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ay_Dalio_经济周期的三大趋势

Ray_Dalio_经济周期的三大趋势

Ray_Dalio_经济周期的三大趋势
Ray_Dalio_经济周期的三大趋势

Ray Dalio 经济周期的三大趋势

目录

1、趋势线生产率的增长(Trend Line Productivity Growth) (1)

自我加强循环(Self-Reinforcing Cycle) (3)

政府的货币系统(Monetary System) (4)

2、长期债务周期(the Long-Term Debt Cycle) (5)

衰退(recession)和去杠杆(deleveraging)的区别: (8)

央行的对策 (10)

3、经济周期(the Business/Market Cycle) (13)

4、三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15)

美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17)

附录 对Ray Dalio债务周期及去杠杆理论的评价 (18)

参考资料 (20)

经济活动是由三种力量驱动的:1)趋势线生产率的增长;2)长期债务周期;3)商业(市场)周期。

1、趋势线生产率的增长(Trend Line Productivity Growth)

当经济在一个高存量水平运行的时候,即需求水平将经济存量不断推向历史新高,就会带来市场的繁荣,此时利润很高,失业率保持低位。而这种存量的增长,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信贷扩张支持的。而当需求量下降的时候,经济存量使用率下降,利润率下降,失业率提高,且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更多的成本削减(重组)会发生,带来债务和权益的减记。因此,经济的繁荣是由需求拉动的,而在我们如今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情况下,高需求意味着高实际信用增长率;相反,去杠杆过程意味着需求量下降,实际信用增长减缓。与一种当前比较流行的看法相悖,衰退和去杠杆并不是由生产率的短缺引起的(如生产效率低下),而是由需求下降引起的。

另一个误区是大部分的人把金钱当作支付的主要手段,美联储将金钱定义为货币和某些形式的信用(如M1、M2等)的集合,但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金钱都是以信用形式(承诺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而非货币形式存在的。目前,美国共有债务50万亿美元,金钱(货币和储备)

3万亿美元,而承诺未来支付的金额大约是已支付金钱数额的15倍。大部分的人在消费的时候都通过承诺未来支付创造了信用,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考虑清楚这些信用是如何创造的,将来需要如何清偿。信用创造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债权人和债务人都相信借贷对他们有利。因为一方的债务就是另一方的资产,债务人只有当可以收到的债务利息比通胀水平更高的时候才会借贷,而债务人只有足以证明他们的资产(所有者权益或担保品)能够清偿债务的时候才能得到信用。另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是流动性——资产迅速变现,并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当金融资产价值与货币的比值过高时,人们就会争相抛售自己手中的金融资产以获得现金购买商品和服务。此时,央行就必须或者增发货币(引起货币性通胀)或者允许大量违约行为(引发通缩型去杠杆)。

正是因为信用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考虑信用对需求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信用为刺激需求提供了便利。在一个没有信用的经济体中,人们购买商品或服务就必须用等值的商品或服务来交换,因此消费的增加必须通过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而消费的增长也受到了生产率水平的限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围绕着长期趋势线,经济兴衰周期的波动通常比较小,且极端繁荣和严重衰退的发展速度也会放缓。相反的,如果信用体制存在于一个经济体中,通过用现有资产保证未来支付的实现,人们就可以

在当期消费自己并不具有的资源。这种对未来支付的承诺在消费的时候就成了GDP的一部分,它增加了销售者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相应也增加了购买者的资产和负债。而由于扩张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销售者更容易从银行得到更多的信贷,因此信贷和消费会比金钱和收入的增长速度更快,并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循环。此时,需求量的增长是由信贷扩张的程度决定的。当信用成本很低的时候,人们就会借钱消费,而当信贷稀缺且成本昂贵的时候,人们就会减少超前消费。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信用的额度和成本是由央行控制的,而在一个长期债务周期中,信贷的额度和成本则是由其他央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决定的。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经济发展都不会偏离长期趋势线,因为信用额度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所有的债务最后都必须通过偿付或违约来清算。

自我加强循环(Self-Reinforcing Cycle)

消费的增长带动了收入和净资产的增长,这增加了债务人的举债能力,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和支出。一般来说,货币扩张政策会带来信贷的扩张,因为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多了,货币价值相对下降,债务人就能够用更少的钱来偿付债务,另一方面,因为更多的货币在流通,资产的价格也提高了,因此,货币扩张政策可以改善信用评级、增加担保物价值,进而改善借贷情况,促进消费增长。

政府的货币系统(Monetary System)

政府拥有的最强有力的财政工具就是对货币和信用的创造。尽管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货币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某种大宗商品为基础(通常是黄金)为基础的,同时还包括货币(可以以一个固定价格转换成商品)和信贷(对货币的一种所有权)的商品体系;另一类是仅包括货币和信用的fiat体系。

在商品体系中,信贷的扩张更为困难,这是因为公众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来抵消政府增发货币和信用带来的影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价值下降,商品价值上升;当商品价值上涨超过既定价格的时候,信贷持有人就会希望变卖债务,获得现金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从政府处购买这项资产。而信贷的销售和货币持有量需求的增长会引起经济中的信贷紧缩,将货币价值拉高,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会下降,引起通胀水平的下降和经济活动的衰弱。一般来说,采用这种货币体系的国家都会把自己的货币与一

种价值稳定、不会因供求引起价格大幅波动的商品挂钩。黄金、

白银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是它们长期的稳定性决定了它们的优越性。

第二种货币政策是fiat体系,在这种体系下,货币的数量并不是由商品数量决定的,因此现金和信贷的增长主要由央行和借贷者的意愿控制,这带给央行更大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也成为它们更青睐的一种货币体系。人类的本性决定了政府会把当前利益看得比长期受益要重要,因此出现信贷无限制的增长和债务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政府只有在因为大量增发货币引起货币过度贬值,货币体系失去控制的时候,才会转而选择商品货币体系。从历史来看,政府在这两种货币体系中的反复转换说明这两种体系都不是完美的。不过通常情况下,一旦政府选定了某种货币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几十年)央行都可以通过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来控制信贷增长,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采用商品体系的政府增发货币的能力通常都会受到限制,不过在面临经济衰退和去杠杆过程额时候,两种体制下的央行都会采取增加货币和信贷的方法来刺激经济。通常它会降低接受的担保品价值,并为某些主要银行融资,有时它也会为某些重要的非银行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2、长期债务周期(the Long-Term Debt Cycle)

正如之前的自我加强循环描述的那样,当债务和消费比货币和收入增长速度更快的时候,它会通过上述的传导机制巩固和加强消费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有限制的,即当债务水平达到一定限制的时候,它就不可能维持比收入和货币增长速度更快的增速。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债务紧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高额的债务水平,而是现金流不足以满足还本付息的要求。所有去杠杆的过程都是由于货币短缺无法满足借贷者的需求诱发的,随后大量的商业活动、个人和金融机构债务违约,开始削减成本,大量裁员。而现金流的短缺通常都是因为央行开始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抑

制经济的过热发展和经济泡沫形成(以高杠杆率购买明显高估的资产),随后债务本息与收入的比例达到最高值,货币政策不再产生任何信用增长,长期债务周期达到峰值,经济开始转向下行。此时,长期债务就会陷入一个与上述自我加强循环相反的机制,即债务和消费的减缓通过对收入和净资产的影响传导进而进一

步削弱了消费和债务的增长,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就形成了长期债务周期,通常一个周期持续时间在50-70年之间。

举例来说明这个债务周期,假设你现在有100,000美元的净资产,没有任何负债,同时你拥有每年10,000美元的借债额度。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消费水平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可以维持在110,000美元。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较高的收入与消费比例,可以带来更高的股价和其他资产价值,带来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担保品价值。在债务周期的上升阶段,偿还债务的承诺(本金和利息)比货币供给量和借贷量的增速都要快。这种经济上升趋势可以维持几十年,直到还本付息的债务水平达到或超过允许借贷的最高额度,这时消费水平必然要下降,也就引发了去杠杆

(deleveraging)的过程。因为借贷的本质就是超前消费,所以在债务周期的下行区间里,我们的消费水平需要减少到每年90,000美元,以弥补我们之前过度消费带来的透支。

去杠杆过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投资者逐渐发现他们的资产其实并没有他们之前认为的那么多,

当他们试图将手中的资产变现成

长期债务周期达到峰值

现金时,市场流动性成为他们最大的顾虑。当市场流动性下降时,恐慌心理引起投资者非理性地抛售债券资产,这使得那些依靠短期融资来维持正常运营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此时,政府一方面需要考虑融资救助那些资金周转有困难的企业,另一方还要考虑如何取得融资需要的资金(通过财政预算,还是通过增发货币)。而决定去杠杆过程伴随着通胀还是通缩,则是由央行增发货币与信贷紧缩的相对速度决定的。通常情况下,政府会将自己新发行的货币用于购买国债和公司债券、权益和其他资产。换言之,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冲因信贷收缩带来对经济的冲击,这体现在货币发行量增速的大幅提升和实际经济活动的衰退带来的货币乘数减小和货币流通速度放缓。如果新发行的货币足够多,货币贬值,实际利率下降,投机将从金融资产流向抗通胀资产,此时投资者通常想减持本国货币,且短期国债投资吸引力明显下降。

衰退(recession)和去杠杆(deleveraging)的区别:

衰退(recession)是由于央行收紧银根(通常是为了抗通胀)引起私人部门资金紧张,进而带来经济活动放缓的过程。通常在央行放松经济政策之后就可以结束。在正常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信贷成本来调控信贷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从而实现预期的信贷创造水平以刺激对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衰退始于央

行提高借贷成本以抑制需求和消费,止于央行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并提高借贷的增长。因为低利率可以:1、降低还本付息的成本;2、降低贷款的月还款额,从而刺激相关商品需求;3、由于利率降低,带来预期现金流折现效应,将抬高产生收入(income-producing)的资产价格,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从而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支出。

去杠杆(deleveraging)也是一种经济放缓的过程,但是它是由于实际资本(信贷和权益)的收缩引起的。当市场中缺乏信贷的提供者以及接受资本的人(借贷者和销售权益者)时,央行就无法通过改变借贷成本来控制去杠杆的过程。此时,1)借贷者需要还贷总额超过他们持有的资本量,2)货币政策对减少债务成本和刺激信贷扩张不起作用。原因是:1)在通缩型去杠杆(deflationary deleveragings)的经济情况下,利率水平已经接近0%,无法进一步降低以刺激消费的增长和资本的形成,2)在通胀型去杠杆(inflationary deleveragings)的经济情况下,货币增长全部流向抗通胀资产,而并未用于信贷的增长。为了解决这种根本上的不均衡,政府通常会:1)鼓励信贷扩张;2)要求偿还债务量大幅减少(债权方放弃);3)大量增发货币,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增发货币和购买金融资产的行为会体现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政府增长的消费行为则可以从财政预算赤字中寻找端倪。

换句话说,央行可以通过降息或者增加资本形成和经济活动来结束衰退,但是对于去杠杆的过程则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衰退的过程通常比较短暂(一般持续几个月的时间),而去杠杆的时间通常比较漫长(会持续十年或更久)。在衰退和去杠杆的过程中,私人部门都会面临信贷减少、消费衰退的问题,这使得政府不得不采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创造货币和信贷,特别是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这种政策干预的手段会更强烈,也更持久:一般来说,央行会采用如下的策略组合来:1)债务重组,减少本息;2)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隐性通胀来降低借贷者实际需要偿还的债务水平;3)财富的重新分配;4)通过削减成本来降低企业的盈亏平衡点;5)风险和流动性溢价大幅上涨,以促进资本形成(借贷和权益投资);6)将名义利率控制在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之下。

尽管去杠杆过程很恐怖,很艰难,有时甚至会引发货币战争,这是市场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矫正经济基础性的不平衡,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会以更健康更均衡的方式发展。债务减少(破产和债务重组),企业盈亏平衡点降低(成本下降),金融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购买资产和偿还债务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些都促进了资本正常流动的恢复。

央行的对策

当出现去杠杆的时候,央行通常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鼓励投资者将投资从风险较高的项目上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资产上,这会促使短期国债利率下降,进一步引起收益率曲线变陡、信用和流动性溢价加大。这时那些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或信贷来偿还债务并维持正常运营的个人或企业就会违约或破产。

随着信用的崩溃,工人失业,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压力增大,政府不仅需要更多的货币来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高支持,而且需要更多的支出来应对恶化的经济环境。雪上加霜的是,政府的税收收入在这个时候却减少了,因此财政赤字增大。由于新发的国债数量无法满足政府对货币的需求,央行将不得不在增发货币和极端紧张的财政环境(让政府和私人部门争夺有限的货币和信贷资

源)中二选一。

在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收入的减少,政府将会有更大的激励提高税率,以期从富人手中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以补贴需要社会保障福利的穷人。因此政府通常会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但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带来对消费的抑制并引发了富人的不满情绪,他们开始将资产转移到境外,并投资于流动性强、信用评级依赖性低的资产。这种资产向境外的逃逸进一步加重了国内货币短缺的情况,央行再次面临需要增发货币的压力。在增发货币和允许货币及信贷的极端紧缩之间,政府通常会选择前者。因为因增发货币带来的本国货币贬值通常会刺激经济发展,抵消通缩压力。

受货币贬值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影响,海外资产一般会从债务国和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逃逸出去,但是对于那些以本国货币计量债务的国家(如美国),情况则大不相同,因为这些债务实际上为该国货币创造了大量的需求。因为债务是现在没有给付,而将来要偿付的货币承诺,所以通常以三种方式结束:(1)违约;(2)增发货币;(3)减少偿还债务量(债权方放弃债务)。

此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货币走软及货币供应量的增大使得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本国货币投资收益率下降且资产贬值,使得本国货币的短期信用(甚至包括政府短期债券)的吸引力下降,引发

现金流向抗通胀资产的流动及资产出逃。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此时境外投资的吸引力上升,加速他们变卖本国资产,用现金购买国外资产或抗通胀资产(如黄金)的速度。于是央行又一次面对增发货币的压力,而如果它不这么做,就只能接受本国货币和信贷紧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此时,有些政府会试图通过外汇管制来控制上述资本流动,甚至禁止持有黄金,有时它们也会通过价格和工资管制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这些举措除了“扭曲”经济之外,对缓解上述问题收效甚微。

3、经济周期(the Business/Market Cycle)

经济周期通常是由央行的政策控制的:当通胀水平过高或经济过热时,央行会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当相反的情况发生时则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整个经济周期划分为6个阶段——4个上升阶段和2个下行阶段。

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初期(通常持续5至6个季度):对利率水平十分敏感的商品(如住房和汽车)需求上升,信贷扩张,零售业蓬勃发展;

之前的库存清盘阶段结束,库存水平开始回升。增长的需求和生产水平带动了就业率的提高和工作时间的延长。信贷增

长速度很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增长率超过4%),通胀水平很低,消费增长强劲,库存累积率回升。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的低利率水平影响,此时权益类资产(美国国内股票市场)通常是最好的投资选择,而抗通胀资产和商品是表现最差的资产类别。

中期(通常持续3至4个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增长率在2%左右),通胀保持低水平,消费增长放缓,库存累积率下降,利率微降,股票市场增长率逐渐放慢,抗通胀资产价格下降速度也减缓。

后期(通常在扩张开始后的2年内发生):此时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增长率在3.5至4%),经济存量的限制开始显现,但是信贷和需求的增长依然强劲。通胀水平开始提高,消费增长,库存量增长,利率提高,股市经历最后一轮上涨,抗通胀资产成为投资的最佳选择。

扩张周期中的紧缩阶段:在此阶段,预期或实际的高通胀率促使联邦政府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市场流动性下降,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变平甚至逆转,进一步引起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水平的下降,股市比经济先进入衰退阶段。

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

衰退的早期:经济紧缩,经济生产存在未利用资源,股票、商品和抗通胀资产价格下降,通胀水平下降。

衰退的后期:对通胀的担忧情绪得到缓解,但是对经济衰退的顾虑增加,央行开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下降,同时低利率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商品和抗通胀资产的价格持续走低。走低的利率水平和走高的股价是经济将要进入扩张阶段的拐点。

4、三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三种力量是如何通过相互叠加来

推动经济发展的。下表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自1919年起在每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波动情况。在过去90年中,该利率体现出15次周期性增长和15次周期性衰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上下波动都是围绕着一个大的上升趋势和一个大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在1932年9月(利率水平为0%)至1981年5月(利率水平为19%)期间,每一次经济到达谷底的水平都比前一次要低,而每一次经济达到峰顶的水平也比前一次要低,即在这27年间所有的周期性增长和周期性衰退都是围绕一个长期下降的大趋势进行的。每一次基础利率

的周期性下降都减轻了还本付息的债务压力,降低了依靠贷款购买的商品的实际成本,从而创造了正向的财富效应。所以,随着利率水平下降,债务增速比收入和货币的增速更快,直到利率水平达到0%,信用无法继续扩张,政府开始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私人部门信用创造和消费水平的下降。

表1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

最低值 日期 名义利率变动持续时间(月)%变动 最高值 日期

3.96% Oct‐19 1.92%

‐3.96% 14

43

49%

‐67%

5.88% Dec‐20

1.92% Jul‐24

2.88%

‐4.80% 64

34

150%

‐100%

4.80% Nov‐29

0.0% Sep‐32 2.09%

‐1.44% 251

10

#N/A

‐69%

2.1% Aug‐53

0.65% Jun‐54 2.94%

‐2.71% 40

8

452%

‐75%

3.59% Oct‐57

0.88% Jun‐58 3.69%

2.30% 18

19

419%

‐50%

4.57% Dec‐59

2.27% Jul‐61

3.32%

‐2.26% 62

9

146%

‐40%

5.59% Sep‐66

3.33% Jun‐67

4.75%

‐4.08% 30

26

143%

‐50%

8.08% Dec‐69

4.00% Feb‐727.00%

‐6.25% 28

30

175%

‐57%

11.00% Jun‐74

4.75% Dec‐7611.75%

‐5.50% 39

5

247%

‐33%

16.50% Mar‐80

11.00% Aug‐808.00%

‐11.00% 9

18

73%

‐58%

19.00% May‐81

8.00% Nov‐82 3.44%

‐5.56% 21

26

43%

‐49%

11.44% Aug‐84

5.88% Oct‐86 3.87%

‐6.75% 31

40

66%

‐69%

9.75% May‐89

3.00% Sep‐92 3.50%

‐5.50% 99

30

117%

‐85%

6.50% Dec‐00

1.00% Jun‐03 4.25%

‐3.00% 50

13

425%

‐57%

5.25% Aug‐07

0‐0.25% 当前

平均增长率 增长率区间

4.53%

1.9%至11.8%

54

9至251

平均下降率 下降率区间

‐4.65%

‐11.0%至‐1.4%

22

5至43

美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Ray Dalio认为实现去杠杆的关键是“增发货币”和“财富转移”(债务违约和重组),而一个“漂亮”的去杠杆是将各种经济因素综合考虑,将货币供应量增长作为政府工具来抵消债务重组所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并控制经济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稳定增长(美国的GDP年增长率目标为2%)。如果增发货币数量过少,就会引发通缩型去杠杆过程,如希腊;如果增发货币过多,就会引发通胀型去杠杆过程,如魏玛德国。而美国则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运用了“漂亮”的政策组合,保证了需求的持续增长。

附录 对Ray Dalio债务周期及去杠杆理论的评价

Jeff Harding, 2012年3月15日, the Daily Capitalist

Ray Dalio在他的“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一文中认为去杠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减少债务(违约和债务重组)和债务货币化(货币通胀)的合理组合。而依靠减少债务和经济紧缩政策带来的去杠杆过程则是失败的,因为这一策略组合带来经济衰退和通缩。成功的去杠杆过程应该尽量减少债务削减带来的影响,通过增发货币抑制通缩,刺激经济的增长,降低私人部门债务与现金流的比例,维持GDP以高于名义利率的水平增长。因此他认为目前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债务担保和货币宽松政策是成功的,它避免了信贷市场的萎缩和崩溃,维持了去杠杆过程下市场的秩序,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有很大问题存在的。

首先Ray Dalio从一个货币主义者的角度提出“通过对收入水平的调控可以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他认为萧条是由资金短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增发货币”造成的。但是假如联邦政府可以单纯的通过“印钱”来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那么所有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可惜的是,对于包括伯南克在内的联邦政府的所有货币学家来说,达到这个目标都是困难的。

Dalio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将整个经济体看做一个巨大的整合的机器,并用GDP作为衡量其效率的指标,用“债务/GDP”的比例衡量经济危机的严重性,但是这两个指标实际上并不能全面体现经济的实际状况。GDP能够告诉人们的仅仅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有多少货币被消费了,某些时候,这甚至是一个误导人的指标,因为它无法体现出一个经济体中每日发生的成千上万的决策。同样的,“债务/GDP”也无法表现出债务的作用、相关资产价值、债务清偿能力,以及债务的成因(由实际经济活动产生,还是基于货币政策产生的,或两者兼有)。经济是不会产生债务的,只有产生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才会。

Ray Dalio理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他在衡量各种经济变量时采用的是名义指标,但是我们在考察经济活动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个合适的平减物价指数来衡量经济到底是发展了还是衰退了。实际上很多人认为通胀率是可以被认为操纵的,而实际的通胀水平比官方给出的数值要高的多,因此“增长率”很可能只是一个虚假的数据,而实际上我们的资产是在持续贬值的。

接下来,Dalio采用了新凯恩斯主义的计量方法来说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操纵“经济”这个巨大的机器,我们的问题就可以被解决,至少可以被缓解。但是实际情况是,当前经济的决策者们和主流的经济学家所作出的种种努力都只能使得经济变得更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当前xx宏观经济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来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稳定;从就业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上看,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任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1.经济增长GDP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段持续“高增长,低物价”的辉煌历程,从而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6年中国GDP更是大增 10.7%,GDP总量首次突破20亿大关。 从长远看,中国庞大的农业劳动数量和“三农”问题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转变的最大难题,尽管我们的工业GDP比重曾高达50%以上,但事实上我们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这便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同时,节能消耗和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关措施,大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第三产业。 2.就业方面 劳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的国民收入中,很大一本分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因此,对劳动力必须加以充分利用。而劳动的实现就是就业。 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4%,由于产业的转型,许多产业都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急剧下降,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知识型人才,导致一大部分非知识型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在家滞留。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通货膨胀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定义: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有效需求来说是过剩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第三,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以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为目标,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周建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的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确实产 生了一些新特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暂时的繁荣和不断深化的危机表明:并不是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分子所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过时了”,而 是资产阶级的“反危机”理论和政策、措施破产了。 一、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现象、新特点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儿方面: 第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参差不等,世界性危机的周期性也不象战 前那样明显,但从七十年代起周期性有加强的趋势。 自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除了个别例外情况,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是一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发展很不平衡,于是出现了各国危机次数参差不等的新情况。根据一般看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已发生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是1948一1952年,第二次是1957一1958年,第三次是1964一1969年,第四次是1973一1975年,第五次就是1979年开 始的、现在还在继续的危机。此外,美国、日本和英国还发生过两次个别危机。美国另两次是1953一1954年危机和1960一1961年危机,日本另两次是1954年和1962年的危机,英国 的另两次危机是1961一1962年的危机和1971一1972年的危机,就是说它们在战后已发生过 七次经济危机。西德和意大利战后各发生过六次经济危机,其中有五次分别发生于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法国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次数与世界性经济危机基本一致。即便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其周期性表现得也不象战前那样明显。例如,战后第一次发生在1948一1952年的经济 危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不同,战时美国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在战争中成了暴发户,经济实力大大膨胀起来;日本、西欧各国则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因此,当美国在1948一1949年发生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日本和西欧各国还没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不具备发生周期性危机的条件,这些国家的危机推迟到1951一1952年 才发生。又如发生于1964一1969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爆发的时间相差达五年。法国早在1964年5月开始,日本在1965年1月,英国和西德同在1966年4月,美国迟至1969年10 月才爆发 。但是,发生于1973一19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发生危机时间又比较接近,再度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西德在1973年8月爆发,法国在1974年2月爆发,日、英在1974年3月爆发,美国在1974年9月爆发。 第二,战后危机深度和广度都不如战前严重,但七十年代后皇现出深化的趋势。 从生产下降幅度来看,战后较战前为小。以美国为例,战前的 .1920年危机,工业生产 下降22.了%,1929年危机下降46.1%,1937年危机下降21.了%。战后的危机工业生产下降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近代几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工业从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后,开始了其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点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障碍,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周期发展的进程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不仅能揭示出美国经济周期本身的特点,也能展现出美国经济周期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总进程中所占的地位。 美国自1783年取得了对英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通过对上述历次美国经济周期以及世界经济周期进行研究,我们发现,1857年和1929-33年美国也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上历次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它们对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帮助很大 1、1857年经济危机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4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的铁路却只有8,000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大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当时的重要工业部门发展。 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1857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之后,爆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其后,奴隶制的消灭、宅地法的实施、重工业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因此,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私人占有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其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控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的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已生产过剩为基础的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最早两次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分别是1825年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 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人员失业。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与1825年的情况一样,也是大量产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这样可以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1825年英国爆发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时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就会再次发生。特别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使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而,全世界都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希望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希望在马克思那里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希望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引发我们思考,加深我们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和认识。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我们共同梳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读(板书)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板书) 煤版:一个小女孩瑟瑟发抖地问她的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咱们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家没有钱买煤。” 小女孩又问:“那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妈妈无奈地说:“因为煤太多了。” 可能同学们在中学时初读这段对话,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煤太多了,而普通劳动者买不起煤呢?在这里提到的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呢? 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交换活动是从物物交换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买与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因素,但当货币出现后,在货币执行购买职能的过程中,有的人只卖不买,这样便潜伏了危机的可能。而随着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导致一大批人无法支付,这样就扩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但是这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引发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板书)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不断激化和尖锐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板书) 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生产大大下降,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说,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周期性存在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特点,因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 4、社会资本再生产具有周期性(板书) 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又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马原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一、全球化研究的三个层面 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世界范围的全球化研究基本上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也可以说,这个世界范围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层面,也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说的是经济全球化。这是人们最初谈论的范围。70 年代中期新科技产业革命的兴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前提条件,而80 年代初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私有化、自由化、放松控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推广,为全球化进一步提供了政策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开始奉行开放政策,特别是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以后,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西方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开始全速进行,用加拿大左派埃伦·米克辛斯·伍德教授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已成为真正的全球现象”。①这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1)生产全球化,也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西方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距离原料和市场最近、劳动力最便宜的发展中国家,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东方廉价劳动力成本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 2)贸易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商品贸易数量急剧增长,从1965 年到1999 年,全球贸易总量以美元计算增长了30倍; 其次是世界贸易市场的结构转换,不仅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生变化,而且世界贸易的基本格局也相应变化。在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个三角地区的贸易市场不断整合的同时,世界贸易的中心逐步从西方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转移。 ( 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不仅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且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交易也逐渐打破壁垒,相互融合,形成24 小时不间断的全球一元化金融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活动主体是跨国公司,它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主要获利者。今天在世界范围内,200 家最大型的公司———其中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壳牌公司、索尼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埃克森石油公司、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和微软公司等巨人公司———事实上统治了整个世界经济。它们的利润在1983 年至1997 年间增长了224%,大大超过了同期世界经济增长144%的比例。它们的营业额超过了世界190 个国家中180 个国家全部国民生产产值的总和。这200 家巨型公司的销售额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产值总和的25%。② 全球化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把全球化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全球化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新左派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资本主义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世界体系,由中心区、半中心区、边缘区组成的世界体系。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 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的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③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动力就是资本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样一来,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就被提前到16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和现在的沃勒斯坦都承认,资本主义是从16 世纪开始的。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以后人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是曲折迂回的,在历史上多次被打断,又多次从头开始。至少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全球化,后来,它被两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所打断。目前进行的全球化不过是历史上那个被打断的经济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开始,它在未来肯定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与展望课件

20XX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发言。 樊纲:谢谢,我没有讲160年我回到30年,而且刚才张院长说了,一定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30年的分析。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想也向大家报告一个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用20XX年的数据对中国过去,比30年长,过去50年,主要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一个标准的计量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释为什么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因素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起作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再往前看一看,第一是往前看一看,哪些因素还在,哪些因素不在,我们今后20、30年会怎么样,同时提出任务,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进一步的改革,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我们最近做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还要落实,还得继续做,但是基本的 一些数据已经出来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确实不仅仅是属于要素投入的结果,很多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我们没有效率改进,中国人就是投入,就是劳动力便宜,就是靠着资本积累等等,在我们的分析当中,我们过去平均每年9到10的增长速度当中,确实当然要素投入还是主要的部分,79年到88年占6.7%,在全部的增长速度当中。89到98占5.16%,99到05占5.36%,还是主要的部分占60%左右的增长,但是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看这张图的最后一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说不是劳动生产率,而且我们要素里面用的是人力资本,教育的因素已经含在里面了,扣除了这些投入的因素之后,纯粹可以认为是效率改进,生产率改进造成的增长,90年代大概有4.4%左右,到了99年以后,仍然有3.7.左右,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贡献,相当大的贡献,我们有效率改进的部分。世界上陆陆续续最近两年有一些新的研究,确实得出的结果也是跟我们这个结果相兼容的,比如说美国布鲁金斯基金会去年有一个研究,关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比较的不是整个GDP的增长,比较的是制造业的增长结论是过去20年,中国全要素的生产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6%,这和我们这个研究基本上也兼容,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的改进,我们就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当然这是一个模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是分成两张图来显示,第一行就是刚才的最后一行,这里面就是,下面有各种因素,当然我们还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有的是不显著,有的是不明显,我们就去掉了,这里面表现的只是相对比较明显和比较显著的一些因素,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数据,很多方面的问题,有的东西 你没法找到数据,你就没法做下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