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述: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综述: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综述: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综述: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摘要:全绿色化工是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全绿色化工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清洁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生物质塑料方面的进展,以及生物质转化中主要副产品二氧化碳及甘油利用等情况。

关键词:绿色化工;工艺进展;节能减排;化工园区

一、研究背景

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化石资源的储藏量逐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正面临枯竭。进入工业化时代,由于大量消耗煤、石油及天然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硫化物的含量急剧增加。污染不仅给全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不利影响。

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全绿色化工应运而生。所谓全绿色化工,采用无毒、无害的生物质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生产,少产、甚至不产废物,达到零排放,其产品是安全的、环境友好的。

生物质是指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可再生的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生物质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广义上,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形式,它可转化为许多有用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大力发展全绿色化工既能解决资源问题,又能解决环保问题。

全绿色化工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生物质塑料及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副产品利用等方面。

二、研究现状

1 生物质气化

1.1 沼气[1]

以农作物秸秆、粪便、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在厌氧环境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生物质沼气技术应用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得到普遍推广,其成套技术现已日趋成熟,但是发展沼气存在问题主要是: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系统运行和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

1.2 发电[2]

生物质气化及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生物质电能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迅速。1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第一座生物秸秆燃烧发电厂,而后芬兰、比利时、奥地利等国也有这种发电厂,美国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类生物质发电站有350多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700MW。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0MW。小型生物质气化可采用固定床气化设备,大中型生物质气化以流化床气化为主,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室研究的还有气流床气化和旋风分离床气化。此外,美国的Battelle (63MW)和

夏威夷(6MW)项目)B-IGCC (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气化发电示范工程代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1.3 合成气[3]

生物质气化可制得富含H2和CO的合成气,可制氢、甲醇和二甲醚等化工产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欧洲等就开始了生物质气化制取甲醇/二甲醚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瑞典已建立了生物质合成二甲醚中试装臵;日本NHI的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BGMS )近年也已完成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足够的工业化潜力。

2 生物质液化

2.1 生物柴油[4][6]

2.1.1 传统制备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柴油制备方法主要有热解法和酯交换法。相对于热解法,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费用低、工艺简单,而且制得的产品性质优良而成为当今研究的主流。根据催化剂的不同,酯交换法可以分为化学催化合成法和生物酶催化合成法。

(1)化学催化合成法的转化率相对较高,但工艺复杂、耗醇量大、能耗高、甘油回收困难、生产过程产生较多的废水。

(2)生物酶催化合成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品质要求较低、副产品分离工艺简单、产生废水少、设备要求较低。但生物酶催化法的转化率较低,这一缺点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生物酶催化法的发展。

2.1.2 第二代制备方法[5]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催化加氢过程的生物柴油合成技术路线,动植物油脂通过加氢脱氧、异构化等反应得到类似柴油组分的直链烷烃,形成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制备技术。比较典型的是加拿大Sakatchewan研究委员会(SRC)和NaturalResource Canada合作提出了植物油加氢脱氧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该工艺首座工业生产装臵于2007年5月在芬兰南部建成投产,其生产能力达到170kt/a。

2.1.3 新工艺

制取生物柴油的新工艺很多,现举两个例子说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1)超临界法制取生物柴油是指在超临界流体条件下进行的酯交换和酯化反应。它有两个显著优点:1由于超临界状态下中介物或反应物的扩散速率远比液体中大,粘度远比液体中的小,反应物的溶解度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产率;脂类原料所含有的杂质不影响反应,甘油三酸酯的酯交换反应和游离脂肪酸的甲酯化反应同时进行,节省了预处理的设备和操作成本,使工艺更简单。超临界法虽然转化率高,但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对设备气密性和精密度要求高,初期投入大,目前仅限于中试水平。

(2) Stavarache等研究了碱催化植物油和短链醇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使用低

频超声波对反应的影响,发现由于超声波对液液互不相溶体系的乳化和空化作用,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量。超声波法目前仅限于实验室,还未见有实际生产报道。

2.2 燃料乙醇[7]

随着汽、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燃料乙醇又被人们所重视。制备燃料乙醇选用的生物质原料一般分为三大类:蜜糖类、谷物淀粉类和纤维素类。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通常采用的原料是蜜糖类和谷物淀粉类,其工艺比较成熟。2007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达 4.4×1010L,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巴西,两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原料的,从长远来看具有规模限制和不可持续性。利用秸秆、禾草和森林工业废弃物等非食用纤维素生产乙醇是决定未来大规模替代石油的关键。美欧等国研究开发纤维素乙醇已有10多年,近年来更是加大了对纤维素乙醇发展的支持力度。美国政府对率先建设纤维素乙醇生产厂实行优惠税收政策。英国BP公司宣布将在10年内投入5亿美元,与加州伯克利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合作,建设世界上第一个能源生物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纤维素燃料乙醇。目前,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共同投资8000万美元支持三个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目前还没有一家纤维素乙醇制造厂的产量达到商业规模,最大的技术障碍是预处理环节的费用过于昂贵。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企业已加快了这方面的技术研究步伐。

2.3 生物质裂解液化和超临界液化[8][9][10]

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利用技术之一。根据裂解条件不同,生物质裂解可以分为慢速裂解(烧炭法)、常规裂解、快速裂解和高压液化。由于高压液化成本过高,已不再具有吸引力,而生物质快速裂解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际能源署(IEA)组织了加拿大、芬兰、意大利、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十余个研究小组包括Batele, MIT等国际著名大学及实验室进行了长期的工作,已有20余套工业示范装臵在运行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开发的生物质直接超短接触液化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仅为50加元/t,是生物质液化技术的重大突破,其技术经济评价表明,目前的生产成本已可与常规的石化燃料相竞争。德国TUBINGEN大学开发了低温裂解装臵处理城市垃圾,加料流量达2000kg/h。美国太阳能研究所建立了不同工艺的生物质裂解油试验装臵,产油率达70%左右。此外,还有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生物质,使其液化而成燃料的超临界液化技术。实验证明,使用超临界水液化技术比使用裂解技术能得到更高产率的液体产品。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用超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如用超临界水液化纤维生物质,用超临界水和超临界甲醇液化锯末等木质素生物质。

3 生物质塑料[11]

聚乳酸(PLA)称为“生物质塑料”,也称聚丙交酯,是以玉米等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合成乳酸,再经特殊的聚合反应过程生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是近年来开发研究最活跃和发展最快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目前唯一在成本和性能上可与石油基塑料相竞争的植物基塑料。

聚乳酸的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其大体过程如下:①先将富含淀粉的农作物转化成葡萄糖溶液;②将葡萄糖溶液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以生物酶为催化剂)转化成

乳酸;?经过提纯和浓缩的乳酸采用直接聚合(一步法)或乳酸脱水环化制成环状二乳酸(丙交酯),环状二乳酸再开环聚合(二步法)的方法得到聚乳酸。

随着聚乳酸性能不断得到改进提高,使之更有竞争力。聚乳酸材料耐高温性能差一直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最近欧洲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商Hycail公司在提升聚乳酸耐温性方面取得突破,新开发的聚乳酸树脂材料(HycailXM 1020)可耐温200e而不变形,三井化学公司使用独特的合金和共聚技术进一步提高了PLA树脂的性能。东丽工业公司正在利用其专有的纳米合金技术开发聚乳酸功能性薄膜和切片,这种薄膜具有与石油基薄膜一样的耐热和抗冲击性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高透明性。

近年来,生物酶催化剂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改进,使聚乳酸的生产费用大幅度降低。据GargilDow公司首席执行官称, 10年来该公司聚乳酸的生产费用已下降68%,国外一些公司正在开发以价格低廉的生物质废料为原料生产聚乳酸技术。例如, GargilDow公司一直在不断进行生物质转化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包括用玉米秆、麦秆、草类和其他农业废料生产聚乳酸;美国一家研究所研制出以制乳酪后的废弃土豆为原料生产薄膜与涂层级聚乳酸树脂技术;法国埃尔斯坦糖厂与一所大学合作研制出利用工业制糖下脚料来生产聚乳酸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有望使聚乳酸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使聚乳酸在价格上可以与大多数石化路线生产的合成树脂相竞争。

目前,世界聚乳酸生产能力为200~250kt/a,我国已建成的聚乳酸装臵只有几百吨,但在不久将会有万吨级装臵建成。现在聚乳酸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到2010年世界聚乳酸产能将达到1100kt/a。

4 主要副产品的利用

生物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是二氧化碳、甘油等,这些副产品的合理利用,不但有助于缓解环境保护问题,而且促进生物质产业的发展。

411 二氧化碳的利用

4.1.1 合成高分子材料

目前,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反应生成高分子聚碳酸酯的报导比较集中,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等均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年,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的技术完成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高分子树脂的工业放大试验,并于2007年6月建成投产了世界首套20kt/a的二氧化碳树脂连续生产线。此外,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采用长春应化所技术,建设30kt/a二氧化碳塑料生产线。这标志着二氧化碳的利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4.1.2 作气化剂生产一氧化碳[12]

一氧化碳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制许多化工产品,如醋酸和甲醇等,生产一氧化碳常用的气化剂有水蒸汽和氧气(纯氧、富氧及空气),但在工业生产上用二氧化碳做气化剂比较少见。上海寰球石油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以焦炭为原料,氧和二氧化碳为气化剂,在固定床气化炉内高温连续气化,制取含CO 70%的粗CO气,并成功地为

某工程设计了6kNm3/h高纯CO装臵,是国内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做气化剂的工业装臵。

4.1.3 转化合成气

二氧化碳转化合成气的开发进展比较快,人们对重整、催化剂、积碳过程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但离实现工业化仍有一定距离,其关键仍是催化剂。近来,一些新的方法如离子体技术、微波技术等用于CO2-CH4重整制取合成气,且取得一定效果。

4.1.4 转化甲醇

二氧化碳转化甲醇的国内外报导相当多,方法各异,进展情况也不同,有的报导相当有吸引力,如韩国科技研究院的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开发了二氧化碳转化甲醇技术,并在一发电厂利用发电厂的废二氧化碳进行了规模为100kg/d的现场试验。此外, Topsoie公司也宣称已成功开发了CO2和H2直接合成甲醇的技术。

4.1.5 转化其它化学品

CO2转化方面的进展还表现在合成有机酸、酯类、胺类等精细化学品、合成液态烃和汽油,以及CO2的电解还原、光化学还原、生物转化等各个领域,但许多开发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在此也不赘述。

4.1.6 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提高石油采收率(Enhanced OilRecovery简称EOR)近来在发达国家推广运用较快,高压CO2注入油田后,与油、水相混,当油与水内含有大量溶解的CO2时,它们的粘度、密度和压缩性都得到改善,可把原油推入油井,有助于提高采收率,特别是经过一次采油及二次采油后的衰老油井,通过压入CO2对残留在井下的石油可进行第三次开采。美国WestTexas油田采用此法使原油增产10万桶/d。据估测目前国外用于石油开采的CO2量约占其使用总量的35%。我国一些油田用二氧化碳驱油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还有所创新, 2008年8月,大庆油田首台移动式二氧化碳注入泵车投入使用,解决了单井间距较远、固定式注入泵组搬运不便的瓶颈问题。

4.2 甘油利用[13]

在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可副产10%左右的甘油。大量生物柴油的生产,造成甘油过剩,所以随着生物柴油的开发,经研究有多种方法可使甘油得到有效应用。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聚酯,具有许多的优异性能。制造PTT的重要原料之一为1, 3-丙二醇,用生物法可将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转化成1, 3-丙二醇,此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生物法目前收率较低,除了副产物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菌类的存在限制甘油的浓度,这使得生成物的浓度和收率等都有待提高。清华大学开发的酶催化酯交换工艺已在湖南益阳建成20kt/a生物柴油装臵,同时还建有250t/a生物酶转化甘油生产1, 3-丙二醇的装臵。由甘油化学法转化为1, 3-丙二醇的合成路线分别为脱羟基法、加氢脱水法和脱水成丙烯醛法,是一条具有环保和经济价值的路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5 性能优良的绿色化工产品[14]

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清洁工艺生产出性能优良的绿色化工产品。以生物柴油

为例,与原油柴油相比,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的排放可减少约30%,一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约10%。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生物柴油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了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重大环境问题。又如聚乳酸的最突出优点就是:它是一种最名副其实的由人工生化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绿色产品,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最终可以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三、绿色化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

1、原子经济反应技术

现如今,化工行业所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即节能与减排,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化学同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原子经济反应技术诞生了。原子经济反应的概念最早是在1991 年美国托罗斯特教授提出来的,虽然概念提出的早,但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国际化学科研的前沿领域之一,为新世纪化工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子经济反应的本质即将传统化工技术生产的路线由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源头上消除污染”,因此,此项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作为绿色化工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年来原子经济反应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多,美国化工领域将其作为新世纪化工绿色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将“绿色化工挑战奖”颁发给该领域最新成果的研发人员。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科院也进行了相关技术咨询活动的开展,并将原子经济反应等绿色化工技术研究课题纳入到了我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之中,相关院校也纷纷进行了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机构的组建,对于推动我国原子经济反应等相关绿色化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绿色化学技术

所谓的绿色化学技术,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化学技术,如今,其在全世界化工领域研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类化学生产商纷纷从绿色化学技术中获得了潜在的商机及市场效益。对于绿色化学技术而言,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除了企业及研究领域的关注以外,还有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例如,欧盟的REACH 法规,即所谓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及限制”,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防止潜在有害污染物或物质的生产及使用,因此,全球有关节能及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大企业纷纷将绿色化学技术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而绿色化学技术的开拓企业及大型公司均不断进行创新计划的公布,以不断加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产品的研发力度。

3、分子设计技术

为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必须选择科学的化学反应途径,除了考虑理论产率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原料利用率的不同。例如,对于原子经济反应而言,其原子的转化率高达100%,且不会有废物或副产物的出现,真正做到了废物及污染物的零排放,因此,此反应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国外不少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了此标准,这已经成为评价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所带来的潜在影响的另一种标准。此外,采用目前十分流行的特定分子合成路线等相关软件来进行绿色化工生产过程的辅助设计,以便对不同生产

流程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鉴别,确定最佳生产路线,从而制定一条绿色化、污染少、经济、合理的生产流程,实现化工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完善。

4、生物化学技术

对于石油产品而言,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天然生物原料由于自身属性等原因,能够同环境达到相融相合的境界,因此,已经成为绿色化工领域的关注重点,也开始成为化工领域生产过程中的首选材料。例如,木质纤维素、淀粉等,这些由于含有大量的糖类聚合物,因此,将其破碎为单体后作为化工原料,经较为温和的条件,如酶类催化或细菌发酵等作用,就可以生产出无污染,又能够生物降解的绿色产品,此技术目前已经在产铜化工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发展前景[15][16][17]

1 生物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用于开发生物质资源的植物很多,如玉米、大豆、油菜、木薯、红薯、甜高粱、甘蔗等作物及秸秆、禾草、麻疯树、桉树、水藻等植物以及有机废弃物等。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利用秸秆、禾草和森林工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同时积极开发冬闲田、盐碱地、荒山等可利用的土地,扩大生物种植面积,利用广大水域发展藻类生产,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生化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扩大生物质资源,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太阳能在地球上形成良性循环。

2 生物质替代石油的前景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纤维素乙醇技术是未来燃料乙醇发展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进展很快,但还未取得根本突破,一旦这技术在经济上过关,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其意义将十分深远,乙醇不仅在替代汽油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在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前景。乙醇脱水可制乙烯、丙烯,而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以这些原料出发取代石油,用原有石化企业的许多装臵可生产石化产品,完成生物质取代石油的一大飞跃。此外,乙醇直接反应可制取许多化学品,如:乙醇氧化可制乙醛和醋酸;乙醇脱氢可制乙酸乙酯并副产氢气;乙醇羰基化可合成丙酸等。生物质能直接制得合成气制甲醇,通过甲醇制得乙烯、丙烯(MTO、MTP),以此替代石油,生产石化产品,这条路线也涉及到生物质制甲醇的成本价格,当前的进展还未体现出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发展前景还是看好。我们用生物质资源实现了发电,实现了生物柴油,用生物质资源我们可以解决衣、食、用等问题。以可再生的生物质替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是后石油时代的必然产物。

3 良性循环的形成

采用无毒、无害的生物质原料,通过清洁工艺,生产人们所需的安全、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这是一种真正的良性循环,而这种循环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因为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属于太阳能体系,而根据目前的研究,太阳能是无穷的,以生物质原料为核心的全绿色化工循环真正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绿色化学技术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应用深度及广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对于推动我国化工领域的绿色化、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化工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还是行业研究人员,都应当重视绿色清洁化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紧跟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为我国绿色化工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参考文献

[1] 张应桂,周勇1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利用现状与环境评价[J].化学工程师, 2007

(11)

[2] 盛建菊.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进展[J].节能技术,2007 (1)

[3] 陈冠益,高文学,颜蓓蓓,贾佳妮.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J].煤气与热

力, 2006 (7)

[4] 王勇能,马建中,胡静.液态和固态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科

技, 2008 (1)

[5] 亓荣彬,朴香兰,王玉军,朱慎林.第二代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技木研究进展[J].现

代化工, 2008 (3)

[6] 熊键,宋炜,叶君.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07 (6)

[7] 李艳君.世界燃料乙醇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EEC2008 (2)

[8] 余坷,胡兆吉,刘秀英.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 2006

(4)

[9] 孙培勤,臧哲学,孙绍晖,陈俊武.生物质高压液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

工, 2008 (3)

[10] 杨素文,丘克强.生物质真空热解液化技术研究现状[J].现代化工, 2008 (1)

[11] 雷燕湘.聚乳酸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 2007 (1)

[12] 张德厚,徐滨.以O2和CO2为气化剂生产高纯CO气[J].氮肥技术, 2008 (1)

[13] 赵洵,许张乔,曹发海.生物质甘油制备1, 3一丙二醇的研究进展[J].合成技术

及应用, 2007 (1)

[14] 马威,赵晓军.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前景[J].化工时刊, 2007 (12)

[15] 嵇磊,张利雄,姚志龙,闵恩泽.利用藻类生物质制备生物燃料研究进展[ J].石

油学报(石油加工)2007 (6)

[16] 古共伟.积极发展石油替代化学品技术[J].天然气化工, 2007 (5)

[17] 张颖.开发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循环[J].生态经济, 2009 (1)

[18] 唐嘉,刘俊红. 试论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革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

准与质量, 2012,(09).

[19] 王大刚. 发展中的低碳绿色化工新技术[J]. 民营科技,2012,(11)

[20] 赵宝生. 关于化工工艺设计的几点看法与建议[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

质量, 2012,(15).

[2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做循环经济排头兵[J]. 记者观察(下半月), 2011,(08).

综述: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全绿色化工的进展及前景 摘要:全绿色化工是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全绿色化工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清洁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生物质塑料方面的进展,以及生物质转化中主要副产品二氧化碳及甘油利用等情况。 关键词:绿色化工;工艺进展;节能减排;化工园区 一、研究背景 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化石资源的储藏量逐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正面临枯竭。进入工业化时代,由于大量消耗煤、石油及天然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硫化物的含量急剧增加。污染不仅给全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不利影响。 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全绿色化工应运而生。所谓全绿色化工,采用无毒、无害的生物质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生产,少产、甚至不产废物,达到零排放,其产品是安全的、环境友好的。 生物质是指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可再生的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生物质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广义上,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形式,它可转化为许多有用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大力发展全绿色化工既能解决资源问题,又能解决环保问题。 全绿色化工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生物质塑料及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副产品利用等方面。

二、研究现状 1 生物质气化 1.1 沼气[1] 以农作物秸秆、粪便、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在厌氧环境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生物质沼气技术应用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得到普遍推广,其成套技术现已日趋成熟,但是发展沼气存在问题主要是: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系统运行和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 1.2 发电[2] 生物质气化及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生物质电能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迅速。1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第一座生物秸秆燃烧发电厂,而后芬兰、比利时、奥地利等国也有这种发电厂,美国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类生物质发电站有350多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700MW。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0MW。小型生物质气化可采用固定床气化设备,大中型生物质气化以流化床气化为主,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室研究的还有气流床气化和旋风分离床气化。此外,美国的Battelle (63MW)和夏威夷(6MW)项目)B-IGCC (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气化发电示范工程代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1.3 合成气[3] 生物质气化可制得富含H2和CO的合成气,可制氢、甲醇和二甲醚等化工产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欧洲等就开始了生物质气化制取甲醇/二甲醚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瑞典已建立了生物质合成二甲醚中试装置;日本NHI的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BGMS )近年也已完成中试,结果表明

新型绿色化工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新型绿色化工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伴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现在对资源利用与清洁生产提出较高要求,此也推动了新型绿色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章则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及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关键字:新型绿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 前言 化工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石油炼制、塑料化纤、同位素分离,以及生物制品的精制、纳米材料的制备、烟道气的脱硫和化肥农药的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化工分离技术。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和产物绝大多数都是混合物, 需要利用体系中各组分物性的差别或借助于分离剂使混合物得到分离提纯,它往往是获得合格产品、充分利用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步骤。伴随着煤炭与石油危机引起的能源危机,对资源利用与清洁生产也提出了要求,这就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正是人们希望采用更高效的节能、优产的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过程与环境友好,推动了新型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和超临界萃取的应用进行阐述。 1膜分离技术 近20年来膜技术发展及其迅速,已从单独的海水与苦咸水脱盐,纯水及超纯水的制备,工业用水的回用,逐步拓展到环保、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中,发展前景备受关注。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无相变、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分离产物易于回收、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1],是现代分离技术中一种效率较高的分离手段[1,2,3]。目前常见的膜分离过程课分为以下几种: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Ultrafiltration,UF),纳滤(Nanofilatration,NF),反渗透(Reverseosmosis,RO),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等。 1.1微滤 1.1.1微滤原理 微滤又称精过滤,其基本原理属于筛网状过滤,在静压差的作用下,利用膜的“筛分”作用,小于膜孔的粒子通过滤膜,大于膜孔的粒子则被截留到膜面上,

绿色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绿色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绿色物流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绿色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尽管绿色物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三、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绿色物流体系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但由于目前我市现绿色物流业刚刚起步,因此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绿色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致使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 四、发展绿色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发展绿色物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物流企业的设立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手续繁琐等,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绿色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产品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的人、财、物力之总和。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

一、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 去年,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随后,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强调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五大行动充分贯彻了国务院中办国办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农业发展重点和焦点问题,着重围绕污染问题做出了具体全面的部署。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现实举措,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切实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深刻领会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农业兴,才有乡村之振兴。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和时空结构、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多样性功能,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防止产业萎缩,实现永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关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 在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全部生产中,化学过程的工业占高比例,以美国为例占到30%。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自从1828年合成尿素以来,有机化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两个世纪来,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链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分子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分子;它又为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材料。有机化学是一系列相关工业的基础,在能源、信息、材料、人口与健康、环境、国防计划的实施中,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努力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 此外有机化学还是一门极具创新性的学科。在有机化学的发展中,它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物理化学基础上的物理有机化学,在定量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指导着有机合成化学,而且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有机合成化学在高选择性反应的研究,特别是不对称催化方法的发展,使得更多具有高生理活性、结构新颖分子的合成成为可能。金属有机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为有机合成化学提供了高选择性的反应试剂和催化剂,以

及各种特殊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机化学以它特有的分离、结构测定、合成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非凡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有机化学在结构测定、分子设计和合成设计上如虎添翼,发展得更为迅速。同时,组合化学的发展不仅为有机合成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内容,而且也使高通量的自动化合成有机化合物成为现实。 在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有机化学本身的发展及新的分析技术、物理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的不断涌现,人类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反应以及合成方面将有更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新的要求,都给有机化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有机化学将在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分析和计算化学,农药化学,药物化学,有机材料化学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物理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有机化学问题的科学,是一门指导有机化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学科。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机化学反应如何发生和为什么发生,从中找出规律,指导设计、合成新的物种,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现代光谱、波谱和显微技术的发展为表征分子结构提供了基础。它对原有的各种反应机理和活泼中间体(协同反应、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卡宾反应、激发态反应、电子转移反应等)

化学专业论文-浅谈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

浅谈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 摘要: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绿色度的定量化以及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补充、绿色化学是否应该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定量描述和评价产品的绿色度(绿色化学)和制造过程的绿色度(绿色化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绿色化学的十二原则仍然是今后绿色化学化工研究的指导原则,但应增加设计并制备可回收并反复使用的物质,如催化剂、手性试剂等,以及使用过程强化及集成方法,改进原有化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耗等两条原则;绿色化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绿色化学中的绿色度是可以量化的,但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克服离子液体等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问题。 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化工;绿色度定量化;绿色非绿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JI Hongbing1,SHE Yuanbin2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 2Institute of Green Chemistry and Ffine Cchemicals,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irstly reviews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n the basic issues,such as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greenness extend and “non-green problems”in the research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and secondly exploresd and studiesd the questions,above issues based such as how to make a necessary complementarities theo present basic principles,i.e.,like the twelve principles,whether the green chemistry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or not,and how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effectively the greenness extend of green products (green chemistry) and green processes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 In the view of our points, tThe twelve principles are consideredwould be still the guidinge principles to study green chemistry aftertime,but two new principles cshould be added,that is,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reclaimed and used time after time,such as catalysts,chiral reagents etc.et. al,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former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es and techniquecs by us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etc.et. al..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hould b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o beas that we can studiedinvestigate it more deeply. The greenness extend of products and processes could be quantitative described,but we must choose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methods must be chosen depending on different objectives. In the same tim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udying and solvinge the problems of “non-green problems”,such as in research onf ionic liquids etc.et. al..

绿色发展的思想探析

绿色发展的思想探析 “浅绿色”的发展观念 绿色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随着“绿色”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对于“绿色”的界定也更加明确。“绿色发展思想”的由浅入深,既是人们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更深刻的指导思想。如果绿色发展的内核是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那么,绿色发展的历史可以区分为“浅绿色”和“深绿色”两个阶段。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对于绿色认识的程度的划分,而是根据绿色发展的思想模式、技术选择和对发展的认识进行的区分。 ( 一) “浅绿色”发展思想的内涵 “浅绿色”发展思想是指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及其指导下的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和制度改革。浅绿色的观念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对生态环境的绝对保护,“浅绿色”的思想观念是20世纪60—70 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它产生的背景是发达国家公众的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绿色行动的蓬勃展开。这一时期是传统经济逐渐从发达国家向着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随着传统经济份额在发达国家的日益减少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并两极分化,导致了总体上全球传统经济的黑色现象不断蔓延和集中。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本身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人类对于未来悲观情绪的体现,最终导致了反发展意识的产生,是典型的人类悲观主义。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偏重于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认为技术的发展缺陷是导致人类面临生态困境的主要

原因,对于人类困境的破解,需要对旧的工业文明方式的调整或补充。“浅绿色”思想的主要观点如下: 1.机械的自然观 “浅绿色”的发展思想以人类自身的价值需求作为尺度,将环境的资源性当作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审美条件。“浅绿色”的发展思想从本质上还是认为环境是人类实现自己利益的物质基础,自然对人类的有价值性是自然存在的意义;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造成损害。“浅绿色”思想是以人类的利益标准作为尺度,自然在“浅绿色”思想看来只是人类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自身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方面来看,“浅绿色”的思想意识只是认识到了环境的外在价值,仅仅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水平上,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在自然观上,“浅绿色”思想受到培根、笛卡儿和牛顿等人建立的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这种机械论自然观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内涵,其本质属于改良的机械论自然观。在机械论自然观维护者和继承者的努力下,人的主体性被解放了,自然界被作了机械论的解释,自然可以用抽象规律和数学公式加以描述,人作为主体可以与自然相分离,机械论自然观为人利用自然进而主宰自然打开了方便之门,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得到了实质性的确立。虽然1972 年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呼吁要保护环境,但是由于自然观上仍然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主体性审视,生产方式上仍然是用传统的自然观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型化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化学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从根本上达到绿色环保工业的总目标。主要对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过程做出详细阐述,分析了绿色化学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绿色化工的研究和发展刻不容缓。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工业;化学工程;应用 1绿色化工概念叙述 绿色化学在化工业严重污染的时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化学工业中所产生的污染量,将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对环境污染进行预防和治理,减少有毒污物在河流中的排放,对于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合理利用每一处资源。列出相关条例对污染进行控制和限制,对绿色化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绿色化学技术工业进行深入的研究,控制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将环境治理进行到最大化。绿色化学在化学工艺流程中可以实施一系列的环保操作,从而降低化学有害物质的传播,对于不能清理的物质,要合理的对外排放,同时,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化学制品的危害性,它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严重的危害,同时化学制品还会对我们的臭氧层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科研人员应尽我所能,加大力度研发绿色化学的相关技术。 2化学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2.1化学工程中生物技术的作用 在化学工程中,生物技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基因、细胞等,均属于生物技术,在化学工程的多个不同领域中均广泛运用了生物技术,其中,生物酶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技术,生物酶具有十分强的催化性,有助于化学物质转移性的提高,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化学工程中均可以运用生物酶技术。例如,在生产丙烯酞胺过程中,常常会利用丙烯睛进行化学合成反应这种传统方法,常常会产生很多污染物质,而通过选用生物酶技术,则能够显著降低污染物质产生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丙烯酞胺的纯度,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原材料的利用率。 2.2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化学仿生和生物化工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在此过程中,深度地挖掘了微生物、基因、细胞等工程领域,为我国的生物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环保且绿色的化工技术用到生物技术领域中,开发出具有高效率的生物酶,并由此衍生出膜化工技术,此技术被仿生学领域广泛运用。生物技术可以把化学物质和再生能源整合在一起,并一直被绿色化工技术领域所应用。生物技术能从动植物里面提炼有机化合物的原材料,它们是绿色环保化工技术领域原材料的主要来源。比如在化学工艺生产中常用到的丙烯酰胺,可被自然界中的活化酶所替代,再反应合成丙烯酰胺,就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也能起到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一般来讲,相对于工业合成酶,自然环境中提取的酶更加温和环保,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 2.3最新生产设备的引进 在一些化工企业中对于绿色环保一直无法有效实施的制约因素,就是生产设备的老化,这些老化的生产设备在进行运行时,能耗很高,如在反应釜老化的情况下,需耗费大量的电能去带动化学反应,且转化率和收率都不高,高能耗,低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本

关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从10月份起,沈伟副主席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专题调研组,赴有关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示范项目,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赴浙江衢州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较好基础。示范创建初显成效。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创建郎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区,宁国、广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12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产品企业创成安徽名牌产品45个。宣州洪林农业现代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省级92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3家、省级29家; 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0家。发展模式探索创新。大力推广并逐步形成畜禽—沼—粮(菜、果等)、经果园立体种养、稻田立体种养、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休闲观光农业等典型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及休闲

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12个。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411万人次,实现收入62.7亿元。基础设施初步改善。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64.15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6.47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约1等。新改建田间道路1100余公里,田间道路通达度近95%。涉农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1-9月份,发放农房抵押贷款278笔、4774万元,累计贷款余额8352万元。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审核颁发“两证一书”25651处,成立管护组织481个,覆盖耕地面积21.89万亩。紧抓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然而,我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等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不够,投入“小、散、乱”且效果不明显,计划设立的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慢。县市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不足。受洪涝灾害影响,全市5254处堤防(护岸)、98座水闸、59座泵站、5489处塘坝及灌溉设施需要修复。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罗梦玲化环1104 2011113020407 “入世”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化学品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化学品产量持续增长,化学品进口的年均增长率近十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我国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烯烃及其下游衍生物装置正在向规模化发展,我国化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我国取代德国,登上全球化工产业第三大国的位置。到2005年。我国已经有十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磷肥、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产量居设计界第三位;原油生产、合纤单体、合成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能力和产量、部分合成单体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国内产能产量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的石油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总量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根据中国化工报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已居世界第一位。未来,我国将在农药、涂料、染料、食品添加剂、胶黏剂、电子化学品及水处理剂7个领域重点开发新型高附

加值产品,满足各产业需要。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除原有的化工基地将继续改造和扩建外,在临海、临江或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国家及化学工业园区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等化工区、江苏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等。现全国已有60多个建设或拟建的化工园区,这些化工园区交通运输便利、产品靠近市场、园区内原料和产品相互配套、劳动力便宜、公用工程设施完善等,给投资者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美、日、德等外资公司大量进入这些园区。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色化工”也将是我国化工产业未来发张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将以年均7%—10%的速度增长,将远远高于世界目前3%—4%的增长速度,我国石油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大。 近年来,以欧美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主,日、韩、中东等国家地区紧跟其后的外资企业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投入,规模日趋加大,业务领域日趋广泛,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是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外资已经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

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心得

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心得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把握“协调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含义。第一个方面,协调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第二个方面,协调行为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规范; 第三个方面,“十三五”时期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领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范畴越丰富,相互促进的内容也就越增

加。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中,可以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创造广阔的发展机会。以包头来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间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内呼包银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为我市的冶金、装备、稀土、旅游、文化等行业提供了大量发展空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在相比较而言的“薄弱领域”,例如科、教、文、卫等领域,需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薄弱的一环。因此,必须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包头市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资源、环境压力都是发展中必须重点破解的难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包头的绿色发展要在“十三五”有重大突破性的进展和重大的成果,关键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压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包头市

(整理)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复习进程

(整理)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绿色化工就是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物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人类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控制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消费市场,但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21世纪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开展绿色化工的技术途径与思路应该是 :采用分子设计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绿色化控制的策略来设计化工新产品 ;改革传统化工产品体系 ,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生物化工方法寻求无污染的新产品或替代品 ,从源头上控制化工污染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开展绿色化工的教育、宣传、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 ,对新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 ,鼓励化工企业推进绿色化工生产。 引言: 我国人多地少,急剧增加的人口只会增加环境的负荷,加剧资源、能源的枯竭,加剧资源的供需矛盾。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自身生存环境造成危机。除了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造成的破坏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家庭日常生活资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还由于人均物资消费量的增加。有证据表明,地球上5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依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某些传统的产业及一些地方正低效地耗费着国家资源,一方面产生严重的环境损害,另一方面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为了社会的永续繁荣,一方面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需要开拓新的资源,以期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并且要求整个开发和利用过程都是环境友好的,而这正是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可见每个化学化工科技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绿色化学的发展与前景

绿色化学的发展与前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产业迅速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然而污染防治虽卓有成效,但仍以治理为主,效果有限且费用昂贵,因此,绿色化学的出现极好地适应了发展趋势,将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化学学科新的飞跃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环境污染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Accompan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hemistry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quickly. As a result, it pushes forward the advance of society. However, meanwhile, it brings great burdens on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reat the health of man and the nature. Although the preventions of pollution are fruitful, we still mainly depend on treatments after pollution, it works ou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t really costs a lot. So, that’s why Green Chemistry, which fits the tenden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ll, is greatly welcomed. It will make effort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chemistry. Key words: Green Chemistry, Cleaner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人类生产生活与化学越来越密不可分。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 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达到人人、事事、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及其制品的程度。 然而,另一方面, 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 给人类本来绿色平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5.6,达到酸雨的标准,致使许多建筑物、植物、以及人文自然 CO浓度大景观遭到严重破坏;而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有机物燃烧,致使空气中 2 幅升高,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生态环境遭威胁;大量氯氟烷烃(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的生产和使用使臭氧层出现明显的空洞,易使人发生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也会削弱人的免疫力,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著,会使农作物减产且品质下降,渔业产量下降以及森林被破坏。。。还有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

绿色化工

绿色化工 环境污染、资源、能源枯竭等问题是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传统化学、化工面临着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严重体挑战。 绿色化学化工的兴起和发展,既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化学工业生产发展,化学工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开发和应用基于绿色化学原理发展起来的绿色化学化工技术。 20世纪化学工业:为衣、食、住、行、保健和娱乐以及国防安全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物质,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21世纪绿色化学化工:将证明化学工业有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子孙后代的美满幸福生活。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原子经济性的概念是1991年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为此他曾获得了1998年度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提出的, 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绿色有机合成应该

是原子经济性的。原子利用率越高,反应产生的废弃物越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R”上:第一是Reduction一一“减量”,即减少“三废”排放;第二是Reuse——“重复使用”,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这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第三是Recycling——“回收”,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第四是Regeneration——“再生”,即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第五是Rejection ——“拒用”,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这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方法。 绿色化学的定义是,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因此也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洁净化学。实际上,绿色化学不是一门全新的科学 绿色化学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说明化学的负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显现了人的能动性。绿色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的产物,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以防止化学污染;而且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也得到世界广泛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178农业工程与能源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17年1月下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汪 智,韩 震,王喜禹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文章提出了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应更侧重于把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绿色农业的发展形势。对于当前绿色农业的相关内涵以及特征,还有绿色农业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借鉴了四川江安县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提出了促进我国西地区县域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有关建议,积极的发掘自身优势,指出了要想提升绿色农业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就应该不断的培育并且壮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以及龙头企业,积极的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力度等建议,希望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02-0178-01 1 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升,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共识。从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我国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属于对于农业发展进行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1991年结束。在期间就有相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随后我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去对绿色农业的内涵以及实践给予了初步探索与研究。 2)我国农业进行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农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是从1992开始到2002年结束。从1992年开始,国家就真正的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经济时期中,农业的发展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进发,也就是我国的农业产量高,农业的质量效益也获得了很大的丰收。此时我国已经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以及示范和推广,并且慢慢的开始对绿色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同时慢慢的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食品的原料生产地。 3)而当前提到的三个阶段可以说就是当前,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到目前持续的进行着。2003年的时候,在亚太地区的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业市场渠道建设国际的研讨会上,我国真正的指出了“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随后的第二年,国务院副总理惠良玉在报告中对此作了相关批示,充分的对绿色农业理论研究以及示范推广工作基于了肯定。从2006年到现在,很多省已建设了绿色农业的研究中心,并且也开始有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以及示范的科研院所。当前有人提出,由于绿色农业本身所消耗的能源就比较少,而且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也十分的快速,要求积极的建设绿色的农业的产业体系。绿色的农业发展已开始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共识,并且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投身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2 相关思考与建议 2.1 挖掘当前发展的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发展是有着一定发展特色的优良农产品,正不断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浅山县,要充分利用郊区交通设施,及其种植的优势,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农业,促进全区农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提升基础设施的投放强度,有效的开展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积极的对绿色农业科技机制进行创新,塑造出农业科技“教学与生产,还有研究与推广”等综合发展的形式,对于有关的配套建设加以完善,进一步推进农业推广以及服务。2.3 培育绿色农业的主导产业,真的实现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可以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与核心。在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下,以行业作为主要的支撑体制,全面的促进农业发展时期实现产业规模,从而对标准化以及现代化的高效发展给予保障。在进行发展的同时推进了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 积极的发展绿色农业的龙头企业,将产业的管理真正的显示出来,对于生产给予规范,品牌销售当成现代农业进行建设的主要内容,真正的推进绿色农业品牌自身知名度的提高;积极的加强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其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区绿色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在企业贷款中的折扣、品牌建设、基地扩张、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 [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 157-159. [4]严立冬,屈志光.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63. (收稿日期:2017-1-15) —————————————— 作者简介: 汪智(1996-),男,湖北洪湖人,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