为多,最低气温≤-20℃、-30℃和-40℃的严寒日数则以东北北部为多。这也证明了青藏高原上全年中冷期虽长但冬季不太寒冷;而东北大小兴安岭、北疆阿尔泰山区冬虽严寒,但冷期较短,且还有暖热的夏天。所以说,中国冬季最冷是在最北部,而夏季最凉则是在青藏高原上。

(二)中国哪里最热

经济建设的许多部门和人们的生活实践,也很关心当地夏季的炎热程度。因为炎热和寒冷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劳动都有所影响:严寒会造成冻伤、感冒、气管炎发作,限制人们室外劳动等等;炎热也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以至中暑、晕倒,甚至死亡……;严寒使工厂车间和居民需要大力采暖消耗巨量的燃料;炎热则需要加强降温通风,同样需要国家大量投资……;35~40℃以上的高温对于农作物生长也是不利的。

1.极端最高气温

和极端最低气温一样,一个地方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气温,叫做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是用百叶箱中横放的那一支最高温度表观测的。它的外形看起来和普通温度表没有什么两样,原理则和医用体温表一样,主要是在靠近球部的地方,管腔制造得特别细窄。当气温升高时,水银膨胀,体积变大,水银就依靠这股压力从窄细处挤出去使水银柱上升而当温度重又降低时,水银却不能自行通过窄段返回球部,因而便指示出曾经发生过的最高温度。

北京解放后的极端最高气温是40.6℃,发生在1961年6月10日的午后,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是42.6℃,发生在1942年6月15日;上海解放后的极端最高气温是38.9℃,发生在1953年8月15日和26日这两天,但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是1934年7月12日午后出现的40.2℃;广州的极端最高气温还没有上海高,只有38.7℃,发生在1953年8月12日;哈尔

滨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是1919年7月24日观测到的39.1℃。

中国极端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新中国成立前吐鲁番曾创造了47.8℃的全国记录。以后,在1953年和1956年这两年的7月24日,都出现过47.6℃的高温,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民航机场还曾观测到目前中国的极端最高气温——49.6℃。

极端最高气温的第二名也在吐鲁番盆地,盆地西缘的托克逊为48.0℃,以下为西安45.2℃,山西运城45.0℃,江西修水1953年8月15日伏旱期间曾发生44.9℃高温,是南方的最高记录。南方的第二位是号称长江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为44.0℃。其实

除了青海和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都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例如北纬48°的内蒙古布特哈旗,海拔310米,出现过42.6℃的高温;位于北纬40°37′、海拔1138米的甘肃敦煌,极端最高气温也高达44.1℃。

中国极端最高气温中最低的气象站是:西藏错那18.2℃,长白山天池19.2℃,西藏帕里19.3℃,聂拉木19.9℃,山西五台山20.0℃,它们都出现在青藏高原和北方高山上。

2.平均最高气温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最热月是7月,沿海地区例外,多数出现在8月,但与7月相差也不大。因此,7月平均最高气温也就是最热月最热时(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或14~15时之间)的平均气温了。例如广州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6℃,上海31.5℃,北京已稍低,只有30.8℃,哈尔滨更低,仅28.0℃。

中国东部地区7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大约北纬26~30°之间可高达34℃左右以上,四川盆地长江河谷段也可高达34℃左右;华北平原上石家庄、德州以南地区除了沿海地区以外,仍在32℃以上;东北南部开始低于30℃,其中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还低于26℃,大兴安岭山脊地区更低于24℃。中国7月平均最高气温也以吐鲁番盆地为最高,吐鲁番达39.9℃,盆地西缘托克逊亦高达39.6℃,其次为吐鲁番的东邻鄯善37.0℃。以下是:新疆若羌35.6℃,浙江丽水35.4℃,福建建瓯35.2℃,江西贵溪35.0℃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约有一半台站也可以达到34℃左右。对比鲜明的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和北方许多高山之巅,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却只有10~15℃左右,成为中国夏季最为冷凉的地方。例如格尔木五道梁为12.2℃,错那12.4℃,山西五台山12.9℃等。

那么全年最冷的1月份中,午后平均最高气温什么地方最高呢?

隆冬1月,平均最高气温的最高值发生在海南省,如三亚25.7℃,西沙珊瑚岛25.5℃,西沙永兴岛25.3℃,陵水24.3℃;台湾恒春23.7℃,广东雷州半岛以北已降到20℃以下(广州18.3℃);大约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以北地区(四川盆地除外)平均最高气温已降到10℃以下(上海7.6℃,北京1.4℃);大约京律地区、太原、延安以北地区降到零下,即这里1月份平均来说全天都在零下,冬季比较严寒;东北地区除了西南部以外,1月平均最高气温更在-10℃以下(哈尔滨-13.2℃),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还低于-20℃。中国冬季午后最高气温中最低的地方是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例如漠河-22.8℃,额尔古纳旗-21.7℃,根河-21.2℃等等。这些地区午后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下,可见这里的冬季是何等的严寒。

对于年平均来说,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在全年都比较暖热的地方,例如云南元江30.6℃,耿马孟定29.5℃,景洪29.3℃,西沙珊瑚岛28.9℃,海南岛陵水28.7℃等等。东部四站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仅分别为26.2℃、19.9℃、17.5℃和9.7℃。

3.“热在三伏”——最热旬平均气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一般来说这句谚语是对的。因为中国大部分气象站最热旬是7月下旬,其次是7月中旬和8月上旬,都在“三伏”之内。例如哈尔滨最热在7月中旬,平均气温23.0℃;北京最热也在7月中旬,26.0℃;上海最热在7月下旬,28.5℃;广州最热在7月中旬,也是28.5℃。

不过严格说来,“三伏”(头伏、中伏和末伏,合称为三伏)所跨时间太长,大致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而末伏8月中旬已经开始明显降温,尤以广大北方地区如此,因而并非整个三伏期间都最热。例如郑州最热7月下旬平均气温27.9℃,但8月中旬已降到25.8℃,已和伏前6月上旬温度相近了。

中国最热旬平均气温也以吐鲁番盆地为最高。吐鲁番从6月上旬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7月上旬到8月上旬均在32℃以上,其中7月中、下旬最高,均为32.8℃。其次为盆地西缘的托克逊,7月中旬平均气温32.5℃。除了吐鲁番盆地以外,最热旬平均气温能超过30℃的就只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南部了,不过一般也多在30.6℃以下。例如四川云阳30.6℃,开县30.4℃,巫山30.3℃,江西贵溪、湖南衡阳30.2℃,江西九江、清江30.1℃等,都出现在7月下旬。可是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左右的气象台站,最热旬气温均已在7~8℃以下,例如格尔木五道梁5.9℃(7月中旬),称多清水河6.8℃(7月下旬),西藏错那7.7℃(7月上、下旬)等等,气候十分冷凉。

有趣的是,云南、西藏等中国西南部地区,由于西南季风雨季来临后气温降低,因而最热旬(甚至是最热月)反而出现在雨季之前的干(晴)季5月或6月,例如西双版纳首府景洪最热旬就出现在5月中旬,旬平均气温26.0℃,最热月是5月,月平均气温25.6℃,这和中南半岛以及印度的气候特点相一致。此外,如西沙群岛最热旬在5月下旬,平均气温29.2℃,最热月是5、6月,平均气温28.9℃,也都出现在雨季盛期以前。

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7月份北方太阳高度虽然低些,但白天时间却长些,因此南北温差减到全年最小。例如广州7月平均气温28.4℃,上海27.8℃,北京25.8℃,而东北北部的哈尔滨仍有22.8℃。7月份广州和哈尔滨之间的温差,亦已从1月份的32.7℃降到了5.6℃。即使中国最北的漠河镇,7月平均气温仍可高达18.4℃,晴日午后也完全可以穿短袖衬衫。

一般说来,中国淮河、汉水以南的东南地区,7月平均气温都在28℃以上,长江中下游有些地区甚至高达30℃。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夏季高温区。该高温伏旱区中,以江西贵溪30.0℃,湖南衡阳29.8℃,江西南昌鄱阳29.6℃,吉安、遂川、赣州29.5℃为最高。京津地区以北,7月平均气温降到26℃以下,东北、内蒙古和黄土高原降到24℃以下。

但中国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仍然是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和托克逊分

别高达32.7℃和32.2℃。

中国7月份最冷凉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例如青海格尔木五道梁平均气温只有5.4℃,称多清水河6.4℃,乌恰托云、格尔木沱沱河、玛多和仁侠姆等均为7.5℃等等,这些地区按日历和头顶上的太阳说是夏季,可是按照温度来说还在过冬。所以中国夏季的温差,主要不是在华南和东北之间,而是发生在东西方向——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之间。

吐鲁番的纬度已将近北纬43°了,为什么它还能如此高温,并保持着遥遥领先的高温纪录呢?原来吐鲁番之热,除了它的海拔很低之外,主要是因为它很干旱。天上无云,太阳光的热量在到达地面前很少损耗;地面无水分可供蒸发,到达地面的太阳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增温地面,发烫的大地又把高温源源地传给了大气。吐鲁番又是一个盆地,太阳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好比“热锅底部”一般。它与同纬度的吉林省四平市相比,两站海拔高度相差不大,但由于四平雨季在夏,天上既多云层遮蔽阳光,地面又有水分可以大量蒸发耗热,因此7月平均气温只有23.6℃,竟比吐鲁番低了9.1℃。

此外,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在许多高温指标中,长江中下游许多台站已经崭露头角,常常仅次于吐鲁番,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夏季大面积最热的地区。这里不仅气温很高,空气湿度亦很大,汗水蒸发慢,人体利用汗水蒸发来降低体温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这里的夏季显得颇为闷热。在特别炎热的日子里,常常汗湿枕席,难以入眠,许多人乘凉深夜,露宿室外。从人体感觉来说,甚至比在吐鲁番还要难受。北方人盛夏到南方去,如果适逢这种大热天,常常一下子不能适应,也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从全年平均来说(即年平均气温),中国最热的地方,既不在吐鲁番,也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是全年皆夏的南海诸岛和海南、台湾等岛屿。例如西沙珊瑚岛26.8℃,西沙永兴岛26.5℃,三亚25.5℃,东沙群岛25.3℃,恒春24.8℃等。

5.炎热日数何处最多

这里我们介绍最高气温高于30℃、35℃和40℃的各级炎热日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一地的炎热程度。

日最高气温≥30℃的日子还不算太热,姑且叫它暑热日数吧!

总的说来,暑热日数是从南向北减少的,例如广州每年平均有131.3天,上海62.7天,北京也有58.6天,哈尔滨就只有19.2天了。

意外的是,中国暑热日数最多的地方,既不是吐鲁番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不在四季皆夏的南海诸岛,而是在一个不太知名的地方——深深的红河河谷中的云南元江,平均每年出现221.4天。这里纬度偏南,海拔又低,北部和东部有重山屏障,冬季寒潮不易侵入,河谷地形又有利于提高白天最高气温,所以即使冬天也很暖热,不少日子最高气温可以超过30℃,春秋季节中午后最高气温常升到33~35℃之间,以致使年平均最高气温也达到了30.8℃。其次是云南孟定182.0天,海南儋县177.8天,三亚177.0天,台湾台南172.7天。西沙永兴岛主要由于深处海洋之中,受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最高气温偏低,所以全年反而只有143.8天,和吐鲁番相近。青藏高原上大约3000~3500米以上高度即不再出现暑热日。

最高气温≥35℃的日子可称为炎热日。一般说来,中国东部地区以北纬25~30°左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南部年平均炎热日数为最多,

可达25天以上,北纬30°以北到华北平原之间,年平均炎热日数在10~25天之间,但沿海地区炎热日数比内陆少得多。例如上海和广州仅分别为8.7天和5.2天,北京和哈尔滨虽居内陆,但因纬度较北,年平均炎热日数更少,分别只有6.7和0.5天。

中国炎热日数最多的地方也在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和托克逊每年平均分别出现98.4和94.4天之多。元江退居其次,为82.5天,鄯善列第三,67.7天,以下是福建沙县48.3天,新疆若羌48.9天。

正如前面所说,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国夏季大面积最热的地区,最高气温≥35℃的炎热日数普遍都在20~30天以上,堪称为一个“大火炉”。长江沿岸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都在这个大火炉之中,它们的炎热日数分别是:15.8、21.0和34.8天。可见,它们虽是著名的火炉,但炎热日数却还不是最多的。

夏季中海洋和高山的降温消暑作用,从炎热日数的对比中也可清楚看出。例如大连无炎热日出现,而同纬度内陆的河北保定多达15.0天;青岛平均每5年出现一个炎热日,而内陆的济南多至每年17.6天;

长江口的嵊泗列岛每年平均0.5天,而武汉多达21.0天;浙江瓯江口的温州每年只有3.6个炎热日,而内陆江西贵溪每年多到42.7天。有趣的是,北纬16~17°的西沙珊瑚岛和永兴岛建站以来从未出现过炎热日(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33.9℃和34.9℃),可是它以北4000公里的内陆漠河却反有炎热日出现(极端最高气温36.9℃)。

高山上的夏季也十分凉爽,例如庐山、黄山都是中国避暑疗养胜地,它们都从未出现过炎热日,可是庐山山麓九江每年炎热日数多达25.0天,黄山山麓的屯溪和祁门每年也分别有29.3和24.9天之多,对比也堪称明显。

最高气温≥40℃可称为酷热日,这种温度如果发生在空气湿度较大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总会有许多人中暑。中国约有70%的省份可以出现酷热日,其中以河南省最为普遍,主要出现在雨季未到而太阳全年最高的6月份。几乎每个气象站的水银柱都曾升过40℃。

中国酷热日数最多的地方还是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和托克逊平均每年分别有38.3天和31.4天之多,其中6月下旬到8月中旬,每旬10天中总有9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40℃,所以传说古代吐鲁番的县太爷在盛夏季节是坐在水缸里办公的。其他酷热日数较多的地方是:鄯善10.4天,元江、新疆阿拉山口3.2天,四川云阳3.l天等。

中国最高气温≥45℃的地点就只有吐鲁番盆地、西安和山西运城等极个别地点了。

6.何时平均气温通过0℃和10℃

秋天,北方日平均气温从0℃以上稳定降到0℃以下,大地开始季节性地冻结,田野里冬小麦进入越冬阶段;春天,日平均气温重又升到零上时,大地开始化冻,冬小麦也行将返青。当日平均气温升到10℃以上时,喜热的作物如玉米、棉花等都可开始播种喜温作物则进入了活跃生长时期。可见0℃和10℃是农作物的两个很重要的温度指标。

不过,由于中国冬季寒潮强大而且频繁,所以春秋季节中日平均气温曲线呈波浪形变化。一旦强寒潮南下,即使是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可陡降

到零下。例如北纬25°51′的福建长汀,1942年2月13日平均气温曾降到-2.0℃,北纬25°21′的广西桂林,1952年2月18日也降到-0.3℃。可是寒潮过后,就是长江以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可以猛升到10℃以上。

气温猛升对作物影响尚小,气温猛降作物受害就大。特别是连续几天气温低于某一界限,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因此,气象部门设计了稳定通过0℃和10℃的指标。例如,北京稳定通过0℃的初日是3月3日,也就是说,平均而言,此后虽然还可能有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子,但是每候(5天)的平均气温就不会再低于0℃了。日平均气温≥0℃开始日期的分布形势大致是:东北大、小兴安岭及内蒙古大部地区要到4月1日以后(哈尔滨4月2日),从此以南到北纬35~37°之间地区3月份内就已开始稳定升到零上(北京3月3日),北纬35~37°到秦岭、长江之间地区2月份内稳定通过零度,上海已不是每年都有稳定在零度以下的时期。更南的地区一般只有少数年份有稳定在零度以下的时期,甚至已根本没有低于零度的时期了(例如广州)。

中国数以千计的气象站中,稳定升到0℃以上最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上的格尔木五道梁,平均是6月4日,长白山天池气象站其次,为6月3日,称多清水河列第三,为5月22日。

秋季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大都在10月份内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零度(哈尔滨10月29日),向南到京津地区之间11月份内亦已稳定低于零度(北京11月26日),京津到长江、秦岭一线在12月内降到零度以下,更南的地区已不是每年都有稳定在零下的温度。上海多数年份还有稳定零下的时期,平均开始日期是1月8日,但广州就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稳定低于0℃的时期。中国气温稳定降到零下最早的地方是长白山天池,每年9月17日即开始低于0℃;格尔木五道梁次之,9月20日;乌恰托云和山西五台山同是9月23日,并列第三。

因此,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零上的时期最短的是长白山天池,每年平均只有107.2天;格尔木五道梁其次,108.3天;以下是:乌恰托云128.4天,五台山133.0天。东部4站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零上的日数分别为:广州365.3天,上海347.7天,北京269.2天,哈尔滨211.0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东部地区以大兴安岭最北部地区最晚,要到初夏6月;东北大部地区和内蒙古在5月份内就已升过10℃(哈尔滨5月7日);从东北的南部到秦岭,淮河之间地区于4月份内升到10℃以上(北京4月7日);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3月份内就已升过10℃(上海4月2日);南岭以南地区2月份内平均气温已稳定在10℃以上,广州已不是每年都有5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情况发生(余下多数年份稳定在10℃以上的平均日期是2月10日)。中国两广沿海及以南的海南省和云南最南部地区即使在隆冬也从不出现稳定低于10℃的年份了。读者可能会发现,北京在上海以北900公里,可是北京通过0℃只比上海晚5天。这是什么原因?原来上海因受海洋影响,加上春雨又多,所以春温回升较慢;而北京此时蓝天红日,气候干燥,气温猛升,因此北京气温从3月下旬起开始急赶上海,到了4月下旬,两地气温就已基本相同了。之后,北京反而暖于上海,一直到7月上旬,方重新恢复正常。

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格尔木五道梁、格尔木沱沱河和称多清水河气象站,因为海拔高达4500米左右,所以只有极少数年份才有10℃以上的温暖时期;而玛多和曲麻莱(青海)海拔稍低(4200多米),大多数年份都有10

℃以上温暖期,稳定升到10℃以上的日期在7月29日。长白山天池、青海久治已经每年都有温暖期,平均初日是7月28日。

因此,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期,中国东部地区以大、小兴安岭北部山脊最短,均在100天以下,其中根河只有86.9天。大致在内蒙古东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省,≥10℃持续期均在150天以下(哈尔滨145.0天);北京(198.3天)、山西运城、西安、宝鸡一线以南,都在200天以上(上海241.7天);浙江金华、南昌、湖南郴县和贵州兴仁以南在250天以上;福州、广西梧州、河池、云南江城一线以南更高达300天以上(广州335.5天);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德宏及广东雷州半岛及其以南地区,就是全年都稳定在10℃以上的地区。四川盆地因冬季地形阻挡冷空气的结果,≥10℃持续日数在250天以上,比东部同纬度地区多30天。

中国≥10℃持续期最短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有记录的台站是:称多清水河0.4天,格尔木沱沱河2.0天,仁侠姆3.2天,玛多4.4天,班戈5.4天等。

在农业气象学中,稳定在10℃以上时期内的累积温度(简称积温)是十分有用的。因为任何一种作物几乎都需要某一恒定或接近恒定数量的积温才能完成其生育期。即气温较高情况下生育期缩短,气温较低情况下生育期则延长。所以统计一个地方≥10℃的积温,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当地的热量资源,为确定作物种类、茬口搭配等提供参考依据。

在中国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山脊地区和小兴安岭北部≥10℃积温普遍在2 000℃以下,漠河仅1607.4℃,大兴安岭中北部山脊更在1500℃以下。积温自北向南增加,哈尔滨已达2757.8℃,东北南部地区已超过3000℃;华北平原、渭水河谷以南,江淮、大巴山以北地区,≥10℃积温均在4000~5000℃之间(北京4141.1℃);大约北纬32°以南,25~26°以北地区,≥10℃积温在5000~6000℃之间(上海4958.4℃); 25~26°以南的岭南地区以及云南中南部达到6000~8000℃(广州7660.6℃)。中国≥10℃积温高于8000℃的地区仅即于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中南部地区。其中南海诸岛、台湾南端和海南岛南缘可超过9000℃。中国气象台站中≥10℃积温最高的台站是西沙群岛的珊瑚岛(9775.0℃)和永兴岛(9671.5℃),其次是海南岛南缘的三亚(9300.7℃)≥10℃积温最少的地区在青藏高原等高山高原地区,例如格尔木五道梁、乌恰托云、西藏安多、错那、帕里、嘉黎和长白山天池等站均已为零。

(三)中国哪里气温变化最大

1.冬冷夏热春秋急

寒冬腊月,特别是当强冷空气南下时,除了华南沿海和南海诸岛等地区以外,中国大陆上都得穿上棉衣,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上还得穿上皮衣御寒。可是到了盛夏伏天,不用说江南地区酷暑炎夏,就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也还是很热的。冬冷夏热,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例如,广州隆冬1月平均气温13.7℃,盛夏7月平均气温28.4℃,两者之差即气温年较差为15.1℃,比起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已属很大,但在中国来说还算是小的;上海1月气温3.5℃,7月气温27.8℃,年较差已增大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2中国的气候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解析: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解析:从图中得知,7月等温线分布沿山脉走向,且沿海地区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 答案:B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解析: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

海沿岸临海,受海洋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断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B。 答案:B (安徽卷)下面为1959~20xx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4~5题。 4.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解析:正确读懂两条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读图可知,1月0 ℃等温线总体上向北偏移,即向较高纬度的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说明气候在变暖。 答案:D 5.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2课时)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活动一: 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节中国的气候 考纲要求: 从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看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及温度带,从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变率考察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综合分析我国各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结合分析气候成因和天气变化,认识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防治。 预习内容 一、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工作原理: 作用: 判读方法: 2、天气符号:能够识别天气符号和读懂简易天气预报图。 二、我国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1、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冬①,成因:①② ③ 夏②,成因:①② 活动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约,一月0度等温线经过一线。冬季难以受到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有,原因。 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的原因是。 活动2: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有,原因。夏季气温最高在,原因。 我国的三大“火炉”是,成因 2、温度带 (1)概念——生长期:,积温: 活动3:举例说明不同的温度带对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三、降水的分布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来源 (1)我国降水主要由(包括和)带来的。东南沿海夏秋季

节的 雨也占较大比重。 (2)东部锋面雨带推移的规律: 正常情况:五月位于地区,六月位于地区,七、八月位于地区,九月,十月。 反常情况:、。 (3)解释概念梅雨:出现时间范围成因 伏旱:出现时间范围成因 2、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特点:,成因 (2)时间(季节)分布特点:,成因 活动4: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一月度等温线重合。 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地区: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原因。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原因。 3、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取决于,根据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 活动5:举例说明不同的干湿区对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四、气候特征 1、归纳气候特征: (1),表现 成因 (2),成因 活动6: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是 2、归纳我国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的: 不利的: 活动7: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危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课堂训练:

中国的气候特征练习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一课时 1.结合生活实践,一般情况下,你发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2时、黎明前 B.12时、子夜 C.14时、黎明前 D.14时、子夜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 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4.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 5.造成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过强,降水过多 B.冬季风势力过弱,降水过少 C.夏季风过强,北方旱,南方涝 D.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6.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7.下列地形区中,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的是()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递减 C.从西向东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多得多,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影响 B.地势西高东低 C.距海洋的远近不同 D.东南沿海受暖流的影响 10.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 B.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 C.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北方普遍多雨 D.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B.南北纬度跨度大,距离远 C.东西经度跨度大,时差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12.我国的降水是岸上的分布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夏季少 D.冬季多 13.读我国夏季与冬季风向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我国正处于____季,东南季风由____ 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_____洋吹向我国大陆, 其气流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受图中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_______(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降水_____。 (3)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_____山、_____山、_____山脉。(5)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解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 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_______灾害。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导致____灾;当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导致_____灾。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14.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北京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武汉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广州降水量的是图____。 (2)四个城市各月降水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向_____逐渐减少(填南或北)。(3)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季风的进退决定的,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则四个城市处于雨季的月份分布有:哈尔滨____月、北京______月、武汉_______月、广州_______月。由此可见,我国东部从北向南雨季长短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试解析,松花江(哈尔滨附近)、长江(武汉附近)、海河(北京附近)、珠江(广州附近)四条河流汛期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二课时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2.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夏季风有() A.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 B.发源于北冰洋的东北季风 C.发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D.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有哪些() ①海拔高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③纬度高,白昼短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北方白昼时间长 B.北方地势高 C.南北纬度跨度大 D.北方降水多 5.暑假期间,晓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衣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晓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6.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A.纬度位置的高低 B.太阳辐射总量 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

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中国地理区域、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地理分区 华东六省:山东(鲁),江苏(苏),浙江(浙),上海(沪),安徽(皖),福建(闽)华南:广东(粤),广西(桂),海南(琼) 华中:湖南(湘),湖北(鄂),河南(豫),江西(赣) 华北: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山西(晋),内蒙古(内蒙古) 西北:宁夏(宁),新疆(新),青海(青),甘肃(甘或陇),陕西(陕或秦) 西南: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西藏(藏),重庆(渝),贵洲(贵或黔) 东北:黑龙江(黑),吉林(吉),辽宁(辽) 其他地区:香港(港),澳门(澳),台湾(台) 中国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学习资料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 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 季节性变化。(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 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 ①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2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气候和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复习建议 掌握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清单 冬季:南北温差,主要是受、地形以及 的影响 1.气温分布 夏季:南北普遍,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空间:从向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降水分布 时间:降水集中在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3.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1.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高温 2.东南西北夏秋 3.季风复杂多样 考点聚焦 气温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典型例题】 例题1 读〝我国南部部分省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以下图),回答下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图中有5条28℃等温线,其中3条呈封闭状,分别在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海南岛五指山周围,必然是受地形影响所致;另两条中一条沿海岸线分布,另一条基本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这两条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影响。 答案:B 例题2 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A、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 B、夏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C、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D、冬季普遍低温,温差小 2.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 考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答案:12.A13.A 试题解析:12.13.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解析:第1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由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判定,甲为海口,温差最小,丁是哈尔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且温差最大,乙图,冬季气温在0℃以上。 第2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答案:1. A 2. A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图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 .(2014北京卷)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400m 200

图2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考点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2015?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8分)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2)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8分)

考点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4.(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锋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2824100°104° 108° 第4题图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参考答案 1. (1)(6分)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12分) 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2.(12分)(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 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 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12分) 3.【答案】 (1)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2)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1)联系图示,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去分析。 (2)联系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水能和沼气。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 4.(1)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2中国的气候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 1 页中国的气候 一、基础达标 1.(2019?北碚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梅雨 2. (2019?黑龙江)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3. (2019?滨州)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一大河 4.(2019?随州)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第 2 页A.四川盆地 5.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7.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8.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影响 D.地势影响 9.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0.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11.海南岛的主要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雨季景象() A.南部沿海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3. 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雨热同期 14.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 A.旱涝灾害 B.寒潮 C.梅雨 D.台风 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明显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4)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提升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树立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生答两地气候不同)。要想了解我国的气候,先来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 多媒体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 1.黑龙江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24℃以下) 2.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16℃以上) 3.两地相差多少度?(48℃以上) 4.找出我国1月0℃等温线,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观察1月0℃等温线大致穿过哪些地区?(秦岭——淮河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总结: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多媒体出示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小组合作探究: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结论: 1. 冬季风的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北方地区首当其充,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在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doc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案 石横中学王强 教与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与学重点: 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与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与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与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 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 31 页和图 2—— 17“中国年降水分布图”和“四城 市降水柱状图” ,阅读教材第33 页及图2——19“中国干湿地区 分布图”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 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 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 (4)、教材 33 页活动题 1、2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教师点拨: 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年等降水量线,它 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此线以北 为半湿润区,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 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 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c: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 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4、合作探究: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归纳 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归纳吧!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

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归纳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