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重点资料

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重点资料

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重点资料
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重点资料

专插本复习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 A )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改革开放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 A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D、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 C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七大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实事求是

10.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11.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B)

A.《井冈山的斗争》

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

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1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

A.瓦窑堡会议

B.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C.党的七大

1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教育

D.民主与人权

15、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

基本命题是在党的(B)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1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18、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实践基础上的(D)。

A.科技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理论创新

1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C)

A.必须使全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必须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必须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20、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执政为民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是(A)

A、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D、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城乡协调发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

A.坚持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

C.统筹兼顾

D.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BD)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 解释了中国改革的特殊规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ABCD)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 它们具有共同的思想观点

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ABCDE)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E.提出了“三个世界”和“两个过渡地带”的观点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内涵是(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B)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马列主义

7、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BCD)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

C.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

E.它们的现实依据是一致的

8、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E.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是依据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提出来的

C.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是依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

E.是国际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

10、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BC)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强国之路

E.立国之本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BCD)

A.力量在坚持依靠群众

B.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C.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D.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E.目的在解放思想

1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ABC)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E.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13、“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C.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 相互促进,互通有无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ACD)

A.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对国际形势变化规律的认识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D.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E. 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15、科学发展观的提出(ABC)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B.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借鉴

D.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其重要依据

E. 群众舆论的新变化是其理论的现实依据

1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做到(BCD)

A.心为民所想 B.权为民所用C.情为民所系 D.利为民所谋

E.人为民所用

三、辨析题

1、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句话是正确的。

毛泽东同志在二三十年代,为了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不同于苏联城市中心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胜利面前冲昏头脑,骄傲自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听不进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不同意见,并冠之于“走资派”,对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严重违背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说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可见制度建设对保障党的思想路线至关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的。

这句话是错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此前更多的是照搬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虽然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以苏为鉴”,但并未做根本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既不适合苏联国情,也不适合中国国情。邓小平同志对旧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坚决主张走自己的路,才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走市场经济之路都是邓小平同志的创举。

3、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拨乱反正就是完全否定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体制。

这句话是不对的。

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拨乱反正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遗留的很多历史问题,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这并不是对毛泽东时代一切体制的否定,而是扬弃。毛泽东时代的体制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好的方面,我们当然要保留。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无不体现着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光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坚决主张要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工作生活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

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理解其客观必然性?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党能够在新世纪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只有赋予其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胜利。事实证明,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二战以来,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只是经济发展,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资料:

材料1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材料2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

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第772~782页。

材料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第11~15页。

材料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第11页。

材料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科学发现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第8页。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和材料5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理论成果?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②结合材料2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③结合材料5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①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②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著作是( D)

A.《反对本本主义》 B.《反对党八股》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

A.与时俱进 B.改革开发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 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洋为中用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5.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是(A)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C)

A.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B.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D)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这段话特别强调了(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C )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0.邓小平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讲话是( C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正关系是(B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E. 两者互为前提和目的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体现了(ACD)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D.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E. 在实践中要体现自信与坚持相统一

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

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E. 它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4.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D )

A.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的讲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E.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5.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这是因为(ABCD )

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

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

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E.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 ABCD )

A.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

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C.解放思想

D.对中国的实际有深人、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E. 树立接受西方文化的思想

7.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B)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E. 科学发展观

8.解放思想就是(ABCD )

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D.实事求是

E. 思想自由

9.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BCD )

A.保持先进性 B.体现时代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E. 具有科学性

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中(ABCD)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E. 教育创新是基础

三、辨析题

1、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否定一切。

参考答案: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努力。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绝对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

所以,解放思想并不是敢于否定一切。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本命题错误。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事实求是思想路线本身。

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本命题错误。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

本命题错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一方面,他们都是把握和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的全过程,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

四、问答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答: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中。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

法宝?

答: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所以,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如何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重要意义: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4.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C)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0.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A)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从作风上建设党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CD)

A.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民主主义革命包含社会主义革命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BCE)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走向资本主义

E.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几个时期是(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E.改革开放统一战线

4.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C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E. 民族资产阶级

5.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基本特点是(ABCD )

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E. 它属于传统资产阶级革命

6.中共四大提出的思想有(ABD )

A.工农联盟思想

B.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

C.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作了初步的分析

D.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思想

E. 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思想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特点是( BC )

A.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B.主要的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

C.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取农村,后占城市

D.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E. 战术上重视敌人

8.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必须做到(ABC)

A.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

B.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D.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E. 争取把非劳动者联盟变为劳动联盟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BC)。

A.农民阶级是中国最为集中的、最为革命的先进阶级B.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和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是农民C.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D.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的先锋队组织E. 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10.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 )。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E. 对同盟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

1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有( AD )

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B.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C.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E.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BC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又联合又斗争 E. 对敌人进行无情打击和批判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ACD )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开明绅士 E. 无产阶级

1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E)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

E.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因为(ABCDE)

A.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广泛传播

D.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者

E.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辨析题

1.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三部分。

错误。

中国共产党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实际出发,把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一般是指农民以外的手工业者、小商人、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属于劳动者阶级;他们一般不是剥削者,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按照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分析,小资产阶级同农民中的中农的地位有某些想像,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因此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地同盟者。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因此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错误。

新民主主义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这本该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来完成的,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无力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身上。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尽管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但就其性质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当然,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也就内在地决定了这个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国家,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参考答案:

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③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④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⑤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2.简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就是建立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的关系?

其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劳动群众的联盟。其中,第一个联盟是阶级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指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辅助的,但对于巩固第一个联盟和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又是不可缺少的和十分必要的。要正确处理这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一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是他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二要尽可能地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要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它们相互促进。

4.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其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革命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

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只有先经过新民主义革命,才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必要的经济条件。也只有在新民主义社会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私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既不能混淆它,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民主一个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其必然趋势。新民主义革命即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又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两部革命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整个中国革命。

五、材料分析题

1、

材料1: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2: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1927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材料3: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4: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1936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5: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1937年4月15日《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请回答:

①比较材料1、2、3、4、5,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②根据材料3、4、5,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

转变的客观依据。

③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参考答案:

①由单纯的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②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③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

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

2、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答案:

(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主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

实践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主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2)因为民主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A)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D)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7.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内部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A)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性和顽固性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B)

A.合作社经济

B.国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其表现为(C )

A.革命性的一面和妥协性的一面

B.主动性的一面和被动性的一面

C.剥削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的一面和顽固的一面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E.抗日战争结束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ABCDE)

A.国营经济 B.公私合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E.合作社经济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BC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D.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E.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是(ABCE)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租赁承包

E.公私合营

5.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ABE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中级社

D.人民公社

E. 高级社

三、辨析题

1.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是指革命的性质,后者是指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但由于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从而决定其目标不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发展为社会主义。尽管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在各个方面都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以前的状态,更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参考答案: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包括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用和平的手段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自愿互助的前提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4)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失误和偏差,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2、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请根据江泽民同志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及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5)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

了积极影响;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这一历史事实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

(一)下面是一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论述

材料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材料2: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材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材料4: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它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摘自毛泽东:《在全国统战会议工商组讨论会的一份发言记录稿上的批语》(1950年4月)

在打倒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952年6月6日)

材料5: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但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因素。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根据材料2和3,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特征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④根据材料1~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参考答案:

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③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④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⑤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A.本质属性 B.本质

C.核心内容 D.特殊属性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A)

A.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B.改革和开放

C.经济力和军事力

D.动员力和号召力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C)

A.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来确定

B.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确定

C.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来确定

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

A.实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

分化

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加强党的建设

D.发展先进文化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是在( A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党内通信》

1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B)

A.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

B.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C.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

D.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BD)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E.关于“黄猫白猫”的思想

4.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BC )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E.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CD)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

D.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途径

E.体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是( BD)

A.改革开放

B.公有制占主体

C.四项基本原则

D.共同富裕

E.解放生产力

7.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ABC)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A.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B.科学把握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

C.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D.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E.对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8.“发展才是硬道理”,是(BCD )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B.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D.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E.建立先进文化的需要

9.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因为(ABCDE )

A.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首要要素

B.科技可以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C.现代科技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进程

D.现代科技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和

E.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是(CDE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需要(ABC)

A.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C.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

D.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E、积极应对世界形势新变化

三、辨析题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此观点正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结果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高度统一的结果。这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全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既走出了几十年来流行于国际共运中片面追求抓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而忽视生产力决定性作用的误区,又防止了那种单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错误倾向。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此观点正确。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历史角度来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起点。搞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逻辑角度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和根本。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制约规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道路,使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同时,它又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三个基本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四、简答题

1.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进程;现代科学技术使管理日趋

现代化、科学化。

2.邓小平理论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有何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

只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并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取得相较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

四、论述题

1.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2.怎样全面、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参考答案:

(1)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五.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

材料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15~16页。

根据材料请回答: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需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起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和完善。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A)

A.100年

B.150年

C.200年

D.300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D)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喝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6.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7.我国现阶段的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落后 B.人口多

C.底子薄

D.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第一次使用“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在(A)

A.《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党的十二大报告

C.《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党的十三大报告

9.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高度加以论述是( D)

A.十二大 B.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五中全会 D.十三大10.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C)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D)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C.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六大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ABC)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均衡的小康

D.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E.全面的小康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E.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3.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是(ABC)

A.消费B.投资C.出口

D.优化结构 E.经济结构转型

4.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也就是(ABCD)

A.“共产主义低级阶段” B.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C.主要是在物质技术方面 D.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

E. 还处在资本主义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它是(ABD )

A.我们党指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C.是我党工作永远的指导方针

D.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

E. 是群众生活工作的指导思想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ABD)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

E. 科学发展经济

7.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的是(BCD)

A.实现共产主义纲领B.民主革命的纲领

C.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E.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CE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E.坚持改革开放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包括(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E.法制建设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BD )

A.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不平衡

B.我国已经进步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是一个人口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E.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11、十七大强调的两个没有变是指(AB)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变 D.时代主题没有变

E、发展阶段没有变

三、辨析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参考答案:

(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者既有历史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主要有:

①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所有制占了绝对优势。②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基本消灭。③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而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也相应地从阶级斗争转变为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

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经济纲领: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3)文化纲领: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

A.非对抗性

B.仍然是对抗性的

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C)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改革开放

D.党的建设

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

4.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D)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基础是(B)

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相同的地方是(A)

A. 革命的性质

B. 革命的条件

C. 革命的内容和对象 D .革命的形式和手段

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压器( D )

A.发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构建和谐社会

D.改革开放

10.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是(B )

A.引进外资

B.自力更生

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1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快速发展

B.改革开放

C.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行改革开放是(ABC)

A.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E.老百姓当家做主的体现

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ABC)

A.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E.是否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3.对外开放是(ABC)的开放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E.多方面

4.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要把以下(ABC)几方面统一起来

A.改革的力度

B.发展的速度

C.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D.生产力水平

E.生产关系状况

5.改革开放要对以下体制进行根本变革(ABCD)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科技体制

D.文化体制

E.教育体制

2018年专插本政治理论复习资料(汇编)

2018年专插本政治理论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 根本原则 B 本质属性 C 必然选择 D 内在要求 5.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的题目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7.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A.制度创新 B.文化创新 C.科技创新 D.理论创新 8.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9.当前,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四项基本原则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邓小平理论()A.没有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D.被公认是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D.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16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6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任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政治理论》是所有报考本科插班生考生必考科目。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对本课程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包括时事政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 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专插本政治理论答题技巧

专插本政治理论答题技巧 客观题: 一、选择题 1、小知识点一定要记牢,包括一些核心字眼,比如,根本、基本、首要、第一次、重点、 难点、核心、前提、依据、基础、原则、途经、方法等等。 2、一定要注意审题,不要选非所问,要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3、全凭记忆和常识,无法自由发挥,但可以适当选用排除法或者“一见钟情法”就是第 一眼看见的那个选项。 4、其中多选题:在记忆知识的时候,就要记准确是几条,哪几条,或者排除与此题无关, 说法错误的项。一般无说法错误的或者与题无关的,都可以选 主观题: 二、简答题: 1、字迹工整,字写得丑不要紧,但一定要整齐,让别人看清楚。 2.、书写要有层次,有逻辑,分条分点。 3、简要回答,不用举例子,不要一句话反复说。 4、尽量用书面语,用术语,答题题干部分一定要背下来,做到准确。 5、尽量多答,让人感觉你准备充分。 6、切记:千万不要漏题,不要标错题号,答错题。 三、辨析题 1.不要急于答题,要认真分析,确定正误之后再答题。 2.一定要明确回答正确或者错误,观点鲜明。 3.分析观点,解释说明 4.总结正确的观点是。。。。;或者重述一遍观点。 四、论述题、材料题。 1.一定要答全面,模式: (1)定义+内容+方法比如:民族精神 (2)定义+内容+意义比如:毛泽东思想 (3)内容+方法比如:科学发展观 (4)定义+特征比如:新型工业化道路 (5)定义+特征+意义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定义/内容+原因比如:一国两制、 (7)定义/内容+过程比如:毛、邓、三、科 (8)原因+方法/为什么、应该怎样做?比如:为什么农民收入低?如何解决?注:问哪一项就重点答哪一项,其他略答。 2. 材料题:答完理论部分还要紧扣材料,不要照抄原文。

2020年广东专插本政治保过班课堂过关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单选题: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然与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的社会发展道路一脉相承。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符合国情、顺义民意的道路,方向正确,前途光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 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B.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文化建设被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D.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多选题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须 A.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B.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C.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D.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2.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关于两者关系,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 A.高度凝练 B.集中表达 C.内核 D.基本内容 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解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A、B、D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C 【考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解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A、B、D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考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解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育精神家园;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BCD。 2.【答案】ABC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选项D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BC。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个重点

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个重点

————————————————————————————————作者:————————————————————————————————日期:

2018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50个必考重点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讲课讲稿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祝各位考试成功!) 《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出处、默写、翻译)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 ..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语句出处: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秋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秋水》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水乎?【翻译】 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只以为博。 《孔子论修身》【《论语》】考默写或翻译 出默写并翻译的有①②③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迷惑。殆:危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广东省专插本政治复习试题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党的十五大上 1、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 A、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 B、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 C、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 3、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D 、党的十五大上 4、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 A、1949年 B、1978年 C、1989年 D、1992年 6、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7、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B、“三个有利于” C、是否受到人们的赞成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 8、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9、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评剧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A、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B、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C、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 D、邓小平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 10、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 A、在认识上突破姓资姓社的束缚 B、提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专插本政治考纲整理资料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时代背景、历史背景、现实依据)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演变。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性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这一成果形成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为能够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形成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去恶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他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把它成为毛泽东思想。 4.苏联模式 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用按劳分配取代资本剥削,用劳动者的权力取代剥削者的特权,在思想文化领域用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党的十二大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党的十三大 7.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由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酝酿产生时期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形成。从1982年党的事儿达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框架的时期。 第三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时期 第四阶段: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邓小平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0.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色

专插本政治大题答题重点要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另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科学体系: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7政治理论专插本考试大纲2016.12.29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插本考试大纲 《政治理论》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任度、较高的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政治理论是所有报考本科插班生考生必考的科目。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包括时事政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 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013年简答)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2014辨析)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2011年辨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6年论述) 3.应用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2015年简答) (3)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

2018年度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50个重点

2018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50个必考重点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专插本政治理论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

2017年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及详解

2017年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的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是( ) A 二十四节气 B 春节 C 太极拳 D 客家居民建造技术 答案:A 解析: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2016年3月20日,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正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动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这个科研项目的名称是( ) A 天眼计划 B 射电望远镜计划 C 天琴计划 D 引力透镜计划 答案:C 解析: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天琴计划"于2016年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正式启动了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3. 2016年1月12日,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 ) A 美国米老鼠影业公司 B 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 C 意大利佛罗伦萨影业公司 D 美国传奇影业公司 答案:D 解析: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 4.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基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 ) A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B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C 携手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 D 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键增长 答案:A 解析: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5. 2016年9月15日,樊英国政府宣布批准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该项目位于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是英国近20年来建设的首座核电站,由三国合作完成,这三国是( ) A 美国、英国、德国 B 中国、英国、法国 C 中国、英国、美国 D 中国、英国、德国 答案:B 解析:2016年9月15日,英国政府宣布批准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该项目位于英国西南部萨默塞

专插本政治理论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 (一)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内容范围如下 前言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三)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3.应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2)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4)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应用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时间和著作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1925年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整风后成为全党共识。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思想路线确立。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内容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路线被重新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年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系统论述,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987年10月党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邓小平“三步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广东专插本毛概政治各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到1984——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农村为重点,城市的改革也取得进展,工业生产责任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管理权限,通过利润包干和利改税,改革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开发沿海城市) 第二阶段:1984到199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改革传统产品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结构、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三阶段:1992至今,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过程: 第一阶段:1978到1982 第二阶段:1982到1987 第三阶段:1992把基本路线写入党章,成为行动纲领 一国两制的形成: 第一阶段:1978到1981——提出阶段 第二阶段:1981到1982——形成阶段 三个代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2000到2001——提出 第二阶段:2001到2002——形成科学体系 第三阶段:2002到现在——成为指导思想和深化发展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到1982——形成主题 第二阶段:1982到1987——形成轮廓 第三阶段:1987到1992——为南方谈话为标志,形成科学体系 第四阶段:1992到2002——丰富和发展阶段 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 社会主义艺术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电影艺术有分镜头和蒙太奇 电影结构:组织结构功能和表现功能 艺术语言的两个功能: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和审美功能 艺术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意蕴的层次: (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2)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4)是文化意义,即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 意蕴的特点: (1)感性的、具体的,存在于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中 (2)多义性与意蕴的多层次性有关,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性、非概念性有关 (3)历史的生成性,与不同接受主体对作品意蕴的不同认识、不同感受和体验相关联《画筌》中把山水画分为实境、真境和神境

广东省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注意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本章课后题1答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的丰富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理论。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具有的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 2、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5、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7、提出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8、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9、重申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2004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试题

广东省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政治理论》(公共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选出。每题1分,共20分。) 1、2003年5月26日,胡锦涛第一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访问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法国 2、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决 议是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 C、《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D、《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中国 成为世界上_____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第二个 B、第三个 C、第四个 D、第五个 4、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俄、日举行六方会谈,表达了通过对话和 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政治意愿。举行这次会谈的地点是 A、东京 B、平壤 C、汉城 D、北京 5、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重要会议是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6、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 A、四项基本原则 B、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 D、执政为民 7、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体规定了 A、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B、“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C、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